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10年知识产权工作要点(共11篇)
河北省2010年知识产权工作要点 篇1
河北省2010年知识产权工作要点
一、加强统筹协调,推进知识产权战略实施
充分发挥省保知办职能,建立省实施知识产权战略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抓紧制定《关于加强科技创新中知识产权工作的若干意见》等相关配套政策,统筹协调全省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工作。积极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局、河北省人民政府合作会商机制的建立,共同推动知识产权战略实施。鼓励支持全省各市、企事业单位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实际,制定实施区域、行业知识产权战略或贯彻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的实施意见、工作方案。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制定出台河北省知识产权(专利)工作“十二五”专项规划。
二、实施知识产权保护工程,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进一步加强全省商品流通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组织实施“无假冒专利示范单位”专项行动,规范商品流通领域专利市场秩序,严厉打击侵权违法行为。继续探索符合省情的专利行政执法工作
模式,依法做好专利纠纷调处工作。指导各市县逐步健全专利行政执法体系,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效能,实现知识产权执法的重心下移和关口前移。加大与工商、版权、质监、公安等部门的知识产权执法协作力度,加强区域间特别是京、津地区知识产权执法交流与合作,建立完善跨部门、跨区域、跨行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协作机制。
三、开展企业对标行动,实施知识产权双优培育工程
研究制定优势培育企业和优势培育县知识产权工作指南,细化相关考核评价指标和验收认定标准,引导企业开展知识产权“对标行动”,进一步完善优势培育工作机制,培育一批创新活力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数量多、效益好、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优势企业和优势县。在抓好第一批钢铁、医药、新能源3个行业和16家企业省专利战略引导计划项目的基础上,继续围绕省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布局,深入实施专利战略引导计划,支持优势培育企业开展专利战略研究,推动产品升级和技术演进。配合国家知识产权局,做好省内国家级知识产权试点城市、试点园区和强县工程相关工作。
四、抓好专利资助,促进专利申请增长
积极配合省财政厅,认真落实国家向国外专利申请资助的财政政策,组织省内企事业单位做好相关申报工作,鼓励向国外申请专利。研究制定河北省2010年度发明专利资助办法,加大专
利资助资金投入力度,继续实施国内发明专利申请和国外专利申请资助等扶持政策,促进全省专利申请数量增长、质量提升。通过完善通报制度、加强窗口监督等措施,防范非正常专利申请。做好专利统计、分析工作,定期发布全省及各市专利申请与授权量,探索建立更加科学的专利统计指标体系及评价制度。开展第七届河北省发明创造奖评选表彰工作,鼓励群众性发明创造。
五、促进专利转化应用,推动知识产权创新成果产业化研究制定《河北省专利奖评选办法》,建立完善专利转化奖励制度,启动河北省专利奖评选工作,对取得显著经济社会效益或获得中国专利奖的重大专利转化项目和专利发明人给予奖励。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河北省专利权质押贷款管理办法》,抓好石家庄高新区和邯郸市2个试点,力争在专利权资产评估和质押贷款方面取得新突破,为中小企业开辟融资新渠道。进一步加强省级专利技术展示交易中心建设,积极支持有条件的申报国家级专利技术展示交易中心。组织举办晋冀鲁豫产学研专利对接会等第四届中国专利周河北省活动,继续举办省内校企专利对接活动,筹建河北省自主知识产权项目库,为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搭建多渠道专利技术转化应用平台。
六、深化宣传培训,营造知识产权浓厚氛围
采取部门协作、省市联动方式,在全省开展以《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新修订《专利法》和省政府《关于贯彻国家知识
产权战略纲要的实施意见》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活动。重点做好4?26知识产权宣传周、河北日报专版宣传、2010年河北省知识产权保护状况白皮书编写、第二届河北省大学生工业设计创新大赛、高校知识产权系列巡讲会等活动。实施“2213”知识产权人才培养计划,强化领导干部、行政管理人员、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中介服务人员的知识产权培训,着力培养知识产权高级复合人才、企事业管理人才、代理诉讼人才和信息利用人才。加快省知识产权培训基地建设,培养知识产权骨干教师,推动高等学校将知识产权列为公共选修课程,培养高素质知识产权人才队伍。继续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产权公需科目培训工作。初步建立河北省知识产权人才信息库。
七、构建服务平台,提升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能力
通过免费提供专利信息检索服务、及时办理专利申请和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手续、加快办理设立专利代理机构审查手续、组织参加专利技术展览展示活动、宣传推介优秀专利项目等积极构建“专利加油站”服务平台。通过完善知识产权维权援助规章制度,加快合作单位和专家库建设,依法提供知识产权咨询、检索、评估、纠纷和争端解决等法律服务,受理各类知识产权违法行为举报投诉,维护权利人和社会公众合法权益,积极构建“维权援助中心”服务平台。通过向广大发明者特别是非职务发明人提供发明创造和专利权相关咨询服务,为优秀发明和专利项目展览展示、转化转让牵线搭桥等构建“发明者之家”服务平台。通过进一
步完善全领域专利数据库,向各市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和优势培育单位开放专利数据信息,支持建设行业专题数据库等构建专利信息服务平台。(河北省知识产权局 张东辉)
河北省2010年知识产权工作要点 篇2
一、围绕服务这个主题, 进一步使档案工作“进入主战场、服务老百姓”
对前几年坚持服务这个主题, 重点抓民生档案、农村档案、企业档案工作的成果不能估计过高, 要认真总结经验, 克服“差不多”思想, 再接再厉, 继续下功夫抓好档案服务, 尽最大努力缩小档案服务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
1. 要继续抓好涉及民生档案工作, 为“两个体系”建设打好基础。
凡是涉及社会保障、就业再就业、教育、医疗、诚信、物权、知情权和公共服务获得权等领域的档案都应列入我们的监督管理和服务指导范围。要与相关部门配合, 尽快使这些涉及民生、利用率又较高的档案数字化。要建立具体的保管利用制度, 实现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有条件的地方对涉及民生档案可以提前接收进馆, 以整合档案资源, 方便公众查阅利用。
2. 以非国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档案为重点, 抓好企业档案工作。
要通过培养树立典型、上门指导服务、利用协会和协作组互相促进等方式, 使企业充分认识建立档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引导企业档案工作走上“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路子。对非国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档案部门要组成服务小组, 由领导带队, 逐企业地上门服务指导。对企业档案工作做得好的典型, 要帮助他们总结经验, 利用媒体给以宣传。
同时, 要做好国有企业档案、重大项目和重点工程档案、旅游和自然保护区档案等经济科技领域的档案工作。
3. 采取整乡推进的办法, 抓好乡 (镇) 村两级档案建设。
农村档案既是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又是涉及民生的重要档案工作, 而且还是我们工作的薄弱环节, 任务量相当大。各地要学习牡丹江、大庆等地的经验, 把农村档案工作列入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内容, 引起地方党委、政府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各级档案部门的领导和负责业务指导的同志, 都要具体抓好一个乡 (镇) 的档案工作试点, 同时要统一安排好业务指导力量, 由领导带队, 深入到乡 (镇) 村, 逐乡逐村地帮助指导档案工作。要明确乡村两级档案工作的具体责任人, 一般应由乡 (镇) 党委秘书和村会计具体负责。村级暂不具备条件的仍可实行村档乡管。乡 (镇) 级档案一般应统一到档案室集中保管, 以确保安全, 方便利用。
