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森塔尔效应”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2024-09-13

“罗森塔尔效应”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共12篇)

“罗森塔尔效应”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篇1

一、什么是“罗森塔尔效应”

在希腊神话中有这样一则故事:塞浦路斯一位王子皮格马利翁用象牙雕刻了一位美女,雕刻时他倾注了自己的全部心血和感情,雕成后又每天捧在手中,用深情的目光注视着她,时间久了,忽然有一天这个美女竟然有了生命。受这个故事的启发,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罗森塔尔和雷诺尔贾可布森进行了一项著名的实验,取得了出乎意料的效应。他们把这种效应称为“皮克马利翁效应”,人们也称之为“罗森塔尔效应”。罗森塔尔的实验表明: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智慧成就的预言,会决定另一个人的智慧成就。在实验中,他们随意抽取一组一年级学生,尔后告诉这些学生的老师,这些学生经过特别的测验被鉴定为“新近开的花朵”,具有在不久的将来产生“学业冲刺”的无穷潜力。以后,师生们在各方面对他们另眼相看,老师们积极、恰当地引导。他们不知不觉受到感染,自尊心、自信心倍增,各方面分外努力。结果发现,当教师期待这些学生表现出较高水平的智慧进步时,他们果然在一段时间后取得比对照组学生高得多的智商分数。研究者解释说:这些学生的进步,主要是教师期待的结果,即这一效应就是由对教育对象的尊重、信任、热爱和对其更高的人际期待而产生的“罗森塔尔效应”。

二、“罗森塔尔效应”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培养感情,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老师的品德或威信甚至能决定学生学与不学、喜欢与讨厌某一学科,这是一种感情迁移现象。因此沟通师生情感、达成师生间的双向理解十分重要。教师要在课堂上以亲切、友好、大方的教态及幽默风趣的语言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心理状态。课下要有计划地找学生促膝谈心,了解他们的学习态度、困难和体会以及他们对教学的看法、要求.

2-排除心理障碍,错而后通

任何有效的教学活动都必须是学生的积极活动。积极活动以创造性的思维为前提,创造性活动不可能在心理压抑、缺乏自信、恐惧等状态下进行。心理障碍中最大的是害羞、怕错、无自信,三者又是以怕错为主。错误在英语学习中是不可避免的。分析英语中的错误有两类:一类是来自母语干扰的错误,约占15%-30%;另一类是使用英语不当的错误,约占70%-85%,是学习发展中的错误。发展中的错误和母语负迁移的错误有时是不可避免的,而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可逐渐使这些错误得到纠正。另一方面,学习英语的目的是运用语言,若是出现语言结构形式上的错误,只要不妨碍表意,就不必深纠。美国学者桑代克提出的尝试错误说,证明了“外语学习可以说是通过尝试来克服错误的过程”。教师不可过多地指责学生在语言****练中出现的错误,而要鼓励他们大胆进行听、说、读、写的英语实践活动,使他们能勇于从错误中求进步,便可形成“排除心理障碍,错而后通”的良性循环。

3-总结成绩,及时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们是凭借别人对自己的反应作出自我判断的。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有意识地找出他们的积极因素。当他们取得成绩时,老师要在全班面前表扬他们,这样会使他们在心理上产生一种快慰和成就感,使得他们信心倍增。当他们出现错误时,教师要体谅学生,态度和蔼、委婉地指出错误,并多肯定他们取得的成绩和进步,以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常对学生讲“Trust yourself ”、“Try your best”、“Never give up”、“Keep up your courage please ”、“We believe we are the best”等等激励话语,并鼓励学生大胆地“表现自己”。常让学生登台轮流演讲或复述课文等,时间一长,学生们就会由胆怯、别扭到自然、大方。对于差生,要给予更多的关怀,尽量给他们回答问题的机会,提的问题不要超过他们的能力范围,并且要多表扬多鼓励.

“罗森塔尔效应”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篇2

1968年,美国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他的助手来到一所小学,从1到6年级各选了3个班,对这些班级的学生进行了一项智力测验,随后随机抽取了20%的学生的名单交给教师,并有意称这些学生“有巨大的学习潜能和冲击力,是未来的花朵”,嘱咐教师务必保密,以保证检测的准确性。8个月后,罗森塔尔及其助手对那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复试,结果出现了奇迹: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成绩都有了较大的提高。研究者发现,教师在获得“名单上的学生”有“优异发展潜能”的信息后,对这些学生产生了期待。教师的这种期待通过其态度、表情和行动传递给学生,化作了对学生的关注、帮助和鼓励,学生则因教师的鼓励增强了自信心和求知欲,从而产生了巨大的学习动力。据此,罗森塔尔等人提出了“罗森塔尔效应”,也称作“期待效应”或“皮格马利翁效应”。它给我们的启示是,教师对学生的积极期望将对学生的学习成长产生良好作用,即如果教师关心、热爱学生,对学生怀有美好的期待,那么学生就会有所发展。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利用罗森塔尔效应,将爱和期待传递给学生,激活学生内在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获得更大的发展。

二、罗森塔尔效应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1. 热爱学生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对孩子的热爱和关怀是一股强大的力量,它能在人身上树立起一切美好的东西。[1]热爱学生是一个教师情感品质的核心。教师没有对学生的爱就没有对他们的期待。

(1)深入地了解学生,作出对学生期待的合理估计。有时候学生没有达到教师提出的“要求”,不是他们做得不够好,而是老师的要求超出他们目前的能力,造成“期望落差”。这种落差不仅影响了教师的工作情绪,而且使学生感到失望焦虑。因此,教师应认真观察,细致分析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成绩,学生在学校和课堂上的表现,对教师的态度和对教师的信赖,学生的自信心、注意力,以及和其他同学的人际关系,等等。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作出对学生期待的合理估计,避免“期待落差”,给学生造成心理压力。

(2)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尊重和信任是师生情感沟通的桥梁。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师爱能使学生亲近教师,产生信任,对教师的教育乐于接受,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反之,没有信任,教育就如没有沟通的桥梁,更谈不上教育的效果了。教师对学生的提问,不应是“我知道你不行,我才提问你”,而应是“我相信你可以,我才提问你”。教师对学生的信任是一种希望,它能增强学生的自信,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使他们加倍努力。

2. 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教学实践表明,轻松的学习环境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增强自信心,从而有效地掌握学习内容。紧张、压抑的环境则极易导致学生产生害羞、惧怕、焦虑等心理,直接影响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

(1)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首先,教师应“有备而来”,课前认真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情。只有做好充分的积累和准备,课才能上得深入浅出,绘声绘色,“引生入境”。教师渊博的知识,富有激情的讲解,可以让学生感到放松和愉快,充满活力。其次,教学形式和学生活动应丰富多彩。教师可采用多媒体教学,利用电影、歌曲、图片等形式,创设教学情境,使知识导入更形象生动;采用小组合作探究、学生自主学习等方式,让学生在“集体的温暖”下更自信,在“自我的追求”中取得更大的成就感。

(2)注重情感交流。心理学研究证明,情感是打开学生智力渠道闸门的钥匙。课堂教学不但是知识信息的交流过程,而且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例如,在课堂提问完毕后,教师应该给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不要因为不能忍受这种思考时的沉默而催促学生或自问自答。同时,对学生的语言错误,要采取宽容的态度,只要不是原则上的错误,就尽量不去纠正,以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总之,教师应“以人为本”,亲切而耐心地启发学生,热情而充满希望地鼓励学生,用积极的情感去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学生会从爱老师、爱上老师的课发展到欣然接受老师对他们的要求和教育。

3. 运用多元化评价

教学评价、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作为教学过程的三个重要因素,关系密切。教学评价是达成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课程评价受到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本是评价手段的考试却变成了学校教育追求的目的,“一考定终身”使很多学生丧失了学习与发展的机会。因此,教师应运用多元化评价,将教学评价重新回归于学生在课程教学中完整的表现,使学生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评价内容多元化。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不仅要关注学业成绩,而且要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习兴趣与积极情感体验等方面的发展。[2]在具体评价时,教师应将学生成绩同其智力水平进行比较,将学习成绩与付出的劳动挂钩,将学习成绩与兴趣指向联系起来。

(2)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并不是学生学习的终结,而是对教师和学生自身活动的一种反馈。教师应采取灵活多样、适应性强的评价方式和方法,将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过去量化评价成果的基础上发展质性评价的方法。以测试和非测试的方式,以及个人与小组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加强自评、互评与他评,使评价成为教师、学生、家长共同积极参与的活动。

三、结语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传递积极的、肯定的信息,用自己的爱心和期待,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罗森塔尔效应在教与学之间产生作用,最终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成才。

摘要:罗森塔尔效应给历史教师的启示是, 教师对学生的积极期望将对学生的学习成长产生良好作用。教师应充分利用罗森塔尔效应, 给予学生关心和期待,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罗森塔尔效应,历史教学,应用

参考文献

[1]叶一舵.心理学教程[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1995.

