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之道》读后感

2024-06-29

《君子之道》读后感(共7篇)

《君子之道》读后感 篇1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这次阅读让你有什么领悟呢?这时我们很有必要写一篇读后感了。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君子之道》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君子之道》读后感1

余秋雨在《何谓文化》一书中,给文化下了一个定义,那便是:“文化是一种包含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共同体。它通过积累与引导,创建集体人格”。而中华民族在集体人格方面的最独特的文化标识便是君子。把君子作为人格理想,是中国文化独有的特征。而做个君子,通俗意义上讲,就是做最合格、最理想的中国人。

《君子之道》结合儒家与诸子百家的理解,在人格模式上,作者阐述了君子之道。儒家用一种划界确定法,将君子与小人定义出来。小人作为君子的对立面,如影相随。它们既可以存在于不同人群之间,也存在于同一人群,用可以存在于同一人身上。每个人身上既有君子的一面,又有小人的一面。每时每刻,这两个“我”都在斗争。西方的弗洛伊德说,每个人的潜意识里都有自我、本我与超我。人本身就是一个矛盾的结合体。哲学家阿德勒说过,“人生就是自卑与自我超越的博弈。”这种博弈的直接体现便是我们所倡导的修身养性。比如,“三人行,必有吾师”,“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省”,以及“一日三省其身”等。在不断的自我超越中,最终让君子接近中庸之道,在人格上尽善尽美。

首先,在君子之道中君子怀德处于首位。因为君子怀德是君子之道的起点,是公民社会最基本的社会责任感,在价值取向上也是“利人利他利天下”。德是一个宏大的范畴,仁义礼智信可以作为其临近概念。君子怀德,君子弘道,君子以厚德载物,只有德才可以行天下。就教师而言,首先要有公德,其次要有师德。

其次,君子中庸让君子之道与中庸之道合流,中庸成了最高的道德。中庸避免了极端,允执其中,从而远离了“人心惟危,道心惟微”的困局。因此,中庸不仅仅成为生活中的方法论,而且成为我们的价值观。就教师而言,教育的中庸之道就是回归教育原点,关注人的发展。人既是教育的起点又是教育的终点,人是教育的目的而非手段。只有在教育实践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作为一个自然人与社会人的属性,符合教育规律与学习者的认知规律,设置多样化的课程,鼓励个性化的选择,搭建育人平台,最终帮助学生,成就学生。这样的教师,我们才可以称为真君子。

最后,君子不器时刻提醒君子不要跑偏。君子不器简言之,君子不是器具。我们可以从两方面理解:一,尽量不要变成器物的奴隶,自己也不要变成器物。余秋雨先生在书中说道,“很多老师都是“年年岁岁人相同”,他们用完全一样地语句和口气复述着同一本陈旧的教材。虽毅力称道,但未免太“器”了。因为他们让多彩的生命变成了复制之器。”教书到最终成了教书匠,匠气十足。教学变成了一潭死水,那些鲜活的生命最终在教学生产线上变成了考试机器。而课堂模式化,更是让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乐趣。赵校长在《我们的教育追求》册子中说过,271教育不再提模式。因为模式一词,容易束缚人的思维,让一切形式化,固化和僵化,将课堂环节化是简单粗暴的。我们的课堂,不论是以前的讨论展示点评还是现在的三环节,一开始是为了引领老师有章可循。但课堂的目的绝不是环节,而是放手学生让他们自由自主。这一点,我感同身受。二,不要把他人变成器物。有的教师在素质教育的路上越走越远。对他而言,学生的大脑只是知识的容器。一切的重复与练习只是让学生的高分。育人等同于育分,认同了分数,却割裂了学生基本的人格属性,忽略学生的情感,是一种对教育的犯罪。这种唯我试图,唯分数图的价值观无异于杀鸡取卵,最终葬送的是学生的未来。最令人担忧的是,课堂更成了扼杀学生好奇心与求知欲的场所。万玮在《向美国学教育》一书中写道,通过自己对西方教育的感性认知,会像大学时期的教育课是多么的可怕。教育学老师用最不符合教育学的原理完成了教育学的授课,那便是照本宣科。那种课本中心论与教师中心论,完全忽略了学生的情感诉求,把学生看做一个个冷冰冰的客体。照本宣科越多,学生的想象力与好奇心损耗就更厉害。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恢复其儿童的天性,就要从课堂变革。

总之,君子之道向我们展现了作为社会人的我们追寻的最高人格规范。它不仅是独处的文化,也是群处的文化。它不仅是个人的修养,也是团队的历练。君子之道如同水利万物而不争,自然流畅,道法自然。君子用一个理想的人格形象来引领着我们的前行,不断给我们传递这正能量。在教学实践中,只要我们践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想的信念,怀揣君子弘道的理想一路走下去,那么我们的教育之路定会越走越宽。

《君子之道》读后感2

余秋雨先生《君子之道》一书向国人诉说读书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塑造良好的集体人格,这一点实属可贵,因为他强调出中国文化的重要;这一点又实属可悲,因为国人谋利而不谋义。此书中余先生认为的中国人应该有的人格九要素:君子怀德,君子之得风,君子坦荡荡,君子有礼,君子成人之美,君子周而不比,君子中庸,君子不器,君子知耻。

余先生认为这种理性化的君子人格设计应该成为每个国人追求的标准,唯此才可佑保我中华文化不绝,既寿永昌。

读完后有两个问题闪烁在我的脑海中?

其一,中国文化有无沦丧的和君子未死,人格未溃是否有必然关系呢?

其二,非君子人格就排斥吗?

先说说第一个问题吧。

中国的文化果真没有沦丧吗?其实我们看看自己及周围人所用,所吃,所穿,所学……就知道了。所以自上个世纪以来,国人一直呐喊民族复兴。国人因文化沦丧就完全丧失了余先生所说的君子人格了吗?显然不是,在中国社会的各个角落里,仍有一批怀德之士步履维艰地前行。

第二个问题:非君子人格就要排斥吗?我们可以先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谁是历史进步的第一个推手呢?

中国有句俗话:秀才造反,十年不成。那些野蛮人,非君子往往承担历史推手的第一重担。纵览中国历史的沿革,每一次王朝更迭的首发者(秦始皇、刘邦、赵匡胤、朱元璋等)是非君子,因为他们怀土不必怀德,因为他们敢于走极端不必谋划中庸……这往往能迸发出新的创造活力。我记得上个世纪80年代,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曾下达两次无限制的移民令,结果大量在国内混不下去的人蜂拥涌向了美国迈阿密,正是这批移民造就了今天迈阿密在美国的重要地位。(迈阿密是仅次于纽约、华盛顿的国际性大都市,是许多公司、银行和电视台的总部所在,是文化的大熔炉,被称为美洲的首都)

所以非君子这种第一推手的作用不可否认,绝对不能忽视。

总之,余先生的君子人格标准固然很重要,固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引领国人人格的正向发展,但我更希望我们也要为非君子的生活开辟一定的空间,他们的生活同样精彩。

《君子之道》读后感3

所谓的君子就是一个善良的人:君子的内心是完满富足的,君子的力量始于人格的力量。君子的心中没有担忧,没有恐惧。“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一个人内心常常反省自己的行为,没有愧疚,就可以做到没有担忧没有恐惧。

