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别》的全诗翻译赏析

2024-10-08

《恨别》的全诗翻译赏析(共13篇)

《恨别》的全诗翻译赏析 篇1

《江神子恨别》翻译赏析

《江神子·恨别》作者为宋朝文学家苏轼。其古诗全文如下:

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摧手佳人,和泪折残红。为问东风余几许,春纵在,与谁同。

隋堤三月水溶溶。背归鸿。去吴中。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寄我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

【前言】

《江神子·恨别》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离任徐州时的词作。此词化用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诗意,将积郁的愁思注入即事即地的景物之中,抒发了作者对徐州风物人情无限留恋之情,并在离愁别绪中融入了深沉的身世之感。在艺术上此词采用了化虚为实的手法。

【注释】

⑴江神子:词牌名,即“江城子”。

⑵东风:代指春天。

⑶隋堤:指汴河的河堤,因建于隋朝而得名。

⑷背归鸿:词人南下湖州(今属浙江)而大雁北飞,所以说是“背归鸿”。

⑸彭城:即徐州,汉高祖刘邦的家乡。

⑹楚江:即泗水。

【翻译】

流离天涯,思绪无穷无已。相逢不久,便又匆匆别离。拉着佳人,只能采一枝暮春的杏花,含泪赠别。你问春天还剩多少,即便春意尚在,又能和谁一同欣赏?

三月的隋堤,春水缓缓。此时鸿雁北归,我却要到飞鸿过冬的湖州。回望旧地,清清浅浅的泗水在城下与淮河交汇。想要让泗水寄去相思的千点泪,怎奈它流不到湖州地。

【赏析】

此词化用李商隐《无题》诗中“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句意,将积郁的愁思注入即事即地的景物之中,抒发了作者对徐州风物人情无限留恋之情,并在离愁别绪中融入了深沉的身世之感。

词的.上片以感慨起调,言天涯流落,愁思茫茫,无穷无尽。“天涯流落”,深寓词人的身世之感。苏轼外任多年,类同飘萍,自视亦天涯流落之人。他在徐州仅两年,又调往湖州,南北辗转,这就更增加了他的天涯流落之感。这一句同时也饱含着词人对猝然调离徐州的感慨。“既相逢,却匆匆”两句,转写自己与徐州人士的交往,对邂逅相逢的喜悦,对骤然分别的痛惜,得而复失的哀怨,溢于言表。“携手”两句,写他永远不能忘记自己最后离开此地时依依惜别的动人一幕。“携手佳人”,借与佳人乍逢又别的感触言离愁。“和泪折残红”,写作者面对落花,睹物伤怀,情思绵绵,辗转不忍离去,同时也是写离徐的时间,启过拍“为问”三句。末三句由残红而想到残春,因问东风尚余几许,感叹纵使春光仍在,而身离徐州,与谁同春。此三句通过写离徐后的孤单,写对徐州的依恋,且笔触一波三折,婉转抑郁。

词的下片即景抒情,继续抒发上片未了之情。过片“隋堤三月水溶溶”,是写词人离徐途中的真景,将浩荡的悲思注入东去的三月隋堤那溶溶春水中。“背归鸿,去吴中”,亦写途中之景,而意极沉痛。春光明媚,鸿雁北归故居,而词人自己却与雁行相反,离开徐州热土,南去吴中湖州。苏轼是把徐州当成了他的故乡,而自叹不如归鸿。“清泗与淮通”暗寓作者不忍离徐,而现实偏偏无情,不得不背鸿而去,故于途中频频回顾,直至去程已远,回顾之中,唯见清澈的泗水由西北而东南,向着淮水脉脉流去。看到泗水,触景生情,自然会想到徐州(泗水流经徐州)。歇拍三句,即景抒情,于沉痛之中交织着怅惘的情绪。徐州既相逢难再,因而词人欲托清泗流水把千滴相思之泪寄往徐州,无奈楚江(指泗水)东流,相思难寄,令词人不禁怅然若失。托淮泗以寄泪,情真意厚,且想象丰富,造语精警;而楚江东流,又大有“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之意,感情沉痛、怅惘。

此词写别恨,采用了化虚为实的艺术手法。作者由分别之地彭城,想到去湖州途中沿泗入淮,向吴中新任所的曲折水路;又由别时之“和泪”,想到别后的“寄泪”。这样,离愁别绪更显深沉、哀婉。结句“流不到,楚江东”,别泪千点因春水溶溶而愈见浩荡,犹如一声绵长的浩叹,余韵悠长。

《恨别》的全诗翻译赏析 篇2

关键词:《老人与海》 翻译美学

引言

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过程就是各种文学作品的传播,为了促进文学作品的传播,需要对不同的语言进行翻译。翻译是各种信息进行有效传递的一种方式,能够实现不同语言的读者对各种信息的理解,通过翻译,可以使得读者获得另一种语言信息。在翻译的过程中,译文应该要保持对原文的意思准确、真实地传递。小说自传入我国之后就获得了广泛关注。为了使我国读者能够保持对原文意思的理解,需要加强对语言翻译的研究,将原著尽可能完整地展示给我国读者。对于这部小说,我国有几个翻译版本,其中翻译的语言体现了汉语的使用规则和美学特征。

一、《老人与海》简介

《老人与海》是著名作家海明威的代表作,这部小说讲述了一位渔夫在打鱼时遇到的各种困难,渔夫桑地亚哥一共经历了八十四天的捕鱼过程,当中没有任何收获,第八十五天的时候,他决定到更远的地方打鱼,经过一番努力之后,他捕获了一条大马林鱼,然而在返航的时候遇到了无数鲨鱼,为了保护自己的劳动成果,渔夫与鲨鱼进行了搏斗,最终虽然安全返回,但是自己的劳动成果却只剩下了骨架。在这部作品中,海明威采用了象征主义手法,对各种意象的含义进行了深化。其中大马林鱼代表的是人生的欲望和理想,鲨鱼则象征着人们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困难,大海象征了人类社会,渔夫象征了生活中为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奋斗的人,整个捕鱼过程则象征了人与自然进行搏斗和抗争的过程。在写作技巧方面,海明威采用了简洁、明快的对话,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学创作风格,海明威使用的语言形象具体,但是主题隐藏得比较深。笔调潇洒自然,毫无矫揉造作之感,也没有着意地渲染和概括,但是却能够对人物内心世界进行深刻地描绘,体现出她的自然主义白描手法。对这部小说的语言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虽然简洁,但是却异常有力,具有一种无法抗拒的美。

为了使我国读者对这部作品有更加深刻的理解,需要对作品的语言、主旨等进行准确的翻译,将英文信息转换成为中文信息,从而使得译文的读者能够获得和原文读者一致的阅读体验。翻译的过程需要遵循目的原则、忠实原则。目的原则指的是译者进行翻译的时候要参考原文和翻译功能,同时也要关注译文所产生的一种目的,只有在翻译语的语言环境下,译文才能有它独特的意义,才能被受众接受。忠实原则指的是译文要尽量忠实于原文,不能对文中表达的思想进行随意更改,更不能妄自增加一些新的内容,一切都要以保持原文为基础。

