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定结论鉴定意见(精选8篇)
鉴定结论鉴定意见 篇1
从鉴定结论到鉴定意见
2012法律硕士(非法学)刘媛,20120023114
在司法审判实践中,现在比十几年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是一种司法上的进步也是一种飞跃。在当今司法审判中,证据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在十几年前的审判实践中,证据的重要性已经对一些证据的对待方式,在有些个别地方已经个别案件中,甚至还存在主观臆断的出现。这种主观臆断来源于法院最初司法鉴定部门的执行与实践。原告与被告将己方或对方的证据拿来做一些司法上具有权威性的鉴定,作为第三方司法鉴定部门这个中立的角色,应当充分履行自己的职责,尽量做到还原事实真相。如一些笔迹鉴定,真伪鉴定等。法院部门出具的鉴定结果称谓“鉴定结论”,也就是说,在案件审判过程中,充当着相当重要的角色。“鉴定结论”具有很强的效力性和权威性,法官在审判过程中,往往依赖法院做出的鉴定结论。也就会说,法院鉴定部门所做出的司法鉴定具有证据行,可以作为裁判的依据来定案。于是问题便出现了:法院司法鉴定的准确性、依赖司法鉴定证据的唯一性。这些阻碍是否会影响法治社会的建设。
从司法部门鉴定的准确性来讲,在十几年前,司法鉴定部门工作人员的司法鉴定程序还存在着很强大的主观臆断。这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环节,虽然司法鉴定只是司法审判的一个环节,但是作为一个最终的证据使用,若司法鉴定人员存在着主观臆断的问题,那么和自由心证的司法审判模式还有什么区别。随着时代的进步,随着司法建设的进步,随着法治社会的建设,虽然这种自由心证的现象越来越少甚至几乎永远成为了法治社会建设中的一个历史,但是,我们无法不去承认的事实是:作为人的弱点来讲,只要是人就会有误差,是人就会犯人类会犯的错误,在司法鉴定的过程中,还是无法避免误差与失误的存在。
随着法治社会的建设与进步,终于,2012年3月14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进一步完善了鉴定人制度:1.明确了鉴定人出庭作证的范围。第七十一条规定:“公诉人、当事人或者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对鉴定意见有异议,人民法院认为鉴定人又必须出庭的,鉴定人应当出庭作证。经人民法院通知,鉴定人拒不出庭作证的,鉴定意见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2.完善了申请出庭制度。第七十二条规定:“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可以申请法庭通知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就鉴定人作出的鉴定意见提出意见。” 3.规定了见证人的保护措施。第六十二条规定:“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毒品犯罪等案件,鉴定人因在诉讼中作证,本人或者近亲属有人身安全面临危险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采取一项或者多项保护措施。同时还规定了鉴定人认为因在诉讼中作证,本人或者近亲属的人身安全面临危险的,可以向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请求予以保护,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依法采取保护措施,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配合。这些规定充分体现了我国鉴定证据制度的进步。” 但是,在诸多完善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关于证据制度的变化,是从“鉴定结论”到“鉴定意见”的变化。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五条规定:“鉴定人进行鉴定后,应当写出鉴定意见,并且签名。鉴定人故意作虚假鉴定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第一百四十六条规定:“侦查机关应当将用作证据的鉴定意见告知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害人提出申请,可以补充鉴定或者重新鉴定。”
一、“鉴定结论”与“鉴定意见”的含义
从字面上分析,“结论”与“意见”两个词存在着明显的质的区别。首先,“结论”和“意见”都是某一方对某种事物的最终看法。是对一种事物的个人判断。其次,“结论”和“意见”存在着本质上的不同。也可以看成是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结论”是确定的、排他性的。一种问题的结论都是唯一的,或是或非,代表着没有灰色的中间地带。“意见”一次就显得柔和了很多,没有结论的强势性,是作为一种参考以及强调是个人的看法并不具有很强的真理性、排他性,不具有确定性。结论具有权威性而意见则更侧重某一方的看法。
在我国《刑事诉讼法》中,“鉴定结论”与“鉴定意见”的含义有着天壤的区别,虽然只是两个字的变化,但是其内涵深远广大。
从“鉴定结论”到“鉴定意见”的改变象征了司法鉴定作为司法审判中的证据,其作为证据的证据效力、证据性的削弱,不再是作为司法审判中决定性的证据存在。在刑事诉讼中,鉴定结论是指公安司法机关为了解决案件中某些专门性问题,指派或聘请具有这方面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进行鉴定后所得出的书面结论。其作为证据的特点为:1.是鉴定人对刑事案件中的某些专门性事实问题进行鉴定后所得出的书面结论。2.是凭借一定科学设备和专业知识与技能研究后所得出的结果。3.接受司法鉴定的专家往往具有某方面的专业知识。由此注定了鉴定结论在作为司法审判中证据的缺陷,一味相信鉴定结论的科学性和权威性,导致在审判过程中,法官对鉴定结论的过于依赖,不利于司法审判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不利于法治社会的建设。
“鉴定意见”是指各个行业的专家对案件中的专门性问题所做出的专门性意见。相对于“鉴定结论”来说,“鉴定意见”更突出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内在含义。“鉴定意见”一词最早是在美国使用,有证人证言的性质存在。美国式英美法系国家,实行陪审团制度,陪审团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法律常识对当事人双方争议的各类案件的事实问题进行认定,法官只负责法律问题的审理。陪审团制度的基础就是让一般民众根据他们朴素的法律知识、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对的事实进行认定,但它有天生的不足,当案件中涉有专门性的问题时,一般民众无法认定,此时就需要专家根据他们的专业知识来为庭审提供帮助,专家证言制度由此产生,这便是最初的“鉴定意见”的产生。“鉴定意见”可看做为一种证人证言,虽然“鉴定意见”的证据性没有“鉴定结论”强烈,但鉴定意见也可作为以供法官参考的不具有决定性的证据来参与到审判的过程之中。“鉴定意见”的质证过程与规则同证人证言是一样的,同样要遵守的证据比如:最佳证据规则、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补强证据规则等。在法院鉴定部门来说,曾经一纸鉴定文书便能成为判案决定性的证据,但在“鉴定结论”改为“鉴定意见”后,即使是法院鉴定部门提供的鉴定意见也不具有“一纸终裁”的效力,这是真正“权力”向“权利”的转变,更是我国司法审判的一大进步。在法院的司法实践中,对于“鉴定结论”向“鉴定意见”的转变是证据效力的转变,也是司法更加民主的转变,是尊重“权利”的转变。法院给出的鉴定意见不再像以前一样强势,说一不二。在这种情况下,法院属于“权力”机关。法院仅仅依靠国家与人民赋予的权力来判案显然是不公平的,这时的诉讼参与人便处于一种弱势地位,这是观念的转变,在鉴定意见的情况下,显然可以看出在断案的证据上更加人性化更加平等,更加强调人民的权利,真正体现了执法为民公平正义的理念。从“鉴定结论”到鉴定意见更是从“权力”到“权利”的观念上的转变。这种观念上的转变让法院的地位更加中立。鉴定结论不再作为一种具有很强效力的证据来决定案件的结果,法院的鉴定作为了一种诉讼过程中的意见,作为一种辅助的态度扮演着自己的角色。
二、从“鉴定结论”到“鉴定意见”转变的意义
1、诉讼程序的合理性受到重视
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认为:“实质合理性是主观的,对实质合理性的片面追求可能导致无序,合理会转化为不合理,或者一般合理的实现可能会导致对一般合理的否定;而形式合理性是客观的,尽管它可能会以牺牲个别合理为代价,但能够建立起一种可以预测行为后果的社会秩序,因而是现代法律的基本特征。”所以实质合理与形式合理是一对相反的概念,是对立的两个面,此消彼长,是主观判断与客观现实的交织。因此,人权的保护与审判结果的公正性便要求形式合理性得到重视与发扬。需要承认的是,我国在建设法治社会的过程中,确实经历了一段重实体、轻程序的阶段。因此在中国的司法环境中,形式的合理性便显得更加的重要。
从“鉴定结论”到“鉴定意见”的转变恰恰是强调了在司法审判中程序公正性的重要。并且这种程序公正重要性的理念被潜移默化地运用到司法实践之中。在诉讼过程中强调程序的合理性与公正性,由此,在司法鉴定中,鉴定所得出来的证据将促进法治社会的实现,并且限制了法院一纸终局的静定结论的强大权威性。诉讼参与人的权利讲的大切实的保护。由于在司法鉴定中会有诸多不同的因素导致鉴定结果的不准确,因而所得的鉴定结果的科学性、客观性与公正性将会受到削弱,所以,同时减低司法鉴定的效力有助于促进程序的客观性,降低主观臆断与司法鉴定结果效力的过于强大而导致的不公正存在。在“鉴定结论”的情况下,结论会自然而然起到高出其他证据效力的作用,无论在字面的暗示上或是在其权威性的不可质疑上,这种效力等级的优越性是透明的,引导者案件审判工作的主方向。即使法官不赞同或是有其他证据可以反驳鉴定结论,也无法做到视鉴定结论为空气,无法不去采用它。并且,法官在断案的过程中,无法做到对各个行业的各方面知识都了如指掌,对于各类司法鉴定技术领域的知识和评判标准缺乏足够的了解,所以在很多情况下,法官只能依赖鉴定结论,长此以往容易形成对鉴定结论的盲从,只要是鉴定结果,就是定罪量刑或承担民事责任的绝对证据,相当于绝对采信。可想而知,这些证据是经不起推敲的。终会导致诉讼参与人的反复上诉与申诉,长此以往终会损害司法审判的公信力。在“鉴定结论”改为“鉴定意见”以后,在法官手中的各个证据之间的效力等级片是平等的,没有谁高于谁之分。证据效力平等之后,法官的审判过程才能更加自由公证。法官可以在质证的过程中采纳认为符合情理和法理的证据,选出最优质的的证据来判案。“鉴定意见”不再带有之前的强制性与向导性的色彩。
2.完善司法鉴定制度
