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思想

2024-10-26

君子思想(共10篇)

君子思想 篇1

孔子是中国伟大的思想家与教育家, 他是打破传统时代所谓贵族教育的第一人, 孔子的传世奇作之一的《论语》, 至今仍是有不少的人拜读为之震动。但是, 纵观古今不难发现, 多数伟大的思想大家与教育大家, 其流传后世在被人人称颂之时, 往往也很难逃脱其被曲解的命运, 这些部分的曲解,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后人对其原文本的解读略有偏差, 这对我们进行其思想史研究就存在了决定性的影响。而孔子的著作与思想无一例外地得到曲解也正因为此, 孔子所生活的年代离现今有几千年的时间间隔, 所以对孔子所著文本的解读的困难就可想而知。《论语》是集孔子言论, 显现孔子其教育思想的书籍, 在《论语·为政》中, 有这样一则, 子曰:“君子不器。”这一则前后没有来源, 无法推敲孔子当时说这则言论的情境, 也没有足够的史料可供推敲确认, 加上古文本中对字的多种揣摩之意使得这简洁明了的四个字被赋予了纷繁复杂的意境与广袤无边的解读空间。

一、对孔子“君子不器”的字意解读

《论语·为政》, 子曰:“君子不器。”这句箴言从古到今被人们赋予了诸多的理解。孔子的“君子观”是儒家对理想完美人格的最好的诠释与追求。那么, 在孔子的“君子观”中, “君子不器”是一种怎么样的境界, “不器”又是何意思呢?

君子一词, 在先秦典籍中比较常见。在《诗经》、《易经》及《尚书》中较为常用。到了西周时期, 人们则用“君子”专指有权有势的贵族。直到孔子思想的出现, “君子”一词才被赋予了具体的说明。在《论语》中, 孔子赋予了其文中“君子”两个身份, 其一为德高者, 另一则是掌权者。由于这一句话出自《论语》中为政一篇, 可以将其理解成是对掌权者的高呼。可是, 根据孔子对政治方面所持“为政以德”的思想, 因此, 这句话也可以理解成孔子对于那些德高者喊话, 劝说其从政应遵循为官者基本原则等意思。“器”主要指器皿等一些可以容纳物件的容器。《说文解字》记载:“器, 皿也。象器之口, 犬所守之。”而“不”字, 多数以作否定之义, 但在古书中, “不”则同“丕”, 作“大”的意思。

二、对孔子“君子不器”思想揣摩

通过对其字面意思的解读不难发现, 简单的四个字可作多方面的意思。对“君子不器”所表现的具体内涵, 史上各个造诣高超的学者也有着自己不同的解读, 以下将阐述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在这些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中, 主要分歧对于“不”字与“器”字的定义。

其一是众学者对于“器”的定义, 这一观点经过多数学者认同的可谓主流的释义。在目前能够找到的文献史料中, 何晏在《论语集解》中的注释是对“君子不器”最早下的定义。文中曰:“器者各周其用。至于君子无所不施。”中国大学者朱熹也在其书中补充说道:“器者, 各适其用而不能相通。成德之士, 体无不具, 故用无不周, 非特为一才一艺而己。”此句中朱熹以人的“一才一艺”来比喻“器”, 并联系到君子, 意属君子应当“不器”。朱熹与何晏对“君子不器”的解释着实影响到了很多而后研究《论语》的学者。后人在解读“君子不器”时, 也多数是建立在朱熹与何晏的版本之上而衍生出来的。如杨伯峻就在《释注》中将“君子不器”翻译为:“君子不能像是一个器皿一般。”这一类观点将“君子不器”理解成君子应该是一个多才多艺全面型发展的人才, 不能像一个器皿一般, 只有专一一个用途, 认为孔子思想为君子应该样样精通。并且, 观点联系到出处为政, 认为入政途是一件大事, 君子若想要涉政后能够谋取好地位好名声, 就必须要通才, 为政之人必须上下古今无所不会。

其二的这个观点, 虽没有其上的官方权威, 却也是支持者甚多, 有根有据的。此观点将“君子不器”中“不”字以古书解意为“大”。再将“器”理解为礼数。管仲, 春秋五霸之首, 他的一生所向披靡、光芒毕露。可是孔子却对他作出“微管仲, 吾其被发左衽矣”的看法, 孔子嘲讽管仲“器小”, 联系到管仲成就霸主之业的种种事迹可以看出, 孔子发表言论是针对与管仲不知礼, 这一解释在《论语》中也能找到根据。据统计, “器”一字除了在此出现过以外, 在《论语》的其他部分中, 也同样出现过两次。其中的一次这样写道:“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 器也。’旧:‘何器也?’旧‘瑚琏也。’”瑚琏, 是一种祭祀用来朝奉的礼器, 这一注解已是无从辩驳的。再看此句之义是孔子赞美子贡有礼数。因此, “器”与“瑚琏”同有礼数的意思。这样看来, “君子不器”意为君子应该知晓礼数。

还有一种比较有意思的解读, 是出自毛起先生的《论语章句》。毛起先生在书里将“器”字看做是一个通假字, 字通“气”, 意思很简单, 就是生气。毛起先生意为君子在于不怒, 因为君子认为凡事是皆出有因的, 即使气涌心头, 也于事无补。他还评价孔子为“不怨天, 不尤人。”并理解当时出现这句话的情境是因为弟子在记述孔子说的这句话时误将“君子不气”理解成“君子不器”给记录下来。而后, 学者就将“器”作为这句话原本之意来理解, 从而产生了些许偏差。

三、孔子“君子不器”教育思想对现代的影响

1. 孔子“君子不器”教育思想对道德与人格的影响。

目前, 我国处于高速度膨胀化发展的阶段, 社会也在慢慢地转型当中。在这个转型过程中, 人的物欲开始变得强大而原始, 这让道德与人格的建设开始迷失。受到物欲的支配, 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凌驾于这个岌岌可危的社会上。这不仅会导致我国社会的崩溃, 还会严重的阻碍我国现代化发展。在这种状况下, 我们不得不开始反思与改变。而孔子所谓的“君子观”, 其生于中国, 传承于中国, 因此, 传播儒道“君子”作风是当前可以有效改变社会人的方式。“君子不器”, 其理念就极其戳中要点。拜金主义的产生, 源于人们对于金钱的贪婪, 君子不器教导人要全面发展, 而当一个人具有了知识的力量, 其也就有了自身的信仰, 自然不会盲目地崇拜金钱与权力。君子不器还教导人要知礼数, 知礼数的人, 必然是一个心系大我、乐于奉献的人。因此, 推行如此思想教育, 是有望实现建设美好社会的。

2. 孔子“君子不器”教育思想对领导者的影响。

千年前孔子提出的“君子不器”, 正是对为政者的隔空喊话。如今, 这句箴言对现代领导者来说, 也同样具有深意。对于现今国家最重要的就是生产力的发展与本国文化的传承, 而对于现今社会, “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可持续”是重中之重。这些决策的发展与实施的源头就是领导者。“君子不器”在现今就是要求领导者能够“眼观六路, 耳听八方。”眼观六路即是需要领导者能够具备宽广的视野, 只有高瞻远瞩, 领导者才能在想决策、抓落实的工作中摒弃掉旧观念、旧看法, 不给自我设限, 大胆创新实行政策。耳听八方即需要领导者能够广纳建议, 在定下决策前能够认真地倾听人民真实的声音。领导者是为人民求福祉的, 人民基层群众的呼声才是最真实的, 只有在准确全面地了解人民群众意愿, 根据基础制定制度才能牢牢把握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章程。现代社会发展非常快速, 作为领导者, 时时刻刻都会面临新的问题, 只有敢较真、肯坚持、学识广的领导者才能快速适应、准确判断给出正确决策。这样的领导者, 才是能够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走出新中国自强自立道路的“君子”。

3. 孔子“君子不器”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影响。

从当今教育的角度来分析, “君子不器”同样具备一定的内涵。中国教育实行制度化已经非常久远, 如今提倡改变制度化的教育并让其形成具有一定的特色与针对性, 可是这项倡议提出甚至也实行了很久, 为什么都没有看见明显的成效呢?这也值得当今教育者的反思。如今的小学、中学甚至于大学, 都在有意或无意间形成了一种默认的“教育系统”。当一个学生进入小学开始学习, 他就开始被“系统”进行分类, 通过这种“分类”的学生不断毕业升级, 直到高考这一关卡将部分优秀者挑选出来就读大学。在此期间, 衡量这一切的标准就只有一个, 学习成绩的好坏。学习成绩的好坏是评定优秀学生、党员的依据, 同样也是找工作的水平线。这一路的不断分类, 早已磨灭了学生本身的天性, 更不可能让他们全面发展, 而只是让他们变成孔子言下的“器皿”, 这是社会所不需要的。“君子不器”, 学校的目的应该在于如何培养学生, 让学生全面的发展, 并非“制器”。学校的教育, 不是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而是要教育学生解决问题之道;不是要看能教授学生多少高深的知识, 而是要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因此, 在党第十七大报告中就明确指出了应该“坚持以人为本”,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社会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将人教育成为“君子”, 这是千年前孔子创办学校的初衷, 既然如此, 这也应当成为我们先进教育所追求的目标。

综上所述, 在笔者看来, “君子不器”是孔子对于君子的最高要求, 其要求君子允文允武、知晓礼数、胸怀大气、淡定从容。这几个美好的品质附着在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上历经了千年仍如雷贯耳。有一句话说道:“存在既有意义。”那么孔子千年不泯的教育思想必定能够改变我们现代社会的阴暗面, 让国家发展得更好。

参考文献

[1]赵昀晖.从“君子不器”看孔子所论“仁”与“礼”的关系[J].学术探索, 2010 (3) .

[2]叶娜.论“君子不器”[J].成都大学学报, 2011 (6) .

[3]李守庸.略说孔子、柏拉图经济思想之异同[J].经济评论, 2002 (3) .

[4]李新伟.从“君子不器”谈大学育人的价值取向[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08 (1) .

