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学习的名言

2024-08-11

有关学习的名言(共15篇)

有关学习的名言 篇1

学习既要有铁棒磨成针的精神,又要有举一反三的学习方法;读书既要有勇于攀登的志气,又要有乐于思考的精神。

学生听老师的话并非有错,但是不能盲从,否则,不但会去去主见,还会失去创新能力。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勤奋出聪明,博学出智慧,多练出技巧,巧思出硕果。

知识是智慧的火炬,勤奋是智慧的钥匙,智慧是思考的火花,创新是智慧的结晶。

写作要多读多看;做题要多练多思;巩固要多记多用;运用要多想多试。

学好靠信心,求教靠虚心,探求靠专心,长进靠恒心。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改写人生,教育改善人格,反思启迪智慧。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僮巢慌?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学习不能好高骛远,须一步一个脚印;进步不能一步登天,须一步一级台阶。

春宵一刻值千金。――苏轼

吃一堑,长一智。

倘不学习,再美好的理想也会化成泡影;倘不勤奋,再美妙的计划也会付之东流;倘不实践,再广博的知识也会束之高阁。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勤奋是探求知识的舟楫,思维是探索知识的方法,请教是学习知识的妙招,练习是巩固知识的途径。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

聪明的秘诀在于勤奋好学,博学的秘诀在于博览群书,巧学的秘诀在于举一反三,成功的秘诀在于推陈出新。

约束不了自己是自己无能的一种表现。自己都管不住自己,难免要滑入深渊。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韩愈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不读书则愚,不思考则浅;不多练则生,不巧用则钝。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求学无笨者,努力就成功;读书没捷径,尽力能高分。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杜甫

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学问学问,又学又问;学习学习,又学又习。

读书如蜜蜂采花,思考如蜜蜂酿蜜,只有既采又酿,才能得到香甜的“知识蜂蜜”。

知识如金矿,挖之愈深,得之愈多;知识如登山,攀之愈高,望之愈远。

巧思妙想出灵感,实践探索出成果。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

有关学习的名言 篇2

“倦怠”一词最早由临床心理学家提出, 用来描述工作中的个体所体验到的长期身体疲劳、工作卷入程度低等。学习倦怠的概念尚没有统一的定义, Julie Pham[1]认为学习倦怠是学生不能顺利应对压力时, 在学业上产生的情感和行为上的衰竭状态;杨丽娴[2]认为学习倦怠是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和动力却又不得不学习的一种逃避行为;杨惠贞[3]认为学习倦怠是学生因课业压力或其他个人心理因素, 产生的情绪耗竭及低个人成就感。

本研究采用杨丽娴的定义方法, 学习倦怠是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或动力, 却又不得不面对的一种厌烦、身心俱疲的心理状态, 并伴有逃避学习的行为。

2 学习倦怠的特征及影响因素

国内外学者认为学习倦怠特征表现在人的行为和心理上: (1) 情绪低落, 指处于学习倦怠状态下的学生缺乏学习热情, 对学习冷漠、悲观。 (2) 去个性化, 指个人以玩世不恭和不带感情的方式和态度回应周围人际, 从而对自己的学业失败进行合理化。因此, 倦怠的人际关系维度在助人职业活动中表现为对他人的去个性化, 在学习活动中表现为对学习本身的不当行为。 (3) 低成就感, 有两种表现:一是觉得学习枯燥乏味, 不感兴趣;另一种是, 学生感到付出了努力, 但没有效果或收效甚微时, 所产生的较强的自卑感和失落感。当较低的成就感与学习倦怠的前两种症状结合在一起时, 学生就会丧失理想和学习动机, 产生习得性无助。

影响学习倦怠的因素有个人和环境两大因类:个人因素主要体现在人格、情绪和动机方面, 而环境因素体现在学校、家庭和人际关系方面 (1) 个人因素性别在学习倦怠上有差异。魏珍[4]和魏婷[5]均发现高校学生中, 男生学习倦怠程度比女生高;人格方面主要有自我效能感、内外控等因素, 魏云[6]研究表明学习倦怠总分与学习疲倦、学习效能及神经质、开放性存在着差异。许有云发现使用不同应对风格的大学生在倦怠总分及各因子得分上均有极其显著的差异。宋晓颖研究发现, 不同情绪稳定程度的学生在学习倦怠上达到显著差异, 邓愉联认为, 学习动机能直接推动与维持学习者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李瑾认为动机是促使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 (2) 学校、家庭和人际关系因素学业上的压力及学校间的人际关系如师生关系, 同伴关系等因素会引起特定个体的倦怠综合症状。家庭方面的如家庭环境、亲子关系、父母的期望等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

3 学习倦怠的测量及研究

目前测量学习倦怠的量表主要是MaSlach的倦怠量表。MBI有三种版本, 由情绪耗竭、去个性化、降低成就感三个维度构成。这三种版本分别是: (1) MBI.HSS是最早的倦怠量表, 适用于服务行业的工作者。 (2) MBI—ES是根据MBI.Hss原始量表改编, 以学校机构为背景, 适用于教育工作者。 (3) MBI.GS通用量表, 也是根据MBI.HSS原始量表改编而来, 适用于从事其他行业的“非与人为服务对象”的人员。这三种MBI量表均以Likert七点自评式量表, 从“从来没有”到“每天都有”, 分别记0—6分。

不同版本的MBI量表被不同研究者采用, 有学者根据MBI版发展了MBI的学生版。如杨惠贞[7]对MBI.GS量表进行了修改, 且修改后的量表更适用于测量学生的学习倦怠。Gold等人以师范生教学倦怠为研究, 编制了大学生量表。Powers&Gose以学生为样本, 将修订的MBI量表应用到教育情境中。杨丽娴参照职业倦怠量表, 编制了《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 包含情绪低落、行为不当和低成就感三个维度, 此量表信效度较高, 国内学者多以此量表为标准。戴春林等编制了中学生学习倦怠问卷, 得出中学生学习倦怠有情绪耗竭、学习低效能感、师生疏离和生理耗竭四因素构成。吴艳等人也编制了初中生的学习倦怠调查问卷, 陈燕根据情绪低沉、行为回避、成就感低这三个维度编制了《大学生学习倦怠问卷》。

4 存在问题及展望

目前国内外关于学习倦怠的研究比较少, 但已呈逐渐上升趋势。国内大多研究集中在学习倦怠量表的编制上, 但缺乏本土化的学习倦怠量表, 在探讨影响学习倦怠的成因上, 还需结合生理、心理和环境等多种因素共同探讨;目前还没有对学习倦怠心理干预的研究, 这将是以后学习倦怠的一个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Julie Pham, Burnout afflicts students, Daily Californian (http:/www, wpi.edu/News/TechNews/980317/bumout.html)

[2]杨丽娴, 连榕.学习倦患的研究现状与展望.《集美大学学报》, 2005, 6

[3]杨惠贞.影响学生学习倦怠及计算机学习成效因素之研究.田立中央大学博士论文, 1998

[4]魏婷.大学生学习倦怠初探.合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7, (6) .

