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2024-08-05

辽宁省沈阳-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精选4篇)

辽宁省沈阳-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篇1

辽宁省沈阳2013-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辽宁省沈阳2013-20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说明:1.测试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

2.客观题涂在答题卡上,主观题答在答题纸上。

第Ⅰ卷 阅读题 (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园林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通过堆山理水等艺术手段改造地形,以种植花草树木、建造厅堂楼阁等方式改变地貌,形成具有审美功能的自然环境以及可以代替自然的人造环境。园林,不仅是物质层面的文化,还是精神层面的文化,其建造形态和规模受制于经济水平、政治结构、意识形态和时代的审美风尚等诸多因素。我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如果从殷周的囿——最简单的园林形式算起,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演变中,我国古典园林形成自己多样的风格类型、独特的发展阶段和鲜明的民族特点。

按照造园基址、功能、隶属关系、审美等不同的标准,园林有多种多样的划分方法。通常按照隶属关系,把我国的古典园林划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公共园林、书院园林、祠堂园林等,而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是我国古典园林中最具有个性、发展最为成熟、最能代表我国造园思想、技术和成就的园林类型。

秦汉确立了大一统的封建中央集权制度,为了展示皇权的威严、显赫和满足皇帝的游玩享乐,建造了规模宏大的皇家园林,如上林苑、未央宫、梁园等,其布局原则是法天象、通神明;其景观或神异、或粗犷,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和生产、娱乐多种功能。魏晋南北朝时期,皇家园林转化为以观赏功能为主;随着封建庄园经济的发展,私家园林异军突起,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唐代,由于科举制度的实行,文人士子开始崛起,文人园林肇兴。至宋代,随着经济的繁荣、科举取士范围的扩大和文官受到前所未有的重用,文人园林的造园思想和技巧进一步成熟,文人园林形成以诗情画意取胜的特点,逐渐成为明清时期我国古典园林的主流,并影响到皇家园林等其他园林类型的设计和建造,使我国的古代园林达到繁荣时期。清中叶以后,我国的古典园林伴随着封建政治、经济的衰败而衰落。总之,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我国的古典园林其规模逐渐由大变小,其景观逐渐由粗犷而精致,其创作方法逐渐由写实向写意转化,文人园林逐渐成为主流。

园林是一门综合艺术,深受中国哲学、诗文、绘画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壶中天地”的审美观念使我国的古典园林重视人与自然、园林景观的和谐,重视园林意境的营造,使人在小小园林之中感受到宇宙的玄远、天地的高妙和万事万物的生生不息,使园林成为“哲理园”。而魏晋南北朝以来,逐渐发展起来的山水田园诗文、山水绘画与园林互相影响,彼此渗透。尤其是唐代繁荣的山水田园诗歌创作、宋代文人画成熟的创作方法直接影响到园林的设计和建造,使园林情景交融,成为充满诗情画意的“诗画园”。因此,园林不仅是供人居住的生活环境,也是供人游览的艺术天地,尤其是文人“穷则独善其身”的精神家园。

正因为园林与人们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园林常常成为人们歌咏描写的对象,使园林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作家不仅通过园林为人物营造活动的典型环境,而且还利用园林意象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寄托自己的审美理想,使整部作品富有深刻的寓意。

1.下列有关“园林”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园林是指通过诸多艺术手段改造地形、地貌而形成的具有审美功能的自然环境以及可以代替自然的人造环境。

B.在近30的历史演变中,我国古典园林形成多样的风格类型、独特的发展阶段和鲜明的民族特点。

C.园林兼具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的文化特质,这种特质无不体现着社会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等因素的烙印。

D.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是我国古典园林中最能代表我国造园思想、技术和成就的园林类型。

2.下列对原文第三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秦汉时期皇家园林规模宏大,因其多以“法天象、通神明”为布局原则,所以园林景观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B.魏晋南北朝时期,皇家园林的发展处于转折时期,其功能主要由秦汉时期的生产、娱乐等转化为以观赏为主。

C.科举制度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促成和推动了文人园林的发展,文人园林自魏晋南北朝始,到唐宋阶段渐趋成熟、繁荣。

D.文人园林凭借其以诗情画意取胜的造园特点,逐渐成为明清时期我国古典园林的主流。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国的古典园林文化离不开中国诗文、绘画及传统哲学观念的浸染,是一门极具中国特色的综合艺术。

B.我国的古典园林艺术注重意境的创设与表达,这种风格到清中叶以后随着封建政治、经济的衰败而日渐淡化。

C.园林被文人墨客作为歌咏描写的对象,常常被赋予深刻丰富的寓意,成为人们托物言志的载体。

D.在我国古典园林走向“诗画园”的过程中,唐代繁荣的山水田园诗歌创作、宋代文人画成熟的创作方法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源贺,西平乐都人,私署河西王秃发傉檀之子也。傉檀为乞伏炽盘所灭,贺自乐都奔魏。贺伟容貌,善风仪。太武素闻其名。及见,器其机辩,赐爵西平侯。谓曰:“卿与朕同源,因事分姓,今可为源氏。”从击叛胡白龙,又讨吐京胡,皆先登陷阵。以功进号平西将军。

太武征凉州,以为乡导,问攻战之计。帝曰:“善。”拜散骑常侍。从驾临江,为前锋大将,善抚士卒,加有料敌制胜之谋。

贺为人雄果,每遇强寇,辄自奋击,帝深诫之。贺本名破羌,是役也,帝谓曰:“人之立名,宜保其实,何可滥也?”赐名贺焉。拜殿中尚书。南安王余为宗爱所杀,贺部勒禁兵,静遏外内,与南部尚书陆丽决议定策,翼戴文成。令丽与刘尼驰诣苑中奉迎,贺营中为内应。俄而丽抱文成,单骑而至。及即位,贺有力焉。以定策勋,进爵西平王。及班赐百寮,敕贺任意取之,辞以江南未宾,汉北不款,府库不宜致匮。固使取之,唯取戎马一疋。

出为冀州刺史,改封陇西王。既受除,上书。帝喜纳之,已后入死者,皆恕死徙边。久之,帝谓群臣曰:“昔源贺劝朕,宥诸死刑,徙充北藩诸戍。自尔至今,一岁所活,殊为不少。济命之理既多,边戍之兵有益。苟人人如贺,朕临天下,复何忧哉!”群臣咸曰:“非忠臣不能进此计,非圣明不能纳此言。”

贺之临州,鞫狱以情,徭役简省,清约宽裕,甚得人心。时武邑郡奸人石华告沙门道可与贺谋反,有司以闻。

及献文将传位于京兆王子推,时贺都督诸军事屯漠南,乃驰传征贺。贺至,正色固执不可。即诏持节奉皇帝玺绶以授孝文。是岁,河西叛,敕遣贺讨之,多所降破。贺依古今兵法及先儒耆旧说,略采至要,为十二陈图,上之,献文览而嘉焉。又都督三道诸军屯漠南。

上书称病乞骸骨,至于再三,乃许之。

(选自《北史·源贺传《原文有删减)

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贺部勒禁兵,静遏外内 勒:统率、率领

B.以定策勋,进爵西平王 勋:功勋、功劳

C.济命之理既多,边戍之兵有益 济:拯救、救济

D.贺之临州,鞫狱以情 鞫:捆绑、拘押

5.以下各组句中,最能表明源贺性格同一侧面的一组是(3分)

A.①及见,器其机辩,赐爵西平侯

②贺为人雄果,每遇强寇,辄自奋击

B.①善抚士卒,加有料敌制胜之谋

②固使取之,唯取戎马一疋

C.①贺部勒禁兵,静遏外内

②贺依古今兵法及先儒耆旧说,略采至要,为十二陈图,上之

D.①鞫狱以情,徭役简省,清约宽裕

②已后入死者,皆恕死徙边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源贺先后在征讨胡人叛贼白龙、吐京胡等战役中,冲锋陷阵,先后被晋封为平西将军、前锋大将,他具有料敌制胜的谋略,并善抚士兵。

B.源贺为人英勇果敢,每当遇到盗寇,他就自觉的奋起出击,身先士卒,毫不惧怕,皇帝曾深情地劝诫他,赐名,这些都说明对他关爱有加。

C.对南安王余为宗爱所杀这件事的处理,看出源贺政治上成熟:先统率部队,控制宫内外局势;后与南部尚书陆丽迅速商议决策,拥戴文成帝。

D.在担任冀州刺史,后改封为陇西王时,源贺提出的许多良策都被皇帝采纳,或受到君臣一致好评;后力阻献文帝传位于京兆王子推事成。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及班赐百寮,敕贺任意取之,辞以江南未宾,汉北不款,府库不宜致匮。(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昔源贺劝朕,宥诸死刑,徙充北藩诸戍。(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题落星寺①(其三)

(宋)黄庭坚

落星开士②深结屋,龙阁老翁③来赋诗。

小雨藏山客坐久,长江接天帆到迟。

宴寝清香与世隔,画图妙绝无人知。

蜂房各自开户牖,处处煮茶藤一枝。

【注释】黄庭坚: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以诗文受知于苏轼,为“苏门四学士”之一。英宗治平进士。曾任地方官和国史编修官。在党争中,以修《神宗实录》不实罪名被贬。最后死于西南贬所。

①落星寺:在鄱阳湖北,庐山南。相传天降巨星化为岛,寺即因此得名。②开士:和尚。③龙阁老翁:泛指文人墨客。

8. “小雨藏山客坐久,长江接天帆到迟”中的“藏”、“接”字,有何妙处?请结合诗句进行赏评(6分)

9.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这种感情是如何表现的?(5分)

(三) 名句名篇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县官日有廩稍之供, ,无冻馁之患矣。

(3)右手秉遗穗,。

(4)角声满天秋色里, 。

(5) ,病树前头万木春。

(6)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母 亲

常聪慧

儿子很有钱,多到他自己也搞不清楚。

有钱的儿子想把母亲接到城里,那里有富丽堂皇的别墅,美丽的花园。儿子想尽孝心。

但母亲不肯离开乡村,她有两亩地,院子里的枣树、梨树、满畦的蔬菜,几只鸡,几只鹅,都让她放不下。

“儿子,你在外面过得好,过得高兴,妈就天天像过年。”母亲总是这样说。

儿子无奈,嘟囔道:“哪儿有天天过年的?”

儿媳从遥远的南方来接婆婆,哭得泪眼汪汪,母亲陪着掉泪,可就是不肯走。儿媳失望而去,临走留下一些现金。

母亲不知拿这些钱如何是好,银行帐户里有很多了,又没有开销,要那么多做什么。她想了一夜,第二天起早托了一个妥当人,从省城运来一架钢琴,和一些乐器,送给了学校。

她和校领导说,“组个乐队吧,培养培养咱娃,没准能出几个大音乐家。”其实她是想儿子了,当年儿子喜欢二胡,拉得不错,还得过奖,但家里穷,初中就辍学外出打工了。她觉得欠儿子的。

每天下午放学,母亲就坐到学校墙外听乐队练习。听着听着她眼前就想象是儿子在弹琴,那琴声像高高低低的山坡,偶尔会蹦出淘气的小兔子,沿着草尖儿跳一出舞蹈。

学校去市里文艺汇演,特意邀请了母亲。学生们上场了,精神得像精致的洋娃娃。开始演奏前,学生代表讲话,他说,他们只是冀中农村一个普普通通的村级小学,今天能通过层层考试来到这里,要感谢一个人----刘奶奶。

灯光转暗到观众席上的母亲。母亲惊愕地站起,不知所措地鼓着掌。

学生代表说是刘奶奶让他们这些从来没有摸过贵重乐器的农村孩子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孩子继续讲。妈妈已经听不进了,她的耳朵里像响着吵人的火车。她颤抖着拨通儿子的手机,冲那边喊:“儿子,你听……”

儿子在忙,匆忙嗯了几声就挂了。

观看孩子们演出,母亲双眼始终盈着幸福的泪水。

儿子总是忙,路途又遥远。以前是一年回来一次,后来几年回来一次。每次通电话,儿子总一副疲惫不堪的音调,每次总提要母亲去城里享福。母亲还是拒绝,她想儿子孙子,但她是真的放不下。

儿子春节回来,给她带来一对阿拉斯加狗解闷。说城里的老太太们都养这狗,听话懂事像孩子。

学校再开学,母亲就带着阿拉斯“儿子”听音乐,两条小狗温顺地跟在她身边,淡蓝的眼珠像水晶,总是深情地望向她。这样的目光让母亲心里融化了,拴了几次,再没用儿子留下的项圈锁它们。

现在,母亲更舍不得离开她的家。

学校里的孩子都叫她“刘奶奶”。哪天没有经过学校孩子就会惦记。村子里有许多她这样的留守老人,儿子儿媳打工走了,留下父母和孩子,情况都差不多。

有一天村里一个老人没人照顾,跌断了脚,80多岁了,躺在床上,哭得像个孩子。老母亲探望回来,走进了村长家。她要拿出她所有的钱,发动大家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在村里办个敬老院,聘请专门的护工,照顾年龄大的老人。没地方可以把敬老院安在她家,只要能照顾好老人们。