“罗森塔尔效应”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篇3

一、语文教学现状

1.从语文教师角度看:

为了上好每一节课,查了大量资料,认真钻研教材,滔滔不绝地讲,反反复复地改,再加上平时的各种小练大训,整天忙得像陀螺,寄希望于“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谁知换来的却是“草深豆苗稀”和社会各界对语文教学的不满。于是原本纷繁复杂的丰富厚实的语文世界,不能不因为应试而采取的短视行为,收缩于《考试说明》之中,而《考试说明》以外的大千世界都被排斥了。大大缩小学生听、说、读、写的空间,各种资料纷至沓来,无边无涯的题海,搞得师生苦不堪言,语文课也就成了应考训练课,失去了应有的精彩。

2.从学生角度看:

对语文学科抱无所谓的漠视态度,常常是:上课想听就听,不想听就不听;课后作业有时间就做,没时间就不做,甚至是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而有些语文基本功较好的学生,自认为语文还学得不错,可以先放一放,寄希望于临时抱佛脚。就这样,语文就被学生打入了“冷宫”。他们认为语文可学可不学,因为学得再认真,在高考中也考不到数理化那样的高分,学得再差,分数也低不到哪儿去。另外,许多学生还认为语文成绩的提高相对其他学科是事倍功半,很多时候吃力不讨好。

3.从语文学科的性质看:

语文教学存在许多困惑:其一,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决定语文成绩考高分很难。总分一百六十分的高考试卷,能取得一百二十分就很好了。不像数学,得个一百二十分是很平常的事。另外,语文试卷能考查的内容包罗万象,知识面很广,答案更是千奇百怪。其二,语文成绩的不温不火使得学生对语文采取淡漠的态度。他们认为,语文学得再辛苦也好不到哪里,再马虎也差不到哪里,语文学不学一个样,及格容易,高分难拿。与其花大量时间收效甚微,还不如把时间花在能拿高分的学科。其三,语文教材与考试内容不一致。好多教材内容考试是考不到的,即使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分析得头头是道,也难以在学生心中赢得好感。最后,语文练习主观题占多数,要写的字较多而把握又不是很大,学生就失去了写的动力,反正写不了全对,还不如不写。

二、罗森塔尔效应在教学中的应用

1.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亲其师,才会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基础。罗森塔尔效应让教师明白:教师可以通过他的眼神、笑容、声音、手势等各种方式暗示学生,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对学生寄以期望,教师的这种暗含期待的包藏着热爱、理解、尊重、信赖、坚信、鼓励、期望、严格要求等内在的深沉的情感体验,会含蓄地、间接地对学生的心理状态产生迅速的影响,从而来振作学生的精神。语文成绩的提高本来就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很多学生在努力了一段时间之后,发现成绩没明显的起色,很容易丧失信心。如果这时候从教师那儿接受的又是怀疑的眼光,自然激情全无,对这门学科、对这个教师也失去了好感,一旦和谐的师生关系打破,再提高成绩就成了天方夜谭。相反,教师的赞许和尊重会赢得学生的信任和信心,会使教师的教育有更高的可信度,这样语文教学的效果才会得到真正的提高。

2.有利于寻找语文学习的成就感。

俗话说:信心是成功之舟。罗森塔尔效应表明:教师对学生由衷地寄予期望,及时地给予表扬和奖励,进而能发自内心地热爱、关怀学生, 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诱发学生向上的进取心和成功的自信心,促使他们以更高的激情投入到学习生活中。而学生的学习信心,更多地来自学习过程中的成就感。分解目标,让学生不断感受阶段性成功的喜悦,教师在看到学生的进步时,要及时地给以鼓励。通过目标分解工作,使大部分学生排除语文学习的畏惧心理,改变学生错误的自我评价,让学生对语文学习充满信心。

3.有利于养成和语文学习相关的良好习惯——学习习惯、思考习惯和积累习惯。

“罗森塔尔效应”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篇4

关键词:“罗森塔尔效应”;期望理论;实践框架

前言

“罗森塔尔效应”由美国心理学家发现,可以看做是一种社会心理效应,该效应被用于教学中,取得了让人十分意外的成果.当前我国高校班级管理存在一定问题,应用罗森塔尔效应对班级管理的理论进行创新,并应用于实践中,能够改变现有局面,有利于高校学生的成长、发展.

1罗森塔尔效应概述

“罗森塔尔效应”也被称为“人际期望效应”或者“皮格马利翁效应”,是1968年被发现、总结出的一种社会心理效应理论.该理论的核心理念是要求教师对学生抱有更高的期望,同时使学生了解这一情况,积极投入学习中回馈教师,教师则以更高的要求、更热情的态度教导学生,形成一种良性教学循环,使学生向着教师期望的方向发展、不断接近期望的高度,直到最后实现.“罗森塔尔效应”的发现带有一定的实验性质,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L.雅各布森来到美国一所小学,从6个年级中各挑选三个班级,以测试之名随机选出一批学生,声称这批学生具有良好的发展前途,并叮嘱校长和教师保密,以便进行后续观察.尽管两位心理学家并没有要求校长和教师给予这批学生特殊照顾,但后者依然重视自己班级内“最有发展前途的学生”,对这些学生的期望值明显提高,教导也更加用心.8个月后,罗森塔尔和L.雅各布森再次对这18个班级进行复测时,发现随机选取的那一批“最有发展前途的学生”成绩几乎都有了明显进步,而且交际能力、求知欲也更强了,这即是“罗森塔尔效应”.

2国内外应用现状

2.1国外应用现状

“罗森塔尔效应”发现于美国,但是其应用并不是广泛的,最初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L.雅各布森的实验只是出于对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而非针对教育事业.客观的说,大规模应用“罗森塔尔效应”很可能导致教育失衡,教师对个体群体的关注将可能导致对整体关注的不足.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罗森塔尔效应”的作用下,相关衍生理论得到了提出和应用,较为著名的比如翻转课堂理论.翻转课堂理论尊重了学生的个人意愿,做到了以学生为主题,突出了个人自主学习的价值,其可以认为是“罗森塔尔效应”作用之下的一种衍生理论.,美国某机构曾就翻转课堂的应用进行过一次调查,地点为美国阿拉巴马州的600多所各级学校,结果表明有76.4%的中小学应用翻转课程进行授课、80.2%高中教学应用翻转课堂模式,而应用翻转课堂的高等学府则达到93.8%.