真君子是由内而外洋溢出来的人格魅力。一个人对自己的内心要求严格一点,对别人就会厚道一点,所以,君子不苛刻外界,而对自己的内心苛刻。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学习上的君子做学问是为了充实自己,修炼自己,完善自己。而如今的人已把学习当作一种为自己谋福利的工具。学习不应想着实用,而要想着自我的修炼。

希望社会上到是一些君子,一个真正的君子。

《君子之道》读后感4

《君子之道》全书,旨在追踪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和人格世界。因为君子之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理想的人格模式,只有君子之道长存,中国文化就会生生不息,代代相承。全书引经据典,深入浅出,从童年的小人书谈到李清照,从文革伪君子到造谣者,从“诈捐门”到与舆论的恩怨情仇,俯拾今昔,辨析真伪,让“君子”清晰的轮廓跃然纸上。

君子,是中国最独特的文化标识。世界上的其他民族,都有自己的集体人格作为文化标识。比如“圣徒人格”和“绅士人格”,以及“骑士人格”、“浪人人格”、“牛仔人格”等等。这些标识性的集体人格,互相之间有着巨大的区别,很难通过学习和模仿全然融合。对中国文化而言,《君子之道》明确揭示,就是要寻找和优化中国人的集体人格。追求君子之道,中国人的灵魂便找到了故乡,也是建立现代社会和谐的文明秩序、重塑国民性格必不可少的条件。

君子和小人的划分,使君子这一人格理想更坚硬了。余秋雨说,孔子没有对君子下定义,却划出了一道道君子与小人的分界线,让我们知道君子是什么,以及作为对立面的小人是什么。例如我们熟悉的“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等等。划分君子和小人的界线,具有极高的实践意义。这里的“人”,并不仅仅是指家人、友人、认识的人,而是范围极大,广阔无边。例如救穷、赈灾、治病、抢险,只能说是“与人为善”,而不便说是“成人之美”。“成人之美”更多的是指促成良缘、介绍益友、消解误会、帮助合作等等。总之,“成人之美”更多的是指锦上添花的正面建设,而且具有一定的形式享受。这样的判别标准,也可谓“君子之道”。

中国文化没有沦丧的最终原因,是君子未死,人格未溃。中国文化的延续,是君子人格的延续;中国文化的刚健,是君子人格的刚健;中国文化的缺憾,是君子人格的缺憾;中国文化的更新,是君子人格的更新。如果说,文化的最初踪影,是人的痕迹,那么,文化的最后结晶,是人的归属。而这本《君子之道》,就是余秋雨十几年探索,阅遍文化,行尽千里的成果。这些研究,都是为了研究中华民族的集体人格做准备,因为只要是中国人,都会对自己的集体人格极为敏感。

中国人自古崇拜君子,向往君子。故此,孔子也多有论述,比如,“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论语·宪问》)。就是说,一个人如果成天想的都是自己的小家,自己的小日子,那么这个人就不能够成为一个真正的君子。

在物欲横流而重塑道德的今天,做一个君子,与社会、与企业、与个人何尝不是一件影响深远的事情?必然能促进社会文明、家庭幸福、个人发展,必然能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必然能独善其身、遵章守纪、自重自省,做好本职工作,磨砺人格魅力,关爱每个个体,营造和谐氛围,赢得彼此敬重,如此,我们何乐而不为?但愿,每个人都能以君子标准对照自己,做一个合格的、纯粹的、高尚的、有梦想的人。

《君子之道》读后感5

我读余秋雨这篇文章,心中很佩服作者的读书功力及记忆力,笔触所到,思随文至,传统经典信手拈来;层次、段落,似无刻意打造,却自成体系,可能是一种读书的高境界罢。我的疑虑主要是就作者为文的总立意来的。君子之道,就是剖析君子,歌颂君子,褒奖传统,拜服经典吧。然则,君子、传统、经典就真的这么重要么?联系到20多年来社会上掀起的一股股崇古覆儒的思潮,我总在忧虑它们到底要将中国引向何处。于是,我开始认真阅读此文,并将自己的思索追问逐一记下。

首先,余秋雨谈到了西方学者荣格,讲到他关于文化的`作用在于培养集体无意识的人格。这个观点说得玄乎,其实从思想灌输的角度看则很清晰:无非一个民族的观念文化熏陶其后代所致的思想思维特点,并且由此而发的特定行为方式和文明类型罢了。余秋雨关注的可能在于荣格看重中国文化的态度,及中国不要跟着西方走的希冀,特别还推出了道家物极必反法则远超西方思想。余的这段文字很值得质疑。现代化是不是跟西方走?物极必反的道理究竟有多深,中西于此(具体)所受益损究竟何在?

余秋雨对于中西文化的总体属性有一个简赅的概括,即西方是霸道文化,中国是王道文化。霸道文化者,可能着意于其侵略性破坏性,王道文化者则是强调其自修德行圆满。问题是这种概括似乎只是存在于作者心中美好想象中的概念。读者只要稍微回到几千年中西历史的无穷事实中去想,从中西各自在其基本思想理念引导的发展趋势下去想,就根本得不到这样的结论的。简单的诘问可这样下,请余秋雨思考回答:其霸道文化建基于平等意识,王道文化建基于等级意识,何谈后者之优?

当然,余秋雨看重的王道文化自修功德也不全是无稽之谈。实质上所谓内圣外王说到底还就是儒家的修齐之道。人们通过各自的道德修养来提升自身素质很有必要。但这种修养未必仅只中国人独有。事实上,基督教的繁复诵读经书、牧徒忏悔赎罪和现代心理学讲究的自省自究,未必就不是另一种修齐之道。从儒家一些基本思想理念所具有的落后性去分析,王道文化也注定了存有许多破漏。比如上面提到的等级意识就是一个牺牲多数的渊薮。由其执鞭,个体修养之域尚可,社会群体却是压抑性的、无知性的、被动性的。

联系后文,余秋雨讲到自己曾写过小人,那是对一些顽劣人性的批判,现在则是对立于小人写出其君子以及褒赞,作者似可长抒口气,叹为大成了。可是我左读右想,并没有觉得余秋雨的这篇君子题材有什么大好大善的。联系实际评价的话,倒认为余文更多的是书生意气。我的逻辑是这样的,歌颂君子寻找君子实践君子,已经是中华文人几千年乐此不疲的热闹话题,但它一直从来都没有真正使故国的君子更多起来。为什么?因为传统观念文化的落后性使然必然。坐而论道不如扎实学习先进,治国还靠法治。君子不如法治。

为什么君子不如法治?其答案应与为什么人治不如法治相似。人性总是两面的,思想信仰才是确定的,法治规束则能够让习惯成自然。人性的两面性可分许多两两相反的对立取向,如善良性与恶毒性、上进性与堕落性、文明性与野蛮性、仁爱性与仇恨性、真诚性与虚伪性、全面性与片面性,等等。任何人任何时候在任何地方都会存在这两种人性的可能,只是被其当即的思想状态才确定了其行为取向的。所以由既定的思想信仰来确定人们的行为具有根本性意义。而法治的规束则能强制性地确定人们行为习惯的发展走向。

上述可见,余秋雨的君子之道实质是一种脱离实际的书生空议。要命的是像这种脱离实际的思考常常普遍地存在于儒家及崇拜者中。他们脱离的实际不是别的,就是中西文明发展不同类型及其趋势下无穷对比鲜明的事实而已。在这个视角下,更可看清儒家君子(学说)之难:在信仰之弱,在神督之缺,在思维之浅。儒家最终追求没有上升到纯粹崇高的精神层面,停留在低下的器物利益中而意志不坚。崇拜凡人偶像,行为缺乏神只监督的巨力。缺信仰,求器物,势必思维肤浅;进一步看,思维肤浅则造成了君子不力。

