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架空线路安全距离(通用8篇)
高压架空线路安全距离 篇1
高压架空线路登杆检查安全措施
一、概述为保证检修工作的顺利进行,防止人员在工作中受到伤害,特制定本措施,希望参加该项工作的人员认真学习,遵照本措施认真执行。
二、施工时间:
三、施工地点:
月日---年月日
登杆检查负责人及参加人员:
四、登杆检查负责人及参加人员:登杆检查前的准备:
五、登杆检查前的准备:
1、准备该项工作的材料:准备导线、扎线、铝包带、金具、绝缘瓷瓶、铁丝、压接管、凡士林油等,要求:规格型号正确、质量合格、数量满足需要。
2、准备下列工作用具要求:质量合格、安全可靠、数量满足需要。(1)登高工具:脚扣或踩板、安全帽、安全带等。(2)防护用具:个人保安绳、防护服、绝缘鞋、手套等。(3)个人电工工具:电工钳、扳手、螺丝刀、小榔头、小绳等。(4)其他工具:大榔头、压接工具、放电、验电工具等。
六、安全措施、1、施工负责人事先组织学习《电工安全规程》《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章节及本措施,并按照《煤矿电气登杆检查规程》之规定,保质保量的做好本次登杆检查工作。
2、参加登杆检查的工作人员必须熟悉本工作的安全规程,并经考试合格后方可参加,登杆检查的人员要保持相对稳定,新参加电气工作的人员,可以随同参加指定的工作,但不得单独工作。
3、必须和供电局联系,办理停、送电手续,必须严格履行停送电《工作票制度》《停送电制度》。
4、登杆检查开始前,对一切登杆用具、绝缘用具,必须做载前试验和耐压试验,严禁使用不合格的产品及代用品,必须使用合格的登杆检查设备、仪器、仪表,确保登杆检查数据的准确性,保证质量。
5、作业人员必须做到以下几点才能登杆:(1)作业人员核对线路名称及杆号,确认无误后方可登杆;(2)作业人员观测估算电杆埋深及裂纹情况,确认稳固后方可登杆;
(3)作业人员检查(冲击试验)登高工具是否安全可靠,确认无误后方可登杆。
6、上杆前,认真检查登杆用具、杆基、拉线,认清回路名称,方能登杆作业,登到一定位置后,系好安全带进行验电,确定无电压后,挂好接地短路线,方能触及导体。
7、登杆检查不得少于两人,登杆检查负责人应由电气工作经验丰富的人员担任。检查开始前,登杆检查负责人应对全体检查人员详细布置登杆检查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并根据现场情况补充安全措施,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登杆检查人员必须听从负责人的指挥,对不听从指挥者,应立即停止其工作,并交予机电科处理。
8、上横担时,应检查横担腐蚀情况。检查时,安全带系在主杆上,如横担腐蚀严重,严禁上横担作业。
9、杆上、杆下的物体,应使用吊绳,严禁使用抛掷方法,以免砸伤杆下人员或损坏物件。
10、使用摇表测量高压线路、设备绝缘时应由两人执行,测量时,必须将被测设备,从各方面断开,验明无电压、设备无人工作后,方可进行。在带电设备附近测量时,测量人员和摇表安放位置必须适当,保持安全距离,以免摇表引线或引线支持物触碰带电部分,移动引线时,必须注意监护,防止工作人员触电。
11、在高压设备线路上工作时必须停电,若相邻的高压线路设备在影响工作范围内的工作或工作人员的安全距离小于0.7m时,则相邻的高压线路、设备也必须停电。
12、在已停电的高压线路,设备上工作,必须对事先所停电的高压线
路、设备,验电、放电,挂短路接地线,对可能触及的高压线路、设备,必须停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接地短路线用不小于25mm2的软裸铜线,接地必须合要求,严禁缠绕,工作人员必须在可靠的接地短路线包围之中工作。
13、其它未尽事宜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操作规程》等相关规定执行。
七、贯彻与被贯彻人员签字
贯彻人员签字:被贯彻人员签字:
高压架空线路安全距离 篇2
1 图像预处理
在被检测图像的背景图像中存在噪声, 噪声与要研究的具体对象不相关, 它以无用的信息形式出现, 扰乱图像的可观测信息。脉冲噪声由于其幅值很大, 在图像上造成黑白暗亮点干扰, 极大降低了图像质量, 影响图像分割、特征提取、图像识别等后续工作的进行。噪声反映在图像画面上, 大致可分为两种典型的图像噪声。一种是噪声的幅值基本相同, 但是噪声出现的位置是随机的, 一般称这类噪声为椒盐噪声。一种是图像每一点都存在噪声, 但噪声的幅值是随机分布的。
在预处理图像中, 由于图像的噪声大多数为椒盐噪声, 所以采用中值滤波的方法来消除椒盐噪声。均值滤波是常用的一种技术, 所谓均值滤波实际上就是用几个邻域像素灰度的平均值来替代原图像中的各个像素值。使用3*3窗口进行的均值滤波的计算方法是:
其中是被滤波的像素的灰度值, 分母9由窗口大小3*3得到。
均值滤波对噪声虽然有抑制作用, 并且算法简单, 但导致图像变得模糊是无法避免的, 虽然加权值均值滤波对抵抗图像的模糊有了一定的改善, 但是由于思路相同, 改善效果不是十分明显。
中值滤波最初主要用于时间序列分析, 后来被用于图像处理, 并在去噪复原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中值滤波器是基于排序统计完成信号恢复的一种典型的非线性滤波器, 其基本原理是把数字图像或数字序列中心点位置的值用该点邻域的中值替代。这样如果一个亮点 (暗点) 的噪声, 就会在排序过程中被排在数据序列的最右侧或者最左侧, 因此, 最终选择的数据序列中间位置一般不是噪声点的值, 由此便可达到抑制噪声的目的。
2 颜色提取电线区域
对于一张背景简单的电线图片, 不论电线是否挂有异物, 图片中都有很多无用信息。为了快速地初步选择电线可能所在的区域, 可以通过颜色提取。RGB三个分量, 以不同的搭配, 可以组成几乎所有可见的颜色。正因为是3个分量, 所以可将RGB空间像三维欧氏空间那样在坐标系中画点作图。
对于两个颜色 (r1, g1, b1) 和 (r2, g2, b2) , 其在RGB空间中的欧氏距离为:
从d的取值可以判断两个颜色的相似程度。预先采集数十张电线图像, 分析这些电线样本的颜色值, 记录其标准颜色。对需要检测的图像, 对每个像素点, 计算其与标准电线样本颜色在RGB空间中的欧氏距离, 提取相似的部分作为目标电线所在区域。由于电线为长条形光滑曲线, 使用这一先验知识过滤掉噪声区域, 得到有效的电线位置、宽度。
3 异常物体检测
沿电线延伸的方向 (通常为图像的横向) 扫描电线的宽度, 由于异物通常会遮挡电线, 所以通常会造成图像上出现电线中断, 遇到宽度过小 (间断) 或宽度过大时, 则进入异常检测程序;没有遇到异常则判断为没有异物。
若遇到电线间断, 则需要判断目标物体是悬挂物体还是瓷瓶或电线杆等正常物体, 首先需要检测出目标物体的轮廓。
3.1 边缘检测的依据
图像的边缘为图像中灰度值发生急剧变化的区域, 而这种灰度值的变化可以用梯度来表示, 因此我们可以依据灰度值的梯度来进行检测边缘。灰度值的梯度我们可以用一阶微分求得, 图像在点 (x, y) 处的梯度 (即一阶微分) 为一个矢量, 其表达式为:
这个矢量的幅值可由式
求得, 它代表了点 (x, y) 处灰度值变化的剧烈程度, 矢量的方向可由
求得, 它代表了点 (x, y) 处灰度值变化最剧烈的方向。
求得像素点的梯度幅值后, 可以选取一个合适的阈值, 如果点 (x, y) 处的梯度幅值大于该阈值我们就认为点 (x, y) 为边缘点, 否则, 点 (x, y) 不是边缘点。
3.2 基于一阶微分的边缘检测方法
Sobel检测算子将方向差分运算与局部加权平均相结合, 将检测模板由2×2扩展到3×3, 与Roberts算子相比减少了噪声带来的影响。Sobel算子沿x和y方向上的检测模板分别为:
应用以上两个模板与图像进行卷积后, 可以进一步得到梯度幅值, 然后选取一个合适的阈值T, 如果, 则点 (x, y) 为边缘点, 否则, 点 (x, y) 不是边缘点。g (x, y)
3.3 基于二阶微分的边缘检测方法
上述这些边缘检测方法都是基于灰度值一阶微分的, 因为对于一个阶跃型边缘点来说, 其灰度变化曲线的一阶导数在该点达到极值, 因此可以利用一阶微分来进行边缘检测。由于在边缘点处灰度值的二阶导数为零, 因此我们还可以利用二阶导数的零点来进行边缘的检测, 主要方法有Laplace算子。在二维的图像空间中, 拉普拉斯算子是一种不依赖于边缘方向的二阶微分算子, 它通过检测二阶导数的零点来检测边缘, 是一个标量并具有旋转不变即各向同性的性质, 其数学表达式为:
由x, y两个方向上的偏微分合成一个算子, 得到Laplace算子的检测模板:
Laplace算子通过检测灰度值二阶导数的零点来检测边缘, 具有各向同性的性质, 它不但可以检测出大部分边缘, 而且边缘定位精度较高。
对目标物体进行边缘检测, 将异常物体从图像中分割出来, 若异常物体为白色, 且大小、形状与瓷瓶相当, 则判别进入瓷瓶裂纹检测程序, 若异常物体较宽且非常高, 则判别为电线杆, 不进行处理。若目标物体不满足上述描述, 则判断为非正常物体, 将其与电线的交接部分在原图中标记, 并给出报警信号。
参考文献
[1]阮秋琦, 阮宇智.数字图像处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7.
[2] (美国) Szeliski R.译:艾海舟, 兴军亮.计算机视觉:算法与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2.
[3] (加拿大) Robert Laganiere译:张静.OpenCV2计算机视觉编程手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0.
