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安全与地线

2024-09-28

电力安全与地线(共10篇)

电力安全与地线 篇1

民用建筑固定式电力装置的接地线与保护线规定有哪些?

1交流接地装置的接地线与保护线的截面,应符合热稳定要求,但当保护线按下表选择截面时,则不必再对其进行热稳定校核。而埋人土内的接地线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得小于下表所列规格,

2保护线宜采用与相线相同材料的导线,但也不排除使用其他金属导线(包括裸导线与绝缘线),也可由下述材料构成:

(1)电缆金属外皮。

(2)配线用的钢管及金属线槽(尺寸与接地体同)。

当采用电缆金属外皮、配线用的钢管及金属线槽作保护线时,它们的电气特性,应保证不受机械的、化学的或电化学的损蚀。其导电性能必须不低于表14.6.2.1

电力安全与地线 篇2

关键词:接地线,GPRS,GPS,安全,报警

1 系统组成

电力作业接地线安全检测报警系统由以下几部分组成:位于作业现场的接地检测器和接地复示装置、工作负责人 (监护人) 手持的移动数据终端设备、位于线路工区的后台维护终端设备。各组成部分描述如下:

1.1 接地复示装置

接地复示装置取代原有的接地线夹。接地复示装置为无源装置, 其接口信号包括1路接地复示信号, 1路设备连接指示信号和一根公共信号回线。

接地复示装置与接地检测器连接, 其作用是向接地检测器提供接地线连接状态复示以及接地检测器和接地复示装置的连接状态指示。

1.2 接地检测器

接地检测器为便携式设备, 由线路作业班组人员随身携带。现场作业时, 作业人员先装设接地线, 然后将接地检测器与接地线的接地复示装置通过专用的信号线相连接。

接地检测器的作用是:检测接地线连接状态, 定位接地线装设位置 (杆塔号) , 并具有远程无线数据传输功能。接地检测器主要由以下几个功能模块组成:

(1) 输入端口。用于采集接地状态和检测设备连接状态。

(2) 操作按钮。包括“挂接”按钮和“拆除”按钮, 现场作业班组通过“挂接”按钮和“拆除”来确认接地线挂接和接地线拆除。“挂接”和“拆除”按钮的作用是:和接地复示接点配合, 双重确认接地线挂接和拆除操作。

(3) GPS定位模块。用于自动实时定位接地线的物理坐标, 即经纬度。接地线的经纬度数据, 通过无线上传到作业负责人手持的移动数据终端后, 用于判断接地线所在位置的杆塔或铁塔编号。

(4) GPRS/SMS通信模块。用于向移动数据终端实时无线传输检测到的信息, 包括:接地线连接状态、检测设备连接状态、按钮操作、GPS经纬度数据以及接地检测器自身工作状态等等。

(5) LED指示灯。包括接地指示灯、设备状态指示灯以及电源指示灯。

(6) 微处理器。用于实现接地检测器的各项功能。

(7) 电源。采用可充电锂电池供电。

1.3 移动数据终端

移动数据终端为手持便携式设备, 由作业负责人 (监护人) 随身携带。

移动数据终端通过GPSR/SMS通信方式接收从多个接地检测器传送来的数据, 以图形和列表方式显示各接地线的挂接位置和状态, 并贮存接地线挂接和拆除的作业过程历史数据。与此同时, 移动数据终端也可将接地线挂接信息, 实时传送到后台维护终端, 使接地线挂接和拆除作业过程能在后台上实时显示, 供线路工区和其他部门在线监视。移动数据终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功能模块:

(1) 键盘。作业负责人通过操作键盘来查看各个作业现场的接地线连接状态, 设置工作模式, 管理接地检测器和接地线编号等。

(2) LCD显示。用于人机交互。以图形和文本方式显示操作界面, 实时在线显示接地线连接信息等等。

(3) RFID扫描。用于扫描输入各接地线编号和接地检测器的编号。RFID扫描功能为可选项, 作业负责人也可通过键盘手工输入接地线编号和接地检测器编号。

(4) GPRS/SMS通信模块。用于接收从位于作业现场的接地检测器发送来的接地线连接状态、检测设备连接状态、按钮操作、GPS经纬度数据以及接地检测器自身工作状态等数据信息;同时, 也用于向后台维修终端和上级系统的监控平台实时传送现场数据。

(5) 杆塔GPS数据库。用于检索接地线的杆塔序号。从现场传回来的数据格式为接地线的GPS经纬度数据, 通过检索GPS数据库, 将接地线的GPS经纬度数据转换为杆塔编号。

(6) 微处理器及存储。用于实现移动数据终端的各项功能, 并记录接地线挂接和拆除的作业过程数据。

(7) 本地通信接口。支持标准USB和RS232通信接口, 用于和后台维修终端通信。

(8) 电源。采用可充电锂电池供电。

1.4 后台维护终端

后台维护终端为PC机, 设置于输配电工区, 用于后台维护GPS数据库以及设备管理, 同时也支持在线实时监视作业现场的接地线挂接状态。

在进行现场作业时, 后台维修终端不需要同步在线运行。现场作业结束后, 移动数据终端可以通过USB或RS232通信方式将数据上传到后台维修终端。

2 系统功能

电力作业接地线安全检测报警系统主要实现以下功能:

2.1 在线实时监测接地线状态

接地线连接状态, 包括接地线编号、接地线挂接及拆除的时间和位置, 实时显示在工作负责人 (监护人) 手持的移动数据终端上。根据需要也可实时显示在后台维修终端和上级系统的监控平台上。工作负责人 (监护人) 或其他职能部门能够实时监视接地线挂接和拆除的作业过程。

2.2 错挂报警

作业负责人在检修准备阶段, 在移动数据终端上预先设置检修杆塔号。接地线挂接后, 接地检测单元自动上报接地线所处位置 (GPS经纬度数据) , 移动数据终端通过检索本地GPS经纬度数据库, 得出接地线对应的杆塔号。当接地线挂接的实际杆塔号与预先设置的检修杆塔号不一致时, 移动数据终端发出声音和文字报警, 并图形显示接地线错挂位置。

2.3 漏拆报警

现场作业班组, 在拆除每一根接地线后, 都必须按下接地检测器上的“拆除”按钮确认接地线已拆除。

移动数据终端在接收到接地检测器自动检测到的接地拆除信号, 并且接收到作业人员按下“拆除”按钮的信息后, 判定对应的接地线有效拆除。

当检修线路上所有的接地线都有效拆除后, 移动数据终端将自动显示“所有接地线都已拆除”的信息。

2.4 作业过程记录

移动数据终端自动记录所有作业班组挂接和拆除接地线的时间和位置信息。这些历史数据可以上传到维修终端, 并形成数据报表, 供历史记录回放和作业评估考核使用。

2.5 设备自检

电力检修作业接地线的自动化研究 篇3

【关键词】接地线;电力检修;自动化;远程操控

引言

挂接地线是电力系统检修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也是极具安全隐患的工作之一。在普通的电力检修操作中,电力工人的操作流程如下:首先,检修工作是靠人工通过电话告知电力调度需要的停电点;然后,根据确定的停电点,电力调度进行网上停电;接着作业人员挂接地线,开始网上作业;最后,电力检修作业完成后拆接地线,报告电力调度,由电力调度送电恢复系统供电。