[5]魏珍.中学生学习倦怠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个别差异研究.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7, (6)

[6]魏云.网络文化背景下当代大学生学习动机影响因素分析士学位.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07, (5)

有关学校的“名言” 篇3

学生把课堂搞成情景喜剧表演场,老师想把课堂搞成神圣肃穆的教堂。

妈妈们到学校,一般干三种事:送衣服,送早餐,送文具。虽然很温暖,但没一件是体面而且受到亲生儿热烈欢迎的。

我发现,人在订计划时,像被终极催眠一样,变得不清醒而激动,体内流淌着一股新鲜的血液,以为自己是假面超人。就像我们订“新学期新打算”时一样,在打算里,自己过的是干净用功的生活,于是,我们便真的以为自己的人生可以从此“翻开一页崭新的篇章”。

在学校,没有人的尊严不会被伤害。我的后座太过敏感,什么型号的伤害都用尊严来挡,也难怪她的尊严伤痕累累。

我们班的调皮男生有两种:一种是在老师背后竖中指,然后等待众人哄笑,最后认为自己很帅;另一种是在老师的背后竖中指,然后埋怨众人为什么还没开始哄笑,等众人反应过来了之后,认为自己很帅。和老师作对,也许是因为老师的权力比他们大,所有神圣的、严肃的、尊严的、比自己优越的东西都是可以用来嫉妒和调戏的——用来平衡自己的心理。

学生跟老师作对,原因可能很难被老师理解:只不过为了挽回上次被老师大声数落之后,在同学哄笑中损失的尊严。

老师所在的位置——高人一等的讲台,风水实在特殊。我每次下课时站在讲台上,总是感觉到自己的整个气质都不一样了,陡然被拔高了一截,渴望拿着教鞭指点江山:“冯圆,闭上你的嘴!”“杨非雪,把头缩回去!”“何伟业,你给我滚出去!”

当学校里有帅哥的时候,不仅学校有看点了,人生都变得有希望了。所以,我提议咱们学校应该招一些超级帅的帅哥,把长得帅也作为一项特长。

只要女朋友的团体超过4个人(含4个人),就一定会破坏铁三角,出现“你要是跟谁玩,我就不跟你玩了”之类的话语。不会像刘邦的几个拜把子兄弟一样亲如手足。

在校园里,只有两件事可以干,那就是看和被看。看上和被看上的过程变得很简单,你和一个五官完整的异性不小心对视一眼是邂逅,对视两眼是艳遇,对视三眼就可以准备进行恋爱长跑了。

论语有关学习的名言 篇4

2)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佚名

3)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4)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5)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6)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7)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8)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9)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

10)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论语·宪问》

11) 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12)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13)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14)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15)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16)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

有关描写学习的名言 篇5

2) 成功=艰苦劳动+正确方法+少说空话。——爱因斯坦

3) 当你还不能对自己说今天学到了什么东西时,你就不要去睡觉。——利希顿堡

4) 好学而不勤问非真好学者。

5) 榕树因为扎根于深厚的土壤,生命的绿荫才会越长越茂盛。稗子享受着禾苗一样的待遇,结出的却不是谷穗。

6)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真心英雄》

7) 只要能收获甜蜜,荆棘丛中也会有蜜蜂忙碌的身影。

8) 生命力的意义在于拚搏,因为世界本身就是一个竞技场。

9) 不管多么险峻的高山,总是为不畏艰难的人留下一条攀登的路。

10) 山路曲折盘旋,但毕竟朝着顶峰延伸。

11) 没有激流就称不上勇进,没有山峰则谈不上攀登。

12) 奋斗者在汗水汇集的江河里,将事业之舟驶到了理想的彼岸。

13)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14) 崇高的理想就象生长在高山上的鲜花。如果要搞下它,勤奋才能是攀登的绳索。

15) 除非想成为一流,否则就是二流。

16) 只会在水泥地上走路的人,永远不会留下深深的脚印。

17) 再多一点努力,就多一点成功。

18) 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充满光明。

19) 如果圆规的两只脚都动,永远也画不出一个圆。

有关激发学习的名言 篇6

2)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罗大经鹤林玉露

3)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佚名

4) 愚昧从来没有给人带来幸福;幸福的根源在于知识。——左拉

5) 聪明的人有长的耳朵和短的舌头。——弗莱格

6) 构成我们学习最大障碍的是已知的东西,而不是未知的东西。——贝尔纳

7) 学习必须与实干相结合——泰戈尔

8) 当你还不能对自己说今天学到了什么东西时,你就不要去睡觉。——利希顿堡

9)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明朱熹

10) 一个能思考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巴尔扎克

11) 虽天才隽朗,而实须坟诰以广知。——葛洪

12) 不学而求知,犹愿鱼而无网。——葛洪

13) 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王符

14)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15)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16) 不敢妄为些小事,只因曾读数行书。——陶宗仪

17) 一日不书,百事荒芜。——李诩

18) 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朱舜水

19) 必须和实际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鲁迅

有关现代远程教育学习的讨论 篇7

(1) 将学习支持服务界定为师生之间的人际面授交流活动。这是对学习支持服务的狭窄的理解。这一界定来源于对传统校园面授教育的亲近和认同, 即认为人际面授这种集体面授教学活动是所有教育系统的必备要素。依照这种界定, 在学习中心或其它教学基地、教学站点、教学班组的集体教学或辅导;短期住宿学校、课程或实验室工作;学生自学或互助小组、协作学习, 实地考察及其它社会活动都可以归结在这类学生学习支持服务中。

(2) 将学习支持服务界定为远程学生在远程学习时接受到的各种信息的、资源的、人员的和设施的支持服务的总和。这一界定将以课程教材为核心的教育资源的提供也涵盖在内了, 而比较谨慎的界定是将这类教育资源的提供纳入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发送, 不纳入学习支持服务的范畴。

二、现代远程教育与传统远程教育的区别

(1) 学习资源已经相当丰富, 除传统的印刷教材和录像资料外, 教育机构还做了大量的CAI课件和课程资源, 开发出基于Moodle的网络学习平台, 大大方便了学生的自主学习。

(2) 由于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 使得双向和交互成为可能, 可以方便地实现远程状态下的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互。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也更加方便, 学生之间可以通过网络交流学习经验和讨论遇到的问题。在传统远程教育中, 学生都是单独学习, 缺乏交流的机会, 在学习过程中会产生孤独感, 从而影响了学习效果。

(3) 传统远程教育和现代远程教育最明显的差异就在于各种学习设备的改进。现在很多学习过程都可以在计算机和网络上完成, 学生可以在网上收看网络教学课程, 学生作业的提交和发放、教师和学生的交流都可以在网络上完成, 在一些偏远地区, 还可以通过卫星地面接收器接收教育机构传来的优质教学资源。