高压架空线路故障测距技术探析 篇3
【关键词】高压;架空线路;故障测距
高压架空输电具有传输功率大,线路造价低,控制性能好等特点,是目前世界发达国家作为解决高电压、大容量、长距离送电和异步联网的重要手段。高压架空线路传输距离远(一般在500 km以上),沿途地形和天气变化大,这使得线路故障的查找变得异常困难。架空线路发生故障时,准确的故障定位一方面能减轻巡线负担,另一方面又能加快线路恢复供电,减少因停电造成的经济损失。可见,大力发展故障定位测距技术具有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
1.架空线路故障测距方法
输电线路的故障类型主要有:单相接地故障、相间短路故障、两相短路接地故障、三相短路故障。其中单相接地故障的几率最大(占80%左右),本文以单相接地故障为例进行说明。按采用的线路模型、测距原理、被测量和测量设备等的不同,故障测距可以有多种分类方法,一般将其分为阻抗法和行波法2 大类。
1.1阻抗法
阻抗法是根据故障时测量到的电压、电流量计算出故障回路的阻抗。由于线路长度与阻抗成正比,因此可求出测距装置安装处与故障点的距离。阻抗法按照测量电气量位置的不同可分为利用单端电压、电流量的单端算法和利用双端电压、电流量的双端算法。单端算法由于造价低,不受通信条件限制,长期以来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单端阻抗法在实际中应用非常广泛,其优点是简单可靠,缺点是测距精度不高。现有的继电保护和数字故障滤波器中都包含这种单端算法的软件包。单端算法又可分为故障分量电流算法、故障电流相位修正算法、解二次方程算法、解一次方程算法和解微分方程算法。这些算法的共同特点是受过渡电阻、负荷电流和對侧系统阻抗变化的影响。通信技术和GPS同步技术的发展使利用双端电气量的测距算法得以实现。双端算法可以克服单端算法原理上的缺陷,因此在精度上有所提高。双端算法按照数据同步的方式可分为GPS同步算法、自同步算法和不同步算法。在调度中心安装故障信息系统可将各变电站的录波信息采集上来,利用双端测距算法可以给出故障点的准确信息,为调度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
1.2行波法
行波法是根据行波理论实现的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方法,行波算法也可分为单端算法和双端算法。输电线路发生故障时,从母线向故障点传播的行波经过一段时间后又从故障点反射回来,这段时间间隔与故障距离成正比,检测这一时间是单端行波测距算法的基本思想。测距原理如图1所示。
图1单端测距原理
双端行波法是利用故障点产生的行波第1次到达两端的时间差实现测距,测距原理如图2 所示。
图2双端测距原理
GPS 在电力系统中的推广也为这种算法的实现提供了可能。行波法测距的精度在理论上不受线路类型、过渡电阻和两侧系统阻抗的影响,但对硬件要求较高,要求高速采样,并对大量的数据存储和分析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随着对行波理论研究的深入和小波分析工具的应用,行波测距装置得到了实际应用,我国已有多套行波测距装置研制成功。
2.工程实践
2.1工程概况
某直流输电线路自投入运行以来,故障定位问题一直是一个老大难问题。尽管线路上已经配备了一套行波故障测距装系统,但其测距性能难以满足现场要求,有时测距误差甚至超过15 km。近几年来,为了将现代行波故障测距的最新研究成果用于直流输电线路,电力调度通信中心开展了现代行波故障测距技术用于直流输电线路的研究工作,并安装了所研制的行波故障测距系统。
2.2系统简介
直流输电线路行波故障测距系统由三部分构成,即行波采集与处理系统(共3套)、通讯网络和行波综合分析系统,如图3所示。整个测距系统实际上包含A——B和B——C两个双端行波故障测距子系统。
图3 直流输电线路行波故障测距系统示意图
3套行波采集与处理系统均采用集中组屏式结构,分别安装在A换流站、B中继站和C换流站。每套行波采集与处理系统包括行波采集装置、电力系统同步时钟以及当地处理机3部分,其中行波采集装置通过专门研制的行波耦合器(串联安装在过电压吸收电容的接地导线回路中)获取故障暂态信号,进而对其进行高速采集(采样频率为1 MHz)和缓存,并生成暂态启动报告;电力系统同步时钟内置全球定位系统(GPS)信号接收模块,它负责给行波采集装置提供精确秒同步脉冲信号(1PPS)及全球统一时间信息;当地处理机由一台工控机构成,它负责接收、存储来自行波采集装置的暂态启动报告,并与安装在线路对端所在变电所内的行波采集与处理系统交换启动数据,从而自动给出双端行波故障测距结果。
行波综合分析系统一般设在调度端。它由1台普通计算机(PC)构成,主要具有以下功能:自动或人工远程提取行波采集与处理系统的暂态启动报告,并永久保存;自动给出双端行波故障测距结果;提供人工波形分析功能以及计算机辅助分析功能,以便对单端和双端行波故障测距结果进行验证和校正;由于故障测距对实时性要求不是太高,因此采用公共电话网作为暂态数据传输通道,这样还能够与继电保护和其它自动化系统保持绝对的独立性,避免相互影响。
2.3系统运行
2008年1月B段线路发生故障,该段两侧行波采集与处理系统记录到的故障暂态波形如图4所示。原先安装的行波测距系统所给出的故障点位置距A侧145.6 km,而本系统给出的故障点位置距A侧130.9 km。据此,首先对(145.6±10)km段进行了带电登杆检查,并对201#-511#杆塔进行了地面巡视,结果没有发现故障点。1月29日,又对(130.9±10)km段进行了带电登杆检查,结果在333#塔(距A侧129.88 km)右极发现明显故障闪络痕迹。进一步分析表明,本次故障为一起典型的雾闪故障。
图4 AB段两侧故障暂态波形及行波测距结果
2008年,AB累计发生故障20余次,所有故障均被本系统所捕获。
3.结束语
行波法不受系统参数、运行方式、线路不对称及互感器变换误差等因素的影响,构成简单、容易实现。故障行波信号在传播途中会夹杂着一些混合信号,使得行波信号在传播过程中发生畸变,检测起来困难。所以,行波测距法的关键是要能够准确地识别来自故障点的行波波头并确定相应的时刻。本文采用的行波故障测距系统在某直流输电线路的运行经验表明,该系统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其绝对测距误差一般不超过3 km,即不超过线路全长的0.3%,因而彻底解决了该输电线路的故障定位问题。■
【参考文献】
[1]鹿洪刚,覃剑,陈祥训等.电力电缆故障测距综述[J].电网技术.2004,28(20):58-63.
[2]李明华,闫春江,严璋.高压电缆故障测距及定位方法[J].高压电器.2002,38(6):38-40,52.
[3]熊小伏,林金洪.基于小波重构的电力电缆故障测距方法[J].电网技术.2003,27(6):36-38,70.
[4]梁军,麻常辉,贠志皓.基于线路参数估计的高压架空线路故障测距新算法[J].电网技术.2004,28(4):60-63,68.
高压线安全距离 篇4
输变电设施离居民楼多远才是环保和安全的呢?据介绍,我国输电线路与居民房屋距离都有详细的规定。
专家指出,只要按照此标准建设,输变电设施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任何影响。
导线与建筑物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
电压(千伏)110 220 500
垂直距离(米)5 6 9
边导线与建筑物之间的最小距离
电压(千伏)110 220 500
垂直距离(米)4 5 8.5关于高压线距民居建筑的安全距离,中国没有明确的距离规定,但是有一个相关的可以换算的标准:民居建筑所处位置的磁感应强度<100微特斯拉,就满足建设标准。经过测算:
1kV以下高压线的安全距离为4米;
1-10kV高压线的安全距离为6米;
35-110kV高压线的安全距离为8米;
154-220kV高压线的安全距离为10米;
350-500kV高沿线的安全距离为15米。
若从电力安全角度考虑,并考虑大风引起高压线产生风偏,根据《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第五条规定:“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是为了保证已建架空电力线路的安全运行和保障人民生活的正常供电而必须设置的安全区域。在厂矿、城镇、集镇、村庄等人口密集地区,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为导线边线在最大计算风偏后的水平距离和风偏后距建筑物的水平安全距离之和所形成的两平行线内的区域。各级电压导线边线在计算导线最大风偏情况下,距建筑物的水平安全距离如下:
高压架空线路安全距离 篇5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事故应急预案明确了在突发事故发生之前、发生过程中及结束后,谁负责做什么,何时做。现场事故应急预案由企业负责制定,而场外事故应急预案由__制定。
A.科研机构 B.评价机构 C.公安机关
D.政府主管部门
2、__是针对某种具体的、特定类型的紧急情况,而制定的计划或方案。A.综合预案 B.现场处置方案 C.基本预案 D.专项预案
3、__是变配电站的核心设备。A.电力电容器 B.电力变压器 C.高压开关
D.高压负荷开关
4、__可以将风险的大小完全量化,并提供足够的信息,为业主、投资者、政府管理者提供定量化的决策依据。A.定性风险评价 B.定量风险评价 C.事故隐患评价 D.安全验收评价
5、某铁矿建设单位按照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规定,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出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申请时,应提交必要的文件资料。下列资料中,不在提交范围的是__。
A.建设项目设计审查申请报告或申请表 B.安全预评价报告
C.建设项目设计安全专篇 D.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6、下列不属于事故应急救援系统的应急响应过程的是__。A.应急启动 B.接警 C.安全检查 D.救援行动
7、__是针对某种具体的、特定类型的紧急情况,如危险物质泄漏、火灾、某一自然灾害等的应急而制定的。A.综合预案 B.专项预案 C.整体预案 D.现场预案
8、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人员在监督检查中发现的下列安全生产问题,应该责令限期改正的是__。A.违章指挥 B.违章作业
C.违反劳动纪律
D.安全生产责任制不完善
9、凡进入石油及化工生产区域的罐、塔、釜、槽、球、炉膛、锅筒、管道、容器等以及地下室、阴井、地坑、下水道或其他封闭场所内进行的作业称为__。A.动火区作业 B.动火禁区作业 C.设备内作业 D.设备禁区作业
10、我国在工伤事故统计中,最常用的事故分类方法是__。A.20类
B.按事故原因 C.按事故结果 D.事故等级
11、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国务院有关部门应当按照保障安全生产的要求,依法及时制定有关的__,并根据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适时修订。A.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 B.国家标准或者地方标准 C.地方标准或者企业标准 D.行业标准或者地方标准
12、能够使事故能量按照人们的意图释放,防止能量作用于被保护的人或物的安全技术措施是()。A.设置薄弱环节 B.个体防护 C.隔离
D.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