现在电力检修作业过程中由于主要是人工干预,因此信息的沟通和准确性主要依靠的是相关人员的规范操作制度和对操作规程的执行程度,因此存在着严重的安全漏洞和误操作的可能性。作业过程中因误操作导致电死或者烧伤作业人员的事故时有发生。

随着电力系统的信息化和自动化建设日新月异的发展,我们认为研究一种新型电力检修作业装置,取代人工的高危操作已经势在必行。该装置可以在挂接地线和拆接地线时,给现场的工作人员提供远程操控的能力,并且可以将该操作信号通过网络发送到电力调度、变电站以及需要传送的地方。本文围绕信息化和远程操作提出电力检修作业自动化的研究。

1.硬件系统的实现

要实现系统操作的自动化,首先需要进行硬件系统的更新和升级。下图是对于接地线自动化装置的硬件组件的构想。

如图1所示,该系统分为两个部分:接地线前置受控设备和手持主控设备。

第一部分前置受控设备是放置于高压绝缘杆上的部分,也可将该前置设备直接安放在高压线上。其目的和作用是需要使用接地线时,通过远程系统控制将其放下;使用后再系统操作将其收起。前置设备主要包括可伸缩的接地线、接地检测装置、受控模块和通信模块等,具体如图2所示。

第二部分手持主控设备主要包括蓝牙通信模块、GSM通信模块、以及可选的GPS模块。用户通过手持设备完成对前置设备的操作:操作指令和前置设备的状态通过蓝牙模块在前置设备与主控间传递。GSM通信模块则将设备的操作状态传回控制和调度中心。GPS模块负责获取当前的位置信息,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为控制人员提供可视化的操作,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操作失误。

检测模块主要由从接地线上引出的测量点组成,改测量线通过接地线形成回路,以测量点位的电压作为判断接地线状态的依据。等效电路如图3所示。

通信模块主要由蓝牙部分构成。蓝牙是一种支持设备短距离通信的无线电技术,其有效传输距离为10米,需要远距离传输时可以选用class 1,有效传输距离可以达到100米,能有效满足远距离操作的需要。

2.系统软件设计

该系统软件主要由信号检测、通信模块传输层建立和应用层会话共三部分组成。

2.1信号检测

如前所述,接地信号检测作为芯片的沿触发中断输入。当接地点启动接地操作时,受控芯片操作电源模块将接地线放下。完成接地时,由电路触发低电平中断,此时在中断服务程序中修改接地状态,并完成对电源模块的操作。考虑到实际操作中,可能产生接触不稳定的情况,在检测点的上升沿同样产生中断信号,用于检测接触点的状态变化。

2.2通信传输层

链路管理协议(LMP)负责蓝牙各设备间连接的建立和设置。LMP通过连接的发起,交换和核实进行身份验证和加密,通过协商确定基带数据分组大小;还控制无线设备的节能模式和工作周期,以及微微网络内设备单元的连接状态。

2.3应用层会话

应用层逻辑主要为了完成主控设备对受控设备的远程操作和实时的状态获取。主控设备通过周期性的查询获得受控设备的 状态信息,并存储在自身的状态机中,完成后序的操作逻辑。

应用层的逻辑基于消息的发送和应答。为了方便日后对终端功能的扩展,信令和应答均采用文本编码方式。消息格式如下所示

Method SP Request-ID SP VERSION

相应格式如下

VERSION SP STATUS-CODE

其中Method的可选值为

Force-Down, Force-Up, Get-Status, Self-Test

3.结语

接地线是电力检修中必须严格执行且需要高度保障安全的项目。本文针对目前实际操作中的危险和问题,基于现代科技的发展,提出大胆的自动化操作系统设想。在硬件设备中引入蓝牙通信模块、GSM通信模块、以及可选的GPS模块;在软件系统中借鉴信号检测、通信模块传输层建立和应用层会话等实现接地线的全过程状态监测。

本文提出的自动化系统是在现代监测技术的基础上采用了无线通信技术建立起来的远程控制系统。在今后电力系统信息化建设中能有效提高操作的安全性,有利于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改善工作人員的工作环境,同时,也让电力工程管理更加智能化和规范化。

参考文献

[1]刘家军,缪俊.“新型电力检修作业地线装置的研究”.《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09,37(23)

[2]王理金,李金雄.“接地线使用注意事项”,《电力安全技术》,2005,4(7);

[3]周利军,吴广宇,盛进路.“基于GSM的城市配电变压器在线监测系统”.《电力自动化设备》.2005,25(2)

[4]王永基.“剖析电力线路工作挂接地线的几个技术问题”.《电力安全技术》,2002,1(4)

[5]周磊,王婷婷,严小东.“变电站新型接地线改进方案探讨”.《中国科技博览》,2011(30)

[6]孙兵,邓鸿岳,孙伟.“可调式旋转型接地线的研制”.《华北电力技术》,2010(5)

电力安全教育与培训论文 篇4

湘西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电力教研室——彭江鹰

【摘要】我国目前的电气安全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电气安全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的发展也比较缓慢。近几年来,我国平均1亿KW.h电触电死亡1人,是发达国家的20~30倍。特别是近年来,一些特殊行业对电气安全问题重视不够,使电气事故频繁发生。因此,提高我国的电气安全水平已是当务之急。

【关键词】安全态度教育安全知识教育安全技能教育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电几乎进入人们的所有领域,成为最基本的能源,也是国民经济及广大人民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能源。但是电力生产是一门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而生产安全又是这一系统工程中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一般而言,电力生产事故有三类:一是“天灾”,如雷电、大风、暴雨、施工爆破等不可控或不便控的自然因素,有其突发性。二是线路、设备、器材的“先天不足”,有其隐蔽性。三是“人祸”,人为地违法、违规、违章,有其盲目性,且占所有事故中的绝大部分。而“人祸”又可分为三种表现形式:其一是对规章明知故犯,明知这样做不符合要求,但图一时方便或抱着侥幸心理的习惯性违章。其二是对规章似懂非懂,知其一,不知其二,工作中又恰好在其二中发生了问题。其三是对规章不懂装懂,稀里糊涂,发生了事故才”恍然大悟或恍然半悟。

显而易见,电力工作者既是事故的制造者又是事故的受害者。但是,可以肯定地说,所有事故的发生都不是工作人的主观愿望。因此,“我要安全”也就仅仅是一种良好的主观愿望,要真正取得确保电力生产安全这一客观效果,就必须解决好“我会安全”这一根本。安全对于一个电力工作者来说是多么地重要,我们作为培养未来电力工作者的教师,更是应该在同学们走向工作岗位之前,就要在安全态度教育、安全知识教育和安全技能教育这三个方面抓好。

1.安全态度教育

安全态度教育包括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和具体的安全态度教育两个方面内

容。

思想政治教育,包括劳动保护方针政策教育和法纪教育。通过劳动保护方针政策的教育,使同学们提高对安全生产意义的认识,深刻理解生产与安全的辩证关系,纠正各种错误认识和错误观点,从而提高同学们今后走向工作岗位时安全生产的责任感和自觉性。法纪教育的内容包括安全生产法规、安全规章制度、劳动纪律等。通过法纪教育,使同学们认识到自觉遵章守法,是确保安全生产的保障条件。

