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兰从军教学设计、说课、反思(精选11篇)
花木兰从军教学设计、说课、反思 篇1
花木兰从军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花木兰爱家爱国的优秀品质。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指名抽读生字生词。
2、巾帼不让须眉,木兰就是这样的一个女英雄。那我们一同再走进这么一位女英雄。
二、品味课文,感知内容。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认识花木兰,指名朗读。
出示:我国古代有一位女英雄,名叫花木兰。
(2)、同学们,我们用那些词来评价花木兰呢?(指名说)(3)、是呀,英雄是胆识非凡,勇武出众的人,他们为国家为民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你们的心中的英雄是谁呢?
出示:我心目中的英雄是(),因为()。(由学生完成)老师提示以往学过的英雄,例如一心为民的孔繁森;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治水英雄大禹。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朗读第二自然段,思考:木兰家里发生了什么事?(指名说)
(2)花木兰为什么要参军?
(2)原来,北魏末年,柔然、契丹等少数民族日渐强大,他们经常派兵侵扰中原地区,抢劫财物。北魏朝廷为了对付他们,常常大量征兵,加强边境的驻防。有一天,衙门送来了征兵的通知,要征木兰的父亲去当兵。木兰此刻的心情你能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来形容吗?(焦急万分)
A、焦急的意思?木兰为什么着急?(指名说)
B、对此,木兰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自己理应为国为家分忧。” 于是木兰做出决定:女扮男妆,替父从军。
C、但她的家人又怎么会同意呢?木兰会怎样说服自己的父亲、母亲、弟弟?请前后座的同学相互讨论一下,帮木兰想一个充足的理由。等一会,老师来演木兰的父亲、母亲、弟弟,你们来演花木兰。看看你们怎么来说服我?
D、同学们,看到这一幕,你们认为花木兰是个英雄吗?请用这个句式来说:花木兰是英雄,因为()。
3、学习第3——4自然段
(1)、观看花木兰穿战袍的图片,你看到的花木兰是个什么样的?(指名说:英勇善战)文中那些语句表现她英勇善战。
(2)、观看花木兰穿女装的图片,你看到的花木兰又是个什么样的?(指名说:文静俊美)文中那些语句表现她文静俊美。
三、课堂延伸
1、面对英勇善战、文静俊美的花木兰,你想对她说什么呢?
2、将士们知道了会怎么想?怎么说?
四、作业布置
1、课堂练习。
2、多朗读课文。
3、把花木兰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五、板书设计
花木兰
我国古代女英雄 从军原因
父老弟小、为国为家
从军经过 :告别家人,踏上征程;驰聘沙场,战功赫赫(不畏艰辛,英勇善战)
胜利还乡
换上女装
文静俊美
《花木兰从军》第二节课时教学反思
本篇课文中“巾帼英雄、女扮男装、替父从军、赫赫战功和英勇善战”是几个重点词语。在揭示课题后,我先要求学生说说你所了解的花木兰是个什么样的。当有学生回答:“花木兰是古代的一位巾帼英雄。”时,我出示“巾帼英雄”让学生自学“巾帼英雄”这个词。并借助图片知道“巾帼”的意思。再出示课文第一小节,让学生自己学习课文第一小节。在看同步阅读的基础上,我出示填空:课文讲了花木兰()、()的故事。以填空的形式出现要求学生学习的重点生字新词“女扮男装、替父从军”,指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运用组词的方法理解“扮”和“替”的意思,这一环节还帮助学生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2、读中体会,激发感情,训练说话
从学生们学习时的反映可以看出,由于充分运用了多媒体,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几乎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听他们的朗读,让我似乎看到了一个浑身是胆的花木兰驰骋在沙场上,通过在一系列多向互动的情境阅读、感悟、表达与创新,学生对花木兰的认识步步深入,情感进一步得到升华。在朗朗书声中巩固语言,理解语言,从而学会运用语言。
3、注重学生的朗读,从来不断的朗读中去体会课文,感知花木兰这一女英雄人物形象。同时为扩展学生视野,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杰出的女英雄有:平阳公主、秦良玉、梁红玉、王昭君、秋瑾、樊梨花等。
《木兰从军》说课
一、教材分析
1、我说课的题目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二课《木兰从军》,《木兰从军》是一篇历史传说故事,根据北朝民歌《木兰诗》改写而成。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塑造了一个替父从军、爱家爱国的英雄形象。本文情节生动、形象鲜明,是一篇培养学生阅读、思考及想象能力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好教材。
2、针对教材特点和二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位为:
(1)、巩固本课9个生字。运用多种手段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边读边想象的读书方法。
(3)、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花木兰爱家爱国的优秀品质。其中,学习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人物优秀品质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利用课文中的“空白”发挥想象去感悟人物形象是教学的难点。
二、教法学法
1、语文学习重在把握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因此,在教学中,我会采用品读感悟法,让学生在读中品味,在读中交流,在读中思考。
2、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一定要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学习方法”。因此,我会在师生互动学习中,采用合作探究法的方式指导学生进行学习。
3、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中我将采用各种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快乐学习。
三、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初读课文
识字是阅读的基础,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在识字教学中,利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达到识字的目的。
在课前,我先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抽读词语通过指名读、学生领读、开火车读、竞赛读等形式,让学生一步一步的把课文读通读准。
3、精读感悟,突破重点
自主探究并不是让学生放任自流,在这里教师是合作者、倾听者和点拨者,“老师跟着学生走”学生读到哪一段,老师就对哪一段进行点拨。一般学生都会找到第二段和第三段。
如当学生谈到第二段的时候,教师点拨:当时木兰为什么要去从军?当时木兰是怎么想的?如果她的家人劝他不要去,木兰又会怎么说呢?你能表演一下吗?这样设计符合“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在交流感悟中,让学生体会到木兰爱国爱家的品质,有效地突破了本课的重点。
学生说到第三段时,我想着重引导学生抓住“披战袍、跨骏马、渡黄河、过燕山”这组短语和其中的四个动词“披、跨、渡、过”,让学生读一读,谈谈体会,让学生感受木兰越马横枪、英勇善战威武形象。激发学生的敬佩之情,最后将自己的感受用读表达出来,并且边读边想象画面。进一步体会木兰的英雄形象。
学完课文后,我将以一个句式训练:“木兰是一位()的女英雄。”让学生结合对课文的理解将句子补充完整,表达情感,内化文本语言。
最后,让学生情感充沛地朗读全篇课文,我认为也必不可少。
总之,在本节课中我努力给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民主和谐的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的思维在这里碰撞,学生的情感在这里得以升华,让我们的语文走出课堂,走进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深处。
花木兰从军教学设计、说课、反思 篇2
《木兰从军》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课文, 讲的是古代女英雄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事, 赞扬了花木兰尊老爱幼, 热爱国家的优秀品质。课文在总说花木兰是古代的一位女英雄之后, 写花木兰替父从军的原因, 然后写她告别亲人, 女扮男装踏上征程, 奋勇杀敌, 战功赫赫, 最后写她胜利还乡, 恢复女儿装, 将士们惊叹不已。
设计理念:
体会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尊老爱幼, 替父从军侧重体现了她爱家;英勇善战, 为国立下赫赫战功则体现了她爱国。据此, 教学拟抓住“焦急”一词, 创设情境, 让女生扮演花木兰、男生扮演花木兰的家人, 表演家人如何劝说木兰, 木兰又是怎样说服他们的, 让学生移情体验, 感悟木兰爱家的品质。为帮助学生体会木兰的英勇善战, 拟从理解“赫赫战功”一词入手, 再次创设情境, 多媒体课件映示木兰经历的惊心动魄的战役, 结合插图感受她的英勇善战。教学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第三次将学生带入 (插图) 情境, 与木兰面对面, 体会将士们的惊讶和评价, 同时把自己对花木兰的尊敬与喜爱之情告诉她。这样, 课文主旨得到了升华, 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也深深印在孩子们心中。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 会认6个生字, 认识2个多音字, 认识1个偏旁。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 感悟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说说花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 然后用几句话写下来。
教学重点:体会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多媒体播放小香玉唱段《谁说女子不如男》。
2.简介花木兰。
二、初读课文, 读准字音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尤其是生字词的字音。
2.“开火车”轮读生字、生词卡片, 师生共同正音。
3.多媒体随机出现生词, 学生抢读。
4.多媒体出示本课 (教师备课时注意选择) 重点句或较难读的句子, 指名读、齐读, 注意读准字音。
三、学习生字, 指导书写
1.“将病兵征胜”都是后鼻音。
2.形近字比较:将———奖弟———第
3.难写字指导:病, 半包围结构, 注意新学偏旁“疒”的写法。
四、再读课文, 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 画出自然段序号;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五、以读代讲, 理解第1自然段
齐读、默读第1自然段, 说说第1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
六、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新课
1.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件什么事。
2.指名读第1自然段。回答: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
过渡:为什么说花木兰是女英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木兰从军的传奇故事。
二、扣中心句, 学习第2自然段
1.自由读第2自然段, 想想木兰替父从军的原因是什么, 勾画能概括原因的一句话。 (自己理应为国为家分忧。)
2.思考讨论:此时, 国有何忧? (“北方经常发生战争”。)
3.引导学生弄懂朝廷紧急征兵的原因。
(1) 理解“紧急”。
(2) 指导学生通过朗读表达征兵之事刻不容缓。
4.教师引导:“国家有难, 匹夫有责”, 木兰怎能袖手旁观, 所以她想到了什么? (自己理应为国分忧。)
5.思考讨论:木兰家有什么忧? (父亲年老多病, 难以出征;弟弟还小, 还不够当兵的年龄。)
6.面对家中的处境, 木兰心情如何?