13、事故报告后出现新的情况,事故发生单位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及时续报、补报,自事故发生之日起__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及时补报。A.10 B.15 C.30 D.60
14、在用电梯安全定期监督检查周期为__。A.半年 B.1年 C.2年 D.3年
15、信息网络建成之后,__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可以通过网络针对一、二级危险源的情况和监察信息进行了解,有重点地进行现场监察。A.省级 B.县级 C.市级 D.国家级
16、根据《国际危规》的要求,危险货物必须按照《国际危规》标准,附带正确耐久的标志。危险货物的标志由标记、图案标志和标牌组成,所有标志均须满足经至少__个月的海水浸泡后,既不脱落又清晰可辨的要求。A.2 B.3 C.4 D.5
17、以下机械中,不属施工现场用于垂直运输机械的是__。A.塔式起重机 B.龙门架 C.外用电梯 D.调直剪切机
18、生产设备、工具产生的振动称为__。A.轻微振动 B.局部振动 C.生产性振动 D.全身振动
19、立柱支撑群架体外侧每隔__设置一道剪刀撑。A.3m B.5m C.6m D.8m 20、《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规定,储罐区汽油和煤油的临界量分别为20吨和100吨。下列储罐区,构成重大危险源的是__。A.一个10吨的汽油储罐和一个20吨的煤油储罐 B.一个10吨的汽油储罐和一个40吨的煤油储罐 C.一个15吨的汽油储罐和一个20吨的煤油储罐 D.一个15吨的汽油储罐和一个60吨的煤油储罐
21、做好事故的统计工作,最基本的要求就是统计的__要全面、准确,没有遗漏。A.事件 B.数字 C.内容 D.依据
22、重大危险源为四级的情况下,其单元危险性控制程度应该为__以上。A.A级 B.B级 C.C级 D.D级
23、事件树是用来分析__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性。A.事故发生的频率 B.安全监督管理的力度 C.普通设备故障或过程波动 D.故障的处理结果
24、在行政处罚的过程中,必须给予行政相对人__的权利和途径。A.经济救济 B.媒体救济 C.物质救济 D.法律救济
25、对重大危险源进行事故严重度评价时,如果一种危险物具有多种事故形态,且它们的事故后果相差不大,则按__原则估计事故后果。A.最大危险 B.概率求和 C.平均分配 D.最小后果
二、多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1、按照对应急救援工作及时有效性的影响程度,演练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可划分为__。A.充足项 B.不足项 C.整改项 D.改进项 E.错误项
2、预防原理的原则包括__。A.偶然损失原则 B.因果关系原则 C.3E原则
D.本质安全化原则 E.动态相关性原则
3、从事建筑活动的建筑施工企业、勘察单位、设计单位和工程监理单位,应当具备的条件有__。
A.有符合国家规定的注册资本
B.有与其从事的建筑活动相适应的具有法定执业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 C.有从事相关建筑活动所应有的技术装备 D.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E.至少有两名以上的人员具有注册建筑工程师执业资格
4、评价粉尘爆炸危险性的主要特征参数是__。A.爆炸极限 B.最大点火能量 C.最低着火温度 D.粉尘爆炸压力
E.粉尘爆炸压力上升速度
5、《行政处罚法》要求行政机关必须依照本法规定的程序实施。法律规定实施行政处罚的程序主要有__。A.简易程序 B.一般程序 C.听证程序 D.特殊程序 E.复杂程序
6、某单位的下述各项投入属于安全生产投入的有______。A.办公室安装空调系统 B.工会组织职工度假休养 C.购买消防器材 D.更新除尘系统 E.消防器材的维护
7、安全技术措施不包括以下__的内容。A.措施目的和内容 B.经费风险预算及来源 C.负责施工的单位或负责人 D.开工日期和竣工日期
E.措施预期效果、检查验收及必要返工
8、以下运用人本原理的原则的是__。A.动力原则 B.能级原则 C.激励原则 D.弹性原则 E.可调原则
9、《消防法》规定,易燃易爆气体和液体的充装站、供应站、调压站,应当设置在__。
A.合理的位置
B.相对独立的安全地带 C.城市的边缘
D.符合防火防爆要求 E.易于运输的地方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
A.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矿山、建筑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必须进行安全资格培训,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法律法规规定的有关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并取得安全资格证书后方可任职
B.其他单位主要负责人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安全生产培训
C.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矿山、建筑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每年应进行安全生产再培训
D.其他单位主要负责人不必每年进行安全生产再培训 E.所有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培训的时间是相同的
11、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__部门依据各自职责,负责有关的道路交通工作。A.交通管理 B.建设管理 C.市政管理 D.城市规划 E.城市管理
12、事故应急救援具有__等特点。A.不确定性 B.间断性 C.突发性
D.后果易放大性 E.后果的不确定性
13、安全系数是指零件在理论上计算的承载能力与实际所能承担的负荷之比值。确定安全系数时应考虑的因素包括__等。A.环境条件的影响
B.使用中发生超负荷或误操作时的后果
C.为提高安全系数所付出的经济代价是否合算 D.使用时发生结构设计的变更 E.在各种恶劣条件下工作的可靠性
14、劳动防护用品以预防伤亡事故为目的分类的有__。A.防坠落用品 B.防噪声用品 C.防冲击用品 D.防水用品 E.防放射性用品 15、20世纪末,职业安全卫生问题成为非官方贸易壁垒的利器。在这种背景下,__的健康安全管理理念逐渐被企业管理者所接受,以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为代表的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思想开始形成,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的内容更加丰富,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理论、方法、模式以及相应的标准、规范更成熟。A.风险评价 B.控制环境污染 C.危险预警 D.以人为本 E.持续改进
16、当前各类安全生产问题错综复杂,但其中影响最大、危害最严重的主要有__。A.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薄弱
B.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基础工作薄弱,生产安全事故居高不下 C.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缺乏应有的法律保障
D.安全生产问题严重制约和影响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发展 E.从业人员的财产安全缺乏应有的法律保障
17、安全生产投入主要用于__。A.职工的劳保用品及防暑降温
B.建设安全技术措施工程,如防火工程、通风工程等
C.增设新安全设备、器材、装备、仪器、仪表等以及这些安全设备的日常维护 D.重大安全生产课题的研究;按国家标准为职工配备劳动保护用品 E.职工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其他有关预防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费用,如用于制定及落实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等
18、《安全生产法》明确了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可行使以下__职权。A.进入生产经营单位进行检查的权利
B.发现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依法做出行政处罚决定的权利 C.对安全生产违法人员实施行政拘留的权利
D.重大事故隐患危急情况下的紧急撤出作业人员的权利
E.对不符合保障安全生产的设施、设备、器材予以查封或者扣押的权利
19、矿山设计的__具体项目必须符合矿山安全规程和行业技术规范。A.供电系统 B.通风系统 C.运输系统 D.保障系统 E.排水系统
20、安全生产管理包括__。A.安全生产法制管理 B.行政管理
C.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D.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 E.设备设施管理
21、下列选项中,属于锅炉事故发生原因的有__等。A.超压、超温运行 B.锅炉水位过低
C.保护装置未安置好 D.水循环被破坏 E.水质管理不善
22、事故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我国在工伤事故统计中,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 6441—1986)将企业工伤事故分为20类,分别为__。A.冒顶片帮 B.透水 C.触电 D.尘肺病 E.灼烫
23、《重大危险源辨识》不适用于__。A.核设施 B.军事设施
C.石油加工设施 D.采掘设施
E.危险物品的运输
24、应急预案演练的主要参与人员包括__。A.参演人员 B.服务人员 C.模拟人员 D.评价人员 E.控制人员
架空输电线路巡视内容 篇6
一、杆塔巡视:
1、杆塔是否倾斜:铁塔构件有无弯曲、变形、锈蚀,螺栓有无松动,混凝土杆有无裂纹、酥松、钢筋外漏,焊接处有无开裂、锈蚀;木杆有无腐朽、烧焦、开裂、绑桩有无松动、木楔是否变形或脱出;
2、基础有无损坏、下沉或上拔,周围土壤有无挖掘或沉陷,寒冷地区有无冻鼓现象;
3、杆塔标志(杆号、相位指示牌)是否清晰、完好、明显,保护设施是否完好;
4、杆塔周围是否有水淹、火灾、地基土质是否松散;
5、杆塔周围是否有鸟巢、风筝、塑料薄膜、蔓藤等杂物或其他堆砌物。
二、横担及金属巡视:
1、木横担有无腐朽、烧损、开裂、变形;
2、铁横担有无锈蚀、歪斜、变形;
3、金具有无锈蚀,螺栓是否紧固、有无缺帽,开口肖有无锈蚀、断裂、脱落。
三、绝缘子巡视:
1、瓷件有无脏污、损伤、裂纹及闪络痕迹;
2、铁脚、铁帽有无锈蚀、松动、弯曲;
四、导线(包括架空地线及耦合地线):
1、有无断股、损伤、烧伤痕迹、在化工、沿海或其他有腐蚀性气体的区域有无腐蚀现象;
2、三相驰度是否平衡,有无过紧过松的现象;
3、接头是否良好,有无过热现象(如接头变色、雪先融化等),连接线夹弹簧垫是否齐全,螺帽是否紧固;
4、过(跳)引线有无损伤、断股、歪扭、与塔杆、构件及其他引线间的距离是否符合规定;
