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污染的现象(通用11篇)
空气污染的现象 篇1
众所周知, 全球环境污染问题举世瞩目, 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光污染、热污染等, 其中水污染问题尤为严重。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 大量废水即使实现达标排放, 区域范围内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往往也超出了环境容量, 加上部分未处理废水的直接排放, 全球范围内水污染问题仍然十分严峻。
近年来, 虽然我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用于工业生产水污染治理, 拉开了我国水污染防治的序幕, 长江、黄河的污染也已到了非治理不可的程度。但是从目前全国水环境状况看, 水污染问题尚未得到有效控制, 总磷、总氮、化学需氧量等污染指标居高不下。如淮河流域虽然整体水体质量得到一定改善, 但流域水体污染依然严重, 部分支流污染状况有加重趋势, 这主要是由于大量工业废水的持续排放所造成, 其污染状况仍然十分严峻。本文主要研究工业生产水污染现象的监测处理, 希望能对同行有所启发。
2 工业生产水污染现象的监测处理
工业生产水污染现象的监测处理应事先设计好一套明确的程序, 以便对所有用水和排污的工艺过程都得出其流量平衡和物料平衡, 并查明每一工艺过程和全厂的水质变化情况。监测处理的结果应能提供节水和水回用的可能途径, 并能给出最终进行废水处理所要依据的水量水质变化情况。一般而言, 监测处理工业生产水污染现象要经过以下3个步骤:
2.1 通过向厂内工程师了解和对各工艺过程实地察看, 绘出一张排水管道图。图上应标明可能的取样点和预计大致的流量。
2.2 订出采样和分析的计划。当然最好是按流量比例混合连续取样, 但这样作不是不可能就是不适合于手工采样。采样的时期和频度应根据所调查的工艺性质来确定。某些连续性生产可以每小时采一个样, 并取8小时或12小时甚至24小时的样加以混合。但对那些波动性很大的, 就需要取1小时或2小时的样进行混合和分析。频度再大, 多半就没有必要了, 这是因为大多数工业废水处理的工艺内部都有一定的调节和储存能力。间歇式生产应取排水过程中的混合样。
另外, 水样的分析项目取决于水的性质和分析的最终目的。例如, 对于定时取的样必须作PH测定, 因为有时酸性和碱性高的废水可能混合被中和, 这会给后续的监测提供极其错误的信息。对于停留时间短的某些生物处理设计, 按其BOD负荷变化的可能, 要作等于或小于8小时的混合样, 而对于停留数日的完全混合型曝气塘, 一般作24小时的混合样就够了。当为了确定营养加量而测定氮、磷等成分时, 取24小时混合样就够了, 因为生物处理系统具有一定的缓冲能力。有一个例外就是当有毒废水排入生物处理系统时, 必须对其进行连续监测。很明显, 有这类物质存在时, 废水处理设计中就需要分别考虑。对于其他废水处理方法, 在采样计划中也可能要有类似的考虑。
2.3 画出流量和物料衡算表。在调查资料和水样分析数据搜集齐全之后, 把所有重要排水水源都考虑进去就可以画出流量和物料平衡图。各分支量的总和与总排水量相差的大小, 可以检验调查的精确度, 并且得出主要水质指标的统计规律。
我们都知道某些水质指标的差异对废水处理厂设计关系重大。这些数据应绘成概率图。工业废水的调查数据变化很大, 而且可作统计分析。变化数据的统计分析可作为工艺设计的基础。将这些数据按某一水质指标数值出现的频率加以整理, 即可给出概率等于和小于10%, 50%和90%的水质数值。其中概率为50%的水质数值大体就等于平均值。以这些数据为基础, 计算出工业生产水污染的可能情况。
3 结束语
目前, 全国70%以上的河流、湖泊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 水污染不仅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 水质的恶化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尤其是工业废水, 因为其来源广、排放量大、含有大量有毒有害和污染物质 (如氰、氟、砷、氨氮、磷、重金属、有机物等) 而成为水污染的主要源头。在此情况下, 全面深入了解和掌握工业生产水污染现象的监测处理技术, 解决中国面临的水污染问题, 已经成为科技工作者的重要历史使命。我们必须认识到自己的职责, 为建设社会主义美好环境而努力!
摘要:近年来, 虽然我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用于工业生产水污染治理, 拉开了我国水污染防治的序幕, 长江、黄河的污染也已到了非治理不可的程度。本文主要研究工业生产水污染现象的监测处理, 希望能对同行有所启发。
关键词:工业生产水,水污染,监测处理
参考文献
[1]谢红彬, 刘兆德, 陈雯.工业废水排放的影响因素量化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4, (04) .
[2]刘鹏飞, 于文海.对污染源等标污染负荷及其计算的几点看法[J].东北水利水电, 1995, (05) .
[3]李秉文, 杜梅.甘培茨模型在工业废水排放量预测中的应用研究[J].东北水利水电, 1996, (12) .
[4]孙阳, 王里奥, 袁辉.三峡水库氮磷污染贡献率估算[J].重庆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4, (10) .
