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心得

2024-11-01

《论语》心得(精选8篇)

《论语》心得 篇1

《论语》心得

怀着期待,我们一群懵懂的孩子来到了大学。带有茫然,带有不解,或许还带有一些恐慌,但是,我们就是来到了这里,等待一个全新的领域,探索这个全新的世界。

感动于文遗班的关怀和温馨,然而更感动于我们的人文素质的培养。大学的教师,可以负责的开展我们的知识储备工作,真的让我们感动。开始,我们接到了读书会的任务,有一些小情绪,而且《论语》是一部高不可攀的书,可虽然如此,它又是一部不可不读的书。《论语》是我国的经典作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著作。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由此可见《论语》的地位。

通过这两个多月的品读,我也明白甚多,懂得更多,这种细心的品读,让我更加深刻的理解这部书,让我更加透彻的了解了那千古莫测的历史长河,尽管,《论语》只是一部小小的书,其中参透的也只是一点一点小小的历史之水,可是,那句句在耳边的回荡,让我们了解的,是除却“之乎者也”的大道公理。从孔子的一字一句平实出发,我已看到,其中闪烁的智慧的光芒。

似乎应从修身谈起。修身之始,于我理解,应始于为学。为学之道,在《论语》中有诸多的方面提及。

孔老夫子被尊为“万世师表”,为师之道,颇为精悉。我们从小就熟知的“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一切经典的句子,都伴随了我们的成长,给以我们重要的影响。孔子一人的教导如此,其优秀的弟子的无限智慧,我们将受益的,不仅仅是背过几句话就可以涵盖的。学问是一种很深奥的东西,也不是一两句话就可以说清的。

我们现在是在终身学习的过程之中,明白学习的意义,理解学习的内涵,懂得学习的方法,都将给我们的人生以重大的启迪。它教给我们,要在学习之中享受,它告诉我们,要在学习过程中温习,它教导我们,要在学习里面找寻乐趣„„从《论语》中,我们更多的是了解了学习的快乐,更多的是明白了学习的意义,也更加珍惜这种大的学习环境。

其实,除去学习,《论语》教给我们的往往是最为朴实的道理,我们在读这本书时,感动你的不是治家治国之道,而是在自己的修为上的感动。读罢这本书,我最为触动的一句话就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句话,涵盖了为人处世的精湛哲思。我们要提高自己的道德修为,要增强自己的学识素养,总要有一个目标,总要有一个理想,孔子笔下的贤人,是一切有所成就的,有所超越的,有大担当的仁人、志士、勇者、德才的统称,无论我们的目标和理想是什么,我们只需要记得一点,有所学习的,就一定是值得学习的,也一定是你所要奋斗的。《论语》给我们一种积极的奋进的价值观念,见贤思齐,不贤之人,我们就可以屏蔽掉吗?孔老夫子的回答是否定的。不贤之人,一样是一种奋进的动力,我们可以在这种向上高攀、向下修补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中,达到人生的最顶峰。

或许,当下的个性观念成为了这一想法的阻力,他们提倡个性,讲求自我,以“走自己的路”为宗旨,不在乎他人的看法,不理会追求的存在,纯粹的为自己而活,因此对于传统和道义有所模糊,不在乎这种“贤人”与“不贤”对自己的影响。但是,作为我们这种社会性的群体动物,真正的做到“走自己的路”是非常困难的,可以说是不现实的。所以,我推崇这句话,因为它的确是从现实出发,对我们的成长有重要影响的。

修身是一项大的工程,然而却是一项最为基础的工程。学识是一个人修养的一方面,但是孔子所提倡的,是“仁”,而非“智”,这就是说,我们所重视的,更应是个人的修为,个人的道德素养。例如“孝悌之义”。“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我不敢赞同“不远游”的说法,毕竟,现在的社会,更加适合的是“好男儿志在四方”,但是,“游必有方”却是极为重要的。当下的人们,或许还包括着我们的父母,甚至是我们自己,已经远离家乡,而在外的时候,我们似是没有体会到家中的人的担忧,没有了解到家里人的等待。我们连自己的至亲都无法爱护,修身又有何为?!所以,《论语》的为孝之道,亦是我们从阅读中收获的一份礼物。

在我心中,孔子在“齐家、治国、平天下”后三个方面做的并没有第一个方面成功,他的治理之术,或多或少的都有些困囿于“礼”之中,我并不是否定礼制的作用,但是,等级名分的束缚的确不适合当今社会的需要,而且似是背离了当下的主流价值观。既便如此,我们还应当看到其中的其他的精华。比如说那份真情流露。其实,孔子不是一个高大的不可以亲近的圣人,而是一个重情之人。在颜渊之死上,孔子表现的重情之意字字可见。作为师长,他惜才,对于颜渊之死,最为悲愤的,莫过于孔子,那一声声的号呼,在我看来,真的是撕心裂肺,这种至深之情,不仅仅是因为颜渊的才华,而是两人真的有不可割舍的情谊,子畏于匡时,那简短的两句对话,透出了两个贤人的至真之情,这是一种不平凡的情谊,是两个智者的惺惺相惜。字里行间,我看到了千年前这个孤独的老人在秋风萧瑟中,怀念着弟子,怀念着一个圣人的清高。