胸存君子之风品君子红 篇2

一杯谦逊,君子如兰

干茶细小,黄毫显,像细密柔软的花蕊,散发淡淡的花蜜清香。朋友的这些茶树都施以羊粪,不仅绿色生态,还能控制芽叶的生长速度,制出的茶品外形匀整细密,香气别致。

冲泡时水温不能高,让芽叶慢慢舒展开。芽叶都谦逊地沉淀在水底,泛黄了茶汤。

品尝第一道汤水时,能明显体验到武夷山红茶特有的桂圆甜香,微微带点酸涩感。

到了第二道茶汤,变化很明显,没有了果香,余留红茶原本的草本甜香,味道平淡了很多,倒让人集中精神去感受汤水的柔顺平滑。

后面的滋味依然如此清冽,带着淡淡甜味,像涓涓流水一样平稳而持久。

前两道茶汤迥然而异,后面虽平淡却绵延深长,君子之交淡如水,就像这款君子红,高雅纯净,清淡如水。

一杯儒雅,君子如竹

这款茶的外形虽也是芽头,比前者粗壮些许。温水入杯时,茶叶随之浮起又沉下,芽叶旋立在水中,像足君子的翩翩之姿。汤水渐渐晕成橙黄色,芽叶上的绒毫浮上水面,映出水面的微微粼光。

茶汤入口,并没有干茶那般甜香,融在口中是淡淡花香,倒是有一种清雅气息。茶汤柔顺而且醇厚,让人觉得品之有物。后面几道就和前款茶一样,起伏变化不大,除了第二道茶汤颜色变深和香气浓郁些许,其他的感受也如“谦逊君子”那般平淡而绵长。汤水中一直有绒毫之物,茶汤浓醇耐品,在口中稍加停留,可细细感觉醇滑的汤质对口腔壁膜的触动,像春风轻拂般温柔细腻。

君子儒雅之风,谓之温文尔雅,学识渊博,如同这款君子红,不张扬的香气,浓醇的汤质,轻松谈笑,让人如沐春风。

一杯洒脱,君子如菊

一亩三分田,隐居深山。寻找世外桃源,君子的洒脱是拋开世俗诱惑,回归纯朴自然。第3款君子红便有着君子的洒脱之风。

初看干茶。是3款中芽叶最为粗壮的,每一根条索都清晰可辨,同样是黑黄色参半,却能明显观赏着绒毫在它们身上勾画出的细致纹路。

冲泡出的汤色是3款茶中最红亮的,清澈干净,没有杂质的干扰,绒毫似乎也都沉淀水底,像一切都回归到最简单朴实的最初。

这款茶的香气综合了前两款的花香和果香,花香轻扬,向上飘走,果香沉稳,向下沉淀,余下清甜感如春雨般滋润怡人。这种香味很特别,轻柔悠扬,朋友说,秘诀在于发酵这一环节。传统的红茶制法用高温发酵,其实容易破坏叶片内质。他则用自己的生物专长技术让茶叶在低温环境下就能发酵,这样便可以保留茶更多的芬芳和营养物质。如此君子红就有了独特的芳香。

汤质细腻,厚度介于前两者之间,有“谦逊”的鲜爽之味,也有“儒雅”的绵柔之感。前3道茶香高味浓,后面缓缓淡去,就像君子的人生,辉煌与黯淡,酸甜与苦辣。人生百态尝尽,终于看尽芳华,洒脱此生。

一杯风骨,君子如梅

人不可有傲气,不可无傲骨,茶亦如是。

君子红茶,在君子峰上自然野生,自然带着一种天然的率真味,品一口,其中清冽不拘的口感折服众人,特味独行,自古君子,何尝不是如此?

韩信年少四处漂泊,心存高远、能屈能伸,终为汉高祖刘邦赏识拜为大将,成就汉室大统;越王勾践,兵败后被拘吴国,侍马守坟三年不愠不怒,归国后卧薪尝胆,磨剑十载,登临中原霸主;司马迁为伸张正理含冤受刑,刑余不弃不舍坚持撰写《史记》,终名垂千古,流芳万世。

君子思想及其对现代管理者的启示 篇3

“君子”一词由“君”和“子”二字合成,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君, 尊也。从尹, 发号, 故从口。古文象君坐形。”“君”的上半部分为“尹”, 尹的本意是有权势的官吏, 下半部为“口”即发号施令, 所以“君”意为发号施令的统治者。“子”为古代对男子的尊称。“君子”合起来即为对在高位者和贵族男子的统称。这是“君子”的原意, 强调的是权位。但在孔子那里, “君子”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内涵, 即“德”。《论语译注》中杨伯峻对“君子”有两种释义:一是指有道德的人, 一是指在高位的人。在孔子看来, “君子”之称不是位高权重之人所独享的, 更与德行之人相称。有道德的人不一定在高位, 但身处高位之人一定要有与其“位”相匹配的德行才真正可称为“君子”。用现代的话说就是作为管理者要必备基本的素质才能成为合格的管理者。

在孔子看来, 君子必须“尚德”, 并把“德”引进君子的概念中, 一方面除去了“君子”的阶级外衣, 以德行作为评判君子的标准, 使得王孙贵族依赖宗法血缘关系垄断国家管理的传统得以打破, 为平民百姓参与国家管理开辟了路径;另一方面也使得“君子”成为完满德行的承担者, 如“君子不器”、“君子周而不比”、“君子坦荡荡”等。由此, 孔子的“君子”便具有双重性, 既是社会管理的承担者, 又是理想人格的化身, 社会大众的道德楷模。

关于君子如何提高自身修养, 孔子有诸多论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 血气未定, 戒之在色;及其壮也, 血气方刚, 戒之在斗;及其老也, 血气既衰, 戒之在得。” (《论语·季氏》) 即年轻时不要迷恋女色, 壮年时不要争强好胜, 老年时不要贪求无厌。

君子有三恕:“有君不能事, 有臣而求其使, 非恕也;有亲不能孝, 有子而求其报, 非恕也;有兄不能敬, 有弟而求其顺, 非恕也。士能明于三恕之本, 则可谓端身矣。” (《孔子家语·三恕》) 自己做不到的事却要求他人去做, 这没有做到推己及人。

君子有三患:“未闻之, 患不得闻;既得闻之, 患不得学;既得学之, 患弗能行。” (《孔子家语·好生》)

君子有四绝:“毋意, 毋必, 毋我。 (《子罕》) 君子有五耻:有其德而无其言, 君子耻之;有其言而无其行, 君子耻之;既得之, 而又失之, 君子耻之;地有余民不足, 君子耻之;众寡均而人功倍己焉, 君子耻之。” (《孔子家语·好生》)

君子有五行:“恭、宽、信、敏、惠。恭则不悔, 宽则得众, 信则人任焉, 敏则有功, 惠则足以使人。” (《论语·阳货》) 君子有九思:“视思想, 听思聪, 色思温, 貌思恭, 言思忠, 事思敬, 疑思问, 忿思难, 见得思义。” (《论语·季氏》)

以上孔子从言、颜、行、态等方面对君子如何提高自身修养做了详尽的论述, 概括起来讲主要有以下几点:

1. 严以律己。

君子无论做什么都对自己有着严格的要求, 时时思虑自己有什么不足,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 造次必于是, 颠沛必于是” (《论语·里仁》) , 时刻与仁德同在, 这当然是一种思想境界, 却可以是君子追求的目标。这就是说作为管理者, 亦要严格要求自己, 使自身达到比他人高的水平, 有管理他人的权利。

2. 宽以待人。

仲弓请教孔子如何管理, 子曰:“先有司, 赦小过, 举贤才。” (《论语·子路》) “先有司”是要给工作人员带好头, “赦小过”是不计较别人的小错误即宽以待人, 然后是“举贤才”选拔优秀人才。孔子讲宽以待人放在管理方法的第二位, 可见其在管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3. 坚守原则。

子曰:“君子固穷, 小人穷斯滥矣。”君子也有处于困境的时候, 但无论多艰难依然有所坚持, 有自己的原则、底线。作为管理者, 一样要有自己的坚持与原则。

4. 通权达变。

孔子主张:“君子之于天下也, 无适也, 无莫也, 义之与比。” (《论语·里仁》) 君子通权达变, 对于天下的事情, 怎么合适, 便怎样干。对于管仲与召忽 (召忽与|才苑广角·领导艺术|LINGDAOYISHU

管仲皆为公子纠之近臣, 纠死, 召忽随主自裁, 管仲却易主辅佐齐桓公建立霸业) , 孔子的评价是“召忽者, 人臣之才也, 不死则三军之虏也, 死之则名闻天下, 夫何为不死哉?管子者, 天下之佐、诸侯之相也, 死之则不免为沟中之瘠, 不死则功复用于天下, 夫何为死之哉?” (《说苑·善说》) 一死, 一生;一个人臣之才, 一个诸侯之相;一个名闻天下, 一个功于天下。二者同为仁人, 只是取舍不同罢了。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 君子可能会“屈身行道”, 但绝对不会“屈道求身”, 为了实现理想他可以忍辱负重, 但绝对不会为了追求富贵而放弃自己的理想。

二、“君子”思想对现代管理者的启示

1. 君子为政不争。

孔子说:“君子如天下之人不可上也, 故下之;知众人之不可先也, 故后之。”君子知道天下的事不可事事争上, 所以宁愿居下;知道不可居于众人之先, 所以宁愿在后温和谦恭修德, 会使人仰慕;守住柔弱保持卑下则没人能够超越。“人皆趋彼, 我独守此。人皆或之, 我独不徒。内脏我智, 不示人技。我虽尊高, 人弗我害。谁能于此?江海虽左, 长于百川, 以其卑也。天道无亲, 而能下人, 戒之哉!” (《孔子家语·观周》) 意思是人人都奔向那里, 我独守在这;人人都在变动我独自不移。智慧藏于心中, 不向别人炫耀;我虽然尊贵高尚, 人们也不会害我。有谁能做到这样?江海虽然处于下游, 却能容纳百川, 因为它地势低下。上天不会亲近人, 却能使人处在它的下面。作为管理者, 在管理活动中亦要学会处下, 学会放低身段, 以退为守, 并不是事事都要自己争先, 合理安排管理, 给他人机会才真正有管理者之风。

2. 君子为政有礼。

孔子刚做官时, 担任中都邑的邑宰, 他制定了使老百姓有保障、死得安葬的制度, 提倡按照年纪的长幼吃不同的食物, 根据能力大小承担不同的任务, 男女各走一边, 在道路上遗失的东西没人拾取据为己有, 器物不求浮华雕饰, 等等。详尽的规范各个方面, 使老百姓行为举措都有章可循, 有制可依, 孔子说过:“道之以政, 齐之以刑, 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 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 有了规范, 社会才会井井有条, 否则会混乱无序。但要注意, 此规范的对象是全体社会成员, 不只包括被管理者也包括管理者自身。孔子说“君使臣以礼, 臣事君以忠” (《论语·八佾》) , 在上位的人只有按礼来对待下级, 下级人员才会忠心对上, 这是相互的。

3. 君子为政重教。

在《孔子家语·王言解》中记载孔子与曾参的对话, 孔子告于曾参“内修七教, 外行三至”就可足不出户而教化天下。“七教”就是执政者敬老推动民众孝顺, 用尊齿推动兄弟间的情意, 用好施推动民众的宽厚精神, 用亲近贤人推动民众选择良友, 用推崇道德推动民众的真诚精神, 用憎恶贪婪来推动民众知耻而不争, 用兴廉让之推动民众节俭。“三至”就是“至礼”“至赏”“至乐”, 从而做到天下治, 士乐, 民和。实际上, 在孔子看来, 管理就是教育, 管理者就是教育者, 管理的过程就是教育的过程, 教化民众是“君子”的基本职责。

4. 君子为政讲沟通。

孔子说:“君子莅民, 不可以不知民之性而达诸民之情。既知其性, 又习其情, 然后民乃从命矣。” (《孔子家语·入宫》) 君子管理民众, 不可以不了解民众的性情, 进而了解民众的感情。知道了民性, 熟悉了民情, 民众才能服从管理。那有何以了解民性、民情。君子管理不能只是高高在上, 要了解民众愿意做什么, 愿意如何做。强行役使只会得来屈从与不配合。“内外不相应, 则无以取信与庶民者矣。此治民之至道矣, 入官之大统矣。” (《孔子家语·入宫》) 管理者和被管理者若不能相互了解沟通, 就不能取信于大众。孔子称此为治理民众最重要的原则, 也是入仕做官最重要的纲领。对于现代管理者来说, 沟通又何尝不重要, 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有如此深刻的认识, 实让人惊叹。

5. 君子为政“无为”为最高境界。

《说苑·君道》中记载, 虞国和芮国为了争田而打官司, 打了几年都没有结果, 他们就想找仁人西伯 (即周文王) 给评判。他们进入西伯的领土后, 看到耕田的人相互谦让田地的边界, 走路的人相互让路。进入城邑后, 看到男女分道而行, 老年人没有提着重东西的。进入西伯的朝廷后, 士谦让着让他人做大夫, 大夫谦让着让他人做卿。虞国和芮国的国君说:“我们真是小人啊!是不可以进入西伯这样的君子之国的。”于是, 他们就离开了, 把所争的田作为闲田。孔子曰:“以此观之, 文王之道, 其不可加焉。不令而从, 不教而听, 至矣哉!” (《孔子家语·好生》) 文王已做到管理的最高境界, 不下令百姓自觉听从, 不用教导民众自觉去做。这可以说是管理者的最高追求, 可能会是一种理想境界, 但不代表不可以去追求去实践。 (作者单位河南省信息管理学校) ■

当一位君子对另一位君子举起屠刀 篇4

赢得晋阳大捷的赵襄子,灭了智氏满门,伙同韩、魏两家三分其地后,依然不解心头之恨,又把智伯的脑袋涂上名贵华丽的油漆,制成了一尊世上精致无比的酒壶每天抱着智伯脑袋喝酒的襄子,这才满足了一个胜利者才有的几分惬意!