空气污染的现象 篇2
简单的说,品牌就是产品的牌子。其定义如下:品牌是一种名称、标记、符号或特殊设计,或是它们的某种组合,其目的是借以辨认某个生产经营者或某群生产经营者的产品或服务,并使之与竞争者的产品或服务区分开来。它包括品牌名称和品牌标示两个部分。品牌名称是可以用语言表达的语言部分,品牌标示是用图像表示的可视部分。品牌名称可以体现品牌的个性、特征和特色,是品牌的重要信息之一,它提供了该品牌最基本的核心要素,只要一提到某一品牌名称,人们就会对该品牌所代表的产品、质量、技术和售后服务等有一个总的概念。因此,给商品取一个新颖动听的名字极为重要。但是,近年来许多产品都倾向于起洋名,所谓洋名是指带有外国色彩的名字,主要表现为名字中含有常用于外国名字的字或字母。我们称这种现象为品牌名称的洋化。
二、品牌名称的洋化的原因
1. 社会文化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出现了大批中外合资和外资企业,大量商品来自海外,中外科技、文化、教育的交流也日益频繁,广告媒体也加强了对西方文明的宣传,于是某些国人的价值观发生了明显变化,不少人乐于接受西方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对西方文化的认同容易导致对西方语言的认同。同时,“中产阶级”迅速出现。这个群体在受教育程度、职业和收入方面都具有优越性,在选择商品方面一般倾向于“舶来品”。为了迎合这个群体的口味,很多厂家纷纷为自己的产品起洋名。
2. 语言接触
语言系统是相对稳定,绝对变化的。任何特定语言的语言因素,尤其是其词汇系统都是不自足的。不同的社会文化接触时会以借用,借形,语码混杂等方式填补本词汇系统的缺项。经济全球化加速了各国之间的交往,在交往中,彼此的语言必然会互相影响,但这种影响不可能完全对等。从这个角度说,品牌的洋化现象其实是在语言接触中受到外来影响后的一种表现。洋化名称有使用法文,韩文的,但绝大多数是英文,这说明,语言接触存在着不平衡现象。
3. 客观需要
中国产品为了适应国际市场,在品牌名称上也力求与国际接轨,所以注重用外文音译起名。另外,改革开放以来,商标申请量逐年增加,我国历年累计有效注册商标一百多万件,商标数目如此庞大,一些常用字词已不能满足需要,为了保证其不重复,一些厂家改变思路,创造了洋化名这种新的命名方式。
4.商家鱼目混珠
有些厂家以假乱真,混淆视听。一种情况就是围绕知名度高的国际名牌的品牌形象做文章,起个谐音的名字,使消费者误认为是与世界名牌齐名的品牌。
另一种是厂家在国外注册一个空壳公司和一个洋味十足的商标名称,然后通过授权或者许可的方式把“ 洋品牌”授予国内公司运作,将地道的中国商品贴上洋商标,高价在国内销售。在这两种情况下,只要在宣传上“ 巧妙地”引导消费者,不难令消费者把其误认为真正的国际名牌。
三、中国服装品牌名称的洋化特征
服装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是与流行,与时尚关联非常紧密的一种产品,服装对于消费者来说代表着他的个人品味,是个人品牌的反映。而服装所蕴含的这个独特点恰恰是国外品牌的优势所在,也是消费者对于国外服装品牌趋之若鹜最主要的原因。为了使自己的产品与国际接轨,迎合消费者偏爱国外品牌的价值取向,商家竭力在品牌命名上动脑筋,因此大量的洋化名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类:
1. 音译或音译并改造洋名
所谓音译洋名,是指要取一个中文名字,先找一个或几个外文单词,再把外文音译成中文,意义不一定与产品有必然的联系,但发音一般比较清晰响亮。例如,国内一服装品牌“雅戈尔”(Youngor),是音译改造后的英语词younger(更年轻),让人想到穿上此衣后显得更加年轻。“衣尚时”(essence),意思是服装只有跟得上潮流的发展才有竞争力。这种命名方式有可取之处也就在此,较有创意,新颖独特,而又不完全脱离本土文化,而且让人产生美感,可谓是一举两得。音译洋名就存在翻译问题,翻译的好,会是一个成功的品牌名称,翻译的不好,也会让消费者一头雾水,弄不清楚品牌名称的含义及其传达的产品的个性、特征和特色等信息。
2. 自造洋名
这种类型的洋化名称,既找不到英文原词的影子,又品不出传统文化的意蕴,完全是崇洋媚外的心理在作怪。例如“伊丝芬”“思迈尔”“拉斯密”“维米尔”“巴力斯”“卡玛琪”“迪米柯尼”等,这类名称占了洋化名的绝大部分,应该引起一定的重视。品牌命名是一种语言现象,是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要用就要用得得体恰当,否则就会破坏语言的纯洁性,带来语言文字的混乱。当然,语言也需要创新,需要注入新鲜的养料,否则那将是死的语言。但是随便拿几个字便组合成一个品牌名称,谁也不清楚它要表达的意思,其命名也没有实际作用了。
3. 纯英文名
由一个或两个英文单词组成,一般采用大写,如“CEU” “OFUON” “NUNCA ”“ITA PORTS”“VERO MODE”“NINARICCI FUCCI”等,有的甚至只是幾个字母的组合,如“IFG”“EE”“COZO”“BRAX” 等。这种命名方式一般没有什么意义,引不起人们的想象,与产品本身也豪无关联,另一方面,这些命名读起来拗口,也不利于记忆。
四、滥用洋化名对汉语语言文字的污染
语言污染是社会语言学所要研究的一个课题。在同异族文化的交接中,借用对方语言中的某些词语来表达本族语言中所没有的新概念属于正常的语言吸收。相反,毫无必要地借用或滥用外国字来表达本族语言中已有其对应形式的概念,无疑会产生语言污染现象。语言不仅污染民族语言的纯洁性,而且还会影响语言的正常社会交际功能。
首先,在一些本来应该也能够使用本国语言的地方使用英语或其他语言,对不懂外语的本国人造成了交际障碍。交际要有意义,参与者需要都具有相当的双语基础。语言最重要的功能是沟通,服装品牌名称不仅仅是一个与其他品牌相区分的符号,它还可以体现品牌的个性、特征和特色,是品牌的重要信息之一,它提供了该品牌最基本的核心要素。随便拿几个外文字母一拼,或找一个外文单词来担当品牌名称,国内消费者会一头雾水,无法理解品牌名称所应该传递的各类信息。
其次,随便拿几个汉字就组合成品牌名称,这些大部分都是现代汉语里不常用,而且意义不很明确的字,这种现象对我国传统汉字文化不能不说是一个冲击。如果毫无节制地泛滥下去,将产生一种文化危机,对汉语语言文字造成了污染。
再次,在日常生活中大量使用或混用英语或其他外语,长此以往必然会导致民族文化自信心的丧失。中华悠久的历史文化使祖国语言极其优美,极富表现力。当然,在祖国语言的发展过程中,也不断的吸收外来语来丰富自己。但是,滥用英语不属于这种外来成分的吸收。滥用洋化名,会加剧我国服装市场面临的真洋品牌大举涌入、假洋品牌四处泛滥、国产品牌日益萎缩的严峻形势。一个民族如果衣着服饰都是外国名称,对民族心理、民族自信心将产生不良影响。一些商家不但没有从扶助民族品牌的大局思考问题,甚至盲目崇洋媚外歧视自己的民族品牌,这无异于给在竞争中成长起来已能够与洋品牌比拼的民族品牌一个致命的打击。
五、国内服装品牌命名的指导原则
商品的品牌名称如同人的名字,是代表商品的符号,并随着商品交流的扩大而声名远扬。许多著名的品牌名称已经成为企业的无形资产和巨大财富。国内服装品牌在命名时应做到:
1. 符合汉字理据,易读易记
品牌命名既然是一种语言文字的应用,就得符合汉语的理据。所谓“理据”是指在语言这一自组织运转过程中,每一个促动或者激发语言存在,变异和发展的动因。理据是语言生命的基因,不符合理据的语言是没有生命力的语言,商品品牌命名同样也要遵循这样的准则。不能刻意模仿西方音译名称,随手拿来几个汉字就组成一个品牌名称,如“伊丝芬”“思迈尔”“拉斯密”等,这些名称简直让人不知所云。所以在给产品命名时,应顾及汉语本身的特质,使产品的名称真正让消费者理解,也方便消费者记忆,发挥名称的识别功能和传播功能。
2. 体现文化内蕴,赋予品牌一定的文化内涵