2.2国内应用现状

几种心理效应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篇5

忻城县高级中学

樊春利

心理效应是人们看问题时片面、狭隘、不客观的或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倾向。我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常感到力不从心、事倍功半,许多时候是因为没有把握学生的心理,没有采用正确的方式和有效的途径而造成的。为了把握学生心理,我们就需要了解一下常见的心理效应,以便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积极地克服不良心理倾向,充分地利用积极心理倾向,从而找到更加科学、合理、有效的方式、方法。

一、霍布森选择效应:应追求真正灵活的教学管理。

1631年,英国商人霍布森贩马时,把马匹放出来供顾客挑选.但有一个条件,即只许挑选最靠近门边的那匹马。显然,加上这个条件实际上就等于不让挑选。对这种没有选择余地的所谓选择.后人讥讽为“霍布森选择效应”。社会心理学家指出:如果陷入“霍布森选择效应”.就会极大地限制创造性的学习、生活和工作。

“霍布森选择效应”给我们教育教学的启示有两点:一是要避免教育教学中僵化的形式主义。课堂管理的成败得失应以教学目标的实现为衡量依据。那种片面追求课堂管理表面现象的做法.如过分强调安静的气氛、统一的坐姿和行动等,在脱离了教学目标之后,往往成为窒息学生学习积极性、限制创造性思维的不良因素。相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意引起的思维分歧或争论往往会促成教学目标的实现。二是要避免处理问题的方式单一化。对那些难于控制课堂纪律的教师来说。他们的烦恼往往来自于自己处理问题的简单方式。

二、克服“马太效应”,用好表扬艺术。

“对已有相当声誉的科学家作出的贡献所给予的荣誉越来越多,而对那些还未出名的科学家则不肯承认他们的成绩。”我们常常对学习好、表现好的学生寄予过高的期望,不吝啬表扬,更不乏溢美之词。给他们各种各样的荣誉和称号。这样做的弊端有二,一是他们可能会滋长骄傲自满的情绪。二是他们会背负上更重的包袱。他们一方面要加倍努力,保持先进地位,继续享受别人顶礼膜拜的待遇,另一方面又有一种优越感,从而“乐不思蜀”。两种矛盾的心理,两军对垒,耗费精力。对于学习成绩还不太好的,表现正在改观的同学,我们往往不愿肯定他们,即使表扬也往往是调侃式的、言不由衷的。为了克服“马太效应”,我们应当对优秀学生更加严格的要求,甚至是有点苛刻的要求,对于他们的进步适当肯定即可。对于后进生的表扬与肯定要采取十分谨慎的态度,要中肯、自然、真心实意。

三、克服“首因效应”,炼就“火眼金睛”。“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在长跑比赛中,一开始跑在前面的人,往往不是最后的赢家,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兵无常胜,水无常形”,一个学生,一开始表现良好,那么他是否能经的起时间的考验。相反,一个学生开始给我们留下了不太好的印象,那么是否真的很差劲,或者永远差劲。凭第一印象就简单地给学生定性,不仅会左右我们今后对学生的客观评价,而且也无形当中限制了学生的发展。

四、克服晕轮效应,摘掉有色眼镜。对某人表现出的突出特点,观察者对该人做出的一种有偏见的积极或消极的评价,并把这种评价泛化到其他方面。人们常常对长相好的人,给予更高的期望,更倾向于认为他们聪明伶俐、品德高尚、人缘好、表现好,会为他们描绘更美好的人生蓝图。相反,则认为他们智力不佳、品行低劣、表现差。我们也很有可能把我们的喜好在某个学生身上表现出来,并且扩大到对学生其他方面的评价上。美不遮丑,瑕不掩玉。评价学生要多维度,多标准。功过分清,好坏分明。

五、利用得寸进尺效应,润物无声。

心理学告诉我们,许多场合下,由于人的动机是复杂的,人常常面临各种不同的目标比较、权衡利弊的选择,在相同的情况下,那些简单的目标更容易让人接受,我们教育教学中应当遵循得寸进尺的原则,教育教学目标要逐步提高。让学生感到跳一跳就能摘到苹果,而不是感到目标高不可攀、遥不可及。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教育教学就是要达到水滴石穿的效果。例如:要让学生逐渐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就应主动与学生接近、沟通交流。首先消除学生对老师的陌生感。然后,鼓励学生问简单问题,并耐心细致的给予解答,对学生在提问的过程中表现出的勇气和看法要恰当地肯定,让他们感受到提问的乐趣,以及师生关系的默契所带来的愉悦感。以后就要引导学生问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让学生问题的难度逐步提高,让学生问题的频率“得寸进尺”。

六、利用结伴效应,提高效率。科学研究表明,两个及其以上的人结伴从事相同的一项活动相互之间会产生激励效应,从而提高活动效率。我们可以在班集体中建立各种兴趣小组,学习小组,让他们在一起活动,一起学习,不仅可以提高效率,还可以提高他们人际交往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意识。

浅谈心理效应在教育中的应用 篇6

摘要:心理效应合理及时的应用对教育工作顺利进行有至关重要的推进作用。明确心理效应的内涵,反思教学生活中心理效应与教育教学结合的成功案例,提出心理效应在教学中如何应用的建议与方法,定能对我们的教育教学以及生活方面给予启示和引导。

关键词:心理效应教育教学应用

前言:作为中学一线教师,在平日教学中,备课上课占用了我们大部分时间,以至于对教育理论的研究缺失很多。我越来越深切地感到作为老师:要想真正地对教育有所研究的话,就应该多读些理论上的书籍,增强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底蕴,运用所学理论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指导自己的教学活动,这样才会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1.心理效应是什么

心理效应是社会生活当中较常见的心理现象和规律;是某种人物或事物的行为,引起其他人物或事物产生相应变化的因果反应或连锁反应。正确地认识、了解、掌握并利用心理效应,能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刘儒德教授的《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一书,共64条规律和效应,比如,首因效应、暗示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蝴蝶效应、南风效应、超限效应、名片效应、手表效应、近因效应、罗森塔尔效应、.鲶鱼效应等等,分别从教学、教育、管理三个领域深入浅出地为我们揭示了一个个教育心理学规律,对我们的教育教学以及生活方面给予了启示和引导。

2.心理效应与教学生活的巧妙结合2.1做亮细节

1963年12月,美国气象学家洛伦兹在华盛顿的一次讲演中提出:一只蝴蝶在巴西扇动翅膀,有可能会在美国的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他的演讲和结论给人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这就是著名的蝴蝶效应。

蝴蝶效应带给我们这样的启示:要特别注意初始状态的微小变动,要对这方面的微小变动保持高度的敏感。一个极微小的起因,经过一定时间及其他因素的参与作用,可以发展为极为巨大和复杂的影响力。这正是一点点积累的结果。

看到这儿,我不由得把这种效应和我们的教育教学联系起来,这不正是在提醒我们要从细节上来关注我们的学生吗?教育无小事,处处皆教育。所以,我们一定要从小事做起,做亮细节。

读后,我深深反思了自己的日常教学。扪心自问,我做的很不好。翻开一本本作业,上面的评语简单而又重复着。回想之前发作业时,学生那渴望的眼神,而如今黯淡的目光,我感到深深的自责。评语写的千篇一律,没有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深入地思考就写下。长此以往,试想这样的评语,学生见到之后还会受到触动吗?老师写给学生的评语,犹如一面镜子,学生会深信不疑,作用也就不言而喻了。一份评语,是教师对学生在一定时期内行为表现的书面鉴定,更是对学生的一种认可,鼓励和期待。它犹如心灵的“超链接”,能让教师、学生、家长的心灵相互沟通;它犹如春风春雨,能使学生希望的种子生根、开花、结果。

宋云天同学这次考试很不理想,翻开他的作业本,我写下了这样一句话:“这次考试虽然不是很理想但是你的潜力很大,老师相信只要肯努力,每天都会进步一点点,相信自己,你会做的更好!加油!”他受到鼓励以后,积极投入到了学习中,在接下来的考试中取得了很大进步。

这正是教育中的细节,我们只有把这些细节做好,做亮,慢慢累积,才会有更多的收获。我知道自己做得还远远不够。

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中小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的形成和成熟时期,自我评价能力还不健全,具有较强的向师性,家长的话有时不听,却把老师的话当作“圣旨”。老师一个关切的眼神,一句温暖的话语,一句真诚的表扬,会使学生获得巨大的动力,可能影响学生一辈子;但错误、专断地教育学生,也可能贻误学生一辈子。如果老师多关注学生成长的细节,因势利导,给一点启示,给一些赏识,给一声喝彩,就有可能在学生的心里产生“蝴蝶效应”,有可能改变学生的人生轨道,成为学生生命中新的起点。

伟大正是存在于这样的细节之中!希望我们都能够拥有一双慧眼,找到教育事件中的支点善加利用,把细节做亮!