事惊动了省报,报到后敬老院迅速成立。附近村里的老人也闻风而来。

儿子听说后,打来电话问母亲,好好的城里生活不过,安静的小院不要,图什么。母亲回答不出,只傻笑。

儿子担心母亲,决定这一次无论如何也带走母亲。

他提着行李来到家门前。惊讶地发现他不认得这个家了。门前的梨树像是欢迎他,开得洁白绚烂。过了影壁墙,更让他震惊,院子里正开音乐会,十几个老人欢欢喜喜坐成几排,屋廊下是几个表演的孩子。

他的母亲,围着一条围裙站在偏屋门前,笑呵呵地观看着。两只阿拉斯加犬蹲卧在母亲身边。笑容满面的母亲慈爱得像一个守护天使。

儿子停下了,他想起母亲曾对他说过的话,“只要他过得开心,她就像天天在过年了。”现在,这个家不正透着过年的喜庆与吉祥吗?他给不了母亲的,母亲在这里找到了。

妈妈—— (选自第7期《广西文学》)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小说人物形象鲜明,“儿子”在文章中虽然没有正面出现,但作品中儿子的形象真实可感,诚挚的孝心天地可鉴。

B.文中说儿子很有钱,钱多到他自己也搞不清楚。城里生活条件优越,儿子一心想把母亲接到城里生活可母亲就是不来,因为母亲不习惯城里的生活和规矩。

C.母亲总是说“儿子,你在外面过得好,过得高兴,妈就天天像过年。”这是天下为人父母的真实心愿,只要孩子生活幸福,做父母的就开心踏实。

D.母亲的银行帐户里已经有很多的钱,她不知拿这些钱如何是好,就从省城运来一架钢琴和一些乐器,送给了学校。这是母亲在替儿子为家乡做贡献。

E.儿子回家时,“门前的梨树像是欢迎他,开得洁白绚烂”,这一细节描写,真实地衬托出儿子回家的喜悦之情。

(2)小说中母亲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结合全文概述母亲“放不下”的具体是指什么?(6分)

(3)“儿子”这个人物形象的塑造,在小说中具有怎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 (6分)

(4)这篇小说读来让人思索,儿子赡养母亲天经地义,母亲惦念儿孙也是人之常情。可文中的母亲就是不愿和儿子进城生活,儿子在文末找到了答案,他给不了母亲的,母亲在这里找到了。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母亲在这里找到了什么。(8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2.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现实生活中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居安思危,不要等到事情发生了再补救,亡羊补牢虽说不晚但不如曲突徙薪。

B.当我们教育孩子与他人相处时,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身临其境的为对方着想,不能只顾自己。

C.在亲友中,二哥常贵到处受欢迎。他长得短小精悍,既壮实又秀气,既潇洒又老成。圆圆的白净子脸,双眼皮,大眼睛。

D.一些不法商人见利忘义,不诚信经商,以劣等人参充当高级人参,并在市场上出售,企图鱼目混珠,结果被工商人员查获。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今年我市将扩大新区的建设力度,把它建为一个集行政、办公、商业于一体的现代化新城区。

B.业内人士认为,对于烟花爆竹价格逐年降低,主要是因为近几年市民购买烟花爆竹的欲望降低,导致销售量逐年下降。

C.眼下,多个城市进行金融改革试点,试点能否成功不仅取决于金融秩序的规范,而且取决于银行的经营理念的有效转变。

D.莫言的瑞典之行安排得非常紧密,仅仅是他参与的各种活动,都让国内专程去采访的记者们应接不暇。

1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雨中去访灵隐,一下车,只觉得绿意扑眼而来。 , , ,

, , ,亭旁溪水琮琤,平稳处碧澄澄的,流得急了,水花飞溅,如

飞珠滚玉一般,在这一片绿色的影中显得分外好看。

①有的绿得发黑,深极了,浓极了

②飞来峰上层层叠叠的树木

③道旁古木参天,苍翠欲滴,似乎飘着的`雨丝儿都是绿的

④有的绿得发蓝,浅极了,亮极了

⑤在冷泉亭上小坐,真觉得遍体生凉,心旷神怡

⑥峰下蜿蜒的小径,布满青苔,直绿到石头缝里

A.②①④⑥⑤③ B.③②①④⑥⑤

C.⑤③②④①⑥ D.③④②①⑤⑥

15.寒窗苦读的日子总有太多的回忆,高中三年在人生的长河中也只可谓一瞬,毕业在即,请你写一段临别赠言,表达对恩师或学友的感情。(要求:至少要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30字)。 (5分)

16.下面这则文稿在表达上有几处不妥当,请指出并改正。(6分 )

国人全运,国人梦想。为举办辽宁全运会,是辽宁儿女多年的期盼,为辽宁全运会贡献自己的力量,是所有辽宁人梦寐以求的事情。这大大激发了辽宁人民为家乡争光的意识,很多人为此次盛会创作各类文艺作品,再一次重现了国人全运所走过的历程,表现了传承全运的辽宁儿女精神。

答: 。

五、写作(60分)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个人在自家地里挖出一个绝代佳人的大理石雕像。于是他就拿到一位收藏家那里出售。收藏家用高价买下这尊雕像后,他们就分手了。

回家的路上,卖主拿着钱边走边自言自语地说:“这笔钱能使人生活得多么美好!石雕是死的,埋藏在地下谁也想不到已有千年,怎么会有人出这么多钱买它呢?”

收藏家却在欣赏他的雕像。他思索着自言自语道:“多么美丽!多么栩栩如生!多么伟大的杰作!她刚从千年酣睡中苏醒,为何竟有人宁愿不要这一切,而要既无生命,又无诗意的钱呢?”

有人对收藏家钦佩不已,认为他慧眼识珠;有人却不以为然,认为他此举得不偿失;还有人为雕像被卖主廉价售出而唏嘘遗憾,有人联想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语文试题答案

1.B “近3000年”表述不准确,原文是“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

2.C “文人园林自魏晋南北朝始”有误,原文是“唐代……文人园林肇兴”。

3.B 偷换概念,原文是指“古典园林” 衰落,而不是“风格”淡化。

4. D鞫:jú审讯、查问。

5. D(都是传主治理地方的良策:根据实际情况,减轻徭役,对百姓宽容,对犯罪的人变杀戮为戍边,于国于家都有好处)都表现了源贺善政、果断和智慧的一面:即处事有方、得体宽宏大量。(A①表现传主的机智灵活;②表现传主的英勇顽强的一面。B①表现传主的具有安抚士兵和迎敌之计策;②表现传主不贪财的性格。C①表现传主关键时刻,侧重把握时局果断处事的政治才能。②表现传主运用知识智慧,描画“阵法”图的军事才能。)

6. A(任“前锋大将,他具有料敌制胜的谋略,并善抚士兵”是太武征讨凉州时的事儿,而非“征讨胡人叛贼”时的事儿。当时太武让源贺做向导,向他询问攻城和做战的计策。皇帝认为他回答的好,就授予他为散骑常侍,前锋大将。)

7.(1)等到赏赐百官的时候,皇帝命令源贺可任意选取物品,但源贺因为长江以南还没有臣服,大漠之北还没有进贡称臣,国家府库不应该因赏赐而致匮乏的缘由,而谢绝领赏。

(5分,给分点:①敕:命令; ②定语后置句“以……辞”;③ 宾、款:诚心归服、臣服④匮:匮乏;⑤语意通顺1分)

(2)当年源贺劝谏我,宽恕那些犯了死刑的人, 把他们发配到北部边境去戍守。

(5分,给分点:①昔:当年,从前;②宥:宽容,饶恕,原谅;③徙充:迁移充军;④戍:戍守;⑤语意通顺1分)

【参考译文】

源贺,是西平乐都人,是自封河西王秃发傉擅之子。秃发擅被乞伏炽盘所灭,源贺从乐都投奔魏。源贺相貌伟岸,风度翩翩。太武帝一直就听说过他的大名,等召见后,很赏识他的机智才干,赐他西平侯的爵位。太武帝对他说:“卿和朕为同一祖先所出,后来因为所在国家不同而姓氏不一样,现在卿可改为姓源。”源贺随驾征讨胡人叛贼白龙,又征讨吐京胡,他都冲锋陷阵,因为战功晋封为平西将军。

太武帝出征凉州时,让他做向导,问他攻战的计谋。太武帝道“好。”于是官拜为散骑常侍。他跟随御驾至长江,作为前锋大将,他善于抚慰士卒,而且有料敌制胜的谋略。

源贺为人勇敢果断,每次遇到强敌都亲自与敌奋力搏斗,皇帝常常劝诫他。源贺原名破羌,在那场战役中,皇帝对他说道:“人起名字应该保有其实,怎么能乱起呢?”赐给他名贺,官拜殿中尚书。南安王余即位后被宗爱所杀,源贺统率禁兵,控制宫内外局势,并和南部尚书陆丽商议决定国策,拥戴文成帝。令陆丽和刘尼骑马至皇苑中恭迎,源贺在禁军营中为内应。不一会儿陆丽抱着文成帝,同骑一匹马而来。直到即位,源贺都起了很大作用。 因为他有参与决定国策的大功,晋爵为西平王。在赏赐百官的时候,敕令源贺可任意选取物品,源贺推辞说因为长江以南尚未宾服,大漠之北没有称臣进贡,国家府库不应该因赏赐而致匮乏。文成帝坚持让他取一件赏物,他只取了一匹战马。

源贺又出任冀州刺史,改封陇西王。受任命后,他上书。皇帝对这个建议十分赞赏,并批准执行,从此犯了死罪的人,都被饶了性命而去戍边。过了好些年后,皇帝对群臣道:“当年源贺劝谏朕,宽宥所有的死刑犯人,让他们充军到北部边境戍守。从那时起,一年所存活下来的就很不少。这样不但保存下了许多人的生命,而且满足了戍守的兵源。假若人人都像源贺一样,朕统治天下,还有什么可担忧的!”群臣都说道:“不是忠臣不会提出这样的建议,不是圣明之君也不会接受这样的建议。”

源贺在冀州执政期间,裁断官司通情达理,从不大兴劳役、兵役之事,清廉节约,宽宏大度,深得人心。当时武邑郡的奸险小人石华诬告僧人道可和源贺密谋造反,有关部门将此消息上奏。

等到献文帝想要将帝位传给京兆王子推,当时源贺统率大军屯兵在大漠以南,皇上让人飞骑召源贺回京。源贺回京后,坚持说不可。于是,皇上就立刻下诏让他持节捧着皇帝的玉玺印绶传给孝文帝。同一年,黄河西面的敕勒叛乱,派源贺出兵征讨,大破贼兵。源贺参考古代和当世的兵法以及前辈名家的描述,取其精髓,做成十二阵图,献给朝廷,献文帝阅览后颇为赞赏。源贺后来又统率三道的大军屯住在漠南。

源贺上书称自己有病请求告老还乡,他申请了多次,皇上才批准。

8. (1)一个“藏”字写活了雨和山。蒙蒙细雨,从天空中飘撒下来,天地万物都像蒙上了层薄纱。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跳动的雨,俏皮而淘气,把山都藏了起来;“藏”字十分精妙,使连绵的雨,不尽的山,全部浑然地融为一体。(2)“接”字写出临窗遥望,渺渺茫茫的大江无边无际,江上星点的风帆,加上烟波浩淼的鄱阳湖的映衬,感觉帆相距遥远,好象永远也驶不到眼前,反衬出落星寺远离尘世的喧嚣。(6分,各3分,答出大意即可给分。)

9. (1)表达出作者对落星寺与世隔绝的生活的向往和仰慕之情。(2分)(2)这种感情是通过运用夸张、比喻、衬托等手法,对深山佛寺,墨客题诗,烟雨藏山,天帆到迟,宴寝清香,画图妙绝,蜂房户牖,煮茶燃藤等八幅画面的描摹,表现出来的。(4分,要求结合诗歌内容技巧分析。)

10.略

11. (1)C、A 答C给3分,答A给2分,答B给1分,答D、E不给分。(B项母亲不到城里既是因为不习惯城里的生活和习惯,也因为母亲在家乡有自己的追求和快乐。D项母亲把自己的钱托人买钢琴捐献给学校是因为想当年儿子没机会学成乐器,那时候家里穷,母亲觉得亏欠儿子的。E项“门前的梨树……衬托出儿子回家的喜悦之情”错误。)

(2)答:

母亲性格:纯朴善良,勤劳慈爱,乐观助人,无私奉献,热心公益。(2分)

母亲放不下的具体指:她的两亩地,院子里的枣树、梨树、满畦的蔬菜,几只鸡,几只鹅,她的家,家中的小狗,她生活的乡村,乡村学校的乐队,乡村的敬老院,饱含了她的感情的东西以及乡村淳朴和谐的民风。(4分)

