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

2025-01-17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精选15篇)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 篇1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小鸡小鸡在哪里

长江幼儿园:徐爱萍

设计意图:

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紧密相连,孩子们特别喜欢。而小班幼儿的思维活动带有具体形象性,喜欢模仿。《小鸡小鸡在哪里》是一首 深受幼儿喜爱的歌曲。歌词中小鸡和母鸡妈妈的对话能激起幼儿情感的共鸣,好 像在和自己的妈妈对话一样。所以在活动过程中我扮演母鸡,请幼儿以小鸡的身 份做游戏。幼儿在欢快而又轻松的氛围中掌握了知识。

活动目标:

1、通过对唱游戏活动,感受歌曲的对答情趣与亲情,在游戏的情景中快乐的学唱歌曲。

2、激发幼儿想象力,体验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歌曲录音磁带以及老狼的音乐磁带。

2、小鸡胸饰,母鸡头饰。

3、与幼儿一起创设游戏情景“花园”

活动过程:

一、对唱游戏

1、教师和幼儿边唱边跳进活动室,花园里的花好漂亮啊请小朋友在花园的篱笆旁坐下。

师:“今天天气真好,鸡妈妈带鸡宝宝到花园里去玩,好吗?”

2、(1)学对歌词。

师:“小鸡,我们来做个游戏好吗?”

师:“小鸡小鸡在哪里?”

幼:“叽叽叽叽,在这里。”

师:“小鸡小鸡在哪里?”

幼:“叽叽叽叽,在这里。”

(2)学唱新歌。

师:“鸡妈妈用好听的声音来问,你们会用好听的声音来回答吗?”

弹琴一起学唱。

二、游戏《小鸡与大灰狼》

1、讲故事:有一只大灰狼,躲在草丛里,每次小鸡出来玩的时候,他就来抓小鸡,小鸡可聪明了,他们变成了一朵朵小花,大灰狼就找不到了。大灰狼可真傻呀!等大灰狼走了,鸡妈妈来找她的宝宝,她轻轻地唱:“小鸡小鸡在哪里?”,小鸡就又回到妈妈身边唱歌了。

2、幼儿游戏,听到大灰狼音乐,马上变成“小花”不动,等到鸡妈妈来唱:“小鸡小鸡在哪里?”小鸡们一起站起来回答妈妈:“叽叽叽叽,在这里。”

3、幼儿游戏2——3遍。

三、结束活动

1、师:“天黑了,小鸡要回家了。”

2、听音乐《晚安曲》回家。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 篇2

一、巧用小朋友喜欢的动作和游戏来训练节奏

由于小班幼儿年龄小, 音乐知识掌握的很少, 注意力又很难集中, 因此, 对兴趣的调动和注意力的培养是上好音乐课的关键。这时单调乏味的传统型的节奏训练就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教师在音乐活动开始前, 就要巧妙地运用“请你像我这样做—我就像你这样做”“小鼓-小鼓-咚-咚”等游戏形式, 来训练小班幼儿的节奏感, 这样不仅巧妙地训练了孩子的节奏感, 还能集中他们的注意力, 为下面的活动课打好了基础。并且会使孩子们兴趣浓厚, 乐此不彼。

二、创设环境, 让小朋友尽快进入角色

由于小班幼儿年龄小, 活动的时间不宜过长, 所以教师一开始就要想办法一下子抓住小朋友的注意力, 让他们尽快进入角色, 导入正课。在《蜜蜂做工》这一活动的导入中, 教师抓住了幼儿喜欢听童话故事的特点, 就把“蜜蜂做工”的场景改编成童话故事, 再用优美的轻音乐《山谷的早晨》为音乐背景, 最后配上动听的童话语言和优美的肢体动作, 把小朋友带进了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小朋友既欣赏了故事, 又了解了勤劳的蜜蜂做工的情景, 并且从故事里也了解了歌词的内容和大意, 还不失时机地培养了小朋友从小爱劳动的好品质。

三、巧用象声词形象生动地练声

由于小班小朋友年龄小, 对发声练习根本不懂, 也没有兴趣, 但是为了保护小朋友的嗓子, 这一环节必须要有。所以教师在小朋友听完《蜜蜂做工》的故事之后可提问:蜜蜂是怎么唱歌的呢?“嗡嗡。”“那咱们学学小蜜蜂唱歌好吗?”“蜜蜂-唱歌-嗡嗡嗡嗡。”这样就达到了良好的练声效果, 避免了枯燥乏味的教学, 还锻炼了小朋友的模仿能力。

四、用漂亮的图画表现歌词的大意

对年龄尚小的小班幼儿来说, 他们的知识积累很少, 对歌词的理解和记忆是很难掌握的。教师把歌词大意用色彩鲜艳的图画表现出来, 一幅画就是一句歌词, 这样小朋友既欣赏了美术, 还记住了歌词, 并且理解了歌词大意, 为学唱歌曲打好了基础。如《蜜蜂做工》一课有一句是“嗡嗡, 大家一起来做工”, 教师可用美丽的花草为背景, 再画上小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采蜜做工, 这样小朋友就会很乐意地接受歌词, 同时还培养了小朋友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更渗透了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

五、游戏活动是小班音乐教学的重要手段

小班幼儿喜欢玩游戏、爱听故事, 教师根据这一年龄特点, 在教唱歌曲时, 可用游戏的形式进行, 既增加了童趣, 提高了教学效果, 也避免了单一的教唱形式。如《蜜蜂做工》一课, 因为前面小朋友已经通过故事了解了蜜蜂做工的情景, 教师就抓住辛勤的蜜蜂爱劳动这一主题, 让小朋友也学蜜蜂去做工, 教师可以扮成蜜蜂妈妈, 带小蜜蜂去做工, 这时就让小朋友戴上教师提前准备的蜜蜂头饰, 跟着“妈妈”去做工, 做个爱劳动的好宝宝, 一边做工一边跟“妈妈”学唱歌曲《蜜蜂做工》。

总之, 小班音乐课并不是简单地教唱歌曲, 而是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小朋友对音乐的兴趣, 且在活动中不失时机地进行素质教育, 寓教于乐。教师要有一颗童心, 及时活跃活动气氛, 让小朋友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各种知识, 从小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才能有声有色地上好音乐课, 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附:《蜜蜂做工》教案:

活动目标

一、通过优美的音乐和动听的故事培养小朋友对艺术的欣赏和对音乐内涵的理解能力。

二、通过节奏、律动、挂图等各种活动形式来培养小朋友游戏和演唱歌曲的兴趣。

三、通过音乐活动从小培养小朋友热爱劳动的良好品质。

活动准备

一、场景布置——大花园

二、《蜜蜂做工》和《山谷的早晨》录音带。

三、小朋友人手一个小蜜蜂头饰;教师讲故事时用的小花猫和蜜蜂妈妈的头饰各一个。

四、奖励小朋友用的小魔盒【里面有好多小朋友喜欢吃的食物】和小红花若干。

五、根据歌词绘制的四幅挂图。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一) 组织。师:请你像我这样做【拍手点头、跺脚、叉腰、拍退、转手腕……】幼:我就像你这样做。