当我们把这些细节做亮的同时,有没有想过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才会做的更好呢?读了下面这个故事,我受到了很大启发。

2.2“以柔克刚”

这是法国作家拉封丹写的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相约比武,看谁能把路上行人的衣服脱掉。于是北风便大施威风,猛掀路上行人的衣服,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把大衣裹得

紧紧的。而南风则不同,它轻轻地吹,风和日丽,行人只觉得春暖身上,始而解衣敞怀,继而脱掉大衣。北风和南风都想要使行人脱掉大衣,但由于态度和方法不同,结果大相径庭。

这就是南风效应的神奇力量。南风效应也称“温暖”效应、情感效应。它告诉我们:教学、教育、管理要特别注意讲究方法。在处理与学生的关系时,要让学生感到温暖。

泰戈尔说过:“神的巨大权威是在柔和的微风里,而不在狂风暴雨之中。”的确如此,感人心者莫乎情啊!

还记得陶行知先生的 “四颗糖的故事”吗?从这个故事我们就可以深切体会到南风效应的神奇力量。联想到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当学生犯了错误的时候,严厉地说:“放学后到我办公室来!”在这种情况之下,学生往往扣好“全部钮扣”,整个地封闭起来,进行紧张的心理防范,这样,谈话就很难深入其心灵。

教育中采用“棍棒”、“恐吓”之类“北风”式教育方法是不可取的。当我们对着学生拍桌、甚至体罚时,学生的大衣就会裹得更紧;采用和风细雨“南风”式的教育方法,你就会轻而易举地让学生“脱掉大衣”,达到教育目的,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当发现学生心情不好的时候,主动跟学生谈心,帮他解决遇到的难题。学生就会特别的信任我们,把我们当做朋友,以后再遇到什么问题,首先想到的是找我们交流。当学生们进行小组讨论合作的候,多深入到小组中间,关心他们的学习进展情况;当课外活动的时候,参与到学生活动中,跟他们一起跳绳、一起踢毽子,边活动边询问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真正的用心去关心他们,用真情与他们交流,这样我们会有许多地沉甸甸的收获。

就让我们多实行温情教育吧,多些真诚的表扬,多去关心学生,从而开启学生的心理围城,让他们脱去紧护心灵的外衣,敞开心扉,与我们进行沟通,能够与我们“心有灵犀一点通”,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年少无知,犯错误是不可避免的。面对这样的学生,让我们对他们多一份宽容和尊重,多一份关心和帮助,让其自发自醒,感受到浓浓温情,相信会比我们简单粗暴的训斥要好很多。

2.3暗示的神奇力量

书中讲到这样一个故事,据说罗森塔尔来到了一所普通中学,在一个班里随便地走了一趟,然后就在学生名单上圈了几个名字,告诉他们的老师说,这几个学生智商很高,很聪明。过了一段时间,教授又来到这所中学,奇迹发生了,那几个被他选出的学生现在真的成为了班上的佼佼者。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正是“暗示”这一神奇的魔棒在发挥着作用。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接受这样或那样的心理暗示,这些暗示有的是积极的,有的是消极的。如果老师对学生寄予厚望、积极肯定,通过期待的眼神、赞许的笑容、激励的语言来滋润学生的心田,就会使学生更加自尊、自爱、自信、自强,那么,我们的期望有多高,学生未来的成果就会有多大!如果是长期的消极和不良的心理暗示,就会使学生的情绪受到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其心理健康。

用暗示做自我调节也讲究一定的艺术,要使用积极的话语调节自己,而避免使用消极的词汇。

比如当我们在参加面试时,不要暗示:“我不要紧张”,要暗示“我要镇定从容”。尽管意思是一样的,但是使用积极的词汇来暗示会起到更好的效果。

环境暗示在日常生活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营造我们生物实验室的温馨氛围。如果在窗台上摆放几盆绿色植物,一进实验室就会满眼绿意,感受到勃勃生机。或者在生物角学生自己养几条小金鱼,既是一种环境暗示,也陶冶了情操。

再比如我们的班级文化建设。在我们八年级一班的教室中,一幅照片墙特别引人注目。它由全班所有同学的一寸照组成,班主任的一寸照在最上面,然后依次摆开,组成了一个“家”字,预示着我们八年级一班是一个相亲相爱的大家庭,在班主任老师的带领下,努力拼搏,创造辉煌。这极大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另外,在教室中张贴一些名人名言、对联、或学生作品,也能营造一种其乐融融的氛围,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只要我们有心,就能从多方面为学生制造积极暗示的条件。

3.“心理效应”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如何运用的建议

3,1走进学生,了解学生的情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心理效应的运用。

3.2多读书,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能够依学生不同的情况使用不同的效应

3.3多反思,多写作,及时记录下运用不同心理效应指导教学和管理工作的效果,为以后工作服务。

总之,“心理效应”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这能够使我充分运用以前的知识经验,去解释、建构、应用它们,加深对这些心理学效应的理解。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会努力地将它们附诸于行动,促使其产生良好的教育效应。

“罗森塔尔效应”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篇7

在教育实践角度, 罗森塔尔效应”的主要观点表现为:

1、鼓励是最好的教学方法。

教师对学生寄予的期望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激励作用, 从而使学生认识与看重自我, 激发起自尊心、自信心与上进心, 促使学生朝着教师所期望的目标发展。

2、心理暗示是教学的必要手段。

教师作为“权威他人”, 以亮丽的“期望”, 鼓励学生追求“亮丽”, “发生与期望一致的变化情况”, 责无旁贷。老师在对学生的“期望”和“热爱”中, 探索以心理暗示的方法实现“期望”, 比提无边的要求, 讲抽象的道理或作严肃的批评效果肯定好得多。

3、需要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暗示。

教师在教学中应承认学生的个别特质差异和基础条件差异, 形成不同的期望, 使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得到充分的发展。

4、心理开发同时就是智力开发。

教学实践表明, 罗森塔尔名单上的“最有前途者”, 不但心理变得自尊自爱自信自强, 学习上又都有较大进步, 就是心理、智力同时开发的证明, 是心理积极带动智力发展的结果 (也有智力开发带动心理发展的结果) 。

5、可视为适用于所有层次的教学通则。

罗森塔尔的命题来自于小学但它揭示的心理暗示作用, 不仅表现在小学教师和小学生的身上, 而且可表现在各级各类教师和学生身上, 可视为教学通则。

二、“罗森塔尔效应”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途径

1、数学教师期望的差异化策略。

加德纳教授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学校里的学生都是具有独特优势发展领域的个体, 学校里没有也不可能有差生, 只要为他们提供合适的环境和教育训练, 所有的学生都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多元人才。但小学数学教学实践表明, 用现有的统一标准或者简单的考试模式进行衡量, 学生数学成绩确有差异, 确实存在优生和差生。

改变这种现状的手段是, 教师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内容兴趣差异、年龄差异、性别差异、现有基础差异, 对学生提出不同的期望, 从知识发展、心理发展、个性发展等方面制定包括数学成绩、数学思维能力、数学阅读能力、进步程度等内容的新型评价标准, 全方位、多角度评价学生。

2、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法国作家巴兹曾说:“未来的学校是培育灵魂、锻炼精神、优化感情”。良好的情感来自于融洽的师生感情, 而爱心是情感的融化剂, 是增进师生感情的动力。现代意义的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学生双主体互动的平等学习交流过程。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做到: (1) 善于跟学生交朋友。小学生都是可爱的, 都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只有善于跟他们交朋友, 教师才能与学生情感相通, 才能给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激励。 (2) 态度平等。教师应该在不放弃教师的职责基础上对学生平等友好, 宽宏大度, 切不可高高在上, 使学生敬而远之。 (3) 尊重个性和兴趣爱好。尊重学生的个性就是尊重其自主性, 就会赢得孩子们的信任, 改善师生关系, 比如结合学生对橡皮、铅笔的“玩具心理”, 将这些学习用具作为教具, 增强学生对数学教学的热情。

3、鼓励为主的学生评价模式。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 人们是凭借别人对自己的反应做出自我判断的。对可塑性极强的小学生而言, 鼓励为主的评价模式是其成长的最好动力。

一般来说学习不好的儿童, 心里上都会有很大的压力, 压力过大就会造成破罐破摔的逆反心理。以数学差生为例, 首先应从疏解心理压力入手, 通常的做法是与其悉心交谈, 并在谈心过程中暗示作为教师所应有的关注和期望, 并不时流露出对其能学好有很大信心, 这自然会对儿童产生一种激励作用。小学数学教师在教育与教学中适当地运用表扬与批评, 能起到激励和鞭策学生的作用。但鼓励为主的学生评价模式注重表扬和鼓励, 也不能回避批评。