5、导线上有无抛扔物、风筝等,固定导线用绝缘子上的绑线有无松弛或开断现象;
五、防雷设施巡视:
1、避雷器瓷套有无裂纹、损伤及闪络痕迹,表面是否脏污、避雷器固定是否牢固;
2、引线连接是否良好,与临相或塔杆距离是否符合规定;
3、各部附件是否腐蚀、,接地端焊接处有无开裂、脱落;
4、保护间隙有无烧损、锈蚀或被外物短接,间隙距离是否有异常;
六、接地装置巡视:
1、接地引线有无断股、丢失、损伤,保护管有无破损、丢失、是否牢固可靠;
2、接头接触是否良好,线夹螺栓有无松动、锈蚀;
3、接地体有无外漏,严重腐蚀,在埋设范围内有无土方工程。
七、拉线、顶(撑)杆、拉线柱巡视:
1、拉线有无锈蚀、松弛、断股及张力分布不均现象;
2、水平拉线对地距离是否符合要求;拉线绝缘子是否损坏或缺少,拉线是否妨碍交通或被外力损坏,拉线棒、抱箍等金具有无变形、锈蚀,拉线固定是否牢固,拉线基础周围土壤有无鼓起、塌陷、缺土现象。
八、通道巡视:
1、通道有无易燃、易爆及腐蚀性气、液体,有无杂物堆积;
2、周围有无易漂浮物(塑料薄膜、杂物等),及天线、烟囱、违建等有碍线路安全的物品;
3、有无威胁线路安全的施工、爆破、取土、放风筝、射击、飘洒金属、在拉线及塔杆上栓牲畜等行为及工程机械、脚手架等物品;
4、注意通道内的树木、竹林等的生长情况,确保植物与线路的安全距离;
5、注意通道内有无山洪、泥石流、积水、火灾等灾害现象;
九、柱上变压器巡视:
1、外表是否干净、铭牌完好、清晰、有无漏油、冒烟、喷油、腐蚀现象,变压器运行无异响;
2、套管是否清洁,有无裂纹、损伤、放电痕迹;
3、分接开关指示状态正常,换接良好,各电气连接点无锈蚀、闪络、烧损现象;
十、柱上油断路器和负荷开关巡视:
1、外观无渗、漏油、锈蚀现象,油位正常;
2、套管有无破损、裂纹、严重脏污及闪络放电痕迹;
3、开关分、合位置指示是否清晰正确,开关固定是否良好,引线接点及接地是否良好,线间及对地距离是否正常;
十一、环网柜巡视:
1、围栏无受损,箱体外观应无损伤、锈蚀或严重变形、箱体基础牢固无破损、裂纹,安全警示标志及运行标识齐全、清晰,箱门锁具齐全、箱门开关灵活;
2、电缆井盖完好齐全、电缆孔洞封堵严密,箱体内部与电缆井之间封堵完善,电缆底板安装完全,电缆井内无积水、箱内无受潮或临时进水现象,电缆间隔、出线标志齐全,与贴在箱门内的一次接线图一致;
3、防护区内无施工、挖掘现象,无腐蚀性物品堆积,箱内整洁、无杂品堆放(包括电缆T型头等备品);
4、开关分合闸指示灯、带电指示灯、故障指示装置运行完好、电压切换及电压表指示正确,气体压力表显示正确,操作手柄完好;
5、环网柜运行无异音接地开关打开(处于分闸位置)时,接线间隔应闭锁;
十二、分支箱巡视:
1、围栏无受损,箱体外观应无损伤、锈蚀或严重变形、箱体基础牢固无破损、裂纹,安全警示标志及运行标识齐全、清晰,箱体接地良好,箱门锁具齐全、箱门开关灵活;
2、电缆井盖完好齐全、电缆孔洞封堵严密,箱体内部与电缆井之间封堵完善,电缆底板安装完全,电缆井内无积水、箱内无受潮或临时进水现象,电缆间隔、出线标志齐全,与贴在箱门内的一次接线图一致;
3、防护区内无施工、挖掘现象,无腐蚀性物品堆积,箱内整洁、无杂品堆放(包括电缆T型头等备品);
4、各电缆插接头插接应到位,备用电缆出线套管应有绝缘防护帽,防止电缆头受潮;
5、运行无异响。
配网线路缺陷分类及运行标准
一、缺陷分类:
1、一般缺陷:是指对近期安全运行影响不大的缺陷,可列入年、季度检修计划或日常维护中去消除;
2、严重缺陷:是指缺陷比较严重,但设备仍然可以短期继续安全运行,该缺陷应在短期内消除,消除前应加强监视;
3、危急缺陷:是指危机程度已使设备不能继续安全运行,随时可以导致事故或引发人员财产安全的缺陷,必须尽快消除或采取必要的安全技术措施进行临时处理;
巡视过程中一旦发现缺陷,应详细记录缺陷内容,并提出处理意见,严重及以上缺陷应立即汇报领导,及时处理。
二、运行标准:
1、杆塔偏离中心线不应大于0.1m,木杆与混凝土杆倾斜度转角杆、直线杆不应大于15/1000,转角杆不应向内倾斜,终端杆不应向导线侧倾斜,向拉线侧倾斜不应大于200mm,杆塔倾斜度不应大于10/1000(塔高小于50米)、5/1000(50m及以上);
2、混凝土杆不应有严重裂纹、流铁绣水等现象,保护层不应脱落、酥松、钢筋外漏,不应有纵向裂纹,横向裂纹不应超过1/3周长,且裂纹宽度不应大于0.5mm,木杆不应严重腐蚀,铁塔不应严重锈蚀,主材弯曲度不得大于5/1000,各部螺栓应紧固,混凝土基础不应有裂纹、疏松、露筋;
3、横担上下倾斜、左右偏歪,不应大于横担长度的2%;
4、导(地)线无变色及严重腐蚀,连接线螺栓紧固、无断股,七股导线中的任意一股导线损伤深度不得超过该股导线直径的二分之一,十九股及以上导(地)线,某一处的损伤不得超过三股;
5、导线过引线、引下线对电杆构件、拉线、电杆间的净空距离不得小于以下标准:
1-10kV:0.2m
1kV以下:0.1m 每相导线过引线、引下线对临相导体、过引线、引下线的净空距离不应小于以下标准:
1-10kV:0.3m
1kV以下:0.15m 高压(1-10kV)引下线与低压(1kV)以下线间的距离,不应小于0.2m;
6、三相导线驰度应力求一致,驰度误差不应超过设计值的-5%或-10%;一般档距导线驰度相差不得超过50mm;
7、绝缘子、横担应无裂纹,釉面剥落面积不得大于100m㎡,瓷横担线槽头端头釉面剥落面积不应大于200m㎡,铁脚无弯曲,铁件无严重锈蚀;
8、水平拉线与通车路面中心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6m;
高压架空线路安全距离 篇7
10k V架空配电线路很容易受到雷击的影响主要原因是网架结构复杂以及绝缘水平低。由于在人口密集的地区, 在建造电网的时候为了减少线路走廊占用的面积, 常常把输、配电线路来回交错、他们之间的距离也比较小, 架空配电线路旁边常见架空输电线路。其实10k V架空配电线路自身的引雷效果比较弱, 但是架空输电线路杆塔尺寸大、电压等级高, 很容易导致引雷, 高空的输电线路可以很直接的影响到最近的高空配电线路糟遇雷击而跳闸。所以, 加深对架空输电线路对周边架空配电线路的风险影响 (主要是雷击风险) 规律的研究, 在建立架空配电线路防雷措施时是非常必要的。
1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与雷电时空分布之间的关系
1.1 选择统计线路
雷击选择有很多的不确定因素, 比如建筑物外形、空气状况和离子背景等。为了避免这些不确定因素导致的试验结果出现偏差, 因此试验时要尽量选择能够控制雷击的不确定因素的架空输电线路。本次试验我们选取的线路都是在平原上的线路, 这些线路这边没有高的建筑物、遮挡物以及电磁干扰设备。所以, 所得出的结果, 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以及参考价值。
1.2 统计模型
雷电先导只有在进入到物体的击距范围里面后, 才能向这个物品放电, 否则就不会产生落雷点。文章的统计模型为500k V的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在不同地区地闪密度的分布。统计显示:根据地闪密度的分散情况来分析, 架空输电线路很容易可以引起雷击。在分析过程中, 可以看到, 落雷点会慢慢移动到架空输电线路附近, 同时地闪密度也要较高于其他的地方。在达到一定距离时, 雷电常常可以击中架空输电线路, 这时的地闪密度会减少很多。
1.3 地闪密度
架空输电线路有雷电先导的作用, 输电线路周围的电场会形成向上的迎面先导而且产生严重畸变的电场, 而畸变电场一旦影响到雷电先导, 就会快速的向架空输电线路靠近, 导致雷电击中输电线路。所以一定要做好高压线路范围内雷电的地闪频次与附近雷电活动的关系研究。文章简要分析下500k V架空输电线路最近1km线路范围和它平行范围地段的地闪密度。统计结果显示:从地闪密度的变化趋势上看, 500k V架空输电线路架设之前, 地闪密度的变化要小很多而且相对平稳。然而500k V架空输电线路运行之后, 输电线路范围内的地闪密度相对平行范围地段的数值要大些。同时线路范围内地闪密度随着线路电压等级而增长。这就使得架空输电线路的电压等级与它的引雷作用是有密切的联系的。
1.4 雷电流幅值分布
有研究表明, 雷电流幅值与输电线路遭到雷击的概率是成正比的, 随着前者数值增高, 后者的概率也会增大。那就意味着, 附近的雷电流幅值的分布会受到输电线路架设的影响。简单的说, 就是线路范围里的雷电流幅值概率密度的数值会随着架空输电线路的建设而缩小, 雷电流幅值概率密度的分布更加平均而且它的曲线会往高雷电流幅值的方向移动。
2 对架空输配电线路间距离和架空配电线路受雷宽度的相关探讨
文章是对架空配电路与架空输配电线它们的宽度和距离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以及架空输电线路对其影响和功能的研究, 从而制定引导架空配电线路以防被雷击而跳闸的政策。
2.1 规程法
避雷线是如何能够保护架空线路不被雷击中呢?雷电先导向下延伸到一定高度时, 雷云电荷性质相反的电荷个别地方被高于架空线路的避雷线限制, 下行开始进展倾向被特殊电场的分散所感染, 促进雷云单单向避雷线放电。电力行业的标准是这样规定的:避雷线具备相应的局限性的保护, 可以在保护的界限内用架空线路免受雷击。而且架空输电线路具有很强的引雷特性。当达到一定数值时, 架空输电线路会被架空配电线路整体屏蔽掉, 这时的架空配电线路直接导致直击雷的暴露弧长为0, 完全受到架空输电线路的保护, 在理论上可能是可行的, 但是实际上有可能存在直击雷的风险。
2.2 电气几何模型
在某一固定雷电流幅值下, 两基杆塔间水平距离低于临界水平距离时, 此时导线暴露弧相互交错, 架空输电线路避雷线会保护架空配电线路, 这样直击雷风险降低。在临界的水平距离和架空输、配电线路之间的水平距离相同的时候, 那么就会引起雷电的流幅值增大, 当架空输电线路的避雷线与架空配电线路的导线它们的暴露弧互相交错的时候, 这个时候开始架空输电线路避雷线就会起到保护架空配电线路导线的作用。由于电气的几何模型主要计算的是雷电流幅值在不同时期相对应的输、配电线路两者之间的临界水平距离, 可以这样认为:架空输电线路对架空配电线路开始屏蔽时的临界水平距离会随着雷电流幅值的增长而变高;此时, 架空输、配电线路它们中间水平距离的高低情况, 将能够影响到架空配电线路中的被保护的宽度的高低, 前者越低, 后都越高。
2.3 先导发展模型
引起雷云向地面释放电荷的原委是雷电是一种由上、下行开始对接而形成放电的通道。以上就是先导发展所认为的, 雷云下行先导向下进展到一定程度时, 地面屹立物体较早的产生感应电荷, 感应电荷反常空间电场, 与此同时产生上行先导。上、下行先导互相吸收, 最后交接后形成放电通道, 地面就会被雷云释放一些电荷[2]。
因为开始发展模型计算的输、配电线路间不一样的水平距离l对应的架空配电线路受雷的宽度DC。总结出这样的推论:当I≤20k A、l=45m>l1+l2时, 架空输电线路的屏蔽不了对架空配电线路的维护, 架空配电线路导线受雷宽度跟着雷电流的变化而变化;当I=30k A、l=30k A=45m<l1+l2时, 架空配电线路接近架空输电线路的一侧受到它的屏蔽保护;当I固定在一定数值范围内时, 架空输电线路会屏蔽对架空配电线路的保护;当雷电流幅值上升达到一定数值时, 架空输电线路就会完全屏蔽架空配电线路。根据结果得出这样的结论:架空配电线路的直击雷受雷宽度越小, 直击雷跳闸风险也会越低, 从而架空输配电线路距离越近, 相反, 雷电流幅值会随着距离的远离而变大。
3 结束语
文章运用规程法、电气几何模型、先导发展模型三种方法, 解析了输、配电线路之间距离与架空配电线路直击雷受雷宽度的关系。探讨的结果是: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引起周围10k V架空配电线路跳闸频率变大的原因是输配电线路之间的距离越大, 那么输电走廊内地闪密度和高幅值雷电流越小, 使架空配电线路遭遇到直击雷的风险就会越大。因此, 在风险可以降到最低的时候, 我们要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避免风险的产生。
参考文献
[1]史春彦.浅析避雷线的保护范围计算[J].科技信息, 2010 (31) .