(二) 节奏训练。

A.让小朋友跟老师的口令打节奏:拍拍小手跺跺脚、拍拍小手点点头、拍手点头叉叉腰……B.敲小鼓跟老师的口令节奏敲小鼓【小朋友拍自己的小凳子:我的小鼓咚-咚, 我的小鼓咚咚咚, 我的小鼓咚-咚-咚咚咚, 我的小鼓咚咚咚-咚咚咚。】

二、基本部分

(一) 导入。让小朋友闭上眼睛静静地坐在凳子上, 听听谁来了。【制造悬念, 集中注意力】师:头戴小花猫的头饰, 模仿小花猫的叫声喵-喵, 我是谁呀?幼:小花猫。师:请小朋友睁开眼睛看看我是不是小花猫啊?幼:是小花猫。师:小2班的小朋友耳朵真灵都很聪明, 所以啊小花猫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很好听的故事, 想不想听啊?幼:想【引出故事——《蜜蜂做工》。根据歌词大意自编故事, 略】

(二) 小花猫在《山谷的早晨》背景音乐中, 绘声绘色地用童话语言、优美的肢体动作开始讲《蜜蜂做工》的故事。

(三) 提问:刚才小花猫讲的是谁的故事? (蜜蜂) 蜜蜂在干什么? (采蜜) 它为什么要这么辛苦的做工呢? (准备冬天的粮食) 蜜蜂一边做工一边还在干什么? (唱歌) 蜜蜂是怎么唱歌的哩?嗡嗡嗡……那么请小朋友学学小蜜蜂唱歌好吗? (好。导入发声练习)

(四) 放声练习。教师:蜜蜂唱歌。幼:嗡嗡嗡嗡, 声调从低到高反复练习几遍, 为唱歌做准备。

(五) 师:老师把《蜜蜂做工》的故事编成了一首很好听的歌曲, 小朋友想听吗?幼:想 (导入教唱歌曲) 。

(六) 教师范唱歌曲《蜜蜂做工》。

(七) 师:老师还把这首歌曲画了出来, 请小朋友看挂图【出示根据歌词画的挂图, 目的是加强记忆故事情节, 理解歌词大意, 附图】

(八) 跟唱歌曲数遍。

(九) 小朋友和教师头戴蜜蜂头饰, 让老师扮蜜蜂妈妈, 带小蜜蜂去花园采蜜【放《蜜蜂做工》的录音, 一边采蜜一边跟唱歌曲】

(十) 用魔盒和小红花奖励表现突出的小朋友, 当然也要鼓励能力弱的, 让他们增加信心。

三、结束部分

蜜蜂采蜜累了, 要回家了。妈妈带蜜蜂回家休息, 结束活动。

四、课后反思

幼儿园小班音乐游戏活动组织分析 篇3

【关键词】幼儿园小班;音乐游戏;组织活动

音乐游戏可以让幼儿在欣赏音乐之余,将其通过肢体行动等方式表达出来,对于培养幼儿欣赏艺术的能力具有重要影响。并且幼儿园指导纲要中,要求幼儿园能够定期组织活动,从而实现对幼儿审美能力的培养。幼儿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阶段,喜欢对身边的事物进行模仿,使用音乐游戏教学,则可以有效实现对幼儿审美能力的提升。因此,加强幼儿园小班音乐游戏活动组织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科学设计幼儿园小班的音乐游戏活动程序

幼儿园小班的学生由于其年龄较小,因此需要在进行背景设计,以及选材上都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进而吸引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例如,在组织《小鸡与小鸭》这个音乐活动时,教师就可以从以下几个步骤开展:首先,教师需要装备好服装道具,或者通过对其进行标记等方式,将班级学生分为小鸡和小鸭,让他们分别穿上具有小鸡小鸭标志的服装,然后教师通过情境设置,以及语言音乐的渲染,让幼儿都融入到该音乐活动当中,体验小鸡破壳环节;其次,教师通过使用一些方法和手段,让小鸡和小鸭笑起来,使活动的气氛逐渐热烈起来,从而增强该游戏的活动氛围,让幼儿之间产生亲切感,使幼儿更加深切的融入到该项活动、迅速进入到自己的角色当中,实现小鸡小鸭笑的内容;最后,教师要趁热打铁,为幼儿设置一个充满趣味的情境,并引导幼儿逐步开展游戏。在此过程中,幼儿园教师需要注意,不要使用枯燥的语言对幼儿进行说教,这样很可能会打消幼儿的积极性,影响音乐游戏的效果。教师可以通过开展某个小活动,为学生进行示范等方式,告知学生一些注意事项,让幼儿在欢笑中,明确游戏中禁止的事项。这样的方式,可以充分展现幼儿的个性,有助于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选择具有新意的幼儿园小班音乐游戏题材

选择具有新意的幼儿园小班音乐游戏活动题材时,既要保证活动具有教育意义,又要保证活动能够调动幼儿的兴趣,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为此,需要幼儿园在进行幼儿园小班音乐游戏活动时,可以从幼儿的兴趣爱好以及身心发展状况着手[1]。例如,《碰一碰》这个音乐游戏,它是一首非常轻快的歌曲,并且歌曲也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园小班的孩子由于刚刚进入幼儿园,内心缺少安全感,还非常依赖家人。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这个心理特点,在开展该项音乐游戏时,多让幼儿进行身体接触,如互相抱一抱等,让其在欢快的氛围中,减少内心的焦虑与紧张,从而逐渐从惧怕的心理中走出来,与小伙伴一起游戏。

三、利用音乐游戏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为了增强幼儿对音乐的敏感程度,需要从小锻炼幼儿对音律、音色等的掌握与认识,让其在学习中激发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此,需要教师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幼儿的训练:第一,让幼儿在参与音乐游戏活动时,能够对音乐的快慢、乐曲的强弱等进行认识与明确,然后根据乐曲的不同,以及节奏的变化等,做出相应的动作,或者进行隐藏;第二,教师可以借助音乐,让幼儿理解游戏的规则,从而增强幼儿对音乐的敏感度[2]。教师在设计音乐活动时,需要使活动贴近实际生活,并且在进行活动时,通过播放不同曲目让幼儿明确其用意。例如,教师在讲活动中的注意事项时,就可以通过播放低沉的音乐,让幼儿知道这些内容都是不可以做的,而在讲游戏规则时,就可以播放一些舒缓、轻快的音乐,让其知道这些是允许做的。

四、发挥示范在音乐游戏中的作用

幼儿园小班的学生由于其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了其活泼好动的性格,并且由于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他们也非常善于对各种动作进行模仿。因此,将幼儿园小班的音乐游戏活动中添加一些动作模仿等环节,则会极大的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幼儿由于其思维还没有完全的形成,因此只能对一些表象的事物进行模仿[3]。教师可以利用幼儿的这个特点,在幼儿进行模仿时,让他们阐述对音乐的理解,教师通过与幼儿的交流、鼓励,帮助其正确理解其中的含义,进而实现音乐教育活动的目的,达到培养幼儿审美能力的目的。

五、总结

综上所述,幼儿园小班音乐游戏活动的开展,对于从小锻炼幼儿园幼儿的审美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等方面的能力都有重要的影响。因此,需要幼儿园教师能够给予足够的重视,根据幼儿发展的身心特点,科学的设置游戏环节,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实现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颜云娥.幼儿教师如何有效组织音乐游戏[J].才智,2011,(15):318.