4、分层次作业布置模式。

分层作业就是把过去同样内容、同样标准、同样模式、同样分量的数学作业分为三种难度,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选择不同层次的数学作业来做。按照主体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充分性原则、过程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和课内外联系原则, 教师要准确把握学生现状, 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实际水平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正确把握数学教学内容, 对作业进行分层在设计层次性时, 要既有数学知识简单识记、理解的练习, 又有灵活应用、深层探究的数学问题;评价时用与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相对应的标准来衡量不同层次的学生, 促进每一个学生都有可能较好地达到自己的数学学习目标。

三、结语

根据“罗森塔尔效应”小学数学教育必须减少教育中的威胁性, 教师要热忱地对待学生和设身处地理解学生, 保护学生积极的自我形象, 减少防御性数学学习, “要切实尊重学生的人格”, 充分运用暗示、激励等手段切实落实差异化的“因材施教”, 才能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情感、态度和习惯, 切实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韦义平, 沃建中.教学策略研究的趋势:主体教学策略发展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1) .

“罗森塔尔效应”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篇8

关键词:罗森塔尔效应 高中语文 课堂 运用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他从一所小学随机抽取18名学生,把名单交给校长和相关教师,并说经过科学测定,这些学生“有很大的学习冲刺潜力”,“全都是智商型人才”。8个月后,奇迹出现了,名单上的这些学生,个个成绩都有了较大的进步,且各方面都很优秀。后人称这一现象为“罗森塔尔效应”。“罗森塔尔效应”启示我们:教师要关爱每个学生,尊重每个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潜能和发展的可能性,并通过情绪、语言和行为等各种方式向他传递“你很优秀”的信息,使学生变得自信、自尊,积极上进,学习更加努力,最终取得好成绩。高中语文因为学科特点,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罗森塔尔效应”,效果良好。根据教学实践,我认为关键是要做好以下几方面。

一、营造和谐课堂氛围,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成功的教学依赖于真诚的理解和彼此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和谐的课堂气氛。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过:“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氛,使儿童和教师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地呼吸’,如果不能造就这样良好的教学气氛,那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发挥作用。”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我们在课堂教学时,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平等的民主观念,结合语文学科特点,用典雅的诗词、激情的演讲、美妙的音乐、动人的故事等来营造愉快轻松的课堂氛围。如教学《故都的秋》时,教师可播放北国秋的美丽图片的视频,让学生融入到秋景中感受秋滋秋味;教学《荷塘月色》时可播放同名歌曲以感受那份心灵的驿动;教学《我有一个梦想》时就可让学生登台演讲《我的梦想》,同时伴奏《我的未来不是梦》,激发学生心情。总之,借助多媒体,结合语文学科特点,教师要能构建出有利于学习的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充分信任学生,放下架子,以兄长、朋友、学习中的“平等一员”的身份,和学生促膝谈心,倾听学生的声音,了解他们对学习的态度,关心他们在学习上的困难,尊重他们的独特见解,关注他们所关注的事情,和他们一道喜怒哀乐,让他们感觉到老师就是他们的朋友。师生之间就能彼此理解、彼此信赖、彼此合作,就能形成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和谐的课堂氛围、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得教与学都变得轻松、愉快,学生就会全身心投入学习,在各方面都取得较大的进步与提高。

二、含蓄巧妙表达期望,给予积极的心理暗示

“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教师的期待可以给学生信心,使他们更加自尊、自信、自爱、自强,变得更加出色。但是,当代社会背景下的高中学生,面对电视、网络等媒体传递的良莠不齐的大量信息,面对复杂的社会,他们往往感到困惑和无所适从。他们对教师直白的教育方式抵触甚至排斥,也不再特别相信老师和家长,而更相信自己的感觉和判断。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运用语言、行动、表情等多种形式,寓教于乐,循循善诱,含蓄巧妙地传达期望,影响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给予学生积极的心理暗示,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望,使教与学在和谐愉快的气氛中共同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各方面都得到较大的进步与提升。

例如,在教学《小狗包第》一课时,我没有直接让学生找出介绍包弟的语句,而是饶有兴趣地表达自己的期望:小狗包弟,何许人也?请你为它写一份“简历”,当然越全面越详细越好,要让包弟一看就感动得把它的绝活——作揖讨糖吃的本领传授给你。学生一听,在哈哈的笑声中全身心投入了学习。又如,对《记梁任公的一次演讲》这种课文,学生多数是提不起劲的。教学这篇课文时,一上课,我就微笑着对学生说:“我(本人是女教

师)欣赏一个男人。”学生一听,马上兴奋了,笑了。有学生就喊:“老师,告诉我,那个男人是谁,我们为你保密。”我故意顿了顿也笑着说:“这个男人就是梁任公。当然,如果你能分析出老师欣赏他的原因,老师欣赏你比他还多一点。”又有学生喊:“那是当然,至少我们比他年轻。”在乐呵中,学生开始细心阅读,认真寻找答案……

高中语文课堂,教师要能寓教于乐,巧妙表达出自己对学生的期望,并通过积极的心理暗示,减轻学生在课堂上的心理负担,转变学生的内在需求,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在和谐愉快的气氛中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同时,让学生各方面充分地发展自我。

三、教师适时激励赞美,鼓励学生错而能改

鼓励与赞美能使白痴变天才,批评与谩骂能使天才变白痴。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你在任何时候也不要给学生打不及格的分数,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美国著名教育家巴士卡里雅博士也曾说过:“把最差的学生给我,只要不是白痴,我都能把他们培养成优等生。”他的灵丹妙药就是赞美和激励。

正处于思想尚未成熟但自我意识又很强的高中学生,能够得到教师的赞美与鼓励,他会觉得自己是受到尊重的,这会促使他更加努力学习。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明察秋毫的一双慧眼,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只要有一点点进步就适时、给予肯定与鼓励,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也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能力,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提高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课堂上,只要教师用心发现,学生优点多多。如教师可以赞美他上课特别认真,可以赞美他普通话特别标准,可以赞美他分析问题很深刻,可以赞美他语言表达很流利……

如果学生有了缺点和错误,不能回避批评。但批评的语言应婉转,要有宽容之心和耐心,帮助分析原因,鼓励他们改正,并从错误中求进步。例如,在名篇名句默写时,总有学生写错字别字,这时我会对他说:“老师相信你努力去背了,而且背熟了,这值得表扬,但如果你能动手写写,相信你就不会出差错了。而且,这也不难,举手之劳,不会做不到吧,对不对。”又如,上课时有学生打瞌睡,这时我会对他说:“学习很辛苦,老师很理解,而且你学习到深夜,这种好学的精神更值得表扬,但是要注意科学的合理的安排好时间,如果影响上课,那就本末倒置、得不偿失了,想想对不?”这样既肯定了学生的好的方面,又告诉了错误的地方,更指明了改正的方法,学生也就易改正易进步了。

总之,教师要根据高中语文学科特点和高中学生的不同需求,在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罗森塔尔效应”,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教师的期待与赞美中,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学生就能最大限度地释放自己,就能独立思考,表达见解,勇于探究,敢于创新,就能在各方面都有较大的进步与提高。这样,学生就能更好地发展潜能,更灿烂地绽放生命!

