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亮的日子散文(共11篇)
响亮的日子散文 篇1
1
光阴,在人们的眼里,有许多不同的含义,有的珍贵,有的悠长,更多的是一种珍惜之情。孔子曾经登高山而叹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还有“白驹过隙”,“光阴如梭”词语来形容时光的飞逝。过去,常常以为那是那些“志士惜日短”的仁人志士的嗟叹。可是,在即将过去的一年里,却真切感受到了时光的飞逝,岁月无情。想一想,真的是年纪大了,就连这日子,也变得短了。
2
北方的冬天,太阳变成了一个急性子,刚刚还挂在半天空,一转眼,就站在西山顶上,回眸静穆的天空、沉寂的山川、暗淡的成市,挥手作别了。它急着要和下一个日子进行交接,去寻找一个更加温暖的所在,养精蓄锐,以待崭新的一天。北方就是这样,天一冷,太阳的脚步就格外急促。也让被寒冷裹挟着的人们,有了一种急迫感。是啊,用不了几天,就是新的一年了。过去的日子,一去不回头。
3
年关到了,总会有些怅然。停不下的日子,将每一个人带到了年的门口,止步、还是行走;缅怀,还是展望,让你颇感踌躇,茫然无措。回头看看,两手空空。那些已经过去的日子,那些苦,那些累,那些喜悦与忧愁,都留给了昨天。昨天,是财富,还是遗憾呢?与文字相伴的人,每到这个时候,总想留下一些文字,给昨天,给明天,给自己的内心。
4
那些孩子们也是急性子,大街上刚刚摆起卖鞭炮的摊子,他们就买回来,在空旷的广场,噼噼啪啪地燃起来。爆竹的声响,让沉寂的日子,一下子响亮起来。对着银屏冥思苦想的我,就忽然想起一个词语“响亮的日子”。想一想,作为这篇短文的.标题,这个词语恰恰好。
日子响亮了,人就精神了。
文字有了一个恰当的题目,句子似乎就顺当了。就像我们每日的出行,总要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地,有一条清晰的路径,我们的步履,才会快捷、稳健。键盘在指尖喳喳有声,似乎就是每一个过去的日子的回响。窗外,那些急促的脚步也虎虎有声,带起一串串清晰的足音,也在敲响每一个日子。这样的日子,才是值得铭记的。
5
一年四季,春花秋月,夏雨冬雪,总有些日子是沉寂、灰暗的。也会有些日子充满了明媚的阳光,响彻欢歌笑语。选择那些明亮的日子书写、编辑、记忆、缅怀,那悬挂在檐角的风铃,就会奏出一长串的清音,清脆、悠长。那么,过去的日子,一个个都闪着光,亮起响来。人的念想,就越来越丰满。
6
在寒冬里行走,四野茫茫,一片沉寂。你可以去封冻了的冰面,寻找那些冰裂的缝隙,去聆听,河水穿过冰层,泠泠有声,矢志向前;你可以行走枯枝寒树间,去欣赏那些寒风里翩翩起飞的麻雀,听听它们噙着冰雪的叽叽喳喳,婉转温情;或者,站在旷野,抬头看天,倾听寒风从耳边飒飒而过,撩起两鬓的长发,由远而近,由近而远,旷古、悠远。原本寒冷、沉寂的日子,就响亮了。
响亮的日子里,再寒冷的心,也温暖了。
7
走着走着,人就老了。过着过着,时光就急了,日子就短了。
我们的日子,就愈加需要响亮起来。行走在键盘上,行走在纸页上,行走在坚硬的土地上,我们的脚步总是那么清晰有力。日子,就变成了一个个可以触摸,可以怀念,可以唤醒的记忆。响亮的日子不会把时光拉长,却可以让日子深刻;响亮的日子不会让时光停滞,却可以让那些值得记忆的日子永恒。想一想那些留在记忆里的人和事,哪一个,不是与响亮有关?因为那些日子都在你的记忆里闪着光,带着响的,所以,你才会记忆深刻,弥久难忘。
在韩国的日子里(散文) 篇2
2002年3月5日,我踏上韩国的土地,去又松大学执教。从仁川国际机场乘大巴去大田的3个小时的旅途中,我深为仁川机场的现代、气派和人性化设施,以及巴士的干净整洁、乘客的安静有序、沿途绿化的美丽讲究所折服。我不禁惊叹:韩国,这个被列入“亚洲四小龙”的弹丸小国,真也创造了令人刮目相看的奇迹。
大田是一个广域市(相当于中国的直辖市,韩国共设立6个广域市,另外5个为仁川、釜山、光州、大邱和蔚山)。它是韩国中部最大的城市,也是新兴的工业科学城——市内的大德科学技术研究园(EXPO科学公园)享誉全国。大田的交通非常便利,北接首都首尔(原名汉城)及全国第二大港口城市仁川,东邻东南部的交通枢纽城市大邱、全国第二大城市和第一大港口城市釜山及1998年新设立的广域市蔚山,南连西南部的交通枢纽城市光州,都有铁路和高速公路相连,车程都在两三个小时之内,乘高速铁路到首尔只需四十五分钟。大田地处由属于会藏山脉的鸡足山、鹰峰山、高胤山和宝文山环绕的盆地(所形成的大片很适合耕种的田地,是该市得名的因由),气候四季分明,阳光充足。在我的印象中,大田的雪下得很大。记得2004年2月底的一场大雪,50年不遇。积雪深可过膝,让人领略了造物主的伟力和自然界的奇观,它完全阻断了市内的道路交通。因我所在的大学位于鸡足山山麓,老师们只好丢下被困学校露天停车场的坐驾,徒步回家,住得较远的要走上六七个小时。
大田附近的鸡龙山是国家级风景旅游胜地。我所在的外国语学部(相当于中国大学的学院)中国语科(相当于学院下设的系)的负责人朴永钟教授很喜欢爬山。在他的带领下,我和其他几位老师曾多次爬上此山。一来欣赏景致,二来锻炼身体。爬三四个小时的山之后,到距山脚很近的温泉宾馆洗一个桑拿,确实是很惬意的事。虽说很近,但开车去鸡龙山,总还要一个多小时。相比之下,鸡足山就近多了,它就在学校的背后。只要有时间,随时可以爬。在韩国3年的时间里,我不知道和同事们一起爬了多少次鸡足山,几乎是隔三差五一次,多在下午4点半左右开始,一般爬四五十分钟或一个小时的时间。《午后的松林》一诗所写的松林,就葱葱郁郁地生长在山腰上。位于全罗北道的大屯山离大田也不远,约两个小时的车程。它是道(相当于中国的省)级风景旅游区。去韩国的第一个年头,我也多次和同事及学生们去爬此山。记得初次去爬的时候,尽管在头一天的下午,我们几位老师爬了一次,然第二天的清晨,我们又带领学生们爬上了此山。《登大屯山的方式》一诗就是对这次不平常经历的抒写。
除大田外,首尔、庆州、釜山、光州是我印象深刻的几个城市。首尔是韩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被设成唯一的特别市,居住着韩国约四分之一的人口(1000多万)。它既是有着高度现代文明的大都市,也是有着600余年历史神韵的古都,市内既有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也有如景福宫、昌德宫、昌庆宫、德寿宫等古代宫殿,以及钟路、忠武路等繁华的商业街和南大门、东大门商贸市场区(中国进口的不少韩国品牌的服装就来自于此)。奔流不息的汉江从东到西贯穿整个城市。乘船夜游,观赏为五彩的灯盏装饰了的一座座飞虹般的大桥、船头溅起的飞花碎玉般的江水与两岸灯光闪烁的摩天大楼,仿佛置身童话世界。然而,首尔并不是韩国最古老的城市,一度是新罗首都的庆州,则有着上千年的繁荣历史。它是韩国历史文化和艺术文物最丰富之地,被誉为“没有围墙的文化博物馆”。古朴遒劲的鸡林古木,蕴涵深邃的東方智慧的瞻星台,令人仰望和敬畏的五陵,以7座巨大的新罗王陵和23座古墓群构成的大陵园,荡溢繁华与和谐之风的雁鸭池,流溢宗教文化氛围的佛国寺以及古香古色的庆州民俗工艺村,无不令人流连忘返。去韩国的中国旅游团要到的4个地方中,就有庆州(其他三地为首尔、釜山和济州岛)。不用说,它也是除首尔之外我去得最多的城市。釜山之所以得名,乃因四周的山体凹陷酷似大锅。它的海港是抒情而迷人的。《看海》一诗的插图就是釜山港一景,成群翻飞的海鸥追逐着出港的游船嬉戏求食,别有一番生趣。光州去过两次,记忆最深刻的是2002年去韩日世界杯足球赛现场观看中国队与哥斯达黎加队的比赛。沸腾的光州世界杯体育场内外几乎被红色湮没,看球赛的人们沉浸于节日般的欢乐氛围中。
