睹物思人的范文

2024-05-22

睹物思人的范文(通用7篇)

睹物思人的范文 篇1

【成语】睹物思人

【拼音】dǔ wù sī rén

【简拼】dwsr

【近义词】触景生情、人亡物在

【反义词】无动于衷

【感情色彩】褒义词

【成语结构】连动式

【成语解释】睹:看;思:思念。看见死去或离别的人留下的东西就想起了这个人。

【成语出处】唐・斐《传奇・颜F》:“贵妃赠避尘犀簪一枚,曰:‘异日睹物思人。’”

【成语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分句;形容对故人的怀念

【例子】俗语说:“睹物思人”,天下的水总归一源,不拘那里的水舀一碗,看着哭去,也就尽情了。(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四回)

【英文翻译】the thing reminds one of its owner

【成语辩形】睹,不能写作“赌”。

【产生年代】古代

【常用程度】常用

睹物思人的范文 篇2

一、仿其形

仿其形,即模仿范文的文章模式。在此,笔者以议论文为例。

近年来,江苏高考阅卷专家们几乎都建议学生在写议论文时, 最好有个好的“由头”。何谓由头?何永康教授曾说过,“何谓‘由头’?就是由此说开去的一个‘引子’,一个‘话瓣儿’。好的‘由头’,均有益于议论文的生发。”他还举了个很贴切的例子,如鲁迅先生的《最艺术的国家》,文章开头说:“我们中国的最伟大最永久,而且最普遍的‘艺术’是男人扮女人。这艺术的可贵,是在于两面光,或谓之‘中庸’——男人看见‘扮女人’,女人看见‘男人扮’。表面上是中性,骨子里当然还是男的。”这便是一个绝妙的“由头”,顺着这个“由头”,下面揭露“中庸”的虚伪性就顺流而下,势如破竹了。

想必,这个例子很多高中语文老师都给学生讲解过,但学生对于“由头”,依然不太理解。我想,鲁迅毕竟太高深,我们不妨借助同龄人的范文,效果应该会更好。笔者认为,2011年江苏省满分作文《拒绝平庸》之“风沙渡”,就是一个很好的范文,值得学生模仿。《拒绝平庸》之“风沙渡”是这样开头的:

不由得想起早上过来赶考时瞅见的一家小餐馆,名为“风沙渡”。 独这三字,意境全出,那杂乱的店面也仿佛不嫌粗陋,而自有一种粗犷渺远的豪情在胸中激荡了。

只是一个招牌,却可以让这一家平凡的餐馆从一干“某氏餐馆”“某某小吃”中脱颖而出,这就是超越了平庸的力量。

这样的开头,一下子就让此作文的分数“拒绝平庸”了。骆冬青教授还特意为这篇文章写了评语:以“风沙渡”作引,一种即兴的慧解与内在的积淀交相激荡,上升到思想层面的高贵,鼓舞起粗犷渺远的豪情,使文章既有“意识流”式的自在顺畅,又有哲思性的阔大视野和空灵想象。

这么一个“接地气”的“由头”,相信会使学生对“由头”的认识更进一层。当然,还有很多好的范文能让学生对“由头”有更深的认识,比如江苏省2014年江苏高考的满分作文《书中自有颜如玉》《狂童之狂也且》等。

有个好的“由头”,对于议论文非常重要,但是文章的整个思路更为重要。我曾和学生一起分析了以上三篇范文,让学生去概括文章的模式。学生们的看法比较一致:首先由一个“由头”引出观点,接着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反观当下,发出呼吁!笔者觉得,有学生参与其中去发现的文章模式,远比老师硬塞给他的文章模式,来得有效得多。

二、仿其神

仿其神,即模仿范文内容。在此,我想以记叙文为例。

对于记叙文,我相信几乎每一个高三学子都能说出,好的记叙文有什么样的标准,比如有完整的故事、有传神的细节、有真挚的情感、有深远的立意等等。所以,问题在于,学生们并不是不知道什么样的作文是好作文,而是如何使自己的作文成为好作文?怎么样才能写出“完整的故事、传神的细节、真挚的情感、深远的立意” 来?我想,这时借助范文,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想必,大家都能想到何永康教授曾点评过的一篇高考满分作文 《怀想天空》。我曾和学生一起赏析了该文及其点评,在此也摘录两段与大家共欣赏:

我是一个农家子弟。我明白我们乡下的家长们要靠田地来生活,供我们上学。他们为了子女辛勤地劳动,但没有半句怨言。在家,我常听到他们说:“只要孩子搞好了,再苦再累,我们都愿意……”【可怜农家父母心!“搞好”,此词用得妙,传神。】

6月5日早晨,我爸起得很早。四点多钟就起了。他临下地时告诉我说:“你再睡会吧!六点钟起来做饭,然后洗洗衣服,八点钟到地里给我送饭。”【全是农家父亲的质朴话语,多情而又实在!有几个家长让孩子在高考前两天劳动的?】

方括号中,是何教授的点评。我让学生先欣赏了教授的点评之后,也让学生们互相讨论,做出自己的点评。学生的点评,虽不及教师这般精彩,但对其写作肯定有很大的帮助。

当然,范文不仅仅是高考的满分作文,也可以是优秀的文章。 我在班级曾做过一项调查:你们在写作文的时候,为什么不选择记叙文呢?近2/3的学生都提到了以下四点原因:没有什么新鲜的素材,全是老套的故事,怕撞车;不会安排布局,总感觉像流水账, 不吸引人;不会描写,语言苍白;情感不丰富,感觉很假。其中“情感不丰富,感觉很假”,是很多学生不选择写记叙文的主要原因。

平心而论,高三学生的生活确实很单调,确实不易被感动。一个不曾被感动的人,怎能写出感动人的文章?既然生活无法给予学生感动,那么,老师何不推荐一下感人的文章,让他们于阅读中获得感动呢?我时常会给学生推荐一下感情真挚的文章,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不过,若想在作文教学中,借助范文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必须选择好范文,这一点至关重要。范文的选择首先应符合主流。不是每一篇高考的满分作文都能拿来做范文的,特别是靠所谓“创新” 技巧取胜的作文,最好不要推荐给学生,以免“画虎不成反类犬”。 其次应以适合本班同学的模仿为标准。每一个老师应该很熟悉自己的学生作文水平如何,在哪一方面欠缺,根据学生情况,选择适合他们的范文,效果才更好。

睹物思人作文700字 篇3

我们都有过一段儿时记忆,记录着无忧无虑的快乐时光。是否,会有一刻,当你看到儿时的物品,想起一位,你曾经爱过或被爱过的人呢?

当升入初中不久,考虑到我对新环境不适应的原因,我会经常收到故乡爷爷送来的新鲜农产品。这些农产品都是爷爷一个个每天早出晚归种的。我爷爷是位地道的农民,一个人种了好几亩田,还自己动手建了一个鱼塘。但这些都是现在的事了,我小时候,家里很穷。父母经常在外工作,把我送到爷爷家里。爷爷种了许多果树,还养了许多鸡、鹅以及一头大黄牛。每当夏天来临的时候,别人都去市场上买水果,而我却吃着自家种的水果,水果产量很高,经常有多余的.,善良的爷爷总是将水果送给邻居。我的儿时都被田野、鱼塘以及烈日下辛劳的爷爷所充斥。

当我收到爷爷送来的土特产时,我不由自主想起爷爷。前不久,爷爷做了开颅手术,又中过风。现在的爷爷,脸上已经肿胀,没有了往日的坚毅。但爷爷对自己的病情很乐观。父母劝他去新家享享福,爷爷偏执的很。说新房子留着给我家孙子结婚用的,他一把老骨头,在家乡呆着很好的。他说的对,爷爷来新房住过几天,呆呆的,什么人都不熟。一把爷爷送回家乡,就像变了个人似的,爷爷心情好了,才是最重要的,所以,爷爷一直住在家乡,我们会时不时的去看望爷爷。爷爷依旧拨弄着他的几亩地,过着早出晚归的农民生活。

我现在还是会经常收到爷爷送来的农产品。爷爷对孙子的爱烙印在记忆里。拥有一个善良、淳朴、坚强、乐观的爷爷,真的很幸运。

[中秋节征文]月下思人 篇4

中秋将至,仰头望那轮圆月,似你那可爱的笑脸。忽闪忽闪的大眼挂在旁边,更显脱俗,惹人爱怜。星际无边,在黑夜发出耀眼的光辉,美丽至极,让我随万物一起沉寂。只有默不作声的欣赏着,仿佛细不可闻的低语都是一种亵渎。

数不尽的目光汇于一个焦点——只见你自东方渐渐走向西边,时而害羞的轻纱遮面,时而壮着胆享受我们的瞩目,一直游到西头,尽显高贵悠闲。清风徐来,吹皱了帷幕,带来一阵缥缈的仙曲,似在天边,又似耳边,唤醒了如若梦中的我们。摇了摇痴醉的脑袋,不禁哑然道:“好一番赏心悦目的美景。”昔日,你调皮的只露个侧脸,已经让我看的目光留连,今时有幸得以一睹全容,醉生忘死?犹有过之乎?

