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山水教学案

2024-07-28

桂林山水教学案(精选8篇)

桂林山水教学案 篇1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红河镇小学 张秀云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本课描写山水的主要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段落。

3.通过品味词句,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模仿课文例段,学习用相同的句式写一段话。

4.阅读感受桂林山水之美,感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教学重点

1.通过画面展示和反复朗读,品味桂林山水的秀美。

2.想像“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教学难点

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模仿课文例段,学习用相同的句式写一段话。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歌曲《我想去桂林》

一、导入新课

喜欢刚才这首歌吗?唱歌的人想要去哪儿?(桂林)为什么那么想去桂林呢?(桂林山水甲天下)你想去吗?今天,让我们跟随作者陈淼,一同去浏览桂林的山水。(师生共同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读了题目你知道了什么?

二、检查预习

同学们课下都预习课文了吧,生字词读准了吗?敢接受老师的挑战吗? 1.检查生字词

(1)课件出示生词,指名读,齐读。注意纠正多音字“卷”“似”的读音。(2)指导“澜”“瑕”的书写(指名学生说说把这两个字写正确写美观应注意什么)(3)学生练习写“澜、瑕”,同桌互查。2.检查重点段落朗读,注意“啊”的读音。

(1)大屏幕出示课文二、三自然段,并标有“啊”的变音。(2)学生推荐两名同学读。

三、研读课文

(一)感受漓江的水 1.出示自学提示,引导学生自学(课件出示自学提示)

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描写漓江水的句子,想一想:漓江水有什么特点?你是从哪些词句体会到的,仔细品读,说说自己的感悟。

2.学生自由阅读(提示学生注意圈点、品味、批注)3.集体交流

(1)漓江的水有什么特点?你是从哪儿体会到的。

指名学生谈漓江水“静、清、绿”的三个特点(课件展示相关图片,结合图片体会水的特点),随学生的感悟,指导朗读。

(2)说说你最喜欢什么样的水?为什么喜欢?(3)指导学生读出水“静、清、绿”的特点。

(4)教师示范读: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念轻声,稍拖长声音,然后把声音压平;“清”字先向上扬一点,再轻轻拖一下。

(5)学生试读、指名读、男女生引读、配乐朗读。4.指导背诵描写漓江水的句子。

5.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如何把漓江水的特点写具体的。

引导学生说出作者运用了形象的比喻、对比、排比的方法突现了漓江水的美。6.仿照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 ;真清啊,清得„„ ;真绿啊,绿得„„”这种排比句式写一段话。(课件出示)

花园里的花真多啊,; 花园里的花真 啊,; 花园里的花真 啊。

总结:作者通过仔细的观察,抓住漓江的水的特点,运用比喻、对比、排比等方法把漓江水的特点写具体了,以后在写作中我们也要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把景物写具体。

7.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漓江水的方法(课件展示)

(1)初读,勾画描写漓江水的特点的句子,总结漓江水的特点。(2)品读自己最喜欢句子,感悟漓江水之美。(3)体会作者是如何把漓江水写具体的。

(二)感受桂林的山

1.按照学习第二段的方法,学生自学第三段。2.小组内交流学习收获。3.集体交流

桂林的山有什么特点?你从哪些句子体会到的?

4.(课件出示描写桂林山的句子)学生齐读句子,并说说自己最喜欢什么样的山。5.(课件展示桂林形态万千的山)引导学生想象,桂林的山还有哪些形状? 6.仿照作者的写法写一写桂林的山。(课件出示句子)

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像(),像()„„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写一写。

(三)想象山水如画的景象

桂林的山美,桂林的水美,那山水相映又是一番什么景象呢?下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的听一听作者发自内心的感叹,并想象一下:你仿佛看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1.课件播放课文最后一段的配乐朗诵:学生边听边想象画面。

2.交流想象到的画面(重点引导学生体会“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描绘的是一种怎样的景象)

3.最后,再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画一般的美景吧。(播放山水交融的视频,边看边引读第四自然段)

4.引导学生理解“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意境。

师:桂林那里像这样的山水风光,你知道有多长距离吗?绵延80公里都是这样的山水风光,想象一下,如果你乘着小船,荡漾在漓江上,欣赏着这看不完的山和水,你会感觉怎么样?那也可以用一句诗来说,真是“舟行碧波上„„”

5.引导学生用一句话来称赞一下桂林的山水。激发学生通过“桂林山水甲天下”一句的朗读,表达对桂林山水的赞美之情,抒发因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景而骄傲与自豪的感情。

四、总结全文

这篇课文作者通过仔细观察,抓住了桂林山水与众不同的特点,运用形象的比喻、排比等手法,具体写出了漓江水静清、绿,桂林山的奇、秀、险的特点,把桂林的秀丽风光展现在我们眼前,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正因为桂林的山美、水美,山水相映,加上绿树红花,竹筏小舟,更是优美奇绝,无与伦比,天下第 一,所以,人们都赞美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用写诗、画画、唱歌、写广告语等方式表达自己对桂林山水的赞美。附:

板书设计

2.桂林山水

漓江水 静 清 绿

甲天下

桂林山 奇 秀 险

《桂林山水》教学反思

《桂林山水》这一课,用优美流畅的文字描绘了桂林山水独特的美,作者紧扣桂林山水的特点,叙述了桂林山水的秀丽多姿,字里行间洋溢了作者对桂林山水的一片深情。这一课重点就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作者是如何运用语言文字写出桂林山水的特点。难点是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学习用相同的句式写一段话。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我设计的这堂课,旨在通过学生多种形式的读和感悟,让学生感受到桂林山水的美,体会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在读和赏析中,让学生感受漓江水的静、清、绿;山的奇、秀、险。我们置身于这样的美景中,心旷神怡,人与自然也是和谐共存的。在本课教学中我努力体现以下几点,并收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一、重视感情朗读

朗读不仅是感悟课文内容的重要手段,也是体现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重要特征。重视朗读,能充分激活学生的内心世界,引发个性张扬,享受阅读教学的无限乐趣,从而使语文学习变得生气勃勃和灵性跳动。《桂林山水》这一课,用优美流畅的文字描绘了桂林山水独特的美,如何让学生感受到这种美,朗读是最好的途径,首先通过自读为学生展现桂林如诗如画的美景,激发学生对桂林山水的喜爱,接着让学生找出描写桂林山水的特点的句子,结合想象,说说自己对桂林山水某一个特点的感受,尽量鼓励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以此引导学生主动体会,形成读的见解,并通过读表现出来;接着再品读、评读、赛读、范读、配乐读……让学生读出美、读出情趣、读出感情。然后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指导背诵。