所谓文化内涵原则是指企业在为自己的产品命名时溶入文化的因子,尽量追求丰富的寓意与联想,有意识地增加品牌名称的文化含量,可以使名称本身具有更高的文化审美价值。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赋予品牌一定的文化内涵,既能提升商家的品位,又能深深吸引消费者。上海著名的丝巾品牌——上海故事成功的奥秘,除了上乘的质量外,它的品牌名称富有寓意,能激发消费者的联想。将人们带回到上世纪初的上海,那个世界奢华之都。上海滩上,“夜来香”的袅袅歌声中,那摇着香扇的女子,在不经意间引领着当时中国的时尚潮流。“上海故事”将老上海的味道融入丝巾,带给消费者深厚的品牌附加值感觉,再结合当今的时尚,融入新的文化元素,简单的丝巾就能不断发展,品牌诉求上便可成功。
3.蕴涵品牌故事
对于中国服装品牌来说,西方样式并不等于完全的舶来化,中国特有的品牌元素无论对于中国的消费者还是国外的消费者都是具有浓厚的号召力的。一个品牌的成长是由众多故事积累而成的,其中包括品牌诞生的传奇故事、品牌建立过程中的神奇经历。品牌最终打动消费者的不仅是产品,更是通过故事与消费者建立起来的情感共鸣。品牌的最高境界便成为一种信仰,影响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中国服装品牌目前最缺的就是对中国元素的挖掘和应用,纯西化的模仿给品牌带来的只是短暂的利益,要建立起长久的品牌帝国就一定要融入自己独有的品牌印记。李宁——中国著名品牌,本土可以抗衡耐克等洋品牌的第一运动服装品牌,带给国人多少自信与骄傲。就是以一个体育界明星元素为品牌的核心进行塑造的。消费者在享受服装的时尚设计的同时,也欣然接受了李宁的品牌精神。
六、结论
我们认为,對品牌名称洋化现象应一分为二地看待,一方面,洋化名可以丰富我国传统的命名方式,带来清新的空气,只要起得得当,有个性,是无可厚非的;另一方面,使用洋化名要把握“度”,滥用洋化名实际上是在纵容文化入侵。因为一种语言既是一种文化的一部分,又是该文化其他部分的主要表现手段。总之,使用洋化名要把握“度”,不要迷信洋名,充分挖掘汉语文化的蕴涵,也能命名出很好的品牌名称,得到国人的认可。
参考文献:
[1]Fasold, R. The Sociolinguistics of Language[M]. Oxford: Basil Blackwell,1990.
[2]岳文厚. 品牌魅力[M].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3]陈原.社会语言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4]陈原.语言和社会生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5]何兆熊.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6]祝畹瑾. 社会语言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
空气污染的现象 篇3
如何防治室内中的氨污染?
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加以留意来尽量减少和避免室内空气的氨污染:
1、通风换气是最为经济的方法,不管住宅里是否有人,应尽可能地多通风,一方面它有利于室内污染物的排放,另一方面可以是装修材料中的有毒有害气体尽早的释放出来。
2、保持室内环境一定的湿度和温度,湿度和温度过高,大多数污染物就从装修材料中散发的快,这在室内有人时不利,同时湿度过高有利于细菌等微生物的繁殖。但是在住宅内无人时,比如外出旅游时就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提高湿度。
3、在使用杀虫剂、熏香剂和除臭剂时要适量,这些物质对室内害虫和异味有一定的处理作用,但同时它们也会对人体产生一些危害。特别是在使用湿式时,产生的喷雾状颗粒可以吸附大量的有害物质进入体内,其危害比用干式的严重的多。
4、尽量避免在室内吸烟,它不仅危害自身,而且对周围人群产生更大的危害。
空气污染的原因 篇4
前言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总会不可避免地产生废气,这些气体排放到空气中,就会引起不一样程度的大气污染,大气污染将会直接导致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的破坏。所以,分析大气污染构成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加强治理,也就成为了我们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
1大气污染的概念及危害
1.1大气污染的概念
大气污染就是指自然界或人类生产生活中产生的有毒有害的排放物,释放到空气中,并且其排放量已经超出自然大气环境的承载本事,会对自然环境以及人类的身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根据不一样来源我们将大气污染源分为两类,一类是天然污染源,一类是人为污染源。天然污染源指的是自然界的某种活动向空气中释放出某种有害物质,例如火山喷发、地震等情景下产生的硫化氢、灰尘等[1],释放到空气中,造成的污染。人为污染源主要指人类的生产生活中释放的污染物。例如汽车尾气的排放,工业生产的废气排放等。天然污染源我们不可控制,而人为的污染源能够经过完善相关措施来加以控制,将污染源的释放量降至最低。
1.2大气污染的危害
造成大气污染的有害气体主要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以及一些颗粒性粉尘。表1显示了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不一样的污染物能对人体及自然环境造成不一样的危害。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过度排放会造成酸雨。酸雨对自然环境的危害极大,它能够对建筑物和植物造成不一样程度的腐蚀,使植物大面积的死亡。酸雨还会造成土壤和水域的酸化。大气污染造成的另一个主要的危害就是温室效应。将会导致海平面上升,间接导致多种自然灾害。大气污染严重还将对臭氧层造成必须的破坏,臭氧层本身能够吸收紫外线,以保护地球上的生物,而大气污染就会使臭氧层的这种保护用作减弱,对地球上的生物造成伤害。
2大气污染的原因分析
2.1工业生产的废气排放
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是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工业生产是基于化石燃料的燃烧和化工原料的很多使用,这样难免会排放出二氧化碳等污染性气体。所以,这也就成为了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并且有些企业为了谋求高效益,没有使用节能的技术,使原料消耗高,污染现象更加严重。
2.2燃料的很多燃烧
在我国煤炭仍然为最主要的燃料。这使得锅炉废气成为了大气污染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部分地区已经进行了锅炉清洁能源的改造,可是在大多数地区,改造进程缓慢,锅炉废气仍然严重影响着天气质量。尤其在冬季,我国北方大多数地区深受雾霾的影响,这与锅炉的燃烧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是一些供暖单位,为了谋求高的利益,选择一些高硫的媒,其燃烧向大气中排放更多的污染性气体。
2.3汽车尾气的排放
随着私家车数量不断增加,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排放的尾气中包含很多的污染性气体,其中包括氮的氧化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一些大型的柴油型车辆的尾气排放物中还包含一些颗粒状的有毒物质,排放到空气中不仅仅影响空气质量,还直接影响着人类的身体健康。
2.4扬尘
