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树荫下漫步散文

2024-09-25

在树荫下漫步散文(共3篇)

在树荫下漫步散文 篇1

树荫下的怀想抒情散文

夏天的风口,就在这片树荫下。繁花开遍,夏时炎炎,只有这安静的树下,是一片沁人心脾的荫凉。这棵老树,大约有几十年的高龄了,每每夏秋两季,别的地方不通风闷热的时候,它就成为人们休息、避暑的好去处。

几十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林荫小道,周围种满了竹子,那时还未有汽车,校园里的空气十分清新,每到夜晚,微风吹拂,竹林发出“沙沙”的响声,有一种诡异的气氛,小时候,每逢走过这条路,都要拉上胆小的她当我的护卫,两个小孩在风舞魔爪的树影下,你推我嚷的尖叫着前行。

我家就住在林荫的前面,周围有一大片空地,空地上种着各种植物,野草疯长,野花点缀,围栏里,还养着鸡、鸭。这样的生活在我们的无知无觉的幼年时代烙下很深的痕迹。

她家在竹园的后面,记得读幼儿园的时候,不知为什么,我就打心眼喜欢她,有一种亲切的感觉。可她似乎不怎么感冒,总是和男生手拖着手睡在一块。而我只能眼巴巴在床的另一头看着他俩“吮吸”着大拇指“眉来眼去”。

小学时,她还是那样胆小,回家经过竹园,她总是张着大大的眼睛,东瞧瞧,西看看,低着头,依然带着怯怯的神色,加快脚步,有时还小跑着前进。一次放学,我跟在她后面,拉着她的小手,硬是要她去我家玩。她面露难色,双眼露出恐慌,我使劲拉,她拼命往后,说她害怕,父母不许她随便乱走。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她迷上了漫画。每天上学文体课都会拿出小本,用铅笔描绘着身边的人和事,她的想象力极为丰富,到了六年级的时候,已经储藏了十几本自己的画册。上了初中,来到她家取经,目之所及,书架上、窗台上、桌子上、床上,全都是漫画书。一本接一本,看得我眼都花了。

也许是她的影响,我也喜欢上了漫画,不过家里从不允许我买漫画书,也不给我看动画片,我只好悄悄的买了画纸,问她借了几本漫画书,趁父母不在的时候,偷偷练,轻轻描,梦想有一天能成为像她一样的小“画家”。少女的`梦,从此萌发,整天想着水兵月的曼妙身姿,可爱面容,花枝招展地对付敌人的招式,还有那句经典得不能再经典的口号“我要代表月亮消灭你”,或许真正打动我的还有水兵月与蒙面服礼侠的传世爱情。

自从高中她去了全市最好的学校,我们便很少联系。高考的压力使我们几个同校的伙伴进入了新的朋友圈子。她的学校是华师大附中,我以为,那里一定是一群书呆子,除了读书什么也不会。后来打电话给她,问候她的近况,才知,原来那里的同学们都有很多的兴趣爱好,校园里,也有林荫道、竹园、草地、荷花池。那里,同学们组成了各个社团:文学、漫画、播音、体育、书法……听她说,那里爱好漫画的同学可多着呢,有的甚至已经画水彩画了呢。真是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啊!

大学的时候,她考回本校,因成绩突出,被保送研究生。可是她始终痴迷于漫画,放弃了保送的机会,报了广美的电脑漫画操作班,专门学习用电脑给漫画上色,增加华丽的程度。为此,我妈碰到她爸的时候,问起她的现状,她爸总是气得直摇头,说她断送了自己的前途,本来当个牙医多好,又稳定收入又高,可她偏偏执着于漫画,无论怎么打骂和劝说也是没用的。

大学毕业后,她给某些知名漫画杂志画封面、插图,每年都会与画友合作自己出版漫画集。每个月我都会买漫友,一次竟在杂志的头条发现了她投稿的漫画获得了第六届金龙奖最佳绘本漫画奖。那时,因重病已很久没有提笔画漫画的我心里无比的兴奋与激动。翻开杂志,《云上的村庄》便是她的得奖作品。故事讲述了一个小女孩回到了阔别多年村庄,村庄上民风纯朴,景色优美。每天,小女孩四处玩耍,“咯咯”叫的鸡、青蛙、田野、山林、小溪,每一处地方都沁人心脾。清新的画面,流畅的故事,别有韵味的主题,让她在大赛中脱颖而出。

我说,这些年你都没有回家乡,怎么就把家乡画得如此栩栩如生呢?她说,你还记得我们小时候那片林荫小道和竹园吗?还记得你家门前养的鸡吗?其实很久以前我都去那仔细观察过的呢。原来,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她不再胆小,而是以美的眼光看这个世界,而漫画,正是她寻找素材的原动力,也是她展现内心世界的大舞台!