二、重视指导方法,掌握钥匙,提高素质 语文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要教给学生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自己去掌握开启知识大门的钥匙。这也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方面。教学《桂林山水》时,我十分注意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例如学习漓江水这一自然段,先重点指导学生分析,理解漓江水“静”、“清”、“绿”的特点。然后引导学生回忆学习的过程,进而帮助他们总结了“读、画、品、悟”的读书方法。然后利用这样的方法去分析、理解桂林山“奇”、“秀”、“险”的特点,教学生由“学会”到“会学”,这就使学生的读写基本功在训练中得到了巩固,提高了学生素质,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三、注重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

如学习漓江水一段时:“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这一处排比生动形象地把桂林水的特点描绘了出来,结合课文,我相机指导,让学生仿照例句写话,结合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如:“花园里的花真多啊,;花园里的花真 啊,;花园里的花真 啊。”学生兴致盎然,思维也格外活跃,就连平时不爱发言的学生也能大胆举手了,在他们看来,这样的练习非常有趣。这个排比句,把桂林水的特点写得形象具体,这样让学生在课文的学习中受到习作方法的指导训练,对学生今后的习作有所帮助。

如学习桂林山一段时,我让学生仿照书中的句式“桂林的山真奇啊,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引导学生想象桂林的山还有哪些形状?仿照作者的写法写一写桂林的山。这一仿写练习,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丰富了学生的语言,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重视语言实践

在学习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时,我让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课文诵读边欣赏“桂林山水”相映的美景,然后睁开眼睛描述一下自己所看到的画面。学生听时非常认真,说时非常积极,大部分学生能把脑海里中山水相映的画面讲述出来,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有丰富了学生的语言。

这节课也有很多不足之处: 1.没有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的意识。有一部分学生虽然也好奇、兴奋,但那种主动的意识没有被激发出来,没有参与进去,而只是站在了旁观者的位置上。

2.没有做到正确估计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在第二自然段的仿写练习中学生的思维受到局限,没有完全发挥想象,说明教师的引导和指导水平还有待提高。

3.教学环节不够紧凑。课文的内容简短,虽只有四个自然段,但由于没有准确的把握住教学的时间,故在教学课文的第三小节描写桂林“山”的时间有些匆促,未能达到朗读感悟的目的。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必须要驾驭好课堂。在时间安排、环节设计中都要认真思考,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课文内容的重点出发,力使自己的教学简单有效。真正在语文课堂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品析感悟的能力。

桂林山水教学案 篇2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叫《桂林山水》, (板书:桂林山水) 一看到这个“林”字, 你就会想到什么多?

生:树多。

师:那么, 顾名思义, “桂林”是什么树多呢?生:桂树多。

师:是啊, 桂树成林, “桂林”这座城市, 名字里似乎都散发着一种芬芳。你们知道它位于哪个省或者是自治区吗?

生:在广西。

师:对, 是广西壮族自治区。课文已经读过了, 我来检查一下同学们对于课文中的词语掌握得怎么样?

(指名读两组词语, 第一组为地名, 第二组为形容词, 读后让学生两组词搭配起来学。)

师:搭配得非常准确, 说明你课前进行了认真的预习, 对课文内容很熟悉。想一想:“波澜壮阔”是什么意思呢?

生:很有气势的样子。师:是说什么有气势啊?生:波浪。

师:你们知道“波”是“波浪”的意思, “澜”呢? (生答不出来) “澜”这个字也是三点水旁, 看来和水有关系, 它的意思是大波浪。现在谁能说说“波澜壮阔”是什么意思?

生:波浪翻滚, 一浪接着一浪, 非常壮观, 有气势。

师:说得真准确, 表达得真清楚。我们知道有的词语是极富有情意的, 你能读出这个短语背后的情意吗?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师:什么叫“峰峦雄伟”呢?“峰”——生:山峰。

师:“峦”呢?生:山峦。

师:那到底什么叫“峦”?你们伸出手来跟着老师一起做动作 (边做动作边说, 峦, 就是一座挨着一座, 连绵起伏的山。) 你能读出它的气势吗?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师:我们再来看这样一组词语 (出示:“真静啊”“真清啊”“真绿啊”) 。谁会读? (指名读, 教师指导读好“啊”字的变音。) 现在把它们放到课文中, 你试试还会读吗? (出示句子并指导学生读准确)

师:朗读是要找感觉的, 其实你不必刻意去想它怎么变音, 摸索到一点规律后自然就读好了。我们再来看这组词语, 你自己试试能不能读好。

(生练习朗读描写桂林山水的词语和句子)

师:接下来我想再来了解一下同学们课文读得怎么样。这篇课文有四个自然段, 我请三位同学来读, 请你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指名三位同学分别读第一自然段, 第二、三自然段, 第四自然段。)

师:为什么课文是四个自然段, 我请三位同学来读呢?

生:因为第二、三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 讲了桂林山水的特点。

生:这样一来就把课文分成了三大段, 第一自然段为一段, 第二、三自然段为一段, 第四自然段为一段。

师:你能给大家说说依据是什么吗?

生:第一自然段是总结。

师:上来就总结吗?

生:不是, 是总述。

生:接着是具体的叙述。

师:与总起相对的应该是什么?