三、现代远程教育学习的内涵和现代远程教育学习服务系统的构成要素

从以教师为中心的学校教育到以学生为中心的终身学习的转变;从教师的课堂集体面授为主到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为主的转变;从教师传授指定教材的既定学科内容为主到学生主动开拓应用教师设计的和可获得的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的转变。

现代远程教育学习的特征: (1) 现代远程教育学习的支持服务系统是为了支持远程学习者的学习而构建的系统; (2) 组成该系统的要素相互制约相互联系; (3) 这个系统的核心任务是支持学习者的远程学习活动; (4) 组成这个系统的子系统是不变的, 但是子系统的内部始终是在变化发展的。

现代远程教育学习的支持服务系统由3个子系统构成, 即:硬件子系统、软件子系统和人员子系统。

1、硬件子系统

硬件子系统相当于整个现代远程教育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骨架, 它支持着整个现代远程教育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正常运行。

2、软件子系统

硬件是现代远程教育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基础, 要发挥硬件的功能, 则要靠软件。现代远程教育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软件子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印刷材料。 (2) 音像教材。 (3) 网络教学课程。 (4) 网络教学平台。

3、人员子系统

人员子系统的人员分为3类: (1) 辅导老师。辅导老师主要从事的工作是网上答疑、习题命题、教学活动、作业批阅、学科资源建设和学习评价等。 (2) 维护人员。维护人员主要是对系统的硬件进行日常的维护和检修, 使整个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3) 管理人员。管理人员和教务管理人员的职责一样, 负责学生的学籍管理、教学安排、考试安排等日常管理性工作。

四、现代远程教育学习服务系统的功能

(1) 提供硬件环境。硬件环境是整个现代远程教育学习支持服务系统投资最大的部分, 教育机构要在很大的地域范围内搭建各种通信设备。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 教育机构可以使用电信运营商的设备完成自已的功能。

(2) 提供学习资源。为学习者提供的学习资源主要包括:印刷资料、音像资料、网络教学课程和网络上的其它教学资源。网络资源中有越来越多的教学资源, 比如远程图书馆, 全世界的图书馆通过互联网的联系, 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都可以查阅图书资料。

(3) 提供辅导。为远程学习者提供教学辅导的基本功能为:课程内容的讲解、辅导和答疑;学习方法的指导;实践性教学环境的指导;组织学生讨论问题。

(4) 提供学习评价。远程学习的效果, 是检验整个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一个重要的标尺, 作业的收取和批改及试卷的批改, 要能够尽可能快地反馈给学生, 使学生尽快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 及时调整学习步骤。如通过网络, 让学生上传作业, 教师将作业收齐批改后再通过网络反馈给学生。

参考文献

[1]陈丽:“远程教育学基础”,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

有关英语学习策略的几点论述 篇8

一、何为学习策略

很多人会将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混为一谈。其实学习策略不等于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具体的学习问题时而采取的有效做法或手段;学习策略除了包含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外,还包含学习者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的认识,对学习过程的调控和计划等,即在学习阶段,学习者为了获取更多的学习机会而采取的手段和策略。学习策略是对学习方法的选择和使用,也是对学习方法的认识和理解。学习策略涵盖的内容要广泛得多。因此,教师应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让他们在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如何学习英语。“英语课程标准”根据我国实际和中学生的特点指出,英语学习的策略包括认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和资源策略等。英语学习策略的目标就是要清楚地告诉学习者如何用,何时使用,为什么要使用策略来帮助他们学习和使用英语。而作为英语教师,应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

二、怎样进行学习策略的训练

任何英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无论是有意识或无意识地,都在恰当或不恰当地使用一些学习策略。为了使策略训练更有效,在对学生进行训练之前,通常要对学生的现有策略及使用情况进行诊断,对学生进行策略知识方面的集中培训。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采用问卷、访谈的方式了解学生使用策略的总体情况;集中向学生介绍一些具体的英语听说读写、词汇记忆、学习计划等方面的认知及调控策略;请优秀学生介绍自己的学习经验;组织学生讨论这些优秀学生使用了哪些有效的策略、哪些可以为自己所用,从而让学生意识到有效的学习策略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要对学生运用学习策略的情况进行评估。可以采用以下形式:

1.自我评价:教师可让学生以记“学习日记”和向教师“口头汇报”的方式评价自己的策略使用情况。评价的内容包括:我今天在学习中使用了哪些学习策略?其中哪些是新的?新的学习策略对我来说有效吗?为什么?在我运用学习策略时遇到了哪些问题?我打算如何克服?

2.同学互评:教师可让一个学生描述其所在小组某位同学的策略使用情况,并进行简评。

3.教师评价:教师根据自己的观察和学生的介绍,总结学生运用学习策略的情况,指出学生在使用新的学习策略时存在哪些问题以及怎样解决这些问题。

三、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英语的意识

1.明确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无论是在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还是在以英语为第二语言的国家,现在世界上说英语的人越来越多,英语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作为教师除了让学生了解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外,还要使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并积极地为他们创造条件和环境,使其尽可能多地使用英语。我在班级开展了英语角,在这里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讲述每周的趣闻、趣事,训练学生的口语;每天的正课前,有5分钟的Daily Report,学生可以自行选择内容。同时尽可能多地组织一些英语课外活动,如单词沙龙、英语小品、英文歌曲竞赛、制作英文简报等。学生只有明确了学习英语的目的,才能主动增强学习英语的意识。

2.要善于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首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英语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帮助建立自信心,从而激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内在动力。其次,要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英语学习习惯的养成,主要靠学生自身的毅力,但作为教师的我们,首先应起示范作用,同时应向学生提供合理的学习方法,进行严格的训练,并定期进行相应的检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会指导学生制定英语学习计划,探索适合他们的学习方法,增强学生主动学习英语的意识。例如,(1)每天早晨进行半小时的英语晨读,并且试着听一些英语新闻、广播等。(2)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如遇到生词可以根据上下文大意进行猜测,但确有搞不懂的生词可借助词典,并把此单词带到句子和文中进行融会贯通。(3)课堂上专心听讲,积极主动地参与老师的教学活动,认真做笔记,课后温习笔记。(4)每天坚持做练习题,读英文小故事等。

有关学习的名言或格言 篇9

2) 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臧克家

3)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4) 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狄德罗

5) 凡读无益之书,皆是玩物丧志。——(清)王豫

6) 读书对于智慧,就象体操对于身体一样。——(英国)谚语

7) 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蠢鱼尔何如,终日食糟粕。——(清)袁牧

8)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9) 没有比读书更好的娱乐更持久的满足了。——(英国)谚语