《君子之道》读后感6

作为散文家,余秋雨写出的《文化苦旅》,在当代文坛具有经典意义。而现在这本新著《君子之道》(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xx年8月第1版)中,余秋雨则以细腻的笔触,解读中国文化的钥匙--君子之道。读之,感到这是一道特别的风景,因为它揭开了中国文化的核心机密。

这本《君子之道》,是在追踪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和人格世界的底蕴。余秋雨以“君子之道”为入口来讲述中华文化,剖析君子,阐述君子之道的主要轮廓。因为君子之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理想的人格模式,只要君子之道存在,中国文化就不会沦丧。全书引经据典,深入浅出,从童年的小人书摊到李清照,从文革伪君子到造谣者,从诈捐门到与舆论的恩怨情仇,俯拾今昔,观照他我,认识君子,分辨君子、珍惜君子、做一个君子。因此,阅读此书,可以从中了解中华文化的底蕴、精髓,思考我们的文化发展。

“君子”是中国人最独特的文化标识。世界上的其他民族,都有自己的集体人格作为文化标识。比如“圣徒人格”和“绅士人格”,以及“骑士人格”、“浪人人格”、“牛仔人格”等等。这些标识性的集体人格,互相之间有着巨大的区别,很难通过学习和模仿全然融合。对中国文化而言,有了君子,什么都有了;没有君子,什么都徒劳。由此,如何复兴中华文化,余秋雨给出了解答,就是要寻找和优化中国人的集体人格。追求君子之道,中国人的灵魂便找到了故乡,也是建立现代社会和谐的文明秩序、重塑国民性格必不可少的条件。

君子和小人的划分,使君子这一人格理想更坚硬了。余秋雨说,孔子没有对君子下定义,却划出了一道道君子与小人的分界线,让我们知道君子是什么,以及作为对立面的小人是什么。例如我们熟悉的“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等等。划分君子和小人的界线,具有极高的实践意义。而且直到今天,我们还找不出另外的科学概念能替代这一命题。今天中国文化界如果有什么令人担忧的趋向,就是君子话语常常被小人话语所淹没。

中国民间判别君子的通俗标准是“君子成人之美”。“成人之美”,也就是促成别人的好事。这里的“人”,并不仅仅是指家人、友人、认识的人,而是范围极大,广阔无边。例如救穷、赈灾、治病、抢险,只能说是“与人为善”,而不便说是“成人之美”。“成人之美”更多的是指促成良缘、介绍益友、消解误会、帮助合作等等。总之,“成人之美”更多的是指锦上添花的正面建设,而且具有一定的形式享受。这样的判别标准,也可谓“君子之道”。

余秋雨认为,中国文化没有沦丧的最终原因,是君子未死,人格未溃。中国文化的延续,是君子人格的延续;中国文化的刚健,是君子人格的刚健;中国文化的缺憾,是君子人格的缺憾;中国文化的更新,是君子人格的更新。如果说,文化的最初踪影,是人的痕迹,那么,文化的最后结晶,是人的归属。而这本《君子之道》,就是余秋雨十几年探索,阅遍文化,行尽千里的成果。这些研究,都是为了研究中华民族的集体人格做准备,因为只要是中国人,都会对自己的集体人格极为敏感。

读完全书,感觉寻找到了真实的余秋雨。真实的余秋雨只在于他的思想中,尤其是在于他对文化的探索与思考中。整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任何文化,都是前人对后代的遗嘱。最好的遗嘱,莫过于理想的暗示。”后代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中国文化由儒家做了理想的回答:做个君子。做个君子,也就是做个最合格、最理想的中国人。

《君子之道》读后感7

本期先来聊“君子之道”九项里的第一项。老余这人,除了姿态上有些矫情,学问做的还是蛮扎实的,而且文采飞扬,他的《文化苦旅》,俺通读过至少两遍,大学时期在图书馆草读过一次,后来工作了就娶了正本回家,夜夜淫乐,受益匪浅。

闲言少叙,老余说第一道,就是“君子怀德”。德是君子的品行,是“利人,利他,利天下”的社会责任感。然后请出说这句话的原创天尊孔子,“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德”和“土”为什么成了一个并列的概念?老余考究《礼记大学》说,君子心中的轻重关系分五个等级:第一是德,第二是人,第三是土,第四是财,第五是用。

然后老余生怕古文浅薄的平某看不懂,直接翻译说:“作为君子,放在最前面的必须是道德。有了道德,才会有真正的人呢;有了人,才会有脚下的土地;有了土地,才会产生财物;有了财物,才能有所享用。因此,道德是本,财物是末。”他这么一通解释,平某才若有所悟,原来孔子还是注重递进的伦理关系的,原来,“土”是作为“物”的滋生者而出现的。现在流行的把我们周边那些只重物,不重德的有钱人称之为“土豪”,原来最早的出处也是这么来的。

又谈常见的,老子也说过的“厚德载物”一词,有了老余的白话,突然间也就更加明朗起来:培植德性,才能承载万物;只有以厚重稳固的道德为基座,才能承载万物。可见人的“德性”是起点,原点,出发点。我也经常听到一句话,说是在单位上班做事,忠诚要比能力重要,那忠诚的背后呢?其实就是“德”,当然这里的忠不是愚忠,不是忠诚于个人,成为谁谁谁的人,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而是忠诚于集体,忠诚于价值,忠诚于道义。德性,就是自己的靠山和后台老板。

《君子之道》读后感8

《君子之道》是余秋雨先生的一本书,书中提到了君子怀德是君子之道的起点,作为君子,放在人生最前面的必须是道德。有了道德,才会是真正的人。也就是道德为本。

通过这句话我联想到了曾经写过的一篇作文,通过陶行知说的一句话“学

高为师,身正为范”,到底是学高为师重要,还是身正为范更重要。没有成为一名教师前我会觉得学高为师更重要,因为当时我认为一个老师如果没有渊博的知识,如何来教学生。但现在成为一名教师后,如果让我再选我会认为身正为范更重要。因为学高为师是基础,身正为范才是根本的。因为很多时候身教胜于言传,一个老师要博学但更要正直,给学生做一个好榜样,就像孔子说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因为我们要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教会他如何做人,如何做一个合法的社会公民。另外书中还提到了厚德载物,不能是厚物载德,更不能完全没有德,也是说明了德有多么重要。

《君子之道》这本书值得学习的地方太多太多,除了德还有很多,像怎样才能算的上是一位君子,这个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我认为只要为人处事上谦恭有礼,大方得体,个人修养上不断进取,终生学习,能够独善其身之后,有兼济天下的胸怀即可。君子非一日而成,今天要比昨天更好。

《君子之道》读后感9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勾践深明这个道理。用奖赏分明的方法激励每个老百姓,自己也同时下田耕地,“栽稻与脂于舟以行”更为亲近老百姓。使君赢得了民心,老百姓们

愿全心全意为越王孝力。?

“大丈夫能屈能伸”,勾践“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于吴,其身亲为夫差前马”这正体现

出勾践“不俱小节,以大局为重”的难得精神。?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勾践若不是对吴国的国情了如直掌,又如何能如此顺利地打胜那一战呢??

