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标准化改革方案

2024-10-14

企业标准化改革方案(精选8篇)

企业标准化改革方案 篇1

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

为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和《国务院关于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维护市场正常秩序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20号)关于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加强技术标准体系建设的有关要求,制定本改革方案。

一、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标准化工作,2001年成立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强化标准化工作的统一管理。在各部门、各地方共同努力下,我国标准化事业得到快速发展。截至目前,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总数达到10万项,覆盖一二三产业和社会事业各领域的标准体系基本形成。我国相继成为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常任理事国及国际电信联盟(ITU)理事国,我国专家担任ISO主席、IEC副主席、ITU秘书长等一系列重要职务,主导制定国际标准的数量逐年增加。标准化在保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提质增效、服务外交外贸等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日益增长的需求来看,现行标准体系和标准化管理体制已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社会发展。

一是标准缺失老化滞后,难以满足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需求。现代农业和服务业标准仍然很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刚刚起步,即使在标准相对完备的工业领域,标准缺失现象也不同程度存在。特别是当前节能降耗、新型城镇化、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电子商务、商贸物流等领域对标准的需求十分旺盛,但标准供给仍有较大缺口。我国国家标准制定周期平均为3年,远远落后于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标准更新速度缓慢,“标龄”高出德、美、英、日等发达国家1倍以上。标准整体水平不高,难以支撑经济转型升级。我国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仅占国际标准总数的0.5%,“中国标准”在国际上认可度不高。

二是标准交叉重复矛盾,不利于统一市场体系的建立。标准是生产经营活动的依据,是重要的市场规则,必须增强统一性和权威性。目前,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中仅名称相同的就有近2000项,有些标准技术指标不一致甚至冲突,既造成企业执行标准困难,也造成政府部门制定标准的资源浪费和执法尺度不一。特别是强制性标准涉及健康安全环保,但是制定主体多,28个部门和31个省(区、市)制定发布强制性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数量庞大,强制性国家、行业、地方三级标准万余项,缺乏强有力的组织协调,交叉重复矛盾难以避免。

三是标准体系不够合理,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均由政府主导制定,且70%为一般性产品和服务标准,这些标准中许多应由市场主体遵循市场规律制定。而国际上通行的团体标准在我国没有法律地位,市场自主制定、快速反映需求的标准不能有效供给。即使是企业自己制定、内部使用的企业标准,也要到政府部门履行备案甚至审查性备案,企业能动性受到抑制,缺乏创新和竞争力。

四是标准化协调推进机制不完善,制约了标准化管理效能提升。标准反映各方共同利益,各类标准之间需要衔接配套。很多标准技术面广、产业链长,特别是一些标准涉及部门多、相关方立场不一致,协调难度大,由于缺乏权威、高效的标准化协调推进机制,越重要的标准越“难产”。有的标准实施效果不明显,相关配套政策措施不到位,尚未形成多部门协同推动标准实施的工作格局。

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现行标准体系和标准化管理体制是20世纪80年代确立的,政府与市场的角色错位,市场主体活力未能充分发挥,既阻碍了标准化工作的有效开展,又影响了标准化作用的发挥,必须切实转变政府标准化管理职能,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

二、改革的总体要求

标准化工作改革,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着力解决标准体系不完善、管理体制不顺畅、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不适应问题,改革标准体系和标准化管理体制,改进标准制定工作机制,强化标准的实施与监督,更好发挥标准化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改革的基本原则:一是坚持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把该放的放开放到位,培育发展团体标准,放开搞活企业标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把该管的管住管好,强化强制性标准管理,保证公益类推荐性标准的基本供给。二是坚持国际接轨、适合国情。借鉴发达国家标准化管理的先进经验和做法,结合我国发展实际,建立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标准体系和标准化管理体制。三是坚持统一管理、分工负责。既发挥好国务院标准化主管部门的综合协调职责,又充分发挥国务院各部门在相关领域内标准制定、实施及监督的作用。四是坚持依法行政、统筹推进。加快标准化法治建设,做好标准化重大改革与标准化法律法规修改完善的有机衔接;合理统筹改革优先领域、关键环节和实施步骤,通过市场自主制定标准的增量带动现行标准的存量改革。

改革的总体目标:建立政府主导制定的标准与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协同发展、协调配套的新型标准体系,健全统一协调、运行高效、政府与市场共治的标准化管理体制,形成政府引导、市场驱动、社会参与、协同推进的标准化工作格局,有效支撑统一市场体系建设,让标准成为对质量的“硬约束”,推动中国经济迈向中高端水平。

三、改革措施

通过改革,把政府单一供给的现行标准体系,转变为由政府主导制定的标准和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共同构成的新型标准体系。政府主导制定的标准由6类整合精简为4类,分别是强制性国家标准和推荐性国家标准、推荐性行业标准、推荐性地方标准;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分为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政府主导制定的标准侧重于保基本,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侧重于提高竞争力。同时建立完善与新型标准体系配套的标准化管理体制。

(一)建立高效权威的标准化统筹协调机制。建立由国务院领导同志为召集人、各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组成的国务院标准化协调推进机制,统筹标准化重大改革,研究标准化重大政策,对跨部门跨领域、存在重大争议标准的制定和实施进行协调。国务院标准化协调推进机制日常工作由国务院标准化主管部门承担。

(二)整合精简强制性标准。在标准体系上,逐步将现行强制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整合为强制性国家标准。在标准范围上,将强制性国家标准严格限定在保障人身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国家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和满足社会经济管理基本要求的范围之内。在标准管理上,国务院各有关部门负责强制性国家标准项目提出、组织起草、征求意见、技术审查、组织实施和监督;国务院标准化主管部门负责强制性国家标准的统一立项和编号,并按照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开展对外通报;强制性国家标准由国务院批准发布或授权批准发布。强化依据强制性国家标准开展监督检查和行政执法。免费向社会公开强制性国家标准文本。建立强制性国家标准实施情况统计分析报告制度。

法律法规对标准制定另有规定的,按现行法律法规执行。环境保护、工程建设、医药卫生强制性国家标准、强制性行业标准和强制性地方标准,按现有模式管理。安全生产、公安、税务标准暂按现有模式管理。核、航天等涉及国家安全和秘密的军工领域行业标准,由国务院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负责管理。

(三)优化完善推荐性标准。在标准体系上,进一步优化推荐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体系结构,推动向政府职责范围内的公益类标准过渡,逐步缩减现有推荐性标准的数量和规模。在标准范围上,合理界定各层级、各领域推荐性标准的制定范围,推荐性国家标准重点制定基础通用、与强制性国家标准配套的标准;推荐性行业标准重点制定本行业领域的重要产品、工程技术、服务和行业管理标准;推荐性地方标准可制定满足地方自然条件、民族风俗习惯的特殊技术要求。在标准管理上,国务院标准化主管部门、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标准化主管部门分别负责统筹管理推荐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制修订工作。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建立制修订全过程信息公开和共享平台,强化制修订流程中的信息共享、社会监督和自查自纠,有效避免推荐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在立项、制定过程中的交叉重复矛盾。简化制修订程序,提高审批效率,缩短制修订周期。推动免费向社会公开公益类推荐性标准文本。建立标准实施信息反馈和评估机制,及时开展标准复审和维护更新,有效解决标准缺失滞后老化问题。加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管理,提高广泛性、代表性,保证标准制定的科学性、公正性。

(四)培育发展团体标准。在标准制定主体上,鼓励具备相应能力的学会、协会、商会、联合会等社会组织和产业技术联盟协调相关市场主体共同制定满足市场和创新需要的标准,供市场自愿选用,增加标准的有效供给。在标准管理上,对团体标准不设行政许可,由社会组织和产业技术联盟自主制定发布,通过市场竞争优胜劣汰。国务院标准化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团体标准发展指导意见和标准化良好行为规范,对团体标准进行必要的规范、引导和监督。在工作推进上,选择市场化程度高、技术创新活跃、产品类标准较多的领域,先行开展团体标准试点工作。支持专利融入团体标准,推动技术进步。

(五)放开搞活企业标准。企业根据需要自主制定、实施企业标准。鼓励企业制定高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具有竞争力的企业标准。建立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逐步取消政府对企业产品标准的备案管理,落实企业标准化主体责任。鼓励标准化专业机构对企业公开的标准开展比对和评价,强化社会监督。

(六)提高标准国际化水平。鼓励社会组织和产业技术联盟、企业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争取承担更多国际标准组织技术机构和领导职务,增强话语权。加大国际标准跟踪、评估和转化力度,加强中国标准外文版翻译出版工作,推动与主要贸易国之间的标准互认,推进优势、特色领域标准国际化,创建中国标准品牌。结合海外工程承包、重大装备设备出口和对外援建,推广中国标准,以中国标准“走出去”带动我国产品、技术、装备、服务“走出去”。进一步放宽外资企业参与中国标准的制定。

四、组织实施

坚持整体推进与分步实施相结合,按照逐步调整、不断完善的方法,协同有序推进各项改革任务。标准化工作改革分三个阶段实施。

(一)第一阶段(2015-2016年),积极推进改革试点工作。

——加快推进《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修订工作,提出法律修正案,确保改革于法有据。修订完善相关规章制度。(2016年6月底前完成)

——国务院标准化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及地方政府标准化主管部门,对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进行全面清理,集中开展滞后老化标准的复审和修订,解决标准缺失、矛盾交叉等问题。(2016年12月底前完成)

——优化标准立项和审批程序,缩短标准制定周期。改进推荐性行业和地方标准备案制度,加强标准制定和实施后评估。(2016年12月底前完成)

——按照强制性标准制定原则和范围,对不再适用的强制性标准予以废止,对不宜强制的转化为推荐性标准。(2015年12月底前完成)

——开展标准实施效果评价,建立强制性标准实施情况统计分析报告制度。强化监督检查和行政执法,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2016年12月底前完成)

——选择具备标准化能力的社会组织和产业技术联盟,在市场化程度高、技术创新活跃、产品类标准较多的领域开展团体标准试点工作,制定团体标准发展指导意见和标准化良好行为规范。(2015年12月底前完成)

——开展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改革试点。企业自我声明公开标准的,视同完成备案。(2015年12月底前完成)