当今的司法鉴定制度中,法院扮演了一个相当中立的角色。在推荐司法鉴定机构的选择上,采取了摇号的方式,当然,这种方式有利有弊,因为鉴定机构基于不同的擅长领域导致鉴定结果的有所出入。如一家鉴定机构在笔记方面比较突出,而另一家虽然在笔迹方面的鉴定不算优秀但是在知识产权方面的鉴定更加擅长。虽然方式还在不停的完善过程中,但在内容上,法院依照法律有权告知当事人可做鉴定的项目,在法律规定范围之外的门类则无法做出司法鉴定。这大大提高了法院的办案效率,在经济发展速度极快的当今社会,各种纠纷层出不穷,面对不一样的问题与争执,需要作出鉴定的事物也各种各样。但是,有很多是法律或者专业知识无法给出具有证据效力的鉴定意见,如人的感情等。在《司法鉴定费程序通则》中规定了法院可以受理的司法鉴定类别和范围,其中包括:法医类鉴定、法医病理鉴定、法医临床鉴定、法医精神病鉴定、法医物证鉴定、法医毒物鉴定、物证类鉴定、文书鉴定、痕迹鉴定、微量鉴定、声像资料鉴定、计算机司法鉴定、环境监测司法鉴定、工程造价司法鉴定、产品质量司法鉴定、司法会计鉴定、知识产权司法鉴定、税务司法鉴定、农业司法鉴等。但是在有些时候,有些需要司法鉴定的项目在社会上也可以得到鉴定结果,比如医院给出的鉴定与法医进行的鉴定。但即使如此,我国刑事诉讼法关于鉴定的规定要求了医院的鉴定不能代替法医给出的鉴定而在法庭上作为证据使用,也就是说医院所给出的鉴定不具有证据效力。只有法医做出的鉴定才是具有权威性、具有证据效力的可作为证据使用的鉴定。与此同时,若在“鉴定结论”的情况下,法医的鉴定往往会影响最终的裁判结果,并且容易导致法官会在潜意识中更倾向于鉴定结论所揭示的证据,因为人有对具有权威性的东西产生依赖性或是先入为主的看法,若出现一点点的差错都会影响到裁判结果的公正性甚至影响到法治社会的前进步伐。并且,判案的法官得到了具有权威性的“鉴定结论”往往会无法正常发挥自主的主观能动性,在潜意识中会依赖结论性的东西,这是人类共同的弱点。而在“鉴定意见”的情况下,虽然法医给出的鉴定是在审判过程中唯一有证据效力的鉴定来源,但并不意味着法官就要听从一纸鉴定的说辞,对于法官在法庭上所掌握的的其他证据来说,每份证据与证据之间存在的效力等级都是平等的。
因此,从“鉴定结论”到“鉴定意见”的转变不仅是转变了证据之间效力等级的差异性,更是完善了我国司法鉴定制度,促进了司法鉴定在审判过程中的公正性,促进了法官在审判过程中的自主性与积极性,充分发挥法官的主观能动性,而不是依赖具有权威结论的证据来断案。更加有利于司法审判的“公信力”。在诉讼中也逐步向注重程序的公正性迈进。
鉴定结论鉴定意见 篇2
一、规范法官审查、采信鉴定结论的程序
首先, 鉴定结论作为一种证据, 应当当庭出示;其次, 鉴定结论必须经过双方当事人质证, 包括以下方面:一是鉴定人的资格问题;二是鉴定结论的科学性、客观性、合法性问题。要防止现行质证流于形式, 一般应要求鉴定人出庭质证, 对鉴定过程和内容予以说明, 并接受双方当事人的询问, 其出庭的差旅费应由败诉方承担。为了保证当事人有效地行使该项诉讼权利, 应允许当事人聘请具有专门知识的辅助人出庭询问鉴定人, 以弥补专业知识的不足, 使质证的效果真正体现出来, 亦有利于法官做出正确采信。对鉴定结论不服的当事人有权申请重新鉴定, 是否准许由法官决定。
二、多份鉴定结论的采信
在一个案件中只有一份法精神病学鉴定的案件很多, 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和法院一般经过简单的审查和庭审质证后, 十分信赖地予以采纳。即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上诉人和他们的辩护人、法定代理人对鉴定结论提出异议, 甚至提交了一些相对“关键的”、新的被鉴定人精神异常的证据材料, 司法机关也常常以未提交新的精神异常的证据, 或新提交的精神异常的证据与司法机关已查明的情况不符等种种理由, 予以驳回。可见, 司法机关对于法精神病学鉴定机构做出的法精神病学鉴定是十分信任和依赖的。但是, 近年来在司法实践中, 却屡屡出现在一个案件中存在多份法精神病学鉴定的情况, 而且多份鉴定结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矛盾, 即出现了经鉴定, 被鉴定人是“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人”和“无刑事责任能力人”3种互相矛盾的情况, 涵盖了精神病人所有的刑事责任能力情况, 出现了让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和法院, 尤其是作为审判机关的法院无所适从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审理案件的各级人民法院, 在处理互相对立的或意见分歧的鉴定结论时, 都采取重新鉴定作为消除不同意见的唯一办法。人民法院固然有权决定重新鉴定, 可是并不负有必须做出这种决定的义务;并不一定要得到一致的鉴定结论时才能做出判决。人民法院可以在意见不同的结论中评定和抉择其中认为合理可靠的意见。鉴定人的结论对人民法院并无约束力, 不过对不同意的结论应当说明理由。
三、违法鉴定结论应予排除
鉴定人在进行鉴定时违反有关法律所规定的程序, 可能影响鉴定的客观、公正性的, 其做出的鉴定结论为无效证据, 应予以排除。
(一) 鉴定人违反有关回避制度
鉴定人回避制度是指鉴定人具有刑事诉讼法及相关法规规定的几种情形时, 鉴定委托机关及刑事诉讼当事人有权要求他们回避, 鉴定人也承担自行回避的法定义务。《精神疾病司法鉴定管理办法》第34、35、36条分别规定“鉴定委托人或者鉴定申请人认为鉴定人与被鉴定人有直接利害关系或者有其他利害关系可能影响鉴定公正的, 可以提出回避要求, 经精神疾病司法鉴定委员会查证属实的, 鉴定人应当回避”。“被鉴定人及其亲属认为鉴定人与被鉴定人有直接利害关系或者有其他利害关系可能影响鉴定公正的, 可以提出回避要求, 经精神疾病鉴定委员会查证属实的, 鉴定人应当回避”。“鉴定主持人认为鉴定人与被鉴定人有直接利害关系或者有其他利害关系可能影响鉴定公正的, 可以提出回避要求, 经精神疾病司法鉴定委员会查证属实的, 鉴定人应当回避。”针对重新鉴定, 《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及《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规定了特别回避制度。即重新鉴定的, 应当另行指派或者聘请鉴定人。鉴定人违反上述规定应当回避而未回避的, 其所做出的鉴定结论应当予以排除。
(二) 鉴定人员尚未达到法定鉴定人数的, 鉴定结论不予采用
法定鉴定人数是指法规、规章明确规定的进行鉴定的人数。实际进行鉴定的人数不符合法律要求的, 对该鉴定结论不予采纳。“精神疾病司法鉴定鉴定组应由单数鉴定人组成, 成员不得少于3人”, “办案机关或申请人要求复核的精神疾病司法鉴定, 鉴定组应由单数鉴定人组成, 成员不得少于5人”。
(三) 鉴定结论的书面格式不符合法律要求的, 不予采纳
法精神病学鉴定结论应当以《精神病司法鉴定书》的形式做出, 经鉴定人签字并加盖法精神病学鉴定组织公章后生效。鉴定书应包含有:被鉴定人的自然情况、委托机关或申请单位、鉴定案由、调查资料、分析意见及鉴定结论等内容。做出法精神病鉴定结论时, 参加鉴定的鉴定人应当签署鉴定意见, 如有不同意见时应当分别记录在案。只有符合上述要求, 即内容完备、形式合法的鉴定结论才能采信。
(四) 鉴定所依据的调查资料不真实、不全面的, 鉴定结论不予采信
鉴定人做出鉴定结论所依据的调查材料应当包括:通过直接或间接手段调查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病史情况、案情经过、审讯材料及拘押期间的表现等。调查材料要具体、详细、真实、客观, 并应当注明调查对象及资料来源。调查资料必须通过合法程序提取、收集, 否则将以鉴定结论违法为由而不予采信。
参考文献
鉴定结论鉴定意见 篇3
一、“鉴定结论”向“鉴定意见”过渡的意义
与“鉴定结论”相比,“鉴定意见”突出强调了其作为证据种类的一种,必须符合证据的一般理论,具备证据的一般属性和特征。具体而言,作为证据,具有客观性、关联性和合法性三大属性。就本次改动而言,需要注意的是证据的客观性和关联性。
所谓的证据客观性,又称为真实性,是指案件事实一旦发生,就独立于办案人员之外而客观存在,不以办案人员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同时,证据的客观性必然会受到案件事实过去性的制约,而过去性则指受到时间一维性的绝对制约,任何办案人员都不可能回到过去对已经发生的案件事实进行亲身经历。因为一旦亲临现场目击案件发生,收到证人地位优先性的影响,该人员便只能作为证人,而不能够作为侦查人员或者其他办案人员参与到与该案有关的刑事诉讼活动中。因此所有的证据,包括鉴定结论,都建立在案件发生后,事实已经客观存在的基础之上,证据的目的也就在于通过各种途径和措施,尽可能精确、到位地还原出案件事实,使得刑事诉讼的专门机关以及其工作人员和其他诉讼参与人能够清晰地认识到案件的具体情节,做到精准识别,并依此为基础,做出正确的法律选择和法律适用。
但受到物质条件的制约,并非任何证据都能够准确地反映出客观事实的真实情况。第一,证据本身存在真伪之分,伪证由于天然地缺失证据客观性的属性,自然不能够作为符合标准的证据在刑事案件中得以采信,而应该被排除,这一点似乎不存在较大的争议。但即使证据是真实存在的,也未必每次都能够被刑事诉讼专门机关或者诉讼参与人正确地解读。简而言之,任何证据都存在被错误解读的可能性,鉴定意见自不例外。
因而“鉴定结论”改为“鉴定意见”的主要意义在于强调证据的客观性和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性。以往的司法实践中,司法机关自身做出的或者委托专门机构做出的司法鉴定,由于经过专门机构的认定,部分法院便甚少对该类证据进行核实,部分法院甚至对专门机构提交的鉴定结论不再核实,盲目采信,导致错案的风险大为提高。实际上,上述法院的做法便是没有考虑到证据的客观性以及认识的局限性,可以说是一种对案件没有尽到责任的表现。
自新刑诉法实施以来,加强了法院对鉴定方面审查的要求。司法鉴定过去“高高在上”的状态在理论上将不再存在,法院将作为所有证据的最后把关机关。
二、“鉴定意见”对于“控审分离”的影响
新刑诉法对于司法鉴定称呼的更改无疑具有科学性,也更有利于实现实体公正,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如前文所述,所有在刑事诉讼中的证据是否被采信,都需要通过法院的审核并最终确认才能够被认定。因而,当今司法实践中往往会出现一种怪异的现象:2012年刑诉法修改前,由于鉴定结论的权威性较高,同时司法实践中存在如上文所述的不当现象,司法鉴定的作出机关在作出鉴定报告时会相对慎重,对于在鉴定过程中的存疑部分,一般会较为负责地核实确认。但在新刑诉法实施后,由于明确了鉴定意见的地位以及法院责任,部分侦查机关认为,既然自行做出或者委托专门机构做出司法鉴定后会有法院把关负责,则自己的责任会得到一定程度的减轻,因此对于本属于自己本职工作的司法鉴定质量也就随之下降了。例如在经济犯罪中,侦查机关将收集到的大量的数据简单罗列或进行司法鉴定,之后便提交给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检查机关提起公诉后,对应的法院却因为核实工作的难度不断加大,加上司法鉴定要求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准,以至于法院工作的工作总量增加,司法效率自然会难以得到保障。
笔者认为,上述侦查机关的做法明显是对新刑诉法鉴定意见的误解,并且反映出部分侦查机关对于控审分离的认识存在缺陷。对于证据的审查,无论是旧刑诉法时期所称的“鉴定结论”还是新刑诉法的“鉴定意见”,在本质要求上并无明显的差异,“鉴定意见”仅仅是对已经存在的理论进行再一次强调。亦就是说,无论是“鉴定意见”还是“鉴定结论”,法院都有义务审查司法鉴定的真实性、关联性与合法性,而侦查机关对刑事案件进行立案侦查,检察机关对侦查终结移交审查起诉的案件进行审查并最终决定是否提起公诉,都是其本职工作,如果一味推卸给法院,则违反了刑事诉讼法中的基本原则——控审分离原则。
