中国通史的个人观后感

2024-07-06

中国通史的个人观后感(共11篇)

中国通史的个人观后感 篇1

《中国通史》作于吕思勉,全名《自修适用白话本国史》又名《吕著中国通史》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中国通史,初版于1923年9月,是民国时期发行量最大的一部中国通史。《中国通史》上起远古时代,下至作者写作之年(1922),是一本名副其实的中国通史。在20世纪的史学界,凭个人力量独立完成,囊括了古代、近代和现代三大时段的中国全通史,迄今为此,本书也是其中最权威和最完整的一部。

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延绵不绝的历史传承,强大的凝聚力和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是中华民族历劫不衰,必将复兴的坚实基础,并造就了每一个中国人的精神气质和生命底蕴。历史蕴含着一个民族世代的兴衰更替,以及透过事件表象所饱藏着的成败之道与内在规律,以历史作为审视现实的一个视角,从历史中汲取智慧营养,是每一个中国人所必须正视的课题,学习历史具有极高的现实意义。

我们不是搞历史的,不许对中国的历史有细致入微的理解与独到。

“中国通史”陈列的美术设计 篇2

当代著名画家

采访时间

2012年8月

1953年经沈从文和郑振铎推荐,调进中国历史博物馆美术部,负责展览设计、古画临摹和绘画创作。

当时从美术设计到组织美术创作就这么个任务,有的在那画半个月一年就走了,有的在外面画,有的外地来北京的就在宾馆里画,有时候还要组织深入生活。好多画家都在我们这生活,费用由馆里出。现在这些画家都去世了,当时组织他们都很费劲的,画家楼上一层楼都是画画的,给他们创造一定条件,在食堂吃饭。画家一会儿要这个,一会儿买颜料,我们都管。

您是历史博物馆美术组最早的负责人,请您谈谈当时的形式设计和如何组织画画的?

提起国家博物馆的历史,原来有革命博物馆、历史博物馆。当时我们北京历史博物馆美术组的组长是潘絜兹,老人了,还有好多组员都是老先生。那时候北京历史博物馆在端门,一解放就举办中国历史相关的展览,后来发展到1959年,成立历史博物馆新馆筹备处,这时候集中了全国很多美术设计家、设计师、画家、雕塑家,为中国通史、中国党史陈列而组织这个班子,这个筹备组当时叫美术组。我和章毅然负责美术组的任务,因为通史陈列,党史陈列,需要有图片、文献、文物,通过文物说话。按照展览陈列原则,“中国通史”陈列中每个历史时代的变化需要通过美术作品和设计来实现,美术设计不单要求画图表、图片,还要有历史人物的雕塑出现,这个设计跟现在平面设计出版不太一样。

历史博物馆组织通史陈列、党史陈列需要一些画像、雕像、历史画等。例如陈胜、吴广起义,必须塑造他们的形象,得画出这张画才能陈列,再如秦始皇像,塑造出来必须得像秦始皇。所以在这个时期出现了不少历史名人、科学家、革命家,农民起义军等形象,都是在这个时候塑造出来的。我们从社会上联络了将近300多人为博物馆绘画,团结、组织全国的美术家、画家开展历史人物创作。有的是陈列需要,博物馆没有,就派人去画,我画过蒲松龄,武则天也是我画的,我画了不少。但是我的工作重点是美术设计,后来叫做总体设计,美术设计是分段设计,就是把所有的文物、史料等各方面资料组合起来,从平面到立体,再到整个通史陈列、党史陈列。

固定的陈列是中国通史、中国党史,这时候里面就需要设计原始人的形象、山洞,包括唐朝乐舞等等,这都缺不了美术人才。以唐朝为例,应当根据内容的要求、文字的需要,去考虑怎么来说明唐朝历史,唐朝得有唐太宗的像,唐朝的一些文物。用历史文物呈现当时社会的发展政治、经济、文化,我们的美工负责宋、元、明、清的具体设计,我负责总体设计。当然总体不是一人说了算,也是大家一起讨论头段怎么样,第二段突出什么,我来平衡。从历史角度取考量,某个朝代在场面上需要什么人物,所以我们美术人员在博物馆很重要。尤其搞通史这样历史性的展陈,它和搞文物展览不一样,比如宋代的文物展,陶器、铜器一摆,写个说明就完了,但这个不行。工业发展,科技发展,三大发明每段设计多大场景,印刷术、地动仪都要有,要复制文物,要搞一些科技模型,这时候美工的任务很重。我们都是自己亲手设计,找加工点来制作。博物馆的文物是演员,是具体的东西,可是这些东西怎么组合,怎么突出,这是设计的任务,包括里面的书法,仅建馆的时候就组织了二三十个书法家在那写字。

写这些书法主要用途是什么?

写说明牌。我那时候要求“中国通史”陈列中出现的宋、元、明、清各朝代的书法家,从魏碑到正楷书写说明,中国文化历史的发展,能在说明上看出来。启功先生也来给我们写说明牌,其中每一段里面的历史都配有一些诗词,很美。我们自己也培养人员写,像刘永森就是我们历史博物馆写书法的。那个不像现在打印,黑体字,一印完了,那都是一笔笔写的,错一个字都不行,我们有检验的,简化字怎么样,多大多小,全有标准。挂一个镜框,算好承重量,保证不能掉下来砸了人,都有详细的规定。除了这些,我们用的是楠木的大陈列柜,楠木的镜框,都是老金丝楠木,本身就是文物。

创作历史画是怎样组织协调的?

《中国通史》观后感 篇3

《中国通史故事》共容纳了565个故事,其中我对项羽的事有些思考。据说,在项羽来到乌江边上,有位老人劝他去江东称王,但他却说:“即使江东父老同情我,拥立我为王,我还有什么脸去见他们?”最终自刎而死。李清照的《夏日绝句》中惋惜项羽一世英才,觉得乌江边自刎是一种维护了尊严的表现。杜牧认为,大丈夫能能屈能伸,不应该放弃希望。项羽有很强的自尊心,知道自己已没有面子再见父老乡亲,竟败在了跟自己兵力差了许多的刘邦手下!

不过,为什么刘邦夺得了天下,项羽却失败了呢?第一,刘邦善用人才,听得进大臣的话。比如,萧何推荐韩信,刘邦拜他为大将,连打胜仗。项羽认为只有自己的计谋是最好的,他身边的将士都转而投奔了刘邦,项羽太自以为是了。第二,项羽太残暴。刘邦约法三章,项羽则杀了五十多万人。“得人心者得天下”,项羽被人民厌恶。第三,项羽没有掌控天下的能力。临死前吟诵:“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由此可见,他在生死关头没有关心天下安危,竟叹息起夫人和乌骓马来!他一点也不关心国家,又怎么能够成为天下霸主?此外,项羽有勇无谋,目光短浅,只为一时利益而奋斗。

《中国通史》的读后感500字 篇4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国通史》的读后感500字,欢迎阅读与收藏。

《中国通史》的读后感500字1

中国——世界五大文明古国之一。它拥有五千年源远流长的历史。读了《中国通史》,我深深感受到我美丽的祖国——中国历史的悠久文化的深远与美丽,它让我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身为炎黄子孙、华夏儿女的你们,是否也为自己美丽的祖国的深远的历史感到骄傲与自豪呢?

从传说中的“人文始祖”——黄帝、尧、舜、禹的传说到最后的帝国,经历了何等漫长的年代!还记得小学五年级时学过的那首朝代歌:"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没错!这件简单单的四十二个字就说了我们伟大的祖国经历的.源远流长的历史年代。

《中国通史》的前言一开始就说到:“悠悠岁月,渊源流长;华夏文明,万古相传。古今风云,变化莫测;荤荤学子,笔耕不辏风雨历程,惊涛骇浪;思接千载,浪里淘沙。茫茫史海,以古鉴今;昭示未来,留芳百世。”仅此六十四字,却意味深长,细细品味,这正是悠悠华夏文明的漫漫历程,这正是泱泱中华历史的这是写照,不是吗?

由古至今,有多少文人墨客写过史书,有多少人用笔墨来赞美历史!历史的每一瞬间都那么的激动人心,让人震撼!历史将会让我们明白许多……

难道身为炎黄子孙、华夏儿女的我们不应该将历史牢记在心,放眼未来吗?身为青少年的我们,身为祖国花朵的我们不更应这样吗?

来吧!大家一起来为我们伟大的祖国喝彩吧!炎黄子孙们!华夏儿女们!

《中国通史》的读后感500字2

中国通史共有十本,是从史前一直到清代的一些故事和文物。

第一本先概括了中国古人类化石,又说了想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神农尝百草和尧舜禅让等史前神话故事。接下来是夏、商和西周中的一些事,我感触最深的是残暴的商纣王和烽火戏诸侯。商纣王为了一个爱妃不理国家大事,还心胸狭窄,连别人为自己叹口气都要坐牢。还有烽火戏诸侯,周幽王为了让褒姒(爱妃)笑一笑,就戏弄各个诸侯,让诸侯不相信他,最后还是百姓遭殃。

第二本和第一本很相似,讲了春秋、战国和秦国。春秋时期的宋襄公自称是个仁义之师,根本就不知道兵不厌诈,还屡次丢掉胜利的机会,说自己不能用卑鄙的手段取胜。在春秋时期还出了不少名作,比如孙武的《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老子的《道德经》。春秋后是战国,秦魏楚燕赵齐韩七国展开了一场和长达254年的大战,其中也有不少有趣的小故事。商鞅变法讲了商鞅在南门竖一根三长高的木头,说谁能把它抬到南门,就赏金10两,过了一会儿,又改成了赏金50两,有个汉子抬到了,真的得到了五十两,后来人们都相信官府,秦国就变强了。

第三本也差不多,不过是汉代很三国。汉高祖刘邦能大败西楚霸王项羽,正如他所说的一样:要比运筹帷幄,我不如张良;要比治理国家我不如萧何;要比领兵打仗,我不如韩信。而我只是善用这些人。刘邦宽容守信,可他的妻子吕雉却卑鄙狡诈,在刘邦死后擅自纂权,杀了刘邦的四个儿子,还立最无能的刘盈为太子。还有三国时代的董卓专制、曹操起兵、桃园结义、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等。

后面还有七本,讲的分别是隋、南北、晋、唐、宋、五代、辽、金、西夏、元、明和清的故事、我就不一一给大家讲了。

《中国通史》的读后感500字3

唐朝的开国皇帝是李世民,他不但善于打仗,而且善于用人。他勇猛杀敌,武艺高强,有一次他带着500骑兵在阵地上巡视,被王世充带的一万多步兵骑兵突围上来,李世民杀了王世充的大将,和自己的一位将领又带着骑兵,转过身在敌人阵地来回冲杀,吓得敌人不敢阻挡。李世民通过玄武之变,夺得帝位,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唐太宗。

在唐代建国之初,全国民户少之又少,在几千里的土地上,人烟稀少,满目荒凉。再加上灾荒不断,社会经济十分萧条。李世民既亲身经历了打江山的残酷斗争,深知创业之难,又从隋朝时期悟出了守业更难的道理,这使他时刻保持清醒。唐太宗充满了干劲,充满了力量,这种力量使他兢兢业业的治理朝政,居安思危,励精图治。唐朝鼎盛时期,非常的繁华,在世界是最繁华的国家。中国的贸易也渐渐的发展起来,许多商品流入中国。外国人也纷纷来到中国,有的是来经商,有的则是来观赏中国这片神奇土地的风采。在国外,也有部门专门为中国人设立一条街道——唐人街。