[2]张岩.浅谈音乐在体验式家长会中的应用[J].东京文学,2014,(4):31-31.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 篇4

1、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体验与朋友合作的快乐。

2、发展幼儿大胆表现的能力及感受力。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五张;音乐磁带、录音机。

2、一次性碗每人一个。

活动过程

一、调动生活经验,激发兴趣。

你们喜欢吃荷包蛋吗?

看过爸爸妈妈煎荷包蛋吗?

是怎样煎的?

二、请幼儿欣赏音乐第一遍。

有个小朋友可喜欢吃荷包蛋了,我们仔细听听小朋友是怎样煎蛋的?

三、出示挂图,帮助幼儿理解歌词。

歌曲里唱了什么?是怎样煎荷包蛋的?

四、边看图片边用动作表现歌词内容。

你们想不想自己学着煎荷包蛋?(在自己座位上边唱边表演)

五、教师完整地表演给小朋友看。

刚才看到小朋友煎得可香了,老师也想来煎一个。

六、引导幼儿创编邀请别人吃荷包蛋的动作,集体表演一遍。

荷包蛋煎好了,心情怎样?

你想请朋友来吃你的荷包蛋吗?

我们怎样请朋友,用个很美的动作。

七、集体表演煎荷包蛋。

我们一起煎荷包蛋给自己的朋友和后面的老师吃好吗?

八、小结

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教案 篇5

用肢体动作表现劳动的情景,感受音乐的节奏、力度变化,体验搬新家的快乐。

活动预备:

1、与主题相关的经验(略)

2、多媒体课件、音乐录音

活动过程:

1、唱唱跳跳

律动《大头儿子小头爸爸》

“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最近碰到一件很兴奋的事儿,让我们听着音乐表演他们兴奋的样子吧!”

2、说说做做

(1) 出示幼儿作品,引出搬新家。

“你们猜猜,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为什么这么兴奋?”

(2)出示乱糟糟的家画面,引发大扫除愿望。

“我们跟着音乐来进行大扫除吧!”(幼儿跟着音乐用动作表现劳动的情景)

(3)个别动作的解析

如:擦窗--解析空间和姿态

吸尘器--解析肢体表达的不同方式

拖地板--提升生活经验

教师用哼唱形式小结:(出示收拾干净的房间)我们今天大扫除,真呀真兴奋。你擦窗来我拖地,房间变干净。

(4)(出现搬家卡车画面,引出搬家情景)

“猜猜先搬什么?”--听低沉、缓慢的音乐,讨论怎样表现搬大大、重重的东西。

“再搬什么?”--听轻快、跳跃的音乐,讨论表现搬小小、轻轻东西的动作。

教师以哼唱形式小结:(出示漂亮的新家)你搬我搬大家搬,家具放整洁。大家一起来劳动,新家更漂亮。

(5)教师表演舞蹈。

3、唱唱乐乐

夸夸唱唱《我们的新家》。

今天的这个音乐活动是从“我爱我家”的主体背景下生成出来的,在整个主体的进行中,我们为孩子们创设的是一种家的感受,爱的体验。我认为音乐活动就一定要让孩子感到开心,要通过多种形式来让孩子体验主题,丰富情感。因此,我创设了一个大头儿子小头爸爸这样一个孩子们耳熟能详的情景动态作为本次活动的载体。比如:开始部分的律动,第一段是个体动作,第二段则基本上是双人的动作,这些亲一亲、抱一抱、跷跷板的动作都能在平常孩子们与父母的生活中找到痕迹,所以以这个大头儿子小头爸爸的情节来贯串整个活动,可以更自然的激发孩子们对家人,对亲情的认知和体验。

那么,在具体的设计上,我也有自己的一些具体设想。

一是在音乐活动中如何让孩子表现动态、经验和动作呢?所以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我尝试从不同的.角度来让孩子们有各种表现的机会和形式,比如:我选择了擦窗、吸尘器、拖地板这几个动作进行解析的时候其实是有明确的指向性的。擦窗的动作解析相对集中于空间和动态的表现;吸尘器的动作解析相对集中于肢体动作的表现;而拖地板的动作解析则相对集中于生活经验的表达。我想通过空间动态、肢体动作、经验表达着几个不同的辐射面丰富孩子们表现的经验。

二是我觉得音乐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能找到音乐的落脚点和联系点。比如:我们的心情愉快的时候、做家务的时候都会不由自主地哼唱不知名的曲调,我们之间挥敲击出一连串的声响等等,所以今天我们又把听辨音乐作为一种单纯的音乐元素来出现,而是结合了平常的劳动经验,将重点放在经验和动作的互补上,将节奏、力度的变化通过搬场来呈现,通过生活经验表现出来。比如:听辨沉重、轻便的音乐形象,猜一猜搬场车上有什么?还有些什么?让孩子将对音乐的感受力与实际的物体相结合,使物体形象和音乐形象产生联系,通过二者的匹配来表现听辨的感受。

幼儿园小班《秋天》音乐教案 篇6

1、体验歌词的意味,有感情的学唱歌曲。

2、鼓励幼儿创编不同的动作,模仿秋天落叶飞舞景象。

准备:

ppt、落叶若干(实物或者剪纸)、磁带

过程:

·欣赏秋景,感受秋天

——“今天,荣老师先请你们欣赏一些图片,请你们告诉我,你看到了些什么,感受到了些什么?”(请幼儿观看图片后说说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你是从什么地方发现的、怎么感觉到的?”(幼儿从生活中回答)

小结:原来我们可以从穿着发现秋天,天渐渐的凉爽了,我们穿上了长裤和长袖。我们还能从地上的落叶发现秋天,树叶变黄了,从树妈妈的身上掉落下来。我们还可以从很多很多的地方发现秋天,比如水果,有些水果是只有在秋天才有的。

“接下来,我请你们听一种声音(落叶咔咔的声音),你们猜猜会是什么声音呢?”(幼儿回答)

“原来是树叶干枯的声音。我这里有很多树叶,我请你们每个人拿一片叶子贴在自己的胸前,这就代表现在啊你们成了树叶宝宝了。”

·学唱歌曲,创编动作

——“今天,我带来了一首歌曲,名字叫‘秋天’。歌曲描述的是秋天的一种景象。秋天里也凉爽的风,有漂亮的黄色落叶,有暖洋洋的金色太阳,那歌曲里面说的会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听听它是什么、做了两件什么事情?”(幼儿欣赏、回答)

“原来,唱的也是是秋天的树叶,它从树妈妈的身上掉落下来,被风伯伯轻轻一吹,到处的怎么样呀?飞呀飞,飞呀飞,飞的累了,到哪里去休息啦?”(幼儿回答)

教师清唱,幼儿倾听

——“好听吗?树叶宝宝们?我们一起来唱唱看。”(第一遍学唱)

“第一段的时候啊,树叶到处飞呀飞,我们唱的时候要怎么样?第二段的时候,它累了,要休息了,唱的时候我们又要注意什么吗?”(幼儿回答)

小结:第一段是很优美的,很轻快的,第二段是轻轻的,柔和的。

“我们可要在唱的时候也要注意了,我来听听哪片小树叶的歌声是好听的。”(幼儿第二遍学唱)——“老师看见小朋友唱歌的时候还作了很多小树叶飞和小树叶睡觉的动作,我们一起来做做看好吗?”(幼儿边唱边跳)

“我看见许多小树叶都飞得很美的,我想请两片小树叶来说说他们刚刚是怎么飞的?”(幼儿讲讲)