生:分述。最后一个自然段是总结。

师:说得好。也就是说, 我们通过读书把课文分成了三大部分, 分别是总起、分述、总结。这样课文的结构咱们就理清楚了。 (边引领学生小结边板书)

[点评]课上到这儿是一个板块, 主要任务是课文初读, 读好课文, 整体把握内容与结构。怎样整体把握?根据课文特点和学段教学要求, 重点落在理清课文结构上。这一点很重要, 而一般教师容易疏忽。为什么不单独安排学生说一说课文主要内容?根据课文特点似乎没有必要, 因为一分段落, 内容自然也就明白。理清课文内容与结构几乎做到了丝丝入扣、步步为营。先是从课题入手拉近学生与课文的距离, 再是交流预习中学到的词语。学词语有特色, 词语分了组, 一组地名, 一组是四个字的形容词。形容词重点抓“澜”“峦”, 充分估计学生的认知基础, 扣住已有词语积淀的“陌生化现象”。接着把这些词语放到课文中去读, 读准字音, 包括变调的字音。最后有意识地请三位学生读四段课文, 一箭双雕, 既理清课文的内容和结构, 又发现了课文重点, 下面过渡到精读阶段也就顺理成章。

板块二:细读课文, 品味文字, 积累语言

师:文章的重点部分就是第二大段——分述这部分, 刚才有同学说它讲述了桂林山水的特点。谁能来简单地概括, 漓江的水和桂林的山分别有什么特点?

生:漓江水的特点是静、清、绿。

师:你真会概括, 仅用三个字就概括了漓江水的特点 (板书:静、清、绿) , 谁能概括桂林山的特点?

生:桂林山的特点是奇、秀、险。

师:作者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大概是有意而为之, 分别用三个字来概括漓江水和桂林山的特点, 用得那么精当, 让我们读起来清晰、明了, 甚至可以说过目不忘。

我们先来读读第二自然段, 感受一下漓江的水的特点 (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师:作者在讲漓江水静的时候, 说“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它到底是不是在流动呢?

生:是在流动, 只是感觉不到而已。

师:你能够从课文中找到依据来证明你的想法吗?

生: (读) 船桨激起的微波, 扩散出一道道水纹, 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

(教师指导读好这句话)

师:作者在谈到漓江水清的时候, 说“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假设是你站在这漓江的游船上, 你还可以看见什么呢?你能不能也用作者这样的表达句式来说? (出示:漓江的水真清啊, 清得——)

生:漓江的水真清啊, 清得可以看见小鱼在水里嬉戏、玩耍。

师:这个句子不光写出了水清, 还好有意境。

生:漓江的水真清啊, 清得可以看见水中的倒影。师:可以看见谁的倒影?

生:自己的倒影。生:山的倒影。

生:山上的树的倒影。

师:哦, 我们抬头看看天空, 再低头看看水中, 你又看到了谁的倒影?

生:蓝天白云的倒影。

师:要是天空中偶尔飞过美丽的鸟呢?生:那就可以看见美丽鸟儿的倒影。

师:这时候你再往水里仔细看, 你又有发现了——生:清得可以看见绿色的水草。

师:它们随着微波轻轻地摇着, 那是在干什么呢?生:跳舞。

生:和游人打招呼呢!

师:现在谁能把我们看到的这些事物用一个排比句表达出来? (出示:“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清得……清得”。指导学生结合刚才的想象说好这个句子。)

师:万事万物交相辉映在一起, 就显得漓江的水更清了, 更美了, 清得那么富有生机和活力。谁再来读一读? (指

602011年3月下半月版

名有感情地朗读)

师:谁再来读读表现漓江“绿”的句子?

生:漓江的水真绿啊, 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师:谁知道“无瑕”是什么意思?生:没有斑点, 没有瑕疵。

师:请你们观察, 这个“瑕”字是王字旁, 王字旁的字通常和宝贝有关系。这漓江的水啊, 在作者的眼里就像一块宝玉一样, 绿得晶莹、绿得圆润。谁能读出这种美?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

师:谁能够把漓江水三个特点连起来读?让我们随着你的朗读去感受漓江的美。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

师:让我们再来走近桂林的山。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它的“奇”“秀”“险”的。 (生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

师:作者说桂林的山“奇”, 奇在哪里?

生:拔地而起, 各不相连, 奇峰罗列, 形态万千。师:什么叫“拔地而起”?

生:好像是从地里长出来的似的。师:形态万千呢?

生:就是各种各样, 像什么的都有。

师:我们该怎样读这句话, 既读出山的形状, 又读出自己的感受呢? (通过和学生对比读, 引导学生要读出个性的理解。)

师:作者说桂林山“奇”, 主要说它的形状美;那么作者说桂林的山“秀”, 主要说它的什么美? (生无人举手) 我们来比较一下这两句的写法, 你会发现, 作者在说“奇”的时候, 直接说“像老人, 像巨象……”而在这里, 却在像什么前面加上了修饰词——翠绿的, 新生的……你们发现什么了?

生:这是说桂林的山很绿, 而且是嫩绿。

师:结合你说的这句话, 回过头来看刚才的问题:“秀”指什么美呢?

生:色彩美。

师:说得好!谁还能够从课文中找到依据来验证他说的是对的。

生:色彩明丽, 倒映水中。

师:桂林的山不仅“奇”“秀”, 还“险”呢, 谁来读给大家听?

(指名朗读描写“险”的句子, 学生读得入情入境;然后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 体会桂林山的特点。)

师:刚才我们一起感受到了漓江水的静、清、绿以及桂林山的奇、秀、险, 你们现在能把相关的句子背诵下来了吗?

(集体背诵相关句子)

师:同学们背诵得真好, 很出乎我的意料。谁能告诉我你有什么绝招吗?

生:我是抓关键词, 一想到桂林山水的那几个特点就背下来了。

生:我觉得必须得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才能背得快, 死记硬背肯定不行。

生:我觉得背诵的时候, 仿佛我自己就站在漓江边上, 看着静、清、绿的水, 看着奇、秀、险的山。

师:说得多好啊, 使自己身临其境, 把作者的文字和情感, 都内化为了自己要表达的东西。其实, 还有一种非常朴素也非常有效的方法, 那就是多读, 熟读成诵。

生:我刚想说, 就被您说了。 (听课教师笑)

师:那说明咱俩想到一块去了, 心有灵犀啊!

师:课文学到这里, 我有个问题想问一问大家。作者既然是写桂林山水, 为什么第二、第三自然段开头分别写大海、西湖、泰山、香山, 这是否浪费笔墨呢?

生:不是。作者是为了把漓江的水和西湖、大海作对比, 把桂林的山和泰山、香山作对比。

师:你这样说我还是不明白, 为什么要作对比呢?

