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借景抒情的散文

2024-10-19

写借景抒情的散文(精选8篇)

写借景抒情的散文 篇1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古人说得好,是鹰就要鹰击长空,翱翔于辽阔无垠的蔚蓝色的天空,是雨,就要下得淋漓尽致,潇洒自我,是鱼,就要畅游四方。

拾起一片落叶,枯黄的样子可能会使你,我感到惋惜,可是,只要用手拨开地上的叶子,你会悄然发现,春天在孕育着新的生命,“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是啊,赞扬声、鼓掌声,到处洋溢着别人对你的评价和信任,多少光阴、蹉跎了多少岁月与生命的轮回所积攒起来的荣誉啊,有被泪水浸泡过的、有被痛苦中熬过来的……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念珠在所经历的磨难中磨砺着。

人生如一篇充满着喜怒哀乐而没有结尾的诗篇,在浏览的过程中,也许会有些惆怅,淡雅的悲伤,点滴的快乐,又有些孤独凄凉的寂寞。学会放弃,在人生的旅途中,放下一些沉重的包袱,之后在从一路途中获取新的东西,继续背着沉甸甸的包袱旅行着,勇敢的背着包袱越过沙漠,相信前面总会有一口井水,所谓“苦尽甘来”。跳过潺潺流淌的小溪,翻过浩瀚的森林,你和我,都要不停步伐的继续走,就像种子发芽的原理,永远不要留在寂寞中。

一向乐观的语文老师说:贝,代表财富。所以,我相信“败”也是一种财富,比任何东西都需要,它给予人们伤害,让我们懂得坚强面对,它给予人们折磨,让我们懂得“梅花香自苦寒来”的道理,它给予我们威胁,让我们锻炼了自己的头脑。

充满奢侈的.光阴,我们消磨不起,在金迷纸醉的世界中,我们忽略了以前的努力,停下了自己的脚步,在物质的财富中获得自满。在另一道光阴中,我看到了小芽初发的健康,感受到了泪水布满在织布的滋味,让我有了冲动感,不断努力,哪怕只有一个简简单单的理由,小草总会冲破地皮。

在我心中已铭记了另一句话:风雨后是彩虹。

写借景抒情的散文 篇2

一、以读者的身份初读文本

抒情类散文是作者“情动而辞发”的产物, 重在表现作者的思想感受, 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 其突出的特点是强烈的抒情性。不论教师还是学生, 都是文学作品的阅读者, 阅读时应如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中所说:“慢慢走, 欣赏啊!”即读此类文章, 首先要有一种欣赏的态度, 把自己当成最普通的读者, 以放松的心态去欣赏作品, 以获得最自然的阅读体验和最真实的审美直觉, 这种感性的阅读是进行抒情类散文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如果教师一开始就把文章当做教材去阅读, 必然会带上许多功利性因素, 从而破坏作品本身的整体美, 影响对作品的欣赏与解读。

二、以教师的身份再读文本

古人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文章不是无情物, 尤其是抒情类散文, 它是作者彼时彼地一种情感的迸发, 每一字每一句都传递着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师不可能完全地将文章“回位”, 但至少应尽可能地还原作者最初的创作意图。为此, 教师必须进行拓展性阅读, 弄明白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和情境。

1. 通过“文眼”来理解内容

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 理解抒情类散文, 要善于抓住能够体现散文之“神”的“文眼”。“文眼”就是课文中最能体现文章主旨的词句, 它能揭示作者为文的缘由与目的。“文眼”可以是一个字、一句话、一个细节、一缕情丝, 乃至一景一物。它有时显而易见, 有时则委婉含蓄;有时在篇首, 有时在篇末。解读时只要抓住这个“文眼”, 就可以把握住文章的主旨了。例如《再见了, 亲人》中的后半部分这样写道:“再见了, 亲人!再见了, 亲爱的土地!”这是全文的中心段, 也是全文结构的中心轴。全文围绕这个“文眼”, 描写了中国志愿军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感人场面。抓住了“文眼”, 理解文章如何行文、如何传情达意就迎刃而解了。

2. 凭借想象来感悟意境

在抒情类散文中, 作者往往运用独具质感的优美的语言, 来创设特定的意境。作者在这种意境中, 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实而虚地娓娓道来, 表达其真情实感, 实现物我的统一。在这个过程中, 在经意和不经意间, 作者会在文本中留有一些空白。这些空白, 是催生读者想象的空间。感悟此类散文的意境, 就要抓住文本的这些空白, 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进行想象和补充。丰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 填补文中的结构空间。在这个过程中, 读者就会品出其中之味, 获得艺术的享受。如《大瀑布的葬礼》一文, 文中第三、四两个自然段描绘了大瀑布昔日的壮观。虽然篇幅不长, 但是意境开阔, 富有诗情画意。在鉴赏的时候, 必须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 充分调动视觉、触觉、听觉甚至嗅觉等多种感官来感悟文中的世界;只有学生借助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感受, 才能体会出作者构思的精妙, 感受意境中蕴含的感情。

