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创建活动建环保社区专题(共2篇)
抓创建活动建环保社区专题 篇1
抓创建活动建环保社区
南街社区居委会
南街社区座落于嘉鱼县老城区。版土面积3.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中14714人。辖区基础设施残缺,卫生条件较差,环境状况欠佳。近几年来,我们以文明创建为切入点,把打造绿道环保社区作为解决民生的大事来抓。通过组建队伍,增加投入,完善设施,整治环境,强化督查等手段,社区人居环境和文明程度大大提高,辖区基础设施和居民生活质量大大改善,社区先后获得“先进社区”和“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一、着力抓根本,在夯实基础上下功夫
搞好社区绿色环保工作只有做到“三到位”,即组织领导到位,宣传教育到位,资金筹措到位,宣传教育到位,资金筹措到位,才能确保创建工作的顺利推进。
1、加强组织领导。社区组织了一支绿色环保队伍。一支由社区党总支书记任组长,辖区单位负责人参加的创建绿道环保社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研究部署工作,解决实际难题,一支由居民组长,楼栋长,卫生环保专人组成的联部队伍,负责定期排查问题,实行集中整治,一支由党员和居民代表组成的志愿者队伍,负责专街、串巷、巡回督查。
2、设重宣传教育。社区将传播绿道环保文明、共建和谐家园作为创建工作的重要载体,制订了《绿色环保社区居民公约》、召开动员大会,设立宣传栏,社区图书阅览室配备环保书籍,定期不定期地向居民宣讲环保知识,在辖区门店和楼栋院张贴“请您节水节电”、“请您少用一次性用品”等环保提示语及宣传标语,发放卫生环保倡议书。通过加大宣传力度,促进了创建活动家喻户晓,人人参与,营造了讲环保、重卫生、爱绿色的良好氛围。
3、破解经费难题。一是召开专题会议,积极自筹资金。2010年由社区牵头,17组居民筹资9万元,交通部门拔资12万元,新建一条1.2公里长的水泥路及配套设施,不仅解决了居民的出行难题,而且治理了该组多年土路凸凹不平,垃圾遍地开花,蛟虫四处叮咬,出行担心受怕的人居环境。二是主动上门协调,努力融通资金。几年来先居民辖区单位及有关部门融资20余万元,新建下水道及排污设施6处,安装路灯7盏,垃圾池5个,垃圾桶15个。三是专呈请求报告,争取政府投资。2010年,社区向县“两会”提出议案,在创建基层党组织强县工作中,投入资金近20万元,不仅了社区的工作服务环境,而且为创建绿道环保社区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着力抓管理,在整治环境上下功夫
自创建绿色环保社区以来,社区把确保环境质量,提升居民满意度作灾工作的标准,加强环境整治,强化社会管理,巩固和提高创建成果。
1、加强制度管理,注重责任落实。先后制度了《居民公约》,《社区环境管理制度》,与辖区单位共同签订《环保工作管理协议》,对所有门店和支街小巷订《门前四包责任书》,对卫生环境队伍签订《工作目标责任状》,保证了工作有章有序开展,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2、加强队伍建设,注重经常整治,坚持整治管理建设一起抓,治标治本相结合。不定期组织专业队伍对辖区卫生环境进行综合整治;定期组织党员和居民代表,低保户对辖区内的杂草“牛皮癣”等顽固垃圾及卫生死角进行整治,组织社区志愿者开展以为花草树木浇水护为主的保护生态环境
抓创建活动建环保社区专题 篇2
为进一步加强我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促进依法管理,根据市文件要求,结合我村实际,经研究,决定在全村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积极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强化法律服务,健全民主制度,不断加强基层政治文明建设,扩大基层民主,完善村民自治,提高我村法治化管理水平,为促进我村和谐稳定作出积极贡献。
二、工作目标
不断提高我村村民的法律素质和民主意识,逐步实现农村管理民主化、法制化,健全和完善充满活力的村民、居民自治机制,建设依法成立、民主管理、文明和谐的新型基层自治组织。
三、活动内容
1、以法制宣传教育为先导,不断提高村民、居民的民主意识和法律素质。按照“五五”普法和依法治区的总体要求,围绕农村、社区的工作实际,加强法制宣传教育队伍、制度和阵地建设。通过法制宣传栏、法制展板、法制宣传手册和法制文艺演出等多种形式,宣传政策和法律法规,特别突出宪法、村民(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婚姻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等与村民、居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着重培养村民、居民权利义务相一致的法治观念,使他们的法律知识不断丰富,法律素质不断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不断增强。
2、以强化法律服务为依托,切实解决村民、居民的法律需求。以法制教育基地、老年维权岗、法律援助工作站、“148”热线为载体,充分发挥律师、法律工作者、普法志愿者的作用,解答法律咨询,代书法律文书,受理诉讼案件和提供法律援助,为群众提供优质、便捷的法律服务。各司法所、人民调解组织和法律服务志愿者认真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化解矛盾纠纷,全面推进法制宣传教育和法律服务进农村、进社区活动,把法律服务送到千家万户。
3、以健全规章制度为重点,保障和完善村(居)民自治。进一步完善村(居)民委员会选举程序和村(居)民自治章程,健全村、社区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通过健全各项民主制度,努力推进村(居)民自治和村(居)务公开,推动基层民主法制化、规范化建设。
4、以保持社会稳定为目标,大力开展农村、社区依法治理。把依法治理与村(居)民的切身利益结合起来,与基层政权建设、民主政治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工作有目标、落实有措施,做到突出问题集中治理,普遍问题综合治理,重点、难点问题专项治理,全力维护基层社会和谐稳定。
四、工作要求
1、要充分认识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和“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创建活动的重要性,把创建活动纳入工作日程,加强组织领导,认真组织实施,做到组织、责任、人员和任务落实。同时要广泛宣传发动,充分利用宣传栏、板报、标语、有线广播等形式向群众宣传创建活动的重要意义,营造出创建活动浓厚的氛围。
2、要坚持标准,把握条件,坚持好中选优,确保创建工作质量。各乡镇要根据《宪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及与农村等相关的法规政策和道德建设规范,指导帮助村委会建立村级组织管理制度和保障监督机制,使农村各项管理逐步规范化、制度化,推动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深入开展。
段家营村“创建民主法制示范村”领导小组
【抓创建活动建环保社区专题】推荐阅读:
自强社区创建环保社区工作计划07-13
团建活动进社区策划书01-19
创建文明社区活动06-05
平安社区创建活动07-04
创建“星级社区”活动总结10-07
结对帮扶社区创建活动10-20
社区开展“平安社区”创建活动汇报材料03-22
创建“四无村(社区)”活动总结11-27
创建民主法治社区活动方案12-06
社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简介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