同时, 要继续抓好林权改革、社区和新的社会组织、经济组织的档案工作。
4. 加强查档、查文、展览、网站和编研利用等“服务窗口”建设, 完善服务设施, 改善服务方式, 提高服务水平, 追求服务效果最大化, 使各级综合档案馆成为名符其实的公共档案馆。
二、围绕发展这个要务, 全面加强档案基础业务建设, 不断提高档案工作的服务能力
各地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在总结“十一五”档案事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 提早做好“十二五”期间档案事业发展规划, 逐年有重点地解决本地档案事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实现“以服务促发展, 抓发展保服务”。
1. 认真贯彻国家档案局8号令, 加大档案资源建设力度。
通过贯彻落实国家档案局8号令, 重新明确各单位的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 加强机关档案工作。这项工作要在年底前完成。通过抓民生档案工作, 特别是抓好社区档案和新的社会组织、经济组织档案, 扩大监管范围, 扩张档案资源。通过借助地方政府发展文化建设的机会, 开展好档案征集活动。对历史档案抢救工作要进行阶段性的成果验收, 对有宣传价值的抢救成果要及时上报, 对抢救费的使用情况在上级验收前可请当地审计部门帮助审计把关。
2. 借助国家扶持中西部地区县级馆建设的东风, 全力抓好馆舍建设。
同时, 要特别注意加强档案馆的安全和保密工作, 堵塞漏洞, 确保档案绝对安全。
3. 认真贯彻落实中办、国办下发的《电子文件管理暂行办法》, 继续加大数字化建设投入力度, 尽快完成文件级目录数字化任务。
公开现行文件和查阅量较大的党委政府档案, 应开展全文数字化加工, 以方便查阅利用。
4. 加强档案法制建设, 依法加强对档案事业的行政管理。
要坚持档案行政执法检查与法制宣传相结合、与业务指导相结合、与调查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实现行政执法检查的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
三、围绕创新这个动力, 继续深入开展向刘义权同志学习活动, 加强档案干部队伍建设
胡锦涛总书记在得悉解放军档案馆原馆员刘义权同志身患癌症仍忘我工作的感人事迹后, 作出重要指示, 希望全国档案工作者学习刘义权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各级档案部门要认真落实胡锦涛总书记的指示精神, 继续深入开展向刘义权同志学习活动, 学习他的进取精神、拼搏精神、敬业精神、自律精神, 进一步提高档案干部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真正像刘义权同志那样“坚守平凡, 创造非凡”。
调动档案干部工作积极性, 目的是创新档案工作思路和方法, 转变工作作风, 提高工作效率, 推进工作落实。各单位、各岗位应该明确年度月度工作计划和具体工作目标, 一件一件地抓推进, 一项一项地抓落实。任务完成好的, 要给以表扬奖励。完成不好的, 要批评教育, 做到鼓励先进, 奖勤罚懒。对有指导意义的新的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和工作成果要及时上报, 积极宣传, 形成一种“以创新促发展”的好氛围。
要大力提倡抓点调研、面对面地指导服务的好作风。每一项重点工作、新的工作, 都应该先行试点, 探索方法, 积累经验, 然后在面上推开。尤其是对农村档案、企业档案等工作, 仅靠开会发文等一般号召是不会有太大效果的, 只有深入实际地具体指导服务才能有成效。
河北省2010年知识产权工作要点 篇3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运输厅(局、委)、公安厅(局)、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办公室、农业厅(局)、林业厅(局):
现将《2010年治理公路“三乱”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交通运输部
公安部
国务院纠风办
农业部
国家林业局
二0一0年四月二十七日
2010年治理公路“三乱”工作要点
为贯彻落实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会、国务院第三次廉政工作会议和全国纠风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的部署和要求,现提出2010年治理公路“三乱”工作要点。
一、落实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政策.规范收费公路管理工作。加强税费改革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已经明令取消的收费项目不得收取或变相收取。有序推进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工作。严格规范和控制政府还贷二级公路取消收费后改建为一级公路继续收费。坚决纠正违规设置收费站点、擅自提高收费标准、违规延长收费期限等问题。
二、落实涉农优惠政策,确保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畅通。各地要严格执行交通运输部、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的通知》(交公路发[2009]784号)要求,进一步完善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着力构建由国家和区域性“绿色通道”共同组成的、覆盖全国的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网络,同时采取措施,确保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网络畅通,坚决落实免收整车合法装载运输鲜活农产品车辆通行费的相关政策。
三、落实治超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大源头治理力度。交通运输、公安等部门要继续保持路面执法协作和联合治超机制,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治理车辆超限超载,切实纠正以罚代卸、以罚代管等问题。尽快出台《公路超限检测站管理办法》,加强治超站点规范化和信息化建设。推广运管人员货运源头派驻和巡查制度,依法开展货运源头治超工作。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发现严重违法超限超载车辆上路行驶的,要对货运源头、车辆源头和监管源头实行责任倒查。追究相关部门和企业的责任。研究建立超限超载车辆管理信用体系,尽快实行违法车辆信息登记抄报和信息反馈制度。对违法责任人的驾驶资格、从业资格等实施信用管理。
四、坚持依法行政,严格规范公路设站检查行为。严禁没有权限的部门在公路上设站或者上路检查车辆,加强和规范各类已设立的公路检查(收费)站管理,交通运输、公安、农业、林业部门要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开展工作,不得越权执法。严格规范木材检查站的设置和检查执法行为。严格临时动、植物检疫站设置的审批程序,切实做到疫情结束后立即撤站;进一步明确检疫程序和技术措施,坚决杜绝目测检查和收费放行。继续规范移动测速等电子执法设备的设置、使用和管理。
2010年交通工作要点 篇4
2010年是成品油税费改革后交通发展实施重大转型的一年,也是抢抓机遇、圆满完成“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更是衔接“十二五”规划的起步之年。2010年全市交通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加快项目建设、体制创新和自身建设,全面完成“十一五”交通规划目标,为常德
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交通保障。
一、坚持统筹兼顾,科学编制“十二五”规划
1、争取省里支持完善高速公路发展规划。积极争取汉寿太子庙(或军山铺)高速公路纳入省“十二五”高速公路规划,尽快形成以常德为中心的湘西北高速公路环和向
邻近省市辐射的高速公路网。
2、不断完善国省干线和农村公路发展规划。争取“十二五”初全市境内除303省道以外的国省道全部达到二级以上公路标准,到“十二五”末基本形成“4纵4横4联线”公路网,实现境内省道渡口全部改渡为桥。争取“十二五”初全市实现100%的行政村通水泥(油)路,至“十二五”末畅通乡镇与乡镇之间、村与村之间及省、县际乡镇公路,解决好县乡公路断头路、危桥及渡口改造问题,基本实现县乡公路网络化;有机结合国省干线公路、城乡一体化建设,使之能更大能发挥其功能,更加方便群众出行,促进农
村经济的发展。
3、完善道路运输发展规划。加快建设关系全局的综合性交通枢纽及衔接配套的运输场站,推动现代物流发展,建立完善快速客货运输网络,加快推进城乡客运交通一体
化进程,提高运输效率和服务能力。
4、完善水运发展总体规划。以沅、澧两水为主通道,以常德港和津市港为主枢纽港,以常年通航千吨级的航道连通目前除石门、临澧县外的其他7个县市区主要港口,以与航道相配套的港口码头,以二级公路与港外干线公路、铁路和航空运输相衔接的科
学协调的水运发展总体规划。
二、抢抓政策机遇,全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1、高速公路。积极主动为常安、岳常、东常三条高速公路及连接线建设搞好协调服务,确保高速公路建设快速推进;按照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投资目标,加强沟通协