做于庭院中,抬头继续欣赏着皎洁的月儿,可不是你正呲牙傻笑着,让我不知觉看痴了,手仍机械般的往嘴里递着诱人的月饼。“呸”食如嚼蜡的感觉让我的胃一阵翻腾,却又舍不得丢弃。于是我便接住一缕银纱缠在手中月饼上,允着那诱人的芳香,啊——人间美味!

时钟不停地转动着,悠悠的指向了十一点。此时,我侧卧床中想尽快的睡下。那月儿似乎想让我如愿,穿过窗口轻轻地拍打着我的手,我的脸,慢慢的,柔柔的,让我睡得更快、更甜。

在以往我醒来时,太阳还在睡梦中甜甜地笑着;现在太阳从东边缓缓升起时,我却还在床上咂着嘴,好像是在回味昨夜,回味昨夜月的美味。一缕阳光调皮的跳到我的脸上;调皮的掀开我的眼皮;而后又调皮的跑掉。看了看窗外——太阳早已高照。但月儿的余晖仍在,在怀里,更似心中。

啊,太阳天天可见,月儿日日可循,就连那美得不可方物的月轮,月余尚可仰望几次,可我与你最后的相见之日,追溯着回忆到去年的今天,亦不可寻。只能奢望,当我呆呆的对视长空时,你恰巧匆匆地瞥了一眼。那一瞬间,水雾朦胧了视线,朦胧了整个世界。我讨厌这种感觉。缓缓地闭上眼,缓缓地低下头,缓缓地攥紧双拳:“朋友,我想你,真的好想。‘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我愿与你相伴,天地共盛衰。

月无华,万灵为焉。

六月飞雪,蝉十月。

蝉舞雪,与亲当何决„„”

睹物思人的范文 篇5

一、毛泽东是范老编纂《中国通史简编》的启蒙者

有人说:“40年代初,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正处在关键时刻,中国人民迫切需要从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明中获得充分的民族自信。编着全新的中国通史成为时代的需要。”[3]范老正是于此时到达延安。1940年1月,范老来到延安,主持中央马列学院历史研究室工作,与毛泽东相见并亲切交谈,开始了他们长达30年“学术知音”的友谊。

范老的《中国通史简编》是当时党的理论宣传的产物。此时,“党中央正准备在全党整风,肃清‘左’倾教条主义的思想影响。毛泽东一再号召全党,注意研究中国的历史实际和革命实际”[2](《中国通史简编·前言》),而范老长时期研究历史,就成为编纂中国通史的最佳人选。有人说:“毛泽东希望他组织研究室人员编写一部供干部学习用的通俗中国历史读本,字数要求在15万左右。范文澜回去后即作了布置,这就是《中国通史简编》的编纂起因。”[4]具体写法采用毛泽东“夹叙夹议”,编纂过程也充分尊重作者意见,而指导思想则是毛泽东的观点。有人说:“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形成,是范文澜到达延安之后顺利地、迅速地撰成《中国通史简编》的理论背景。”[5]还有人说:“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的革命理论,是他撰写《中国通史简编》的指导思想,成为分析历史问题的锐利武器,使诸多问题得到顺利解决。”[6]总之,无论写作方式还是指导思想,《中国通史简编》都受到毛泽东的影响。

范老对毛泽东交待的任务也极为重视,并尽全力去做。自1940年8月,范老夜以继日地写作,至1941年5月《中国通史简编》(上册)公开出版。毛泽东高兴地说:“延安物质条件很艰苦,图书资料也缺乏,完成通史编写很值得庆贺。我们党在延安又做了一件大事……我们共产党人对自己国家几千年的历史,不仅有了我们的看法,而且写出了一部系统的完整的中国通史。这表明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对于自己国家几千年的历史有了发言权,也拿出了科学的着作了。”[6]“他的《中国通史简编》资料多,内容丰富,让人愿意看下去。”1941年底,范老又完成中册(至鸦片战争以前),并于1942年在延安出版。