三、以学生的身份三读文本

例谈散文中的借景抒情 篇3

关键词:意境;交融;相辅相成;和谐;相异;辩证统一

“文章不是无情物”“一切景語皆情语”。散文中的情与景是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情是景的魂,景是情的形。古诗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雅人深致,正在借景言情,若舍景不言,不过日春往冬来耳,有何意味?借景抒情是写景类文章最常用的表现手法,即通过描写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大自然绚丽多姿,一草一木、一花一鸟、一枝一叶,时时会触动我们的心灵。古人有云“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写作时如果把景物描写和抒情结合起来,就可以创造出深远的意境。那么怎样使情感融入到景物之中?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触景生情法

“触景生情法”也就是“情以物兴”,触及外界景物而引起情感,发出感叹抒怀的方法。《故乡的榕树》写久居异乡的“我”,带着小儿子在大榕树下散步,触景生情,由眼前的景引出故乡的情,通过对榕树的描写抒发思乡之情。“故乡的亲切的榕树啊,我是在你的绿阴的怀抱中长大的,如果你有知觉,会知道我在这遥远的异乡怀念着你么?如果你有思乡,你会像慈母一样,思念我漂泊天涯的游子么?”这哪里是对榕树说的,分明是呼唤着故乡的亲人,作者面对榕树捧出一颗赤子之心,抒发感人肺腑之情。又如茅盾《风景谈》中有这样一个写景片段:“这时候,太阳已经下山,却将它的余辉幻成了满天的彩霞,河水喧哗得更响了,跌在石上的便喷出了雪白的泡沫,人们把沾着黄土的脚伸在水里,任它冲刷,或者掬起水来,洗一把脸……”既有自然之景,又有人的活动,接着作者借这一特定景抒发内心的感受;“在这里,蓝天明月,秃顶的山,单调的黄土,浅濑的水,似乎都是最恰当不过的背景,无可更换。自然是伟大的,人类是伟大的,然而充满了崇高精神的人类的活动,乃是伟大中之尤其伟大者。”借风景的描绘赞颂了充满崇高精神的人的活动。

二、情景交融法

“情景交融法”是指在描写景物时,句句流露出感情,将写景和抒情自然地融合在一起,达到“水乳交融”的境地。即作者在描绘景物时,不直接抒情,而是借描绘自然景物和生活场景来渗透自己的主观感情。如苏雪林的《溪水》:“水是怎样的开心呵,她将那可怜的失路的小红叶儿,推推挤挤的推到一个漩涡里,使他滴滴溜溜的打圆转儿;那叶向前不得,向后不能,急得几乎哭出来;水笑嘻嘻的将手一松,他才一溜烟的逃走了。”溪水的快乐,融入的其实是作者的快乐。再如朱自清的散文《绿》中对于梅雨潭绿的描写:“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但这是怎样一个妄想呀。——站在水边,望到那面,居然觉着有些远呢!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借写景传达出作者对梅雨潭绿色的无比喜爱之情。又如朱自清写《荷塘月色》,抓住了月色下的荷塘,荷塘上的月色中的景物特征来写,写景之中流露出一种不满现实,幻想超越现实的淡淡的喜悦之情。内心的“不宁静”和环境的“静美”相辅相成,清单朦胧的景色和淡淡的喜悦、哀愁紧紧的融为一体。

三、寓情于景法

“寓情于景法”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寄托到景物中去,以景衬情的写法。即作者带着自己的某种主观感情(如欢乐、悲哀、苦闷等)去描写客观景物,自觉不自觉地把这种主观感情熔铸到客观景物的描写中,达到景与情的和谐统一。朱自清的《绿》,通过描绘梅雨潭的绿抒发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激情。全文依次写了瀑——亭——潭,处处流露出狂喜之情,把倾慕、欢愉、神往的感情寄托在这一片绿色之中,融情于景,还常常直接赞叹:“那醉人的绿啊”、“那满是奇异的绿啊”,抒发出难以抑制的浓烈的喜悦之情。茅盾的《风景谈》描写北国清晨,朝霞粉红,喇叭嘹亮,两个战士如雕像一般站在岗位上的情景,则烘托了作者对这些英雄战士的由衷敬仰之情。

四、情景相异法

“情景相异法”就是指作者描绘的景和抒发的情似乎是相异的,或是景美情悲,或景丑情美,然而却是一种自然的反衬,辩证的统一,能够更深刻地表达作者的情感。茅盾的《风景谈》,写沙漠风光的单调、平板,反衬了人类活动创造“风景”的庄严、妩媚;石洞雨景画面,写了一个沉闷的雨天,在寂寞荒山的原始洞里,一对青年男女促膝读书的情景,自然界的贫乏,却反衬了人的精神生活的高尚。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应充分体现“融”字,由景生情,由景入情,融情入景,都应该是非常自然和谐的,不能有丝毫的牵强附会,虚情假意。只有真情实意地写景,才能打动读者,才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总而言之,完成以写景为主的文章,要借景抒情,达到情景交融,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也绝不是“难于上青天”的事。只要掌握了方法,再多下点工夫,就必定能写出好文章来。