走过这些城市,我发现它们有一些共同的东西。街上很安静,看不到大声说话或吵吵嚷嚷的人。餐馆、商场里也很安静,没有人高声喧哗。街边的行人很有秩序,没有乱穿马路、乱闯红灯的。即使是等公交车的人们,也都预先排好队,车到后依次上车,不会一拥而上。当然,在禁烟的公共场合不会有人吸烟,更不会有随地吐痰和乱丢果皮纸屑的。公共场所的垃圾桶多是双桶或三桶的,分别标示可回收垃圾(有的细分为两类)和不可回收垃圾。在快餐店里,顾客用餐后的食盘则需要客人自己清理,将残留物分别倒进不同的垃圾桶之后,再把食盘放到指定的地方。大街上的汽车都各行其道,没有随意并线抢道的。韩国对酒后驾车处罚得非常严厉,情节严重的不仅要被高额罚款,还要被判坐牢。所以,城市里有一种专门替喝醉了酒的人开车回家的职业。有感于此,不能不说,韩国人的这些方面还有许多东西值得我们中国人学习。
韩国是三面环海的半岛国家。自然,去海边游玩是人们经常的事。我在韩期间曾多次去了大川附近的西海。蔚蓝色深沉开阔的海域,大面积细碎闪亮的沙滩,在落日的余晖下显得格外美丽。为《走在沙滩的节奏里》一诗所插的图即为釜山港的沙滩晚景。清晨,一轮红日在海面上升起,拾海的人们早早地在海滩上寻觅了,几个卖彩贝、海螺或饮料、小吃的货摊远近不同地摆在岸边。《玩海》那首诗就抒写了我与学生们在西海沙滩上玩排球、棒球、足球或谋杀式投水游戏(偷偷地把不敢下水的学生扔下水)的情景。韩国东海的海滩多泥巴,去玩互相涂泥巴的游戏或尝试一下泥巴浴也别有情趣。与西海、东海不同,南海崖壁陡立,近海遍布大小岛屿,上船靠近岛礁,下船登上外岛等较大的岛屿,可以细读奇岩怪石的风骨个
性,也可借助岛上安装的固定望远镜看到岸上所看不到的大海的真实面目或大海对面的日本岛屿。虽然东海和南海各有特色,但我还是比较喜欢西海,因为它更平易、更人性化,在很自由地拥抱海和阅读海的同时,也能让我这个异国的游子在沙滩上随意地漫步、思念和想象。
在韩国的后两年,因和韩国学者合作了较大的科研项目,我便一下子进入非常紧张繁忙的状态,去各地走一走玩一玩的时间自然就少多了。2004年10月,我有幸在朋友的安排下去了一次济州岛。行政隶属济州道的济州岛位于朝鲜半岛最南端的北太平洋海上,由大小40多个岛屿组成,中部有汉拿山(海拔1950米)国立公园,素有“梦幻之岛”和“韩国的夏威夷”之美誉。济州岛的确名不虚传,由汉拿山火山口喷出的熔岩在海边凝结而成的酷似仰天长啸的龙头的礁石,西归浦港口梦幻般迷人的海底世界和令人惊叹的直直挺立于海边的独立岩,大侑狩猎场一望无际、深可没膝的茅草地及绕行其间的水泥小路,漫山遍野黄绿相间的柑橘林,生长着百余种树木和千余种盆栽的全国第一个盆栽公园,都让人感喟和沉醉。在西归浦港湾乘坐潜艇下到几十米深的海底观赏五颜六色、来回嬉戏觅食的鱼群,恍若来到海底童话世界;而独自站在狩猎场茂盛的茅草地中间,望向波翻浪涌的浅黄色山野,便顿时觉得被自然所拥抱,隐于心灵深处的生命旋律被她纤细柔美的玉手拨动了。
因我从事电影艺术研究,故对韩国相关专业的研究状况颇为关注。实事求是地说,韩国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发展得很好。单论与中国语言文学相关的学术领域,韩国就有10多个被教育部认定的重要人文社会科学学会,如韩国中文学会、韩国中国现代文学学会、中韩人文科学研究会、韩国中国文化学会等。它们都主办了为教育部认定的核心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如上述学会分别主办了《中国文学研究》《中国现代文学》《中韩人文科学研究》《中国学论丛》),多为半年刊或季刊。这些学会在出版每期刊物之前,都要举办全国性的或国际性的学术研讨会,准备投稿的作者大都要在研讨会上宣讲自己的文章,接受评议人的评议和其他专家学者的批评。作者汲取他人正确的意见,反复修改论文后,方可给刊物投稿。收到稿件后,期刊部还要请三位相关专业的知名专家认真审读,只要有两位提出否定意见,文章将不会被发表。为保持严肃、公正的学术品位,这些拥有国际标准刊号的学术刊物都不定价出售,只用于学会会员的阅读、图书馆的借阅、国内高校和相关科研单位赠阅以及国际相关学术机构之间的文化交流。举办学术研讨会和出版学术杂志的经费全部来自于主办研讨会的学校和韩国学术振兴财团的拨款。无疑,韩国这种学术研究和学术出版机制是值得我们国家借鉴的。在韩国,我曾多次应邀参加全国性的人文社会科学学会举办的国内或国际学术研讨会,如韩国中文学会分别于2002年10月和2003年11月举办的“中国语文学研究领域的扩大”学术研讨会和“韩中语文学的影响与受容”学术研讨会,中韩人文科学研究会于2002年11月举办的“韩国的传统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韩国中国现代文学学会于2004年12月举办的“审视中国电影的角度”国际学术研讨会等,并在会上宣讲了论文。后来经过投稿,我在上述刊物发表了7篇电影研究论文。
令人极为兴奋的是,我在韩国的时间刚好处于韩国电影快速走向繁荣的时期。韩国电影的较快发展肇始于1995年。到了1999年姜帝圭执导的《生死谍变》以621万人次创下韩国电影有史以来最高票房记录并第一次超过同期进口的好莱坞大片的观影纪录后,韩国电影进入了繁荣期。《共同警备区JSA》(朴赞旭,2000,583万人次)、《朋友》(郭庆泽,2001,818万人次)、《黑帮老婆》(赵振奎,2001,525万人次)、《我的野蛮女友》(郭在容,2001,488万人次)、《新罗月夜》(金尚镇,2001,442万人次)、《回家》(李贞香,2002,413万人次)、《杀人回忆》(奉俊昊,2003,530万人次)、《实尾岛》(康佑硕,2003,1105万人次)、《太极旗飘扬》(姜帝圭,2004,1200万人次)等为数不少的韩国电影创下本土票房的奇迹——超过同期引进的好莱坞影片的票房纪录。韩国每年制作的六七十部甚至更多的影片在国内电影市场的占有率也多年连续达到45%以上。