在《勾践灭吴》这篇文章中我学到了许多我应该学习的道理和精神。知道我们应该学习勾践的恒心和毅力。在他的身上我明白了,做人“只怕心不恒,不怕事不成”,“小不忍则乱大谋”,“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勾践灭吴》给我上了深刻的一堂思想品德课,勾践的精神也在我的心里烙下一个深深烙印。

勾践精神不仅仅是作为一个君王应该具备的素质,更应该是每个人都应该学习的,是君子之道。

【《君子之道》读后感】相关文章:

1.君子之道读后感

2.易经讲解:君子之道

3.君子之道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4.《君子之道(节选)》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5.分析余秋雨《君子之道》

6.《君子之道》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

7.《君子之道》阅读附答案

8.项链读后感读后感

9.读后感:几米的书读后感

《君子之道》读后感 篇2

“君子”是孔夫子心中最理想的人格标准。经过儒家的选择、阐释、提升, 最后成了一种人格理想。“君子之道”是儒家学说最简洁的概括, 尽管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存在着根本差异, 但在这部作品中, 作者对“人格”的评价标准与中国的儒家思想有众多相似之处。

一、做个善良的人, 这是君子的第一标准

《Great Expectation》以满含同情与细致入微的笔触, 塑造了乔、匹普和毕蒂等一群朴实善良的小人物。整个故事贯穿爱的主题:匹普对艾丝黛拉至死不渝的爱, 匹普与赫伯尔特的手足情谊之爱, 马格韦契对匹普畸形却让人起恻隐之心的爱都得到了细致的刻画。这些爱中, 最令我们感动的仍是乔那种无私淳朴的爱。

匹普是个苦孩子, 从幼小的孤儿到成为乔的徒弟, 青年时, 又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曾因虚荣而一度迷失, 最后幡然悔悟, 在他整个成长道路上, 只有善良的姐夫乔既像朋友又像父亲一样照顾着他、关爱着他。他总是对匹普说:“Ever the best of friends.”后来的情形证实了乔对匹普的一诺千金, 当匹普有机会过上荣华富贵的生活时, 他不计任何私利地与匹普解除了师徒关系。乔说道:

“Pip is that hearty welcome to go free with his services, to honor and fortune, as no words can tell him.But if you think as money can make compensation to me for the loss of the little child-what come to the forge-and ever the best of friends.”

当匹普到伦敦接受“上等人”教育时, 乔对匹普的伦敦生活感到一种隐隐不安, 对匹普的深切关心溢于言表, 他对匹普说:

“Pip, dear old clap, ...If there’s been any fault at all today, it’s mine.You and me is not two figures to be together in London;nor yet anywhere else, but what is private, and beknown and understand among friends...”

这说明匹普到伦敦去做上等人, 乔不十分赞成。后来当匹普继承遗产的希望完全破灭, 并生了一场大病时, 又是乔第一时间赶到匹普身边, 在精神上给予匹普莫大的支持, 而且悄悄地帮匹普偿还欠债, 在匹普身体康复后又悄悄离开。其给匹普的留言内容概括如下:

“Not wishful to intrude.I have departed for you are well again, dear Pip, and will do better without Joe.

P.S.—Ever the best of friends.”

乔用他善良的爱, 在潜移默化中引领匹普在不断的对与错的内心挣扎中回归良知。

《论语》中为我们描述的君子除了要做一个善良的人, 一个高尚的人, 一个很好相处的人外, 还有一个重要的标准。

二、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论语·为政》

君子不会把自己要做的事、要实现的目标先讲出来, 而是先把事都做完了, 目标也实现了, 才淡淡地说出来。真正的君子应该是“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 表面上可能不动声色, 少言寡语, 而他的内心却无比坚定、刚毅。

匹普与赫伯尔特有着深厚的兄弟情谊。匹普悄悄地以赫伯尔特的名义和一个商人签订了秘密协议, 为他的朋友投资了钱并促成了朋友的事业。他会因为看到朋友高兴而按捺不住喜悦的眼泪。当匹普继承遗产的希望破灭后, 他说服赫微香小姐继续资助赫伯尔特创立一个立身的基业, 并要求她瞒着他悄悄进行。

君子的力量永远是行动的力量, 而不是语言的力量。

三、君子成人之美

孔子说:“君子成人之美, 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孔子·颜渊》)

“成人之美”就是促成别人的好事, 更多的是促成良缘, 偏重于锦上添花的正面建设, 而且具有一定的形式享受。

当身体逐渐恢复健康的匹普打算实现他的“第二件心事”, 请求毕蒂的宽恕并打算与毕蒂过上平静而幸福的生活时, 却发现毕蒂已嫁给了乔。最后的希望破灭了, 他却庆幸自己没有在病中向乔透露一丝他对毕蒂的情感, 否则事情将无法挽回。文中是这样描述的:

I was glad I had not breathed a word to Joe about my hoping to marry Biddy.I congratulated them heartily, and thanked them humbly for all they have done for me.

他给予他们全世界最真诚的祝福, 他说:

“Dear Biddy, you have the best husband in the whole world, and if you could have seen him by my bed, you would have———But no, you couldn’t love him better than you do.”

“And dear Joe, you have the best wife in the whole world, and she will make you as happy as ever you deserve to be, my dear, good, noble, Joe!”

四、君子知耻

孟子有一句近似于绕口令的话:

人不可以无耻, 无耻之耻, 无耻矣。

前半句很好理解, 后半句大意是:

为无耻感到羞耻, 那么就不再耻了。《孟子·尽心上》

当匹普获知他受恩于一个囚犯时, 觉得让他感到耻辱, 他宁愿这艘搭载他的命运之舟撞毁, 也不愿意接受一个囚犯的恩泽。最使他感到耻辱的是为了这个逃犯, 他竟抛弃他最好的伙伴乔。他的悔恨之情体现在下面的内心描述中:

But, sharpest and deepest pain of all, was for the convict...that I had deserted Joe...

匹普康复后, 回家去见乔和贝蒂, 请求他们的宽恕, 原谅他的不仁不义, 他是这样说的:

“I am soon going abroad, and that I shall never rest until I have worked for the money with which you have kept me out of prison, and have sent it to you, repay it a thousand times over, I suppose, I could cancel a farthing of the debt I own you, or that I would do so if I could!”

他放弃掩盖, 放弃麻木, “知耻近乎勇” (《礼记·中庸》) 。他尽全力用实际行动弥补他对乔和贝蒂犯下的错误。

五、滴水之恩, 当涌泉相报《增广贤·朱子家训》

西方人将每年十一月的第四个星期四定为感恩节, 是为了感恩印第安人的救命之恩。中华文明更是强调感恩, 既有“滴水之恩, 当涌泉相报”的谆谆教诲, 又有乌鸦反哺, 羔羊跪乳的美丽故事。

当年匹普在墓地帮助过的罪犯马格韦契在海外发了财, 他为报答匹普, 省吃省用, 苦苦干活, 积攒下每一个几尼, 就是为了让匹普花, 让匹普过得顺心, 把匹普培养成“上等人”是他全部的理想与支柱, 并为了见一眼他当年的救命恩人———匹普, 不顾一切危险, 搭上自己的性命从海外赶回来。尽管这是一种畸形的愿望, 用钱打造出一个绅士, 但我们也能深深地感受到罪恶的肉体下有着一些君子的品质, 正应了《孟子·告之上》里的一句话:“人之初, 性本善。”如果不是由于当时的社会及命运原因, 那么马格韦契也许根本不会成为一个罪犯, 即便没有受过良好教育, 也会是一位心底淳朴善良、正直道义之人。

狄更斯笔下的这群小人物虽说没有心怀天下的伟大境界, 但是能够做一个最好的自己, 按照自己的社会定位, 从身边做起, 努力成为一个善良的人, 不能说他们不具备作为君子的一些品质。

参考文献

[1]Charles Dickens.Great Expectation.Tantor Media, Inc;Unabridged, 2008.