(3)答:

①在情节结构上,推动情节的发展。儿子在外不能陪伴母亲只能给钱,母亲有钱没处用,想到亏欠儿子,所以给学校捐钢琴,从中获得幸福,儿子给母亲送来小狗解闷,使母亲更舍不得离开家,办敬老院照顾别人自己更充实,结尾儿子因为担心母亲回到家终于明白了母亲的话。

②在人物形象塑造上,儿子的形象衬托母亲形象。以母亲的不肯离开、捐钢琴、办敬老院和儿子的不理解对比,突出母亲需要关爱和子女对老人孤独的不理解。

③在主题思想的表达上,突出小说主题。留守老人和孩子需要的不是钱,而是关爱的主题。妈妈用自己的力量改变着周围人的生活,这种给予的快乐是发自内心的。

(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

(4)角度一:母亲找到了追求价值人生,实现传统的大爱。(1)母亲虽然上了年纪,但生活幸福,儿子媳妇孝顺,但心里总觉得应该做点什么。(2)把多余的钱拿出来买钢琴和乐器送个学校,把对儿子的歉疚和爱弥补,并且把这种感情推广到村里其他孩子身上,感觉这样做十分有价值。(践行孟子“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大爱)(3)免费办敬老院,收养十几个孤独的老人,组成新家,给他们家的温馨,让他们安度晚年,觉得这样做非常有意义。(践行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真爱)

角度二:母亲找到了追求快乐人生,忙碌充实的幸福。(1)母亲到了安享晚年的年纪,觉得到城里享清福太过寂寞,没有乐趣。(2)自费给孩子们买钢琴等乐器,看孩子们排练和到城里演出,母亲感受到了自身存在的价值。(3)自费办敬老院,关爱孤寡老人,奉献爱心,也收获快乐与幸福。

角度三:母亲找到了人该有所追求,生命的最高境界。(1)人不是为了清闲温饱而活着,这是母亲不愿去城里享清福,离不开家乡的一个原因,更重要的原因是,离不开村里那些贫困的留守孩子和需要照顾的孤独老人。(2)改善孩子们贫乏的精神生活,用音乐熏陶、提升孩子们精神境界,母亲自费给孩子们买钢琴等乐器,并亲自观看排练和演出。孩子们的尊敬和爱戴是母亲最大的宽慰。(3)改善老人的生存状态,自费办敬老院,给孤独老人家的温馨,其乐融融。这些是母亲追求的人生最高的精神境界。

(观点明确,给2分;论述合理、理由充分,给6分。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就以上任意一种观点或其他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给分。)

12.B(B项“身临其境”是指亲自到了那个境地。应该是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A项“曲突徙薪”是指预先采取措施,防止祸患发生。C项“短小精悍”是指人身材矮小而精明能干。也形容文章戏剧等篇幅不长而有力。D项“鱼目混珠”是指用鱼眼睛假冒珍珠,比喻以假乱真。)

13.D(A项搭配不当,“扩大”和“力度”不搭配;B项删除“对于”;C项一面与两面照应不周)

14.B

15.给恩师:我最最尊敬的老师,感谢您一直以来给予我的慈母般的呵护与关爱。求学三载,您如大海里的航标灯,时刻为我指引着前进的航程。我会在分别的日子里默默祝福您:健康平安、快乐幸福。

给学友:我亲爱的同窗,分别之际,我愿时光倒流,驻足在我们探讨的那一刻;停靠在我们争吵的那一秒。所有这一切都是颗颗幸福的珍珠,让我们将之串成岁月的珠链,永远珍惜、珍藏。祝福你:学业有成、前程似锦。

(要体现出对恩师的感激或对学友的留恋与不舍。要求文意、文采、运用修辞、语句顺畅有意境。字数不足,酌情扣分。)

16. (1)删掉“为举办”的“为”,否则缺主语。(2)“激发”与“意识”不搭配,换做“增强意识”。(3)“再一次”与“重现”重复,删掉“再一次”。(4)语序不当,将“辽宁儿女”移至“表现了”后面。(答对三点给6分,二点4分,一点2分。每点必须做到“指出并改正”,否则不给分。)

17.参考辽宁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辽宁省沈阳-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篇2

高二语文

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请将各题答案填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I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文字是文明发展的载体,记录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与经验教训。古人说,欲灭其国者,必先灭其史。同样,如果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字消亡了,其文明发展的根基也就动摇了。汉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代代相传并不断繁荣发展的根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应将汉字教育作为凝神聚力、铸魂固本的战略工程。

清末民初以来,在日本“脱亚入欧”的影响下,中国一些知识分子对中华文化的根基——汉字产生了怀疑。“汉字落后”论者认为“汉字不灭,中国必亡”,声称汉字的出路在于“拉丁化”;“汉字难学”论者主张汉字“拼音化”与“简化”;“儿童识字有害”论者主张放弃汉字教育。这些论调在近几十年仍有一定市场,比如20世纪80年代,有人就认为“计算机是汉字的掘墓人”。

当前,汉字教育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面临外语教育的挑战。现在,英语是学生的必修课,学习英语在一些人看来可以改变命运。受这种价值观影响,在汉语与英语之间,一些人更重视学习英语,这直接冲击与削弱了汉字教育。二是面临信息化的挑战。随着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人们通过敲击键盘输入汉字的场合越来越多、越来越便捷;在古人眼中曼妙婀娜、形神兼备的汉字,现在变成了电脑键盘、手机屏幕上字母组合的产物。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书写汉字的机会在变少,提笔忘字的时候在增多。从这些角度来说,汉字面临危机绝不是危言耸听。

汉字是一种象形文字,具有“形、音、义”三要素。汉字不单单表达概念、内涵、外延等,还给人带来图形、联想、感觉等。与拼音文字相比较,汉字具有鲜明特色和独特魅力。学习与理解汉字,应遵循汉字自身的规律和特点。拼音文字是由字母组成的文字,其教学是用拼音的方法。我国汉字教学引进了这种方法,并将其作为汉字教学的主要方法。这种用拼音文字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汉字教育的理念与实践有哪些优点和缺点,值得我们深思。

近年来,随着国人文化自信的提升,适应汉字在海外传播的需要,不少学者开始重新审视汉字教学的方法,合理借鉴我国传统汉字教学的经验。有的教学实验根据“形、音、义”三要素和儿童擅长“形象记忆”的特点,探索“从字形讲字义,从生活讲汉字”和“因形分类、因类施教”等汉字教学的新理念与新途径。通过这些方法,一些汉字教育工作者尝试把每个汉字的文化基因形象生动地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对汉字有兴趣、生爱恋、晓逻辑、会思考,甚至实现以字养德。这类教学实验,对完善汉字教育有积极意义。

加强汉字教育,除了不断创新汉字教学的方式方法,更重要的是提升全社会对汉字教育的重视程度。我们要把汉字教育提升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神的高度来认识。只有这样,才能让古老的汉字在信息时代焕发新的生机,才能把中华文化的优秀基因植根于一代代中国人心中。

(摘编自王殿卿《汉字教育攸关文化传承发展》)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清末民初一些知识分子对汉字产生了怀疑,原因之一是当时国人的文化自信不足。B.现在一些人鄙视汉语而重视英语,直接冲击和削弱了汉字教育,不利于文化传承。C.汉字教学的方式方法的创新,有助于实现以字养德,从而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D.汉字记录着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与经验教训,是中华民族繁衍发展的基础。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引用20世纪80年代某些人的观点,是为了证明汉字不能适应信息化的挑战。B.文章从历史与现实两个角度分析了汉字面临的危机,指出了加强汉字教育的必要性。C.文章在论证汉字教学时,强调应遵循汉字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借鉴传统汉字教学经验。

D.文章首尾呼应,论述了汉字教育的重要意义,并对如何加强汉字教育提出了建议。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我们不进行汉字教育而使用拉丁化文字,则我们文明发展的根基必然被动摇。B.汉字的形音义三要素,决定了汉字教育必须摒除拼音教学法,使用形象化教学法。C.创新汉字教学法,提升全社会对汉字的重视程度,有助于让古老汉字焕发新生机。D.日本“脱亚入欧”对中国一些知识分子影响很大,有的人甚至提出废除汉字的主张。(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父亲的呼喊

李代云

出了小区门口,我和父亲来到了一个公交车的上落点。已经有好些人站在这里等车了。看见旁边站着的人在玩手机。我才想起忘记带手机了。我想回家去拿手机,父亲却扬着他的手机说,我带手机了呢。这时公交车来了,我只好作罢。

公交车上拥挤不堪,我和父亲一起站在了过道里的人群中。我的手机……我的手机不见了!父亲忽然大声叫道。

父亲是农民,长年生活在农村,很少坐公交车。他不知道公交车上小偷很多,让人防不胜防。父亲在公交车上疏于防范,也怪我事先没有提醒父亲在坐公交车时要时刻注意保护好随身携带的财物。这时旁边站着的人忙催促我说,快用你的手机打一下你父亲的电话,看它在哪儿响。我说,我忘记带手机了。于是有好几个人自告奋勇地拿出他们的手机,按照我说的电话号码拨过去,遗憾的是,你所拨打的用户已经关机……

事已至此,我只好安慰父亲说,爸爸,您那个手机值不了几个钱,等下我给您买个新手机。听我这么一说,父亲才安静了下来。

下了车,我和父亲朝菜市场走去,忽然,我听见有手机在唱歌儿,我转过头去,只见父亲拿着手机在接听电话。

你别催我回家,我好不容易才进一次城,我还要在儿子家多玩几天呢!父亲对着手机大声说。

电话是母亲从乡下打来的。

我禁不住目瞪口呆,盯着父亲手中的手机“啊”了一声,像被人莫明其妙地击了一拳,半天没有缓过神来。

挂了电话,父亲嘿嘿地笑着对我说,你别大惊小怪,我的手机找到了呢!我说,在哪儿找到的?父亲不回答,一个人朝前走了。

菜市场里人来人往,闹哄哄的。父亲说,今天菜市场里怎么这么多人啊?我说,今天是星期天,所以人多。父亲拍着脑袋说,你看看我这个记性,连啥日子都忘记了,人老了,越来越糊涂了哟。父亲满头白发,以前挺直的腰已经有些佝偻了,父亲确实老了。有时糊涂一下也很正常。

买了菜,我和父亲从菜市场里往外走时,父亲忽然举起一张二十块钱的纸币朝周围的人大声问道,喂,各位老乡们,你们谁丢钱了?我捡到二十块钱呢!父亲声若洪钟,周围的人都站住了。

父亲在搞什么名堂呢?父亲刚才糊涂了一回,现在又糊涂,我觉得父亲有些不对劲儿——因为父亲走在我前面,我一直盯着他,他明明没有捡到钱嘛……父亲像个耍猴戏的人,大家看稀奇地望着他。我说,爸爸,我们回家,回家,别在这里捣乱。我硬拉着父亲走了。

这是谁的钱啊?父亲举着手中的钱晃动着,走出了菜市场,父亲才停止大声嚷嚷。晚上睡觉时,我把白天父亲跟着我去菜市场的所作所为讲给妻子听了。

妻子沉思片刻,分析说,爸爸的手机明明没有丢,却说丢了;爸爸明明没有捡到钱,却说捡到钱了。从爸爸的这些行为来看,他有可能是得了老年痴呆症,糊涂了……老公,你不是有个姓邓的同学是县人民医院著名的脑科医生吗?我们明天就带爸爸去他那儿检查一下。老年人得了这种病,得趁早治疗。

第二天,我和妻子把父亲骗到了县人民医院,邓同学很热情,他仔细地为父亲检查了身体。趁父亲去上厕所的时候,我问邓同学,我爸爸的病……严重吗?邓同学说,从目前的状况来看,你父亲的老……老年痴呆症还……还不是很严重。

你们神神叨叨的,谁得了老年痴呆症啊?父亲突然出现在我们面前。我们面面相觑,有些不知所措。

父亲说,在公交车上,我看见有小偷在偷别人的手机,我没有能力抓住小偷,我又想保护大家,只好大声叫唤我的手机不见了;在菜市场里,我看见有小偷在偷别人的钱,我就大声叫唤我捡到钱了……我以此提醒了大家,小偷就没得逞了……我知道,我的呼喊不是最好的办法……但在那种情况下,呼喊总比沉默强,呼喊也是一种让坏人闻风丧胆的武器……(选自《小小说大世界》,有删减)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公交车上父亲“丢”了手机,旁边的人让“我”给父亲打电话,“我”说“我忘记带手机了”,“我”的这句话与文章首段相呼应。