震电效应在油气勘探开发中的应用 篇9

震电效应在油气勘探开发中的应用

震电效应是流体饱和孔隙介质中客观存在的.一种物理现象.开展震电勘探研究是当今地球物理领域的前沿研究课题.笔者基于当前国内外大量室内和野外试验资料,对震电效应及其产生机理、探测方式、勘探应用潜力进行了分析探讨,指出震电效应应用于油气勘探开发,特别是在寻找“剩余油”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 者:陈本池 CHEN Ben-chi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公司,科技开发部,北京,100029刊 名:物探与化探 ISTIC PKU英文刊名:GEOPHYSICAL AND GEOCHEMICAL EXPLORATION年,卷(期):31(4)分类号:P631.4关键词:流体饱和孔隙介质 震电效应 震电(电震)勘探 油气勘探开发

“罗森塔尔效应”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篇10

关键词:名人效应;图书馆;阅读推广

摘 要:文章对与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有关的各类名人做了简要阐述,并论述了名人效应对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所起到的促进作用,从名人名言宣传、名人事迹引导、名人捐款带动以及名人阅读推广这四个方面来具体阐述其应用措施,最后着重指出要在工作中注意“名人资源建设”的完整收集、合理利用以及资源共享这三大问题,以供研究者借鉴。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17)06-0008-03

目前,我们处于大阅读时代,无论是哪个国家都面临着阅读普及化这一问题。阅读作为教育的一种延续形式,对个人素质的提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图书馆是各类信息资源储藏中心,能够为普及阅读提供资源支持和场地保障,因此在阅读推广工作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当前,多数图书馆在阅读推广工作方面存在以下不足:一是认识欠缺、重视不足,仅仅把阅读推广工作视为一项辅助性工作来进行,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方式单

一、特色不够,多数图书馆采取新书推介、专题讲座、图书展览、学术研讨等传统形式进行,新媒体元素尚未能很好地与阅读推广工作相融合,未能很好地体现图书馆的自身特色,无法吸引读者利用图书馆资源进行阅读[1]。实质上,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帮助更多的人养成良好的阅读行为,如何让阅读推广工作的工作目标得到最大限度的实现,这是图书馆目前应该重视的一大研究课题。基于此,笔者认为把名人效应应用到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中是一个不错的解决思路,即主要通过利用名人在读者心里的知名度、信赖度等因素,来获取读者在阅读推广工作方面的心理认同,进而取得良好的阅读推广效果。与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有关的各类名人

与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有关的名人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曾经担任过馆员职务的社会知名人士。这些名人的共同之处在于成名前都曾经在图书馆员这一岗位上工作过,这对他们而言只是一段短暂的人生经历,但却为图书馆的发展历程增添了一笔绚丽色彩,如莫言(作家)、焦灵花(世界麻将冠军)、冼星海(音乐家)、金庸(作家)等。二是具有一定文化知名度的图书馆馆长。他们在担任图书馆馆长这一职务之前已经具有一定的文化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在担任图书馆馆长职务期间对图书馆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如任继愈(哲学家)在任期间主持了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工作,贾植芳(比较文学名家)在任期间致力于复旦大学图书馆的建设等。三是热衷于读书的知名人士。他们所从事的职业五花八门,其共同之处在于都热衷于读书,是图书馆的忠实读者,图书馆的知名度因他们而有所提升,如冯玉祥(国民党著名将领)的日记里就记载了许多在图书馆阅读图书的事情,马克思、列宁也是热爱读书的典范。此外,还有大方捐赠书籍的藏书家、投身公益事业的慈善家以及具有正面宣传效应的其他社会名人,均可对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2]。名人效应对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的促进作用

名人效应对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具有以下促进作用:一是促进大众阅读行为逐渐形成规模。图书馆针对充足的信息资源逐渐增加的服务功能,只要与名人的社会效应相结合,就能够借助宣传名人阅读事迹、树立名人榜样的契机,充实阅读队伍,彰显阅读魅力,进而引导越来越多的读者围绕图书馆实施阅读行为,最终实现大众阅读的规模化。二是为图书馆健康有序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名人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地位为图书馆提供下列支持:①当选为“政协委员”或者“人大代表”的名人,可以联名向相关部门提交与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相关的提案,对政策决策起到积极影响。②名人对图书馆工作提出个人见解和意见,为阅读推广工作想办法、提建议,通过这样的参与形式,名人可以对图书馆拓展思路、转变工作方式方法、增强阅读推广活动能力和提升活动效果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③名人本身具备的社会效应有助于帮助图书馆形成与阅读推广相关的社会舆论,为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提供良好的舆论保障[3]。④名人直接为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提供一定的人力、物力支持,如捐款捐物、参加专题讲座、参加座谈会等,能够更好地吸引读者参与,促进阅读推广工作的开展。名人效应在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中的应用措施

名人效应在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中的应用主要通过宣传广告这一形式来实现,由此引发读者对图书馆的心理认同,进而产生阅读意识,实施阅读行为,增强图书馆的影响。因此,图书馆一定要积极挖掘名人资源,形成较为明显的名人效应,实现阅读推广工作的健康有序开展。名人效应在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中的应用主要从名人名言宣传、名人事迹引导以及名人捐款带动、名人阅读推广四个方面进行(见图1)。

3.1 名人名言宣传

历史上众多名人针对“图书馆”或“阅读”发表过深刻精炼的论述,如: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巴金为上海图书馆的题词“散布知识,散布生命”;钱学森的“从一定意义上讲,没有图书馆和资料室,就没有今天的钱学森”;培根的“读书足以怡情,足以长才”等。他们或用真实、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图书馆在人们成长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或是描绘了阅读的魅力,这些都是图书馆在开展阅读推广工作时绝佳的宣传口号,图书馆应该对此加以收集整理,并适当应用,以达到树立图书馆形象、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的目的。使用名人名言的宣传手段非常丰富,图书馆可以采取发放宣传单、悬挂横幅、宣传栏展示等多种方式进行,让每一个到图书馆的读者在潜移默化中产生对知识的渴望[4]。

3.2 名人事迹引导

由于网络已深入千家万户,信息资源出现泛化现象,同时也衍生出众多的信息垃圾,而商业化思想让人们更为关注短期收益,以至于“速读”或“快餐文化”成为当前阅读主流之一,人们的阅读意识弱化,阅读时间缩短,因此以“读书和读什么书”为主题的阅读推广成为很多图书馆的重点工作之一。很多名人的成长或多或少都与读书有一定关联,他们的阅读历程和阅读方式可以整理成阅读推广的重点案例加以推广,如:数学家陈景润在担任图书馆员期间,利用良好的学习环境钻研数学,最终攻克“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美国物理学家富兰克林组建“共读社”,之后创办图书馆,在各种书籍的熏陶下他在科学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发明路灯、双光眼镜等。图书馆在开展阅读推广工作?r完全可以利用这些名人事迹来引导读者,让他们对阅读充满兴趣,充满信心。使用名人事迹的宣传手段也不少,图书馆可以采取视频播放或网站专栏等多种方式进行,力求生动具体、形象深刻,让听到、看到这些名人事迹的读者受到激励和鼓舞,进而喜欢上阅读。

3.3 名人捐款带动

一直以来,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是有目共睹的,但其现状却不容乐观,尤其是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图书馆经费较为紧缺,得不到政府的重视,单纯依赖财政经费无法保障日常工作的开展,更谈不上更新技术、更换设备、购置资源等,这些都导致图书馆发展困难重重,举步维艰。面对这一状况,筹集社会经费或号召捐款成为图书馆经费的重要补充部分,名人效应在这一环节中能够起到较为关键的作用。如:汶川地震后,网络名人李超平在网络博客中报道了北川图书馆并且进行了持续关注,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了该图书馆的困难,通过不断宣传,最终获取了来自荷兰的12万欧元重建资助经费。当然,名人本身的捐款也能够带动社会舆论,如:由李英强等人创办的“立人乡村图书馆”,馆内书籍和资金完全依靠社会捐助,通过他们的宣传,目前“立人乡村图书馆”已经拥有了9个分馆。

3.4 名人阅读推广

图书馆可以在各种社会名人中挑选合适的人选,在征得本人同意之后,让其担任阅读推广人,利用他们的社会影响力来提升读者对阅读的兴趣。名人担任阅读推广人,可以参与阅读推广活动的组织和设计,也可以参与阅读宣传,还可以参与阅读活动奖励等环节,多元化的参与方式能够更为有效地保持名人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为有效地利用名人效应来提升阅读推广的影响力。鉴于时间和精力等因素,名人无法自始至终参与到阅读推广过程中,图书馆可以采取名人与专业阅读推广人(图书馆员)合作的方式来开展活动,以确保实现名人效应的最大化呈现,有利于阅读推广工作的长远发展[5]。图书馆在选择名人阅读推广人时,必须重视名人的职业特征与读者群体的需求特征是否一致,如:儿童类书籍的阅读推广人可以选择儿童喜爱的少儿主持人担任,文学类书籍的阅读推广人可以选择著名作家担任,这样就可以让阅读推广工作更加具有针对性,并且能够提升活动的吸引力,同时,名人本身具备的职业素养也确保了推荐书籍的质量。名人效应应用于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时要注意的“名人资源建设”问题