-1-

只顾惬意的襄子,无意中忽视了一个人的存在与感受,这个人叫豫让,是智伯的旧臣,当时为躲避赵氏追杀,已逃遁到山中避祸。听说赵襄子每天端着自己主公脑袋喝酒的消息后,豫让受到了极大刺激,惊呼:

“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仇而死,以报智伯,则吾魂魄不愧矣。 ”(《史记·刺客列传》)

豫让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道出了历代士人都铭刻在心的那句名言:士为知己者死!

-2-

一日,襄子内急,进了自家的厕所。尚未宽衣,就已感到厕内一股咄咄逼人的寒意与腾腾杀气。 只见一刑人模样的奴隶正在打扫厕所,他立即命人将其擒住,果然从其身上搜出一把利刃。未等襄子审问,该刑人自报家门:我乃智氏亡臣豫让,只因你将我家主公人头当酒壶,我要让你葬身自家的粪池,替我家主公出了这口恶气!

豫让是在听说“酒壶事件”噩耗后,迫不及待地出山。 他不惜改名换姓,假扮成一名受过刑的奴隶,混进襄子府中,谋了份打扫厕所的差事,并身藏一把匕首,准备在襄子如厕时伺机杀了他,为智伯报仇。如今,机会终于来了,却功败垂成,他正准备引颈就戮之际,忽听襄子对其左右下了这样一道命令:

“彼义人也,吾谨避之耳。且智伯亡无后,而其臣欲为报仇,此天下之贤人也。”

襄子非但不杀豫让,且非常欣赏盛赞其义气,是天下之大贤人,竟然大度地理解并原谅了豫让刺杀自己的行为。又告诫自己以后小心躲着他就是了。居然让手下把豫让毫发未损地放走了!

也只有那个时代的人,才会说出这样堂堂正正的话,做出这样光明正大的事。那时候我们的祖先很有坦荡君子之风,即使面对不共戴天的仇敌,如果对方德行高贵,依然会对其敬佩有加。

-3-

豫让也毫不客气,看不出丝毫的愧疚与恐惧,居然昂首扬长而去,却并未就此罢手。他为再次接近赵襄子,汲取这次失手教训,不惜对自己的身体进行了一次残酷地摧残伪装,他先把自己的一副如剑双眉和缕缕美髯悉数刮尽,又在身上遍涂黑漆,不久便生出一身惨不忍睹的癞疮。自我摧残得面目全非、体无完肤的豫让,从此流浪街头,以乞讨为生,掩人耳目,时刻准备着伺机再对襄子下手。

-4-

有一天,在街头市场,豫让被自己的妻子碰上,居然没把他认出来,只是自言自语地唠叨说,这个乞丐的声音太像自己男人了。 豫让顿觉自己伪装得还不彻底,为避免被人看出破绽,他又一次吞下一块块烧红的木炭,烧坏自己的声带,直到他再说话时,连自己也听不出是谁的声音了,方才满意歇手。但他的一位挚友,还是从他走路时的体态轮廓认出了他,不禁泪流满面,大惑不解地问他:

“这不是豫让兄弟吗?凭您的大才,何不委身侍奉赵襄子为臣,用不了多久,就会得到他的赏识与宠信。到那时再刺杀他,岂不更易如反掌吗?何苦如此摧残折磨自己呢?”

而豫让就是豫让,他不是自虐狂,而是有他自己的行为规范和道德逻辑:

“既已委质臣事人,而求杀之,是怀二心以事其君也。且吾所为者极难耳!然所以为此者,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怀二心以事其君者也。”

豫让的道德逻辑固执而简单,既然做了人家的臣子,再去近水楼台谋杀之,就是心怀二心的逆臣。这正是豫让深恶痛绝所不能容忍的恶行。他之所以如此煞费苦心,把自己折磨成这等模样,就是要为天下的臣子树立个榜样,为人臣却心怀不忠,是臣子的奇耻大辱!

又一次机会终于来了。豫让打探到襄子要到刚刚竣工的赤桥去视察工作,就提前埋伏在桥下,单等襄子到来,立即行事。

令人惊讶的是,英雄相惜,天感地应。不但襄子与豫让心有灵犀,连襄子坐下的战马也通灵性。襄子刚到桥边,他的马突然前蹄仰立,长啸嘶鸣,襄子立即意识到,豫让肯定又在此恭候他了。果不其然,襄子的左右当即搜出了如今已是遍身癞疮面目全非的豫让。

-5-

豫让煞费苦心策划的刺杀再次流产。已经放了豫让一马的襄子,看到自我摧残得惨不忍睹的豫让,还如此固执,更加迷惑不解,于是问豫让:

“先生不也做过范氏和中行氏的臣子吗?智伯把他们杀了,您并没有为他们报仇,去杀智伯,反而委身效忠智伯,做了他的臣子;如今智伯死了,你却一而再再而三地要杀我,替他报仇,岂不自相矛盾,太过分了吧?”

成竹在胸的豫让,给襄子讲了一番他心中深藏的道德伦理:

“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于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

我做范氏、中行氏的臣子时,他们把我当普通人对待,我也以普通人的情分报答他们;而智伯把我当做国士,所以我要以国士的身份和行动来报答他。这在豫让看来,顺理成章得再正常不过了。后来的亚圣孟子在他的《孟子·离娄下》中也说过类似的行为规范: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那个时代的君臣关系颇有些类似朋友间义气平等的味道,以后的君臣关系,就是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了。那是个英雄豪杰辈出的时代,大凡英雄的心都是相通的,一代英主赵襄子听罢不禁喟然叹息,激动得满眼热泪,但还是于心不忍地对豫让说:

“先生呀,你为智伯尽忠,已仁至义尽,名满天下,而我对您一再宽恕,也该做到头了。先生是明白人,这次我再也不敢放走您了。 ”

-6-

豫让自然是个明白人,当即告诉襄子:“臣闻明主不掩人之美,而忠臣有死名之义”,前次您刀下留人,“天下莫不称君之贤”如今我自然知道该伏罪受诛,但我两次行事败露,心有不甘,临死之前有个请求,请君脱下身上锦袍,让我狠狠砍上几剑,就权当为智伯报仇了,以了却今生这桩最大心愿。这样我死也无憾了!

末路英雄,忠臣义士,临终提出如此请求,体内同样流淌着英雄浩然气概的襄子,岂有不应之理!

-7-

穷途末路的豫让,双眼顿时有了光芒,只见他擎剑在手,对着地上襄子的尊贵锦衣,就像看到自己不共戴天的仇敌,突然纵身一跃,一股寒气横空袭来,直如白虹贯日,其掌中利刃在襄子锦袍上如电光般掠过三道,似乎留下一个硕大无比的“士”字。回头拱手对着襄子仰天长啸:

“今天我终于可以到九泉之下去见我家主公啦!”

此声如黄钟大吕,余音未落,豫让已横剑自刎,英雄之躯轰然倒下。一位满腔热血的君子走了,赤桥旁为天下留下一个忠臣义士的标本。史书记载:“赵国志士闻之,皆为涕泣!”其中自然包括襄子在内。

-8-

豫让和襄子共处的时代,是中国历史“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最辉煌的时代,崇德尚义是这个时代最显著的精神特质。如果没有这些英雄侠士,我们的历史不知会失去多少荡气回肠的风骨与色彩!

那个时代的中国人,人格健全,肉体内充盈的是光芒夺日的道德情操,而不是蝇营狗苟的欲望与莫名其妙的恐惧。那个时候人们的生存状态自在而鲜活,不自由,毋宁死。虽然死亡时刻在窥视着他们,但他们并不把死亡太当回事儿。他们珍视生命到了无视生命的境界——那是一种可以抛掷生命的生命意识。他们更看重的是生命的亮度、响声和色彩,而不是生命的长久。

那是—个重义轻利、道德旗帜高扬的时代,一个讲究诚、勇、信的时代。那个时代的人害怕无德与耻辱,就像现在人害怕贫穷和肮脏一样,他们对精神的追求与向往,远远超过对物质的欲望。那时候的人相当单纯而透明,或许现在人看来,他们呆头呆脑,固执迂腐,但他们身心健康,很少有莫名其妙的各种心理疾病缠身。他们在肉体负痛流血之时,心灵却像晴时一样爽朗,万里无云,血液中流淌的尽是昂扬的道德风骨。这类人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作:士。

君子思想 篇5

一、时势造英雄, 磨难成大器

自从人类迈入阶级社会以来, 教育一直都具有明显的阶级性, 统治阶级为了按照自己的要求和意志培养人才以巩固阶级统治, 历来十分注重突出适应阶级统治需要的德育教育。作为执掌全国及地方教育事宜的官僚, 孙应鳌突出德育、反对重文轻德实属理所当然。而且孙应鳌所生活的明代中后期正是封建社会末期, 自汉代以来延续了一千多年的独尊儒术思想在悠悠人心之中已经发生动摇, 同时隋唐以来的科举制度在明代日益成为人才禁锢的枷锁, 正常的学校教育有名无实, 已经变成了科举制的附庸。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 从小聪颖善思的孙应鳌对教育和德育便有了自己的思考。孙应鳌九岁时即能独立完成论述文章, 十岁入私塾时拜在贵州著名儒士周慎轩的门下。小小年纪的孙应鳌经常与师傅一起正襟危坐、日诵千言、同解诗文大义。周慎轩去世后, 孙应鳌在祭文中写道:我自幼龄时即拜在师傅门下, 受业六年, 一日攸同、谬承陶冶;师傅训诫发我启蒙, 横经受旨、学书运笔;师傅与我情同父子, 无俟担囊、不烦负笈;如今师傅教导之言犹如尚在耳边, 即便他已仙逝, 我也将讵谓易东、长怀面北[1]25。由此可以看出, 孙应鳌不仅深受周慎轩儒学的影响, 而且其感念师德之情也是他尊师重道德育思想的生动体现。六年从学光阴, 孙应鳌除了接受儒家传统文化受业之外, 还主动阅尽自家与师傅家的家藏图书。到十五岁时, 经史子集他无不精通。连只比他小一岁的弟弟孙应豸也是受他蒙业。年仅十五岁的孙应鳌将《论语》、《中庸》、《大学》、《商书》、《夏书》等典籍悉数教谕弟弟, 足见其年少才学。1545年, 朝廷提学副使督学徐樾到贵州主持当年乡试。徐樾此人乃王阳明的入室弟子, 深得王阳明理学真传。他见以儒士应试、年仅十九岁的孙应鳌天资极高、可谓儒家大奇之少年, 于是收他为弟子, 传以王阳明理学之道。就这样, 孙应鳌成为了王阳明的再传弟子。第二年, 孙应鳌将阳明理学发扬至极, 以一篇《礼经》考中贵州乡试第一名。