(1) 指导理解“焦急万分”。
(2)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读出木兰焦急万分的心情) 。
指名读———师生评———练读———指名读———齐读。
教师小结:面对国难家忧, 木兰决心女扮男装, 替父从军, 为国为家分忧。
7.创设情境, 感悟人物品质。
得知木兰的想法后, 家人纷纷劝阻。展开想象:家人会说些什么?木兰又将如何说服他们呢? (小组交流。分角色演一演:一位女生扮木兰, 其他同学扮木兰的父亲、母亲、弟弟等。)
8.理解“女扮男装”。
(1) 看木兰女扮男装的图片, 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说说木兰的装扮。
(2) 课文中用了一个什么样的词来描述这样的装扮?
(板书:女扮男装)
9.学了这一自然段, 你觉得木兰是个什么样的人?
(板书:尊老爱幼爱国爱家)
三、抓重点词, 学习第3自然段
1.自由读第3自然段。
(1) 用符号标出描写木兰奔赴前线的动词, 想想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动词:披、跨、渡、过、来到。从中体会到木兰日夜兼程, 勇往直前。)
(2) 指导朗读第1句话, 再现木兰勇往直前的飒爽英姿。
指名读———师生评———教师范读———练读———愿读的同学一起读。 (配乐)
2.创设情境, 弄清木兰立下赫赫战功的原因。
(1) 什么叫赫赫战功?
(2) 过渡:她为什么能立下赫赫战功呢?让我们跟随木兰去经历一次惊心动魄的战役, 从中寻找答案。
(多媒体插放木兰征战沙场的场景。)
(3) 补充句子 (多媒体显示) :
在多年的征战中, 木兰_________, 为国家立下了赫赫战功。
3.有感情地朗读第3自然段, 表现木兰的英勇善战。
四、品重点句, 换角度表达敬佩之情
1.引读第4自然段。
师:“木兰胜利回乡后”——— (学生接读) ;“将士们前来探望她”——— (学生接读) 。
2.围绕“昔日英勇善战的花将军, 竟是位文静俊美的姑娘”这一句再品读, 讨论:将士们从前为何没发现花将军是位姑娘? (想象, 交流感受。)
3.指导朗读。
(1) 教师引导:面对这位女英雄, 将士们心中除了惊讶, 还有什么? (敬佩。)
男生带着惊讶与敬佩的语气读第2句话。
(2) 教师引导:木兰穿上阔别十二年的女装, 心情如何? (激动、喜悦。)
女生带着激动与喜悦的情感读第1句话。
五、创设情境, 升华课文主旨
师:面对木兰, 不仅将士们感慨万千, 你心中一定也有不少话想对她说吧?此刻, 就让我们穿越时光隧道, 与木兰面对面, 把你想对她说的话告诉她吧。
观察课文两幅插图 (可投影放大) :一幅是女扮男装 (一身戎装) 的木兰驰骋沙场;一幅是文静俊美的姑娘。学生再谈体会、感受。
六、齐读全文, 回归整体
1.用朗读表达对木兰的喜爱与崇敬之情。
花木兰从军教学设计、说课、反思 篇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说说花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
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的第2自然段,理解木兰为什么要替父从军,知道木兰是一个十分爱国爱家的勇敢的女英雄。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想象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指导学生说话。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词,谈话导入
(一)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课文——木兰从军(指:读题),现在让老师看看,小朋友能不能把课文里的相关词语准确地读出来。(出示生字词卡片,以开火车的形式读,再齐读。)
(二)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花木兰是我国古代的一位——女英雄。
(三)人们为什么会称木兰为女英雄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大家把课题齐读一遍。
【评析:第一课时中,学生对“英雄”已经有了初步的概念,在此基础上设疑,使学生感知木兰的与众不同,激发其探究问题答案的兴趣。】
二、品文悟情,讲练结合
(一)品读课文第2自然段1抓住重点词语,读中悟情(1)这位姑娘就是木兰了。(出示教学挂图二的截图)
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姑娘呢?(文静俊美貌美如花秀气漂亮)
(2)这么一位文静俊美的姑娘为什么会去从军呢?请大家认真读读课文第2自然段,想想那时候国家是怎样的情况?
①那时候国家是怎样的情况?相机出示:那时候,北方经常发生战争。一天,朝廷下达了紧急征兵的文书。指名学生读句子。
指导朗读:
是呀!那时候国家情况危急,随时都有被敌人占领的危险,真是国难当头!想到这些,木兰心里——(出示:焦急万分),读词。
过渡:当她看到文书上有父亲的名字时她更是——焦急万分。(齐读词)
②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个词的意思。(急得要死,心急如焚,急得像着了火)所以“焦”字的四点底表示与火有关。
③谁能把焦急万分带到句子中读一读:那时候,北方经常发生战争。一天,朝廷下达了紧急征兵的文书。木兰见到上面有父亲的名字,焦急万分。
(3)看到文书上有父亲的名字她是怎么想的呢?相机出示:她想:父亲年老多病,难以出征;弟弟又小,还不够当兵的年龄。自己理应为因为家分忧。
过渡:这是一个怎样的父亲,父亲能出征吗?如果出征,刀光剑影的战场上,父亲会怎样?你们能不能用这个句式说一说。
句式说话:
如果父亲出征,有可能_______,因为_________。
(4)其实,表达同一个意思,可以有不同的说法,如果让你先说原因,再说结果,大家会吗?哪个同学愿意试一试?
过渡:面对国难家忧,木兰觉得自己理所应当——为国为家分忧。(板书:为国为家分忧)所以,经过再三考虑,木兰毅然决定——女扮男装替父从军(板书)
【评析:紧紧抓住了“焦急万分”来体会当时的情景,来贯通整个段落,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有感情地朗读。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融入木兰的精神世界,与教材中的人物产生共鸣,获得情感熏陶。】
2抓住文本空白,说演人情
(1)木兰的决定,家人一开始同意吗?从哪个词看得出来?(说服),家人会有什么理由反对木兰从军呢?
师述:孩子们说的理由归纳起来有两点:一是木兰是女孩子,古时候女孩子是不能轻易出门的,更别说出门打仗了。二是家人担心木兰的安危,害怕她打不过那些身强力壮的男兵。
(2)家人有理由反对木兰从军,木兰又是怎样一一讲道理,说服家人的呢?请同桌两位同学一个扮演家人(家人可以是父亲,也可以是母亲,还可以是弟弟),一个扮演木兰,互相说一说。
(3)课堂表演:现在老师来做木兰的家人,你们是一个个木兰,谁来说服我。
预设师生口语交际过程:
老师扮父亲:木兰,既然征兵文书上有父亲的名字,就让父亲去吧。
生1:父亲,您年老多病,怎能上战场,女儿大了,我可以替你上前线保家卫国。
老师扮弟弟:姐姐,我是家里唯一的男孩子,还是让我替父亲上战场吧!
生2:弟弟,你还不够当兵的年龄,官府不会让你去的。
老师扮母亲:木兰,战场上都是年轻力壮的男子,你一个女孩子怎么抵抗得了他们呢?
生3:我从小跟着父亲习武练功,我不怕那些男兵,母亲,您放心吧!