扬尘可分为道路扬尘和建筑工地扬尘两种。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的施工程的施工只注重工程的效益以及建筑自身的质量,容易忽略节能减排的理念,再加上监管不到位,在施工中很容易造成环境的破坏,引起扬尘天气。另外,在市政建设工作中,很多道路建设时都存在斜坡的问题,城市道路在设计时一般都略低于道路两侧的人行道,这样人行路上的灰尘以及行车产生的灰尘就会在路面上堆积,当积累过多时,就容易构成扬尘。
3大气污染的防治对策
3.1加强大气污染源控制
加强对大气污染源的控制是大气污染防止的根本性方法,首先,应当提高企业的相关环保意识和职责意识,加强民众的监督途径,进取利用大众媒体的监管途径,鼓励企业加大对此方面的投资,并且应当发展相关技术,加强对大气污染的检测,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监管,同时完善监督机制,经过检测与监督机制的配合,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对于排放物严重超标的企业应严格处理,用法律手段进行必要的约束。为了缓解烘暖排放的很多污染性气体,我们能够对供暖方式进行调整,多采用集中供暖的方式,建设统一的供热站点,以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并且应当保证燃煤的质量,尽量采用清洁的能源,从根本上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3.2调节产业结构,进取使用新能源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有关部门应当进取鼓励各大企业加大节能技术方面的投资,鼓励各地都能够根据实际的资源环境条件、产业发展情景,制定地区发展的循环经济方案,调整产业结构,从而降低能源消耗[2]。工业生产过程中应当严格控制按需生产,避免生产过剩,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另外,改善能源结构,进取开发新能源,多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并且进取研制新技术,以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多方面入手,减少大气污染。
3.3严格控制汽车尾气的排放
汽车尾气的很多排放也是大气污染严重的一个重要原因。对此政府应当加大宣传力度,使节能减排理念深入人心,有关部门应当加大监管力度,加强对机动车环保的检验。另外,对于汽车尾气的控制,政府有关部门能够加强立法,以法律的强制性来加以控制。首先,法律应当明确规定汽车的排污标准,检验不合格的汽将停止生产。另一方面,在限制汽车出行上,能够采用限号制度,减少汽车的出行率。政府应进取倡导使用公共交通出行,多方面入手,减少汽车尾气的过度排放。
3.4加强城市绿化建设
加强城市绿化建设不仅仅能够起到缓解大气污染的作用,并且还能够美化城市的环境。绿色植物能够利用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而释放氧气,所以绿色植物在环境方面有必须净化的作用。在城市规划设计时就应当充分研究到绿色植物在美化和环保两方面的作用而对其进行设计,另外经过加强宣传,鼓励市民爱护绿植,重视其在环保方面的重要作用。
4结束语
空气污染带来的危害 篇5
国家卫生计生委最新发布的我国城市居民死亡原因排序中,恶性肿瘤死亡排在第一,其中肺癌又居其首位。我国肺癌发病在恶性肿瘤构成比男性27%,女性是22%。
空气污染对植物的危害大气污染物,尤其是二氧化硫、氟化物等对植物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当污染物浓度很高时,会对植物产生急性危害,使植物叶表面产生伤斑,或者直接使叶枯萎脱落;当污染物浓度不高时,会对植物产生慢性危害,使植物叶片褪绿,或者表面上看不见什么危害症状,但植物的生理机能已受到了影响,造成植物产量下降,品质变坏。
减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从工厂、发电站、汽车、家庭取暖设备向大气中排放的大量烟尘微粒,使空气变得非常浑浊,遮挡了阳光,使得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减少。据观测统计,在大工业城市烟雾不散的日子里,太阳光直接照射到地面的`量比没有烟雾的日子减少近40%。大气污染严重的城市,天天如此,就会导致人和动植物因缺乏阳光而生长发育不好。
增加大气降水量:从大工业城市排出来的微粒,其中有很多具有水气凝结核的作用。因此,当大气中有其他一些降水条件与之配合的时候,就会出现降水天气。在大工业城市的下风地区,降水量更多。
空气污染的现象 篇6
关键词:空气压缩机,事故,原因分析,措施
中原大化公司仪表空气压缩机K215A, 其用途是为三胺装置的远程调节控制系统提供控制气, 同时为公司化肥事业部蒸汽锅炉输灰提供空气。
在压缩机组中, 主机是一个重要部件。机体内有一对相互啮合的转子, 在电机驱动下高速旋转。随着齿间容积的不断缩小, 从空气滤清器中吸入的空气不断被压缩而压力升高。与此同时, 润滑油不断被喷入主机工作腔, 起冷却、润滑和密封作用。当齿间容积与主机排气口相通时, 油气混合物便从排气口排出, 进入油气分离器。
1 事故经过
2013年8月13日11时左右, K215A在更换入口过滤网后启动, 三分钟之后在机组加载过程中, 操作人员发现主机安全阀处温度较高, 并间断性冒油烟, 同时压缩机运行过程中发出异常的响声, 操作人员立即执行停机指令。但在紧急停机时却发现紧急停车按钮和停车软键均不起作用, 机组无法停运;操作人员紧急通知调度联系电气直接切断其6kV电源, 机组停运。通过切断电源机组紧急停运后, 检修人员对机组进行检查发现: (1) K215A主机温度较高以及间断性冒油烟, 主要是安全阀内漏引起的; (2) K215A主机循环水中有杂质, 循环水流量小, 冷却效果差, 导致主机温度较高; (3) K215A在加载时, 空气入口法兰处有油间断性喷出; (4) K215A现场智能控制器的液晶显示屏无显示。
2 原因分析
事故发生后, 及时联系电气、仪表人员对机组进行详细检查, 其分析结果如下。
(1) K215A现场智能控制器液晶显示屏无显示, 发现是由其电源线脱落造成的;其电源线与紧急停车按钮的内部接线捆扎在一起, 当旋转按钮时就把该电源线从控制器上扯了下来。
(2) 现场智能控制器的液晶显示屏“CON-TROL POWER LOSS”报警, 意思是失去控制电压。控制电压主要是指用于机组紧急停车按钮、断油阀、放气阀等的110V电压, 通过智能控制器, 可以实现机组的安全开停车。当智能控制器检测不到该电压时便发出此报警。
(3) K215A压力开关的动作和安全阀启跳是一致的, 表明安全阀属于正常启跳, 当时该处压力确实比较高。
(4) 机组入口冒油, 应是直接拉闸断电停机断油阀动作滞后造成的。可通过测量断油阀的电磁阀是否断电来判断断油阀的开关状态, 断油阀直接由风扇电机与主电机的联动开关控制, 开关动作顺序与正常停机稍有不同。
(5) 智能控制器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 (1) K215A正常运行状态下, “HAT-1”和“IPS”开关动作, 机组应自动联锁停机, 而智能控制器竟未发出停机信号; (2) “2CTT”和“2ATT”显示温度出现异常, 正常运行状态下上述温度应该一致; (3) K215A现场控制器上的停车软键出现瘫痪状态。
3 防范及技改措施
(1) 操作工启动K215A时, 联系电气、设备、仪表人员到现场, 并严格按操作规程执行。
(2) 定期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及事故演练。
(3) 确认启动后断油阀及相关附件运行正常。
(4) 定期检查并更换联轴器及各软管组件。
(5) 定期检查, 保证专业润滑油的质量。
(6) 增加循环水流量计, 保证循环水质量, 确保油冷器温度正常。
让人“心痛”的空气污染 篇7
