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原文及译文

2024-09-06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原文及译文(精选14篇)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原文及译文 篇1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原文和译文(含赏析)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这是一首中秋咏月兼怀亲人的抒情之作。是中秋词中最为著名的一首,向来脍炙人口,作于丙辰(1076)年中秋节。当时苏轼41岁,为密州(现在的山东诸城)太守,政治上很不得意,与其弟子由已六七年不见,心情抑郁不欢。但作者并未因此幻想超脱尘世,而是热爱着人间的现实生活。他认为,一个人一生很难十全十美,只要大家都能在月光下过得很好,也就可以了。全词的基调是乐观的,但也反映了作者现实与理想、出世与入世的某些思想矛盾。

上阕写月下饮酒。由幻想超脱尘世,转化为喜爱人间生活。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皎洁的明月何时出现?我端起酒杯询问青天。不知道月中宫殿,今晚该是哪一年。

几时:什么时候。把酒:端起酒杯。这里是化用李白《把酒问月》中“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的两句诗意。开头四句借幻想中的月宫境界,发出“明月几时有”“今夕是何年”的疑问。这问月问年连发的.疑问,反映了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为什么向往月宫呢?他写这首词时正处在政治失意的时候,这首词正反映了他内心的激烈矛盾:冷漠的现实使他得不到安慰和满足,因此萌生了乘风归去、飘然高举的奇想。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我想驾着长风回到天上,又恐怕经不起那月中宫殿的高寒。

乘:驾。归去:这里是回到天上去。琼楼玉宇:美玉造成的楼宇,这是想像中的仙宫。不胜:经不住,承担不了。胜,能承担,经得起。“我欲乘风归去”,明白地说出了他的这种意念。他幻想忘掉一切,使精神有所寄托,可是他又顾虑“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未能忘情于现实。这里,天上和人间,幻想和现实,出世与入世两方面都吸引着他,使他处在矛盾之中。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月下起舞,清影随人,清冷的月宫怎比得上人间。

弄:玩弄,欣赏。何似:哪像是,怎比得上。月下起舞,清影随人,直令词人陶醉。这境遇没有天上的高寒,却有人间的温暖。 “何似在人间”,这是词人“起舞弄清影”的感受。这时作者的思想从天上的幻境回到了地上的现实,表现了作者对人间生活的赞美和热爱。

下阕写对月怀人。由感伤离别转而为对离人的祝福。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月光转过朱红色的楼阁,贴近雕花的窗户,照着离人不能成眠。

朱:朱红,正红色。阁:我国旧时一种楼房,可供游人休息、远眺、供佛、藏书之用。绮户:雕花的窗户。绮,有花纹或图案的丝织品。这三句写月光的转移。“转”“低”表示夜深。“无眠”表示离情正浓。“朱阁”“绮户”与上阕“琼楼玉宇”对照,既写月,也写月下离人。这就自然过渡到怀念子由的手足深情,引出下面“何事”一问。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它跟人不应该有什么怨恨,为什么总是在别离时又亮又圆?

不应:这里是不应该的意思。何事:为什么。这是词人怅恨久别,用埋怨的口吻对月亮无可奈何的发问。“不应有恨”,而恨在其中。但词人很快领悟到离别是人生无法解决的永恒的遗憾,因而自解自叹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人间有离别的痛苦、团聚的欢欣,月亮也会阴藏晴出,团圆残缺。这些事自古以来难得圆全。

人月无常,自古皆然。人的悲欢离合同月的阴晴圆缺一样,两者都是自然的常理,是人生无法克服的遗憾。既然如此,惟望各自珍重了。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但愿我们岁岁平安,远隔千里,共对这明月互相祝福。

词人终于以理遣情,希望从共赏明月中互致慰藉,离别之憾可以从兄弟友爱中获得补偿,这样也就能做到“不应有恨”了。全词以美好的境界结束。结句与上阕“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一样,是积极乐观的。

这首词反映了作者仕途失意,幻想超然物外,但积极的处世态度终于战胜了消极“遁世”的念头,表现了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全词深沉婉曲,流转自如,以美丽的想像,明睿的哲理,创造出幽深高远的境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原文及译文 篇2

本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第4单元的教学内容。本词脍炙人口, 朗朗上口, 其中“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是千古名句, 学生耳熟能详。学生只知中秋之词此首是千古绝唱, 却无法体会其优美的艺术形式及诗词内在的深蕴;只知本词苏轼是表述自己对弟弟子由的思念之苦, 却并不知本词中也蕴藏着苏轼仕途不畅的苦痛;只知千古名句表达了对天下分离之人的遥远祝福, 却不知在本词中更能读出苏轼本身对生活的感悟, 豁达积极地面对人生, 圆融圆通充满着生活哲理, 这些都是教学时需要和学生交流并使他们理解的。作为八年级的学生, 他们在一定的诗词积累、文化底蕴的基础上, 也有更深入分析此词的意愿及能力, 为做好赛课前准备, 我将背景材料打印出来, 便于学生分析理解。

【教学准备】

课前打印学生需要了解有关此课的背景资料, 如, 苏轼少年成名、仕途不畅、父母双亡、爱妻早逝、兄弟情深、兄弟离别等, 便于学生体会词中蕴涵的情感。

【设计思路】

1.学习目标:体会词中蕴涵的丰富感情, 学习析词品句的方法;通过析词品句, 深入理解诗词;学习作者面对人生苦难时积极乐观、豁达融通的精神。

2.教学重点与难点:体会诗人的豁达胸襟, 体味诗中的千古名句。解决教学重点难点的措施:知人论世, 品析语句, 以读带讲。

【课堂实录】

师:今天, 让我们穿越千年时空, 走进 (屏幕出示小序) 丙辰年 (1076年) 的中秋之夜, 那是苏轼的不眠之夜, 他苦苦痛饮, 酩酊大醉, 挥毫洒墨, 寄无尽愁绪于笔端, 写下千古名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一、初读诗词, 整体感知

师:让我们走进词篇, 初读全词。 (屏幕出示全词, 让学生反复诵读, 读准字音、停顿, 并根据课文注释初步理解诗词字面意思。)

师:同学们读音准确, 语句流畅。常言“词为情而生”, 那么苏轼在词中蕴涵着怎样的情感呢?