老师扮父亲:木兰呀,你真是个孝顺的孩子,可是自古以来只有男子上战场杀敌,哪有女子从军?官府是不会让你从军的。
生4:爹,我可以女扮男装,官府是不会发现的。
【评析:这是对文本语言的拓展性训练,只有当学生把书读活了,才能更好地表演,从而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性的阅读能力。】(4)引读第2自然段过渡:这是一个爱国爱家的木兰,学了这一段我们明白木兰从军的原因了,现在老师提问题,请你们用读书的方式回答老师好吗?①文静俊美的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是因为那时候——读文出示:那时候,北方经常发生战争。一天,朝廷下达了紧急征兵的文书。木兰见到上面有父亲的名字,焦急万分。②是呀!此时此刻国难当头,国家需要战士,可是看着父亲那苍老布满皱纹的脸庞,看着父亲重病在身卧床不起的样子,她想?——读文出示:她想:父亲年老多病,难以出征;弟弟又小,还不够当兵的年龄。自己理应为国为家分忧。她说服了家人,女扮男装,替父从军。(二)品读课文第3自然段过渡:木兰抱着为国家分忧的志向,告别了亲人,奔赴前线,请同学们大声地读一读第3自然段,想想木兰是怎样来到前线的?
1抓住重点词语,读出不同感受
(1)木兰是怎样来到前线的?相机出示:木兰告别了亲人,披战袍,跨骏马,渡黄河,过燕山,来到了前线。
(2)木兰来到前线容易吗?你怎么知道的?能读出木兰的艰辛吗?还有谁也有这样的感受,愿意读读这句话。
(3)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也想读读这句话,(老师范读)从老师的朗读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木兰?(勇敢坚强)你从哪些词感受到了木兰的坚强?(4)大家看(课件演示四个动词)这四个词,都是表示动作的词,很简单的四个连贯动词不仅写出了木兰从军的艰辛,还写出了木兰驰骋沙场的飒爽英姿,用得多好,多准确呀!(5)让我们一起来做花木兰,一边做动作,一边读读这个句子。
【评析:通过抓住一系列动词,让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并通过抑扬顿挫地朗读体会木兰行军的艰辛和不怕困难,领悟动词使用的准确、生动,从而受到启示。】2补充文本,理解课文(1)木兰在前线英勇杀敌,多年征战中她立下了怎样的战功呢?让我们来看看木兰的战功簿。(课件演示,指名读。)
(2)看到这些战功,你想到了哪个词?(相机出示卡片:赫赫战功)
(3)正因为花木兰的出色表现,她当上了花将军,(出示图)看到这幅图,你想到了哪些词?你看,军旗上写了个大大的“花”字,木兰跃马提枪,多威武,多神气呀!
(4)小结:木兰能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已经很不简单了,更了不起的是还立下赫赫战功,我们的木兰不愧是一名女英雄。(三)品读课文第4自然段1仗一打就是十二年,父母盼女儿归来整整盼了十二年哪,木兰总算胜利回乡了。请一位同学读第4自然段。
2木兰真聪明,在外征战十二年,同伴们竟然没有发现她是个姑娘。大家想一想在木兰的内心深处,木兰更喜欢哪种打扮呢?为什么?(对比图一与图二的截图)
生1:木兰更喜欢穿女儿装,我从课文里“穿上心爱的女装”知道的。
生2:姑娘都爱美,都喜欢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3那么是什么原因使木兰舍得放弃这一身花衣,女扮男装披上厚厚的铠甲,而且一穿就是十二年呢?(因为她热爱祖国,为国家着想。因为她孝顺父母,替父从军。)
【评析:第三次读图,两幅图的鲜明对比,冲击着学生的视觉神经,并通过联系自身体会,体会木兰为国为家的伟大之举着实不易。】
三、展开联想。说写结合
(一)(出示插图)当木兰换上心爱的女装出现在将士们面前时,他们都怎样了?将士们会对木兰说些什么?
(二)来接木兰的人很多,父老乡亲都来了,木兰的亲人见到木兰会说些什么?邻居见到木兰会说些什么?每一个人心中都有好多话想对木兰说,你愿意成为他们当中的哪一个?拿起你手中的笔写一写。
出示:(父亲、母亲、弟弟、将士、邻居、过去的小姐妹……)望着( )的木兰说:“——。”
(三)小结:同学们,课文学到这里,我们记住了这一位爱国爱家的女英雄,让我们把木兰从军的故事再读一读。配乐朗读课文。
【评析:用语言描绘情境,用音乐渲染情境,让学生入情入境,为朗读感悟提供了想象的空间,并通过句式练笔激发学生对木兰的敬佩之情。】
四、布置作业
《木兰从军》教学反思 篇4
《木兰从军》是一篇历史传说故事,现在的学生对花木兰了解很少,要让学生通过故事中三件小事的简述领悟到花木兰的优秀品质,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所以,在上课一开始,我就让学生从自己认识的大将军与花木兰身上寻找不同之处,学生模糊地感知到花木兰是一位不同寻常的女英雄;还有我设计了“花木兰说服家人”这个扩展性训练,让学生揣摩花木兰的心理活动,感悟她为国为家,敢于牺牲自我的可贵之处;然后借助插图展示花木兰驰骋沙场的生动画面,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英雄的勇敢形象;最后通过引导学生比较战场上的装束和胜利回乡之后的装束,通过读表达自己对花木兰的敬佩之情。通过这一系列多向互动的情境中阅读、感悟、表达与创新,学生对花木兰的认识也步步深入,情感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但在教学过程中,我觉得有些语言组织的不是很好,语言不够简洁明了。特别是在学生回答问题错的时候或者偏题的时候,没有加以适当的引导,而是一带而过,我觉得这点做的很不好,现在想想,学生说的很多话都是上课可以利用起来的,通过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来开展教学,这样效果也许会更好。
通过这节课,我发现老师的提问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维和积极性,上课时的提问也是一门很大的学问。回忆自己听过的很多优秀老师上的课,他们提的问题,都很有价值,能让学生围绕这一中心与文本进行交流,思考和探究,这样学生的阅读能力必将得到提高。而静下来心来想想自己在课上所提的问题,发现很多都是多余的,还有点画蛇添足的味道,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重视起来的。
《木兰从军》说课稿 篇5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借助说课稿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我们该怎么去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木兰从军》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木兰从军》说课稿1一、教材分析:
《木兰从军》这篇课文是根据北朝民歌《木兰诗》改写的,是一个家喻户晓、非常经典的动人的历史人物故事。课文描写了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驰骋沙场、胜利归来的生动事迹,塑造了木兰爱祖国、爱亲人、智慧、勇敢的女英雄形象,赞扬了她尊老爱幼、自信自强、热爱祖国的优秀品质。整篇故事按事情发展的顺序,逐层展开。课文紧扣“从军”的题旨,展开从军的过程,呈现了一位女英雄形象。
二、学情分析:
《木兰从军》讲述的是一个历史人物故事,远离孩子们的实际,了解人物、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是教学的难点。低年级孩子收集资料的能力差,学习内容、认识人物,和课本进行心灵交流和沟通有一定的距离。加上文中的一些词如“文书”等词学生也比较难理解。
三、关于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
1、学会6个生字,认识3个字。联系上下文理解“焦急万分、女扮男装、年老多病”等词语。
2、初步感知课文,理解课文第二自然段。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
1、识、写本课重点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焦急万分、女扮男装”等词语。
2、通过故事感悟到花木兰英雄的形象。
难点:感悟花木兰英雄人物形象。
三、教法:情境教学法朗读感悟法、以点带面抓重点词语等。
四、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大家喜欢听故事吗?我们一起学习一个民间传说故事。题目就是《木兰从军》。板书课题
看老师写课题,你想一想题目是什么意思?谁来说“从军”就是?“木兰从军”就是?
齐读课题
过渡:想认识这位花将军吗?小兵要见“将”还得要口令。有信心拿到花将军的令箭吗?
好!先拿第一道令箭
(在学习课文之前,一定要让学生提前预习。学习课文时,以一步步解题入手,降低了理解的难度,通过“向花将军取令箭”的情景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会让学生很快进入要学的状态。)
(一)、自我演练
1、把课后生字表中的一、二类生字大声读3次。
2、把屏幕上的词语大声读2次
3、关注我们刚才读的生字、词语把课文读1次,做到读正确、不多字、不少字、努力把课文读通、读顺。
(这个环节,我让学生带着问题初读课文,在自学中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良好的学习习惯。)
过渡:拿到第一道令箭,我们来拿第二道令箭
(一)、沙场点兵
1、课文一共几个自然段?
2、抽读课文
(师生评价)
过渡:接下来我们拿第三道令箭
(二)、两军对战
1、女同学读第2字然段
2、男同学读第3自然段
过渡:就剩下第四道令箭了,第四道令箭是什么呢?