B.父亲说“丢”了手机,“我”没发现他找回,他却跟母亲通电话了:“我”没发现他“捡”到钱,他却喊谁“丢”了钱;“我”感觉父亲“糊涂”了。

C.“我们面面相觑,有些不知所措”是因为“我”和同学正私下讨论父亲的“老年痴呆症”,父亲却忽然出现并听见了“我们”的谈话。

D.小说善于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刻画人物,本文在正面描写父亲这一人物时。运用了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手法。

5.小说在刻画父亲这个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5分)6.小说以父亲说出真相结尾,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材料一:

十九大代表、教育部部长陈宝生10月19日表示,过去5年是教育改革全面深化的5年,在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方面,今年上海和浙江试点已经落地,但是存在一些需要完善的问题。目前,在浙江和上海,都出现了有关高考物理选考科目人数下降的争议,引起舆论广泛关注。

根据浙江省教育考试院、浙江省教育厅公布的数据,2017年高考浙江全省共29.13万考生(其中25.01万人报名普通高校招生),在后3门(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技术中自主选择3门)选择中相关科目排位如下:1.生物12.53万(50%);2.化学12.5万(50%)3.地理11.95万(47.79%);4.历史10.88万(43%);5.政治10万(40%);6.物理8.95万(35.78%);7.技术7.2万(29%)。也就是说,新高考中,选考物理的仅8.9万人,比例仅占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的36%。

根据上海教育考试院公布的数据,在2017年5万名上海高考学生中,相关科目的选考人数如下:政治14834人,历史20151人,地理29628人,物理19218人,化学22314人,生物24175人。从中可见,物理也排在第5位,低于地理、生物、化学、历史科目的选考人数,(网易新闻)材料二: 为扭转基础教育的应试导向、唯分数论,我国于2014年启动新高考改革,但是,由于整体的高考录取制度未变,仍旧按总分排序录取学生,因此,新高考出现新的应试倾向,学生为了获得高考高分而放弃重要的科目学习,比之前的问题更严重一一以前毕竟所有理科学生(在各省考生中约占70%)都要学物理,而新高考改革后,只有30%多的学生选择物理。

这也提醒我国教育部门和学校,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学生的兴趣,不能仅靠调整考试科目。以前,学习文科的学生即便考出高分,也不一定就有很深的人文底蕴;同样,学习理科的学生也不一定就有很高的科学素养。现在,文理融合之后,只要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科目和人文社会科学科目主要目的还是应试,文理融合、3+3选择的改革价值就难以实现,学生会功利选科,家长们也鲜有考虑孩子以后的素养问题。(环球时报)材料三:

柯桥中学打造了“科普讲座进校园”活动,邀请北大、清华、浙大等高校的知名专家学者走进中学校园,为学生带来最新科技前沿和人文发展动态,开拓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素养,人大附中也开启“新教育讲堂”系列讲座,并以“科学家谈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作为开篇。

柯桥中学校长杨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为了吸引孩子们选物理,学校专门组建了物理学科实验室;鼓励学生根据兴趣组建社团,学校提供老师和资金、场地等全方位的支持,当地政府也增加投入,加大师资培训力度,给孩子们更好的学习体验。人大附中也开发了一系列课程启发学生们的创造性思维,发掘学生在科学技术专业上的潜能。

洪文认为,对于多数需要学习物理学科的专业来说,应该将物理列为“必考”科目,而不是可选项。他说,上海新高考改革第二年,要求选考物理的高校比例上升后,考生选择物理科目的比例也相应提升到了40%。这是一个可以作为参考的有益尝试。(人民网)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用引言论、列数字的方法客观介绍了上海、浙江物理选考人数下降的情况。B.材料二在谈到物理遇冷现状后,深挖了遇冷背后的原因,采用了层进式结构,这是时评常用的结构。

C.材料三举了柯桥中学和人大附中的例子,举例角度相同,但例子的丰富恰好说明了名校在发掘自身潜力应对教改缺陷上有相同的思路。

D.三则材料都报道同一热点事件,但内容侧重点不同,材料一放在发现问题上,材料二材料三放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上。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从材料一可以看出,教育部承认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方面存在一些需要完善的问题。B.材料二认为只要高考按总分排序录取考生的制度不变,那么应试的倾向就不可能有本质的改变。

C.材料二谈到新高考改革的目的在于扭转基础教育的应试导向,促进文理融合,破除唯分数论。D.材料二认为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不可能从文科和理科的学习中获得。E.材料三谈到有专家认为,报考高校理科专业的考生应该必须选考物理,这是一个有益的尝试。

9.上海、浙江的高考改革物理遇冷,对教育改革有什么启示?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杜杞,字伟长。父镐,荫补将作监主簿,知建阳县。强敏有才。闽俗,老而生子辄不举。..杞使五保相察,犯者得重罪。累迁尚书虞部员外郎、知横州。时安化蛮寇边,杀知宜州王世宁,出兵讨之。杞言:“岭南诸郡无城郭甲兵之备牧守非才横为邕、钦、廉三郡咽喉地势险阻可屯兵为援邕管内制广源外控交阯。愿择文臣识权变练达岭外事者,以为牧守,使经制边事。”改通判真州,徙知解州。盗起京西,掠商、邓、均、房,焚光化军,署其旧职,兼.京西转运、按察使。居数月,贼平。

会广西 区希范诱白崖山蛮蒙赶反,有众数千,袭破环州、带溪普义镇宁砦,岭外骚然。擢刑部员外郎、直集贤院、广南西路转运按察安抚使。行次真州,先遣急递以书谕蛮,听其自新。次宜州,蛮无至者。杞得州校,出狱囚,脱其械,使入洞说贼,不听。乃勒兵攻破白崖、黄坭、九居山砦及五峒,焚毁积聚,斩首百余级,复环州。贼散走,希范走荔波洞,杞遣使诱之,赶来降。杞谓将佐曰:“贼以穷蹙降我,威不足制则恩不能怀,故数叛,不如尽杀之。”乃击牛马,为曼陀罗酒,大会环州,伏兵发,诛七十余人。后三日,又得希范,醢之以遗诸蛮,因老病而释者,才百余人。御史梅挚劾杞杀降失信,诏戒谕之,为两浙转运使。明年,徙河北,拜天章阁待制、环庆路经略右安抚使、知庆州。杞上言:“杀降者臣也,得.罪不敢辞。将吏劳未录,臣未敢受命。”因为行赏。蕃酋率众千余内附,夏人以兵索酋而劫.边户,掠马牛,有诏责杞。杞言:“彼违誓举兵,酋不可与。”因移檄夏人,不偿所掠,则酋不可得,既而兵亦罢去。

杞性强记,博览书传,通阴阳数术之学,自言吾年四十六死矣。一日据厕,见希范与赶在前诉冤,叱曰:“尔狂僭叛命,法当诛,尚敢诉邪!”未几卒。

(选自《宋史·列传第五十九》,有删节)

10.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岭南诸郡/无城郭甲兵之备/牧守非才/横为邕、钦、廉三郡咽喉/地势险阻/可屯兵为援/邕管内制广源/外控交阯/

B.岭南诸郡无城郭/甲兵之备/牧守非才/横为邕、钦、廉三郡/咽喉地势险阻/可屯兵为援/邕管内制广源/外控交阯/

C.岭南诸郡/无城郭甲兵之备/牧守非才横/为邕、钦、廉三郡咽喉/地势险阻/可屯兵为援邕管/内制广源/外控交阯/ D.岭南诸郡无城郭/甲兵之备/牧守非才/横为邕、钦、廉三郡/咽喉地势/险阻可屯兵/为援邕管/内制广源/外控交阯/

11.下列对原文加点词有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荫补,也称奏荫、补荫、恩荫等,指封建时代子孙因祖先有功而取得做官的权利。B.“署”表示暂代官职,在文言文中表示代理官职的词还有假、摄、权等。

C.夏,宋朝的藩属党项首领李元昊脱宋自立,自称皇帝,建国号“大夏”,史称“西夏”。D.古代人尊崇右,右尊左卑。官位前加“右”比加“左”的地位高。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杜杞聪敏有才,长于地方治理。担任建阳知县时,针对当地的不良风俗,他让五户相保互相监视,并规定若再发生便处以重罪。

B.杜杞足智多谋,战功赫赫。他先后镇压多地叛乱,善于与西夏周旋。围剿区希范、蒙赶时,先劝降,后进攻,最终迫使区希范、蒙赶投降并将其杀害。

C.杜杞性格倔强,敢于坚持原则。蕃人首领率众降宋,夏派兵索要那位首领,乘机抢劫边民,朝廷下诏责备杜杞。杜杞坚持原则,不交回抢走的财物,则得不到酋长。D.杜杞博闻强识,通晓阴阳术数。他能算出自己四十六岁就死。一天上厕所时,见被他残杀的区希范和蒙赶在面前诉说冤枉,就严词斥责,不久去世。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愿择文臣识权变练达岭外事者,以为牧守,使经制边事。(5分)(2)贼以穷蹙降我,威不足制则恩不能怀,故数叛,不如尽杀之。(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作,完成14-15小题。

生查子(宋)经孝祥

远山眉黛横,媚柳开青眼。楼阁断霞明,帘幕春寒浅。杯延①玉漏迟,烛怕金刀剪。明月忽飞来,花影和帘卷。

【注】延:嫌。

14.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远山眉黛横,媚柳开青眼”两句变代了女主人公的外貌特点,从韦庄的“一双愁黛远山眉,不忍更思惟”可知远山眉往往含有愁情。

B.“楼阁断霞明,帘幕春寒浅”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阵阵寒气袭入了女主人公的住处,直接写出了女子独处深闺的无聊和內心的寂寞。

C.“明月忽飞来”一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描绘了月亮如天外飞来,在女子深居寂寞之际,忽然拨云而出。

D.“花影和帘卷”一句描写了女主人公将帘幕和照在帘幕上的花影一同卷起来的情景,通过对动作的描写来表达出女子想要看月的心理。E.从词中写景来看,先是写傍晚时的霞明,然后写深夜时的烛暗,最后写忽然之间的月明。

15.“杯延玉漏迟,烛怕金刀剪”两句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抒发了什么情感?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对应每一空 1分)(5分)

(1)《荀子·劝学》中用①

,②

”与蚯蚓之喻作对比,论证了“学习不能心思浮躁”的观点。

(2)《诗经·卫风·氓》以“③

,④

”起兴,劝诫女子不要痴迷于爱情。

(3)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现词人想象用大块烤牛肉犒劳军士的壮观场面的句子是“⑤

”。第Ⅱ卷 表达题(80分)

三、语言文字应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抗日战争的硝烟虽已消散,但各界人士毁家纾难的历史永远不能遗忘,浴血奋战的英....雄应当永远被我们铭记。

②座谈会上,代表们结合我市实际,广开言路,各抒己见,就交通设施、教育文化、旅....游发展等方面的问题献计献策。

③在城市,垃圾箱总是塞得满满的。工业生产源源不断的废料,让人难觅栖身之处……“垃圾围城”绝不是危言耸听。....④美国打着航行自由的旗号,派军舰对中国南海的岛礁进行抵近侦察,把本来平静的南海搅得风生水起,其背后亚太再平衡战略的野心昭然若揭。....⑤雕版印刷,在拥有现代印刷技术的时代,只能束之高阁吗?这样的文化精粹能不能在....保护中利用,开发其市场价值?