名人效应在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中的应用具备极高的实用价值,因此,图书馆必须重视并加以推广。要想真正有效地利用名人效应,图书馆就必须做好名人资源的建设工作,在名人资源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见图2)。

4.1 完整收集

图书馆必须转变被动观念,积极收集有利于阅读推广工作的相关名人资源。对已故名人资料的收集,除了查阅大量文献,有条件的图书馆还可以通过采访名人的亲人、朋友和同事,采取口述访谈的形式实现史料的补充,以更为鲜活的名人事例来获取读者的共鸣和认同。对目前正活跃在各个领域的名人,在收集特定资源的基础上,图书馆要安排专人定期了解名人的动态发展,获取名人最新资源收集的主动权,实现名人资源收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图书馆必须注意收集包含文本、图像、音频、视频以及实物等以不同载体呈现的名人资源,要做到兼收并蓄,不要随意遗漏有关资源,力求实现收集内容的全面、完整[6]。

4.2 合理利用

名人资源具备极高的价值,因此,图书馆必须注重名人资源的合理利用,要做到尽量全面地搜集资源,对资源进行有效的优化整合,建设科学规范的存储场所,出台相关管理制度,针对某些珍贵的名人资源还要设立专室存储。图书馆在使用名人资源时必须符合知识产权的有关规定,要依据资源实情设置不一样的开放权限(如查阅、摘抄、复印、借阅等),真正做到依法使用,合理利用[7]。

4.3 资源共享

在数字化时代,图书馆的服务已经由纸质资源服务转变为数字资源服务。图书馆今后必须将数字化资源建设作为名人资源建设的重点,对馆内已有的名人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分类编辑,充分利用计算机丰富的检索技能,关联孤立资源,聚集松散资源,并且与其他图书馆进行资源共建共享、互通有无,逐渐形成内容完整、结构清晰的名人资源体系,让读者能够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一定权限下查阅名人资源,让读者获得与以往有所不同的阅读新体验。图书馆还可以与档案馆、博物馆进行合作,共同建设、整合名人资源,让名人资源建设得到规范化、有序化发展,为阅读推广工作提供更为详尽的名人素材。结语

在阅读推广工作开展过程中,图书馆可以尝试应用名人效应来延伸阅读推广工作的影响范围,建设阅读品牌。虽然有些图书馆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但也面临着名人的参与意愿、参与程度、利益冲突以及名人效应的正负两面性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图书馆一定要转变传统观念,拓展思维,继续探索名人效应在阅读推广工作中的新思路,促使?D书馆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登门槛效应”在教学中的应用 篇11

例如,我们可以把这种效应应用在后进生的转化中。因为后进生不仅成绩差,学习习惯不好,更重要的是时间观念淡薄,纪律性不强,不仅自己落后,更令人心烦的是还影响别人。所以,转化他们不仅后进生个人得益,其他同学也会相应受益。身在教学一线的我们自然熟知对后进生的管理重点一般是在对他们行为的约束与规范上,而要改掉他们一个毛病,其实就是改变他们的一种习惯。但是他们的习惯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要改变他们的不良习惯不仅需要坚持不懈,更需要讲究方法。比如,小成经常迟到,值日时迟到,不值日也迟到,上课也总是姗姗来迟,老师们多次向我反映,迟到时间虽然不长,但影响很坏。批评了多次效果也不明显。我曾经为此费劲了心思,后然看到这种登门槛效应后,才豁然开朗,与他再次谈话商量后,共同制定了办法,对他每周的迟到次数做了限制,第一周,可以迟到三次,以后每周递减一次,四周必须改掉迟到的毛病。做到了,就在班里进行口头表扬并予以加分奖励以巩固成果。实践证明,效果还是蛮不错的。随后,我再接再厉,又用同样的方法陆陆续续帮他改掉了上课说话、不做作业等不良习惯,现在他已经毕业走了,不过在后来我与他的交谈中,还可以看出他是很感激我在这些方面对他的帮助的。

除了转化后进生,登门槛效应还可以应用在对学生成绩的提高上。有的学生学习虽然很努力,但是成绩怎么也提不上去,每次考试总是达不到自己的预定目标,沮丧之情就会占据他们的心灵,阴云也时常笼罩了他们的脸庞。对这些饱受打击的学生,给他们信心是很重要的。在工作中,我除了会让他们把目标定的低一点,还帮助他们寻找优势科目,下力气把这一科的成绩提上去,以此来显示自己的能力不弱。有优势科目,就可以保持信心,而有信心一切就皆有可能。小月就是这样把成绩提上去的。她喜欢读书,喜欢给同学讲故事,上课也能抢着发言,我常常把她的作文在班上当成范文来读,但她的学习成绩并不理想。结合她的实际情况,第一学期,我提出了让她先把语文成绩,尤其是基础知识提上去。期中考试时,她的语文成绩就突出了出来,极大地鼓舞了她的信心。趁热打铁,我又适时的对她其他学科的学习提出了相对较高的要求,期末考试的成绩表明这种登门槛效应在她身上的作用还是非常明显的。

“罗森塔尔效应”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篇12

学习困难,也称学习失能或学习不良,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学者Kirk(1962)提出的。(1)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广泛,学术界对于学困生的定义分为广义的和狭义两种。从广义上来说,学困生是指由于智力、身体、心理等各种原因造成学业困难的学生。从狭义上说,学困生是指智力正常且无明显感官障碍,但学习成绩低于智力潜能期望水平的学生。(2)

高校学困生都经历过高考的严酷选拔,其学困成因一般是由其他非智力因素所引起的,因此更偏向狭义的概念。在实际操作中,高校一般将学业成绩达不到学校教育教学规定的基本要求,受到延长学制、退学、不授学位、不能按期毕业等学籍处理学生界定为学困生。

2 罗森塔尔效应简析

罗森塔尔效应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针对小学教育开展的一次心理期望实验后验证提出的,他们认为教师在对学生知觉感受的基础上产生对学生行为结果的某种预测性认知,并通过行为表达让学生知觉并产生正向动力,最终达到教师的心理期望。(3)

罗森塔尔效应的启示在于身处广大人际网络中的个体会不同程度地受到他人情感和观念的影响,人们下意识会接受自己钦佩、信任和崇拜对象的暗示。正面积极的暗示能激发被暗示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助于人的成长进步,而消极悲观的暗示会令人自暴自弃,不思进取。在教育情境中,教师对学生的期待、暗示将会影响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行为表现,积极的情感因素对于学生潜能的发挥具有巨大的推力。因此,罗森塔尔效应对于学困生的转化具有较大的探索和运用空间。

3 高校学困生心理特征分析

研究学困生的心理特征为最大限度地发挥罗森塔尔效应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由非智力因素组成的系统会随着人的年龄的增长,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日益凸显,(4)换而言之,排除智力因素的影响,非认知因素已成为高校学生产生学困的主要成因。

非认知因素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亚历山大(w.p.alexan der,1953)提出,是指人们在进行各种活动时除智能因素外对智能的发挥或发展有影响的心理因素。它主要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高校学困生在非认知因素上一般表现为认知、情感和动机的缺失状态,这种状态常常表现为自我概念、成就动机和自我效能感上相对一般个体偏低。

第一,自我概念是指个体的自我知觉和自我评价。受长期不良学业状态的影响,学困生逐渐产生了自卑、绝望的情绪,导致他们无法形成客观准确的自我认同及评价,而是倾向于从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中建立自我认识,尤其将重要人士或权威者的评价视为认识自身最重要的因素。在“罗森塔尔效应”中,教师正好扮演了权威者的角色,教师恰当的评价和鼓励能够学困生变得自信、自尊,并使学困生学会重新审视和正确评价自己。