二﹑《老人与海》译本的语言赏析

译本的质量会对读者的阅读体验产生很大的影响。对西方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时,一般会采用归化和异化两种方式,而归化和异化是两种矛盾的翻译方法:归化要求译文应该要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以及民族特性,是通过对外来文化进行研究和分析之后将其融入到我国文化中的一种翻译形式。异化则指的是在翻译的过程中,译文要尽量保持原著中国家的生活习惯和特征,对原著中的内容尽量不做任何形式的修改,以保证其原始性和真实性。这部小说在翻译的过程中,归化和异化的方法都有所应用,将语言的美体现出来。

(一)直译和意译方式

在对西方文学作品进行翻译的时候,常用的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直译指的是将原文中的内容直接翻译成为中文的方式,这种方法可以确保译文与原文在形式和内容上保持一致,是对原著的一种最大程度的还原。但是这种翻译方式比较机械,因此会使得翻译的内容缺少一些美感。相比较而言,意译是一种对原文的主旨进行深化的翻译过程。在这种翻译模式中,会对原文的主旨、意境等进行转换,有可能会改变句子、删减词语或者增加词语,从而使得译文的结构、语言等更加符合我国读者的阅读习惯。很多西方文学作品在进行翻译的时候,会遇到各种情况。在不断改进的过程中,译者逐渐将翻译内容细化,使得译文的内容更加准确。比如《老人与海》的翻译,也经过了很多次的调整。有很多译者对这部经典进行翻译,有的译者将长句分成短句,有的将短句合并成长句,有的对原文进行直译,有的对其进行意译,从而产生了多版本的译文。大多数的翻译都会遵循忠实原著的原则,因此翻译作品与原文之间不会有太大的偏差。

(二)《老人与海》的译本语言赏析

1.《老人与海》翻译中的显性美

翻译过程中的显性美指的是原文在形式层面上形成的一种客观存在的语言美。比如在词汇以及句式上存在的一种韵律美,就是一种显性美。为了使得译文也体现出一种美学效果,需要对源语言以及目的语言进行良好的掌握,从而才能熟练地对各种词语进行转换,对于原文中的有些词汇可以保留,而有的词汇则可以放弃,没有必要对每一个词汇都进行翻译,尤其是英语中的一些词语仅仅是起着连接作用,在言语片段中只是一个辅助部分。比如当圣地亚哥在晚上回到海滩边时原文的描述是:“Then he shouldered the mast and started to climb.”有译者将其翻译为“然后他背着桅杆开始往上爬”,也有另一个翻译版本为“然后他打起桅杆往岸上爬”。在原文中,shoulder被当作名词时有肩膀的意思。在海明威的笔下,他将渔夫塑造成为一个受难耶稣的形象,因此横在他肩头的桅杆就像是一个沉重的十字架。两个翻译版本中,一个使用“背着”,无法显示横背这一特点,而另一个使用的是“打起桅杆”与我们的语言理解有一定偏差。另外有译者将其译为“把桅杆扛在肩上”,与我国读者的语言使用习惯比较吻合,在这里也是一种比较合适的翻译方法。

2.《老人与海》翻译中的深层次美

译本的翻译质量体现了译者对语言的把握能力。在翻译的过程中,想要体现出一种深层次的美,则需要对原文中的意境、风格等进行翻译,从而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文章的意境翻译属于难点,尤其是对于汉语而言,意境是语言的精髓。然而国外的很多文学作品对意境的关注程度不如汉语的高,将其翻译成中文时,应该要符合我国的语言使用规则,将意境体现在译文中。比如在描写圣地亚哥历经过了诸多磨难,终于回到了岸边,那个时候他的心情肯定是十分复杂的,有劫后余生的感动,也有恍如隔世的迷茫。作者在原文中将他的几个动作进行了细腻的刻画,将渔夫的那种苍凉的心态表现得淋漓尽致,从而使得读者在阅读的时候可以发挥相应的想象。读者好像眼前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渔夫看到自己经历了八十五天才获得的唯一一条大马林鱼。被鲨鱼吃光,最终只剩下没有什么用处的鱼骨架,这让渔夫感到十分气愤和失落。

3.《老人与海》中的冰山创作风格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冰山”风格的代表作。在整部作品中,形容词、副词以及抽象意义的词汇十分少见,更多的是精确的名词以及生动的动词。在一些章节中,有一些相关的短句串联在一起,无论是在场景还是人物的刻画方面,都表现出一种简洁的语言风格。但简洁的语言中体现出深刻的内涵,因此翻译的时候也要对作者的创作风格进行掌握和了解,才能实现有效的翻译。以小说的第一句为例,朱海观将其译为“他是独自在一条小船上在湾流中钓鱼的老头儿,他已经到这里八十四天了,可是一条鱼都没有捉到。”吴劳将其译为“他是独自在小船上捕鱼的老头,在这个地方已经过去了八十天,但是一条鱼都还没有捕到。”这句简单的描述性话语中其实蕴含了十分深刻的含义,是海明威的“冰山”创作风格的体现。这些简单的词句组合在一起,为小说后面的情节发展奠定了基调。这句话其实是一个并列句,这种句式的安排并不会显得比较突兀,反而能够给人带来一种平和的感觉,能够加深对作品深层含义的体现。考虑到海明威的“冰山”创作风格,在翻译的时候,越来越多的译者并没有追求与原文结构保持一致,反而是将原来的句子分割成几个小的句子,以提升译本的可读性。使用短句,也可以为读者勾勒出比较完整的人物形象和故事背景,留出大量的空白供读者思考。

结语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的一部代表作品,这部小说在我国的文学领域享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经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在对这部小说进行翻译的时候,需要把握原文的内涵,在忠于原文的基础上结合汉语的使用规则,将原文中的意境、主旨等体现出来,从而带给读者更好的阅读体验。语

参考文献

[1]孔玲.《老人与海》中语篇衔接与连贯的分析[J]. 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12).

[2]张慧敏,李娟.《老人与海》中人称指示语的语用分析[J].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3).

[3]郑延国.妙手剪裁 风格再现——《老人与海》新译本片段评析[J]. 外语与外语教学,1991(03).

