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污染有关民生问题(共5篇)
空气污染有关民生问题 篇1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城市化进程加快, 城市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城市空气污染一般由冬季采暖、生活生产、汽车尾气等造成, 但随着集体供暖、绿色能源的使用以及污染企业的外迁, 汽车尾气污染已成为城市空气污染的大户。所以, 汽车尾气污染的治理已成为当前和今后都需要关注的问题, 因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对车辆的需求量会有增无减。而汽车尾气污染造成的负面影响, 无法保证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所以制定出一套应对汽车尾气污染治理的监管策略具有重大意义。
1 汽车尾气污染的概述
1.1 对汽车尾气污染的界定
汽车尾气污染是由汽车排放的废气造成的环境污染。主要污染物为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含铅化合物、苯丙芘及固体颗粒物等。
1.2 汽车尾气污染的特征
不是所有的区域都会因为汽车尾气的排放而造成污染, 很多地区的车辆稀少, 单凭空气的自净能力就能够消除汽车尾气造成的污染, 所以, 造成汽车尾气污染的地方一般为汽车拥有量较大的市区, 本文就是针对这些区域来行文的。
1.3 汽车尾气污染造成的危害
车轮代替双腿自是历史所趋, 哪怕代价是伤害了大自然, 也不能完拒。现在全球在逐年逐日变暖, 不是自然使然, 主要推力在于人类的生活行为。化学气体不休的排放影响尤甚。耳闻极端的南极洲冰川四外漂流, 靠拢“大洋洲”, 抬高水位线;眼见柏油路上汽车穿梭不禁, 日益繁衍。
对人身健康造成的危害比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要相对明显。科学分析发现, 一辆轿车一年排出有害废气比自身重量大3倍。汽车尾气的主要化学成分是二氧化硫、一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铅。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速度比氧气快250倍。所以, 即使有微量一氧化碳的吸入, 也可能给人造成可怕的缺氧性伤害。轻者眩晕、头痛, 重者脑细胞受到永久性损伤[1]。
当燃料不完全燃烧时, 尾气中就会伴随一些有害物质的排出, 其主要污染物包括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2]。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会在阳光中紫外线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二次污染, 形成烟雾污染现象, 称为光化学烟雾。早在上世纪初, 光化学烟雾就给许多发达国家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事故。20世纪40年代, 在美国洛杉矶首先发现了光化学烟雾。继此之后, 在北美、日本、澳大利亚和欧洲部分地区也先后出现了这种烟雾。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反应时生成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如苯) 和烟雾会导致人嗜睡、眼睛发炎, 产生神经毒性效应, 并造成呼吸暂时困难、长期肺损伤, 同时该产物也具有强致癌性, 会引发肺癌、甲状腺癌等癌症;微粒物和硫氧化物还可形成酸性硫酸盐溶胶, 会深入肺部对肺造成伤害[3]。
1.4 汽车尾气造成污染的原因
出厂时车辆尾气排放不合格的可能性几乎是不存在的, 因为每辆汽车在出厂时都经过严格的检查检测, 所以, 出厂时车辆的尾气排放都是符合标准的。
但消费者在购买后, 车辆行驶一段时间, 其尾气排放不再符合排放标准的情况很严重, 是导致汽车尾气排放造成污染的重要原因。
