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全国著名教育专家小学精品课堂展示甘肃省专场教学研讨会“有感

2025-02-11|版权声明|我要投稿

参加“全国著名教育专家小学精品课堂展示甘肃省专场教学研讨会“有感(共3篇)

参加“全国著名教育专家小学精品课堂展示甘肃省专场教学研讨会“有感 篇1

参加“全国著名教育专家小学精品课堂展示甘肃省专场教学研讨会“有感 东街小学

郭晓燕

2010年10月1日至10月2日,我有幸参加了参加“全国著名教育专家小学精品课堂展示甘肃省专场教学研讨会“。在培训学习中,聆听了徐斌,黄爱华,华应龙,刘德武等几位老师的报告,他们以鲜活的案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给了我强烈的感染和深深的理论引领。通过这次的培训学习,我本人收获较大,获益匪浅,学到了许多新的知识,也看到了自己与他人的差距,眼界开阔了、思考问题能站在更高的境界,许多疑问得到了解决或者启发。对我们的教育与新课程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要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 务水平,下面将我的学习心得小结如下:

听了徐斌老师《解决问题的策略》,刘德武老师的《垂直与平行》的两节课后,我深受启发。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不能只凭感觉教学,要依据新课标在新课标的指引下去教学,只有这样才不会偏离正确的教学方向,徐老师以切身的感受具体谈到了如何学课标和如何用课标。其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依据课标我们该去做什么?这的确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徐老师围绕六个字“求真、务实、创新”对这一问题作了回答,其实每位老师对这六个字的意义都能理解透彻,但真正将这六个字付诸于行动就不是那么容易,包括我在内很多时候只是将课标理念写进论文里,体现在一些公开课上,没有把课标理念真正落实在自己的教学行为中。他们的课堂实实在在,没有花哨的形式,也不需要煽情的语言,更没有在课件上下过多的功夫。他们每个人的课件都是简洁,明了,没有悦耳的音乐,也没有漂亮的背景,更是没有我们通常所看好的动画之类,他们把这些都称之为非数学性因素。在他们的报告中,他们明确的表达,在数学课堂中这些非数学性因素不是干脆不要,而是不能太多,太多就会影响我们对数学学习的影响。他们的课件都是统一的背景,变化不大,甚至干脆没有变化,只是将里面的内容做了改变。但是他们里面的内容充实,每个内容都与本课的重点息息相关,内容设计面面俱到,每一道练习题都考虑的很全面,能够将这一节课的知识点概括的很全面。通过听他们的课和结合课例所做的报告,有亲眼目睹了他们的的课件,我似乎有些明白了我们平时的误区在哪里,我们似乎是把非数学性的因素看的太重要,而冲淡了数学中重要的东西。

在本次培训中,我还有一个深刻的感受,就是每位老师在上课之前都要求学生把课本翻开,练习本翻开,把笔夹在中间,以便在上课时拿过来就能用。这一小小的细节让我尤为感到学校习惯的培养在他们的教学中是贯彻始终的,是时时刻刻需要帮孩子们树立的。而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在大部分时候是把这些对孩子们来说很重要的东西忽略了。我们忙着上课,忙着改作业,忙着抓成绩,把每一分钟看的很重要,我们确实是尽心尽力的在工作,但是我们的工作是不是都是有价值的,都是值得肯定的,我开始对自己的工作习惯和工作成绩感到怀疑。还有,他们几位老师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注重和学生的交流,尽管他们交流的方式各有不同,但是他们都做到了这一点。他们的报告中叶提到了,要善待每一位学生,学会和学生交流也是一门艺术,作为一名老师一定要掌握这门艺术,并且把这门艺术运用的好,这对于老师来说是一门必修课。他们的语言亲切,语调柔和,语言幽默,笑声爽朗,在他们的谈话中,孩子们的话多了,也敢说了,敢问了,课堂不是那么沉闷了,他们的调动使孩子们鲜活了起来。这一点我做的事非常不够的,尽管我也知道和学生交流,但是方式和方法是非常欠缺,而且我们的知识储备和思想修养都达不到一定的高度和深度,限制了我们的行为能力没有好的效果。

另外我还有这样的感受,他们的课堂内容量不是特别大,针对某个内容由浅入深,让学生尽情的去发现,去探讨,然后和学生一起总结和体会,哪怕学生总结不了也没关系,重要的是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会用这样的方法解决问题,这样的方法包括画图,列表,猜测,倒推等等,并不只是我们长久以来固定的思维模式,必须列对了算式才算是对的,才算是学生学会了。他们的理论让我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原来我是很死板的。在这个理论的阐述中,徐斌老师特别举了我们五年级的“鸡兔同笼问题”,证明了某些时候算式只是我们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并不是最终的目的。