自1952年,范老开始修订《中国通史简编》,一、二、三卷分别于1953、1957和1964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而范老对《中国通史简编》修订的指导思想也明显受到毛泽东的影响。正如有人说:“范文澜把毛泽东这一思想,看作是对待中国古代文化遗产所采取的根本态度,成为他研究历史的根本指导思想,并运用这一思想对《中国通史简编》进行修订。”[6]范老自己也说:“毛泽东同志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里指出:‘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7](《中国通史简编修订版·绪言》)因此,范老遵照毛泽东对历史文化遗产批判、继承的态度,将延安版中国通史进行改编。正如有人说:“范文澜的史学思想是最具中国特色的历史唯物论,……他的唯物史学义例,从根本上说,总是‘跑不出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始终未能挣脱毛泽东、斯大林的教谕。何以他对唯物史学的补充、修正和引伸,也得到毛泽东思想为保护伞。”[8](P446-450)

正是赢得毛泽东的支持和保护,《中国通史简编》的修订才有了其他史家没有的机遇。在“文革”期间,范老被诬陷为保皇党,列入被打倒范围。而此时,他得到毛泽东保护。1966年国庆日,在天安门城楼上毛泽东大声地说:“范文澜同志,有人要打倒你,我不打倒你。”以此公开方式对范老进行保护。此后,范老再也没有受到冲击和批斗。而毛泽东也非常关心《中国通史简编》的修订工作。1968年7月20日,毛泽东还派其女李讷对范老说:“我爸爸叫我来,说中国需要一部通史。通史不仅是古代的近代的,还要包括现代的,希望你能用新的观点,重写一部中国通史。”曹靖华回忆毛泽东要范老写《中国通史简编》时说:“你的《中国通史简编》、《中国近代史》,不管别人看法如何,你尽管按照自己的看法写下去。”

可见,范老的《中国通史简编》,无论延安版的撰写,还是建国后的修订,都与毛泽东密切相关。可以说,毛泽东是范老《中国通史简编》编纂的启蒙人和支持者。

二、毛泽东是范文澜《中国近代史》编纂的支持者

范老作为知名的经学史专家已是学界共识。1941年夏天,范老以《中国经学史演变》为题,在中央党校给学员讲课。毛泽东也去听讲,并连续听了两次,第三次因病未到。9月5日,在看到范老中国经学简史讲演提纲之后,范老便写信说:“提纲读了,十分高兴,倘能写出来,必有大益,因为用马克思主义清算经学,这是第一次。……第三次讲演因病没有听到,不知对康、梁、章、胡的错误一面有所批判否?不知涉及廖平、吴虞、叶德辉等人否?越是对这些近人有所批判,越能在学术界发生影响。”而毛泽东要求对近人批判研究,是范老治中国近代史的直接原因,如有人说:“范文澜根据毛泽东所说,将提纲整理出来,连续发表在延安的《中国文化》杂志上,以后便形成《中国近代史》一书。”[4]

当然,范老将研究重心转向中国近代史的主要原因,是毛泽东在整风运动前所作《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毛泽东说:“对于近百年的中国史,应聚集人材,分工合作地去做,克服无组织的状态。应先做经济史、政治史、军事史、文化史几个部门的分析研究,然后才有可能作综合的研究。”[9](P802)据此,1943年党中央组织人力,分别编写了四部着作。根据分工,范老调整了《中国通史简编》编纂计划,全力准备近百年政治史的写作。原计划以五四运动为界,分为上下两编。上编写到义和团运动,因抗战胜利他自延安转移而终止了工作,已完成的这一部分书稿,题为《中国近代史》上编第一分册,1946年由新华书店出版。可见,面世的《中国近代史》只是政治史原计划的四分之一。与此前《中国通史简编》相比,写作目的与体例都存在明显的差别。