然而, 车辆数目可观, 才是导致汽车尾气造成污染的最重要的原因。据城市大气污染物来源的分类统计, 在我国主要大城市中, 大约80%的污染物来源于汽车排放的尾气[4]。而据调查, “十一五”期间, 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呈快速增长态势, 由1.18亿辆增加到1.9亿辆, 平均每年增长10%[5]。
2 政府对汽车尾气污染的治理进行监管的必要性
从经济法的角度, 市场可自行解决企业、消费者、社会受害者间的利益关系, 但在汽车尾气污染问题上, 市场已无法调和企业、消费者、社会受害者之间的矛盾。企业为了自身利润的最大化, 根本不会太多地考虑车辆大增而给环境带来的污染。而消费者为了日常生活和生产的需要激发了他们对车辆购买的热情, 甚至由于我国限行措施的实施, 有的家庭至少有两辆车。也不乏由于攀比心理的作怪, 有些人购买双排气筒的豪华车。他们由于种种原因和借口最终导致汽车尾气的排放对环境造成污染, 继而对生态环境和人身健康等造成危害, “受益于”他们的行为受害者, 坚决反对他们的行为, 并且通过各种途径进行抵制, 长此以往形成尖锐的矛盾。
在市场调节经济发展失灵的情况下, 国家应该进行调解, 作为国家权利义务的执行者, 政府应该发挥其公共职能, 做好汽车尾气污染治理的监管工作。根据政府的公共职能的要求, 政府应该为公共利益的需要, 履行一定的职责, 发挥一定的作用。汽车尾气造成的环境污染具有损害公共利益的特征, 而且关系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所以, 政府有做好调解三者之间矛盾和减小由于汽车尾气的排放造成环境污染的责任。
而且, 在诸多主体中, 政府是最有能力解决好这件的主体。因为政府可以利用手中的权力和公信力采取相关措施, 引导公众的行为, 基于对政府的信赖和强制力的畏惧, 公众会遵守政府合理的规定, 响应号召, 从而使得汽车尾气污染的现状得以改善。
3 完善汽车尾气污染治理的监管措施
3.1 制定较为完善的相关法律法规
既然在治理汽车尾气污染中, 多数城市都用通用的措施, 就有必要将其法律化, 以加大治理的决心。在对具有针对个别城市进行治理汽车尾气污染的地方性法规进行批复时, 应该严格检查其采取的措施的可操作性, 并对其进行监督。
3.2 建立多种监管手段
(1) 完善税收机制。对国民购买低公害汽车进行税收减免:对在用车进行改造也是一个比较可行的措施, 这一行为的实施首先必须征得用户的同意, 由用户自愿改造。政府对民众的这种环保行为应该实行免税优惠。
(2) 采用收费制。采用收费的方法遏制尾气污染可以按照发动机类型, 将车辆分为几个级别, 司机如在工作日白天时段驶入市中心区, 必须缴纳与之相对应的费用标准。
(3) 采用奖罚制。汽车在停车时不允许发动机空转, 违者罚款。还可以对CO2超标的新出产的轿车, 要实行惩罚措施, 惩罚金额将按超标比例递增。
(4) 继续采用限购限行制度。虽然我国的限购限行措施不是针对汽车尾气污染防治, 而是针对交通拥挤问题采取的, 但如今在大力发展公共交通设施的情形下, 仍保留着这项措施, 究其原因就是减轻汽车尾气排放造成的污染, 继续执行这项措施对于汽车尾气污染的治理是有必要的。
3.3 缩短检测时限
每年对车辆的尾气排放进行检测, 时隔太久, 很多车主都临时抱佛脚, 使得年检流于了形式。缩短检测时间会使车主更关注自己的车辆是否合乎标准。结合抽查措施, 尾气排放超标的车辆就没有了生存的空间。
3.4 协调各部门职责
为了防止多部门参与工作出现都管或者都不管的真空地带, 有必要把其各自的职责细致化, 划清负责范围。做到一旦追究某主体的责任时, 明确知道, 哪个部门去追究, 追究的依据是什么, 以及以何种方式 (是罚款还是强制维修) 进行追究。
3.5 鼓励公众监督举报
为有效地对汽车尾气污染进行治理, 号召广大市民参与是极其重要的, 因为市民既是尾气污染的受害者, 也是为减轻污染而努力的贡献者。市民可以利用摄像录像等工具提供线索, 经查证属实的, 给予举报人适当的鼓励。
4 结语
市场本可以自行解决企业、消费者、社会受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 但在汽车排放问题上市场已无能为力, 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 需要政府进行干预。政府做好汽车尾气污染治理过程中的监管工作, 对于改善城市空气污染, 促进人身健康和提高生活水平都是非常有益的。
参考文献
[1]于彭涛, 布仁.浅谈汽车尾气污染及控制方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 (7) :1.
