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恋的诗歌

2024-10-08

初恋的诗歌(精选14篇)

初恋的诗歌 篇1

有关初恋的诗歌

“你还好吗?”

屏幕上,一声

轻轻地问候,是消失

久远了的电波,振得我

心痛

蓦然回首

这残存的梦

缠绕了我一生

但不知

那荒凉了的诺言

是否还在经历凄风夜雨?

我用三十年的不变

化作一缕相思

借明月送去

问君心

曾思否?

时光如伤

烟云弹指消

泪水,找不到

彷徨的理由

心开始慢慢地变老

流逝的光阴是不变的曾经

昔年的温柔又太过于缥缈

我用尽力量也抓不住

你的微笑

就像风化了的顽石

不知何时

被狂风吹没

如烟的往事令人沉醉

久别了的温柔是否可在

相同的季节里,再一次

绽放?

思绪越千年

那一瞬的惊艳

如一飘而过的幸福,却

光辉了一生,也许

风是最悲哀的`吧?

它淡远了誓言

任那潮涌般的思念

落于指尖

含泪描绘你

模糊的素颜

每一笔刻画,都如

凋零的花瓣

从风中跌落

芬芳了庭院

如果,时光可以

倒流到

当初那个荒野

你我的初吻

是否

如风一样飘流?

如果,能遗忘

你的温柔

记忆是否能帮我

返回到

没有你的童年?

初恋的诗歌 篇2

初恋, 一个浸着甜蜜与忧愁、透着阳光与感伤的词汇。无论是谁, 无论在哪, 只要提起初恋, 必会触及心中的柔软与温情。即便结果黯然神伤, 那段有关爱的往事, 也依然让人回味, 也依然永远铭刻在青春的记忆中不曾远去。而电影, 恰恰是承载记忆的最佳模式。

一部电影的成功, 必然具有普世性, 而初恋恰是每个人都难以抵御的情结。这种情结, 不分种族, 不论地域, 也不管你是风华正茂还是年逾古稀。只要人类还繁衍生息, 关于爱的电影就还在, 关于初恋的电影就依然炙手可热。这其中, 《初恋这件小事》和《那些年, 我们一起追的女孩》无疑是成功的典范, 也无疑掀起了一股又一股的回忆浪潮。

泰国电影《初恋这件小事》和台湾电影《那些年, 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以小清新的形式汹涌袭来, 迅速吸引了众多眼球, 就连原先并不看好它们的观众也难以抵挡这股扑面而来的青春热流。

《初恋这件小事》起初其学生气的海报, 直白型的名字, 让看多了你情我爱的观众提不起兴趣, 对此也并不以为然, 以为又

么, “公车上书”中上书的公车究竟一千三还是三千呢?这两种说法究竟孰是孰非?

严格说来, 这两者说法都是没错的, 他们都是有根源的。从根本来讲, 出现这样的问题也是康、梁在回忆这段历史时的刻意渲染的结果。关于教科书中出现的公车具体人数的差别, 应是其刻意造假给历史教科书编纂带来的混乱。关于这一数字, 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多参考了梁启超的《戊戌政变记》一书中的说法:“既而合十八省之举人聚议于北京之松筠庵, 为大连署以上书, 与斯会者凡千三百余人。”然而, 根据康、梁后来的描述, 关于“公车上书”的人数却出现了大的变化:梁启超在其《三十自述》中曰:“南海先生联公车三千人上书请变法”, 康有为在其《汗漫舫诗集》中“抗章伏阙公车多, 连名三千毂相摩”的诗句, 并指明“东事战败, 联十八省举人三千人上书”。由此可知, 罗香林和罗元鲲文中提出的“公车三千人”并不是空穴来风的, 很可能两者恰好是参考了康梁较为后期的言论。

由此可见, “公车上书”这一历史事件本身存在的争议性给历史教科书的编纂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造成了民国历史教科书的差异性, 使得历史教科书的编撰变得混乱。

参考文献:

[1]王钟麒.宋云彬编.《开明中国历史讲义》 (下册) [M].开明函授学

是一部令人咋舌的狗血偶像片。但好电影是不会被埋没太久的, 很快, 《初恋》就凭借其直抵人心的主题和触动心弦的情节让无数正值青春和缅怀青春的人们深陷其中, 和片中的主人公一起经历阳光, 重温往事。

相比于《初恋》, 《那些年》早在开拍前就已经是风靡台湾的畅销小说了, 其原著作者九把刀更是亲自操刀做起了导演, 这无疑在台湾已是众所期待了。而当《那些年》在台湾叫好又叫座时, 网络上关于电影掀起的初恋风、青春风以及怀旧风早已把内地观众的胃口吊足, 人人都恨不能去影院感受这铺面而来的清新气息。

这两部电影都因自身极佳的口碑在影迷间口耳相传, 使得影片票房持续高涨。从网民到各大电影杂志, 再到层出不穷的影评人, 《初恋》和《那些年》简直是好评如潮。这两部小成本电影, 一时成为千万人关注、讨论与追逐的对象, 我们在佩服编导能力的同时, 也不得不去思考它们成功的关键是什么。难道只是因为其中俊男靓女的组合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没有快速的剪辑, 没有流行的元素, 也没有绚烂的特技, 《初恋》和《那些年》都是以情节和主题征服了无数观众。无论是镜头, 还是演员, 无论是场景, 还是音乐, 都是为故事本身而服务的。从这点来看, 故事, 仍然是电影的核心, 演绎一个好故事, 才能成就一部好电影。

两部电影都在讲述青春中的初恋, 都散发着浓浓的校园味道, 却各有特点, 各有风格。

纵观《初恋》, 整个故事在几个关键节点上发生改变, 剧情中制造的一系列小波折让观众为主人公小水每一次突破自我的改变而欣喜, 也为她每一次与阿亮学长的错过而遗憾。而《那些年》中人物的转变似乎更大些, 起初柯景腾与沈佳宜互相看不惯, 而随着情节的一步步推进, 在导演一个又一个小细节的安排下, 两人终于在彼此的关心与帮助中暗生情愫。两部电影剧情的

校出版, 民国二十六年三月再版.

[2]国立编译馆主编.聂家裕编.《教育部审定-初级中学历史》 (第四册) [M].国定中小学教科书七家联合供应处, 民国三十五年十二月第一版.

[3]孟世杰编.《初级中学校教本——中国史》 (下册) [M].百城书局, 民国二十年十月出版.

[4]教育部编审会.《初中本国史》[M].新民印书馆, 民国二十八年八月出版.

[5]茅海健.《“公车上书”考证补》[M].近代史研究, 2005年第3期.

[6]欧阳跃锋.《“公车上书”:康梁创造的历史神话》[M].读史札记, 2002年10月.

[7]杨人楩编.《初中本国史》[M].上海北新书局, 民国二十三年七月初版.