同时,多部韩国影片在国际A级电影节上获重要奖项——《岛》(金基德,2000)获第23届莫斯科国际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醉画仙》(林权泽,2002) 获第55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绿洲》(李昌东,2002)获第59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和最佳新人表演奖(文素利),《捍卫地球!》(张俊焕,2003)获第27届莫斯科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撒马利亚》(金基德,2004)获第5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空房子》(金基德,2004,获第61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在这种形势下,韩国的不少影片连续以10万到50万美元乃至更高的价位(或以分账发行的方式)出口美国、日本、泰国、中国、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韩国越来越成功地举办着(截止于2004年)釜山国际电影节(已举办9届)、光州国际电影节(已举办5届)、富川国际幻想电影节(已举办9届)及电影“大钟奖”(已举办42届)、“青龙奖”(已举办25届)等。在这种电影繁兴的氛围下,加之电影院和DVD影院的票价不贵(一张电影票价5000韩币,相当于三四十元人民幣;DVD影院的单片价格一般也在四五千韩币之间),我有幸观看了不少优秀的原版韩国
电影。
让我非常欣慰和非常感念的是,在韩期间,有那么多的同事、朋友在生活、工作上帮助和关照我。在韩国的后两个年头,除早餐在寓所解决及星期一到星期五的午餐一般在教职工食堂就餐外,其余的晚餐和午餐大多和同事、朋友一起在外面的餐馆进餐,多次举杯畅饮,甚至喝得酩酊大醉而归。那种其乐融融的情景至今仍时常在我的脑海里闪现。记得夏季的一天,我应约去首尔和两位韩国朋友会面。在简单的午饭后,其中一位朋友带我去见另一位朋友。时近下午三四点钟的时候,我们三人进餐馆吃海鲜汤,喝啤酒。6点多钟也即吃晚饭时我们换了一家餐馆吃烤肉,喝烧酒(一种名为“真露”的蒸馏酒,入口微甜,后劲较大)。后来在八九点钟时我们又换到较高档的KTV酒吧唱歌、喝洋酒和炸弹酒(将啤酒和洋酒直接混合而成,有时啤酒、烧酒和洋酒三者混合成超级炸弹酒),一直到凌晨两三点钟才回宾馆休息。这样换两三个地方喝不同的酒是韩国的酒文化。一般是先吃晚饭喝烧酒,再换一般的酒吧喝啤酒,然后去高档的KTV酒吧边唱歌边喝洋酒或炸弹酒(多在庆祝喜事、好朋友聚会或招待外地来的客人的时候才这样安排,不是随便都是这样的,毕竟开销比较大),不醉不归(我的一位酒量很大的韩国朋友的口头禅“喝酒不喝醉,又何必喝酒呢”可作此注脚)。赴韩期间,一晚上换三个地方吃饭喝酒的经历,我有过多次,往往大醉而归。然而,虽然喝醉,但身心是放松、愉快的。也许是因为工作压力太大的缘故,好朋友经常在一起喝喝酒、聊聊天,也是一种忘却烦恼、宣泄情感的方式。这样之后,才能再次振奋精神,继续进行繁忙紧张的工作。
一开始吃韩餐,我不太习惯,但慢慢就品出了它的风味与特点。除了受中国菜影响的面食店和受日本菜影响的生鱼片店之外,韩国一般的传统餐厅只出售三四个主菜,但却免费赠送多种泡菜和小菜。客人落座之后,主菜未上,五六种多至八九种泡菜或小菜就已经摆上了桌子,大小碟碗,五颜六色,煞是好看,当然也很吊人的胃口。韩餐的特点,我总结出四条:一是泡,二是烤,三是包,四是生。泡指泡菜。韩国的泡菜享誉世界,不仅种类、花样繁多,咸、淡、酸、甜等各种味道也一应俱全。烤指烤肉。韩国人最喜欢吃烤五花肉和烤猪排,但烤牛肉是最贵的(几乎相当于生鱼片的价格)。不仅猪肉、猪排和牛肉烤着吃,鸡肉及鱿鱼、鳗鱼等海鲜也烤着吃,洋葱、大蒜、青辣椒等同样可以烤来吃。包指用蔬菜叶包着肉、米饭等来吃的方法。烤的猪肉、牛肉、鸡肉、海鲜等,虽然可以直接蘸着芝麻油吃,但大多是蘸了酱后用蔬菜叶包着吃(也可配搭上少许的泡菜或小菜)。生指几乎所有的蔬菜都生吃。一是做成泡菜、凉拌小菜吃,二是洗干净了直接吃(生菜、黄瓜、大白菜、青辣椒、洋葱、胡萝卜等,都可直接生吃,或包着烤肉等生吃)。
在一起任教的几位韩国朋友经常带我到学校周边或市内更远的有特色的老字号餐馆就餐。有时为了吃一顿远近闻名的海鲜手擀面,要开上一个小时的车到附近的城市公州吃。我不会忘记大田大学背后那家出售绿色的韭菜面和风味卤肉的餐馆,不会忘记又松情报大学附近出售土豆排骨汤的餐馆和出售鱿鱼面的餐馆,不会忘记学校附近多家出售烤肉、烤排骨,或参鸡汤、海鲜汤的餐馆,也不会忘记市内较远的出售鲫鱼面和烤鲫鱼的餐馆,出售猪肉杂碎汤、鲇鱼汤、风味牛肉汤的餐馆,亦不会忘记大田火车站附近出售冷面和汤饺的餐馆以及出售炸酱面、海鲜面的中国料理店。比之于韩国的传统餐馆,生鱼片店和高档的中国饭店则较为昂贵,不是什么时候都可以去吃的,大都在操办较为正式的庆祝会、好友的聚会、接风或饯行的酒会时才去吃。在朋友的安排下,我有幸多次去大田最高档的元太极中国饭店吃中和了少许韩餐特点的中国菜和去两家生意非常好的生鱼片店吃多种别有风味的生鱼片。吃什么样的菜,喝什么样的酒,在韩国似乎很有讲究。去一般的餐馆,多喝烧酒或啤酒。如去高档的生鱼片店和中国餐馆,一般喝啤酒和百岁酒(一种味道很好但价钱较贵的药酒),或者喝果酒。当然,如若进高档酒吧,那就要喝洋酒,或者洋酒和啤酒混着喝了。
在韩国,喝酒作为一种文化,不仅仅由已经工作的人们来实践,大学生(主要是男生,一些女生也喜欢喝酒,而且喝得很多,喝酒时也很有豪气)也一样将其视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自然,韩国是世界上人均饮酒量最多的国家就不足为奇了。韩国的大学每年都有两个属于学生们自己的节日:学术季和文化季。它们一般都要持续两天,大都在星期四和星期五举行。在学术季时,学生们要将平时小组活动的成果进行综合汇报,如举行演讲比赛和隆重的演出等。这个时候,学校和学部的有关负责人、本专业或邀请来的外专业的老师,都要送红包给组织活动的学生们作为奖励。我所在的外国语学部中国语科每年都在大一、大二年级(以大二年级为主)成立四五个学习实践小组,如话剧小组(话剧社)、报纸采编小组、阅读小组、唱歌小组(演唱中文歌曲)等,由专门的老师来指导,每年都要活动六七个月的时间。我曾连续两年担任话剧小组的指导教师,指导学生改编演出了古装话剧《倩女幽魂》(根据程小东的同名电影改编)和现代戏《我的兄弟姐妹》(根据俞钟的同名电影改编)。在文化季时,学生们多把平时掌握的生活技能进行综合展示(如做中国菜、泡中国茶或做韩国烤肉、泡菜汤等现场出售,本专业的老师们一般都要凑一些钱去买)。其间,权力很大的校学生会也会邀请知名歌手和本校能歌善舞的学生一起在晚上举办露天歌舞演出。到了这两个节日,学生们都要停课,专心地组织汇报或演出活动。在节日结束的当晚,学生们都要安排全体师生聚会,吃烤肉、喝烧酒,互相庆祝。正式的晚饭之后,还要换到酒吧喝啤酒,之后还要去练歌房唱歌,一般要到凌晨两三点钟才结束。大学生们都很喜欢唱歌,平时或节假日有空时(多在午饭或晚饭后)多喜欢去练歌房唱歌。又松大学每年在校庆日的晚上多会邀请全国著名流行音乐歌手在开阔的运动场上进行公开演出,作为宣传,也作为对全校师生的奖励。每逢这样的日子,本校和外校的老师、学生以及社会上的人们都会前来观赏,运动场上人山人海。邀请来的电视台会进行现场直播。从这种普泛的文化氛围里,我们似能揣摩出韩国流行音乐比较发达的原因了。