控审分离原则是各国刑事诉讼法普遍采用的刑事诉讼基本原则。该原则对于现代刑事诉讼模式有着严格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一是刑事追诉权和裁判权分离,分别由侦察、检查机关和法院独立行使,法院不得实施侦察、起诉等追诉活动,而在法院之外设立的侦察、检查机构则作为专门的控诉机构,对符合法定立案条件的案件展开侦察和提起公诉。侦查机关和检察机关承担刑事追诉职能,担当社会秩序维持者的角色,而法院则专门承担审理和裁判职责,担负维护法律和正义的责任。
二是,法院的审判必须在检察机关提出合法起诉的前提下才能启动。在开启审判程序方面,法院是完全被动的,没有正式的控诉请求,法院不得对任何刑事案件进行审判。第三,法院审理和裁判的对象和范围必须仅限于检察官的起诉书所明确记载的对象和范围,而不得审理任何未经起诉的被告人和行为。
就司法鉴定而言,侦查机关如果认为案件达到立案条件,并且需要通过司法鉴定的证据形式证明犯罪事实的存在,则需要自行鉴定或者委托具有法定鉴定资质的单位,对于复杂的案件证据进行进一步鉴定。当然,辩护一方认为有必要时也可以对案件申请司法鉴定,法院也可以依职权要求有关单位进行鉴定,在本文中不再赘述。但无论如何,不应该将控诉过程中的鉴定义务转移给法院,外以核实之名,内行鉴定之实。否则,刑事诉讼活动终将回到审控一体的“纠问式”诉讼模式之中。根据目前法学界的主流观点,由于“纠问式诉讼”的法官权威被肆意扩大,审控职能被统一行使,几乎不可能平等地对待刑事诉讼中的双方当事人,自然也就谈不上保护辩护方的合法权益了。正如英国法谚所云“任何人不能做自己案件的法官”,这也是“纠问式”诉讼之所以在封建时期大行其道,而在现代民主社会日渐式微的主要原因。现代刑诉法中确立的职权主义、当事人主义和混合主义的诉讼模式,虽然在法官对于诉讼的态度方面存在分歧,但是对于法官在刑事诉讼中处于中立的审判地位却是十分明确的。具体到司法鉴定中,如果法官在审理案件的过程中,还要额外承担本身应该由侦查、检查机关的调查义务,即使法官或者法庭希望以中立的地位依法裁判,也难免受到所从事的工作影响,先入为主。
但是遗憾的是,由于推卸责任的做法可以大幅减轻自身的负担,导致这种不符合刑事诉讼法理论的情况在我国司法实践活动中绝非个案。而只靠在法学理论上指出其不足,难以解决该问题。因此,有必要针对该情形做出相应的措施:建立健全司法鉴定错鉴追责制度,明确公检法之间以及司法鉴定机构的职能和分工,提高司法工作者的职业素养等方法都有助于该问题的解决。新刑诉法中的“鉴定意见”的改动,应该是对我国法律体系进一步完善的积极变更,不允许因为曲解等原因而使得司法改革的不易成果受到破坏。
参考文献:
关于鉴定结论可诉性问题 篇4
2005年5月,徐某认为在某医院输血而感染“丙肝”,向某区卫生局申请行政处理,该局遂将该病例移交区医学会组织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2005年9月,区医学会作出鉴定书,认为徐某的病例不属于医疗事故。2005年9月28日,该区卫生局作出《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审核表》。审核结论认为鉴定程序合法,认定鉴定结论,拟向患者发放《鉴定书》。徐某向其上一级医学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但因其不能提供有关材料,该上级医学会向徐某作出《终止医疗事故鉴定通知书》。此后徐某诉至法院,认为该区卫生局未依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对鉴定结论进行认真严格审核,所作出最终审核意见的具体行政行为严重违法,侵犯了徐某的合法权益,故诉请法院要求确认被告某区卫生局作出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违法。
分歧
当事人对行政机关作出的鉴定结论不服,可否提起行政诉讼。第一种意见认为,法院可以受理;第二种意见认为,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审核行为不属于可诉的具体行政行为,原告徐某起诉不符合法定起诉条件,应裁定不予受理。
评析
对于该问题,目前司法界及司法实践存在不同认识。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作出的鉴定结论分为未外化的、外化的鉴定结论两种情形,实际上对这两种情形应区别对待。
一种情形是未外化的鉴定结论。未外化的鉴定结论是指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所作出的鉴定结论未向社会公开,而是作为其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使用。徐某鉴定书就属于此种情形。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之规定,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具有对医疗事故争议进行行政处理的法定职责。在此过程中,卫生行政部门在必要时可以委托医学会组织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也依法享有对鉴定结论提出异议,并申请再次鉴定的权利。由此可见,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的性质属于卫生行政部门对医疗事故争议进行行政处理的依据之一,对这种鉴定结论的审核行为不属于可诉的具体行政行为。原告对医疗事故鉴定结论持异议,可依法定的方式途径寻求救济。未外化的鉴定结论是否对当事人的权益产生实际影响,取决于行政机关最终作出的有关行政行为。如果行政机关未将该鉴定结论作为行政行为认定事实的依据,对当事人的权益不会产生任何影响,如果行政机关将鉴定结论作为认定事实的依据,对当事人权益才发生影响,但是这种影响是非常间接的,最终产生实际影响的是行政行为,所以未外化的鉴定结论不具有可诉性。
鉴定结论鉴定意见 篇5
关键词: 司法鉴定结论/质证制度/鉴定人/出庭
内容提要: 司法鉴定结论是一种特殊的证据形式。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目前,对司法鉴定结论的法律性质和证据效力尚存认识上的分歧,诸多原因导致对司法鉴定结论的质证流于形式,应正确认识司法鉴定结论的法律性质和证据效力,完善司法鉴定结论的质证制度。
一、司法鉴定结论的法律性质和证据效力
(一)司法鉴定结论的法律性质
司法鉴定结论是一种特殊的证据形式。我国《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都将司法鉴定结论规定为一种独立的证据形式。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司法鉴定结论具有证据方法的功能,其具体表现为:
1、鉴定结论是一种必要的证据方法。我国《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均将鉴定结论规定为证据之一,但同时又规定以上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由此可见,作为法定证据的鉴定结论应包括未经查证属实的鉴定结论。人们常常混淆法定证据与定案根据的概念,其实,法定证据和定案根据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一般来说,定案根据都是法定证据;但是法定证据并不一定都能成为定案根据。鉴定结论不享有当然的证据力,其有无证据能力以及证据力的大小与强弱必须经过质证后由法官依职权审查认定。
2、鉴定结论作为一种证据方法。根据刑事诉讼法,为了有效查明案件客观事实,司法机关依职权调查证据。在刑事诉讼中,公、检、法三机关都负有查明案件客观事实的责任,即均担负证明责任。但由于法律赋予三机关的职能不同,是不同的诉讼证明主体,因此,他们所担负的证明责任的具体性质和内容也不相同。在我国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根据当事人举证责任原则,双方当事人都充分享有利用鉴定结论作为证据方式来证明自己所提出的事实主张、或用来反驳对方所提出的事实主张的权利。当某一待证事实涉及到某一专门性问题时,一方当事人可以委托对该专门性问题进行专业技术鉴定,并将该鉴定结论作为证据支持其主张事实,与此同时,另一方当事人也可以相应的方式对该鉴定结论提出异议或提出己方的鉴定结论以作为对抗手段。
3、鉴定结论虽然具有书面形式,但是其实质是司法鉴定人就案件中某些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定后所作出的判断。因此,鉴定结论在证据学理论分类上属于人证或言词证据。而言词证据则常常受陈述者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因此特别需要对影响其判断可靠性的各种因素进行审查。
4、基于公开、公平、公正的程序原则,当法院将包括鉴定结论在内的证据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时,必须经过当事人的质证和法庭的认证才能最终采信。
(二)鉴定结论的诉讼证据功能
鉴定结论是一类独立的证据,这类证据是实物证据和言词证据的扩展和延伸,是从其他证据中派生出来的证据,它不是以实物或事实本身的存在与否及其形式来证明案件事实,而是通过科学技术手段揭示其所蕴含的信息特征来证明其与案件事实的联系。鉴定结论作为一种特殊证据具有重要的诉讼功能,主要表现在:
1、它是法官借以查明事实、依法裁判的重要依据。在诉讼中法官熟悉法律,具有司法经验,但对于与待证事实有关的各行各业的专门性知识和技能并不全都通晓,因此,当涉及与各种专业领域有关的案件事实材料作为待证事实时,只能指派和委托有关专家作出专业技术鉴定,因此这种专家所得出的鉴定结论则作为法官查明案件事实的手段。在诉讼中,有许多与待证事实有关的重要案件事实必须借助于鉴定结论才能予以认证,如人的精神状况、人身伤害程度等。
2、它是在诉讼中鉴别、判断其他有关证据的真伪及其证据力强弱的特殊手段。在同一案件中,往往有几种证据形式,如物证、书证等。这些实物证据与案件是否具有关联性,能否成为认定案件的证据,除辨认外,主要靠鉴定结论来鉴别、确定。同时,书证的真伪也常常需要通过司法鉴定来确定。此外,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之供述、当事人之陈述、证人之证言的真实性,也往往需要通过司法鉴定来审查、印证。
(三)司法鉴定结论的证据能力和证据力
司法鉴定鉴定结论是鉴定人运用专门的知识、技能和经验所作出的结论,是鉴别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等证据真伪的一种证明方式。在诉讼中,往往需凭借鉴定结论,才能确认其是否与案件事实具有关联性,才能认定其证明力大小与强弱,因此鉴定结论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司法鉴定的性质决定了其结论的性质,因为司法鉴定是运用专门知识或经验对案件中所涉及的专门性事实问题进行检验、鉴别和判断的一种证明活动,是一种在科学实验基础上的主观认识活动,所以司法鉴定结论也就不是对客观事实的直接反映,而是间接通过各种鉴定材料对客观事实的反映,是通过检验、分析后得出的判断结果,而这种判断结果,只是一种拟制事实。各国的证据规则中对司法鉴定结论的排除、采用、质证及采信规则之规定也充分表明了其性质之特殊。因此,司法鉴定鉴定结论仅仅是法定证据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并不具有当然的证据能力和证据力。