《题松汀驿》的全诗翻译赏析 篇3

题松汀驿

(唐)张佑

山色远含空,苍茫泽国东。

海明先见日,江白迥闻风。

鸟道高原去,人烟小径通。

那知旧遗逸,不在五湖中。

【注释】

⑴松汀驿:驿站名。在江苏境内太湖的边上。

⑵含:包含。空:指天空。

⑶苍茫:形容无边无际的样子。泽国:形容水多的地方。

⑷海:地面潴水区域大而近陆地者称海。内陆之水域大者亦称海,此处指太湖,面积有2420平方公里。太湖又称五湖。先见日:因东南近海故。

⑸江白:江水泛白波。迥:远。

⑹鸟道:指仅容飞鸟通过的道路,比喻山路狭窄。

⑺人烟:指有人居住的地方。古人烹饪时都以柴草为燃料,燃烧时会产生浓烟,所以见到炊烟就表示有人居住。

⑻旧遗逸:指遗世独立的老朋友。

【译文】

青翠的山色连接到遥远的天边,松汀驿在碧波万顷的太湖东岸。

早晨湖面明亮的话可以先看到东升的旭日,白晃晃的江面听到远处传来的风声。

只容飞鸟通过的狭窄山路能接到高原上去,蜿蜒曲折的小路可以通到村落。

那晓得我那些遗世独立的老朋友们,却一个个都不在太湖这里了。

作者

张祜

(约785—849后)唐代诗人。字承吉,清河东武城(今山东武城)人。

赏析:

《题松汀驿》是唐代诗人张祜题写在太湖边松汀驿壁上的一首诗。全诗八句四十字,表达了对访友不遇的遗憾,同时描绘了松汀驿的美景。

这首诗是诗人到太湖找不到朋友,落脚在湖畔一个名叫松汀驿的驿站时,题在壁上的诗。诗里除了对访友不遇表达了遗憾外,也把松汀驿的.美景介绍给读者。

松汀驿只是太湖东岸边上的一个供人宿食及停车置马的小旅店,但却美景无限,可见太湖的美名绝非虚传。太湖古称震泽、笠泽、五湖,面积古称三万六千顷。因为水秀山明,湖中水产丰富,所以开发得很早,在春秋时代就是吴王夫差打猎游憩的地方。[2]

《日日》全诗翻译赏析 篇4

出自李商隐《日日》

日日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

几时心绪浑无事,得及游丝百尺长?

①心绪:思绪、情绪。

②浑无事:全然无事。

③游丝:飘动着的蛛丝,喻春景。

参考译文

一天天的春光和时光争晖飞快流逝,奔向山城的山路早春的杏花发出芳香。

什么时候心绪能全然没有什么事,能得到如春天的百尺游丝一样的春思呢?

赏析

《日日》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写作者因春光烂漫所引发的一种幽微复杂难以名状的情绪。第一句以奇特的语言写作者对艳阳照耀下一片烂漫春光的独特感受,表现出美好的春光尚未消逝之前的美艳景象。第二句实写春光,微寓心绪。

三、四两句由这种复杂微妙的意绪进一步引出“心绪浑无事”的企盼。全诗以一种在心灵上近乎真空的状态和一种无所依托的微妙感受衬托出作者缭乱不安的心情。

全诗可分两层:前二句写的是春景,后二句是写由此景而感发的心情、意绪,并以“游丝”绾合前景后意,显得十分自然、缜密。诗中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家国大事,也看不出什么博大的胸襟和深邃的思想。但是却从这普普通通的景色抒写中传达了诗人某种幽微而复杂的体验或感受,而这才是此诗感人之所在。

首句“日日春光斗日光”写诗人眼中的春色。一句之中连用三个“日”字,妙在使人不觉其重。原因何在?这须从“斗”字说起,“斗”乃“争强竞胜”之意,是此句之“眼”,有了它才使“春光”、“日光”充满了勃勃生机。在这里,“春光”和“日光”都具有双重含义。从字面看,“春光”泛指春天明媚艳丽的风物景致。“日光”则指时色天象。前者为物色,后者是时间,随着时间(“日光”)的推移,物色(“春光”)也在不断变化,而这推移与变化又是瞬息迥异,所以诗人用“日日”状其景况,以“斗”字提挈于时色物象之间,竟成此一热闹繁华的场面。因此不妨说这句诗是以开朗、畅快、愉悦作底色的。但是另一方面,在古典诗文里“春”、“日”还有另一重喻意,另一个传统,即人们常将春、秋同人的青春年少和年迈衰老联系在一起,或者竟是二者的代名词,将时日光阴同人的生命时光相比拟。自从屈原发出“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离骚》)的叹息之后,这种对生命本体的强烈意识和深沉感喟便无时无刻不倾注于诗人的笔端。了解了这一层,再来看李商隐的这句诗时,便会有不同的感受。“斗”字虽突现了春色的繁盛迷人,但是,在这愉心悦目中又蕴含着诗人莫名其妙的忧惧和哀伤,而这种不易觉察到的潜在情绪又终于发展成了后二句感情的直接坦露。

如果说首句还是笼统地描摹,那么次句“山城斜路杏花香”则是比较具体地状写了。“山城斜路”指示了诗人所处的位置——其实在看到“日日春光斗日光”之前诗人就已经走在这弯弯曲曲的路上了,这是诗家用笔狡狯之处。——“杏花”大约是“山城斜路”边最突出、最具特色的景物,所以单独拈出,又以“香”字来渲染,使春色具体化、立体化了。这两句虽同是写春色,但一较抽象,一较具体;一是望中之感受(视觉的),一是从嗅觉中得来,略有不同,因而富于变化。

《西施咏》全诗翻译赏析 篇5

出自王维《西施咏》

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

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

邀人傅粉粉,不自著罗衣。

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

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

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

①艳色:艳丽的姿色。此指出众的美女。

②天下重:天下之极。名重天下。

③西施:春秋时越国的美女,原是苎萝山一个卖柴人的女儿。越王勾践为吴王夫差所败,退守会稽,知夫差好色,欲献美女以乱其政。得西施,训练三年,命范蠡献给吴王,吴王大悦,因而荒废政事。后来吴国果为越国所灭。相传吴亡后,西施又归范蠡,与范蠡同泛五湖而去。

④微:微贱。

安可希:怎能希望别人的赏识。

参考译文

艳丽的姿色向来为天下器重,美丽的西施怎么能久处低微?

原先她是越溪的一个浣纱女,后来却成了吴王宫里的爱妃。

贫贱时难道有什么与众不同?显贵了才惊悟她丽质天下稀。

曾有多少宫女为她搽脂敷粉,她从来也不用自己穿著罗衣。

君王宠幸她的姿态更加娇媚,君王怜爱从不计较她的是非。

昔日一起在越溪浣纱的女伴,再不能与她同车去来同车归。

奉告那盲目效颦的邻人东施,光学皱眉而想取宠并非容易!

简析

《西施咏》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五言古诗。诗人借西施从平民到宫廷宠妃的历史典故,来揭示人生浮沉,全凭际遇的炎凉世态,并表达对小人的嘲讽,揭露当时社会上潜藏的危机,抒发诗人怀才不遇的不平与感慨;借世人只见显贵时的西施之美,表达对势利小人的嘲讽;借“朝为越溪女”的西施“暮作吴宫妃”后的骄纵,讥讽那些由于偶然机遇受到恩宠就趾高气扬、不可一世的人;借效颦的东施,劝告世人不要为了博取别人赏识而故作姿态,弄巧成拙。

《恨别》的全诗翻译赏析 篇6

【摘要】诗歌翻译是属于特殊的艺术范畴,它与文学创作相类似,但有其独特的美学原则,艺术内涵和技术方法。通过美学理论研究诗歌翻译,对于如何的理解翻译活动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长恨歌》是中国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名作,本文将从许渊冲的“三美”理论入手,对其英译本进行赏析,对如何提高诗歌翻译水准有着积极和指导的意义。

【关键词】《长恨歌》 “三美论”

【Abstract】Poetry translation is a special category of art, which is similar to the creation of literature, but it has unique aesthetic principles, artistic connotation and technical methods. The study of poetry translation trough aesthetic theor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understanding the translation activity. “Chang Hen Ge” is a long narrative poem written by Bai Juyi who is a poet of the Tang Dynasty, but also is the masterpiece of Chinese classical poetry. This paper from Xu Yuanchongs theory of the “Three Beauties”, analyzes and appreciates its English versions, the finding of which can have a positive and guiding significance on how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poetry translation.