⑥印象容易先入为主,纠正就难了。西汉时张汤为官严酷,口碑不佳,儿子张世安终身忠厚,谨慎用刑,这才改头换面,扭转了世人对其门风的看法。....A.①④⑤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①③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魅力中国城》节目的播出,让黄冈人不仅更好地了解了这生于斯长于斯的城市,还让全国人民领略了这座城市的魅力与风情。

B.2017年入冬以来,我国流感活动水平上升较快,且仍处于上升,多地医院急诊和住院患者、重症患者增多,诊疗压力大。

C.适逢在南京大屠杀80周年之际,加拿大安大略省计划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定为南京大屠杀纪念日,却遭到了否认屠杀行为的日本政客的阻挠。

D.女性科学家们并不认为性别是决定一个人能否成为优秀科学家的重要因素。她们觉得,无论男女,要当科学工作者都要有一些特别的“共性”。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邻居小伙平时总是西装革履,每次见到他,我都由衷地对他说:“在下真是风度翩翩!” B.台上,李教授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带领我们探索科学的奥秘,我们洗耳恭听,收获颇丰。

C.您的鼎力相助使我获得比赛的成功,送您一点礼品以示感谢,敬请笑纳!D.刚才李教授发表了不少真知灼见,希望他的发言能为各位抛砖引玉,下面请大家畅所欲言!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城区道路不仅有机动车通行,____①____。为了保证道路夜间使用安全,城区道路每隔一段距离安装一杆路灯。而城区外的高速公路是禁止非机动车和行人进入的,机动车高速行驶时,间隔安装的路灯会产生一明一暗的照明效果,非但不能帮助司机看清路况,____②____。高速公路利用完善的路面标志和反光设备,通过汽车前灯的强烈照射,将各种交通指示清晰地反射到司机的眼里,足以起到安全导向作用。因此,____③____。

21.请仔细分析下面两个例句,仿照示例,根据每个句子内部的逻辑关系另写两句话。要求:分别符合例句①、例句②的逻辑,句式基本一致,语言简洁明了(5分)

例句:①只有年满十八岁,才有选举权;小周不到十八岁,所以,小周没有选举权。

②如果谁骄傲自满,那么他就要落后;他骄傲自满,所以,他会落后。③

四、写作(共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誓师”成为当下社会生活中的“高频词”。某校最近拟为高二举行高考备考360日誓师大会,校学生会向全校同学征集誓师关键词。从结果看,有下列词语入选:感恩、奋斗、责任、青春、担当、成功、自我实现、成长轨迹、自由,独立、家庭、团队、思考、迷茫、感怀、追忆。共十六个关键词。

请从中选择三到四个关键词,来表达自己对即将到来的高三学习生活的预想与感悟。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高二语文答案

1.A(3分)【解析】D项偷换概念,原文说“汉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代代相传并不断繁荣发展的根基”,并不是中华民族繁衍发展的基础。B项曲解文意,原文是“在汉语英语之间,一些人更重视学习英语”,没有鄙视之意。C项逻辑错误,原文中是递进关系,先产生兴趣,后实现以字养德。

2.A(3分)【解析】文章提到20世纪80年代某些人的观点,是证明质疑汉字的论调在近几十年仍有一定市场。

3.B(3分)【解析】错在“必须摒除拼音教学法”。从原文看,作者虽然强调应遵循汉字自身的规律和特点,但只是讲在对拼音教学法进行反思,并没有说这种教学法就不适于汉字教育。

4.D(3分)(小说在正面描写父亲这一人物时并没有运用心理描写)

5.①淳朴善良。虽然小偷不是在偷自己的财物,但父亲没有明哲保身装作没看到。(2分)②正义机智,能够巧妙地解决问题。在小偷车上偷手机和菜市场偷钱两件事发生时,父亲想出了“呼喊”这一办法,假装自己丢了手机和捡到了钱。(3分)

6.①构思独具匠心,实现了故事情节的陡转。在“我”、妻子和姓邓的同学都以为父亲得了老年痴呆症时,父亲却根本没有病,而是另有原因。②使文章结构更完整。结尾一段揭示了父亲两次“糊涂”的原因,与前文父亲的反常相照应。③使人物形象更加丰富饱满。结尾点出父亲的两次喊叫是因为小偷在偷东西,有助于刻画父亲这一人物形象。④有助于揭示并突出小说的主旨。在面对小偷时,呼喊虽不是最好的办法,但总比沉默强,也是一种让坏人闻风丧胆的武器。号召人们要勇于用恰当的方式与“恶人”作斗争。(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给6分)

7.A(3分(材料一介绍上海浙江物理选考科目人数下降用了列数字,但没有引言论。开头引教育部长的话是说明髙考招生制度改革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8.DE(答对一项得2分,答对两项得5分)(D项绝对化;E项曲解文意,应该是“需要学习物理学科的专业)

9.①要扭转基础教育的应试导向,唯分数论,必须改变整体的高考录取制度;②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不能仅靠调整高考考试科目,还要通过开展校园讲座、组建社团、开设小本课程等一系列活动来辅助。(每点2分,共4分)

10.A(3分)(注意“岭南诸郡”“横”“邕”,“内”“外”对应,结合句意断句。句意:岭南各州,没有城郭甲兵的防备,长官也没有才干。横州是邕、钦、廉三州咽喉,地势险阻,可驻兵以为后援。邕管对内控制广源,对外控制交阯。)11.D(3分)(D项,关于左、右尊卑和左、右官位的高低的表述绝对化,不同时期,左、右尊卑和官位高低有变化。)

12.B(3分)(B项“最终让区希范、蒙赶投降并将他们杀害”错,蒙赶是被诱降的,但区希范是被抓获的。)

13.(1)希望挑选机智权变而又熟悉岭外事务的文臣,担任长官,负责边境事务。(文臣……者,定语后置,1分;练达:熟悉,1分;以为:让他们担任,1分;经制:管理、管束1分;句意1分)

(2)贼人因走投无路来投降我们,如果威力不能制服敌人,那么恩惠也不能使之降顺(使他们被感化),所以屡次反叛,不如全部杀掉他们。(穷蹙:窘迫、困厄,1分;制:制服1分;怀:使之降顺或者使他们被感化,1分;尽:全部,1分;句意1分。)14.B C(答对一项得2分,答对两项得5分)(B项中应是间接抒情,而非直接抒情。C项中“比喻手法”有误。)

15.主要运用了拟人的手法(2分)“杯延玉漏迟”表面上是写酒杯嫌漏壶漏的慢,实则是将女主人的情感转移到了酒杯上,写女主人嫌时间过得慢,长夜难耐的心情。(2分)“烛怕金刀剪”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蜡烛害怕再被剪刀剪的心境,展现了女子一晚上独对孤灯,把烧焦的烛芯剪了又剪,坐待天明的孤独与愁苦。(2分)

16.(5分)(1)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2)于嗟鸠兮,无食桑葚(3)八百里分麾下炙(每句1分,写错一个字扣一分,扣完为止,不倒扣分)

17.C(3分)(①正确。毁家纾难:指不惜捐献所有家产,牺牲自我,帮助国家减轻困难、解救国难的行为。②不合语境。“广开言路”指尽量给下属和群众创造发表意见的条件。③正确。“危言耸听”指故意说些夸大的吓人的话,使人惊疑震动。④不合语境。“风生水起”形容事情做得有生气,蓬勃兴旺。⑤正确。“束之高阁”比喻放着不用,也比喻把某事或某种主张、意见等搁置起来。不予理睬和办理。⑥不合语境。“改头换面”原指人的容貌发生了改变。现多比喻只改外表和形式,内容实质不变。可换为“改弦易辙”。“改弦易辙”本意指改换琴弦,变更行车道路。比喻改变方向、计划或态度。)

18.D(3分)(A项语序不当,“不仅”放在“让黄冈人”前。B项成分残缺,“且仍处于上升”后加“态势”。C项句式杂糅,应改为“适逢南京大屠杀80周年”或“在南京大屠杀80周年之际”。)

19.C(3分)(A项“在下”,谦词,称自己。B项“洗耳恭听”,专心地听(请人讲话时说的客气话)。D项“抛砖引玉”,用没有价值的事物引出有价值的事物之意,比喻用粗浅、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成熟的意见。是一种自谦的说法。)20.(1)还有非机动车和行人通行(2)反而会造成安全隐患(3)城区外的高速公路不安装路灯(6分,每点2分)

21.示例:③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成功;他没有坚持下去,所以,他不会成功。④如果有大雾,飞机就会停飞;今天起了大雾,所以,飞机会停飞。

22.【写作提示】【写作指导】本题与2017年全国卷I作文模式相同,都是具有浓郁现实感、校园感、时事感的半新闻类材料作文。此类作文题的关键是审题。审题的关键是确定立意关键词,而立意关键词最佳组合为“雁阵”组合,即以一个关键词为核心,选择相似或相近的关键词组合立意“方阵”。

【参考立意】 一是以“成长”为核心关键词,选择感恩、奋斗、家庭、成长轨迹等作为一组,梳理出其中的内在联 系,即该如何面对“成长”、怎样“成长”、“成长”与 “成人”的关系等;二是以“担当”或“责任”为核心关 键词,选择责任、成功、奋斗等相关词语,纵横联系拓 展,连缀成文;三是以“青春”为核心关键词,选择成 功、团队、感怀、追忆等组成关键词组,比附联想,立意成文;四是以“独立”为核心关键词,选择自由、自 我实现、思考、迷茫等作为关键词组,拓展延伸,组材成文。【参考译文】

杜杞,字伟长。父亲杜镐,杜杞靠父恩荫补任将作监主簿,任建阳知县。聪敏有才能。闽地风俗,老年生子就不抚养。杜杞让五户相保互相监视,有再发生类似情况者处重罪。多次升职为尚书虞部员外郎、横州知州。当时安化蛮人侵犯边境,杀掉宜州知州王世宁,朝廷派兵讨伐。杜杞上奏:“岭南各州,没有城郭甲兵的防备,长官也没有才干。横州是邕、钦、廉三州咽喉,地势险阻,可驻兵以为后援。邕管对内控制广源,对外控制交阯。希望挑选机智权变而又熟悉岭外事务的文臣,担任长官,负责边境事务。”改任通判真州,调任解州知州。京西出现强盗,抢掠商、邓、均、房等地,焚烧光化军,朝廷任命他为京西转运、按察使。任职数月,盗贼被平定。

恰逢广西区希范引诱白崖山蛮蒙赶反叛,有数千人,攻进环州、带溪普义镇宁三寨,岭外骚动。提升杜杞为刑部员外郎、直集贤院、广南西路转运按察安抚使。行旅到达真州,先派人紧急递送信件告诉蛮人,允许其改过自新。入驻宜州,蛮没有一个前来投诚的。杜杞找到州中军官,放出狱中囚犯,去掉他们身上的刑具,派他们到洞中去劝说贼人,贼人仍不肯听从。于是率兵攻进白崖、黄坭、九居山寨及五峒,焚毁了囤积的物资,斩首一百多级,收复环州。贼人四散逃走,区希范逃往荔波洞,杜杞派人诱降,蒙赶前来投降。杜杞对将佐说:“贼人因走投无路来投降我们,如果威力不能制服敌人,那么恩惠也不能使之降顺,所以屡次反叛,不如全部杀掉他们。”于是杀牛马,酿曼陀罗酒,在环州大聚会,伏兵发动,诛杀七十多人。三日后,又捕获区希范,乱刀剁死后送给诸部蛮人,因年老有病而被释放的,才一百多人。御史梅挚弹劾杜杞杀害降兵不守信用,朝廷诏令他引以为戒,担任两浙转运使。第二年,调任河北,担任天章阁待制、环庆路经略安抚使、庆州知州。杞上奏说:“杀掉降兵的是我,犯了过错不敢推诿。将吏们有功劳却没有登录,我不能接受任命。”朝廷因此而进行赏赐。蕃人首领率领一千多人投奔宋,夏派兵索要那位首领,乘机抢劫边民,夺取牛马,朝廷下诏责备杜杞。杜杞说:“他们违背盟约发动战争,酋长不能交给他们。”就用文书通知夏人,不交回抢走的财物,则得不到酋长,不久夏兵也就撤走。

辽宁省沈阳-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篇3

语文学科

2017.12.24(本试卷共160分,时间150分钟。请将答案一律写到答题纸上。)

一、语言文字运用(24分)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

A.缘分 B.座落 C.笸箩 D.玉墀 坍圮 苍穹 蜇伏 慰藉

一愁莫展 纵横驰骋 羽扇纶巾 饥肠辘辘

蹑手蹑脚 不速之客 跌宕起伏 发人深省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1)母亲艰难的命运、___________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

(2)儿童从小就开始学习古诗词,不仅是在练就“童子功”,更是在培养兴趣它是一个________的过程,让儿童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有益的影响。

(3)他对这种白痴般的想法大_________,讽刺地咆哮了一阵子。

(4)他不听大家的劝阻,________走入钱塘江观潮的禁区。浪头扑面而来,瞬间不见了他的身影。A坚忍 循序渐进 C.坚韧 潜移默化 不以为意 不以为然

径自 径直

B.坚忍 潜移默化 D坚韧 循序渐进

不以为然 不以为意

径直 径直

3.下列加点文言字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

A.盘盘焉(相当于“然”,„„的样子).高低冥迷(迷茫不清)..B.不霁(雨后天晴)何虹 .弃掷逦迤(蜿蜒曲折)..C.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招致)祸焉 .可谓智力(智谋力量)孤危 ..D.直走咸阳(趋).

