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感悟随笔写作:百战归来再读书

2024-12-11

读书感悟随笔写作:百战归来再读书(通用3篇)

读书感悟随笔写作:百战归来再读书 篇1

正吃着午饭,脑袋里忽然蹦出孙子兵法里的几句话,想,大意了。当时读书只是读书,如今回味,才知道书里的东西不假。

,我写过关于孙子兵法的解读。自以为已熟读此书。其实只是认得上面的字而已。每句话的意思也都能理解,但是落实到具体事情上,没这方面经验,也就没这方面的想象。

然后发了一条说说:

当年读书千万卷,便觉世间无敌手。

百战归来再读书,方知不是读书人。

世间读书人,大多不读书,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很多书,不到一定年岁,读不懂。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但读书总是好的,早岁读书无甚解,晚年省事有奇功。没准哪天你遇到具体的事了,脑袋里就蹦出这么句早年读过的话,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人活一辈子,就是活个道理。人的道理一直在换,一直在进化。那时候你这样看这个世界,现在有那样看这个世界,看法不同,活法就不同。说一个人活通透了,是说一个人把人生关节大通透了。

譬如一句身前不想身后事,话大家都理解,道理认不认同则两说。大多数人都看不透这一关,农村老人为自己准备老衣、棺木、冥钱,怕无人披麻戴孝,怕埋的坟山不好,就是身前为死后操心。又有人怕盖棺论定的这个论定,怕后世人的评价。所以说史家的笔比刀剑厉害,一言定史。

春秋笔法的残酷,就在此处。孔子删繁就简,说一句是一句,但每句话,都代表了孔子的意思。

我自诩为读书人,那时进职场,想法是换本书读。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是要搜尽奇峰打草稿。读书人的趣处,在冷眼旁观。读书人不袖手旁观了,要涉足插手,就是入戏了。能入戏,又能出戏,便是世间自在人。

还是要酣畅淋漓去战斗,输赢不重要,过程最重要。有这些体悟,再读圣贤书,可能就更容易理解了。

公众号:日白匠

读书感悟随笔写作:百战归来再读书 篇2

“ISO/TC176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中最具影响、运作最成功的技术委员会之一,ISO 9000族标准是ISO国际标准推广应用的成功典范。目前,中国已经有近20万家企业获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居世界第一位,有力地推动了中国产品质量的提升和中国经济的发展。”

在10月24日召开的ISO/TC176第28届年会上,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王忠敏院长在致辞中盛赞ISO9000的成就及给中国带来的深远影响。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对于ISO 9000系列标准的研究和转化可以追溯到1989年,并于当年承担了中国质量管理与质量保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51)秘书处,对口ISO/TC 176开展工作。对后续的1994版、2000版、2008版,中标院都及时进行了跟踪、转化,并大力宣贯推广。期间,中标院还有两名专家分别当选了ISO/TC176的副主席,并与英国标准协会(BSI)联合承担ISO/TC176/SC2秘书处工作,有力地促进了ISO 9000系列标准在中国的实施推广可以说,在中国,中标院对ISO 9000系列标准的制修订和推广历程了解最多,同时,感悟也最深。

令人尊重的BSI,令人称道的ISO 9000

ISO 9000始创于1987年。它基于5750系列的BS标准,BSI (英国标准协会)于1979年提交给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然而,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59年,英国国防部在1959年发布了MIL-Q-9858标准。MIL-Q-9858在1969年被修订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AQAP系列标准,1974年,被BSI修订入5179系列的指导标准发布,并在1979年提交到ISO之前被修订为BS5750系列标准。

9000系列标准的产生有其必然原因,它是市场经济的产物。20世纪中期,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科技水平在不断提高,技术进步带动了经济发展,经济全球化的特征日益显现,贸易也从国内贸易为主向国际贸易转化,使得全球成为一个统一的大市场,各个国家都在扮演不同的角色,国际化分工越来越细。在这种背景下,怎样才能保证产品的质量,使得在贸易时可以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进行衡量,这种管理上的需求逐渐提上了日程。

ISO 9000系列标准就是在这种形势下开始酝酿的,国际标准化组织在1980年成立了ISO/TC176 (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负责编制这一系列标准。

