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 做事 做学问 相关的古诗词

2024-10-14

做人 做事 做学问 相关的古诗词(精选6篇)

做人 做事 做学问 相关的古诗词 篇1

做人 做事 做学问 相关的古诗词

1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见贤思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举一反三)

★岁去弦吐箭--孟效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韩愈)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孟子)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

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差以毫厘,谬以千里。(《汉书》)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做人的诗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

做学问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漫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古诗: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 颜真卿《劝学》)

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宋 刘过《书院》)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月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 朱熹《观书有感》)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宋 朱熹《观书有感》)

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宋 陆九渊《读书》)

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唐 韩愈《劝学诗》)

名句: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唐‟王贞白《白鹿洞诗》:“读书不觉春已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唐‟杜荀鹤《闲居书事》:“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少年辛苦终事成,莫向光明惰寸功。”

„宋‟苏轼《宋安淳秀才失解西归》:“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他日名宦恐不免,今日栖迟那可追。”

„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古来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宋‟朱熹《读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宋‟陆九渊《读书》:“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

„明‟于谦《观书》:“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清‟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人心如良苗,得养乃兹长;苗以泉水灌,心以理义养。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清爽。”

„清‟法式善《读书》:“读书如树木,不可求骤长。植诸空山中,日来而月往。露叶既畅茂,烟打渐苍莽

做人 做事 做学问 相关的古诗词 篇2

研究生生活结束了, 我们将这一切珍藏在内心深处。想念日夜奋战的实验室, 想念每周一次的团队会, 想念在智能学习支持环境团队中的每一天, 更加想念您, 我们的老师!千言万语也无法表达对您的感激之情,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 祝您教师节快乐!

名师速写

每一个认识王陆老师的人都会觉得她是一个对工作充满了热情与激情的人, 并会被她所感染。她数十年如一日地深入教育教学一线进行教育科学研究, 几乎舍弃了一切休闲时间埋头于对学术的不懈追求, 这所有的努力都源于崇高的教育理想。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理想, 才有无限的动力务实于教育实践。

王老师对教育科学研究有着严格的标准与要求, 小到论文写作的引用、使用数据的真实性, 大到研究方法、研究范式的使用等。她经常用“做人、做事、做学问”教导学生做教育研究要从人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 只有以学习者为本, 才能做好教学工作、教育研究。王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顽强的拼搏精神对历届学生都有着深刻的影响。

在第二十八个教师节来临之际, 我们不禁回忆起多年来王老师对我们的点滴教诲, 记录下她科学严谨的治学风格、诙谐幽默中的大智慧、令人敬仰的人格魅力, 以感念师恩, 并以此不断激励自己, 无论在工作还是学业上, 都要坚持不懈, 追求完美!

科学严谨的治学风格

三年前前往首都师范大学求学时, 就听闻王老师在教育技术学专业上有较高的造诣, 所做的都是实证研究, 其学生都能得到较多锻炼。当时的愿望就是成为王老师的学生, 所幸最终梦想成真, 能够受到她的亲自指导。三年来, 常常聆听恩师的教诲, 这些我会永记心间。

坚持、坚强——王老师对我们说过, 坚持和坚强是一个研究者必备的素质。在科研的道路上难免会遇到困惑与困境, 最需要的就是坚强的意志力以及坚持下去的决心。她还以身作则地挑起重担, 带领整个团队不断前进。

激情、勇气——对自己所做工作保持激情与兴趣才是永久的动力, 王老师做到了, 并以此激励我们, 无论做任何事情都要保持对它的热爱。

在跟随王老师做项目的过程中, 我们遇到一些难题时, 她总是鼓励我们不要惧怕困难, 办法总比困难多, 要有勇气迎难而上。

做人、做事、做学问——做教育的研究就是做跟人有关的研究, 王老师特别强调要做事、做学问, 就一定要先做人, 以学习者为中心, 考虑任何问题都要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

从王老师身上, 我学到的更多的是做人的道理、思考问题的方式、严谨的治学态度等。今后无论从事哪个行业, 这些都是宝贵的财富。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2009级硕士研究生张运敏)