【Key words】“Chang Hen Ge”; “Three Beauties”

一、引言

唐诗是汉语精粹,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文化遗产。唐诗的风格是丰富多彩,推陈出新的。杨振宁曾说过,中国文化是向模糊,朦胧及总体的方向走,而西方文化是向准确而具体的方向走。历代中国诗人追求传神,讲究意境,强调托物言志,触景生情,推崇形神,意象,情景的高度统一。因此,怎样把唐诗的韵味用英语展现给大众,对翻译者提出了很大的挑战。翻译美学的存在和发展,为唐诗翻译提供了理论基础,它将翻译与美学相结合,用另一种语言去诠释原诗词之美。

《长恨歌》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代表作品,是一首被誉为千古绝唱的长篇叙事诗,也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经典上乘之作。全诗讲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悲剧爱情,打动了万千读者。这篇叙事诗感情真挚,有血有肉,富于情韵,音节流畅押韵,语言珠圆玉润,情节震撼人心,有着非常高的艺术价值。本文将通过许渊冲的“三美”理论,探讨唐诗翻译中如何再现“意美,音美,形美”,以及它们在诗歌实践中所发挥的作用。

二、许渊冲的美学概述

北京大学教授、翻译家许渊冲先生从事文学翻译长达六十多年,翻译著作六十余部,被誉为中国诗词英法韵译的唯一专家。许渊冲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中国古典名著和诗歌的翻译,他所翻译的作品时间跨度大,上起中国的周朝,如《诗经》,中到唐宋元明清,下至毛泽东等当代的诗作都成了他翻译的对象。他所翻译的文学体裁包含诗词歌赋、散文戏剧等,以诗译诗,打破了诗不可译的神话。除了翻译实践外,他的文学翻译理论也同样有建树,他的理论是他本人多年从事翻译实践的总结和提炼,对中国传统翻译理论的扬弃和发展,因此对中国翻译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鲁迅说过:“故其所函,遂具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许渊冲的“三美论”主要借鉴了鲁迅的思想,他在《翻译的艺术》一书中说过“翻译是使一种语言转化为另一种语言的艺术,主要解决原文内容和译文形式之间的矛盾。译诗除了传达原诗的内容之外,还要尽可能传达原诗的形式和音韵。” 中国诗词是中华民族三千年的文化结晶。如何把中国诗词让英文读者也能感受到它独特的韵味,许渊冲觉得译文应该尽可能传达中国诗词的意美,音美和形美。其基础就是三似:意似,音似,形似。在“三美”的排序来看,“意美”是最重要的,然后是“音美”,最后是“形美”。他说:“这就说明在译诗时,传达原诗意美是最重要的,是第一位的;传达原诗音美是第二位的,传达原诗形美是第三位的,最好是“三美”齐全,如果不能兼顾,就要从全局考虑取舍”。他的翻译理论涵盖了美学的诸多内容,从美学角度去研究许渊冲的翻译理论与实践可以探明他的理论与实践在美学意义上的合理性和归依性。

三、《长恨歌》的美学赏析

1.意美。许渊冲认为,翻译唐诗的第一个问题是要传达原诗的“意美”。“意美”,不说“意似”,因为“意美”指的是深层结构,“意似”指的却是表层结构。(许渊冲2006:122)因此,译者不仅应该翻译原诗的表面内容,还要挖掘其深层含义。它的基础是意似,但又高于意似。许渊冲在诗歌翻译中,高度重视意美,竭尽所能使译文之情趣和意境不亚于原作。下面从“意美”的角度来举例分析许渊冲对《长恨歌》的翻译。

例一: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译文:The beauty-loving monarch longed year after year,To find a beautiful lady without a peer.

这是《长恨歌》开篇的两句诗,以 “汉皇”指代唐玄宗,诗人不便于直抒胸臆,所以在诗歌中借助于历史的影子,将现实中李隆基和杨玉环的故事进行艺术加工创造,偷换朝代来叙述荒乱国政的情形和由此引发的安史之乱。因此,本着诗歌贵在含蓄的原则,翻译时,不应该直接译成唐明皇,泛指,效果更符合诗人本意。

“倾国”出自汉武帝时的乐师李延年,他为了向汉武帝推荐自己的妹妹,于是作歌:“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最终词曲得到汉武帝的赞赏,召见了他的妹妹,并封她为李夫人。Giles把他译成“a subverter of empires ”——“颠覆帝国的人”,只做到了直译,虽然有引号,但是对中国古代文化背景知之甚少的外国读者来说,还是无法准确理解。而许渊冲先生把它翻译成a beautiful lady without a peer. 既做到了意似而美,又还原了意境。

例二: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译文:Flower-like face and cloud-like hair,golden-headdressed,In lotus-adorned curtain she spend the night blessed.

诗句了涉及了古代妇女的装束、首饰,还有中国传统的修辞手法。因此在翻译时,应兼顾到文化差异,而不是生硬直译。 “云鬓”形容妇女乌黑亮丽的头发;“花颜”,形容女子美丽如花的容貌,如“十五入汉宫,花颜笑春红”。 “金步摇”即黄金制成的步摇,步摇是古代妇女常见的发饰,与簪、钗一样,是插在发髻的饰物,因行动时亦步亦摇,故称为步摇。前半句诗中,是形容杨贵妃的美貌姿容和华丽的装饰,为后来的爱情悲剧结局,美人的香消玉殒做了铺垫。许渊冲用“Flower-like face and cloud-like hair”来翻译原文,不论是在修辞效果还是在表达效果上都忠于原文。

古人有“春宵一刻值千金”、“春宵一刻、万金难夺”的诗句,“春宵”原指的是春天的夜晚,到处充满花的清香,月影也各有情趣。后用来形容欢愉难忘的美好时刻,许渊冲将之译作“blessed night”,而没有直译成“Spring nights”,反映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极高的英文造诣。因为“blessed”就有“enjoyable”的意思。这比 “a night of spring”要准确生动。

例三: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译文:The boundless sky and endless earth may pass away, But this vow unfulfilled will be regretted for aye.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是全诗的结尾,也是点睛之笔。其中“此恨绵绵无绝期”的千古哀叹又和标题《长恨歌》相呼应,点出是的主题就是“长恨”。在其他人的译作中,翻译者把恨翻译成“sorrow”或者“grief”。纵观全诗,作者白居易歌颂了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真挚爱情,又为安史之乱导致二人的爱情悲剧而叹息,这里面的恨更多的是遗憾,因此许渊冲翻译的“regretted”更为贴切,体现了深刻悲痛遗憾的意境。

2.音美。诗要有节奏、押韵、顺口、好听就是诗词的音美。中国是单音节的,有丰富的同音,所以更容易创作有相同尾韵的诗歌,而英语是多音节的,在汉英翻译会相对困难。许渊冲一般把七言诗译成英语亚历山大体,也就是指每行十二个音节的抑扬格诗句;五言诗译成英雄体,也就是指每行十个音节的抑扬格诗句。

长恨歌作为一首千古绝唱的叙事诗,宛转动人,缠绵悱恻,作者并没有追求严格的押韵和传统的格律,许渊冲在翻译时每两行押韵,使之读起来充满节奏感,朗朗上口,更好的传递了原诗的“音美”。

例一: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译文:In revels as in feasts she shared her lords delight, His companion on trip and his mistress at night. In inner palace dwelt three thousand ladies fair. On her alone was lavished royal love and care.