“小树叶是怎么飞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看实物或者影片)

“小树叶是不是直直的落下来的?它要左右飘动,然后慢慢的落下来。”(有时间的话请幼儿模仿一下)

“请小树叶们都来再来飞一飞,我来看看哪片叶子是秋天中最美的,歌声即好听舞也跳的好看。”(幼儿边唱边跳)

·活动结束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 篇7

兴趣是产生学习的重要心理动机, 由于幼儿年龄较小, 学习动机与活动本身有更直接的联系, 因此笔者常用幽默的语言、生动的比喻, 使音乐活动充满情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 经常让幼儿接触适宜的、各种形式的音乐作品, 有利于丰富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这就要求教师在音乐教育中, 应非常重视幼儿情感的融入和表达。如在小班第一首歌唱音乐教育活动中, 我常带领幼儿学习歌曲《我爱我的幼儿园》, 在轻松快乐的情绪和氛围中, 既可以使幼儿第一次在心理上感受到幼儿园是一个大家庭, 又可以使幼儿尽快地摆脱离开父母的焦虑, 瞬间消除对幼儿园这个陌生环境的紧张感, 从另外一种途径上拉近了教师与幼儿之间的距离, 增长了幼儿与教师之间的感情, 营造了一种平等、宽松、和谐的氛围, 也让幼儿在歌曲中, 感受到音乐教学的魅力所在。

二从乐趣方面激发小班幼儿音乐感悟力的探索

众所周知, 幼儿对事物的注意力还未养成, 具有很大的随意性, 对某一事物的关注持续时间短, 想法古灵精怪, 且易受情感支配, 他们的种种特点都对日常的教师教学活动发起了挑战。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有必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式, 把复杂关系变成简单关系, 把静态的图片变成动态的视频, 把教学过程中不易观察到的现象清晰地呈现在幼儿面前, 从而解决他们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 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对教学内容的思考。如在音乐活动《小蜗牛》中, 我利用课件及电脑多媒体向幼儿展示了小蜗牛记性差, 出门后总是找不到自己的家, 后来它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身上带着一支小蜡笔, 一边走一边画, 顺着线条找回家。憨态可掬的动画小蜗牛形象一下子就牵动了孩子们的心, 幼儿们为总是找不到家的小蜗牛担心, 又为蜗牛妈妈找到了小蜗牛而高兴。这极大地调动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引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 萌发了幼儿探索的欲望。

在选择歌曲时, 应尽量从歌词到音乐, 从体裁到形式, 从结构到风格都贴近幼儿的生活, 有些歌曲要经过改编才有兴趣, 使幼儿们感到十分有趣, 这样既唱歌又游戏, 还增加了节奏感。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声音”。作为教师, 可以引导幼儿大胆地创新, 独立地思考, 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现在提供给孩子学习的歌曲一般都是开放性的, 都留有探索创编的余地。仿编歌词, 根据歌曲创编动作、用不同的形式、感情、速度演唱歌曲等, 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孩子创造性的发展, 让孩子的创造思维更上一个台阶。

三从动趣方面激发小班幼儿音乐感悟力的探索

在日常生活中, 幼儿是非常喜欢学习律动的, 随意动作如行走、跑、跳等动作都是律动。律动突出的特点是动作比较随意, 动作技能要求不高, 动作范围广泛, 幼儿会非常感兴趣, 也会感到易学。如在活动《汽车嘀嘀》中, 笔者首先带领幼儿复习歌曲《我爱我的幼儿园》, 再带领幼儿做音乐游戏“红绿灯”, 最后带领幼儿做开汽车的活动, 这样既增加了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 又给了幼儿美的体验。

四从嬉趣方面激发小班幼儿音乐感悟力的探索

除了身体动作可以增加幼儿对音乐作品的感悟力之外, 音乐游戏也可以增加幼儿的感悟力。音乐游戏是在音乐的伴随下而进行的游戏活动, 它是一种比较特殊的音乐活动。从内容和主题来分, 音乐游戏可分为两种。其中有主题的音乐游戏, 一般有一定的内容或情节, 有角色及游戏的动作。如《找小猫》的游戏, 可由教师扮演“猫妈妈”, 全体幼儿扮演“小猫”。根据游戏中的情节内容, 模仿做小猫轻轻走路、躲藏等动作。由“猫妈妈”按照游戏中的情节提示去找“小猫”。小班的孩子角色意识很强, 幼儿喜欢把自己扮演成各种小动物和老师一起做游戏, 尤其喜欢能在游戏情节中加入“大灰狼”、“大老虎”等角色, 来满足心理受刺激的需求, 因此, 可以设计音乐游戏《小白兔和大灰狼》, 让幼儿在感知游戏情节的同时, 用身体动作来表现音乐, 并感受音乐游戏所带来的乐趣。

此外, 教师范唱对小班幼儿音乐感悟力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范唱的优势在于: (1) 教师即兴现场演唱是活生生的, 富有灵气的, 是充分体现音乐艺术是表演艺术的本质的; (2) 教师现场的即兴演唱方式, 能形成表演者和欣赏者现场的互动与交流, 这种现场互动交流最能感染幼儿的情感, 激发幼儿的模仿欲望。

总之, 良好的音乐感悟力是进行各类音乐活动的灵魂, 而创新化的教学手段则是培养幼儿音乐感悟力的主要途径。作为教师, 我们需要通过灵活多样的途径发掘幼儿的音乐潜能, 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

摘要:音乐教育作为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利于幼儿智力的开发和行为的养成。通过对小班幼儿音乐教学活动的实践和思考发现, 通过加强情感的交流, 运用趣味化的教学手段, 适时地运用舞蹈和穿插游戏活动等方式, 可以提高小班幼儿的音乐感悟力, 从而影响幼儿对音乐的解读能力和表现能力。

关键词:小班幼儿,感悟力,音乐活动,策略

参考文献

[1]张凌云.在唱歌活动中提高音乐感受力[J].幼儿教育·教师版, 2012 (10)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 篇8

关键词:音乐游戏;幼儿教育;应用;兴趣爱好

一、音乐游戏要选择有利于记忆音乐旋律的音乐

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他们刚刚接触新的事物,很多方面的发展还不够完善,对于新事物的理解和接受能力较差。为了使音乐游戏教学过程中能够完整的进行,教师可以为这个游戏配备一个好听的音乐,也可以是配有歌词的曲子,这样能够有效的吸引幼儿的目光,使孩子对于音乐更加感兴趣,从而提高音乐学习效率。例如教师可以选择《点点虫》这个曲开展音乐游戏,在唱歌词“虫虫飞,飞上屋……”孩子们可以根据歌曲进行动作表演,模仿蟲子飞的动作。通过这样的动作不但增强了幼儿的模仿能力,还能够使幼儿对于音乐游戏的技巧灵活掌握。

二、对音乐游戏活动形式进行精心设计

为了能够有效的开展幼儿音乐课程,教师应该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精心为学生设计音乐课程。对于幼儿来说,他们对于具有趣味性的教学形式比较感兴趣,因此,教师应该在设计课程的时候应该尽量做到新颖有趣,这样才能够有效的吸引孩子们的目光,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在这样的音乐课堂上,教师应该做到循序渐进,当学生掌握了比较简单的音乐之后应该增加难度,从而提升学生音乐水平。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将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其中,为学生制定一个适合幼儿的学习目标,不断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从而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例如在学习|《拉拉勾》这个音乐游戏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两方对唱这样的课堂情境,让孩子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通过这样的学习不断激发幼儿的音乐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三、实现音乐游戏中音乐故事的情景化