[2]曾佩兰, 黄可龙, 刘素琴, 等.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的研究现状及其进展[J].材料导报, 2003, 17 (3) :48-51.
[3]刘海艳.论汽车尾气排放的外部性与政府规制[J].中国城市经济, 2012 (2) :378-380.
[4]王云鹏, 沙学锋, 隗海林, 等.基于汽车排放评估的交通环境评价方法[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4 (1) :118-121.
[5]2011年环境保护部.中国机动车污染防治年报[R].
空气污染有关民生问题 篇2
我的假设:铁生锈与空气有关。
实验材料:食用油适量、铁钉2支、试管1支。
这个(对比)实验中改变的条件是:是否接触空气。不改变的条件:干燥环境、温度。
实验方法:将一根铁钉放在空气中,另一根铁钉放在装有食用油的试管中。食用油要完全浸没铁钉,阻隔空气。每天进行观察。
实验现象:几天后,空气中放置的铁钉生锈了,而浸没在食用油中的铁钉没有生锈。
实验结论:铁生锈与空气有关。
(2)研究的问题:铁生锈与水分有关吗?
我的假设:铁生锈与水分有关。
实验材料:铁钉2支、盘子2个、餐巾纸2张、水。这个(对比)实验中改变的条件是:水分。不改变的条件:空气、温度。
实验方法:将一根铁钉放在自然状态下的盘子中,并保持干燥。另一根铁钉放在用水浸湿的餐巾纸上,也放入另一个盘子。每天进行观察。
实验现象:几天后,干燥状态下放置的铁钉几乎没有生锈,而放在用水浸湿的餐巾纸上的铁钉生了许多锈。
空气污染有关民生问题 篇3
1 污染源废水监测的质量控制
1.1 采样点位的布设
通常污染源废水采样点位应该在确切了解废水的种类、具体流向、治理设施、处理过程和排放点位的基础上来进行布设。采样点位设置在排污单位外排口, 有毒有害污染物采样点应设置在车间排放口[1]。
在污染源现场监测中, 一般认为只要按已确认的采样点位取样即可, 实际上这是一种误解。虽然现场监测人员要严格按监测点位采样, 但同时也应了解水样的感官、流量等有无较大变化以及现场有无不明来源的外排水。如有异常情况, 应立即向上级环境管理部门报告, 必要时增加采样点位, 以便及时对新老排污口进行跟踪监测, 真正起到环境保护的“哨兵”和“耳目”的作用。
1.2 监测对象的工况
现场监测时, 对企业生产工况的了解并记录是容易被忽视的方面。只有在正常工况条件下采样, 才能保证样品的代表性。如:建设项目环保验收监测, 生产负荷要达到设计能力的75%以上。
1.3 监测人员资格、样品采集及仪器维护
1.3.1 监测人员资格
由于目前环境监测任务量成倍增加与监测人员偏少的矛盾日益突出, 一些环境监测站 (中心) 不得不聘用临时人员, 有的未经培训就上岗工作, 这势必对监测质量造成较大影响, 因此, 要加强对临时人员的培训, 严格按照《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制度》的要求持证上岗。
1.3.2 样品采集
污染源废水样品成分复杂, 如果混用采样容器, 极易产生交叉污染, 建议使用一次性容器, 并与地表水采样容器分开。另外, 采集污染源废水样品时, 要尽量避免中间环节, 以减少采样器具的污染, 如用于分析粪大肠菌群的水样, 最好用采样瓶直接灌装, 不要使用采样桶或采样勺。水样采集完毕后, 在运输过程中因震动、 碰撞易导致损失, 所以最好将瓶装箱。
1.3.3 仪器维护
现场监测仪器如便携式pH计、转浆流速仪等, 由于长期接触废水, 会产生记忆效应或元件损坏, 应在每次使用后, 及时清洗并定期送检。
1.4 在线比对监测