1、鉴定结论的证据能力
证据能力又称为证据资格,是指证据材料在法庭上允许其作为证据的资格。证据之所以须具备法定条件,是因为证据的运用,直接关系到国家利益和当事人的权益。因此,证据必然成为诉讼法、证据法调整的对象。鉴定结论的证据能力是指司法鉴定结论在法庭上允许其作为证据的资格。我国法律对鉴定结论的证据能力有比较明确的限制规定。如《刑事诉讼法》第120条规定:“鉴定人进行鉴定后,应当写出鉴定结论,并且签名。对人身伤害的医学鉴定有争议需要重新鉴定或者对精神病的医学鉴定,由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医院进行。鉴定人进行鉴定后,应当写出鉴定结论,并且由鉴定人签名,医院加盖公章”。《民事诉讼法》第72条规定:“人民法院对专门性问题认为需要鉴定的,应当交由法定鉴定部门鉴定;没有法定鉴定部门的,由人民法院指定的鉴定部门鉴定。鉴定部门和鉴定人应当提出书面鉴定结论,在鉴定书上签名或盖章。鉴定人鉴定的,应当由鉴定人所在单位加盖印章,证明鉴定人的身份”。《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第35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人民银行授权的国有独资银行的业务机构提供鉴定人民币真伪的服务”。由此可见,鉴定结论的形成,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程序,凡是不符合法定程序而产生的鉴定结论,不属于合法证据;鉴定结论的形式,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特定形式,不具有这种特定形式的鉴定结论,也不属于合法证据。不合法的证据不具有证据能力,一般不具可采性。对不合法证据的可采性问题,应根据证据法关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规定。对鉴定结论的证据能力的认定,属于对司法鉴定结论所进行的形式要件的认定。
2.鉴定结论的证据力
证据力又称为证据的证明力或证据价值,通常是指证据事实对待证事实有无证明作用以及证明作用的大小强弱程度。证据的证明力体现在证据的客观性和关联性上。诉讼中对证据力的认定,实质上是对某一证据本身是否具有客观性以及与待证事实是否具有关联性的认定。鉴定结论的证据力是指司法鉴定结论对待证事实有无证明作用以及证明作用的大小强弱程度。对鉴定结论的证据力的认定,属于对司法鉴定结论所进行的实质要件的认定。
要正确认识司法鉴定结论的证据力,必须首先正确认识鉴定结论的特性。鉴定结论是一种独立的证据,这种证据是实物证据和言词证据的扩展和延伸,是从其他证据中派生出来的证据,它不是以实物或事实本身的存在与否及其形式来证明案件事实,而是通过科学技术手段揭示其所蕴含的信息特征来证明其与案件事实的联系。鉴定结论虽然具有书面形式,但是其实质是司法鉴定人就案件中某些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定后所作出的判断。因此,鉴定结论在证据学理论分类上属于人证或言词证据。而言词证据则常常受陈述者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因此特别需要对影响其判断可靠性的各种因素进行审查。
鉴定结论具有主客观双重性。因为司法鉴定是鉴定人运用专门知识和经验对案件中有关专门性事实问题进行检验、鉴别和判断的一种证明活动。鉴定过程中的主观性必然带来其结论的主观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否定鉴定是对客观事实的认定,否定鉴定结论的客观性。因为鉴定所依据的科学原理是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据以鉴定的材料是客观的,而检验、实验、观察的对象也是客观的。所以,尽管鉴定中鉴别和判断是主观活动,但这种主观活动受制于客观事实和客观规律,当然具有客观性。其次,鉴定结论有真实和失真的双重性,这是因为(1)认识的相对性(包括认识能力的相对性和阶段性,认识结果的相对性)。鉴定是一种回溯性证明活动,证明对象是已经发生过的具体事件,其特点是待证事实不可能用科学实验通过“时间隧道”来证明,而只能通过检验、科学实验以推论方式对待证事实加以“追溯式”再现,这就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难以达到绝对性的认识和绝对性的客观真实。(2)鉴定主体的局限性。具体表现在鉴定人主观能力的限制。无论何种专家,都是基于对案件客观事实的主观认识来从事证明活动的,都必然受到其主观能力如感受能力、记忆能力、理解能力、表述能力的局限,这都对鉴定的进行及其结论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使得鉴定结论难以达到绝对性的客观真实。(3)鉴定材料的局限性。作为鉴定根据的材料(如病历、调查笔录等)因提供者主观因素的影响也可能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真实的材料可能无法进入鉴定程序,虚假的材料却能在鉴定结论中被加以肯定(这种情况在法医学鉴定中常有出现),如不能有效排除虚假材料,以此为基础的鉴定结论与案件客观事实之间的一致性显然存在很大的疑问。(4)证明时空和资源的局限性。鉴定受期限和地域的限制,受到仪器设备、实验条件等客观因素的制约。鉴定据以的科学原理本身也是受时空制约的相对真理,具有时间阶段性。这种客观因素的制约也使得鉴定结论难以达到绝对的客观真实。因此,鉴定结论不是“科学判决”。鉴定结论是鉴定人根据其专业知识、技能和经验对案件中涉及的某些专门性问题在分析、鉴别后所作出的判断性认识。在诉讼中,鉴定结论对于案件中的专门性问题所具有的证明力,是其他证据种类都不能替代的,有时往往对案件的最终结论起决定性的作用,据此有人认为鉴定结论是“科学的判决”。如果法官对鉴定结论不经实质性的审查、判断而直接予以采信,无条件地作为定案的依据,将会因为种种原因而造成裁判上的失误。作为专门性的科学技术鉴定,其作为待证事实的结论也是受一定条件和环境所制约的。任何鉴定结论的得出都有适用自己的条件和范围,不能离开特定条件和范围将一时一地的正确结论随意夸大和移植。即使是最权威的鉴定人在采用最先进的设备和方法作出的鉴定,有时也难免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而造成失误,因此,鉴定人不是“科学的法官”。鉴定结论的证据力并不当然优于其他证据。尽管鉴定结论常被作为审查、核实或鉴别其他证据的手段,如分辨、鉴别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等的真伪程度,以及证实、辨明当事人的陈述和证人证言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等,但不能认为鉴定结论在证据力上就当然优于其他证据,因为它仅仅是法定证据的一种形式,各种形式的证据尽管种类不同,但是它们都在运用的范围内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以上种种特征说明,司法鉴定结论具有特殊的客观真实性,也包涵着失真的可能性。它既不是“证据之王”,也不是“科学的判决”。根据法律规定,鉴定结论只是一种形式的证据,认定案件事实是法官的职责,不是鉴定人的职责,所以采信与否应该由法官根据证据规则依自由心证去决定。在具体的案件中,法庭应当严格适用证据审查制度,用完善的证据规则来排除其可能的失真性。鉴定结论只有在被查证属实后才能作为定案根据。
二、司法鉴定结论的质证
司法鉴定结论的质证是指在庭审过程中,由质证主体就法庭上所出示的的司法鉴定结论进行的公开的、直接的询问、质疑和辩论,进而对司法鉴定结论的合法性、关联性和真实性予以确认或否认的一种诉讼活动。
(一)质证主体
质证主体是指在庭审过程中享有质证权利、承担质证义务的人。在不同的诉讼程序中,质证主体略有差异。
《刑事诉讼法》第156条规定: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经审判长许可,可以对证人、鉴定人发问。因而,在我国刑事诉讼中,质证主体是公诉人、诉讼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
《民事诉讼法》第66条规定:证据应当在法庭上出示,并由当事人互相质证。第125条规定:当事人经法庭许可,可以向证人、鉴定人、勘验人发问。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审经济纠纷案件适用普通程序开庭审理的若干规定》第24条规定:“双方当事人就争议的事实所提供的书证、物证、视听资料,应经对方辨认,相互质证。勘验人鉴定人宣读勘验笔录、鉴定结论后,由双方当事人发表意见。第26条规定:经法庭许可,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可以向勘验人、鉴定人发问。因而,在我国民事诉讼中,质证主体是诉讼当事人(包括第三人)和诉讼代理人。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证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39条第2款规定:经法庭准许,当事人及其代理人可以就证据问题相互发问,也可以向证人、鉴定人或者勘验人发问。因而,在我国行政诉讼中,质证主体是诉讼当事人(包括第三人)及其代理人。
(二)司法鉴定结论质证的内容和对象
司法鉴定结论必须接受当事人的互相质证,这是一种正当的程序保障,鉴定人出庭接受当事人的询问,解答鉴定过程中的相关技术性问题,是其法定义务。否则,鉴定结论的证明力不得产生,并不得作为裁判的基础。质证的内容是指质证主体对证据进行质证时所涉及的范围,即证据的客观性、关联性、合法性。质证的对象就是与待证事实相关联的鉴定结论的证据能力与证据力。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39条第1款规定:“当事人应当围绕证据的关联性、合法性和真实性,针对证据有无证明效力以及证明效力大小,进行质证”。因此,当事人在质证时应当围绕证据的客观性、关联性、合法性,针对证据证明力有无以及证明力大小,进行质疑、说明与辩驳。《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59条规定:“对鉴定结论有疑问的,人民法院可以指派或者聘请有专门知识的人或者鉴定机构,对案件中的某些专门性问题进行补充鉴定或者重新鉴定。”第60条规定:“人民法院在开庭审理时,对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医院作出的鉴定结论,经质证后,认为有疑问,不能作为定案根据的,可以另行聘请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其他医院进行补充鉴定或者重新鉴定。”根据《民事诉讼法》第66条的规定,证据应当在法庭上出示并由当事人互相质证。因此,应经当事人质证的证据既应包括当事人提供的鉴定结论,也应包括人民法院委托鉴定的鉴定结论。这是因为,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并不能导致本应由当事人负举证责任变为由人民法院负举证责任的情形发生,人民法院并不因其依职权查证而变成代当事人举证,所以人民法院调查收集的证据,也不能必然成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也必须当庭出示,进行质证。