可以说,BSI是ISO 9000的发现者和传承者,没有BSI,也就不会有后来享誉世界的ISO 9000。

“作为世界上最早成立的国家标准化组织,BSI诞生于1901年,除ISO 9000外,BSI还提出了企业资产管理、碳足迹、碳核查、企业社会责任等标准,可以说,正是BSI敏锐的视角和高瞻远瞩的战略布局,使它在一百多年来始终对全球标准化事业产生着重大影响。”作为BSI与中国达成战略合作的牵线人,王忠敏对BSI的战略眼光和突出成就颇为赞叹。

ISO 9000系列标准是到目前为止在全世界影响力最大的标准体系。在全球有100多万家企业通过了标准认证,ISO/TC176从1980年成立至今,仍然是ISO组织中最大的技术委员会,也可以说是最成功的技术委员会。

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变质的商业宣传让ISO 9000渐离初衷

中国自1989年8月1日开始等效采用ISO 9000-1987系列标准。1989年12月2日,成立了全国质量管理与质量保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CSBTS/TC 151),2001年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成立后,变更为SAC/TC 151,负责组织制修订、宣贯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领域国家标准,对口ISO/TC 176。从1992年开始我国实施等同采用的系列国家标准(C.B/T 19000),分别于1994年、2000年、2008年及时跟踪、转化了ISO9000系列标准的修订,并大力宣贯推广。

1998年1月,中国质量体系认证机构国家认可委员会首批签署了国际认可论坛(IAF)多边承认协议,我国认证机构出具的认证结果在国际上同样认可。这些工作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9000族标准在中国的实施应用。

截至2011年6月,我国共有201,536家企业获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居世界第一位。

中国企业对ISO 9000的热情是可以理解的。经过了几十年的质量管理教育与活动,重视质量、关心质量、追求质量的社会氛围已初步形成。ISO 9000族标准作为ISO发布的第一套质量管理国际标准,在中国应用广泛,高频率地出现在商品包装、企业宣传中,通过9000认证“满足”了人们对“质量保证”的心理需求,ISO 9000系列标准及其认证已成为“质量”的代名词,深入中国老百姓心中。同时作为走出国门的“通行证”和市场竞争要求,实施9000族标准并获得认证满足了中国企业的迫切需求,切实提高了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提升了企业市场竞争力,发挥了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而另一方面,ISO 9000族标准及其国内转化标准作为我国销售量最多、应用范围最广、影响最大的标准体系,通过成功的商业化认证工作机制,调动了市场推广人员的积极性,ISO 9000的认证在中国几乎做到了家喻户晓,超过了人们对ISO 9000标准及标准化本身的了解。

“在中国有一个现象,企业的经理层或管理人员,很少有人不知道ISO 9000。社会公众也有很多知道ISO 9000,因为他们会从广告上看到,会从商品的标签、包装上看到,但是其中很多人却并不一定知道ISO 9000是一种标准,也不知道推行ISO 9000就是标准实施的过程,是在实施标准化。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

2005年,时任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的王忠敏在西安的一次会议上指出,“ISO 9000”认证作为一种自愿性认证,不是对产品质量的绝对保证,不宜被用于企业商业宣传。

王忠敏把这种商业化宣传的原因归结于社会标准化意识的欠缺。为了追求自身利益,一些企业在认证过程中出现过于追求商业化、形式化的趋势,部分获证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难以达到ISO 9000标准要求,质量管理水平参差不齐,难以体现不同企业的真实质量管理水平和质量保障能力。而社会公众也没有意识到,通过ISO 9000体系标准认证并不代表是对其产品质量的唯一保证,一些企业打着通过了认证的旗号,却可能在生产假冒伪劣产品。ISO 9000反而成为这些企业掩盖非诚信行为的华丽外衣。