具体的安全态度教育是一项经常的、细致的、耐心的教育工作,应该建立在对同学们的安全心理学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联系实际地进行。安全心理学是用心理学的原理、规律和方法解决劳动生产过程中与人的心理活动有关的安全问题。其任务是减少生产中的伤亡事故,所以我们可以在进行安全态度教育之前让同学们观看一系列习惯性违章造成的触电事故,以起到警示作用。并引导学生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事故的原因,研究人在劳动过程中心理活动的规律和心理状态,探讨人的行为特征、心理过程、个性心理和安全的关系,发现和分析不安全因素、事故隐患与人的心理活动的关联以及导致不安全行为的各种主观和客观的因素,从心理学的角度提出有效的安全教育措施、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把别人的事故当着自己的教训来接受;把小问题当着大问题来解决;把带有倾向性和危害性的现象消灭在萌芽状态。从真正意义上体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根本方针。

2.安全知识教育

安全知识教育包括安全管理知识教育和安全技术知识教育。安全管理知识教育,包括劳动保护方针政策法规、组织结构、管理体制、基本安全管理方法等知识。

安全管理知识教育主要是针对领导和安全管理人员的,目的是使之能够更好地做好安全管理工作。我们的高职院校的学生的未来工作岗位,是将成为电力部门的员工、电力工程的施工人员或电力设备的设计者、制造者,所以我们教师对于学生应该加强的是安全技术知识教育。

安全技术知识教育,包括基本的安全技术知识和专业性的安全技术知识。基本的安全技术知识是电力部门内所有员工都应该具有的。专业性的安全技术

知识是指进行各具体工种操作时所需要的专门安全技术知识。我们要让我们的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之前,必须掌握的安全基本知识有:安全生产管理、触电事故及现场救护、防触电技术、电气防火与防爆、防雷和防静电。必须掌握的安全技术基础知识有:电工基础知识、电工仪表及测量、安全用具与安全标识、电工工具及移动电气设备。必须掌握的安全技术专业知识有:电力系统基础知识、电力变压器、高压电器及成套配电装置、高压电力线路、过电压保护、继电保护与二次系统、变配电所运行管理等知识。

3.安全技能培训

仅有了安全技术知识,并不等于就能够安全地进行作业操作,还必须把安全技术知识变成进行安全操作的本领,才能取得预期的安全效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让同学们观看视频,看到电力部门的新员工,有安全操作的愿望,也学习了公司基本的安全技术知识,但在实际操作时却出了事故,就是因为缺乏安全技能,力不从心的缘故。要实现从“知道”到“会做”的过程,就要加强安全技能培训。

我们首先要知道安全生产技能是指人们安全完成作业的技巧和能力。它包括作业技能、熟练掌握作业安全装置设施的技能,以及在应急情况下,进行妥善处理的技能。我们的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之前,必须掌握的安全生产技能有:电工安全用具的检查使用、常用电工仪表的正确使用,触电急救的操作,倒闸操作票填写与停、送电倒闸操作,高压成套装置的使用和维护,变压器安装、巡视检查与操作,变配电所二次设备运行监视、巡视、异常判断及处理,高压计量装置的安装,10KV线路的安装。

安全生产技能的训练是对学生所进行的安全作业实践能力的训练。对电力企业现场的安全只靠操作人员现有的安全知识是不行的,同安全知识一样,还必须有进行安全作业的实践能力。知识教育,只解决了“应知”的问题,而技能教育,着重解决“应会”,以达到我们通常说的“应知应会”的要求。这种“能力”教育,对电力企业更具有实际意义,也就是安全教育的侧重点。技能与知识不同,知识主要用头脑去理解,而技能要通过人体全部感官,并向手及其他器官发出指令,经过复杂的生物控制过程才能达到目的。为了使安全作业的程序形成条件反射,这要求安全生产技能的教育实施主要放在“现场教学”。我们电力

专业加大实训设施,进行模块式教学,在实际操作中给予学生个别指导,并督促、监护学生反复进行实际操作,通过多次重复同样的符合安全要求的动作,使同学们形成条件反射以达到熟练的要求。

电力安全与地线 篇5

摘 要:随着现代工业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对电力的需求也随之剧增,用电量超大的重要电力用户也在增加,用电安全隐患亦随时存在。为了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政府相关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管控措施,引领并协同电力企业排除用电安全隐患,杜绝发生用电安全事故;供电企业要分析辖区内电力用户的结构,防范存在用电安全隐患的重要电力用户发生安全事故,同时也维护好电力企业的自身利益。政府与企业联手,以社会民生的福祉为念,共建用电安全新局面。

关键词:政府 供电企业 用电安全

中图分类号:TM92;F426.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3(a)-0175-02

电力是重要社会公共能源,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构建安全用电大环境,光靠供电企业是不行的,必须要政府进行主导,只要政府与企业联手合力,抓住安全供用电的源头,采取有效措施、由点及面层层治理,加强电力设施的保护,共同营造和谐的供用电秩序,才能实实在在地防范用电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广大电力用户的生产生活提供一个安全的用电环境,保证电力工作人员的安全工作平安回家,为社会和谐发展贡献力量。政府与供电企业协同进行用电安全管理的必要性

在用电安全管理问题上,政府与供电企业的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杜绝发生用电安全事故。但是两者之间又存在很大的不同之处:政府有执行法律的权力,但是没有电力方面的专业队伍,电力专业技术的欠缺制约了政府在用电安全管理时权力的发挥;供电企业的电力专业队伍,掌握着专业技能,但是没有执行法律的权力,想进行用电安全管理显得势单力薄,胜之不武。在用电安全管理中,政府与供电企业存在能力互补,所以政企联手,协同管理十分必要。政府参与保护电力设施安全,从根源上为用电安全护航

用电安全管理的根本是要做好电力设施的安全保护工作,保证电力设施不被破坏。电力设施被破坏的原因是多元化的,但是只要政府有关部门、供电公司、人民群众齐心协力,协同配合,对保障电力设施不被外力破坏可以起到有效的防范作用,可以有力降低用电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同时也促使电力企业从企业内部强化用电安全检查及管理工作,给电力设施安全运行提供保障,供电企业要同时抓好用电检查技术水平和用电检查管理水平,双管齐下保安全。同时加强宣传,普及安全用电常识,一心为用户着想,使老百姓安全电也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1 为了保护电力设施的安全,实行施工审批制度

政企协同共建安全用电新局面,共建安全供用电环境,政府应及时制定有关的电力设施保护行政审批制度,把可能对电力设施安全运行的相关因素都纳入政审批的范围之内,如建筑物选址规划、道路交通的线路勘测、水利设施的建设、水池开挖等的建设施工作都列入其中,从根源上排除电力设施安全运行的各种诱因。为了保证电力设施免受各种违章作业行为的侵害,行政审批制度将对电力设施的保护从企业行为转化成了政府行为,强化了电力设施保护的力度,扭转了以往供电企业电力设施保护势单力薄的局面。