——建立国务院标准化协调推进机制,制定相关制度文件。建立标准制修订全过程信息公开和共享平台。(2015年12月底前完成)

——主导和参与制定国际标准数量达到国际标准制定总数的50%。(2016年完成)

(二)第二阶段(2017-2018年),稳妥推进向新型标准体系过渡。

——确有必要强制的现行强制性行业标准、地方标准,逐步整合上升为强制性国家标准。(2017年完成)

——进一步明晰推荐性标准制定范围,厘清各类标准间的关系,逐步向政府职责范围内的公益类标准过渡。(2018年完成)

——培育若干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团体标准制定机构,制定一批满足市场和创新需要的团体标准。建立团体标准的评价和监督机制。(2017年完成)

——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基本完善并全面实施。(2017年完成)

——国际国内标准水平一致性程度显著提高,主要消费品领域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达到95%以上。(2018年完成)

(三)第三阶段(2019-2020年),基本建成结构合理、衔接配套、覆盖全面、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新型标准体系。

——理顺并建立协同、权威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管理体制。(2020年完成)

——政府主导制定的推荐性标准限定在公益类范围,形成协调配套、简化高效的推荐性标准管理体制。(2020年完成)

——市场自主制定的团体标准、企业标准发展较为成熟,更好满足市场竞争、创新发展的需求。(2020年完成)

——参与国际标准化治理能力进一步增强,承担国际标准组织技术机构和领导职务数量显著增多,与主要贸易伙伴国家标准互认数量大幅增加,我国标准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迈入世界标准强国行列。(2020年完成)

企业标准化改革方案 篇2

该《行动计划》提出了加快建立新型标准体系的主要行动。一是在强制性标准改革方面,要研究制定强制性标准整合精简工作方案,对现行强制性标准及制修订计划开展全面清理、评估。各部门、各地区不再下达新的强制性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计划。二是在推荐性标准改革方面,开展对现行推荐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集中复审和修订。优化推荐性标准制定程序,缩短制定周期,提高标准质量和制定效率。进一步改进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备案管理,加强标准信息交换和共享。三是在推进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改革试点方面,鼓励有条件的商学协会先行先试,加快制定团体标准发展指导意见和标准化良好行为规范,深化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试点,建立完善企业产品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同时,要修订《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管理规定》,改进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管理。加强标准实施与监督,加大依据强制性国家标准开展监督检查和行政执法力度,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行动计划》还要求,要不断提高标准国际化水平。积极拓宽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的领域范围,逐步提升主导制定国际标准比例,不断提高国际国内标准水平一致性程度。研究制定中国标准走出去工作方案和标准联通“一带一路”行动计划,加大与主要贸易国标准互认力度,推动铁路、电力、钢铁、航天、核等重点领域标准走出去。

此外,《行动计划》还强调,要进一步加强组织保障工作。要统筹规划建设统一、规范的全国标准信息网站,为社会提供服务。要加强标准化重大政策和重点工作的普及性宣传,加大重要标准宣传贯彻力度。积极探索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经费投入机制,鼓励、引导社会各界加大投入。要加强标准化法治和制度建设。加快推进标准化法修订,实现立法与改革决策的有效衔接。

那么,《行动计划》是如何让我国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具体落地的呢?本刊记者就此采访了国家标准委有关负责人。

《行动计划》明确:深化改革的细化分工

国家标准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为贯彻落实好今年年初国务院《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改革方案》)部署的各项改革任务,特别是第一阶段(2015-2016年)需要推进的工作安排,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组织起草了《行动计划》,并征求了中央、国务院有关部门和总装备部、中国科协等58个单位的意见,经国务院标准化协调推进部际联席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审议并原则同意后,由国务院批准同意,并由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这是贯彻落实《改革方案》精神的一个具体行动,也是今明两年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的具体工作安排。

《行动计划》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对改革任务进行了全面部署,对强制性标准改革、推荐性标准改革、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改革试点、标准国际化和统筹协调机制建设等重大改革举措都提出了具体实施要求。二是明确了各项改革任务的责任分工,标准化工作改革需要各部门、各地区分工协作、共同完成,这次《行动计划》在责任分工方面进行了明确。比如:团体标准涉及到学协会今后如何在标准制定中更好发挥作用,《行动计划》就明确了由国家标准委、民政部和中国科协3家来牵头予以具体推进。三是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最新部署要求。在起草制定《行动计划》过程中,按照党中央、国务院近期出台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在具体工作安排上也予以了贯彻落实。围绕“一带一路”战略、中国制造2025、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在《行动计划》中就提出了研究制定中国标准“走出去”工作方案和标准联通“一带一路”行动计划的要求;围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行动计划》就提出了推进科技类学术团体开展标准制定、鼓励团体标准先行先试的措施;在推进简政放权、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方面,《行动计划》提出了开展企业标准改革试点、鼓励企业进行标准自我声明公开等措施安排。

《行动计划》突出:强制性标准改革是重中之重

强制性标准的改革目标是将强制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整合为强制性国家标准一级,这是对现行标准体系的重大改革。按照《行动计划》,强制性标准改革是标准化改革的重中之重。

《行动计划》对推进强制性标准改革提出了具体要求,一是要研究制定强制性标准整合精简工作方案;二是对现行强制性标准及计划开展全面清理、评估;三是在工业领域先行开展整合修订试点;四是各部门、各地区不再下达新的制修订计划;五是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管理办法,应该说对强制性标准改革的要求十分具体和明确。

据介绍,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在前期10个行业的清理试点工作基础上,已经起草了强制性标准整合精简工作方案,目前已经完成征求意见过程,正在进一步修改完善中。下一步将会同各有关部门和各地区,共同做好强制性标准的改革工作,同时也加快相关管理规定的制定修订,在制度上予以保障。

《行动计划》安排:培育发展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改革

团体标准是为满足市场、科技快速变化及多样性需求,由具有法人资格、具备相应技术能力的学协会、商会、联合会和产业技术联盟等社会团体制定的标准。

从国外看,团体标准发展十分成熟。美、英、德等国均有大量制定标准的专业性社会团体,团体标准不仅是这些国家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活跃、最贴近市场需求的一类标准。

从国内看,近年来国内一些新兴产业领域也开展了团体标准的积极探索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因此,我国在培育发展团体标准方面,主要坚持3个原则,一是不设许可,不搞准入;二是市场驱动,自主制定;三是自愿采用,优胜劣汰。2014年,国家标准委会同中国科协开展了学会有序承接政府转移职能试点工作,初步探索了团体标准的工作机制;2015年6月份,国家标准委正式在39个单位启动了团体标准试点工作,涵盖了商学协会和产业技术联盟各个方面。目前,正在按照《行动计划》要求,加快制定指导意见和良好行为规范,更好引导和规范团体标准发展。

企业产品标准备案管理制度自上世纪90年代初实施以来,在消灭无标生产、加强质量监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企业标准备案后才能组织生产的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发展需要。因此,目前推进企业标准管理改革,由事前备案改为事中事后监管,给企业松了绑,落实了企业主体责任,同时也符合国务院简政放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要求。

2014年底,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制定工作方案,加强法规建设,建设公开平台、完善机制程序,在上海、浙江等7省区市启动了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试点工作,现在又扩大到12个省区市。2015年1月1日,企业产品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www.cpbz.gov.cn试点)开始运行,截至目前,12个省市共有8,831家企业开展了企业产品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制度试点工作,公开执行产品标准25,387项,涵盖产品45,356种,累计访问量突破百万。制度试点以来,成效明显,企业原来办理企业标准备案平均需要14天,现在只要20分钟左右就能完成公开。

《行动计划》瞄准:提高标准国际化水平

国标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我国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进入了“快车道”,我国在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地位和影响显著提升。从2002年至今,由我国承担的ISO/IEC技术机构的主席从4个增加到50个,增长了近13倍;秘书处从6个增长到73个,增长了12倍;由我国提出并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从18项增长到189项,增长了10倍。2008年、2011年我国先后成为ISO和IEC的常任理事国,2013年我国又实现成为ISO技术管理局的常任成员,担任了IEC的副主席,首次成功当选ISO的主席。应该说在这样一个起点上,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形势要求下,不断提高我国标准的国际化水平、推动中国标准“走出去”成为标准化事业发展的必然抉择。

该负责人表示,为了推进这项工作,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正在推进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制定具体工作方案,目前已经制定发布《加快中国标准“走出去”、助推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工作方案》,正在研究制定《标准联通“一带一路”行动计划》;二是完善相关工作程序,已经修订发布了新的《参加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国际标准化活动管理办法》,新制定印发《标准互认工作程序(试行)》,规范相关工作要求;三是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在铁路、电力、航天等领域,推动一批我国优势技术成为国际标准;四是不断深化国际标准化多、双边合作,加强中外标准互认工作,扩大我国参与国际和区域标准化活动的影响力。此外,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还在全力筹备一届重要的国际标准化盛会(即2016年9月将在北京举行的ISO大会),全面展示和推进我国标准的国际化水平。

企业标准化改革方案 篇3

关键词:电网;标准;成本;方案

作者简介:郭星(1980-),女,北京人,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工程硕士研究生。(北京102206)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9-0083-03

一、国内外标准成本研究及实践

1.国内外标准成本研究成果综述

国内外标准成本管理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标准成本的基本概念、理念、方法的分析研究,如文献[1-10]分析了标准成本的基本概念、计算公式、主要优势,文献[11]认为作业成本法是集成本计算和成本管理于一体的全面管理系统,文献[12]提出“时间驱动标准成本法”这一新的成本核算方法,文献[13]介绍了标准成本差异分析的基本方法和原则;二是标准成本改进方法研究,如文献[14]将作业成本管理所具有的先进管理思想以及成本核算方法引入到传统标准成本管理,文献[15]提出了从产品设计BOM出发,直接计算产品标准成本的一种方法,文献[16]分析了日本成本核算方法及核算系统;三是标准成本管理制度体系建设研究,如文献[17]对改进标准成本管理制度进行了探讨,文献[18-20]分析了企业如何建立企业标准成本管理制度,文献[21]分析了日本企业标准成本管理制度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四是标准成本方法应用研究,如文献[22]以某医药股份公司为例阐述了基于标准成本的成本核算与控制过程,文献[23]介绍了宝钢的标准成本制度及其运作;五是标准成本信息系统研究,如文献[24-31]分析探讨了ERP环境下标准成本信息系统开发及利用。