当然,韩国的大学生并不只有喝酒、唱歌的事可做,他们平时学习是很用功的。学校对学生的要求很高,制定的奖惩制度也很严格。如我所在学部的老师们每堂课都要点名,不仅学期结束时要举行期末考试,学期中间还要举行半期考试。期末考试后,老师和助教一起严格按照一定的比例将平时考勤、平时成绩和期中、期末成绩综合起来算学生本学期的总成绩。大一和大二年级成绩好的学生经过严格的选拔考试可以去中国、日本、美国留学,成绩差的便要推迟留学,如下学期的选拔考试再不过关,那他便没有出国留学的机会了。除学习较为用功外,大学生们也非常讲礼貌。不管认不认识,学生见到学校的老师都会主动热情地打招呼。认真想来,这其实是整个社会的风气。如你到餐馆吃饭,或是到小卖部买东西,老板娘或老板(老板大都是女的,这与韩国的女性多从事服务业有关)都会主动热情地向你问好。在你离开的时候,他们会把找零的钱恭恭敬敬地递到你的手上,同时与你热情地告别。记得初到韩国的时候,我双手提了两大捆书到办公室。由于教学办公楼坐落在半山腰,我不得不很吃力地沿着一层层的阶梯从山脚往上走。这时,一位从后面赶上来的我根本不认识的学生主动接下我右手的一捆书,快步帮我提到阶梯的最顶部放下,随后匆匆离去。我当时真的很感动,被助人为乐的美德所感动。在后来的日子里,从许多学生在日常生活琐事方面给我提供的帮助中,也深深地感到讲礼貌、助人为乐等行为并非学生们一时一地的冲动,而是他们的一种习惯。
2005年2月22日晚,即在我最终离开韩国的前一天晚上,多位朋友给我饯行的酒会在元太极中国饭店很隆重地举行,参加的有20余人。大家酒喝得很多,有说不完的话和敘不完的情。朋友们送给我的在韩国能够买到的最好的香奈儿男式香水,我至今还在用。那是一种纪念,看到香水,我便想起他们灿烂的笑容,并用以平复心中无限的思念。一周前的一个晚上,我教过的多位学生在他们给我操办的饯行酒会上送给我的毛衣,我至今还把它叠放在衣柜里。我想,我会永远在深冬来临的时候穿上它,让它温暖我沉在心底的温馨的记忆。
我真诚地感谢忠南大学的朴永钟教授(曾任教于又松大学),汉城女子大学的赵映显教授(曾任教于又松大学),又松大学的甘瑞瑗教授,威德大学的安熙贞教授(曾任教于又松大学),汉阳大学的李景远教授,东国大学的朴永焕教授、金良守教授和朴锡弘教授(曾任教于又松大学),韩国外国语大学的林大根教授,湖南大学的李廷植教授和金洪仲教授,又松情报大学的具景谟教授和朴钟学教授,牧园大学的都重万教授,忠州大学的朴英绿教授,东亚大学的郭树兢教授,韩神大学的曹在松教授,清州大学的俞炳甲教授和尹顺教授,供职于出版界的郑善喜理事、郑相国理事,以及早在未赴韩国之前便已结识的韩国朋友金英镇博士、朴永焕博士。我在又松大学任教期间,他们给了我许多无私的帮助。没有他们的帮助,我真不知道将如何度过3年的漫长时光。也因有了他们的帮助,我在韩国的日子里充满了笑声、欢乐和酒。对此,我将永志不忘。
那段日子的散文 篇3
【一】
我又抽烟了!
一个多月前,女友出门时叫我将烟戒掉,我答应了,也这样做了。
戒烟也真够苦的,坐立不安,像丢了魂一样、真不自在!一未事做时,手无放处,摸着香烟总想抽一两支。人家热情地递上一支,不接不礼貌,接了又不能抽,有人笑话我:“女朋友不在身边,抽几支怕什么?还没结婚就怕成这样,结了婚那日子还怎么过?”“那怎么行!现在的女人就皇上,一但让她闻出点烟味来,那才真叫吃不了兜着走呢!”我总是嬉笑地回答着。
由于当时的心情好,烟总算是戒了。可是后来一封女友的来信、将我平静的心激起阵阵波澜!我难受,我不知道用什么方式来表达我那颗赤诚的心,连续数日吃睡不安,我怎么变成这样?也许是感情太脆弱?也许是我做错了什么?或许是她……
人家又递过一支烟,我接了,也点燃了。
我深深地吸了一口,苦涩的烟味满口乱钻,真够苦的,像我的心房,百味俱全!这一口烟太浓,像那语言一样我难以接受,终于咳出了几颗泪珠……
【二】
以前我不喝酒,喝也是一两杯而已,可是现在我酒量大了,能喝了,也醉了几回。
醉酒除了高兴,伤心时更容易醉。“一个人的欢乐分给另一个人就变成两个人的快乐,一个人的痛苦分给另一个人就变作半个痛苦”这句话很有道理。我醉了,因为有心事,酒喝多了便能讲出心事,让朋友分担一二,这样做我的确减去不少郁闷!但醉酒真不是个味儿;开始是一阵恶心呕吐,后来便是一阵昏睡,与死猪相似……到半夜醒来时,口干舌燥,像我这样光棍一条,连杯热水也没有,那滋味何用言词!更让人难受的是接下来的时间,酒劲也过了、人也醒了,争着双眼看着天花,想到的都是那些不顺心的.事,如此味道可谓欲哭无泪……
男子汉能屈能伸,何必计较几句言语,是男人应有海一样的胸怀能容纳所有的河流!像天空一样任云彩四处飘扬……
其实每个人都明白:梦中寻偶想的美!酒入愁肠愁更愁!
【三】
“钱乃身外之物”很多人都这样讲,可是他们还是需要钱,也许是有时不惜,无时需求,人只要有一张嘴,是好是坏具不在言下。
我近三十,什么也没有,更谈不上有钱,人家说:一十七八只知爱;二十七八想赚钱;三十七八要安全;四十七八要理解……可我呢:一十七八去赚钱,为了搞好日后的生活;二十七八谈恋爱,此时才知道家和钱一样重要。如果三十七八未成才、那么四十七八可谓一生玩完……
如今我正在情爱中煎熬,爱一个人难,忘记一个人更难!女友说做人不能只知道赚钱!其实我听懂了她的意思。而有人却笑我说女友不与我结婚是钱冇用到位,这句话有道理吗?如果是真的、我的女友岂不是一个爱财之人?那样就算是结了婚,又能保证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吗?
对于钱的观点,我不想作何种解释,行动可以证明,人正还怕影子斜?日久见人心!
不讲了,现在我只想说:嫁给我的人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
【四】
感情:有谁能将她讲得透彻!就我而言,恋爱并没有给我带来多少欢乐,想起来还不如旧社会包办的好,也许过去的人也在想要是能自由选择该多好……
很多人一生都在矛盾中度过。有人爱上了你,你就考虑他是否如意,对他保持着一定的距离;等你决定时,他的热情已减去一半。人都有自尊心,你爱上别人,人家也是如此态度,你的心也会凉了半截。人生就是这样,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有时不去珍惜,失去却又觉可惜!如此人生可谓实在……
恋爱几度春秋,是人生成熟的季节,一生又在于自己掌握。人这辈子做任何事情都不要指望别人,能留下一生的坎坷和那段难忘的日子,也不枉来世一遭!
【五】
展望岁月,如梦如歌;人生几何?难得青春!