调,积极争取省交通厅支持。
2、干线公路。完成干线公路建设总投资7.3亿元,力争完成投入8亿元以上。竣工2个项目:302省道安乡紫金渡至澧县小渡口和021县道石门至盘塘公路改造项目建成通车;续建8个项目:205省道汉寿至太子庙、205省道津市渡口至汉寿良荆界、304省道石门至慈利、207国道樟木桥至界牌、302省道津市至小渡口、303省道石门至南北镇、302省道澧县大堰垱至边山河公路和临澧合口澧水大桥;在省里未出台新政策的前提下,力争新开工4个项目:021县道何岗至曹市、001县道壶瓶山至大金竹公路和安乡大杨树大桥等3个“十一五”规划项目以及207国道张公庙至临澧公路1个追加项目;完成前期工作,具备开工条件4个项目:周家店至西湖公路、021县道线架桥至陬市、319国道桃花源景区段改线、303省道石门延长线。同时,完成国省干支线大修和水泥路换板省投资计划。
3、农村公路。建成农村公路通畅工程600公里,完成投资1.5亿元。在此基础上,积极争取上级增加建设计划,力争达到1000公里,投资达到2.5亿元以上。建成县通乡镇公路45公里,完成投资2700万元。完成农村公路危桥改造项目17个,渡口改造项目10个。抓好农村公路安保工程和大中修工程。
4、客货场站。建成安乡子龙车站;支持西湖和西洞庭开工建设客运站;完成省厅
下达的农村客运站建设任务。
5、港口码头。市县联动,支持有关县市区港口码头项目的前期准备和建设工作。
三、坚持建养并重,突出抓好公路养护管理
1、抓好干线公路养护。支持市公路部门以迎接干线公路养护国检为契机,全面提升养护工作水平,促进公路服务能力的提高,争取在全国公路养护大检查中取得好成绩;继续坚持和落实“七无三有”的养护标准,抓好雨季养护和日常养护,重点抓好G319、S306两条迎检线路的破碎板处治和GBM工程;进一步落实安保工程计划,完善公路附属设施;市县联动,力争完成石龟山大桥、安乡大鲸港桥、桃源沅水大桥和新河桥等病危
桥改造。
2、抓好农村公路养护。争取市政府出台《常德市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建立建管养运“四位一体”的良性机制;鼓励各县市区因地制宜建立农村公路管养新模式,实现“面向市场、管养分离、有路必养、常年养护”的目标;建立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考核机制,督促县市区履行主体职责,切实解决好养护体制机制、养护组织管理、养护资
金和养护质量等问题。
3、抓好公路治超工作。总结推广安乡县公路治超经验,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与支持,进一步完善治超联合机制,努力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
参与的工作格局。
四、提高服务水平,促进道路运输市场发展
1、推进农村客运网络化工程。争取市政府尽快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我市农村道路客运发展的意见》,修订农村客运车型标准,落实农村客运补贴政策,完善农村客运服务设施,提升农村客运网络化水平;全年争取新增或延伸农村客运班线30条。
2、完善行业管理长效机制。继续开展道路运输企业质量信誉考核工作,督促客运企业逐步解决客运车辆随意转让、经营权变相买卖的问题;联合执法,加大非法营运打击力度;加强源头管理和动态监管,对违法营运车辆和从业人员实行告诫制和“黑名单”制,通过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等手段从根本上解决长期违章经营问题;适应新一轮政府
机构改革要求,履行好新划入的相关管理职能。
3、提高行业优质服务水平。加快形成企业自律、社会监督、行业考核、信息公开的道路运输市场诚信管理体系和市场退出机制,引导道路运输企业诚信经营、优质服务;加快物流建设与发展,争取常德物流中心尽快投入使用,积极培育和发展物流企业、物
流园区。
五、严格项目监管,确保交通建设质量与安全
1、加强工程现场监督。分级负责,落实交通工程质量与安全的主体责任,把施工现场的质量安全作为项目监管的重点,建立健全四级质量保障体系,突出抓好隐蔽工程、关键工序、重点部位的质量安全监督检查,强化质量通病和隐患排查治理,确保工程质
量始终处于可控状态。
2、加强工程质量检测。按照市场化规则,抓好市交通建设质量监督检测中心资质认定和升级工作,配齐配强人员和设备,为交通建设提供及时、准确、真实的检测数据。
3、加强质监队伍建设。提高质监队伍管理水平和业务素质,尤其要强化原交通规
费征稽人员的培训力度,使其尽快适应新的岗位。
4、继续开展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年活动。充分发挥各县市区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的作用,进一步落实县市区对农村公路质量的监管责任,确保农村公路质量监督覆
盖率达到100%,杜绝较大以上质量安全事故。
六、完善监管措施,确保交通行业安全稳定
1、建立健全安全管理责任制。进一步强化行政一把手为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其他领导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对分管范围内的安全工作直接负责的责任制。
2、推行标准化建设、规范管理模式。完成30%的道路运输企业和3家水上危货运输企业的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按照桃源剪市渡口“县管、乡包、村落实”管理模式,加大乡镇渡口标准化建设力度;全市危货码头、柳叶湖旅游度假区和花岩溪旅游度假区
客运码头100%达到标准化建设要求。
3、完善交通应急保障机制。着手建立灵敏的应急预警机制和有效的应急预案机制,加强应急救援人员培训力度,开展应急搜救演练,提升应急救援能力和水平。积极配合省里做好《湖南省水上交通安全(海事)支持保障系统》的设计和前期调研工作。
4、开展专项整治和隐患排查。严格执行“三关一监督”、“三不进站、五不出站”制度,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快道路运输安全监控应用平台建设。开展“三无船舶”、超载船舶、“大船小证”和“载重线标志”等水上交通安全专项整治行动,辖区营运船舶专项治理清查覆盖面达到100%。继续开展水上桥梁防碰撞、公路危桥等安全风险隐患的排查与治理活动,组织开展安全检查和绩效评估,加快建立危险源和隐患
数据库。
5、继续实施渡船改造。积极争取部省补助资金,加大乡镇客运渡船更新改造力度,全面提升乡镇客运渡船安全条件。
七、争取政策扶持,推进水运事业发展
1、探索鼓励运力发展的有效办法。支持水上运力,探索对新造船舶“以奖代投”的办法;协调金融机构和国有担保公司向造船业倾斜融资,把水运业纳入重点支持范围;
争取相关行业管理部门对新造投入营运的船舶给予优惠。
2、重视水运所需人才的培养教育。充分利用常德人才基地的优势,协调相关大专以上院校进一步优化水运专业设置,大力培养水运专业人才,为常德水运可持续发展,集聚人才优势。
3、建立促进水运发展的协调机制。争取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水运发展的实施意见》,成立水运发展协调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协调工作会,研究我市水运发展和建设中
遇到的重大问题。
八、深化争先创优,切实加强行业自身建设
1、完善争先创优机制。针对成品油税费改革和政府机构改革出现的新情况,进一步完善争先创优机制,落实争先创优措施,深入开展争先创优活动,营造争当先进、争创一流的工作氛围。完善县市区交通发展目标管理考核办法,积极参与考核评估工作。建立交通系统内部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全面落实各级交通部门的工作责任和要求。
2、加强交通队伍建设。以建设负责任的行业和部门为主线,争创“五好”班子,争做“四型”干部;强化改革转岗人员业务知识的学习和操作技能的训练,尽快适应新的工作岗位;加强专业人才培训,整合交通工程技术人员资源;实行轮岗和挂职等办法,加大干部选派和推荐力度,搭建干部健康成长的平台。
3、加强行业文明建设。深化“学树创”行业文明建设,继续开展文明机关、文明窗口和文明标兵活动,市局机关努力争创省级文明单位。积极参与实施行业文化建设“十百千”工程,创建交通文化建设示范单位,培养和树立先进典型。做好新形势下的离退
休干部工作。积极支持工会、共青团、妇女等群团组织的工作。
2010年安全工作要点 篇5
(征求意见稿)
2010年全公司安全生产工作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落实股份公司和一分公司职代会精神,以全国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为指导,全面落实《总经理工作报告》中对安全工作部署的要求,坚持安全发展理念,继续在全公司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以预防为主、加强监管、落实责任为重点,深化安全标准化管理工作,创新安全考核形式,用多种方式调动全员参与安全管理,促进全公司安全生产形势向持续稳定方面发展。
一、2010年安全管理工作思路
严抓制度落实,狠抓安全教育,重抓安全考核,细抓安全检查与隐患整改,创新安全监管方式,实施安全标准化管理。
二、2010年安全工作目标
全公司全年无死亡事故、无重、特大设备事故,综合事故率控制在2‰以内。
三、2010年安全工作要点
1.继续实施安全标准化管理,今年各分厂对班长以上岗位均要制订安全工作到位标准并组织培训,使其掌握、实施岗位安全到位标准。职能部门和各分厂按照分工,对所辖岗位安全到位标准的执行进行严格、认真细致地考核,利用已建立的风险金平台,促进全公司安全管理上水平、上台阶!