生:这样才更能显出桂林山水的特点。

师:哦, 原来作者这样写是有目的, 是为了突出桂林山水的独特之美啊! (板书:对比)

[点评]这个阶段是引领学生细读课文, 以致熟读成诵, 可谓精彩!最值得欣赏的是:对漓江水和桂林山的“感悟”, 直接从“怎样写”的角度切入, 并且与积累、运用语言结合, 让学生“感”的是山水景物的“独特之美”;“悟”的是语言表达和自己的体会。“悟”有重点。漓江水清, 重点落在具有想象空间的“清”字上。文中说“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老师说, 假设你站在这漓江的游船上, 还可以看见什么呢?能用作者的表达句式来说吗?漓江的水真清啊, 清得……在移情体验中, 学得灵动, 想象丰富且诗情画意。接着老师进而要求把想象的事物用排比句表达:漓江的水真清啊, 清得……清得……清得……领悟语言形式与熟读背诵紧紧结合, 并相机提炼记忆方法。“第二、第三两段开头分别写大海、西湖等, 这是否浪费笔墨”呢?这一问, 使之豁然开朗, 作者运用对比才能显示桂林山水的“独特之笑”。

板块三:创编传说, 拓展研读, 感受文化

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观赏桂林山水的风光片, 验证作者的文字带给我们的独特的美。 (播放课件。配乐播放一组图片, 出示贺敬之的《桂林山水歌》节选。学生见到后, 自觉有感情地跟着老师朗读起来。)

师:同学们学习得真投入, 为了奖励大家, 我再讲个故事给你们听。 (出示课件, 象鼻山的图片) 这就是课文中所说的那座像“巨象”的山, 它叫象鼻山, 关于它的来历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呢!

传说这头大象原本是天上玉皇大帝的坐骑。有一年, 玉皇大帝骑着它来到桂林这一带巡游。不巧, 这头大象生病了, 实在走不动。玉皇大帝见此就遗弃了它, 自己返回到天上去。当地的百姓积极地为这头大象寻医问药, 没过多久, 它的病被治好了。为了感谢大家对它的关心和爱护, 它决定留在这里和当地的百姓一起耕种, 一起生活。玉皇大帝听说此事, 非常生气, 派天兵天将前来捉拿大象。大象奋起抵抗, 终因寡不敌众, 被天兵天将从后背刺入了一把宝剑, 从此, 就化作一座石头山屹立在漓江边上。

师:人们为什么要创编这样的故事啊?

生:因为这样就能吸引更多的人来旅游, 增加收入。 (众人笑)

师:从商家的角度看, 可以这样认为, 如果从文学的角度看呢?

生:为了更加突出山水的神奇。

师:如果你喜欢旅游的话, 你会发现很多山水的背后都有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人们往往借助这些故事表达自己对真善美的追求, 倾诉着人性的美好!

现在, 你们再来看—— (出示课件, 骆驼山的图片)

生: (叫起来) 骆驼山。

师:是啊, 这就是骆驼山。接下来就请你想象一个故事, 讲讲它的来历。为了让你讲起来更流畅, 王老师教给你一个方法——写出这个故事的关键词。例如, 我刚才讲“象鼻山的来历”的时候, 脑海里就想着这样几个词语——玉皇大帝、大象、生病、救治、捉拿、石头山。下面给大家三四分钟的时间, 来想象关于骆驼山来历的故事。可以在纸上写下故事的几个关键词, 提示自己讲好这个故事的内容。

(生思考, 动笔写, 教师巡视。四分钟后, 指名汇报, 汇报过程略。)

师:作者乘着小船荡漾在漓江上, 欣赏着周遭的风景, 想象着它还有那么多神奇的传说, 怎么能不感慨, 怎么能不由衷地赞叹呢?让我们一起来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学生有感情地齐读最后一段)

师:记得刚一上课的时候, 同学们就说这最后一段是对全文的总结, 那么这一段中哪一句话最能够起到总结的作用呢?

生:舟行碧波上, 人在画中游。

师:你们来看看这句话, 为什么用引号引起来呢?

生:这是表示引用别人的话。

师:说得对, 这是一种修辞方法, 就叫“引用”。 (板书:引用) 可是自己写文章, 为什么要引用别人的话啊?

生:因为引用别人的话能显得这个地方更美。

师:呵呵, 我明白你的意思了, 就是说如果别人说的话刚好能够表达你的感受或者能够代表你的观点, 就可以引用过来。当然, 用引号标注上, 也表示对原作者的尊重。你在课文中还能发现这样的例子吗?

生:桂林山水甲天下。

师:没错, 这句话最早是距今800多年前的宋朝, 一个叫王正功的人说的。 (板书:王正功) 此人相当于我们今天桂林市的市长。当时, 有11个举子要进京赶考, 考取功名, 王正功作为地方官员设宴为这些举子送行。宴席中, 他作了一首七律诗, 其中就有这句“桂林山水甲天下”, 表面上

2011年3月下半月版61

意思是说桂林的风景之美是天下第一的, 其实也是希望这些举子进京考试能够考个——

生:天下第一!

师: (边说边出示课件) 你们看, 在桂林的云湖公园里还矗立着王正功的塑像。而他写的那首含有“桂林山水甲天下”这一句的七律诗就镌刻在阳朔的独秀峰石壁上。

课文并没有说“王正功说, 桂林山水甲天下”, 而是说“人们都说, 桂林山水甲天下”, 你们知道都有谁在这样说吗?

生:作者在说。

师:你真会思考, 他引用了王正功的话, 说明两个人想到一起去了。 (板书:作者) 还有谁在说呢?

生:我们学了课文之后。我们也会这样说。

师:那也就是说读者在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板书:读者) 。你们这些读者绝大部分都没有去过桂林, 可是你们也会这样说, 这说明——

生:没去过的人会这样说。听说过的人会这样说。去过的人就更会这样说了。我觉得当地的老百姓一定会这样说。

师: (板书:当地) 与“当地的百姓”相对应的应该是什么人呢?

生:外地的游客。

师: (板书:外地) 刚才我们欣赏桂林风景的时候, 读到了诗人贺敬之写的《桂林山水歌》, 其实歌颂桂林山水之美的还大有人在。 (出示课件, 学生朗读诗句。)

五岭皆炎热, 宜人独桂林。——杜甫 (唐)

千峰环野立, 一水抱城流。——刘克庄 (宋)

青山簇簇水中生, 船在青山顶上行。——袁枚 (清)

师:阅读了这样的诗句, 再回到刚才的问题, 你想说什么?