其实,《论语》告诉我们的还有很多很多,那些为政之道,那些为学之理,那些为人之义„„我们从字字句句中感受得到这些,也体会得到这些,只是我感触最深的就是这两点,因为这是理与情的交融,理性的学习,理智的思考,可是作为人,我们更重要的是情感的交流,是人间的爱。

这不是一部教人知天下的书,而是一部人性之书,它的教导,在些许的修养,在点滴的感情,在丝毫的行为。或许,更确切地说,我们推崇的,是半部《论语》达人性,半部《论语》通情怀。

《论语》心得 篇2

(1) 攻击不同于己方的言论 (学说、观点) , 那么它的危害也就会消失 (停止) 。

(2) 攻击不同于己方的言论 (学说、观点) , (这种行为) 是有很大危害的呀。

(3) 致力于别种学说 (这里应该是指有别于儒家的学说) 的研究, (对其进行适当地磨合改造) 那么它有危害的那些弊端就会消失了。

(4) 对别种学说进行研究, 是有害的呀。

杨伯峻先生采取是第一种观点的, 他翻译的原文是“批判那些不正确的议论, 祸害就可以消灭了”。其用以佐证的理由是:“《论语》共用四次‘攻’字, 像《先进篇》的‘小子鸣鼓而攻之’, 《颜渊篇》的‘攻其恶, 毋攻人之恶’的三个‘攻’字都当‘攻击’解, 这里也不应例外。”乃是“以本经用语例决之” (程树德《论语集释》) 的方法, 是比较可信的考证方法, 但是杨伯峻先生只将这种方法用了一半, 没用彻底, 在他的这种翻译中将“已”字解做“停止、消灭”的意思。我们来看看《论语》中“也已”二字的情况。全书共出现了六次, 分别是:

《学而》———可谓好学也已 (1.14第九页) ;《为政》———攻乎异端, 斯害也已 (2.16第十八页) ;《雍也》———可谓仁之方也已 (6.3.第六十五页) ;《泰伯》———其余不足观也已 (8.11第八十二页) ;《子罕》———虽欲从之, 未由也已 (9.11第九十页) ;《子罕》———斯亦不足畏也已 (9.23第九十四页) 。

除了第二条之外, 杨伯峻先生自己也全将其余五条看做语气词, 没有译出具体意思。那么“以本经用语例决之”的话, 《论语》里共用六次“也已”, 其他的五个都是语气词, 一般无意, 这里也不应例外。用“以本经用语例决之”的方法再进一步的话, 就可以得出我们上面列出的第二种解释了, “攻”解为“攻击”, “也已”解为语气词, 即“攻击他种学说, 这是很有害处的 (行为) ”。

程树德先生即采取这种观点, 也是笔者偏向接受的。其原话是:“《论语》中凡用‘攻’字均作‘攻伐’解, 如‘小子鸣鼓而攻之’, ‘攻其恶, 毋攻人之恶’, 不应此处独训为治, 则何晏、朱子之说非也。‘已’者语词, 不训为‘止’, 如‘末之也已’, ‘可谓人之方也已’, 其例均同, 则孙奕、钱大昕、焦循诸家之说非也。” (《论语集释》108页)

他这句话中提到了几位解释论语比较出名的人物, 程先生就是用这种以本书中的例子来证明本书中的例子的方法将他们一一都驳斥了, 算得上是最有信服力的方法。

何晏说:“攻, 治也。善道有统, 殊途而同归, 异端不同归也。”就是说研究和学习异端的学问有害, 即上面所列的第四种观点。受他影响, 朱熹在《四书集注》中说:“范氏曰:‘攻, 专治也。”

至于第三种观点———研究“异端”的学说, 将其与自己所主张的学说相互磨合求中, 从而消除其中的害处弊端。其支持者以焦循、刘宝楠为代表。刘宝楠《论语正义》引用焦循的说法道:“焦氏循补疏《韩诗外传》云:别殊类, 使不相害, 序异端, 使不相悖。盖异端者各为一端, 彼此互异, 惟执持不能通则悖。悖则害矣。有以攻治之, 即所谓序异端也。斯害也已。所谓使不相悖也。”即是说, 攻治异端, 使相异之两端摩之而不异, 从而到达“斯害也已”的目的, 即“所谓使不相悖也”。他这是想利用儒家中庸的观点将孔子的形象善化, 是明显的尊孔抬孔行为。

笔者偏向于程树德先生所持的观点, 这可以从《论语》中所反映出来的孔子的言行形象得到论证, 且举出以下例子说明:

“子曰:多闻阙疑, 慎言其余。” (2.18第十九页)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 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9.8第八十九页) 慎言之人, 讷言之人, 四毋之人, 善扣两端之人, 岂轻易会去攻击异端之人?