2.继续强化安全培训和安全教育工作,通过实施安全培训和安全教育,来真正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各分厂要按照公司已下发的《安全—质量—环保培训大纲》要求,切实组织开展安全培训和教育工作,真抓实干,通过抓安全培训和教育并结合长期开展反“三违”活动,来持续降低人的不安全行为。
3.大力推行安全定期联系点制度,全公司生产系统主管以上人员均要结合一个班组,结合人要按照规定深入班组中,了解班组安全动态,通过谈心活动,了解职工思想上、工作上、学习上乃至生活上的困难,并想方设法帮助员工给予解决,使职工切实感受到组织上的温暖,从而从思想上凝聚了安全管理的向心力和执行力。
4.加强班组安全管理,实施以班保分厂,以分厂保全公司的安全管理保证模式。今年,先在全公司所有检修班组中推行安全标准化管理活动,要通过开展评优活动,调动和激发全公司各检修班组不断加强班组安全管理。
5.职能部门要创新安全监管方式,充分调动各分厂安全员工作主动性、积极性。今年拟在员工上、下班醒目处立全公司安全生产禁令牌;大力推行安全举报机制,通过建立全公司安全生产天数考核、公示机制来进一步调动全员参与安全管理的氛围。
6.职能部门要修订完善全公司安全管理制度,使之与公司发展相适应。要建立强有力且可操作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既为各分厂(部门)实施安全管理做到有据可依,又为安全违章处理做到有据可查。7.加强全公司安全预案管理,今年各分厂及相关部门对与之有关的各种预案,要组织讨论、修订。职能部门要汇编成册并下发至各分厂(部门)。预案执行部门要不断组织职工学习和演练,使突发性安全
事故现场处理有序、稳妥进行。
8.加大对外协单位的安全监管,负有安全监管职责的各个部门要依照公司下发的《承包工程及搬运队、租赁方安全管理规定》,加大对外协单位的安全监管,职能部门要加大对负有安全监管部门的指导和督查,通过建立考核、公示机制,来调动负有安全监管职责部门安全管理的符合性和规范性。
9.各分厂(部门)对所管辖范围内安全薄弱环节要积极主动想法予以从根本上解决,对不能从本质上解决的安全隐患要制定防范措施。对已排查出的全公司安全薄弱环节,职能部门要迅速制定交办单并对此予以跟踪。
10.加大对特种设备的管理,今年#5炉要实施年检,#5炉运行人员要换特种作业证。各分厂要严格按公司下发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条例》来规范所辖范围内的特种设备管理,确保不发生特种设备安全事故。
11.继续做好安全日常、专项检查活动,检查前要先组织策化,确保每次组织的安全检查不是走过场,要真正有效果。对已知的安全隐患要及时组织整改,最大限度地消除、减少和控制危险源。
12.加强对安全基础工作的管理,确保为安全生产服务。在达到规范性管理前提下,提高办事工作效率。
附,2010年安全主要工作暨“安全生产年”活动计划
当前,全公司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2010年全省粮食工作要点 篇6
四川省粮食局办公室
关于印发《2010年全省粮食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市(州)粮食局,四川粮油批发中心:
现将《2010年全省粮食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一〇年三月一日
2010年全省粮食工作要点
2010年全省粮食工作的基本思路是:以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省委九届七次全会精神为指针,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以“两个加快”为契机,推进灾后重建,加强宏观调控,发展产业经济,维护市场秩序,促进行业建设,努力开创粮食流通产业科学发展新局面。
主要目标:努力实现全社会收购粮食420万吨、销售420万吨;收购油菜籽40万吨、销售食用油30万吨;优质粮油订单面积达到1800万亩;乡村粮油超市连锁店达到4600个。继续开展农户科学储粮工程,主动争取国家有关部门继续将我省列入2010年国家农户科学储粮专项,新改建农户小粮仓50000个以上。完成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下达的26个粮油重点投资建设项目,实现新增6个销售收入过亿元的龙头企业目标。进一步加强地方储备粮油管理,加强粮油行情监测和预警,加大粮食市场监管力度,确保全省粮油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
一、落实国家调控政策,确保粮食市场基本稳定。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应对金融危机,加强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以服务“三农”和保障粮食安全为根本点,着力在落实惠农政策和提高粮食宏观调控能力上下功夫,确保全省粮油市场基本稳定。一要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及时发布市场信息,引导粮食种植 — 2 —
结构调整,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服务实施“新增1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工程”,确保粮食稳定供给。二要抓好粮油收购,保护种粮农民利益。继续完善和落实好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充分发挥国有粮食企业主渠道作用,引导多元市场主体积极入市收购,促进农民增收。三要抓好粮油销售,确保市场基本稳定。认真做好大中城市、三州及地震灾区、水库移民区、阿坝州大骨节病区、军队、院校的粮油供应工作,确保市场有效供给和价格基本稳定。四要加强储备管理,提高调控能力。认真落实《四川省省级储备粮油管理办法》,进一步充实成品粮油应急储备和地方粮油储备,做好省级储备粮油轮换管理工作,加强粮食统计和社会粮油供需平衡调查工作,完善粮油应急、价格监测预警机制,有效应对突发事件。五要加强产销衔接,促进粮食有序流通。做好省内企业到东北等地区采购粮食的组织工作,确保全省粮食供需基本平衡;落实省内产销衔接指导性计划,搞活粮食流通。
二、推进产业化经营,增强粮食行业发展后劲。充分利用国家扩大内需和灾后恢复重建的政策机遇,加大粮食产业化经营和结构调整力度,促进粮食企业做强做大。一要搞好优质粮油基地建设。优化粮食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加快规模化、标准化优质专用粮油产业基地建设,发展优质粮油订单生产,推进粮食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二要大力培育龙头企业。结合灾后重建和扩大内需,引导和鼓励国有粮食企业利用资产重组、控股、参股、兼并、租赁等多种方式,做强做大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 3 —
增强服务功能和经营活力。三要加快粮油精深加工发展。抓住粮食企业退城进郊和粮食园区建设机遇,加大粮油加工企业技术改造力度,提高粮食产业科技水平,形成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加工、集约化经营的发展新格局,提升粮油加工档次,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四要争创名优品牌。大力整合品牌资源,依靠技术和制度创新,支持知名品牌适度扩张,增强四川粮油的市场影响力和占有率。进一步发挥粮食行业协会作用,开展放心粮油示范企业创建工作,推进放心粮油进农村、进社区,提升粮食行业新形象。
三、加大灾后重建力度,恢复和优化灾区粮食流通服务体系。按照灾后重建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的要求,加强与灾区市县政府的衔接,尽力落实规划重建项目资金,开工建设已列入国家规划的粮油市场服务体系恢复重建项目,争取尽早形成收购储存能力。一要把落实规划项目重建资金放在首位。主动向当地政府汇报规划项目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中的重要作用,争取项目资金支持。同时要广开重建资金融资渠道,自主筹集重建配套资金,力争规划项目建设按期完成。二要加强重建项目监管。按照工程监理制、项目合同制、责任追究制的要求,加大对重建资金支持项目督查力度,建立健全资金使用、监督核查机制,确保粮食流通基础设施重建工程有序推进,规范运作,做到廉洁重建。
河北省2010年知识产权工作要点 篇7
一、狠抓工业节能降耗, 促进节约发展
(一) 深入推进能效对标达标。
以钢铁、有色金属、化工、建材四个行业为突破口, 深化推进粗钢、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合成氨、烧碱、纯碱、电石生产企业能效对标达标。组织相关协会分行业按不同生产规模公布标杆指标, 树立标杆企业;组织召开达标企业现场会, 总结推广标杆企业的先进经验。各地工业主管部门要对本地区四个行业相关企业达标情况进行监督指导, 制订年度目标并认真贯彻落实。
(二) 加快建设重点用能企业能源管理制度。
上半年发布《关于加强重点用能企业能源管理制度建设的通知》, 部署推进重点用能企业能源管理制度建设相关工作。对年耗能万吨标准煤以上的重点用能企业, 实施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制度;按照《节约能源法》要求设立能源管理岗位, 建立节约用电、节约用气、节约用煤等能源节约管理制度, 规范企业能源管理。发布《重点用能企业能源管理负责人培训大纲》, 组织地方和中介机构开展重点用能企业能源管理负责人岗位培训。各地工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本地区重点用能企业能源管理制度建设工作的组织、指导和服务;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 积极开展重点用能企业能源管理负责人培训工作, 提高企业能源管理水平。
(三) 切实加强行业分类指导。
第一季度发布《钢铁工业节能减排指导意见》和《中小企业节能减排指导意见》, 上半年发布《水泥行业节能减排指导意见》。各地工业主管部门、有关中央企业要加强钢铁、水泥行业及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组织领导, 结合本地区、本企业实际, 制订具体落实方案, 切实抓好淘汰落后产能、重点技术推广、技术改造等具体工作, 确保分行业、分领域节能减排取得实效。