第二,成就动机是指个体在完成某种任务时力图取得成功的动机。长期经历失败而无法扭转局面时,学困生便认为失败是无法控制的,他们对失败的恐惧远远大于对成功的希望,遇到困难时不愿做积极的尝试。“罗森塔尔效应”中教师的期待、赞许、信任等情感的表达可以满足学困生在归属、关爱、尊重方面的需要,有助于激发出他们内在的自我期待和追求自我实现的动机。

第三,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的主观判断。学困生往往将失败归因于自身的无能,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持怀疑和无助的态度,遇到困境时,表现出焦虑、紧张、敏感、缺乏自信。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设计者、组织者,如能针对学生能力、水平的差异,设置不同的学习任务和目标,引导他们由浅入深,逐步实现目标,获得成功体验,有益于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4 罗森塔尔效应运用于学困生转化的理论基础

4.1 个体心理学与人本主义心理学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理论指出每个人都有为发展、成就、满足和自我实现而奋斗的整体需要,促使人类作出行为的是人类对未来的期望(目标),这一期望受到个体追求优越的内驱力的推动和影响。这一理论揭示了任何人都具有充分施展才能、追求卓越的本质倾向。人本主义心理学创始人马斯洛指出人类行为的心理驱力是人的需要,并将该需要由下至上分为生理、安全、归属与爱、尊重和自我实现五个层次。他认为人的自我实现和为了实现目标而进行的创造才是人类行为的决定因素。

两种理论虽属不同学派,但对于人与身俱来自我实现动机的观点具有相似之处,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怀有积极地实现自身各种潜能的倾向。高校学困生作为经过高考检验的成功者和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其身心状况相对而言是健康积极、充满自信活力的。后期虽因多种原因造成学习成绩下降,但人本主义理论认为“恶不是人性固有的,它是由人的基本需要受挫引起的,或是由不良的文化环境造成的”。

4.2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者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即行为是学习者对环境刺激所做出的反应。该理论的创始人美国心理学家约翰·华生提出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刺激的各种躯体反应的组合,人类的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环境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模式,行为也可以通过学习而更改、增加或消除。

斯金纳的操作学习理论也表达了上述观点。他指出人的现行行为,大部分受到先前行为结果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可以反向激励和强化人的行为。在学习过程中,每个人都会因褒奖而加强他人所接纳、赞赏的行为,反之因惩处而减少不被认同的言行。(5)与此相似,在罗森塔尔效应中,教师在对学生知觉感受的基础上形成对学生的某种期望,并据此对学生作出相应的行为,学生在知觉到教师的期望后受到鼓舞并向着被期望的方向发展,这一现象作为结果反馈给老师,进一步强化了老师的期望,如此循环往复,期待效应被不断地强化并获得持续发展。

4.3 社会学习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中强调了观察在学习中具有重要作用。他认为学习一方面是通过直接经验的不断强化获得,另一方面是通过观察示范者的行为习得。即人们可以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获得知识或受到启迪,从而影响和改变自己的行为。从“罗森塔尔效应”对学困生的影响来看,教师不仅需要为学困生树立学习榜样和人生典范,利用成功者的行动和事迹引导学生向好的方向发展。

综上可见,多种理论均从不同的视角为“罗森塔尔效应”的发生提供了依据。由此可见,“罗森塔尔效应”的产生是必然的,它是一种符合教育教学规律,顺应学生心理发展需要的有效方法和手段。

5 运用罗森塔尔效应转化学困生的对策研究

5.1 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表现

学困生由于长期受到消极评价,他们的内心充满了焦虑、不安与无助,尤其需要教师家长的理解信任和公正评价,因此,作为教师要克服主观臆断和认知偏见,对个体存在差异性给予充分的尊重和无条件的关注,真诚了解学困生的主观世界,探究学习困难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充分发掘他们的优点、闪光点,给予及时的赞许和个性化的评价,激发学困生自我提高的愿望和附属内驱力。同时,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当避免以学业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尝试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形式和多元化、差异化的评价指标,以发展的眼光、宽容的心态、知行合一的表现对待学生。

5.2 引导学生正确自我归因

人们对行为原因的知觉或判断称之为归因。美国心理学家维纳将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外部归因,稳定——不稳定归因,可控——不可控归因。学困生大多会将失败归因于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制的因素,即对改变不良的学习结果表现出无奈、消极和缺乏信心,从而放弃了努力。为了改善这种状况,教师在引导学生自我归因时,要明确学习的好坏与成败主要取决于个人的努力,同时在肯定学生付出的劳动和取得的成绩的基础上,帮助他们学会分析学业成绩、效果和效率等方面的差异与学习者个性品质之间的关联,鼓励他们在主观可控因素上多下功夫。同时,通过开展一些自我评价或个人规划活动,让学生在横向、纵向、现在、未来等多个维度辩证地看待自身的价值和潜力,积极面对未来的挑战。

5.3 提供良好的人际关怀

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助于个体稳定情绪,增强信心,提高抗压能力。因为当我们获得别人的信任、赞美和肯定时,会获得人际交往带来的满足感和支持力,这种外部评价能提高对自我价值的认识,从而让人更加自信、自尊,努力做到最好以便维持这种支持的连续性。“罗森塔尔效应”同样表明了教师的期待有推动学生自我改变、积极向上的强大能量。因此,我们可以围绕学困生群体构建以学生干部、辅导员、任课教师、班主任、家长为五位一体的关爱团队,在学习生活中给予他们殷切的期望、积极的暗示、真诚的关心、恰当的鼓励,在他们进步时应肯定和赞美,在他们困难时要帮助和引导他们分析情况和解决问题。

5.4 增强学困生自我效能感

教师要细心观察和寻找接受心理暗示的学困生身心发展特点及可能成功的相关因素,为他们创设情境、创造条件,将学生学习知识与能够引起学生愉悦情绪的活动联系起来,使学生在兴趣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充分感受成功体验带来的满足感,逐步消除他们对学习的心理压力和对失败的焦虑,建立起良好的自我效能感。对成功的自信又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热情,让学生确信自己有能力完成某一活动,并积极投入其中,周而复始的强化作用,形成良性循环。我们深知在实际操作中,学困生动机水平的提升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推进,因此,目标设置要分阶段、分层次,根据学生完成情况逐步增加难度或是根据教育反馈及时调整方式方法。

5.5 充分发挥示范教育功能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作为教师要坚持用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发挥榜样作用去影响学生,使他们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管理。对此,教师必须从思想、品德、才能、作风、气质等非权力影响因素上不断提高专业能力、个人素养和观念水平。在学生群体中,如果以优等生为标准来要求学困生,只会加重他们的消极和逆反心理,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和自尊心。因此,可以从学困生群体中选拔出一批先进和典型,为大众树立学习榜样,让后进生从相似者的成功中感受正向刺激,通过比较反思,为其他学困生制定出“最近发展区”,实现示范教育功能的最大化。此外,知名人士、杰出校友、英雄人物的事迹对于学困生的成长进步具有积极意义。

6 小结

学困生转化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因为学生的成长需要是动态变化的,对学生的期望和要求也需要随之变化,这就要求教师能从学困生的内心世界和现实需求入手,准确把握他们的个性特点和成长现状,在此基础上分层分类,实施动态的、可持续的激励教育,科学运用罗森塔尔效应的相关原理指导学困生的教育工作,面对学生学习状况的反复不前或是倦怠情绪,教师要树立信心,始终保持积极的心态,以诚相待,以爱育人,从客观评价学生表现、引导学生正确归因、提供良好的人际关怀、增强学生自我效能感和发挥示范教育作用五个方面入手,将期待和暗示转化为实际行动,促使学困生内心强大起来,最终实现自我发展。

注释

1雷雳.美国学习不良研究的现状评述[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7(1).

2郑海燕,刘晓明,莫雷.初二学生知觉到的教师期望、自我价值感与目标取向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20(3):16-22.

3张励.多维分析罗森塔尔效应[J].教育心理(校园心理),2010.8.8(4).

4刘苑,李玉环.大学生学习中非智力因素的调查分析[J].中国轻工教育,2002.3.

上一篇:代表老教师三八妇女节发言稿下一篇:莆田市政治学科名师工作室开展教学交流与研讨周活动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