证据的合法性是指证据必须为法律所允许,可用于证明案件的待证事实。它包括两方面,一是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程序,凡是不符合法定程序提供、收集的证据,均不属于合法证据;二是某些事实必须符合法律所要求的特定形式,不具有这种特定形式的证据,亦不属于合法证据。证据的关联性,是指证据材料与需要证明的案件事实具有的内在的客观联系,对其有证明作用。证据的客观性又称证据的真实性,是指证据所反映的内容应当是真实的,客观存在的。这种真实应当是法律上的客观真实,决非一般意义上的客观真实。质证的目的是确定证据是否可以作为定案的根据,因此,质证应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要审查证据是否具有证据能力。另一方面要审查证的证据的证明力。当事人针对证据的证明能力和证明力的大小进行质疑、说明与辩驳的过程,也是法官心证形成的过程。
1.对司法鉴定结论证据能力的质证
(1)审查鉴定主体是否合法。审查鉴定人是否具有鉴定人资格、是否有解决这些专门性问题所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经验;根据法律规定,对有关专门问题的鉴定,凡是法律规定由法定鉴定机构进行的,鉴定必须由相应的法定鉴定机构进行(如人民币真伪鉴定须由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人民银行授权的国有独资银行的业务机构负责实施鉴定),其他鉴定机构无权鉴定。另外,对于一些特定的鉴定事项,国家明确规定只能由指定的鉴定机构从事鉴定活动,例如,对于某些药品、农药、毒品等物品,国家对其管理有严格和特殊的要求,因此,对涉及此类物品的鉴定时,应审查其鉴定主体是否是经特别授权的合法的鉴定机构和人员。
(2)审查鉴定结论的形式和内容是否符合法律的规定。如根据一些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某项鉴定活动,鉴定人必须达到一定人数,如若鉴定人未达到法定人数而作出的鉴定结论是不具有证据能力的。
(3)审查鉴定程序是否合法。鉴定委托、受理、实施等程序是否符合法律规定。鉴定人是否具有我国诉讼法上所规定的法定回避情形。例如,鉴定人是否为本案的当事人或者当事人的近亲属,是否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等。
2.对司法鉴定结论的证据力的质证
(1)审查检材、样本或与鉴定对象有关的其他鉴定资料是否真实、是否符合鉴定条件,即是否能够作为有关鉴定结论的基础。只有提供了充分、可靠的鉴定材料才能保障鉴定活动的正常开展。审查时应按顺序先审查检材的鉴定条件,而后审查样本的鉴定条件。对检材的审查,首先应审查检材的发现、提取、处理、固定方法;检材提取的部位是否准确;检材在储存、运送、传输过程中是否遭到损坏、污染,检材有无变形、伪装、损失;检材的性状、数量、质量是否符合检验要求;检材是否反映了客体的特性等问题。审查样本时应从样本的来源是否真实可靠,数量是否充分,是否具备可对比条件等方面进行。
(2)审查鉴定人所使用的仪器设备是否经过国家有关部门的计量认证、是否先进、完善可靠,采取的方法和操作程序是否科学、规范、正确,其技术手段是否先进、有效和可靠,所使用的仪器设备灵敏度如何,其所获结果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如何等。这些因素都关系到鉴定结论是否具有证据力以及证明力的大小、强弱。鉴定的步骤、方法不当,会导致鉴定结论不正确;同一检材,采用灵敏度不同的仪器或不同的检验方法可能会得出不同的检验结论。
(3)审查鉴定人在鉴定过程中在检验、试验的程序规范或者在检验方法上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定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要求。这些标准包括:国务院制定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卫生部制定的《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暂行规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制定的《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人体重伤鉴定标准》等等。
(4)审查鉴定结论是否有科学根据,论据是否充分,推论是否合理,论据与结论之间是否有矛盾。
(5)审查鉴定人是否受到外界的影响,即是否有徇私、受贿或者故意作虚假鉴定的情况。鉴定人主观上所存在的不利因素将影响鉴定结论的真实性、可靠性。也就是说,即使鉴定人具备高超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技能,鉴定条件优越,检材充分、可靠,但是如果鉴定人受到外界这类因素的影响,则这种影响会对鉴定结论客观性和真实性造成实质性的危害,因此,在这种情形下的鉴定结论应受到质疑或应失去其证明力。
(三)质证的作用
1、质证是实现证据诉讼功能的必然要求。在诉讼中,司法鉴定结论必须接受当事人的互相质证,这是一种正当的程序保障,鉴定人出庭接受当事人的发问,解答鉴定过程中的相关技术性问题,是其法定义务。质证主体对在法庭出示的司法鉴定结论都享有发表意见、进行询问和予以质疑的权利。这些权利的本质是对其不利的证据依据法律和事实而享有的异议权,其目的在于实现证据的诉讼功能,影响或动摇法官对其证据力的认定和采信。
2、质证是诉讼当事人的权利,是实现司法公正的保障。诉讼权利是诉讼主体在正当程序中藉以维护其实体权益的保障,是体现诉讼程序的公正标志。这种程序保障是为保障审判的公正,而在程序上设置特定的程序要求和规范性的规则,使法官不能凭借自己的好恶或从某种利益观念出发来对是非问题加以判断,而是以某种特定化的、能够反映客观公正的准则来解决纠纷。
3、质证是司法证明的基本环节,是实现司法证明目标的必经程序。质证作为当事人或其他诉讼主体举证与法院认证中的关键环节,为法律所明确规定。因此,只有充分发挥庭审中对证据的质证功能,才能达到去伪存真,才能有利于法官依法公正地认定案件事实,作出正确的判断。
三、鉴定结论质证的现状及成因
尽管三大诉讼法及相关的司法解释都对鉴定人出庭以及询问鉴定人作了规定,但是,由于法律只对此作了原则性规定,在司法实践中,鉴定人极少出庭,据调查,当前鉴定人出庭率不到5%。由于司法鉴定结论是一种特殊的证据形式,即使鉴定人出庭,也因为当事人及其代理人或辩护人缺乏有关司法鉴定技术方面的专门知识而对鉴定结论的质询仅停留于感性认识的层面,即仅停留在鉴定结论的合法性层面。对鉴定结论的关联性和客观性几乎少有或无法质疑。尽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61条规定:“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由一至二名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员出庭就案件的专门性问题进行说明。审判人员和当事人可以对出庭的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员进行询问。经人民法院准许,可以由当事人各自申请的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员就有关案件中的问题进行对质。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员可以对鉴定人进行询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48条规定:“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涉及的专门性问题,当事人可以向法庭申请由专业人员出庭进行说明,法庭也可以通知专业人员出庭说明”。由于没有具体的实施细则,在实际层面,几乎没有可操作性。因此,目前对司法鉴定结论的质证往往流于形式,当事人的质证活动难以触及鉴定结论的实质,司法鉴定鉴定结论很少有真正意义上的质证。
究其原因,主要为:
1、相关的法律仍不完善。我国三大诉讼法及相关的司法解释对鉴定人出庭的有关问题只有原则性的规定,没有明确的实施细则,没有强制鉴定人出庭措施、鉴定人出庭补偿制度和鉴定人保护制度。在刑事诉讼中还没有“专家辅助人”制度,在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尽管有“专家辅助人”制度,但仍很不完善且可操作性差。
2、有关人员对司法鉴定结论质证的认识不足。目前,鉴定人、当事人、法官对鉴定结论质证和鉴定人出庭接受质询的重要性认识都还不足,由于刑事诉讼中的鉴定结论多数是由司法机关的鉴定人作出的,因此,公诉人和审判人员事实上对鉴定结论给予了比其他证据更高的信任度,一般由公诉人在庭审时宣读鉴定结论,并不要求鉴定人出庭。民事诉讼中鉴定的决定权和委托权都在法院,客观上造成法院信赖自己所选鉴定人出具的鉴定结论,一般不会要求鉴定人出庭,对于当事人的质询和异议通常也只要求鉴定人以书面形式答复。
3、当事人及其代理人或辩护人缺乏有关司法鉴定技术方面的专门知识,对司法鉴定结论的质证只能流于形式。
四、完善鉴定结论质证制度的构想
(一)提高鉴定人、当事人、法官对鉴定结论质证和鉴定人出庭的重要性认识,强化有关人员对鉴定结论的质证意识。
(二)进一步完善诉讼法和证据规则,建立完整的司法鉴定人出庭制度。对诉讼中鉴定人出庭问题,法律应增加强制性规范,明确规定鉴定人必须出庭接受质询的情况以及不出庭接受质询的法律后果。如对依法应当出庭而拒不出庭的鉴定人,法律应增加制裁措施和惩罚性规范,暂停或取消其执业资格等。应建立鉴定人出庭补偿制度和鉴定人保护制度,明确规定鉴定人因作证受到经济损失有获得补偿和得到报酬的权利,确保鉴定人及其近亲属的人身安全以及不受恐吓和报复等。
(三)完善“专家辅助人”(技术顾问)制度,制定有关聘请“专家辅助人”的实施细则。在刑事诉讼中应引入“专家辅助人”制度,在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应完善“专家辅助人”制度。应赋予刑事诉讼被告人聘请“专家辅助人”参与鉴定结论质证的权利,使审判能够建立在更公正的基础上。当事人聘请专家作为技术顾问是对鉴定人提交的鉴定结论进行质证的必要手段,缺少了这些专家,当事人的质证活动就难以触及鉴定结论的实质,从而达不到质证的效果。
完善鉴定结论质证制度,能使鉴定结论质证有序、有效地运作,可以充分保护当事人诉讼法上的正当权利和实体法上的合法利益,可以使诉讼当事人明了司法鉴定结论形成的过程,使诉讼当事人双方信任司法鉴定结论。这有助于法官对事实的准确认定和公正裁判,对消除多头鉴定、重复鉴定、累讼、上访等现象也具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何家弘主编:《证据学论坛》(第五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版。