2.企业标准成本管理成功案例分析

标准成本制度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20世纪90年代后,标准成本理念逐步引入到我国企业。宝钢1995年着手建立标准成本制度,并在实践中丰富了管理会计中有关标准成本的内涵。一是构建标准成本制度体系,宝钢标准成本制度主要内容包括成本标准的制定和成本差异揭示及分析。二是充分发挥作业长标准成本管理的责任主体作用,作业长作为降低现场成本的责任者,要对作业区标准成本核定及控制负责。三是充分发挥财务管理人员在标准成本管理中的组织推动作用,建立标准成本管理组织体系,明确责任分工;组织相关人员研究制定标准成本,细化到每个作业单元;加强标准成本过程控制,对各项成本做到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控制;推进成本核算精益化,及时准确完成核算报表;针对成本管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和公示,警示相关人员;加强标准成本管理相关人员业务培训,提升标准化管理水平。

二、电网企业实施标准成本管理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电网企业内部成本管控水平得到较快提升,但在以下三个方面需要继续深化完善:一是会计科目需要进一步统一规范,下属单位会计科目各异,应用会计政策不统一,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比性、合规性有待提升;二是标准成本定额需要进一步统一完善,成本列支范围、列支标准需要进一步统一,为内部成本预算及管控奠定良好基础;三是成本管控体系有待进一步统一加强,各层级和同一层级内部成本管理界面划分还不够清晰,管控关系不够明确,管理信息标准化程度还不高,成本管控能力有待提升。引入标准成本管理的理念与方法,构建企业集团标准成本管理体系,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的途径之一。

标准成本以单元成本为基础,是企业根据特定条件测算的应该能达到的成本目标,是评价实际成本、衡量工作效率的一种预计成本。它不仅仅是一个结果性目标,还源于量化经营过程,分析目标与差异,支撑企业经营战略落地,指示企业成本管理改善方向。所以,标准成本管理是一个包括标准成本制定、标准成本执行差异分析、成本差异处理三个环节的完整体系。它是实现企业内部成本控制单元化、数字化、动态化、精益化的有效工具与手段,在国际大型企业尤其是跨国大型企业集团中应用比较广泛。

企业实施标准成本管理具有四个方面的重要现实意义:一是促进企业建立以责任中心为控制单元的成本管理体系,通过企业内部科学合理地量化分解,将成本管控目标落实到各个责任中心,各责任中心落实成本目标管理要求,形成企业内部逐级管控的成本管理网络;二是促进企业树立与面向市场的成本优化决策理念,标准成本核定与特定的市场环境相结合,改变传统成本预算与会计核算模式,由“固定不变甚至逐年降低”的内部成本核定办法转变为与市场实际相对接的成本核算办法;三是促进企业完善动态控制与持续改进的成本管理方法,通过对各责任中心每项成本指标的变化动因深入剖析,找寻规律并制定有针对性的管控措施,加强成本事前、事中、事后控制;四是促进企业成本管理标准化与信息化水平的提升,通过对会计科目、会计政策、成本指标、归集办法、预算与核算办法等成本管理内容的标准化,通过对成本管理流程及数据统计分析的信息化,提高成本管理准确性和效率。

三、电网企业标准成本层次构成及核定方法

将电网企业成本划分为电网建设成本、电网检修运维成本、企业管理运营成本三大板块,其中除电网建设成本和电网检修运维成本两大核心业务板块成本之外的所有成本均纳入企业管理运营成本中进行核定。

1.电网建设标准成本的层次及核定方法

电网建设标准成本包括单项工程建设标准成本、输变电工程建设标准成本、单位电网建设标准成本三个层次。

单项工程建设标准成本核定,依据国家相关规定、电力建设定额标准,测算电网各电压等级典型的单项变电、线路工程建设标准成本,并根据工程建设的项目前期、工程设计及招标采购、工程实施、工程结算、工程决算等各个阶段分别测算。各阶段测算的标准成本作为各阶段造价管控的重要依据,项目前期测算的标准成本是为了管控可研估算;工程设计阶段测算的标准成本作为工程概算、工程招标标的管控依据;工程实施阶段标准成本作为工程进度款管控依据;工程结算、决算阶段标准成本作为工程结算、决算管控依据,加强工程建设全过程建设成本的管控。各阶段标准成本核定,要依据典型工程的工程量、可能出现的工程变更、价格动态调整情况等因素。

输变电工程建设标准成本,为该输变电工程范围内相互关联的几个单项工程建设标准成本之和,以典型单项工程建设标准成本核定为基础,根据输变电工程与典型单项工程之间建设条件、建设规模等因素对比分析,进行综合测算核定。

单位电网建设标准成本,是企业及下属单位所有输变电工程建设标准成本之和。各单位电网建设标准核定,要以输变电工程标准化成本核定为基础,同时考虑当地建设条件、物价指数、与典型输变电工程差异分析,进行综合测算核定。

2.电网检修运维标准成本的层次及核定方法

电网检修运维标准成本包括作业标准成本、项目标准成本和单位标准成本三个层次。

作业标准成本是电网生产检修单个作业的标准成本,是衡量一线检修运维作业成本水平的重要标准依据。电网检修运维标准成本核定,要以典型作业活动所消耗的材料、人工和机械台班费用定额为基础,综合考虑各类电网检修运维环境、特性、特点、状况进行测算核定。

项目标准成本是一个检修运维项目所有作业标准成本之和,是深化细化基层单位电网检修运维成本预算与核算的重要标准。项目标准成本核定,要以作业标准成本核定为基础,同时考虑各类项目所包含作业活动的性质分类、项目内各作业协作性、项目工作条件等因素,进行综合测算核定。

单位标准成本是企业及下属单位电网检修运维标准成本之和,是企业及下属单位电网检修运维成本预算及控制的重要标准。单位电网检修运维成本核定,要以电网检修运维项目成本核定为基础,考虑企业及下属单位检修运维地域特点、作业条件、项目规模等因素,进行综合测算核定。

3.电网企业管理运营标准成本的层次及核定方法

电网企业管理运营标准成本包括购电成本、营销成本、科技成本、管理成本等,按照企业内部管理层级逐级核定。

购电标准成本是电网企业购得上网电量所付出的成本。购电标准成本核定,要以国家核定的各类上网电价为基本单价,根据购电计划进行测算核定。

营销标准成本是电网企业市场营销相关成本。营销标准成本的核定,首先要核定单位电量的市场营销人员定额及市场营销费用定额,在此基础上,根据售电量,核定企业及其下属单位营销标准成本。

科技标准成本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而投入科技创新项目的成本标准。核定科技标准成本,首先要对科技项目进行分类,再对各类科技项目所需投入人力资源分类,核定各类人力资源基本人工费,作为科技项目标准成本核定的基础。

管理标准成本是企业管理机构日常运营管理的会议、差旅、工资、福利等方面的成本。管理标准成本按人均核定,同时考虑管理人员的级别、层级、数量,进行综合测算核定。

四、电网企业标准成本管理的有效实施

实施标准成本管理,势必打破传统管理思维方式,需要统一思想、组织得力、措施完善、有序推进。

1.建立职责清晰、管控有力的标准成本管理组织体系

实施标准成本管理以财务部门为组织主导主体,但并不仅仅是财务部门的职责,需要企业内部相关业务部门和生产运营单位的协调推进。为此,需要建立企业内部职责清晰、管控有力的标准成本管理组织体系。

建立以公司领导为主任、相关业务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标准成本管理委员会,统一协调、指挥标准成本管理推进工作。

清晰划分企业内部各层级财务部门、各责任中心(相关业务部门及生产运营单位)标准成本管理职责,财务部门充分发挥牵头组织、协调推动、归口负责的作用,各责任中心落实各自标准成本管理职责,做到守土有责、管控到位。

2.统一制订并滚动修订企业标准成本

在企业标准成本管理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以财务部门为主导、各责任中心全力配合,统一企业内部标准成本划分,统一研究确定标准成本核定办法,统一组织测算电网建设、检修运维、管理运营三大板块各类标准成本,实现企业生产运营各个环节、各类业务的全面覆盖,将其作为企业内部预算、核算、经营目标考核的重要依据。

同时,要与市场环境相适应,定期组织进行企业标准成本的滚动修订和统一发布,提高标准成本的科学性、合理性和适用性。

3.构建运作高效的标准成本管控平台

标准成本管理涉及企业内部各相关单位,包括成本制定、差异分析、改进提升三个环节,参与人员多,信息量大,对基础数据积累和全面分析要求高,需要借助信息化手段,提高管理效率。

构建运作高效的标准成本管控平台是推进标准成本管理有效实施的重要前提。平台建设要实现财务与业务的有机融合,以信息化为支撑,以成本费用为载体,实现财务预算、核算与所有业务的全面融合。切实转变观念,破除制约信息集成的思想障碍,推进相关业务信息与财务信息的横向集成,提高财务与业务信息共享水平,为标准成本管理提供有力支撑。

借助运作高效的标准成本管控平台,实现企业成本的集约化、全过程管控,一是按照“集中精益,统筹平衡”原则,应用标准成本,科学主导编制预算,加快实现预算管控由分散粗放向集中精益转变,资金支出由条块分割向统筹平衡转变,实现预算集约调控;二是按照“集中统一、全面高效”的原则,进行企业内部财务核算,提高核算效率和准确率;三是按照“目标管理、量化考核”的原则,利用平台强化对各责任中心成本控制水平的评价,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促进各责任中心持续提升管控水平;四是按照“实时监控、风险可控”的原则,在集中核算的基础上,做到企业财务状况实时管控、在线监测,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实现自动预警,确保企业财务风险可控、在控、能控。

五、结论

与一般成本管理方法相比,标准成本管理具有标准性、完整性、灵活性、先进性、实用性、导向性六大优势,所以近年来备受国内外大型企业集团的青睐。电网企业标准成本可以划分为电网建设标准成本、检修运维标准成本、管理运营标准成本三大板块,根据业务细分进行逐级核定。实施标准成本管理,势必打破传统管理思维方式,需要统一思想、组织得力、措施完善、有序推进,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成本管理,按照规范先行、科学制定、统一标准、全面覆盖、协同推进、持续优化的原则,在预算编制、分解、执行、分析、考核等成本管理全过程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乐平,王春广.浅谈标准成本在企业的推广应用[J].冶金财会,2004,(4):17-19.