建国后,一方面,范老在《中国近代史》研究上进一步落实毛泽东分工合作理念,积极组织各方面的专家,编撰《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范老用10年时间,先后出版《太平天国》、《鸦片战争》、《辛亥革命》、《捻军》、《戊戌变法》、《洋务运动》等10种60册,为近代史研究提供了极有价值的资料。另一方面,他提出的“厚今薄古”得到毛泽东的大力支持。1958年,范老的《历史研究必须厚今薄古》公开发表。在这篇文章里,范老认为:“厚今薄古与厚古薄今是史学界存在着两条路线的表现,这里面也必然存在着兴无灭资和兴资灭无两条路线的斗争。不是无灭资,就是资灭无。”[10](P219)这一提法得到毛泽东的赞赏,毛泽东在1958年5月召开的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提出表扬。在会上毛泽东几次激动地站起来说:“今天我很高兴,范文澜同志提出了‘厚今薄古’的观点,他的文章我看了,写得很好。”正如有人说:“毛泽东在如此重要的中共代表会议上对范文澜的文章大加赞赏,这无疑是对范文澜历史研究工作的充分肯定,也是对他的鼓舞与鞭策。”[4]另外,范老还撰写了《辛亥革命:三条路线斗争的结果》、《伟大的五四运动》、《金田起义一百周年》、《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和《中国近代史分期问题》等,无一不是在为编纂中国近代史做准备。

总之,无论是《中国通史简编》还是《中国近代史》,其编纂都既饱含范老本人的心血,又与毛泽东的提倡和关注密不可分,并且从史学思想和编纂体例都受到毛泽东的影响。这也使得范老的中国通史具有了时代特色和中国气派。

参考文献

[1]史学史研究室.新史学五大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6.

[2]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0.

[3]洪认清.论抗战时期范文澜的史学研究[J].淮北煤师院报, 2000, (3) :56-61.

[4]孙琴安.毛泽东与范文澜[J].历史教学, 1993, (3) :20-21.

[5]陈其泰, 张利.范文澜在延安——20世纪中国史学的重要篇章[J].人文杂志, 2001, (3) :131-135.

[6]程龙, 杨立琴.毛泽东的学术知音范文澜[J].党史博采, 2004, (4) :31-36.

[7]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修订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4.

[8]许冠三.新史学九十年[M].长沙:岳鹿书社, 2003.

[9]毛泽东.毛泽东选集 (第三卷) [C].人民出版社, 1991.

作文范文教学之我见 篇6

一、学生眼中的作文样式———范文

我们先从教育者的角度,对范文式作文的作文题的变化和作文课的展示结构进行描述。

首先,我们可以看到作文题的形式变化,从时间轴线看: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新材料作文,一路走来,不断变换,目的就是为了避免宿构,取得考试结果的高信度和高效度,以利于人才的选拔。

其次,一堂作文课可以分为与作文题型相关的知识讲授和某一具体题目的范文的展示两个部分构成。

一节作文课的展示形式:授课教师,从有效性原则出发,遵循经济化行为准则,往往截取的是作文题型变化时间轴上的某一型,选取相应知识,依据认知心理学中的知识、能力关系建构教学模式。基本理念是:学生获取了老师教授的某一知识,就会获得相应的能力。具体来说,2000年左右,作文考察题型,是由“材料”、“提示语”、“话题”和“注意事项”四大部分组成的话题作文,那么话题作文就必然成为了中学作文教学的主要题型;2006年开始,从课标卷的乌鸦学老鹰抓羊开始,进入了新材料作文的时代。同样,“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的新材料作文就必然成为了现在中学生作文教学的主要题型和考察样式。而什么是“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就成了相应的必教知识和作文课堂的主角。

除了知识的选取,与之对应的成品范文则承当着充当学生学习模仿对象———具体样式的重任。

在范文式作文课上,老师展示的是某一特定类型的作文题及相关的审题要求、结构形式等知识以及相应的范文并以此作为印证。

那么,学生眼中的作文样式,又是什么样的呢?从对学生实际调查得到的情况可知:作文题,高深莫测、变化多端;作文样式,等于范文,等于词语替换,等于分数。

二、对学生写作行为的描述———模仿、波浪形

在学生的意识里,作文样式,等于范文,作文写作,等于词语替换,等于分数。这是一个一环紧扣一环的链条,开启于范文,终了于分数。无疑,范文占据了核心地位。

在学生进行具体的写作时,他们的行为具有那些特征呢?