盖(用在句首,表原因)失强援,不能独完

.较秦之所得„„其实(实际上)百倍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为解决医疗资源配置严重失衡的困境,浙江省着力开展“医学人才下沉”工程,提升了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群众满意率。

B.发展国际汉语教育与推广事业,对于促进中外人文交流与合作,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C.目前血液供应相当紧张,中国人口众多,不缺血源,能否真正建立无偿献血的长效机制,是解决“血荒”问题的根本办法。

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命运)

舞榭(台上的房屋)歌台

当(应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

D.屠呦呦获得诺奖,使一向被质疑的中医终于扬眉吐气,也让世界认识到了中医药这个宝库,更被业界认为是中医发扬光大的最好时机。

5.下列交际用语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3分)

A.值张老师的令郎结婚之际,我们办公室全体人员集体制作了一段枧频,向他全家表达了诚挚的祝福。B.东进路上一家手机经销店正在搞让利促销,我过去垂询了一下几款名牌智能手机的价格,发现并没有便宜多少

C.刚刚接到出版社寄来的论著样书,我匆匆打开,看到扉页上印着几位编者的姓名,我的名字也忝列其中。

D.请你留步吧,这件事很重要,我还要继续考虑一下,过段时间再赐教!6.下列几则新闻评论的标题,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

A.《反腐不要忘了打“苍蝇”!》

B.《漫天飘过“王宝强”,媒体还能做些什么?》 C.《保护文物,法治的“钢牙”莫要“齲”了!》 D.《惠民资金成“唐僧肉”?》

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始得西山宴游记》为“永州八记”的首篇。“记”这种文体主要是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常用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B.苏轼为苏洵长子,与其父、其弟均以诗文著称,世称“三苏”。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C.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思想家,世称韩昌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后人尊称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作品收在《昌黎先生集》里,代表作品《师说》《原道》《进学解》等。

D.欧·亨利,美国著名小说家。他的短篇小说构思精巧,诙谐幽默,以表现美国中下层人民的生活、语言幽默、结局出人意料(即“欧→亨利式结尾”“含泪的微笑”)而闻名于世,和马克吐温、莫泊桑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等。

8.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初到江南,就碰上了梅雨季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朦胧的墨绿中,清晰地闪着点点火红的花朵,宛如一阙厚重、平和的弦乐声中,跳出了一管清脆、欢跃的笛音,给这雨后阴沉的清晨,增添了不少生气。

①空中还漂浮着若有若无的雨丝 ②清晨推窗望去,雨虽停了

③但天顶上,浓云尚未散开,低低压着房檐 ④一夜枕上听雨,辗转不能成寐 ⑤院子中,一丛绿树被染的 ⑥天地间弥漫着一层湿漉漉、静悄悄的青黛色雾霭

A.④②①③⑤⑥ B.②④①⑤③⑥ C.④②③①⑥⑤ D.④①②⑤③⑥

二、文言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唐允隆传 【清】戴名世

唐允隆,字吉人,宣城人也。为人倜傥负气,少为诸生,有文名。吴甘来 建皆前辈达尊,负海内重望,一见允隆,皆器重之。允隆家故饶于赀而好施,屡 散金数千不顾。性刚直,好议论人物,一无所讳忌,以故群小侧目,辄为中伤,往 往危而获免。生平排难解纷、拯人于厄者,不可胜数也。尝以事至姑熟。姑熟有富 人被诬,官吏利其财,将谋系之狱。允隆闻之,拂袖起诣富人,曰:“吾义不忍视若 冤。”富人付..允隆金数百,允隆为营救之,事竞解,悉还其金。富人出金谢允隆,允 隆不受,疾驰去。

岁乙酉,大兵渡江。总兵方国安自芜湖遁入浙江,取道宣城,兵不戢,所在皆 设守与抗。将至允隆里,.里人且欲御之,允隆曰:“若是,祸且不测。”乃具壶觞,杀羊豕,往迎谢过。其部将大喜,令军中曰:“过唐秀才里,敢掠者斩!”于是一军 肃然去。去之他里,他里与抗者皆遭杀掠,里人始曰:“微存斋,吾侪其不免平,” 存斋,允隆别号也。

当是时,盗贼蜂起,丹阳湖尤为盗薮。丹阳湖与允隆里邻,上官下教,居人于 湖滨筑楼守望,工程严.迫,费且不赀,人皆避去,允隆独慨然任之,不费官帑及民,刻日而板筑就。岁丙辰,丹阳湖盗又窃发,.官兵先后至湖滨,居人惊骇,欲散 去。允隆遍历诸营,结其将领,供糗粮无缺,居人卒赖以安堵。

允隆少尝从休宁金声游,明亡,声以少司马起义兵死。允隆仇家告允隆实声党 被逮至安庆,慬而不死。嗣后屡被奸人连染,家遂毁,而气不为衰止。于朋友亲故时以行谊相切责,往往髯张面发赤。久之,人谅.其无他,虽仇家亦多为感化。里中有争讼,必质允隆,片言立断,无不心折去。族人有相仇害,允隆出己囊中金为排解,争遂以息。从兄犯法,破其产,并累允隆,产且尽,赃未尽输。有司知其故,调允隆曰:“吾闻若颇有债未收者,盍列名以闻,为追而代偿之,不亦可乎?”允隆对曰:“生已得祸,而又以祸他.人,所不忍也。”卒自称贷,输之有司,皆叹异焉。年七十有二,卒。先是,允隆预知死日。及期,异香满室,端坐而逝

(选自《戴名世集》,有删节)9.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拂袖起诣富人

诣:前往,到

.B.兵不戢

戢:检束,约束 .C.费且不赀 .

赀:通“资”,钱财

D.盍列名以闻

盍:何不 .10.下列各项加点字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家遂毀,而气不为衰止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B.丹阳湖尤为盗薮

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C.官吏利其财

其皆出于此乎 ..D.尝以事至姑熟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1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里人始曰:“微存斋,吾侪其不免乎。”(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费官帑及民钱,刻日而板筑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结合全文,简要概括唐允隆为人方面的特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诗词鉴赏(6分)

阅读下面一首唐代的边塞诗,然后回答问题。

人怨征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13.(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2)蜂房水涡。(杜牧《阿房宫赋》)(3)管弦呕哑。(杜牧《阿房宫赋》)

(4)人间如梦。(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5)想当年:金戈铁马。(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6)可堪回首,一片神鸦社鼓。(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7)山水之乐。(欧阳修《醉翁亭记》)(8)

,哀民生之多艰。(屈原《高骚》)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

槐花

阿来 突然袭来一股浓烈的花香。

谢拉班在梦醒时突然感到过分的宁静,还闻到了稠重浓烈的花香。是槐花的香气。他关了灯,仰躺在床上。岗亭的顶尖就成了一只幽深的倒悬的杯子,里面斟满往事的气味。

花香又一次袭来。谢拉班掀开楼项口的盖板,下了楼梯。转过身子时,他发现了墙外河边的槐树。树和他就只隔着一条马路一扇铁栅门。目力所及,凡是被灰蒙蒙的灯光映射的地方都有巨大的寂静存在。而那些灯光照射不到的树林里、田野里、村庄里的夜晚似乎充满了声音,野兽走动,禽鸟梦呓,草木生长,夜风吹动……妻子死了,当派出所长的儿子看他孤独,为他办了农转非手续。这个以前远近闻名的猎手成了车场的守夜人。

警车尖利的叫声划破了寂静。

儿子他们又抓住小偷或者什么别的坏人了吗?谢拉班为那个小家伙担心了,虽然他知道小家伙不在城里。他曾听儿子说过:“叫小家伙不要再遇见我,他干的事够他蹲两年监狱。”躺在床上,闭上眼晴,那小家伙向他走来。那眉眼,那暴突的门牙都给人一种稚气的感觉。小家伙稚气未脱却故作老成,用一种突然有了钱,见了一点世界的大大咧咧的口气跟他说话:“嗨,老头……”谢拉班却偏偏对这么个不懂礼貌的小家伙怀着父亲般的慈爱。他用哄孩子一样的声音说:“把车停好,停好。”停好车了,他又叮嘱他收好东西,关上车窗,上锁。每次都是等小家伙走远了,谢拉班才突然意识到:天哪,家乡话!老头已经很久不说家乡话了。除了家乡话,他只能讲几句和守车有关的不连贯的汉语。所以几乎失去了说话的机会。

他刚进城时不住在这里,跟儿子和媳妇住在一起。儿媳妇是汉语,戴着眼镜,说话轻声细语。谢拉班尤其喜欢她那口整齐洁白的牙齿。媳妇给了他一间专门的房子。床低矮柔软。墙上挂着他舍不得卖掉的火枪,一对鹿角、几颗野猪獠牙和几片野鸡翎子。會下有一张劓椅,上面铺着熊皮。媳妇经常让同事和上司来参观,这个老猎手的房间引起了他们的赞叹。谢拉班终于渐渐明白,那赞叹不是冲他来的,而是冲着媳妇,赞叹她对一个形貌古怪的藏族公公的孝敬而发的。最终的结果是她成了妇联的领导。那天家里摆了酒,还有好多的菜。吃完,媳妇用牙签拨弄牙缝,拨断了几根签子也没弄出点什么。她大张开嘴唇,这时,全部上牙就掉了下来。蟪妇可爱的牙齿是假的!谢拉班对儿子说:“我受不了了。

“为什么?”“你老婆是假的,牙齿。是你打掉的吗?”儿子摇头。蟪妇问丈夫:“你们说什么,你们用汉话谈吧。”“父亲不会。”“慢慢学嘛。”说完,她就端起那个装假牙的杯子进了另一间房子。谢拉班突然高声说;“我要回家I!”于是他就成为车场的守夜人了。

刚守夜的时候还没有这个专门的停车场,原先的车都停在一个僻静的十字街口。守夜人住在一幢六层楼房下平时不用的安全门洞里,门洞很小,刚好能放下一架床一只火炉和他宽大的身子。后来,他把儿子为他架的床拆了,在地上铺上那张熊皮,听着火炉里的噼啪声和那好闻的松脂香气,在熊皮上安然入眠。

小家伙每次都给他捎来东西:一捆引火的干树枝,点燃后熏除蚊虫和秽气的新鲜柏枝,糖果,甘蔗,鼻烟,甚至还带来过一摞连环画和一把玩具手枪。然后就和他告别,上街吃饭,打下点小注的台球。有一次,小家伙从车上抱出来大把洁白芬芳的槐花,他把槐花扔在熊皮上,小屋里立即充满了槐花的香气。他又从车上取下一小袋麦面,说:“做个馍馍吧,家乡的槐花馍馍吧。”谢拉班生火,烧水,和面,在面粉中掺进细碎的槐花瓣子。馍馍熟了。馍馍上纹路开阔,眉开眼笑,香气四溢。小屋里缭绕着甘甜的槐花香气。

现在。在这个槐花初放、香气浓郁的夜半,谢拉班躺在床上,他好像又看到说家乡话的小家伙从车上下来时事仿那些最老成的司机的姿态,听见他喊:“老头,嗨!”

組成这个城市的建筑正从模糊的、似梦非梦的灯光下解脱出来,谢拉班就从床上起来。那天他花了很长时间把一些废钢条绑成了一架梯子,把梯子子扛到槐树下,采摘了许多芬芳洁白的槐花。

(选自《阿坝阿来》,有改动)

15.谢拉班为什么“偏偏对这么一个不懂礼貌的小家伙怀着父亲般的慈爱”?(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简要赏析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4分)

(1)岗亭的顶尖就成了一只幽深的倒悬的杯子,里面斟满往事的气味。(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馍馍上紋路开阔,眉开眼笑,香气四溢。(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小说中有关槐花花香的描写是怎样推动情节发展的?(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作品中插叙占了大量篇幅,这样的写法对表现小说的内容有什么样的效果?试作探究。(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2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9~20题

传统中国社会不乏契约精神

①当代中国普遍存在的不尊重契约现象,导致一些学者认为中国人缺乏契约精 神,甚至有人从文化的角度,提出中国历来就没有契约传统。中国人真的没有契约 精神?中国真的没有契约传统吗?