肖雪 (1993, 1-) , 女, 重庆市 (籍贯) , 学历:历史学2010级本科生, 研究方向:近现代史方向。

发展都是依赖于男女主人公的情感的变化, 展现出编导的深厚功力, 也考验着演员自身的素质。在这些一步一步往纵向面更深刻的开掘过程中, 整部电影最终得到了完美的升华。

两部电影的主人公虽然一个是女生一个是男生, 但开篇都惊人相似的以其独白开场。这些回忆式的独白瞬间给观众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 一下子让人回到那些懵懂青涩的岁月和似曾相识的环境。当主角的独白响起, 画面次第展现在我们眼前, 无论是那盛夏里明媚得有些刺眼的光阳, 身穿白衬衣一路叽叽喳喳的女孩, 还是骑车穿梭在大街小巷的男生, 一起说说笑笑恶作剧的伙伴……有多少人, 在电影开篇就被这纯洁的气息所感染, 又有多少人, 在这些透着青春味道的镜头里重返自己的学生时代?影片开头看似简单的背后, 谁又能说这不是导演处心积虑后的结果呢。

电影之所以受人追捧, 之所以被称为好电影, 它必定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 能够唤醒观众藏在心底很久的感情。当《初恋》里的小水暗恋着阿亮学长, 满心思的制造着所有跟他不经意的相遇, 在旁人谈论他的时候表面冷静可是内心早已是翻江倒海兴奋不已;当《那些年》里的柯景腾为心中的沈佳宜努力改变着自己, 变强大, 变优秀, 只为能和她站在一条线上而已。荧幕下, 又有多少心如刀割的暗恋, 在一半痛苦一半快乐的年月里, 各自珍藏着属于自己的阿亮学长和沈佳宜。

情感无疑是一株触动心灵的仙草, 就在这光影交织的变幻中, 导演用明媚的镜头语言进行着一段段镜头跟拍, 一次次机位调度, 让观众沉浸在起伏的情节中, 不由地与主人公同悲同喜。再普通不过的白衬衫, 再简单不过的校园, 导演只是用如此生活化的不紧不慢把主人公的青春展现在我们面前, 和这个季节一样, 和暖而温婉。

《初恋》和《那些年》成功的把小小的爱情变成大大的怀念, 两个不同的故事, 在看似舒缓随意的生活里面, 释放着最捉襟见肘的思念。这两部电影如同散文诗一般美好, 不是单纯为了讲述一个故事, 而是为了抒发某种情绪祭奠某种情感。也许不是电影本身纯净, 而是我们的回忆纯净。那些经历过的片断, 那些已经埋藏在记忆深处的往事, 都随着电影的进程而翻涌在心中最柔软的地方。无论是微笑或是泪水, 都在诉说着我们手一挥就永别的青春年少。

《初恋》的两位导演普特鹏·普罗萨卡·那·萨克那卡林和华森·波克彭都已步入不惑之年, 却还是第一次执导电影。而九把刀更是超越了作者的身份直接当上了《那些年》的导演。尽管都是首次执导, 缺少经验, 他们却都让影片呈现出一种未经处理过的真实感。其实, 影片的主角并不是小水、阿亮, 也不是柯景腾、沈佳宜, 而是荧幕下的我和你。这才是《初恋》和《那些年》成功的关键。

相比于其他电影中大牌云集明星荟萃的局面, 这两部电影的主要演员都是年龄不大的青年人, 不同于那些演技纯熟的演员们, 这些略显青涩的青年虽然还很稚嫩, 但正是这些发自本真的稚嫩才给观众带来了不一样的感觉。也许青春就是有着这样那样傻傻的迷茫的日子, 经历过, 才成长, 长大后, 才懂得。演员们颇具亲和力的表现, 让影片那种真实感人的味道名副其实, 更让观众在他们身上看到年少时的自己。也许, 换过演员的小水便不再是小水, 柯景腾也不再是柯景腾。

毋庸置疑的是, 《初恋》和《那些年》的主要场地都在校园, 而影片中最令人动容的也是主人公的校园时光。那时候情窦初开, 开始单纯地幻想热烈的爱情, 而校园, 是唯一可以承载这份纯洁感情的地方。影片的成功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每个人共同记忆中的校园, 这个纤尘不染的地方让观众马上进入到自己的学生时代, 同样的白色衬衫, 同样的干净笑容, 同样的美好初恋。导演把镜头对准校园, 也在整体上奠定了影片纯美的风格。

不得不提的是影片的色调, 虽然《初恋》难免给人以“异域风情”, 但并不影响其明快鲜亮的整体风格。而《那些年》, 则是一部仿佛一直透着阳光与海风味道的电影。两部电影的基调都在于展现多年前记忆中的初恋与青春, 所以色调的明快无疑为其增色不少。那份从骨子里透出的色彩, 带给观众的审美体验, 与回忆一般, 美好中略带感伤, 感伤里又满是怀念。

《初恋》的结局, 小水终于和阿亮学长在一起, 如童话般完美, 却也是俗套到有些狗血的剧情。不可否认, 这样的故事看了开头, 就能猜到结局, 但这并不妨碍观众情不自禁地被其深深吸引, 也并不影响影片赚取观众大把大把的钞票、口碑, 还有回忆和眼泪。而《那些年》的结尾, 沈佳宜结婚, 新郎却不是柯景腾。我们遗憾他们错过, 却也庆幸他们错过:若是当年, 沈佳宜真的和柯景腾牵手, 这部拥有所有人共同青春印记的电影也就不会出现, 九把刀或许也就不是如今的九把刀了。《初恋》留住的是幸运幸福, 《那些年》带来的是惋惜遗憾, 但不管是什么, 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 叫青春, 我们回不去、更无法重新开始的青春。也正因如此, 电影才愈加显得美好, 就像我们每个人心中的那个美梦, 只有在镜头中才能释放与实现。

“你听到吗, 我的心正在说爱你, 但我却不敢敞开心扉表达我的这份爱……”“那些年错过的大雨, 那些年错过的爱情, 好想拥抱你, 拥抱错过的勇气……”同情节一起让观众念念不忘的, 是电影的主题曲。《初恋》和《那些年》的成功绝不是偶然, 相反却带有很大的必然性, 这从两部影片主题曲的传唱度可见一斑。这两首作为视听艺术元素之一的电影主题曲, 都与各自的电影中心主题相符, 不仅是歌词, 还有旋律、节奏, 既烘托了影片, 又洋溢着青春沉浸着记忆。在影片结束后, 两首主题曲在大街小巷传唱, 几乎人人都熟悉它们的旋律。不得不说, 主题曲的风靡再一次证明了电影的直抵人心。

《初恋》和《那些年》, 尽管都没有刻意在叙事手法上做任何创造, 也没有在演员演技上进行过多的挖掘和突破, 几乎都是平铺直叙的故事, 没有太大的悬念, 也没有强烈的冲突, 只是把一切关于青春的最普通的画面呈现在观众面前, 就带来了一连串的感动与惊喜, 让所有人都在这情境里找到了欲罢不能的自己。或许故事还不够有张力, 或许表演还不够精湛, 或许剪辑还不够流畅, 或许布局还不够完善……但是, 只需要这一个“但是”就注定这两部电影成为最受追捧的影片——它是观众与影人的集体记忆。

没有那些年的甜蜜酸涩, 如何会有日渐成熟后对曾经年少的眷恋和感怀。纵是时光如水一去不返, 难以释怀的依旧是当年的情愫与心思。《初恋》和《那些年》用细腻的美好去涉及、去刺痛每一个观众有关青春的神经。阿亮学长是不变的执著, 沈佳宜是坚守的信念, 我们每个人都是小水或柯景腾, 曾在卑微的尘埃里开出最美的花, 只为接近心中钦慕已久的那个人。

这个世界上, 能动人心弦的永远是那些让人感同身受的故事。我们每个人的青春里都有着万水千山的感情, 美丽、哀愁, 却又无法抗拒。没有矫情, 没有做作, 更没有虚伪的刻意逢迎, 《初恋》和《那些年》, 在清爽干净的视听里让观众随画面回到那遥远而又洁白的纯真年代, 将青春风进行到底。

那些年, 我们用最美的年华书写一段斑斓的过往, 我们伤感却留恋, 一笑而过却难以放下。其实, 我们喜欢上电影, 是因为喜欢着青春时的自己, 喜欢着初恋时的你。

摘要:初恋是每个人心中美好的回忆, 电影《初恋这件小事》与《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这两部关于初恋的电影都非常成功, 本文从剧情发展、开场方式、观众共鸣、结局以及演职人员等方面对这两部电影进行了对比赏析, 对当下热门电影成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初恋,电影,成因

参考文献

[1]龚露.爱·青春的记忆——浅触《初恋这件小事》[J].大众文艺, 2011 (11) .