浅的日子散文 篇4
浅浅的岁月里,总会有些什么,不小心被遗忘。一些故事,随着时光行走,早已改写了当初的模样,流年过往,总是会叫人神伤。一直希望有一条叫轮回的巷道,我们可以在那里寻找遗失的温暖。 梦想还在。一直都在。
春天总会来,总是行走在匆匆时光里。只是岁月落尽繁华,只剩一地苍凉。沉寂的黄昏,遮掩春日的明媚。都说春光无限,云淡风轻。奈何浅浅的日子里,我勾勒不出华丽的篇章。
我不知道。春天里,那些散落的芬芳,能不能收进我的诗行。我不知道,那些绚丽的色彩,能不能装饰一树花开,在你我生命的最美华章里绽放。
我只知道,我已经远离了春天好久,我瘦削的笔尖,描绘不出一路阳光的温暖。我只怕,送你的只是秋露寒霜,冬雪的寂然。
人生有得失,岁月有简易。只想借着春天的手,为你我续写一段感动。只想坐在简约的时光里,绽开春天最美的笑容。
所以一直想为你写首诗。
所以一直想用笨拙的心语,为你写一首关于春天的诗篇。
浅浅的时光里,乘一叶小舟,在春天的诗行里任流东西。寂寞的人海行色匆匆,我唯愿在季节的诗行中,寻觅青春的容颜。
一直想为你我写一段关于青春的故事。
请送给我一段不老的时光,让我为你续写一段繁华。让我能陪你坐在绿萝遮挡着窗棂的桌前,对饮一壶闲茶。再也不用去思虑,桥下的行人,谁才是我窗前的.风景。再也不用去担忧,远航的小舟,何日才能达到我思慕的天涯。
春天到。就让我借着春光,去撷取一抹绚丽的彩霞,装饰在你开启的窗前,为你送去一份融融的暖。春意浓浓,花开,就拾捡一地的春意,让发梢都沾染花的气息。花落,就陪着一江春水,让美丽的花影在潺潺的江流里远行。
春风起。就让我随风寻找一处山高水长,花木扶疏。暖暖的阳光,斜斜的照着,铺满小小的窗台。一抹青葱的绿意,点缀小小的院落,足矣。
一张紫木小桌,两杯绿茶,陪你共度一段浅浅的时光,共享一帘幽梦。有时候,浅浅的日子,更叫人心动。
流淌的日子散文 篇5
我们一行人穿过一座废弃已久的建筑物,从断壁残垣的面目中,我能依稀的觉出这里曾经是一座欧式教堂,虽已破败仍不失肃穆庄严,让人觉得身上一阵阵的寒,我们艰难的穿过了迷宫般的砖墙,像是穿越了一段久远的时空隧道一般,刚才我还觉得这废墟仿佛怎么也走不完,忽然的眼前就豁然开朗了,我们已走出了那些碎乱的砖瓦砾充塞的通道,眼前已然是平阔的美景。
一畦畦的水田罗列,池畔种着垂柳的水塘,可是为什么我从那些低垂的柳叶上,看不出丝毫初春乍绿的欣喜,那柳叶全都泛着深青色的光,只让人觉得异样的恐怖,难道我弄错了?现在还不是春天?可分明两岸还有夹杂而生的桃花,正盛开得艳之灼灼啊。
我正欲问询与我同游之人时,却发觉周围全是陌生的脸孔,便只得住了口。我如何会与这些陌生人同伴同游此地?这是那儿?我怎么全然想不起来了?
我带着疑惑的心尾随一行人继续前行,原本我们是在田野间的阡陌行进的,可是走着走着田埂就完全消隐在水中无路可走了。我们攀上一条绵延数里的河岸,此处桃花更盛,岸上水中全是满目灼灼开得异常妖艳的桃花,那桃花依旧是粉色的,只是粉得异常的光华灿烂,实是我平生未曾见的,我不知道要怎么去形容那种美?如果那算是一种美的话,也是一种妖异的美吧!
这异样的景色让我更加怀疑季节是否真的停在春天,忽然我整个的身体飘浮在了水面上,原来的河岸也消隐不见了,我不断的漂浮着前行,同行的人也不知何时消匿了影踪,只见空气里多了许多精致又模糊的面孔,如我一般来回的漂浮着:闪着幽灵样的人影、满脸邪恶之气的孩童、一队庄严之下隐着哀伤的士兵……他们都从头至尾的沉默着;一切事物都仿佛是漂在空中,且还不自觉的模糊的蠢动着,他们无一例外的,对我的存在视而不见,好像这些人都来自另外一个世界?好像他们都看不到我,而我只是重叠在他们的`世界,窥见了他们的生活而已!
难道?难道这里是……
我仍然不自觉的向前飘移着,我下意识的在寻找,虽然心里并没有目标,我想找到一些关于我这些猜测的证据。从宽阔的路上到初砌的阡陌泥埂上、再从水里漂到岸上,又从高处到平阔、从淡雾缭绕的清晨到落日溶金的黄昏,流光就在转瞬间飘忽了千百回,但我始终没有找到证明自己身在何处的证据!我开始一味的觉得,这一条路永远没有尽头,只觉得一路走来越来越沉重。
突然,我的耳膜被什么声音强列的刺激了,一个寒颤之后我睁开眼,原来是室友小王在叫我,提醒我再不起床就要迟到了!
呵,亏得她叫醒我,要不然今天我还不知道睡到什么时候了
生命
小的时候,就经常听家人说起,我是在四人民医院出生的,而且生得险象环生,差点就小命不保。可能是为了让我懂得生命诚可贵的道理,从小家人就时常向我灌输,关于我生命诞生时的种种,家人把我出生的医院说成我的“老家”,我想这应该也是善良的人们,对于生命感恩的一种方式吧!
那时要不是医院的医生把我救活,我就真正是一出生就要回老家(死亡)了,可那时我还不完全的明白“老家”的意义?只是,听他们老是说起,就理所应当的觉得应该是一个好出处,因此每回生气时,我就吵嚷着我要回老家,并且心底对那个叫着“医院”的地方,生出一种莫名的好感。
这大抵都是些童言无忌的往事,会像我一样,把医院当成好出处的人恐怕不多,更惶论对其生出好感,这样奇异的情绪,一直维持到我真正了解到医院,和懂得家人的苦心后,才算是纠正了过来。
巧合的是,我的那个“老家”不仅鉴证了我生命的起程,十多年后又是在那里,我陪伴母亲走过了她人生的最后一程;而我与“老家”的缘份还远不止如此,工作后我的工作单位,竟然和四人民医院近在咫尺,我办公室的窗就正对着它的大门而开。
我不知道那一间病房,是二十多年前我来这个世界时的起点?我只是断断续续的听家人说起,当年我出生时的情景,母亲怀着我的时候生了很重的病,一直处在昏迷不醒的状态,医生告诉爸爸,若再任其发展,大、小两个人都有性命之忧,那时的我在母亲的腹中尚未足月。
在那种危急的情形下,父亲当然是要力保大人的,那时候还没有剖宫产,我是被引产下来的,我出生后妈妈仍旧昏迷了多日才醒,并在昏迷中咬坏了自己的舌头,我原本是没有多少生存下的希望的,我的出生只是为了挽救母亲的性命。
我出生后一直像母亲一样昏睡,三天后医生见我还有气息,就倒拽着我狠拍了几掌,这一拍之下我才缓缓的醒过来,开始了人生的第一声啼哭。
据父亲回忆说,那时家人忙于照料母亲,我是交给同病房的病友家属照料的,也许是邻床的那位可敬的家属奶奶的昔心照顾,也或者是我命不该绝,总之我是颇为顽强的活了过来。
若干年后的今天,我又阴差阳错的到了紧挨着这间医院的这个公司里工作,我想可能是冥冥之中的注定吧!让医院时时提醒我,记得感激生命的可贵!