②契约精神是现代文明社会的主流精神,在狭义上,主要是私人契约精神,包 含契约自由、契约平等、契约信守及契约救济的精神,这是支撑现代市场经济的重 要价值基础。韦伯在讨论宗教法的基础上形成的“实质理性”概念,是法律的理想 类型,它与黄宗智构建的强调统治者的意志在法律制度中起作用的“实体理性”概 念,是两个比较切近的概念。很显然,这二者都不是适合解释中国传统契约实践的 理论类型。而李泽厚提出了中国人侧重实用而相对地忽略形式理性与逻辑抽象的思 维特性的“实践理性”概念,将这一概念结合一些较为常见的历史材料,似乎可以 对中国传统契约实践作出一种可行的并且有说服力的解释。

③仅就契约文书本身而言,指责中国人缺乏契约精神就是值得怀疑的。西周时 期,中国就出现了刻在铜鼎上的买卖契约。到了秦汉,人们有关交易的契约被记载 到竹简上,且数量颇为可观,魏晋以来,大量的纸质契约文书已经出现,一直延至 明清,仅留存至今的就数以千万计我们当然不能说存在契约文书就有“契约精神”,但数量庞大的契约文书无疑是我们观察中国契约传统的一个窗口。

④一些研究者通过对中国历代契约文本的考察,发现民间契约的有效运作,是 由于“契约的自己执行的性质”,尽管这种“自己执行”远非完美,但由于传统契 约中这种复杂制度的存在,个人间交易的顺利完成,更多的是依靠契约形式的发展 以及契约中重要的实体性规范,这些规范直接构成了保障契约自己实施和自己履行的机制。仔细审视历代契约文书,其中确实透露出不少有关订约、履约规范的信息。

⑤在中国古代,国家法制及司法亦对诚信履约极端重枧,在涉及契约的法律裁 判中,背信、违契等行为也是历代司法制裁的对象。早在唐代的律令制度中,就包 含有保障契约履行的法律条文。《唐律疏议》明确规定:“诸负债违契不偿,一匹 以上,违二十日笞二十,二十日加一等,罪止杖六十;三十匹,加二等:百匹,又 加三等。各令备偿。”很显然,对契约的毁弃,在传统司法中已是律令所禁止的“罪”。

⑥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儒家历来倡导诚实有信的正面价值,要求人言为信,故 “画指为信”“立据为信”等是历代契约书写的惯用语:佛教、道教等又以“违契 遭报”等观念,从反面督促契约的诚信履行。这些基于道德伦理的礼俗文化观,虽 然未必符合现代的科学精神,但确实从某个角度塑造了中国人特有的契约精神,维 系着民间契约的实际运行

⑦今天部分国人存在不尊重契约的现象,绝不能简单地归罪于传统中国人缺乏 约精神。在中国向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中,旧的价值观几乎完全被废弃,新的价值 观难以匆逮建立,又逢经济快速发展,导致一部分人唯利是图,道德、礼俗全置之 脑后。当然,司法公正和权威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又从反面潲解了人们在契约中 诚实有信的积极性。当前,我们应重建中国人的契约精神,而不是武断地指责中国 传统社会缺乏契约精神。

19.概括作者认为“传统中国社会不乏契约精神”的理由。(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请联系全文探讨这篇文章的写作意图。(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写作(70分)

21.根据一下材料,选好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成长,是生命存在的必然,是自我价值的探求。成长,交织着欢笑与泪水,交替着困惑与清醒。成长是一个不断前行的过程,永无终点。

江苏省泰州中学高一年级第二次质量检测

语文参考答案 1.D【解析】A愁—筹B座一一坐C蜇一蛰

2.B【解析】坚忍:(在艰难困苦的情况下)坚持而不动摇。坚韧:坚固有韧性。循序渐进,就是按一定的顺序、步骤逐渐进步。潜移默化:潜:暗中的,不见形迹;默:不说话,没有声音。指人的思想、性格和习惯,因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无形中起了变化。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不以为然:不

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径直:指直接向某处前进,不绕弯、不间断;径自:表示自己直接行动。3.C【解析】A当:同“倘”,如果B逦迤:连续不断D其实那实际上(它的数量实际上)

4.B【解析】(A搭配不当,将“困境”改成“问题”C去掉“能否”,一面对两面D中途易辙在“更被”前面加“这一时期”)

5.C【解析】(A.“令郎”用来对对方的尊敬,不能用于第三方;B.“垂询”敬词,不能用于自身;D.“赐教”为敬词。)

6.B【解析】(B是借代,其它是比喻)7D【解析】马克吐温改为契诃夫

8.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答题时要善于根据所给句子的语体特点来组合句子。此题所给的写景的描述性文字,既有时间上的先后顺序,写景上又有空间的层次感,依照先时间顺序,再空间顺序及句间关系就可选出答案C)9C【解析】(赀:估量;计算)10.A【解析】(都表转折

11.(1)乡里人才说:“如果没有唐存斋,我们这些人将不能幸免啊。”(“始”“微”“吾侪”各1分)

(2)不花费官府以及乡民的钱财,在限定日期内完成建筑工程。(“官帑”“刻日”“就”各1分)(3)如果凭借偌大的国家,自取下策却追随六国灭亡的前例,这就比不上六国了。(“以”定语后置“故事”“是”各1分)

12.刚直豪爽(出言无忌);重义轻财(乐善好施、急人之困);宅心仁厚(推己及人);好抱不平(一点1分)【参考译文】

唐允隆字吉人,是宜城人。为人豪爽洒脱,凭恃意气(不肯屈居人下)。年轻时就考取秀才,有善于写文章的名声。吴甘来、周宗建都是众所共尊的文坛前辈,在国内享有崇高的声望,初次见到唐允隆,都器重他。唐允隆家本来就在钱财方面富裕,因而(唐允隆)喜好施舍,多次散发数千金而不顾惜。生性刚强正直,喜好评论他人的是非好坏,完全没有隐讳避忌的(人或事),因此一众小人(对他)极其愤恨,每每诬蔑伤害他。常常到了十分危险的时候,才得以幸免。有生以来,为人排除危难、将人从灾难困苦中拯救出来的事迹,多得数不过来。曾经因为有事到姑熟。姑熟有个富人被人诬告,当地官吏贪图他的钱财,将要图谋将他关押进牢狱。唐允隆听说此事,把衣袖一甩,起身去见富人,说道:“我坚持正义不忍心看到你受冤枉。”富人付给唐允隆数百金,唐允隆就设法营救他,此事最终得以解决,(唐允隆)全数奉还富人的数百金。富人又拿出重金酬谢唐允隆,唐允隆不接受,(骑马)迅速奔驰地离开。乙酉年,(满清)大军渡过长江。(明朝)总兵方国安(率军)从芜湖(地区)退逃进入浙江(地区),选取途经宜城(撒兵),军队不检束,(宣城)处处都布防,跟官军对抗。(官军)将要到达唐允隆的乡里,乡里的人将要想蓍抵御他们,唐允隆说道:“如果这样,将要面临不可知的灾祸。”于是准备好美酒,宰杀猪羊,前往迎接官军,(向他们)表示歉意。统率官军的将领非常高兴,在军中下令道:“途经唐秀才的乡里,胆敢劫掠的人,处以极刑!”因此,整个军队秩序良好地离开。离开后,到达其他的乡里,跟(官军)对抗的其他乡里都遭受屠杀劫掠,乡里人这才说道:“如果没有唐存斋,我们这些人将不能幸免啊。”存斋是唐允隆的别号。

在这个时候,强盗成群地起来,丹阳湖尤其成为强盗聚集的地方。丹阳湖跟唐允隆的乡里相邻,上级官员命令地方,让当地人移居到丹阳湖边,修筑碉楼防守暸,工程紧急,并且费用不可计数,乡人都回避闪躲,唐允隆独自慷慨地承担工程不花费官府以及乡民的钱财,在限定日期内完成建筑工程。丙辰年,丹阳湖的强盗又暗中发动,官军前前后后来到湖边,居民们惊慌害怕,想要四散逃走。唐允隆走访遍各个军营,结交他们的将领,供给干粮没有短缺,居民们最终依靠唐允隆得以安然无事。

唐允隆年轻时曾经与休宁县的金声交往,明朝灭亡后,金声凭着少司马的官职发起义军而死。唐允隆的仇家告发唐允隆其实是金声一党,被逮捕到安庆,最终仅仅没死。此后,屡屡被奸恶的人牵连,家于是被毁,然而豪气不因此而表减止息。对于朋友亲戚故旧,经常用道义来严词斥责,常常须髯张开,脸色发红。时间一长大家都谅解他没有别念,虽然是仇家,也大多被感化。乡里中有人起争执,一定要在唐允隆那儿评断,(唐允隆)三言两语,立即给出判决,无人不佩服地离去。同族中有人因仇恨而相互伤害,唐允隆拿出自己囊中的钱财替他们排解,争执就因此平息。(唐允隆的)堂兄触犯法律,耗尽自家家产,并且连累到唐允隆,(唐允隆的)家产将要用尽,赃款还未能退赔完。官府知道此事的原委,对唐允隆说道:“我们听说你有大量没有收回的欠债,为什么不罗列他们的姓名来上报给官府,官府替你追回欠债来抵偿剩余的赃款,不也是可以的吗?”唐允隆回答道:“我已经(跟着)遭殃,却又用它来祸害他人,这是我不忍心这样做。”最终自己(向人)借贷,上缴给官府,大家都惊叹不已。在七十二岁那年,就去世了。在此以前,唐允隆预先知道去世的日子。等到(去世的)那天,异常的香气充满房间,(唐允隆)安坐着去世。

13.(1)答:诗句中有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山等边塞地名,写了征人的成边生活。(1点1分)

(2)答: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怨气候酷寒,怨景色单调(1点1分)14.(1)奈何取之尽锱铢

(4)一尊还酹江月

(2)矗不知乎几千万落(5)气吞万里如虎(8)长太息以掩涕兮

(3)多于市人之言语(6)佛狸祠下

(7)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5.①谢拉班不适应城市生活;②与儿子一家有隔阈;③小家伙说家乡话,能沟通④经常给他捎来喜欢的东西。(4分。每点1分)

16.(1)用比喻兼拟物(比拟)的手法,形象生动地表现出谢拉班仰视所见的情形和对往事回忆的情感。(2分。每点1分)

(2)用拟人手法(或细节描写),渲染了谢拉班和小家伙相处时快乐的气氛。(2分。每点1分)17.①引起谢拉班下楼寻找槐树,勾起对往事的回忆;②回想做槐花馍馍的情形,引发谢拉班在这个槐花香气浓郁的夜半更加想念小家伙;③引出了结尾早起摘槐花的情节。(6分。每点2分)

18.①补充情节,使读者弄清谢拉班由家乡来儿子家,又成为车场守夜人的来龙去脉;②对故乡生活与小家伙的交往的回忆等,不断丰富了主人公谢拉班的形象:他曾是有名的猎手,现在是孤独的守车人;③插叙与小家伙的交往、在儿子家的往事等,使小说的主旨越来越深刻,表现了城市与乡村生活的矛盾、不同民族文化的矛盾对老人心灵的深刻影响④现在和过去的不断穿插形成小说时空交错的艺术特点。

(6分。每点2分,效果和分析各1分,任答三点即可)

19.①契约在民间有着悠久的历史(民间契约一直有效运作);②国家法制及司法极为重视契约的履行;③礼俗文化对契约的履行具有一定的保障作用。(6分。每点2分)

辽宁省沈阳-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篇4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阻碍(zǔ)勉强(qiáng)

肆虐(sì)花团紧簇(jǐn)....B.栖息(qī)阔绰(chuî)简陋(lîu)风尘仆仆(pú)....C.寻觅(mì)凝固(níng)热衷(zōng)如视重负(shì)....D.狼藉(jí)

热忱(chén)花瓣(bàn)棱角分明(líng)....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不要

,也不要说自己没有才能,是你自己荒废了你的天赋。正确地

自己,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坚持不懈地往下走,它

会有荆棘,同样会开出鲜花。A.怨声载道

审视

必须

而 B.怨天尤人

审查

必须

但 C.怨声载道

审查

必然

而 D.怨天尤人

审视

必然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我爱这迟来的春天。因为这样的春天不是依照节气而来的。

,直到把冰与雪安葬到泥土深处,然后让它们又化作自己根芽萌发的雨露。

①也就是说,北国的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 ②而是靠着自身顽强的拼争,逐渐摆脱冰雪的桎梏 ③它从三月化到四月甚至五月,沉着果敢,心无旁鹜 ④曲曲折折地接近温暖,苦熬出来的

A.②④①③

B.①③②④

C.②④③①

D.①②④③ 4.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A.初中阶段,我们学习过《风筝》《孔乙己》《故乡》等鲁迅的作品。B.《论语》《孟子》是儒家经典,《庄子》则蕴含了深刻的道家思想。C.《犟龟》《白鹅》《骆驼寻宝记》都是具有教育意义的优秀童话作品。D.《茶馆(第一幕)》反映了清朝末年黑暗腐朽、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5.走近名著。(3分)

(1)根据下面提供的信息,写出对应的作品。(1分)①雅乎夫舅舅的萨沙 ②慈善的工匠格里戈里

③主人公私自染了桌布,遭到暴打 ④母亲去世后,主人公不得不出外谋生 作品:《

(2)下面关于名著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A.《骆驼祥子》真实地描绘了北平城里一个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B.《水浒传》中宋江因长得黑,有孝名,被人称为“孝义黑三郎“。C.《名人传》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著作的主人公是奥斯特洛夫斯基。6.诗文填空。(请规范书写)(12分)

(1)我寄愁心与明月。

(2)

,江春入旧年。(3)士不可以不弘毅。(4)关关雎鸠。

(5)

,蜡炬成灰泪始干。(6)夕阳西下。(7)浮光跃金。

(8)落红不是无情物。(9)

,病树前头万木春。(10)江山如此多娇。

(11)晏殊《浣溪沙》中表达惋惜和欣慰交织的情感并深蕴着生活哲理的名句是:“

。” 7.对王安石《登飞来峰》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A.诗人借写登塔远望,抒发了自己踌躇满志、不畏困难的情怀。B.塔建在山上更显其高,故云“千寻”,这里极写诗人登临之高。C.在本诗中,“浮云”这一意象用来比喻具有积极意义的事物。D.这首诗将写景和抒怀紧密结合起来,有力地突出了诗的主题。8.阅读下面三则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材料一】

成语是浓缩的文化。它言简意赅,深刻隽永,滴水藏海,折射历史的千姿百态。它以语言为承载,方寸之间传达着丰富的含义,是汉语词汇中的璀璨明珠。它深具历史性、知识性和艺术性。

【材料二】

许多成语出自浩如烟海的历史文化典籍。“一鼓作气”语自经典文献《左传》“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曲径通幽”语自唐代诗人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材料三】

从“丝丝入扣”与古代纺织方法,到“登堂入室”与古代建筑格局;从“土崩瓦解”与古代制瓦技术,到“如法炮制”与古代中药制法;从“见风使舵”与古代航海技术,到“以管窥天”与古代天文观测技术:一些成语的出现是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我们从中可以体味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1)综合以上三则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2分)

(2)成语发展到今天,依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给予我们深刻的启迪。请从备选成语中任选一个,依照所给句子的形式,仿写一句话。(2分)

【备选成语】锲而不舍 雪中送炭 不耻下问 众志成城

精益求精体现了一种追求卓越的精神,这种精神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的推进器。

体现了一种

的精神,这种精神是。

二、阅读理解(60分)

(一)阅读选文,完成9~13题。(17分)

【甲】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乙】

方山子传(节选)

苏轼

①②③④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⑤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注释】①方山子:苏轼的老朋友,姓陈名慥(zào),字季常。②光、黄:光州(今河南潢川)、黄州(今湖北黄冈)。③朱家、郭解:都是西汉时的游侠。④宗:尊崇,敬仰。⑤折节:强自克制,改变初衷。⑥矍(jué)然:惊奇注视的样子。9.请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3分)

(1)遂至承天寺

(2)相与步于中庭

..(3)余告之故

. 10.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过岐亭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B.适见焉 见渔人,乃大惊(《桃花源记》)..