[2]狄更斯, 著.王科一, 译.远大前程.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4.

[3]余秋雨.君子之道.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4.

儒家君子人格和君子修养之道 篇3

关键词:儒家思想;君子人格;修养之道

文章编号:978—7—80712—971—4(2012)01—030—02

儒家学说作为两千多年中国社会的正统思想,自孔夫子收徒讲学到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儒家形成一整套的理论,深刻影响着两千年中国古代社会的方方面面。在士人修养和成才方面,大力提倡君子人格,并且给出系统的修养方式,《礼记·大学》提出“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1]这是一整套的修养方式,并且具有操作性,数千年来多少古人就是抱着这样的信念,完成他们的使命。那么,君子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群体,通过什么样的方法修炼,普通人有没有机会成为君子呢?

一、君子的理想人格

《论语·学而》开篇即有“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君子一词出现在孔子语录著作的开头,如果不是后人传播过程中窜改,应该可以看出君子人格是孔子身份重视的,之后论语还有各种经典对其大肆发挥,终于成为一个庞杂的修养体系。这句话张居正这样讲评:“君子,是成德之人……是以虽名誉不著而人不知我,亦惟处之泰然,略无一毫含怒之意。如此则其心纯平为己,而不求人知,其学诚在于内,而不愿乎外,识趣广大,志向高明,盖粹然成德之人也。所以说不亦君子乎!”[3]这就为君子定下一个很巧妙的规矩,一个人都有微时,不为世人所知,倘若整日当愤青,那就不能虚心求进步,君子就做不成。相反,别人不知道,甚至误解自己都要甘于平淡,埋头做好自己的事情,终有一天会出头,这才是最大的君子啊。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4]这句话很好的解决了君子面对人不知的局面,天道运转,君子日以继夜的发愤图强,如同天道一样,恒久不息。随后易经中提出了符合元亨利贞的四德,“君子体仁足以张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5]君子的努力还是在仁德的修养上,只要达到这样的人格就能表率众人,和谐做事,使物各得其所,坚定干事。而在坤卦中,与君子自强不不息对应,提出“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6]君子要有足够的承担,在儒家理论的体系里,君子是作为国家支柱和社会的基石而存在,达则兼济天下,退则独善其身。

在孔圣人的语境里,君子追求仁义礼智信,刻苦修养,达到内心的无忧,外在的人事练达,“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7]孔子在这里很是谦虚了一下,所以他的弟子立即送给老师一定高帽子,夫子自道也。这也多少反映出孔子对君子修养的终极主张,君子无论怎样的学习修炼,最后总要出山的,货卖帝王家。立德,立功,立言,追求三不朽境界。但是,这个境界很少有人达到,即使孔子也没有具有这种境界,而后世儒生能够差强人意的几位,也各有自身令人诟病的地方,如朱熹、王守仁、曾国藩等。所以子努力寻求走出这个困境的办法,这个办法就是这样一句著名的话:“朝闻道,夕死可矣。”孔子虽然做过官,也做了几件事,可是事功确实缺乏的很,寻求到的解决之道就是速朽,或者就是吾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作为一个君子,实在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所以至今没有足够完美的人出现。君子从学之始,人不知而不愠,而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终于获得立事之基。处世做事,能成为三不朽的人物最好,倘若不行,也可以追求所谓的道,立足于学问,或者竟逃到国外开拓新的事业,都不失为君子的作风。君子不是一个狭隘的概念,也不是古董式的老朽,而是通过各种方式过得下去的人,活着就是一种成功吧。

二、君子的界定范围

两千余年的中国古代文明和儒家思想有着血脉相连的关系,文官集团统治根深蒂固,其主流思想塑造之下,似乎君子都是如张生之流的文弱读书人。现在可以查到的各种解释,则认为君子是指古代的贵族和有才能的人,“君子:古代对贵族与士的通称,指有才德的人,不论其有无爵位。”[8]这个说法算是共识。

如此一来,想要成为君子实在不是一件门槛很低的事情了,要是读书人,还得是书读的不错的人,不像英国绅士,只要彬彬有礼,尊重妇女,差不多就算绅士一把了。这样认为或许是缩小了君子的范围,并且为成为君子设立了过高的要求,因为中国古代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条件读书的,普通大众是不是就被排除出预备君子的队伍了呢?孔夫子推崇那些人呢?“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士;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9]史鱼、蘧伯玉都是士大夫,拥有可贵的品质,所以君子之名,当之无愧。那么,如果普通老百姓拥有了这些品质之后是否可以配上君子之名呢?应该可以被认可为君子。孔子门生三千,富有贫苦的都有,有颜回的安贫乐道,也有子贡这个富裕商人,当然也有子路这样的政府公务员。当年子贡问君子。孔子说:“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君子就是言行一致,身体力行的人。后世张溥撰写《五人墓碑记》,为没有学

问的五人做传,五人的行为恰是君子的行为。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10]君子无论在身处危险境地,还是颠沛流离之际,甚至一顿饭的时间都不要违背仁德。后世孟子言“浩然之气”,宋明诸家发明理学,无非不是砥砺志气,在中国浩如烟海的史籍里,有着很多志士仁人,他们出身不同,但都当得君子之名。吾于是言,相信孔子当年弘道于民间,收徒三千,也有这种想法吧。子夏有这样一段话,“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11]这句话是每个有君子之心的希望。

三、君子的修养方法

曾子提出很有名的三省学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12]每日三省吾身,三在中国是泛指,也可以是多次。反省什么呢?忠信和学习,这恰恰是君子的立身之本,唯有忠信的品质才能为国做事,唯有学习才能使自己有能力成事。这种三省的办法,后世运用最有名的是清朝中兴名臣曾国藩,每日写日记同自己的好色贪财做斗争,成绩斐然。民国总统蒋介石的日记公布之后,蒋介石也是每日反省,有儒者之风。

孔子还提出很多标准,可供有志于君子之道的人学习。“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中新,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13]“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14]“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15]君子既要修养内心,忍得住寂寞,明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道理,还要外在有威仪,说话做事都要有一定的气度,安贫乐道,等待时机的来临。

君子的修养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情,需要经过时间的长时间洗礼,最终达到“仁者爱人”和舍生取义。仁义是君子必备的两个要素,也是有志于君子品格的人所要努力追求的。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16]是为儒家倡导的为仁而努力,仁是一种天下为公的精神,为生民请命,为万世谋太平,,任重而道远;对于义的追求,孔子是这样说的,“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17]义在古代中国的地位,由关羽崇拜的全国推广能看出一二,中国一诺重千金,舍生取义,义字之重可见一斑。

君子通过反省自己,获得经验型的知识学问,达到外在和内在的统一,人事练达,深谙仁义之境,这样就可以入世兼济天下,倘若不逢其时,也可以为万世之表。只是对普通人来讲,要想成就君子人格是有些难度的,有没有更直接的方法呢?“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18]最入门的办法,孝敬父母,爱护兄弟姊妹,应该比较容易操作吧,可以作为君子人格修养的基础法门。

四、君子的生活方式

曾经有个故事,讲一个得到大儒,隐居深山,为世人所敬仰。于是,有粉丝慕名而访,问了很多问题,儒者在三不朽方面成果显著,但是当粉丝问道,你的家庭生活怎么样时,儒者先是一愣,继而大哭。自从后世理学兴起之后,道学家的味道日重,政府也努力将这套哲学体系教条化,框架化,愚民化。在一般的印象中,读书人大类于孔乙己,得道者就是枯如古树的老朽。真实的情况怎么样呢?君子的人格应该怎么样?有没有可能内外统一,成为一种活泼有生命力的人格修养目标呢?