(四) 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的通知》, 4月底前将淘汰落后产能年度计划分解下达到各省市, 并公布落后产能企业名单。强化节能环保指标的约束作用, 制订和完善相关行业准入条件和落后产能界定标准, 提高准入门槛, 尽快修订发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切实抓好落后产能淘汰工作的督促检查, 对淘汰落后产能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下半年会同有关部门开展高耗能行业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各地工业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工作力度, 加强对落后产能企业淘汰工作的督促检查, 按季度报告淘汰落后产能年度计划执行进度情况。
(五) 积极推进工业节能技术进步。
组织编制和发布第二批《工业领域节能减排电子信息应用技术导向目录》、《节能机电设备产品推荐目录》、《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产品淘汰目录》和《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推荐车型目录》。组织召开节能技术现场交流会和“两化”融合促进节能降耗减排治污推进会议, 总结推广行业节能先进经验, 并将信息化促进节能降耗减排治污的典型企业和典型项目, 纳入国家两化融合试点示范工程。继续按照《钢铁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建设实施方案》推进钢铁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建设, 编制并发布化工行业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建设实施方案, 支持上述行业重点企业实施能源管理中心建设示范项目。充分利用中央预算内技术改造资金支持一批重点节能技术推广技术改造项目。
(六) 探索推进节能新机制。
制定并发布《创建国家工业、通信业节能自愿协议示范企业管理办法》, 在总结与中国移动签订节能自愿协议经验的基础上, 积极推广节能自愿协议模式, 推动与非重点用能行业中央企业集团签订节能自愿协议。继续推进工业电力需求侧管理, 研究制定《加强工业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指导意见》。继续研究和探索推进针对中小型企业的合同能源管理、节能设备租赁等节能新机制推广工作。各地工业主管部门要加快推进本地区节能自愿协议试点, 及时总结和推广合同能源管理、电力需求侧管理等节能新机制相关经验和成功做法。
(七) 加强工业节能管理法规制度建设。
制定并发布《工业节能管理办法》, 指导工业节能管理工作。制定并发布《关于加强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的通知》, 组织编制《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评价导则》, 加强对各地区工业领域能评工作的指导, 积极推动能评制度建立和实施, 对新上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进行节能评估, 严格把住准入关。召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经验交流会, 交流各地推进能评工作的成功做法。
(八) 积极推进工业节水和节材代木。
以工业节水和节材代木为重点, 推动工业节约降耗工作有效开展。积极开展工业节水工作思路研究, 制定《关于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的意见》, 上半年发布《重点行业用水指导指标 (第一批) 》, 明确钢铁、纺织、造纸、石化等重点行业现有企业用水先进指标、用水限定指标和新建企业 (项目) 用水准入指标, 指导各行业加强用水管理, 实施节水技术改造。积极落实《机电产品包装节材代木工作方案》, 组织有关地区推荐和选择一批机电产品节材代木包装的生产、使用企业及第三方物流企业开展机电产品包装节材代木试点及示范, 制订节材代木包装相关标准, 开展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加大节材代木技术改造力度。
二、大力推行清洁生产, 切实加强减排治污
(九) 开展清洁生产技术应用示范。
一季度印发聚氯乙烯等17个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推行方案, 指导各地工业主管部门和有关中央企业按照要求组织实施清洁生产技术的示范和推广;继续开展清洁生产示范工程建设, 发布2010年中央财政清洁生产专项资金支持领域和项目指南, 各地工业主管部门按要求做好项目申报工作, 切实加强2009年示范项目进展情况、实施效果的跟踪督促。
(十) 强化清洁生产审核。
加大协调力度, 争取上半年发布实施《工业企业清洁生产审核技术导则》和《工业清洁生产水平评价标准编制通则》。完成钢铁、焦化等9个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水平评价标准, 启动铬盐、聚氯乙烯行业清洁生产水平评价标准修订工作。编制钢铁等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培训教材, 指导地方工业主管部门和重点中央企业加大对工业企业特别是涉重金属行业企业的清洁生产培训力度。各地工业主管部门要按照《关于报送工业和通信业清洁生产工作情况的通知》 (工信厅节函[2009]224号) 要求, 于3月底前报送上年清洁生产工作情况。
(十一) 推进重点行业污染防治。
组织有关行业协会编制铅酸蓄电池行业污染防治方案和废旧铅酸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准入条件。发布和组织实施《电石法聚氯乙烯行业汞污染综合防治方案》, 地方工业主管部门要按照方案要求, 抓好组织落实, 确保方案目标的实现。落实《钢铁企业烧结脱硫实施方案》, 组织有关咨询评估机构开展钢铁行业烧结脱硫工业技术后评估工作, 引导钢铁企业选择先进适用的脱硫技术。
(十二) 继续加强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
推进《电子电气产品污染控制立法工作, 修订《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 调整办法适用范围和规范内容。继续开展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重点管理目录制定工作, 推进第一批目录的发布和启动第二批目录调研和制订。会同国家认监委发布实施意见, 积极推动电子电气产品污染控制国推自愿性认证, 推动企业开展电子信息产品中有害物质替代与减量化。做好贯彻实施《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配套制度建设工作。
三、推进资源综合利用,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十三) 加快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组织各地工业主管部门筛选一批工业循环经济重大示范技术, 发布《工业循环经济重大示范推广技术 (第一批) 》, 树立一批工业循环经济典型示范, 充分发挥技术示范工程对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指导循环经济示范工业园区建设, 组织各地工业主管部门树立一批循环经济园区先进典型, 引导推进工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工作。组织召开甘肃金川等循环经济现场经验交流会, 引导重点行业和地区推进工业循环经济发展。
(十四) 抓好机电产品再制造试点。组织召开机电产品再制造试点工作交流和实施方案编制培训会, 指导第一批35家试点单位认真完成试点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 指导推进有关地区加强再制造产业发展。组织有关咨询机构对35家试点单位试点实施方案实施审查和批复, 会同有关地区工业主管部门积极推进试点实施方案组织实施, 积极推动试点工作开展。实施再制造示范工程技术改造专项, 引导试点单位加大技术改造力度, 尽快形成批量化产品再制造能力和产业规模。研究支持再制造产业发展的有关政策措施。
(十五) 加强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完成《尾矿综合利用管理办法》起草和发布工作;上半年发布《金属尾矿综合利用专项规划》和金属尾矿综合利用先进成熟技术目录, 召开尾矿综合利用技术现场交流会, 支持有关行业协会建立尾矿综合利用技术创新联盟, 推动共性关键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年底前出台《赤泥综合利用指导意见》、《工业副产石膏综合利用指导意见》及《碱渣综合利用实施方案》。贯彻落实国务院领导批示精神, 培育建设十大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 选择钢铁、有色、石化、轻工等行业实施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工程。
(十六) 大力推进资源再生产业发展。发布和组织实施《再生有色金属利用专项规划》, 制定再生有色金属行业准入条件, 研究建立准入制度, 组织各地工业主管部门开展国家重点支持的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基地和规模化利用示范项目建设, 推进再生有色金属利用行业发展。制定鼓励、支持和引导废钢铁、废橡胶、废弃电子电气产品等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的指导意见、技术政策。发布《废旧轮胎综合利用指导意见》。推进再生资源综合利用试点示范工程建设, 开展典型企业先进经验交流。
四、加强“两型”工业建设,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十七) 积极推进“两型”工业发展。把“两型”企业创建试点作为推进“两型”工业发展的工作载体, 制定并组织实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创建工作方案, 选择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开展“两型”企业创建试点, 研究提出重点行业“两型”示范企业建设标准, 开展分行业“两型”企业评价指标体系和政策研究, 组织制定“两型”企业监督、评价和考核办法, 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业发展模式, 组织各地区工业主管部门加快“两型”工业建设步伐, 积极推进“两型”工业发展。