[2]高慧莹.青春是一首歌, 永不老去——从《那些年, 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看台湾电影的新形式[J].电影评价, 2012 (13) .

[3]罗薇.浅析新生代台湾青春电影的特色——以《那些年, 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为例[J].当代电影, 2012 (12) .

初恋的诗歌 篇3

虽然往事不堪回首,但想来想去又觉得非说不可。算了,冒着被揍的危险,我就写一点点关于我的初恋。

这件事说来话长。那天是周末,我已经窝在房间里看了两部韩剧。碰巧他打电话过来,问我放在学校的一些资料啊有的没的。

说实话,他的长相在班里算是清秀一类,挺白挺高的一个男生,就是有些瘦。因为平时在班里跟他聊得很好,闲来无事,我的话匣子一直没合上过。

他不八卦,大多时候都是我在讲他在听,时不时“嗯”一声表示他还在。我讲得正起劲的时候他说他有事,匆匆忙忙挂了电话

随后手机显示有信息,我点开一看,心里的小胖鹿禁不住开始乱撞。

他说:“‘我喜欢你’这四个字好不好笑?!”

“废话,当然不好笑。”我手忙脚乱地回复。

然后像意识到什么,握着手机惴惴不安。果真如我所想,没多久,“我喜欢你”四个小字跃上屏幕。

我回他,“哦。”

完蛋了,小胖鹿发了疯,心脏几乎要从嗓子眼儿里蹦出来。我没想到过要在中学谈恋爱,信息发送成功的那一刻,我居然心虚了。

事情就这样莫名其妙地发生,我俩就这样莫名其妙地在一起了。

有什么东西悄然之间发生变化,首先就是话费交得特别多,没想到他比我还能聊。早安和晚安从来没有缺席过,督促我早睡早起,按时吃饭。我没有什么安全感,觉得被一个人这样悉心照顾很幸福。我们去春游的时候他会不经意地帮我买水,负责替我点名,集合时会站在旁边帮我挡阳光,一高一矮的两个影子,有种不真实感。

我也问过他为什么喜欢我,他的回答真是一点也不客气——因为你胆小,爱哭。

不停地把信息往上拉,才能看到最后五個字:却与众不同。

我一时无话。

有时候他会在街道拐角处靠着长满牵牛花的围墙,给我发信息。那个位置不显眼,我在阳台上看下去刚好能看到他的侧身,以及白色的单车。没有刻意如何,就这样安静地发信息聊天,直到天色变晚。满天云霞浮楼身后。

我们没有单独出去玩,也没有拍过合照,连手都没牵过。连最后分开时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开头。

他说,我们分开吧。

我说,好。

不像是一场闹剧,没有不欢而散,没有死缠烂打,更没有挽留和祝你幸福。说不定他和我一样心底不起波澜,只是当作改掉了一个坏习惯。

毕业之后我们不在同一个高中,与其他人一样分隔两地,然而见了面还是可以谈笑风生。

后来我才知道,他是为了不让我中考分心才说分开的,并且把我的退步揽到自己身上。再一次听到别人说起关于他的话语,我忍不住在宿舍大哭。

不是觉得遗憾,而是这样矫情的剧情反转让我无所适从。想到曾经有一个人尽他所能对我好,干净纯粹,真的,一点都不遗憾。

我们还是特别好的朋友。我的意思是:一份真正的友谊,不会被时光割碎。

就像我和他。

初恋的爱情诗歌[最终版] 篇4

如一场

不期而至的轻风

悄悄地

涟漪了我沉睡的幽梦

从此

时光的埂上

记忆,日渐葱笼

一路的煦雨

绿了你的芳踪

一路的明媚

红了我的怯容

树上的鸟儿

也因此

驿动了恬恬的歌喉

每当夜色

跌入你的梦中

我借一盏幽幽的寂寞

映亮你一笔

又一笔的情衷

一颗忐忑的心

惴惴的轻轻的去问

春江的月色

可否为你

一手档着酷暑

一手遮着秋风

每当思念

悬在你的空中

我把整个儿的寒冬

悄悄地

搂入我的心中

一如

烫热的火炉

柔化你

一路

漫漫的冰封

从此

前门

芳菲我的喜悦

后院

绽放你的娇容

我止不注的泪

一颗接一颗地

滴落在春天的路上

那些

破土而出的新芽

晗首低眉

欲诉我于你的情深意重

你晶莹的眸子

可告诉我山泉

是否,怦然心动

流云

初恋优美诗歌 篇5

初恋

夕晴

初恋就像一杯加了白糖的温水,

喝起来很甜,

却对身体的健康起不了多大的作用,

只是回想的时侯它是甜味的。

初恋就像一幅水彩装饰画,

每一种颜色都必须调得很干净,

每一笔都必须画得很工整,

看起来很美其实画法非常简单。

初恋就像初春时的一场春雨,

淅淅沥沥的会下好几天,

虽然可以告诉人们春天来了,

但万物的生长还需要日后的风调雨顺。

初恋就像山谷中的`一条小溪,

溪水成天不停地向前奔跑,

尽管溪水看起来清澈透亮里面却没有鱼虾,

而且最终也要流入大海。

初恋就像六月里的苹果林,

满树的苹果真的很惹人喜爱,

一旦遇到一场突入其来的暴风雨,

就会将一年的丰收梦给打破。

初恋就像一本好的童话故事,

故事的情节很优美,

故事的内容很感人,

初恋攒动一树花开爱情诗歌 篇6

人生,匆匆!

过往,在路途中被踏进一个个的脚印里。

甜美的过往,温馨的记忆,在一场场的雨里交融,

回忆变得有些泥泞,

泥泞的梦,在现实一个又一个的纪念日里干涸,重塑,

却再也塑不成原来的样子。

许多时候,

不是将你放下太难,

而是这肩膀上,早习惯了有你时的那份重。

岁月,轻轻!

回忆,在叶黄素漫延的季节里远去。

落尽了繁华。

蓦然回首时,那些忘不了的曾经,迈过的过去,

伴着绿色的褪去,也成了枯黄。

枯黄的等待里,

有一颗向往着绿色的种子,在寒风里等待。

等待,

将滚烫的`泪,等成凝固的水。

那时,不是失落太冷,

而是关于你温暖的记忆太远。

人生若烛,流年似水。

匆匆而过得人群里,

你轻轻的走来,停留了,又消失了。

而此之后,

过去的许多年里,

再没有人如你一样,

初恋的诗歌 篇7

《都柏林人》是乔伊斯早期所著的短篇小说集, 共包含了15篇小说, 其中第三篇就是《阿拉比》。自出版以来, 《阿拉比》就一直备受读者青睐, 它主要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初恋破灭的故事。虽然《阿拉比》主要围绕小男孩的初恋展开, 但是乔伊斯并未对小男孩的初恋着墨太多, 反而通过对小男孩的生活环境以及与他有直接关系的人物的描写, 暗示了小男孩的初恋破灭的必然性。而本文将拟从人物和场景设置方面试分析小男孩初恋破灭的必然性。

2、人物设计

《阿拉比》中出现的人物都与小男孩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其中, 在所有出现的人物中, 属曼根的姐姐和小男孩的叔叔婶婶对其影响最大。曼根的姐姐是小男孩暗恋的对象。小男孩常常从百叶窗里窥视她, 在百叶窗的掩护下, 一方面曼根的姐姐看不见他, 另一方面百叶窗也阻碍了小男孩看清曼根的姐姐。在小说里曼根的姐姐的名字并未出现, 小男孩也不知道她的名字, 这说明小男孩爱上的只是一个美丽的意象, 现实生活中的曼根姐姐未必如此, 在一定程度上暗示了小男孩的初恋未必能如他所愿。