对于幼儿来说,他们的年纪比较小,心理承受能力和对于新知识的接受能力有限。而音乐的艺术性是比较抽象难懂的,为了能够使孩子们感受到音乐,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情景,增添故事色彩,使音乐课堂更加具有趣味色彩。在这样的课堂上,会给孩子一个宽松的课堂气氛,使幼儿感受音乐的美妙。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幼儿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情景,不断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并通过音乐提高幼儿的艺术修养,完成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幼儿音乐教案小班 篇9

幼儿音乐教案小班:过马路

活动目标:

1、通过身体动作感受小姑娘、老爷爷和警察叔叔三个不同的音乐形象。

2、培养安静倾听音乐的习惯。

活动准备:

Ppt,音乐,

活动过程:

一、出示斑马线,说说“过马路”师:瞧,这是什么?什么时候需要它?

师:我们在过马路的时候要走在斑马线上。那么马路上有谁?有哪些人过马路呢?他们走路的样子有什么不一样?

师:马路上有警察,每天都有许多人要过马路,有小姑娘,还有老爷爷。

二、听赏音乐

1、师:音乐就好像我们人在说话,接下来的这段音乐里就讲述了几位不同的人过马路的故事,让我们仔细地听一听,谁先过马路?谁后过马路?

2、引导幼儿倾听音乐,并用踮脚尖和捶捶背的动作表示小姑娘和老爷爷,用敬礼的`动作表示警察叔叔。

3、幼儿讨论,并用身体动作表演

师:在音乐里,你听见谁先来过马路的呀?(幼儿讨论,尝试动作表现)

小结:最先来过马路的可能是一位小姑娘,他走起路来蹦蹦跳跳,很轻松。

师:接下来又是谁来过马路了?(幼儿讨论,尝试动作表现)

小结:接下来过马路的可能是一位老爷爷,他走起路来慢慢悠悠,很吃力。

师:最后,是谁走过来了?(幼儿讨论,尝试动作表现)

小结:最后可能是警察叔叔走过来了,他走起路来精神饱满,步伐有力。

一天早晨,小姑娘背着书包蹦蹦跳跳的去上幼儿园,来到斑马线前,小姑娘等到绿灯了便高兴地过马路。就在她准备要穿过马路的时候,小姑娘忽然看见有位老爷爷正拄着拐杖,弯

着腰想要过马路。小姑娘连忙说:“老爷爷,别着急,我来帮助您。”说着,小姑娘跑过去搀扶着老爷爷一步一步的过马路。哎呀,不好啦,信号灯马上要变成红灯啦,老爷爷和小

姑娘还在马路中间走呢!这可怎么办呀?就在这紧急时刻,一位警察叔叔走过来了,他有礼貌的向老爷爷和小姑娘敬了个礼,然后对着两边的车辆做手势,示意车辆继续等待。老爷

爷和小姑娘在警察叔叔的帮助下顺利穿过马路,他们对警察叔叔说:“谢谢您!”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捉小鱼 篇10

活动目标:

1.发挥幼儿主动、观察能力;

2.提升幼儿对音乐的识别能力;

3.增强幼儿间的互助友爱,使他们体验互相帮助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设置相应的游戏环境,海波纹(用蓝色纸做)、水草(用绿色纸做)、美丽的石头(用废纸揉成纸团);

2.小鱼头饰若干、老渔翁头饰一个、呼拉圈一个(当鱼网);

3.《捉小鱼》磁带一盒、录音机一台、鱼缸一个。

游戏过程:

一.利用手指游戏将幼儿带入上课状态;

方法:儿歌加手指游戏:

拇指拇指碰碰,挂在脑边摇摇 食指食指打打,放在耳边想想 五根手指分开,放在眼前看看 小手小手真灵巧,做出许多好东西 做只大雁飞飞,做个喇叭吹吹 做个电话打打,做只小猫叫叫 小手小手累了,放在耳边睡了

铃铃铃,时间到 小朋友们快坐好 上课做个乖宝宝

二.利用环境引起幼儿对游戏的兴趣

方法: 1.将幼儿带入模拟现场,告诉他们:“今天我带小朋友们去海里玩,看看海里五颜六色的鱼,绿绿的水草和美丽的珊瑚,你们看看多漂亮啊”!

2.请出一个新朋友(小鱼),请小朋友观察小鱼在水里面是怎样游的,并让小朋友学小鱼游泳的样子(任选2-3个小朋友),小朋友学小鱼游泳时放音乐。

3.询问哪位小朋友过去观察过小鱼如何吃东西,并请小朋友模仿。模仿时表扬模仿能力强的,并纠正模仿效果不好的小朋友的动作。

三.利用故事(讲故事同时播放音乐)介绍游戏的玩法,引起幼儿对游戏的兴趣

方法:

1.开场白:小朋友们都知道小鱼是怎样游泳,怎样吃东西的了,小朋友们有没有听过小鱼的故事啊?(说话时表情有吸引力)

2.讲故事:

在一个晴朗的下午,岸边静悄悄的,小河里可热闹了,原来是一群小鱼在河里游来游去的,可漂亮了。有的在做游戏,有的在唱歌跳舞,还有的在聊天。

哎呀,玩了半天了,小鱼们肚子饿了,开始四处找东西吃,就在他们吃东西的时候,突然间有个老渔翁拿着一个大网来捉他们了,小鱼们纷纷四处逃跑,有的小鱼躲在石缝里,有的小鱼躲在水草下,有的小鱼游的很快,逃离了鱼网,但是游的慢的小鱼快要被老渔翁抓走了,它们非常害怕,就在这个时候游的快的小鱼们没有自己逃跑,又回来帮助速度慢的小鱼,它们互相帮助,都藏到了安全的地方,所以一个都没有被老渔翁捉住。老渔翁一条小鱼都捉住,只好回家了。

关键点:讲故事同时用音乐速度的快慢表示小鱼们游泳速度的快慢

四.与小朋友一起游戏《捉小鱼》

1.介绍头饰和环境。

2.请小朋友们扮演小鱼,老师扮演老渔翁,根据刚在讲的故事的内容作游戏。

3.播放音乐,开始做游戏,并分两组进行,最后对游戏进行评价

① 播放音乐,以音乐速度的快慢表示游的快慢,老师引导幼儿。

② 在小鱼被捉住时,告诉小朋友们:有的小鱼被老渔翁捉走,它们多可怜啊,咱们应该互相帮助,当我们看到自己的同伴游的慢的时候,互相帮助,别让老渔翁捉走。

③ 小鱼没有被捉住时,告诉小朋友们:小鱼们都躲到安全的地方了,是通过小鱼间的互相帮助的,大家多高兴啊!这样增强幼儿间的互相友爱,体验帮助别人的乐趣。

活动自评:

1.本游戏不是直接进行,而是通过环境和手指游戏先让幼儿进入活动状态,逐步吸引幼儿参与游戏。

2.游戏不是死板的让幼儿去做,而是通过自我模仿和识别进行,对幼儿在音乐的识别能力,及自我理解上有锻炼和提高。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 篇11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于孩子们的成长和成才的作用不言而喻。新的《纲要》艺术领域目标指出,要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对周围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培养幼儿艺术表现和创造的能力。幼儿音乐表演教学是学前教育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对幼儿的智力发展、道德养成、意志品质的培养、身体素质的提高、审美能力的培养等,都具有课堂教育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幼儿的思维是形象思维,幼儿音乐表演恰恰能够反应这些特点,也能够满足他们的要求。

关键词

音乐表演 尊重 主体性

人们都说孩子是最纯洁的,在他们小小的心灵里,什么都是美好的。整天与这些可爱的孩子朝夕相处,时常,一种幸福的感觉会油然而生。每当这个时候,我都觉得自己像一个孩子,仿佛回到了童年,快乐的时光是那么的清晰。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在孩子面前,我们不能太严肃,但是也不能太幼稚,总把自己当成孩子,有事没事耍耍小脾气,我们应该努力成为他们的朋友,让他们从心底里接受我们,喜欢我们。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走进孩子的世界,理解他们,关心他们,照顾他们,教育好他们。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幼儿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音乐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音乐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孩子掌握一些音乐技能,而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儿童音乐教育首先是一种以音乐为手段所进行的人的基本素质教育。记得一位伟大的作家说过“音乐是一种使人迷恋善良、美和人道主义的最美妙、最精细的手段……”,作为最富有创造性的艺术,音乐对孩子的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能培养孩子的兴趣,让孩子充满自信,感受喜悦。可以说,音乐与人的生命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是一种最美的艺术形式,幼儿对音乐具有一种本能的反应。强烈的音乐、鲜明的节奏、美妙的旋律都能使幼儿情绪高涨、心情愉悦。音乐随着时间流动、运动的形态,不断发生着新的变化,这些对我们身体内的一些器官都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

音乐的重要性,已经有目共睹了。首先我们要培养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最能体现出幼儿兴趣的就是音乐表演,它是幼儿歌唱和舞蹈的综合,让幼儿在歌唱中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在熟练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创编,从而使幼儿在情感上获得美的享受。音乐表演能培养幼儿的想象力,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丰富幼儿的情感,使幼儿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幼儿创造力的萌发剂。那么,到底如何进行音乐表演教学呢?现在就让我谈谈自己的几点感受:

一、学会尊重幼儿,激发音乐欲望,选择适合幼儿表演的歌曲

孩子都是好动的,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首歌曲是否适合幼儿歌唱,要看它能否激起幼儿歌唱的兴趣和欲望。如果这首歌曲成功地引起了幼儿的兴趣,那么幼儿在活动时会非常的积极。相反,如果你选的歌曲没有引起幼儿的注意,那么你收到的效果显然就不尽人意了。所以我们在选择歌曲时,应该注重幼儿的个体差异,首先要选择便于幼儿理解的歌曲,歌曲的内容要简单明确,比如《数鸭子》《梳头》《小鸭小鸡》《我上幼儿园》等,内容要适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激发幼儿的兴趣;还要选择朗朗上口的歌曲,节奏感要强,便于幼儿演唱,让幼儿更快更好地接受歌曲;而后可以选择节奏鲜明的歌曲,比如《好孩子不要妈妈抱》《捏拢放开》《谁饿了》等,孩子们一听到音乐就能随之拍手舞动,跟着音乐唱起来,动起来;最后我们还可以选择一些利于幼儿展开想象的歌曲,比如:《我爱我的小动物》《春天》等,让幼儿在理解熟练的基础上,大胆发挥想象,进行创编,提高幼儿的创作能力。

因此,教师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合、便于幼儿演唱表演的歌曲,让幼儿更快更好地掌握,这样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选择或创编歌曲时,音乐的内容与性质要匹配。在活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要提示幼儿注意音乐与实际生活的相互渗透、有机结合,学会观察、发现,并能够正确地运用到音乐中。还要提醒幼儿,根据音乐的内容进行创编。在创编表演时,教师要求幼儿注意表情、动作等方面的展示,创编的内容不能和别人碰撞。还要鼓励幼儿积极大胆地表演,待幼儿表演完之后要及时评价、给予肯定,绝不可轻视或打击,这样会伤害孩子,扼杀孩子。要想让孩子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我们必须给孩子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让孩子尽情地发挥。

二、采取适当的方式导入活动

1.以游戏的形式引入。

游戏是孩子们的最爱,在游戏中孩子是最快乐、最活泼的。在音乐表演教学中,游戏也成了一种最新的学习方式。游戏可以表现孩子真实的情感,游戏的表演可以使孩子意识到自己内隐的心理过程,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和交往能力及对音乐活动的兴趣。我们班有几个孩子性格内向,不愿意开口唱歌,为了能让他们像其他孩子一样勇敢自信,我采取游戏的形式,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每次音乐活动时,我总是自己先唱一遍,让孩子初步感受歌曲内容,再适当运用一些动作与游戏的结合,提高幼儿学习的兴趣,加深歌词的理解。前几课的主要目的是鼓励幼儿能开口唱,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原来不敢唱的幼儿现在都能开口唱歌了,看着他们的进步,我无比地欣慰。

2.以音乐故事的形式导入。

幼儿歌曲虽然简短,但能描绘情节,与幼儿的音乐表演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把歌词编成动听的故事来吸引幼儿,用生动的语言向他们讲解是一种有效的导入方式。如《幼儿园像我家》,我给幼儿讲述幼儿园里有趣好玩的东西,老师就像妈妈一样关心他们、爱护他们,从而让孩子喜欢幼儿园,那么幼儿就能非常有感情地进行歌唱、表演了。

三、给予孩子足够的空间,让他们有足够的自主性

为了进行一次成功的音乐教学活动,首先,我们要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氛围。为了顺利开展活动,我与幼儿进行情感交流,所谓情感交流,其中包括角色的扮演。活动中,我们要接纳幼儿的差异性、独特性,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创设不同层次的问题情境,不同层次的幼儿在教师设置的教学氛围中,情趣高涨,跃跃欲试,群情激昂。此时,教师应该采取适度“放纵”幼儿的方法,把自主权留给幼儿,为幼儿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让幼儿学会思考,产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培养幼儿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技巧。活动中我扮演各种各样的角色,通过角色的扮演、逼真的表演,很自然地把幼儿带到音乐意境中来。其次还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细心观察孩子活动中的表现,以便及时引导改正。最后还要重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强调表现方法的多样性,同样的语言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表现出来,让我们的语言富有灵性、童趣和个性。当然,我们还要多为幼儿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其次还要多鼓励、多表扬,学会发现每一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把他们的闪光点挖掘出来,展示出来。

我发现在以往的音乐活动中,部分教师不尊重幼儿学习的主体性,在活动的过程中,没有考虑到孩子的感受,不知道孩子需要的是什么,而是一味地把他们当成接受技能的对象,不给孩子独立思考、想象的空间和相互探讨的机会。而是教师取而代之,直接将答案告诉孩子,这有什么意义呢?离开了老师,孩子还是一样什么都不懂,不会思考。长期下去,孩子对什么都没有兴趣,处于一种被动状态。音乐活动中的自主学习是孩子智慧、情感、创造性的体现,孩子们表现自我的机会。通过观察,我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方法,让孩子先学会欣赏、感受,给予孩子一定的发展空间。长期下来,孩子不但喜欢上了音乐,而且在音乐的熏陶下,孩子的各方面能力得到了提高。不同的音乐,使孩子的思维得到了锻炼,感受音乐的能力得到了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也得到了巩固,孩子的思维开拓了,课堂气氛也活跃了,师生感情更融洽了。