例二: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译文:Slowly beat drums and rang bells,night began to grow long;

Bright shone the Starry Stream, daybreak seemed to come late,

The lovebird tiles grew chilly with hoar frost so strong;

His kingfisher quilt was cold, not shared by a mate.

例一和例二是译诗中常出现的两种押韵方法。韵尾“delight”,“night”,“fair”,“care”,“long”,“late”,“strong”,“mate”都产生了语音美感,译者再现了原诗的音美。在例一中是AABB的押韵方式,而在例二中是ABAB形式的交错韵。许渊冲在诗歌翻译中多次使用了英语诗句可以跨行的特点。跨行可以使读者在视听上造成短暂的停顿,从而调整自己的欣赏心境,而不是使读者注意力封闭在一句之中,这样便可以对最有价值的思想,最有光彩的语言起到调节作用;针对这一点,许渊冲曾说过:“汉诗一般是不跨行的,但跨行却符合英诗的格律,也就是英诗之所长,趁韵而跨行可以说是扬长避短”

3.形美。意美是第一位的,其次是音美,但并不意味着形美不重要。意义和形式相辅相成,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结晶。一方面,形式应该为内容服务,否则任何形式都是无意义的;另一方面,适当的形式有助于表达内容和探索意义的内在美。关于诗词的形美,还有长短和对称两个方面,最好也能够做到形似,至少也要做到大体整齐。一般来说,要求译文和原文的形似或音似,是很难做到的,只能大体相近。

例一: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译文:On high, wed be two birds flying wing to wing;

On earth, two trees with branches twined from spring to spring.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早已成为从古至今人们歌颂忠贞不渝爱情的经典名句。这两句诗在形式上也是对仗工整,状语对状语,谓语对谓语,宾语对宾语,从而形成一种平行结构的对称美。在译文中,“在天”和“在地”分别译为“on high”,“on earth”,更精彩的是许渊冲在两句译文上分别加了“wing to wing”,“spring to spring”,使之对仗工整,充分再现了原诗句相爱相生,生生世世的情感,同时具备了意美、音美、形美的优秀译作。

例二: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译文:Or when in vernal breeze were peach and plum full-blown;

Or when in autumn rain parasol leaves were shed?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表现的是唐明皇对杨贵妃的思念之情,无论是在春天桃花盛开的日子,还是在秋天下雨的时节。在译文中,许渊冲都把“or when”放在句首,很好的保留了原文的形美,在英语译文中也可以看出无论四季都至死不渝的爱情。

四、总结

诗歌是用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地表达了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集中地反映了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的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长恨歌》是古诗词中的经典之作。而对于中诗英语到底可不可行,大家怀疑了多年。许渊冲的翻译理论解决了多年以来译界的怀疑,诗歌到底可不可译?应该遵循什么样的原则?使用什么技巧?对于这些疑问,许渊冲做出了明确的回答:诗歌可译,诗歌翻译定要遵循诗体译诗,保持节律,否则诗便不是诗;译诗必求三美,在译作要体现原诗的意美,音美和形美。许渊冲翻译唐诗三百首译本完整详实,译文意境生动贴切,有韵有节,不拘泥于语言之形式,以多种多样的翻译技巧通过另外一种语言向世界展示唐诗丰富而伟大的魅力。可以说,许渊冲在保留原诗的思想表达和艺术性的基础上成功的克服了两种语言和文化障碍,创作了一首令人气荡山河的英文版《长恨歌》。

参考文献:

[1]许渊冲.翻译的艺术[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

[2]鲁迅.汉文学史纲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3]许渊冲.唐诗三百首[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8.

[4]许渊冲.白居易的《长恨歌》及其英译[J].外语学刊(3),1984.

[5]许渊冲.文学与翻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6]刘宓庆.翻译美学导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7]许渊冲.中诗英韵探胜[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8]汪榕培,李正栓.典籍英译研究[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5.

曹豳《春暮》全诗翻译赏析 篇7

春暮

曹豳

门外无人问落花,

绿阴冉冉遍天涯。

林莺啼到无声处,

青草池塘独听蛙。

注释

绿阴:绿树浓荫。

冉冉:慢慢地,或柔软下垂。

天涯:天边。此指广阔大地。

池塘:原作“池边”,据《宋诗纪事》改。

独听蛙:只听见蛙鸣声。

参考译文

没人去注意那门外纷纷飘落的红花,树木的枝条低垂,浓郁的绿阴,直铺向海角天涯。树上的黄莺儿啼声渐渐停下,春草芊芊,我独自站立在池塘边,听着青蛙不停地叫着,一片喧哗。[2]

赏析

《春暮》是宋代诗人曹豳(bīn)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是一首描写暮春景物的诗,描写花、鸟、叶,衬托出“暮”字,点明题意。明媚的春天已经悄然消失了,花儿落了,大地上已万木葱茏;莺歌歇了,青草池塘处处有蛙声。一番感叹,抒发了诗人的惜春之情。两两相对,把暮春时节的那种繁盛和热闹的景象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这首绝句写的是暮春三月的景象。繁花凋谢,树阴绿浓,莺啼声渐渐消歇,春草池塘的蛙声开始热闹起来。诗人选择的几个物象,花落、绿阴、莺老、蛙鸣,无一不是暮春典型景况,通过这些,组成了一幅丰富多彩、热闹非凡的暮春全景。

大凡写暮春的诗词,总是由惜春而充满着愁怨,尤其是对落花,没有不带有伤感的,如杜甫诗“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更愁人”(《曲江》)就是如此。黄莺是一种季节性很强的鸟,它到了春暮,叫声便遂渐稀少,诗人往往借莺啼停息前的鸣声,感叹春天的逝去。如王安国《清平乐》云:“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满地残红宫锦污,昨夜南园风雨。”秦观《八六子》词,则将飞花、黄鹂(即黄莺)合成一片凄凉世界,表示对春天逝去的黯然销魂,词有句云:“那堪千片飞花弄晚,濛濛残雨笼晴。正销凝,黄鹂又啼数声。”曹豳这首诗,却一改悲凄情调,把暮春景色写得分外地开朗。诗人对逝去的.春光不存在伤感,而对将来的初夏,充满喜悦。于是,诗说对落花不去过问,对莺声的消失也不放在心上,因为繁花有绿阴来代替,莺啼有蛙鸣来代替。这四种景象,在暮春是同时存在的,诗人不是把它们简单地并列,而是两两对映,在情感上侧重于对后者的鉴赏,着重对后者的描绘。所以花落、莺老,诗对这类衰退的现象只是一笔带过,而说绿阴冉冉,似乎是一支画笔,把整个世界涂抹得苍翠欲滴;春草池塘,处处蛙鸣,诗人独立凝听,格外赏心。诗把这些新生的、充满活力的景物渲染得有声有色,使暮春别有一番情趣,诗人的心情便和盘托出,情趣横溢。