10) 进学致和,行方思远。——字严

11) 学,就像一只钻头,去开掘知识的深井。问,就像一把钥匙,去启开疑团的大门。

12) 书籍使人们成为宇宙的主人。——巴甫连柯

13) 书籍是人类思想的宝库。——乌申斯基

14)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孔子

15) 壮士腰间三尺剑;男儿腹中五车书。——《对联集锦》

16) 学问对人们要求最大的紧张和最大的热情。——巴甫洛夫

17) 学习并不等于就是摹仿某些东西,而是掌握技巧和方法。——高尔基

18)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19) 学生如果把先生当作一个范本,而不是一个敌手,他就永远不能青出于蓝。——别林斯基

有关读书学习的古诗名言 篇10

2. 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陆游《读书》

3. 读书不作儒生酸,跃马西入金城关。——谢逸《送董元达》

4. 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孟郊《劝学》

5. 灯火纸窗修竹里,读书声。——陈继儒《浣溪沙·初夏夜饮归》

6.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章碣《焚书坑》

7. 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8.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王禹偁《清明》

9.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朱熹《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10. 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欧阳修《画地学书》

11.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12. 二客东南名胜,万卷诗书事业,尝试与君谋。——辛弃疾《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

13. 儿大诗书女丝麻,公但读书煮春茶。——黄庭坚《送王郎》

14. 我闭南楼看道书,幽帘清寂在仙居。——李白《早秋单父南楼酬窦公衡》

15.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刘昚虚《阙题》

16. 因依老宿发心初,半学修心半读书。——王建《寄旧山僧》

17. 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陶渊明《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

18. 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19.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黄庭坚《寄黄几复》

20. 细读离骚还痛饮,饱看修竹何妨肉。——辛弃疾《满江红·山居即事》

21. 三冬暂就儒生学,千耦还从父老耕。——陆游《观村童戏溪上》

22. 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于谦《观书》

23. 悲吟雨雪动林木,放书辍剑思高堂。——李白《留别于十一兄逖裴十三游塞垣》

24. 传屐朝寻药,分灯夜读书。——于鹄《题邻居》

25. 谤书盈箧不复辩,脱身来看江南山。——谢逸《送董元达》

有关学习的名言 篇11

一、培养意识,提高能力

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应用合作学习模式进行教学的时候,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目标的确立、授课内容的选择、教学环节的设计等方面都要围绕学生展开,力求促进他们各项能力的提升。例如,在讲“三角形”的时候,教师可以先让小组成员自行发现和总结生活中所能见到的三角形图案,在此基础上,分析总结三角形的共性和特点。然后再将各个小组讨论的结果在全班范围内进行分享讨论,最后全体同学在教师的引导下,总结出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观察能力、合作探究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和分析总结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合作学习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营造环境,激发兴趣

相比于传统教学模式,合作学习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法,对

于小学生来说难度较大,且较为陌生。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为他们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他们放下心理负担,积极参与合作学习;另一方面要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带着饱满的热情参与到探究讨论当中。例如,在讲“比较大小”的时候,教师将每六个学生分为一个小组,让每个小组成员记录自己每分钟的脉搏数,并将小组成员的脉搏数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之后,再以小组为单位,在全班范围内进行比较。这种“数脉搏”的形式避免了机械运算的枯燥乏味,调动了小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教学取得了良好效果。

三、合理分组,优化结构

不同的学生在性格特点、个人特长、学习能力等方面都存在差异,教师在进行分组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这些差异,优化分组结构,提高合作效率,使小组成员能够相互配合、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例如,在讲“梯形面积计算”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先画出梯形图形,然后将梯形剪成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图案,利用之前所学的求解三角形、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知识来求解梯形面

积。在这一过程中,有的同学善于画图、有的同学擅长手工剪裁、有的同学善于运算、有的同学善于归纳总结,大家各自发挥所长,在相互配合之下共同完成任务,在提高合作效率的同时,也培养了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

四、从旁指导,适时点拨

合作学习的目的虽然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就要袖手旁观。针对小学生学习缺乏计划性、自律性和科学性的特点,教师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要时刻监督小组学习进程,并在适当的时候进行指导和点拨,帮助小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并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例如,在讲“能被3整除的数”的时候,教师让学生分组讨论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和性质。学生对多个数字进行了运算,对这一问题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是对于总结特征却无从下手,合作学习遭遇瓶颈。此时教师就可以引导他们回忆之前学过的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和运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再研究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学生经过点拨后,很快就能探寻到规律,做出正确的判断和总结。

五、形式多样,常换常新

针对小学生好奇心强、但持久度不高的特点,教师应该经常变更合作学习形式,让学生对合作学习始终保持新鲜感。例如:在分组方面,教师可以采用双人合作、多人合作、集体合作、师生合作等多种形式,既使学生的个人能力得到培养,又让集体智慧得以发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和探究的积极性;在教学活动形式方面,教师可以采用组内讨论、小组竞赛、动手实验、课后实践等多种形式,使学生的各项能力都得到锻炼。

六、科学评价,以评促学

在合作学习模式中,传统的以考试成绩评价学生的方式显然不适用。因此,教师应该进一步完善评价方式,将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学习态度是否端正、合作意识是否得到培养、探究能力是否得到提升、学习方法是否正确等方面纳入评价体系当中,实现对学生全面、客观、科学的评价,达到以评促学的目的。

综上所述,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应用,在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各项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我们一定要加强对合作学习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让其更好地服务教学,

进而推动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李国建.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有效交流的策略[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1(9).

有关学习的名言 篇12

如何更好地开展信息技术学科教学, 是一个值得我们永远推敲的问题。通过教学实践研究, 我认为“主题探究式学习”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教学组织形式。主题探究式学习具有哪些优点, 怎样进行教学设计、结构设计, 采用什么方式评价等问题, 我在教学中作了一些实践和探索, 在此谈一下自己的认识与见解。

一、什么是信息技术环境下主题探究式学习

主题探究式学习是基于任务驱动模式下的一种学习方式。有一个中心任务, 并带有相对稳定的几个子任务以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作参考, 同时还提供大量可以便捷存取的、有质量的信息, 帮助其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相比任务驱动, 主题探究式学习能更好地与教学中的知识点进行有效的融合, 不但能使学生尽快掌握知识点, 而且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现自主, 逐渐培养学生解决一般性问题的能力。这种模式能够较好地使学生从接受式学习向完全开放的研究性学习过渡, 不至于让学生在新的学习方式中迷失方向。

信息技术环境下主题探究式学习就是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学生有效学习的手段, 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问题作为主题, 贯穿于探究学习的全过程, 并以信息技术的学习和应用贯穿始终, 教师按教学目标指导学生进行信息搜集、整理、创造、发布, 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法探索问题的学习过程。主题是探究的前提和灵魂。