一些监测人员认为比对监测的目的是对在线监测仪的技术性能进行检验, 仪器是否过关, 这样的理解是不正确的。比对监测的目的是为仪器选型及系统验收、质量监督和监测技术提供依据。比对监测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每次监测时, 手工监测与在线监测数据对不少于3对;采样时间和采样点位应保证一致;尽可能保证比对样品均匀一致 [1] 。但实际操作时手工采样与系统进样很难同步, 李艳红等建议为减少采样环节的误差, 在线监测系统应配置独立的采样系统[2]。
1.5 安全预防措施
在现场监测中, 采样人员往往容易忽视自身的安全防护, 使人身安全和健康受到威胁。为了保护人体不受伤害, 需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预防, 如采集医院废水时, 要戴乳胶手套;进入工业厂矿监测时, 要根据不同的环境条件, 戴安全帽、防尘面罩或防毒面具等, 最大限度地保护监测人员的人身安全。
2 污染源废气监测的质量控制
2.1 采样位置的确定
采样前要先进行现场勘察, 选择监测人员能安全到达并符合技术规范的位置开设采样孔。应避开烟道弯头和断面急剧变化的部位, 采样位置应设置在距弯头、阀门、变径管下游方向不小于6倍直径和距上述部件上游方向不小于3倍直径处。对矩形烟道, 其当量直径D=2AB/ (A+B) (A、B为边长) [3]。但是在现场测试中, 经常遇到空间位置有限、烟道不规则的情况, 很难满足上述要求, 为取得有代表性的样品, 可选择比较适宜的管段采样, 采样断面与弯头等的距离至少是烟道直径的1.5倍, 并适当增加不同方位的采样孔、采样点数目和采样频次, 采样断面的气流速度最好在5 m/s以上[4]。
由于水平管段烟尘颗粒物分布不均匀, 有自然沉降作用, 使样品产生误差, 所以采样位置应优先选择在垂直管段。
另外, 为了操作人员的安全、方便, 还应设置牢固的工作平台, 测孔位置较高时, 要安装永久性扶梯, 尽量避免使用直梯。
2.2 采样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在实际操作中, 对监测人员的要求及安全防护方面可参考1.3.1、 1.5和2.1的相关内容。
目前, 污染源废气采样的注意事项在国家标准、行业规范及各类论文中已有详细阐述, 在此仅对现场采样中容易被忽视的方面和细节加以讨论。
2.2.1 采样工况
废气采样应在生产设备正常运行状态下进行, 特别是测定工业锅炉时, 一般要求锅炉的负荷必须超过85% (运行3年以内的锅炉) , 运行3年以上的锅炉必须达到锅炉负荷的75%。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监测专业委员会.第八次全国环境监测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下) [M].北京:2007:533.)
2.2.2 采样孔的开启
监测人员在打开采样孔前, 一定要了解烟道内是正压还是负压状态, 如果是正压, 在开启时操作人员切不可面对采样孔, 而应站在侧面, 以免被高温含尘烟气伤害, 插入采样管后要立即用耐温布堵好;若是负压较大, 测孔打开后会产生刺耳的啸叫声, 操作人员要戴好护耳罩, 采样孔要随时用耐温布堵好孔隙, 以防空气或物品被吸入烟道中, 影响监测结果或造成其他损失。
2.2.3 烟气的采集
烟气采样时, 有些监测人员为图省事, 将未装滤筒的采样枪直接插入烟道内抽取烟气, 没有使用过滤除尘和加热保温装置, 前者会使尘粒直接进入仪器而损坏仪器;后者由于烟道内外温差造成烟气结露, 使烟气成分溶解损失。因此, 一定要用配有过滤、加热装置的专用烟气采样枪和保温采样管。
2.2.4 静电的消除
烟尘测试中, 除尘设施为电除尘时, 由于静电干扰使测试仪器显示紊乱, 操作人员会感到“麻手”。青岛“崂应”牌09代烟尘 (气) 自动测试仪配置的采样枪已装有接地导线, 只要良好接地, 即可消除静电干扰。 (安徽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安徽省环境监测学术交流论文集[M].合肥:2004:56.)