生:诗人也在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古人在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师:我在去年十月, 有幸去了一趟桂林。在那里, 我发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有很多外国人, 他们似乎不是到桂林去旅游, 而是把那里当做自己的家一样, 每天骑着一辆自行车, 游走于大街小巷和山水之间, 尽情享受着桂林山水带给他们的美和幸福。

生: (恍然大悟) 外国人也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生:古今中外的人都认为“桂林山水甲天下”。

师: (冲其竖起大拇指) 是啊, 这就真是作者在开篇所说的“人们都说——”

生:桂林山水甲天下!

师: (出示课件) 同学们, 你们知道吗?到了晚上, 桂林的山就成为天然的幕布, 而漓江的水则成了人们展现美的舞台。当地的百姓, 用这样一种方式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有一句话说:“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如果有一天, 你也能够走进桂林的话, 一定别忘了去感受它甲天下的风景之美, 领略它的文化之美。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

[点评]拓展文本内容和小练笔是最后一个环节的教学重点。从形式来说, 这样设计与一般教师的家常课并无差别。值得探讨的是它的实效性。内容拓展有多处:一是引用贺敬之《桂林山水歌》中的诗句。诗句是直接赞美桂林山水的, 与“漓江的水真静啊……”的咏叹, 赞叹之情完全一致。当然, 如果两相对照着朗读, 对作者在文句中蕴含的情感, 将会体会得更深。二是引用唐、宋、清历代诗人的诗句。“思接千载”, 丰富了课文的人文内涵。这些名句对已知者是唤醒, 对未知者是积淀。三是象鼻山的神话故事。它给桂林的山平添了神秘色彩, 使眼前的景物变得空灵, 又为下面的小练笔作了铺垫。小练笔可贵处在于展开教学过程。这是一项想象性练笔。文中比喻词“像骆驼”是想象展翅的起点 (在文中找准想象点很重要) , 怎样写的方法有“象鼻山”的故事举例在前, 写时有抓住关键性词语的提示, 写后有交流有指导和矫正。练习扎实有效, 可以说为此类练习树立了榜样。四是“桂林山水甲天下”名句的来历。这使学生懂得桂林山水除了正面描写以外, 还可以引用人们如何盛赞来侧面烘托。

[总评]

发现“陌生的秘密”

这堂语文课质朴自然, 简约高效, 教风一扫以往某些公开课的浮华与矫饰。可圈点处甚多, 这里仅就本课引人入胜、扣人心弦之处作点剖析, 谈点启示。

善教者必然从学生出发, 活用教材, 找准起点, 抓住重点。学生需求什么?需求的是知识、能力范畴中陌生的未知的东西, 而不是相反。本课正是瞄准了这个根本性的着力点, 唤醒学生潜在的本能的求知欲望。桂林山水有什么独特的美, 有什么体悟, 这种美是用怎样的词语、句式、段式等形式表达的, 这些对学生来说, 既是提高语文能力最需要、而目前的语文课有所缺失的, 也是一个“陌生的秘密”。在细读文本的路上迤逦走来, 教师根据学生需求, 取、舍、增补着学习内容, 不断创造新的思维冲击力。你看, 初读课文内容新、词语多, 需多花时间读好课文。精读只抓桂林山水两个点, 以及与之对比的句子, 深入体悟, 凸显其“独特之美”。拓展是对文本的增补, 使读写内容更为丰富。当然, 拓展须有度, 文本是本, 过多必然影响“本”的细读, 更多的可取其表达形式。正如叶老所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 举一而反三。

每一篇课文都以字词句的面貌呈现, 学生似曾相识, 少有兴奋点。本课之所以扣人心弦, 是因为在貌似已知中揭示未知, 然后在求索中消解未知。这就是本课的魅力所在, 也是教师的功力所在。

《桂林山水》教学实录及评析 篇3

生(齐读):桂林山水。

师:好,下面伸出你的右手来,跟老师一起写课题。板书:桂林山水。

师:同学们,知道要讲这篇课文,我昨天晚上读了好几遍,越读越有滋味。今天特别想在这儿读给同学们听听,看看你们听后有什么感受,好吗?

师范读课

师:同学们,你们想不想也读读课文啊?你们自己也来放声自由朗读,注意把课文中的生字读准确,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

生自由朗读课文。

师:课文读完了,课文中的生字你们都能读准确吗?

师出示词语“波澜壮阔”“无瑕的翡翠”并请学生读。

生:波澜壮阔

师:我想问问你,读这个词的时候,你眼前仿佛看见了什么情景?

生:我眼前仿佛看见了非常雄伟的山,非常广阔的海。

师:这么壮阔的景象,是吗?把这种壮阔带到词里,再读。

生:波澜壮阔。

师:课文中是用它形容波澜壮阔的大海,那你好像又看见了什么?你们看看那个“澜”字,它是大波浪的意思,想想“波澜壮阔” ,在你的眼前仿佛看见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见了无边的大海。

师:还看到了海上……

生:还看到了海上滚的 波涛。

师:一个字仿佛让我们看到了这样的景象,带着这种感受,再来读读这个词。

生(齐读):波澜壮阔。

〔点评〕教师抓住“波澜壮阔”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广阔无边的大海,适时地抓住生字“澜”的理解,将想象的内容更加具体化。教师善于抓住关键字词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在朗读中体悟并想象。

师:看那个“澜”字,这是我们本课要写的一个字,三点水加一个“夜色阑珊”的“阑”字,怎样才能把这个字写好呢?

生1:右边的门字框要写得宽一些,中间就可以写得下了。

师:要做到左窄右宽。

生2:门字框上面与下面基本上要一样宽,这样写出来的字才对称美观。

师:里面的“阑”字笔画比较多,要注意它的末笔变成了一个点。谁愿意到黑板上写写这个字?

生上台书写。

师:请其他同学在生字栏的旁边,把这个字工工整整地写一遍。写好后,对照生字看看自己写对了没有。

师:我们来看看黑板上这位同学写对了没有。写对了。谁给她提提意见,怎么写就更美观了?