君子的行为应该符合规范,即使是和别人搞竞争。“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19]或许有人说,搞个事情也要这么多规矩,不自由。现在社会很多方面的失范,交通乱,挤公车,无忍让之心,这样的局面恐怕正说明有一套方法规范个人行为的重要性。所以,前面孔老先生的那么多教育,也就有了用武之地。

生活之中的君子,也是性情中人,不必拔着头发离开地球,奇形怪状以示非凡。相反,要适应世俗生活,也要有精神上的雅致,在文和质之间找到平衡点,好像女人的身材,恰到好处。“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20]文中有质,雅量之中有雷厉风行,粗言粗行;质中有文,朴实的行动中,世俗的活动中,有点礼貌雅量,相得益彰,十分和谐。至于君子的日常行为,如穿衣服也有要求,“君子不以绀緅饰,红紫不以为亵服。”[21]衣服之制,能反映出孔子礼治的大愿望,因此深得孔子的重视,这个穿衣服也是有讲究的,今天也是这样,场合不同,还是要讲究一些的。吃饭,访客都有不同的要求,肉切的不方方正正就不要吃,席子放得不正就不要坐,等等。虽然看起来很繁琐,但恰恰是今天社会很缺乏的东西。

当然,君子之名下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是人就要有生活,生活就不可能只是枯燥的修养和理论,还要有多姿多彩的生活,这样作为人生才是完整的。这样的人生孔子也追求,“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22],此时此景,怎一个美字了得!孔子就赞成这个观点,君子也是要事功和生活兼顾的,历史能够成点事情的人,大多不是标准的君子,也不是标准的小人,如明代的张居正。

参考文献:

[1][4][5][6][8]朱安群,徐奔,等.十三经直解(第一卷)[Z].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3:767;31;32;40;29.

君子之道读后感 篇4

前面部分,对前人之述备矣的君子之道,进行了分类和阐释,可读性较高。至于怎么样的人才算君子,就文中只是框定君子应有的九条理论未免有些单薄,缺乏具体的人物形象。个人感觉如果有具体的人物辅证会更好,不过作者可能希望把笔墨更多放在就君子内涵延伸出去的方面,比如君子对待名誉和牢狱之灾。相对于衍生出的伪君子,作者则借旧时时评给出了一些现实中的形象,并予以抨击。 唯一大篇幅写的李清照的人物形象则是在写君子如何对待名誉的问题上,天真的李清照在这一点上只能算是个反面典型了。而从作者就此给出的“名誉受诬基本不要在意”的结论来看,玻璃心的作者面对自己的结论真是“臣妾做不到啊!”。 这里说到君子如何对待名誉这个问题,在后面的短文部分就一直围绕着这个问题打转。总结一下作者态度就是:别扭玻璃心地表示其实我真的很在意,只是作为当事人不好直面反击,只能寄希望于局外人施以援手。于是,后面的文字就呈现出,一面对社会谣言的报以埋怨讽刺,一面站在世界中心呼唤爱。这在后面的短文部分尤为突出。再回过来看中间部分写佛、写如何对待年龄和人生,观点虽不新鲜,也算是一流清泉了。 但是我想我无法对作者这种“言言不一”的前后矛盾做出批评,何况作者对君子或自己受到的诽谤背后所体现出的社会风气是立场鲜明和深恶痛绝的。作者认为:“名誉之正,直逼国本”。社会和历史的名誉,取决于它们如何处置人与人之间的名誉取向。换言之,不给君子其应有之名誉的时代,绝不是什么好时代。 我们无法否认,言语是多么伤人的武器,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多多少少真真假假有的没的,有些被风吹雨打去,有些则假作真时真亦假。 身为旁观者的我们,将来或许是当局者的我们,能做些什么? 我宁可喝上两碗鸡汤站在世界中心呼唤爱,也不要不分青红皂白就急不可耐去口诛笔伐。 用爱来关怀这个世界,用谦卑来看待这个世界,正是我读完此书后所理解的君子之道。 道不远人。

于丹论语心得君子之道读后感 篇5

篇一:于丹论语心得君子之道读后感

大家读《论语》会发现,这里面经常出现一个词:君子。我们直到今天还常常将其作为做人的一个标准,说某某人非常君子。但是究竟什么是君子呢?

“君子”是孔夫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标准,一部短短两万多字的《论语》,“君子”这个词就出现了一百多次。我们把孔子对于君子所有的言语、界定、描述总结在一起,会发现,大概做一个君子要有几个层次上的要求。

做一个善良的人。这是君子的第一个标准。君子的力量始自于人格与内心。他的内心完满、富足,先修缮了自我修养,而后表现出来一种从容不迫的风度。

司马牛曾经问过孔夫子,什么样的人才能够称为君子呢?孔子答:“君子不忧不惧。”司马牛又问:“不忧不惧,就可以叫君子吗?”

他可能觉得这个标准太低了。孔子说:“反躬自省,无所愧疚,当然没有什么可忧可惧的。”我们把孔夫子的意思转换成老百姓的话来说,就是“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

一个人反省自己的行为,而能够不后悔、不愧疚,这个标准说低也低,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到;说高就是个至高无上的标准,大家想想,要使自己做过的每件事都经得住推敲,实在又是极不容易的事。所以孔子才把它作为君子的人格标准。

孔子在给学生讲课的时候曾经很认真地跟他们讨论过君子的问题,他说:“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孔子一上来很谦虚,说“不忧”、“不惑”、“不惧”这三点自己做不到。什么叫“仁者不忧”?

就是说,一个人有了一种仁义的大胸怀,他的内心无比仁厚、宽和,所以可以忽略很多细节不计较,可以不纠缠于小的得失。只有这样的人,才能真正做到内心安静、坦然。什么叫“知(智)者不惑”?