2.2 为了保护电力设施的安全,严惩不法行为

电力设施的安全运行是安全用电重要基础,保护电力设施严打盗窃破坏电线电缆、电力设施的违法行为,大力维护国家、企业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根据国家颁布的《电力法》和《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的相关规定:任何个人和单位都不能损害发电设施、变电设施和电力线路设施及其有关辅助设施,否则严惩不贷。只有依法严厉惩罚违法破坏行为,才能震慑犯罪分子。电力设施保护工作要根据电力管理部门、公安部门、电力企业和人民群众相结合的原则,形成政府、企业和人民群众联动机制,全社会整体合力协同共创用电安全大环境。

2.3 科学规划电网,是减少用电安隐患的重要途径

政府相关部门对电网发展进行科学规划,是电网安全运行的必要保障,是防范用电安全事故行之有效的重要途径。政府要具有前瞻意识,从战略高度来对城乡电网的发展进行统筹规划,引领电力能源的优化配置布局合理,满足现代社会经济的用电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均要按照电网发展统一规划部署,在电力设施占地、电力廊道落实和政策执行等各个方面提供方便,优先为办理相关的电网建设审批手续,共同推进电网建设的顺利进行。政府与企业联手协同安全用电管理的具体措施

3.1 政府与供电企业协同制定用电安全奖惩措施

供电公司可以与政府有关部门联合制定科学合理的奖惩措施,对典型的用电安全用户、电力设施管理完善的标杆单位进行表彰,一方面是为了鼓励,另一方面也是其他电力用户树立榜样。反之,对发生用电安全事故的企业和单位要采取惩戒措施,进行通报批评,唤醒他们的用电安全意识。

3.2 政府与供电企业协同举办电工培训班,提高电力用户进行用电安全防范能力

一方面政府有关部门要出台对电工上岗资质的相关文件,以及电工技能考核和审查办法。供电企业则要利用自身拥有的专业技术资源,组织专业电检技术人员,走上门去,主动为各大企业、单位服务。借此向用户宣传有关用电安的法律法规,提高用户的用电法律意识;帮助电力用户分析检查受电设备是否存在问题,做个合格的“电保姆”、“电参谋”;地方政府有关部可以协同供电企业组织各企业单位的电工进行用电安全专题培训,提高户用电安全防范水平,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

3.3 政府与供电企业协同强化重点管理,狠抓细节,夯实安全基础

重要电力用户即在供电公司辖区内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如果电力设施出现故障导致供电中断,有可能产生人员伤亡、污染环境、造成较大的社会经济损失、引发社会混乱的电力用户,以及对供电可靠性要求很高的用电场所。对重要电力用户要进行重点管理,遵循“政府主导、责任明确、分层管理、重点防范”的原则。政府主导,即政府相关职能要尽快完善法规、制定划分重要电力用户分级标准、重点防范重要电力用户的安全隐患确保用电安全;明确责任,政府、电力用户、供电企业三方的安全责划分明晰;分层分级管理,对重要电力用户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等级划分,重点防范,狠抓细节。

(1)供电公司对每个重要电力用户都要配备对口的责任人,对重要电他们的电工、维修人员、管理人员进行技术帮扶,帮助他们养成规范化操作的习惯,确保用电安全。

(2)要?力用户电力设备进行登记造册,建立电力设施档案,并对设备进行运行风险评估,指导用户如何提高电力设施管理水平。

(3)根据电力用的重要等级组织日常例检和设备专项检测,其目的是发现问题然后解决问题。无论是日常例检和设备专项检测都必须要有全过程的安全监护,要预先做好安全防护措施。检查过程中若发现存在用电安全事故隐患,应督促电力用户制定整改措施并严格落实,存在重大用电安全隐患不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的,应向地方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汇报并存档。结语

政企联合、群众参与联手协同共建安全用电新局面,是一项意义深远公共事业,虽然任重道远,但是只要我们共同努力,共同探索,利用现有的经验,必定会卓有成效的。

参考文献

电力安全与地线 篇6

1、电力通信网的构成及特点

电力通信网是由光纤、微波及卫星电路构成主干线, 各支路充分利用电力线载波、特种光缆等电力系统特有的通信方式, 并采用明线、电缆、无线等多种通信手段及程控交换机、调度总机等设备组成的多用户、多功能的综合通信网。

1.1 电力通信的几种主要方式。

1.1.1 电力线载波通信。

电力线路主要是用来输送工频电流的。若将话音及其他信息通过载波机变换成高频弱电流, 利用电力线路进行传送, 这就是电力线载波通信, 具有通道可靠性高、投资少、见效快、与电网建设同步等得天独厚的优点。除此之外, 电力线载波通信中还有利用电力线路架空地线传送载波信号的绝缘地线载波等方法。与普通电力线载波比较, 绝缘地线载波不受线路停电检修或输电线路发生接地故障的影响, 而且地线处于绝缘状态可减少大量的电能损耗。

1.1.2 光纤通信。

由于光纤通信具有抗电磁干扰能力强、传输容量大、频带宽、传输衰耗小等诸多优点, 它一问世便首先在电力部门得到应用并迅速发展。除普通光纤外, 一些专用特种光纤也在电力通信中大量使用。

1.1.3 其他

电力通信网中还有传统的明线电话、音频电缆及新兴的扩频通信等方式。

1.2 电力系统通信的特点。

公用通信网及其他专网相比, 电力系统通信的特点主要表现为:要求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灵活性;传输信息量少、种类复杂、实时性强;具有很大的耐“冲击”性;网络结构复杂;通信范围点多面广;无人值守的机房居多。

2、光纤通信技术应用

由于光纤通信具有抗电磁干扰能力强、传输容量大、频带宽、传输衰耗小等诸多优点, 它一问世便首先在电力部门得到应用并迅速发展。除普通光纤外, 一些专用特种光纤也在电力通信中大量使用。电力特种光纤泛指OPGW (光纤复合地线) 、OPPC (光纤复合相线) 、MASS (金属自承光缆) 、ADSS (全介质自承光缆) 、ADL (相/地捆绑光缆) 和GWWOP (相/地线缠绕光缆) 等几种。目前, 在我国应用较多的电力特种光缆主要有ADSS和OPGW。

2.1 光纤复合地线。

光纤复合地线——OPGW (OpticalGroundW ire) OPGW又称地线复合光缆、光纤架空地线等, 是在电力传输线路的地线中含有供通信用的光纤单元。即架空地线内含光纤。它使用可靠, 不需维护, 但一次性投资额较大, 适用于新建线路或旧线路更换地线时使用。它具有两种功能:一是作为输电线路的防雷线, 对输电导线抗雷闪放电提供屏蔽保护;二是通过复合在地线中的光纤来传输信息。OPGW是架空地线和光缆的复合体, 但并不是它们之间的简单相加。OPGW缆除满足光学性能外, 还完全满足架空地线的机械、电气性能要求。因此可应用于所有具有架空接地线的输配电线路。光纤单元被置放于保护管内或金属骨架内。得到了充分的保护。使光纤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OPGW应用于新建线路时, 并不增加建设费用 (与总的费用比较) 。OPGW应用于旧线路时。只需把原来的地线更换下来即可, 而不用对杆塔进行加固或重新设计负荷等。OPGW的安装方法与电力线的张力放线完全一样。不需要特殊的安装机具和工具。常见的OPGW结构主要有三大类, 分别是铝管型、铝骨架型和 (不锈) 钢管型。根据我国电力系统目前的现状, OPGW对于进一步发展我国电力工业, 进一步提高输电容量, 使架空线超高压化及高自动化, 都是必不可少的。由于我国地域广阔, 电力传输线路长, 尤其是水力资源大部分集中在西部, 而工业城市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 因此这就需要大量的长距离超高压架空线来输送电力和信息。OPGW是一种高技术产品, 国外近几年对该产品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步, 这使得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同时, 国内对OPGW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这一切都向我们预示着OPGW光明的前景。