参考文献

《论语心得》之心得 篇3

《论语》告诉大家的,永远是最简单的。《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说白了,《论语》就是教给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的快乐。适应日常生活秩序,找到人生坐标。

第一,人在社会中要生活快乐,就应该有坚定的信仰,真正做到“贫而乐,富而好礼也”,“人不堪其忧,而我独不改其乐”。告戒生活中的每个人要能承受生活的艰辛,创业的艰难,朋友的不理解,领导的不重用,同事的误解、欺骗等等。其实谁都想过富足,殷实的好日子。但仅仅物质上的极大丰富,极大满足不可能解决心灵快乐的问题,反而会使心灵更加的空虚,更加无法满足。这样的人不管他生活得怎样,他都不会快乐的。

第二,每个人应有一片理想的天空,可以自由翱翔,因为理想带给我们未来和希望;每个人都必须有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实实在在地从每件小事做起,这样,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才能有点点滴滴的收获。

人活着要感受到幸福,就要有宽广的胸怀,要有宽容的心态。不要强人所难,不要给人造成伤害。即使别人给自己造成了伤害,也应该尽量宽容他,要用自己的言语、行为、品德去感化他。在你宽容别人的同时,你内心才有安慰,这就是于丹老师的“该放下时且放下,你宽容别人,其实是给自己留下来一片海阔天空”。再就是要尽力去帮助别人,这样才能快乐。正是“与人玫瑰,手有余香”。给予永远比获取更使我们心中充满幸福,感到快乐,从内心有一种成就的喜悦感。

人不是为自己而活,而是为他人。我们听过,看到过多少舍己救人、舍己为人、舍身为民的英雄事迹。5.12四川大地震中,涌现了数不清舍己为人,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感动了整个中华民族。所以,我们现今社会中的每个人应该是处处为他人着想,提倡孔子的精髓“恕”和“仁”。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我们的生活才会富足,我们的人生才会快乐,才会幸福!

愿我们每个人都是健康地成长!快乐地生活!

读《于丹《论语》心得》之心得 篇4

这两天草草翻看了<于丹《论语》心得>一书,深感共鸣!

当然首先需要给于丹老师道歉,俺看的是网络电子版的,应该也属于盗版行为吧,聊以孔乙己自慰,“偷书不算偷”。

首先感谢于老师的心得,让俺也对《论语》有了一个更新的认识,这一点相信所有读者都是有同感的,《论语》作为一本中国文化经典书籍,而且在中国历史上经久不衰,自然有其道理,透过这本书我们可以看的到,这些道理如今依然适合!相比而言,我们现在人的自我要求实在太低了!

对于每个人的作用,论语是显而易见的,但是于老师这本书却开了一个先河,正如书中所说,“我注六经”,这个阶段是传承中华文化所必须的,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必须的!中国历史上多少次居于世界领先地位,难道真的只是巧合?恰恰相反,那是因为我们拥有可以引领世界的文化,是文化立国,而不是经济立国,经济不过是文化的附属品而已!

于老师的做法,恰恰也用行动诠释了,我们传承文化的方法之一,或许现在人真正的注六经的已经很难了,但是我们可以把我们的心得写出来,纵然有限的愚者,也必然能及圣人一二,而何况中国13亿人,文化传承又如何困难呢?

《论语》一本书的真正价值,远非我们所能描述的,《论语》这本书可以说是开创了一个先河,一个寓于统治阶级社会的先河,只要是有统治阶级,儒家思想就可以完全胜任,就可以发挥其无穷的能量,足以引领世界潮流!

《论语》不是一本书,而是传递了一种道,一种特定环境下做人之道!道的作用是什么,就是实事求是之中的是,就是规律,所以可以长盛不衰,当然,现在的中国依然适用,我们所需要做的,不是排斥,不是污蔑,而是去挖掘这个宝藏!只有如此,才是传承文化,而不是狂妄自大,这不是中国文化的本质,中国文化本身就是包容,就是谦虚,就是母性文化,借用古代形容皇后的一句话“母仪天下”!

正是如此,中国文化中有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气魄,这在世界上,唯有中国文化具有这样的能力和实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口号,而是需要行动!

我们应该发自内心的感谢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文化宝藏,当然更重要的是要传承文化,最最重要的就是修自己之身,只有这个基础做好了,才能够有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基础!

《论语》心得 篇5

——读于丹《论语心得》有感 周明艳

“生活就像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笑,你对它哭,它也哭”。我非常喜欢这句话,不崇尚什么权威,也不刻意追随什么名人的“真理”。今年机关支部开展“读好书”活动,我购买了于丹的《论语心得》,这本书确实深深地吸引、感动了我。很高兴有机会和我们机关支部的党员同志一起分享我的读书心得体会。

于丹在书中非常多的篇幅和很多方面地谈到人生的意义:活着,就应该感恩、感受快乐,学会去适应不尽如人意的事物,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寻找自己的闪光点,永远保持乐观进取、积极上进的生活态度,在逆境中不断地修炼内心,提高自我,唯有自强不息方能有所作为。从她的书中,我读懂了一种希望与信心,读懂了一种释然与解脱,自然也领悟到了一份真知和淡定。在这个多变的世界里,每一个时代的人们都有特定的苦楚,每一个人、每一个岗位都有其不为人知的烦恼,特别基层工作的充实、艰辛、快乐、苦楚分外的深刻和鲜明。全新的时代发展使得人们的脚步变得更加匆忙,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似乎变得越来越冷淡,你不珍爱自己也就等于摧残自我,你不前进也就等于后退,你不自强就会变得懦弱,只要活着,我们就得去认识生活,去探索世界,心灵永远是自己的真正归属,为什么不好好生活呢?