另外两个与小男孩有必然关系的是他的叔叔和婶婶。叔叔是一家之主, 掌握着家里的经济大权, 小男孩必须得向他索要去往阿拉比集市的车费。但叔叔却在小男孩去阿拉比的当晚迟迟未归, 使小男孩去阿拉比集市的时间一再拖延, 在9点的时候他叔叔终于回来了。但是叔叔并不重视小男孩去阿拉比与否, “一句‘忘记了’带给小男孩的是强烈的失落感, 而此处的失落感也是为最后希望破灭的时候做一个缓冲的过渡。”2而小男孩的婶婶也理解不了小男孩的心情, 还害怕他回去干什么坏事情, 这让小男孩感到沮丧, 一种挫败感油然而生。叔叔和婶婶的行为暗示了小男孩的初恋得不到亲人的重视。

3、场景设置

《阿拉比》中的场景设置并不是任意为之, 而是经过了乔伊斯的精心设计。在所有的场景中, 里士满北街、开往阿拉比集市的专列以及阿拉比集市本身就极具代表性。故事背景是里士满北街, 而“里士满北街的一端是死胡同, 除基督兄弟学校放学的时候外, 其他时候都是一片死寂”3。“里士满北街的‘死胡同’象征着主人公对朦胧爱情的追求和向往正是一条没有出路的‘死胡同’4”。街上的房屋也都是绷着一张面无表情的棕色面孔, 相互瞪着眼, 这暗示了人际关系的淡漠。也表明了小男孩“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对浪漫和美好事物的追求必然走向失败”5。

开往阿拉比的专列是废弃的, 整列列车上就只有小男孩一个乘客, 沿途经过了废弃的房屋, 最终停在了临时搭建的木站台上。这暗示了小男孩的初恋不是如他想象的那么美好。为后文男孩初恋破灭埋下了伏笔。最后, 小男孩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 到达了阿拉比集市。阿拉比集市是曼根姐姐推荐的, 小男孩曾诺要从阿拉比给曼根的姐姐带点礼物回来。对小男孩来说, 阿拉比有一种魔力, 一直吸引着他。可当小男孩到达阿拉比的时候, 几乎所有的摊位已经关闭了, 大厅的大部分都笼罩在黑暗中。小男孩看到两男一女在争论着毫无意义的事情, 当那女人用淡漠的口气问他想买点什么东西的时候, “小男孩的心情也从兴奋的顶峰跌落至失望的谷底”6。最后他什么也没有买, 两手空空。此时他已彻底醒悟, “发现自己只是一个受虚荣驱使和嘲弄的可怜虫, 眼中燃烧着愤怒”7。小男孩不得不接受现实, 他的初恋就这样破灭了。

4、结语

精神贫瘠的土壤开不出美丽的爱情之花。想象中的阿拉比是男孩爱情的寄托, 而现实的阿拉比却伤透了男孩的心灵, 无情地打碎了他的初恋。在《阿拉比》中乔伊斯通过精心挑选的人物和场景, 成功地向读者展示了小男孩初恋破灭的必然性, 小男孩也借此脱去天真稚嫩的外衣, 走向了成熟。

摘要:乔伊斯被认为是继莎士比亚后英语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他在小说领域的成就, 代表了现实主义文学的一座高峰1。《阿拉比》是乔伊斯早期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中的第三篇, 他通过象征主义手法、精心设计的人物和场景、精神顿悟等技巧, 向读者展示了小男孩初恋破灭的必然性。本文主要通过对人物和场景设置的分析来揭示小男孩初恋破灭的必然性。

关键词:乔伊斯,《阿拉比》,人物,场景设置,初恋破灭

参考文献

[1]、王守仁.英国文学选读 (第二版) .P, 170.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5月.

[2]、胡晶.浮生若梦, 彼岸无花——谈詹姆斯.乔伊斯希望的幻灭.北方文学, 2012年4月刊.42页.

[3]、7、郑博仁.英美短篇小说赏析.四川: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年.35页.39页.

[4]、5、李凌燕.《阿拉比》中象征主义手法探析——乔伊斯短篇小说意象之寓意.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2012年5月, 第十八卷第三期, 23页.

流逝的青涩初恋 篇8

我的初恋颇有青梅竹马的味道,认识他是在十二岁那年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那时的他,有一双清澈的大眼睛,那个清晨我们在公园里喂同一头小鹿因而相识了。他给了我一个灿烂的笑容,他大我六岁,我叫他哥哥。那时的我是个小女孩,每天只知道快乐的生活,这样的日子过了好几年,有一天,我突然发觉我对他的感觉有了变化,不再只是单纯地想和他在一起,每次看到他,心中有一种甜蜜的情愫,分手时又会有一种不舍。而他只当我是小妹妹。

时光在飞快的流逝,我要高中毕业了,那一年,我们相互表白了对方的心意,我把纯洁的初吻给了他,那个浪漫的夜晚已经深深的印在了我的日记本上。很快,我去外地求学了。不用说,鸿雁传书是必然的。那年寒假,爱的秘密被我的父母发现了,他们无情的要我离开他,因为怕影响我的学业,我才十九岁。我父亲是一名军人,多年的军旅生涯让他有着不苟言笑的性格,教育子女必是棍棒在先,在家中向来说一不二,对这样一位严父,我一直在心底有种不能言语的害怕,面对双亲的愤怒,我怕了,真的很害怕,无奈之下只好给他写了断交信。可事实上一回到学校,我们就恢复了联系,依然很美好。暑假,我对父母说,我要去同学家先玩两天,其实我和他去了北戴河。那是一段一生中不会再有的浪漫。用他后来的话说,就是:仿佛电影中的情节。我住在同学家,他住在我同学男朋友的家,短短一个星期,我们用浪漫共同记载了那段回忆。我们有过大雨中的深情相拥,哪怕浑身湿透;我们有过大海中的嘻戏亲吻,哪怕海上大雨淋漓;我们有过真情凝视,哪怕整夜不眠。山海关下,北戴河畔,都有过我们相拥的身影。最可笑也最难忘的却是这样一段经历:返回北京我们住在一家旅馆里,傍晚我们相约去旅馆门外的林荫小路上散步,夜色已晚,四周已没有多少行人,他深情地拥住我,吻我,突然不知从哪里跑出几个拿手电的家伙,手电的亮光让我不知所措,原来他们把我们当成了不三不四的人,那时正值北京严打时期,我们不幸的成了他们打击的对象。我们难为情的说我们是情侣,不是他们想的那种人,他蹲在地上可怜的解释了近半个钟头,我们才脱身。回到旅馆,两人余惊未消,接着相视大笑!美好的日子总是很短暂,没想到,同学的妈妈是个“好心人”,她见我住在她们家近一个星期,又听她女儿说我和我的男朋友在一起,她出于好心给我们家打了个电话,结果……那晚我听说了这件事,吓得没了主意,我们俩人抱头痛哭,仿佛世界末日。