小班音乐游戏活动:豆豆找饼干 篇12

“听辨音的强弱、高低”是幼儿应具备的音乐能力之一。音乐游戏活动“豆豆找饼干”, 用卡通形象“豆豆”贯穿整节活动, 创设帮助豆豆找饼干的游戏情景, 让幼儿在听、想、找、唱中感知、表现声音的强弱变化。

活动目标

1.能听辨声音的强弱变化 , 并根据距离的远近控制声音的强弱。

2.锻炼听觉能力和控制声音强弱的能力 , 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准备:对于远近的空间距离有初步的感知经验, 初步学唱过《豆豆找饼干》歌曲 (歌词附后) ;物质准备:卡通豆豆图片一张, 卡通豆豆头饰一个, 饼干10块, 小鼓一个, 饼干贴纸若干, 布置森林场景。

活动过程

一、声势导入激趣

1.动动手。教师变化声音敲击小鼓, 提问:刚才小鼓说话的声音有什么变化? (从小声到大声) 我们把膝盖变成小鼓, 小手变成鼓槌, 一起来学学小鼓的声音吧。

2.动动脚。教师交替变换鼓声大小 (从大声到小声再到大声) , 提问:我们把地板变成小鼓, 把小脚变成鼓槌, 一起来学学小鼓说话吧。

二、练习声音的强弱变化

1.复习《豆豆找饼干》歌曲。

出示饼干, 师: 这是谁的饼干? 豆豆丢了饼干一定很着急, 我们用歌声提醒他找饼干吧!

2.结合图片进行声音强弱的练习。

(1) 出示图片, 引导幼儿用强弱不同的声音演唱。师:豆豆在离饼干很远的地方, 我们要怎么唱他才能听见呢?现在豆豆离饼干很近了, 我们可以用什么声音来唱? (2) 演示图片, 练习声音的强弱变化。师:可是豆豆没有发现饼干, 他又到别的地方去找了。如果豆豆离饼干又远了, 我们唱歌的声音有什么变化? 豆豆又走近饼干, 我们唱歌的声音有什么变化? 现在我们一起看着豆豆来唱一唱。

三、趣味游戏

1.介绍游戏玩法。

师:我们也来玩“豆豆找饼干”游戏吧。豆豆的饼干会藏在一个小朋友的身上, 小朋友要用歌声来告诉豆豆饼干藏在哪里。如果豆豆离饼干远, 我们唱得大声;如果豆豆离饼干近, 我们就唱得小声。不能直接告诉豆豆饼干藏在哪里, 只能用歌声来提示。

2.分角色游戏。

(1) 第一次游戏。师幼坐成大圆圈, 请另一教师当豆豆, 教师根据情况与幼儿一起唱, 用不同强弱的歌声提醒豆豆找饼干。找到后, 请豆豆说说是怎么找到饼干的, 小朋友是怎么帮助豆豆的, 进一步明确游戏的玩法。 (2) 第二次游戏。请一名幼儿当豆豆, 其他小朋友用不同强弱的歌声提醒豆豆找饼干。 (3) 第三次游戏。请豆豆在“森林”里找饼干, 其他小朋友边唱歌边拍手, 用声音和动作进一步表现强弱变化。

四、活动结束

师:今天大家都表现得很棒!现在请小朋友一起来分享今天找到的饼干吧。

活动点评

本节活动教师巧妙地设计了“豆豆找饼干”音乐游戏, 让幼儿获得听辨与控制声音强弱的能力。

第一环节教师运用声势导入, 交替变换鼓声大小, 引导幼儿倾听后用拍手和跺脚来表现声音的强弱变化, 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经验准备。

第二环节教师将难点前置。观察距离远近并用声音表现强弱变化是本次活动的难点, 教师根据小班幼儿的学习特点创设游戏情景, 并采取直观的图片演示来进行声音的强弱练习, 很好地突破了教学难点。

趣味游戏环节是本次活动的重点, 教师循序渐进地组织游戏。先是简练、清晰地讲解游戏玩法与规则, 再让一位助教当豆豆示范游戏, 然后请幼儿当豆豆玩游戏。同时, 教师在游戏过程中起到了支架作用, 如在第一次游戏时辅助幼儿歌唱, 第二次游戏时根据情况适当退出, 第三次游戏时放手让幼儿来控制声音。

此外, 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还善于关注个别幼儿, 如一个能力比较弱的幼儿几次错过位置找不到饼干时, 教师循循善诱:“豆豆找不到饼干着急吗? 想想你刚才走到哪里的时候小朋友的歌声变小了? ”同时, 教师能够随机把控游戏的难度, 体现了教学的智慧。

附《豆豆找饼干》歌词 (根据《两只老虎》曲调改编)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过端午》 篇13

活动目标:

1、感知ti ti和ta的节奏,区别拍子和节奏。

2、感受民族艺术美感,了解民族节日。

3、在情境律动中感受节日的快乐气氛。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CD、录音机、打棒人手一份、图谱一张、挂图。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1、师:小老鼠在河边遇见了龙舟爷爷,就问龙舟爷爷:“什么是端午节?”

2、了解和感受民族节日的气氛

教师根据图片中的粽子、香包、龙舟以及初夏的植物,让幼儿了解端午节的习俗。

二、通过学习儿歌感知节拍和节奏

1、语词律动

师:说着说着小老鼠就唱起了好听的儿谣,你听……

(配合音乐做律动,初次感知儿谣,教师做,幼儿模仿)!来自快思老师教案.!

2、感知拍子

师:老师每到一句都会点一个地方哦,你们跟着我做哦!

幼儿随教师肢体拍拍子,感知拍子的重拍点。

3、感知节奏,××

(1)师:我们一起来帮小老鼠拍手加油吧!

(根据节奏拍手,及肢体各部位的创编)

(2)感知节奏,感知ti ti和ta的节奏 教师画十六宫格,并画上节奏,认识ti ti和ta

(师幼共点十六宫格,感知节奏×和××)

三、乐器感知

1、介绍乐器——打棒

师:这个乐器叫什么名字?能发出什么声音?

(介绍打棒的正确用法及音色特点)

2、利用乐器干支节奏及拍子

(1)教师带领幼儿利用打棒打拍子

(2)教师带领幼儿利用打棒打节奏

四、律动,导出活动

师:我们和小老鼠一起去过端午节吧!

(教师念儿歌,做语词律动走出教室)

幼儿园小班音乐《谁饿了》教案 篇14

1.在游戏中初步学唱歌曲。

2.理解并初步表现小猫找老鼠时小心翼翼的情景和找到老鼠高兴地心情。

3.能与同伴一起合作游戏,体验并享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重点:

能与同伴一起合作游戏,体验并享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难点:

理解并初步表现小猫找老鼠时小心翼翼的情景和找到老鼠高兴地心情。

活动准备:

歌曲:《谁饿了》,大猫头饰一个.

活动过程:

一、在游戏中激发兴趣

1.师:小老鼠,今天啊老鼠妈妈要带着你们一起出去玩玩,你们愿意吗?