它强调课堂教学过程以学生的学习为主, 教师既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 也是学习交流的组织者、兴趣的激励者;强调学生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中学会方法、获取知识;强调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讨论与交流, 在过程中形成并完善知识;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探索新的学习领域和研究内容、不断尝试利用新的工具。探究主要是一种学习方式, 是学生研究自己身边感兴趣的现象, 是学生从未知到已知的自主探求的过程。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 应先确定好教学目标, 然后选定学生要完成的学习任务 (内容) , 并在教学设计中指出学习的过程和学生可以使用的资源列表 (包括因特网上的学习资源地址链接, 或者教师自己开发的教学资料, 以及书籍等) , 为确保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达到规定的学习效果, 还要确定好评价标准 (可以是针对学习过程的评价, 也可以是对学习结果的评价) , 有时也要在教学设计中对学生的学习作出一些提示、帮助或建议性的内容。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主题探究式学习的教学设计

对于学生来说教学设计就是一份完备而详尽的学习计划。在执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 学生要在教师的具体指导下阅读并理解教学设计的内容, 确定好自己的学习目标, 以小组协作的方式, 针对某一主题内容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 通过评价和交流激发高层次思维活动的形成和发展, 从而进行网络探究学习的旅程, 达到对知识的意义构建和达成学习目标。与此同时, 教师应当帮助学生理解学习活动的基本要求, 并在学习策略、学习方法、技术支持、评价激励和组织指导等方面提供服务, 确保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并达到学习目标。

1. 创设情景, 激发兴趣, 阅读主题。

创设情境的主要作用是使学生了解知识主题的必要性, 可通过知识讲座、专题讨论、参观访问、社会实践、先期“小课题”研究成果展示等方式, 激发学生的兴趣, 产生完成主题的动机。

2. 明确主题, 收集信息, 研讨问题。

确定主题的目的是使学生明确自己将要在一个什么样的主题范围内, 什么样的框架下进行学习研究。确定主题后, 教师应着手构思完成主题的方法和技巧, 在教师的引导下, 使学生利用已经确定的方法和技巧通过网络浏览、搜索, 获取相关的信息。遇到困难阻滞时, 通过学生自我研究、协作探讨、经验交流, 教师进行适当的辅导, 巧妙地引出完成下一个任务的方法或技巧。在这个阶段, 教师可通过搜索引擎的使用使学生掌握高效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学生把搜索到的信息, 要进行检索与分类, 并能收集、摘录、保存网上的信息资料。在这个阶段, 可以通过使用浏览、分析、讨论、交流等方法提高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聊天室、BBS、留言版、公告牌、实时语音聊天工具等交流工具, 网络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形式多样的多途径交流手段, 使我们感受到网上收集信息的乐趣, 主动参与探索问题、研究问题。

3. 结成学习小组。

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主题探究式学习的组织形式, 通常有个别学习、小组学习、群体学习等几种。我们发现:小组学习要远远优于传统的个别学习和班级集体学习。教师可采用学生自愿组合, 每组3—5人, 互帮互学、资源共享、合理分工、各司其责, 在各阶段, 充分发挥各人特长和意见, 通过小组间的相互启发、交流补充, 各抒己见, 使每个小组的研究过程与成果更完善。

4. 主题探究、实施阶段。

学生根据自己的课题, 可以按照收集到的资料进行课题研究。研讨可以通过分组讨论、班级交流、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展示、网上远程交流等形式展开。此阶段, 教师身为组织者、引导者, 在讨论中要想方设法把问题引向深入, 以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要启发、诱导学生纠正错误的认识, 并完善自己的观点。

5. 结题与总结评价。

确定主题报告的框架和所需资料, 撰写结题报告和活动体会, 上传给老师请求指导。经过一段时间的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形成观点、修正观点、形成课题报告。完成阶段性的成果并不是主题化教学的结束, 学生还要学会展示、推销自己的成果, 对完成的主题可以利用各种形式进行展示与交流。教师既可以指导和组织学生通过E-mail将自己的成果发送给自己的师长、友人, 又可以将成果形成小论文打印出来;既可以将其做成网页在网上发表, 又可以制作成幻灯片在课堂中与学生交流。在教学实践过程中, 为了能让学生充分展示和交流自己的成果, 我尝试过三种形式:一种是将文章在学校橱窗内展示;一种是利用幻灯片在课堂上向大家演讲交流, 把部分优秀的学生作品链接到学校网站中;第三种是让学生通过网站中的“学科论坛”进行交流、讨论, 使学生在展示和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愉悦感和成就感。

三、“主题探究学习”的评价方式

主题探究式学习更利于实现评价体系的构建。主题探究式学习对于探究的方法和过程是开放, 而教师对学生的探究过程是由具体指导意见的, 从而有效地解决了学生选题范围太广与课堂交流、评价指标上难操作之间的矛盾。

实践证明, 任何一种新颖的教学形式, 如果忽视了评价这一块, 教学效果就很难保证。一般地看, 评价的方式有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两种, 从“主题式学习”的特点看, 我更倾向于两者的结合。具体地说, 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1. 在活动前应交给学生明确的评价量表。

评价量表应分成团体和个人两种。内容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 一是学科本身内容的要求, 二是团体合作的效果, 三是信息技术目标的掌握情况, 四是团体和个人纵向的进步情况。

2. 评价要采取师生双向互动的形式。

评价要打破传统的教师一锤定音的做法, 重视学生自我评价, 让学生对自己探究中是一个怎样的“过程”有充分认识, 体现在方法上, 体现在个性中, 特别要体现学生的首创精神。多采用师生共同讨论的方式, 在评价的时间上也不要只是在学习结束之时, 而应选择学习过程中的适当时机。

3. 评价的方式多元化。

采用多元评价, 能更好地让学生体现成功的喜悦。学习过程中给定不同的几项指标, 从内容的价值性、作品的创新性、合作的有效性、科学的应用性等方面来评价。网上评价能充分发挥网络优势, 更能听取多方意见, 也使基于网络的学生自主学习环境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网上的资源得到充分的发挥, 体现了网络优势, 学生交流更加密切了, 效率更高了。特别是当学生在网上看到自己的作品, 有一种出自内心的喜悦和兴奋, 成功感激励着他要更上一层楼。

4. 学生自主, 教师为辅。

主题化教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的全程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从研究主题的形成、教学的实施, 到最后任务的完成都由学生自主完成, 而教师只是组织者和引导者, 仅对学生选题, 收集、分析信息的方法和技巧等进行辅助性指导。本次主题学习通过实际操作之后, 我感到如果教师从一开始就没有参与学习活动方案的设计, 则教师对于活动实施的主要意义、目的和基本思路等方面是比较难以完全理解和把握的,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对于学生所遇到的一些关键性问题, 则必然缺乏有效的指导, 由此而影响了综合实践活动的效果。如何促使教师转变教学观念, 提高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的调控管理能力, 都显得相当的重要。