[2]刘一兵,赵振海.刍议目标成本、标准成本和计划成本[J].冶金财会,2000,(12).

[3]JIANG Wei-ping. On Standard Cost[J].Journal of Jiangxi Institute of Education,2004,(6).

[4]DAI Shu-ping. On Innovation of Enterprise Cost Management[J].Journal of Beijing Economic Management Institute,2005,(4).

[5]CAO Yan-hong. The Improvement of Cost Management[J].Commercial Research,2005,(10).

[6]LI Yun-lin. On the Cost Control of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J].Journal of Chongqing Polytechnic College,2003,(4).

[7]Zhang Jiangling, Zhangjiang.Thoughts on Cost Control of Electric Machinery Enterprises[J].Electrical Machinery Technology,2008,(5).

[8]PENG Jing,WANG Qigang. Setting up all-round quality control idea to enhance cost control[J].Hubei Water Power,2008,(5).

[9]TANG Xian-lan. Ideas of Modern Cost Management and Innovation in It[J].Journal of Hunan Environment-Biological Polytechnic,2008,(2).

[10]Carole Cheatham, Leo R. Cheatham. Updating standard cost systems[Z].

[11]王志勇.基于作业成本法的标准成本体系应用研究[J].经济师,2008,(12):215-216.

[12]周伟.基于标准成本的估时作业成本法改进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0.

[13]贺颖奇,陈佳俊.以标准成本为基础的控制技术:差异分析[J].中国审计,2004,(8):54-56.

[14]楊海珍.标准成本制度引入ABCM的原因分析[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9,(2):203-205.

[15]谢菁,张宇.基于BOM的产品标准成本计算系统的设计与开发[J].机械制造,2004,42(3):30-32.

[16]Takeo Yoshikawa. Cost accounting standard and cost accounting systems in Japan.Lessons from the past--recovering lost traditions[J].accounting.business and financial history,2001,(11).

[17]张继业.标准成本制度及其应用研究[J].上海标准化,2003,(7):26-31.

[18]陈鑫.推行标准成本制度 提高成本管理水平[J].辽宁经济,2007,(8):20-21.

[19]马铁双.如何建立企业标准成本制度[J].科技资讯,2007,(6):185-186.

[20]杨棻荣.标准成本与标准成本会计制度[J].税务与经济,1981,(3).

[22]郝德仁.标准成本制度:日本的经验与启示[J].财经科学,2007,(5):68-73.

[22]白莉.ERP中基于标准成本的成本核算与控制方法研究[J].会计通讯,2004,(5):83-86.

[23]标准成本制度在宝钢的运用[J].会计研究,2000,(8).

[24]于宁.ERP下的成本控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96-98.

[25]张国柱.ERP中的成本控制[J].化工管理,2007,(2):57-59.

[26]黄芸,黄慧君,薛恒新.基于ERP系统的成本管理改进意见[J].财会通讯,2003,(7):42-43.

[27]孙丽萍,刘秋生.基于ERP环境下成本管理体系探讨[J].江苏商论,2003,(7):111-112.

[28]余开朝.ERP的成本计划与控制原理分析[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2003,(6):117-120.

[29]高艳茹.ERP中的标准成本与主动成本控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5):46-47.

[30]蒲东梅,吴涛.浅谈SAP环境下财务核算的优越性[J].内蒙古统计,2008,(5):52-53.

[31]张志平.依托ERP系统实现成本精细化管理的设想[J].梅山科技,2006,(2):60-61.

(责任编辑:刘辉)

化工企业三级标准化实施方案 篇4

关于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活动的实施方案

各部室:

为全面开展安全标准化活动,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改善安全生产条件,规范安全生产行为,控制事故风险,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按照朝阳区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开展朝阳区工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活动的通知》(朝安办字[2009]第20号)要求,特制定本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活动的实施方案。

一、成立安全生产标准化领导小组:

1.组织机构

组长:×××(企业主要负责人)

副组长:×××(企业安全主管领导)

成员:×××××××××××××××(相关部门负责人)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部门,×××兼任办公室主任。

2.职责:

1)领导小组职责:

a)确定安全生产方针、目标以及安全生产标准化活动目标;

b)审批安全生产标准化活动实施方案;

c)提供和落实安全生产资金等资源;

d)指导、协调解决安全生产标准化活动中的重要问题;

e)监督检查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方案落实情况;

f)对安全生产标准化活动进行验收和考核。

2)办公室职责:

a)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全面负责安全生产标准化活动的开展; b)负责安全生产标准化活动的宣传培训;

c)负责组织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d)负责组织事故隐患排查,整改复查;

e)负责安全生产标准化自评和复评申请;

f)及时收集并向领导小组及街乡安全生产主管部门上报有关资料。

二、总体目标: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活动要达到的目标。如:朝阳区工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合格单位、达标单位,或者北京市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单位等。

三、安全生产标准化活动阶段:

1)学习及培训阶段:

时间:×××年××月至×××年××月

工作内容:组织召开全体职工动员大会,学习有关安全生产标准化知识,使全体人员充分认识到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活动的重要性;对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使其掌握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和技能。

2)文件编写

时间:×××年××月至×××年××月

工作内容:明确各级领导、各部门及各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并完善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3)隐患排查

时间:×××年××月至×××年××月

工作内容:按照«朝阳区工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活动考评检查表»的内容,对企业的安全管理、现场作业、设施设备等各方面进行隐患排查,对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做出基本判断。

4)隐患整改

时间:×××年××月至×××年××月

工作内容:针对排查出的隐患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责任人、整改资金和完成时间,并予以完成。

5)自评

时间:×××年××月至×××年××月

工作内容:由安全生产标准化活动办公室组织相关人员对照«朝阳区工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活动考评检查表»进行自评,做出是否具备申请复评的结论,并报送所在街乡办事处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申报复评。

6)复评

时间:×××年××月至×××年××月

工作内容:迎接区安监局组织的复评,并对复评中提出的问题和隐患进行整

改。

四、要求:

1)高度重视。各级领导要充分认识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活动的重要性。

2)组织落实。各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计划的落实。

3)完善制度。通过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活动,进一步完善公司安全生产责任制。

4)明确责任。对职责履行不到位、影响安全生产标准化活动达标工作的部室或

个人,要实行责任追究。

×××年××月××日

(企业公章)

涂红的地方要求企业自己填写。

电力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方案 篇5

2013-11-19 清华厚德标准化研究中心

电力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方案

(产品介绍)

一、目的与意义

标准化建设是提高公司管理效率和控制力的有效途径,是公司实现创一流企业目标的重要基础。加快建立健全标准体系,提高标准实施与监督改进的有效性,增强员工标准化意识与执行标准的自觉性,是当前公司重点工作任务之一。

公司集中时间着重推进标准化工作,旨在按照国家标准的要求,结合公司实际,建立与完善包括覆盖公司全部业务领域、管理层级的完整的标准体系平台,以促进整体管理工作的简化、统一、协调、优化,从而推动公司各项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切实达到管理基础工作先进扎实,流程运转简洁、顺畅、高效,持续提升公司管理水平。

最终目的是通过公司标准体系建设,更好的建立与规范公司整体工作秩序及人员工作行为,提高企业和员工素质,推动公司专业化、员工职业化,实现企业各项工作有序运转、员工全面发展、不断改进与提升的过程。

二、指导思想与原则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简化、统一、协调、优化”的标准化原则,按照稳步推进、持续改进、不断提升的做法。根据公司发展战略规划与计划,制定符合实际、可操作性较强的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努力构建公司“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有人监督”的标准化工作机制,以确保企业标准体系的有效运行。

三、活动依据和目标

公司标准体系建设活动的主要依据是《GB/T15496-2003企业标准体系 要求》等企业标准化国家系列标准,以及国标委服务联[2008]76号文件(《电力企业标准化良好行为试点及确认工作实施细则》),在此期限内,完成并实现如下主要工作任务与目标:

(一)主要工作目标:

1、定量目标:

企业标准体系已经形成并具备常态运行条件;企业全体员工100%知晓本岗位工作标准内容且能够有效执行;活动目标是达到或接近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AAAA级水平。

2、定性目标:

企业良好工作秩序的环境已基本形成,企业员工的标准化意识正在逐渐增强。企业从“人治”到“法制”的整体观念正在逐步转变,开展标准化活动为企业构建坚实有效的管理基础效果显著。力求做到企业标准体系中的标准符合先进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的要求,并且通过标准化的过程,体现出公司标准体系建设的工作亮点,为标准化工作常态管理奠定基础。

(二)主要工作任务:

1、全方位开展企业标准化知识普及培训工作;

2、建立公司标准化组织机构并组建工作网络;

3、编制《标准化工作导则》;

4、建立公司业务名录;

5、清理公司内部现有管理文件;

6、建立企业标准管理体系(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体系)并形成与发布《企业标准体系表》;

7、编制企业标准制修订计划和着手编制修订核心业务标准;

8、宣传与实施颁布的新标准,同时建立相应机制监督改进机制并纳入日常动态管理;

9、对照《电力企业标准化良好行为试点及确认工作实施细则》进行阶段性自我评价;

10、整改完善标准体系建设成果,做好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的申请确认准备工作。

根据企业标准化工作的需要,按照国家标准关于企业标准体系建设的要求,机构设置具体可以参考如下: 1)成立公司标准化委员会(以下简称“标委会”):负责公司标准体系建设的领导工作,公司总经理担任标准化委员会主任,分管标准化工作的公司领导担任常务副主任,公司其他领导担任成员。主要负责公司标准化有关事宜的审批、决策等工作。

2)成立公司标准化办公室(以下简称“标办”):办公室设在总经理工作部,标办主任由办公室主任兼任。成员由各部门主管领导组成。主要负责公司标准管理体系建设过程中的组织、协调等工作。标准化办公室为公司标准化委员会的常设办事机构,纳入公司组织机构体系。