2.2 光纤复合相线

光纤复合相线——OPPC (Optical Phase Conduc-tor) 在电网中, 有些线路可不设架空地线, 但相线是必不可少的。为了满足光纤联网的要求, 与OPGW技术相类似, 在传统的相线结构中以合适的方法加入光纤, 就成为光纤复合相线 (OPPC) 。虽然它们的结构雷同, 但从设计到安装和运行, OPPC与OPGW有原则的区别。OPPC充分利用电力系统自身的线路资源, 避免在频率资源、路由协调、电磁兼容等方面与外界的矛盾、用于电力通信的一种新型特种电力光缆。二十世纪80年代, 一些国家允许将OPPC用于150KV以下的电力系统中, 并已经在欧洲、美州等国家广泛架设运行。目前, 它已经在更高电压的电力线路得到应用。在我国现行电网中, 35KV以下的线路一般都采用三相电力系统传输, 系统的电力通信则采用传统的方式进行。如果用OPPC替代三项中的一相, 形成由两根导线和一根OPPC组合而成的三相电力系统, 不需要另外架设通信线路就可以解决这类电网的自动化、调度、通信等问题, 并可大大提高传输的质量和数量。OPPC在工程设计中可参照OPGW和三相导线的设计规范。如弧垂张力、挂点的计算、配盘、档距等。在OPPC工程的施工中, 需要在运行的相线中将光纤单元分离出来, 涉及到光纤接续和光电子分离技术。对接续的技术、高压绝缘有严格要求OPPC的接头盒和其他光缆使用的接头盒不同, 分为中间接头盒和终端接头盒。在国外产品成熟的基础上, 国内已自行研制出同类的产品。

参考文献

[1]毛谦.《我国光纤通信技术发展的现状和前景[J]》.电信科学, 2006, (8) .

[2]牛忠霞.《光纤通信》郑州科技学院内部使用资料2010.

[3]胡庆.《光纤通信系统与网络 (修订版) 》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08.

电力安全与地线 篇7

关键词:电力系统;安全运行;技术改造

在当前我国电力系统系统发展中,依旧有一些制约因素存在,并且主要表现在两个大的方面,一方面是在外送过程中电网存在的问题;另一个方面是供电网的供电末端有一定问题存在。该问题的存在主要是由于我国在初期建造电力系统的过程中,没有给予用户对电网使用建设高度重视。为了能够与当代技术发展相适应,充分的满足用户对电网使用各个方面的要求,改革已经成为了重要举措。

1对电力系统的运行现状分析

由于我国在电力系统发展方面依旧较为落后,因此,当前在电力系统运行中还有很多问题存在,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即:

1.1电力系统的荷载没有均衡分布

目前,由于我国在电网设计中还使用较为传统的设计方式,为此在设计中还有一些不合理的现象存在。加之我国各地区发展不够平衡,导致电网和在区域以及无荷载的区域内划分不够平衡,这导致出现了电路负荷载功率同样出现了不平衡的问题。例如:有一部分地区还处于发展的阶段,当前供电网所有供电能力已经无法满足居民电力供应需求,这导致供电网出现了超负荷运行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之下如果电网继续运行,必将损耗极大的功率,这会导致出现能源浪费的现象。为此,应该彻底的改造国家电网系统,从而有效避免在用电过程中给电器设备带来损害。

1.2配电设备缺少合理布局

当前在电力系统布局中依旧有布局不合理问题存在,当前在不同地区的发展中依旧存在着极大的差异,如果在供电体系设备布局方面依旧采用传统的布局方式进行布局,那么势必会给电力消费的分配带来不合理的结果,同时也会给用户的正常用电以及生活带来消极的影响。为此,在电力供应的整个过程中,应该对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严格的调查,从而合理的分配电力供应。部分供电单位为了能够减少在电网改造方面的资金投入,没有适当的更新原有的线路以及设备,而是直接的把一些新的设备引入到原有的电网设备之中,这种行为给电网带来了极大程度的影响,同时也会导致出现一系列的不良反应,给电网系统的正常操作带来冲击。

1.3配电设备陈旧

在近年来检修电网过程中已经发现,有很多地方的电网线路已经出现了老化的问题,并且供电设备陈旧,如架空线比较陈旧,电缆线使用的时间过长,也有部分电缆线出现了老化的问题。同时,隔离开关、配电变压器以及一些其他的设备陈旧落后,无法与现代供电设备要求相符合。如果不及时的更新设备与线路,必将会给电力系统的自动化管理带来消极的影响,同时也会出现资源浪费的现象,这会严重的冲击电力行业的发展。

2改造电力系统应该坚持的原则分析

由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各个方面因素的存在,如果要对电力系统进行重新的建设与规划,必将会成为一项艰难的任务,为此,最为适宜的方式就是在原有的电力系统基础上适当的进行改造,从而能够与当地电力系统基础要求相符合,从而为改造电力系统技术提供保障。为了能够保证改造后的电力系统符合用户的用电要求,相应的电力部门必须要编制好统一的规划设计,放远眼光,从而确保改造电力系统过程中所使用的设备以及改造技术等能够与现阶段的发展要求相符合。为此。在改造电力系统的过程中,应该坚持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即:

(1)确保供电线路以及供电设备的质量;

(2)应该保证改造技术的先进性,使之与当地的地区经济发展趋势相符合;

(3)要确保改造以后的电力系统运行和维护工作简单,确保电力系统能够高质量的运行;

(4)要确保电力系统在改造以后,能够有充足的安全性与经济性作为保障。

3对电力系统的运行管理与技术改造的分析

要提升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效率,就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即:首先,应该建立电力系统运行部门,建立健全的制度。为了能够确保电力系统运行能够有效的管理,相应的供电单位可以设立相应的配电运检组,负责电力系统的运行和维护工作。同时,运检小组还需要在整个工作的过程中严格的检修供电线路,不断的进行巡视和检修工作。为了能够提升运检小组的工作效率与质量,需要对其工作人员进行严格的培训,提升其综合素质。成立运检小组能够缓解配电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减少工作人员的任务量,同时还能够有效的避免由于区域之间存在的差异,给配电管理带来消极影响。另外,运检小组的成立能够及时的发现电力系统中的问题,以有效的解决其问题。最后,在改造电力系统的过程中,应该本着“小容量、密布点、短半径”的基本原则。在近几年变电站发展中,已经发生了很多由于变电站超负荷而导致线路烧毁问题的出现。这些事故的发生明确表示,仅仅增加变压器的容量是不可能将电力系统中存在的问题从根本上解决的。只有应用新建台区的方式来分开负荷的分布,将供电变径缩短,有效的缩减损耗,才能够有效的提升电力系统在运行中的安全性,并且确保运行的效率。