伟大的诗人李白,就生活在盛唐时期。李白写过许多诗,他游经各地,李白通过自己的诗句,记录了自己的所见所闻。他的那些诗句千古流传,成为了不朽佳句的一部分。

看到这些,我心里不禁的感到骄傲与自豪。头脑里联想到了当时那街道上的繁华景象,联想到了当时洛阳城楼屋一幢接一幢,一片连一片的情景,一切又是那样的美好。

《中国通史》读后感 篇5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历史文明没有中断的古国,拥有着五千多年悠久的历史。我为了进一步探求、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便翻开了《中国通史》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感慨万千。

这本书详细记录了中国五千年历程的风风雨雨,上迄三皇五帝的荒古时期,下至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历史皆有史,一以贯之,详细的展现在了我们面前,让读者明白,中华民族这五千多年,是如何走过来的。这本书与我国另外一本伟大的史书——《二十五史》不同的是,《二十五史》是以宗史着旧式的观念、晦涩的文字以及浩繁的卷帙,对我们来说无疑是一道与历史隔绝的鸿沟。说句实在的,要想全看懂就要边看文字注解,边看《二十五史》。

而《中国通史》则突破了古典模式,叙述内容的重点已由王朝转向国家,在书中讲述的不仅仅是政治、制度,而且扩展至文化、经济、社会、宗教、美术。《中国通史》叙述内容不再是单纯的褒贬人物、列举事状,而是逐级分编、分章、分节,有利于叙述内容自由剪裁、有机编织的灵活优势,较之传统分卷更容易表述作者的意向和内容叙述的内在逻辑联系。

在它的故事里我想起了那首朝代歌:“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懂得中国的历史,才能使我们无愧为中国人,正所谓读史明智,其义同上。说到秦始皇,无人不说他是一个暴君,但谁又能否认他不是一位英雄呢!是他,统一了我们中国,是他修筑了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雄伟的万里长城,是他,建筑了呀是世界八大奇之一的兵马俑,也是他建筑了规模宏大的阿房宫。但部分史书却未见其功,全间其过。这些对他的评价正对应了明朝三大才子之一杨慎的那首词《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在《中国通史》我感悟了:锐气藏于胸,和气浮于脸,才气见于事,义气见于人。才是明智的选择。低调做人,你会一次比一次稳健;高调做事,你会一次比一次优秀。则是不变的法则!

《中国通史》读书笔记(二)

妈妈给我买了一套《中国通史》,我很喜欢,因为我一向沉迷历史,钻进去就不出来了。

这套书有六本,书非常厚又重,封面是洋红色的,中间一条黑框闪闪发亮,又用金色绘出四个大字:“中国通史”!黑框上面和下面都用金线缝了,一看就很醒目。

我先把六本书扫了一遍,特别是秦二世如何夺取王位,他杀了兄弟扶苏太子,与赵高狼狈为奸,残害百姓;秦始皇在驾崩前,曾命李斯和赵高写信给扶苏太子,要他离开边疆赶到京城咸阳即位。但是胡亥拉拢李斯和赵高密谋篡位,还逼扶苏自杀。

二世认为现在天下太平,不用忙于朝政,应该专心享乐,他从各地调来几万囚犯和农夫大规模修筑秦始皇的坟墓,先把铜铸(zhu)化了倒进去,再把水银灌下去,最后居然把所有造坟的工匠都埋在墓道里,不让一个人活着出来。之后他花人力建造阿房宫,为了让自己住得更舒服、华丽,他不惜一切,搜刮民脂民膏,过着花天酒地、醉生梦死的生活,所以秦末才爆发了烽火连天的农民起义。秦始皇建立起来的秦朝江山可谓宏大,但是却因为二世的昏庸无道、荒淫无度而葬送在胡亥的手里。

这套书可谓是让我心中的疑问揭开了:秦朝为什么会失去江山呢?这就是因为朝廷大肆剥削压迫人民,导致百姓苦不堪言,农民起义纷发而使秦朝被灭亡。

《中国通史》是一部完美的史书。有一段我也很喜欢:唐太宗初期,有人告诉太宗,有个叫魏征的官员曾让太子杀了太宗。太宗就问他:“你为什么挑拨我们兄弟关系?”魏征答:“因为我那时是太子的部下,就要尽心尽力的为太子着想,可惜他没听,要不然也不会落到今天的下场。”太宗认为他很有才干,便被封为建议大夫。后来魏征去世,唐太宗沉痛地说:“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人为镜,可明得失;以史为镜,可知兴衰。如今魏征去世,我失去了一面镜子呀!”

《中国通史》让人知晓历史、明白道理,我向你推荐她,开卷有益啊。

《中国通史》读书笔记(三)

这个暑假,我带着对中华历史的敬意,阅读了《中国通史》一书,令我感触颇深,受益匪浅。

世界著名文学家塞万提斯说过:“历史孕育了真理;它能和时间抗衡,把遗闻旧事保存下来;它是往古的迹象,当代的鉴戒,后世的教训。”

《中国通史》是一本雅俗共赏,老少咸宜的史书。它从华夏源头,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到战火纷飞、诸侯争霸的春秋战国;九州一统的秦汉;分分合合、离析和交融的三国两晋;乾坤变幻的隋唐;宋元明清的王朝更迭……完整的勾勒出中华历史演进的发展历程,向我们描绘出一幅雄伟壮观、璀璨精彩的历史画面,使我们从中睿见卓识。

细细品味《中国通史》,让我感觉它,犹如德高望重的老人,坐在它的膝下,聆听它那意味深长的话语,王朝更迭,历史**,盛世统一……其中,让我终生难忘的还是离析与交融的时代——三国、两晋、南北朝。

古话说得好:“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一个强盛的朝代,也会迎来毁灭的一天。那时,正值朝代末年,皇帝昏庸无能,朝廷宦官当权,国家四处战乱……不少地方官员、乡绅恶霸拥兵自立;许多外敌趁机侵略我们,在我们的土地上烧杀掠夺;土匪横行,四处战火纷飞,民不聊生。

多少的无辜百姓因为这时代的**而家破人亡;多少的将士为了保卫祖国而丧失性命;老百姓吃不饱、穿不暖,庄稼颗粒无收,贫民四处逃亡、哀鸿遍野、流离失所……但是它又涌现出无数英雄豪杰,他们为中华统一,民族团结做出伟大贡献——祖逖中流击楫、恒温北伐、谢安东山再起……

今天,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衣食无忧,安居乐业,没有战火的纷飞;没有硝烟的弥漫;没有时代的**,一切都能够得到保障。这都是当年的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他们和祖逖、恒温、谢安一样,为了中国的统一而无私奉献,付出代价,却没有一声抱怨。

看完《中国通史》这本书,让我深深体会到了历史长河的奥秘。作为祖国的花朵,民族的未来,我们更应该像他们一样,闻鸡起舞、头悬梁锥刺股,从小事做起,努力学习,发奋图强,长大后报效祖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中国通史》读书笔记(四)

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延绵不绝的历史传承,强大的凝聚力和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是中华民族历劫不衰,是必将复兴的肯定,并造就了每一个中国人的精神气质和生命底蕴。

历史蕴含着一个民族世代的兴衰更替,以及透过事件表象所饱藏着的成败之道与内在规律,以历史作为审视现实的一个视角,从历史中汲取智慧营养,是每一个中国人所必须正视的课题,学习历史具有极高的现实意义。我带着对中华历史的敬意,品读了《中国通史》。

顾名思义,《中国通史》讲的就是中华源远流长的历史,中华的兴衰,纵跨中华五千多年历史,上起先秦,下到澳门回归。

翻开第一页,沉重而缓慢。凝视着它淡黄的书页,让那来自远古的风,把我的心吹得透彻、空灵、沉重,让那来自远古的长啸,震撼我的心灵。前言一开始就说道:“悠悠岁月,渊源流长;华夏文明,万古相传。古今风云,变化莫测;荤荤学子,笔耕不辍。风雨历程,惊涛骇浪;思接千载,浪里淘沙。茫茫史海,以古鉴今;昭示未来,留芳百世。”每个人的生命就像树上的叶子一样,尽不相同。可为什么有的人可以青史留名,垂芳百世,而有的人只能悲历史的洪波湮没,甚至悲自己忘却?为什么有的人可死得重于泰山,而有的人只能死得轻于鸿毛?

岳飞的人生因为“忠”而**亭的点点残血未曾被洗去,项羽的人生因为“霸”而不朽,李白的人生因为“豪”而乌江前的悲壮未曾被江声湮没,鲁迅的人生因为“斗”而那冷竣的眼神未曾被遗忘。

沉重,是圆明园那残痕断壁中残留的血泪,是莫高窟中丢失的一卷卷经文,是七君子为革新而死的悲烈。一个泱泱大国,有过蒙古铁骑的强悍,有过大唐盛世的辉煌,却被几个西方列强蹂躏着,践踏着,欺凌着。五千年的诗酒文华,五千年的封锁闭塞被一朝打破,五千年的艺术成就,五千年的珍贵文物在顷刻间瓜分殆尽。尊严,荣誉,文明被侵略者狠狠的踩在脚下,践踏了一遍又一遍,末了,还重重的吐一口唾沫。

现在,中华站起来了,东方睡狮苏醒了,我们中华少年将再次谱写中华璀璨的诗篇!

篇五:《中国通史》读后感

这个寒假,妈妈给我买了一套《中国通史》,这本书说的是我们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

其中,我最喜欢的人是秦始皇、刘备和曹操。我喜欢秦始皇的原因是:他不但统一了中国,而且还修了长城、统一了货币、长度、重量和文字。还有他修好了长城之后,他派了大部分的兵马去守长城,免得被匈奴侵略。我喜欢刘备的原因是:他是一个爱民如子、除暴安良的好君主。他身边有智勇双全的关云长和赵子龙;有出谋划策的孔明;还有英勇善战的张翼德和黄汉升。很可惜,最终蜀国还是灭亡了。我喜欢曹操的原因是:他智力超群,在动荡不安、群雄割据的汉朝末年,能“挟天子,以令诸侯”。在他的努力之下,占据了中国长江以北的广袤地域。

我最不喜欢的人是秦始皇和曹操。因为秦始皇修长城时暴力对付民众,搞得生灵涂炭,修完之后留下了无数的骨骸,让人触目惊心啊! 曹操是一个重军事,轻政治的人,搞得民间乱七八糟,民不聊生。其实,政治和军事同样重要。

中国通史的个人观后感 篇6

此事的起因是:2014年11月18日,日本外相岸田文雄在记者会上指出,美国一本世界史教科书中对“慰安妇”被强迫充当战时军妓的描述不恰当,外务省已经通过纽约的驻美日本总领事馆要求麦格劳-希尔出版社作出修改。这本引起日本政府不满的教科书就是由夏威夷大学的历史学家杰里·本特利和赫伯特·齐格勒编写的《新全球史:传统与交流》,供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等地区的公立高中使用。该书认为“南京大屠杀”中国军民死亡人数达40万,有大约20万年龄在14-20岁之间的女性被迫在“慰安所”提供服务,其中很多人来自韩国和中国。该书的大学教材版的中译本——《新全球史》已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其中关于南京大屠杀等问题的内容和观点与中学版本相同。

2014年11月23日,美国麦格劳-希尔国际出版公司针对日本政府要求修改其出版的历史教科书内容一事发表声明,明确表示支持作者的作品、研究以及表述,不作任何修改。该书第一主编本特利已于2012年去世,另一位作者赫伯特·齐格勒在接受中国央视记者采访时指出,日本政府应该做的是面对并吸取历史教训,而不是一味地试图修改歪曲历史。