一个禅师对前来问道的人说:“你拿起来吧!”那人一愣,问:“拿什么?”禅师说:“那你还是放下吧!”于是那人便有了顿悟。我没有那么深的智慧,但我想,人活在这个世界总得面对许多事情,乐也好,苦也罢,人总得前进,但前进不是用三言两语说出来的,你得战胜自己,我没有经历过生死与噩梦交集的洗礼,也没有经历过硝烟弥漫的战火熏陶,正如于丹书中讲到的:我们的时代政治最为稳定,经济空前繁荣,但也是竞争最为激烈的年代,犹如足球赛场一样,正因为有着激烈的竞争,所以也就有着惨烈的淘汰。鲜花与泪水同在,进步与落后共存,想要认识世界就得先认识自己;想要不败就得自强。身在最密切联系老百姓基层工作人员的我们更应敞开心扉,放下顾虑,抛弃那些沉积在心底的虚无缥缈的幻想,寻找一种更为实在的生活方式,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尽情的释放自己的能量!

生活是认识的过程,是探索的过程,是心灵感悟的过程。而生活态度是心灵的滤色镜,你的生活态度端正了,你就会变得乐观,也自然会把平凡的工作视为光辉和快乐的职业,全心全意的投入进去,这能不快乐,能不充实和幸福吗?但若总是徒劳无功地埋怨与顾虑,何来快乐与充实?生活中我们总有太多不尽人意,重要是我们要用正确心态去面对所有问题。一个忧郁的人是不会有快乐的。每个人都是哭着降临到这个世界上的,那意味着我们从来到这个世界的一刻开始,苦难艰辛就伴随着我们。没有谁的人生是完美无缺的,正如触手不及的明月,它有圆有缺。因为有它的缺,才能感受到它圆时的惟美。

《论语》心得里讲了一个小故事:寒冬来临之前,在深秋的田埂上,有三只小田鼠忙忙碌碌地做着过冬的准备。第一只田鼠拼命地去找粮食,把各种谷穗、稻粒一趟一趟搬进洞里。第二只田鼠卖力去找御寒的东西,把很多稻草、棉絮拖进洞里。而第三只田鼠呢?就一直在田埂上游游荡荡,好像也不着急寒意的逼近。

冬天真的来了,三只小田鼠躲在一个非常狭窄的洞里面,看着吃的东西不愁了,御寒的东西也都齐备了,第三只田鼠开始给另两只田鼠讲故事。比如在一个秋天的下午,它在田埂上遇到了一个孩子放风筝;又在一个秋天的早晨,它在水池边看到一个老人钓鱼;它说曾经听到人们的对话,曾经听到鸟儿在唱一种歌谣……原来,第三只田鼠当时是在为大家储备过冬的阳光。

原来,讲人生理想的道理可以这么淡定,这么轻盈。故事里的三只小田鼠分工不同,各司其职,共同努力,度过了一个非常美丽的冬天。也许缺了其中哪一个,这个冬天可能都会显得冰冷。当今社会,我们都要在社会上谋取一份职业,做一名自食其力的劳动者。那对待工作应该用什么样的热情,愉快的度过每一天呢?

在《论语》有一段叫“侍坐”,里面讲的是孔子和他的学生谈论各自的人生的理想,各人发表之后,孔子热情鼓励曾皙的理想。曾皙所说的理想并没有什么舍己为人的大志向,只是他乐意带着愉悦的心情去做他那些日常小事,但是曾皙的内心是完满充盈的,是以自身人格的完善为前提,以万物各得其所为理想。宋代大理学家朱熹对此有一个比较权威的解读。他说,曾皙的理想看起来不过是“即其所居之位 乐其日用之常,初无舍己为人之意”。不难理解,只有热爱自己的工作,才有热忱去工作,才能把工作做得锦上添花。

悠然过冬的小田鼠,随风而舞、踏歌而归的曾皙,“道中庸而极致”的孔老夫子,告诉了我们在当今社会应该首先认清自己职责所在,以道义的行事原则,怀着快乐的心态,认真淡定地做好职责之内的事情。不推诿塞责、亦不越俎代庖,兢兢业业做事,快快乐乐工作。

最后,我想以一份学习的切身感受来结束今天的读书心得交

流,希望与大家共勉。那是2011年我有幸参加全市优秀公务员培训时,川大的吴易凌教授给我们上的一堂课《幸福管理》。现代社会,由于物质欲望和工作压力等因素,现在公务员的幸福指数普遍偏低,要提升我们的幸福感,最重要的就是我们的工作。因为:工作占据了我们生命中的大部分时间,可以说:工作质量决定了我们的生活质量,工作的快乐指数决定了我们生活的幸福指数。大家能在草场乡工作是一种缘分,在工作中争先进位,共同做出一番成绩,更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希望我们在乡党委、政府的带领、指导和关怀下,在这个大家庭里,都能快乐工作、幸福生活!用高尚的情操、阳光的心态、无私奉献的坚定信念成就我们的快乐幸福的人生!