生:作者是一种哀愁和凄凉的情感, 他思念亲人又无法相见, 所以感到哀愁, 而他此时孤独一人, 内心感到无比凄凉。

师:他思念谁?

生:子由。

师:那么子由在作者心中是怎样的生命角色?

生:子由既是他的弟弟又是他的知己、朋友。

二、知人论世, 体会情感

师:初读诗篇已有所感知, 请同学们阅读提示的背景材料和词句, 深入分析作者在创作时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说说理由 (可个人思考, 也可小组合作) 。

生:他和弟弟多年未见, 此时又是佳节, 本该亲人团聚, 但愿望却不能实现, 他的内心很愁苦。

生:他从少年成名、春风得意的官场奇才到孤独落魄的人, 再加上父母双亡, 爱妻早逝, 连自己最亲近的弟弟也多年未见, 所以他感到失意和孤独。而且感到政治失意。

师:从哪里可以看出?

生:当时王安石变法, 他认为新法旧法都有可取之处, 但两个阵营都排挤他, 他被贬谪, 内心失意。

师:少年成名本应仕途通畅, 但却倍受排挤, 孤独寂寞, 被迫外调, 这对一个胸怀大志、才华横溢的人是一种怎样的打击。痛入骨髓, 苦入心肺。 (板书:政治失意之苦)

生:双亲早亡, 挚爱已逝, 最亲爱的弟弟, 是否也今夜无眠, 对着中秋明月, 执酒问月, 欲哭无泪。作者苦闷由来已久, 中秋之夜, 因苦闷而更加思念, 因思念而苦闷也愈加强烈。 (板书:思念子由之痛)

师:中秋圆月、月映酒杯, 眼前有月, 手中有酒, 心中有无限的苦痛。一夜无眠, 苦苦痛饮, 酩酊大醉, 挥毫洒墨, 寄无尽愁绪于笔端, 既排解心中政治失意苦闷, 又思念弟弟子由。苦痛交织, 痛不可言。

三、析读品味, 深入主题

师:同学们可以选取词中的一句进行赏析, 来表述作者的这种情感。

教师预设: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分别之人, 又值中秋, 月圆人分, 把酒叩问, 倍感伤怀。

分别之明月, 叩问之青天, 苦饮之清酒这3种景物折射出的是诗人苦闷彷徨的内心世界。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

不知天上何年, 也不知人间自已前途怎样, 苦闷之至。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欲:心中执著之理想, 心欲实现, 憧憬希望, 但又怕排挤之苦, 斗争之难, 不胜寒, 逍遥放旷、飘飘欲仙又徘徊彷徨、天上人间、上下两难。多种理解, 一是回朝为官, 一选择消极归隐。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有孤独起舞的美丽, 后半句又有一种可以起舞的喜悦。

月下独酌, 月下独舞, 美丽的寂寞, 而舞后似减少了许多苦闷, 在人间起舞, 唱起哪里像在人间的高音, 天上人间有何区别, 只要心存大济天下的志向, 京城、地方又有何不同, 前一句如果还是清冷的孤独, 后一句可以理解为豁达的潇洒!

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 (学生可描绘画面, 分析作者因何无眠。)

月光转过朱红的楼阁, 穿过雕花的门窗, 照着屋里失眠的人。

“无眠”突出强调, 为何无眠?政治上受排挤, 父母双亡, 爱妻早逝, 弟弟多年未见, 月圆之夜怎能成眠, 那挚情的双亲, 那深爱的妻子, 那知己的弟弟, 那奔赴的理想, 苏轼怎能成眠。亲爱的弟弟, 你是否也今夜无眠, 泪水和着酒水, 一饮而尽。

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

(满怀幽愤, 含泪而问) 月若无恨月长圆, 而这里的月圆却是作者心中恨的象征, 你为何偏偏在我痛苦伤心、亲人离散的时刻, 显得如此之圆呢?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如果消极的理解是一种无奈, 不如积极的理解它是一种思考, 一种思考后的坦然, 人就自我安慰了, 开解了。

生:在“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中感到他政治失意。这时他已经遭到了贬谪, 他不同意变法, 可又没有争辩的可能, 感到失意, 还很无助。

师:这里有哪些词句能够表现?

生:“高处不胜寒”。

生:我认为还有“欲”和“恐”, 这两句表现他想回去但又害怕。他怕回去, 因为官场的黑暗势力太大。他感到和官场不合, 内心矛盾, 愁苦。

师:那么作者最后选择归去还是留下?

生:从“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可见他选择留下。他认为在月下翩翩起舞比回官场轻松自在。

生:从“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可看出他对官场清明的渴望, 他问官场乌云何时才能散去, 自己何时才能看到光明。

师:哪些语句能表现作者的思念之痛呢?

生:“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 是说明月啊, 你不该有什么遗憾和怨恨, 为什么总在人们不能团圆的时候变圆呢?借月圆来怀念弟弟, 在他和弟弟分别两地之时月亮变圆了, 他感到遗憾怨恨。

生:“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可见月亮有阴晴圆缺的时候, 人有悲欢离合的时候, 月亮已经圆了, 可苏轼和弟弟还没团圆, 所以他孤独、寂寞、失落。

生:这句表现作者的豁达, 他把世间的常情看清, 认为这是正常的。但后面“此事古难全”, 表现出他的无奈。

四、再读名句, 体味智慧

师:“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每当中秋团圆之夜, 面对皓月当空, 大多数人会不自觉地吟诵这一千古名句。如果一般的词人可能都会苦闷异常, 寂寞难耐, 痛不可言, 发出“载不动许多愁的苦闷, 表现出冷冷清清、惨惨戚戚”的心境, 你们认为苏轼是如何呢?他是在反复歌咏愁苦吗?