(三)、箭射靶心
1、快速默读课文,用文中的词填在横线上。
课文讲了木花兰、的故事
过渡:拿到了四道令箭,终于可以见到花木兰了。
2、出示花木兰的头像:嗨!大家好,我就是花木兰,认识大家很高兴。你们知道我替父从军时是怎么想的吗?赶快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吧!
3、抽一生读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学标出第二自然段共有几句话,并画出木兰心理活动的句子。
4、交流重点句子。
抽一生交流
“木兰见到上面有父亲的名字,焦急万分。她想:父亲年老多病,难以出征;弟弟又小,还不够当兵的年龄。自己理应为国为家分忧。
齐读这句话
“焦急万分”是什么意思?(出示红字)急什么?谁来读第二句话“一天朝廷下达了紧急征兵的文书。
师:一个马虎的官在写文书时不小心丢了“紧急”二字,你觉得这两句话的意思一样吗?
出示:
一天朝廷下达了紧急征兵的文书
一天朝廷下达了征兵的文书
追问:征不下兵,就会怎样?
情况危急,不容考虑和商量,在决定国家命运的时候,木兰怎能不急。读“焦急万分”
“征兵”是本课的生字,学习生字,(征兵变成红色)征兵是什么意思?(朝廷让他们去当兵,作为该国的子民也有义务为国出力)
过渡:在为国担忧的同时他还想到了想到了自己的家。他想到了谁和谁?学习生字“父”和“弟”(父亲和弟弟变红)
师:出示父亲的图片,这就是木兰的父亲,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老人?生:交流
板书:年老多病
出示“病”学习“病字旁”书空“病”
弟弟呢?板书:小
师:想到家中没有当兵的人选,怎能不急。读“焦急万分”怎么办?怎么办?于是她大胆的做出了一个决定就是生:女扮男装学习生字“男”并组词
看着这个词语你心里是不是出现了一个小问号?
(古代男女不平等,男的地位高、女的地位低下,容易受欺负,留在家中不出门,而木兰不但走出了家门,还有上战场,这是一个普通女子能做到的吗?现在出现在你眼前的是一个怎样的花木兰?
生:交流爱国、尊老爱幼
师:平常人难以想到、做到的,花木兰却敢做敢想,这样的人就被成为“英雄”
师:再读第二自然段感受花木兰的英雄形象。
师:来到前线,花木兰的表现怎样?下节课继续学习。
(此教学过程我先检查了自学效果。整体感知了课文。接下来的讲读课文,我不再讲教学的全过程,只挑重要的部分来讲一讲:我认为,低年级教学中,识字写字、词语句子的练习还是重点,所以在学习课文中,对字词的.练习不可少。课件中设计了字词的训练。并在教学中进行了随文识字。刚才说到要让学生通过故事感悟到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本节课我主要和学生学习第二自然段,那么怎么把握好重要之处让学生进行感悟呢?我认为首先要注重词语的提炼和理解,然后要抓住句子,通过朗读,进行想象,进一步理解。我在教学二自然段时,围绕“花木兰为什么去从军”看图、思考、朗读、感悟。在这个小节中,抓住“紧急”、“焦急万分” “理应为国为家分忧”、“女扮男装”等词语感悟木兰的尊老爱幼、为国为家。)
(四)、书写生字
1、描红6个生字1次
2、练习本上仿写一个
3、展示2生的作品。
(培养孩子良好的写字习惯和提高孩子的写字能力)
四、拓展训练、放眼航海:
1、用“因为………所以………”的句子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课文有一个留白的地方,没有写人物的语言,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
对话填空。
(在理解了木兰的心理活动的基础上,让学生展开想象,在这里,要拓展“说服了家人”的具体内容(这也是本课后面的一个练习题),这是这节课的一个特色。家人包括:父亲、母亲、弟弟。他们都不同意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为了说明木兰是怎么说服家人的,要先设置一个场景,家人们是怎样阻止的,木兰又是怎样说服的,要根据人物的身份,想象出适合特点的语言。通过这样的实践,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还为课后练习写话打了基础,让学生知道了该怎样去写。以上是我这节课成功的地方。)
五、教学反思:
本课设计以情景教学为主,凸显字、词,在教学中方法不灵活,课堂评价语言缺乏,时间把握不妥。
《木兰从军》说课稿2一、说教材。
《木兰从军》是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这一课是一篇历史传说故事。讲的是古代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事,赞扬了花木兰尊老爱幼、热爱祖国的优秀品质。本文情节生动、形象鲜明,是一篇培养学生阅读、思考及想象能力,进行道德品质教育的好教材。
二、说学生。
二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但爱表现,常凭兴趣做事。在教学中若能灵活运用电教媒体,通过动画游戏等手段传授知识,学生将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说教学目标。
针对教材特点和二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位为: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花木兰尊老爱幼,自信自强,热爱祖国的优秀品质。
其中,目标1、2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四、说教法。
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课文内容,我将在教学中采用各种电教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学后说,说后做,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来动脑、动口、动手,获得新知。
五、说教学程序。
兴趣是诱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强大动力,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才能变被动为主动,变厌学为乐学。这一课时,我设计了四个环节。
一、激趣导入。
1、说起英雄,你们会想起谁?
2、我们今天来认识一位英雄,播放《花木兰》动画片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大家想知道刚刚看到的这位英勇的将士是谁吗?想知道关于她的故事吗?
4、出示课题,解题“从军”一词的意思。
二、自读课文,了解大意。在这一环节中,我将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读课文,在自读中自学生字,了解课文大意。
三、检查反馈,整体感知。在检查朗读的过程中,对文中“征兵”、“燕山”、“年龄”、“将士”“将军”等易读错的字词予以关注指导,并指导学生读好长句的自然停顿。在朗读的同时,运用多种方法指导学生理解部分词义。
本文共有四个小节,二小节是教学的重点。
首先,教学第一小节课文时,我将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抓住一个“女”字,初步让学生模糊地感受到木兰是一位不同寻常的英雄。然后设下疑问:在当时的社会制度下,女的是不能从军的,而木兰怎么会去从军,成为一位女英雄的呢?让学生带着疑问积极地进入第二小节的学习。
教学第二小节时,我首先组织学生自读课文后,围绕问题“花木兰为什么去从军?”展开交流。随机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感悟各句句子,并进行朗读的指导。第一句中我将抓住“经常”一词引导学生联想当时北方战事不断,百姓流离失所的危急情况。从而顺势就理解了第二句中的“紧急”一词。在第三、四、五句的教学中,我准备引导学生谈谈什么叫做“焦急万分”,木兰为什么焦急万分?理解木兰的想法,弄清木兰替父从军的原因,(板书:替父)从而感受到木兰爱家爱国(板书:爱家爱国)的优秀品质。紧接着,我将结合第六句话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一个语言拓展训练:说说木兰的家人会怎样劝阻木兰,木兰又是怎样说服家人的?相机进行合理地指导点拨。然后引导学生读好相关的句子,读出木兰替父从军的坚定的决心。
教学第三节时,我着重引导学生抓住“披战袍、跨骏马、渡黄河、过燕山”这组短语和其中的四个动词“披、跨、渡、过”,让学生读一读,谈谈体会,让学生感受木兰越马横枪、英勇善战威武形象,(板书:英勇善战)并通过想象谈话:木兰在征战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她是怎样克服的?进一步体会木兰征战中的艰辛与这“赫赫战功”的来之不易,激发学生的敬佩之情,最后将自己的感受用读表达出来,边读边想象画面。
课文的最后一小节的教学中,我将结合课文插图,着重抓住“惊讶”一词,引导学生感受将士们为什么惊讶,顺势将“英勇善战”和“文静俊美”的花木兰进行比较,此时一股深深的敬佩之情一定会在学生心中油然而生。
学完课文后,我将以一个句式训练:“木兰是一位的女英雄。”让学生结合对课文的理解将句子补充完整,表达情感,内化文本语言。
最后,让学生情感充沛地朗读全篇课文,我认为也必不可少。
六、板书设计。
爱家爱国
木兰从军
(替父)
《木兰从军》说课稿3尊敬的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说的是苏教版第四册《木兰从军》第二课时的教学情况,现在我以《信息技术,让低年级语文课堂“活”起来》为题向大家做个汇报。
一、解读教材、分析学情——为学生架设通向文本深处的快速通道。
《木兰从军》是根据北朝民歌《木兰辞》改写而成的。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知识储备尚不完善,对历史故事发生背景了解甚少,缺少对文本进行想象的素材,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我在设计本课教学时,以扎实语文基本功为前提,找准信息技术与文本教学的最佳整合点,为学生提供多元的信息资料,引领学生反复触摸文本语言,从而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略)并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略)。
二、准确诊断、有效实施——以信息技术作为深入文本的有力支点。
本节课的教学环节如下:①字词复习;②抓住关键词语“理应”,理解词义,设置核心问题:“木兰应不应该去从军?”激发阅读兴趣;③品读课文:抓住重点词语和句子,感悟木兰是一位热爱祖国、尊老爱幼、英勇善战的女英雄;④拓展延伸。
下面,我重点说说几个整合点。
1、创设情境——“活”化经验表象,走进文本世界。
(整合点诊断):木兰从军的原因,是“被迫”还是“自愿”?木兰是一名看似柔弱的女子,却身陷“国之忧”、“家之忧”的双重矛盾之中。父病弟小,“家之忧”自然不难体会;但要理解万分紧急的“国之忧”对学生来说有一定困难。如若单纯地由老师说教讲解,形式枯燥,也不符合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
(整合策略):因此,我借助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打开了一条时空隧道,提供了丰富可感的视频资料,配以生动的解说,让学生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再结合课文朗读,木兰甘愿女扮男装、为国为民的高大形象,在学生的头脑中烙下了一道有形的印痕。
类似的环节还有:借助古文,播放可视、可听的资料,帮助学生体会木兰在军旅途中经历的千难万险。
(实施要点):值得一提的是,使用多媒体的同时,我适时示范、讲解与补充,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文本,在读中感悟文本语言的精妙,吮吸文本中的人文素养。
(效果检视):事实证明,课堂上我们的学生有所观、有所思、有所感,不知不觉走入文本深处,感受到主人公的可敬可爱,自然也读得好、悟得准、说得棒。
2、增强交互——“活”化主体意识,提高语言素养。
(整合点诊断):“木兰从军前说服家人”这一环节既是深度感知人物形象的过程,又是进行言语交际和表达能力的训练过程。如何激发学生主体意识,促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思想碰撞和灵感迸发呢?