诙谐幽默中的大智慧

工作与生活中的王老师对很多事情都是严格要求的, 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对她的学生, 这是王老师成功的关键因素。但是我想说的是王老师的诙谐幽默, 我觉得这是王老师成功的更重要的一个因素。不管每次与王老师吃饭、开会, 还是到她家做客, 总是能听到大家开心的笑声, 当然其中的主角就是王老师。王老师总是能将很多知识融入到一个个笑话和幽默故事中, 让学生们不知不觉地在一种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学习到很多知识, 进而反思自己, 并不断提高。王老师经常教导我们的就是她的导师南国农先生的一句话:做人、做事、做学问。首先就是要学会做人, 而做人一定要考虑别人的感受, 处处要为别人着想。王老师是这么教导我们的, 她自己也是这么做的。王老师正是用一种最易让别人接受的方式, 将自己的一些想法和知识传达给身边的人, 让我们深受感染。王老师的思维极其敏捷, 在常人看来毫不相关的东西, 她可以从中发现很多有意思的联系, 并得以加工与升华, 而且还可以用来解决工作或者生活中的很多难题, 最难能可贵的是, 王老师可以把这些联系用一种诙谐幽默的方式展现给大家, 让大家轻松自然地接受与理解。我想这一切都是因为王老师所拥有的渊博知识与智慧, 而背后更是王老师所付出的惊人的努力与辛劳。因此, 我想说王老师的诙谐幽默中是有着大智慧的, 这是我们一生都要向王老师学习的。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2002级硕士研究生司治国)

令人敬仰的人格魅力

自我进入团队的第一天起, 就听王老师说过这么一句话——先做人、后做事、最后再谈做学问。做人是最难的, 只有人做好了, 才能做好事情, 才具备做学问的大前提。因此, 王老师教导我们在反思任何一件事情的时候不仅要进行正确的归因分析, 也要站在人的角度上进行思考与总结, 从而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予以改进。

王老师强调的关于做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处处为他人着想。我们团队的学生, 作为教师培训行业中一个极富特色的角色——助学者, 承担的是帮助和支持参加培训的中小学教师更好地进行研修的职责。以我学习中曾经遇到的一件小事为例:研一刚开始在一个项目中助学的时候, 由于我性子急, 想最快捷地将最新的研修任务通知传达给一位高中数学老师, 冒失地在一个周一的上午8点半拨打该老师的电话, 当时完全没有考虑到老师此时可能在上课, 从而引起了不大不小的尴尬。后来王老师指点我说:“你着急是你的事, 你不能强迫老师跟你一块儿着急。高中的老师都很忙, 除了繁重的教学任务之外还有很多其他事情要管。你可以在中午放学时用飞信给老师们定时发信, 一来不打扰老师的工作, 让他们在稍闲的时候收到你的通知, 二来你也可能及时地收到老师的回执, 今后老师在中午放学后查收你的飞信也会形成一个固定的习惯。”王老师一席话让我顿悟, 事事为他人着想, 不仅包含了对他人的尊重, 更包含了当事人自己的智慧;事实为他人着想, 就是善于换位思考, 方便他人的同时也方便了自己, 是一个人修养的体现。

王老师的人格魅力不仅体现在处处为他人着想, 她的坚韧不拔与积极乐观的态度也无时无刻不在感染着我们。她乐于尝试新的挑战, 越是困难越会激发她的斗志。回想这些年来跟王老师做过的项目, 从全国高中数学省级骨干教师的培训到多所跨地域实验学校的教师培训, 再到后来的广西省贫困地区的教师培训, 实验学校和项目教师的数量越来越多, 问题越来越繁杂, 地域跨度越来越广, 经历的困难也越来越大。但是王老师从来都是以一种睿智、冷静、高效、乐观的团队领导者的姿态引领大家渡过重重困难。

与孔子学做人做事做学问(4) 篇3

作为教育家,孔子很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状况,并从中总结出深刻的道理。比如关于颜回在学习中的表现,孔子是这样思考的:“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孔子有感而发说:我给颜回讲一整天的课,他从来不会反驳我,也不提不同意见,就如同蠢人一般。但当他回去却反复思考,常常有很多新发现,这说明颜回一点都不愚笨。

从表面上看,颜回听老师讲课,一言不发,不提出不同的观点,不发表不同的意见,用现在的话讲就是脑子不开窍,一点反应都没有,给人的感觉就是这个人很愚笨。但是下课后,颜回却能积极主动思考问题,并且能从老师讲的内容中悟出许多道理,有很多新的发现,所谓举一反三,这样的人怎么能说是笨人呢?这也许就是所谓的“大智若愚”。