生:作者不是愁苦, 而是对远在异地的亲人的祝福, 愿他们能健康, 共享美丽月色。表达了作者的美好愿望。

生:有句诗“隔千里兮共明月”, 写出了诗人希望亲人长久健在, 共赏美丽月色, 写出千载离人之意, 希望人人平安, 把思念化成美好愿望, 流传下来, 成了名句。

师:隔千里兮共明月, 远隔千里之人, 同处在这美好的月光之下, 虽不能团聚, 也有所安慰。这是种祝愿, 是种期望, 千里之人, 共望明月, 心中所念, 脑中所忆, 那种种的美好画面, 在千里间传送。“皓月当空, 美人千里”画面唯美。

这是中秋词的千古绝唱, 时至今天, 面对明月, 我们都要吟咏这句词, 诗人表白思念之时, 渗透了他人生态度, 面对坎坷, 理想追求。这就是苏轼的魅力。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 面对困境、面对挫折, 想想苏轼, 苦难人生却唱出时代高音, 词如其人。写作本词后, 苏轼因自身的率真正直, 屡被迫害, 被贬到黄州、常州、登州、杭州、扬州、定州、惠州、儋州 (海南) , 北宋不杀士大夫, 贬到海南就是贬到极致, 但他一直以积极的人生态度, 为百姓谋福, 为朝廷效力, 全力实现自已报效国家、大济苍生的理想, 豁达洒脱地面对人生苦难。 (屏幕出示苏轼被贬地图, 增加厚重感。)

这就是苏轼, 这就是中国传统文人的代表, 一身正气, 一腔赤诚, 积极乐观, 永不放弃, 他的的豁达人生, 为华夏文明注入了厚重的精神内涵, 我们有何理由畏惧困难, 小至个人苦难, 大至民族考验。

五、艺术相通, 各抒己见

师:那么对于苏轼的千古名篇, 不同领域的人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演绎, 画家用画笔再现东坡豁达潇洒的身姿, 作家用笔墨来诠释东坡传奇坎坷的一生, 歌唱家用韵律来表现他浪漫积极的飘逸。其中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歌曲《明月几时有》, 被王菲演绎得别有一番滋味。现在大家点评一下, 这首歌是否诠释出了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学生听歌曲, 进行点评, 言之成理即可。)

生:我认为没有诠释出来, 最后一句表现作者把思念化作美好的愿望, 而歌曲的感觉比较幽怨。情感比较低沉。

生:我认为这首词把作者的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把思念子由的感情表达出来了。最后给予人们美好的祝愿, 其实更是给子由的祝愿。

…………

六、融情于诵, 启迪心灵

师:横看成岭侧成峰, 根据你们的理解来诵读一下词的一句或几句, 并简单说说你为什么这么读 (可任意从语气、语调、重音、停顿等角度来说明, 可个人诵读或小组合诵) 。

生:“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前面写作者认为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 表现出一种遗憾和无奈之情, 读的时候要低沉一点, 后面作者从悲伤中走出, 表现积极乐观的态度, 对天下人有种祝愿, 祝愿人们能团圆, 要昂扬一点。 (生读。)

生:“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这样读从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悲伤、矛盾和失意。 (生读。)

生:“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虽然悲欢离合是人之常情, 但此时苏轼和弟弟不能团圆, 月却是圆的, 从此可见作者对月是一种怨恨和质问。所以读的时候要有愤恨在里面, 还要有种无奈。 (生读。)

生:“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 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要读得轻松一点, 表现逍遥自在, 后面要有无奈和怨恨在里面, 表现不能团圆的伤感。 (生读。)

师:老师这样来理解的。 (师深情诵读, 生点评。) 最后, 我们再把这首词诵读一遍, 每位同学都想象着, 你就是一千多年前的苏轼, 你现正对着亲人离散的中秋明月、对着矛盾苦闷的酒杯, 矛盾中思索, 思索后豁达, 抒发自已心中的积极进取、豁达坦荡的情怀。

【教学反思】

诗歌本身就是一种艺术表达形式, 作为教师在诗歌教学中可以用艺术的形式来诠释诗歌, 使课堂本身就具有艺术感, 所以“以读带讲”, 书声朗朗彰显语文特色;用歌曲对比诗歌, 艺术相融相通, 更能体味其中内涵;析词品句、知人论世更理解诗词含义。

教学分析: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篇3

关键词 师生交互行为分析 S-T分析法 Flanders分析法

一、师生行为分析方法

师生行为分析法主要以课堂中师生互动行为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观看课堂录象并对其编码,将课堂中的行为信息量化以发现课堂中的师生行为规律,揭示课堂中的教学活动结构的研究方法[1]。本研究中,作者使用了两种师生行为分析方法。

1.S-T分析方法

S-T分析方法是一种以图形的方法表示教学性格的分析方法。它具有以下重要特点:

(1)将教学中的行为仅分为学生(S)行为和教师(T)行为两类,减少了教学过程中行为分类的模糊性,增加了客观性。

(2)由于将计划教学与实施教学的结果以图形表示,可采用可视化的方法研讨教学。

(3)不需要复杂的计算,有利于推广、实施。

S-T法通过计算教师行为占有率Rt和师生行为转换率Ch,将师生互动行为模式分为四类:练习型、混合型、教授型和对话型,并可以诊断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模式等问题。

2.Flanders分析方法

在各种分类分析中,Flanders的分类分析方法是一种影响面最广,最具代表性的分类系统[2]。此方法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对教师、学生的行为进行分类,并根据这种分类,将教学过程划分为一系列的单元行为。Flanders的行为分类将教师的行为分为两类,一类是对学生间接产生影响的行为,一类是对学生直接产生影响的行为。教学过程中的行为记录是按一定的时间间隔(本例中是按10秒钟)进行采样的。通过采样,可得到教学过程的分类行为数据序列。这种数据序列实际上是将教学过程以一定的编码方式所转换成的代码序列。这些“代码”能够基本上反映课堂教学的原貌,为随后进行的评价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克服了传统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观性,提高了评价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二、数据处理结果

1.S-T分析方法

使用S-T方法,以30秒钟为间隔对该案例进行采样后得到其S-T曲线和Rt-Ch图,如图1所示[3]。

图1 S-T曲线图和Rt-Ch图

S-T分析法显示分析结果为:

该堂课教师行为占有率(Rt)为43.33%,学生行为占有率为56.67%,师生行为转换率(Ch)为53.33%;

该课程中师生的交互模式为对话型。

2.Flanders分析方法

用Flanders法,我们以10秒钟为间隔对该案例采样后得到Flanders课堂互动曲线和迁移矩阵,如图2和图3所示。

图2 课堂活动特性曲线

Flanders分析方法显示结果如下:

该课教师语言比率为49.1%,学生语言比率为50.2%;