我出生在这医院时的情景,我是无从知晓的,但十年前,母亲在这间医院的最后一程,我却是记得清楚的。当时,母亲患了脑溢血,像我出生时一样,她又陷入昏迷,医生说唯有手术才有可能挽救她的性命,但成功的几率很低,意即劝父亲放弃手术,免得人财两失。
父亲苦思一夜之后,还是决定动手术,请来的理发师剃光了母亲珍爱多年的长发后,医生在母亲的额头处开了一个小洞,吸出了里面的淤血,手术成功了。
但母亲术后一直昏迷不醒,并且开始发高烧,我一直不停的往医院外的小卖部跑,去买替母亲做冰敷的冰袋,但她的高烧始终不退,终于,曾经挽救过她一次并给了我生命的这间医院,没能再次留住她,。
工作的间隙,我时常踱到了医院的外墙角,现在面对着我的“老家”,我却丝毫也觉察不出它的熟悉来,只感觉有一股扑面而来的苍老,我刻意的留意了一下,被我踩在脚下的松软黄土,想看看是不是有翻动过的痕迹。
让改革的声音更响亮 篇6
转眼间,南方谈话发表20年了,如今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处于新的历史时期,面临的具体挑战已大不相同,如何在国际变局中清晰定位中国,如何保住并扩大改革开放成果,我们同样需要超越形形色色似是而非的思想束缚,勇于破除利益集团或明或暗的阻挠,争取改革开放新的突破。
今天,我们重温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就是要激励那些为改革开放事业而不懈奋斗的人们,牢记小平同志的殷殷嘱托,就是要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锐意进取,勇于担当,不断创造新的经验、新的奇迹,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宏伟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难忘的日子的散文 篇7
难忘的日子,总是意义深刻的,今天我们就要过一个难忘的日子。
“叮铃铃……”伴随着闹钟的铃声,我迷迷瞪瞪地起了床,晕晕乎乎地穿上我早已准备好的衣服,接着又跌跌撞撞跑进卫生间。洗漱完毕之后,又毫无目的地跑进里屋喝了杯冰水,不过还好,总算清醒了。
我们踏上了奔向顺义的汽车,一路上我们一车的人都在唱歌,可是不管我们怎样在歌声里表达我们的兴奋与欢愉,也无法抑制我们心中的喜悦之情。
神笛陶艺村到了,大家一个个立刻兴奋起来,大家都很想知道陶艺是什么,它的制作过程是什么样的。
听完同学们滔滔不绝的问题,我才回过神来,仔细地观察起这些小房子:蓝色的房顶,雪白的墙面,又矮又小的平房……
“下面我们来做彩绘,请大家安静,听我把彩绘的制作过程来做个详细的介绍。”随着彩绘老师的声音,大家的眼光从桌子上的彩绘工具上移开,集中在彩绘老师的详细介绍中。
听完了老师的介绍,我们一个个摩拳擦掌,一副心急火燎的样子,像是要去救火,等老师发下来盘子,我们便迫不及待地开始画起来,可是,画出来的可不像预期的那样十全十美,一会这儿没画好,一会那儿串色了,一会又画错了,卫生纸浪费了一大堆。
等老师把我们的作品收好,我们便要去下一个地方,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脏兮兮的屋子,一团团恶心的泥巴,还有一台台脏脏的机器,我实在是不明白这是要干什么。
随着拉坯老师的讲解接近尾声,我渐渐明白了:原来这些恶心的泥巴是用来做碗和小花瓶的,看着一个漂亮的`碗在老师手中诞生,我禁不住有点儿跃跃欲试,看着大家都是那种胸有成竹,志在必得的样子,我想我也是这种表情吧!
等我们一个个拿了一团泥后,就开始做了,我一边做一边想象着我拿着一个精美的碗时的样子,谁知事与愿违,那一团泥在我的手中变成了一个“大花坛”,在吴佳玉的手里变成了一口“井”,大家渐渐不那么自信了,争先恐后的叫着:“老师,老师!”等到了最后,我们都像泄了气的皮球,什么也没有做成。
当我恋恋不舍地走出神笛陶艺村时,捡起了路边的一块光滑、细腻的石头,就当我这次活动的纪念吧!
喜欢蜗居日子的散文 篇8
早晨有时起得很早,兴致来了,就漫步于小城黎明的马路边。在暮秋的凉意中,看到别人都在为生活奔走,为希望忙碌,自己却闲悠悠地散步,心中便生发着一种满足的快乐。我把这种漫步叫做活动筋骨。生命在于运动,不适时地活动活动,对健康有害而无利。我的漫步不是信马由缰式的,而是有目的目标的。从宣化路家里出来,到四马路的东头,吃一个菜夹馍,再原路返回。不远也不近,活动了筋骨、吃了早点也颇有一些意义。有时起得晚,懒得出去,洗漱完毕,便烧一壶开水,泡一杯茶或是一杯咖啡,随便做点早点吃过,这才打开电脑,便自得其乐起来。习惯地打开空间放着优雅的音乐,看看多少人、谁都看过我,然后回复朋友的评论。那份感激之情溢于言表。看完之后再浏览朋友的说说和文章。喜欢分享朋友的心情,遇到该赞的就送上一个“赞”,喜欢欣赏朋友的原创文章,觉得精彩的就来几句激励和祝愿的评论。有时灵感来了,就写一篇短文,不管写得质量如何,一天总是有七百多个朋友的浏览,那种成就感更让人乐悠乐淘。
累了,就躺倒床上睡上一会。有时还会习惯地坐在阳台上,喝着茶、吸着烟、看一会书;还会给养了一年多的两盆吊兰松松土,洒洒水,心里念叨着:雨露滋润禾苗壮,吟咏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这时不仅在心里笑了起来,人家陶渊明是何等名人呀,自己还想享有人家那份悠然自得的情怀。不过我还是喜欢与陶翁分享这份幽静、平淡、悠然的情趣。觉得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肚子有些饿,一看时间已到十二点了,这才想起要做点吃的喂饱肚子。要是一看没有做饭的东西,就干脆在外面饭馆吃点,要是有些就因地制宜地做点,竟吃得有滋有味。
有时会有同学邀打牌的,从没拒绝过。对于打牌我从不主动约人,打也行,不打也可以。打牌有打牌的乐趣,不打也有那份安然的情趣。有时会有朋友让喝茶喝酒吃饭乃至唱歌。海阔天空,谈天说地也乐在其中;猜拳喝酒,醺醺大醉也很有滋味;声嘶力竭,如痴如醉也颇有情趣。
喜欢这种蜗居的日子,它是那样的让人平淡、安然与舒雅;留恋这种蜗居的日子,它是这样的令我悠闲、愉悦和超然。
【独居渭南的日子】
一行文字,就提前告别了耕耘近30年的中学校园。我心里明白,这是政策对我们这些领导的最高礼遇。那份淡定、那份释然、那份欣喜惟自己能感知得到。
妻子在乡下继续着她自己的那份事,儿子远在他乡工作。自然我就独居渭南了。过去房子虽然在渭南,那大多时候都是小居,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始终感觉自己只是这座城市的过客而已,家的概念也永远定格在乡下。起初独居小城,我总感到这座不大的城市容不下我,我也容不下它。那份孤独、那份彷徨、那份排异性真让我无所适从。而今独居了一段,尽管还没有把自己完全融进这座小城,这座城市也没有完全接纳我,认识我;不管自己愿意不愿意,而我已糊里糊涂、实实在在已成为这座小城的一员。
独居渭南的日子是充实的,它让我分明地感觉到知识的力量。办了个作文辅导班,尽管前面的宣传策划自己费尽了心思和精力,但如期而来的那十多位报名的学生,让我感到了收获的喜悦和成功的希望。平时的精心备课,让我清楚地明白:自己还是一位老师,现在仍然在讲台上耕耘着。双休日的补课,更让我感受到和这些孩子在一起的充实与快乐。孩子们求知的渴望和愉快的笑声仿佛让我回到了流年曾经的过往。那份对写作体会的诠释,那份指点文字的乐趣,那份心理的满足惟自己可以独享。
独居渭南的日子是愉悦的,它让我深切地感受到什么叫友情。朋友们时不时地打电话问候,时不时地预约吃饭、喝茶、唱歌、玩耍----这些人间的友情时刻萦绕着我。曾记得教师节那天,我以为自己只有在几句节日的问候短信中度过了,心里有那么一种酸酸的感觉。无想,小姜兄弟打来电话说:徐哥,今天是你的生日,给你送什么花呀?我笑道:还送什么花呀!兄弟记着就很感动了。后来他聚了一帮兄弟姐妹为我在饭店设宴,宴酣之后,又特意到ktv厅唱歌直至深夜。那其乐融融的场景,那份真挚浓郁的情谊让我久久难以忘怀。
独居渭南的日子是浪漫、健康的,它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什么叫城市。都市的夜,喧哗迷离,浪漫温馨。夜幕慢慢降临,霓虹灯就闪烁着醉人的光彩。劳作了一天的人们换上多彩的便装纷纷走出家门。时值中秋,姑娘们穿上了风雅的短裙和丝袜,小伙子身着轻便的运动衣如双成对地穿梭于熙熙攘攘的人流中。小吃摊前,喝五叫六,人声鼎沸;超市里外,商贾云集,人头攒动。歌厅门前霓虹闪烁,分外诱人;运动场上生龙活虎,青春尽展。马路边上,跑步快走已是时尚,习文跳舞风气蔚然。我置身于其间,本来有点孤寂的心释然了,本来习惯掏出的烟不自觉地又收了回去,懒散的步子也渐渐变得快了起来。不知不觉地我融进了小城浪漫情绪里,融进了都市健康的氛围中。
华文的声音一定会更响亮 篇9
从当年踌躇满志的青年小伙到如今的满头银发,现已70多岁的他30多年来从未“移情别恋”,一如既往满腔热情地从业于华文报。
“我们的声音一定会更加响亮。”林兴对此信心百倍。而他说的“我们”,用他的话来解释,不仅是指《亚洲日报》,也包括全球华文传媒。在与他面对面的一番长谈中,不难感受到他的这份信心。
海外华文媒体面临发展大好机遇
《华人世界》:林总,是什么使你对海外华文传媒的未来信心满满?