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主题探究学习活动的研究和实践, 着力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主题的探究者、学习问题的发现者、活动协作的参与者、知识意义的建构者”这一思想。实践了信息技术的开发利用, 以网络为平台,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核心目标, 为新课程改革进行了实践和探索。

四.主题探究学习活动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1.选择“主题探究式学习”应从需要的角度出发。

教师不能因为“主题探式学习”有优势, 而一味地不加选择地采用这一教学形式。它的优势是建立在需要的基础上的。有些内容本身就比较简单明了, 不需要再去兜圈子, 有些学科的教学内容, 应用信息技术对学习的促进和帮助不明显, 也没有必要非整合不可。

2.“主题探究式学习”的内容设计一定要符合学生特点, 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学习任务的完成, 既要不让学生束手无策, 又要让学生体会到只有通过—定的努力才能达到要求。同时还要考虑不同层次学生, 在内容的可调整性和教法的处理上做出合理的安排。主题化教学的内容可以是教材中的内容, 也可以是课堂内容的延伸和拓展。但是, 在课题设置时, 教师一定要综合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年龄特点等因素, 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一般而言, 小学低年级以生活实践性的活动为主, 小学高年级以社会综合课题为主, 初中以学科性综合实践为主。

3.“主题探究学习”应注意个别学习与合作学习的统一。

在学习过程中, 虽然许多学习小组都能顺利完成了学习任务, 但也有一些学生或小组还没有较好地认识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意义, 或者没有掌握科学的合作学习的方式、方法与策略。例如, 有些学习小组的组长能力很强, 他包揽了绝大部分任务, 组内成员唯他马首是瞻, 往往由此对他产生了较为强烈的依赖感, 这就出现了如何解决组内异质程度极大的问题;有些小组不懂得如何进行任务的分工与合作, 学习效率较低, 老师可能要在这些方面给予充足的指导。合作学习小组往往是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组织形式, 组内成员产生的机制和各种合作学习的策略都是我们应当关注的问题。

摘要:本文阐述了发挥信息技术及网络资源的独特优势, 构建教师引导下的, 学生高度参与的, 以培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主题探究”信息技术教学模式。

关键词:信息技术环境,主题探究式学习,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张晓乡等.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徐英俊.教学设计.教育科学出版社.

[3]孙德娴等.多媒体网络课件设计与制作.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4]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

有关勤奋学习的名言句子 篇13

2. 不敢妄为些子事,只因曾读数行书。 ——(元)陶宗义

3. 我并没有什么方法,只是对于一件事情很长时间很热心地去考虑罢了。——牛顿

4. 读书不趁早,后来徒悔懊。 ——《清诗铎·趁早歌》

5. 只要愿意学习,就一定能够学会。——列宁

6. 人不光是靠他生来就拥有一切,而是靠他从学习中所得到的一切来造就自己。 ——歌德

7. 钻研然而知不足,虚心是从知不足而来的。虚伪的谦虚,仅能博得庸俗的掌声,而不能求得真正的进步。——华罗庚

8. 知识是引导人生到光明与真实境界的灯烛,愚暗是达到光明与真实境界的障碍,也就是人生发展的障碍。——李大钊

9. 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致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导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优婉的安慰者。——伊萨克·巴罗

10. 读书当将破万卷;求知不叫一疑存。 ——《对联集锦》

11. 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精神,不善吃者长疾瘤。 ——(清)袁牧

12. 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 ——富兰克林

13. 读书何所求?将以通事理。 ——张维屏

14. 伟大的成绩和辛勤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鲁迅

15.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孔子

16. 不学,则不明古道,而能政治太平者未之有也。 ——(唐)吴兢

17. 人永远是要学习的。死的时候,才是毕业的时候。 ——萧楚女

18. 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富兰克林

19.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20. 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足己患不学,既学患不行。——韩愈

21. 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鲁巴金

22. 读书是最好的学习。追随伟大人物的思想,是最富有趣味的一门科学。——普希金

23. 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希金

24. 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这样的读书使我获益不少。——卢梭

25.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之

26. 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鲁巴金

27. 积累知识,胜过积蓄金银。 —— 欧洲谚语

28. 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鲁迅

29.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谚语

30. 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培根

31. 怀疑是知识之钥。——谚语

32. 治学有三大原则:广见闻,多阅读,勤实验。--戴布劳格利

33. 思则睿,睿则圣。——周敦颐

34.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35.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郑耕老

36. 才华是血汗的结晶。

37. 才华是刀刃,辛苦是磨刀石。

38. 不经过琢磨,宝石也不会发光。

39. 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有关学习要专心的名言 篇14

2) 勿为寸阴短,既过难再获。

3) 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

4) 人类要在竞争中生存,便要奋斗。

5)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6) 万川归海海不盈。

7)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8) 学习必须与实干相结合。

9) 自然这一巨举是用数学符号写成的。

10) 只要心还在跳,就要努力学习。

11) 天生我才必有用。

12) 生命的目的是享受生命。

13) 科学没有国境,但科学家有祖国。

14) 数学是一种别具匠心的艺术。

15) 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书的影响下,仿佛在火上一样,渐渐溶化。

16) 在学习上做一眼勤、手勤、脑勤,就可以成为有学问的人。

17) 你们从一开始工作起,就要在积累知识方面养成严格循序渐进的习惯。

18) 如果你颇有天赋,勤勉会使其更加完美;如果你能力平平,勤勉会补之不足。。

19) 区别成功人士和普通人士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前者喜欢读书。

语文学习中有关粗心问题浅探 篇15

“粗心”是由于注意力不集中,感知不全面或由于传统定势的影响而导致的行为不能达成或问题不能解决。从传统观念来看,“粗心”、“马虎”属于非智力因素,也就是说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等智力因素以外的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因素。“粗心”“马虎”应该说是一种不良的心理素质,它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业成就,影响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

一、学生粗心的原因

1. 注意力分散是导致粗心的直接原因。

根据心理学的“认知资源限制理论”,人的注意力资源是有限的,当同时注意多个复杂、陌生的对象时,注意力就会不够,就会集中在那个刺激强度较大、最复杂或者难度最大的对象上,其它则会淡化为注意的背景。注意分为注意力的保持和注意力的分配。一般来讲,学生的注意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保持的时间越长。而注意力的合理分配则有利于手脑协调,合理分配各种感官功能,使其达到科学的交互运动状态。