教师间接影响与直接影响比例为46.6%;

学生主动语言比率为2.3%。

三、评价与结论

1.S-T分析方法

(1)经S-T法分析可以看出师生互动模式为对话型,而且师生行为转换率高达53.33%,说明课堂气氛比较活跃,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主讲的课堂模式。

(2)师生行为转换率高,而且教师行为占有率也很高,说明课堂的主要控制权还是在老师手上,主要表现为“老师问学生答”的形式,使得学生在课堂上缺乏创造性,从而使课堂氛围在一定程度上表现的呆板,这样的课堂持续的时间越长,越让人感觉是一种“演习”式的教学。

(3)本课中信息技术用来做创设情景的工具,说明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已越来越广泛,反映出教师已经具有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技术观。

2.Flanders分析方法

(1)由Flanders分析方法得出该课教师语言比率为49.1%,学生语言比率为50.2%,说明此课具有较强的互动性,改变了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观。

(2)学生主动语言比率仅为2.3%,说明由学生开头的谈话次数和时间都很少,并没有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四、问题

1.在采用S-T分析方法将教学行为分为教师行为(T)和学生行为(S)时,由于此堂课中有两处是播放视频的,对于将此教学活动是视为教师行为还是学生行为我们小组进行了讨论,最后一致决定将其视为教师行为。因为我们认为播放视频具有与教师讲授行为相同的引导功效。

2.计划的S-T曲线(图中的蓝色曲线)和实际的S-T曲线(图中的红色曲线)达到何种程度的吻合时,我们认为实际的教学基本实现计划的教学方案?

3.在采用Flanders分析方法时,对于某些教师教学行为无法具体区分,如教师发言中的讲授与指示有何区别,何为理念?

参考文献:

[1]王陆,林司南.《案例分析:台球桌上的数学》.中国电化教育,2004年

[2]傅德荣,章慧敏著.《教育信息处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案 篇4

教学重点:

一:读懂、背诵这首词。

二:联想力和想象力的训练。

教学难点: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及其旷达胸襟在词中的体现。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我们传统意识中,每年农历八月十五的月亮是最圆最亮的。不知道同学们在往年看中秋圆月时有何感受?今天,我们不妨来欣赏宋朝著名诗人苏轼的咏月名篇《水调歌头

》。看看他的感受如何。

二、欣赏《水调歌头》

1、对照小序部分简介词作背景,让学生了解创作时间及创作原因。

2、初读全诗,感知内容。(1)学生读书下注释。(2)由学生迅速自读课文。

(3)点一生朗读(学生点评后,教师总结点评)(4)全班齐读

3、疏通全文

(1)学生对照全文,自主疏通全文,并记下读不懂、有问题的地方。(2)小小组交流问题

(能小组内解决的自主解决,不能解决的有组长整理提出)(3)全班交流、解决问题

(4)打出全文注释,学生自主整理在课本上。

(5)问:对照注释你认为词的上下阕主要写了什么?两者联系何在?(上阕——望月写景;下阕——怀人抒情。两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问:词中哪些是实景?哪些是虚景?(6)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体现在哪些词句上?你如何理解?

4、能力训练 / 5

(1)什么是联想?什么是想象?(2)文中哪处是联想?哪处是想象?(3)看图一,发挥联想,你能联想到什么?(4)看图二,发挥想象,你能想象到什么?

5、问:比较《十五夜望月》,你喜欢哪一篇?讲讲理由。

6、音乐欣赏

(1)播放王菲的 《水调歌头》(2)第二遍播放,学生轻声跟唱

7、学生总结

(1)一生总结本课教学思路

(2)由学生总结学习本课的收获

三、布置作业

1、背诵这首词

2、小作文:根据下文开头,发挥丰富想象和联想,续写文章。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赏析 篇5

水调歌头①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②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③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④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

抵绮户,

照无眠。

不应有恨,

何事偏向别时圆。⑤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⑥

【作者】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宋仁宗朝进士,曾知密州、徐州、湖州、颍州、杭州等地,官至礼部尚书。一生历尽仕途坎坷:神宗年间,以“作诗讪谤朝廷”罪贬置黄州;哲宗年间,又以“为文讥斥朝廷”罪远谪惠州、儋州。卒谥文忠。他是宋代最为著名的作家,诗、词、文皆独步一时。其词雄阔超旷,横放杰出,于传统的花间词风外别立一宗。又以诗入词,开拓词境,推尊词体,对北宋词坛多所革新。

【注释】①大曲《水调歌》的.首段,故曰“歌头”。双调,九十五字,平韵。 ②丙辰:熙宁九年(1076)。苏辙字子由。 ③李白《把酒问天》:“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④牛僧孺《周秦行纪》:“共道人间惆怅事,不知今夕是何年。” ⑤司马光《温公诗话》记石曼卿诗:“月如无恨月长圆。”⑦婵娟:月色美好。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原文及译文 篇6

一、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二、背景介绍

这首词是公元1075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这一时期,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这一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转眼已七年未得团聚了。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词前的小序交待了写词的过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很明显,这首词反映了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一方面,说明作者怀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当时虽已41岁,并且身处远离京都的密州,政治上很不得意,但他对现实、对理想仍充满了信心;另方面,由于政治失意,理想不能实现,才能不得施展,因而对现实产生一种强烈的不满,滋长了消极避世的思想感情。不过,贯穿始终的却是词中所表现出的那种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三、原文呈现: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 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què),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qióng)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chán )娟(juān),如下图所示:

四、注释译文

【水调歌头】:词牌名。本文选自《东坡乐府笺》(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

【丙辰】熙宁九年(1076)

【达旦】至早晨;到清晨

【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

【把酒】端起酒杯。把,执、持。

【天上宫阙】指月中宫殿,阙,古代城墙后的石台。

【归去】回到天上去。

【琼楼玉宇】美玉砌成的楼宇,指想象中的仙宫。

【不胜】胜(shèng):承担、承受。经受不住。(古代读shēng,现在一般读shèng)

【弄清影】弄:赏玩。意思是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

【何似】哪里比得上。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朱阁:朱红的华丽楼阁。绮户:雕饰华丽的门窗。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绮(qǐ)) 户:彩绘雕花的门户。