2.3 在线比对监测
按照《固定污染源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规范 (试行) 》对废气在线比对监测的规定, 气态污染物的比对数据应不少于6对, 颗粒物、流速、烟温不少于3对, 采样点尽可能与在线监测设备保持一致。在现场监测中, 虽然监测数据对的数量一般能满足技术规范要求, 但是往往将比对监测与常规污染源监测同时进行, 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同时, 使用原有的污染源采样孔, 这样就不能保证采样时在线监测设备是否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采样点也很难与在线监测设备保持一致, 这势必造成比对监测的合格率不高。应在安装在线监测设备时, 按照采样点尽可能与其保持一致的原则, 重新开设手工采样孔, 并且比对监测应在自动在线监测设备正常运行的状态下进行。
3 厂界环境噪声监测的质量控制
3.1 现行标准的问题讨论
现行的GB 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5.7.3条关于噪声测量值与背景噪声值相差小于3 dB时的有关规定 (应采取措施降低背景噪声) , 理论上可行, 但实际操作较困难。建议:
(1) 当现场测量时, 遇到测量值与背景值相差小于3 dB的情况, 因修正结果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故测量结果可按小于“噪声测量值减3 dB”的数值计算。实际监测中当计算结果小于标准值时应判定工业企业厂界噪声达标;当计算结果大于标准值时, 应尽可能选择低背景时段重新进行测量。
(2) 测量厂界环境噪声的主要目的是监测噪声对人的影响, 同时也考虑减少企业的降噪成本, 因此如果无法降低背景噪声, 且厂界外无敏感点, 则可放弃测量, 对工业企业噪声排放不作要求。
现行标准中, 对被测声源无法停止工作时如何测量背景噪声未作明确规定。建议:
a. 可另找一个不受被测声源影响, 且其他声环境与被测声源地相一致的地点测量背景噪声。这么做的主要目的是在被测声源无法停机的情况下, 测得尽量接近真实的背景噪声。
b. 若无法找到满足上述条件的地点, 且厂界外无敏感点, 根据3.1 (2) 的考虑, 可放弃测量。
3.2 验收监测中的有关问题
在验收监测时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被测对象为整个厂区内的某一扩建项目或技改车间, 本身并无明确的厂界或对外边界, 如何准确、合理地测量其厂界噪声就成为一个难题。从控制工业企业噪声排放以保护敏感人群为目的、降低企业的降噪成本为原则出发, 建议:
(1) 如果被测对象完全处于厂区内部, 附近无敏感点, 对厂区外部环境无影响, 为使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兼顾, 厂界噪声不作限制。
(2) 若因某种需要必须测量处于厂区内部验收项目的厂界噪声, 可只在有明确边界、离整个厂区边界较近且可能对厂区外部的敏感点有影响处设测量点。这样既能满足工作需要, 又能在反应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排放实际情况的前提下, 布设尽量少的点位, 以减小工作量。
摘要:依据污染源监测技术规范和质量控制的有关规定, 对污染源废水、废气、在线比对和厂界环境噪声监测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 提出注意要点和解决方法, 以提高污染源监测的质量。
关键词:污染源监测,质量问题,探讨
参考文献
[1]国家环境保护总局.HJ/T373—2007固定污染源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规范 (试行) [S].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7.
[2]李艳红, 毕彤.废水COD在线监测系统现场比对试验及管理的几点建议[J].中国环境监测, 2005, 21 (4) :35.
[3]国家环境保护总局.GB/T16157—1996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S].2007.