借景抒情的散文名篇 篇4

篇一:挖荠菜

我对荠菜,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

小的时候,我是那么馋!刚抽出嫩条还没打花苞的蔷薇枝,把皮一剥,我就能吃下去;刚割下来的蜂蜜,我会连蜂房一起放进嘴巴里;更别说什么青玉米棒子、青枣、青豌豆罗。所以,只要我一出门儿,碰上财主家的胖儿子,他就总要跟在我身后,拍着手、跳着脚地叫着:“馋丫头!馋丫头!”盖得我连头也不敢回。

我感到又羞恼,又冤屈!七八岁的姑娘家,谁愿意落下这么个名声?可是有什么办法呢?我饿啊!我真不记得什么时候,那种饥饿的感觉曾经离开过我,就是现在,每当我回忆起那个时候的情景,留在我记忆里最鲜明的感觉,也还是一片饥饿……

吃那些没收进主人家仓房里的东西,‘我还一次也没有被人家抓到过。倒不是因为我的运气格外好,而是人们多半并不想认真地惩罚一个饥饿的孩子。可有一次,我在财主家的地里掰玉米棒子,被他的大管家发现了,他立刻拿着一根又粗又直的木头棒子,毫不留情地紧紧向我追来。我没命地逃着。我想我一定跑得飞快,因为风在我的耳朵旁边呼呼直响。不知是我被吓昏了,还是平时很熟悉的那些田间小路有意捉弄我,为什么面前偏偏横着一条小河?追赶我的人越来越近了。我害怕到了极点,便不顾一切地纵身跳进那条河。

河水并不很深,但是足以没过我那矮小的身子。我一声不响地挣扎着,扑腾着,身子失去了平衡。冰凉的河水呛得我好难受,我几乎背过气去,而河水却依旧在我身边不停地流着,流着……在由于恐怖而变得混乱的意识里,却出奇清晰地反映出岸上那个追赶我的人的残酷笑声。

我简直不知道我是怎么样才爬上对岸的。更使我丧气的是脚上的鞋子不知什么时候掉了一只。我实在没有勇气重新回头去找那只丢失了的鞋子,可我也不敢回家,我怕妈妈知道。不,我并不是怕她打我。我是怕看见她那双被贫困的生活折磨得失去了光彩的、哀愁的眼睛。那双眼睛,会因为我丢失了鞋子而更加暗淡。

我独自一人游荡在田野里。太阳落山了,城用色的晚霞渐渐地从天边退去。远处,庙里的钟声在薄幕中响起来。羊儿咋咋地叫着,由放羊的孩子赶着回圈了;乌鸦也派派地叫着回巢去了。夜色越来越浓了,村落啦,树林子啦,坑洼啦,沟渠啦,好像一下子全都掉进了神秘的沉寂里。我听见妈妈在村口焦急地呼唤着我的名字,只是不敢答应。一种比饥饿更可怕的东西平生头一次潜入了我那童稚的心……

说过了这些,人们也许会理解我为什么对芥菜有着那么特殊的感情。

经过一个没有什么吃食可以寻觅、因而显得更加饥饿的冬天,大地春回、万物复苏的日子重新来临了!田野里长满了各种野菜:雪蒿、马齿苋、灰灰菜、野葱……最好吃的是养菜。把它下在玉米糊糊里,再放上点盐花,真是无上的美味啊!而挖荠菜时的那种坦然的心情,更可以

称得上是一种享受:提着篮子,迈着轻捷的步子,向广阔无垠的田野里奔去。嫩生生的养菜,在微风中挥动它们绿色的手掌,招呼我,欢迎我。我再也不必担心有谁会拿着大棒子凶神恶煞似地追赶我,我甚至可以不时地抬头看看天上吱吱喳喳飞过去的小鸟,树上绽开的花儿和蓝天上白色的云朵。那时,我的心里便会不由地升起一个热切的愿望:巴不得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像荠菜一样是属于我们每一个人的。解放以后,我进了城。偶然,在大菜场里,也可以看到人工培植的荠菜出售。长得肥肥大大的,总有半尺来长,洗得干干净净,水灵灵的。一小扎,一小扎,码得整整齐齐地摆在菜摊子上,价钱也不贵。可我,总还是怀念那长在野地里的荠菜,就像怀念那些与自己共过患难的老朋友一样。

多少年来,每到春天,我总要挑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带上孩子们到郊区的野地里去挖荠菜。我明白,孩子们之所以在我的身旁跳着,跑着,尖声地打着唿哨,多半因为这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有趣的游戏——和煦的阳光,绿色的田野,就像一幅优美的风景画似的展现在他们面前,使他们的身心全都感到愉快。他们长大一些之后,陪同我去挖荠菜,似乎就变成了对我的一种迁就了,正像那些恭顺的年轻人,迁就他们那些因为上了年纪而变得有点怪癖的长辈一样。这时,我深感遗憾:他们多半不能体会我当年挖荠菜的心情!