(整合策略):我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交互选择功能,让学生自由选择说话对象,进行角色扮演。父亲、母亲、弟弟的语言是课件中预设的,既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语言范例,又避免了对话时的重复和雷同。交流对象明确,言语内容要求明晰,提高了训练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操作要点):这一过程中信息技术的支持,创设了多种言语对话的情境。我及时对学生的表达情况作出了恰当的评价与完善,这样充分发挥了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优势,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意义建构——“活”化记忆储存,建构英雄形象。
(整合点诊断):在深刻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让学生欣赏豫剧名段《谁说女子不如男》,并进行相应的知识拓展。如何解决拓展内容的宽泛性与教学时间的有限性这对突出的矛盾呢?
(整合策略):我再次寻求信息技术支持,充分发挥它快速便捷、选择自主、信息丰富的功用。此时学生头脑里已深深印记下“女英雄”花木兰的伟大形象,这时启迪他们说说头脑中已知的女英雄,让学生利用多媒体自主点击最想了解的女英雄,丰富对英雄人物的记忆储备,获得更为深刻的情感体验。
(效果检视):这一环节中,借助信息技术进行价值意义的构建,学生兴味盎然,学习英雄精神的决心油然而生,目标达成水到渠成,了无痕迹。
三、教学反思
总之,在这节课的教学中,传统教学方法与信息技术手段相辅相成,交相辉映,信息技术手段有效地融合在文本解读、言语训练与意义建构之中之中,“活”化了语文课堂教学,达成了语言发展与精神成长的统一。
四、实施剪影
木兰从军 教学设计 篇6
一、教学目标:
1.在第一课时熟读课文、理解词语的基础上,学习课文,认识喜爱花木兰这个人物。
2.树立花木兰爱国爱家,英勇善战,聪明智慧的形象。
3.喜爱花木兰这个故事,能主动将故事较完整的讲给别人听。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树立花木兰爱国爱家,英勇善战,聪明智慧的形象。
难点:抓住重点词句,通过朗读感受,体会花木兰的形象。
三、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
1.初读课文,把课文读流利。
2.读准生字词语,理解部分词语意思(征兵 前线 战袍 昔日 文书)。3.介绍课文时代背景。4.学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引入课题 :昨天,我们认识了一位古代的女英雄(示图),她的名字叫……(齐说:花木兰)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2课(生齐读课题)。
2.复习字词:首先,让我们来复习一下课文的词语。
二、学习第二段
1.过渡:理解“理应”一词。
①(出示“理应”一词词卡,生读词)上节课,我们在学习课文质疑的时候,有不少同学提到了这个词语的意思不理解,②这个词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应”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应当)
③那么“理”是什么意思呢?谁能组个词?(理由 道理
物理 地理)
④在这里哪个词语放在这个解释里最恰当呢?
⑤对,理应的意思就是:道理上应该做这件事。
⑥今天我们又学会一种理解词语的方法,那就是分解词语,给单个字扩词的方法来理解词义。
2.不因:那么,木兰作为一个女子,在当时到底应不应当去从军呢?(有不同的声音。)好,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的第二小节,边读边思考这个问题。
评:“理应”一词,抓住文章主线,一条线非常清楚地下来,让听者明白,木兰从军应不应,应的理由是什么,不应的原因又是什么。
①首先,让我们来说说木兰不应去从军的原因是什么?
a 木兰是个女的,女的没有力气,怎么能打仗呢?像这样打仗的事,都是男人做的。上战场那么苦,木兰又是个女的,还有很多困难,很多不方便,木兰怎么克服啊!(身体弱 无训练 胆子小 力气小)
b 当时社会,女子是不能够从军,如果她去从军了,被皇帝知道了是要杀头的。不但木兰一人遭殃,全家都会受到处置。(女子不出门 地位低下 皇帝知道砍头)
c 朝廷让木兰去当兵了吗?哪里读出?(出示:木兰见到上面有父亲的名字。)
师:对,朝廷根本就没有让木兰去当兵,文书上写的明明就是父亲的名字。从当时国家法制来讲,花木兰是个女子,不能去从军,从身体条件来说,木兰是个女子,也不适合去从军,与男儿对抗。可木兰仍然要去从军,她觉得自己理应为国为家分忧。
②因:(出示:木兰觉得自己理应为国为家分忧。)
a 那么国之忧又是什么呢?(一天,朝廷下达了紧急征兵的文书。)
(示词:紧急)师:紧急是什么意思?朝廷在什么情况下,才会下达紧急征兵的文书呢?(敌人打进来了,群众要奋起反抗,缺少战士。)
如果没有人打仗,等待我们的将是什么?(战争会失败,敌人将入侵我们的国土。)
如果敌人打进来了,会有怎样的后果?(国破家亡,人民生命受到威胁。)
没有大家怎会有我们小家,国家现在到了生死存亡的重要关头。
你能读出当时情况的紧急吗?(指名读)
b 家之忧是:父亲年老多病,难以出征;弟弟又小,还不够当兵的年龄。
(父亲年老多病,弟弟还小。)如果父亲或者弟弟去打仗会怎样?是阿,父亲年老,弟弟年幼,他们无法承受战场上激烈的战争。可是此时此刻,国家正处在危难之中,家里除了弟弟,父亲,家中就无可当兵之人了!
3.感受焦急 师:面对着国忧与家忧,木兰此时的心情怎样?(焦急万分)
师:“焦”下面是什么偏旁?此时木兰心里就像----一把火在烧啊!你能读出木兰此时焦急万分的心情吗?(听出了你的焦急,听出了你为国为家担忧的心情!)
4.体会“理应”:国家有难,匹夫有责,木兰虽是一个女子,仍有一颗报效国家的忠心。所以木兰觉得自己(理应为国为家分忧)。
父亲年老,弟弟年幼,木兰虽是一个女子,仍有一份保卫家园的责任。所以木兰觉得自己(理应为国为家分忧)。
5.角色扮演:当木兰把自己的决定告诉家人的时候,家中的父亲、母亲、弟弟又怎会舍得让家中唯一的女儿,唯一的姐姐去从军呢?他们都极力劝说木兰,木兰又会怎样去说服家人?
父亲说:“木兰,征兵文书上有我的名字,理应我去从军。”
木兰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母亲说:“木兰,你是一个女子,怎么能去从军呢?征兵的人是不会同意的!”
木兰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弟弟说:“姐姐,我是男子,应该我去从军。你身体又柔弱,怎么能上战场打仗,对抗敌人呢?”