我的一位美国朋友,今年48岁。他多年来一直居住在美国第二大城市洛杉矶。这位朋友平时很健康,没有高血压,没有高血脂,不超重,不吸烟,非常注意饮食健康。
但是,几个月前,他突然感到胸闷、憋气和胸部疼痛。到医院急诊室一查,早期心肌梗塞。经过及时抢救,总算脱离了危险。
他问医生,自己一直远远躲着冠心病的那些危险因素,为什么还是得了这个病呢?医生的回答让他大吃一惊:很可能和他吸入过多的污染空气有关。
交通要道是个危险的邻居
在我们的印象中,吸入污染的空气,会引起呼吸系统感染、过敏性疾病甚至癌症。但是,好像没有听说过会引起心脑血管疾病。问问身边的亲戚朋友,他们可能会说:“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啊?吃饭、运动上多注意点儿吧,还要注意血压血脂!”但是,对于居住环境中的空气污染这个“隐形杀手”,大多数人没有任何概念。
2005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医学专家们分析了洛杉矶地区一段时期内心肌梗塞和脑中风病人的数据。他们注意到一个特别的现象,就是很多病人的家庭住址都靠近交通繁忙的地段。而且,这些病人的发病时间和当地政府公布的空气污染加重的日期一致。
专家决定追查下去,为800位洛杉矶市民做了心脏冠状动脉血管检查。结果发现,居住在距离交通要道100米以内的居民的冠状动脉厚度,是住所远离交通要道的居民的冠状动脉厚度的2倍!所以,住在交通繁忙地段的居民患冠心病的危险会明显增高。
我这位朋友恰恰就住在车流密集的公路旁,而且一住就是20年。很可能就是每天吸入汽车尾气闹出了他的冠心病。
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被污染的空气中究竟隐藏了哪些伤害您心脑血管系统的“隐形杀手”。
室外空气污染
室外空气污染主要是指户外空气中的四种污染源达到或超过影响人类健康的限度。它们是: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和臭氧。
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主要是由人类本身活动直接产生的,比如汽车尾气、工业废气排放和生活中烧煤烧油取暖的废气。臭氧是在大气中经过化学反应自然生成的,属于二次污染物。
臭氧是一种微蓝色,带有异味的气体。空气中的臭氧可以分为大气臭氧层和地表臭氧。空气污染问题里提到臭氧,主要指地表臭氧。不是保护我们免受紫外线辐射的大气臭氧层。
大气臭氧层存在于距离地球表面30公里左右的高空,对地球生物有保护作用。
地表臭氧,主要存在于时常笼罩在我们城市低空经久不散的烟雾中。在冬天尤其常见。由于这种烟雾是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等氮氧化和物和可挥发有机物,在阳光中紫外线的作用下,经过光化学反应形成的,因此被称为光化学烟雾。
空气可吸入颗粒物(简称PM)是引起人心脑血管疾病的一大危险因素。目前世界普遍认为,根据可吸入颗粒物的大小,可以将其分为粗颗粒物和细颗粒物两类。粗颗粒物的直径在2.5~10微米之间,简称PM10。细颗粒物的直径小于2.5微米,简称PM2.5。PM2.5约等于人的头发直径的1/30,可见有多么微细。
PM10主要来源于地表灰尘和沙尘,如建筑工地。PM2.5主要来源于机动车燃烧排出的尾气、工业废气和生活烟尘排放。
室内空气污染
室外空气污染如此严重!那我们干脆门窗紧闭,尽量宅在家里吧?但是,室内空气污染也不容忽视。如果您在日常生活中不注意避免,也会对健康造成危害。
目前,室内空气污染已经成为人类仅次于营养不良、性病和饮用不洁水源的第四大死亡诱因。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在很多国家,室内PM2.5浓度可以高于室外的100倍。全球每年约有160万人死于室内空气污染相关疾病。平均每20秒就有1人死亡。其中多数与室内空气污染引起的呼吸系统、心脑血管疾病有关。
室内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等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室内吸烟,厨房的油烟,没有燃烧完全的煤气、天然气,农村和部分城市烧煤和烧柴产生的烟雾。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室内空气污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是室外空气污染的5倍。
人的一生中大约有90%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特别是女性,她们在绝大多数家庭都担当着厨房的主力军,平均每天在厨房工作的时间可以长达5个小时。所以,死于室内空气污染相关疾病的人群中,女性占了60%。
那么,空气中的污染物是如何引起人的心脑血管疾病的呢?我会在下期《和“闹心”的空气污染周旋》一文中详细介绍。
本文精要:
空气中的污染物可以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室外空气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地表沙尘、汽车尾气、工业废气和生活烟尘。
室内空气污染主要来源于室内吸烟,厨房油烟和生活烟尘。
空气污染的英语作文 篇8
The cartoon, no doubt, aims at alarming humans of the heavy load we have exerted on Earth by our insatiable production and usage of automobiles. However, the majority of people merely indulge in the celebration of the convenience brought by cars, while forgetting or simply neglecting their harmful impact on the atmosphere. Admittedly, there are various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the current worldwide air pollution, but it is undeniable that the exhaust from automobiles is categorized as one of the major elements. I would like to make the following proposals to solve this problem: firstly, we should apply the most cutting-edge technologies in order to adopt new forms of energy as substitutes for fossil fuels. It should also be guaranteed that the clean energy be inexpensive so that it can be widely accepted. Besides, there should be attempts to develop possible transportation means, so that citizens can be diverted from dependence on cars. In short, it is humans’ responsibility to resume clean air for Earth.
地球正面临着一个卡通化身人类的脸显得非常不高兴。仔细观察这幅图就会发现其情绪的来源是大量的汽车所带来的空气污染扩散到其表面。
空气污染的优秀英语作文 篇9
Air pollution