等到我把一盘用精盐、麻油、味精、白糖精心调配好的荠菜放到餐桌上去的时候(小的时候,我可是做梦也没有想到我那可爱的荠菜会享受到今天这样的“荣华富贵”),他们也还是带着那种迁就的微笑,漫不经心地用筷子挑上几根荠菜……看着他们那双懒洋洋的筷子,我的心

里就像翻倒了五味瓶,什么滋味都有。因为我知道,这种赏光似的迁就,并不只是表现在对挖荠菜这一桩事情上,它还表现在对我们这一代人的一些见解和行为上。在他们看来,我们的有些见解和行为,都像陈列在博物馆里的出土文物——离他们的现实生活太远了,不顶用了。自然,我也并不认为我们的见解和行为就完全正确。只要他们不觉得厌烦,我甚至愿意跟他们谈谈我们在探索人生方面曾经走过的弯路,以便他们少付出一些不必要的代价。我真希望我们之间不要成为隔膜很深的两代人,而是心动相通的朋友。

孩子,让我们多谈谈心吧,让妈妈多讲讲当“馋丫头”时的故事给你们听吧。想想你们妈妈当年挖荠莱的情景,你们就会珍爱荠菜,珍爱生活。你们就会懂得什么是幸福,怎样才会得到幸福。

篇二:荷塘月色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mi)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han)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fan)婀玲(夏注:这里是音译violin小提琴的意思。)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鷁首徐回,兼传羽杯;欋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夏注:谐音“怜子”,爱你之意。)清如水。

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篇三:林海

我总以为大兴安岭奇峰怪石,高不可攀。这回有机会看到它,并且走进原始森林,脚踩在积得几尺厚的松针上,手摸到那些古木,才证实这个悦耳的名字是那样亲切与舒服。

大兴安岭这个“岭”字,跟秦岭的“岭”可大不一样。这里的岭的确很多,横着的,顺着的,高点儿的,矮点儿的,长点儿的,短点儿的,可是没有一条使人想起“云横秦岭”那种险句。多少条岭啊,在疾驶的火车上看了几个钟头,既看不完,也看不厌。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自山脚至岭顶长满了珍贵的树木,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

目之所及,哪里都是绿的。的确是林海,群岭起伏的林海的波浪。多少种绿颜色呀:深的,浅的,明的,暗的,绿得难以形容。恐怕只有画家才能描出这么多的绿颜色来呢!

兴安岭上千般宝,第一应夸落叶松。是的,这里是落叶松的海洋。看,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那是些俏丽的白桦的银裙,不是像海边的浪花吗?

两山之间往往流动着清可见底的小河。河岸上有多少野花呀。我是爱花的人,到这里我却叫不出那些花的名儿来。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连树与树之间的空隙也不缺乏彩:松影下开着各种小花,招来各色的小蝴蝶—它们很亲热地落在客人身上。花丛里还隐藏着珊瑚珠似的小红豆。兴安岭中酒厂所造的红豆酒,就是用这些小野果酿成的,味道很好。

看到数不尽的青松白桦,谁能不学向四面八方望一望呢?有多少省市用过这里的木材呀,大至矿井、铁路,小至椽柱、桌椅。千山一碧,万古常青,恰好与广厦、良材联系在一起。所以,兴安岭越看越可爱!它的美丽与建设结为一体,美得并不空洞。叫人心中感到亲切、舒服。

及至看到了林场,这种亲切之感更加深厚了。我们伐木取材,也造林护苗,一手砍一手载。我们不仅取宝,也作科学研究,使林海不但能够万古常青,而且可以综合利用。山林中已经有不少的市镇,给兴安岭添上了新的景色,添上了愉快的劳动歌声。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呢?我不晓得当初为什么管它叫兴安岭,由今天看来,它的确有兴国安邦的意义。


篇四:雨后春景

一场小雨过后,我独自走在公园草坪边湿漉漉的小路上,呼吸着泥土带来芳香的气息,观赏着大自然特有的美景。

远处,那一座座隐约的大山像一个躺着的巨人,飘飘悠悠的白雾像一层神密的面纱,遮掩着巨人的身影。公园边的楼房都掩映在绿荫花影中。公园中,小草更绿了,小花绽放了,大树吐出了新芽。登高俯视,公园就好似一张镶着宝石的大花毯。也许这正是春姑娘落下的花头巾呢!再看看小花、小草、树叶上的晶莹的露珠,这不正是春姑娘笑出的眼泪吗!