3)成立公司标准化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专委会成员由公司各专业技术带头人(指公司内部生产、经营、管理领域业务精通、综合能力相对较强的员工)。主要负责标准化工作相关事宜的技术鉴定、业务把关、标准审核等工作。管理关系如下图。

(公司标准化组织关系图)

上述机构与标准体系归口部门、各职能部门及专兼职标准化管理人员的具体职责与分工,在《标准化工作导则》中另行明确与表述,机构成员名单另行发文。

根据企业标准体系建设的目标和工作任务,现将该项活动分活动策划、组织启动、建立体系、标准编写、运行实施和评价改进六个阶段开展,各阶段工作内容如下:(图示与具体描述)

标准体系建设步骤(阶段)图示

第一阶段:活动策划

活动策划阶段主要开展以下工作:

企业自我组织调查研究与分析,充分论证企业开展标准化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同时,着手寻求与策划开展标准化活动的有效途径,经过学习与调研形成统一认识,经领导班子决策,拟定公司标准化建设总体工作思路和建设方案。

第二阶段:组织启动

组织启动阶段主要开展以下工作:

1)

成立标准化临时工作组

a、成立活动专业组:由公司抽调的生产、经营、管理的专业人员组成,负责标准化体系建设活动过程中的业务梳理、文件清理、体系建设、流程设计、标准编写、标准信息录入、机制建设、资料汇编等专业工作,并定期向公司标准化组织汇报工作进展情况。体系建设活动开展期间,根据工作需要,公司将动员和号召全体员工积极主动投入和参与到此项活动中来。

b、活动评审组:由公司标准化工作主管领导、主管部门领导和管理专家组成。负责本次标准体系建设的活动过程、活动进程及活动成果的质量审核与认定工作。2)

宣传培训

建立宣传机制和培训机制,落实相关人员到位,迅速开展前期宣传培训工作。包括建立标准化宣传网页、制定简报模板、积累资料;设计培训方案,准备培训材料,并组织针对决策层、管理层和标准化专业人员的培训实施等工作。

3)建立标准化管理文件库

参考国标GB/T 15496及《电力企业标准化良好行为试点及确认工作实施细则》的具体要求,编制《标准化工作导则》,以此规范企业标准化组织、标准化规划计划、标准化培训、体系建设、标准编写、标准信息管理等各项工作。

4)筹备召开公司标准化工作启动会

通过标准化工作启动会传递公司开展标准体系建设的信息、活动方法、活动目的和意义及其具体的工作安排,同时明确公司标准化机构。

第三阶段:建立体系

体系建立阶段主要开展以下工作:

1)宣传培训

针对公司决策层、管理层、标准化专业人员开展培训,重点培训企业标准化基本知识、GB/T13016《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和GB/T13017《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指南》,企业业务名录的梳理、文件清理方法、《体系表》的编制方法等

a)按照“纵向条线到底、横向岗位到边”的原则,收集清理公司内部现行的相关文件,主要包括公司现行规章制度、程序文件(流程)、规范规程、管理标准、技术标准和工作标准等现行的内部文件。

b)收集识别来自企业外部与标准体系相关并作为执行依据的各类文件,包括相关法律法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带有标准与制度性质的上级文件。通过文件清理和识别工作,收集汇总公司现存内外部文件并标明状态(即标明需要修编完善的标准和制度),为后续标准体系建立做好准备。

2)编辑公司业务名录

根据现行的公司业务分类,进一步梳理和识别业务关系,按照统一的要求,分析公司现有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列出公司为完成这些工作所需的业务职能。把梳理业务模块运作作为主线,清晰表述“供方→组织→客户”供应链;以大类专业业务模块为单元构成企业业务模型;应涵盖发电经营企业各项业务领域;充分体现各业务模块、供方、客户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构成公司的《业务名录》。为建立有效的标准管理体系奠定基础。

3)业务流程与管理职能分析

根据《业务名录》明细进行逐级流程业务分析,从识别与描述单一业务的流程之间相互关系开始,通过业务相关方的充分协商,逐层展开并绘制业务流程图。针对所有的管理职能进行职能分析,对于需要进行过程分析的管理职能,还需分析业务流程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此逐渐解决管理事项中存在的现实与潜在的协调和配合问题,从而逐渐实现管理环节的无缝连接。

4)编制标准体系表

在业务梳理及文件清理汇总和分析的基础上,参照GB/T13016《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和GB/T13017《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指南》中的有关要求和方法,设计编制标准体系表结构图、明细表、统计表以及编制说明。

按照结构图子体系的代码顺序,依次填写个性标准有关信息,形成《标准体系表》。《标准体系表》包括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体系表。《标准体系表》形成并经各专委会讨论审核后,报公司标委会审批发布,公司由此进入对生产、经营、管理等全方位实施标准化的管理状态。

第四阶段:标准编写

标准编写阶段主要开展以下工作:

1)

宣传培训

主要培训对象是公司标准化专兼职人员及参与标准编写人员,重点培训内容主要包括,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公司关于标准编写的相关规定,现代管理方法工具的使用(如:PDCA原理、Visio工具、标准编写模板等使用方法、),标准编写具体方法等。通过培训熟悉标准编写方法的要求、学习同类型企业先进管理经验,掌握标准编写技巧,使参与人员获得标准编写的基本知识。2)制定标准编写计划

根据《标准体系表》中的《标准明细表》,安排企业标准与其他规范性文件的采标与制修订计划,明确编写的具体任务(如新增、修订、直接采用等),按照标准编写计划,编制标准《委托书》,分别由公司标准体系的各归口部门负责落实,并纳入日常管理。标准编写《委托书》需明确标准编号、标准名称及指定编写人和完成时限,委托书的格式按公司《标准化工作导则》的格式统一应用。3)现状分析

根据企业业务中的管理流程的目标、过程、活动、程序、方法等内容,结合公司管理现状和原有的公司相关的规范性文件逐条比对,分析公司各管理环节中有无脱节或管理缝隙,在流程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具体的改进措施,对公司流程进行优化和再造。有针对性的在流程分析与设计的基础上编写管理标准。

4)编写标准

根据标准编写《委托书》的编写要求,组织各部门人员修改与完善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最终形成结构层次清晰,具有可操作、可检查、可考核的实用性较强的有效标准。

5)文件审批发布

按照公司《标准化工作导则》中明确的标准审核、审批程序,逐个逐批的发布标准。第五阶段:标准实施

标准实施主要开展以下工作:

1)宣传培训

继续组织全员性的培训,特别是涉及标准发生新变化的岗位(不仅包括执行层,也包括管理层和决策层)。在标准发布后,要及时宣贯业务流程变化,关注自我责任的识别与落实,并应纳入常态管理。通过企业员工在执行标准过程中逐渐付出的,以执行到位为标准、准时操作为要求、服务相关方为宗旨、细致精益为准绳、改进创新为方向的努力,促进企业标准的不断更新,执行标准意识的不断增强,从而培养出一支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人才队伍。

2)标准试运行动员

尽快通过培训,识别与熟悉公司标准体系中新制定与修订标准的新要求、新程序新关系,并落实到相关职能部门及个人,同时组织各部门开展相关标准的自我培训,且制定试运行计划。

3)试运行及监督

组织实施标准体系,启动试运行,并对标准试运行进行监督检查,定期出具试运行报告,评价试运行效果。

4)标准修订与完善

根据试运行评价结果,对标准文件进行全面评审,并对部分文件进行适当调整修改。

第六阶段:评价改进

评价改进阶段主要开展以下工作:

1)由活动专业组提交试点成果,包括标准体系表、标准目录、标准文件,自我评价报告,标准化良好行为确认申请报告以及本次标准化建设工作总结报告等。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 篇6

【篇一】

各街道、夫管办、各有关企业: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意见》(国发〔2011〕40号),深入推进我区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全面提升我区安全生产水平,根据《国务院安委会关于深入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安委[2011]4号)、《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深入开展全国冶金等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安委办〔2011〕18号)和《南京市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实施意见》(市安委字[2011]49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全面落实国家、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在全区深入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进一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006—2010)》为依据,通过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全面夯实安全生产工作基础,提高企业防范事故能力,提升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二、工作原则

1、统筹规划,分步实施。认真制定工作方案,合理确定阶段目标,分阶段分步骤实施。2012年上半年重点抓好企业摸底、标准宣贯、典型示范创建等基础工作;2012下半年年全面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成熟一批、评审一批、公告一批,确保我区2012年50%以上规模企业标准化建设达标,确保2015年底前所有工贸企业实现安全达标。

2、突出重点,分类指导。重点抓红花街道、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加大工作力度,力争取得突破;区别不同行业、不同企业,采取有效措施,创新达标途径,实现共同达标。

3、典型引路,全面推进。创建示范街道,树立典型企业,发挥榜样作用,创新体制机制;加强经验交流,以点带面,推动全区各行业企业全面达标。

4、企业为主,政府推动。立足企业创建为主,注重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过程;加强政府推动和政策引导,调动各级各方面的积极性,共同推进安全达标工作。

三、组织机构

成立以区领导刘伟为组长、区安监局局长徐勇耕为副组长、区发改局、安监局、旅游局、文化局、商务局、卫生局、住房和建设局、公安分局、质监分局、消防大队、各街道、夫管办分管领导为成员、安监局监管科科长、危化科科长和各街道安监站站长为联络员的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实施。

标准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略)

四、范围目标

在全区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商贸等行业企业;危险化学品等高危行业企业;建设工程、交通运输行业、旅游等企业全面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一)全面实现安全达标。1、2012年5月前,摸清全区冶金等工贸企业的基本情况,制订并完善安全标准化工作方案,建立和健全考评体系,强化各类法规、标准的宣贯培训,全面启动安全标准化创建工作。2012年全区50%以上规模以上企业达到三级以上标准化水平(企业名单附后),为企业标准化创建工作打牢基础。3、2013年,冶金等工贸规模以上企业全部达到三级以上标准化水平,并带动规模以下企业安全标准化达标创建工作。4、2014年,力争完成规模以下(年销售收入500万以上2000万以下)企业安全达标。5、2015年,所有企业实现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企业达标,全面完成冶金等工贸企业创建安全标准化工作任务。