美国大学世界历史教学的历程

美国的世界史教学始于19世纪初,与之配套的“世界通史”教材充斥着以欧洲史为中心的基督教历史。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众多美国大学开设“西方文明史”,取代了传统的“世界通史”课程。1917年4月美国对德国宣战后,美国“国防部特训教育委员会”号召教育机构为战争动员做贡献,用知识和资源为国防服务,还要求一些大学开设了“战争问题”必修课,介绍一战的原因和目标,包括战争的历史和大战的经济原因,其中特别强调欧洲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关系,如对外贸易和殖民扩张,也包括交战各国的政府形式和国民特性。一战结束后,有将近一半参与该计划的学校决定继续开设并完善这门课程,用它取代以前的通史课程。其中最成功的是哥伦比亚大学,把这门课程改造成“当代文明导论”,分析美国文明与欧洲文明的关系,核心内容是一战后的国际关系以及美国在新国际形势下的新地位。到1926年,美国已有34所学校采用了哥伦比亚大学的课程。从此,西方文明史成为美国大学长盛不衰的世界史课程之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美国大学只有少数教师从事非西方世界历史教学研究,美国之外的地区研究实际上不存在。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爆发后,受战争刺激,美国“空前地关注整个世界”。美国总统的高等教育委员会随即成立工作小组,起草了一份美国高中和大学教授亚洲历史的备忘录。该委员会认为,一个受过教育、希望积极有效地承担社会责任的公民应该知道世界的发展以及美国在世界上的地位。美国知识阶层关注“世界其他地区”的意识从此不断增强。美苏冷战出现后,许多人士都希望美国能有效地应付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威胁、正在涌现的亚非拉非殖民化浪潮等国际事务。也就是说,美国希望在战后世界舞台上扮演新角色,这需要历史知识结构的变化。从40年代后期开始,联邦政府和一些私人基金都倾力支持“地区史研究”,地区史研究成为美国史学家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拉美、非洲、中东、东南亚研究学会相继成立。一些大学开设了诸如“印度文明”、“中国文明”、“伊斯兰文明”等地区史课程。对亚非拉地区历史和语言的广泛研究不仅极大丰富了美国史学界对这些地区历史知识和文化的了解,而且提供了一种比较研究的方法和全球视野,这是后来美国世界通史教材编写的重要知识基础之一。

美国大学世界历史教学的常用教材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朝鲜战争后,美国一些大中学校开始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课程。1962年,斯塔夫里阿诺斯设计了一门全新的世界历史课程,并且编写了高中教材《人类的全球史》(A Global History of Man),在美国各地被广泛使用。该书的大学教材版就是风行中国的《全球通史》。1963年,芝加哥大学历史系教授威廉·H.麦克尼尔出版《西方的兴起——人类共同体的历史》,次年开设“世界历史课程”。1967年,麦克尼尔出版《世界史》(中译本已由中信出版社出版),作为大学世界历史课程的教材。此外还有爱德华·R.坦尼伯恩主编的《世界文明史》(E.R.Tannebaum, A History of World Civilizations)、E.M.伯恩斯和P.L.拉尔夫主编的《世界文明史》(E.M.Burns and P. L.Ralph. World Civilizations)。80年代主要增加了两部世界通史教材:约翰·麦基等的《世界社会史》(J.McKay et al. History of World Societies),阿尔伯特·克雷格等的《世界文明的遗产》(A.Craig et al. The Heritage of World Civilization)。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史在美国的兴起和发展,大中学校的世界史教学日益风行。2000—2001年,美国大专院校开设世界历史课程的占59%,公立大学更高达69%。与此同时,美国大学的世界史教材编写和出版进入了空前繁荣状态,表现为两个方面:

首先是一些原先的通史教材一版再版。如麦基的《世界社会史》、克雷格的《世界文明史》、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和麦克尼尔的《世界史》。

其次是出现了10多部新编世界通史教材。如:

菲利普·J.阿德勒等主编的《世界文明史》(P. J. Adler, R.L. Pouwels, World Civilizations)、

杰里·本特利和赫伯特·齐格勒主编的《新全球史》(J.H.bentley,H.F.Ziegler,Traditions and Encounters:A Global Perspective on the Past)、

nlc202309081341

理查德·布列特等主编的《地球及其各民族——一部全球史》(Richard Bulliet et al. The Earth and its Peoples: A Global History)、

帕·布鲁梅特主编的《文明:过去与现在》(P. Brummett, R. R. Edgar, G. F. Jewsbury, B. Molony, Civilization, Past & Present)、

威廉·J.杜克和杰克逊·J. 斯皮尔沃格的《世界史》(W.J. Duiker, J. J. Spielvogel, World History)、

罗伯特·W. 斯特拉耶的《世界的方式——简明全球史·附史料》(R. W. Strayer, Ways of the World, A Brief Global History with Sources)、

罗伯特·提格诺尔等主编的《世界的合与分》(R. Tignor et al, Worlds Together, Worlds Apart)、

兰尼·菲尔兹等主编的《全球的历史》(L. Fields et al, The Global Past)、

安东尼·艾斯勒的《人类的冒险》(A. Esler, The Human Venture)等。

其中本特利、阿德勒、布鲁梅特、克雷格、杜克和斯皮尔沃格的教材使用量较大,而且一版再版。

一些教材只简单提及中国抗战

如果从麦克尼尔1967年出版的《世界史》算起,美国大学世界通史教材出版迄今将近50年,出版的各种通史教材各具特点。本文拟选择美国大学使用的一些世界通史教材,考察它们对中国抗日战争的叙述。为了便于比较,本文根据它们叙述的详略,将它们分为三类。

第一类,只简单提及中国抗日战争。

如威廉·H.麦克尼尔的《世界史》(第四版)只提到,“在20世纪30年代随着日本的扩张,中国陷入到了复杂的困境中。日本先占领满洲(1931年)继而再次侵略中国(1937年),并迫使蒋介石撤退到长江上游的重庆地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蒋介石仍旧在重庆,而日本却控制整个中国沿海地区。毛泽东领导下的中国共产党在靠近苏联边界的西北地区立足。”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第七版)只叙述了1931年日本入侵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和伪满洲国的成立。

最令人惊奇的是,威廉·J.杜克和杰克逊·J. 斯皮尔沃格的《世界史》及其简写本《精粹世界史》只提及1931年“九一八事变”和1937年“卢沟桥事变”,几乎没有叙述中国的抗日战争,只引用了日本法西斯军国主义者桥本欣五郎论证“日本扩张合理性”的史料,并予以批判。

同样方式叙述中国抗战的教材还有菲利普·J. 阿德勒的《世界文明史》:“美国人有时忘记了‘珍珠港事件’之前四年,日本和中国已经在进行殊死战争。这个冲突实际上始于1931年日本入侵中国东北,但是直到1937年卢沟桥事变,日本军队指挥官才找到了他们梦寐以求的全面侵华借口。经过几个月力量悬殊的战争,北京和南京相继陷落。”但是它附录了1937年12月18日《纽约时报》记者关于南京大屠杀的报道“所有俘虏都被杀死”。

一些教材叙述了中国抗战中的重大历史事件

第二类,叙述了中国抗战中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

如《世界文明的遗产》写道:

“大战于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才变成真正的全球战争。此前日本已经在中国进行战争。从1937年中日之间战争的爆发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太平洋战役的开始,期间有三个关键性事件。第一,1938年1月日军入侵中国国民政府首都南京,日军占领了中国大多数城市和华东的铁路,在南京屠杀了30多万人,野蛮地强奸了7000多名妇女。但是,中国民族主义者的首领蒋介石拒绝投降。此后的僵持局面持续到1945年。”

《世界的合与分》则写道:

“像欧洲一样,太平洋的冲突改变了军事和政治形势。当日本企图统治亚洲而把美国的利益和力量视为目标时。当1931年日本军队入侵并占领中国东北、1937年全面入侵中国其他地区时,它的扩张目标就昭然若揭了。虽然日本并未使中国完全屈服,但是侵略者屠杀了大量中国人口。最臭名昭著事件是‘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至1938年1月,日军至少杀害中国平民10万,强奸了数千名妇女。”

2011年初版的《世界的方式:简明全球史·附史料》则主要分析日本侵华战争的原因,但明确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有两个起源,亚洲早于欧洲爆发,1937年中国抗日战争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战场的开端:

“第二次世界大战首先在亚洲爆发……1931年,日本军队占领了东北,建立了溥仪为首的傀儡政权——满洲国。日本的这个行动激怒了西方列强,促使日本退出“国际联盟”,政治上与西方盟友决裂,并于1936年更紧密地与德国和意大利结盟。到此时,日本与中国的关系进一步恶化,导致1937年日本全面入侵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亚洲正式开始了。”

被重修再版了11次的《文明:过去与现在》对中国抗战论述也不多: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开始全面侵华战争,因此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亚洲爆发了。到1937年12月,日本军队占领了北京、天津和上海。中国军队希望在南京阻止日军的进攻,但是被打败了。在此后几周里,随着国民政府搬迁到内地重庆,日本士兵在南京城里兽性大作,制造了震惊世界的‘南京大屠杀’。成千上万的平民被杀害,约2万名妇女被强奸,南京城被劫掠一空。”

nlc202309081341

皮特·斯特恩斯等的《全球文明史》写道:

“日本军队在中国屠杀了为数巨大的平民,这常常发生在攻克了实行抵抗的城市并对平民肆意加以蹂躏之后。例如南京城陷落之后,多达30万人被屠杀。”(赵轶峰等译《全球文明史》,第三版,中华书局)

对中国抗战的地位和作用论述较详的教材

第三类,迄今为止,对中国抗战的地位和作用论述比较详细的美国大学世界通史教材主要有两部。

第一部是本特利、齐格勒编著的《新全球史》及其简写本《简明新全球史》。该书写道:

“全球战争始于20世纪30年代日本进攻中国……中国是第一个经历第二次世界大战残酷的国家:对平民的血腥屠杀和强制占领……众所周知的南京大屠杀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南京居民成为在战争狂热和种族优越感支配下的日本军队的牺牲品。在两个月时间里,日本士兵强奸了7000名妇女,杀死了几十万名放下武器的士兵和手无寸铁的平民……大约40万中国人因此丧失了生命……到1937年9月,国民党和共产党结成反对日本的统一战线,组成了大约拥有170万名士兵的现役军队。尽管中国军队没能打败拥有海上和空军优势的日本军队,但是到1941年,他们成功地牵制了一半的日本军队——大约75万士兵。”(魏凤莲、白玉广译《新全球史》、魏凤莲译《简明新全球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另一部是理查德·布列特等人主编的《地球及其各民族——一部全球史》。它以“1931年九一八事变”和“1937—1945年中日战争”两个标题论述中国的抗战。书中说:“1931年9月,东北一段铁路发生爆炸,这是有预谋的,给予日本军队占领全省的一个借口”。

本书不仅叙述了国民党军队的抵抗,而且叙述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游击队的抗日斗争:

“1937年7月7日,日本军队进攻北京附近的中国驻军。下令进攻的低级军官得到了指挥官和政府不情愿的支持。几周之后,日军占领了北京、天津、上海和中国其他沿海城市,日本海军封锁了中国的沿海。美国和“国际联盟”再次谴责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但是西方列强专注于欧洲事务和国内经济问题,不愿在亚洲冒险与日本进行军事对峙。当日军击沉在长江的美国护卫舰和英国舰只时,他们的政府也只口头表达了义愤和决心。