《溪居》全诗翻译及赏析 篇8

《溪居》

柳宗元

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注释

簪组:古代官吏的服饰,此指官职。束:约束,束缚。南夷:古代对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谪:被降职或调往边远地区。当时作者被贬为永州司马。

夜榜:夜里行船。榜:此处读“彭音,意为进船。此句指天黑船归,船触溪石而发出的声音。

楚天:永州原属楚地。

束:束缚。

南夷:这里指永州。

谪:贬官流放。

农圃:田园。

偶似:有时好像。

山林客:住在山林间的隐士。

榜:划船。

响溪石:水激溪石的声响。

长歌:放歌。

【诗文解释】

很久来为公务所累,幸好被贬谪到南方少数民族地区。闲静无事,与农人的菜圃为邻,有的时候就像个山林中的隐士。早晨耕田,翻锄带着露水的.野草,晚上撑船游玩回来,船触到溪石发出声响。独来独往,碰不到其他的人,眼望楚天一片碧绿,放声高歌。

翻译:

长久被官职所缚不得自由,

有幸这次被贬谪来到南夷。

闲时常常与农田菜圃为邻,

偶然间象个隐居山中的人。

清晨我去耕作翻除带露杂草,

傍晚乘船沿着溪石哗哗前进。

独往独来碰不到那庸俗之辈,

仰望楚天的碧空而高歌自娱。

赏析:

这首诗是柳宗元贬官永州居处冉溪之畔时的作品。全诗写谪居佳境,苟得自由,独往独来,偷安自幸。前四句叙述到这里的原因和自己的行径。后四句叙述自己早晚的行动。首尾四句隐含有牢骚之意。

元和五年(810),柳宗元在零陵西南游览时,发现了曾为冉氏所居的冉溪,因爱其风景秀丽,便迁居是地,并改名为愚溪。

这首诗写他迁居愚溪后的生活。诗的大意是说:我久为做官所羁累,幸好有机会贬谪到这南方少数民族地区中来,解除了我的无穷烦恼。闲居无事,便与农田菜圃为邻,有时就仿佛是个山林隐逸之士。清晨,踏着露水去耕地除草;有时荡起小舟,去游山玩水,直到天黑才归来。独往独来,碰不到别人,仰望碧空蓝天,放声歌唱。

《恨别》的全诗翻译赏析 篇9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三维适应选择;《峨眉山月歌》;翻译

一、关于生态翻译学

生态翻译学是由清华大学胡庚申教授首创,《翻译适应选择论》的出版标志着生态翻译学的正式确立,该理论具体阐述和例证了翻译适应选择论对翻译本体的解释功能:(1)翻译过程---译者适应与译者选择的交替循环过程;(2)翻译原则---维度的选择性适应与适应性选择;(3)翻译方法---“三维”(语言维、交际维、文化维)转换;(4)译评标准---多维度转换程度、读者反馈以及译者素质。作为一个跨学科性质的翻译理论,生态翻译学是从生态学角度来对翻译进行整合研究,这是将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运用到翻译活动中,对于从事翻译研究的学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二、原诗分析

《峨眉山月歌》是李白在出使蜀时途中所作,整首诗语言清新,通俗易懂,音韵流畅,全诗意境优美,景色浑然天成,是李白广为流传的佳篇名作之一。全诗一共28字,却出现了五个地名,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和渝州。短短28个字,五个地名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

三、语言维层面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语言维层面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形式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这种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是在不同方面和不听层次上进行的。众所周知,英汉两种语言有着明显的差异,以诗为例,诗歌是一种写景抒情的载体,汉语古体诗以整齐简练著称,但英诗很难做到像汉语古诗那样凝练整齐。本诗的翻译除了尽量保持音美,意美,形美以外,还要注意地名的翻译,《峨眉山月歌》的 译本有很多,这里选取许渊冲先生的译本进行分析。这首诗中连用了五个地名,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和渝州,五个地点依次展开,就渐次为读者勾画出一幅千里蜀江的行旅图。这五个地点不但是全诗展开的线索,也是构成了诗清朗优美的意境。由此可见,这五个地名的翻译极为重要。许渊冲的翻译如下:The half moon over Mount Brows shines like Autumns golden brow.Its reflection stays in the steam while water flows.I leave the Limpid Brook for the Three Gorges now.O moon,why dont you follow me while my boat goes? 在绝大部分译本里,“峨眉山”都被直接的翻译成“Omei Mountain”,而许渊冲先生将 “眉”,译成“Mount Brow”一方面形象地表现出了峨眉山的清秀,另一方面也与golden brow呼应,“半轮”值得是上弦月,弯弯的上弦月挂在秋季的夜空,仿佛峨眉山弯弯的眉毛,所以许渊冲这么翻译也是真的妙不可言。“清溪”的翻译则是直译,但保留了原文中清新优美的意象,并对原文中月亮的形象许渊冲将其翻译成“金秋的眉毛一般的月”,与山相对,构成一幅皓月当空,锦绣山河的壮观景色。“峨眉山月半轮秋”奠定了全诗清朗优美的基调,十分重要,而且翻译难度很高,但许渊冲先生将这句诗中的形象打碎再重新拼接起来,虽然不够“精确”,但诗的美感却丝毫没有减少。“三峡”翻译几乎是约定俗成的了,直译即可。

四、文化维层面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文化维层面的适应性选择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文化内涵的传递及阐释,注重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的差异性,避免从译语的文化角度片面理解原文,所以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注意从整个文化系统出发。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语言很好地反映了这些文化差异。英诗和汉诗的区别就在于汉诗多借景抒情,这多半也与中国人的含蓄委婉有关,英诗多直抒胸臆,所以在翻译本诗的时候要注意原诗思想感情的传递,本诗采用直译,那译文只能是一堆地名的堆砌,首先目的语读对中国地名并不熟悉,加之全诗大部分都是地名,读者很难体会到原诗的美感,更不要说体会原诗的思想感情,一首为中国人传颂的佳作也就毁于译者。所以翻译的过程中,要注重文化维的适应性转换,许渊冲前三句都是尽量与原诗保持一致,最后一句,许渊冲采取了意译的翻译方法,因为全诗的前三句是写景,只有最后一句抒情,所以全诗的重点也是最后一句,“思君不见下渝州”原意是指看不到你(峨眉山上的月亮)了,不知不觉就到了渝州,许渊冲开头用了O moon,这也是英诗常用的咏叹方式,提示词句为抒情部分。有些译者直接译为“Now,nearing Yuzhou,how much I miss seeing you!”,与许渊冲的“O moon,why dont you follow me while my boat goes?”相比,显然许的译文感情更加强烈,除了思念之情以外,也更加表现出一种遗憾之情。