一个结果,两种理由,中国推行ISO9000需要回归本源

“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出生、成长、衰落和死亡的过程,都有生命周期。ISO 9000系列标准也有同样的趋势。在欧洲,从当初英国军标开始到现在差不多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而中国从1992年开始,只有20年的历史。所以在欧洲来说是进入一个成熟期,甚至是后成熟期,而中国可能正在进入成熟期,两者的表现是不同的。”王忠敏指出。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一份研究报告表明,近几年来,欧、美、澳的ISO 9000认证证书的颁证数字有所下降。报告分析认为,除因统计方法变化的因素引起统计数字下跌外,不可否认的是由于很多企业经历了数十年来的贯标和认证的实践,已对这套标准有了充分的理解.并在执行上达到驾轻就熟的程度,特别是由于企业普遍实施了内部审核,对自己的管理水平建立了自信,加上顾客的信任和品牌的推广,对第三方认证的需求开始出现弱化。这表明这些国家企业的ISO 9000认证已进入成熟期,达到了理性化和实效化的境界;他们所关心的不再是为了证明标准的符合性要取得一张证书或寻找存在问题确定改进方向,而是致力于如何在改进和自我完善体系上下功夫.达到深层次的要求。

目前,自觉贯彻ISO 9000系列标准已成为发达国家企业的共识,不少对标准体系充满自信的企业在没有顾客特别要求的情况下,为了减少第三方认证的成本,会放弃认证申请。但这并不说明他们不再贯彻ISO 9000标准了。这意味着ISO 9000标准尤其是认证体系在走过成熟期后会逐渐衰退。

中国也出现了认证数量下降的现象,但其原因却与发达国家不完全相同。

“当年我在企业作厂长时就说过,产品质量是制造出来的,不是检测出来的。这句话放到现在,可以说产品质量是制造出来的,不是认证出来的。广大的消费者和市场正在变得成熟,会对经过ISO 9000认证的这些产品进行重新鉴别,用他们自己的眼光鉴别,而不是用第三方认证鉴别。第三方认证在刚刚发育的时候会起到引导作用,现在消费者会用自己的眼睛、自己的意识判断你的认证是真是假,含金量到底多大。这是符合规律的发展过程。所以在中国的情况来看,现在虽然数量是全球第一,但是也不会像前20年那样继续蓬勃发展。因此当前中国众多的认证企业都感到强烈的市场竞争压力,生存会越来越困难。同时也对企业提出了挑战:你是打牢标准化的基础,做实标准化的文章,还是靠从第三方得到一个证书并以此做广告来美化自己?”

“我们应针对ISO 9000在中国推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一步完善标准体系,加强对标准宣贯,尤其是质量管理体系的技术支持标准的应用推广,指导企业深入理解ISO 9000标准体系要求,切实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加强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认证监管,规范认证机构管理,提高审核员队伍素质,提高认证有效性;鼓励企业加强对质量统计、现场管理等质量管理技术、方法、工具的应用,夯实企业质量管理基础。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实施ISO 9000标准的效果,像认证的数量一样做到世界的第一位。”王忠敏说。

这种发展趋势也对ISO/TC176和SAC/TC151提出了挑战,ISO 9000怎样创先?怎样激发活力?在2010年的第27届年会上,TC176提出了一个新的战略规划,要把ISO 9000建成一个动态的生态系统,这应该是他们对未来的一种应变之策。

王忠敏建议,TC176首先要对ISO 9000标准体系的市场潜力做评估,对全球100多万个实施了认证的企业的价值做评估。同时也要认识到市场经济发展过程当中,由于市场的成熟,企业和公众品牌意识的提高,由品牌取代第三方认证,由企业诚信取代第三方认证,由消费者的理性消费取代第三方认证的这种趋势。在深入思考的基础上,适时地推出TC176的全新理念,或者服务内容的改版,亦或是服务领域的延伸和扩大。这样TC176才会有新的建树,ISO9000才会有持久的生命力。

附1:

“ISO 9000”等自愿性质量认证不宜用于商业宣传

新华社西安2005年9月4日专电(记者石志勇)针对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广告中宣称自己通过“ISO 9000”质量体系认证的现象,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王忠敏日前在西安指出,“ISO 9000”认证作为一种自愿性认证,不是对产品质量的绝对保证,不宜被用于企业商业宣传。

我国于90年代初期引入“ISO 9000”标准,最先引入的是技术监督系统和出入境检验检疫系统,以后在全国发展了许多分支机构。近年又出现了许多社会认证机构,这些机构是中介组织,良莠不齐,运作比较混乱。鉴于这种情况,2001年4月,国务院批准成立了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负责对标准执行的监督和所有认证机构的资格认定,对一些随意发证、收钱发证的现象进行了处理,现在整体环境有所改善。