中国军队虽然数量庞大,作战勇敢,但是他们军事指挥拙劣,装备落后,每战必败。日本飞机轰炸城市,炸开河堤,日本士兵焚烧村庄,屠杀成千上万的平民。不到一年,日军就控制了中国沿海各省、长江和黄河中下游地区——中国最富裕和人口最稠密的地区。

虽然日本的组织和作战技术很先进,但是对中国的进攻并未想象那样带来胜利。中国国民党军队和共产党领导游击队都坚决抵抗日本侵略军……

中国与日本之间的战争异常残酷。1937年冬天到1938年初,日军占领南京,强奸了2万名中国妇女,屠杀了20万战俘和平民,抢掠并焚烧了南京城。为了阻挡日军进攻步伐,蒋介石下令掘开了黄河大堤,导致4000个村庄被毁,淹死约89万人,使1200万人无家可归。两年之后,当共产党下令大举反攻的时候,日本以‘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报复,成百上千的村庄及其人口、牲畜等都被毁灭。

蒋介石领导的中国政府逃往四川。他在那里建立了一支庞大的军队,但不是为了对日作战,而是为了未来对付共产党。这支军队人数超过300万,尽管它只有100万支步枪,也不能为全体士兵提供后勤。国民党政府提高农民的税收,甚至不顾农民吃草根树皮。这些税收不够支撑一支庞大的军队、成千上万的官吏和逃往四川的食客。为了避免对富裕支持者征税,国民党政府印制纸币,导致通货膨胀、囤积物资和贪污腐败。

毛泽东在陕西延安也建立了军队和政府。与国民党不同,共产党减轻农民负担,特别是贫穷农民的负担,把从富裕地区那里没收过来的土地分配给他们。他们对干部和士兵实行严格的纪律,容忍来自知识分子的不同意见和批评。虽然他们的武器装备很少,但是共产党可以获得来自敌占区农民的支持和情报。”

综上所述,美国大学世界通史教材对中国抗战的叙述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特征:中美自20世纪70年代建交以来,它们对中国抗战的叙述内容越来越多。本特利等对南京大屠杀受害人数及慰安妇人数的论述更接近历史事实,因此招致日本政府的反对。越来越多的教材认为中国全面抗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点。但除了个别教材外,大多数教材对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敌后抗日战场的叙述严重不足。

纪录片中国通史观后感 篇7

看了这部纪录片完全改变了我内心对于历史这门学科的偏见,或者说,终于满足了我内心对于历史的需求。以前我认为历史十分乏味,无趣,但现在《中国通史》这部纪录片让我看到了一个生动的历史,一个生动的中国。

在这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三十六集“孝文帝改革”,从拓跋鲜卑的改革努力,到首次尝试失败,进而回溯为什么要入主中原,再忽而转到今日生活在苦寒之地的大郡一家。而后,由孝文帝与冯太后的亲民之举,带出春耕传统、大同附近保存至今的黄糕习俗、秦汉以来的籍田活动等。因而有了横纵大背景与个体人物事件交织的逻辑,让用“穿越”去了解历史不再只是无厘头恶搞,而变成了一种精彩的叙事手法。

逻辑线索的另一个好处,是提供给观众更多自修的可能性。看完第三十三集“魏晋风度”,我第二天就去搜出了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看完第三十九集“魏晋佛教”,忍不住查了查慧远和尚的《沙门不敬王者论》。这些史料,除非专业需要,很少有人会主动想起去研读。

关于《中国通史》读后感 篇8

婚姻、族制二章,我每章都读了不下两遍。印象最深刻的,却不是这两章的主旨本身,而是吕先生的性别观与婚姻观。吕先生是民国时期人,论岁数当比今日青壮年男子早出生近一百年。其关于两性关系与婚姻家庭之见解,却比今日之男性(主流男性,当然也有部分女性)要先进得多。

最让我感叹的是关于离婚一节。古代(以清律为例)虽然「夫妻不相和谐而两相愿离」可离婚,但婚姻内男性对女性的支配地位导致男性不会轻易放手,而背夫私逃还要加罪。因此,吕先生提到:「即使结婚之时,纯出两情爱慕,绝无别种作用掺杂其间,尚难保其永久,何况现在的婚姻,有别种作用掺杂的,且居多数呢?」要想解救痛苦的家庭,「与其审慎于结婚之时,不如宽大于离婚之际」。

通常男子谈论离婚问题,一般都难以跳出男权视角。吕先生站在如此深明大义的高度为女子之自由辩护,读着读着,我都忍不住要怀疑吕先生是否真的是直男了。

瞬间联想到最近网上大火的「最美婚登员」,对前来办理离婚的夫妇谎称「打印机坏了」,迫使其无功而返。如此举措,看似「挽救」了濒临破裂的家庭,然而除了满足婚登员个人的道德优越感之外,并不能解决任何实际问题。人家夫妇本就不合,回去以后该吵的还得吵,岂是因为不能办理手续便可破镜重圆的?此类愚蠢的善人,其危害恐怕胜过理性的恶人。

至于结婚,吕先生则以「巴西的波洛洛人(Bororo)」为例,介绍其观点。这种人青年时过着浪漫而纵欲的生活,待到「年事较长,性欲较淡,彼此皆欲安居时」再结婚。吕先生认为这种制度较为合理,因为「人类的性质,本是多婚的」,婚姻与同居,只是为了分工合作,属于纯粹社会性的关系了。因此,让爱情的归爱情,利益的归利益,岂不两全?

在这段,吕先生进一步分析道:性欲是天生的,宜宣泄不宜压抑,然而十余岁的男女经济上实在难以自立,教育子女也无法胜任,因此只好晚婚。有人晚婚,还有人因生计艰难而独身,此皆实为社会制度压抑人性,既不利于个人,也不利于社会安定。对此,他给出的方案是:「将经济及儿童教养的问题,和两性问题分开,就不至有此患了。所以目前的办法,在节育及儿童公育,救济迟婚及独身问题」。

男女可自由结合、生育,却不用担心经济自立与儿童教养问题(交给社会分工),这简直就是要革掉婚姻制度的命啊!吕先生进一步指出:婚姻制度是时代的糟粕。男权社会下的家庭使女子「渐沦为被保护的地位,失其独立,而附属于男子」,男子却并不因「女子在产育上多负了责任」便公道地承担起别的责任,反而「乘此机会,压迫女子,多占权利」。这一现象,即使已延续数千年,到了「今日,个人主义抬头,人格要受尊重的时代」,岂能长存?

吕先生又援用当时的「新式女子」,从反面论证他的观点。他说:女子对家政生疏,顾及工作便无暇顾及家庭,恰是社会进步之表现,因为「对于家政生疏,对于参与社会的工作,却熟练了。这正是小的、自私的、自利的组织,将逐渐破坏;大的、公平的、博爱的制度,将逐渐形成的征兆。」

在婚姻一章之末尾,吕先生提出:「贤母良妻,只是贤奴良隶。」「我们该教一切男女以天下为公的志愿,广大无边的组织。」家庭是对妇女进行奴役的工具,在妇女觉醒后,必将被打碎——这想法简直不要太先进。到了 21 世纪,婚姻和家庭果然在发达国家显现出瓦解的前兆。尤其是随着避孕技术的发达,性欲的释放也不再需要婚姻这一庇护所,这为婚姻的彻底消灭搬走了最后一块绊脚石。吕先生真高人也!

最后再谈谈一个小细节:传统人士总认为人有成立家庭、爱护家庭、延续家庭之本能,并常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论之。然而吕先生尖锐地指出:人爱家庭,是因为后天文化塑造,而非先天本能。「人之爱家,乃因社会先有家庭的组织,使人之爱,以此形式而出现,正犹水之因方而为圭,遇圆则成璧」。所谓担心无后,也是因为「人总有尽力经营的一件事,不忍坐视其灭亡」,也就是前期投入太多,不忍看到之前的投入变成沉没成本而已。工业社会的独身、晚婚等新兴观念,虽是舶来品,却能迅速在中国传播起来,正说明人满足自己生活之本能,要高于建立家庭之本能。

中国通史读后感1500字 篇9

回头再去看本纪,以前的印象仍然没变,本纪与世家列传相比,太不具可读性了,感觉本纪重点不在写人,主要在写那个时代那个国家,基本上是编年史,所以这个读后感怎么写有点伤脑筋。

秦始皇名政,秦庄襄王子楚的儿子,其母赵国人,生于秦昭王48年,当时子楚正“质于赵”。秦昭王死于56年,然后秦孝文王即位,一年后死了,然后秦庄襄王即位,三年后死了。这时候政13岁,即秦王位。

这篇本纪说秦始皇姓赵名政,这是为什么呢?难道因为他母亲是赵人?而我一直认为他该姓赢,刚才我看了一下秦本纪,说秦国的先人大费帮大禹治水,还辅佐舜调教鸟兽,被舜赐姓“赢”。所以还是称他秦王赢政吧。

赢政的人生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出生到13岁即位。秦昭王48年出生于赵国,秦昭王50年至56年,秦攻赵,赵国君臣要杀了子楚一家泄愤,子楚与吕不韦逃回秦国,赢政与母亲赵姬被留在了赵国,赢政3岁至9岁那6年都是随母亲躲在外婆家方保得小命的。9岁时被接回秦国,13岁登秦王位。这一阶段在这篇本纪中几乎未提及,从《吕不韦列传》中可看出一二;另外,赢政在始皇灭赵时到邯郸,“诸尝与王生赵时母家有仇怨,皆坑之”,从这件事可看出小时候经历对他的影响,孩提的记忆可能影响一生的个性。

第二阶段是始皇元年至二十六年,即赢政13岁到39岁。这一阶段是秦国东征西讨,攻城掠地,凯歌高奏,最后“初并天下”的时期,也是秦始皇从懵懂少年傀儡秦王成长为杀伐决断强势皇帝的时期。

这一阶段又可以分为几个分段:

一是始皇元年至20年,以嫪毒之乱、吕不韦遭贬后来自杀身亡为标志,秦王赢政从依赖众大臣众将军到开始独立亮相处理危机,再到彻底摆脱制约成为秦国真正说一不二的君主。

这一时期中,始皇1至8年期间主要各将军率兵攻各国,夺取诸个城池。其中将军蒙骜战功最突出,他死于始皇7年。始皇8年发生了一件事,赢政的弟弟长安君成蟜将军击赵,“反,死屯留。军吏皆斩死,迁其民于临洮。”这一年始皇21岁。

始皇9年发生了一件大事,4月赢政祭天后住在雍城,长信侯嫪毒矫旨领京城部队等欲攻蕲年宫谋反,赢政知之,命相国昌平君、昌文君发兵攻嫪毒,战于咸阳,嫪毒败逃,秦王悬赏捉拿嫪毒,嫪毒及党羽皆被捉,平乱。事后的处置是,平乱有功的官兵按功受赏;谋反人员中,嫪毒等二十人被车裂示众,灭族,家臣被罚做劳役,其余党羽舍人等四千户流放蜀地;另外相国吕不韦也受牵连于第二年被免职逐到封国河南;再有,对赵太后的态度,先是让她居雍城,后听从齐人茅焦的劝说又把太后迎回王宫。这是秦王即位后第一次公开独立决策,危机处置很果断,后续处理也基本公正而有人情味,这时候他22、3岁,能做到这样应是十分难得了。