“嘎、嘎……”你听,这是什么声音?噢,原来是几只小鸭子在池塘中玩耍戏水。就连小鸟也在树枝上唧唧喳喳叫个不停。

一阵微风吹过,春姑娘的纤纤玉手使湖水荡起了阵阵涟漪。湖里,几条小鱼从湖水中跃出又钻了回去。这景象给如诗的春景平添了几分盎然的情趣。

公园里,一群老人在晨练。有的在耍太极,有的在跳健身舞。所谓“一日之计在于晨”,还有几个小朋友倚着大树在早读,那清脆的声音真令人回肠荡气。还有一些小朋友在尽情玩耍,他们一会儿玩捉迷藏,一会儿玩老鹰捉小鸡,你追我赶,好不热闹。那些在工作之余来这里休憩的大人,有的在闲聊,有的在放风筝,有的在钓鱼,还有几个人围在一张桌子边切磋棋艺,边品着极品好茶。整个公园都洋溢在欢乐的气氛中。

这时,一滴雨露落入了我的衣领里,凉悠悠的。噢,这不正是春铭刻我在心中的记忆吗?

篇五:一叶落,天下秋

一叶落,心已秋。

不知何时,秋意已进驻我心,清爽中泛着森森的寒意。

走在清晨的路上,凉凉的秋风,驱散了久违心中的燥热与彷徨,这无声的凉意,将我所有的精神与意念纠结于一起,一起对抗。

秋,本是收获的时光,不甘于命运,是否太过迟藏,但是谁又说得准呢?生命本就是对抗。对抗自然,有了活下的希望;对抗野兽,有了饱餐的希望;对抗同类,有了拔高的希望;对抗自己,有了完美的希望。在本不该出现的地方出现,除了自不量力,还有奇迹;在本不该遇到的时候遇到,除了偶然不意,还有机遇;在本不该回顾的时候回顾,除了无聊至极,还有留意;在本不该流泪的时候流泪,除了莫名其妙,还有真味。一切偶然,本不该是偶然,一切必然,也终将不是必然。谨守如一的本心,破除障路的迷环,哪怕是砖瓦铺就或是水泥固坚,不就是一往无前!

没有退路,又何尝不是最大的出路;没有牵挂,又何尝不是最大的留恋;无时无刻的乞盼,又何尝不是最坚定的信念。正是秋这个季节,正是叶这种落魂,惊醒了沉浸于美梦中的我,不坚持,何以正心,不妥协,才是真人!

一丝振奋伴着淡淡凄凉,一丝期待和着缕缕忧伤,振奋、期待着有那么一次微妙的辉煌,细细的保存着沁入心灵的凄凉与忧伤。平和,平淡,平心;正人,正气,正形。清扫积垢,打点行装,赶赴战场。这和美的世界,是最险恶的战场,润物无声,瓦解着人的脊梁。惜钱,惜命,惜这梦幻俗世;沉浸,沉沦,沉没缓缓余生。情欲,物欲,美好回忆,无不暗示着人们,止住止住不再前追,已知意。溯前历,多少铁骨碎灭,非是为己,非是为那温柔之乡,非是为那富贵之梦,非是为那权势之高。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抬头望望天,低头看看地,生于这天地之间,孕于这宽广之境,心胸不该如此吗?一悟百味清,一执天下白!

秋,依凉,叶,渐枯,热血,却被渐渐点燃。如滚滚不息、被冷气刺激的冒着白烟的发动机,越是天冷,越是轰隆隆的叫个不停。你凄清,我前行;你疏狂,我认真;你观望枯井,我振翅长空。你有靡靡之音,我有一片清明;你有观音相佑,我自天地神明。我的天空,该是深层次的天空,不是一片蓝,而是一朵鱼群,不是静态的枯寂,而是生命的气息。活波,自由,不离不弃。

写借景抒情的作文800字 篇5

站在校门口向北望去,顿时感觉心胸开阔。宽阔的水泥主干道一直延伸到北面围墙,在主干道的两侧,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气势雄伟,粉红的墙壁,碧绿的琉璃瓦,在蓝天的映衬下,更加显得光彩夺目。放眼向面望去,一片开阔的草坪上,一只只泥塑的小鹿栩栩如生,让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有的鹿睁大炯炯有神的眼睛,仿佛在向身边的每一位路过的同学问好;有的鹿正低着头,仿佛正在津津有味的品尝着鲜嫩可口的青草;有的鹿抬起头,仿佛要咬下树上刚抽出的嫩叶;还有一只母鹿正低头深情地看着自己的孩子,那种母子之情令人感动。草坪的西面有圆环曲折的连廊。夏天,连廊顶上满是是繁茂的葡萄叶,高年级的同学坐在葡萄架下,有的专心致志地看书,有的交流心得,谈天说地,一年级的小朋友则闲不住,他们有的在做拍手游戏,有的在追逐嬉戏,真是其乐融融。秋天,葡萄架上挂满了紫得发亮的葡萄,让人垂涎三尺。嫩绿的小草头上戴了一顶黄色的帽子,显得更加可爱了。有的小草尖上挂了一颗颗晶莹的水珠,仿佛戴上了一串串晶莹透亮的珍珠项链。黄昏时,夕阳把枫树染成了火红,远看像一团正在燃烧的火焰。一阵微风吹过,火红的枫叶从树上打着旋儿飘落下来,像一只只红蝴蝶跳着迷人的舞。突然一阵花香飘来,顿时觉得神清气爽。循着花香一路向前,在启明楼前向右拐,便发现几株栀子花,原来那散发出迷人的清香的竟是那只有米粒大小的乳白色的花,它们象害羞的小姑娘藏在茂密的叶子后面,如果你不仔细看,是不会发现它们的。