高压架空线路安全距离 篇8
运行规程
(试
行)SD 292-88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
关于颁发《架空配电线路及设备
运行规程》(试行)的通知
能源电[1988]20号
为了加强架空配电线路及设备的管理,提高安全、经济运行水平,原水利电 力部组织有关单位制订了《架空配电线路及设备运行规程》,现颁发试行。
在试行中,如发现问题,请随时告我部电力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
1988年9月1日
第一章 总
则
第1.0.1条 本规程适用于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及其设备的运行。
第1.0.2条 运行单位应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根据地区和季节性特点,做好 运行、维护工作,及时发现和消除设备缺陷,预防事故发生,提高配电网的供电 可靠性,降低线损和运行维护费用,为用户提供优质电能而努力。
第1.0.3条 配电线路应与发电厂、变电所或相邻的维护部门划分明确的分界 点。分界点的划分,各地应根据当地情况,制订统一的规定。与用户的分界点划 分,应按照“全国供用电规则”执行。
第1.0.4条 为了保障配电网络的安全运行和便于调度管理,在供电部门所管 辖的配电线路上一般不允许敷设用户自行维护的线路和设备,如需要敷设时,必 须经供电部门同意,并实行统一调度,以保安全。
第1.0.5条 各级供电部门可以根据规程规定,制订现场运行规程。
第二章 防
护
第2.0.1条 配电线路及设备的防护应认真执行“电力设保保护条例”及其 “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
第2.0.2条 运行单位要发动沿线有关部门和群众进行护线和做好护线宣传工 作,防止外力破坏,及时发现和消除设备缺陷。
第2.0.3条 配电线路对地距离及交叉跨越距离应符合“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 术规程”的要求。修剪树木,应保证在修剪周期内树枝与导线的距离符合上述规 定的数值。
第2.0.4条 当线路跨越通航江河时,应采取措施设立标志,防止船桅碰线。
第2.0.5条 配电运行部门的工作人员对下列事项可先行处理,但事后应及时 通知有关单位:
(1)修剪超过规定界限的树木。(2)为处理电力线路事故,砍伐林区个别树木。
(3)消除可能影响供电安全的收音机、电视机天线、铁烟囱或其它凸出物。
第2.0.6条 运行单位对可能威胁线路安全运行的各种施工或活动,应进行劝 阻或制止,必要时应向有关单位和个人提出防护通知书。对于造成事故或电力设 施损坏者,应按情节与后果,予以处罚或提交公安、司法机关依法惩处。
第三章 架空配电线路的运行
第一节 巡 视、检 查、维 护
第3.1.1条 为了掌握线路的运行状况,及时发现缺陷和沿线威胁线路安全运 行的隐患,必须按期进行巡视与检查。
第3.1.2条 线路巡视有以下几种:
(1)定期巡视。由专职巡线员进行,掌握线路的运行状况,沿线环境变化情 况,并做好护线宣传工作。
(2)特殊性巡视。在气候恶劣(如:台风、暴雨、复冰等)、河水泛滥、火灾和 其它特殊情况下,对线路的全部或部分进行巡视或检查。
(3)夜间巡视。在线路高峰负荷或阴雾天气时进行,检查导线接点有无发热打 火现象,绝缘子表面有无闪络,检查木横担有无燃烧现象等。
(4)故障性巡视。查明线路发生故障的地点和原因。
(5)监察性巡视。由部门领导和线路专责技术人员进行,目的是了解线路及设 备状况,并检查、指导巡线员的工作。
第3.1.3条 线路巡视周期按表3-1规定执行。
表3-1 线路巡视周期表
第3.1.4条 巡视的主要内容:
一、杆塔
(1)杆塔是否倾斜:铁塔构件有无弯曲、变形、锈蚀:螺栓有无松动:混凝土 杆有无裂纹、酥松、钢筋外露,焊接处有无开裂、锈蚀;木杆有无腐朽、烧焦、开裂,绑桩有无松动,木楔是否变形或脱出。
(2)基础有无损坏、下沉或上拔,周围土壤有无挖掘或沉陷,寒冷地区电杆有 无冻鼓现象。
(3)杆塔位置是否合适,有无被车撞的可能,保护设施是否完好,标志是否清 晰。
(4)杆塔有无被水淹、水冲的可能,防洪设施有无损坏、坍塌。
(5)杆塔标志(杆号、相位警告牌等)是否齐全、明显。
(6)杆塔周围有无杂草和蔓藤类植物附生。有无危及安全的鸟巢、风筝及杂物。
二、横担及金具
(1)木横担有无腐朽、烧损、开裂、变形。
(2)铁横担有无锈蚀、歪斜、变形。
(3)金具有无锈蚀、变形;螺栓是否紧固,有无缺帽;开口肖有无锈蚀、断 裂、脱落。
三、绝缘子
(1)瓷件有无脏污、损伤、裂纹和闪络痕迹。
(2)铁脚、铁帽有无锈蚀、松动、弯曲。
四、导线(包括架空地线、耦合地线)
(1)有无断股、损伤、烧伤痕迹,在化工、沿海等地区的导线有无腐蚀现象。
(2)三相驰度是否平衡,有无过紧、过松现象。
(3)接头是否良好,有无过热现象(如:接头变色,雪先熔化等),连接线夹弹 簧垫是否齐全,累帽是否紧固。
(4)过(跳)引线有无损伤、断股、歪扭,与杆塔、构件及其他引线间距离是否 符合规定。
(5)导线上有无抛扔物。
(6)固定导线用绝缘子上的绑线有无松弛或开断现象。
五、防雷设施
(1)避雷器瓷套有无裂纹、损伤、闪络痕迹,表面是否脏污。
(2)避雷器的固定是否牢固。
(3)引线连接是否良好,与邻相和杆塔构件的距离是否符合规定。
(4)各部附件是否锈蚀,接地端焊接处有无开裂、脱落。
(5)保护间隙有无烧损,锈蚀或被外物短接,间隙距离是否符合规定。
(6)雷电观测装置是否完好
六、接地装置
(1)接地引下线有无丢失、断股、损伤。
(2)接头接触是否良好,线夹螺栓有无松动、锈蚀。
(3)接地引下线的保护管有无破损、丢失,固定是否牢靠。
(4)接地体有无外露、严重腐蚀,在埋设范围内有无土方工程。
七、拉线、顶(撑)杆、拉线柱
(1)拉线有无锈蚀、松弛、断股和张力分配不均等现象。
(2)水平拉线对地距离是否符合要求。
(3)拉线绝缘子是否损坏或缺少。
(4)拉线是否妨碍交通或被车碰撞。(5)拉线棒(下把)、抱箍等金具有无变形、锈蚀。
(6)拉线固定是否牢固,拉线基础周围土壤有无突起、沉陷、缺土等现象。
(7)顶(撑)杆、拉线柱、保护桩等有无损坏、开裂、腐朽等现象。
八、接户线
(1)线间距离和对地、对建筑物等交叉跨越距离是否符合规定。
(2)绝缘层是否老化、损坏。
(3)接点接触是否良好,有无电化腐蚀现象。
(4)绝缘子有无破损、脱落。
(5)支持物是否牢固,有无腐朽、锈蚀、损坏等现象。
(6)弛度是否合适,有无混线、烧伤现象。
九、沿线情况
(1)沿线有无易燃、易爆物品和腐蚀性液、气体。
(2)导线对地、对道路、公路、铁路、管道、索道、河流、建筑物等距离是否 符合规定,有无可能触及导线的铁烟筒、天线等。
(3)周围有无被风刮起危及线路安全的金属薄膜、杂物等。
(4)有无威胁线路安全的工程设施(机械、脚手架等)。
(5)查明线路附近的爆破工程有无爆破申请手续,其安全措施是否妥当。
(6)查明防护区内的植树、种竹情况及导线与树、竹间距离是否符合规定。
(7)线路附近有无射击、放风筝、抛扔外物、飘洒金属和在杆塔,拉线上栓牲 畜等。
(8)查明沿线污秽情况。
(9)查明沿线江河泛滥、山洪和泥石流等异常现象。
(10)有有违反“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的建筑。
第3.1.5条 配电线路的检查与维护周期按表3-2规定执行。
表3-2 配电线路预防性检查、维护周期表
第二节 运 行 标 准
第3.2.1条 杆塔位移与倾斜的允许范围:
(1)杆塔偏离线路中心线不应大于0.1m。
(2)木杆与混凝土杆倾斜度(包括挠度)
转角杆、直线杆不应大于15/1000,转角杆不应向内角倾斜,终端杆不应向 导线侧倾斜,向拉线侧倾斜应小于200mm。
(3)铁塔倾斜度
50m以下:10/1000 50m及以上:5/1000
第3.2.2条 混凝土杆不应有严重裂纹、流铁锈水等现象,保护层不应脱落、酥松、钢筋外露,不宜有纵向裂纹,横向裂纹不宜超过1/3周长,且裂纹宽度不 宜大于0.5mm;木杆不应严重腐朽;铁塔不应严重锈蚀,主材弯曲度不得超过 5/1000,各部螺栓应紧固,混凝土基础不应有裂纹、酥松、露筋。
第3.2.3条 横担与金具应无严重锈蚀、变形、腐朽。铁横担、金具锈蚀不应 起皮和出现严重麻点,锈蚀表面积不宜超过二分之一。木横担腐朽深度不应超过 横担宽度的三分之一。
第3.2.4条 横担上下倾斜、左右偏歪,不应大于横担长度的2%。
第3.2.5条 导线通过的最大负荷电流不应超过其允许电流。
第3.2.6条 导(地)线接头无变色和严重腐蚀,连接线夹螺栓应紧固。
第3.2.7条 导(地)线应无断股;七股导(地)线中的任一股导线损伤深度不得超 过该股导线直径的二分之一;十九股及以上导(地)线,某一处的损伤不得超过三 股。
第3.2.8条 导线过引线、引下线对电杆构件、拉线、电杆间的净空距离,不 应小于下列数值
1~10kV
0.2m 1kV以下
0.1m;
每相导线过引线、引下线对邻相导体、过引线、引下线的净空距离,不应小 于下列数值:
1~10kV
0.3m 1kV以下
0.15m;
高压(1~10kV)引下线与低压(1kV以下)线间的距离,不应小于0.2m。