不过,这件事以后赢政开始显露独断和霸气。先是于始皇20年在咸阳大索,驱逐外地人,被李斯劝止。有魏人尉缭来献计,说目前以秦国之强大,诸侯都已不是对手,唯一应该担心的是诸侯联合起来抗秦,所以秦王应该不惜金钱贿赂各诸侯权臣,阻止各国联合。说得很有道理,秦王很赞赏,对他十分器重,饮食衣着都与他一样,但是尉缭起了异心,也许是与秦王比较接近,了解到他的个性,认为“秦王为人,蜂準,长目,挚鸟膺,豺声,少恩而虎狼心,居约易出人下,有志亦轻食人”。这是史记中比较少有的对人物外貌细节的描述,“高鼻梁,长眼睛,挚鸟胸,豺狼声”,不晓得他身高如何,如果不是很矮的话,倒是正当年的帅哥一枚。不过估计赢政日常待人的确比较刻薄,才会在极力厚待笼络尉缭时反倒让尉缭起了逃跑的念头。“乃亡去,秦王之,固止,以为秦国尉,卒用其计”。这里可以看出秦王的强势,要用你你想逃也逃不了。秦王赢政挺酷的。这时候他24岁左右。

始皇20年,赢政写信质问吕不韦,吕不韦深感压力,自杀而亡。以秦始皇当时的个性和年龄,应该只有仲父吕不韦以及生母赵太后对他有约束力,缪毒之乱后,吕不韦被逼死了固然无法再约束他,赵太后也大伤元气失去了影响力(按赵太后的为人和能力,估计她原本对赢政的影响力就不大),秦王赢政从此取得了对秦国的绝对控制权。

关于吕不韦之死,我觉得仍有些蹊跷,怎么会既无自辨又无反抗就直接自杀呢?也许他真的老了,已无斗志,一死了之?但是一般人不是年纪越大越贪恋人生吗?那么自杀是他深思熟虑的结果,他是怎么想的呢?或者,赢政写信质问吕不韦,本就备有后招,他若不服毒自然会有人让他以别的方式死亡?又或者,他的死本来就是“被自杀”的?

不过,有一点我认为是明确的:吕不韦当时是必死无疑,唯一可能不同的只是死亡的方式而已。

二是始皇20年到20年,秦国继续南征北讨,逐渐灭了其它诸侯国,最后一统天下。其间还发生了燕太子丹派荆珂刺秦王的事。赢政39岁了。

第三阶段是始皇20年到37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了。这一阶段初期做了一些很具建设性与开创性的事,比如统一行政区划、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言语。但有的事情就不那么有意义了,比如到处封禅,到处提字为自己歌功颂德,比如派人寻仙访神求长生不老之术,再比如大兴土木修建阿房宫。

同时,在这一阶段,秦始皇的暴戾逐渐显现,最令人发指的是史上臭名昭著的“焚书坑儒”。

焚书是起于李斯的建议:“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制曰:可”。嗯,这个李斯绝对是历史罪人啊,秦始皇采纳其建议也是错误之举,统治者想要强迫百姓蒙眼塞耳闭嘴最是令人反感,也最愚蠢了。

“坑儒”则起因于侯生、庐生两位儒生偷偷逃离咸阳,他们本是为秦始皇寻求仙药的方士,见秦始皇各种暴行心中害怕于是逃跑了,秦始秦知道后大怒,“使御使悉案问诸生,诸生传相告引,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后。”此时是始皇35年,秦始皇48岁。

多年前魏人尉缭也曾试图逃离他身边,他不但未惩罚尉缭,反而重用他。是什么使秦始皇变得如此暴戾恣睢?前后判若两人?

秦始皇死于始皇37年,终年51岁,在当时应该不算早死,不过也不算长寿。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主要精力都花在寻求长生不老之策上了,可惜事与愿违。

中国通史的个人观后感 篇10

首先,我想讲一下我对进化论的观点。很多质疑进化论的人提出的疑问是为什么现在的猴子没有进化成人。我的观点是,其实进化一直都没有停歇过,史前是这样,古代是这样,现代也是这样。我们人类在变化着,从身体素质、智力等方面都在变化着。与此同时,我们身边的动植物也在变化着,有的物种要灭绝,有的物种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之所以用变化这个词,是因为现在很难说这种变化是好还是坏,最终会是发展还是堕落。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达尔文对物种进化的看法。人类的发展也适用于这种变化。史前人类其实是有四种人:印欧人、蒙古种人、俾格米人和布希曼人。当时他们还都是原始人,过着采集食物的生活,被称为食物采集者。但是,他们采集食物的效率是不一样的,印欧人和蒙古种人的效率更高,能够获得更多的食物,因此也就有能力向外拓展。而俾格米人和布希曼人效率低。这种差别的结果就是现在世界上存在极少数的俾格米人和布希曼人,绝大部分人为印欧人和蒙古种人。我们中国人就是蒙古种人的分支。

生产效率导致人类进化这种观点在我国历史教育中很少被提到,在封建社会朝代更迭中更是鲜见。绝多部分史书说一个朝代的灭亡是君主失德,失去了上天的庇护。这种论调,我认为,很大程度上是我国回避了发展经济这个主题。朝代更迭的真实原因是经济,而不是道德。每个朝代建立后经过一定时间的稳定,官员数量会大幅增加,这意味着国家开支会大幅增加,而国家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农民,这时农民作为主要生产者需要缴纳的赋税也会提高。这种情况下,农民的通常做法是把地卖给有钱人,自己只负责耕种,缴纳租子。而这种方法也只是暂时缓解了农民的压力,随着国家需要的收入增加,封建社会生产效率并没有发生过突增,因此最终转化到农民身上的压力并没有实质减少。于是,我国历史上反复上演的农民起义就如海浪般一浪高过一浪。

读《全球通史》的另一感受是,西方人并不是天生的慈善家。我们现在经常会看到欧美的富豪捐出自己的家产成立基金会或者捐给其他基金会,他们关注贫困人口、关注艾滋病以及环境问题。这种现象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社会公益的发展,使很多因历史原因致富的企业家关注社会公益。但是我想说的是,西方人并不是天生的慈善家,争强好胜是他们的本性,这一点比我们东方人要强烈很多。欧洲并不是物产富饶的地方,而且欧洲大陆上的民族并不少。因此,中世纪的时候,我们看到欧洲是一片混乱的景象突厥人、日耳曼人、维京人、高卢人等等为了争夺土地混战不休,这种历史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欧洲人怎么可能是乐善好施、一副菩萨心肠。所以“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才会从他们嘴中说出来,所以在本次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他们会偷偷修改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欧洲人并不值得信赖,当然还有美国人。所以,我说这些的目的,是希望很多人不要一谈到西方人就讲他们有多好,充满了尊敬。他们在历史很长时间里都是人渣。

中国通史教案 篇11

《中国古代史》教案

第一讲 原始社会

教材分析:教材以考古资料和文献资料对中国原始社会的发展过程进行了论述,从而揭示了原始社会产生、发展、解体的一般规律。教学目的与任务:

1、让学生了解原中国始社会的发展过程;

2、让学生了解中国文明起源的主要成就;

3、同学生一起探讨原始社会产生、发展和解体的规律。教学重点与难点:

1、中国原始社会氏族制度的变化;

2、中国原始社会中私有制的产生和阶级的出现;

3、中国文明起源的途径和特点。

一、中国的远古人类

(一)中国远古人类的发展

(二)中国远古人类的生活

二、母系氏族社会

(一)氏族的形成

(二)母系氏族社会的考古文化遗存

(三)母系氏族公社会的经济

(四)母系氏族制度

三、父系氏族社会

(一)父系氏族社会的考古文化遗存

(二)父系氏族制度

(三)中国文明起源期的主要成就

思考题:

1、母系氏族制度转化为父系氏族制度的原因。

2、中国文明起源的途径和特点。参考资料:

1、朱绍候主编《中国古代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年、2004年版。

2、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3、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2版。

4、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第二卷远古时代(苏秉琦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

第二讲 夏商周

教材分析:教材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对夏商周的历史进行了论述,揭示了奴隶社会产生、发展、解体的规律。教学目的与任务:

1、让学生了解夏商历史的概貌;

2、掌握夏商周历史中重要的经济、政治制度和重要的文化成就;

3、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和分析历史问题、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

1、商周王权的发展

2、商的统治机构;

3、商的阶级和阶级结构;

4、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

5、西周的国家机构;

6、西周的井田制;

7、西周的阶级结构。

一、夏商周的更替

(一)夏族与夏朝

(二)商族与商朝兴亡

(三)周族与西周兴亡

二、商周王权的发展与政治制度

(一)王权的发展

(二)宗法制度、分封制度

(三)官制

(四)军制、礼乐、刑罚

三、商周的社会经济

(一)井田制和农业

(二)手工业和“工商食官”制度

(三)社会阶级结构

参考资料:

1、郭沫若:《奴隶制时代》,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

2、金景芳:《中国奴隶社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思考题:

1、夏国家形成的主要标志是什么?

2、商朝经济、文化成就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3、商周的阶级结构中的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4、商朝灭亡的原因。

5、西周灭亡的原因。

6、宗法制的特点。

第三讲 春秋战国

教材分析: 春秋战国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个大变革时期。教材着重从变的角度

论述了这段历史。这个时期既是战、乱、变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从战、乱、变走向相对平稳的发展时期。教材依文献资料与考古资料论述了这一时期历史的深刻变化及成果。教学目的与任务:

1、通过课堂讲解使学生了解春秋历史的内容和发展线索;

2、让学生搞懂并掌握春秋政治史;

3、抓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内部矛盾运动,说明春秋奴隶制度瓦解的必然性。

4、让学生了解战国历史的基本内容和发展脉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战国历史的特点;

5、让学生弄清并掌握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经济的进步和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等内容;

6、让学生弄懂战国时初步形成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教学重点与难点:

1、生产力的发展和封建生产关系的出现;

2、新兴地主阶级的夺权斗争;

3、商鞅变法;

4、中央集权政体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5、秦统一六国的原因和意义。

一、从大国争霸到秦的统一

(一)春秋霸政的兴衰

(二)战国的兼并斗争

二、春秋战国的政治变革

(一)春秋时期私家与公室势力的消长

(二)战国时期魏、楚、齐、韩、赵、燕的改革

(三)商鞅变法

(四)官僚制度的建立

(五)郡县制度的演变

(六)中央集权制度的初步形成

三、春秋战国的经济

(一)农业的发展和土地制度的演变

(二)手工业的发展和民营手工业的出现

(三)商业的发展和大商人的出现

(四)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

四、春秋战国的学术文化

(一)科学技术

(二)文字、史学和文学 思考题:

1、大国争霸的历史条件。

2、井田制是怎样瓦解的?封建生产关系是怎样出现的?

3、为什么说战国时期集权制度的形成开了秦汉政治制度的先河?