放眼向东望去,是一个宽大的球场。鲜红的塑胶跑道周围是一棵棵碧绿的香樟树,里面是一片绿中带黄的小草,仿佛一个金黄色的柔软的大地毯。同学们有的在跑步,有的在打排球,有的在踢足球,欢声笑语响彻学校上空。

写借景抒情作文优秀 篇6

当我走进租下的这间小屋的时候,首先看到的便是它了,在我的目光驻留在它身上的同时,它也明明白白地告诉了我这屋子的年龄。

墙粉刷得很干净,甚至没有一丝裂痕,屋子也很宽敞,若不是那窗,谁也不会想到考虑房子的安全度——这是一扇八十年代才常见的木框玻璃窗。当四处都是铝合金大玻璃闪闪发光的年代,我甚至惊讶于它的存在。

窗是最最简单的那种,偏上横着一根细细的梁,上面三扇气窗,下面三扇,每一扇都由两根横木隔成三块,各自装着一块小小的方玻璃。这些木架子排成重复的“井”字,屋内看是淡绿色的,而屋外的那面则漆成了棕色。

仔细地看着这窗,也许是由于年久失修,原本在窗框与玻璃之间应该有的用作固定的石膏全部脱落了,只剩下几颗细细的钉扣住了颤颤巍巍的玻璃,以使其不至于落下,恐怕微风一吹便会砰砰作响。玻璃是凹凸不平的,在窗外的景物一透过它便扭曲了样,也正是因它的凹凸不平,在玻璃的某些地方便积上了一层薄薄的灰尘。木框子也同样由于灰尘而显得微微发黑,四个角上还有残余的蛛丝,挂着几只小虫的尸体。

最引人注意的是右下角的框子,那根木条已从契合处裂开了一道深深的缝,顺着原本的木纹蔓延,最后在圆圆的枝痕处爬出大半个圆,变细变小消失了。它似乎想抓住一些什么,张牙舞爪地似乎有些不甘心,但最后还是消失了。

最后是同样积了灰尘的甚至生了锈的窗钩和插销,让我害怕伸手去碰,害怕一用力便磨掉一层皮。

当我在窗边坐下,再次向外望的时候,这样一扇过了时的木窗却让我一种亲切在我的心底爬了上来,仿佛有一种类似于感动的东西开始流淌。骨子里有一些东西便开始苏醒过来了。我想起了还是小小孩的时候,就是这样的窗,里面是淡淡的绿,外边是浓浓的褐色,想着那时常对着窗外痴痴地望,望着那几棵高大的水杉,还有杉树上的小鸟唱着动听的歌,想起了同样的窗下,墙角那些几乎被时间遗忘了的青苔,想起了从窗框掉落的石膏条,常常被我们抢着捡来当作粉笔,在水泥路上画自己喜欢的画……

我忽然觉得眼里有些潮湿的东西,心里也开始潮潮的,这古老的窗,似乎在向我讲述着一个属于这自己的古老的故事,用它特有的低沉的涩涩的声音。我似乎又听到了儿时的那支歌谣,缥缈……

也许用不了多久,这古老的窗便会被漂亮的落地蓝玻璃代替,一如儿时长满了青苔的泥墙被整洁的高楼代替。然而我却感到了有一种东西也随着一同远去,或许是质朴,或许是纯真,留我在一个灰色的架子里,和一颗长大了的,麻木的心。

我想起了意大利的佛罗伦萨,罗马,在那里,你脚下的每一块青石砖都有好几百年的历史,街上任何一所普普通通的商店的房子都可能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那一种历史的沉淀,文化的沉淀,留给我们是怎样一种奇妙的感觉!

当我看着小镇上从清朝遗留下来的青石板的小巷将被拆迁,而会重新整造一条仿清的运河街,人们都兴高采烈议论纷纷的时候,我居然生出深深的惋惜来。我只希望能够在哪一个角落留下一扇窗来,一扇古老的窗,比我眼前的还要古老,当我吱嘎一声开窗的时候,楼下飘过一个丁香般地女郎。那情,那景,像极了戴望舒的《雨巷》。

浅析韩愈散文的抒情性特征 篇7

一、韩愈散文对抒情手法的借鉴与发扬

抒情散文萌芽于先秦, 在先秦的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中, 蕴藏着作者充沛的情感, 《庄子》中的许多篇章都可被看作是较成熟的哲理抒情散文。汉代的历史散文和政论散文, 如《史记》《过秦论》等, 所用的表现方法主要是议论和叙述。“到辞赋体文学兴起, 才发展了描写和抒情的技巧, 但两汉以下的辞赋却走上了“雕虫篆刻”的道路, 因而被韩愈以前提倡“古文”的许多人所鄙弃。韩愈则注意继承、发展前人包括辞赋作家使用描写、抒情方法的成就, 特别是唐代传奇文学和诗歌发达, 古文家中许多人善写传奇和诗歌, 韩愈把它们的写作方法用于“古文”, 更加提高了散文描写和抒情的水平。”[1]