年纪轻轻便饱读诗书、学问深厚的孙应鳌于1547年入京会试, 由于不谙官场、科举黑暗之道, 连续两届会试落第, 郁郁寡欢之中他患上了肺病, 经常吐血难止, 于是从京城回到家乡就医养病[2]6。同年, 徐樾被任命为云南布政司, 入滇平叛元江府的叛乱, 不幸被叛军溺死。孙应鳌听闻其“伯乐”、恩师徐樾的噩耗, 不禁放声大哭, 写了一首长篇祭文悼念他:公溺河而亡, 河水汤汤, 毒疠澜沧, 鸟不敢翔, 鱼不敢游……。孙应鳌尽管科举受阻, 但时刻不忘徐樾当年的教诲, 因此对他的罹难甚为悲恸, 也反映出二人的师生情谊与孙应鳌尊师重道的道德品质。孙应鳌还未从恩师仙逝的悲痛中走出来, 第二年其祖父病故, 弟弟应豸也突发痼疾而亡, 父亲从云南卸任归乡服丧。孙应鳌在短短几年内连遭落第、染疾、亡师、丧祖、失弟之大悲大难, 但他越挫越勇, 化悲痛为力量, 等肺病稍愈便更加发奋读书。1553年, 27岁的孙应鳌终于考中进士, 被内阁备选用。

孙应鳌青少年时期的丰富阅历让他的思想明显早熟于同龄人, 也让他深深懂得以儒家道德品质修身养性、教育他人的重要性, 为他日后走上官场、司职教育、从事德育实践奠定了深厚的思想基础。

二、为官重仁德, 桃李满天下

尽管孙应鳌入仕途并不算早, 但由于早年徐樾在朝廷众位官僚中的举荐和他自己的才华, 因而深得不少大臣倚重。时任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徐阶得知孙应鳌中第后, 对他礼遇有加, 并向朝廷推荐孙应鳌入史局工作。然而, 由于奸臣严嵩的阻挠, 孙应鳌只能从户部给事中这一较低层级的官员做起。经过自己的努力与他人的保荐, 孙应鳌于两年之后任职江西, 担任按察使一职。在郭子章所著的《尚书文恭孙公应鳌传》中记载了孙应鳌在江西为官的一些事迹:嘉靖年间, 孙应鳌刚到任江西按察使不久, 流贼四起, 孙应鳌指挥当地衙府防御流贼有方, 不到一年便抓捕流贼上千人。有一次, 孙应鳌听说九江一带一次就抓获了流贼三百余人, 但他并没有听信底下人的上报, 而是亲自赴九江一探究竟。结果他发现被抓的三百余人全部是当地官员为了向上邀功而误抓的, 下令当即释放了他们, 而且严惩了谎报的官吏。可见孙应鳌为官官德颇高、正气凛然, 可谓当时百官之效尤。

为官之余, 孙应鳌还时常与王阳明在江西的门生多有来往, 例如胡庐山、罗洪先、王宗沭等人都是孙应鳌的座上宾[3]35。他们不仅师出同门, 而且还同朝为官。这几人品性相似、趣味相投, 因而相互往来多有投机。王宗沭是时任江西布政使, 孙应鳌曾作有《坐敬所乐寿亭》、《赠别王敬所三首》等诗词来表达二人的友谊。罗洪先可谓是江右的王门大师, 孙应鳌曾作有《念庵公案示近作》、《谒濂溪墓次罗公庵韵》等诗来赞叹其所得阳明理学之真谛。官拜福建按察使、四川提学副使的胡庐山, 则是孙应鳌的莫逆之交。与友人们的往来, 孙应鳌从不以官职大小或家境出身论资排辈, 而是一视同仁, 以文会友, 纵谈国家大事或闻言笔墨, 因而孙应鳌也深得其友人们的赞服, 认为他为官清廉、为人谦逊, 是当时明代浮躁的官场中难得的谦谦君子。

1561年, 35岁的孙应鳌凭借其德行与政绩被擢升为陕西提学副使, 到延州、平凉一带考选儒生, 为朝廷选拔人才, 期间他身先为范, 为德育教育践行着他的儒家仁德理念。据《陕西通志》的记载, 嘉靖四十年, 孙应鳌至关中督学, 其丰富的才学和高尚的人品让他在当地获得了“儒雅得士”的名号。他务实教育、事必躬亲、政举大体, 给陕西教育界带来了一股清风。在与陕西大儒耿楚侗往来的书信中, 孙应鳌讨论了诸多为师之道。他说, 在这混乱的世道之下, 人才的多寡优劣及其成就即系于师道。弘扬师道要做到四个方面, 一是为师要有尊严, 二是为师要讲诚信, 三是为师要示德操, 四是为师要懂得知微而论。孙应鳌深知要抓教育就要兴德育, 而兴德育的关键在于尊师重道, 首先要树立老师的威严, 才能让学生感受老师所授德育的重要性。孙应鳌的这种德育思想与他之前深受诸多师恩是分不开的。孙应鳌通过教育施行德育, 为陕西培养出大量德行兼备的人才立下了汗马功劳。他创建了西安正学书院, 从这个学院中走出了诸如温纯、李发等国之栋梁。温纯谨遵师傅孙应鳌的教诲, 入仕后从兵部给事中做起, 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做到了河南参议、湖广参政、大理寺卿、浙江巡抚、户部尚书、左都御史、少保等官位, 深受朝廷器重。而出生寒门的李发也官拜青州知府。他们在仕途上的成功与孙应鳌的谆谆教诲关系甚大。在他的《谕官师诸生檄文》中, 孙应鳌说道:学校教育要引导学生崇尚正学, 兴笃实之风, 做到戒速、励勤、饬礼、规让、修行、破迷、立志, 而教师则必须“严范”。《谕官师诸生檄文》可谓是明代教育史料中最重要的文献[4]21。后来位高权重的温纯也为《谕官师诸生檄文》作序, 序言中他回忆起师傅孙应鳌对他及同窗好友们的教诲:嘉靖年间吾师督学关中, 于正学书院讲授经义, 并每日与我们讨论为官之道。师傅说, 天地万物应被一视同仁, 所得之政绩妙于默识、严于慎独, 故而勿忘他人之助。师傅的教诲让众弟子都懂得“不知有人, 安知有我”的道理, 集仁于身, 而待人接物皆有大师之范。温纯深感孙应鳌所授做人为官之理的重要意义, 于是命人将他的《谕官师诸生檄文》刻于西安境内的碑林上, 以示后人。

三、贤能为帝师, 泽被助后人

万历二年, 时年48岁的孙应鳌结束了长年在外为官的生涯, 回到京城升任为大理寺卿, 第二年又被朝廷任命为国子监祭酒, 成为明朝最高教育行政长官和全国最高学府的校长。这为他在学校教育中施以德育大开了方便之门。他革除陋习、励精图治, 对国子监进行全力整顿。他外振教育纲纪、内树德育新风, 使这所全国最高学府勤考课、严监视。国子监的学士们纷纷勤奋向学、崇尚道德。孙应鳌的教育整风刚过一年, 皇帝明神宗便亲临国子监听孙应鳌授课。当日, 孙应鳌给明神宗讲授的是《尚书》“无逸”章, 内容主要是周公旦谏言周成王勿贪图享乐、应勤于治国理政之辞。明神宗听后非常高兴, 课后拉孙应鳌围坐凉亭品茶, 第二天还赏赐了大红绫罗一批。可见孙应鳌的德育授课不仅深得学生喜爱, 而且连皇帝也颇为赞赏。后来明神宗多次旁听孙应鳌在国子监讲授《汤诰》、《伊训》、《大禹谟》、《尧典》等典籍。这些典籍内容大多是劝言皇帝及诸臣子官僚切不可贪图安逸享乐, 而要励精图治、勤政爱民、亲身了解百姓生活之艰难。孙应鳌德育讲授的选篇极为讲究, 每一分内容都直指时政, 从而将历来虚无缥缈的仁德说教与治国理政的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

1576年, 孙应鳌因患上了严重的鼻炎而辞官归里, 在贵州清平城西郊修建了一座学孔精舍, 专门用来育人讲学和晚年著述。辞官后, 朝廷在数年内几次三番想重新启用孙应鳌, 允他再做国子监祭酒以及刑部侍郎、工部尚书等职。但孙应鳌确已无心贪恋官场, 在回绝朝廷的任命书信中, 他谈道:数年为官从教, 已为朝廷培养了大量可用之才, 他们现在唯一缺乏的是朝廷的信任和重用;若我继续担任要职, 这些后起之秀岂非难有用武之地;为大明千秋万代之业, 我实难再为官, 倒不如兴学讲授, 为朝廷继续培养德才兼备之人[5]146。后来受孙应鳌举荐之人包括官至刑部侍郎的邹元标、太师张居正、高州知府李渭、兵部侍郎耿定力、内江知县马廷锡等。他们中的一部分在为官数年后, 感念孙应鳌的举荐之恩, 更受孙应鳌德行的感召而相继辞官到清平的学孔精舍, 日夜与孙应鳌谈论儒家经典和阳明理学, 不闻世事, 专事学问。

从孙应鳌青少年成长到中年为官, 再到晚年著书讲学可见, 他的德育思想绝非简单停留在孔孟之道或阳明理学上, 而是与他丰富的经历、官场的练历及友人、门生的往来有着密切的关联。他将尊师重道、仁德、勤政、爱民等德育理念充分融入到实践中, 为后世教育及德育思想、活动作出了表率。

参考文献

[1]刘宗碧.孙应鳌文集[M].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 1996.

[2]李独清.孙应鳌年谱[M].贵阳:贵州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0.

[3]余怀彦.王阳明与贵州文化[M].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 1996.

[4]贵州省博物馆.贵州省墓志铭选集[M].贵阳:贵州省博物馆, 1996.

君子思想 篇6

兰花风姿素雅, 花容端庄, 幽香清远。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端庄的衣着, 优雅的谈吐, 大方的姿态, 无处不在为学生树立着良好的典范。而这些只有具备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广博的知识, 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教师不仅要精通自己的专业, 同时也应该具备比较广博的文化科技知识。“要给学生一杯水, 自己要有一桶水”, 教师的“一桶水”, 不在于它的多少, 而在于它是不是活水, 唯有活水才有生命力, 才能源源不断地给学生以启迪、激励、震撼, 才能使教学洋溢着激情和活力。要保持自己“一桶水”能够始终是活水, 唯一的途径, 就是不断学习, 不断充实自己。教师只有具备了雄厚的专业知识, 才能综合运用和讲解这些知识,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它的基本内容;同时, 教师还需要具备广博的知识, 只有这样, 才能在教学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做到深入浅出、旁征博引、收放自如;在传授知识的过程当中, 还能综合其他学科的内容或者向课外拓展延伸, 开阔学生眼界, 使学生学到课本上没有的知识。只有知识渊博, 才能满足广大学生的求知欲望, 进而增加教师的威望, 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最根本的工作岗位就是课堂, 只有在课堂上能够收放自如, 真正做到游刃有余的时候, 学生才能真正佩服你!我们的职责就是用我们的知识引导学生, 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用我们最大的努力让每一位学生掌握最多、最丰富的知识, 这是一位君子教师最应该做的!