第3.2.9条 三相导线弛度应力求一致,弛度误差不得超过设计值的-5%或 +10%;一般档距导线弛度相差不应超过50mm。
第3.2.10条 绝缘子、瓷横担应无裂纹,釉面剥落面积不应大于100mm2,瓷 横担线槽外端头釉面剥落面积不应大于200mm2,铁脚无弯曲,铁件无严重锈蚀。
第3.2.11条 绝缘子应根据地区污移等级和规定的泄漏比距来选择其型号,验 算表面尺寸。污移等级标准见附录1。
第3.2.12条 拉线应无断股、松弛和严重锈蚀。
第3.2.13条 水平拉线对通车路面中心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6m。
第3.2.14条 拉线棒应无严重锈蚀、变形、损伤及上拔等现象。
第3.2.15条 拉线基础应牢固。周围土壤无突起、淤陷、缺土等现象。
第3.2.16条 接户线的绝缘层应完整,无剥落、开裂等现象;导线不应松弛; 每根导线接头不应多于1个。且应用同一型号导线相连结。
第3.2.17条 接户线的支持构架应牢固,无严重锈蚀、腐朽。
第3.2.18条 导线、接户线的限距及交叉跨越距离应符合部颁“架空配电线路 设计技术规程”的规定。
第四章 配电设备的运行
第一节 变压器和变压器台
第4.1.1条 变压器及变压器台的巡视、检查、维护、试验周期按表4-1规定 执行。
表4-1 变压器和变压器台巡视、检查、维护、试验周期
第4.1.2条 变压器和变压器台的巡视、检查内容:
(1)套管是否清洁,有无裂纹、损伤、放电痕迹。
(2)油温、油色、油面是否正常,有无异声、异味。
(3)呼吸器是否正常,有无堵塞现象。
(4)各个电气连接点有无锈蚀、过热和烧损现象。
(5)分接开关指示位置是否正确,换接是否良好。(6)外壳有无脱漆、锈蚀;焊口有无裂纹、渗油;接地是否良好。
(7)各人密封垫有无老化,开裂,缝隙有无渗漏油现象。
(8)各部螺栓是否完整、有无松动。
(9)铭牌及其他标志是否完好。
(10)
一、二次熔断器是否齐备,熔丝大小是否合适。
(11)
一、二次引线是否松弛,绝缘是否良好,相间或对构件的距离是否符合规 定,对工作人员上下电杆有无触电危险。
(12)变压器台架高度是否符合规定,有无锈蚀、倾斜、下沉;木构件有无腐 朽;砖、石结构台架有无裂缝和倒塌的可能;地面安装的变压器,围栏是否完 好。
(13)变压器台上的其他设备(如表箱、开关等)是否完好。
(14)台架周围有无杂草丛生、杂物堆积,有无生长较高的农作物、树、竹、蔓 藤植类物接近带电体。
第4.1.3条 新的或大修后的变压器投入运行前,除外观检查合格外,应有出 厂试验合格证和供电局(电业局)试验部门的试验合格证,试验项目应有以下几项:
(1)变压器性能参数:额定电压(各分接端电压):额定电流;空载损耗;负载 损耗;空载电流;阻抗电压。
(2)工频耐压。
(3)绝缘电阻和吸收比测定。
(4)直流电阻测量。
(5)绝缘油简化试验。
注:有条件的单位,还可做匝。层间绝缘耐压试验。各项试验标准见附录2。
第4.1.4条 新变压器的技术性能应符合GB6451.1—86和GB1094.1~ 1094.5—85“电力变压器标准”的规定。
第4.1.5条 变压器停运满一个月者,在恢复送电前应测量绝缘电阻,合格后 方可投入运行。搁置或停运六个月以上的变压器,投运前应做绝缘电阻和绝缘油 耐压试验。干燥、寒冷地区的排灌专用变压器,停运期可适当延长,但不宜超过 八个月。
第4.1.6条 运行变压器所加一次电压不应超过相应分头电压值的105%。最大 负荷不应超过变压器额定容量(特殊情况除外)。上层油温不宜超过85℃。
第4.1.7条 变压器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进行检查、处理。
(1)瓷件裂纹、击穿、烧损、严重污秽;瓷裙损伤面积超过100mm2。
(2)导电杆端头过热、烧损、熔接。
(3)漏油、严重渗油、油标上见不到油面。
(4)绝缘油老化,油色显著变深。
(5)外壳和散热器大部分脱漆,严重锈蚀。
(6)有异音、放电声、冒烟、喷油和过热现象等。
第4.1.8条 配电变电器并列运行应符合下列条件:
(1)额定电压相等,电压比允许相差±0.5%。
(2)阻抗电压相差不得超过10%。
(3)结线组别相同。
(4)容量比不得超过3∶1。第4.1.9条 变压器并列前应作核相试验,并列运行后,应在低压侧测量电流 分配,在最大负荷时,任何一台变压器都不应过负荷。
第二节 配
变
站
第4.2.1条 配变站的巡视、检查、维护、试验周期按表4-2规定执行。
表4-2 配变站(包括箱式)的巡视、检查、维护、试验周期
第4.2.2条 配变站的巡视、检查内容:
(1)各种仪表、信号装置指示是否正常。
(2)各种设备、各部接点有无过热、烧伤、熔接等异常现象;导体(线)有无断 股、裂纹、损伤;熔断器接触是否良好;空气开关运行是否正常。
(3)各种充油设备的油色、油温是否正常,有无渗、漏油现象;呼吸器中的变 色硅胶是否正常。
(4)各种设备的瓷件是否清洁,有无裂纹、损坏、放电痕迹等异常现象。
(5)开关指示器位置是否正常。
(6)室内温度是否过高,有无异音、异味现象:通风口有无堵塞。
(7)照明设备和防火设施是否完好。
(8)建筑物、门、窗等有无损坏;基础有无下沉;有无渗、漏水现象,防小动 物设施是否完好、有效。
(9)各种标志是否齐全、清晰。
(10)周围有无威胁安全、影响运行和阻塞检修车辆通行的堆积物等。
(11)接地装置连结是否良好,有无锈蚀、损坏等现象。
第4.2.3条 仪表、保护装置等设备的运行,参照部颁有关专业规程。
第三节 柱上油断路器和负荷开关
第4.3.1条 柱上开关设备的巡视,清扫周期与线路的周期相同,柱上油断路 器、油负荷开关绝缘电阻测量每两年进行一次,大修周期不应超过五年,操作频 繁的开关应缩短大修周期。
第4.3.2条 巡视检查内容:
(1)外壳有无渗、漏油和锈蚀现象。
(2)套管有无破损、裂纹、严重脏污和闪络放电的痕迹。
(3)开关的固定是否牢固:引线接点和接地是否良好;线间和对地距离是否足 够。
(4)油位是否正常。(5)开关分、合位置指示是否正确、清晰。
第4.3.3条 交接和大修后的柱上开关,应进行下列试验,合格后方可投入运 行,其试验项目及其标准如下:
(1)绝缘电阻测量:用2500V兆欧表,绝缘电阻值不低于1000MΩ。
(2)每相导电回路电阻测量:导电回路电阻值不宜大于500μΩ。
(3)工频耐压试验:工频耐压试验值按表4-3规定。
表4-3 柱上开关工频耐压试验值kV
(4)绝缘油试验:按附录2附表2-4规定。
第4.3.4条 通过开关的负荷电流应小于其额定电流,断路器安装点的短路容 量应小于其额定开断容量。
第四节 隔离开关和熔断器
第4.4.1条 隔离开关、熔断器的巡视、检查、清扫周期与线路的周期相同。其巡视、检查内容如下:
(1)瓷件有无裂纹、闪络、破损及脏污。
(2)熔丝管有无弯曲、变形。
(3)触头间接触是否良好,有无过热、烧损、熔化现象。
(4)各部件的组装是否良好,有无松动、脱落。
(5)引线接点连接是否良好,与各部间距是否合适。
(6)安装是否牢固,相间距离、倾斜角是否符合规定。
(7)操作机构是否灵活,有无锈蚀现象。
第4.4.2条 检查发现以下缺陷时,应及时处理:
(1)熔断器的消弧管内径扩大或受潮膨胀而失效。
(2)触头接触不良,有麻点、过热、烧损现象。
(3)触头弹簧片的弹力不足,有退火、断裂等情况。
(4)机构操作不灵活。
(5)熔断器熔丝管易跌落,上下触头不在一条直线上。
(6)熔丝容量不合适。
(7)相间距离不足0.5m,跌落熔断器安装倾斜角超出15°~30°范围。
第4.4.3条 熔断器遮断容量应大于其安装点的短路容量;通过隔离开关和熔 断器的最大负荷电流应小于其额定电流。
第五节 电容器 第4.5.1条 电容器的巡视、检查、清扫与所在线路设备同时进行。
第4.5.2条 巡视检查内容:
(1)瓷件有无闪络、裂纹、破损和严重脏污。
(2)有无渗、漏油。
(3)外壳有无鼓肚、锈蚀。
(4)接地是否良好。
(5)放电回路及各引线接点是否良好。
(6)带电导体与各部的间距是否合适。
(7)开关、熔断器是否正常、完好。
(8)并联电容器的单台熔丝是否熔断。
(9)串联补偿电容器的保护间隙有无变形、异常和放电痕迹。
第4.5.3条 发现下列情况应停止运行,进行处理:
(1)电容器爆炸、喷油、漏油、起火、鼓肚。
(2)套管破损、裂纹、闪络烧伤。
(3)接头过热、熔化。
(4)单台熔丝熔断。
(5)内部有异常响声。
第4.5.4条 电容器运行中的最高温度不得超过制造厂规定值。
第4.5.5条 电容器的保护熔丝可按电容器的额定电流的1.2~1.3倍进行整 定。
第五章 防雷与接地
第5.0.1条 防雷装置应在雷季之前投入运行。
第5.0.2条 防雷装置的巡视周期与线路的巡视周期相同。
第5.0.3条 防雷装置检查、试验周期为:
避雷器绝缘电阻试验
1~3年
避雷器工频放电试验
1~3年
第5.0.4条 FS型避雷器的绝缘电阻应大于2500MΩ。
第5.0.5条 FS型避雷器的工频放电电压应在表5-1和表5-2的规定范围内。
表5-1 FS型普通阀型避雷器工频放电电压
注:表中分子为新品或大修后数值、分母为运行中避雷器要求满足的数值。
表5-2 低压阀型避雷器工频放电电压
第5.0.6条 接地装置的巡视、检查与其设备的巡视检查同时进行。
第5.0.7条 柱上变压器、配变站、柱上开关设备、电容器设备的接地电阻测 量每二年至少一次;其他设备的接地电阻测量每四年至少一次。接地电阻测量应 在干燥天气进行。