夏天的风轻柔吹散了我的秀发,阳光下树荫斑驳,我不禁会心地笑了,原来,童年记忆如此深刻,这里才是梦想开启的地方,这里,有许多美好的回忆,包括朋友,林荫道、竹园、小鸡,一直沿伸到我们至纯至真的梦想——-漫画,不管是她还是我,不管成功与否,我坚信,有了它的陪伴,我们的人生才是真实完整的人生。

朱以撒:在书法与散文的云间漫步 篇2

(编 者)

作家档案

朱以撒,1953年生,福建泉州人。1969年赴福建清流县插队,1981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福建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200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朱以撒长期从事书法教育、书法创作和书法理论研究工作,二十余年来致力于书法教育的普及和提高工作,培育了大批书法人才。在书法创作上学百家帖成一家法,书风自然清新,稚拙朴实。他在书法理论研究上也是独树一帜,先后出版了《书法创作论》《书法审美表现论》《中国书法名作100讲》《书法百说》等多部著作,近年来尤其以书法批评为书坛瞩目。朱以撒的散文创作也是独具特色,文风含蓄典雅,清新婉约。曾荣获全国首届冰心散文奖、福建省文学奖一等奖。于《十月》《散文》《美文》《散文选刊》等发表大量散文,出版散文集《古典幽梦》《俯仰之间》《纸上思量》《腕下消息》。

心在旅途中漫步散文 篇3

火车带我离开这座城市,陌生感由此而逝。黑隆的夜,只听见车轮与轨道重复的摩擦声“吭哧--吭哧――”整夜纠缠。偶于在某一站点停留几分钟,又启动行程。如此反复,逐向终点路线驶进。

坐车时分,是中午十二时,窗外有耸立的高楼大厦,幻影般划过眼前,被动行的列车抛在后面,与我渐行渐远。这些冷若冰霜的石头建筑,无声而寂寞,美好而寂静。并非对物象的抒写,应是对自身当下心境的映照,莫名地,留下感伤,在这个告别的过程中。

原想旅途会增进心的成熟,会透过生活中的一些欲望,来看清灵魂的所需,坚定一些实质的向往……然,非我所想。仍有失望,撩拨于心。当满腔热情在盛大的期许下,得不到臆想中完美的感触,泪,还是三番四次不争气地落下。

曾告诉网友自己想独自远行一趟,领略异乡的风情,改变感伤的心境。友说,自心本身带着郁结,不管行途再远,它的性质不会得到任何改变。

不信,执意坚持。

看了一个又一个城市,与自己的故乡并无迥异。一样有繁华,一样有寥落。所不同之处,它给心带来陌生,是没有半点归属感的陌生,自然便有了惧忧。

凭借少少的虚伪,学会强颜欢笑。在偏静一隅审视当下生活,始终战胜不过内心极疼的荒芜。笑的时候不会有快乐,哭的时候随时随地,没有征兆。努力用平静掩盖现实的欺骗,告诫自己接纳所有的变故,爱情或生活。不要盲目执著美好幻像,理智一些,平淡一些。不自欺以及欺人。

下午三时,上卧和邻卧传来旅客熟睡的鼾声,彼此起伏。

昨夜一宿无眠,早上六点半便起床,因要赶往九点开启的列车。默默地把行李收拾,仿佛装载的是石头般的沉重,而非轻简的衣物。早点仓促买两个热包子和一包豆浆,挤上公交车。赶到火车站时刚好八点四十分。是提前购买的车票,知道列车的班次。

偌大的火车站,抬目所见,均能看到各省各地列车班次的时刻表。此时,我环顾四周查看,并对照被我拿在手里的票核实,K511列车,出发时间,晚点。一个未定数,倒也不急。过一会,时刻表闪出我要到的地方晚点三小时。要是知道它晚点这么长时间,亦不用如此匆忙。毕竟自由行,不会耽误事情,所以心里很淡定。