4、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原因和意义。参考资料:

1、郭沫若:《奴隶制时代》,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

2、金景芳:《中国奴隶社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3、杨宽:《战国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修订版。

4、李学勤:《东周与秦代文明》,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

5、童书业:《春秋史》,山东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第四讲

秦朝

教材分析

:秦朝是中国古代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也是中国古代一个很重要的王朝。教材从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巩固统一的政策等方 面论述了秦王朝的历史,通过对秦末农民大起义的论述探讨了秦朝灭亡的原因。教学目的与任务:

1、让学生了解秦朝的历史概貌;

2、重点讲解秦朝创立的各种政治、经济、文化制度,让学生掌握它们;

3、让学生明白农民起义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

1、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建立;

2、秦始皇创立的各种政治、经济、文化制度;

3、“焚书”、“坑儒”;

4、秦末农民大起义爆发的原因及意义;

5、秦朝速亡的原因。

一、统一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一)秦的统一

(二)郡县制度的确立

(三)中央集权制的形成(四)巩固统一的措施

二、秦朝的覆亡

(一)秦末政治危局

(二)陈胜、吴广起义

(三)项羽、刘邦领导的反秦战争和秦王朝的灭亡 思考题:

1、秦巩固统一的措施及历史意义。

2、简评秦始皇。

3、秦速亡的原因。参考资料:

1、李学勤:《东周与秦代文明》,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

2、翦伯赞:《秦汉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3、[英]崔瑞德、鲁惟一:《剑桥中国秦汉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第五讲 西汉

教材分析 :西汉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中央集权国家奠基时期的一个重要王朝。教材主要分文景之治、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昭宣中兴、王莽改制等方面论述了西汉的历史。教学目的与任务:

1、让学生全面了解西汉历史的内容;

2、让学生掌握西汉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

3、让学生弄清西汉统治思想的变化及中国古代统治思想的确立;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汉承秦制;

2、汉初稳定社会秩序的措施与“文景之治”;

3、汉武帝的文治武功及其评价;

4、昭宣中兴;

5、王莽改制。

一、汉初的统治

(一)楚汉战争和西汉王朝的建立

(二)汉初的政治形势

(三)文景之治及其历史意义

二、汉武帝的文治武功

(一)帝权的加强

(二)军事成功与疆土的扩张

(三)文化政策

(四)经济政策

(五)巫蛊之祸与轮台诏

(六)昭宣中兴

三、西汉后期的政治经济

(一)西汉末年的社会危机

(二)王莽改制及其失败

(三)绿林、赤眉起义

四、西汉与周边各民族的关

(一)汉与东北各族的关系

(二)汉与匈奴的关系

(三)汉与西域各族的经济文化联系

(四)汉与西南、东南各族的关系 思考题:

1、“文景之治”的背景和意义。

2、西汉初年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和具体表现。

3、评价汉武帝,对比秦皇汉武。

4、王莽改制的原因、内容及影响;王莽改制失败的原因。

参考资料:

1、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62年版。

2、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

3、翦伯赞:《秦汉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4、[英]崔瑞德、鲁唯一:《剑桥中国秦汉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5、田余庆:《秦汉魏晋史探微》,中华书局1993年版。

6、董仲舒:《春秋繁露》。

第六讲

东汉

教材分析 :教材通过对东汉重要史实的论述,揭示了东汉政治的特点和经济的

发展状况,找出了东汉王朝灭亡和中国历史进入混乱、分裂的根本原因。

教学目的与任务:

1、让学生了解东汉历史的内容和历史发展的态势;

2、让学生掌握东汉政治、经济的内容和特点。教学重点与难点:

1、刘秀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2、东汉中、后期的政治动荡;

3、地主田庄经济和形成和发展;

4、班超经营西域;

5、黄巾大起义。

一、东汉前期政策

(一)东汉王朝的建立

(二)政府职能的调整

(三)缓和社会矛盾的政策

二、豪强的兴起与门阀大族的出现

(一)豪强的兴起

(二)豪强地主田庄

(二)门阀大族的出现和影响

三、东汉经济

(一)农业

(三)工商业

四、东汉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

(一)班超出使西域

(二)东北各族

(三)南方各族

(四)西羌与西南各族

(五)对外关系

五、东汉中后期的腐朽统治与黄巾军起义

(一)外戚宦官擅权

(二)党锢之祸

(三)阶级矛盾的进一步激化

(四)黄巾大起义

思考题:

1、东汉时期大地主田庄的特点及其对国家政治、经济的影响。

2、东汉中后期政治动荡、腐朽的原因。

3、黄巾大起义的特点和意义。

4、东汉谶纬迷信泛滥的原因。

5、两汉在处理民族关系上的得与失。

参考资料

1、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

2、翦伯赞:《秦汉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

3、[英]崔瑞德、鲁唯一:《剑桥中国秦汉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第七讲 三国鼎立

教材分析 :教材主要从分两个部分论述了三国的历史。第一部分写三国鼎立的形成,第二部分写三国的政治经济,对曹魏泼墨较多。

教学目的与任务:

1、使学生熟悉并掌握曹操统一北方、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以及曹魏集团统治的成功;

2、使学生熟悉并掌握蜀汉、孙吴的政治经济情况与诸葛亮对蜀汉的贡献。

教学重点与难点:

1、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2、曹魏的政治与经济 ;

3、吴蜀的政治与经济;

4、如何评价曹操。

一、从军阀混战到三国鼎立

(一)汉末军阀混战

(二)官渡之战

(三)赤壁之战

(四)三国鼎立局面的确立

二、魏国对北方地区的重建

(一)曹魏屯田

(二)统治机构与职能的调整

三、诸葛亮治蜀

(一)内修政理

(一)和戎抚夷

(一)北伐中原

四、孙吴政治与经济

(一)征山越与屯田

(一)江南世家豪族势力的发展

思考题:

1、曹操集团成功的原因。

2、分析曹魏的政治、经济措施。

3、诸葛亮北伐的原因。参考资料:

1、《三国志》

2、[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3、唐长儒:《魏晋南北朝史论丛》,三联书店1955年版。

4、何兹全:《魏晋南北朝史略》,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

5、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6、韩国磐:《魏晋南北朝史纲》,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7、万绳楠:《魏晋南北朝史论稿》,安徽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

第八讲

西晋

教材分析:教材主要论述了西晋的占田制、门阀制度的形成、八王之乱和西晋的灭亡。教学目的与任务:

1、了解魏晋南北朝的时代特征;

2、西晋政治经济特点;

3、掌握占田制、门阀制度和八王之乱等历史知识。教学重点与难点:

1、魏晋南北朝的时代特征;

2、占田制;

3、门阀制度;

4、八王之乱。

一、西晋的建立和统一全国

二、西晋的经济政治措施与门阀制度的初步形成

(一)占田制

(二)王族分封制

(三)门阀制度的初步形成三、“八王之乱”和西晋的灭亡

(一)八王之乱

(二)西晋的灭亡 思考题:

1、分析门阀制度形成的历史条件、发展和衰落的原因。

2、“八王之乱”发生的原因。参考资料:

1、《晋书》

2、[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3、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4、唐长儒:《魏晋南北朝史论丛》,三联书店1955年版。

5、何兹全:《魏晋南北朝史略》,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

6、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第九讲 东晋十六国

教材分析:教材主要论述了东晋政权的特点、淝水之战的作用和汉化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强大兴衰的关系。教学目的与任务:

1、掌握东晋和十六国时期的政治、军事特点、民族情况;

2、分析东晋灭亡的原因,总结其兴衰的历史教训。教学重点与难点:

1、东晋门阀政治的发展 ;

2、淝水之战胜败的原因和影响。一、十六国前期的少数民族政权

二、东晋的建立与门阀制度的确立及发展

(一)东晋的建立

(二)门阀制度的确立及发展

三、东晋的北伐与淝水之战

(一)东晋的北伐

(二)淝水之战 四、十六国后期的少数民族政权

五、东晋的衰亡 思考题:

1、东晋北伐失败的原因。

2、北魏统一北方的历史条件。

3、东晋南朝时南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及表现。参考资料:

1、《晋书》

2、[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3、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4、唐长儒:《魏晋南北朝史论丛》,三联书店1955年版。

5、何兹全:《魏晋南北朝史略》,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

6、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7、韩国磐:《魏晋南北朝史纲》,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8、万绳楠:《魏晋南北朝史论稿》,安徽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

9、田余庆:《东晋门伐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第十讲 南北朝

教材分析:关于南朝的历史,教材主要论述了中央集权的逐步强化、门阀制度的逐步衰落与南方经济的发展;关于北朝的历史,教材主要论述了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和北周宇文泰、宇文邕的改革及民族融合不断发展的历史趋势。教学目的与任务:

1、了解南朝宋、齐、梁、陈更替;

2、分析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特点;

3、了解北朝魏、齐、周更替对峙情况;

4、分析南朝中央集权的强化和门阀制度渐衰的原因;

5、分析改革与发展的关系。教学重点与难点:

1、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2、北魏孝文帝改革;

3、北周的改革;

4、南朝中央集权的强化和门阀制度渐衰的原因。

一、南朝政治制度的变化和经济的发展

(一)南朝政权的更替

(二)南朝中央集权的逐渐强化和门阀制度的渐衰

(三)东晋南朝时南方经济的发展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和民族大融合

(一)拓跋族的兴起和北魏统一北方

(二)北魏前期的封建化

(三)北魏孝文帝改革

(四)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五)北魏的分裂和北齐北周的对峙

(六)北方各族的大融合 思考题:

1、北魏统一北方的历史条件。

2、北周改革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3、孝文帝改革的原因及意义。

4、北方民族融合的历史条件。

参考资料:

1、《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南史》、《北史》。

2、[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3、唐长儒:《魏晋南北朝史论丛》,三联书店1955年版。

4、何兹全:《魏晋南北朝史略》,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

5、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6、韩国磐:《魏晋南北朝史纲》,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7、万绳楠:《魏晋南北朝史论稿》,安徽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

第一章

朝(581——618)

教材分析:朱绍侯主编的《中国古代史》教材,是一部享有盛誉的中国古代史教材。该教材的特点是内容结构合理,知识全而不繁,文字叙述规范。在叙述隋朝的内容时,该教材是按政治、经济、文化、农民起义四个部分展开的。这这样做,有利于学生对这一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内部的发展、变革及演进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教学目的与要求:隋朝是我国封建社会一个特殊的朝代。主要体现在它历时虽短,却建树颇多。通过讲授,要使学生掌握隋朝在经济、政治、文化科技、民族关系等方面的主要知识点以及隋文帝的主要贡献。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隋朝统一的意义

二、隋朝制度建设及影响

第一节

隋朝的统一及其封建专制中央集权的加强

一、隋朝的建立和统一

1、隋朝的建立581

2、隋朝统一全国及意义589

二、隋初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

1、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背景

2、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内容

3、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评价 第二节

隋朝的社会经济

一、隋朝社会经济发展原因

二、隋朝社会经济发展表现

1、农业

2、手工业

3、商业

三、隋朝社会经济发展评价 第三节

隋炀帝的统治和隋朝覆亡

一、隋炀帝的暴政

1、杨广篡位604

2、隋炀帝的暴政

二、隋末农民大起义

1、背景

2、经过

3、历史作用

三、隋朝覆亡 第四节

隋朝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

一、隋朝的民族关系

1、隋文帝反击突厥

2、隋炀帝用兵琉球

二、隋朝的对外关系

1、中日经济文化交流

2、隋朝对高丽的战争 思考题:

1、评述隋初加强封建中央集权。

2、隋朝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及表现。

3、隋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4、隋朝的历史地位。

5、简评隋文帝、隋炀帝。参考书:

1、《隋书》,中华书局1973年版。

2、《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年版。

3、岑仲勉:《隋唐史》(上),中华书局1982年版。

4、王仲荦 :《隋唐五代史》(上、下),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第二章

朝(618——907)

教材分析:该教材在叙述唐朝历史的内容时,章节结构显得有点乱,不便于使学生对唐朝历史的内容形成完整的印象和体系,在备课中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对内容作必要的调整。