读论语国学心得 篇6

读论语、国学,从我个人来说,有不少的收获和体会。收获可以从两方面来说:一:从论语、国学中学习到不少教育理念,可以学以致用,提高自身素养,为教育工作打好基础。二:从论语、国学经典中学到做人的道理,处世的哲学。现代社会知识更新快,自己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太有限,根本赶不上时代的变化。要做好新时代的教师,能适应时代的需求,现代教师必须有活到老学到老的观念。而学习,应该海纳百川,应该博而精。新时代的知识技能固然要学。而我国古文化博大精深,更应该是学习的宝库,知识的海洋。《论语》中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国学经典里的知识也一样,就像陈年佳酿,越品越有味道。而且也只有国学经典才经得起推敲,经得起品味。《论语•述而》中还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对我影响很深。工作后利用业余时间粗略地看了《论语》,现在,在工作的环境中才知道那句话说得太对了。“人外有人,山外有山。”同事中人才济济,她们基本功非常扎实,书法、绘画,音乐样样都懂。而且教学多年的她们经验非常丰富,面对问题学生都能轻松应对。原本认为自己能像他们一样应付自如,但是结果却出乎意料。真是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也下定决心虚心向有经验的同事请教,并利用假期练习书法,争取把自己的基本功练得更扎实。收效还挺不错,在工作上我也慢慢积累了一些自己的心得。

在对学生的观念上,《论语》里说:“因材施教。”真是经久不衰的真理。刚参加工作时,由于没有经验,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我自认为做到了人人平等。其实却是违背学生发展规律的。由于没有重点,也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导致教学结果很不理想。事后,我反思了自己的教学行为存在那些不足,也向其他同事征询建议。最后得出结论: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比如我教班的几个孩子有什么问题经常跑来和我说。如,文理分班,面临高考的学习压力大,厌学等等。我就不再像以前一样,要求她们必须死记公式,例题基础知识。而是建议(陈景阳)身体素质比较好的孩子朝体育方面去发展,爱绘画(柯艳霞,任梦秋)并且很有天赋的孩子朝美术方面去发展------使她们找到自己的特长,重新树立学习的信心。

在为人处世上,我也从论语、国学经典中学到不少。曾学到过孟子的这样

一句话:“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更应该以此做为自身的行事标准。人可以穷,但是要有骨气,要有奋斗的决心,现在这个时代,只要勤劳,就能创造财富。做为一个农民的孩子,我从小就是吃苦长大的。但是我却很感激少年时的贫穷,它就是一笔财富。它让我知道一切都来得不容易,更懂得珍惜。它让我早早地体会到父母的艰辛,从而成为一个孝顺的孩子。它更让我从小就知道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靠自己的劳动去创造财富。让我成为一个正直,勤劳的人。现代社会机遇很多,造就了很多骤富的人,但是,由于来得太容易,所以一切都显得那么不踏实。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才过上好日子没几年,不能满足。我想不只是那些富二代,处在这个太平盛世的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以“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来要求自己。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引起了众多外国学者的关注。他们来中国旅游,来中国留学学习。我们虽然不能像晚清时期的满洲贵族那样妄自尊大、闭关锁国。但是当京剧、武术、中医等国粹渐渐远离我们的视线的时候,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是不是应该把自己的经典都拿出来品好了,再去学其他的好东西,甚至去教那些外国人。我们有很多好的东西,很多值得学的东西,个人认为把我们的根本学好了,才不愧为一个中国人。

2013年5月20日

《论语》心得 篇7

《论语·子路篇》“樊迟学稼”: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将这段文字翻译过来,就是:樊迟向孔子请教如何种庄稼。孔子说:“我不如老农。”樊迟又请教如何种菜。孔子说:“我不如老菜农。”樊迟退出以后,孔子说:“樊迟真是个小人啊。”在上位者只要重视礼,老百姓就不敢不敬畏;在上位者只要重视义,老百姓就不敢不服从;在上位者只要重视信,老百姓就不敢不用真心实情来对待你。要是做到这样,四面八方的老百姓就会背着自己的小孩来投奔,哪里用得着自己去种庄稼呢?

这段文字里的“小人哉,樊须也”,我所见过的《论语》译本都是翻译成“樊须真是小人”的。这样翻译实在是别扭,仿佛孔子是一个性情乖张、语言古怪的人。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专业兴趣不对头,问一下庄稼、花木种植的事儿,他就斥骂其为道德品质低下之人,简直匪夷所思,天下没这样做教师的道理!

要说孔子不喜欢樊迟,感觉也不是,樊迟可不只问过稼穑,还问过仁、问过智,《论语·樊迟、仲弓问仁》: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智,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措诸枉,能使枉者直。”夫子其实是很喜欢这个学生的。

我们是不是对“小人”的理解过于机械?再看一个大家熟悉的例子:

《论语·先进》“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日;‘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

在段文字里,对于子路的“率尔而对”,夫子以“其言不让”予以“哂之”,而对于冉有的回答,孔子并未做正面评价,但随后在与曾晳的交谈中,还是对冉有“如其礼乐,以俟君子”的谦逊予以了肯定。

冉有说,“一个纵横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至于振兴礼乐教化,那就只有等待贤人君子了。”冉有的确是很虚心的,但“如其礼乐,以俟君子”我们就不懂了:难道冉有不是“君子贤人”?或者还够不上“君子贤人”的标准?要知道,冉有可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以才艺著称的呀。

难道是我们对“君子”一词的理解有偏差?