生:我认为,她的门字框右边有些写得靠上了,如果把门字框往下拉一点,里面写得瘦一些,就更漂亮了。

师:接受这位同学的建议,回去再好好练练,把它写得漂亮一些。

〔点评〕写字指导充分尊重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怎样才能把这个字写好呢?”、”谁愿意到黑板上写写这个字?”、”对照生字看看自己写对了没有。”、”谁给她提提意见,怎么写就更美观了?”、”接受这位同学的建议,回去再好好练练。”教师的评价和点拨均站在学生的角度,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人。同时,教师在学生容易写错的地方加以提醒,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师(指“无瑕的翡翠” ):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个词,谁来读?

生:无瑕的翡翠。

师:读得准不准?跟她一起读。

生(齐读):无瑕的翡翠。

师(出示一张翡翠实物照片):我们来看看,要是翡翠一点杂质都没有,可以把这样的翡翠称为是……

生(齐答):无瑕的翡翠。

师:你们注意了吗?“瑕”字是什么部首?

生:王字旁

师:在古时候用上这个偏旁的时候,它大多和玉有关。《三国演义》里周瑜的“瑜”就是王字旁,它就表示是美玉的意思。你们看,用王字旁就表示与玉有关,把它换成日字旁就表示与什么有关了?

生:那个字是“假日”的“假”。

师:“假日”的“假”是什么偏旁啊?我们放假了,你是小学生,什么旁?

生:单人旁。

师:对,单人旁。

生:把它换成日字旁应该是“闲暇”的“暇”。

师:对了,与时间有关,是不是?

〔点评〕 “无瑕的翡翠”的理解,从实物照片的直观感受,到对“瑕”字的拓展练习,教师抓住字词教学不放松,教得扎实。

师:你们发现了这两个字在课文中都是形容水的,再看看在课文的哪个自然段?谁来读一读?请你来读,其他同学想一想这个自然段写了什么?

生读第二自然段。 师提醒不要读断句,不要加字,读准确字词。

师:这一段写了什么?

生:写了桂林的水。

师:确切地说,是写桂林……

生:桂林漓江的水。

师出示一组词:峰峦雄伟骆驼危峰兀立

师:我们再来看看这组词,第一个词谁来读?

生:峰峦雄伟。

生(齐读):峰峦雄伟。

师:在课文中,它形容的是泰山。泰山是五岳之首,它是东岳。你们还知道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吗?

师:自古以来泰山天下雄。读出它的雄壮来,谁来读?

生:峰峦雄伟。

师:这山好像矮了点。

生:峰峦雄伟。

师:多高大的山啊!

师范读:峰峦雄伟。

生(齐读):峰峦雄伟。

生:骆驼。

生(齐读):骆驼。

生:危峰兀立

师:形容山很险,危峰兀立。

生:危峰兀立。

师:读出了山的险,一起读。

生(齐读):危峰兀立。

师:刚才那两个词都是形容水的,你们发现这三个词都是形容什么的?

生:都是形容山的。

师:文中哪个自然段又写了山?谁来读一读?

生读第三自然段。

师:读得真好!这个自然段中还有一些描写山的词语,找出来读一读。

生1:怪石嶙峋。

生2:奇峰罗列。

生3:形态万千。

生4:拔地而起。

生5:屏障、竹笋。

师:这两个词都是同“骆驼”一样,打了个比方。

生6:各不相连。

生7:老人、巨象。

师:这两个词也是打比方形容山的。

师:课文中还有两个自然段写了什么?

生:写了我们坐着木船在漓江上观赏桂林的水。

师:被称作是……

生:甲天下的桂林山水。

师:什么是甲天下?

生:在以前“甲”是第一的意思,“桂林山水甲天下”就是桂林山水天下第一。

师:这里的山水、这里的景色是……

生(齐答):天下第一。

师板书:甲天下。

师:最后一段谁来读?

生读最后一段。

师:这个自然段写了什么?

生:这个自然段总体写了桂林的山和水,写了山围绕着水,水倒映着山,像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

师:是啊,像是走进了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

师板书:画卷。

师:我们读了好几遍课文了,如果请你用一句话概括这篇课文,你会用哪句话?

生1:我会用开头第一句话“桂林山水甲天下”。

生2:我会用课文最后一句“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师:桂林山水,这山这水构成了一幅甲天下的山水画卷,如果走进这样的画卷中,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呢?接下来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让我们去欣赏桂林山水。静静地想,默默地读。使你产生感受的词或句子,用笔划出来,也可以把你的感受用简练的语言在相关的语句旁作上批注。

生默读第二自然段。

师:如果划好了,可以向周围的同学读一读你的句子,说一说你的感受。

师: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谁来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生:我把“从未见过”划下来了,因为这个人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说明他的游历还是很丰富的,但他却从未见过漓江这样的水,说明漓江这样的水举世无双。

师:这个词用得真好。他从这里一个“从未”感受到了作者赞叹、惊讶,把这种感受送回到这句话中读一读。

生读。

师:我看见过……,齐。

生齐读第二自然段。

师:还有什么不一样的感受?

生:我划出了“才”字,从“才”让你感受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就是漓江的水非常地静,船桨激起的微波才能让你感到船在前进。

师:一个“才”让你感受到这种静,静得仿佛让我们都陶醉在其中了。看到这个微波才感受到了它的移动。好,还有吗?

生:我划下来的是“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当然它也联系到上下文,如果这个水不静,像长江里那种江水滚滚,怎么能看见江底的沙石呢?江底的沙石在阳光的照耀下,发出了淡绿色的光。

〔点评〕教师在引导学生品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时,不仅指导学生默读勾画还让学生写上批注。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学习方法读书体会,这是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读书交流,进一步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

师:他眼前仿佛出现了这样美丽的画面。孩子们,这水是这样的美妙。刚才你们产生这样丰富感受的语句,如果连在一起就仿佛是一首有节奏有韵律的诗。

师出示:

我看见过

波澜壮阔的大海,

玩赏过

水平如镜的西湖

从没看见过

漓江这样的水

漓江的水真静啊

静得

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漓江的水真清啊

清得

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

漓江的水真绿啊

绿得

仿佛那是一块

无瑕的翡翠

船桨激起的微波

扩散出一道道水纹

才让你感觉到

船在前进

岸在后移

师:课下同学们可以把它读一读,感受一下这篇文章,这充满韵律、充满节奏的诗的味道。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总评:王传贤老师在短短的30分钟教学时间内引导学生走进《桂林山水》优美的情境之中学习语文给听课者留下深刻印象。他根据文章特点,抓住关键的字词句,引导学生在读中揣摩、品味语言;他在高年段教学中仍能适时地抓住写字教学不放松。王传贤老师的教学非常扎实,值得青年教师学习。王老师还通过自己的范读和适度的讲解、学生的想象及交流、引读改变的小诗等手段引领学生进入文本所展示的情境中,学生学得生动。

(杨昱婷,山东省文登市试验小学教师

《桂林山水》教学反思 篇4

《桂林山水》以优美的语言描绘了桂林奇美的山光水色,词藻华丽,让人如临其境,赞颂了祖国美丽的河山,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无限的热爱。在备课中,我发现那浓浓的情感跃然纸上,学生体会起来并不困难,但对于如何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细致描写的方法,学生会感到比较困难。因此,在教学中我尝试着采用小组合作,自主探讨,共同感受桂林山水的独特之美的方法学习课文,这样不但能有效地进行读的训练,而且使有机的结合起来。

一、自主预习,初知桂林之美。《桂林山水》是一篇优美的写景作文,学生从书中插图当中已能初步感知桂林山水之美。在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的基础上,指导学生默读课文,读后组织交流各自知道了什。在交流中,有的学生说:“我知道了作者写的桂林山水的特点,奇、秀、险,他们奇峰罗列,怪石嶙峋。”有的学生说:“我知道了作者写了水的特点,水静、清、绿。”有的学生说:“我发现作者在写这山和水的特点时,运用了排比句,更形象地加深了我对桂林山水的认识。”学生精彩的回答告诉我,他们已经初步体会到了文章写的主要内容。接着,我问:“你们是从文章的哪些地方体会出来的?你能通过朗读将你的体会表达出来吗?”学生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在深入朗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我随机指导,从而使学生在读中具体感受到桂林山水带给人们的美。

二 合作探究,共赏桂林之美。学生通过读已经充分体会出了作者所要表达的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爱,感受到了祖国山河的美。这时候,我设问:“那么作者又是怎样把这种情感在文字中表现出来的呢?”随后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描写特别精彩的地方。通过小组讨论,学生能体会到词语的优美,如:课文中有一段描写桂林山的文字:“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这一处排比生动形象地把桂林水的特点描绘了出来,结合课文,我相机指导,让学生仿照写例句,结合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很好地运用在排比句中,既训练了学生的遣词造句,又增加了学生的美感意识。

《桂林山水》教学反思 篇5

我设计的这堂课,旨在通过学生多种形式的读和感悟,让学生感受到桂林山水的美,体会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在读和赏析中,让学生达成共识:山水相依,自然是和谐的。我们人置身于这样的美景中,心旷神怡,人与自然也是和谐共存的。

一、创设情境,提升感悟。

我在课间谈话时用一则小故事引入,学生没有去过桂林,所以我播放了介绍桂林风光的录像,学生欣赏后请他们说说自己的感受,夸一夸桂林的山和水。有了直观的感受,学生的感悟自然更深。有的说:“桂林山水多美啊,名不虚传。”有的说:“桂林山水甲天下。”虽然学生在欣赏时,非常的投入,表达的学生也很多。

二、入情入境,感情朗读。

语文新课标指出“朗读是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应让学生在积极思维和情感体验中,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在教学中,我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朗读。首先是让学生自由朗读,对整篇文章有一个整体的把握,通过读为学生展现桂林如诗如画的美景,激发学生对桂林山水的喜爱,接着让学生找出描写桂林水特点的句子,结合想象,说说对桂林水某一个特点的感受,以此引导学生主动体会,形成读的见解,并通过读表现出来;接着在师生对读,学生品读、评读、诵读中相互吸引、相互碰撞、相互触发、使每一个学生想读、能读、爱读,读出美、读出情趣、读出感情。

三、品味句子,学习表达方法。

结合学生的习作水平,在教学《桂林山水》时,我抓住许多典型的句子进行讲解,如“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看见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让学生知道此句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以及运用对比后的表达效果。还有“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水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这个排比句,把桂林水的特点写得形象具体,这样让学生在课文的学习中受到习作方法的指导训练,对学生今后的习作有所帮助。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篇6

山西省闻喜县桐城中心校 王东亮

教材简析:

《桂林山水》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的散文,表达了作者对桂林山水美丽景色由衷的赞美和喜爱。课文篇幅较短,语句富有韵味,生动精炼,读起来琅琅上口,适合小学生阅读、记忆。作者的写法特点明显,能够抓住景物的特点,利用对比、烘托、排比的手法来描写,值得小学生来学习、借鉴。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对朗读技巧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并能想象课文内容所描述的情景。但他们在对文字的深入理解上和思想深层的发掘上,还有待进一步引导和激发。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感受桂林山水的美丽,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意境欣赏和听读,能全身心地感受和想象文中美景,并能小组交流自己的感悟,掌握听读、想象、感悟理解文章的方法。

2.通过小组讨论,掌握作者用有序的、精美的语言表达的方法和特点。

三、知识与技能

1.能背诵课文。理解重点词句。

2.能模仿课文精彩片段,用相同的句式写一段话。

3.在朗读训练中,提高赏美能力、想象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如何运用精美的语言描写桂林山水的特点的,有哪些方式。(引用、对比反衬烘托、相同句式的排列、总结概括)

2.引导学生在朗读过程中理解文中重点词语,感悟意境,激发喜爱之情。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1(情境创设,激发兴趣,培养交际能力)

一、赏一赏 谈一谈

1.直接导入新课,板书课题,进入第一环节:赏一赏 谈一谈(出示课件)2.赏一赏:(播放课件图片)观看桂林山水景色 3.谈一谈:(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己的感受、体会 教学活动2(培养听、读能力)

二、听一听 学一学(出示课件)1.听一听:(播放课件录音)看书倾听 2.学一学:感受学习朗读技巧 教学活动3(学会诵读,掌握技巧)

三、比一比 说一说(出示课件)