孔子从表面现象和实际事实两个方面的对比分析中,对颜回作了“如愚”和“回也不愚”两种完全不同的评判。这似乎是孔子的自言自语,但我们更有理由认为这是孔子用颜回的例子说明事物现象和本质之间的差异。为什么这样讲?用两个例子来证明:其一,是孔子的一段名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很凑巧,这段话与孔子议论颜回的学习在同一篇)。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只知道接受知识而不思考就会在学习中迷茫失去方向,而一味强调思考而不注意吸收新知识就不会取得进步。以此来衡量颜回,可以发现颜回既善于在课堂上认真学习,又能够在课后认真思考,他没有犯学而不思和思而不学的错误。因此孔子才十分肯定地说颜回其实并不愚笨。其二,孔子让子贡和颜回两相比较看谁更好一些。子贡谦虚地回答说“我怎么敢和颜回相比较”。为什么,因为在子贡看来,颜回在学习时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都很强,他很善于思考,达到了“闻一以知十”的地步,而子贡认为自己充其量只能“闻一以知二”,与颜回差距太大。孔子同意子贡的判断。以上两个事例说明孔子其实很了解颜回,对颜回有很具体准确的评价。有人说是颜回用自己的表面现象蒙蔽了老师以至孔子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于情于理都讲不通。

当然,在今天来看,一个人在学习时,总是一言不发,不提问题,不发表意见,也不宜提倡,因为气氛太沉闷,容易造成“死读书,读死书”的局面,还是应该鼓励学生在学习时勇于提问,勇于思考。这大致也是孔夫子的希望和要求。

在学习上,除了学和思的关系,还有不断复习所学知识的问题。孔子认为:“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在温习旧有的知识过程中能够有新的发现,获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为人师表、堪为人师。

温故而知新,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教育思想被广泛宣传和运用。但是,作为一般原则,温故而知新应该还有更多的作用。书要常读,常读常新,“书读千遍,其义自见”。知识要不断地思考总结,常会有发展创新;过去的事情要常反思,就会知道今后的路怎么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历史不能轻易忘记,因为历史有惊人的相似之处等等。所以说,温故而知新不仅仅是教育思想,其实还可以作为处事原则。

孔子十分注意自己的教育效果,强调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不能不懂装懂。他对学生子路语重心长地说:“由!诲女知之乎!”子路啊,我教给你的你都弄懂了吗?知道就是知道,明白就是明白,不懂就是不懂,不理解就是不理解。只有这样,才算得上真正明白了。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就是孔子的为学要求。学习知识,既有如何教的问题,也有如何学的问题。老师把该教的知识传授给了你,但你掌握的如何呢?聪明学生很清楚自己有多少已经理解和掌握,还有多少不明白或一时搞不清楚;还有一些学生对自己所学的知识,哪些理解了哪些不理解心中无数,平常也提不出问题,这样的学生算不上笨学生;只有那些不懂装懂、一知半解的人,才是最,笨的人,因为学习知识来不得耍小聪明,那是要吃苦头的:聪明反被聪明误。

所以说,学问不在于多少,而在于掌握,只有真正理解的知识才是自己的学问。

人与人的交往是经常的,但许多人感觉到真正认识一个人却是很不容易的。所谓“知人知面不知心”,也说明了解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很难。

孔子总结自己与人交往、了解他人的心得体会,在今天看来很有借鉴意义。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焉庋哉?”孔子说:要了解一个人,就要关注他所做的事情,观察他做事的行为方式,体察他做事的心态。这样一个人就没有什么可以掩盖的了。

在孔子看来,一个人要想把自己的内心甚至缺点隐蔽起来是很困难的,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就可以了解一个人,方法也很简单:听他说什么,看他做什么,这叫“听其言而观其行”。再加上分析他的心态,这样由言而行而心,从外到内,一个人的方方面面就都掌握了,一个人也就没有什么可隐瞒的了。

人们对此都会有自己的体会,也能坚持用“听其言而观其行”的判断标准。但孔子胜人一筹的地方在于他更善于体察一个人的心态,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态度决定一切”。一个人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一不是其精神境界的反映。所谓“言为心声”。一个人的语言可以伪装,行为也可以伪装,但其精神境界和生活态度是没法伪装的。这一点,用在对人才的招聘上很有价值。常常有人为了争取到好的岗位,特意打扮,从衣着到言谈甚至体态、表情等都演练再三,终于通过了考核,但好景不长,没过多久就被辞退。原因何在,“日久见人心”,你的伪装失效了。

要了解一个人,可以通过谈话的形式“听其言”,也可以通过做事的形式“观其行”,而要达到孔夫子所谓“察其所安”的要求,则必须实地考察或实境模拟。真正做到观察你做什么,如何做,以怎样的心态来做。这样看来,不管是用人单位,还是应聘者,都应该把孔子“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的观点作为自己做人的一面镜子。