(十八) 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组织各地区工业主管部门和有关行业协会加强对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有关措施的研究, 制定重点节能环保技术推广专项规划、节能环保设备推荐目录, 启动重大节能环保装备首台套应用示范工程, 加强对节能环保装备制造业的指导;加快研发和推广节能减排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推动节能环保服务业发展, 推广合同能源管理、节能环保设备租赁、项目融资、信息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组织开展节能环保产业示范园区建设, 引导节能环保产业积聚发展。
(十九)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要求, 深入研究分析工业应对气候变化形势和工作重点, 提出总体思路和重点措施, 引导各地区工业主管部门和企业积极发展低碳经济, 推进传统工业低碳化改造, 为履行国家承诺作贡献。加强重点行业应对气候变化研究, 摸清行业现状, 提出工业领域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应对策略, 发布工业领域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方案。组织开展低碳工业园区建设试点, 探索低碳工业发展思路。
(二十) 切实做好“十二五”工业节能环保规划思路研究和编制工作。按照工业和信息化“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总体安排, 加强组织, 深入研究, 科学论证, 完成“十二五”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业发展规划思路研究。突出抓好“十二五”全国工业节能、资源综合利用、重金属污染防治等三方面专项规划研究和制定。组织各地区工业主管部门认真做好“十二五”工业节能降耗、减排治污相关专项规划编制工作。
五、加强形势分析, 开展宣传教育和培训
(二十一) 健全信息交流和发布制度。进一步畅通工业节能减排信息渠道, 建立工业节能与综合利用信息交流平台。健全能源资源节约、综合利用、清洁生产等监测统计指标体系, 建立节能减排信息监测制度, 充分利用行业和地方的信息资源, 推动建立信息监测体系, 稳步推进工业节能与综合利用基础工作。
(二十二) 加强工业节能减排形势分析。建立工业节能减排形势定期分析报告制度, 加强对主要工业产品单位能耗、重点用能行业和企业能源消耗、用电以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等情况的监测分析。组织各地工业主管部门按季度开展本地区工业节能减排形势分析, 定期召开工业节能减排工作通气会。各地工业主管部门要及时上报有关工作情况及节能减排新形势、新进展。
(二十三) 加强工业节能减排宣传。组织开展全国节能宣传周有关活动, 举办中国绿色工业发展论坛, 广泛开展与新闻媒体的合作, 宣传工业节能降耗、减排治污和削减二氧化碳排放、应对气候变化取得的成效。研究建立工业节能表彰奖励制度, 针对“十一五”工业节能减排取得的优异成绩, 结合重点行业能效水平对标及各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完成情况, 对业绩好、贡献大的地区、企业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 发挥示范引导作用。
六、加强组织领导, 强化协调指导
(二十四) 加强组织协调和指导。加强对各地区工业和通信业节能与综合利用工作的指导, 进一步加强与地方工业主管部门、企业、行业协会以及相关组织间的沟通协调。各级工业主管部门要加快理顺工作关系, 创新工作思路, 找准工作切入点, 充分发挥有关各方的积极性, 加强业务交流和协作配合, 切实抓好本地区工业和通信业节能降耗、减排治污工作, 开创节能减排工作新局面。
(二十五) 充分发挥有关支撑机构作用。建立健全委托服务、购买服务、信息交流等制度, 依靠和支持协会加强行业管理基础性工作, 会同协会共同开拓行业节能环保工作, 不断提升行业协会的桥梁、纽带和支撑作用。切实加强冶金、建材、机械等工业领域研究设计院所对节能减排工作的支撑。加强各地工业节能监察能力和服务体系建设, 进一步明确职责, 做到职能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监管到位。各地区工业主管部门要组织节能监察中心、节能服务中心等机构, 加强对工业重点用能企业节能降耗的监督管理以及对企业执行产品能耗限额标准情况的专项督察。
河北省2010年知识产权工作要点 篇8
欢迎报名参加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简称“普通高考”)或2010年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统一考试(简称“高职统考”)。为顺利进行网上报名,请认真阅读以下内容:
一、报名时间
我省考生网上报名分两个时段进行。第一时段:2009年11月27日至29日,艺术类考生网上报名;第二时段:2009年12月21日至2010年1月29日, 普通文(理)科、体育类和高职统考文(理)科考生网上报名。此外不接受任何情况的补报名。
为确保网上报名顺利进行,网报第二时段前20天按市(州)分时段进行(具体安排见下表),后20天全省考生报名或上网查看或修改信息不受限制。
二、报名条件
报名参加普通高考或高职统考的考生必须是具有湖北省常住户口且具备以下条件的中国公民: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身体健康。
凡具有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的在校生;高级中等教育学校应届毕业生之外的在校生(报考少年班考生除外);因触犯刑律已被有关部门采取强制措施或正在服刑的;非湖北省常住户口的人员;参加2009年普通高考和高职统考因严重作弊受到停考一年处分的考生等五类人员不能报考。
报名参加高职统考的中职生或双特色往届生必须具有省教育考试院颁发的中等职业技能资格证书。
三、报名流程
网上报名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领取报名卡(艺术类考生:2009年11月24日-25日;普通文(理)科、体育类和高职统考文(理)科考生:2009年12月16日—18日)。考生在报名点(学校)或县(市、区)教育考试机构进行资格审查,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缴纳报名考试费,领取报名卡。第二阶段:网上报名(艺术类考生:2009年11月27日-29日; 普通文(理)科、体育类和高职统考文(理)科考生:2009年12月21日—2010年1月29日)。考生上网登录报名网站(http://gk.e21.cn),通过普通高考网上报名系统输入个人报名信息并成功提交。艺术、体育类考生中凡报考湖北省美术专业基础课统考(以下简称“美术统考”)、体育专业素质测试的考生在完成普通高考相关报名信息录入后,还应按要求通过网络支付平台缴纳相应的专业考试费用。第三阶段:现场确认(具体时间由报名点确定)。完成网上报名的考生按规定时间在报名点(学校)进行电子照相,并对报名点打印的考生本人《2010年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报名登记表》进行校对,无误后签字确认。
请考生务必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报名流程。请报考美术统考和体育专业素质测试的考生在网报之前开通相关银行卡网上支付功能,参加美术统考的考生在规定时间内凭高考报名号和本人身份证号登陆湖北省教育考试院网站(www.hbea.edu.cn)下载打印准考证(美术统考准考证打印时间为:2009年12月13-18日)。参加体育专业素质测试的考生提前一天到测试现场领取准考证并缴纳考试保险费。
四、报名要求
⒈考生须在户口所在县(市、区)报名。由于父母工作调动或其他特殊原因造成学籍与户口不在同一县(市、区)的普通高中应届毕业生,原则上应回户口所在地报名,回户口所在地报名确有困难的,由考生提出书面申请,征得学籍所在地教育考试机构同意后可就地报名,否则只能回户口所在地报名。
本省户口的普通高中往届生,原则上在户口所在地报考。如因文化补习、迁居、投靠亲友、随父母外出等原因要求在非户口所在地报考的考生,在当地市(州)教育行政部门及教育考试机构准许的情况下,可以由考生本人书面申请,在非户口所在地县(市、区)教育考试机构指定的报名点报名。
中职生无论何种情况,均不能在非户口所在地报名。
转业退伍军人和社会人员必须在户口所在县(市、区)报名。
2.应届毕业生由学校统一组织安排报名,往届生、转业退伍军人和社会人员由考生本人到县(市、区)教育考试机构指定的报名点办理相应报名手续。
3.考生报名时须提交报考申请,填写报考资格审查表,出示本人户口簿、身份证、毕业文凭(应届毕业生凭学校证明)原件,并上交以上证件的复印件。往届生、转业退伍军人和社会人员除此之外还要上交街道居委会或工作单位出具的证明材料以及往年参加普通高考的纸介质档案材料。
五、注意事项
1.考生基本信息采集分为个人输入、选择确认和信息自动转换三部分,信息点共43个。需考生输入的信息点有19个,通过下拉框选择确认信息点20个(包括艺术、体育类考生填写的3个信息点),通过相关信息自动转换的信息点有4个。
2.考生要认真阅读信息采集说明,在上机前必须把身份证号、学籍号、邮政编码、通讯地址、收件人、电话联系人等重要信息掌握准确,提前记录。网上报名信息录入完毕后,点击预览考生信息核对表,逐项进行核对,若信息错误,返回录入界面进行修改,信息核对无误后,点击提交信息。信息提交后在规定时间内可作五次修改。
2010年人大工作要点 篇9
根据塔定乡第十二届人大第四次会议工作报告关于2011年工作部署,为更好地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努力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经会议研究决定确立塔定乡2011年人大工作要点如下:
一、3月底,召开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代表所提意见、建议的现场交办会,收集并汇总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乡党委、政府能够解决的及时解决,不能够解决的上报上级相关部门协同解决。
二、4月初至6月底,对全乡的农牧业生产尤其是本乡的特色产业:藏青320二级种子田、短期育肥、养猪及藏鸡养殖情况进行深入细致地调查,向乡党委、乡政府及上级部门反映农牧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为乡政府的正确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
三、7月份,以庆祝建党90周年和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为契机,在广大党员、学生、农牧民群众及寺庙僧尼中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尤其是党的支农、惠农政策及我党90年的伟大光辉历程、西藏60年来翻天覆地变化,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四、8月份,在全乡范围内开展法律法规宣讲活动,加 1