在这里,我们有必要回溯一下“君子”的含义。“君子”一词,最早见于先秦典籍,《易经》《诗经》《尚书》均有广泛使用。“君子”一语最初是从政治角度立论的,它的主要意思是“君”。“君”是一个会意字,从“尹”、从口,“尹”还是一个“会意字”,左边一竖撇为毛笔,右边是“又”,为手,意为以手握笔,就是“治理”、“管理”的意思,后世有“令尹”一职;“口”是象形字,表示发布命令;二者结合起来,就是发号施令、治理国家的意思;“子”是对男子的尊称,所以,“君子”一词最初的含义当然是指各级“统治者”。相对于“君子”的,自然是“小人”,小人就是小民,就是老百姓,就是普通人,这里的君子与小人就是指的社会阶层和身份,与品行无关。

孔子曾亲自整理过《诗》《书》《礼》《易》《乐》等上古经典,“君子”一语在意义上理应一脉相承,所以,在他与自己的学生交流时,决不会“君子”、“小人”的“臧否”满天飞,失去其温文尔雅、循循善诱的为师风范,他也决不会说出“小人哉,樊须也!”这样的话来,唯一的理解是,他认为樊迟的小农思想严重,只是一个喜欢出死力的人。而冉有所“等待”的,也绝不是所谓品行高尚的“君子仁人”,而是那些高高在上的统治者呀。

如此一来,我们对《论语》的解读就有了一个全新的角度,许多困扰我们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如《论语·里仁》:“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在孔子看来,君子就应该保持与生俱来的善良,对人对事常怀敬畏之心,守住底线,不要碰触刑律;而一般的老百姓则多“怀土”、“怀惠”,对私利和恩惠看得更多一些。实际上,这也无可厚非,老百姓的这点想法一点也不“小人”,反倒是那些衣食无忧、理应有更高精神追求的“君子”,却往往见利忘义、徇私枉法,这是孔子最痛恨的,所以,他呼唤真正的“君子”,希望这些君子们明白自己的身份,不能混同于“小人”,就是普通人,做一个不同于普通人的人。

在记述孔子言论的《论语》一书中,“君子”出现了107次,几乎每一页都有。什么样的统治者才是真正的“君子”?透过一段段精辟的语录和对话,孔子用自己的身体力行和缜密思索给予了回答;从某种意义上说,《论语》也算是孔子在春秋那个社会动荡年代的“系列讲话”,也可以说是儒家的“教科书”和“纲领性文件”,只不过不是由当时官方出版的,而是由他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在民间流传的。

怎样才能做到“与众不同”呢?我想,除了达到孔子所说的作为“君子”的“仁义礼智信”等最起码要求以外,还要有新的时代内容,还要有更加坚定地理想信念,还要更加与时俱进,掌握更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总的来说,只要我们明确自己的党员身份,增强责任意识,努力工作,就一定能成为一个符合时代要求的有为“君子”。

摘要:怎样才能做到“与众不同”呢?我想,除了达到孔子所说的作为“君子”的“仁义礼智信”等最起码要求以外,还要有新的时代内容,还要有更加坚定地理想信念,还要更加与时俱进,掌握更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

理想之道——《论语》心得之六 篇8

于丹,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影视传媒系主任,影视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专业方向:广播电视媒介学。现为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视协高校艺术委员会秘书长、中国视协理论研究会特邀研究员、中央电视台研究处客座研究员、中国新闻研究会、中广学会主持人研究会、中广学会法制节目委员会常务评委、澳大利亚新闻集团首席顾问。

理想在你的感悟中

《论语》中有一段很长、很完整的文字,叫作《侍坐》,记述的是孔子与弟子们谈理想。

孔子说,平时老听见你们说没有人了解你们的鸿鹄之志。今天你们都说一说。

弟子子路马上站起来,非常急迫地说(图1),老师,我想用三年时间把一个正在经受外来侵略忧患、粮食不足的大国治理得富强起来,使老百姓丰衣足食,而且人人有信念懂礼仪。对于子路的鸿鹄大志,孔子的反应很淡漠,而且有些不屑,“夫子哂之”,孔子冷笑了一下。

(1)子路是个性格特别急躁率直的人

孔子问冉求,你的理想是什么?冉求说,我也想用三年时间让一个小国的老百姓丰衣足食,其他的我就做不到了(图2)。孔子未置可否。

(2)冉求的态度比子路要谦逊得多

(3)公西赤说:我可不敢说能做什么事,在老师这儿,我只敢说我愿意学习什么事

孔子问第三个弟子公西赤的理想是什么。公西赤更谦逊,先表明自己的态度:“非曰能之,愿学焉(图3)。”我可不敢说我能干什么事,在老师这儿,我只敢说我愿意学习什么事。然后说,我的理想就是希望自己在一个礼仪中,能够担任一个小小的角色,辅助主持人做一点我力所能及的事情,至于治理国家,管理人民这些事,我可不敢说。

孔子紧接着让第四个弟子曾点说说自己的理想。《论语》在此有一段惟妙惟肖的文字描述:曾点一直在专心致志地弹着琴,听到老师问他,就把琴声逐渐缓和下来,最后“当”一声,把整个曲子收住。然后,不慌不忙地把琴放在一旁,恭敬地从坐姿变成跪姿(图4)。这说明曾点是一个内心从容不迫,成竹在胸的人。

(4)曾点毕恭毕敬地直起身来回答老师

他问,老师,我的想法跟三个同学有点不一样,能说吗?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人各有志,但说无妨。这时曾点才娓娓道来:我就想到三四月,春深似海的时候,穿上整齐干净的新衣裳,带上几位好朋友,带上一群孩子,一起去刚刚开冻的沂水,把自己洗得干干净净,然后沐浴着春风翩翩起舞,唱起歌谣,让自己心中就像举行一场仪式,在万物开化,大地复苏,春风萌动的季节,把自己融会进去,与天地在一起共同迎来一个蓬勃生机。然后就高高兴兴地回家。