Air pollution is one of the major problems of the modern world. A great deal of energy is needed to run the factories of modern industrial nations. Automobile, trains, planes and busses need energy, too. Nearly all of this energy is produced by burning fuels. The burning produces wastes, some of which remain in the air, causing air pollution. Scientists are finding ways to stop air pollution especially in big industrial areas and densely-populated cities. They are studying new ways of generating electricity that may be less damaging to the environment. In the meantime, many power plants are being modernized to give off less polluted material. Also, engineers try to design and locate new power plants to do minimum damage to the environment. However, it may be that we still have a long way to go before we have a “clean” world. Nearly all of the countries are trying hard to prevent and control air pollution. There indeed seems to be no end to tasks that environmentalists will be required to do. People will continually find new ways to control pollution.
【参考译文】
空气污染
空气污染的现象 篇10
关键词:英语学习;中式英语;迁移
一、中式英语的定义及发展历史
1.中式英语的定义
中式英语(chinglish)是指带有中国式词汇、中国式语法、中国式表达习惯的英语,简单来讲,就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表达的语言。
中国学生在学习和使用英语的时候,因缺乏英语使用环境,因此在汉语思维和大文化背景的影响下,拼造出不符合英语本土者语言表达习惯的英语,这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语言现象,中国人在学习英语过程中都会出现。
随着英语的普遍使用,中式英语(chinglish)在中国仿佛也慢慢成了一个流行的语言。俄罗斯新闻公布全球语言监听会公布的2005全球最流行的十个词汇清单,chinglish位列第四位。中国学生也乐此不疲的将“好好学生,天天向上”翻译为“good good study, day day up”,将“给你点颜色看看”翻译为“give you some color to see see”,类似于这样的中式英语,英语本土者是不太会明白的。还有些中式英语就真的会令人捧腹大笑,例如:马马虎虎会有人直接译为“horse horse tiger tiger”。
汉语及英语的英文混合而成的合体字也叫中式英语,机械的将汉语一字字的地转换成英语,不仅带有明显的汉语痕迹,而且不被以英语母语者所理解,笔者认为这是种错误的语言。
2.中式英语的发展历史
中式英语最早出现应该是在香港、广东等沿海城市。清朝打开了大门,香港被割让给了英国,随着贸易经济等的往来,本地人在与英国人交流中,慢慢的学会了些简单的日常英语,然后就用自己的母语思维方式(即汉语)把这些刚学会的英语组成字句。虽然中式英语给英语母语者带来了一定的理解困难,但是补课否认的是一部分中式英语已经被接受甚至广泛使用,例如:英语本土者都会用“Long time no see!”(好久不见)来打招呼。
二、语言迁移(language transfer)
迁移本来为一个心理学的术语,本意为一种学习对另外一种学习的影响,是指学习者已经掌握了的知识或技能对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过程产生的影响,可能会出现俩类语言迁移,即语言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和语言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
Fries和Lado在20世纪50年代左右,第一次将迁移用在了语言学的研究之中,表示“一种语言对学习另外一种语言产生的影响”(即language transfer,也叫母语迁移)。正确而又流利的使用一种语言,前提是要该语言形式和语境知识的有机结合,若缺乏该语言的语境,就可能照成母语的迁移。语言迁移理论,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对比分析假说、 标记理论和认知理论, 许多学者从语音、 语义、 语用、 结构规则等方面来探讨和解释语言迁移。
Ellis(1994)于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发现母语是汉语的学生学英语中犯的错误51%来源于母语的干扰,虽然干扰并不等于迁移,但迁移型错误却是母语干扰的结果并构成干扰型错误的一个重要部分。
1.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
指有利于语言学习的迁移,在母语和目的语有相同的形式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例如法语和英语都有table这个单词,且在俩种语言中均表示相同的含义。
2 .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
也叫干扰,是指套用母语模式或规则而产生的错误或不合适的目的语形式。例如,学习英语的法国人会将 I have been here since Monday(我星期一就在这儿了)说成 I am here since Monday,原因是法语模式je suis ici depuis lundi.中国人学习英语时也会发现很多不同之处,汉语的名词没有单数和复数的区别,但是英语名词用法却大不相同。汉语思维中多使用主动语态,但是英文中多使用被动语态。
三、语言学习过程中中式英语及迁移的影响
王初明教授的补缺假说很好的诠释了中式英语的现象,以及迁移发生的环境背景,中国学生从很小的年龄(城市里学生开始于幼儿园,农村学生开始于小学),但经过多年的学习,英语还是不敬人意,总所周周的“哑巴英语”,“聋子英语”,很多专家学者认为是学习语境的缺失,诚然,目的语语境缺失了,母语知识就补上,慢慢的就行了中式英语,其中母语的知识也对目的语有迁移作用。
四、结语
汉语和英文中有很多习惯和语法规则在使用上都有不同,研究也表明,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51%的错误来自于母语的干扰,中式英语的出现不能说是完全错误,但至少是不正确的英语,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应避免理所当然的使用,有意识的纠正自己的主观表达习惯,慢慢的摆脱中式英语的过程。
参考文献:
[1]Jack C. Richards and so on. Dictionary teaching and applied linguistics[M].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Third edition).