先看形成形态。我们从一个班级的作文写作看,可以依据某一次作文形成的时间点,描述学生作文的形成形态———波浪状。

这么一个波浪状成型过程大致是这样的:一部分学生参照老师提供的范文,写成了自己的作文;未按时完成的学生,在老师批改后提供同学范文的基础上,进行参照,完成作文。因此,范文在学生具体写作中贯穿始终,具有参照作用,但范文的具体所指依完成任务的能力不同而形成的学生群体而有变化。从对学生实际调查得到的第二个结果是:不少同学认为,老师讲的没有用,要会写,得看同学怎么写,才知道怎么写。通常,作文课上,老师出了一道作文题,便开始审题、立意、构思、布局、谋篇,一气呵成,展示着作文形成的流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充当的是看客角色,看得是眼花缭乱。也有学生,觉得疲劳,便渐渐游离课堂,离开了老师的眼界。从师生交往的角度看,有一个双向变单向的趋势,教师讲授很容易就成了“独角戏”。这样的交流状态,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建构,从学生的角度来说,这一部分呈现的知识是无趣的、无价值的。

而作为一次又一次波浪的浪头,还是范文:注意力强、领悟力强的学生,老师展现的范文就是领着他完成作文的浪头;某些方面欠缺,不能按时完成的学生,老师展现的范文不是他作文的浪头,而是第一波完成的同学作文中被老师认可的,可以作为讲评的作文是这些学生此一波完成作文的浪头,也就是他们的范文。

因此,学生的写作行为,无论是哪一个时间段完成老师要求的作文的学生,写作就是模仿,模仿对象依学生特征而不同,也就是范文对于学生来说所指是不同的。

为什么会多次形成针对不同对象的范文呢?我们可以从对学生的写作行为的描述来看模仿的难点。

浅谈中国近代建筑师范文照 篇7

1927年范文照受邀与上海基督教青年会建筑师李锦沛合作设计了八仙桥青年会大楼(见图1),基督青年会对提倡体育曾起过积极的作用,1909年就造了健身房、体育场,还举办了由全国青年参加、有15项比赛的大型运动会。八仙桥青年会大楼,1929年10月动工,1931年建成,经费100万元,老牌营造商江浴记施工。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高10层,占地2 211 m2。如今,在上海西藏南路大世界南面,这座10层高楼依然矗立。

20世纪20年代前,上海的大型建筑都是仿西方古典主义形式,建筑界尤其是中国建筑师不满这种状况,产生了探索新的、民族建筑形式的要求。一度出现象南京机关大楼和“大上海”计划的市政府仿中国宫殿建筑,但这种建筑物占地广,不能造高楼,于是出现了以现代样式为主,局部带有民族形式,尤其是装修部分利用中国传统风格,八仙桥青年会就是这种思潮的产物。大楼平面凹字型,凹处面南,分成三块,外观似北京前门城楼,蓝色琉璃瓦屋面,沿西藏南路部分为正面,顶部有双檐,两檐间有一层,飞檐翘翼,檐下有斗拱。北面部分较高,东面屋面亦为蓝琉璃瓦,但不起翘。大门亦仿北京宫殿的隔扇,门框饰古典图案。礼光等门亦仿古,走廊等上有天花,内部装饰亦多民族形式,下三层外墙仿花岗石墙面。这是中国设计师最早设计的民族形式高层建筑,是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作品,施工质量亦高,今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范文照早期作品亦为“全然守古”,并喜欢以折衷主义的思在西式建筑中融入中国传统建筑的局部。1924年他设计的中陵方案曾获第二名,这是一个采用了中国传统重檐攒尖顶的复方案;1927年与李锦沛、赵深合作设计的青年会大楼也有一圈蓝色琉璃瓦的中国传统屋顶;1928年设计的南京大戏院(今上海音乐厅,见图2,图3)则从里到外都是一个异常地道的西方复古主义建筑。南京大戏院是上海第一座由中国建筑设计师设计建造的具有西方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其立面为简化的古典主义构图,正门上方用了两根爱奥尼克半圆壁柱和两根爱奥尼克四分之一圆形壁柱,构成三开间的壁龛和三扇圆拱形窗。楣梁上方檐口下有一古典风格的浮雕,特邀请留学法国的新诗人兼雕塑家李金发设计,由音乐、舞蹈、戏剧的情节组成,人物的造型取材于西欧神话故事,特别强调抒情和诗意,富于动感和节奏美,为戏院增添艺术氛围。当年建成之后,非常轰动,被称为亚洲第一流音乐厅。半个世纪以来,一直以最佳音响效果闻名中外。