兰花是四君子中的佼佼者, 她的淡雅, 她的馨香, 深深感动过多少风流人物、雅人俗士。我们的职业因学生而存在, 也因学生而崇高。每一个人都需要爱, 只有在爱中成长的人才懂得如何去爱别人。而爱从来都不是硬培养出来的, 只有爱才能唤醒爱, 只有真情才能激发真情。所以, 我们要培养有爱心的学生, 教师必须学会真正地关爱学生, 对学生尊重、爱护和信任。

“白天鹅”可爱, “丑小鸭”更需要阳光。爱学生的感情是书本上学不到的, 与学生共同学习、玩耍, 成为学生的朋友, 学生有什么心里话都愿意和我们说, 这是怎样的一种亲和力啊!为他们提供更多体验成功的机会, 让他们扬起自信的风帆。相信“丑小鸭”一定会变成美丽的“白天鹅”。

教师的爱是无私的, 是伟大的。正如兰清婉素淡的香气, 长葆本性之美, 从不取媚于人。作为一名君子教师绝不会把对学生的爱与自己的个人目的和利益联系起来。师生之间关系融洽、气氛和谐。

孔子曰:“与善人居, 如入芝兰之室, 久而不闻其香, 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 如入鲍鱼之肆, 久而不闻其臭, 亦与之化矣。”让我们用无私的爱唤醒学生心中的爱, 在我们言传身教之中, 使学生成为爱心天使, 乃至爱的传递者, 把爱传递到家庭, 社会……

兰, 居幽谷, 喜明月清风, 不因谷空而貌衰。作为一名君子教师, 无论身处何种环境, 都能坚守自己内心的信念, 淡定而从容地面对时代的风云变幻。贫穷时, 安贫乐道;腾达时, 兼济天下;顺境时, 善待别人;逆境时, 善待自己。孔子曰:“芝兰生于深谷, 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 不为困穷而改节。”在诱惑面前不媚俗, 在困难面前不低头, 才是真正的君子, 真正强大的人;这样的教师, 才能培养出不媚俗、不势利, 有独立人格与自由精神的孩子。

兰叶, 如挑破凡障睿剑, 兰花, 如指点群迷佛手, 闻其香, 瞻其容, 如入禅境矣。教师的责任是:传道、授业、解惑。要想让学生发现真理, 就要有一把挑破凡障的睿剑, 而这就是适当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有很多种, 只有相对的适当的教学方法, 没有绝对的唯一的教学方法。

“因材施教”是我们每一个教师所熟知的, 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一个口号, 而是要实实在在地落到实处。学生是具有独立思想的, 有自己主见的个体。因为所处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等多种原因, 每个孩子的思想、行为习惯等都是不相同的。单一的教学方法并不能解决这些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对每个学生采取相对的适当的教学方法。就要求我们对每个学生都要进行深入的了解, 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要有一把挑破凡障的睿剑, 并能运用自如。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 而是要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 不断地积累经验。与孩子们多多相处, 相互了解, 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兰者, 王者之香。未见她的美, 先言她的香。兰, 以它的香、雅, 流传之盛。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这句话, 肯定了教师的重要性。作为君子教师我们要向兰一样, 把教师这一神圣职业的道德发扬光大。教师要具有为“学生服务”的心态, 不能再像过去那样高高在上, 对学生指东点西, 把他们当成指挥的工具来使唤。而教师在教学中的“为学生服务”, 不应仅仅局限于少数的优等生, 而应该平等对待那些学困生, 甚至对这些学困生, 还要提供更好的、更优惠的服务。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给他们以适当鼓励, 让他们在教师良好的服务中, 找到自信心, 从而实现自身的价值。

与学生抵足谈心、课外辅导、进行家访这些都是教师良好服务心态的体现。“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学生的一切”, 只有摆正为学生服务的心态, 我们才能体现教师自身的价值。

“君子不是东西” 篇7

要解答这个问题, 还是让我们先从“器”说起。《说文解字》上讲:“器, 皿也。象器之口, 犬所以守之。”由此可见“器”的本义是指有用的器具, 正因有用所以才用狗来看守。古代的器具有多种类别, 如劳动之器、攻伐之器、饮酒之器等等。这些不同类别的器可以说是人们广为使用的工具。作为工具使用的器有三个特点:一是可利用性。人们造器总有目的, 造出的器若是不能使用自然会遭废弃。二是专一性。每类器都有特定的用途, 没有可当万能工具使用的器。三是被动性。器一旦定型, 只能被动地任凭人的摆布和使用。

由器及人, 我们会发现工具之器的特点在许多人身上都能找到。在《论语》里孔子就描述了许多这样的人:他们或见利忘义、“穷斯滥矣”, 或结党营私、“骄而不泰”, 或好与人争、“同而不和”, 或言行不一、文过饰非。他们“怀土”“怀惠”“难事而易说”。孔子把这类人称为小人。因为“小人下达”, “小人喻于利”, 所以小人很容易被利用。而小人一旦被利用, 就会死心塌地地追名逐利。他们终日忙碌, 或为名趋或为利往, 失去了做人的自主性。这样的人不是工具又是什么?为钱财、为享乐而活的人, 正是受欲望驱使的工具;为权势、为私利而活的人, 正是被他人利用的工具。小人不就是这样的工具吗?

古代的器具除工具之器外, 还有贵重如“瑚琏”的礼器。不过“瑚琏”虽为器, 却是器的极品, 神圣而有尊严, 远非小人之喻的工具之器。孔子就曾把子贡比喻为瑚琏以勉励他继续上进, 子贡最终也因为自己的精进不休而成为孔门十哲之一。

说完“器”, 我们接着说“不器”。从字面上讲, “不器”当然是在否定作为一般工具之用的“器”。但深究下去, “不器”应该是指一种境界———一种达到“志于道, 据于德, 依于仁, 游于艺”的境界。而“君子不器”就是说君子要达到这种境界。那么, 孔子心中的君子又是怎样的形象?

细读《论语》, 我们会发现孔子心中的君子是“博学于文, 约之以礼”“义以为质, 礼以行之, 孙以出之, 信以成之”。他们“不可小知, 而可大受也”“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 不说也;及其使人也, 器之”。而考察孔子的思想, 我们还会发现君子是可以实现的理想人格。尽管君子也会有过, 但君子之过会被及时改正, 就像子贡所说:“君子之过也, 如日月之食焉:过也, 人皆见之;更也, 人皆仰之。”而小人犯错只会掩饰, 如子夏所说:“小人之过也必文。”这也就是孔子总结的:“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 未有小人而仁者也。”君子与小人的不同就在于:“君子求诸己”, 君子会不断地反省内求, 有过必改, 以求实现“君子坦荡荡”“内省不疚”“不忧不惧”的心境。通过反省与改过, “君子上达”, 最终达到“无终食之间违仁”的境界。而“君子去仁, 恶乎成名?”正是孔子一贯思想的体现。曾子说:一以贯之的“夫子之道”是忠恕之道。孔子认为“忠”是从积极方面来讲的行仁方法:“夫仁者,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恕”则是从消极方面来讲的行仁方法:“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做到忠恕结合, 就实现了对他人的爱, 达到仁而“爱人”, 成为真正的君子。

归纳《论语》里有关君子的话语, 我们会发现真正的君子有五种品质。

一、君子有志向

君子立志有阶段之分、层次之别。君子首先志于学。特别是在少年时代更是立志求学, 如孔子“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其次志于仁。立志实行仁德, 则“无恶也”。最后志于道。孔子说:“朝闻道, 夕死可矣。”在他看来道是最高的目标, 值得为之奋斗。而“老者安之, 朋友信之, 少者怀之”的孔子之志便是这最高目标的具体体现, 就应该成为君子的最高追求。

二、君子有修养

有修养是做人的根本, “君子务本, 本立而道生”。没有修养的人只会是“巧言令色”之徒。他们“不可以久处约, 不可以长处乐”。而有修养的君子能守仁而怀德, “能好人, 能恶人”。君子有修养, 首先是能尚德。尚德是一种崇尚道德、尊重和推崇一切美好事物的心理追求, 君子就有这种心理追求。其次是能崇德。孔子说:“主忠信, 徙义, 崇德也”, “先事后得, 非崇德与?”可见崇德就是在修德, 而君子修德能“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德的最高境界是好德。孔子说:“已矣乎, 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而如此难达到的“好德如好色”正是君子尚德、崇德的终极目标。

三、君子好学

好学的标准如孔子所说:“君子食无求饱, 居无求安, 敏于事而慎于言, 就有道而正焉, 可谓好学也已。”亦如子夏所说:“日知其所亡, 月无忘其所能, 可谓好学也已矣。”而不好学则弊端很多, 孔子就讲:“好仁不好学, 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 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 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 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 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 其蔽也狂。”所以好学很重要。而君子好学, 首先表现在博学。孔子认为:“不学《诗》, 无以言”“不学礼, 无以立”“不知命, 无以为君子也”“不知言, 无以知人也。”其次表现在“不耻下问”。孔子就是“入太庙, 每事问”。此外, 君子好学能“学以致其道”。致其道又学道, 能如孔子所说:“君子学道则爱人”。

四、君子慎思

首先是近思。子张说:“见危致命, 见得思义, 祭思敬, 丧思哀”, 孔子也说:“不患无位, 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 求为可知也。”可见君子“能近取譬”, 慎思自己的言行。其次是远虑。君子眼光长远就因为他们深知“人无远虑, 必有近忧”的道理。而在近思、远虑之中, 君子能自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见其过而内自讼”就说明君子通过自省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及时改正, 看到别人的优点并马上学习。

五、君子敏于行

君子说话不多, 但做事敏捷, 总是“耻其言而过其行”。而敏于行, 首先是君子的行为能行得通。孔子说:“言忠信, 行笃敬, 虽蛮貊之邦, 行矣。”其次是君子能笃行。孔子批评冉求:“力不足者, 中道而废, 今女画。”而君子既不会画地为牢、止步不前, 也不会因为力不足而中道废。

总之, 君子有志向, 能笃志于道, “道不同, 不相为谋”, 因此不会被他人利用;君子有修养, 就有自己独立的人格, 因此不会为各种物质欲望和功名利禄所操纵;君子好学, 能通晓道理、明辨是非,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君子慎思, 因此不会被动地听任摆布;君子敏于行, 而身体力行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君子具有的品质告诉了我们君子不是受欲望支配、被他人利用的工具。

所以, “君子不器”的意思就是说君子不是工具, 君子不是东西, 君子是有着独立人格的人。

半世苦瓜君子菜 篇8

它与我们的人生何其相似?经历了许多酸甜苦辣、高高低低、敲敲打打、磕磕碰碰之后, 我们开始觉得苦瓜好吃了, 开始觉得它耐人寻味了, 爱上那先苦后甜回甘良久的个性。这时, 我们的人生已走了相当长的一段路, 半世苦瓜就是这个意思。

这时, 我们开始羡慕身边的苦瓜控, 他们居然可以把这苦物弄得出神入化。广州师奶最喜欢把苦瓜用来浸花腩肉, 苦瓜去头尾掏净瓤后, 整条浸着一堆花腩肉下煲至熟, 捞起切条, 那花腩肉硬是不腻, 吃时用头抽蘸配瓜和肉, 此菜有肉有瓜有汤, 特别解暑气, 而此时的瓜比肉好吃, 吸进肉香而脱尽苦味。

苦瓜在民间被誉为“君子菜”, 它包容、正直、清高、不趋炎附势、不随波逐流, 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和观点。因为它跟任何肉蛋海鲜干货都能够拍档, 它总是执着于自己的苦, 只会帮拍档增香添甘, 而绝不把苦味传给别人。然而, 现实有多少人连苦瓜都不如, 自己偏执生意失败, 向善良的朋友借钱后不当一回事, 于是经济纠纷层出不穷。

苦瓜控们自然想出了许多菜式, 他们认为苦瓜炒鸡蛋、炒肉片、炒牛肉、炒鱼干、炒虾仁、炒田鸡、酿苦瓜等都是初级阶段, 用脊骨干蚝蜜枣煲苦瓜汤, 或用排骨黄豆章鱼煲苦瓜汤等, 已经对苦瓜有一定的了解。我见过台湾人用高级锅将苦瓜加冰糖做成蛋挞一样的甜点;把豆沙莲蓉塞进去做成粉糯的点心, 浓重的甜被甘苦味减掉;也有的高人把苦瓜做成酱料用来捞沙河粉;有的把整条瓜切去头尾, 挖了瓤, 塞进咸蛋肉糜江珧柱或虾米花生菜脯粒, 整条清蒸切段……