现在想想我那时太年轻,没有主意,如果换成现在,也许会和父母好好地谈谈。可那时我不敢,我的父亲那样严历,一想到他可能会打我,我真的好怕,连回去的勇气都没有了。于是这样一场浪漫之旅匆匆画上了句号,我们第二天返回了家。看到的是父母阴沉的脸,那个暑假我几乎不能再和他约会,可回了学校,我们仍然书信往来。很快,寒假到了我写信告诉了他我的归期,没想到他会去火车站接我,当我下车看到他和我的妈妈同时出现在站台上,我好怕,没有和他打招呼就回了家。我想会有机会向他解释的,可谁会知道,这竟然成了我们分手的原因。他一直觉得我的家人看不起他,而我虽然爱他,可是我没有对他说非他不嫁,也没有足够的勇气与他一起面对这场爱情,他终于因为看不到爱的希望而黯然离去。那个假期,我打电话,他不接,去他的单位,找不到人,我真的感到绝望了。无奈之下,我去了他家,他妈妈告诉我,那天接我回来后,他一直看着我们的相册哭,什么也不说。大概他是在那时已经下了要和我分手的决心吧!我没能见到他。回到家里,我整日不出门,伤心的无法言语。也就是在那时我明白了失恋的滋味。假期结束了,我伤心的回了学校。我给他写去了一封长长的断交信,诉说了对他的思念,也诉说了对他的爱,原想他收到信会回信的,可是没有,等待让我变得绝望。

从此我们再也没有联系。带着对他的爱,对他的思念,对他的牵挂,我毕业了。这期间,我曾无数次拿起电话,却又无数次没有拨出去,我实在没有勇气。想想他也真的绝情,可以再不和我联系,我又何必呢?也许他已经找到了他的真爱呢?接着我工作了,我仍然忘不了他,必竟那是我的初恋,必竟我曾经那么真心的付出。看到电话,我仍然会拨出那个熟悉的号码,然后放下,我是不会接通的,也许这已是一个不能碰触的伤疤。其实我哪里知道,在我无数次拿起电话的同时,他也在找我,我完全忘了,因为毕业,因为工作,他已经联系不到我了。直到有一天,我的生活要发生重大变化了,我想我应该知道他过得好不好。于是我打通了他家里的电话,他妈妈告诉我,他一直在等待我和他联系,这些年他并没有忘记我,其实他早就后悔当时的做法了,只是没有办法和我联系。

关于初恋的文章我的初恋 篇9

说到初恋,首先就想起了我收到的第一封情书,准确地说,我不知道将其冠之于情书之名是不是有些小题大做,因为他来得太突然,且发生在了不相适宜的季节。

那年我刚读初三,14岁吧,属于懵懵懂懂的年纪,也许大家觉得有点过早,但事实上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大概也不算什么稀奇的东西,再说那东西也不是我自己讨要来的。那天上完体育课后,他就突然从我的一本笔记本里蹦了出来,一张用练习本上拆下来的纸,我随手翻开,开头尽然还用了“亲爱的“几个字,象一只稚嫩的脚丫穿了双蹩脚的翻毛皮鞋,大小都显得不合体。

当时只看见前面的三个字就吓坏了,不知道该怎样处理,没敢往下看,揣在口袋里,还是怕被别人发现,放学后急急的往家跑,象做了什么亏心事。到家后,忍不住躲在房间里拿出来看,才发现那男同学的字有些东倒西歪,跟醉了酒似的,大致内容就是想和我做个朋友,问我是否同意。就那么几句话,中间却夹杂了好几个错笔字,用词上是绝对不过关的,毕竟是小孩子在学说大人话,我觉得他的语文水平肯定没我的好,偷偷躲着笑。

把那东西撕成了雪花后还不放心,塞进了墙脚下的耗子洞里,就这样草草掩埋了。不过也确实产生了一些美好的幻想,那是一个陌生的名字,有点强刚那种,有一段时间所有身边陌生的男同学都差点成了嫌疑犯,也不敢向其他的同学打听,生怕这揣在怀里的秘密一不心就掉地上,被别人捡了去。一直过了一年也可能是更长的时间后才知道那是我隔壁班的一个男同学,没有什么个性,反正离我梦了一千回的想象是差远了,属于极为普通那种。当时就想,要是永远不知道这人是谁就好了,至少在心中留了点想象,好象自己产生的那些幻想突然间受了什么委屈,心里雨点儿似的洒了些失落。

也许是那时的我比较活泼开朗的原因,学校里有很多的朋友,事实上进入高中以后,就经常能够收到很多男同学的纸条,有的写在明信片上,弄得还有些诗情画意,不过也许是多了起来,倒还真没有什么特殊的感觉了,随便看一眼,顺手丢在课桌抽屉里,用课本一压也就无所谓了,当时席幕容和汪国真正是炒得满天飞的时候,遇到有文笔好的诗歌之类的,也拿来和知心的女同学分享。就象看席幕容的抒情诗,有的时候也对那些诗句做个点评,好的句子用红笔画个圆圈,或抄在自己的手抄本上,根本没感觉到那诗抒情的对象是自己。再大一点的时候,这一类的东西就更多了起来,好多人我到现在也不认识,也没能记住名字,说句实话,自己也没有用心去探究过,收到后有的随手一扔,丢在学校抽屉里的有时会莫明其妙就不见了,家里的,倒反而是我的母亲开朗,找了个资料袋帮我收整了一下,虽然警告过我,但也没有策略,她没有办法封闭我生活的空间。

高二那年入学,我收到了一个男同学的信,他高我一届,在市一中读书,以前初中时候就认识,但没有交往,当时,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在学校名列前茅,人也开朗,见了面笑一笑,打个招呼,没说过话。收到他信的时候,他们全家已经搬迁到市里,他已经在离我一百多公里之外的学校读书,所以对于学生来说,见一次面真是难上加难,真正欣赏他的原因是他的文笔特别好,而且字体遒劲方刚有力,读他的信真是一种享受,感觉那语气象流水似的一气呵成,洋洋洒洒的几页纸,而且每一封信读来都有一种诗的深度,这些信件直到现在依旧保留着。

他在信中说,要我等到他六年,他要考最好的大学,找到最好的工作。他说只有考了最好的大学,他才配得上我。我当时感动得不行,不过我不是刻意的要等他六年,在这六年的时间里,也遇到过一些优秀的男孩子,如果有能让我怦然心动的,我肯定会另择其他,必竟等待是一条漫长而缺少风景的路途,况且我也不是一个喜欢固守的人。但也许是自己当时读了太多文学作品,对于爱的理解好象要比同龄人更深化一些,而身边的男同学多少还带着学生的稚气,与自己想象的有些格格不入,爱情就成了心中的一种幻想,总也兑现不了。

几年后,他确实按照自己的愿望考取了好的大学,也找到了好的工作,他大学毕业的时候我刚参加工作,他来到我们单位找我,当时他的表情很自信,也许是因为达到了自己长期努力的愿望,但是好的文凭和好的工作和爱情是没有丝毫关联的,他们填补不了爱情虚空的地方,爱情有的时候飘浮于生活之外。那么多年的书信往来后看见他的第一眼,竟然不是那种长期等待后的激动和心跳,第一感觉却是觉得太陌生,跟以前在学校时变了好多,本身大家都是长个子的时候,他长高了,也长胖了,还留了胡子,感觉站在面前的纯粹是个陌生人,那天他约我晚上见面。

那次是我们恋爱几年来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见面,应该是七月吧,景色相当好,沿湖走了一大程路,也许是长期养成的习惯,觉得见了面说话远没有在书信里来得那么自然,而且总是找不到话题,他说的我理解不了,我想的他也不知道,好象各人扯着一个话题走,走远了又不得不折到原地等等对方。

那天晚上他送我回家,到家门口的时候还握了握我的手,也就是那么一次吧,我转身向家的方向走去,走了很远,转过头看见他还站在那里,桔黄色的街灯下一个孤独的身影,挺迷茫的感觉,就想把他的样子记在心里,不知为什么,眼角泛起了一阵阵的酸楚。当时心里反复喊着的一句话却是,为什么要见面呢?为什么不永远生活在书信里呢?为什么不把那些美好的想念永远留在记忆里呢?为什么要摧毁心中那美好的形象呢?