[2]王初明.2003b.補缺假设与哑巴英语和汉式英语[J].外语界.2003(5).
[3]王初明.自我概念与英语语音和英语学习[J].
[4]刘倩.a study on chinglis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pensation hypothesis and its implications to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D].2009(4).
[5]邓薇.2006.从补缺假说的角度对汉式英语的实证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空气污染的现象 篇11
美国社会学家乔尔·查农说:“每当我看到或听到一桩可怕的罪行, 我的反应是发生了什么事啊!人们怎能那样去做?他们身上哪点出了问题?但是, 随后我经常还会有反应, 隐藏在这一行动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在什么样的生活情况下会出现这样失去人性的事例?”[2]是呀, 是什么样的力量促使这些人做出违者良心, 违背道德的事情呢?这件事是我亲身经历的, 现在想想还心有余悸。某天, 我从A处到B处, 做中巴客车, 在途中, 车上发生了偷盗, 抢劫, 杀人, 劫持人质一系列的恶性事件。
我会提出, 这个人为什么会这样做。在这里, 笔者仅用社会环境的某些方面和个体方面来分析这个人这么做的原因。
什么叫社会环境?按《社会学辞典》[3]里所说的是指: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 人类通过长期有意识的社会活动创造的人工环境, 包括物质的社会环境, 如用具、武器、工具、机器等, 精神的社会环境, 如语言、风俗、信仰、道德、法律、政治、宗教、科学、艺术等。这些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标志, 并随着人类社会的严谨不断丰富和发展。人类社会劳动, 创造了人类劳动的史迹, 并且也同时表现为一定的生活方式、思想体系, 社会规范以及社会等级和阶级制度等。社会是不断发展的, 作为社会的个人要适应其社会环境, 就要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改造主观世界, 建设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社会。人类正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生存和发展。在这个定义中, 我们可以看到, 社会的个人要适应其社会环境, 就是要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改造主观世界, 建设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社会, 人类正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生存和发展。在这个事件中, 我们不难看出作案的人是没有适应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 他已经做出了失范和越轨行为。更谈不上他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
我们先用默顿对于越轨、角色和人格的理解来分析这一社会现象。
默顿认为关于越轨或失范, 应当把它放到社会结构中的矛盾关系中去考察。包括制度中的各种矛盾。当制度或规范束缚着人们的手脚, 使那些对成功目标和社会地位有热望的人们感到很大压抑。功名利禄驱动着一些人向限制他们达到目标的制度和规范挑战, 于是各种形式的越轨和失范行为就发生了。默顿用表1来解释他的越轨和失范理论:
在表1中, 文化的目标也是功利的目标默顿用正号 (+) 表示对功利目标和制度允许实现功利目标的认可, 用负号 (-) 表示对目标或手段的否定。根据认可或否定目标与手段的不同变量关系, 默顿概括出5种适应方式。当行为者既认可了某种功利目标又采用受制度允许的手段来实现这个目标时, 他进行的是没有失范和越轨的从众行为, 默顿称之为受过良好教育是工作积极而实现功利目标的合适行为;而有某种文化目标追求, 但未能按制度允许的手段行事, 必将产生越轨行为, 默顿称之为“创新”, 美国的白领工人的某些犯罪活动就属于这种越轨行为;没有明确功利目标, 只知单纯恪守制度规范, 将产生没有实际意义的僵化保守的“仪式主义”行为;既没有功利目标或文化目标, 也不顾及制度与规范, 默顿把这种社会行为称为“逃避主义”, 如醉生梦死, 追求虚幻, 对任何事情都不负责任的放荡行为等等;最后一种行为类型是否定原有的目标和制度, 提出一种新目标和制度只为追求目标与行为准则, 这就是“造反”。可见, 在默顿看来, 无论社会行为否定了文化目标 (功利目标) 和制度化的手段哪一条, 失范和越轨都会发生, 并且因否定的方面不同而使越轨呈现多样化。也许制度和人们不同的文化差异造成了分工的不同, 而分工的不同使个人的收入不同, 逐渐产生贫富差距, 收入高的人在特定的环境中, 会实现他们的理想, 而贫穷的人就实现不了自己的理想。当然, 作案人为什么会铤而走险, 为什么有这种想法, 应该有多种原因, 自己的工作因素, 收入的高低, 家庭环境, 文化背景等等, 总之, 为了生活是其中的一个原因, 而且是重要的原因。在默顿关于越轨, 角色和人格的论述中, 我们可认为作案人为了生活而对我国文化目标和制度化的手段不满。在中国, 确实有一部分人存在。一种契约无法满足少数人利益的情况下, 这些少数的人就会破坏制度或只需使大多数人的利益受到损害, 这些少数人的行为甚至会成为社会的主要问题。笔者认为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还是作案人本身的问题。