五、交际维层面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正如字面意思,交际维层面的适应性选择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注重双语交际方面的适应性选择转换,不仅是语言信息和文化内涵的转换传递,更重要的是强调交际意图是否在译文中有所体现,交际的目的主要是读者通过阅读译文来了解原文作者的表达意图,并产生与作者和作品有关的共鸣,在这个交际的工程中,翻译起着桥梁的连接作用,译者的水平和译文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读者的阅读感受以及交际意图的能否实现,译者就是通过翻译将原文转化为一种对等物,尤其是诗歌的翻译不仅仅是意思上的对等,还有意境上的对等,众所周知,中国古诗向来以意境美著称,如果只仅仅注重文字意思上的对等,而忽略了意境上的对等,这样的交际也不算成功。

通过阅读许渊冲的译文,我们发现许渊冲并没有把五个地名都翻译出来,“平羌江”和“渝州”两个 地名许渊冲先生并没有将它们翻译出来,五个地点贯穿全诗,是这首诗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点的不断变迁,打破了短小诗句的局限性,营造出深邃悠长的意境,缺少了其中两个,总觉得够优美而不够悠长。“平羌江”和“渝州”两个 地名许渊冲先生并没有将它们翻译出来,全诗由五个地名组成,顺着五个地名,仿佛带着读者顺流而下,整首诗形象而回味悠长,虽然许渊冲没有把地名全部翻译出来,但是有所取舍才能使整篇译文在保持原诗意境的基础上更加精炼,也更符合汉语古诗短小凝练的特点。所以交际并不是只是文字意义上的传递,更是一种文化内涵和意境的传递。

【参考文献】

[1]杜海宝.生态翻译学研究综述[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03).

[2]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的哲学理据[J].上海科技翻译,2004(04).

[3]胡庚申.适应与选择:翻译过程新解[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8(04).

[4]胡庚申.生态翻译学解读[J].中国翻译,2008(06).

《题岳阳楼》的全诗翻译赏析 篇10

春岸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长安。

猿攀树立啼何苦,雁点湖飞渡亦难。

此地唯堪画图障,华堂张与贵人看。

①梦泽:指云梦泽。古代面积极大,包括长江南北大小湖泊无数,江北为云,江南为梦。到唐代,一般称岳阳南边的青草湖为云梦。

②近长安:晋明帝为晋元帝之子,当他才几岁时,很得元帝喜欢。一次他坐在元帝膝前,正好有使臣从长安来,元帝问儿子:“你说太阳与长安哪个远?”回答:“太阳远,因为从没听说有人从太阳边上来。”元帝听后很高兴。第二天,设宴招待群臣,元帝又问儿子太阳和长安哪个远。回答说:“长安远。”元帝一听儿子改了口,以为他答错了,不禁吃惊,问他:“怎么和昨天说的不一样?”回答说:“抬头可以看见太阳,却看不见长安,所以长安远。”元帝听罢大为高兴。(见《世说新语·夙惠》)

赏析

《题岳阳楼》是一首七律,这是元和十四年(819)春,作于诗人自江州司马升迁忠州刺史赴任途经岳阳时,经过岳阳时留下的作品。诗人几经贬谪,不堪流离漂泊之苦,所以在他描写湖光山色的风景诗中,也透露出淡淡的哀怨和对京城的眷恋之情。

作品的前四句中有三句描绘了洞庭湖的宏伟阔大。首句“岳阳城下水漫漫”中“漫漫”一词富于形象性。诗人《新乐府·海漫漫》:“海漫漫,直下无底旁无边。”所以“漫漫”.一词给人造成一种水势浩瀚、无边无际的印象。

三、四句“春岸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长安”对洞庭湖的广阔浩瀚作了进二步的具体描绘。云梦泽是古代楚地七大泽之一,方圆八、九百里。洞庭春涨,既远连云梦,傍晚夕阳返照水面之处,又距长安不远,如此夸张洞庭湖壮阔的晚景,使读者对洞庭湖之宏大有了具体可感的认识。同时这句话又暗用晋明帝(司马绍)“日远长安近”的典故。诗人看见夕阳返照之处,不由得想起了长安,想到自己由江州赶赴岳州,和长安又近了一步。所以这句诗表层意思是运用夸张手法,描绘洞庭晚景的壮阔,深层却寄寓着作者对京城的眷恋之情。

五、六句“猿攀树立啼何苦,雁点湖飞渡亦难”用“猿啼”、“雁渡”抒发天涯沦落之感,与上文“近长安”相照应。试思水阔天长,大雁且飞渡不过,不得不频频落水休息人又何以轻易跨越?现在我们反过来看诗的第二句“独上危楼凭曲阑”,“独”既是实写,说他一个人登楼远眺,同时也虚写他常年贬官在外,远离京城,饱尝孤独之感。所以他看到夕阳返照之处,很自然地就想到了长安,听到猿啼,看到雁飞就感到世事的艰难。这几句都是见景生情,情寓景中,前后照应,既描绘了洞庭的阔大不凡,又抒发了诗人漂泊天涯、眷念京城的痛苦。

《寄崔侍御》全诗翻译赏析 篇11

出自李白《寄崔侍御》

宛溪霜夜听猿愁,去国长如不系舟。

独怜一雁飞南海,却羡双溪解北流。

高人屡解陈蕃榻,过客难登谢脁楼。

此处别离同落叶,朝朝分散敬亭秋。

一雁飞南海:喻崔成甫之返湘阴。

双溪:在宣城东土山下。嘉靖《宁国府志》:”城东八里曰土山……由土山北流者为双溪。“此句有思念朝廷之意。

参考译文

身在宛溪的秋日寒霜之夜听着猿啼内心不尽的忧愁,离开家乡时间太长我如同一只失去缆船的小舟四处飘泊。

最为可怜的是我如孤雁独自南飞大海,于是羡慕双溪还知道向北而流。

崔侍御您屡次解下陈蕃之榻来招待我,我这匆匆过客却难以登临谢脁楼。

此处您我别离就如同落叶飘飞,明朝在秋日的敬亭山下飞散而去。

赏析

《寄崔侍御》是唐代诗人李白于天宝十二年(753)秋在金陵(今江苏南京)时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中诗人将感喟身世与抒写友情交织,前半部分写诗人离别故乡而独行,后半部分写与崔侍御相见及相离,并抒发相思之情。

这首诗前二句点明地点、时间、事件和心境,以形象的画面,渲染出凄凉的氛围。秋夜是凄寒的,而降霜的秋夜尤为凄寒;离别是令人伤感的,而在离别之前的夜晚,目睹满地白霜,耳聆哀猿啼叫,则尤为伤感。诗人将离开故地称为“去国’’,见出诗人对宣城依恋之深;把将要开始的漫游比作“不系舟’’,显见诗人在此地只是短暂的停留;停留短而依恋深,烘托内心的矛盾、痛苦。