C.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亭记》)..

D.问余所以至此者 所以动心忍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1.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2)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

12.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俯 而 不 答 仰 而 笑 呼 余 宿 其 家 13.比较阅读【甲】【乙】两文,苏轼和方山子的人生际遇有何 不同?他们自我排遣的方式分别是什么?(4分)

(二)阅读选文,完成14~20题。(23分)

门 铃

⑴帕皮是个样子讨人喜欢的老头。一双蓝色的眼睛,虽然因年老而显得暗淡,却从中透出一股温暖之情。他经常喜欢吹着口哨清理打扫店铺。不过,他私下里有时也悲伤。

⑵有一天,他一边干活,一边吹起了优美的旋律。外面,阳光温暖而明亮,天空也变得越发清澈。一阵微风吹来,店门上的铃铛叮铃铃地响了起来。这只铃铛能产生独一无二的、有魅力的回响,在这个家里已上百处了。老人非常珍惜这只铃铛,每天都要擦拭它。

⑶听到铃声,帕皮起身招呼客人。“你需要点什么,小姑娘?”帕皮的声音天性快活。“您好,先生。”小女孩说话几乎是低声耳语了。女孩样子天真可爱,说话羞羞答答。她用棕色的双眼看着帕皮,然后慢慢地扫了一眼整个房间,似乎在寻找某种特殊的东西。

⑷女孩腼腆地告诉老人:“我想买一件礼物,先生。”“好吗,咱们看看,”帕皮说,“想给谁买呀?”“是给我外公买,但是不知道买什么。”

⑸帕皮开始提一些建议。“袖珍手表怎么样?这表完好无损,是我自己修理的。”他自豪地说。

⑹小女孩没有回答,然后走到门口,把门轻轻扭开,按了按门铃。看到女孩兴奋的微笑,帕皮似乎也容光焕发。“就是这个。”小女孩发出咯咯的笑声,“妈妈说外公喜欢听音乐。”

⑺就在这时,帕皮的表情变了。但害怕伤了女孩的心,老人告诉女孩说:“对不起,小姑娘,那东西不卖。也许你外公会喜欢这个小收音的。”为了让女孩能理解,帕皮告诉小女孩这个门铃如何在自己家里这些年以及不想卖的原因。小女孩抬头看了看老人,眼里含着一大滴泪珠,甜甜地说:“我想我懂了,谢谢您。”

⑻突然,帕皮想到自己除了未住在一起的女儿,其余的家人都没了,即使女儿也有十年未见面了。他想,为什么不把门铃传给一个能和亲人分享的人呢?

⑼“等等,小姑娘。”就在女孩向门外走的时候,也就是正当老人将要最后一次听到铃响的时候,老人喊住了她,“我决定卖铃铛了。给你手绢,擤擤鼻涕。”

⑽小女孩拍起手来:“哦,谢谢您,先生,外公会非常高兴的。”“好啦,小姑娘,好啦。”帕皮帮了这个孩子,感觉很不错,然而,他知道自己会想那个门铃的。“你一定要替你外公保管好那个铃铛,也也替我保管好那个铃铛,好吗?”老人一丝不苟地又一次擦拭了铃铛,....然后把它放进一个牛皮纸袋里。

⑾“哦,我保证。”小女孩说。她抬起头看了看帕皮,再一次小声问:“多少钱啊?”“哦,我看一下,你想花多少钱?”帕皮笑着问道。

⑿女孩从口袋里拿出一个小零钱袋,然后举起来2元47分硬币,放在柜台上。对自己的大脑是否健全稍稍质疑后,帕皮说:“小姑娘,今天是你的幸运日,那个铃铛正好2元47..分。”

⒀那天傍晚,帕皮准备关门的时候,发现自己在想那个门铃。他想到那个孩子,不知道她的外公是否喜欢她的礼物。当然,这样可爱的孩子买的任何东西他都会珍惜的。

⒁就在这时,帕皮觉得自己听到了铃声。他又一次质疑自己的大脑是否正常,然后朝门..口走去。小女孩就站在门口,正在一边按门铃,一边甜甜地笑。⒂帕皮慢步走向孩子时,有些困惑不解:“这是什么,小姑娘?你改变主意了吗?”“没有。”女孩咧嘴笑了,“妈妈说这是给您的。”

⒃帕皮还没来得及再说一句,孩子的母亲走了进来,忍住眼泪小声说:“你好,爸爸。” ⒄这一声“爸爸”让帕皮的眼中顿时噙满泪水。小女孩在一旁轻轻地说:“给你,外公。给你手绢,擤擤鼻涕。”

(张希永翻译,有删改)

1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3分)

15.选文第⑵段中画线句子有什么作用?(3分)

16.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富有表现力,请加以品析。(3分)老人一丝不苟地又一次擦拭了铃铛,然后把它放进一个牛皮纸袋里。....

17.分析⑿和⒁段中帕皮两次“质疑”的具体原因。(4分)

18.选文第⒄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人物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19.“门铃”在选文中多次出现,有什么作用?(2分)

20.帕皮身上有许多闪光点,请找出其中两点并加以分析。(4分)

(三)阅读选文,完成21~26题。(20分)

让人,乃众妙之门

①沈从文先生的墓碑后面有这样的碑文:“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每句最后一字巧妙地组成了“从文让人”。让人,可以说是沈从文性格的一个重要方面。让人,让他得享八十有六的高寿,让他由作家转为学者,成就大事业,享誉中外。可见,让人,是人生得以发展的重要途径。

②让人,并不是懦弱,而是一种涵养,一种胆识。“让人非我弱,弱者不让人。”历史上成就大事业的人,哪个不具备这样的品格?“将相和”的故事流传甚广。蔺相如不想和廉颇争地位,路上遇到廉老将军就一而再、再而三地避让。这种豁达大度,不正体现了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崇高品德吗?因他的这种美德,才有后来廉颇老将军的“负荆请罪”,从而....留下了一段千古佳话。

③让人,可以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有容人之量,有让人之心,才有和睦,才有和谐。当今著名词作家乔羽,偕夫人佟琦做客央视《夫妻剧场》,主持人问:“二老相濡以沫,白头偕老,有什么秘诀吗?”乔老答:“一个字,忍。”夫人佟琦抢答:“我是四个字,一忍再忍。”诙谐中尽显相处之道。

④让人,对事业的发展也有极大的帮助。人在事业上很难一帆风顺,有时甚至会陷入绝境。如果宁折不弯,不退不让。事业很可能会就此终结。而让人,则会让你的人生之树在即将枯萎的时候焕发新的生机。沈从文先生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不能再继续写他钟爱的小说散文,几被世人遗忘。但他以大度的襟怀,超人的毅力,忍了,让了,既不悲观,也未消沉,而是将自己的智慧和才华,用到了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上。不哀不伤,潜心学术,写出皇皇巨著《中国服饰史》,叉一次为世人刮目相看。

⑤可是真正做到让人并不容易。首先,你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上至王侯将相,下至贩夫走卒,都要认识到自己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否则,总把自己当成世界的中心,遇到别人冒犯,当然不容易大度起来。此外,想要做到让人,最好还要有点幽默细胞。生活中遇到不顺,谁心里都不会舒服。这时候不妨自我解嘲一下,心情有时就好多了。

⑥让人,乃众妙之门。生活中多一些让人,我们的心灵会多一些阳光,事业也会多几分顺利。不信,你试试!

(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21.下列对本文中心论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让人,乃众妙之门。

B.让人,让沈从文成就大事业,享誉中外。

C.让人,是人生得以发展的重要途径。

D.让人,并不是懦弱。

22.选文第②段中加点的“这种美德”具体指什么?(13分)

23.选文第④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24.选文第④⑤段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4分)

25.选文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3分)

26.下面给出的三个论据,有一个不能证明第②段的观点,请指出并说明理由。(3分)..(1)是可忍,孰不可忍?

(2)君子忍人所不能忍,容人所不能容。

(3)韩信曾甘受市井屠夫的胯下之辱,后来成为一代名将。

三、写作(60分)

27.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1)树要成材,需要园丁的修剪;玉要成器,需要工匠的打磨;青春,同样需要雕琢,才会绽放绚丽的光彩。

请以“青春需要雕琢”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

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 ②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字数600~800字: ③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

④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题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2)请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商人请人们帮忙把陷在泥泞中的货车拖出来,并约定按每人出力的大小支付酬劳。两个滑头混在人群中,喊着响亮的号子,做出夸张的表情,但并不真正用力。事后,两个滑头只分到很少一点钱。他们去质问商人,商人说:“我没有注意你们的号子、表情,我只注意你们留下的脚印。”众人朝商人手指的方向望去,两个滑头的脚印都非常浅,而那些真正卖力气的人,脚印都深深地印在土地上。

要求:

①根据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 ③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字数600~800字; ④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

⑤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题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

2013年沈阳市中考语文试题

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30分)1.B 2.D 3.A 4.C 5.(1)《童年》(2)D 6.(1)随风直到夜郎西(2)海日生残夜(3)任重而道远(4)在河之洲

(5)春蚕到死丝方尽(6)断肠人在天涯(7)静影沉璧

(8)化作春泥更护花(9)沉舟侧畔千帆过(10)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11)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7.C 8.(1)成语里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或成语和文化关系密切。(2)答案示例:锲而不舍体现了一种坚韧执著的精神,这种精神是我们求学道路上的发动机。

二、阅读理解(60分)

(一)(17分)

9.(1)遂:于是,就

(2)相与:一同,共同(3)故:缘故,原因 10.B 11.(1)(我)脱了衣服想要睡觉,(只见)月光照入门内,高兴地动身出门。(2)这是我的老朋友陈季常(或陈慥),为什么在这里? 12.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 13.①苏轼:被贬官; 方山子:“不遇”

②苏轼:寻友、赏景: 方山子:隐居

(二)(23分)

14.帕皮把心爱的门铃卖给小女孩,最后又得到了门铃并与亲人团聚。15.自然环境描写,交代了天气的晴朗,烘托了人物愉快的心情。16.一丝不苟是十分认真的意思,表现了帕皮对铃铛的珍爱和不舍。17.(12)段中“质疑”的原因:自己要这么便宜地把门铃卖给小女孩。

(14)段中“质疑”的原因:门铃已经卖出去了,可是现在又听到了铃声。18.语言描写;表现了小女孩的可爱和对外公的关心;与前文帕皮的话相照应。19.(1)是全文的线索。

(2)是连接帕皮和亲人情感的纽带。

20.答案示例:帕皮是个善良的人。虽然他很珍惜铃铛,但为了成全小女孩美好的愿望,宁愿贱卖给小女孩。

帕皮是个乐观的人。他经常喜欢边吹着口哨边干活。

(三)(20分)21.C 22.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崇高品德

23.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形象、突出地论证了让人对事业的发展有极大的帮助。

24.不能,第④段讲的是让人对事业的发展也有极大的帮助。第⑤段讲的是怎样具备让人这种品格。这两段的内容是递进关系。

25.总结全文,突出中心论点,号召人们要拥有让人的美德。26.第一个论据不行,因为第一个的内容是告诉我们要“不让”,本文第②段讲的是让人是一种涵养,一种胆识,这句话不能证明此观点,所以不行。

上一篇:办理失业保险增减员下一篇:常用范本英文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