4总结

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分析了电力系统的运行现状、改造电力系统应该坚持的原则以及电力系统的运行管理与技术改造。从分析中明确了当前我国电力系统维护与技术改造中还有很多不足存在,这些不足不仅影响着电力系统运行效率,还给我国电网企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冲击。为此,要提升电力系统运行效率,提升电力系统改造技术效率,就需要做好维护与管理电力系统的工作,如提升管理力度等等,从而为整体电力系统的运行创建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电力安全与地线 篇8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电力系统生产运行越来越依赖于计算机通讯及程控技术,尤其是近几年,以“智能电网”为代表的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多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同时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也多次被提及,电力行业的信息化建设作为国家意志的体现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

但当我们在享受信息化技术带来的高效和便捷的同时,电力行业所面临的网络与信息安全风险也与日剧增。

我国电力行业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开展情况

2000年以来,我国相继发生了“二滩电厂停机事件”、“故障录波器事件”、“逻辑炸弹事件”、“换流站病毒感染事件”等多起电力行业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事故影响,威胁到了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同时也暴露出了我国电力行业在网络安全接入方面、安全生产管理方面、人员信息安全培训等方面存在薄弱环节。

针对类似电力信息安全事件,2002年,原国家经贸委发布第30号令《电网和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及调度数据网络安全防护规定》,对电网和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防护提出了要求。国家电监会成立后,对电力二次系统及网络信息安全防护明确提出了“安全分区、专网专用、横向隔离、纵向认证”的总体防护策略,并制定印发了《电力行业网络与信息安全信息报送暂行办法》、《电力行业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预案》、《电力行业网络与信息安全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管理办法,使电力行业网络与信息安全防护的理念更加系统化、具体化,增强了可操作性,电力行业网络与信息安全防护工作进入了实质性建设阶段。

对比国外发达国家相对孤立、松散的电力行业信息安全防护现状,我国的电力行业信息安全防护工作在组织管理、部署实施、企业参与积极性等方面具有更为明显的优势。截至2011年底,全国电力安委会成员单位中的15家电网和发电企业90%以上的单位已按照“安

全分区、专网专用、横向隔离、纵向认证”的要求完成了生产控制大区和管理信息大区的物理隔离改造,通过认证、加密、访问控制等技术手段实现了远程数据传输、控制及纵向边界的安全防护。其中电网企业较发电企业,省级以上调度单位较地级调度单位,33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较220千伏变电站信息安全防护工作开展的更快、更全、更好。通过加强电力行业信息安全防护工作有效保证了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重要保电时期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和可靠供电。但在取得一系列成效的同时,问题和不足也相对明显。问题:法规标准不全责任落实不明技术保障不力

(一)信息安全法规和标准体系建设不全面对新形势下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发展需要,电力行业信息安全在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方面的问题也逐渐显现。一是法规和标准建设相对滞后,缺乏总体规划;二是规范和标准互通性和协调性不强,部分规范和标准的可执行性较差;三是部分规范和标准已不适应现实需要,尤其是新能源、新技术和新模式的引入,原有的信息安全防护标准无法应对某些新型信息安全的威胁;四是部分信息安全规范和标准在行业内难以得到切实落实。

2007年国家电监会启动了电力行业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工作,并编制印发了《电力行业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和《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行业信息安全法规和标准体系初步形成。但对电力行业信息系统等级保护的具体要求和规范意见,以及后续的信息系统等级测评和督促检查机制却仍未建立起来。

(二)组织体系与责任落实不明当前,电力行业中普遍存在重生产安全轻信息安全的状况,电力企业对信息安全重要性的认知程度也存在经济发展水平和所在地域上的差异。即便企业高层逐步认识到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也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信息资源在公司的战略资产中的地位受到高层重视,但具体情况不甚清楚;二是信息安全工作缺乏明确的概念描述和参数指标;三是信息安全工作的责任与职能落实不够清晰,大部分电力企业未设立信息安全

专岗。

(三)网络和数据安全防护不完善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来自互联网上的病毒、木马、黑客攻击以及计算机威胁事件,都时刻威胁着电力行业的信息系统安全,成为制约行业平稳、安全发展的障碍。因此,维护网络和数据安全成为行业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电力企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建立了相对安全的分区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和冗灾备份系统,220千伏及以上主网信息安全防护体系已较为完善,基本保障了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但细追究起来,电力行业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规划、配电网信息安全防护建设及灾备系统建设还不够完善,还存存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网络安全防护体系缺乏统一的规划;二是11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纵向数据传输安全性防护推进工作有待加强;三是网上营销管理系统防护能力有待继续加强;四是对数据安全重视不够,数据备份措施有待改进。

(四)技术支撑及后勤保障有待加强随着近几年信息安全重要性的逐步凸显,电力行业信息安全工作逐步得到重视,行业信息安全专业技术队伍不断发展壮大。部分大型国有电力企业已经建立了专门的科技信息部门,并设立专岗、专职人员负责信息安全工作。但是,仍存在着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随着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后续系统测评工作未能及时跟进,目前社会上有资质的测评机构大都缺乏必要的电力运行基础知识;二是信息安全人才队伍依然存在着结构不合理、后续教育不足等问题,此行业的人才培养有待加强;三是信息安全队伍不稳定,人员流动性较大,甚至有的已经设立信息安全技术部门的单位出现了撤编的情况。

建议:完善法规标准开展专项检查提高防护水平

(一)进一步完善法规和标准体系首先,在法规规划上,要统筹兼顾,制定科学的信息技术规范和标准体系框架。

一是全面做好立法规划;二是建立科学的行业信息安全标准和法规体系层次。建议将行

业信息安全标准和法规体系初步划分为3层:第一层是国家制定的信息安全保密法规;第二层是电监会制定的部门规章及管理规范性文件;第三层是电力行协及企业系统内部在电监会总体协调下组织制定的制度文件。其次,在法规制定上要兼顾规范和发展,重视法规的可行性。最后,在法规实施上要坚持规范和指引相结合,重视监督检查和责任落实。

(二)深入开展电力行业信息安全专项检查工作1.提高对信息安全工作的重视度。通过安全委开员会宣传做好信息安全工作的重要性,提高电力企业做好信息安全工作的认识。通过培训和定期组织开展电力行业信息安全专项抽查,督促并帮助企业及时查找自身漏洞并落实整改,做好防微杜渐工作。

2.制定行业标准积极落实信息安全等级保护。

行业监管部门在推动行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中的作用非常关键,应进一步明确监管部门推动行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任务和工作机制,统一部署、组织行业的等级保护工作,为该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组织保证。同时,应对各单位实施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情况进行测评,在测评环节一旦发现信息系统的不足,被测评单位应立即制定相应的整改方案并实施,监督机构负责督促其整改。

3.加强网络安全体系规划以提升网络安全防护水平。

(1)以等级保护为依据进行统筹规划。等级保护是围绕信息安全保障全过程的一项基础性的管理制度,通过将等级化的方法和安全体系规划有效结合,统筹规划电力行业网络安全体系的建设,建立一套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将是系统化地解决电力行业网络安全问题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