君子远燕窝 篇9

我学徒时,时常的差事是拾掇燕窝。这是个细活儿,粗手毛脚之徒还凑不上槽儿呢。每逢贵宴将至,师傅便将他涨发好的一篮子燕窝给我,遂就扔了句:“把燕毛挦净!”这当儿,我得将这些燕窝一根一根过检,把粘在上面像昆虫腿儿似的燕毛用小镊子仔细挦去,一捣鼓就是两三个小时。当时我就想:怪了,人咋连鸟的口水都吃?而且这玩意儿还如此金贵。

后来,我当上了大厨,燕窝之馔也没少掌镬,曾有一馔同烹48盅“鸡火燕窝”的骄人记录。每盅的单价是328元,48盅的总价是15744元,按照物价部门对星级酒店的规定,利润幅度可以掌控到80%。这就是说,我仅用20分钟左右的时间,就为酒店创收了大约1.2万元的经济效益。但是在我看来,燕窝等同洋粉,一款“三丝拌洋粉”才38元,可是人家就是肯心安理得地花大钱去吃鸟的唾液!按我的逻辑,经营燕窝之馔形同欺骗,但是作为厨师,无奈我也只能阳奉阴违,口是心非地为之烹饪。

最近,我与一家出版社签了图书出版合同,写一部《中国食俎史》的书,又一次面临燕窝问题。虽然燕窝的价值在我眼中如同鸡肋。但它毕竟是中国人食俎中的“老大”,哪可将“老大”扔到书外呢?但这个老大应该怎样写?我真是发憷。憋屈之间就自我矛盾。最终决定冲出来做个直谏的诤土。下面这番谏言,因不宜在史类著述中充分表述,便写了这篇文字,算是悖论燕窝的书外补白。

燕窝的缔造者——金丝燕

先说金丝燕,因为它们是燕窝的缔造者。

金丝燕(collocalia yestita)属鸟纲,雨燕科。一股体长18厘米左右,原产马来群岛、印度群岛一带。这种禽类除了入巢繁殖,似乎终生在海边的天空中不知疲倦地飞翔。但为何称它们为金丝燕,我一直费解。因为他们的羽毛包括活动行为,没一处能与“金丝”沾上边儿。可见人类为它们命名时就带有盲目性。它们成天在天空中飞来飞去,并非舒展性情或嬉戏玩耍,而是一种生存习惯。一只30克重的金丝燕,一天能吃掉7000只蚊虫。这些被吃掉的蚊虫竟然是金丝燕自身体重的几近三分之二。不过,它们是在一天不停地飞翔运动中去消化这些蚊虫的,这些蚊虫就变成它们延续不断的充沛体力。我想,人若是一天之内吃下将近自身重量三分之二的食物,或是成天一刻不停地奔跑跳跃,那不成妖精了?这就看出金丝燕有着与其他动物难以比拟的活力,是一种挺奇异的飞禽。

金丝燕的奇异不仅如此,它们的绝招儿是筑巢。在广袤的碧海蓝天之间,只有云朵、海浪、沙滩和悬崖,哪里去寻觅筑巢的材料?可是,它们却不可思议地有着适应生态环境的奇妙本能,竟能用咽部舌下腺分泌的黏胶性唾液为主要建筑材料,掺合从海洋和海面吹到空中的细小海藻类杂物以及自身的羽毛黏合成巢。每至繁殖时节,金丝燕都要抢在孵卵前,像春蚕吐丝那样,也像西班牙人跳探戈舞般猛烈地不停摆头,借着用力将一口一口吐出的唾液甩到它们认定的崖洞壁面凹处。这期间,它们从不进食,也不休息,而是一气呵成地将巢筑完。不是它们不想进食不想休息,你想啊,它们吐出的每一口唾液仅如一缕雨丝,不紧接着吐出第二口与之黏合,马上就得风干,巢将永远做不成。这样,金丝燕需要连续摆头不止,吐出几万次的唾液,才能将巢筑成。可是,它们的唾液也有吐不到位的时候,那就白糟践了一口口的心水,只能叹息地嘶叫两声,伤心地看着它飘落下去。因此,在筑巢前,它们必须拼命地扇动翅膀,在海天之间狂啄蚊虫和微小的藻物,将其消化为它们积蓄的唾液,然后才有精力和体力去完成繁重的筑巢义务。筑成的巢穴活像一凹由生丝编织成的杯盏,一般重约18~20克。这就是所谓的燕窝。

金丝燕以其幼小的身躯如此筑巢,天下的生灵又有几个能做到如此呢?它们的筑巢行为体现了人所应备的爱心、无私和忘我的奉献精神。它们用自己的生命激情照亮海天之间,使孤寂的世界闪耀出原生态的光辉,勃发着来自生命本源的顽强活力。

所以我想,当秦始皇建筑万里长城时,金丝燕已在崖洞里不知营造过多少万丝燕窝了。当北方崇山峻岭中雕塑一般地屹立起抵御侵略的伟大建筑时,南部沿海峭壁间也默默无闻地巧筑着与大自然抗衡的生命伟力。两相比较,一宏一微,都是世间的奇迹。

多年前,我到新加坡国家烹饪训练中心教学时,一个假日里去游新加坡河,曾经有幸见过金丝燕。我是在狮城中心的安德逊大桥后面上了机帆船,船顺着河的流向由西向东缓缓航行,进入逐渐宽阔的海峡,在傍晚时分抵达龟岛。弃船登岸,我随着同船的游人沿着海岸前行,去瞻观大伯公庙。就在海岸边,一只搁浅的渔船和船舱前坐着的艄公,吸引了游人们的眼球。原来,艄公在兜售马来群岛的特产——燕窝。还有一只金丝燕被绳拴着,在艄公旁边的船板上吃着碗里的海虫。应该说,这样的兜售方式挺原生态的,很能诱起游人们的购买欲望。何况,燕窝在这里是“厂家直销”,比海货行的价格要便宜许多。可是,艄公那一口夹着马来语的闽南土话,不仅我听不懂,这拨儿肤色不同的游人更是听得一头雾水。这就阻碍了我对当时情况的一些具体回忆。但对那只金丝燕却记得很清,因为我当时完全沉浸在“南洋金丝燕”的盛名之中,只顾目不转睛地瞅着它,并为它拍摄了几张照片。这个感受因为涉及到金丝燕的形象,得要在这里记录下来。它不比百灵鸟大,羽毛黑而近褐,挪身时还有蓝色光泽,下体灰白;它的嘴短而宽,足亦短呈淡红色,四趾均向前伸;但它的生动处是在双翼,双翼尖耸而长,使我联想到一个绅士穿着燕尾服的背影,这使它的体态就比弧肩的鸟类神气多了。但它现在并不神气,我指的是它的内心。它现在等于是戴着脚镣被人逼迫着去贩卖自己家园的活广告。因而我想,当艄公售完属于它的燕窝,这只惯于群居却是家破亲离的金丝燕很可能会孤独而悲伤地死去。这里,我不能不痛苦地感到,人对金丝燕这种豪夺巧取的残忍行径,这样的悲剧持续了多少个春秋?只有那默然的岩壁和无语的洞口知道。金丝燕啊,你若积哀积悲如语,对那一张张充满贪相和痴相的脸,又能啐出多少唾液呢?

写到这里,我的心情难以平静,胸中一阵阵涨热,涌出对金丝燕的敬佩和怜悯。如果说,熊虎之类还在我们的保护法则之中,它们却有凶残伤人的一面,那么金丝燕远在天涯海角,无碍人类,尤其是它们的巢穴,是孕育生命的摇篮,却因为人类的贪婪,受到如此境遇?因而,每当燕窝在我的镬下烹熟时,我就有着与燕窝的掠夺者、购销者和享食者联手残害无辜弱小生命的那种愧疚。这何以使我的心情不去复杂,没有深深的忏悔呢?

燕窝的营养价值

再来说说燕窝的所谓营养价值。

几百年来,燕窝一直是世人眼中可遇不可求的美食,它的功效已经被神化了,不仅能够养颜美容,还能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呢!但是这些传言在科学上又有多少根据和可信度呢?

清代药学家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说:燕窝“味甘淡平,大养胃阴,化痰止咳,补而能清,为调损劳瘵之圣药。”在《红楼梦》中也有薛宝钗劝得了痨病的林黛玉喝燕窝粥的情节。但是现代医学的观点认为,燕窝对结核病并无疗效。如今,患此病的人到医院就医,没有哪个医生会开出燕窝这个药方的。既然没有治病的功效,那燕窝之中到底有哪些营养,以至于受到国人几百年来的推崇呢?

据生态学家调查,被行内人士称为官燕、毛燕和血燕的三类燕窝,是金丝燕在不同境况下所造的巢穴。如爪哇金丝燕的巢穴,几近由其唾液黏结而成,纯净度较高,即谓官燕,被称为上品;灰腰金丝燕的巢穴则含有约为10%的羽毛和杂质,即谓毛燕,被视为中品;而棕毛金丝燕因其生存环境里有较高的氧化铜,被它们吃掉的蚊虫体内含铁成分较高,因而它们分泌的唾液呈淡红色,且混杂着较多的残羽、海藻等微小的植物纤维,这便是血燕,被看作次品。这是从横的一面归纳燕窝的类别,还有纵的一面,将在后面详述。再请看来自营养学家对燕窝的测定:天然的燕窝中含氧物质57.4%、灰分8.7%、纤维1.4%、水分10.4%、脂肪微量、蛋白质数种18.2%,且多为不易被人体吸收的不完全蛋白。这个营养分析是以纯净燕窝测定的。以我对燕窝的综合感察,这样的分析近合情理。也就是说,燕窝虽然可食,但真正的营养价值不足为道,实在没有人们虚夸的那么神奇。

其实燕窝只是金丝燕在繁殖季节用以筑巢的唾液而已,其中含有胶质,起到唾液的黏合作用。这让我联想到了洋粉,明朝以后见于市场,起初人们称它为“素燕窝”,据《本草纲目拾遗》记载,和燕窝的成分颇像,只不过是燕窝是金丝燕所造,而洋粉是人为加工而已。

对此,我还要特别提到袁枚在《随园食单》中拟人化地评论燕窝的观点。他说燕窝是“虚名之士”。原因是燕窝没有本味,全赖他味助之,不如猪肉有个性,本味顿足。因而他称猪肉为“豪杰之士”。这样的评论虽是针对味觉而言,可是再泛思一下,这“虚名之士”,隐有从燕窝那里折射过来对人的反讽。

寻觅燕窝之渊源

中国人认知燕窝的初衷,源自对它的不解。金丝燕竟能用唾液筑巢,这在古代人想来非同凡响。在自然科学十分蒙昧的时代,人们对金丝燕的认知中就带了很多迷信色彩,干是对燕窝的崇拜也就与延年益寿挂上钩了。

那么国人食燕窝始于何时呢?据说宋代就有,而且是宫廷美馔,但是似无文字可以考证。到了明朝,燕窝开始进入中国的主流社会,我认为,这和郑和下西洋有关。郑和曾七次尊使,历时28年,多次到达马来群岛、印度半岛等原产燕窝的国家。他不但完成了与四邻通好和“朝贡贸易”的使命,而且还带来了很多国内没有的奇异之物,进献给成祖,这其中就有后来被国人遵奉为食中极品的燕窝。于是燕窝摇身一变,成了时髦的御膳,成祖这么一吃,并赏于臣僚附食,御膳就发挥了传播作用,燕窝以此为肇,逐渐被国人注重了。