【不应有恨,何事长(cháng)向别时圆】(月儿)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分离时圆呢?何事,为什么。

【此事】指人的“欢”“合” 和月的“晴”“圆”。

【但愿】但:只。

【千里共婵娟】共:一起欣赏。婵娟指月亮。虽然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月光。

【何】几。

译文:

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思念弟弟苏辙。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端起酒杯来向青天问候。 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 ,今天晚上是哪一年。 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返回月宫的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归返月宫怎比得上在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五:作品欣赏

此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亲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反衬自己遣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的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

词前小序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丙辰,是公元1076年(北宋神宗熙宁九年)。当时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做太守,中秋之夜他一边赏月一边饮酒,直到天亮,于是做了这首《水调歌头》。苏轼一生,以崇高儒学、讲究实务为主。但他也“龆龀好道”,中年以后,又曾表示过“归依佛僧”,是经常处在儒释道的纠葛当中的。每当挫折失意之际,则老庄思想上升,借以帮助自己解释穷通进退的困惑。公元1071年(宋神宗熙宁四年),他以开封府推官通判杭州,是为了权且避开汴京政争的漩涡。

熙宁七年调知密州,虽说出于自愿,实质上仍是处于外放冷遇的地位。尽管当时“面貌加丰”,颇有一些旷达表现,也难以遮掩深藏内心的郁愤。这首中秋词,正是此种宦途险恶体验的升华与总结。“大醉”遣怀是主,“兼怀子由”是辅。对于一贯秉持“尊主泽民”节操的作者来说,手足分离和私情,比起廷忧边患的国势来说,毕竟属于次要的伦理负荷。此点在题序中并有深微的提示。

在大自然的景物中,月亮是很有浪漫色彩的,她很容易启发人们的艺术联想。一钩新月,可联想到初生的萌芽事物;一轮满月,可联想到美好的团圆生活;月亮的皎洁,让人联想到光明磊落的人格。在月亮这一意象上集中了人类多少美好的憧憬与理想!苏轼是一位性格豪放、气质浪漫的诗人,当他抬头遥望中秋明月时,其思想情感犹如长上了翅膀,天上人间自由翱翔。反映到词里,遂形成了一种豪放洒脱的风格。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原文及译文 篇7

文学翻译尤其是诗歌的翻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传统的观点认为, 汉语以意合为主, 英语以形合为主。事实是否如此呢?本文通过研究许译《水调歌头》中的形式衔接, 并对照原文证明这种差异的确实存在, 以期为以后的诗歌翻译者提供一些线索。

衔接指的是语篇中语言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当语篇中一个成分的含义依赖于另一个成分解释时便产生衔接关系 (胡壮麟1989) 。衔接的手段主要有五种:照应, 省略, 替代, 连接, 词汇连接.

2. 对《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译文分析

The Mid-autumn Festival Tune:“Prelude to Water Melody”

by Su Shi

How long will the bright moon appear?Wine-cup in hand, I ask the sky.

I do not know what time of year’T would be tonight in the palace on high.

Riding the wind, there I would fly, Yet I’m afraid the crystal palace would be Far too high and cold for me.I rise and dance, with my shadow Iplay.On high as on earth, would it be gay?

The moon goes around the mansions red.Through gauze-draped windows soft to shed.Her light upon the sleepless bed.Against man she should have no spite.Why then when people apart, she oft full and bright?Men have sorrow and joy;they part or meet again;The moon may be bright or dim, she may wax or wane.There has been nothing perfect since the old days.So let us wish that man Will live long as he can!Though miles apart, we’ll share the beauty she display

2.1 英语译文分析

我们首先对译文进行分析。我们的任务是分析英译文的形式衔接手段, 发现其中的规律以为诗歌翻译提供指导性的意见, 合格译文的选取就显得格外的重要。它必须完全符合英语的思维习惯, 但同时又要忠实原文。这里我们就选用许渊冲先生的译文进行分析, 希望能够从最大限度上保证对比的可靠性。

(a) .照应:第一节第5行的‘there’是一个地点指称词, 它指的是前面提到的‘in the palace on high’。第一节的最后一行‘as gay’也是一个指称词。按照胡壮麟 (1989:151) 的观点‘as’所引导的从句表示比较, 也可以起到指称的作用。在第二节反复出现了几个‘she’ (第4行, 第5行, 第7行和最后一行) 。很显然, 这几个‘she’指的是同一个东西——月亮。

(b) .省略:省略和替代一般限于一个小句之内或相邻两个小句。因此, 这两种衔接手段更多见于对话当中, 尤其是‘adjacency pairs’当中。在译文里面我们只找到了一处省略的地方, 在第二节倒数第2行‘live as long as he can’。‘Can’后面还应该带一个动词‘live’, 因为和前面重复所以省略了。

(c) .替代:英译文当中没有出现替代的现象。

(d) .连接:连接成分基本上是一些过渡性的词语, 表示时间、因果、条件等逻辑上的关系。连接成分在英语语篇当中起着重要作用, 是连接小句的纽带。在许译中我们发现了以下几个连接词:第一节倒数第4行‘yet’, 表转折;第二节第5行‘then’, 表转折;第二节倒数第3行‘so’, 表结果;第二节最后一行‘though’, 表让步。

(e) .词汇衔接:英译文当中反复出现的一个词组是‘the moon’。此外, 还有词汇同现的现象。比如, ‘the moon’和‘her light’, 因为我们一想到月亮就不可能不想到月光。

2.2 与原文对比

从上面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 各种形式的衔接在英语语篇当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这涉及衔接和连贯之间的关系问题。连贯指的是语篇组成部分之间和谐的逻辑语义关系, 而衔接则是传达这些语义逻辑关系的形式手段。也就是说, 一个语篇的连贯不一定需要衔接手段来维持, 而且形式上的衔接不一定能保证语义上的连贯。尽管如此, 形式上的衔接是实现连贯的重要手段。英语是一种非常注重语内衔接的语言, 注重逻辑是其特点。但是汉语又怎么样呢?我们不妨对照《水调歌头》的汉语原文。