王忠敏说,现在有些企业在不是很明白认证意义的情况下,利用“ISO 9000”搞一些商业宣传,这是不合适的,容易对消费者产生误导。产品质量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如果生产管理不严格就会产生质量波动。与此同时,产品质量的认定标准也在随市场的变化和认证标准的修订而变化,不是一认证就一劳永逸的。认证只是对产品质量以前状况的评价,是过去式。更为重要的是,“ISO 9000”是一种自愿性认证,而不是政府强制性认证,评价质量的高低无法得到有效保证。应该看到,“ISO 9000”认证不是国际标准化组织直接做的,而是委托各个层面做的,因此认证的结果是否准确合理值得商榷。现在有些机构给钱就评价,使认证变成一种交易行为,影响了其公正性。

作为国际标准化组织的18名理事之一,王忠敏表示国际标准化组织现在也不赞成用“ISO 9000”标准做商业的广告宣传,因为它只是质量保证体系的认证,是对企业质量管理水平的一种认可,至于产品质量好坏还要通过检验、检查等一系列手段来保证。现在一些企业在宣传中喜欢打“ISO 9000”这张牌,消费者对此应有清醒认识,理性消费,避免受到误导。

附2:

百战归来再读书 篇3

——《道德经·第八章》

[释义]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所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上善的人,居处最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恪守信用,为政善于有条有理,把国家治理好,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正因为他像水那样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才没有过失,没有怨咎。

[管理开示]管理的最高境界就像水一样,润物细无声,不争名利,善于从战略和基层细节入手,其管理者长于抉择、心胸广阔、善于给予、正直诚信、用人所长、灵活多变、准确把握时机,看似无为实则有大作为,正是坚持奉献社会的品质才会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子曰: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

[释义]孔子说:以政令来管理,以刑法来约束,百姓虽不敢犯罪,但不以犯罪为耻;以道德来引导,以礼法来约束,百姓不仅有廉耻之心,而且自觉遵守规则。

[管理开示]靠制度与流程去管理,以赏罚来约束,员工虽不敢触犯,但不会以触犯为耻;靠企业核心价值观去引导,以职业精神来约束,结合实践整章建制,员工不仅遵规守纪,而且会以此为荣。

潜龙勿用;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子终日乾坤,夕惕若厉,无咎;或跃在渊,无咎;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亢龙有悔;见群龙无首,吉。

——《易经·乾卦》

[释义]潜藏的龙,须蓄势待发做好充分的准备,龙出现在大地上,有利于会见王公大人,有才德的君子始终是白天勤奋努力,夜晚戒惧反省,虽然处境艰难,但终究没有灾祸;龙也许跳进深潭,没有灾祸;龙飞腾在空中,有利于会见王公大人,而升腾到极点的龙会有灾祸之困:群龙出现在天空,看不出首领,最为吉利。

[管理开示]做企业与做人一样,暂处低谷时,可独善其身,积蓄力量;有机会展示时,学会借助他人力最或更高平台,才能实现更大价值。此时,更需要小心警惕,谨慎从事;如此才会抓住更大的机会,创造更辉煌的业绩。但发展到极点,过度亢奋就会招致失败。当因剧烈变革使社会资源重新整合时,机会又会出现。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成:意成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平天下。

——《大雪·章首》

[释义]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管理开示]真理来源于实践,只有勇于实践才会升华出理性认识,这样才会聚精会神、专心致志,才会端正思想和认识,才会完善和超越自己,才会由小到大地管理好企业或组织。从本质上讲,管理就是实践;从方法上讲,管理是一门通过管理自己而影响他人的艺术。

国学是中华民族传承久远、历久弥新的优秀文化的统称。从古至今,每一位有成就者所秉持的经商、做人、处事的根本原则,无一不是取源于国学智慧——儒家的进取、道家的无为、佛家的超脱、禅宗的感悟、周易的精妙、法家的权谋、兵家的智慧……一个企业经营者如果缺乏文化底蕴,能成为亿万身价的富豪,但永远不会成为真正的企业家!

用国学要义之精神,为中国企业家塑造造领袖风范,为中国企业孕育腾飞气象,成就完美企业,完美人生。

上一篇:管桩工程监理细则下一篇:事故隐患报告和举报奖励制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