(2)加强网络访问控制提高网络防护能力。对向电力行业提供设备、技术和服务的IT公司的资质和诚信加强管理,确保其符合国家、行业技术标准,同时签订必要的保密协议。根据网络隔离要求,逐步建立生产控制区与管理区、办公区与互联网、网上营销各子系统间

有效的网络隔离。技术上可以对不同的业务安全区域划分Vlan或者采用网闸设备进行隔离;对主要的网络边界和各外部进口进行渗透测试,进行系统和设备的安全加固,降低系统漏洞带来的安全风险;在网上营销管理方面,采取电子签名或数字认证等高强度认证方式,加强访问控制;针对现存恶意攻击网站的事件越来越多的情况,要采取措施加强网站保护,提高对恶意代码的防护能力,同时采用技术手段,提高网上交易客户端软件使用的安全性。

(3)加强对员工的信息安全培训。除了要加强网络安全技术人员的管理能力和专业技能培训外,还要加强对全体电力职工的信息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其信息安全保密意识,并掌握基本的信息安全防护技能,从而整体提高电力行业信息安全的管理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

4.扎实推进行业灾难备份建设。

无论是美国的“9.11”事件,还是我国2008年南方冰雪灾害和四川汶川大地震,都敲响了灾难备份的警钟。电力行业要针对自身需要,对重要系统开展灾难备份建设,制定相关的灾难应急预案,并加强应急预案的演练,确保灾难备份系统应急有效,使应急工作与日常工作有机结合。

5.加强监管技术队伍建设。

电力安全与地线 篇9

广西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促进会第一届理事会

单位名单

一、理事会理事长单位 广西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

二、副理事长单位

(一)中国燃气广西管理中心

(二)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广西分公司

(三)广西高普工业设备有限公司

(四)广西淦耀贸易有限公司

(五)南宁工建起重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三、常务理事单位

(一)中国石油天然气第六建设公司

(二)广西梧锅锅炉制造有限公司

(三)通力电梯有限责任公司南宁分公司

(四)广西华烁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五)广西南宁威沃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六)广西欧日电梯有限公司

(七)广西世奥电梯空调工程有限公司

四、理事单位(20名)

(一)广西建工集团第二安装建设有限公司

(二)广西优耐特楼寓设备有限公司

(三)广西材源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四)南宁菱日楼宇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五)广西广维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六)广西佳迅管道工程有限公司

(七)广西桂林浩佳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八)桂林朗迅化工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九)广西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柳州分院

(十)广西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桂林分院

(十一)广西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梧州分院

(十二)广西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北海分院

(十三)广西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防城港分院

(十四)广西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钦州分院

电力安全与地线 篇10

电力企业安全管理新思路探索

摘 要:对安全管理必须树立系统管理理念、人本管理理念、动态管理理念、追求长期利益理念进行了阐述;提出了完善符合安全系统管理的工作机制、建立安全生产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的机制、积极争取建立电力企业安全投入的合理回报机制,努力提高安全效益;研究充实完善安全工作的定量分析水平,探索以人为本,加强安全管理的思路,以求对安全工作有所帮助。关键词:电力企业;安全管理;新思路;探索

安全工作是电力企业永恒的主题,是电力企业生存发展的大局。电力企业在安全处理上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电网的发展仍有一定的差距。例如,还存在对安全生产思想认识不够,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到位,不能正确处理安全与效益、进度的关系,安全投入不足,抓安全生产的态度不坚决,作风不扎实,习惯性违章现象屡禁不止等现象,安全生产管理呈现要前进一步都难的局面。这些现象只是问题的表面,其本质主要还是观念和认识的问题。在新形势下,要取得安全管理新的突破,必须与时俱进,更新观念,提高认识,探索新思路。

一、更新观念,提高对安全管理的认识(一)树立安全系统管理理念

安全工作是一个结构复杂的开放系统,它包含人员、设备、物料、检测手段、工艺方法、信息和环境等多种因素,是一项系统工程。安全管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具有“全方位、全过程、全员性、全天候”的特点,受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的制约,需要在从生产到流通直至消费的各个环节中,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技术、法制、宣传教育等各种手段,促进各方面通力合作,共同努力,协调好整个系统中每个要素,使其运转处于正常、平稳状态,达到保障安全的目的。

我们在安全生产管理中,要摒弃一些错误认识,如认为安全管理主要局限于生产领域,只针对生产领域去了解和处理存在的危险和隐患,片面、零碎地解决安全问题,认为安全生产主要是安全管理部门的事等等。要树立以安全系统为研究对象,针对由人员、设备、电网、自然和社会环境等要素构成的动态安全系统,用新思想、新技术、新方法对企业安全各要素进行战略重组,树立全方位、多层次、全员参与、全过程、一体化地解决具体问题的安全系统管理理念。(二)树立安全人本管理理念

在安全管理中,人既是保护的对象,又是实现安全生产的第一要素,人是事故的受害者,又往往是肇事者,当然要强调以人为本。

所以,我们在管理安全生产中,要摒弃由于受封建社会文化和传统计划经济影响而形成的重物轻人,或重技术不重人,靠权力不靠人的以物为中心的思想。要把安全管理活动中人的因素提到中心地位,深入细致地研究人的思想行为变化和不同时期的安全工作方法,树立安全人本管理理念。(三)树立动态管理理念

在建设、生产过程中,受科学、技术、经济等的限制,我们的认识

有局限性,从而引发或加剧各种事故隐患,而且还会导致一些新的事故产生;人的生理极限也会造成某些行为失误,引发事故,人的智力局限也会引起种种失误,受社会、心理、教育等因素影响会不自觉地制造危险,所以不可能杜绝一切事故。安全活动中人、物、人与物三要素均衡协·23·理想化的绝对安全,在现实中并不存在。

安全只是人们生理上和心理上对伤害和损失这种概率事件的承受、容忍程度。安全度和危险度是一种互补关系:安全度=1-危险度,危险度=危险发生后果×危险发生概率。社会把能够满足大多数人安全需要的最低危险度定为安全指标,只要事故率低于此指标,人们就认为是安全的。在不同地区经济、技术条件下和不同环境中,安全指标往往是不同的。

安全系统中的人、设备、环境等,随时间推移、科技进步、经济和社会发展而变化,不变是相对的,变是绝对的,它是一个人、物、人与物的关系三者有机结合的动态系统。

所以,我们在安全生产管理中,要摒弃那种把安全理解为绝对,制定不切实际的高指标的做法;摒弃那种只注意安全相对静止的一面,对安全生产中的人、设备、电网结构、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认识不足,依靠突击式、运动式的方法抓安全生产的思想和行为。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经济、技术条件和不同环境,科学制定不同的安全指标;同时安全管理要立足于变,密切注意、跟踪内外条件随时间、空间的变化,及时适应变化,不断变革、改进,不断提高应变力,安全工作永远只有起

点没有终点。

(四)树立追求长期利益理念

安全活动是为了获得安全而进行的一种投资活动,以获得良好的安全经济效益为目的,安全投入包括进行事先预防、控制事故发生的主动投资和为处理事故的被动投资。和其他有投入产出的经济活动相比,短期内安全的产出与投入并不是简单对应的,即不一定多投入就多产出,少投入就少产出,而表现为长期过程,并借助实际事故的少发生才会表现出来,安全投入在短期内往往给人以劳而无功的错觉。