听完曾点的话,一直没有表态的孔子这时十分感叹,“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图5)。”我的理想与曾点相同啊。这是孔子与4个弟子谈理想过程中的唯一一句表态。

(5)孔子说:我的理想和曾点是一样的

三个同学都走后,曾点问老师,“夫三子者之言何如?”老师,你觉得他们三个说得怎么样呢?“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孔子说,无非是每个人说说自己的想法吧。

曾点继续问,“夫子何哂由也?”老师,为什么子路说完你冷笑了一下?孔子说,“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一个人真的想治理一个国家,核心是用礼仪去治理,而不是用强硬的措施。他心中要有温、良、恭、俭、让的人生之道。有了这样的内涵,他采取的所有措施都是变通的,这是一个能治理国家的人的起点。你看子路说话那么草率,抢着说,没有一点辞让之心,他从内心缺乏一种恭敬啊!这能治理国家吗?

孔子继续评价冉求的理想,“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与?”冉求说的小国就不是个国家了吗?国家不在于疆域大与小,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只要你出言去治国,那么你首先心里要有一面镜子反躬自省,看一看自己的学养、自己的为人够做这件事吗?但是他少了这个步骤。

孔子又说公西赤,“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公西赤说他想做的礼仪的事情是小事。礼仪的事情要是小事,那还有什么事情是大事?治理国家,礼仪是最重要的。

从孔子对4个学生的理想的评价中能看出什么呢?

其一,我们每个人其实不缺乏宏大理想,但缺乏到达的切实道路;

其二,关于理想,孔子并不认为志向越高远就越好,内心的愉悦应该是我们追求的理想;

其三,理想来源于一个人内心的信念与定力。

孔子告诉我们,人生理想的起点其实就在自己脚下,让我们把每一天的生活方式跟自己的理想勾连起来。

《论语》告诉我们,你的理想无论大小高低,实现所有理想的基础,最重要的在于找到自己内心的感悟。

职业的成功不一定就是你心中的理想

一个人内心的感受和自己所追求的理想又有什么关系呢?

很多人在繁忙的工作中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却常常忽略了自己内心的感受。

有一个人,每天工作的时候感觉很好,就是害怕下班,只要回到家,就会感到惶惑,不知道心里真正的愿望是什么,不知道在生活里面该选择什么,不该选择什么,越到晚上心里越恐惧,越压抑,整夜失眠,到第二天上班,进入工作状态就好了。他觉得自己有抑郁症前兆,去看心理医生。医生听完他的倾诉,给他一个建议。医生说,我们这个城市里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喜剧演员,演得好极了,所有看过他演出的人都会开怀大笑。他每天都表演,你是不是先去看看他的演出?看一段时间,再看你的状态是不是有所调整,那个时候我们再来商量治疗方案。这个人听了医生的建议,很久没有说话,最后对医生说:“我就是那个演员。”

这好像是一个寓言,但这样的事情真的发生在今天的生活中。很多人已经习惯于自己的社会角色,在角色中欢欣地表演,认为职业的成功就是自己的理想。他们在社会角色之外没有多大的空间来真正认识自己的内心,没有感受一下自己心灵的愿望受到了多少尊重。这就是为什么有很多人离开职业角色就会觉得仓惶、失落。

一个有意思的小故事。在隆冬来临前,在深秋的田埂上,有3只小田鼠忙忙碌碌地为过冬做准备。第一只田鼠拼命地去找粮食,第二只田鼠拼命地找御寒的东西,而第三只田鼠却一直在田埂上游荡。两个伙伴一边忙活一边指责它懒惰,这只田鼠也不辩解。冬天来了,3只小田鼠躲在一个非常狭窄的洞里,吃的不愁,御寒的也齐备,但每天在洞里无所事事。当大家感到难受的时候,第三只田鼠开始给伙伴讲故事:那天我在田埂上遇到一个孩子……一个早晨,我在水池边看到了一个老人……我听到人们的对话……我听到鸟儿唱了这么一首歌谣……

这时候,两个伙伴才明白,这只田鼠为大家储备了过冬的阳光。这种表面看起来毫无意义和价值的东西,在这个时候给了大家一种淡定的心情,除了物质,大家更需要的是一种安顿。

这种安顿能使我们敏锐地去感知自然节序变化,感知四时、感知山水、感知风月……这一点对现在的人们是特别的奢侈。现在外在的反季节的事情太多了。到了盛夏,屋子里有空调,凉风习习;到了寒冬,屋子里有暖气,温暖如春;到了春节,有夏天的蔬菜,五颜六色。当生活一切变得如此简约的时候,我们的遗憾就是四季走过,在我们心上却已经变得模糊,我们已经感受不到世界由于四季交替的节序在我们心中激起的涟漪。

其实,在生活中,内心越淡定,越从容,越舍弃那些激烈的、宏阔的、张扬的、外在的形式,去尊重自己安静的内心的声音,也许你就会有更多的定力,让你走到社会角色中的时候可以有担当,能够胜任,能够做到最好。

所谓理想,就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在乎的东西

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生活中,我们是否还能关注自己的内心?