木兰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塑造形象 此时,你认识了一个怎样的木兰?(指名说)
7.经典重现:于是,木兰说服了家人。女扮男装,替父从军。人们把木兰从军的故事,写成了一首《木兰诗》,诗中是这样描写这一段。师配乐朗读《木兰辞》片段一。
评:对教材的大胆处理,体现了教师对教学的思考和钻研。
三、学习第三段
过渡:木兰告别了亲人-----披战袍,跨骏马,渡黄河,过燕山,来到了前线。(引读)
1.让我们一起陪同木兰去往前线。(齐读)
2.老师这还有一句话,也是描写木兰前往前线的句子。(指名读)哪句好?你从中读出了什么?看,这四个(--)字用的多妙啊!让我们看到了木兰身披战袍,足跨骏马,英姿飒爽的样子。面对波涛滚滚的黄河,木兰无所畏惧;面对高耸入云的燕山,木兰勇往直前。今后,在我们的写作中也要注意恰当的运用词语,这样能够更好地帮助我们塑造人物的形象。让我们再来品味这段文字。(再读)
3.在“多年的征战”中,木兰在战场上一战就是多少年啊,(12年)她为国立下了……出示词语“赫赫战功”。再读。(齐读板书词语)什么叫“赫赫战功”啊?(指名回答)那么,木兰在战场上取得什么样的成绩才能被称为“赫赫战功”呢?(指名说)
4.再塑形象:花木兰呀花木兰,你太了不起了,你一个女子,在战场上却百战百胜,取得了和男子一样甚至比男子还要了不起的成绩。真是巾帼不让须眉!此时,你又看到一个怎样的木兰,能动情地说一说吗?
5.经典重现:师配乐朗读《木兰辞》片段二
四、学习第四小节
过渡:木兰对于这一切的赏赐,她什么也不要,她要——回到家乡。(板书词语)
1.看图想象: 看,将士们都来看望她,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他们现在的表情吗?(惊讶)他们有着怎样的神情?做出什么样的动作?又会惊讶的说些什么?你能学一学吗?
2.揭开谜底:引读。是呀,谁也没想到,昔日的——(引读第二句)
3.经典重现: 师配乐朗读《木兰辞》片段三
评:听完这一课的教学,禁不住被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思路拍案叫绝。如不是坐在课堂亲耳所听,请眼所看,真不敢相信这是二年级的学生。或许有的教师会产生疑虑,这些诗小孩子能懂吗?其实利用课外阅读的时间,全班学生都能背诵了,诗文成为了课文最好的拓展与注解。这一课的精彩及成功之处,我认为在于教师能对课外阅读教材和书本教材进行有机的结合,从而更形象、生动的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语句。因此课外阅读对学生课内阅读能力的提升起到积极的作用。我也期盼能看到更多的这样巧妙的教学设计。
五、总结全文
1.花木兰女扮男装,征战沙场12年,为国立下赫赫战功,胜利归来,她放弃一切,只要回到家乡。每当人们提起花木兰,都会想到她是我国古代的一位……女英雄!从这位古代的女英雄身上,我们能学到什么呢?
2.师小结:从古至今,英雄有很多,但像花木兰这样坚毅勇敢,机敏活泼,热爱亲人又报效国家,不慕高官厚禄而热爱和平生活的女英雄,却少之又少,所以木兰的形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木兰的故事也流传千年。和它一样流传至今的还有一首辞,名叫《木兰辞》。也是我们在学习课文中反复提到的,木兰辞也叫木兰诗,是北朝的一首民歌,是北朝文化中一个璀璨的明珠。
3.让我们在《木兰辞》朗读中,结束这一课。
4.课后作业:课后,和老师、同学、家长一起读读《木兰辞》。
板书:
木兰从军 女扮男妆 赫赫战功 回到家乡 理应 焦急万分 惊讶
教学后记
《木兰从军》改编自南北朝叙事诗《木兰辞》,其诗文平白如话,其诗作刻画细腻,我将诗歌与课文作了对照,发现课文中的要点在诗文中均有详尽铺陈,于是我设计了将诗文与课文对照学习的环节。在教学第二课时以一个问题统领,即“木兰应不应当去从军?”学生读完课文后用文中的词语归纳木兰的应用形象:为国为家分忧、英勇善战、文静俊美。
根据学生的归纳,我相机出示了课文中相关的句子,然后启发引导,告诉学生在《木兰辞》中也能找到相应的句子和词语。接着出示相关诗句,比如,在教学“为国为家分忧”这一优秀品质时,我出示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这段诗文,简单解释“市”就是买,然后让学生找出哪个字特别表现出木兰高尚的自我牺牲精神,学生找到了“愿”,这样的心甘情愿,正说明了木兰为别人着想,爱国爱家,忠孝两全。
而为了凸现木兰的英勇善战,我除了教学生品味文章中一连串的动词,还以“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的诗句作为补充,让学生领悟木兰“渡黄河、过燕山”,不远万里去向边关,更在“关山度若飞”中感受到军情紧急,木兰是马不停蹄地奔赴战场的。带着这样的理解再读那一连串动词,学生读得更有气势。至于英勇善战这个词,我让学生根据“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展开想象,学生想象到寒气透过兵器冻僵了人的手,冰冷的阳光照在兵器上,反射出来的光芒又照在盔甲上,一片肃杀;更联想到百战死说明木兰很聪明,才能死里逃生,甚至立下许多战功成为壮士。
木兰再次从军 篇7
我催她快点,她说急什么,就是花木兰姐姐,退伍后也是要“对镜贴花黄”的。
女生就是麻烦!木兰也一样。
女生怎么啦,不准你污辱女领导。要是我娇姣生在古代,肯定也是位军中巾帼,一定好好治治你这种男生。
哎哟,你饶了我吧。要是让你去带兵打仗,那大魏国可就完啰。
别小瞧女生嘛,我从军就以我娇姣的身份去,不学木兰姐那样女扮男装,不过他们得拜我为将军。就凭我的魅力,一定能得到大家的拥护,彻底击溃敌人。
先别说打仗,你当了女将军,随行的物品肯定比别人多十倍。首先要为你准备一顶轿子,你想啊,一个女孩子整天在马上,双腿变成了外八字可不雅观。还得准备一个移动厕所,你总不能当着男下级的面,动不动就往树林子里钻吧,何况有的地方还都是平原。
娇姣盯着我,眼睛比平时大了一倍。不管她,接着说:
千里征战,每天风吹日晒的,又要经过沙漠无人区,总不能对不起这张脸吧。所以防晒霜、防晒乳什么的是必不可少的。当然,眉笔、睫毛膏、粉底、腮红、唇膏、指甲油也都缺不得。四季的衣服,露肩的、露背的、露小腿的、露大腿的都要带上,低胸的战袍不算,那是诱惑敌人用的。另外,你那些漂亮的帽子、发卡、围巾、丝帕、首饰和大大小小的镜子也不能少,这样怎么也得装几十个大箱吧?
嘁,我不会少带一些呀。娇姣的嘴角挂着不屑。
不能少的,它们和你“同行十二年”,直接关系到你的形象。对了,还有你的那只京叭儿,它可一天也离不开你。那些一车车的话梅、糖果、奶油瓜子、新鲜蔬菜和水果也要带上,不过,我看一车的黄瓜只够你敷脸用。真不敢想象如此浩荡的大军是什么样子,胡人见了一定会以为你是前来和亲的魏国公主。
娇姣气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像只阳光下的小猫咪。
行军打仗,洗澡也是个问题。你总不能天天享受日光浴和北风浴吧,黄河的水太凉你也受不了。所以要有个专用的水车和小锅炉,以备不时之需。
娇姣开始用她的粉拳狠狠地捶我。
我忍着痛继续说:第二天一早,你正在帐篷里调脂弄粉,就听到胡人在外面叫战,便手执月华宝剑前去迎战。胡人一见你就哈哈大笑,说魏国真是没人了,叫个女人出来打仗。还是回家喂奶去吧!你一听就不高兴了,忙问属下我有那么老吗?我的身材变形了吗?没人敢吱声,你便张牙舞爪地冲上去,要把那胡人的脑袋割下来。可没曾想宝剑一碰敌将的双锤便折了,原来你为了漂亮,把剑铸成了镂空雕花的,还镶上了宝石。正在危急之时,一帅哥拉弓射箭,把那胡将眼睛射伤,才让你脱离险境。那帅哥正是我。
就你,有那本事吗?娇姣的嘴角夸张地撇了撇。
晚上,你召集副将们开会,商量克敌对策。一位老将主张让少量军士在阵前惑敌,另派大军从黑头山侧面行进,沿小路入驻山隘,攻敌不备。另一位偏将却认为敌人驻黑头山多日,很有些倦怠,我军可以在夜间对敌营偷袭放火,一定能锉其锐气,甚至速战速决。老将说胡军警惕性很高,不可莽行。偏将说兵贵神速,今晚就应该行动。
这真是让你左右为难,于是你背过身去,取下头上刚采的野菊花,轻捻花瓣,默念着:老将说得对,偏将说得对;老将说得对,偏将说得对……众将晕死!