2. 知识的领会水平和巩固程度。

知识领会了,并能灵活运用了,在做题过程中,很容易将题目与储存于大脑的知识建立起联想机制,学生就能很快提取所需信息,进行加工。相反,知识掌握不牢,从大脑中提取信息的速度和精确度大打折扣,使得学生在做题过程中,不能灵活自如地运用知识与技能,表现为“顾头不顾尾”、“丢三落四”、“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表面上好像是粗心造成的,而实际原因则是知识并没有真正掌握牢固。在心理学上,知识的掌握程度分为再认和再现两种水平。显然,再现要比再认的认知水平要高,即当我们受到某种刺激时,知识能够自动地涌现出来。再现又可分为有提示的再现、无提示的再现。而再认是当知识再次呈现出来时,我们能够辨认出来。很多学生都把再认当作了再现,认为老师呈现某种知识,我能说出来,就是掌握了。这就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有的学生在考场上一时想不起来,而后别人只提了一点他很快就知道了答案。就是说他的知识是介于不能自动再现而在别人说了后能再认、或者在别人提示下能再现。比如,在学习“心无旁骛”这个词时,许多学生在考试时把“骛”字写成“鹜”字,如果我们能理解“鹜”是“鸭子”的意思,而鸭子属于鸟类,就不会出错了。

3. 智力活动水平、思维定势的干扰是造成粗心的活动机制。

学生的分析、比较、归纳、综合、概括、推理等技能的熟练程度,以及思维、想象等品质的差异,特别表现在思维活动的独立性、创造性水平上。缜密的思维力和灵活的变通力,会减少思维定势的干扰,从而减少粗心的机率。在作业考试中,如果不注意克服定势错觉的干扰,学生很容易忽略细节,导致出错。比如,选择题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考查学生的比较和归纳能力,有时将几个相似的、容易混淆的选项放在一道题目中,考查的是学生能不能通过比较找出它们的不同点,即“同中求异”;有时则是将几个看似毫无共同点的选项放在一起,然后考查学生能不能通过比较找出其间的共同性质。当然,这些比较都要建立在对知识的归纳基础上。而学生平时很少进行比较思维的训练,也很少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有时是老师比较好了,让学生抄下去记)。在考试时,学生更不会认真对4个选项进行比较分析,多数是凭感觉,有时因为对知识点的性质不熟悉,比较不成功,只能在排除不掉的选项中乱猜,而等到答案一出来的时候,用不着谁解释,立即就明白了,当然又归为“粗心”了。

4. 不良的学习习惯是造成粗心的幕后黑手。

良好的学习习惯会提高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它总表现在做事有条不紊、讲究策略、有认知监控的参与。所以,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运筹帷幄,顾全大局而又注意细枝末节。相反,则在考试中会导致错误频频发生。教师往往一再要求学生要先看清题目再解题,但总是有学生比较急,看不清题目或题目看不完整就下笔。例如,在解答阅读理解题时,对问题最后的“用文中的话回答”没看到,于是自己概括而导致失分。这些学生基本上缺少对问题进行分析的习惯和方法,通常会漏掉一些关键信息,或者将信息“翻译”错误,更不可能挖出潜在的信息。这就是我们说的粗心现象,甚至有的会连问题的目标状态都没弄明白就开始解题,结果当然是答非所问。

5. 情感上的焦虑、紧张是导致粗心的主观原因。

有的学生求胜心切,或者太在乎家长老师的评价,从而导致考试作业动机强度过高。过分紧张、焦虑心理抑制其从长时记忆中正常地调出所储备的知识,也影响它在短时记忆中的正常加工,导致了很简单的题或本来会做的题也会出错。考试长期受挫的学生也容易出现焦虑、紧张的心理问题,这些学生接连失利,情绪低落,有强烈的挫败感,再遇到考试,就会心慌、害怕。

6. 缺乏学习兴趣和明确的目标。

学生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时注意力往往格外集中,当然也就不容易出现失误;但孩子对不感兴趣的事情往往容易分散注意力,粗心的问题自然也就难免了。特别是那些语文基础不太好的学生,就必须明确学习目标,努力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

7. 缺乏责任心。

对学习、考试不够重视,做事得过且过,也会产生粗心的不良心理。

8. 性格特征是导致粗心的深层原因。

人的性格气质分为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和抑郁质。不同气质性格导致不同的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了的行为方式。当然,气质在个性结构中先天成分较多,但它的可塑性很大。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方式的变化和自我教育,气质类型的某些特点常会为另一些特点所掩盖,并向好的方面转化。

9. 外界环境的干扰。

安静的氛围如果被外界的刺激破坏,学生就会容易分散精力,特别是注意分配能力差的学生很难短期内再将注意力转移到考题或作业中来,或者思维被打断而很难从已有的知识体系中调出所需的信息。所以外部环境的干扰是不容忽视的。

1 0. 家长、老师的负性强化和有意培养的结果。

你明明希望孩子认真仔细,可你总是在责备孩子粗心马虎;你明明希望孩子做事专心致志,可是你总是在强调他上课不认真,开小差;你明明希望孩子做事麻利一点效率高一点,可你却总是在责备孩子磨磨蹭蹭的不知道着急;你明明希望孩子好好读书将来长大了有出息,可是你总是在强调孩子一天到晚不知道学习,将来就等着扫大街。这样做不仅不能解决粗心问题,反而严重地强化了孩子内疚、惊慌、恐惧等心理,进而形成自我否定的消极心态,反而加重了孩子的粗心行为。

二、对学生粗心问题的正确认识

1. 粗心不是缺点,是错误。

人的缺点在某些时候可能就是优点,错误应该被追究,需要被改正。“缺点”和“错误”常常很相似,会被混淆。正是我们思想里对“粗心”的危害认识不足,对“粗心”的属性认识不清,造成我们对“粗心”的忽视,对“粗心”的宽容,甚至对“粗心”的放纵。如果思想上没有足够、正确和清醒的认识,那么“粗心”就会像幽灵一样伴你左右,随时出现,并侵蚀本已掌握的知识,更会妨碍将可能获得的成就。

2. 粗心比无知更糟糕,更可怕。

“你是怎么搞的,这么简单的题都做不来?”“唉,怎么这么不小心,如果这样这样,你不就作对了吗?下回要注意啊!”两种不同的态度,使孩子放松了对“粗心”的警惕,忽视了对“粗心”的分析,削弱了对“粗心”危害的认识。不会的可以学会,而孩子们却以为“粗心”不是“无知”,所以就一次又一次地毫无顾忌地草率地“粗心”了,也就一次又一次地痛苦地犯错,从而浪费许多时间和错失可能的机会。学生的反应更多的是无所谓,过去就过去了,把“无知”当“粗心”,想想有很可怕。

3. 粗心一旦养成习惯,就不好改变了。

由于对“粗心”的忽视,粗心一次次地在学习中出现,慢慢地“粗心”成了一种惯性,而自己还是不能清醒地认识。许多学生都曾经历过这样的情况:通过一学期的努力,自以为成绩应该不错,可结果又是不尽如人意,很多是由于“粗心”造成的问题。不理想的结果往往会使学生对学习逐渐失去信心和兴趣,成绩也不可能得到提高。“粗心”一旦形成惯性,变成习惯,就再也不好改变了。