个人的道德修养是一个人成为君子的基础,对此问题孔子一直给予高度重视。

首先,提出“君子不器”的思想。就字面意思讲:“君子不器”是说君子不只是一种器物。当然对“君子不器”有多种解释,似乎也都有道理。

君子历来被看成是有理想人格的人,有人格魅力的人,超凡脱俗的人,近乎于完人的人。这样的人完全能够承担“修、齐、治、平”的任务。显然,这样的人,应该博学多才、心胸开阔、志存高远、能力出众、才华过人,适应性强、有亲和力、临危不惧、处惊不变、喜怒不形于色,“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试想这样的人怎么能够像某件器物那样只有一种用途呢?

君子不器,还应该有更深一层的意思,即君子善于因变而变、因地制宜、

因人而异,从实际出发解决问题,不拘泥,不受限制,不会墨守成规。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不仅要追求君子的人格修养,更要学习君子的行为方式,敢于并且善于打破常规,寻求发展创新的途径。

其次,提出君子的处事之道:行动走在语言之前。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子贡求教怎样做才能成为君子。孔子说:对于你要说的,先做了再说出来。

这里的一问一答十分简单。学生问老师怎样做才算得上是君子,老师回答“做了再说”。这样的解释与孔子提出的“君子敏于事而慎于言”的一贯主张相吻合。

“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行动比语言更重要。说一百遍,不如亲手去做一次。行为是最好的证明。在孔子看来,君子不应夸夸其谈、只说不做,而应该既说又做,甚至应该做在先、说在后,这样才能取信于人。

再次,提出了区分小人与君子的标准。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孔子认为:君子和群而不与人勾心斗角,小人相互勾结而不和群。

孔子把是否与人勾结搞阴谋诡计作为区分君子与小人的重要标准。这个观点在今天仍然有现实意义。做君子就要有君子的胸怀、君子的修养,然后才能有君子的作为。别的不说,首先要能够与大多数人建立友好关系,与大家融洽相处,有自己良好的人际关系,而不是拉帮结派、搞小团体、另立山头,与个别人结党营私。坚定地站在大多数人一边,始终与大多数人团结在一起,坚持依靠大多数人的力量,这才是君子所为。如果在单位里只能与个别人合得来,只与个别人打交道,这是很危险的事情:要么是你的人际交往能力有问题,要么就是你的品质有问题。

孔子的这一观点,后世人也有解释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样的说法,都强调君子在与人交往中既融合又保持自己的独立。

最后,提出君子如何避免犯错误的建议。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贻,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子张向孔子求教为官之道,学习做官的学问。孔子说:怎样做才是好的为官之道呢:一定要多听,不清楚的先搁置起来,对其余的也要少说,这样就不会有大的过失;其次要多观察,有疑问的也搁置一旁,对已经看清楚的要谨慎采取行动,这样做就不会有太多的后悔。言语上没有过失,行动中不做让人后悔的事,你的官职俸禄就有了。

君子当是有所作为的人,是有积极人生态度的人。君子当对社会有所贡献,而且要避免犯错误。怎么办?孔子通过解答学生问题、给学生开列为官之道这件事,明确地表达了做官的基本原则,而且与他一直强调的君子修养完全一致,这就是:多听少说,谨言慎行,多思考慢表态,切忌思想简单,行为鲁莽。君子与居官为政者,就应当谨言慎行,说有把握的话,做有把握的事,这样可以减少失误,减少后悔。这既是对个人负责任的态度,也是对组织负责任的表现。多听少说有助于了解情况,谨言慎行有助于做出正确的决策。我们说,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就应该本着对百姓负责的态度,要避免“心中无数决心大,情况不明主意多”的现象发生。

深刻体会这一观点,还可以感觉到这不仅仅是一个为官之道,也表明了孔子在知与行二者关系问题上的观念,是对“知之为知之”的进一步解说。

做人做事的学问 篇4

会做人,做好人,才能行得正、走得远,充分体现自我人生价值;能做事,把难办的事尽可能办好,才能创造骄人的成绩,建功立业。会做人不会做事,是一个残缺的人;会做事而不善于做人,就容易犯错误,甚至四处碰壁。生活中,常有这样的情况:有的人不能把做事与做人很好地统一起来,做人缺少做事的本领,做事又缺少做人的品质,结果在人生之路上留下了大大小小的缺憾。具体来说,做人是基础、是根本、是关键,要想做好事,首先必须先做好人。一位商界成功人士说过:“先做人,后做事,做人做好了附带着就把事情做了。”明确了这一点,才能掌握做人做事的大学问