[2]邹明理主编:《司法鉴定》,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3]杜志淳等主编:《中国司法鉴定制度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
[4]孙业群著:《司法鉴定制度改革研究》,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5]刘善春等著:《诉讼证据规则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
[6]王增森译:《对科学证据的认定》,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7]李国光主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释义与适用》,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版。
[8]黄松有主编:《民事诉讼证据司法解释的理解与适用》,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版。(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包建明)
课题个人鉴定意见-课题鉴定意见 篇6
文
课题鉴定组意见
xx市教育学会组织课题鉴定专家组,于xx年12月22日在xx市教研室,对王xx同志主持的河北省教育学会“xx”规划重点课题——“xx英语词汇立体学习法”进行了课题结题鉴定,鉴定方式为:听取课题主持人及课题组部分成员的汇报、查看相关资料、召开实验相关人员座谈会、观摩典型课例光盘等。经评议,专家组达成以下意见:
一、该课题符合当今我国课程改革的精神,符合中学生心理特点,选题针对性强,对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对改变常规的词
汇教学模式,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对教师教科研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提高,均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该课题能够紧密结合本地教学实际,对提高初中英语的教育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该课题在实施过程中,学校领导大力支持,教育教学主管部门适时指导,及时完善研究计划;课题组奉行了求真务实的实验原则,采取了积极开放的实验态度,充分发挥了课题实验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真正体现了科研人员应有的执着和奉献精神,确保了课题研究规范有序地进行。
三、整个实验,实验教师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师生受益大;课题的研究过程体现了词汇学法的立体性和有效性、词汇活动的知识性和趣味性、教学方法的独创性和科学性,取得了比较突出的实验成果:
1、课题组成员有多篇论文、多篇执教的课例、教学设计、教学随笔等,在全国、沧州市、任丘市的教研活动中获奖,并有部分成果结集成册。
2.对英语单词构词法做了深层次的研究,提出了缩合词普遍存在的学说,提出了缩合词的学习方法,对缩合词大面积研究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3.总结出一系列深受学生欢迎、省时高效的“爱迪英语”词汇立体学习方法,使得词汇学习的省时高效和大面积丰收成为可能。
4.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词汇学习和竞赛活动。激发了学生英语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了兴趣,发展了智能,提高了能力。
5.实验中改变了传统的词汇教学模式,探索了多媒体“xx”英语词汇立体教学模式。编写了《“爱迪英语”词汇教学优秀课例集锦》,配相应课件。
6.编辑了“爱迪英语”系列工具书:《初中英语词汇学习宝典》、《词汇学习方法集萃》、《英语词汇活动集锦》、《初中英语词汇总表》;制作了与教材同步的
系列词汇活动幻灯片。
7.课题研究使课题小组成员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教学和研究效果十分显著。在完成预期研究目的的基础上拓宽了研究领域,扩大了科研成果,带动了任丘市的教育教学改革。
四、该课题在实验过程中,词汇教学模式还需要完善,缩合词的研究还需深入,不少有价值的东西还需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希望在后续研究中进一步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另外,建议将比较成熟的实验成果在任丘市和沧州市推广。
鉴于上述情况,课题鉴定专家组一致同意该课题结题。课题结题鉴定意见
某某中学《微型化学实验在科学探究活动中的应用》课题,历经三年多的努力,完成了研究任务,取得了预期的效果。鉴定组成员通过查阅文字材料和观看光盘视频,提出以下鉴定意见:
第一、选题具有较高的价值。微型
化学实验是近二十多年迅速发展的一种化学实验的新方法和新技术,是国际化学教育界公认的体现绿色化学思想的一种新举措。它由于独具特点而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有关它的研究与推广工作正在世界各地广泛开展。课题以高中学生为研究对象,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开展化学探究活动,能有效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有利于加快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进程。另一方面,微型化学实验可以在一程度上弥补经济欠发达地区实验资源短缺的不足,增加化学实验探究的数量,提高实验效果。
第二、课题成果具有创造性。课题组以周怀宁教授设计的高分子微型塑料仪器为基本器材,辅之一些简单、易得的物品作替代仪器组成实验盒,不但丰富了器材、降低成本,而且使用方便,便于组织开展课内外的化学探究活动。同时,也能打破化学实验及器材的神秘感,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就在身边。
第三、课题研究思路正确,方法恰
当。课题以案例开发、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以及微型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等作为主要研究内容,以新理念为指导,开展理论与应用的研究,其思路是正确的。课题组成员分工明确,各有侧重,参与面大。研究方法适当,论证严谨,材料丰富,结果可信度高。值得指出的是,课题组请来了知名教授到学校进行指导,少走了弯路,提高了研究效率。
第四、课题取得了预期的成果。课题组卓有成效的研究,丰富了微型化学实验的实践经验,对我区乃至全国推广微型化学实验在学科教学的应用具有指导意义。课题从理论上对微型化学实验的必要性和原则进行了探讨,初步探索出微型化学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方法。开发了大量的案例。案例涵盖了高中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既有性质实验也有制备实验。既能替代常规实验又具有环保、效果明显、便于操作等优点。这些案例还可以进一步开发为校本课程,发挥更大的作用。课题的研究与应用带来
了教学质量的显著提高,使该校化学科在高考和奥赛中不断取得佳绩。该课题的研究与应用在南宁市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带动了其它学校。其成果得到逐步推广,影响的范围逐渐扩大。
总之,这一研究课题价值较高,研究思路清晰、方法恰当,成果显著,具有推广价值。本人同意该课题通过结题鉴定。希望课题组进一步开发案例,并对其它学校开展微型化学实验探究给予指导和帮助。课题评审鉴定意见
“培养初中学生语文阅读兴趣和习惯的策略及措施研究”课题,是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语文阅读学习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影响及教育对策研究》的子课题。通过课题组全体成员数年的辛勤耕耘,现在已到收获成果的时候,为更好地总结经验,提高认识,现就该课题的结题提出如下鉴定意见。
一.课题兼具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实践证明,激发阅读兴趣才能促进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创建阅读学习的平台才能引领学生积极参与,广泛阅读、注重积累才能开拓学生视野、升华学生情感;教给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才能提高阅读学习效率,阅读的收获外化为写作才巩固阅读成果。这些对策能有效解决中学生的阅读障碍,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操作性、有效性和推广性,可资同类学校阅读学习借鉴之用。
二、课题研究周期长,措施有保障
本课题从xx年10月申报、立项,开展研究至2016年10月,历时四年,课题组的全体成员按照制定的周期和步骤,进行了认真扎实的教学研究,完成了预期的目标。课题在实验中,建立了组织机构,设立了实验班级,培训了实验教师,出版了补充教材,对课题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三、课题研究内容丰富,成果具有可操作性
专门设立读书课,在校内从制度上保障学生有阅读时间。设立班级图书馆。由班级班费购书,学生捐书为主要途径,由学生管理。在教学实践中贯彻“独立自主,先学后教”的教育理念,并结合杜郎口
中学学习模式的教育理念,贯彻有效课堂的教学宗旨,利用专业知识指导学生进行深入地选择性的阅读。在怎样读文章上也尽量做到“授人以渔”。在方法论层面上进行引导教育。
四、课题研究成果丰富,特色鲜明
论司法鉴定结论评价制度的构建 篇7
关键词:司法鉴定结论,评价制度,司法鉴定活动,司法鉴定管理
司法鉴定结论是在诉讼活动中, 司法鉴定机构依法接受鉴定委托后, 依据委托事项, 由司法鉴定人运用专门知识和科学手段, 对鉴定对象进行勘验、检查、测试、鉴别、分析后作出的认定或判断。司法鉴定结论在诉讼中兼具辅助证明作用和独立证明的作用。当司法鉴定结论作为辅助证明材料时, 它是鉴别、印证、强化直接证据的重要手段;当其作为独立证明材料时, 即当鉴定结论构成符合证据条件的“证据群”时, 它能证明案件事实真相。因此, 建立一套科学、客观、可操作的司法鉴定结论评价制度, 通过制度规范与制度监管确保司法鉴定结论的科学性、客观性与公正性, 提高司法鉴定结论在诉讼中的证据效力, 搭建促进司法鉴定活动与鉴定管理活动有效衔接的桥梁, 是司法鉴定管理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司法鉴定结论的评价维度
(一) 科学性