安全不仅可以减少负效益———事故损失,而且可以带来间接的正效益———良好的安全生产秩序可大大提高工效、降低消耗,还可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声誉,不仅有经济效益而且还有社会效益,具有高收益的特点。安全管理追求的是企业和社会的长期利益。

所以,我们要摒弃只顾眼前经济利益,忽视安全投入的思想和行为。树立追求长期利益的理念,处理好安全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即处理好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

二、探索新思路,加强安全管理(一)完善符合安全系统管理的工作机制

按照安全系统管理的思想,企业安全生产状况是企业各项工作的综合反映,即企业管理的综合反映。安全生产工作要渗透到各部门、各环节,与各部门具体业务结合起来,各职能部门在各自业务范围内都有安全生产的职责,故安全生产不光是安全生产部门和人员的事,而是

人人有责,应由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同时各职能部门的工作也是为安全生产服务的,各职能部门的工作不仅仅是各职能部门人员的责任,也是安全生产管理者的职责。所以安全生产管理者和各职能部门之间要建立伙伴关系,通过安全生产管理者和各职能部门的协调配合使各职能部门的管理实践与公司安全生产的战略目标一致。要形成这种相互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各部门要了解公司的安全技术和管理知识,要更多地为公司安全生产管理者提供服务和咨询,让安全生产管理者参与本部门与安全生产相关政策的制定;安全生产管理者要了解与本公司的管理相关的各种管理知识,有效地参与各部门相关政策的制定,并组织实施各部门制定的相关政策。

(二)建立安全生产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的机制

安全效益表现为长期过程,并借助实际事故的少发生才会表现出来。电力系统绝大部分事故都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设备的不安全状态以及环境不良影响与干扰等叠加而成,具有偶然性。如果仅仅以利润和事故来考核,就会使得管理者对安全工作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依靠突击式、运动式的方法抓安全;心存侥幸心理的管理者就会忽视、放松安全管理,形成削减、挤占安全投入的短期行为,以牺牲安全为代价换取利润;也会使职工心存侥幸心理,致使习惯性违章屡禁不止。所以要建立安全生产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的机制,加强安全生产过程考核。对安全生产管理者和各部门既要以利润和事故进行考核,同时更要用安全性评价结果对他们进行过程考核。对职工既要以工作

完成量和事故进行考核,同时更要用平常违章的数量、安全生产技能等安全能力和行为进行过程考核。并且要采取相应的激励机制,使这种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综合考核结果与管理者、职工的个人需求和发展结合起来,以激发他们自觉地从多方面采取措施,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实现安全的自主管理。

(三)积极争取建立电力企业安全投入的合理回报机制

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促进生产。安全与生产不是对立关系,而是辩证统一关系,都是为了全社会劳动者的利益,不能把安全理解为为了生产,只是促进生产的手段,而应认识到安全也是一种产品,安全生产不仅是安全地生产,而且是生产安全,满足人们的安全需要,由于生产安全要花费很多劳动,所以安全产品具有很大价值。

一般企业的安全投资可以通过降低产品的失效费用、提高产品的可靠度来提高产品价值、提高生产能力,生产更多产品而得到安全投资回报,产生安全效益。电力企业为预防社会涉电和电网事故而进行的安全投入,它的安全效益主要体现为社会效益和用电企业获得效益,而且为防止社会涉电事故和提高电网的可靠性,它的投入往往非常巨大,现在的电价定价机制没有反映这一特点,所以这部分安全投入电力企业无法得到补偿,更无法谈安全效益。因此应积极争取在制定电价机制中,把安全价值的实现作为重要内容,使电力企业的安全投入得到补偿和回报,以提高电力企业安全投入的积极性和投入能力。同时由于电力设施点多、面广、处在不同行政区域、涉及的都是社会上的人

或各企业,所以电力设施保护光靠电力企业是不可能实现的,它的效益主要体现在社会效益上,因此要游说政府加大对电力设施保护的力度,以确保安全。(四)努力提高安全效益

安全效益的提高可以从事实上帮助人们认识安全投入能产生好的效益,从而自愿加大安全方面的投入。因此我们要尽一切能力去减少事故发生量、危害事件发生量,通过实现安全过程的优化,来提高安全效益。

要努力改善安全功能与安全投入之比,提高安全价值,要从以下两方面努力: 其一,在进行系统分析和安全评价后,根据存在的问题及问题的严重程度,在总结以往投入的经验教训上,有针对性地选定安全投入的方向,按轻重缓急和能力许可的原则安排好投入的次序和规模,解决安全问题,使安全投入的能力充分发挥。

其二,对于不同地区、条件和环境来说,目标和标准一般是不同的,安全目标并非越高越好,要根据不同情况,科学确定安全目标;要在制定的安全目标基础上,以系统的、超前性预防及治本为主的思想为指导,采用综合治理的方法,制定多种方案,综合考虑多种方案的经济性、适用性,通过决策手段对安全措施方案进行优选,使安全投入达到高效。

(五)研究充实完善安全工作的定量分析水平

由于安全投资一般不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而主要通过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来体现其价值,安全投资的经济效益融合在我们生产过程和社会中,不可能单独地、及时地显现出来,表现为长期过程。因此要尽可能通过有效的方法把安全投资以后产生效益的最佳程度表达清楚,使我们更明确地清楚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使政府、社会、企业管理者和员工看到安全投资的经济效益,从而自觉地加强安全投入,重视安全投资,重视安全工作。所以要不断地研究充实完善我们安全工作的定量分析水平,使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和安全投资带来的经济效益分析充实完善起来,改变现在安全工作中定量分析相对较少,模糊性较强的现状。(六)以人为本进行安全管理

在安全管理中不仅要依赖生产中的技术装备、生产组织水平,更要以人为本,深入细致地研究人的思想行为变化,把人文关怀贯穿于安全管理的全过程。改进宣传教育工作,建设安全文化,强化安全意识,塑造安全人格,提高人的安全素质。

要注重调动员工的安全管理积极性,使之成为安全因素。更加深入到职工的微观心理层面,根据他们的不同需求,采取不同方式有效地激励,持续不断地激发并满足职工的需要。对取得成功的职工进行积极引导并保持激励的效果,不断为他们创造新的需要,使他们能不断前进,为遭受挫折的职工提供一个又一个新的机会,以保护他们的积极性,不使他们产生消极和对抗行为,给他们新的希望。

在工作中,要根据职工的个性、心理、生物节律合理安排工作,合理搭配工作群体。为防止由于人的生理原因造成失误,在建立完善的制度和执行标准化作业等管理措施的同时,要加强技术上的容错能力建设。在安全管理上要切实保障职工安全生产的知情权、建议权、批评权、拒绝违章指挥或强令冒险作业权、紧急撤离避险权。

安全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安全管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具有全方位、多层次、全员参与、全过程的特点,受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的制约。我们必须与时俱进,更新观念,探索新思路,系统地想对策,一体化地解决问题,达到安全生产良性循环的最佳状态。参考文献:

上一篇:高校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下一篇:无限极制度讲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