三、四两句紧承上文,进一步展示诗人的心境,因是孤雁“南”飞,故有“独怜”之叹;又由南飞之雁的孤独,转生“却羡"双溪“北”流之感。这里,诗人通过一“南”一“北”,一“怜”一“羡”,曲折地表达了不愿南行,却只得南行;渴望北归,又无法北归的复杂情感。

五、六两句宕开一笔,借陈蕃故事突出友人崔成甫的一片盛情,同时,以“过客”回应篇首“不系舟”,表明诗人确是行色匆匆,竟连最爱登临的谢脁楼也难以光顾了。最后两句正面揭示题旨,用落叶为喻,点出明天一早就要和友人在秋天里的敬亭山分别了,其中寓有无限飘零之感,增添了全诗的悲凉色彩。

李白《渌水曲》全诗翻译赏析 篇12

渌水曲⑴

李白

渌水明秋日⑵,南湖采白萍⑶。

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⑷。

注释:

⑴渌水:清澈的水。《渌水曲》本古曲名,李白借其名而写渌水之景。

⑵明秋日:在秋天的阳光下发亮。

⑶南湖:即洞庭湖。白苹:亦作白萍,水中浮草。

⑷杀:用在动词后,表示极度。荡舟人:这里指思念丈夫的女子。《史记·齐太公世家》:桓公与夫人蔡姬戏舟中。蔡姬习水,荡公,公惧,止之,不止,出船,怒,归蔡姬,弗绝。

译文:

清澈的湖水在秋天的太阳光下发着亮光,我到洞庭湖采白苹。

荷花姿态娇媚,好像有话要对我说,却愁坏了我这个摇船人。

简析:

此诗写采白蘋的女子因见荷花的美丽而引起思念丈夫的愁情。

首句写景。言秋日里,湖水非常清澈。次句叙事,言女子采白蘋。三四两句写采白蘋的`女子,因见荷花晶莹娇嫩,想到自己正当盛年,貌美如花而无丈夫陪伴,故而愁苦难耐。

鉴赏:

此诗描写的是一幅迷人的胜似春光的秋景。首句写景,诗人就其所见先写渌水,南湖的水碧绿澄彻,一至映衬得秋月更明。一个“明”字,写出南湖秋月之光洁可爱。次句叙事,言女子采白苹。三、四两句构思别致精巧,“荷花”不仅“娇”而且“欲语”,不特“欲语”而且十分媚人,一至使荡舟采苹的姑娘对她产生妒意。这两句诗,选词甚妙,设境奇绝,把荷花写活了,把境界写活了。末两句诗写出典型的南方秋景,不仅无肃杀之气,无萧条之感,而且生气勃勃,胜似春日;从景色的描写,表现出诗人愉悦的情绪。

崔颢 《长干曲》全诗翻译赏析 篇13

长干曲四首

君家何处住⑵?妾住在横塘⑶。停船暂借问⑷,或恐是同乡⑸。

家临九江水⑹,来去九江侧。同是长干人,自小不相识。

下渚多风浪⑺,莲舟渐觉稀。那能不相待?独自逆潮归⑻。

三江潮水急,五湖风浪涌。由来花性轻,莫畏莲舟重。

注释:

⑴长干曲:一作“江南曲”,一作“长干行”,属乐府《杂曲歌辞》。

⑵何处住:一作“定何处”。

⑶横塘:在今南京市西南。

⑷借问:请问,向人询问。

⑸或恐:也许。一作“或可”。

⑹九江:原指长江浔阳一段,此泛指长江。

⑺下渚:一作“北渚”。

⑻逆潮归:一作“送潮归”。

译文:

你家在哪里?我家在横塘。停船暂且相问,也许我们还是同乡呢。 我家与九江相邻,我经常在九江边来来往往。我们虽然都是长干人,却从小就素不认识。

赏析:

这组诗的前两首抓住了人生片断中富有戏剧性的一刹那,用白描的手法,寥寥几笔,就使人物、场景跃然纸上,栩栩如生。它不以任何色彩映衬,似墨笔画;它不用任何妆饰烘托,是幅素描;它不凭任何布景借力,犹如一曲男女声对唱;它截头去尾,突出主干,又很象独幕剧。题材是那样的平凡,而表现手法却是那样的不平凡。

先看第一首的剪裁:一个住在横塘的姑娘,在泛舟时听到邻船一个男子的话音,于是天真无邪地问一下:你是不是和我同乡?-就是这样一点儿简单的情节,只用“妾住在横塘”五字,就借女主角之口点明了说话者的`性别与居处。又用“停舟”二字,表明是水上的偶然遇合,用一个“君”字指出对方是男性。那些题前的叙事,用这种一石两卵的手法,就全部省略了。诗一开头就单刀直入,让女主角出口问人,现身纸上,而读者也闻其声如见其人,绝没有茫无头绪之感。从文学描写的技巧看,“声态并作”,达到了“应有尽有,应无尽无”,既凝炼集中而又玲珑剔透的艺术高度。

不仅如此,在寥寥二十字中,诗人仅有口吻传神,就把女主角的音容笑貌,写得活灵活现。他不象杜牧那样写明“娉娉袅袅十三余”,也不象李商隐那样点出“十五泣春风,背面秋千下”。他只采用了问话之后,不待对方答复,就急于自报“妾住在横塘”这样的处理,自然地把女主角的年龄从娇憨天真的语气中反衬出来了。在男主角并未开口,而这位小姑娘之所以有“或恐是同乡”的想法,不正是因为听到了对方带有乡音的片言只语吗?这里诗人又省略了“因闻声而相问”的关节,这是文字之外的描写,所谓“不写之写”。

这首诗还表现了女主角境遇与内心的孤寂。单从她闻乡音而急于“停船”相问,就可见她离乡背井,水宿风行,孤零无伴,没有一个可与共语之人。因此,他乡听得故乡音,且将他乡当故乡,就这样的喜出望外。诗人不仅在纸上重现了女主角外露的声音笑貌,而且深深开掘了她的个性和内心。

诗的语言朴素自然,有如民歌。民歌中本有男女对唱的传统,在《乐府诗集》中就称为“相和歌辞”。所以第一首女声起唱之后,就是男主角的答唱了。“家临九江水”答复了“君家何处住”的问题;“来去九江侧”说明自己也是风行水宿之人,不然就不会有这次的萍水相逢。这里初步点醒了两人的共同点。“同是长干人”落实了姑娘“或恐是同乡”的想法,原来老家都是建康(今江苏南京)长干里。一个“同”字把双方的共同点又加深了一层。这三句是男主角直线条的口吻。剩下最后一句,只有五个字,该如何着墨?如用“今日得相识”之类的幸运之辞作结束,未免失之平直。诗人终于转过笔来把原意一翻:与其说今日之幸而相识,倒不如追惜往日之未曾相识。“自小不相识”五字,表面惋惜当日之未能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实质更突出了今日之相逢恨晚。越是对过去无穷惋惜,越是显出此时此地萍水相逢的可珍可贵。这一笔的翻腾有何等撼人的艺术感染力!

上一篇: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护理下一篇:项目需求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