当求食燕窝在中国有了一定的舆情后,马来群岛和印度半岛的商人们就趋炎附势、不失商机地纷纷将大批燕窝运至中国海关。他们摸准了中国人已视燕窝为极品珍馐的心理,将这些在国外无人问津的燕窝出口到了中国,经过国内商人的转售加码,燕窝的起点标价就在万食之上。但越是昂贵,燕窝还越走俏。那个时期,凡是有条件享食燕窝者,无不趋之若鹜。

需要说明的是,在原产燕窝的马来群岛和印度半岛,人们虽然对燕窝的认知比中国人早些,但由于宗教信仰对当地食俗的制约,燕窝在当地似乎是没人吃的。这些地方的金丝燕乃是自由自在地生活,无忧无虑地生殖和繁衍。当明宫的御膳房里烹制燕窝的炊火闪烁出觊觎的信号时,中国人就开始了对金丝燕旷日持久的国际大战。这些地方的金丝燕也就再无安生之境,它们被逼迫得流浪,悲愤地瞅着自己的巢穴和中国的银子在洋面上对流。

海外燕窝在中国食坛上的得宠,也刺激了国内燕窝商业的兴勃。很多商人将目光转向了闽、粤和海南岛的沿海一带。这种情形,明末的《琼州府志》中有所记载:燕窝在“今崖州海岛中石岩陡绝处亦产之,较洋燕窝更佳。但岁不出数斤,最难得。”明末人屈大均所著《广东新语》里也记载:“崖州海中有玳瑁山,其洞穴皆燕所窝。”这几句史话似乎只是对中国人当初发现燕窝的产地及辨识燕窝的简单结论,没有记录出人在掠夺燕窝时的具体行为内容。这使我们推断中补充一些符合情理的想象:那时这一带荒凉的岛屿,只因有了燕窝而相继引来了一伙伙中国的基督山伯爵,他们悄悄地吃苦受罪,不惧蛇毒蚊恶,甚至情愿冒着葬身大海的危险,朝着金丝燕的家园前进。“芝麻,开门!”阿里巴巴的呼声在他们的耳畔回响着。因为,一个巨大的宝库就藏匿在崖洞中。当旷古的崖洞里第一次闪进掠夺者的身影时,中国人的深层意识中,就开始飙升起一个燕窝的图腾。

燕窝在宫廷的兴衰

进入清朝时,海外燕窝在中国市场上销量锐减。我注意过康熙的饮食,没有找到他食燕窝的记载。《清稗类钞·圣祖一日两餐》中有记载:“朕每食仅一味,如食鸡则鸡,食羊则羊,不食兼味,余以赏人……”可见康熙的廉俭自律。我对康熙的膳食之为,一直抱有赞溢。这并不仅因为他不食燕窝,而是他使中国的宫廷和官场中有了一段抑制奢靡,反腐倡廉的昌明之期。既然康熙不吃,满朝文武谁还敢妄求?燕窝也就失去了主要的消费群体。

尽管如此,燕窝仍然在高级酒楼和豪绅富商们的膳房里照烹不误。只是由于进口量变微,国内的产量也有限,燕窝更有了“物以稀为贵”的依仗。康熙时期,燕窝价格达到每斤银价四两,这个钱数足以买下四只肥羊。

到了乾隆时期,燕窝又重新得到皇家的宠幸。按照常理,乾隆皇帝喝喝燕窝粥,或端着小盖碗品品冰糖燕窝,本不必大惊小怪。明成祖吃得,林黛玉吃得,乾隆为何吃不得?可是乾隆爷吃燕窝却十分邪乎。不说他每膳必有两款以上的燕窝大菜,就说吃法吧,是以火锅为具,燕窝为主料,多选鸭子等配料炖制而成。如:燕窝红白鸭子南鲜热锅、燕窝芙蓉鸭子、燕窝锅烧肥鸭……(《江南节次照常膳底档》等)这类菜,燕窝在锅子里就像酸菜丝或白菜条一样被使用。这么说吧,乾隆把筷头子伸进锅里,若搛不出一大撮燕窝来,他还不恼?御膳房总管还不吓出一身

冷汗?那这锅子里得装下多少燕窝才能经受起乾隆用筷头子的搛试呢?他还常吃一种很特别的菜,叫燕窝拌白菜丝,而且,白菜丝只是其中的点缀。现今酒店若出售此馔,一盘少说得卖l万元,客人还不一定敢吃,会猜疑燕窝是假的,是洋粉冒充的。不然,怎会与白菜这种“下里巴人”拌到一起去呢?

需要说清的是,乾隆皇帝藐视外部世界,不准外国人到中国做买卖。他这样闭关锁国,等于禁止了海外燕窝对中国输进。因此,乾隆吃的燕窝仅能取自福建沿海一带。据茶膳房档案处于乾隆三十九年设立的《进小菜底档》载,两位闽域大吏每年循例要向乾隆皇帝进贡100包官燕,每包1斤。我估摸,当时福建沿海一带被掠夺的上乘燕窝,有一大半儿是被乾隆爷吃进了肚子。

乾隆这样贪吃燕窝,是否证明他能活到87岁是得益于此的滋补呢?非也。这里得用两个例子反证一下。乾隆五十年,他在清宫举办“千叟宴”时,被宴请的庶民中,有30多位90岁以上的老者,这些人大概一辈子都不知道燕窝是啥滋味,可他们不是照样比乾隆寿数高?再就是后来的咸丰皇帝,也是个豪吃燕窝的主儿,他每日照常膳至少也要有四款燕窝大菜,还要做成“洪福万年”“膺寿多福”等字样造型。这比乾隆吃燕窝还讲究还大侈吧?可结果怎么着?不满32岁就死到避暑山庄了。这都说明吃燕窝与人的寿数没啥关系,成丰有意比乾隆吃的燕窝多,可该短命还得短命。

乾隆皇帝将中国人在认知燕窝上所漏泄出来的那些顽劣习性全都袭接过去,拿到他的帝位上放肆恣纵,并且凭着他与食燕窝并无关系的寿数,给燕窝打了一个穿越历史的御牌广告。从此以后,燕窝就被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推崇着,盲目崇拜着。

掠夺与反抗

当食燕窝的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在人的麻木之中,金丝燕所遭受的无穷无尽的灾难也就完全被社会所遗忘。中国人对金丝燕一族已经进行了长达六七个世纪的疯狂掠夺,说中国人是金丝燕的头号天敌,是对它们生命构成最大威胁的冷酷杀手,一点也不为过。

哪里有掠夺,哪里就有反抗。人越贪婪燕窝,燕窝营造得就越隐蔽,越险不可掏。人也要为此付出伤亡的代价,也就构成了崖洞里人燕之间的秘密战争。用披露的方法回顾这种战争,我以为是对那些丑陋灵魂的洗涤。

咱们先从人对金丝燕的侵略说起。《广东新语》载:“土人皮衣皮帽秉烛探之,燕惊扑人,年老力弱或坠崖而死。故有多获者有空手而还者。”可以想象,当初不曾有掠夺燕窝的理想器具,人得像高空杂耍那样一手拿着火把,一手拿着叉子,爬上几十米高的竹梯,曲腿缩颈钻进黑暗狭小的岩缝,小心翼翼地用叉子将瞄见的燕窝捅下来。这时,金丝燕的反应如何呢?它们定会又惊又恼,奋力地朝着破坏它们家园的人扑将过去,明知难以抗衡也得搏一下。这一下子往往奏效,会将站在高梯上的人吓得浑身一抖,双腿发软,很可能从高崖上跌落下来,轻者摔伤,重者致死。这些都是崖洞里的人燕斗法,细想起来真是你死我活,令人脊背发凉。

再看看金丝燕这边的反侵略情况。面对人的偷袭,它们是要先后构筑三道防线的。每当春天一过,孵卵之前,往往数以万计的金丝燕就在岛屿的各个崖洞里设下了第一道防线,俗称一巢(官燕)。一巢是在金丝燕体能最充沛的时候完成的,质量上乘,一般都高高掩蔽在崖洞的最险峻之处,最不易获。这是人们发动“清明战争”中的明确攻坚目标,是企图全部端掉的“暗堡”。当一巢官燕被“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攀崖敢死队得手后,崖洞里会传出金丝燕的阵阵哀鸣。它们在炬光的余影间盘旋,为失去的家园痛惜。但是它们为了繁衍后代,无奈间只好又呕心沥血,奋不顾身地开始筑造第二道防线,俗称二巢。但是这时它们已经有些力不从心了,唾液也没有以前那般纯净。于是,金丝燕开始啄下自己的皮毛,作为强固二巢的辅助物质。那情形令人不忍:每啄下一撮皮毛,还要忍着剧痛,和唾液一起甩到峭壁上。这一次仍需不停地甩吐几万次的唾液,那又需要啄下多少皮毛呢?它们就是这样化悲痛为力量,一鼓作气地垒起了新的抵抗意志。所以,二巢便被人们谓之毛燕。

这期间,人们可能正在吃着炖鱼,咂着米酒,沉浸在初战告捷的喜悦中,并以逸待劳地嘲笑着金丝燕的愚蠢。因为人们清楚,母燕急待产卵,无巢岂能为之?所以只需拭目以待,瞅准时机再发动一次海崖攻势,就可再获胜利的果实。然而,金丝燕这边儿却蒙在鼓里,它们压根儿就不知道世界上还有对它们的唾液贪图不止的异类?尽管如此,它们对一巢被抢去的地方也心存顾忌,一般不在那里继续筑巢。所以,二巢的选地就欠隐蔽,疏于战术考虑,较易暴露目标。这样,当金丝燕们含辛茹苦地完成了二巢的筑造时,人们又开始了第二次围剿。在火炬摇曳,呼号呐喊和高梯普架之中,金丝燕的守地又被一举攻占,毛燕被捅得纷纷坠崖,像元宝一样遍地乱滚,人们为此互相争夺,复又扬长而去。

这时期,母燕即要临产。当这个种族已被逼上绝路,崖洞间就出现了最为壮烈的一幕:金丝燕们个个不屈不挠,誓死要与人的残暴负隅顽抗到底。它们的体力虽然消耗过度,但是精神不倒,意志不灭,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不顾疼痛地继续啄下哪怕已经稀疏不密的皮毛,吐出最后的唾液。金丝燕累得心口流血,吐出的血液就带着暗红色的血丝。尤其是母燕,负着怀胎之躯,每吐一口血液,简直就是一丝生命的消逝!可是,它们毕竟精疲力竭了,巢筑成后多已不具凹形。不说母燕时有流产,就是卵雏降生下来,因为巢缺了遮沿,也常会从崖壁上跌落下去。那可是悬崖峭壁啊!跌落下去肯定摔个粉身碎骨!这种多无凹形之巢,即为三巢。三巢中因掺和着了金丝燕的心血,巢色多呈暗红,便被称为血燕。这里,我是从纵的一面补述了生态学家在横的一面对燕窝类别的调查。