韩愈的散文中有议论叙述, 更有率真大胆的抒情之作, 这类作品往往因为饱含真情实感, 写起来形象生动, 气势充沛, 非常容易感染读者。如悼念亲友的祭文《祭十二郎文》;给好友写的书信文《与孟东野书》;为“文以明道”而作的论说文《师说》《答李翊书》;还有为人才发“不平”之声的论说文《杂说》 (其四) 等, 这些文章体裁多样, 写人写事都富有极强的感染力, 对抒情手法运用自如, 增强了散文的表现力。

二、韩愈散文的抒情性特色

(一) 为明道而抒情

唐代古文运动, 是一次提倡散文、反对骈文的文学革新运动, 韩愈以儒家道统的继承者自任, 文以载道、文道合一, 是韩愈古文理论的核心。然而作者的“明道”并非直白生硬的陈述, 他以强烈的自信与信仰感染读者, 把真诚的感情注入到文章中去, 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使文章达到“文以明道”的目的。

如《与冯宿论文书》与《答李翊书》这两篇文章, 同样是“论文”, 以宣扬“古文”为主题, 作者在文章中积极地表明了自己的思想观念和理论主张。从“不知古文直何用于今世也。然以竢知者知耳”“以此而言, 作者不祈人之知也明矣。直百世以竢圣人而不惑, 质诸鬼神而不疑耳。足下岂不谓然乎”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于“文以明道”的坚持与实践, 感受到作者的真诚与热情。

(二) 为理想而抒情

韩愈在《与凤翔邢尚书书》中说:“愈也布衣之士也。生七岁而读书, 十三而能文, 二十五而擢第于春官, 以文名于四方。前古之兴亡未尝不经于心也, 当世之得失未尝不留于意也, 常以天下之安危在边……”[2]这段话表明了韩愈的理想, 他是一个想要有所作为的人, 他虽然提倡“复古”和儒家道统, 但绝不只埋头于书堆, 他的文章能真实反映现实社会生活, 为自己或他人发出“不平”的声音。

韩愈在《送孟东野序》中, 结合自己不得志的感受, 提出了“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的理论, 全文由物及人, 由人及天, 再由天及于人言, 浩浩荡荡地用了四十个“鸣”字, 充分表现出对友人孟郊的慰藉与支持。在《荆潭唱和诗序》中他进一步阐发了这一理论:“夫和平之音淡薄, 而愁思之声要妙;讙愉之辞难工, 而穷苦之言易好也。是故文章之作, 恒发于羁旅草野……”[3]韩愈意识到, 只有这种具有真情实感的不平之鸣, 才能成为那个时代优秀文学的代表。作者对于这种现象是感同身受的, 因此能够写出抒情特色鲜明、具有现实意义的文章。

(三) 为抒情而抒情

韩愈散文除了论说文、记叙文还包括抒情文, 抒情文多见于祭文、赠序、书信之中, 如《祭十二郎文》等, 作者在文章中寄予了深厚而真挚的情感, 或怀念亲友, 或给予友人后生鼓励和祝福, 或向知己倾诉情怀, 无一不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祭十二郎文》曾被后人誉为“千古绝调”, 孙昌武先生也说“这篇文章抒写悲情兼有喷薄雄肆和哀婉深沉的特点, 文字如强抑悲痛, 脱口而出, 未加修饰, 实则精心结撰, 是真情流出的至文”[4]。作者在文中回忆与十二郎生前的深厚情谊, 全篇几乎字字句句都在写情, 即使是纯粹叙事的语句, 也无不渗透着无限深情, 使人读之不禁为之动容, 发自肺腑的真挚情感正是这篇祭文的魅力所在。

三、小结

韩愈的散文是唐代散文革新的鲜明标志, 他的散文在古代散文的基础上, 吸取新的语言成分, 形成一种宜于说理、抒情、叙事的新散文, 而成为中古以来最流行最实用的文体。李汉在《昌黎先生集序》中说:“呜呼!先生于文, 摧陷廓清之功, 比于武事, 可谓雄伟不常者矣!”[5]古往今来, 韩愈的散文都被给予很高的评价, 这不仅与他“文以载道、文道合一”的古文理论息息相关, 更与他革新文体、语言创新、丰富表现手法包括描写和抒情息息相关, 其散文的抒情性特色是不容忽视的, 可以说, 正是韩愈等人将浓郁的情感注入散文之中, 大大强化了作品的抒情特征和艺术魅力, 为抒情散文的发展做出了有力的贡献。

摘要:韩愈的散文在中国散文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其散文形式多样, 内容丰富, 无论是论说、记叙、抒情, 都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本文着重分析韩愈散文的抒情性特征, 通过其对散文抒情手法的继承和发扬, 结合时代背景、个人理想和情怀, 对其散文的抒情性特征进行深入分析, 揭示其对唐代散文革新的贡献与影响。