空气污染有关民生问题 篇4
固定污染源与流动污染源相对, 固定污染源废气监测所得到的数据, 可以作为公正数据, 在其监测过程中, 必须确保检测精密度以及准确度。但是, 由于监测过程中, 其影响因素复杂繁多, 给监测工作带来了阻碍, 增加了检测的难度。因此, 监测人员必须整体把握废气监测全过程, 保证监测质量以及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以便为监测技术提供支撑和依据。且监测人员要建立完善的检测体制, 以便规范监测工作, 提高监测效率。与此同时, 监测人员还要不断完善自身专业技能, 做到与时俱进, 并将监测方法与国家标准相适应, 确保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2 固定污染源废气监测中的有关问题
2.1 准备工作
固定污染源废气监测的准备工作包括:制定方案、现场勘查、实验室准备、采样仪器准备等, 详细工作内容参见表1。
2.2 采样过程
(1) 排气参数的测定。 (1) 监测人员要测定排气过量空气系数, 在烟道内部放置采样管, 对排放烟气中的氧气瞬时浓度进行检测, 进而计算出过量空气系数。这样的测定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误差, 让采样能顺利进行。监测人员还要对排气温度进行测定, 利用水银温度计、热电偶温度计等, 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 将温度计的球部放置于烟道中心位置5min以上, 等温度计数值稳定后对排气温度进行测定, 以便保证采样数据的有效性。如仪器自带有烟温测试功能, 则可省略。 (2) 监测人员要对排气的气压、空气流通状况、空气流量等进行观察, 对烟道的气密性进行详细检查, 要保证采样孔能够封死, 使烟道不存在漏气状况, 从而保证计算出的流速及流量能够准确和有效。 (3) 监测人员要对排气含湿量进行测定, 利用冷凝法、干湿球法等对排气含湿量进行测量。排气水分含量测定时, 采样管前端应装有颗粒物过滤器, 采样管应有加热保温措施。应对系统的气密性进行检查。对于直径较大的烟道, 应将采样管尽量深地插入烟道, 减少采样管外露部分, 以防止水汽在采样管中冷凝, 造成含湿量测定结果偏低。
(2) 烟粉尘采样。首先, 仪器压力测量进行零点校准后, 将组合采样管插入烟道中, 测量各采样点的温度、动压、静压、全压及流速, 选取合适的采样嘴。监测人员必须对烟粉尘样品进行1min的采样, 并对滤筒的集尘情况进行考察, 进而根据集尘量的实际情况, 选择适当的时间进行采样, 以保证监测仪器工作的效率, 减少仪器误差。
监测人员在进行采样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必须遵循等速原则, 即采样点的烟气速度要与气体进入采样嘴的速度一致;采样时, 采样器自动调节流量要保持等速;采样嘴应先背向气流方向插入管道, 采样时采样嘴必须对准气流方向, 偏差不得超过10°。采样结束, 应先将采样嘴背向气流, 迅速抽出管道, 防止管道负压将尘粒倒吸。其次, 在锅炉烟尘测试过程中, 每个测定断面的采样次数不能低于3次, 且每个测点连续采样的时间不能少于3min, 每台锅炉测定时样品的总采气量不能少于1m3, 进而对其3次采集的数据进行平均值计算, 通过这样的测定方法, 才能保证管道烟尘浓度值的可靠性。
滤筒在安放和取出采样管时, 须使用镊子, 不得直接用手接触, 避免损坏和沾污, 若不慎有脱落的滤筒碎屑, 须收齐放入滤筒中;滤筒要安放要压紧固定, 防止漏气;采样结束, 从管道抽出采样管时不得倒置, 取出滤筒后, 轻轻敲打前弯管并用毛刷将附在管内的尘粒刷入滤筒中, 将滤筒上口内折封好注意在运输过程中切不可倒置。当采集高浓度颗粒物时, 发现测压孔或采样嘴被尘粒沾堵时, 应及时清除。最后, 监测人员在采样工作结束后, 填写仪器使用记录, 还要测试采样点的流速, 与之前的流速进行对比, 二者之间相差20%以上, 需要重新采集, 应急监测、污染事故监测例外。
现场监测环节要全面, 在现场监测期间, 应有专人负责对被测污染源工况进行监督, 保证生产设备和治理设施正常运行, 工况条件符合监测要求。通过对监测期间主要产品产量、主要原材料或燃料耗量进行统计, 核算实际生产负荷。