强全乡的法制建设。
五、9月份,组织人大党委会人员,深入学校检查“三包”经费使用情况。
六、11月份,在全乡范围内开展文明村、文明户的创建评比活动。
七、12月份,筹备乡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各项工作。
2011
2010年纪检工作要点 篇10
作者: 来源:达州市环境信息宣教中心 发布时间:2009年05月08日
通知
达市环党〔2009〕33号签发人:唐廷教
各县、市、区环保局,局机关各科室、直属单位:
现将《2009年达州市环境保护局纪检监察工作要点》和《2009年达州市环境保护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分工表》印发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附件:1.2009年达州市环境保护局纪检监察工作要点
2.2009年达州市环境保护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分工表
中共达州市环境保护局党组
2009年5月5日
附件1:
2009年达州市环境保护局纪检监察工作要点
2009年达州市环境保护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指导思想是:贯彻落实中央纪委十七届三次全会、省纪委九届四次全会、市纪委二届六次全会和全省环保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会议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着眼环保新形势、新要求,大力加强环保队伍思想作风教育,建立健全环保领域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加大对重大环保决策部署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充分发挥纪检监察工作的监督、服务、保证作用,为促进环保事业健康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一、以宣传教育为基础,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以构建惩防体系基本框架为中心,拓展反腐倡廉工作领域
1、教育为先,筑牢廉洁从政思想防线。思想教育是反腐倡廉建设的基础,教育倡廉要常抓不懈。各级环保部门要结合中、省、市纪委及全市环保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会议的要求,扎实开展反腐倡廉学习教育活动,要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党纪国法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廉洁自律教育。要把反腐倡廉教育列入党组中心组学习主要内容和干部教育培训中,通过学习使广大干部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事业观、价值观、政绩观。各级环保纪检监察部门还要加强党的政治纪律和环保“六项禁令”的宣传教育,增强干部职工的政治意识和进取意识。结合今年省环保局、省监察厅将发行的环境污染警示教育片---《江河泪》,开展履职尽责的警示教育,提高干部职工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
2、深化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推进源头治腐。各级环保部门要建立健全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根本制度、以环保重点领域和重要环节工作规则为专项制度、以党的各项廉洁从政规定为基本制度的廉政制度体系。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和省委《实施办法》,积极完成《四川省环境保护局贯彻落实<四川省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实施办法>环保目标任务工作方案》提出的各项任务,各级环保部门要结合本地工作实际,有的放矢、卓有成效地开展反腐倡廉工作。
3、健全决策制约机制,强化廉政监督。各级环保部门要把领导干部和关键岗位人员作为监督的重点对象,在工作中凡涉及到重大工作规划,重大经费开支,重大工程建设项目,重要人事任免,必须坚持党组集体研究决定,建立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要建立全面公开制度,坚持党务和政务公开,要把党内监督、群众监督、社会监督作为监督的重要手段,实施全方位、全时段、全过程监督。要加强效能监察,强化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提高行政效能,确保政令畅通。
二、加大对科学发展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认真解决危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加强对污染减排措施和扩大内需环保项目资金执行情况的督察督办
1、加大专项治理督察督办工作力度。各级环保部门要积极主动地对重大环保决策部署执行情况开展监督检查,抓好对污染减排、生态建设、环境执法等工作的重点督查。着力推进结构减排、工程减排、管理减排,加强对挂牌整治工业污染企业、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企业的督查力度。坚决查处企业超标排污和偷排漏排的违法案件,把解决危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作为党的作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深入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要会同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加大对环保政策法规、污染减排等落实情况的检查力度。
河北省2010年知识产权工作要点 篇11
为了贯彻落实2010年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精神, 按照全国农业机械化工作会议的部署, 现制定2010年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工作要点。
一、思路目标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紧紧围绕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和谐稳定的目标, 认真实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和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 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 进一步落实完善政策, 培育发展主体, 主攻薄弱环节, 优化结构布局, 拓展服务领域, 加快技术推广, 强化公共服务, 转变发展方式, 提升发展质量, 全面提高农机装备水平、作业水平、服务水平、科技水平和安全水平, 切实加强司机关自身建设, 努力推动农业机械化科学发展。力争2010年全国农机总动力比上年增长5%, 农机装备结构继续改善, 农业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2%, 农机专业合作社等社会化服务组织数量较大幅度增加, 先进适用农机化技术推广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 农机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
二、工作重点
(一) 以实施购机补贴为重点, 认真落实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各项扶持政策
1. 精心组织实施购机补贴政策。科学制定2010年农机购置补贴工作方案, 扩大补贴机具范围和种类, 合理确定各省补贴资金规模。组织开展通用类补贴机具选型工作。完善购机补贴制度和操作程序, 修订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启动应用全国农机购置补贴管理软件系统, 推动购机申请、审核、结算、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加强购机补贴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推动农机补贴政策的全面落实。
2. 推进机械深松整地等作业补贴政策落实。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财政新增农资综合补贴资金集中用于粮食基础能力建设的有关要求, 推动实施机械深松整地、秸秆粉碎还田、水稻机插秧等作业专项补贴, 支持保护性耕作方式和大棚育秧、粮食晾晒烘干等设施建设。协调制定农机作业补贴管理办法和补贴规划, 指导各地制定农机作业补贴实施方案, 召开农机作业补贴工作经验交流会。
3. 推动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政策性文件出台。协调有关部门做好“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的起草与修改工作, 争取以国务院文件印发, 并认真组织《意见》的宣传贯彻实施工作。组织开展专题调研和督导, 推动各项促进农机化发展政策措施落实。
4. 努力拓宽农机化投入渠道。启动实施保护性耕作工程建设规划, 建设一批保护性耕作工程示范区。争取实施农业机械化推进工程, 加强农机化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和场库棚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参与推动信贷、保险等农村金融服务政策, 引导更多信贷资金投向农业机械化, 协调落实农机作业税费减免等政策。
(二) 以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为载体, 积极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
5. 加快农机专业合作社创新发展。贯彻《农业部关于加快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意见》, 推进农机专业合作社多样化创建、规范化运营、市场化服务、产业化经营。开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等示范建设活动, 建立定点联系机制, 培育一批典型, 规范和引导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健康发展。