在区区半个世纪之前,一个人一生可能就在一个单位,婚姻基本上不会有任何变动,从小到老可能就住在一个大杂院里。人们的烦恼可能是生活的或然性和可选择性太小。

但在当今社会,我们的痛苦不是没有选择,而是选择太多。这是一个繁荣时代带给我们的迷惑。我们无法左右外在的世界,只有让内心的选择能力更强大。当我们很明白如何取舍,那么那些烦恼也就没有了,这就是孔夫子所说的“知者不惑”。

什么叫“勇者不惧”?用老百姓的话来说就是“两强相遇勇者胜”,也就是说,当你的内心足够勇敢,足够开阔,你就有了一种勇往直前的力量,自然就不再害怕了。

一个真君子做到了内心的仁、知、勇,从而就少了忧、惑、惧。孔子说这三条我做不到。子贡说“夫子自道也”―――您说的不就是您自己嘛!大家看,孔子告诉我们的做人标准,不是苛责外在世界,而是把有限的时间、精力,用来“苛责”内心。

一个人内心对自己要求更严格一点,对别人就会厚道一点。我们今天老说做人要厚道,厚道并不是窝囊,而是他可以包容和悲悯别人很多的过错,可以设身处地站在别人立场上想问题。

因此,只有真君子才能做到“不怨天,不尤人”,既不抱怨老天爷不给我机会,也不抱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了解我。一个人内心没有了“忧”、“惑”、“惧”,自然就减少了对外界的抱怨和指责,也就增强了把握幸福的能力。而增强把握幸福的能力,正是学习的终极目的。

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古人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今人学习是为了炫耀于人、取悦于人。

真正尊崇学问的人,他的学习是为了人心灵的建树。从书本上学,从社会上学,从小学到老,无非是学习一种把握幸福的能力。

让自己成为一个有知识、有教养、而且内心忠诚的公民,然后以此在社会上安身立命,学习的目的就是完成这么一个自我角色的建立和提升。

而“为人之学”又是什么呢?它是把学到的知识当成工具,当成一种技能,以之谋一份职业,为自己谋一份福利。孔子曾经直截了当地跟他的学生子夏说:“女(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就是说,你要想着提高修养,不要老惦记眼前的一点点私利。

孔子从来不说做君子就要像谁谁谁那样,在孔子看来,做君子就是做一个最好的你自己,按照自己的社会定位,从身边做起,从今天做起,让自己成为内心完善的人。因为只有你的内心真正有了一种从容淡定,才能不被人生的起伏得失所左右。

篇二:于丹论语心得君子之道读后感

孔夫子在教育他的弟子时,常以小人和君子之分来明辨是非。那么何为君子,何为小人,君子与小人之间有什么不同呢?

“君子”是孔夫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标准,一部短短的两万多字的《论语》,其中“君子”两个字就出现了一百多次。而与之相对应的就是“小人”。孔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就是说君子胸怀平坦开阔,但是小人却经常忧愁恐惧。

即便是今天,人们还是希望自己能做君子而不做小人。那么,怎样才能成为君子而不是小人呢?孔夫子眼中的君子与小人又到底是怎样的呢?

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告诉我们:用孔夫子的说法叫做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比如我们大家在一起争论问题,不可能意见都一致,君子会很平和的跟每一个人都能交流,但是他会坚持自己的主张,他不会苟同别人。小人没主见,别人一说什么好像都对,但是还经常跟人打起来,叫做同而不和。君子好处事,但你很难取悦于他,但他对人了解是非常准确的,能够量才用人。而小人难处事,你却很容易取悦于他,但他对人却常常是求全责备。

于丹教授认为,孔夫子描述的这个现象它远吗?这肯定不是远古的事,这一切现象其实今天就经常出现在我们的身边,如果你要把这个标准想明白的话你会发现,孔夫子给了我们一个考察人品的标准。孔夫子还说,君子有三戒,少戒色,中戒斗,老戒得。少年时为何要“戒色”?中年时又为什么要“戒斗”?老年时“戒得”指得又是什么?于丹教授在这一讲--《君子之道》中将为我们详细讲解这三戒的内容和它对人生的重要影响.大家读《论语》会发现这里面做人最经常出现的一个标准就是两个字“君子”,其实这是我们在今天也经常说到的一个标准,说某某人非常君子。但是究竟什么是君子?我们今天就说说《论语》中的君子之道。

画外音:“君子”是孔夫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标准,一部短短的两万多字的论语,其中“君子”两个字就出现了一百多字,即便是今天人们还是希望自己能做君子,我们怎样才能做一名君子呢?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将为我们讲授《于丹<论语>心得》之《君子之道》。

于丹:其实我们把孔子对于君子所有的言语、界定、描述总结在一起,会发现大概做一个君子要有几个层次上的要求。

首先一个标准,君子都是那些内心完满富足,先自我修缮了修养,而后才表现出来一种从容不迫的人。也就是说,君子的力量始自于人格和内心。

大家知道人格和风格永远都是相关的,当我们说一个人在风格上表现为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有那么一副与世无争与人恭敬的气度,这种风格的力量一定来自于人格。

学生很不以为然,一下子没听明白,觉得这么简单,就又追问了一句说:“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这就能叫君子啦?老师还是淡淡地跟他说:“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论语颜渊)也就是说,我们老百姓的语言系统说,半夜敲门心不惊。一个人夜里面睡得踏实,这就叫内省不疚。一个人内心反省自己的行为,反省自己在社会上所作的一切的时候没有愧疚,这就可以做到不担忧不恐惧。

在孔子看来,一个人“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这就是一个君子的标准。那么这个标准呢,说低也低,我们每个人可以做到,说高,这也是一个至高无上的标准。

孔子在给学生讲课的时候曾经很认真地跟他们谈过这个问题。孔子一上来先很谦虚,他说“我们今天来说说君子”。说“君子道者三”,做一个君子有三点是要做到的,然后他很客气的先谦虚了一下说“我无能焉”,我反正是做不到,是哪三点呢?叫做“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

也就是说在这个世界上,一个人每天行于世间百态之中,真正要做到内心的坦然,要做到一种仁义的大胸怀,让自己没有那么多的忧伤、忧思、忧恐、担忧,全都没有,这一切来自于什么呢,来自于你内心的仁厚。由于你宽和,所以你可以忽略了很多细节不计较,由于你心怀大志所以你可以不纠缠于这个世界给你小的得失。

第二点就是要做到“智者不惑”。

其实我们看汉字的构成很有意思。这个“惑”字,迷惑的惑啊是上面一个或者的或,下面一个心字底,对吧?其实“或者”,数学上叫或然率。什么意思啊?就是可以这样也可以那样,此为“或者”。那么当世界面临众多的抉择,你可以这样走,也可以那样走的时候,就要看你这个心字底托得是不是足够大。如果你心中有判断,有定力,你明确,你就不至于被世界上诸多的选择压垮。

对于我们当下的人来讲,我们的痛苦不是没有选择,而是选择太多,这也是孔子所谓的过犹不及。在过去有人说区区半个世纪之前,每一个人从职业上一生可能就在一个单位,从婚姻上一生不会有任何变动,从居住上一生就是一个大杂院的邻居,但是在今天选择太多,视野广阔,这是一个繁荣时代给我们带来的迷惑。怎么办呢?我们不能去左右外在的世界,我们能够让自己内心的选择能力更强大,这就是让自己成为一个智者。

那么第三点就是“勇者不惧”。

篇三:于丹论语心得君子之道读后感

“君子”是孔夫子心中理想的人格标准,使许多人正在努力的方向与动力。提到“君子”一般都会与男子相联系,谁说女子中就不能有“君子”。“君子”并不是男子的惯用名词,所谓“君子”就是在星光大道上夺放异彩的人物,并不是从外表能看出来的,而是内心散发的一种无可彼及的光辉。

称之为“君子”的第一标准是要做一个善良的人。所谓善良是攻于身,行于义。真正善良之人是渺小的,是默默无闻的,待人处世皆以善为本。所谓:“人生一日,或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说一善话,行一善事,此日方不虚生。”为善者不云利,逐利者不见善。善良之人是不求回报的,这种善是发于内心的。如果你挖掘它将不断涌出来。善良的心灵是园,善良的思想是根,善良的语言是茎,善良的行为是果,善良之人会使灵魂变得高尚,会对生活充满勇气,会对未来充满自信。