关键词:韩愈,散文,抒情性

参考文献

[1]孙昌武:《论韩愈散文的艺术成就》, 辽宁师院学报, 1981年02期。

[2][3][5]马其昶:《韩昌黎文集校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年。

也谈古典诗词中的借景抒情 篇8

直接抒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直抒胸臆,这种抒情不假借外物,不加修饰,直接表达诗人的喜怒哀乐。我们大家非常熟悉的《声声慢》“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我是贫穷,我是悲哀”等等,都属于直抒胸臆。这种抒情方式虽然简洁明快,但它只是诗歌抒情的辅助形式,因为这种抒情方式用得多了,难免有些浅显而丧失了诗歌应有的委婉含蓄、耐人寻味的妙处。

间接抒情则是诗歌抒情的主要方式,这种方式主要有:借景抒情,借事抒情,借比喻抒情,借举止抒情,借典故抒情,借象征抒情六种方式。在这六种方式里,最常见、最富于诗情画意的要算是借景抒情了。

景物是诗人寄情的一种载体,景物也是诗人情之所至的产物。一首好诗,如果剔除其中的景物成分,这首诗必将索然寡味。那么景物又是怎样帮助诗人抒情的呢?诗人完成借景抒情的途径有自然天成、融情入景、移情于景和因情造景四种方法。

在诗歌的借景抒情中,有一种景物的形态是自然的、质朴的,没有丝毫加工的痕迹,诗句中蕴涵的情志完全也是顺其自然的,人们几乎感受不到诗人的喜怒哀乐,这种抒情的方式就是“自然天成”法。陶渊明的《饮酒》(其五)就是这方面的代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在一派并非有意欣赏的纯天然景物中却饱含着诗人那种忘我的物化心态,将自己归隐后的喜悦心情在不动声色间自然地传达了出来,给人的感觉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般的享受,因此王国维把这种境界称作“无我之境”。在陶渊明和王维的诗作中我们常可见到这样的佳作。

在诗歌的抒情中,有一种景物虽然经过了诗人的选择与加工,但景物依然保持着它原有的情态,诗人将情感溶解、渗透在了景物之中,我们从诗句的外表看不见诗人雕琢、强加、附会的成分,这种借景抒情的方式就是“融情入景”法。融情入景是通过景物与情感存在某种相似性的基础上来启发人们的情感神经,人们要欣赏这样的诗句,就必须产生想象与充分的联想,才可领略到其中的情感内涵。比如杜甫的《秋兴》“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诗句中虽然没有情字的点拨,可是人们可以通过滔天的波浪与接地的风云自然就会联想到社会的动荡,就会自然联想到诗人在安史之乱后忧国忧民的滚滚思潮;再如《长恨歌》“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来抒写唐玄宗对杨贵妃的相思之情,纯用景物来染情,真是达到了“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艺术效果。可见,融情入景是诗歌当中诗情画意最为浓郁的一种情景交融的方式。

在借景抒情中,由于诗人主观感情的人为介入,使得自然景物因此而有了明显的情感冲击、打磨的痕迹,在不同程度上改变了自然景物的原生形态,这种抒情方式就是“移情于景”法。《声声慢》“三杯两盏淡酒”,这里其实不是酒“淡”,而是因愁情深重难以释怀所产生的一种主观感受;“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今年的大雁绝非就是去年“旧时相识”的大雁,只是因为诗人过度地思念丈夫而产生的一种主观错觉而已。《长恨歌》“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断肠声”,在自然界月色本是明媚的,铃声本是清脆的,但在极度思念杨贵妃的唐玄宗的感受中,这些自然景物也就染上了强烈的主观感受,这就是情感移植的效果。由此可见,移情于景实际上就是一种景物的变异,情感的雕琢,这种抒情方式在诗作中的表现力是相当强劲的。

在大量的抒情诗作中,还有一种特殊的景物,这种景物之所以特殊就在于它是诗人自己虚拟、生造、想象而来的,在现实的生活中是不可能存在的,我们把这种特殊的抒情方式叫做“因情造景”法。《上邪》“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句,这里诗人用种种根本就不可能发生的景物来对天发誓,就将至死不渝的爱情表达得坚贞不屈。还有《窦娥冤》中,窦娥对天发的三桩誓愿,那仅仅只是窦娥对自己冤情的一种表白,确实窦娥是冤枉的,可是那三桩誓愿又能为窦娥做什么呢?只是为后人在欣赏《窦娥冤》时增加一些浪漫色彩而已。这种“因情造景”是感情的强烈爆发,或是感情的异化所致,因而这种抒情方式往往充满着虚幻而又浪漫的色彩。

“借景抒情”在诗词中的表情达意肯定还有许多美妙之所在,笔者在这里只是挂一漏万地将古典诗词中的借景抒情做了一个抛砖引玉式的总结,以期为大家在接触这类诗词时提供一个欣赏的窗口。

上一篇:财务人员辞职的报告下一篇:普工岗位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