林兴:中国崛起、“华文热”的方兴未艾开拓了华文传媒业发展的新空间。泰国各家华文报增加中国要闻报道,开辟中泰文对照的“教与学”版面,乃至创办以学习华文之青年学子为目标读者的报纸,就是很好的说明。
不可否认,作为华文传媒坚定拥趸的老一代读者越来越少,可新移民越来越多,华侨华人后裔和泰人子弟学习华文越来越多,也为海外华文传媒带来新的潜在读者群。这可以弥补老一代读者的空缺,符合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
况且,海外华文传媒有着华人社会的鼎力支持,像华商联合创办《亚洲日报》、盘谷银行控股《新中原报》、泰华报人公益基金会扶助报人福利等,就充分体现了泰国华文传媒业的华商支持背景。泰中友谊源远流长,“中泰一家亲”深深根植于两国人民的心中,为泰国华文传媒业的发展开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而泰中经贸交流与合作日益密切,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加紧推进,又使华文传媒业的发展,特别是在广告收益方面展现出新的商机。
《亚洲日报》13年的酸甜苦辣
《华人世界》:您刚才谈到《亚洲日报》的华商支持背景,请简单介绍一下《亚洲日报》的成长历程。
林兴:泰国华文报业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百余年来,泰国华文报生生灭灭、起起伏伏、兴衰沉浮,仍延续至今,足以说明泰国华文传媒业生命力的坚强。泰国现在有6家华文日报,《亚洲日报》是其中最年轻的一份华文报。
1993年8月28日,一批业有所成的泰华知名企业家和侨领,出于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合资创办了《亚洲日报》。泰国最年轻的华文报就这样诞生了,但是好景不长,1997年始于泰国的金融危机突如其来,令创刊不久的《亚洲日报》与整个传媒业一样陷入了低潮。
金融危机的爆发,使泰国经济遭遇沉重打击。金融公司纷纷关门,房地产顿成泡沫,旅游业衰退,报纸广告一落千丈。报社惨淡经营,亏损严重,由此大大缩减版面、裁减人员。这种困局最终使《亚洲日报》董事局主席李光隆先生决定着手改组寻求出路。
经过当时泰华报人公益基金会主席陈世贤的牵线搭桥,《亚洲日报》与香港《文汇报》于2002年2月11日签订新闻交流与合作协议,在新闻传送、设备选购和广告征集方面进行合作。合作的成功,使《亚洲日报》脱胎换骨、焕然一新,发行数量、广告收入增加;实现报纸出版的电脑化、彩色化、横排印刷,也带动了原本死气沉沉的华文传媒界技术与观念的革新。
牵手香港《文汇报》,走出金融危机阴影,让《亚洲日报》深深体验到了对外合作的“甜头”。因此,仅隔两年,也就有了与上海《新民晚报》的再度合作。2004年11月15日开始,《亚洲日报》每周一出版4个与上海《新民晚报》合作的专版,包括“聚焦上海”、“中国瞭望”、“国际热点”、“特别关注”版。特别是,4个专版采用简化字印刷,不同于泰国其余5家华文日报,它们全部采用繁体字印刷。由此,《亚洲日报》面貌一新,尤为华文学习者所青睐。
牵手三份华文报,同步发行
《华人世界》:与中国北京《人民日报》海外版、香港《文汇报》和美国、印尼《国际日报》的合作,是怎样的一种合作?
林兴:2006年8月1日开始,《人民日报》海外版,香港《文汇报》泰国版,美国、印尼《国际日报》泰国版,各2张8版,在泰国随《亚洲日报》同步发行。《亚洲日报》由此以崭新的面目呈现在读者面前:版面从原来的24个增至30个,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使读者在泰国也能很容易就看到国外的华文报。
三份国外中文报“借船出海”登陆泰国,是泰国华文传媒历史上百年来的头一遭,谱写了泰国华文传媒对外合作、共同发展的新篇章。而《人民日报》海外版在泰国印刷发行,是继英文《中国日报》“中国商务周刊”随泰国英文《民族报》发行后直接进入泰国的第二份中国报纸。
此次合作受到中泰两国的高度关注。当时的泰国总理他信在为《亚洲日报》题写的献辞中表示乐见合作,并祝福“合作成功,为读者提供迅捷的资讯服务”。中国驻泰大使张九桓题词寄予“携手筑金桥、协力构和谐”的厚望。《人民日报》海外版认为,四方合作“将是一个多赢的合作,友好的合作,成功的合作”。
从目前来看,4个多月的合作显见是成功的,合作已经使《亚洲日报》报份大增,受到读者广泛的追捧。困境与希望并存
《华人世界》:《亚洲日报》的经营管理是如何架构的?未来的发展是否存在一些困难?