4.“粗心”的现象绝不是“写错字”,“抄错行”这么简单。

很多学生在拿到一道题目的时候,想了好半天没有想出来,这时候别人给了一个小小的暗示,一下子就做出来了。考试时怎么也想不起来,下了考场,却想起来了。若说不会吧,有点委屈。若说会,可又不是。很多学生就对自己宽慰地说,没有好好琢磨,“粗心”了一下,所以就没有做出来。实际是由于对知识点掌握不够精通,理解不够深入,这实际就是不会。是学习上的“盲点”,在学习上有多少这样关键的漏洞往往会被“粗心”这个词给掩盖了。

三、对于学生的粗心,教师应采取的措施

1. 平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注意力的保持和分配能力。

设计一些有意义的练习,尽量延长注意力保持的时间(在学生所能承受的范围内)。在同一时间内,教师可安排几件相关的任务,有意识地训练学生注意力的分配,包括多种感官的相互协调功能。

2. 要从不同的角度检测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

尤其是要通过不同形式的作业练习巩固已学的知识,同时根据练习作业的水平,了解知识学习的结果,为教师和学生本人提供学习反馈。知识领会和熟练掌握了,应用过程中才会得心应手,避免出错。

3. 要训练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对于不同的事物,要采用比较分析、鉴别的方法,弄清相似事物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例如,在现代文阅读时,当学生遇到谈启迪或收获的问题时,教师要启发学生从文中不同人物、不同情节、全文主旨等多方面进行思考,使学生得出许多不同的答案。

4. 培养学生的原认知能力,提高自我监控水平。

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审题、联想、答题、反思的不同环节上加强监控,避免思维定势带来的不良影响;教育学生在每次做题时,尽量放慢速度,用笔尖指着题目进行默读,用笔圈出可能出错的地方,以防万一,接着开始做题,注意做题时速度也放慢,然后进行检查。在整个过程当中,慢很关键,这样做主要是让学生适应慢的审题方法,一旦习惯,那么仔细审题就能做到了,然后在此基础上慢慢加快做题速度,时间一长,细心的品质便会慢慢形成。

5. 对于考试特别焦虑、紧张的学生可采用心理学上的系

统脱敏法、认知疗法、“曝光法”、观察学习治疗法等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结合学生的学习,教师可设计一系列的程序,逐渐消除焦虑、紧张情绪。在平时作业时,教师要规定时间,达到将作业视为考试,将考试视为作业的目的;教会学生掌握解题技巧,学会自我调节。

6. 要认真对待试卷和作业的评讲,并建立错题档案。

教师在评讲题目时,分析学生出错的原因,讲清正确的解题思路、注意点和方法。学生可以将平时考试作业中出现的错误,特别是因粗心而出现错误的知识点和题目进行整理,归类,并且用色笔标注可能出错的地方、注意点以及答题方法。平时经常温习,做到心中有数,长期坚持,粗心自然减少甚至消失。

7. 对于外界环境的干扰因素,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学习环境要整洁、明亮,桌椅要摆放整齐,空气要流通。教师要加强班级纪律教育,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重视培养他们适应各种环境和进行自我调节的能力。

四、对于孩子的粗心,家长应采取的措施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往往能够发挥出最佳的教育效果。在现实生活中,对于孩子的粗心问题,家长的认知有一些误区:一味地认为孩子学习主观上不认真;片面关注学习习惯,忽视做事的条理性;任意惩罚孩子,使孩子心理上产生厌倦,失去学习的兴趣,导致欲速则不达。那么,家长应该配合做好哪些事呢?

1. 努力给孩子提供正强化,千万不要随意给孩子贴“负标签”。

家长不要轻易把“粗心”的标签贴在孩子身上,不要简单地用“粗心”作为评价孩子的依据,不要让孩子形成自己“粗心”的思维定势。在孩子粗心的时候,家长可以先不去理睬他,逐渐淡化孩子的粗心问题,然后在孩子细心的时候立即表扬他,强化孩子的专心、细心的良好行为,相信孩子会在你的信任下越来越专心越来越认真,这样孩子就会慢慢地向着细心方向发展了。

2. 帮助孩子安排作息时间,养成认真仔细的作业习惯。

家长要善于帮助孩子安排好学习、休息和娱乐的时间,教育孩子学会“专时专用”,引导孩子在玩时要玩得舒心畅快,在学习时要专心致志。为了养成认真仔细的作业习惯,家长有必要给孩子一些提醒,比如读题时,要一字一句地读,不添字,不漏字,学会勾划出关键字词;理解题意时,要认真审题,正确理解题意后,写出答案,保证下笔无误。

3. 帮助孩子养成检查学习结果的好习惯。

家长一定要从一开始就把独立完成作业和检查作业的任务交还给孩子,等孩子做完了作业,你先让他自己检查,等他检查无误后,你再帮助他检查,但是你不要告诉孩子哪里错了,你只能告诉孩子哪一行哪一个段落出现了错误,让孩子自己把错误找出来并改正。这样一直坚持下去,直到孩子能够主动学习为止。

4. 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给孩子划分家庭责任区,如扫地、倒垃圾、洗碗、叠被等力所能及的事情,可以让孩子选择一两项由自己负责,每天做好,养成好习惯,这样就会逐渐培养起责任心,当他做其他事的时候,就不会粗枝大叶了。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还需家长给孩子做言行的榜样。

5. 营造和谐民主的家庭气氛,培养愉悦平和的心境,让孩子做事不骄不躁。

这要求家长有足够的耐心,不迁就,不粗暴。这样,你就能够通过改变孩子的行为来改变他的习惯,以至于最后改变个性。久而久之,你就会发现孩子的粗心现象在渐渐减少。

6. 充分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制定明确合理的学习目标。

激发孩子对所学内容的兴趣,是克服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和粗心的最根本的方法。孩子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注意力自然就集中,思维也处于活跃状态,所以父母要用孩子感兴趣的学习方式让孩子参与到学习中来,并使他对此保持长久的兴趣。当孩子学习目标明确时,注意力保持的时间会长一些,学习会认真仔细得多。所以,孩子上课、做作业、读书或者做其他的事情,你最好给孩子确定具体的目标。

7. 发挥媒体的教育效力。

报纸、电视等媒体经常刊登或者播放有关粗心导致的重大事故,一个随意丢弃的烟头有可能引发一场大火,一个未上紧的螺丝钉有可能导致一场空难,只要家长看到这样的报道,就在家里展开讨论,可请孩子一起参加。事实证明,用这样具体鲜活的事例来感性地教育孩子,其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对待孩子的粗心问题,家长一定要有正确的态度,既要加强指导,又不能过分地指责和批评,而要充分地认识到:孩子粗心是与孩子的心理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尤其是在良好的教育影响下,孩子的粗心现象会越来越少。

上一篇:农村金融机构信息化座谈会会议总结下一篇:建国66周年国庆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