第5.0.8条 总容量100kVA及以上的变压器其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 Ω,每个重复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总容量为100kVA以下的变压 器,其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且重复接地不应少于3处。
第5.0.9条 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电力网中的零线,应在电源点接地;在配 电线路的干线和分干线(支线)终端处,应重复接地;在线路引入车间或大型建筑物 处,也应将零线重复接地。
第5.0.10条 柱上开关、隔离开关和熔断器的防雷装置,其接地装置的接地电 阻,不应大于10Ω。
第5.0.11条 配变站的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
第5.0.12条 有避雷线的配电线路,其杆塔接地电阻不宜大于表5-3所列数 值。
表5-3 电杆的接地电阻
第5.0.13条 接地引下线与接地装置应可靠连接。接地引下线一般不与拉线、拉线抱箍相接触。
第六章 事 故 处 理
第6.0.1条 事故处理的主要任务:
(1)尽快查出事故地点和原因,消除事故根源,防止扩大事故。
(2)采取措施防止行人接近故障导线和设备,避免发生人身事故。
(3)尽量缩小事故停电范围和减少事故损失。
(4)对已停电的用户尽快恢复供电。
第6.0.2条 配电系统发生下列情况时,必须迅速查明原因,并及时处理。
(1)断路器掉闸(不论重合是否成功)或熔断器跌落(熔丝熔断)。(2)发生永久性接地或频发性接地。
(3)变压器一次或二次熔丝熔断。
(4)线路倒杆、断线;发生火灾、触电伤亡等意外事件。
(5)用户报告无电或电压异常。
第6.0.3条 运行单位为便于迅速、有效的处理事故,应建立事故抢修组织和 有效的联系办法。
第6.0.4条 高压配电线路发生故障或异常现象,应迅速组织人员(包括用电监 察人员)对该线路和其相连结的高压用户设备进行全面巡查,直至故障点查出为止。
第6.0.5条 线路上的熔断器或柱上断路器掉闸时,不得盲目试送,必须详细 检查线路和有关设备,确无问题后,方可恢复送电。
第6.0.6条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永久性接地故障时,可用柱上开关或其他 设备(如用负荷切断器操作隔离开关或跌落熔断器)分段选出故障段。
第6.0.7条 变压器一、二次熔丝熔断按如下规定处理:
(1)一次熔丝熔断时,必须详细检查高压设备及变压器,无问题后方可送电。
(2)二次熔丝(片)熔断时,首先查明熔断器接触是否良好,然后检查低压线 路,无问题后方可送电,送电后立即测量负荷电流,判明是否运行正常。
第6.0.8条 变压器、油断路器发生事故,有冒油、冒烟或外壳过热现象时,应断开电源并待冷却后处理。
第6.0.9条 事故巡查人员应将事故现场状况和经过做好记录(人身事故还应记 录触电部位、原因、抢救情况等),并收集引起设备故障的一切部件,加以妥善保 管,作为分析事故的依据。
第6.0.10条 事故发生后,运行单位应及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调查、分析,制 订防止事故的对策。并按有关规定提出事故报告。
第6.0.11条 事故处理工作应遵守本规程和其他有关的部颁规程的规定。紧急 情况下,可在保障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运行的前提下,采取临时措施,但事后应 及时处理。
第6.0.12条 运行单位应备有一定数量的物资、器材、工具作为事故抢修用 品。
第七章 技 术 管 理
第一节 技 术 资 料
第7.1.1条 运行部门应备有以下主要技术资料:
(1)配电网络运行方式图板或图纸。
(2)配电线路平面图。
(3)线路杆位图(表)。
(4)低压台区图(包括电流、电压测量记录)。
(5)高压配电线路负荷记录。
(6)缺陷记录。
(7)配电线路、设备变动(更正)通知单。
(8)维护(产权)分界点协议书。
(9)巡视手册。
(10)防护通知书。
(11)交叉跨越记录。(12)事故、障碍记录。
(13)变压器卡片。
(14)断路器、负荷开关卡片。
(15)配变站巡视记录。
(16)配变站运行方式结线图。
(17)配变站检修记录。
(18)配变站竣工资料和技术资料。
(19)接地装置布置图和试验记录。
(20)绝缘工具试验记录。
(21)工作日志。
第7.1.2条 运行部门应备有下列规程:
(1)电力工业管理法规。
(2)架空配电线路及其设备运行规程。
(3)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
(4)电力设施保护条例。
(5)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
(6)电力设备过电压保护设计技术规程。
(7)电力设备接地设计技术规程。
(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篇)。
(9)电业生产人员培训制度。
(10)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11)电业生产事故调查规程。
(12)配电系统供电可靠性统计办法。
(13)变压器运行规程。
(14)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技术规程。
第二节 缺 陷 管 理
第7.2.1条 缺陷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掌握运行设备存在的问题,以便按轻、重、缓、急消除缺陷,提高设备的健康水平,保障线路、设备的安全运行。另一 方面对缺陷进行全面分析总结变化规律,为大修、更新改造设备提供依据。
第7.2.2条 缺陷按下列原则分类:
(1)一般缺陷。是指对近期安全运行影响不大的缺陷。可列入年、季检修计划 或日常维护工作中去消除。
(2)重大缺陷。是指缺陷比较严重,但设备仍可短期继续安全运行。该缺陷应 在短期内消除,消除前应加强监视。
(3)紧急缺陷。是指严重程度已使设备不能继续安全运行,随时可能导致发生 事故或危及人身安全的缺陷,必须尽快消除或采取必要的安全技术措施进行临时 处理。
第7.2.3条 运行人员应将发现的缺陷,详细记入缺陷记录内,并提出处理意 见,紧急缺陷应立即向领导汇报,及时处理。
第三节 设 备 标 志
第7.3.1条 配电线路及其设备应有明显的标志,主要标志内容如下:(1)配电线路名称和杆塔编号。
(2)配变站的名称或编号。
(3)相位标志。
(4)开关的调度名称和编号。
第7.3.2条 变电所配电线的出口和配变站的进、出线应有配电线名称、编号 和相位标志。架空配出线的标志设在出线套管下方(或构架上)。电缆配出线的标志 设在户外电缆头下方。
第7.3.3条 每基杆塔和变压器台应有名称和编号标志,标志设在巡视易见一 侧,同一条线路标志应设在一侧。
第7.3.4条 导线的三相用黄、绿、红三色标志。下列杆塔应设有相色标志。
(1)每条线的出口杆塔。
(2)分支杆。
(3)转角杆。
第7.3.5条 配电站(包括箱式)和变压器应有警告牌。
第四节 电 压 管 理
第7.4.1条 配电运行人员应掌握配电网络中高压线路和低压台区的电压质量 情况,运行部门要采取技术措施,为提高供电电压质量而努力。
第7.4.2条 供电局供到用户受电端(产权分界点)的电压变动幅度应不超过受电 设备(器具)额定电压的下列指标范围:
1~10kV用户 ±7%;
低压动力用户 ±7%;
低压照明用户 +5%~10%。
第7.4.3条 配电线路的电压损失,高压不应超过5%,低压不应超过4%。
第7.4.4条 低压网络每个台区的首、末端每年至少测量电压一次。
第7.4.5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测量电压:
(1)投入较大负荷。
(2)用户反映电压不正常。
(3)三相电压不平衡,烧坏用电设备(器具)。
(4)更换或新装变压器。
(5)调整变压器分接头。
第五节 负 荷 管 理
第7.5.1条 配电变压器不应过负荷运行,应经济运行,最大负荷电流不宜低 于额定电流的60%,季节性用电的专用变压器。应在无负荷季节停止运行。
第7.5.2条 变压器的三相负荷应力求平衡,不平衡度不应大于15%,只带少 量单相负荷的三相变压器,零线电流不应超过额定电流的25%,不符合上述规定 时,应将负荷进行调整。不平衡度的计算式为:
不平衡度00最大电流最小电流10000
最大电流 第7.5.3条 变压器熔丝选择,应按熔丝的安—秒特性曲线选定。如无特性曲 线可按以下规定选用。
(1)一次熔丝的额定电流按变压器额定电流的倍数选定,10~100kVA变压器 为1~3倍,100kVA以上变压器为1.5~2倍。
(2)多台变压器共用一组熔丝时,其熔丝的额定电流按各变压器额定电流之和 的1.0~1.5倍选用。
(3)二次熔丝的额定电流按变压器二次额定电流选用。
(4)单台电动机的专用变压器,考虑起动电流的影响,二次熔丝额定电流可按 变压器额定电流的1.3倍选用。