现在从性善说方面进行分析, 在《论语》中, 关于人性问题孔子只有“性相近也, 习相远也”。的论述, 其弟子曾子也说, “夫子之言性与天道, 不可得而闻也”[4]到了战国时期, “人性问题”却已成为百家争鸣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主要观点有“性无善, 无不善”说, “性可从为善, 可以为不善”说, “有性善, 有性不善”说, “性好利”说等。[5]在与告子的争论中孟子担出了“性善说”。告子认为, “生之谓性也”, “性”是人的本能。就人的本能来说, “性无善无不善”。“义”可以对人的性进行加工, 塑造“性犹杞柳也, 义犹杯棬也。”“性犹湍水也, 决诸东方则东流, 决诸西方则西流”, 人是否“好善”, 需引导, “文武兴, 则民好善;幽厉兴, 则民好暴”[6]针对告子的“性无善无不善”说, 孟子提出了“性善说”。孟子说, 水确实既可以向东也可向西, 但水的本性却是向下的;虽然水也可以引向山上, 但这是违背水的本性的。人的本性也如此, 人总是向善的;虽然确实有的人不善, 但这并不是人的本性, 不善是违背人的本性的。孟子进一步认为, 人为不善是由社会环境造成的。“富岁, 子弟多赖;凶岁, 子弟多暴。”[7]性善的核心是“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所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 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 皆有怵惕恻隐之心, 非所认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非恶其身而然也。”[8]也就是说人人都有一颗不忍别人受伤害, 同情别人的心, 又称“恻隐之心”。所以人之性, 本质上是善的。
征对孟子的这个观点, 笔者认为不妥, 既然人的本性是善良的, 那按照哲学的观点, 事物的本质是内因, 而外界是外因, 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引起事物的发展, 但事物的发展关键是事物的内因在起作用, 内因决定外因, 外因反作用于内因。水的本性是往低处流, 通过人为的或自然的原因迫使水向高处流或其他方向流, 水是没办法的, 只有服从。按照韦伯的观点, 人的行为具有一种内在的可理解性, 这是因为人是有意识的。认识有感情的, 是理智的, 是可以思考的, 并不是像水那样毫无办法。既然人核心是向善的, 那么笔者认为不管遇到什么的遭遇或挫折, 人都应该保持自己善良的本性, 而不是一味的找借口去违犯社会制度和社会契约, 社会法律, 违背人的本性。孟子认为人为不善是由社会环境造成的, 笔者认为, 恰恰相反, 人在社会中成长, 磨炼, 就了解到和体会到生活的艰辛和痛苦, 宗教里有句话说, 受难是世界万物内在属性的一部分, 它不会遗漏任何人。那我们人类就更应该团结起来, 互相帮助, 积极向善, 而不是受到环境的影响去作恶。我们应该遵从社会规则, 朝着社会良性运行的方向走, 要用合理的制度化的手段和从众的适应方式来实现我们的文化目标。
马基雅维利是近代意大利社会科学学术传统的奠基人, 在他看来, 社会思想家的使命不是去发现那些客观不变的外在规律, 而使探究人的本性怎样规定着人类行动及社会事件的发生。[9]笔者认为人在社会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社会冲突是所有社会生活中的一个固有的部分。哪里有稀缺品, 哪里就会有冲突——不一定都是暴力冲突;不论稀缺品是什么, 都至少会有争斗发生。因为人和人不同, 有差异。你和我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情境中。我们碰巧度过一生的地方和与我们一起生活的人, 都会影响到我们是谁, 我们做什么, 我们相信什么。这反过来则会使得你和我彼此不同。我们进行互动的强度, 我们的历史, 我们遇到的问题, 我们的组织模式, 以及组织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的种族中心主义, 都会维持我们与他人之间的不同。虽然也许未来某一天你会变得越来越像我 (反之亦然) , 但我们仍然可以期待。区别依然存在, 它们永远不会改变。[10]
韦伯研究社会行为的, 但他注重的是经历过的事情的意义或主观意义的概念。他的雄心壮志在于了解人类为什么能带着不同的信仰在各种不同的社会里生存, 弄懂人类又是怎样在不同的社会里致力于这种或那种活动, 有时寄希望于冥冥之中, 有时寄希望于现实世界, 有时想到的是拯救灵魂, 有时则考虑的是经济的增长。[11]在本事例中, 作案人的行为应该属于韦伯研究的范畴之内。
在韦伯看来, 孔德, 斯宾塞和迪尔凯姆等人追求的纯客观的社会学研究对象是不成立的, 在社会生活领域没有脱离个人行动的社会现象, 而个人行动都是带主观意义。据此而论, 以社会作为研究领域的社会学, 就不可能面对纯客观的社会事实, 就不可能不去研究带有主观意义的个人行动。[12]韦伯指出:“社会学是一门试图深入理解社会行动以便对其过程及影响作出因果解释的科学。当并且仅当行动着的个人使其行动从属于某种主观意义时, 行动就包含了人的所有行为……由于行动着的个人使它带有某种主观意义。因此行动就是社会的行动……它考虑到其他人的行为, 从而在行为的过程中被确立了方向。”[13]从韦伯的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 他把社会行动作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而他所指的社会行动实质是个人行动。笔者非常赞同韦伯的观点。在本事件中, 也充分的显示出了个人思想, 个人的行动在事件中所其的关键作用。
韦伯把社会行动归结为个人行动的依据在于:社会行动一定是人的活动, 真实的人是那些有着各种主观意愿的活生生的个人。虽然无限丰富且变动布局的主观意愿把个人行动导向不同目标和不同领域, 但是也正是这些千变万化的主观意愿使人的行动具有了社会意义, 主观意愿是人的需求, 人的意志, 人的理想, 人的追求, 这些都不是孤立发生的, 它们只有在个人与个人, 个人与群体的社会联系中才能发生和实现。所以, 主观意愿不仅使个人具有了区别他人的个性, 而且重要的是使个人具有了社会性。[14]在本事例中, 作案人的个人行为已经具有社会性。韦伯强调社会学研究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是具有主观性的, 由个人展开的社会行动。结合本事件, 这也是笔者一直所追求的研究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