《木兰从军》教学随笔 篇8
师:现在老师来做木兰的家人,你们是一个个木兰,谁来说服我。
(弓背咳嗽)父亲:“木兰呀,还是让爹这个老头子去吧。你还年轻可不能去送死呀。”
生:爹,你年纪那么大了,又一直在生病。你瞧,我的身体多健康呀!
(伤心地流泪)母亲:“木兰呀,你可不能去呀,战场上都是男子,你怎么抵抗得了他们呢?娘怎么舍得你一个女孩子家上前线去呢?现在,我去跟官府说,咱不去了。”
生:妈妈,你也知道父亲年老多病,弟弟还是个孩子,他们都不能去当兵,但是现在我们的国家一直都在打仗,非常需要人去当兵。虽然我不是男人,但是我不会让你失望的。您就让我去吧!
弟弟(撒娇):“姐姐,不要去,你去了谁教我念书,谁陪我玩呢?”
生:弟弟,你在家要好好听话,等姐姐征战回来,我们就能过上安定的日子了。
……
教学中我还借助自制课件展示花木兰驰骋沙场的生动画面,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英雄的勇敢形象;最后引导学生去表演将士们探望身穿女儿装的花木兰的动人一幕,从演中去体会人们对花木兰的钦佩之情,并以口头表达的形式让学生表达自己对花木兰的敬佩之情。这样,通过在一系列多向互动的情境中阅读、感悟、表达与创新,学生对木兰的认识步步深入,情感进一步得到升华。
二下语文木兰从军教学实录 篇9
师:这节课老师要和你们一起学习《木兰从军》,来,伸出你们的小手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板书课题)字写的要端端正正,做人也应该这样。
齐读课题(进行齐读指导。)
师:看到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生1:木兰是谁?
生2:木兰去哪里从军?
生3:木兰为什么去从军?
……
二、读文识字,理解词义:
师:好,现在就带着这些问题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
生:问同学、问老师、借助拼音、查字典等。
师:这些都是很好的识字方法,,现在就用你们喜欢的方法认读生字、读通课文。
(学生按要求读文识字。)
师:通过读课文,这些问题你弄明白了吗?
学生读文后谈自己解决的问题:
生1:我知道了木兰是谁?木兰是古代的一位女英雄。
生2:我知道了木兰去哪里从军?她去边疆打仗去了。
生3:我知道了木兰为什么去从军?因为爸爸年老多病,无法出征;弟弟年幼,还不到当兵的年龄。为了国家应该去打仗。
生:……
师:你们真棒!这么短的时间就解决了这些问题,那词语认识了吗?
(学生齐答:认识了。)
师:你们看!(出示带有拼音的词语)谁会读?
(指名学生读。)
师:(出示去掉拼音后的词语。)现在还会吗?
(学生争先恐后的举手。)
师:都想读,那我们玩一个“开火车”的游戏吧,每一竖排就是一列火车,看哪列火车先开起来?
(指一列火车。)
师:全读对了,“优秀火车队”的称号奖给你们!
(再开两列。)
师:这些词语你们都会读了,那有没有不懂的?
学生提出不懂得词语,共同理解。
生:老师我不知道“一身好武艺”是什么意思?
师:谁知道?(指名回答)
生2:“一身好武艺”就是有一身好功夫。
生3:就是他的功夫特别好。
师:说的对!现在我们都来读一读含有“一身好武艺”的句子,(学生读)想:木兰有“一身好武艺”他都可能有什么武艺呢?
生:骑马、射箭、摔交……
生1:老师我不知道“战争”是什么意思?
生2:老师我知道,“战争”就是两个军队在一起打仗。
师问生1:你对他的回答满意吗?
生2:点头。
生:“一份公文”是啥意思?
师:“一份”懂吗?(懂)现在我们就来突破“公文”。谁知道?
生1:“公文”就是皇上给木兰家来的一份文件。
生2:是政府给他家来的一份通知。
教师给予肯定:你说的对,只不过当时不叫“政府”,而是“官府”。你们想一想这份文件上写的是什么?
生:就是让木兰的爸爸去打仗。
生:老师啥叫“代替”呀?
师:你不知道啥是“代替”,没关系,我们放在课文中理解,都找一找“代替”所在的句子。
(学生读“代替”所在的句子。)
生:老师我知道什么是“代替”了,就是应该木兰的爸爸去,现在木兰替爸爸去,这就是“代替”。
师:对了,还有不懂的吗?
生:“战袍”我不懂。
生1:老师我知道,就是打仗时穿的衣裳。
师:我们看!(出示图片)这就是花木兰穿上战袍装扮成小伙子的样子。
生:“持续”是什么意思?
师:我们来读一读带有“持续”的句子。
(学生读句子。)
师:现在谁知道了?
生1:“持续”就是从开始打,到结束,一直打了十二年,中间没停过。
生2:我认为他说的不对,没听过,那士兵们不吃饭,不睡觉。
生3:像吃饭、睡觉这肯定得进行,但其他时间就是打仗。
生4:仗打了十二年,得死多少人啊!
师:现在“持续”是什么意思,你们明白了吗?
(学生齐答:明白了。)
师:这里还有一个词语,“立了大功”是什么意思你们知道吗?
生1:“立了大功”就是打了很多胜仗。
生2:“立了大功”就是杀死了很多敌人。
师:说的很好,还有不懂得词语吗?
生:“探望”是什么意思?
师:谁知道?
生1:“探望”就是“看望”的意思。
师:对!古时候,“探”就是“看”的意思。你们还能用它组个词语吗?
花木兰从军教学设计、说课、反思 篇10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
2、能在情境中展开合理想象,扮演木兰如何说服家人,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3、体会文中动词的准确用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学设计:
一、复习词语,走近花木兰的故事 发生战争
紧急征兵
替父从军 告别亲人
前线征战
赫赫战功 胜利回乡
脱下战袍
文静俊美
1、看看这些词语,你们还认识吗?学生读词语。
2、你能用上这些词语来说说花木兰吗?
师过渡:花木兰生活在南北朝时期,在那个年代统治者为了不断扩大自己的疆土,急需兵力,年轻的、年老的,纷纷被抓去当兵作战。所以,学生读:那时候,北方经常发生战争。(出示:第二自然段内容)
3、国家!国家!国之不平,家又何以能够安宁。请同学们打开语文书,细细读一读这一自然段,边读边思考,木兰这家发生了什么事?
二、品读第二自然段,体会木兰为国为家的豪情晚装。学生读第二自然段 预设:
生:木兰的父亲年老多病,难以出征。师点评:心有余,而力不足,难!生:朝廷下达的命令又无法违抗。师点评:违抗朝廷命令,重则诛杀九族,难!
1、是呀,实在是一个“难”字了得。所以木兰,出示“焦急万分”。焦急是什么意思?还要加个万分,可见事情实在是令人担心。
2、谁愿意来感受一下木兰的这种焦急万分?(指名读)是呀,父亲年迈,弟弟年幼,但这个征兵文书又非常紧急,还有谁来读一读。(指名读读)
3、木兰仅仅是为父亲为这个家焦急万分吗?她是为了谁?请同学们一起读一读这一自然段。
预设:生:我觉得不仅为家,也是为国。师:从那个词语中可以看出? 生:理应。
师:什么叫“理应”? 生:理所应当。
师: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木兰觉得自己理应,学生读“为国为家分忧”。
4、于是,她毅然觉得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可是,家人会同意吗?(不会)那木兰,你们该如何来说服你的父亲、你的母亲、你的弟弟呢?请你和同桌两人,一人做木兰,一人做木兰的家人,召开一次家庭会议。(出示家庭讨论图片)预设情境:作为一家之主的父亲首先开口了:“你一个女孩子,怎能从军?万一被发现,这可是欺君之罪呀!还是我去,大不了,我这把老骨头战死疆场,也算是为国捐躯!”
生:(木兰)父亲,您可是咱们家的主心骨,您一定会健康常寿,我去替您从军,说不定还能立下战功呢!(学生试说服“父亲”,感受木兰对父亲的尊敬)
“你既然打定主意要去,为父也不好说什么了。”
弟弟听后立马跳了出来:“姐姐,不要去,我舍不得你。应该我去的,我现在是家中的男子汉,让我去吧。父亲、母亲还需要你照料呢!”