6. 加快农机维修网点规范化发展。开展《农业机械维修管理规定》落实大检查工作, 建设一批农机维修示范网点, 提高农机维修社会化服务能力。大力推广先进农机维修技术和农机节能减排技术, 拟定更新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老旧农机的政策建议。
(三) 以组织农机跨区作业为抓手, 不断提高重要农时重点作物机械化生产水平
7. 精心组织重要农时机械化生产。及早部署各地开展“春耕”、“三夏”、“三秋”等重要农时季节的机械化生产活动, 召开全国农业机械化生产和跨区作业工作会议。全面实施重要农时重点作物机械化生产进度统计报告制度, 启用农机化生产信息报送系统, 提升机械化生产的管理服务工作水平。积极参与“金农工程”、“12316”农业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建设。鼓励农机服务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生产经营服务, 加强水稻、玉米机收跨区作业组织协调, 扩大农机跨区作业的范围和领域。
8. 大力推进重点作物生产机械化。大力推进主要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 加快发展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抓好示范县的启动及建设工作, 加速推进水稻、玉米、油菜、马铃薯、花生、棉花、甘蔗生产机械化。召开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会和全国花生生产机械化现场会。
9. 不断拓展农业机械化服务领域。推动农业生产机械化由耕种收环节向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延伸。围绕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 进一步提升林果业、畜牧业、渔业、农产品初加工业机械化水平, 继续推进设施农业、农用航空发展。
(四) 以促进节本增效为核心, 大力研发推广先进适用农机化技术和装备
1 0. 加强农机化科研创新。认真做好重大农机化科研项目遴选储备工作, 争取加大农机化科技项目投入。精心组织实施首批下达的农机化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组建农业机械化专家库, 举办好相关学术研讨活动, 推进农机化国际交流与合作。编写《中国农业机械化科技发展报告 (2010年) 》, 编制《“十二五”农业机械化科技发展规划》。
1 1. 加强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召开全国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会议, 继续推进基层农机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 提高乡镇或区域性农机推广机构服务能力。制定并印发春耕生产、“三夏”、“三秋”农机作业技术要点, 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土地深松、精量播种、化肥深施、高效植保、旱作节水和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等先进适用农机化技术和装备。新建一批保护性耕作示范县和创新项目, 扩大保护性耕作面积。编制《“十二五”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规划》。
1 2. 加强设施农业发展。贯彻实施《农业部关于促进设施农业发展的意见》, 加强设施农业技术与装备研究, 示范推广设施农业的节能技术、温控技术、栽培技术和管理技术, 搞好设施装备的推广鉴定, 建设一批设施农业示范联系点, 筹备召开设施农业工作经验交流会。积极参与新一轮“菜篮子”工程规划的实施工作。编制《“十二五”设施农业发展规划》。
1 3. 加强农机化示范区建设。加强对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建设的指导, 整合现有资金项目, 加大对示范区建设的投入。积极参与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标准化示范县 (场) 、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工作, 充分发挥农机化的技术集成、示范引领作用。
(五) 以人才队伍建设为关键, 深入开展农机化教育培训
1 4. 深入开展农机化教育培训大行动。大力组织开展农业机械化管理、技术和作业服务人员特别是新购机农民的培训, 力争培训人次大幅度增加, 培训质量进一步提高。加强培训基地、师资队伍和教材建设。加强教育培训机构的管理, 提高农机化教育培训机构能力, 推进培训形式多样化。
1 5. 继续实施阳光工程农机培训。积极争取扩大农机培训任务, 加强阳光工程农机培训与农机驾驶培训、购机补贴、农机技术推广的结合, 更新和优化培训内容。对各地阳光工程农机培训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督导, 不断提高培训效果。
16.研究制定农机化教育培训规划。召开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工作会议, 总结交流工作经验, 部署促进教育培训的工作措施, 编制《“十二五”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规划》。加强农机职业技能开发, 指导各地开展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六) 以质量效益为中心, 进一步振兴农机制造业和流通业
17.进一步加强农机试验鉴定工作。完善修订《农业机械部级推广鉴定实施办法 (试行) 》, 推进和规范省部级农业机械推广鉴定, 建立高效廉洁、科学规范、公开公正的推广鉴定工作机制, 提高鉴定工作质量。进一步完善农业机械推广鉴定大纲, 继续开展部级鉴定机构能力认定工作。制定《“十二五”农业机械试验鉴定规划》。做好《国家支持推广的农业机械产品目录》年度调整工作。
18.进一步加强农机化质量监督管理。以农机质量评价、维修质量、事故处理、设施农业为重点, 加快制修订一批行业标准。召开全国农机质量投诉工作会议, 推进农机质量投诉监督体系建设。开展重点在用农业机械质量调查和补贴机具质量监督, 参与农资打假专项治理活动, 推动农机产品“三包”制度全面落实, 规范农机销售、作业、维修市场秩序。
19.进一步促进农机工业和流通业发展。加强与有关部门的紧密协作, 落实扶持农机工业和流通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推动农机制造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和升级, 形成布局合理、产业集中度较高的发展新格局。推动农机制造企业品牌营销网络与流通企业销售网络相结合, 形成服务到位、功能完善的农机流通大市场。
(七) 以实施《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为主线, 全面强化农机安全监管
20.推动制定条例的配套规章制度。依据《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规定, 制订和完善相应的配套规章制度, 加强宣传和指导, 推动条例的贯彻落实。组织制定《农机事故处理办法》、《农机报废回收办法》、《农业机械实地安全检验办法》。
21.深入开展“创建平安农机, 促进新农村建设”活动。组织开展考评工作, 创建新一批“平安农机”示范县。广泛开展农机安全宣传教育活动, 加强安全技术检验, 规范农机牌证照核发工作, 组织开展农机安全大检查, 预防和减少重特大农机事故发生。
22.继续开展农机监理规范化建设。启动实施农机安全监理信息系统, 推进驾驶员考试、事故统计工作信息化。指导各地贯彻执行《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安全监理检验技术规范》和《农业机械运行安全技术条件》等有关规范和标准, 加强农机安全监理机构建设、农机监理人员管理, 不断提升监理工作规范化水平。
(八) 以提升推动科学发展能力为目标, 切实加强农机化系统自身建设
23.编制《“十二五”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做好农机化发展基本数据的统计与发展基本形势的分析, 组织开展农机化发展战略、发展规划的研究, 组织编制《“十二五”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加强有关产业政策的沟通协调, 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把农业机械化重大项目、重点措施纳入“十二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总体规划。
24.开展农机化发展重大问题调研。组织各有关方面的力量, 开展农机装备结构和布局优化、农机化考核指标体系、农机与农艺融合、农机化公共服务能力、农机作业补贴机制等方面的专题研究, 形成一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25.进一步加强农机化公共服务能力建设。认真总结农机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成效经验, 分析存在的问题, 提出发展思路和对策措施, 筹备召开全国农业机械化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工作会议。
26.做好农机化新闻宣传和政务信息工作。印发“2010年农业机械化新闻宣传工作要点”, 完善新闻宣传管理制度。围绕跨区机收、购机补贴等重点工作, 在重点时段、重点媒体掀起农机化宣传高潮。指导中国农业机械化信息网升级改版。大力推进政务信息公开, 编辑发送《农业机械化情况》。组织开展农机化政务信息员培训, 不断提高政务信息工作质量。
【河北省2010年知识产权工作要点】推荐阅读:
2024年河北省政法干警面试热点:习近平讲话要点盘点08-19
唐山市中考满分作文-2010年河北唐山市中考满分作文01-17
河北省2017年上半年证券投资基金基础知识:现金流量表考试试题12-13
17年河北省考真题01-12
河北省2014年中考政策出台01-11
河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直属事业单位2014年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告12-22
河北省职工法律知识竞赛试题答案09-13
2024年河北省政法干警考试报名方式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