起初,人们对三巢还能手下留情,留着最后的血燕给金丝燕繁衍后代。若将金丝燕剿灭绝种,岂不断了来年的财路?这种不成文的规矩虽因利欲所为,也总算有一点恻隐之心,就被穿朝越代地俗传了下来。一辈辈金丝燕虽然横遭重创,羽族逐渐减少,但尚能勉强挣扎着繁衍后代,不致灭绝。但是,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燕窝被吹捧为图腾一样的崇拜,燕窝之价涨而又涨,唯利是图的商家面对眼前的暴利,谁还顾得上“拒收血燕”?于是,战斗在最前沿的剿燕大军,仿佛听到了收购商们在后面督阵的嘶哑声音:都快给我冲啊,快抢啊,燕窝的通通不留!在利欲的作用下,血燕也就顺势成了人们牟取暴利的牺牲品。越来越多的人们攀援着陡峭的岩壁,将危险置之度外,一年四季不停地掠夺,见巢就捅,决不手软,毫不留情,大有将金丝燕赶尽杀绝之势。对此,生态学家们有着长期的跟踪调查。他们发现,近几十年因为中国和亚洲华人餐饮市场对燕窝的需求不断增加,导致仅限于生长在亚洲南部的金丝燕已经减少50%左右;广东、福建沿海一带的金丝燕,已经濒临灭绝。

据我所知,金丝燕还未曾被列入《中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不然,燕窝的销售也不会这样有恃无恐。当我们还在为国人饮食之道的博大精深而沾沾自喜的时候,世界上很多国家早已对保护动物的问题给予了相当的重视。1822年,爱尔兰政治家马丁提出禁止虐待动物的《马丁法案》,获得政府通过,树立了人类动物保护史上第一座标志碑。1866年,由于政治家亨利·贝弗尔的努力,《禁止残酷对待动物法》也在美国国会通过。亨利·贝弗尔为了使这一法律更顺利地付诸实施,身穿庄重的黑色礼服,整日游走于纽约的大街小巷,见到超载的马车时,他先脱帽鞠躬,然后告诫车上的主人:先生,不能使你的马车超载,要善待动物,不然会违反国家法律。那么,当外宾吃到我们视为国粹的燕窝时,如果明白了这不是他们的洋粉,而是金丝燕的巢穴时,会有何感触呢?用捣毁弱小禽物的生存依赖去盛装一种华贵的礼仪,这比马车超载的后果严重得多,其实是对外宾的情感亵渎,逼迫他们在法度宽松的国家里失掉了一次人性的善良。若不然,又岂能解释为这是东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呢?

中国人对金丝燕的侵略,以知己知彼而长胜于今;金丝燕只知己,不知彼,就永远不是人类的对手,等待它们的,是行将危亡的厄运。

总结一下中国人对金丝燕的误知和对燕窝的谬食,其实是感察到了我们民族族体上的一块暗瘤。在没有法律条文制止掠夺燕窝的情形下,在道德规范对“人性恶”还无能为力的状况中,我又能做些什么呢?也仅能用这篇文字来道出我的憋屈,并希图这些文字能够唤起食燕窝者那些失落的良知和善念吧。

那么,就请阅到此文的读者听我一句心声:君子远燕窝!

孔子的理想:君子人格 篇10

一、理想君子人格的标准和要求

《论语·宪问》载:“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 尧舜其犹病诸?’”这里, “修己”是最根本的, 只有“修己”, 才能“敬”, 才能“安人”, 最后才能“安百姓”, 这才是君子的真正使命。“修己”只是君子的最低要求, 作为君子理应以安民济众为己任。[2] (P100) “君子不以言举人, 不以言废人” (《论语·卫灵公》) , “君子成人之美, 不成人之恶” (《论语·颜渊》) , 君子言行一致, 表里如一, 关心爱护他人, 处事认真且不苟且, 总是努力成全他人的好事, 具有宽阔的胸怀及务实的品德。“君子义以为上” (《论语·阳货》) , “君子敬而无失, 与人恭而有礼” (《论语·颜渊》) , 君子注重公德和道义, 穷不失义, 弱不丧志, 具有崇高的精神追求, 并以礼和义作为行动的准则, 接人待物更是彬彬有礼。“君子求诸己, 小人求诸人” (《论语·卫灵公》) , “君子和而不同” (《论语·子路》) , 君子严于律己, 宽以待人, 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坚持真理, 是非分明。“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 , 真正的君子, 应当是文质并重、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因此, 作为“君子”, 在本质上应是真善美的统一, 是以“仁”作为内在精神和以“礼”为外在规范的有机统一体。

二、理想君子人格的核心内容是“仁”

在《论语》中, “仁”字出现109次之多, 故郭沫若说:“一个‘仁’字最被强调, 这可以说是他的思想体系的核心。”[3] (P87) 李泽厚亦云:“尽管‘仁’字早有, 但把它作为思想系统的中心, 孔子确为第一人。”[4] (P9) “仁”是孔子伦理思想的基石, 他的其他理论都是围绕着“仁”而展开的。孔子认为君子的处世原则应该是从“仁”出发, “仁”作为道德规范是一种自觉自律的道德情感。“樊迟问仁, 子曰:‘爱人。’” (《论语·颜渊》) 这是对“仁”原有意义的确认与继承, 是一种尊重历史的态度。这可以说是孔子对“仁”的浅层次概括。“君子去仁, 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 造次必于是, 颠沛必于是” (《论语·里仁》) , 君子失去了仁还算什么君子?君子一刻也离不开仁, 匆忙急促的时候是这样, 困难奔波的时候也是这样。“其为人也孝弟, 而好犯上者, 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 未有之也。君子务本, 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 其为仁之本与?” (《论语·学而》) 这里把“孝弟”归结为仁的根本, 这是孔子对仁的扩展与提升。君子务本就是要懂得孝敬父母, 敬爱兄长。一个连自己父母都不爱的人是不可能爱他人、爱社会的。所以仁爱之心必须从爱亲人开始培养, 这就是做人的根本道理, 也是“孝弟”被定义为“仁之本”的理据所在。君子仅修身是不够的, 还应“修身以安人”、“修身以安百姓”, 把仁德推广于天下, 济世安民。表面上看, 这是对仁这个概念的进一步扩展, 实际上是对“仁”的重新建构, 使“仁”具有了极为丰富而深厚的内涵, 但又并未脱离原有的基本含义。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 (《论语·雍也》) 这里所谓“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就是广泛地给人民以好处, 能为人民大众谋福利, 能为他们带来实际的利益和好处, 是“泛爱众”的最高体现。这是连古代圣贤尧舜都难做到的, 所以是只能无限趋近, 而不能完全达到“仁”的最高境界。[5] (P187)

《论语》中有关“仁”的语句中有一对最鲜明的对比, 一是“巧言令色, 鲜矣仁” (《论语·阳货》) , 一是“刚毅木讷近仁” (《论语·子路》) 。巧言令色是说一个人以花言巧语讨好于人, 是很少会有仁善之心的, 也一定缺少“仁”的精神。而刚强、坚毅、朴实、慎言这些品行都接近于仁德。可见这里所说的“仁”, 就是不要虚伪做作的一种比刚毅木讷还要提高的精神面貌。再如所谓“仁者安仁, 智者利仁” (《论语·里仁》) ,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 (《论语·里仁》) , “依于仁” (《论语·述而》) , “仁者必有勇” (《论语·宪问》) , “无求生以害仁, 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 等语句中的所谓“仁”, 都不是一般的道德标准, 而是作为一个“仁者”和君子片刻不能离的最高的道德标准。它不要人们只顾一个人的私利, 到了与“仁”的要求发生尖锐的矛盾时, 甚至可以牺牲性命来成全“仁”。并且如果有了“仁”的思想就可以非常勇敢, 还可以非常的愉快, 甚至可以“乐以忘忧”, 具有高度的乐观态度。从这些表现可以看出, 孔子心目中的“仁”, 就是一种忘我的、无私的、积极奋发的精神。[6] (P204)

三、君子礼以行之

在孔子的思想中, 一个完全的道德品质, 是“仁”和“礼”的统一。一个完全的人格, 是这个统一的体现, “仁”的实现要借助于“礼”, 孔子主张以“礼”为道德规范, 凡符合“礼”的道德行为, 都要以“仁”的精神为指导, 他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很自觉地把这两个方面结合在一起。“仁”的最高旨归是“礼”, 儒家所说的礼, 是指作为当时社会道德规范的一套生活行为准则。守礼, 社会才能维持“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论语·颜渊》) 的局面, 实现上下和谐的社会环境。所以, 遵守“礼”是君子最首要的要求。孔子非常重视礼教, 他要求学生学礼、知礼, 曾说:“不学礼, 无以立。” (《论语·八俏》) “不知礼, 无以立。” (《论语·尧日》“民之所由生, 礼为大。” (《礼记·哀公问》) 孔子不但重视礼, 而且非常强调以身作则、身体力行, 自己“正其身”, 才能“正人”, “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 。

孔子强调:“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 非礼勿动。” (《论语·颜渊》) “君子博学于文, 约之以礼, 亦可以弗畔矣夫。” (《论语·雍也》) 如果行为处世只知动机上的善意, 却不知遵守一个人际互动中的规则, 那么在社会活动中将会产生许许多多的冲突与争执, 这就是不明智的行为。恭敬之心, 是礼的核心精神, 是君子所拥有的。所以孔子说:“恭则不侮。” (《论语·阳货》) 但如果离开了礼, 就会做得过分, 就会让人觉得有“奴颜婢膝”的感觉, 就会变成毫无意义的辛苦劳作, 别人也就不会尊敬你。所以, 恭敬要以合乎礼为限度, 不要过, 也不要不及。君子处事应当谨慎, 但是不重视情境的需要、不知以礼节之, 就会反而显得胆小怕事, 令人讨厌, 当然也就背离了君子人格。勇敢是应该的, 但是不重视适度的礼节, 不遵守社会秩序, 不遵守道德原则, 就会破坏大家共事时的和谐气氛, 而显得自己是一个鲁莽无礼之徒, 为君子所不齿。直率、坦诚、有话直说是一种很可爱的品质, 但是直率也要掌握分寸, 注意场合, 若不知道别人的处境, 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往, 那只会使人感到难堪, 使自己非常不受欢迎。所谓“恭而无礼则劳, 慎而无礼则葸, 勇而无礼则乱, 直而无礼则绞” (《论语·泰伯》) , 如果不遵循礼, 就会没有分寸, 就会使人难堪, 这便是无礼的表现。这样的事, 不是君子所为;这样的人, 更不是君子。“恭”、“慎”、“勇”、“直”都是君子的品格, 但如果失去“礼”的节制, 则会走向反面。

“礼”从形式上看是由人类心灵概括出的一种道义, 通过礼以制度化的形式来改造民众, 使民众表现出与这种礼相适应的行为, 造成社会出现一种文明行为。孔子力求把周礼内化到人们心灵中, 形成心中之仁, 用礼来约束自己, 加强自身道德修养, 只有具有道德理性的仁人, 才能做出合乎礼的行为。把“礼”和“仁”互相渗透、互相贯通, 达到“仁”和“礼”的协调, 这就是“克己复礼”。一个人只有在一定程度上约束自己, 通过“复礼”的行动来体现“仁”, “仁”才会在他的身上得到发展, 进而成为他的自觉的道德意识, 也只有这样, 他才有可能被大家认同为是一个具有仁德的人, 是一个君子。所以孔子说:“一日克己复礼, 天下归仁焉。” (《论语·颜渊》)

摘要:君子人格贯穿于孔子整个思想体系当中, 这种君子人格的主要标准是具备内心自觉自发的“仁”的道德境界, 同时还要遵循外在的“礼”的道德规范, 说明以“仁”为质并约之以“礼”是孔子的理想君子人格的崇高的道德精神内涵。

关键词:孔子,理想君子人格,仁,礼

参考文献

[1]陈卫平, 郁振华.孔子与中国文化[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0.

[2]蒙培元.蒙培元讲孔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3]郭沫若.十批判书[M].台湾:东方出版社, 1996.

[4]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3.

[5]李泽厚.论语今读[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6.

上一篇:消费者法下一篇:微生物水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