教学目的与要求:唐朝被称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盛世,建树颇丰,影响巨大。通过讲授,要使学生全面系统了解并掌握唐朝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民族关系及对外关系等方面的主要成就,并由此出发把握唐朝的历史地位。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唐初加强中央集权

二、唐代的社会经济

三、中唐社会剧变

四、安史之乱

第一节

唐朝的统一及封建专制中央集权的加强

一、唐朝的统一

1、晋阳起兵617、7

2、李渊建唐618、5

3、唐朝统一全国

二、唐初封建中央集权的加强

1、唐初加强中央集权的背景

2、唐初加强中央集权的内容

3、唐初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 第二节

唐高宗和武则天的统治

一、唐高宗的统治

1、高宗之立649

2、高宗的统治649—686

3、怎样评价唐高宗的统治

二、武则天的统治及评价

1、武则天的生平

2、武周政权的建立690

3、武则天的统治690—705

4、武则天的评价 第三节

中唐社会矛盾的加剧和封建割据局面的形成

一、开元盛世

1、唐玄宗的改革

2、“开元盛世”

二、中唐社会矛盾的激化

1、唐玄宗后期的黑暗统治

2、中唐社会矛盾的激化

三、安史之乱755—763

1、安史之乱发生的原因

2、安史之乱概况

3、安史之乱的影响

四、藩镇割据局面的形成

1、藩镇割据局面形成的条件

2、藩镇割据局面的形成

3、藩镇割据局面形成的后果 第四节

晚唐社会与唐朝覆亡

一、晚唐的黑暗统治

1、朋党之争

2、政治腐败

3、赋役加重

二、黄巢起义

1、背景

2、概况

3、意义

三、唐朝覆亡 第五节 唐朝的社会经济

一、唐初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1、唐初社会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原因

2、唐初社会经济恢复和发展的表现

三、中晚唐社会经济的继续发展

1、中晚唐社会经济继续发展的原因

2、中晚唐社会经济继续发展的表现与特点 第六节

唐朝的民族关系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一、唐朝的民族关系

1、唐朝的与东突厥的关系

2、唐朝的与靺鞨族的关系

3、唐朝的与西域各族的关系

4、唐朝的与南诏的关系

5、唐朝的与土蕃的关系

二、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1、中日经济文化交流

2、唐朝与西亚各国的关系

3、唐朝与印度的关系 思考题:

1、评述唐初加强封建中央集权。

2、如何认识中唐社会变革。

3、两税法实行的背景、内容及影响。

4、安史之乱发生的背景及影响。

5、评价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参考书:

1、《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

2、《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

3、《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年版。

4、《通典》,中华书局版。

5、韩国磐,《隋唐五代史》,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6、岑仲勉:《隋唐史》(上、下),中华书局1982年版。

7、王仲荦:《隋唐五代史》(上、下),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8、白寿彝:《中国通史》(唐卷),上海人民出版社。

第三章

五代十国(907——960)

教材分析:该教材在叙述五代十国历史的内容时,是将五代史与宋辽夏金史柔在一起来展开的。我觉得这样安排也有失合理,忽略了历史发展的有机连续性,在备课中也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对教学内容有必要作适当的调整。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对该部分内容的讲授,要使学生重点掌握周世宗的改革和统一的知识点;了解五代、十国的更替、十国的经济;正确、客观估价五代史的地位。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周世宗的改革和统一 二、五代十国演进的特点 三、五代十国史的地位

第一节

五代的嬗替和十国的割据 一、五代的嬗替 二、十国的割据

第二节

周世宗的改革和统一

一、柴荣继位和高平大战

1、柴荣继位954

2、高平大战954、3

3、作用

二、周世宗改革

1、背景

2、措施

3、作用

三、周世宗的统一

1、攻取后蜀北方四州955

2、攻取南唐江淮十四州955—958

3、北伐959

四、周世宗的评价 第三节

江南经济的开发

一、江南经济开发的条件

1、前代的积累

2、安定的政治环境

3、统治者务实的治国理念

4、劳动人民的劳作

二、江南经济开发的表现

1、农业

2、手工业

3、商业

第四节

隋唐五代的文化与科技

一、隋唐五代文化

1、隋朝文化

2、唐朝文化

3、五代文化

二、隋唐五代科技

1、隋代科技

2、唐代科技

3、五代科技 思考题:

1、简评周世宗。

2、列举隋唐五代文化科技的主要成就。参考书:

1、《旧五代史》,中华书局1976年版。

2、《新五代史》,中华书局1974年版。

3、《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年版。

4、陶懋炳:《五代史略》,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5、王仲荦:《隋唐五代史》(下),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第四章

(960——1368)

教材分析:该教材在叙述宋辽夏金元史的内容时,是将五代史与宋辽夏金史柔在一起来展开的。我觉得这样安排也有失合理,忽略了历史发展的有机连续性,在备课中也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一点,有必要对教学内容作适当的调整。

教学目的与要求:宋、辽、金、夏及元朝时期的历史,呈现出整齐和混乱、统一和分裂交融的特点。通过讲授,要使学生主要掌握两宋及元朝历史的主要内容,特别是宋代经济的发展与特质。了解辽、夏、金政权的兴衰及其与两宋的关系,并体察此间中国封建社会在各方面所取得的主要成就与深刻变革。教学难点与重点:

一、宋初封建中央集权

二、宋朝的社会经济

三、王安石变法

四、元朝的统一

五、民族关系

第一节

北宋的统一及其封建中央集权的加强

一、北宋的统一

1、陈桥兵变960

2、北宋的统一963—979

3、北宋统一的意义

二、宋初加强封建中央集权

1、历史背景

2、指导思想

3、主要措施

4、评价

第二节

北宋中叶的社会危机和王安石变法

一、北宋中叶社会危机的加剧

1、阶级矛盾激化

2、民族矛盾激化

3、“三冗”的形成

二、王安石变法

1、历史背景

2、主要内容

3、失败原因

4、评价

第三节

辽、夏的崛起及其与北宋的关系

一、辽的兴起及宋辽关系

1、辽朝的崛起916

2、宋辽关系960—1125

二、西夏的兴起及宋夏关系

1、西夏的崛起1038

2、宋夏关系960—1127 第四节

金朝的崛起及其与南宋的关系

一、金朝的建立及强盛

1、金朝的建立1115

2、金朝的强盛

二、南宋与金的关系

1、南宋的建立1127.5

2、宋高宗对金朝的基本政策

3、南宋与金朝的关系1127—1234 第五节

宋代的社会经济

一、宋代的阶级关系

1、农村的阶级关系

2、城镇的阶级关系

二、宋代社会经济的发展

1、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

2、社会经济发展的表现

3、社会经济发展的估价

第六节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统一

一、蒙古的兴起

1、铁木真称汗1206

2、蒙古统一北方1234

二、蒙古的西征

1、成吉思汗西征 1218—1225

2、拔都西征1235—1242

3、旭列兀西征1252—1260

4、蒙古西征的评价

三、元朝统一天下

1、忽必烈建元1264

2、忽必烈改变灭宋战略

3、襄樊保卫战1258—1274

4、元朝的统一及各地的抗元斗争

5、元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第六节

元朝的政治和经济

一、元朝的政治

1、元初守“旧俗”与行“汉法”之争

2、元世祖推行“汉法”

3、中央集权制的建立

4、地方行省制的建立

5、民族政策

5、宗教政策

二、元初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1、元初社会经济的破坏

2、元世祖恢复经济的措施

3、元初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三、元朝中后期的政治和经济

1、政治黑暗

2、经济倒退

3、农民起义 第七节

宋元时期的文化和科技

一、宋元时期的文化

1、宋代文化

2、辽、夏、金文化

3、元代文化

二、宋元时期的科技

1、宋代科技

2、辽、夏、金科技

3、元代科技

思考题:

1、评析宋初封建中央集权的加强。

2、宋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估价。

3、评述王安石变法。

4、评价完颜阿骨打、元昊、耶律阿保机。

5、列举宋元时期主要文化科技成就。

6、元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7、评价成吉思汗、元世祖。参考书:

1、《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版。

2、《辽史》,中华书局1974年版。

3、《金史》,中华书局1975年版。

4、《元史》,中华书局1976年版。

5、《续资治通鉴长编》,中华书局1979年版。

6、周宝珠等:《简明宋史》,人民出版社1985年。

7、舒

焚:《辽史稿》,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

8、张博泉:《金史简编》,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9、吴天墀:《西夏史稿》,四川人民出版社。

10、韩儒林:《元朝史》(上、下),人民出版1986年社。

第五章

朝(1368——1644)

教材分析:该教材在处理本章内容时,是把明朝政治、经济及社会的演变情况分为前期和中后期来分别叙述的,有利于学生对明朝历史的发展情况有比较清楚地了解,值得肯定。但是,“明后期社会矛盾的激化和明末农民战争” 一节,内容与前边有重合之嫌,备课时应该注意这一点,有必要对教学内容作适当的调整。

教学目的与要求:明朝处于中国封建社会末期阶段。通过讲授,要使学生一方面掌握明朝历史的主要知识点,还要了解中国封建社会骤衰始于明朝的原因所在。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明初加强中央集权

二、明朝社会经济及资本主义萌芽

三、郑和下西洋及对外关系新特点 第一节

明朝的统一及加强封建君主集权

一、明朝的统一

1、明朝的建立1368

2、明朝统一全国

二、明初君主集权的加强

1、时代背景

2、主要措施

3、评价

第二节

明朝中叶的社会危机和张居正改革

一、明朝中叶社会危机

1、政治黑暗

2、阶级矛盾激化

3、民族矛盾激化

二、张居正改革

1、改革背景

2、改革内容

3、改革作用

第三节

明朝的社会经济

一、明初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1、明太祖恢复经济的措施

2、明初经济恢复和发展的表现

二、明代中叶的资本主义萌芽

1、资本主义萌芽的条件

2、资本主义萌芽的概况

3、资本主义萌芽的意义

第四节

明朝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

一、明朝的民族关系

1、明朝与蒙古族的关系

2、明朝与西南、西北各族的关系

3、满族的崛起及明朝与后金的战争

二、明朝对外关系

1、郑和下西洋与华侨开发南洋

2、沿海倭患与戚继光抗倭

3、抗日援朝

4、抗击欧洲殖民者的斗争与西方传教士来华 第五节

明后期的社会矛盾的激化和农民起义

一、明后期社会矛盾的激化

1、政治黑暗

2、“三饷”的摊派

3、自然灾害的加重

二、明末农民起义

1、背景

2、概况

3、意义和教训 思考题:

1、评析明初加强君主集权。

2、明代资本主义萌芽的条件、概况、局限性及作用。

3、张居正改革的背景、内容、作用及失败原因。参考书:

1、《明史》,中华书局1974年版。

2、《明史纪事本末》,中华书局版。

3、吴晗:《明史简述》,中华书局2005年版。

4、吴晗:《朱元璋传》,三联书店1982年版。

5、傅衣凌:《明清社会经济史论文集》,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6、汤纲、南炳文:《明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7、白寿彝:《中国通史》(明朝卷),上海人民出版社。

第六章

朝(1644——1840)

教材分析:该教材在处理本章内容时,各节的内容衔接得比较好,也比较自然,只是把清军南下与清朝维护国家统一的斗争分开来进行叙述不太合理。因为,在某种程度上说,清军南下也是清朝维护国家统一斗争的一部分。备课时应该注意这一点。