2.3 废气监测注意事项
在废气监测过程中, 有一些注意事项, 参见表2。
2.4 废气监测后续工作
废气监测的后续工作包括:编写监测报告、样品分析、数据统计等[2]。
(1) 监测报告的编写有三点需要注意:监测报告中应包括检测委托书 (委托监测需要) 、工况表 (业主代表签字) 、质量控制原始记录、采样及分析原始记录等, 保证监测工作的规范性;监测报告必须通过相关业务科室以及技术负责人的审核, 并对监测报告盖章后存档, 以便为将来的监测工作提供有效的数据信息。
(2) 样品分析和数据统计。采样后滤筒称重的化验室应恒温恒湿, 烘干置于干燥器冷却至室温的时间长短对称量也有影响, 首先, 监测人员必须从监测的具体参数以及排放量进行归档, 并仔细分析数据信息, 为监测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 监测人员要对样品进行鉴定, 掌握样品所包含的物质及比例, 并根据所掌握的信息, 分析所含物质会产生的影响。最后, 要将所有数据整合, 建立有效的数据信息提议, 以便为废气总体的监测工作提供有效、准确、可靠的数据信息。
(3) 监测人员在完成监测工作后, 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水平。为此, 监测部门可以定期开展培训课, 培训课内容包括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操作, 以便促进监测人员加深对监测工作理论知识的认知, 牢固掌握理论知识后, 将其运用于实践操作中, 然后通过实践操作练习, 不断提高自身操作水平, 为日后的监测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 在开展固定污染源废气监测工作时, 监测人员必须对监测的全过程进行质量监控, 做好废气监测的准备工作, 保证监测工作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以便监测工作能顺利开展;且要做好污染源工况的监测, 测定排气参数、对烟粉尘进行采样, 为环境治理提供重要信息, 有效地保护环境资源, 与此同时, 监测人员要注重监测工作中的安全因素, 保证自身安全, 确保监测的安全系数。除此以外, 监测人员还要做好废气监测的后续工作, 以便保证监测工作的完整度, 为人类生存和发展做出贡献。
摘要:固定污染源废气监测水环境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就固定污染源废气监测中的有关问题, 如采样前的准备, 采样过程等问题进行了论述, 从而为固定源废气监测数据的准确可靠提供依据。
关键词:固定污染源,废气监测,有关问题
参考文献
[1]聂小杰.固定污染源废气监测工作质量控制的探讨[J].科技与创新, 2016, 15 (1) :105~107.
空气污染有关民生问题 篇5
1 采样
采样系统由采样瓶、干燥管和气体采样泵组成。
采样前,须选择气密性好、阻力和吸收效率合格的吸收瓶,吸收瓶经酸溶液清洗干净后烘干,在采样前装入吸收液并密封避光保存,运输和贮存过程中不得将采样瓶倾斜或倒置。采样的连接管不可使用橡胶管(橡胶管含氨),须采用聚四氟乙烯管或玻璃管。采样时,注意吸收瓶的连接方向要正确,并根据监测点污染状况,带全程空白采集足够的氨含量供分析。采样后尽快分析,不能立即分析,可2℃~5℃保存7d,吸收瓶做完实验立即冲洗,烘干密封备用。对于采样全程空白明显高于同批的吸收液空白时,需做空白质量控制图,当全程空白超过控制线时,证明采样过程不符合质量控制要求,整批样品需重新采样。
2 试剂配制
试剂的配制应在无氨环境条件下进行。
2.1 无氨水
实验用水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空白测定值的大小,最终影响样品的准确性。方法要求使用无氨水,并以无氨水代替样品测定吸光度,要求空白吸光度不超过0.030(10mm比色皿)来检查其纯度。无氨水的制备采用离子交换器法、蒸馏法或纯水器法制备。公司实验用水是直接去净水公司购买去离子水,空白值在0.022~0.0.26之间,有时落在0.032~0.038之间,检查为去离子放置太久所致,可经微孔滤膜过滤后,符合纯水要求。因此在设备条件简陋且实验量大的情况下,直接购买去离子可提高工作效率,但不可放置时间太长,放置久了需换新水。