通过对照我们发现, 原文当中主语转换比较频繁, 很少出现有形式的衔接。我们在原文中发现了几个无主语句, 如第一节第2句‘ (我) 把酒问青天’;倒数第2行‘ (我) 起舞弄清影’;第二节第1行‘ (月) 转朱阁’等等。但是, 严格地说她们不是省略, 因为无主语句在汉语当中是很平常的句式。在原文里, 真正意义上的衔接只有一个, 在第二节的倒数第3行, ‘此事古难全’中的‘此’, 我们可以把它划分为照应。笔者认为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 跟体材有关。语言的不同体裁所表现出来的特点是大不相同的。诗歌是典型的文学问题, 重意境, 不重文字安排。

(2) 跟语言的不同发展阶段有关。《水调歌头》写于北宋, 加之苏轼的特点是粗犷豪放, 所以语言形式显得有些“散”。现

(3) 其实归根结底最重要的原因还是英汉两种语言或是不同民族思维方式的差异。

通过以上的对比我们可以基本上证实上面提到的论证, 即汉语重意合, 英语重形合。汉诗的意境是非常丰富的, 千变万化, 其乐无穷。但如果过分拘泥于原文形式的话, 译文人读了可能让人摸不着头脑。要让外国人看懂, 就必须把这些隐秘的逻辑语义关系表达出来。这就难怪许译《水调歌头》大量地采用形式衔接手段, 把原文当中本来隐秘的东西都显化了

3. 结语

我们通过对《水调歌头》一词原文和译文的对比, 证实了英汉语言在衔接和连贯方面的异同。汉语重意合, 缺乏形态标记;英语重形合, 形态标记丰富。因此, 我们在从事诗歌翻译时一定要注意探索原文潜藏的逻辑语义关系, 尽量使其在译文当中‘显化’。

摘要:本文将借助Halliday & Hassan的衔接和连贯理论以许渊冲译《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为例分析英汉衔接和连贯手段的差异, 从而对以后的诗歌翻译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诗歌翻译,衔接,连贯

参考文献

[1]Halliday, 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Edward Arnold.1994.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原文及译文 篇8

When will the moon be clear and bright?

With a cup of wine in my hand, I ask the blue sky.

I dont know what season it would be in the heavens on this night.

Id like to ride the wind to fly home.

Yet I fear the crystal and jade mansions are much too high and cold for me.

Dancing with my moon-lit shadow,

It does not seem like the human world.

The moon rounds the red mansion,

Stoops to silk-pad doors,

Shines upon the sleepless,

Bearing no grudge.

Why does the moon tend to be full when people are apart?

People may have sorrow or joy, be near or far apart,

The moon may be dim or bright, wax or wane,

This has been going on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ime,

May we all be blessed with longevity,

Though far apart, we are still able to share the beauty of the moon together.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

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Poem written during the night of the Mid-Autumn Festival of 1076 by Su Tung Po.(Translated by Shun-Yi Lee in 1998)

[赏析]

中秋节(Mid- Autumn Festival / Moon Festival)是我国重要的传统佳节,它在我国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节日,而西方人则不过此节。中秋节也一直被会认为是最有人情味,最具有诗情画意的节日。古往今来,很多文人墨客赏月时感物伤怀,常以阴晴圆缺,喻人情事态,涌现了许多咏月的诗词。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原文及译文 篇9

1、 品味描写月光的语句,牢记并运用哲理名句,理解感悟诗中的文化内涵和思想感情,背诵默写这首诗。

2、理解作者借咏月表达的人生感触,学习词人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

3、自主合作探究,师生互动,讲练结合。

【教学重点】

在多次诵读中,理解词作者表达的意思;在品读重要词句中,感受词作的意境;在想象与拓展中,获得乐观、豁达的人生思考。

【教学难点】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原文及译文 篇10

云南省昭通市盐津县滩头中学:严华武

教学目标:

1.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富有表现力的语言。3.情景交融,想象丰富。教学重点:

1.背诵这首词。

2.咏月名句的收集和诗歌鉴赏。教学难点:

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及其旷达胸襟在词中的体现。教具准备: 录音机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在这里,一起听一首悠扬的曲调,欣赏中秋的月色,有很多古代文人,他们在欣赏中秋月的时候,产生了很多感触,写下了许多动人的诗篇。我们今天要一起学习的,就是大文学家苏轼的一首咏月词。在听音乐的过程中注重这首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音乐欣赏,古曲,播放mp3)

二、作者背景

1、了解作者: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我们在学习《浣溪沙》时已经介绍过作者的情况和词的相关知识。

2、写作背景: 我们再了解一下这首词的写作背景。哪一句话提示了我们作者写作的背景?(序)总结:中秋时,大醉时。(序:起说明作用。这里是交代写作背景)补充介绍: 这是一首中秋咏月兼怀亲人的抒情之作。是中秋词中最为著名的一首,向来脍炙人口,作于丙辰(1076)年中秋节。当时苏轼41岁,为密州(现在的山东诸城)太守,政治上很不得意,与其弟子由已六七年不见,心情抑郁不欢。

三、朗读训练 1.播放朗读mp3。2.学生跟读。

3.女生读上片,男生读下片。

四、理解全文 字音

阕(què)上阕 婵(chán)婵娟 琼(qióng)琼楼 绮(qǐ)绮户

词语注释

分析全文: 我们现在来分析和欣赏全文,再现这首词描绘的情景。

上片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分析:诗人问月问年,发挥了奇特的想象。表达了对天上宫阙的向往。为什么向往呢?因为作者政治失意,内心激烈的矛盾。

这里是化用李白《把酒问月》中“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的两句诗意。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传说月中宫殿叫广寒宫)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词中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分析:这时作者的思想从天上的幻境回到了地上的现实,表现了作者对人间生活的赞美和热爱。

这首词上片从幻想上天写起,写到这里又回到热爱人间的感情上来。一个“我欲”、一个“又恐”、再加一个“何似”,这中间的转折开阖,显示了苏轼感情的波澜起伏。在出世与入世的矛盾中,他终于让入世的思想战胜了。

下片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直接写明月)分析:这三句写月光的转移。“朱阁”“绮户”与上阕“琼楼玉宇”对照,既写月,也写月下离人。于是诗人埋怨明月说出了下一句: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分析:指此句运用拟人手法,笔势淋漓顿挫,表面上是责月问,实际上是怀人。“月圆而人不圆”,“不应有恨”却恨在其中。