“终身学习,终身受益”深入人心。这次培训结束了,留给我许多宝贵的知识,我要以这次培训会为起点,在以后的教学中慢慢吸收这些知识,做一名合格的进而优秀的数学教师。

参加“全国著名教育专家小学精品课堂展示甘肃省专场教学研讨会“有感 篇2

教师:杨昌元

2010 年4月17日至18日,北京大学来了三位全国著名教育专家,和我们黔东南的教师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讨,我怀着非常激动的心情走进会场,作为一个从事教育20余年中青年教师,我真的想看看教育专家和我们普通教师有什么不一样。真是不看不知道,他们真不愧为教育专家,让我深深体会到在教育这条战线上自己真的很“年轻”。

专家们真厉害,尤其是课堂教学,语言精练、思维敏捷,精彩不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教育专家王延安的《讲讲是双还是单》一课,老师在课堂中进行教学创新,创设矛盾情境,使学生产生疑惑,引发思考,通过激励让学生自己找出产生矛盾的原因,解决课堂中产生的问题,真是精彩,赢得在场教师的阵阵掌声。在他随后的学术报告中让我懂得好的教学应该在和谐的氛围中实现师生生命的对成状态,应在关注学生的差异中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王延安老师的课让我有更深的体会,他的课堂上出现了一个小“女强人”,简直不敢相信一个二年级的女孩竟然如此顾及自己的“颜面”,在众人面前就是不愿认错,王老师却处理的很好,让我由衷的佩服,同时我也在反问自己:我的课堂上有没有这样的学生呢?作为教师的我,又是怎样面对这些很“爱面子”的学生的呢?王老师给我们带来的例子深深的触动了在场的每位教师,他的坚守有营养的数学、创造好吃的数学,让学生好吃又有营养的数学兼得,让我感到教学真的有很深的学问。

刘沿革老师的《简单的推理》,刘德武老师的《认识厘米》真是课课精彩,让我们感受到课堂的生活化和艺术性,学生真的是学习的主人,同时体会到教师作为引导着的魅力。

参加“全国著名教育专家小学精品课堂展示甘肃省专场教学研讨会“有感 篇3

王寨小学:张坤强

周末,我们一行九人来到了省城贵阳,参加了全国著名教育专家小学新课标解读暨精品课堂教学展示研讨会。这次研讨会,使我受益匪浅。名师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专家的风采,让人叹为观止,让我大开眼界,感悟颇多。两天的时间安排得很满,我们分别观摩了吴正宪、刘德武、孙晓天、华应龙、罗娟、吕传汉六位专家的课,并聆听了他们的讲座。在观摩活动中,我认真做笔记,使之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的指导自己进行教学,以达到参加这次观摩研讨会的目的。下面我就谈谈自己这两天的心得体会:

一、让学生做课堂上的小先生

最有效的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兴趣盎然地自学。因为有兴趣地自学能活跃学生的思维、发展创造力、培养合作的意识、形成丰富的体验,最终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课堂必须让学生参与,学生参与频率越高,思维与行为活动量越大,教学的效果就会越好。正如吴正宪老师所说,我们应该相信学生能说清楚,把讲台交给他;离发言的学生远一点,不要总插嘴;回应学生发言要慢一点,坚持先生后己;总结是学生的事,不越位才能到位。

二、试着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

在教育教学中,我们确实会碰到一些自制力差、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他们也许只是因一时成绩差或行为表现差,没有达到我们的要求,就会被片面地夸大身上的缺点,被轻率地贴上“差生”的标签。作为教师,我们应蹲下来,把握教学的起点;慢下来,关注学习的过程;这样,我们才能静下来聆听花开的声音。当你真正蹲下来关注孩子的成长时,你会发现每个孩子都是伟人,那么你也会成为一位伟大的老师。作为育人者,就是要从孩子学习和生活的细微之处发现并挖掘孩子的“闪光点”,要学会用“放大镜”查找孩子的优点,并及时加以表扬、引导。要让孩子在“鼓励中发扬成绩,在微笑中认识不足”,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激活其勤奋向上的进取心和自信心,进而引导其健康成长。

三、改善教的方式,让孩子快乐的学习

星期天下午,吕传汉老师的讲座内容就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建议》。看标题以为是些很枯燥的理论,事实却恰恰相反。吕老师诙谐幽默的语言中蕴涵着深刻而又令人折服的理论和实践道理。他用一个个教学案例,让我们明白:我们的课堂要少一点战争,多一点宽容;孩子成长的意义在于经历,而不是得到;差异是世界的美,也是生命的美。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上一篇:信息化教学环境剖析下一篇:12感谢函

付费复制
期刊天下网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7.98元/篇

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联系客服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复制权限
确定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