司法鉴定活动是运用专门知识和科学手段来解决专业问题的行为, 因此通过鉴定过程形成的鉴定结论必须是科学的。它要求鉴定人是该学科领域的专业人士, 具备相关的法律知识和司法鉴定执业资格;鉴定结论依据的原理、标准和鉴定手段是科学的, 鉴定判断推理过程科学、合理;鉴定过程符合科学规范, 鉴定意见书的用语准确、科学、规范等。
(二) 客观性
由于司法鉴定结论在侦察和诉讼活动中起着“证据”的作用, 因此它必须符合证据的客观性要求。具体表现为司法鉴定结论反映的必须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必须是符合客观存在的事实, 或者是将来必然要发生的事实。其次, 鉴定结论与案件事实本身存在一定内在的、客观的、必然的逻辑联系, 它表现为具备相关专业知识或技能的人通过其主观能动性, 发现、认识并展现的某种印迹、痕迹或现象与案件事实之间的内在、客观联系。
(三) 相关性
司法鉴定结论除了必须符合证据的客观性要求之外, 也必须满足证据的相关性要求, 即司法鉴定结论必须与案件事实有证明关系。其一, 鉴定结论必须对委托鉴定事项和鉴定要求做出直接的回应。因为司法鉴定结论要作为案情判断的依据, 反映的必须是与案件事实有联系的、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事实。有些事实虽然也客观存在, 但它与案件事实之间没有任何关联, 不能证明案件的任何真实情况, 也就不能成为证据。其二, 由于证据之间有互相验证关系, 即证据与证据可以互为证明对象, 以鉴别证据的真假。如果人为地把不相关联的事实联系在一起形成鉴定结论, 客观存在的证据关系便会使鉴定结论成为导致错误判断的原因。
(四) 法律性
司法鉴定结论应符合法律性要求是指检材、样材等的收集和运用, 都符合法律规范的要求, 或者鉴定材料应当按法定要求和法定程序取得, 并具备法定形式。也就是说, 鉴定材料必须是由侦查、检察或审判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调查收集和认定的, 同时, 某些事实必须具有法律所要求的特定形式。
(五) 公正性
公正性是评价司法鉴定结论最抽象但却最重要的标准。由于难以就公正性本身来评价公正性, 因此, 评价程序、评价实体和评价主体三方面内容共同决定结论是否公正。司法鉴定结论公正首先表现为司法鉴定的程序公正, 如鉴定提请、鉴定决定与委托、鉴定受理、鉴定实施、补充鉴定、重新鉴定等环节, 都在法定程序下进行等;其次, 司法鉴定的实体是公正的, 它要求鉴定机构和鉴定人必须克服不重视科学方法, 不严格遵守鉴定标准的鉴定作风, 杜绝随意性的鉴定结论。这既是司法鉴定最大的公正, 也是司法鉴定活动的根本目的所在。第三, 司法鉴定的主体是中立的。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均应站在科学技术的立场上, 不偏向诉讼中的任何一方, 这是确保司法鉴定结论公正性的关键。
二、司法鉴定结论评价制度的框架
要对司法鉴定结论进行上述五个维度的评价, 其制度框架应包括评价主体的确定、评价内容的确认、评价方法的选择、评价结果的使用四个方面。评价主体应能合理客观的评价司法鉴定结论, 评价内容应围绕评价的五个维度展开, 评价方法要科学可操作, 评价结果的使用则关系到能否通过评价来促进司法鉴定结论朝向五个维度继续发展和深化。
(一) 司法鉴定结论评价的主体
即司法鉴定结论由谁来评价。笔者认为, 司法鉴定结论评价有三方评价主体, 第一主体为侦查、检察、审判机关和司法鉴定活动管理机构;第二主体为具有相同鉴定资质的其他鉴定机构;第三主体为鉴定的申请人与被申请人, 一般为诉讼双方当事人。
其中, 鉴定结论使用方——侦查、检察与审判机关, 以及司法鉴定活动管理机关是鉴定结论评价的最重要主体。首先, 司法鉴定主要是为了解决诉讼纠纷, 并多由侦查、检察与审判机关委托, 如果鉴定结论被采信, 该结论将作为辅助或直接证据被使用, 因此, 鉴定结论的客观、科学、公正与否将对案件的判断和审理起着导向作用, 并决定着案件判断、审理的信度与效度。其次。除司法鉴定机构对鉴定结论承担直接责任外, 司法鉴定活动管理机关也对司法鉴定结论的质量与水平承担间接责任, 并通过司法鉴定结论的评价来管理和掌握各鉴定机构的运行情况。所以, 侦查、检察、审判机关与司法鉴定活动管理机关是鉴定结论评价的绝对主体。
第二评价主体为具有相同资质的其他鉴定机构, 即由某一鉴定机构来评价其他鉴定机构做出的鉴定结论, 实质上体现的是鉴定机构之间的互评。一方面, 相同或相似的专业资质使鉴定机构可以用专业的眼光来对鉴定结论做出评价;另一方面, 尽管鉴定机构之间存在着竞争, 但由于每个鉴定机构的结论都要接受同行的评价, 是一种互评机制, 因此, 它可以遏制机构之间的不客观评价, 这对促进司法鉴定机构的良性竞争, 规范司法鉴定行业发展也有重要作用。
第三评价主体为司法鉴定的申请人与被申请人, 即司法鉴定结论的利益相关人。由于司法鉴定结论起着还原事实真相、反映已出现或将来必然要出现的客观事实, 决定着诉讼双方当事人可能面临的审判结果, 因此由鉴定申请人与被申请人对鉴定结论进行评价, 有利于在双方当事人的争议中发现更多的事实真相, 使鉴定结论更加科学和客观, 进而减少鉴定结论在使用中的争议, 提高采信率, 降低重新鉴定率。但由于司法鉴定结论呈现的事实真相必然会对诉讼中的一方当事人不利或同时不符合双方当事人的利益诉求, 由诉讼双方当事人进行评价可能会带有较多主观色彩, 因此, 该评价主体只能是一个辅助评价主体。
此外, 从理论上讲, 社会公众也应作为司法鉴定结论的评价主体, 正如陪审团制度一样, 非利益相关人的加入能促进司法鉴定结论朝着更科学、客观、公正的方向发展。但司法鉴定结论评价有别于诉讼审判, 司法鉴定出现的原因正在于某一问题的鉴别需要专业知识和专业手段, 而该知识和手段不为大众所普遍了解与掌握, 因此, 笔者认为社会大众不宜作为司法鉴定结论的评价主体。
综上, 司法鉴定结论的评价主体应以侦查、检察、审判机关及司法鉴定活动管理机关为主, 充分考虑其他具有相同资质的鉴定机构的评价意见, 兼顾诉讼双方当事人的评价, 形成司法鉴定结论的三方评价体系。
(二) 司法鉴定结论评价的内容
司法鉴定结论的评价内容主要可以分为鉴定机构资质评价、鉴定程序合法性评价、鉴定依据合标准性评价、鉴定结论的相关性与采信度评价四个方面, 涉及司法鉴定结论形成的各个环节。
1.鉴定机构资质评价
鉴定结论质量的高低首先由鉴定机构的资质决定, 包括:第一, 鉴定机构必须合法, 即出具鉴定结论的鉴定机构是经司法鉴定管理机关审查批准的合法机构;在司法鉴定机构名册中登录;机构的各项手续完整。如果鉴定机构不合法, 其所作出的鉴定结论就失去了合法性依据, 就必然不能作为“证据”来使用。第二, 鉴定事项在鉴定机构的核定业务范围内, 即鉴定结论应由具有该项鉴定业务范围的鉴定机构做出。如某医学鉴定机构的核定业务范围为亲子鉴定, 但它从事了伤残鉴定, 那么由该鉴定机构做出的关于伤残鉴定的鉴定结论就是不科学不合法的。第三, 鉴定人具有相关鉴定资质, 包括鉴定人具备该项鉴定所要求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并通过了司法鉴定执业资格认证;鉴定人具备相应的法律知识条件, 定期接受业务能力培训;另外, 鉴定人的专业技术职务条件及职业道德水平也应作为一项评价标准。第四, 鉴定机构运行规范, 包括鉴定机构有公开合法的办公场所;拥有实现科学鉴定所必需的仪器设备;各项管理制度健全;收费合理;鉴定意见书制作规范等。
2.鉴定程序合法性评价
形式合法是保证内容合法的重要前提, 鉴定程序的合法性直接关系到鉴定结论的科学、客观与公正性。对鉴定程序的合法性进行评价,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鉴定机构应在接受鉴定委托前履行告知义务。即鉴定机构应通过口头、书面等形式履行对委托单位及被鉴定人和双方当事人的告知义务。
对于委托单位, 鉴定机构应告知其鉴定业务范围, 对鉴定证明材料及检材等的要求, 鉴定的收费标准, 鉴定的时间与地点;对本鉴定机构鉴定人的回避申请等。
对于被鉴定人和双方当事人, 鉴定机构应告知的内容有:对被鉴定人身份和委托鉴定事项的确认, 鉴定收费标准, 申请补充鉴定和重新鉴定的情况, 鉴定时间与时限, 鉴定意见书的发放形式, 对鉴定人提请回避的申请等, 所有告知均应到达双方当事人。
(2) 鉴定委托手续完整。包括签订鉴定委托书与鉴定协议书;协议约定事项明确;检材的接收经过审查;鉴定委托的接受经过审批。
(3) 鉴定程序公开。除特殊鉴定事项外, 鉴定检查、勘验、实体检验、验证和分析判断等活动应该公开;鉴定现场有双方当事人 (或其代理人) 与侦查或诉讼机关的共同参与。
3.鉴定依据合标准性评价
鉴定依据的合标准性主要包括鉴定原理的科学性、鉴定操作的规范性、鉴定技术的先进性。
(1) 鉴定原理的科学性。
即鉴定结论所依据的标准应该是科学的, 包括某一标准应该是最新标准或与鉴定事项同时期的标准;该标准得到了科学界的认可;依据标准的级别 (如是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 ;要充分考虑到鉴定事项所涉及的所有标准。
(2) 鉴定操作的规范性。
鉴定操作是否规范对鉴定结果会产生重大影响, 如在指纹鉴定中, 不当采用化学试剂就会破坏手印指纹的细节特征, 造成手印客体背景因素的干扰、显现客体范围大小的改变。因此, 鉴定操作方法的可靠性必须为大众所知或从事该专业领域的人所熟知与认可。
(3) 鉴定技术的先进性。
一般而言, 鉴定技术越先进, 自动化程度越高, 鉴定结论就越科学。如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枪弹痕迹及DNA个体特征自动化识别系统的应用, 大大提高了鉴定结论的证明力与可信度。但在使用某项新鉴定技术时也需说明, 该项技术在某种场合恰当地使用过。当然, 由于不能排除各种偶然因素对鉴定对象的影响, 鉴定结论的形成不能纯粹依靠鉴定仪器或技术, 也需要鉴定人依据自身的认识能力进行科学判断。
4.鉴定结论的相关性与采信度
与鉴定结论评价的相关性维度对应, 鉴定结论的相关性包含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鉴定结论与委托鉴定事项是相关的。如果一项鉴定结论与委托鉴定事项不相关、鉴定结论对查明事实真相没有作用, 那么鉴定行为就失去了意义, 鉴定结论也当然不会被采信;二是鉴定结论与案件的其他证据之间可以互相印证或证明。在有其他证据可以佐证案件的情况下, 如果鉴定结论与案件其他证据不能互相印证或证明, 鉴定结论与其他证据明显矛盾, 那么鉴定结论即不能作为辅助证据, 更不能作为独立证据, 鉴定结论就不能发挥其应有的证据效力。
鉴定结论的采信度一是指鉴定结论是否被侦查、检察或审判机关所采信, 二是指该结论在多大程度上发挥了证据效力, 另外, 它还应该包括该鉴定结论的可采信度, 即鉴定结论是否经过了质证。如果诉讼双方当事人对鉴定结论有异议, 鉴定结论又未经过法庭质证, 那么该项鉴定结论的可采信度就会大打折扣, 甚至不能被采信。因为一般而言, 未经质证的证据不能作为定案依据。鉴定结论是否被采信、其在多大程度上发挥了证据效力及鉴定结论的可采信度共同构成了鉴定结论的采信度标准。
(三) 司法鉴定结论评价的方法
司法鉴定结论的评价可以考虑以书面评价为主, 兼顾现场考察。书面评价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放:
(1) 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在具体的司法鉴定结论评价中, 可以参考李克特式量表的五级计分法, 由评价主体根据对评价体系内各级指标的同意或不同意程度, 通过单项选择的方式做出定性评价, 最后对各项指标的评价进行加总计算, 得到一个分值。