接着,诗人把笔锋一转,说出了一番宽慰的话来为明月开开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哲理。表现作者感悟人生哲理的旷达胸襟的词句)。

分析: 这一句话是最富哲理的诗句。它从月亮的圆缺的自然规律,说到人间悲欢离合是自古已然的事实,难以求全,讲出了一个自然界和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哲理:客观事物是难以求全的。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道尽千载离人心愿,表明诗人对远方亲人美好祝愿)注释: “婵娟”是美好的样子,这里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

分析:作者由幻想超然物外,到重新认识到现实的美好,认识到现实总有不完美的地方,战胜了自己消极地想要离开现实的念头,表现了作者的乐观、旷达的胸怀。结句与上阕“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一样,是积极乐观的。

写作特色

这首词反映了作者仕途失意,幻想超然物外,但积极的处世态度终于战胜了消极“遁世”的念头,表现了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全词深沉婉曲,流转自如,以美丽的想像,明睿的哲理,创造出幽深高远的境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主题:这首词反映了词人仕途失意,对月思念亲人,幻想超然物外,但积极的处世态度又战胜了消极的“遁世”思想,表现了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

归纳小结 : 上片----望月(写景)

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

下片----怀人(抒情)

想象:明月 ——> 宫阙 ——> 琼楼玉宇

联想:明月(月圆)——> 团圆(人圆)

上片:写月下饮酒。由幻想超脱尘世转化为喜爱人间生活。

下片:写对月怀人。由感伤离别转而为对离人的祝福。

这首词表现了作者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

五、布置作业 1.基础题: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词牌名为________,作者,是 代著名文学家,号东坡居士。词中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的词句是:“,”;直接写明月的词句是:“,”; 表现作者感悟人生哲理的旷达胸襟的词句是:“,”;道尽千载离人 心愿表明诗人对远方亲人美好祝愿的名句是“,”。

把“天”和“月”都人格化了,上片问_ _,下片问__ __,归根结底,是问__ __。表现作者对。(需要教师提示)2.背诵并默写本词(课后作业)3.这首词的基调是抑郁的还是乐观的?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学设计 篇11

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人教版初中八年下第五单元二十五课的内容。本单元是文言文和古诗词单元,着重培养学生在大致读懂课文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体验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了解古人写景、叙事、议论的特色、同时积累文言词语,增强语感。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之中,有一定的古诗词学习基础,将为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本节内容是在初中诗词整体的学习中,占据重要地位。更为今后学习苏轼的文章打下基础。

2.学情分析

虽然本地区划分为农村学校,但是如今的网络资源丰富,我结合大学的知识和上班几年来的教学经验,在七年和八年上学期对学生进行过持续的诗词训练。因此学生对本文的解读并不是很难。

教育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关于苏轼的文学常识,本文的写作背景,积累实词(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朗读诗歌的能力和利用写作背景分析诗歌主旨和表达思想感情的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旷达的胸襟和健康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

重点,难点以及确定依据: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结合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难点。

重点:实词的理解和依托背景分析诗词的思想感情。

难点:培养学生深层次的理解,并树立旷达胸襟和乐观的人生态度。

3.下面,为了讲清重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设定的目标,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说教法

3.1教学手段: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实现教学目标。我在教学中采用朗读法、小组探讨法、个人思考法,结合多媒体的方式进行教学。这主要是因为:学习诗词必须要尽可能的让学生广泛阅读和理解,在此基础上,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法。在学生看书、讨论的基础上,在我的启发引导下,积极进行知识的交流、重组、汇总、统一。在回答问题时,各组回答不同的问题或者同一问题。特别注重答案不一致的问题,鼓励、启发学生从多个角度的进行思考,解读出自己的思考成果。我也要积极的予以指导和导引。使之朝着积极乐观的方向前进。

3.2学生学法:以朗读、小组合作研究为主。符合当前课改精神,也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接下来我来具体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及设想:我的.授课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引入,朗读,整体感知,细处分析,结合背景,深入主题,及时反馈等几部分。

4.1引入。由“北宋诗歌评论家胡仔评中秋词,自”水调歌头“一出,余词皆废引入:把对本词的高度评价直接提出,目的在于给学生一种精神上的震撼,将注意力集中到本课的学习中来。

4.2朗读。首先由我进行范读,强调朗读的要领,如停顿、重音、平翘舌、语速、情绪等。然后请举手的同学分别朗读,合作朗读。并请学生指出朗读的学生的优缺点,尤其是优点。主要是因为学习诗词必须让学生尽可能的参与和充分朗读,这是理解的前提,面对参次不齐的朗读水平,指出缺点,及时改正,指出优点,符合课改精神,鼓励学生,发现学生的长处,从而增强其自信心。

4.3解读字词。请各小组学生分别讲解课文出现的实词。目的在于积累学生的文言基础知识,为以后更深入的学习其他文言文打好基础。

4.4翻译。请各小组学生分别翻译自己承担的段落内容。对于学生无法解释句子,我做相应的指导。我想无论是哪里的学生,都要重视基本的能力的培养,古典诗词离我们和久远,任何一篇古典诗词或者文言文的理解都离不开对内容的深刻理解上进行结构和思想上的分析。因此,翻译课文无论难易,都要当作一个重点的步骤进行。

4.5具体的教学分析。首先,我出示问题,由各组学生合作研究,汇总信息。如A本文的小序的作用是什么?文章的上下阙都写到了一个事物是什么?用了哪些句子来进行描写?其中”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表达着作者什么样的心情?”高处不胜寒“的深层含义又是什么?这些问题由简入难,由浅入深,不停的追问,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一种连续的思考当中,问题的答案也从开始的文中可寻到后来的结合背景方可解释。在上课的前半程没有把介绍北京单独拿出,其目的就是避免教学的程式化。在文中结合背景更显出背景对于分析诗词的重要价值。

其次,对于下阙内容。第一个提出的问题是”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是描写什么事物的?或者这个句子的主语是什么?接下来,承接着这个景物,深入分析作者为何无眠?无眠的时候又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诗词的最终落脚点是什么?纵观整个诗词。作者借月要表达的主要是思想什么?通过层层的深入分析,由景入情,不仅指导了学生写作上的层次和结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由表及里的分析诗词的能力。

这些问题基本上是抛给学生小组合作解决的。如遇到难点,学生无法解答的问题,我再予以相应的指导。学生的诗词能力是自己一步一步培养出来的,因此,相信基本上可以解决的很好。

4.6总结全文,说出体会(可作为作业在自习课检查)。总结的内容一方面是诗词写作思路的分析,还有思想的深刻,即苏轼在被贬官的时候保持的旷达胸襟和寄情兄弟,期盼团圆的心情。课后我的个性理解更多的是侧重这个方向写作的。

5.及时反馈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原文及译文 篇12

“Prelude to Water Melody”

How long will the full moon appear?