教学目的与要求:鸦片战争前的清朝历史已接近中国封建社会终结的临界点。通过讲授,要使学生一方面掌握清朝前期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及民族关系方面的诸多成就,又要了解清朝骤衰的原因和深刻教训。

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清初加强中央集权

二、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三、康乾盛世

四、清初整理古籍的成就及乾嘉学派、乾嘉史学

三、讨论世界大势下的“康乾盛世” 第一节

清兵入关及统一全国

一、清兵入关及清朝建立

1、清军入关

2、清朝建立

二、清朝统一全国

1、剿灭农民起义军余部

2、消灭南明诸王朝

3、江南各地的抗清斗争

三、清朝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努力

1、平“三藩”之乱1673—1681

2、收复台湾1683

3、平定蒙古准格尔部叛乱

4、对西南地区的改土归流

5、加强对西藏的统治

6、加强对新疆的统治

7、抗击沙俄

第二节

清初加强君主专制集权

一、清初加强君主专制集权的背景

1、国际形势的严峻

2、国内形势的严峻

二、清初加强君主专制集权的措施

1、中央:设军机处

2、地方:省、府、县三级制

3、军事:八旗兵、绿营兵

4、法律:《大清律》

5、科举与教育

6、思想专制:理学官方化、文字狱

三、清初加强君主专制集权的评价

1、积极作用

2、消极作用

第三节

清朝的社会经济

一、清初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1、清初恢复经济的措施

2、清初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二、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成长

1、商品经济的发展

2、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成长

三、康乾盛世

1、康乾盛世出现的的背景

2、康乾盛世的主要表现

3、对康乾盛世的再认识 第四节

鸦片战争前的清朝社会

一、社会矛盾的激化

1、吏治腐败

2、土地兼并

3、赋役加重

二、农民起义

1、背景

2、白莲教起义

第五节

明清文化和科技

一、明清文化

1、明代文化

2、清代前期文化

二、明清科技

1、明代科技

2、三大科学巨著

3、清代前期科技

4、明清科技衰落原因 思考题:

1、评析清初加强君主集权。

2、简评康乾盛世。

3、评价康熙帝。参考书:

1、《清史稿》,中华书局版。

2、郑天挺:《清史简述》,中华书局2005年版。

3、孟森:《简明清史》,中华书局2006年版。

4、戴逸:《简明清史》(一、二),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5、郭成康:《康乾盛世 历史报告》,中国言实出版社2002年版。

6、白寿彝:《中国通史》(清朝卷),上海人民出版社。

7、张研、牛贯杰:《清史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中国近代史》教案

教材分析:导言部分主要涉及四个问题:一是中国近代史的概念、上下限、社会性质、主要矛盾和时代主题;二是人们对近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问题的认识及主要观点;三是分析介绍中国近代化的概念、过程和特点;四是学习中国近代史的主要参考书目以及学习中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教学目的与要求:要使学生掌握中国近代史的基本概念、基本内容、基本线索以及中国近代化(现代化)的概念、过程及特点,了解学习中国近代史的基本参考资料。

教学重点与难点:如何正确理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概念、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和中国近代化(现代化)的概念、过程及特点。教学方法与手段:用比较方法分析说明中国近代史与古代史和世界近代史的联系、区别及特征,分析说明人们关于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问题的几种代表性意见及其价值。从形成过程和揭示内涵两方面深入分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概念。从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中深刻认识中国近代化的特定含义、演变过程及其特点。

一、什么是中国近代史

1、中国近代史概念与上下时限

2、中国近代史的社会性质、主要矛盾、时代主题

3、如何理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概念

二、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主要内容

1、何谓基本线索?为什么要找(研究)线索?

2、“三次革命高潮说”(胡绳)

3、“四个阶梯”说(李时岳、胡滨)

4、“新陈代谢”说(陈旭麓)

5、“民族运动”说(章开源)

6、总结分析

三、关于中国近代化问题

1、问题的提出和近代化的概念

2、中国近代化过程

3、中国近代化(过程)的特点

四、学习中国近代史的基本参考资料及学习方法

1、基本史料

2、参考教材、专著

(1)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2)李侃、李时岳等:《中国近代史》,中华书局1994年版。(3)张岂之:《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4)苑书义:《中国近代史新编》,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5)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6)蒋廷黻:《中国近代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7)(美)费正清等:《剑桥中国晚清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8)丁铭楠等:《帝国主义侵华史》,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9)左步青等:《清代皇帝传略》,知识出版社1998年版。(10)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11)刘志琴等:《中国近代社会文化变迁录》,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2)龚书铎:《中国近代文化探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13)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3、刊物、工具书

(1)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国近代史》(2)社科院中国近代史研究所编:《近代史研究》

(3)陈旭麓:《中国近代史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2年版。

4、如何学习中国近代史

思考题:

1、什么是中国近代史?如何正确理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概念?

2、如何理解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问题?主要有哪几种说法

3、学习中国近代史的基本参考资料有哪些?

4、中国近代化的基本内容及其过程、特点。

第一章

鸦片战争和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教材分析:本章包括战前的中国与世界、禁烟斗争、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及中国开始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演变等问题,承上启下,内容较多,其中战前的世界、战争的经过教材上比较详细,可略讲。教学目的与要求:使学生了解掌握战前中国的闭关政策和与西方的差距、林则徐等人的爱国思想和行为、鸦片战争发生的原因和战争的简要经过;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要求学生深刻认识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和中西关系发生的变化,明白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教学重点与难点:闭关政策;林则徐的评价;鸦片战争(资本主义侵略)的影响(两面性);中国失败的原因分析。

教学方法与手段:注意介绍史学界尤其是经典作家的观点,以说明(1)中国封建社会的特点、衰落和侵华战争发生的必然性;(2)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3)战争失败的原因、教训。第一节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西方

一、战前的中国社会

1、历史的回顾

2、清朝统治的衰落

二、战前的西方世界

三、清朝的闭关政策

1、形成过程及内容

2、实施闭关政策的原因及影响

第二节

鸦片战争的爆发和反对英国侵略的斗争

一、鸦片贸易与禁烟斗争

1、鸦片贸易及其发展

2、烟毒泛滥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灾难

3、统治阶级中的禁烟派和驰禁派

4、林则徐与禁烟运动

二、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1、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

2、战争的简要经过(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自1840年6月下旬英军封锁珠江口至1841年1月下旬清政府对英宣战前,历时7个月。

第二阶段,自1841年1月27日清政府对英宣战始至5月27日《广州和约》订立,历时4个月。

第三阶段,自1841年8月英军再度北犯厦门开始至1842年8月29日《南京条约》签定,历时一年。

3、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

三、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1、《南京条约》及其附约(虎门条约)

2、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

四、中国失败的原因

蒋廷黻,陈旭麓,毛泽东。附:王鼎尸谏和林则徐抚陕。第三节

战后十年间的中国社会

一、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主权开始遭受破坏,中西关系发生质变 殖民地、半殖民地城市,租界

2、东南沿海地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3、买办和早期工人的出现买办,二、鸦片战争后中国思想文化的变化

1、龚自珍的改革思想

2、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参考书目:

1、中国史学会:《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鸦片战争(全六册)》,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

2、龚书铎:《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上)》(魏源《道光洋艘征抚记》、《海国图志原叙》、《海国图志•筹海片三》、黄爵滋《严塞漏卮以培国本疏》、林则徐《钱票无甚关碍宜重禁吃烟以杜弊源片》、林福祥《三元里打仗日记》、《南京条约》、《望厦条约》),中华书局1980年版。

3、杨国桢:《林则徐传》,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4、《林则徐奏稿》、《林则徐日记》、《林则徐公牍》,中华书局1985年版。

5、肖致治:《鸦片战争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6、列岛:《鸦片战争史论文专集》,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7、宁靖:《鸦片战争史论文专集续集》,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8、茅海建:《天朝的崩溃》,三联出版社1995年版。思考题:

1、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的原因和后果

2、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

3、列举鸦片战争中人民群众和爱国官兵的著名的爱国英雄事迹

4、评林则徐

5、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6、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7、鸦片战争前后中西关系发生了哪些变化? 重要名词:

鸦片战争

闭关政策

十三行

虎门销烟

关天培

三元里抗英

《南京条约》

领事裁判权

片面最惠国待遇

租界

魏源

《海国图志》

社学

林则徐

《四洲志》

买办

中国早期工人阶级

自然经济

农产品商品化

第二章

太平天国及第二次鸦片战争

教材分析:本章讲两个问题:太平天国和第二次鸦片战争。包括洪秀全、冯云山为发动起义而斗争,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及其他各项政策,曾国藩及湘军的崛起,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后期的斗争。其中太平天国后期的军事斗争、各族人民的反清起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经过都写的较细,可略讲。

教学目的与要求:使学生了解太平天国起义的背景、拜上帝教和洪秀全的思想,了解曾国藩及湘军的特点。要求他们掌握太平天国的纲领、政策和《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深刻认识太平天国失败的教训、历史地位,辛酉政变和清政府内外政策的变化。教学重点与难点:洪秀全发动农民起义的理论(太平天国的救国方案);曾国藩、湘军的特点;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总理衙门、辛酉政变;天京事变、资政新篇和太平天国失败原因分析。教学方法与手段:让学生分析讨论《资政新篇》、《天朝田亩制度》之异同;注意用《天朝田亩制度》、《李秀成自述》等文献资料说明太平天国的制度、政策和失败原因;通过《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与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比较,充分说明第二次鸦片战争我国社会经济的深刻影响;介绍总理衙门和辛酉政变时要多引用一些背景资料;捻军和回民起义与本地区密切相关,将引用本地历史资料加以说明。第一节

太平天国起义

一、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社会背景

1、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加剧

2、广西地处边陲,统治阶级力量薄弱

二、洪秀全、冯云山等人为发动起义而斗争

1、洪秀全的早期经历及反清思想的形成

2、冯云山创立拜上帝会

3、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理论

4、杨秀清、萧朝贵及其代“天父”、“天兄”传言

5、拜上帝会领导核心

三、从金田起义到奠都天京

1、金田起义

2、永安建制

3、建都天京

4、前期胜利发展的原因

四、北伐、西征和天京破围战

五、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的发动措施

1、曾国藩与湘军的崛起及其特点

2、征收厘金

第二节

太平天国的制度和政策

一、太平天国的土地与农村经济政策

1、《天朝田亩制度》

2、“照旧交粮纳税”

二、其他各项制度与措施

1、政权建设

2、城市管理(天京为典型,城市工商业政策)

3、法律与社会政策(妇女政策等)

4、文化教育政策

5、外交政策

第三节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一、英、法发动侵略战争与《天津条约》

1、英、法发动战争的背景与原因

2、英、法发动战争

3、《天津条约》

二、战争再起与《北京条约》

1、扩大侵华;

2、《北京条约》

三、沙俄趁火打劫侵吞我国大片领土

1、《瑷珲条约》

2、《天津条约》

3、《北京条约》

4、《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四、第二次鸦片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严重危害 第四节

辛酉政变及其以后的政治格局

一、总理衙门

二、辛酉政变及政变后的政治格局

1、辛酉政变

2、政变后清政府内外政策的变化

3、中外勾结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第五节

太平天国后期的斗争及其失败

一、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分裂

1、杨秀清与天京事变

2、石达开负气出走

3、洪秀全后期的失误

4、内讧后的严重局面及影响

上一篇:8致女儿的信分析下一篇:中共宣武区委广内街道工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