第二天,我写了封信给他,结束了这段跋涉的爱情,不知道该用什么语言来描述当时的心情,就象手持一枝碎散的薰衣草,虽然爱恋他的香味,却无法将他拼凑完整,于是心也跟着一分分的往下落,因为要求太完美,而宁愿他碎裂,也不愿意迁就他的完整,宁愿自己心疼,也不愿意留在心里的那份美好受伤。

工作一段时间后,觉得自己渐渐也能静得下来,能安静的思考一些问题,有时候也会想起他,觉得和他的结束很草率,不过,倒不觉得遗憾,如果那时候选择了他,现在的生活大概又是另一番状态,谁又能预料会不会圆满呢?那么,还是对眼前的生活知足吧,这样更实在些。

工作之余,坐我办公桌对面的大男孩常常用语言打击我,上班的时候,他会偶尔丢过一句话来。有时会说,你脸色怎么那么黄,是不是缺乏营养;有时会说,你的衣服颜色怎么那么难看,跟菜叶子似的;有时也会说,你的小腿太细了,跟板凳脚似的,害得我好长一段时间都不敢穿裙子,生怕把自己板凳脚似的细腿露在了外面。不过,生病的时候,他也会变魔术似的扔过来一瓶药,好象早知道我应该得这场病,看书时间长了的时候,他会丢过来一句话,眼睛受不了。可能是经历了那场长期书信住来的爱恋之后,那种空中花园的滋味在生活中总也得不到补偿,当有一个人真正在你身边关心你,爱惜你的时候,就会觉得很实在,这种感情来得很真实,很自然,存在于你的真实生活中。

再后来,这个人就成了我现在的丈夫。

有一次,工作之余,我们在单位讨论一个关于爱情的话题,有同事问什么叫爱情,一位老同志就给我和他的爱情做了个总结,说了一句话:“见面的次数多了,不见面就象缺少了点什么,这就是爱情”。当时真被这句话吓了一跳,好多年过去了,一直记得这句话,却得挺熨贴的。

其实,真正的经过也不是就那么两页纸能说清楚的,只是其中的酸甜早已被时间风化得差不多了,记忆也就显得平淡了下来,只能记住一些大致的经历,细节是早已经被忽略了的。

现在依旧喜欢写一些关于初恋或爱情为主题的散文或诗歌,也看了好多描写初恋的作品,特别羡慕别人对初恋的那种纯美的怀念。而我的初恋,大概是我生命中一只飞过的蝴蝶,一片美好而翩跹的云朵,一份不太真实的留不住的美好,仅存心中吧。

情书-青涩的初恋 篇10

我只是一个平凡的人,并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故事

我只有17岁,也不会有什么惊险离奇的故事

我想讲述的,只是一段平凡的感情经历..............

只是一种感情........

或者,只是一段单相思的经历........................

我自认是一个眼光很高的人,并不是说不是漂亮到极点的女孩子我就不喜欢,而是我只喜欢我喜欢的那一种.而且,我是那种“一见钟情”的人,我只相信我的感觉,我第一眼看以女孩子,如果我觉得自己喜欢她,那我就是真真正正的喜欢她...............................我不相信“中学生谈恋爱并不成熟”之类的话,以为我清楚,我喜欢一个人会真真正正的喜欢她......

那是一个叫雪的女孩子.小学和我一个学校,但我并不知道有这么一个人.真正认识她,是在初一......

雪并不是一个很漂亮的女孩子,用我朋友的话来说,甚至还有些胖,但是,怎么说呢...?...至少我认为她很有气质,她身上有一种东西深深的吸引着我,至于我为什么喜欢她,我也说不上来.......很奇怪吧!

爱一个人需要理由吗?

需要吗?

不需要吗?

真的需要吗?

真的不需要吗?

-----我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

从第一眼看到她起,我就发誓要追到她,一辈子好好对她,真的......

老实说,我可以算是一个优秀的男孩子(至少我这么认为)有很多人时,我可以成为中心;我可以为朋友两肋插刀,同样,也有一批死党;无论任何一个女孩子,只要我愿意,在任何时候我都可以逗她开心,虽然我很少这样做;天生乐天,正义感又十分强,喜欢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我的朋友亲戚都说,现在像我这样的人已经不多了.......但我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当我十分喜欢一个女孩子时,往往并不对她说,而是在平时对她十分好.....我的朋友也说,我具有水瓶座的一切优点,同时,那是我最大的缺点......

就这样我一直把这段感情收藏了三年,其实也不算收藏,因为她已经察觉到了.但不知什么原因,却装作不知道,也许是不忍心伤害我吧.(我和她姥姥很熟:她姥姥对我说她对我印象非常好..)一直拖到初三下学期..初三的人,心浮气躁,我就更为突出..一次,和同学打架,打伤了头,住院住了一个星期,回到班上才知道把我调到了她前座,当时我的心情,用心花怒放来形容简直太委屈了,但我又找不到更合适的词......!

那一天,我上代数课望着窗外发愣,她问我怎么不好好听课(我俩在班上的成绩都很好,我是公认的聪明,她是公认的用功)我说在想事情(那时,我和她已经是非常好的朋友了,但始终没跨过那道线)她说:“怎么了?有喜欢的人了?”天!她怎么知道的?我当时真的正在想她!我看了她一眼,“嗯”了一声.她看着我的眼睛,说了两个名字,我摇头.她说:“是我?”我看着她,没说话.

初恋是白色的 篇11

明基这款S33W和我们上期介绍过的S42一样都在上盖使用了独特的“维多利亚”风格花纹,不过S33系列则多了白色这一选项,显得更加活泼一些。S33W是一款13.3英寸屏的笔记本,外形也要小巧一此,感觉更适合年轻女孩子使用。如果自己的女友喜欢白色系的物件,S33W显然是份不错的礼物。 JoybookS33W的机身并不是纯白色的,机身边缘处还设计了银色边框,不会显得太单调。它使用了很独特的半透明按键,实际手感令人意外的好,回馈感明显,力度适中,女孩子用它打字聊天应该会很有感觉的。JoybookS33W的扬声器音量和S42一样都很高,同时它还带有SRS环绕音效,可以用一个快捷键来开关。打开SRS之后声音立体感会更强,不过感觉清晰度就有些降低了,建议看片的时候可以打开,听音乐就不必了。

Joybook S33W采用了典型的迅驰二全集成构架。酷睿2P8400处理器应付各种日常应用完全不在话下,GMA X4500 HD集成显卡也是合理的配置,毕竟在13.3英寸笔记本上配备独立显卡会导致发热量的剧增。我们用S33W播放各种高清测试样片,发现其集成显卡已经可以完整地解压H.264和MPEG格式高清视频了,播放时CPU占用率只有10%左右,只是播放VC1格式的影片CPU占用率仍有些偏高。不过可惜的是S33W并没有配置HDMI接口,连接电视看片的话会不太方便。

在长时间工作后,JoybookS33W的机身温度仍然不高,散热表现令人满意。在普通办公或网络应用的情况下电池能坚持3个多小时。总体来看S33W在性能以及使用舒适度等方面的表现都很平衡,加上漂亮典雅的外观,相信能得到众多女性用户的喜爱。

朦胧的初恋 篇12

记得那是刚上初中的时候,赛儿一肩长长的披发,瓜子脸,小巧玲珑的身材算是一朵校花。那是个政治空气及其浓厚的年代,我被挑选到“校文艺宣传队”,也算是个独唱的苗子。赛儿和我同桌,我们在一个学习小组,学习上互相帮助,也有许多共同的语言。在一天课外小组活动的时候,她递给我一个火柴盒,说:“现在不要看,回家再看”。我把火柴盒紧紧拽在手心,回家的路上,我打开盒子看到里面有折着一张纸,忙打开一看是一封短信,“......愿我们能比翼双飞......”上面如此写着。