2.2 纳氏试剂
作为显色剂的纳氏试剂,为保证其有良好的显色能力,必须严格按照方法要求的步骤严格配制,否则会显色不稳。其中的氢氧化钠最好采用粒状药品,氢氧化钠溶液一定要放凉之后才能加入,不然会变浑浊。将二氯化汞加入到碘化钾溶液中时,必须达到微量碘化汞红色沉淀不再溶解位置,过量或不足都会影响曲线的灵敏度[2]。纳氏试剂配制好后,于暗处静置24h,取其上清液或过滤。倾出上清液时,不能将沉淀倾出,过滤时不可采用滤纸过滤(滤纸含铵盐),否则吸光度会降低,可采用砂芯漏斗过滤。存储于棕色瓶中,用橡胶塞塞紧,2℃~5℃保存,只有一个月有效期,则纳氏试剂最好现配现用。且纳氏试剂中含有汞,属于剧毒物质,配制量应尽可能少,质量好的纳氏试剂颜色很淡,使用时避免摇动。
2.3 酒石酸钾钠
水体中常见的金属离子易于纳氏试剂反应生成沉淀或产生浑浊。在加入纳氏试剂之前,需加入酒石酸钾钠以消除金属离子的干扰。当酒石酸钾钠铵盐含量较高,配制时采用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煮沸蒸发掉溶液体积的20%~30%,冷却后稀释至原体积。配制好的酒石酸钾钠不能存放太长时间,不然会使空白值升高,做空白前最好先试一下酒石酸钾钠有无失效。
3 实验过程
氨的测定项目不能与用氨水的项目一起分析。实验之前,首先要看实验室有没有其他氨的来源影响。有必要时,可先测试实验室内空气中氨的含量。实验所用玻璃器皿均须清洗晾干,且存放时间不宜太长。
3.1 绘制校准曲线
校准曲线是表述待测物质浓度与所测量仪器响应值的函数关系。校准曲线的制取是取得准确测定结果的基础。而标准物质氨的量必须十分准确量取,这是校准曲线好坏的关键。首先标准溶液浓度需准确,没有失效。取氨标准溶液时,尽量使用同一移液管且每次弯月面在刻度的同一位置,严格控制放液速度,注意移液管外壁是否挂液,放液时移液管出口靠在比色管内壁上,使流出的溶液沿管壁流下,放液后移液管再停留15s~20s。另外需选择完整配套的比色管。并注意绘制校准曲线的溶剂是无氨水。
3.2 测定样品
分析样品前,用采过样的吸收液洗涤进气管内壁,取一定量的样品溶液(吸取量视样品浓度而定)于比色管中,注意用吸收液定容至10ml,每加入一次试剂均需摇匀。比色首先选用校准合格的分光光度计,样品分析前按照作业指导书要求时间进行预热,调至所需要的波长,选取透光度一致的比色皿进行比色,并注意比色皿的方向。计算浓度时注意将采样体积换算成标准状态下的体积,结果按修约规则进行修约。
4 含汞废液的处理方法
为了避免含汞废液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应将废液中的汞进行处理。方法是:将废液收集在塑料桶中,当废水容量达到20l左右时,以曝气方式混匀废液,同时加入50ml4氢氧化钠(400g/L)溶液,再加入50g硫化钠(Na2S·9H2O),10min后,慢慢加入200ml市售过氧化氢,静置24h后,抽取上清液弃去,残渣倒掉。
5 结语
环境空气和废气测定氨含量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多环节的,这就要求分析人员必须采取严谨的工作态度,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处理好关键问题,以确保得到准确数值。
摘要:对环境空气和废气中氨含量测定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提出测定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关键词:纳氏试剂,氨,环境空气和废气
参考文献
[1]HJ533-2009环境空气和废气氨的测定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M].环境保护部,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