只是想到生活中突如其来的变故,往往让人骤不及防,除了乐观接受,咒骂、抱怨并不能改变什么,又何苦做这些无谓的.“挣扎”。静候事物的演变,没有更坏的,坏到最后那部分是果,无论是痛苦、悲伤,待到沉静下来,这些会成为过去,成为内心一面坚实的墙,用以抵抗更顽劣的风沙。

从某个城市辗转抵达到另一个城市,像鱼一样游梭其中,日复一日。初来的心境带有些许低落,总摆脱不了感伤的牵绊。如今,心里明白得很,谁活在这个世上不是如此,有悲有喜,都一样。

即便安于现状,生活没有颠沛流离,心,它似乎永远像在远途上颠簸,不得安生。除了无限荒凉感伴于左右,落寞在所难免。自知是对生活失望透顶,却也要坚持着。仿佛一场终极格斗,要是谁先向对方轻轻拍几下,即自甘服输。

累,身和心,由衷感到累,却无心熟睡。人总像一个矛盾体,有时连自己都弄不明白想要什么,却又为它伤筋劳骨,乐此不疲。总是这样不知为何,偏要把心折磨得痛都不知痛,方肯罢休。弄痛自己的心,连安慰都是多余,所以受罪的心一直成为可怜虫,不被人疼。

一颗心,就算行程万里路,它原质的本性是亘古不变的,它却会随着路途的长远而改造心境,这还需要对自己的乏缺有深刻的认识。我明白,有些事情,自己极尽所能努力了,到头来,不能改变什么,也无愧初心。

时间在摧毁与重建之间较量,人越是迫切想要获及,越显得面目可狰。表相看似风平浪静,内质其实汹涌澎湃。一切的幻像,肉眼很难看穿,更多时候,冷暖自知。

火车继续向终点方向行驶。

车上有广播,来自铁路之声,播着许美静《城里的月光》。很旧的一首歌曲,听时,仍被这淡淡伤怀的声线感动。如你是坐在咖啡厅里,啜着咖啡,听着她的歌,便会想起一段往事,想起一些淡淡的愁,无声无息,很轻易就把你的情绪波动。

许美静说,曾经的她把人生看得太轻易,以为人生被自己牢牢捉在手中。原来一切只是虚无,从未得到。故总是失望。

明星光鲜璀璨的背后,永远隐匿一种小心翼翼不被探测的无奈感。孤高也许是假象,是面具。每个人的苦楚惟有自知,如同脆弱的灵魂宁可四处飘荡,亦不愿降伏被囚禁一处。虚拟地安生,从不妥协,多么坚决的信仰。

窗外下起淅淅沥沥的小雨,天空乌云密布,没有一处是蓝空,阴沉得很。车程行驶二个多小时,仿佛接近傍晚。夏天的形象销声匿迹,这会倒像深秋来临。凉意阵阵,是来自车厢内的中央空调。

落在透明车窗外的雨滴,被动行的火车邀来风的撕扯,滑向窗缘边,留下一条条像蜗牛爬过的纹路,仿佛经过一场生死劫。故事的主人却不见踪迹。

夜,转眼之间,盛大来临。

望着窗外漆黑的郊野,我想起很多人,像偶尔偷袭而来的光影打照在窄小的卧铺床位上明灭起伏,不被捕捉,轮廓模糊不清。原来有那么多人,与我擦肩而过,到最后,忘得一干二净,竟不自知,却又无能为力。

又到一个站点,有乘客下车,一阵扰动,吵杂喧嚣。是小孩哭闹声,我分神听着。公众场合难免有诸如此类的打扰。习惯它,认可它,因它是生活的一部分,我们无以抵制。

行程中,我不停地写,断断续续,没有实际的叙述,而它的实质更接近本真。我认为本真的东西带来的质感,远远超越虚华浮夸的词藻堆砌的表达。这些真,是它的光,没有晦暗,一直明亮。亦是我认定的执着。

后记:

这些年,与所有历经的行程同属,通过他人、他物,渐渐认识到,自己内在的暗疾隐晦,是稚幼想法孕育它们,而自己,是一手喂养它们成长的人。该是狠心割舍的时候,虽然做不到通透去断绝自己情绪的根系,却会与它们和谐相处,不受其扰。想,这也是一种进步。

上一篇:关于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调研报告下一篇:校园双十一活动策划书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