Wine cup in hand, I ask the sky.

I do not know what time of the year

It would be tonight in the palace on high.

Riding the wind, there I would fly,

Yet I’m afraid the crystalline palace would be

Too high and cold for me.

I rise and dance, with my shadow I play.

On high as on earth, would it be as gay?

The moon goes round the mansions red

Through gauze-draped window soft to shed

Her light upon the sleepless bed.

Why then when people part, is the oft full and bright?

Men have sorrow and joy; they part or meet again;

The moon is bright or dim and she may wax or wane.

There has been nothing perfect since the olden days.

So let us wish that man

Will live long as he can!

Though miles apart, we’ll share the beauty she displays.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原文及译文 篇13

实验中学陈巧平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联想感悟古代诗词的意境训练其联想和想象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的朗读、教师的引导点拨,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师生共同鉴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走进苏轼,体会他豪放的词风,培养学生积极健康向上的人生观。

二、重难点分析:

重点:

1、训练朗读能力,借助联想和想象在古诗词间运用,培

养学生的想象力。

2、积累名句,增强语言感悟能力,丰富语言宝库逐步提高欣赏品位。难点:

1、深刻体会作品传递的情感,理解诗人胸襟抱负。

2、借助想象感悟意境。

三、设计思路

1.充分发挥学生的自学能力,课前指导预习、查询。

2.让音乐绘画走进课堂培养学生的美感。

3.朗读。词曲的朗诵和背诵是认识意象、感悟意境的有效方法。

4.学法指导:教师点拨,学生勤于思考,自主鉴赏。

教学方案

一、激情导入:

“一切景语皆情语”,大自然的万物在作家笔下都是一首浪漫的歌、一首美丽的诗。中秋佳节,浩瀚深蓝天空中那轮明月牵动

着无数文人墨客的情怀。赏月咏月也便成了人们久谈不衰的话题,有诗道:明月四时有,何时喜中秋。为何人们独独钟情于中秋赏

月呢?今天,让我们一起领略苏轼对月怀人的思绪吧。

二.板书课题

1、介绍苏轼及背景

2、了解词的相关知识

3、小序的作用

三、诵读,初品其味

1、检查生字词

2、生自由朗读,要把握停顿和节奏。

3、听课文音频朗读,体会情感。

4、指名读,配乐,男生读上阙,女生读下阙。

5、全班齐读

四、再读,理解文意

根据课文注释,疏通这首词的大意

五、赏读,深究其蕴

(先独立思考,小组讨论,交流发表自己看法。)

合作探究:

1、词的上下阕主要写什么?两者有何联系?

2、上阕作者把酒问天,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愿望?

3、天上与人间、幻想与现实比较,使诗人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下阕作者在月圆之夜,面对中秋圆月他又产生了怎样的思绪?他如何化解离别之愁?

(诗人与弟弟分别七年,他怀念弟弟,辗转难眠,因而对月产生怨恨,怪月偏偏在亲人离别时圆?但转念一想,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他从中悟出了人生哲理人生的缺憾是难免的,我又何必怨恨呢?顿时,心中变得开阔了。于是,笔锋一转,向天下所有离别的亲人表达一种美好的愿望。)

5、归纳作者的感情变化。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胸襟?

小结:《水调歌头》这首词的上阕把酒颂月,抒写了由幻想超尘到复归现实的思想过程;下阕对月怀人,阐发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人生哲理,表达了对亲人的美好祝愿。全词意境清远,笔调深婉,表现出作者不为失意离别所苦的旷大的胸襟。

六、品位赏析

过渡:体会作者的感情后,让我们共同欣赏《但愿人长久》,再次领会苏轼那种乐观豁达的胸襟和中秋之夜对亲人的美好祝愿吧。

1播放王菲的歌曲《明月几时有》

2同学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出喜欢的理由。

(提示学生从思想内容、修辞表达及词语内涵等多角度去发现、品位。)

七、拓展延伸

过渡:有人说,中国人随便拿取一本古人的诗集,抖一抖,叮叮当当地会掉下好多“月 ”来,于是,千里婵娟是月,云破弄影是月,芦花深处是月,小楼吹笙是月,好多的诗在明月中。同学们在抬头上月之际会想起哪些写月的诗句?

1、说写月的诗句。

2、描绘中秋圆月。

小结:同学们,就像苏轼一样,我们的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的,随时都有可能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我们应该:失意时,莫沮丧;苦闷时,莫彷徨;失败时,莫气馁。正视失败,迎接挑战,直面人生,我们的人生一定会成功。

八、板书设计 :

遥望明月几时有 篇14

犹记得,儿时听到“嫦娥奔月”的故事,那故事是那样的凄美,最后,嫦娥升到了月亮之上,住在广寒宫中,旁边只有玉兔相伴,该是怎样的孤独与寂寞?“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当时的李白,是有多么的惆怅,抬头望明月,写下了这句千古名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有多么思念故乡,而此时只能把这些思念寄托给高高在上的明月,又是怎样的无奈呢?

遥望明月,真的感觉到一些哀伤,一些悲凉,一些痛楚,一些寂寞。倚在窗边,双手拖住下巴,看着那一轮明月静静地挂在空中,朝我微笑。我猛然觉得:这样的`时光还能有多少?这样仰望明月的时光还能有多少?只有失去了才会懂得珍惜,只有错过了才会懂得他的珍贵。难道我们不应好好的珍惜这小扇轻摇,遥望明月的时光吗?这样安逸,这样闲适。

我们都睡下了,而那轮明月仍然散发着他那皎洁的月光,透过窗户,射进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带给我们宁静…….

上一篇:商场搞国庆促销活动下一篇:怀念春天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