1928年范文照设计了国民政府行政院(见图4)。国民政府行政院成立于1928年10月25日,是全国最高行政机关,居国民政府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考试院、监察院五院,其为五院之首。建筑群由办公大楼、院长官邸、职员住宅三部分组成,1929年9月10日举行了奠基仪式,1930年5月竣工。占地面积约70 000 m2,建筑面积2.25万m2,建筑费用96.938万元。办公大楼为中国传统宫殿式建筑,面朝西北。钢筋混凝土结构,平面呈长方形。中央办公大楼高3层,两侧附楼高2层,另有1层地下室。重檐庑殿顶,琉璃瓦屋面,正脊兽吻俱全。斗拱、梁枋、门楣等处均施以彩绘,建筑面积3 604 m2。1991年,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将这里的行政院办公大楼评为近代优秀建筑;1992年南京市人民政府又将它列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可以看出这个建筑也是采用中国传统形式的大屋顶建筑,但是它的结构、材料、施工已经全然采用现代形式了。

1933年是范文照设计思想的一个转折点。这一年初他的事务所加入了一位美籍瑞典裔建筑师林朋(CarI Lindbohm),他曾受教于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格罗皮乌斯及赖特等人,竭力倡行“国际式”建筑新法,范文照专门召开记者招待会将他介绍给上海建筑界,当时的报纸《时事新报》、《申报》对林朋及“国际式”主张以及范文照与林朋的工程设计进行了连续报道[1]。这位美国建筑师当时嘲讽复古建筑“最新式工作,仍在一远过二千年前式样之房屋中,宁非笑谈”。范文照愿意与这样的建筑师合作,说明范文照本人的建筑思想已完全倾向于现代建筑。1933年下半年,范文照事务所又加入一位年轻的合伙建筑师伍子昂。伍子昂(1908年~1987年),1933年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获建筑学士学位,受到纽约各种新建筑的强烈影响。他的加入使范文照事务所更加坚定了设计现代风格建筑的决心。位于西摩路(今陕西北路)、褐照路(今延安中路)转角处的市房公寓即为此时期产物。1934年,范文照撰文对自己早年在中山陵设计方案中“掺杂中国格式”的折衷主义表示了强烈反省,对于那种“拿西方格式做屋体,拿中国格式做屋顶”的做法表示“尤深忍痛绝之”,呼吁“大家来纠正这种错误”,并提倡与他当年“全然守古”彻底决裂的“全然维新”的现代建筑。他甚至提出了“一座房屋应该从内部做到外部来,切不可从外部做到内部去”这一由里而外的现代主义设计思想,赞成“首先科学化而后美化”[2]。1935年下半年,范文照周游欧洲列国,更加加强了他对欧洲现代主义建筑的认识,促使他完成了从思想到手法都彻底转向现代派。范文照事务所设计的协发公寓(Yafa APartment)、集雅公寓(Georgia Apartment,见图5)等都是现代派作品。1941年建成的美琪大戏院(见图6),位于上海江宁路,建筑的入口为一圆形门厅,左右各有一个休息厅呈曲尺形布置。左厅通向观众池座,右厅引向楼座,观众厅共设1 640个座位。建筑的转角入口设计竖向连窗,窗户上由厚实的压檐结束。转角和两翼的檐部有横条饰带,整体和细部的处理已经逐渐摆脱“装饰派艺术”的影响,呈现新建筑的面貌。平面上注重各部分的使用功能和观众厅的声、光、暖效果,造型简洁,表现出全新的现代建筑面貌[3]。这也是范文照对自己早年复古思路做了强烈反省后,决心“全然推新”后的作品。

范文照是近代中国本土建筑师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位,他早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受西方传统学院派教育,这直接影响到他回国后初期的创作思路,而后由于受到各种现代建筑思想的影响,逐渐向现代风格转变,从他几个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就可以清晰地看到这种变化,他的作品对于上海近代建筑中现代主义思想的产生也起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邹德侬.中国现代建筑史[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2]杨永生,顾孟潮.20世纪中国建筑[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3]伍江.上海百年建筑史[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

上一篇:牛顿请客和黑板跑了教学设计下一篇: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综合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