(2) 绝对评价与相对评价相结合。
通过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得到的分值是一个绝对指标, 对司法鉴定结论的评价还要结合相对评价, 如鉴定的难度会直接对鉴定结论产生影响, 疑难鉴定案件与简单鉴定案件应该区别对待, 不同鉴定类型的案件也要区别对待, 这样才能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
(3) 整体评价与个案评价相结合。
整体评价与个案评价主要由第一评价主体来完成, 可以以一年为一个周期。整体评价是由侦查、检察、审判机关对本机构委托给同一司法鉴定机构的案件的鉴定结论是否科学、客观、公正、相关等进行整体评价;然后在委托给该司法鉴定机构的同一类鉴定案件中进行随机选择, 每类案件选一到两个, 对个案进行专门评价, 由侦查、检察、审判机关进行的整体评价与个案评价主要为纵向的对比评价。司法鉴定活动管理机关进行的整体评价主要为横向对比评价, 即对一年来不同鉴定机构对同一类鉴定案件所作的鉴定结论进行对比评价, 个案评价则采用与侦查、检察、审判机关相同的纵向对比评价。评价结果应以整体评价为基础, 将个案评价结果作为重要参考指标。
上述三组评价方法在逻辑上并无先后关系, 在实践操作上没有明确的分野, 对于具体的操作程序, 要依据实际情况而定, 以方便评价主体评价, 评价结果的信度可以确保为原则。
现场考察主要针对硬件指标, 现场考察可以结合个案评价进行, 如对司法鉴定机构硬件的考察, 对鉴定程序的考察等。
(四) 司法鉴定结论评价结果的使用
如何使用评价结果, 是司法鉴定结论评价制度的重要内容, 它是通过制度来规范活动, 实现司法鉴定活动与司法鉴定管理活动衔接的关键环节。
笔者认为, 司法鉴定结论的评价结果可以考虑纳入司法鉴定机构能力验证考评体系。其一, 通过公示考评结果来引导鉴定委托机关或委托人选择评价较好的司法鉴定机构, 促进业务开展好的鉴定机构更好地发展, 鞭策或自然淘汰业务差的司法鉴定机构, 对司法鉴定机构起到激励和警示的作用;其二, 对评价结果低于最低评价标准的鉴定机构, 司法鉴定活动管理机关要对其进行警告, 或要求缩小鉴定业务范围、停业整顿甚至取消其鉴定资格, 以此来督促司法鉴定机构提高司法鉴定活动的质量与水平, 促进各司法鉴定机构间的良性竞争, 促进司法鉴定活动的规范化与有序化。
三、司法鉴定结论评价制度对规范司法鉴定活动的意义
(一) 提升司法鉴定活动的社会公信力, 创造司法鉴定活动开展的良好社会环境
在美国一项关于司法鉴定结论采信度的民意测验中, 70%被调查的法官和律师指出, 陪审团认为专家证据比其他证据更可靠;另有75%的法官相信专家证据更可靠。而在一项对我国某基层法院的调查中发现, 对于法院委托的司法鉴定结论, 被采用率为100%, 甚至于在调查的112份鉴定中有13份未经庭审质证就直接被采信。法官 (或陪审团) 对司法鉴定活动所持有的信任感和依赖性由此可见一斑。因此, 如果司法鉴定结论不能科学、客观、公正的还原事实真相, 不能作为侦查、检察机关准确断案, 审判机关准确判案的依据, 不能促进诉讼或纠纷的解决, 必然会使整个社会逐渐对司法鉴定活动持怀疑态度, 司法鉴定活动就会丧失持续开展的社会环境, 阻碍整个司法鉴定事业的发展。
(二) 对司法鉴定结论使用的配套制度提出要求, 促进司法鉴定管理体制的完善
司法鉴定结论评价制度涉及司法鉴定机构资质评价、鉴定程序合法性评价、鉴定依据合标准性评价、鉴定结论相关性与采信度评价四个方面, 基本反映了司法鉴定活动的全过程, 而该项制度的推行, 要以司法鉴定结论异议制度、质证制度、采信制度及鉴定人出庭制度等的发展与落实为支撑, 它对与司法鉴定结论有效使用相关的其他制度建设提出了要求, 因此司法鉴定结论评价制度的构建能不断促进司法鉴定管理体制的完善。
(三) 司法鉴定结论的评价结果, 是管理机关评价司法鉴定活动, 推动鉴定活动有序运行的重要依据
司法鉴定结论的评价结果, 是司法鉴定活动管理机关把握各鉴定机构鉴定活动进展情况的重要依据。一方面它有利于侦查、检察与审判机关在委托司法鉴定的过程中能更好地选择鉴定机构, 决定对鉴定结论的采信与否, 从而提高诉讼效率;更重要的是通过司法鉴定结论的评价, 使司法鉴定活动管理机关更好地把握司法鉴定活动的运行情况, 发现管理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完善司法鉴定管理体制, 采取更好地管理措施, 规范各鉴定机构的运行, 促进司法鉴定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伟平, 夏小玲.如何评价司法鉴定结论的科学性[J].中国司法鉴定, 2005, (4) :39-42.
[2]Peter J Neufuld, Neville Colman.When Science Takes theWitness Stand[J].Scientific American, 1900, (5) :18-25.
DNA鉴定结论的证据效力探析 篇8
关键词:DNA鉴定;证据效力;探析
DNA鉴定是我国常用解决刑事案件和民事诉讼纠纷的主要手段,具有证据效力的DNA鉴定结论能够作为法院事实认定根据,影响案件的走向。由于我国DNA鉴定技术起步较晚,虽然技术方面与国际间相差不大,但相关立法以及证据规则还有所欠缺,导致鉴定结论容易出现问题。本文接下来将会详解DNA鉴定结论证据效力的判断依据,提出完善DNA证据规则的建议。
一、DNA鉴定结论的证据效力
证据效力是指证据在法律上的证明资格,它是一种法律行为以及法律事实,可以作为法院认定事实的根据,是经司法人员或当事人依法定程序审查提供并经法院质证后明确的事实认定根据的法律效力,具有公证证明的能力,但是相反的证明也能够推翻所有的公证证明。在法律上,证据效力必须拥有合法性,收集证据过程若是存在违法行为,该证据便不能作为定案的证据。因此,法院审判时需要排除虚假的证据,同时还需要排除非法证据。DNA鉴定结论的证据效力代表了它发挥的证明能力以及合法性,只有在DNA鉴定结论具备合法性的前提下,司法人员才能根据其证据力来决定案件的真实性[1]。
如何判断DNA鉴定结论是否具有合法性,只需要与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比较,若是其符合法律程序便证明DNA鉴定结论具有合法性,反之,则不具有合法性,那么便不能作为法院认定事实的根据。由于DNA鉴定结论可以作为法院事实认定根据,那么它的应用必然会受到规则限制。随着DNA鉴定结论的发展,国外已经逐渐制定和完善了DNA鉴定技术标准、质量控制以及相关立法。然而,我国却只有一些实验室检验规范标准和《亲子鉴定标准》,对于相关立法、司法解释以及DNA证据规则还有一些欠缺。DNA鉴定结论的快速发展,相关立法和DNA 鉴定证据规则落后,导致DNA鉴定结论的合法性缺少坚强的法律依据。
二、判断依据
目前,我国DNA鉴定结论的应用没有完善的法律规定作为判断依据,因此,在法律还不完善的这段时间内,关于如何判断DNA鉴定结论的证明效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鉴定机构的合法性
DNA鉴定结论必须由合法的鉴定机构出具,如已在司法行政部门登记注册的鉴定机构或合法的侦察机关。对于社会司法鉴定机构,进行DNA鉴定前,需要注意该机构是否具有合法性、鉴定人员是否具有法医物证鉴定资格以及是否拥有法医物证鉴定业务等。由于一些鉴定机构为获取经济效益,在不具备合法性的前提下,利用广告为DNA鉴定做宣传,这样的机构出具的DNA鉴定结论是不具备证明效力的[2]。
2.受案程序的合法性
DNA证据在刑事案件中,根据相关法律明确规定,收集刑事证据的主体必须是侦查人员、检察人员、审判人员以及辩护律师,在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方式前提下,只有他们才享有权利可以进行侦查和调查,刑事证据才具有合法性。刑事案件中涉及到生物物证多种多样,如血液、血斑、肌肉组织、精斑、毛发以及骨骼等,由勘察人员或侦查人员将物证送往技术部门进行DNA鉴定。收集物证过程中,需要注意做好防腐败、污染的工作,并做好标记,同时注意采集的群体样本标识规范、清楚,防止出现调换的情况。在取证过程中,必须以严谨、科学的态度进行DNA证据的收集、保管、提取、鉴定以及解释,否则就无法完全体现出DNA鉴定结论的证明能力,只会让凶手逃脱法律的制裁。
在民事诉讼中,关于DNA鉴定中常见有亲子鉴定、蜡块组织身源认定等,由当事人提出DNA鉴定申请,在双方都认可鉴定样本的前提下,法院或律师事务所委托合法登记注册的鉴定机构进行DNA鉴定,其程序认定为合法。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DNA鉴定结论只能作为证据的一部分,还需进行查证,只有证据属实才能作为法定根据。因此,法院对个人委托亲子鉴定的审查结果判断有:①当事人双方是否都认同鉴定样本的可靠性;②鉴定机构是否在司法行政部门中登记注册,是否有法医物证鉴定业务;③鉴定人员是否具有法医物证鉴定资格证书。当符合以上三点,法官才可对DNA鉴定结论予以采纳。其中注意有一种以编号代替人名的鉴定结论是不具有证明效力的,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当事人想要私下知道鉴定结论,通过邮寄或委托方式,请他人持鉴定样本到相关鉴定机构进行DNA鉴定。这种行为看似不违法,但是仔细思考,就能发现问题。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由于DNA鉴定以及个人的身份权,在未经过本人的同意私自采取样本进行DNA鉴定属于侵犯个人隐私,应受到法律的制裁,同时应警告鉴定机构阻止这种行为。
3.DNA实验室鉴定过程的合法性审查
根据相关规定,从事DNA鉴定的实验室必须要有一套完整的科学的质量保障体系,能够严格控制好检验程序,同时实验室还需通过计量认证和实验室认可。通过实验室认可可能需要数年的时间,所以实验室登记注册时应制定相應的计划,确保能够通过实验室认可。通过认可的实验室,证明具有DNA坚定的能力,鉴定结论在一定范围内具有证明效力。
对于未通过实验室认可的实验室,需要审查该实验室是否规范。首先,审查技术人员的相关专业的资格证书,了解他们是否能够接受新技术、新知识的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其次,审查实验室空间布局是否合理,是否能够控制好环境污染问题;第三,审查DNA鉴定仪器状态是否良好,是否有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并进行记录,新引进的仪器是否有事先进行过校准;第四,审查DNA检验方法的可行性,是否被业内专家认可,是否备有相关的操作指导书等。
三、结语
DNA鉴定结论在各项案件中起到关键作用,作为法定根据,能够直接影响到案件的走向。因此,关于DNA鉴定结论的证明效力判断,需要以严谨、科学的态度进行DNA鉴定得出。
参考文献:
[1]张中,石美森.论科学证据的证明力[J].证据科学,2012,01:13-20.
[2]刘妍君.论DNA鉴定意见及其运用规则[J].净月学刊,2013,05:43-47.
作者简介:
【鉴定结论鉴定意见】推荐阅读:
对鉴定结论异议的处理 Microsoft Word 文档05-20
大学生鉴定班级鉴定意见09-02
人员鉴定意见05-20
毕业鉴定意见06-21
司法鉴定中心司法鉴定意见书(司法鉴定文书)——(司法行政,意见书)07-29
WALC鉴定意见05-20
课题鉴定意见范文05-20
论鉴定意见的05-31
实习医院鉴定意见06-17
单位个人鉴定意见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