生:(木兰)不,弟弟,还是我去!姐姐学过武艺,你难道忘了吗?别担心!我会小心的。你在家好好侍奉父亲、母亲。家里就靠你了。(学生试说服“弟弟”,体会木兰对弟弟的爱护)
“那姐姐你一定要早点回来啊,我在家会想念你的。”
此时一直在旁轻声哭泣的老母亲再也忍耐不住了:“女儿啊,你可不能去,战场上都是男子,你一个女儿家,有很多不便之处啊!你们都别去了,我们找那个大官说说情,咱们家情况特殊!还是让我们一家人安安稳稳地过好咱们自己的日子吧!”
生(木兰):母亲,我从小练功习武,身体强壮,不怕他们。您就放心吧!现在的情形您也清楚,我们的国家都快没有了,我们的日子还能安稳吗?我会保护好自己您就让我去吧!
“儿啊,你说的也是,那你就去吧,只是战场不比在家一定要好好照顾自己啊,我和你爹在家等你回来啊!” 师总结:木兰的一席话激励了家里的每一个人,无奈之余,只能作罢。从这一小节中,你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花木兰?让我们再次来感受一下木兰的孝心、木兰的爱幼、木兰想为国为家分忧之情。板书:为国为家
三、品读第三自然段,感受木兰战功赫赫的英勇形象。
1、于是木兰,引读第三自然(出示图文)
出示图:这就是告别了亲人的木兰,引读,她披战袍,跨骏马,渡黄河,过燕山,来到了前线。
2、你能把这四个一个字的动词,变成两个字的动词吗?
出示:木兰告别了亲人,战袍,骏马,黄河,燕山,来到了前线。
4、你觉得这里用两个字的动词好,还是用一个字的动词好呢?说说理由。
5、那你能来读好这句话吗?也可以加上动作来读这句话。
6、这就是来到了前线的木兰,出示视频短片:木兰征战场面,你看到了什么? 预设:
生:我看到了花木兰在战场上奋力杀敌的情形。
生:我看到了她带领讲师们渡黄河时,面对波涛汹涌的黄河,她不畏艰难。师点评:真是一位勇敢的战士。
生:我看到了她带领将士们过燕山时,累得只能在草丛中休息。师点评:不怕辛劳。
生:我看到了她们过燕山时,碰到猛兽,奋勇对付。师点评:真是一个英勇无比的人。
7、师总结:就这样,她在外征战了十二年,凭着她的机智、凭着她的勇敢,坚持到底,她为国为家立下了“赫赫战功”,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和信念啊!齐读,第三自然段,让我们一起再来感受一下。板书:赫赫战功
四、阅读第四自然段,完善木兰崇高无比的英雄形象。
1、师过渡:多年征战,国家日趋安宁,木兰要求返回故乡。木兰胜利回乡后,生读:脱下了战袍,穿上了心爱的女装。此时,父亲、母亲、弟弟,还有她的同窗好姐妹们,又会对她说些什么呢? 预设: 父亲:我的女儿呀,你真是比男子还英勇。
弟弟:姐姐,我真佩服您,以后等我长大,我也要去当兵,为国为家献力。母亲:孩子,你真是我们家的骄傲。
好姐妹:木兰,你真勇敢,虽是女子也能为国出力,为我们女子争光。巾帼不让须眉。
2、木兰回乡后,将士们也前来探望她,这才惊讶地发现,昔日英勇善战的花将军,竟是位文静俊美的姑娘。个个啧啧赞叹。
师总结:是呀,连每天跟木兰生活在一起的战友,都无法相信如此英勇善战、如此豪情万状的将军,竟是一位文静俊美的姑娘。读到这儿,同学们,花木兰除了非常有孝心、非常愿意为国为家分忧,她还是一位怎样的人?
预设:学生说到木兰英勇善战的人。师随即点评:花木兰能为国英勇斗争,立下丰功伟绩,所以人们称这样的人是“英雄”。板书:英雄。因为她是女子,更被世人所传颂为“女英雄”。板书:女
3、回归课文,用朗读表达敬佩之情。
让我们用朗读来表达一下对女英雄花木兰的赞美!齐读课文。
五、品味人物形象,进行课外阅读推荐。
1、花木兰的英雄事迹流传千古,家喻户晓,被人们津津乐道,更被文人写成了辞,名字叫《木兰辞》,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多媒体出示:木兰辞)
2、学生跟读木兰辞
六、教学生字
教学“胜”“利”两字,左右结构,形声字 板书设计:
12、木兰从军
为国为家
赫赫战功
木兰从军(范文模版) 篇11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木兰为什么要替父从军,感悟木兰爱国爱家、孝敬父母的优秀品质。
3、想象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用几句话写下来。【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的优秀品质
2、引导学生利用课文中的“空白”发挥想象,加深感悟人物形象。【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看图比较,导入课文
1、看看这两幅图,比较一下有什么不一样?
2、这两幅图其实是一个人,就是我们课文的主人公(花木兰)板书:木兰
3、能用一些词语来说说这两个不同的花木兰吗?
4、看到花木兰前后这么大的变化,老师心里产生了一个大大的疑问,你能猜到吗?
5、是啊,为什么一个文静俊美的姑娘会变成英勇善战的将军?(为了替父从军)
6、这节课我们就继续学习第12课:木兰从军 板书:从军
二、精读第二自然段,感受木兰为国为家的英雄形象
1、打仗一直都是男人的事情,花木兰为什么要替父去从军呢?默读课文第二小节,用最快的速度找出答案。如果你找到了,就请坐端正,用眼神告诉老师
(再到前面去找找,看看国家发生了什么事情需要他们去当兵呢?)
2、“那时候,北方经常发生战争。”
让我们把目光聚集在“经常”这个词上,你读懂了什么? “发生战争”意味着死很多人,“经常发生战争”呢?
怎样才能读好这句话呢?(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能教教她应该怎么读吗?是啊,战争很频繁,经常要重读。你还突出了战争,我们好像真的看到血流成河。不能再打了,国家快没了。)
3、边境告急,国家危难,朝廷只好下令征兵。出示:“一天,朝廷下达了紧急征兵的文书。” “紧急”告诉我们什么?能用你的朗读来告诉大家情况非常危急吗?(真急啊!前线需要立刻增援!征兵这件事刻不容缓!)
4、木兰看到征兵文书后,有什么感受?(焦急万分)出示:“木兰见到上面有父亲的名字,焦急万分。” 请你把这个句子换成“因为 所以。”的说法 你还会这样说吗?“木兰 是因为。”
我们以前也学过一个词是说急的,是什么? 不过焦急比着急还要急,急得心里都冒火了,发焦了。谁会读?
现在这个焦急不是一分两分,也不是十分,而是万分。谁再来读?(连表情都是那样着急)把焦急万分放进句子,连起来读。
5、木兰到底愁什么?(父亲年老多病,难以出征;弟弟又小,还不够当兵的年龄。)出示:“她想:父亲年老多病,难以出征;弟弟又小,还不够当兵的年龄。” 这句话是木兰心里想的,是她说给自己听的,读的时候声音可以轻一些。即然这样,那就都别去了,成吗?为什么?(国家在危难中)
6、就在国家危难,全家忧心忡忡之际,木兰做出了什么决定? 出示:“自己理应为国为家分忧。”开火车读
把理应换成其他的词语。请你代替木兰把她的决定读出来。开火车(评价:木兰觉得自己应该这样做。木兰觉得必须这样做。木兰下定了决心不动摇。)
7、木兰毅然决定替父从军,可是父亲、母亲、弟弟一开始并不同意她的决定。木兰是怎样一一地将他们说服的呢?请大家想一想,和同桌说一说。
8、现在,就让我们再现当年木兰说服家人的过程。师:木兰的父亲第一个站出来反对。为父的名字在文书上,应该让为父去才对呀!(不行不行!父亲你年纪大了,还是让我代你去吧!)师:弟弟说:我是男孩,让我去吧!你是女子,怎么能从军呢?会比别人更辛苦的!(不行不行!你年纪还那么小,在家好好照顾父母吧,让我去!)师:母亲说:既然咱家家庭情况这么特殊,就别去了。国家打仗也不少你一个呀!(不行不行!国家现在处于危难时刻,我更要为国家分忧。)
【花木兰从军教学设计、说课、反思】推荐阅读:
《花木兰》09-09
《花木兰》09-12
题花木障,题花木障杜荀鹤,题花木障的意思,题花木障赏析05-23
花木兰初中作文08-29
花木兰动画电影09-10
花木兰的随笔10-03
看《花木兰》有感10-15
影片花木兰观看心得感想05-30
电影《花木兰》观后感06-09
花木兰故事读后感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