(5)熔丝的选定应考虑上下级保护的配合。
附录A 架空线路污秽分级标准
附录B 变压器试验标准
一、绝缘电阻测量
使用额定电压为1000~2500V的兆欧表进行测量,其值不低于出厂值的 70%。(附表2-1为换算到同一温度后比较)。
附表2-1 绝缘电阻换算系数
变压器绝缘电阻测量工作,应在气温5℃以上的干燥天气(湿度不超过75%)进行,测量时断开其他设施,擦净套管,测量变压器的温度,绝缘电阻值不应低 于附表2-2规定。
二、工频耐压试验
(1)绝缘电阻值低于允许值时,不得进行耐压试验。
(2)新产品和大修后的变压器按附表2-3规定值试验合格。
附表2-2 变压器的绝缘电阻允许值(MΩ)
附表 2-3 工频耐压试验值
注:运行中非标准的变压器,如需做工频耐压试验,可按大修后规定值进 行。括号中数字为1965年以前的产品的规定值。
三、直流电阻试验
(1)检查变压器分接头位置是否正常,回路的连接是否良好。(2)三相线间直流电阻的不平衡度按下式计算不大于百分之二。
不平衡度三相最大值最小值1000
平均值0
四、绝缘油简化试验
1.绝缘油的标准按附表2-4规定。
附表2-4 绝 缘 油 标 准
2.为使试验值正确反映绝缘油状况,应注意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取油样的专用瓶必须用白土洗净,进行干燥后才可使用。
(2)取油样必须在干燥天气进行。
(3)取油样前应将变压器放油栓上的污秽擦净、取样后应将瓶盖严,保持干 净,防止受潮。
附录C 本规程用词说明
一、本规程根据要求严格程度,采用以下用词:
(1)表示很严格,不允许选择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必须”;
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不允许选择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应”;
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应首先选择作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宜”或“可”;
反面词采用“不宜”。
二、条文中必须按指定的标准、规范或有关规定执行的写法为“应按„„执 行”或“应符合„„的要求或规定”。如条文中非必须按指定的标准、规范执行 的写法为“可参照„„”。
附录D “架空配电线路及设备运行规程”
主要条文说明
1.第1.0.1条
本条指出本规程的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电力系统10kV及以下的运行中架 空配电线路,对工业企业和有特殊规定架空配电线路,应符合有关国家标准或专 业标准的规定。
2.第1.0.3条
全国各地的维护界限的规定各不相同,考虑到各地现行的规定,故对维护界 限不作统一的规定。为了搞好管理,一个地区或一个供电局应有统一的明文规定。
3.第1.0.5条
因我国地域广大,情况各不相同,因此各地供电部门可以根据本规程并结合 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制订现场运行规程,但一般不应低于本规程规定的标准。
4.第2.0.1条
防护是配电线路运行工作中重要的项目之一,因此运行人员必须认真执行国 务院发布的“电力设施保护条例”,把线路防护工作做好。由于“电力设施保护 条例”是运行单位必备的文件,因此本规程不再重叙。
5.第3.1.3条
线路巡视周期以及后面规定的变压器、开关等设备的巡视、检查、试验周期 的规定,主要根据大多数供电局的运行经验,按照全国大部分地区都能适用的原 则来规定的。
6.第3.1.5条
本条规定登杆检查为5年至少一次,是根据目前大多数地区的配电线路绝缘 水平和设备完好程度较高,为提高供电可靠性,降低成本和工量的消耗而决定 的。从北京、上海等地的运行经验证明也是可行的。
7.第3.2.1条
本规程制订的运行标准是根据以往运行经验和计算确定的,它比《电气装置 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第十二篇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篇规定的标准要低 一些,因为验收规范规定的对象是新建线路,而运行规程规定的对象是已运行的 线路。新建线路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后,不能保持原先的状态,但仍可继续安全 运行。低于本规程的运行标准,应视为缺陷,及时予以处理。检修、改造时,凡 是线路变动的元件、设备,都应执行验收规范的标准。
8.第4.1.1条
负荷测量周期在长江以南地区,一般为每月1~2次,北方地区大多为每年 1~2次,但变压器的负荷率较低,高峰负荷一般在第四季度。综合两方面的情 况,确定测量负荷周期为每年至少一次。对于测量周期必须短的单位,可在现场 规程中规定。
9.第4.1.3条
新品和经过修、改后的变压器,应有出厂合格证。另外,由于运输、搬运可 能使内部结构松动或损伤:雨淋、搁置可能使绝缘物受潮,为确保配电系统安全 运行,在投运前,供电局的试验部门还要进行鉴定性试验。
10.第4.1.5条
搁置或停运六个月以上的变压器,投运前要重做鉴定性试验。在干燥、寒冷 地区的排灌专用变压器,本规程规定不宜超过8个月,是根据北方地区运行经验 决定的。
11.第四章第二节配变站
目前各地对6~10kV变压为380/220V的配电网中的变电部分名称很不统 一,有称配电站、配电所、变电站、变电亭等等,最近几年,各地又安装了一些 箱式配电站变电所。经讨论定名为“配电变压器站”,简称为“配变站”,它包 含了屋式和箱式的配电变压器站。
12.第4.2.1条
本条规定中提到保护装置、仪表、二次线等设备的检查,校验周期为每年一 次。而检查内容、校验内容在本节中未提到,因为本规程主要对象是架空线路,另外配电站在配网中结构简单,一般无保护装置等设备,如果将保护装置、仪 表、蓄电池等都列入规程将大大增加篇幅,为此文中未作规定,若需要时,请参 照专业规程,或在现场规程中规定。
13.第4.3.1条
柱上油负荷开关的大修周期、根据各地反映都不超过5年。频繁操作的开关 本条作了原则说明,因为这与开关性能、负荷大小,操作频繁程度等因素有关,问题比较复杂,各地应根据实际运行经验决定大修周期。
14.第4.3.3条
柱上油负荷开关的工频耐压值,GB311.1—83中规定10kV开关耐压值为 30kV、6kV开关耐压值为23kV,而水电部在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中规定,10kV断路器出厂试验工频耐压值为42kV:6kV断路器为32kV,这个值是根据 GB—311—64标准规定的,考虑到柱上开关过去都是按预防性试验规程做试 验,开关绝缘裕度较大,容易达到,另因开关不作冲击试验,故工频耐压相应的 作为等效冲击试验。
15.第6.0.8条
带油设备发生事故,要求待冷却后处理,主要是从安全方面考虑的。
16.第6.0.12条
本条规定了运行单位应有一定数量的备品,因配电生产所用器材消耗量大,补充也较容易,为减少积压物资。故固定备品一般不规定数量。
17.第7.4.1条
本规程只列出了资料的目录,没有列出具体的格式、内容。这是因为目前全 国各地表格式样、内容很不统一、管理记载方法也不一样、若规定统一格式,不 少单位要做大量的工作,改变传统的管理方法,涉及面较广,因此本规程仅作原 则规定,各地可根据本规程要求完善本地区的技术管理资料。
18.第7.4.2条
电压变动幅度的允许值是根据“全国供用电规则”规定的。是衡量电压质量 是否合格的标准。
供电局供到用户受电端的电压,不超过本条规定的电压变动幅度则供电电压 质量合格,否则,电压质量不合格。
电压变动幅度是指实际电压偏移额定值的大小,一般用相对值来表示:
U00UzUe100
Ue式中 U%——实际电压偏移额定电压的相对值; Ue——额定电压;
Uz——实际工作电压。
19.第7.4.3条
本条规定的电压损失是指线路输送负荷,电压从首端到末端降低了多少,一 般用相对值表示。
U00式中 ΔU%——电压损失;
U1——线路首端电压;
U2——线路末端电压。
线路增加负荷就会使线路增加电压损失,当电压损失超过本条规定值时,往 往会使线路末端的电压质量达不到上条要求,因此,当线路增加负荷时,在审核 设备和导线供电能力的同时还应验算电压损失是否符合本条规定。
20.第7.5.2条
三相负荷平衡,会使线损减少、电压质量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增加,在三 相四线制低压网内,当三相负荷不平衡度不超过15%时,中性点电压的位移一般 不超过5%。
只带少量单相负荷时是指变压器的负荷很小或者专用变压器正常负荷停用 后,只有单相照明负荷,为了减少线路投资和便于控制,允许零线电流在不超过 额定电流的25%情况下运行,这和“变压器运行规程”规定是一致的。
本规程及条文说明主要起草人:徐德征、顾三立、胡健英、银景德、蔡钧、刘忠辉。
U1U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