(二)安全状况明显改善。一般事故隐患能够及时排查治理,重大事故隐患得到整治或监控,职工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得到提高,“三违”现象得到有效控制,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明显提高,防范事故能力明显增强。

(三)各类事故明显下降。各类伤亡事故不断下降,有效控制较大以上事故发生,坚决杜绝重大以上事故的发生。

五、工作分工

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在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密切配合,认真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相关部门工作分工如下:

1、区安监局牵头负责危化品、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商贸等行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区发展局、商务局等部门参与配合。

2、区旅游局牵头负责旅游行业(旅游酒店)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区安监局、公安分局、消防大队、质监局、卫生局等部门参与配合。

3、区住房和建设局牵头负责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区安监局、发展局等部门参与配合。

六、实施步骤

我区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分三个阶段组织实施:

1、部署发动阶段(2012年5月31日前)

各街道、部门要结合实际,制定本街道、部门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明确职责分工,建立健全目标责任制和各项工作制度。

2、实施阶段(2012年6月1日至2015年10月)

各有关部门要根据实施方案,全面深入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本行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进行服务指导,及时掌握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务求实效。

3、总结提升阶段(2015年11月至2015年12月)

区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对各街道、部门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进行目标考核验收,及时总结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经验,积极探索完善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长效工作机制。

六、工作要求

1、统一思想,加强领导

安全生产标准化是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技术规范,是市场准入的必要条件,是安全监管、依法行政的重要依据。开展安全标准化建设是加强安全生产的一项基础性、长期性和全局性工作。实践表明,要消除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事故隐患,有效控制安全风险,达到本质安全水平,就必须全面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切实将其列入重要工作日程,及时研究和解决突出问题,确保工作扎实有效。

2、严抓整改,注重实效

各企业要加强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的领导,按照区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的统一部署,制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计划,成立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领导机构,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指定具体牵头协调部门,明确有关部门职责分工,落实保障措施,确保标准化建设工作顺利推进。要组织专门的技术力量,聘请熟悉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单位或专家开展技术咨询,对照相关评定标准,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全面深入查找隐患和问题,认真加以整改,确保企业通过自评达到评定标准的要求,并形成自评报告,符合要求的,依照有关规定及时向区安监局进行申报,提交达标考评报告。

3、密切配合,形成合力

各有关部门既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职,又要相互沟通、密切配合,努力形成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的合力。要把开展“三争一创”的工作要求和精神贯彻落实到具体行动中,深入基层、企业,加强服务指导,对问题集中、整改难度大的企业,要组织技术力量进行“会诊”,提出具体办法和措施,集中力量,重点解决。要督促企业做到隐患排查治理的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帮助指导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工作。要建立推动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联动工作机制,开展联合执法,对在规定时间内未达标的业要盯住抓紧,督促加强整改,限期达标。对在规定期限内仍达不到最低标准、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以及发生各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的企业,要依法关闭取缔;对在规定时间内未实现达标的,要依法暂扣其生产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责令停产整顿;对具备基本达标条件,但安全技术装备相对落后的,要促进改造提升,换代升级。

4、严格评审,确保质量

要严格按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评审标准及要求,适时组织有关部门和相关专家对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企业和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单位进行督查、抽查,不断完善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工作程序,严格评审流程控制,加强对评审组织单位和评审单位的管理,严把评审质量关。对于违反规定、弄虚作假的评审单位,要严肃处理,暂停评审工作;情节严重的,取消评审资格,不得从事评审工作。发现企业在安全标准化评审过程中弄虚作假、申请材料不真实,或不接受检查、抽查,或迟报、漏报、谎报、瞒报生产安全事故的,或发生人员死亡生产安全事故,半年内须申请复评,复评不合格的,以及企业再次发生人员死亡生产安全事故的,撤销其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等级。

5、严格监督,加强宣传

要结合日常安全监管工作,加强对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的监督检查,督促工作方案的落实,加快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进度,及时掌握达标进展情况,要采用多种方式,开展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不断提高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加强对达标企业的正面宣传报道,让达标企业从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中得到实惠,不断提高企业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的积极性。全区各有关部门之间要加强沟通,确保信息畅通,要建立公告制度,定期发布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开展情况和达标企业、关闭取缔企业名单,培育典型,示范引导,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广泛深入、扎实有效开展。

【篇二】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省、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和温州港集团《关于全面推进集团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的通知》(温港集〔2012〕52号)文件精神,推动和引导公司全面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改善安全生产条件,规范和改进安全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保障职工的生产安全,促进公司生产经营的可持续发展。现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施《安全生产法》、《浙江省安全生产条例》、《温州港集团港口作业企业安全生产达标标准(修订版)》为主线,以企业为落脚点,以管理标准化、操作标准化、现场标准化为核心,持续、稳步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实现安全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和法制化,逐步建立自我约束、自我完善、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工作机制。

二、工作目标

本着“化整为零、突出重点、逐渐推进、整体提高”的原则,深入持久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活动,进一步落实公司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员工安全教育,完善公司安全规章制度,加强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不断提升安全生产条件,夯实安全管理基础。确保2012年年底前达到温州市港口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标准,并以此为契机推动公司的安全生产和现场管理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三、工作内容

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综合的、基础性工作,不能一蹴而就,必须遵循“策划、实施、检查、改进”动态循环的模式,不断实施、检查、总结和提高。

1、明确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按照工作目标与指导思想,制定符合各部门、作业区特点的工作目标、措施和工作计划。

2、分解落实安全标准化工作责任。根据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细则任务分解表的内容,将各作业区目标逐级分解,一级抓一级,切实将工作任务、工作责任落实到科室、班组和各岗位。

3、建立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网络。组织成立公司安全标准化领导机构,指定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各部门、作业区必须有专(兼)职人员负责,形成完善的组织机构及工作网络体系。

4、各部门、作业区在推进《达标标准》工作的同时,要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工作,要结合安全生产综合整治、“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和“天网监控查违月”、“安康杯”竞赛活动等工作的要求,积极开展生产现场违章查处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完善生产条件,改善作业环境,以班组安全建设为抓手,强化生产现场安全管理,落实各项工作措施,联动推进,全面组织实施好本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工作。

5、完善公司安全标准化建设考核机制。将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纳入安全生产目标责任考核体系,根据计划进度,奖优罚劣,以提高安全标准化工作的积极性。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

(另行发文)

五、工作步骤

1、宣传培训。(2012年6月1日至12月31日)确保全员参与,各部门、作业区务必高度重视,组织开展好宣传动员工作,教育全体员工正确认识安全标准化工作对港区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强化安全责任意识,使活动深入人心,得到切实有效开展。

2、制度建设。(2012年7月1日至8月30日)修订完善公司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应急预案等,符合港口安全标准化考核要求,确保有法可依,同时严格贯彻执行,保障港区的安全生产。

3、自查自改。(2012年7月1日至12月31日)公司安全标准化办公室于每月召开督查会议,及时发现和处理实施标准化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有效促进安全标准化建设的进度和效果。

4、全面落实。(2012年7月1日至12月31日)各部门、作业区根据公司安全标准化方案内容,结合自身实际,按照部门、作业区方案,规划时间进度,依据《达标标准》的具体内容逐步逐条实施。

5、自查自评。(2012年11月15日至11月30日)由领导小组组织相关人员,对照《达标标准》进行自我评审工作,根据评审情况,落实整改、持续改进、不断提高。最后形成自评报告,报上级主管部门,并书面提出评审申请。

企业标准化改革方案 篇7

关键词:运维服务电子商务,对标体系,评价体系

本文通过对电子商务企业运维体系关键工作关系研究、信息系统分级管理、信息化调研、信息系统运行和评价分析的现状进行调研, 同时参考行业内外部信息系统运行标准化与评价对标的先进经验和技术开展研究工作。

技术方案包括以下部分:业务分析、业务架构、应用架构、数据架构、技术架构、关键技术与难点。

1 业务分析

调运检体系关键工作关联关系研究:根据信息系统调度、运行、检修和客户服务业务各关键模块之间的相互关系, 细化“以调度为核心, 运行和检修为支撑, 面向客户服务”的运维流程, 进一步明确调度、运行、检修、客户服务之间的工作职责和工作流程。深化信息系统调运检体系各流程及业务子流程划分。细化信息系统调度、运行、检修和客户服务流程及上下线管理、检修计划管理、突发事件业务、运行方式管理、告警管理、缺陷管理、配置变更、票据管理、检修操作、权限管理、紧急抢修和客户服务管理等12个业务子流程, 持续优化调运检体系, 从而进一步深化企业运维体系的建设, 实现企业信息运维的精益化、标准化和不断创新的目标。

2 业务架构

2.1 业务目标

(1) 管理信息化;

(2) 验证系统化;

(3) 评分过程自动化;

(4) 评估分析科学化。

2.2 业务能力

对标评价分析业务范围包括评价体系管理、数据管理、对标评价、绩效考核等。

包括评价体系管理、数据管理、对标评价、绩效考核。

2.3 主要业务流程

总部、各分部、子公司运行信息专责、应用信息专责通过评价方案管理功能模块维护本单位对其二级单位的评价方案。评价方案制定完成后提交本单位信息运行处处长审核, 审核通过后的评价方案由相应信息专责发布。各分部、子公司运行信息专责可以查看总部评价方案 (考核指标、考核权重信息) , 并依据总部评价方案分解本单位评价指标。

包括应用架构、数据架构、技术架构。

2.3.1 总体技术架构

系统技术架构分为数据层、公共组件、应用服务层、展现层四部分。

(1) 数据层:存储了IMS系统监控数据、评价与分析元数据和评价与分析结果数据, 为上层的数据访问提供信息源。

(2) 数据持久层:采用O/R Mapping、JDBC等技术实现对数据层的数据访问, 为应用服务层提供支持。

(3) 应用服务层:对系统的业务进行逻辑处理和计算, 并通过ESB企业服务总线与外部系统进行交互。应用服务层包括评价体系管理、数据管理、同业对标、绩效考核、评价分析、系统支撑和接口服务七部分。