称之为“君子”的第二个标准是要做一个有恒心的人。所谓“无恒产而有恒心”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成大事不再力量的大小,而在于坚持多久。一朝开始便永远能够将事业继续下去的人是幸福的。所谓:“绳锯木断,水滴石穿。”一但决定去做,就要把事情做到底,那怕是一件不大的事情,每有这种恒心的力量,就不可能认真的建设工作。有神么比石头更硬?有什么比水更软?然而,只有坚持不懈,软水可以穿透硬石。

称之为“君子”的第三个标准是“矜而不争,群而不党。”所谓:“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合。”也就是说君子会人真的听取别人的意见,但也会有自己不同的见解。而小人呢,在别人提出意见时,只会高屋建瓴,深谋远虑,随声附和,没有自己的主见,也不能提出实质性的问题。

如果具备以上三个标准,那么应该可称一为“君子”,要具备以上三点决非易事。

《君子之道》经典语录 篇6

人生不易又至易。只要洗涤诈念,鄙弃谋术,填平阴沟,拆去暗道,明亮苍穹下的诚实岁月,才是一种无邪的享受。

——余秋雨《君子之道》

因尊严,万事万物才默然自主,悄然而立;因自立琳琅世界才有迹可循,有序可寻。

没有尊严,世间便是一个烂泥塘。

——余秋雨《君子之道》

理解并没有那么重要。

何必因为害怕被别人误会而等待理解。现代生活各自独立,万象共存。东家的柳树矮一点,不必向路人解释本来有长高的可能;西家的槐树高一点,也不必向邻居说明自己并没有独占风水的企图。

做一件新事,大家立刻理解,那就不是新事。

出一个高招,大家又立刻理解,那也不是高招。

没有争议的行为,肯定不是创造。

没有争议的人物,肯定不是创造者。

——余秋雨《君子之道》

一个人最值得珍视的是仁慈的天性,这远比聪明重要。

——余秋雨《君子之道》

中华文化的终极成果,是中国人的集体人格。复兴中华文化,也就是寻找和优化中国人的集体人格。

——余秋雨《君子之道》

蔑视是一把无声的扫帚使大地干净了许多。

让我们在学会尊重的同时,也学会蔑视。

——余秋雨《君子之道》

第一,正在苦恼的名誉,大多无足轻重。

第二,真正重大的名誉,自己无能为力。

第三,一旦名誉受诬,基本不要在意。

第四,更高一层修炼,排除“名执”“我执”。

第五,面对他人受诬,应该仗义执言。

——余秋雨《君子之道》

我们一生所做的比较像样的大事,连父母也未必能够理解。父母生育了我们却理解不了我们,这便是进化。

——余秋雨《君子之道》

善和爱是历史的结果。....

善和爱是一场代代相传而又艰苦卓绝的接力赛,只是为了把人类拉出无边的黑暗。

“不喧哗,自有声”新君子之道 篇7

何谓“君子”,从中国古代的君王到西方世界的绅士贵族,从士大夫到现今的精英人物,“君子”一词所代表的人物,皆指向那些因自身高尚人格与修为而可称之为“君子”的人们。君子之道的内涵从未因时代的更迭而改变,正如伟大的人格不会因为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它的内涵是永恒不变的。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hold’住,内心充实而有光,谦卑而执著,羞涩而无畏,这即是君子之道与新君子之道所说的内容。而所谓新君子之道,因为我们的生活场景变了,所以修炼的方法也需改变。古代的人用下围棋、骑马、射箭、古乐、弹古琴等来修炼自己,而现代的人在开车中修行,在婚姻中修行,在和同事的博弈中修行,在和客户的交往中修行,甚至在餐厅里吃饭的时候修行。

当下所倡导的新君子之道,正像佛家所讲担水砍柴皆能悟道,翠竹黄花皆是妙谛,沃尔玛的创始人山姆·沃尔顿说“根本不存在所谓商业的真理,所谓商业的真理,现代的真理,不过是人类古老智慧在现代这个世界里你怎样全身心地去践行它。”亦如君子之道作为中华古老文明的核心思想,新君子之道的“新”仅仅在于大众立足于当下对其的解读及践行。

“不喧哗,自有声”的新君子之道,亦如儒家所讲“君子和而不同”一般,在芸芸众生中,他与别人没有什么不同,但从他的一言一行中,能让人感受到他的伟大,这种伟大来自于其自身阅历与知识的修炼,以及高尚人格的感染力。君子的本质是有自我修炼后的实力,然后厚积薄发,像冰山一样只露出八分之一在水面。总是把自己放在有学问的人的视线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总是把自己放在有品位的人的视线里的人,才是真正有品位的。所以作为一个君子,菜根谭有句话还是概括得非常好的,“君子之用心如青天白日,不可使人不知;君子之才华如玉韫珠玑,不可使人易知”。德鲁克说伟大的公司,伟大的人,他们做了很多的事情,但是有一半的事情一定是别人看不到的,这样的人才可称为伟大的人,才是“不喧哗,自有声”,不张扬自有风采的人,才叫新君子,才是当今社会应秉承的新君子之道。”

行车之道

道路即道场,是一个修炼的工具与场所。我们应在道路上让自己修炼得更加温润有秩序,Hold住自己的情绪,Hold住前进的节奏,为什么?它不是目的,而是一个手段。它的目的是什么?它的目的是真正建立起你在这个时代的竞争力,这个竞争力是一种不需要竞争的竞争力。

行车之道作为人在道路上的表现及修为,其实也可看作他人生道路上的投影,他在这条路上的表现就会反映出他在所谓人生道路的状态。如果在这里面表现出喧哗、不耐烦,甚至是语出伤人等等贪嗔痴慢疑、怨恨恼怒烦的现象,一定是这个人在职业的道路上或人生道路上频频投射过去的,所以有的时候我们天天讲在路上修行这件事,修什么呢?最终修出的君子气度不仅让我们变成一个君子或绅士,也不仅仅让我们显得自己很高尚的样子,更重要的是像中国君子文化所说的“内圣外王。”

对于如今道路上的嘈杂与拥堵,君子要讲慎独,慎独的意思是凌晨三点钟你在路上没人监督你的时候,你还要保持你的风范,要坚守你的价值,这才是君子的风度。当今的中国人把越来越多的时间花在道路上,如何在开车的过程中,如何在路上行走的过程中,真正修炼出自己的新君子之道,不仅是为了他人与社会,更是为了让自己成为一个内圣外王的人,一个可以掌控自己、掌控团队、掌控未来的人。

当行进车辆遇到过马路的行人,坐在方向盘后的你是选择减速、停车让行,还是不耐烦地鸣笛催促,当车辆夜行对向相遇,你是否会关闭远光灯,为行车安全留出宽敞的空间?如何用会车时友善的灯光,使夜色变得更加柔和动人?拥堵路况下,是否应该多些耐心,让道路因秩序而变得顺畅通达?身陷车流中,汽车喇叭是否应该只用作善意提醒而非宣泄烦躁,让宁静为身边环境增添暖色?……当人们在各种媒介与移动客户端转发着“心灵鸡汤”版的文字与思想时,是否更应该将这些文字的精髓融于自身的修为及上述的道路问题中,在道路上刺耳的喇叭或恶语责难声中,随意变道与蛇形并线等驾驶行为并不能给拥堵的城市及心灵带来丝毫的改变和愉悦。“道路如道场”,用君子的修為与“不喧哗,自有声”的行车之道,树立君子之风,以自身的人格重量成就道路及人生路上的进取。

上一篇: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参考下一篇:《了不起的狐狸先生》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