林兴:目前,《亚洲日报》注册成立亚洲日报报业集团,进行市场化运作,组织框架主要分编辑部、发行部、营业部三块。报社按这些部门搭配人员,现合计约有百余人从业,负责报纸的编辑、翻译、写作、校对、制版、发行等各道工序。
编辑部负责新闻的采编、版面的编排;资讯来源主要依赖于外电,包括美联社、法新社、中国的新华社、中新社(中国新聞社的简称)、香港中通社及台湾的“中央社”;关注的重点是中国新闻和国际新闻。发行部主要负责报纸的发行,营业部主要负责报纸广告的创收。此外,报社还有自己的出版印刷机构和人员,负责报纸的印刷出版。
发行和广告是报社收入的两大来源,其中发行收入约占总收入的三分之一强,广告报价大大低于当地英泰文报;广告多是泰华社会的喜庆祝贺广告、丧殡广告,但各种商业广告也随着中泰经贸交流合作的热络呈递增之势。
这样的日子初中散文 篇10
阳光穿过近乎透明的云层洒下漫天的暖,拂面而过的风是轻俏俏的,犹如爱人的手指,绕起千千柔情,空气中似乎有花香飘过,若有若无的,是淡淡的甜,在这样一个让人心生慵懒,心生柔软的丽日里,思绪不由得飘飞了・・・
这样的日子适合穿一身蓝色印花棉布衬衣,盘着精致的布纽扣,紧紧裹一住丰盈的腰身,端着簸箕,脚步儿轻轻,眼神儿温温,轻轻呼唤着一群的鸡囡囡,一毛一茸茸的小鸡仔在暖阳下扑棱着小小的翅膀,踉跄着,蹒跚着,扎着堆儿叽喳着,啄食着,远远的,蹲着一只大黄狗儿,耳朵支楞着,警惕的望着四周,而后又无限讨好的望着它的主人,穿着花布衫的女人抿嘴笑着,点着头,那目光里满是赞许,她身后的菜园子里,桃花粉,梨花白,海棠花正艳・・・一时间我恍惚了,这身影是奶奶?是母亲?还是我自己?
这样的日子,适合穿上软底的花布鞋,是那种针脚密密的,黑色的鞋面印上鲜艳的牡丹花图案,包上一条红艳艳的头巾,在菜园子里忙碌着,翻土,耙平,被翻整过的土地松一软着,潮一湿着,然后撒上青豆,豆角,辣椒,茄子之类的种一子,一垄垄的,整齐有序,那些过冬后返青的韭菜,莴笋,蒜苗之类的蔬菜在阳光下惬意的舒展着腰身,园子边疏疏散散着一些油菜花儿,正吐着金黄金黄的花一蕊随风摇曳,稍微远一点的地方,木槿花的叶子已经碧绿如翠,还有质朴的山芋花也枝繁叶茂起来,墙角的空地上是一片长势喜人的艾草,密密匝匝的 已成一大片儿。正午的阳光明晃晃的,照着正在劳作的女人的脸庞,此刻,脸颊已渗出密密的汗水,越发显得脸庞清亮细一嫩起来,女人直起腰身,望着自己 的园子,一丝微笑漾上眼角眉梢,她分明听到她的花儿们的私语。
这样的日子,适合端一把藤椅,是那种暗黄色的 有着黄金的质感的藤椅,再取上一本本儿极其喜爱的书本本,慵懒的.半坐半躺着,花布的拖鞋早已被甩在一边儿,光着脚丫子,尽情的任由阳光抚一摸一着全身,女人神情专注的 读着,时而嘴角上扬,时而抿嘴一笑,此刻她手里握着的一定是《飞鸟集》或游记散文之类的,只有沉浸在这样的书里女人的神情才会如此的散淡,如此的松懈,如此的安然,时有风儿掠过,带来飘落的桃花一瓣,一片两片的跌在女人怀里,肩上,发梢,女人静静的读,眉眼间读不出一丝丝关于伤春的叹。
怀恋燕园的日子散文 篇11
走过的路,裹成记忆,藏于怀恋。心怀信仰与温暖,在灯塔的指引下,激进前行。
———题记
的仲夏,作为山城里民营医院的党务工作者,我有幸参加了省里组织的民办医疗机构党组织书记示范培训学习。在许多人的意识中,外出培训除了增进知识,提高悟性之外,还能借机舒展一下自己,可谓是件最美的差事。虽然,路上出现因车次误点改签的小插曲,但我亢奋的心情丝毫不减。
经过五个多小时的行程,姗姗来迟的我,终于到达了培训目的地——临近省城郊区的燕园酒店。办完入住手续,吃过晚饭后,夜色也就渐渐地暗了下来。朦胧的夜色中,走出房间,走出燕园,让人感受不到一点城市的繁华和喧嚣。一所高大厚实、上端拉有铁丝网的特殊建筑里,囚禁着一些因滑向“深渊”而失去自由,因犯下罪行而受到刑罚的女性们。透过墙内楼上的灯光远远望去,除了安全防护栏内的阳台上晾晒着些女性的衣服外,看不到一个走动的身影,也听不到一丝的吵闹或者嬉戏声,墙里墙外判若两个不同的世界。昏暗的街灯,稀疏来往的人影,清冷的省女子戒毒所门厅……让我失去了继而前行的欲念时,街道墙壁上出现的“树生尚知静立水边,人学须遵默而识之”“松涛万里春永在,中华圆梦福远长”“水阔船好渡,德大人吉祥”“上善若水常处在,至德本来百姓家”等充满正能量的水彩公益宣传画引起了我的兴致,直至我用手机逐幅图拍照下来后,才折身返回。
记忆中省城的夏天,强烈的日光毫不留情地炙烤着整座城市,就像是被一个巨大的蒸笼罩住了似的,天气闷热得要命。可是,在学习的那段时间里,老天好像格外眷顾我们,每天都来一场雨,让大家感觉到少有的凉爽和清新。正如省委组织部领导在开班仪式上饶有风趣地说:昨天的石市还是个“桑拿天”,让人热的难熬。你们来了,给石市带来了清凉通透的舒适之感。希望大家珍惜好机会,认真学习,真正做到学有所获,学有所思,学有所用。
在宽敞明亮的培训大厅里,省委党校党建部副主任李聚山,省社会组织党委副书记、省民间事务管理局局长李聚山、省社会组织党委顾问隋芳、首都师范大学教授石国亮等专家,围绕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怎样做一名优秀的党组织书记,为受训党组织书记们作了全面系统、有针对性、有时效性、极具吸引力和感染力的专题报告,坚定了大家在提升社会非公经济党组织在社会组织中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努力成为政治合格、执行纪律合格、品德合格、发挥作用合格的“排头兵”,争当心中有信仰、眼里有群众、肩上有责任,脚下有根基、工作有作为,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亮剑的`“领头雁”的信心和决心。特别是在报告会上,来自全省非公社会组织党务工作者等300余人,齐身站立,面向党旗庄严举起右手,重温了入党誓词。那声音高亢、泪湿眼眶、气势如虹的场面,再次让大家受到了一次灵魂上的洗礼与震撼。
培训活动,不仅为与会人员提升党务工作能力和水平提供了平台,更为社会组织党组织书记间的交流和互动搭建了桥梁。晚饭过后,我们再次以饱满的热情地参加分组研讨、互动交流活动。大家畅谈党务工作中的心得体会,分享基层党的建设宝贵经验。围绕四个服务发挥作用,党员群众凝聚力建设,活动载体创新,党组织活动开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原因分析及难点等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现场气氛活跃而热烈。
在人生的旅程上,谁都可以是陌路人,但庆幸的是与来自不同地区的党务工作者相识相伴,彼此并成为了朋友。在燕园一起短暂的时间里,大家或学习,或晨起不期而遇的散步,或学习、用餐、微群里自来熟的攀谈,一张张笑脸很快就从陌生到熟悉,那操着浓重乡音的真挚而又朴实的话语,那离开时战友般依依惜别的情愫,编织成一束柔绳,将我们系在一起,铸造成一座友谊的桥梁。我们是大桥人,构筑造福他人的桥,也是圆我们的梦。
连续几天雨水清洗过的省城,天空、街道以及葱郁树木,显得格外纯净与透亮。培训学习结束了,我和战友们陆续踏上各自战场的返程列车。车窗外,那一闪而过的城市楼群、错落的村庄、油绿的田间、路边挺拔的白杨,就像那欢快的音符,在心中跳动不止。“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这洪亮而又高亢的声音,在广袤的大地上、蔚蓝的苍穹中不断回响,久不平息。
【响亮的日子散文】推荐阅读:
响亮的哨声作文07-03
口号大全喊的响亮05-13
闲散的日子散文06-27
520的日子散文07-23
班级有气势的响亮口号10-14
风起的日子的散文10-18
一起走过的日子散文07-17
一起阅读的日子散文09-08
淡淡的日子心情散文11-09
给你的作文取一个响亮的名字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