(4) 展现层:采用页面组件、Html、JS、Flash等技术实现用户与系统的交互。

2.3.2 系统部署

信息化评价与分析工具与其他业务系统集成关系, 运维服务总部, 包括运行监控, 信息调度, 信息业务管理等;子公司运维服务包括, 信息调度, 信息化业务管理等。

3 运维方案关键技术与难点

3.1 面向服务的架构

面向服务架构 (SOA) 将应用程序的不同功能单元 (称为服务) 通过这些服务之间定义良好的接口和契约联系起来。接口是采用中立的方式进行定义的, 它独立于实现服务的硬件平台、操作系统和编程语言。这使得构建在各种这样的系统中的服务可以以一种统一和通用的方式进行交互。这种具有中立的接口定义 (没有强制绑定到特定的实现上) 的特征称为服务之间的松耦合。松耦合的好处有两点, 一点是它的灵活性, 另一点是, 组成整个应用程序的每个服务的内部结构和实现逐渐地发生改变时, 它能够继续存在。

在信息化评价与分析工具内各组件间以及整个工具对外的服务架构设计上采用面向服务架构, 实现整个工具内部组件间的标准联通, 并能对外提供全方位的一致的服务。信息化评价与分析工具通过业务服务获取其他应用系统的业务数据和功能服务, 以实现业务数据和功能服务的交互。

3.2 横向集成、纵向贯通

对于实时性高, 单次发送数据量小于2M, 信息化评价与分析工具按照接口规范将数据接口服务功能封装成Webservices, 注册到ESB, 业务系统通过调用此服务提供数据, 数据采用XML格式组织。对于数据量大, 且实时性要求不高数据, 信息化评价与分析工具通过访问源系统, 抽取、转换并加载数据到系统中。总部、子公司纵向数据纵向贯通采用IMS专项通道实现。

3.3 联机分析处理

OLAP (联机分析处理) OLAP是共享多维信息的、针对特定问题的联机数据访问和分析的快速软件技术。它通过对信息的多种可能的观察形式进行快速、稳定一致和交互性的存取, 允许管理决策人员对数据进行深入观察。本方案采用OLAP分析技术, 为企业决策人员和高层管理人员提供决策分析, 通过灵活的深入钻取, 直观的数据操作和分析结果, 满足用户基于大量复杂数据的分析, 使其变得轻松和高效。

3.4 分析模型构造技术

根据统一规划原则, 使业务模型摆脱原始数据变化的影响, 利用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技术, 构造与配置各类分析模型, 通过关联分析、聚类分析、分类、预测、时序模式和偏差分析等, 结合仪表盘、雷达图等展示手段, 提供各类综合业务分析模型。

4 小结

电子商务企业运维服务标准化在国内刚刚起步, 相关的参考资料少, 案例不充分。国外成熟的运维服务指标结构负责, 又难以适应中国平台化电子商务发展的需求。因此, 本文结合国内电子商务企业应用现状, 参考国外成熟的操作技术, 设计制定了本方案。

参考文献

[1]赵东, 赵宏伟, 韩晓艳.基于KNN分类优化的IOT节点负载均衡策略[J].吉林大学学报 (工学版) , 2015 (03) .

[2]刘恒, 赵宏伟, 李维梅, 刘波.一种稀布矩形平面阵的多约束优化方法[J].电波科学学报, 2012.

[3]郭晓蕾, 赵宏伟, 黄光业, 邹士玉.保健品忆轻松片的长期毒性实验研究[J].哈尔滨医药, 2015 (S1) .

[4]赵宏伟, 黄光业, 邹士玉, 郭晓蕾.保健食品忆轻松片的致畸作用实验研究[J].哈尔滨医药, 2015 (S1) .

[5]赵宏伟, 李清亮, 刘萍萍, 汤寰宇.特征点显著性约束的图像检索方法[J].吉林大学学报 (工学版) , 2016 (02) .

[6]刘恒, 赵宏伟, 李维梅, 刘波.宽带稀布线阵的多约束优化设计[J].微波学报, 2016 (01) .

企业标准化改革方案 篇8

另外,当前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正在引领新一轮产业革命,互联网、新能源、新材料和生物技术正在以极快的速度形成巨大的产业能力和市场,尤其是信息技术在制造业的广泛渗透,引发了制造业发展理念、技术体系、制造模式和价值链的重大变革。工业4.0、工业互联网等新战略、新概念应运而生,体现了发达国家对未来制造业走向和战略布局的深度认识。美国政府提出制造业复兴战略,以期重新占领制造业制高点;德国联邦政府明确提出工业4.0理念,从而巩固德国在工业制造领域的优势地位,引领未来全球的工业发展;英国、法国、日本等国也纷纷出台相应的策略。我国为应对来自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双向挤压,提出重振中国制造业的《中国制造2025》,积极稳妥地应对国内外挑战。智能制造作为《中国制造2025》五个重大工程之一,对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核心装备技术突破、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大意义。

推进智能制造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是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战略任务,我们既要高度认识推进智能制造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要清醒地认识发展智能制造的长期性和复杂性,要把握制造业发展规律,认真梳理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和方向。2015年6月,李克强总理调研工业和信息化部时指出:“重大技术装备责任重大,你们要抓紧推动相关标准的制定和清理,抓住智能制造这个核心,让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用装备制造的升级打造中国发展新动能。”

标准化是推进智能制造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智能制造、标准先行”,标准是智能制造实施的重要基础和前提,为充分发挥标准在推进智能制造发展中的基础性和引导性作用,建立政府主导制定与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协同发展、协调配套的新型标准体系,根据《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部署,以“统筹规划、分类施策、跨界融合、急用先行、立足国情、开放合作”为原则,深入探讨智能制造系统架构和体系框架,有针对性地提出我国开展智能制造的重点方向和领域,明确组织实施方式,非常必要。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势下推动智能制造的重要意义

2015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今后一段时期,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比需求侧管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调从供给方入手,着力解决市场供给缺位、供给质量和效率不高、供给结构不合理、供给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强调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体制动力,激活企业活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最终实现经济中长期稳定增长和可持续发展。

(一)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供需结构再平衡的内在要求

供需结构错配是我国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主要表现为过剩产能处置缓慢,多样化、个性化、高端化需求难以得到满足,供给侧结构调整受到体制机制制约。需求管理政策重在解决总量问题,注重短期调控,难以从根本上解决供需结构性矛盾,也难以从根本上扭转经济潜在产出水平下行趋势。当前,只有加快出清过剩产能,处置“僵尸企业”,推进资产重组,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建立有利于供给侧结构调整的体制机制,才能实现更高水平的供需平衡,增强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内生动力。

(二)加快结构性改革是打造我国国际竞争新优势的关键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凭借低成本优势和较强的产业配套能力,我国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迅速上升。但同时也要看到,随着我国要素成本逐步提高,传统比较优势逐步减弱,而新的竞争优势尚未形成,面临前有围堵、后有追兵的双重挤压态势。这就要求我国从供给侧发力,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培育建立在新比较优势基础上的竞争优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先要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智能制造和机器人等新兴产业,使新增长点汇聚成强大的增长动力。因此,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势下发展智能制造尤其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智能制造给我国带来的巨大机遇与挑战

(一)美国积极推动工业互联网的战略布局

美国政府和业界正携手推动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和应用。在政府层面,奥巴马政府有两项重要举措:一是基于先进制造伙伴计划,2014年由联邦财政预算引导企业资金设立四家创新中心,涵盖轻材料和现代金属、电力电子、集成光电子、数字制造等领域,为工业互联网等先进制造战略奠定基础优势;二是基于国家标准研究院(NIST),加快相关战略的统筹并建立标准框架。NIST将工业互联网纳入国家智能制造和信息物理系统(CPS)专项,并联合GE等五家企业,加快推进工业互联网标准框架的制定工作,包括CPS联合工程、网络安全、地址及互操作、无线网络连接、数据采集分析等五个方面。在产业层面, 2014年4月,GE、Cisco、IBM、AT&T、Intel五家企业成立工业互联网联盟,目前成员已达86家,主要来自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工业互联网联盟当前的一项重点工作是搭建工业互联网测试床,以支撑验证相关部件和解决方案、建立统一的标准和安全机制,并与其他标准组织进行对接。联盟预计三年内试验平台建设投入达3亿美元,由政府和企业各负担一半。工业互联网联盟希望未来能成为类似IEEE和3GPP这样的标准和产业推广组织。

(二)德国工业4.0与我国智能制造战略存在差异

德国的工业4.0战略与我国的智能制造战略虽然都是为了迎接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到来,着眼于以数字化和网络化为支持的智能化生产,但仍存在一定的差异。首先,两国的制造业基础不一样,德国是制造业强国,中国是制造业大国。中国制造占世界制造的20%,但有点体大虚胖,实力不强。其次,发展阶段不一样,德国已完成工业3.0,而中国工业化发展历史不长,大部分还没有自动化和数字化,尚处在工业2.0阶段,部分达到3.0水平。所以,中国发展工业要2.0、3.0和4.0齐头并进,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不能照搬外国经验,要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道路。

一是国情不同决定了实现路径不同。德国制造业以中小企业和家族企业居多,创新活力较强,整体的创新体系及知识产权等相关法律体系已很完善。中国制造业多种所有制、大中小型各类企业都有。相比国外制造业,中国制造业升级是更宏观长远也更复杂的战略规划,需要重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力量,让各种经济主体开放融合,同台共舞,共同发力,也更需要重视标准体系、法律体系、创新体系的配套完善。

二是阶段不同决定了战略重点不同。中国和德国制造业基础差异很大,不在同一起点上。德国是老牌的制造业强国,而中国目前是全球的制造业大国,却大而不强,在制造业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等基础领域创新力和保障力还不够,仍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所以我国智能制造的重点既需要谋划工业4.0、抢占技术高地,还需要弥补基础不足和历史欠账,特别是要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化解过剩产能,促使其尽快提升,实现跨越式发展。

三是着眼点不同决定了发展方式不同。德国制造业已经有良好的技术基础,德国工业4.0也因此更重视硬件和技术的升级,对智能化工厂等技术层面颇为看重。而对于中国制造业来说,数字化、智能化固然不可或缺,但首先要重视在宏观层面将我国部分领先的自动化技术、互联网技术与制造业升级广泛结合起来。