做人左右逢源,做事圆圆满满,是每个人都在努力追求的境界。但是,做人做事是一门涉及现实生活各个层面的学问,单从任何一个方面入手研究,都不可能窥其全貌。要掌握这门学问,抓住其本质,就必须对现实生活加以提炼、总结,得出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来。

戴尔.卡耐基说:“人人皆是你学习的对象。因为不论相识与否,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值得你效法之处。最重要的是,你得研究他们的生活,积极借鉴他们的经验,并灵活地应用在自己的生命中;否则,就容易走弯路,甚至碰壁、摔跤。”因此,我们从古今中外的历史、故事、典故中,选取做人做事的成功范例,仔细观察这些成功者奉行的准则,然后加以归类整理,编辑成这本实用的为人处事指南。

做人做事与做新闻 篇5

5做人做事与做新闻

《东南早报》执行总编王家声莅临师院举办讲座

本报讯(记者 翁燕瑜)6月1日上午,应泉州师院戴冠青老师的邀请,《东南早报》执行总编、泉州师院客座教授、福建省资深名记者王家声先生莅临泉州师院,为师生们主讲了题为《浅白论道采写要领》的专题讲座。中文与文员专业学生共200多人到场聆听。王家声先生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引用了大量生动、详实的事例,全方位、多角度向同学们讲解了新闻采访与写作的要领,展示了一个新闻工作者饱含辛酸苦辣的成长历程及他对新闻事业的热爱,表达了对社会公正与公义的执著追求,并在最后耐心地回答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讲座历时近二个小时,深深感染了在座的每一个人,赢得了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王家声先生在讲座的最后表达了自己的心声,希望同学们积极进取,发奋学习,争取以后能为新闻事业的发展做一点贡献。

职场上如何做人做事做管理 篇6

我觉得做好一个技术经理,只要下面的三点就好了:

1、德行

德行其实就是品德,简单地讲就是要善良、诚恳。最重要的,你做事的出发点要是好的,对别人是没有坏心的。为什么说出发点一定要是好的呢?我们还是以服务客户的例子来说,在为客户解决问题的时候,如果我们的出发点是好的,是站在客户一边尽心尽力去为客户解决问题的,那么即便由于方法、能力、条件等各方面的原因,事情搞砸了或者没有做好,也很容易获得客户的理解和原谅。很可能的情形是,你就算做失败了也一样赢得客户;相反,如果你的出发点是“省麻烦”,“赶紧交差了事”,“完成任务”,如果事情做成了也就算了,一旦失败了,你看看客户会怎么样?告诉你,好的客户会批评你、投诉你,因为他对你还有期望;更多的客户是什么话也不说,直接换个供应商就是了,才懒得理你。记住永远不要把客户当成傻瓜,你是如何做事情的,客户是很容易感受得到的。所以,面对和服务客户没有那么多的技巧,你不需要有多好的口才和魅力,也用不着忽悠和夸大其词,你只需要放下身段,兢兢业业地为客户着想,设身处地地解决他的问题就可以。对待下属也是一样的,你对他的奖励也好,惩罚也好,出发点一定要是好的。我对待下属遵循的原则就是:我是在帮助你,帮你把工作做的更好,帮你获得更大的提高,而不是说找你茬儿,跟你过意不去,或者是挤兑你压迫你。德行是基本的,有一个好的德行,至少可以保证你的下属不会讨厌你。

2、敬业

如果有人问我,下属和经理的区别是什么。我会告诉他:下属等着别人交代事情做,经理想着还有哪些事情可以做。这其实是一个积极心态的问题,作为一个中层干部,你需要将公司的事情当成自己家的事情来处理,当你有这样的心态,你就是再怎么加班都不会有怨言的,即便分文不取… 如果你可以长期保持这样的状态,你的这种献身精神和敬业精神,会很轻易地感染你的下属和你的同事,你会感觉到在公司左右逢源,而且你也会更有话语权,大家会更重视你的意见,同事和下属也会对你报以更多的信任。当这种情况出现时,管理起下属还会困难吗?但需要注意的是,你的敬业精神不是说体现在无休止的加班上,工作异常繁忙、经常性加班其实是工作没有做好的表现之一,加班只应该出现在紧急情况发生的时候,而不应该是一种常态。

3、技术

上一篇:江州第十二,江州第十二文天祥,江州第十二的意思,江州第十二赏析下一篇:企业标准化改革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