《侍坐》这篇短文所倡导的理想好像不同于“士不可以不宏义”,“任重而道远”这样的大志。但是仔细想一想,《侍坐》所传导的道理正是所有人生大志、社会理想的一种内在的根本基础。一个人如果没有内心的从容和对于自我的把握,在职业角色中只能是任职业摆布,而不会有内心认同以后对这个职业的提升。

中国的“士”阶层,是那种无恒产有恒心,以天下为己任的一个阶层,享有崇高的赞誉。在《论语》中有一段意味深长的对话。学生子贡问:老师,您告诉我,怎么做才称得上士呢(图6)?孔子说:“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士的最高标准就是他知道什么是礼义廉耻,对自己的行为有所制约,有内心坚决的、不妥协的做人标准;而且这种内心的修养不是为了每天陶醉在自我世界里,而是要出去做事,不管是什么样的使命,都能做到不辱君命。

(6)“老师,您说什么样的人才叫知识分子呢?是不是读了大学就算知识分子了?”

子贡觉得这个标准太高了,又问,您给我说说再低一点的标准吗?孔子回答:“宗庙称孝焉,乡党称弟焉。”就是要具备孝悌之义。大家认为你在家是一个孝子,在乡邻之间如兄弟,你对所有人都是亲和的,能够把你内心修养的光芒放射出来,用一种爱的力量去整合周边,不辱祖先。

子贡再问,再低一点的标准呢?这时,孔子说了一句我们非常熟悉的话,“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一定把这事做到,这叫“硁硁然”。孔子说,像这样不讲方法,不计后果,但保证把事给你做成的这种人,勉强算第三等吧,起码他能够实践自己的诺言。

其实,这些标准是孔子对承担社会职业责任的人,其质量的不同描述。“不辱君命”是最高标准,是在没有条件的情况下,也能把一件事情办好。这需要调动人生的积累,这需要一个人的勇气、智慧和仁义之心。战国时期赵国宰相蔺相如就是这样的人(图7)。

(7)《史记》中的《完璧归赵》记述了蔺相如不辱使命的故事

赵王得到一块价值连城的和氏璧,秦王想占为己有,对赵王说,我给你15座城池,你把这块璧给我看看。赵王知道这块璧一旦进入虎狼之秦将没办法拿回来,就召集大臣商量对策。蔺相如说,不给秦王看和氏璧我们理亏,我带这块璧去秦国,有我在就有和氏璧在。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到了秦国,恭敬地呈送给秦王,秦王看了看,顺手就递给旁边的大臣、美人传看。秦王的举动蔺相如看在眼里,心想,秦国赠城池的事根本别想,要紧的是把和氏璧拿回来。于是他谦卑地对秦王说,这块璧有暇疵,我指给你看。秦王把和氏璧还到他手中。蔺相如拿到和氏璧,退后几步靠近宫殿中的大柱子,高高举起璧对秦王厉声说道,我送和氏璧之前焚香顶礼,斋戒半月,以示对秦国的尊重,而你的态度让我知道,你赠城池不是真心。现在你想要和氏璧,就持戒焚香半月,把城池划给赵国。不然,我的头和这块璧就一起撞在这柱子上。秦王害怕了,赶紧下令安排礼仪。蔺相如想,即使这样秦王也不会兑现承诺,就连夜安排人将和氏璧送回赵国。第二天他见到秦王说,我知道你不会给我们城池,和氏璧已经完整地回到赵国了。

一个人怎样可以无畏,可以淡定而不仓惶,怎样能够有所担当,这其实是一个成熟的人在社会职业角色中所要得到的一种考评。能够无畏、淡定而不仓皇地有所担当,需要在心中找到一个寄托。这种内心的寄托不见得是大家共同认可的一个宏大理想,也不见得是一种权势、金钱、情感。每个人内心的寄托是不同的,可以说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达芬奇密码,每一个人的生命链条中都一定有他自己最在乎的东西。但凡找到这样一个寄托,会给你这一生找到一个依凭,找到自己内心的一个根据地。

理想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在乎的东西,是一种心灵的寄托。

理想之道就是了解了自己心灵的愿望

为什么人们总要追求一个理想,理想之道又能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思想的力量是这个世界上最巨大的力量之一。孔子说,一个人总是想着自己的衣食,不足以担当。中国的知识分子想要的不是物质生活的奢侈,而是心灵悠游的奢侈。一次孔子要出远门,“子欲居九夷”,要把他的美政理想布化天下,要去不发达地区。学生劝他,“曰:陋如之何?”您干嘛去到那么简陋的地方?孔子淡淡地说,“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这句话流传下来,到唐代刘禹锡写出了传世之作:“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曰:何陋之有?”(图8)

(8)图组:唐代诗豪刘禹锡和他的名篇《陋室铭》

这篇短短的《陋室铭》,把古往今来的名士追求简易的、朴素居住环境的内心感悟全都呈现出来了。他们在简陋的环境中一起谈论的是共同的志向和共同的寄托,在这样一种交流里,他们有了心心相通可以共同寄托的理想,这种简陋对于他们就显得一点都不重要了。

理想之道就是给我们一个起点,让我们储备一点心灵快乐的资源。所有古圣先贤首先是站在个人的价值坐标系上,了解了自己心灵的愿望,然后才会有宏图大志,再走到这个世界上有所建树,做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上一篇:推介会报道下一篇:2015选调生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