那,现在我们出发吧!(教师弹奏两遍欢快的)

2.配班老师做大猫边唱边找一遍师:看,谁来了?(教师弹奏沉重的)教师带领幼儿赶快躲起来。

二、幼儿律动学习。

1.引导幼儿回忆,用动作表现律动。

师:刚才谁来了?(大猫)肚子怎么样?(饿得咕咕叫)大猫是怎么出来的?(小心翼翼)看见小老鼠呢?(很开心)

2.师幼共同听音乐用动作表现小猫找老鼠时小心翼翼的情景和找到老鼠高兴地心情。

师:现在我们来做大猫了,去抓小老鼠,一定要轻轻地哦。

三、结束,创编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 篇15

【关键词】音乐活动;幼儿入园;适应性

很多托班的幼儿刚到幼儿园上学时,都会出现焦虑的问题。如果幼儿的情绪过度焦虑,会导致幼儿的性格孤僻、自理能力差等,甚至还会出现攻击他人的行为。而这些对幼儿应集体生活带来严重的阻碍,也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所以如何提高托班幼儿园入园适应性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音乐活动对幼儿新入园的重要性

对于托班的幼儿来说,来到幼儿园就是他们人生中迈出的重要一步。在这里,他们将会得到新的考验,而且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艺术是幼儿的另一种表达认识和情感的“语言”。有相关的研究表明,音乐有助于调整情绪,进而调节生理状态,对身心健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从这里看出,如果教师可以采用科学、合理的音乐教育,就可以有效地提高托班幼儿提高入园适应性,解决入园适应困难。

二、通过音乐营造良好的氛围

托班幼儿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会觉得很不适应,所以就会表现出哭闹、不舍、抵抗等焦虑症状。如果这时候大人不断对其进行安慰反而收效不高,因为这时候的幼儿无法分辨是安慰还是“杂音”,所以只会增加其心理不适。对学前儿童来说,最容易接受的一种交流途径就是音乐。因此,教师可以先播放轻柔的音乐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让幼儿入园时可以转移注意力,并起到一定的镇静作用,让幼儿感到愉悦,等幼儿情绪基本稳定后,教师可以通过音乐游戏的环节,让幼儿参加晨间戏。《一只哈巴狗》、《十个印第安小人》等节奏明快的歌曲较容易吸引幼儿。教师可以利用肢体语言,让幼儿感受到这里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怕,这里可以让自己身心更加预约,幼儿也就会自觉地加入其中,开始模仿教师的动作,或是自己边唱边跳。在此,教师应注意这个年龄段的幼儿的认知、动作、情感等发展水平和特点,在音乐的选择上一定要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让他们可以较容易理解和接受这些音乐,这不仅可以提高幼儿的适应性,还可以促进幼儿音乐方面的发展。

三、让音乐围绕着生活中的环节

美好的音乐源自生活,也同样适用于生活。对于托班幼儿来说,教师如果可以轻声的哼唱,那会胜过十句空洞的说教。教师在辅助幼儿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时,应该把音乐渗透进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这样有利于幼儿加深对幼儿园生活的理解,也可以大大缩短过渡的适应期,如果教师可以巧妙地设计出一些妙趣横生的小游戏,那么不仅可以吸引到幼儿参与到游戏当中,还有利于幼儿去理解幼儿园生活中的一日常规,通过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幼儿逐渐适应幼儿园生活环节,也适应了角色的转换。如集体活动之后有一个户外散步的环节,老师利用弹奏《开火车》的音乐,让配班老师做火车头,邀请每个幼儿一起来开火车,当幼儿听到了这样欢乐、简明的音乐,就会不自觉地被带动起来,而且看到小朋友们也逐个被邀请,自己也萌生了想要加入活动的年头,这样就可以让幼儿有一个积极的情绪参与到游戏中,有利于幼儿进行适应性的练习,让幼儿感到幼儿园的乐趣。

如果是在进行户外散步时,多少会有一些幼儿情绪仍不太稳定,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唱熟悉的歌谣,如《卖汤圆》、《大苹果》、《小红帽》等,也可以让幼儿们进行合唱等,让这部分幼儿更好地融入集体生活。如果是要引导幼儿吸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唱《洗手歌》,可以加强幼儿洗手的兴趣;吃饭前,可以引导学生们做律动《手腕花》,尽量避免幼儿乱摸将手弄脏,以达到“去习惯化”的目的。

可以说,在幼儿园生活的许多环节中都包含着很多教育契机,幼儿可在这样的生活中适应,在生活中成长。作为教师,这时候就应该紧扣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认知规律,积极创新,让教育的内容更加生动活泼,让幼儿们可以在一个愉悦、轻松的环境下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而不是简单地把教学要点拼凑起来,这样会让幼儿觉得这里让自己很焦虑。

四、在教学活动中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

一般来说,歌唱、律动、简单的打击乐都是托班的主要音乐教学活动。因为这时候的幼儿会带有比较明显的自我中心现象,就算进行集体活动,也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所以教师在进行集中活动时,就应该营造一个良好的气氛,设计幼儿感兴趣的游戏情境,才能真正吸引到幼儿的注意力。尽管是音乐教学活动,但教师,还应该在、“导入活动”的环节充分调动幼儿原有的经验,或是借用幼儿有可能感兴趣的形象、话题等激发幼儿加入到活动中的兴趣。所以,教师在这个环节可以通过故事导入法、游戏导入法、情境表演法、副歌前置、玩偶导入法等方法激发幼儿的兴趣。对于歌唱活动,教师在选歌曲时,也应该选取符合托班幼儿的认知特点以及年龄层要求的歌曲,特别是歌曲的配乐和歌词,最好是先选择歌词的形象是幼儿熟悉和喜爱的,内容是充满爱、想像力而且是具有美感和教益的,可以展示自然景物和美好生活,才可以进一步地加强幼儿的认知发展等。歌词的形式与内容还要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最好可以搭配上肢体动作来表现歌词大意,因为这时候的幼儿在思维方式上是以动作为主导的,所以教学效果会更加明显。与此同时,教师应当为幼儿选择适合他们音域的歌唱作品,不宜过高也不宜过低,更不要采用一些悲伤调子的歌曲,才有利幼儿们唱出自然美好的声音,提升幼儿们对唱歌的兴趣,体验愉快的情感。

此外,托班幼儿特别钟情于“载歌载舞”,即是通过动作来辅助歌唱、帮助思考。教师要充分地开发幼儿的这种“禀赋”,还应该积极创造条件,为幼儿们涉及一些音乐游戏与表演的情境。尽管幼儿的年龄尚小,在音乐的表现力方面还是有限的,但这时的孩子具有丰富的想象里,内心的表现欲望也是无穷的。如果幼儿可以进行自由发挥自己的表演欲,那么他就可以从生理上获得舒适愉快的需求和心理上获得被接纳的情感。如果教师能够运用音乐营造这样一种充满信任、平等与爱的环境,那么幼儿肯定可以很快消除不适,很快融入到幼儿园的生活中。

结论

综上所述,托班幼儿的入园适应性问题关乎到幼儿是否可以很好地过渡到读书生涯,可以说至关重要,如果教师可以采取合理的策略,那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许卓娅.幼儿园音乐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2.

上一篇: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红绿灯,眨眼睛》及教学反思下一篇:社保局党委副书记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