从那时开始,我和赛儿的心里就有了一种朦胧的意识,但我没有给她回复。只是平时我们接触更频繁,上学一起去,放学一起回,在生活和学习上更加互相关心起来。我们行影不离的情景让同学们似乎吾出点什么。最后,议论的话题传到了赛儿的父母耳道里。一天放学的时候,赛儿的父亲把我叫到他们家对我说;“你不要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我女儿怎么也不会嫁到你们那样的穷工人家庭里去的,你死了这条心吧”。赛儿的父母的这段话敲醒了我,也让我今后的人生泛起了层层波澜。至今想起来,我还得感谢他这句话!因为它让我从此懂得了怎样去活出个人样来。

那个年代,高考制度没有了,只有“红色”子弟和有关系的子弟才能被推荐上大学。于是,为了改变家境的.穷况,我毅然放弃读书,成为了一名“小木匠”,

资料

每天起早贪黑、走村串户,拼命地赚钱,一干就是两年。天有不测风云,一次工伤降落到我的头上。我的左脚被木头砸成了骨折,躺在床上不能下地走路。那时,赛儿会偶尔偷偷地跑来看我。一天,她挥动着一张报纸跑过来嘴里喊着“快看,我们国家恢复高考制度了!”。那次,是我人生的又一转折点。

高考制度恢复后,我又从操学业插到了赛儿一个班。从此,我面壁寒窗,发奋苦读,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如愿以偿,金榜题名了。走的那天,我挑着上学的担儿走在离家的路上。当我回头望家的时候,只发现赛儿站在村口的大树底下向我默默地挥动着她牵细的手......。谁知那次深情地挥手,一别就是28年!。

毕业以后,我被分配到县城某机关工作。有志者事竟成,几年以后,我拥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碰到了赛儿的母亲,寒暄一会,“赛儿现在过得还好吗?”我问到。“哎!还是你有出息啊。她老公不争气,去外面都两年没回过家了,赛儿拖着两个孩子开了一个小饭馆维持生计。日子过得艰难呢”。听到这,我鼻子一阵溜酸。只说了一句“有空我会邀几个同学去看看她。

我的初恋 篇13

记得那一年的秋末,在学校的一棵树下,我认识了她,也许她是我喜爱的第一个女孩子吧,在见到她的那一刻,我就悄悄的喜爱上了她,也许,那也只是痛的开始吧,那一段刻骨铭心的初恋,也从此我的心将永远不能修复完整,只能默默地在心里流泪。

笫一次遇上她的时候,那时她正坐在一旁的石板凳上专心致致地看着一本《小说选邗》,正看得入神。纷纷沉堕的夕阳照在了她那张古铜而又有点洁白微红的脸上,绽放出了一种纯洁艳丽,雅静无瑕的高贵。她那动人的眼眸像一粒晶莹通透,无任何杂质的水晶玻璃。凝神而看,像春天的一镂微风,一片平静的湖水,给人一种可远观而不可玩腻的神圣之感。

那天傍晚,我在校门门口的树阴下等人,百般的无聊,转眼看见她一个人在那看着书,便蹑手蹑脚地走了过去想和她搭讪,但我又不知该说些什么才好,心砰砰地跳,紧张得手冒出了汗,想了半刻,我最后鼓起勇气,大着胆子走了过去,她似乎察觉我正向她走过去,轻放下了手中的书张目向我看来,我腼腆地走到了她的跟前,好一会儿才挤出了一句:“你好吗?打扰你一下,你一个人吗?她双眉微蹙显得有点不自然起来,(此刻想来,那时候的她也有点紧紧张的吧)!是啊!你也在等人吗?我也在等人,这不,他来了,他向学校里面指了指。我向他指的方向看去,只听远远处有人在喊;阿艳。”我这才知道她叫阿艳,很美很动人的名字,就像她的人一样,只是不知道她姓什么。那人连奔带跑地走了过来,到了跟前飞快地瞟了我一眼,我给她瞧得很不舒服,他气喘吁吁地对她说;“可累死我了,老师有请,我们快点走吧,迟了可不得啊!”未待她应和,他已拉住她的手,走了,那一刻我莫名的有点妒忌,忽然,她回过头来对我抛了一句说;“我们明天再见面吧!”我的心有了一丝温暖。她笑着走了,留下我和寂寞的夕阳。

翌日,让我想不到的是,她竟是和我同班,这使我惊喜不已,心的距离和她拉的更近了,喜悦之情不言而现。也许那只是个开始吧!就像刚开学的一样。那时,她被编排坐在第一组,而我则在第三组,第三组全是差生。在上堂的时候,我总是忍耐不住地把目光从黑板上瞄向她,如是如此,慢慢地竟成了习惯。还记得有好几次我望向她的时候,被她发现,我顿时尴尬起来,很不好意思地把头掉转过去,装作在看别的东西,此时的心却早已狂跳不已,心中庆幸,幸亏没被发现啊!只是不知她是如何想的。此刻想来,那时就应是被发现了吧!正因我破天荒第一次看见她脸慢慢的红了起来。

某一日,我好最后按耐不住自己的内心的欲望,走过去的她搭话,其实我是没话找话,我记得那时我向她借了一本作文参考书,她很爽快地借给了我,并笑了笑说要在一个星期内还给她要不然就是小偷,我满口答应。她的笑也是如此让人心动,像开在阳光下的向日葵。那时我发现她的字写得很端正,很美,于是我有了借口接近她,三头两天地缠着她教我写,她也不觉我厌恶,只是耐心地教我,慢慢地,不知不觉地我们成了好朋友。其实她不知我在打着如意算盘。我是喜爱上她了,那时的我乐开了怀。我不知我是为了她长得漂亮,还是她那动人的气质而喜爱上了她,我对她的感觉,每次和她谈天,总有点飘飘然的感觉,感觉刚打胜了一场打仗一样!:

就这样我们平安地过了一个学期。我们暑假也没联系,原因是大家都没电话。到了初一第二学期开学,我看到了她,只是头发长了一点点,还是没有变。这次老师把我们到了一组,当然是第二组,我就坐在她的座后,这使我更加地渴望得到她的关注。由于她的嗓子大,老师给她做了个班长,不知是怕了她的声音,还是正因她长得漂亮,大家都给她三分面子,很少有同学犯纪律的,纵然是有,她也处理得很好。

上堂的时候,我从不喜爱听老师讲实那些枯燥的大道理,却喜爱逗女孩子。堂上,正因我是坐在她的座后,有时闷得发慌的时候,就拿她来开玩笑。不是用手拂她的头发,便是悄悄地用手掩住她的眼睛,或摸摸她美丽的脸蛋,可她从不发怒,只是假装骂我几句或轻轻打我两下,而那时我则喜爱到狂野的地步了,恐怕那段时刻是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刻了。也就是那时我发觉她原来她一向喜爱我。以前有过那么几次她总是被某些男生滋扰着,但都被她吼开了。而我则在一边偷笑着她如何吼,如何处理。她精明的处理潜质是我百百分百的信任。

在某一个下午,不记得是什么时候了。我向她说出了我这两个学期以来的想法,她佯装愤怒地说:好你个流氓,原来你打一开始就在打如意算盘啊!难怪你会那么热情呢?我强辩说:我不是有意的,我是真的喜爱你啊!不这样你会理我吗?她终拗我但是最后不再说什么。开学的第的八周,我被老师叫去谈话,她说近来我的成绩有所下降,叫我要多加发奋,我当时只是唯唯应喏,只是沉浸在一幸审福的海洋之中,可惜好景总是不长。