(三)我国制造业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我国制造业是从非常原始的状态跨越到智能制造这个新领域的,但近几十年的自动化进程已为企业走向智能化打下了坚实基础,信息技术应用正在从局部走向全局,为智能制造确定了比较清晰的技术路径,也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迎来重大机遇。

我国制造业面临着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双向挤压的严峻挑战。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很多西方国家意识到实体经济对国家实力影响的重要性,许多国家重新重视制造业,把制造业重新引回自己的国土。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重塑制造业竞争新优势,加速推进新一轮全球贸易投资新格局。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在加快谋划和布局,积极参与全球产业再分工,承接产业及资本转移,拓展国际市场空间。当前,《中国制造2025》第一次将制造业提升到国家战略的角度,区别于传统制造业的战略方向,围绕重要产业领域出台了很多利好政策,2015年公布了46个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同时地方也有配套的财税金融政策。

(四)在创新基础和统一标准方面任重道远

在智能制造方向上,目前世界各国均注重结合本国优势,战略重点略有差异。德美两国战略设计和实践出现了相互借鉴、相互参考的情况,美国近期的行动更加注重对“硬制造”的部署,德国也更加注重互联网所带来的产业生态系统和新模式。另外,各国均强调建立创新基础设施,推动标准统一。美国与德国均通过创新基础和统一标准等举措,为智能制造的发展提供保障。虽然我国在“十一五”规划、“十二五”规划、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政策将先进制造、两化融合都放在很重要的位置并给予支持,相关产业取得了显著进步和大量技术成果,也涌现出西电电气、海尔等一批在先进制造领域有突出业绩的企业,但我们在智能制造方面,目前无论是理论构架还是现实技术条件都还处于初级阶段,要真正进入工业4.0时代,估计还需要至少20年的时间。现在包括西门子在成都新建的工业自动化产品生产研发基地、大众汽车生产线仿真系统等,虽然已经用到虚拟仿真、优化工程规划等技术,但距离真正的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智能制造标准化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从产量上说,我国虽然已经是全球第一生产大国,具有最齐全的工业生产门类体系,但产业结构依然存在较多不合理的地方,具体表现在低端产品产能严重过剩、高端产品制造能力较低等方面。我国大多生产的是低端产品,产品的附加值较低,利润低,高端产品的质量较低,很难与西方国家竞争。尤其因为缺少标准化思维,在产品设计和生产流程方面一直是弱项。虽然我国的企业重技术,但对流程和标准不重视,尤其在技术研发方面,我们还需要学习德国人的严谨态度和系统方面的技术应用,真正将标准化思维应用到工业生产过程中。

众所周知,标准化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技术支撑,是目前国际市场竞争的主要形式,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内容,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技术手段,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标准化工作是解决产品标准水平低、企业标准意识差、品牌技术含量少的重要举措;标准化工作有利于用标准保护和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有利于用标准化手段优化产业结构,快速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推进智能制造,标准化要先行。智能制造标准是大规模推进智能制造装备、智能测控装置、工业控制系统及软件系统应用的关键,是行业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标准制定在某种意义上反映了在行业中的国际话语权,我国发展智能制造的突出问题在于包括上述产品或服务在内的智能制造支撑手段严重依赖国外。

由于在智能制造领域缺乏行业性标准规范,我国企业在跨系统、跨平台集成应用时往往需要先解决许多复杂的标准技术难题,有的甚至需要推倒重来。例如,物联网行业应用标准缺失,导致设备不能兼容;企业内部一些信息系统也因缺失统一标准,导致集成困难。而智能制造的快速发展使工业标准规范不一致的问题更加凸显。目前,我国智能制造标准规范体系尚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我国尚没有建立完整的智能制造顶层参考框架,智能制造框架逐层逻辑递进关系尚不清晰。二是与智能制造相关的物联网、智能装备及机器人、大数据、云计算、软件等关键技术具体发展路径不够清晰,对应标准规范尚未统一,造成不同厂商产品间兼容性较差,集成难度高。标准的缺失直接造成了智能制造工作的实施和落地困难。

四、加快推进我国智能制造标准化工作的对策建议

加快推进我国智能制造标准化进程,需要充分发挥标准在推进智能制造发展中的基础性和引导性作用,着力解决标准体系不完善和低水平重复问题。以建立既符合我国国情,又与国际接轨的智能制造标准体系为目标,强化标准的实施与监督,以跨行业、跨领域融合创新为手段,加强统筹规划与宏观指导,建立政府主导制定与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协同发展、协调配套的新型标准体系。从基础共性、关键技术、重点行业三个方面,构建智能制造标准体系框架,建立动态完善机制,逐步形成智能制造强有力的标准支撑。

(一)建立新型的智能制造标准体系

统筹标准资源,优化标准结构,系统梳理国内智能制造相关标准,以满足智能制造发展需求为目标,制定完善的智能制造标准体系。聚焦产业发展重点领域,兼顾传统产业,结合行业发展水平和行业特点,形成智能制造重点行业应用标准,构建相互衔接、协调配套的标准体系。

构建智能制造标准体系框架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构建智能制造系统架构,界定智能制造标准化的对象、内涵和外延,识别智能制造现有的和缺失的标准,认知现有标准间的交叉重叠关系。在充分调研和学习借鉴国外先进成果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各类智能制造应用系统,提取其共性抽象特征,构建出由系统层级、智能功能和生命周期组成的三维智能制造系统架构,展示了智能制造的全貌。智能制造的关键是实现贯穿企业设备层、控制层、车间层、工厂层、协同层不同层面的纵向集成,跨智能功能不同级别的横向集成,以及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端到端集成,体现在智能制造系统架构里就是系统层级、智能功能和生命周期三个坐标轴。标准化是确保实现全方位集成的关键途径。第二步,在深入分析标准化需求的基础上,综合智能制造系统架构各维度逻辑关系,将智能制造系统架构的生命周期维度和系统层级维度组成的平面自上而下依次映射到智能功能维度的五个层级,形成智能装备、智能工厂、智能服务、工业软件和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五类关键技术标准,与基础共性标准和重点行业标准共同构成智能制造标准体系结构。第三步,对智能制造标准体系结构分解细化,进而建立智能制造标准体系框架,指导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及相关标准立项工作。在此基础上,梳理标准体系中各领域的相关标准,确定标准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明确待立项重点标准,尽快立项20项以上智能制造标准体系中的基础通用标准和关键技术标准。

(二)强化智能制造基础领域标准研制

围绕实施工业强基工程,紧贴工业“四基”发展指导目录,重点制定关键零部件所需的钢铁、有色、有机、复合等基础材料标准。重点提高轴承、齿轮、液压气密等关键基础零部件性能、可靠性和寿命标准指标。集中研制铸造、锻压、热处理等先进工艺及基础制造装备标准,破解产业发展的瓶颈。在数控机床、航空航天、发电设备等重点领域选择核心企业,推动整体企业和基础配套企业对接,运用综合标准化方法,开展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标准的研制与对标达标活动,系统解决设计、材料、工艺、检测标准的衔接问题,提升基础产品的质量、可靠性和寿命。

(三)加快智能制造关键技术标准研制

智能制造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的融合,以及制造业不同环节的集成和互联,制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须进行跨行业、跨领域的融合创新。针对推进智能制造遇到的数据集成、互联互通等关键瓶颈问题,优先制定数据接口和通讯协议等关键技术标准。

基础标准主要包括术语定义、参考模型、元数据与数据字典、标识等四个部分。术语定义标准用于统一智能制造相关概念,为其他各部分标准的制定提供支撑;参考模型标准用于帮助各方认识和理解智能制造标准化的对象、边界、各部分的层级关系和内在联系;元数据和数据字典标准用于规定智能制造产品设计、生产、流通等环节涉及的元数据命名规则、数据格式、数据模型、数据元素和注册要求、数据字典建立方法,为智能制造各环节产生的数据集成、交互共享奠定基础;标识标准用于对智能制造中各类对象进行唯一标识与解析,建设既与制造企业已有的标识编码系统兼容,又能满足设备IP化、智能化等智能制造发展要求的智能制造标识体系。

关键技术标准主要包括智能装备、智能工厂、智能服务、工业软件与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五个部分。智能装备是指在其基本功能以外具有数字通信和配置、优化、诊断、维护等附加功能的设备或装置,一般具有感知、分析、推理、决策、控制能力,是先进制造技术、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的集成和深度融合。智能工厂是以打通企业生产经营全部流程为着眼点,实现从产品设计到销售,从设备控制到企业资源管理所有环节的信息快速交换、传递、存储、处理和无缝智能化集成。智能服务以提供新业务、新模式为着眼点,综合利用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各类资源,提供各类规范、可靠的新型服务。工业软件和大数据围绕企业信息系统的纵向集成和横向集成,为打通工业软件数据链、实现工业大数据的综合应用提供支撑。工业互联网以泛在互联、低成本计算、安全可信、可互操作的工业信息基础设施为着眼点,构建贯穿工厂内全层级、工厂外全价值链的高可靠、高带宽、高连接数、低时延的工厂内网络和工厂外网络,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的信息追踪和管理,满足工厂内部智能化、网络化以及与外部交换需求。

在智能制造装备等重点领域开展综合标准化工作,重点加快制定以智能化为特征的重大成套装备、自动化生产线系统集成标准,在大飞机、发电和输变电等优势领域,围绕关键用户需求,应用综合标准化模式,推进标准综合体研制,继续加快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综合体项目。搭建标准化验证测试公共服务平台,重点针对流程制造、离散制造、智能装备和产品、智能制造新业态新模式、智能化管理和智能服务五个领域开展试点示范。

(四)推动重点领域标准化突破和国际合作

加强产业升级关键技术标准研制,制修订2000余项技术标准。重点围绕实施“中国制造2025”,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农业机械装备等重点领域标准研制,助推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突破共性关键技术与工程化、产业化瓶颈,开展应用试点和示范,提高创新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上一篇:做人 做事 做学问 相关的古诗词下一篇:库管试用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