转眼间又到了期末,同学们为了庆祝假期的即将到来,欢呼雀跃,把宽敞的教室填满了纸碎,同学们跳着,喊着,追打着。而那时的我,心开始碎了,脑子里也像被填满了纸碎,空白得空洞,正因我知道我们相处的时刻越来越短了,我不知道我们分开后能不能再见面。只是不知道她是怎样想的。

正因学校前几天的一纸公文发下来。学校要解散了,原因是租期满了,人家要收回这栋楼房。当时我们听了既震惊又惶恐,感觉天已塌了下来。

我们相处的时刻越来越短了,在一个阳光明眉,和风日丽的日子里子,我的心却布满了阴霾,怎样也挥之不去,我坐在她旁边搂着她,问她有什么打算,她说也不知道。我们只是对望着,她的眼睛美极了,如一泓清泉,我很喜爱她的眼睛,清澈无污染,而此时我却从她的睛看到了一些淡淡的忧伤,我如痴如醉地看着她的脸,生怕她会突然从我的眼前消失掉。我把她抱得更紧了,她说我的肩膀很宽大,我说我是为你准备的。我向她要电话,她说没有,之后我才知道她骗了我,幸运的是我在名单中找到了她家里的电话和地址,我也没有告诉她。那时我的心就像条河流一样找不着汪洋在何处而乱跑着,伤透了的心就像一个熟透了的苹果,被人大砍八块。我不知道,不知道这次分手还可不能够再见面。那天,秋天流泪了,此后的日子里则是无限寂寞的等待。

很快到了放假那天,那天,我默默地送她上了校车,直到车开过了湾头看不见,我才转过头,泪水就像河流一样涌了上来,再也不能控制。

第二年正是草长莺飞,阳春三月,我强忍着分手的悲痛转了校,思念她的心愈加地激烈了。我得到了消息,她也转了校,直到以后,又发生了许多的事,我有了必须的经济潜质,就开始疯狂地找寻她,四年来我不停的在找她,茫茫的人群中如大海捞针,如何找,我却更下定决心,没日没夜的找。之后我在东莞一间鞋店里找到了她,得来的答案是更使我伤痛破碎的心,又给重重地砸了一下,此后再难修复。

痛定思痛,我又回到了我生活的地方,继续那流水帐一样的生活,只是有时实在太想她的时候,我就回到我们相识的.地方转转,唉!悲哀人临悲哀地倍增悲伤,但我还是期望能够找到一些能够抚平那被咂得破碎不堪的心的创药,最起码能够找到一些依靠

山楂树下的初恋 篇14

我非常喜欢扎着两条小辫儿的女孩形象。可惜,城市里我们再也找不到了。

非常怀念穿绿军装的少女,军装上最好还有补丁,洗得发白,因为我幼时“暗恋”过部队大院里的一个女孩子,她就是这样的,至少在我浪漫的记忆中是这样。今天,我们也找不到了。

看“文革”题材影视剧里女知识分子“牛鬼蛇神”扫大街,我非常伤心。这是我走进影院,走进历史,第一次的酸楚。她们戴着苍白镜框的眼镜和瘦削而抬不起头来的背影,立刻触动我敏感的神经,因为我的母亲“文革”时受到的待遇几乎完全如此,而父亲则惨遭造反派的毒打和游斗。

张艺谋把这一颗又一颗的酸楚的山楂串成了一个“史上最干净的爱情故事”。我在这里找到了35年前的许多自己经历的寻常小事,心头掠过多次怀旧的快感,幽幽的,似深巷里的一缕清香。人人都有过暗恋,它和初恋一样甜蜜,让无数成年人回味,令更多的未成年人向往。不同的是,暗恋的结果是伤逝。

看了张艺谋的《山楂树之恋》,作为中学生的父母,你不会原谅自己的粗暴干涉。但是,影片里故事的历史背景是荒唐的极左岁月,人们原谅了女主人公静秋的妈妈的冷酷,因为她担心,丈夫已经被迫害,若再加上女儿“不轨”的恋情,她精心呵护的家庭会彻底断送。

第一次牵手,青涩的初吻,哪怕只是神色慌张地亲一下腮,都会担心怀孕,这就是《山楂树》的“笑果”。每次的约会都是形同陌路,保持距离。那是那个年代。如今,这样天主教徒般的婚前自律只存在于中国革命现实主义的历史小说里了。

把少男少女恋情发展中的每一个“第一次”和它们的甜蜜,放大到银幕上,都有揭秘和窥淫的嫌疑。坦率地说,静秋不漂亮,更不会演戏。但是,张艺谋在上千个少女中选中石家庄某中学的女孩周冬雨,让她成为出品人张伟平捧红的第十位“谋女郎”,也绝非偶然。周冬雨的青涩是典型的中学少女的青涩,很乖,心地柔弱,善良,朴素得就像无数颗山楂中的一个。但是,她有让慧眼的男生一见生怜、再顾心慌、第三眼产生好感、接下来会对天发誓非她莫属的那种特质。这一切朦胧的、幼小的美感,与我们渐行渐远了。

整场电影下来,我的眼睛始终不愿放弃静秋哪怕一次背影的出现。最揪心的是听说老三生病,赶到医院,偷偷地守在楼道里,被医生赶出医院又坐在大门口的外面露宿一夜的那一段。昏暗的路灯下,那石阶上瘦小的背影真是人见人怜。那一夜,她是世界最美的小天使。

影片中的第一个“泪点”是恋情的暴露。静秋的母亲理解“贫家有女初长成”后的情窦初开,但却用政治高压暂时拆散两个年轻人。在静秋母亲冷漠地背过身去,允许他们包扎伤口道别时,老三垂下头去,鼻子上滴下极其难过的泪水。这场戏处理得特别到位,细腻、真情、内敛、震撼。

第二次“泪点”是影片结束时,老三患白血病弥留之际,静秋跌跌撞撞地被老三的爸爸派车接到病房道别。然而,她没叫过老三的姓名,不知如何称呼自己的生死恋人,观众心里为她难过着急,满场唏嘘。据说电影与原小说里的描写许多地方有大的出入,作者艾米挑出了一百处硬伤。但是,演员的青涩和自然,就像一白遮百丑。世界上名著改编成电影的很多,优秀的和成功的都无外乎是剧情改编和演员的出色。

我喜欢这部电影,更多的恐怕还是怀旧。喜欢里面荒唐历史中的文艺:红卫兵小将们在舞台上排练对领袖个人崇拜的集體舞。只不过,张导的镜头里,舞榭歌台,个个是小美女,是天使。

其实也不尽然,静秋不漂亮,只是朴素的美,是那个时代赋予的:精神夸张,感情内敛。老是觉得静秋长得特别像《一个都不能少》里的魏敏芝外形。只不过,静秋多了许多城市里知识分子家庭固有的书香和知书达理,文静,内秀。

这种电影如今也只有有时犯浑的张艺谋敢接拍,而且出奇制胜。虽说票房比不上同时上映的《盗梦空间》,但是,我接着两场看下来对比,40块钱的《山楂》远比100元的《盗》更令人回味。

这部爱情故事简单纯净得让人想起《音乐之声》里的玛利亚和她的孩子们。只不过,静秋的年龄小她许多。而电影里故意被导演用超现实主义手法处理的那棵神圣的山楂树,有些菩提树的影子。

菩提本无树,何处染尘埃。怀旧,失落,虚无。只有窗外一轮明月。好一个静静的秋夜。

上一篇:知识产权运用工作情况下一篇:b开头e结尾的单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