1.比一比:抽不同层次的学生朗读(每生两段)2.说一说:自己感觉谁读得好,能说出为什么。教学活动4(学会感悟,掌握方法)

四、读一读 悟一悟(出示课件)

1.读一读:自己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朗读技巧)2.悟一悟:说说在读中领悟些什么?(情感思想教育)教学活动5(细读课文,感悟内涵,掌握表达方法)

五、想一想 议一议(出示课件)

1.想一想:作者是怎样描写桂林的山?桂林的水?(再读课文)2.议一议:作者是用了哪些方法描写桂林的水?又是怎样描写桂林的山?(小组讨论)

3.集体赏析:桂林水的描写(对比反衬烘托,相同的句式排列,重点词语的理解)

4.集体赏析:桂林山的描写(对比反衬烘托,相同的句式排列,重点词语的理解)

教学活动6(习作基本技能训练)

六、排一排 练一练(出示课件)

1.排一排:自己按照作者的写法围绕一定的内容(家乡的景色)想出一些相同句式的句子,注意表达时的先后次序。

2.练一练:把自己想好的内容在练习本上写下来。3.换一换:同桌交流学习。(把优秀作品全班交流)教学活动7(学习目标的检测和落实)

七、拓一拓 展一展(出示课件)

谈谈自己在本节课学习中的收获和体会(全班展示交流)教学活动8(学习目标的检测和落实)

桂林山水教学案 篇7

一、写刚劲笔墨塑造古拙神韵

清代笪重光言:“墨以笔为筋骨,笔以墨为精英。”[2]传统中国画总以相辅相成的笔墨寻得景、意相宜,以此生化艺术形式的自然美。所以笔道的干湿、穿插、提按、轻重、缓急等可惟妙惟肖地凝聚桂林山峰的挺拔刚韧和江水的清澈轻柔。但艺术创作仍需融入丰富笔墨形态的人文内涵与山水形学,用笔映墨的层出不穷与水入墨的五色六彩来凸显时代精神。现代画坛不可多得的山水大师陆俨少,既是以深厚传统功力和博学才识再创了山水艺术的新风貌。

陆俨少(1909-1993),上海嘉定人,字宛若。师从冯超然,遍游南北并诗书画俱佳。他早期作品神韵流动、缜密娟丽,得古韵,甚有唐寅、王蒙遗风;中期则个性犷放简约,遗有南北二宗的画风。其山水或粗疏漫溢或荒率颓唐,古拙奇峭显清新隽永。在(如图一)他自由效仿了古人的“骨法用笔”,干湿墨互用显苍莽秀润,既有披麻、折带及米点功力,又独成特色。其树石、山水的笔墨还强调收放的笔力,有“力能扛鼎”的重与强,又有飘逸的轻与隐,酣畅又关联,如打太极拳般凝聚了由气引力的虚劲。所以能意在笔先至气力俱到,乃至以洒脱、谦逊显刚柔,妙造出桂林山水古拙的神韵,使桂林特有的山水姿态在笔墨语境里淋漓尽致。

二、借传统构图酝酿古雅意境

桂林独特地理风貌与古朴浑厚的人文风情给画者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作激情与灵感。阳朔一带更具云水连绵特质,使人幻生羽化登仙之感,于此画家们常将桂林山水意识化。传统的构图法则有:宾主、开合、疏密、虚实、浓淡、黑白、轻重、动静、呼应等。因此,基于前人经验有取舍地借鉴亦可谓有效实现现代创构的途径。陆俨少能以笔墨绘云水风浪的云蒸雾霭,而其山水形构也极具特色,如勾云、勾水、大块留白、墨块等特殊技法可探讨到造型之造的广泛性与突破性。上图可见他用传统常见的上下构图,呈现类似花鸟倒悬构图的空灵,上重下轻的空间感使树石形象凝聚了一种气势显清新脱俗。其古雅的桂林形象充满玄机更以诗意入胜,可谓现代新文人气息的高品位艺术。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3]山水之乐可谓仁智之乐,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亦可作为观道也。孔仲起的山水画雄健奔放,在云水表现领域也很杰出,能融古化今,中西并用,并深入自然创下“云皴法”、“弧勾法”、“短线法”、“水彩泼墨法”的技法,巧妙以“隽永”的涵浑境界传达了当代尚新风范。亦热衷用传统构图形式表现不同的江河湖海而尽显古雅深远。(如图二)构图以类似“S”形的曲折迂回来强调自然美感的流状,揭示了空间的深广度和视觉审美的律动,似隐喻“龙脉”绵延不断之象,耐人寻味。

三、以往昔形色渲染古典风蕴

传统中国画主张“随类赋彩”,设色注重取固有色的主观色,不同西方式的光彩与变化,更讲究单纯与鲜明。“设色须淡而能深沉,艳而能清雅,浓而能古厚,自然而不落浅薄”。[4]因此强烈鲜明成为了主导的色彩观。进言之,靠形色表物象神采风韵乃技不止艺,重在往昔色墨风蕴的当代解读是画者的“立其诚”。(如图三)孔仲起用了传统的赭石、花青掺墨使色墨混合,画面冷暖相衬的两大色块蜿蜒伸展显明快妍丽,水天的墨彩淋漓彰显古典、俊美之意境。可见,时代气质与往昔的意志、观念是息息相关的,扎根于传统并楔入桂林山水之风蕴提升了艺术精神的境界,使精神的艺术呈现高雅脱俗的品格。

四、留“古人笔意”继承传统哲思

中国水墨人物画善寻写古人笔意传今人之思,然当下水墨山水亦热衷选取某古代大师的风格途径,在往昔艺术源流里触发灵感,以回溯古象思接千古。陆俨少的艺术源流可追溯至南北二宗,而孔仲起则在魏晋找到灵感。可见,相近时期的画家所触发不同的往昔是司空见惯的,但他们回溯古象的意图不仅是为了得高古之画技。他们贵以心关照相关的学术、哲学、文学,包括科学潮流及国情等;以修复因历史文化局限的断层,所以留“高古”之“笔意”不仅经艺术史的验证,还会对今后艺术实践等都具重要意义。换言之,桂林山水画的神韵、意境、风格可窥视到当下人们生存的态度和文化立场。而根据主观创作意图可亲近历史回溯古象,融入“古意”,山水意态便融入传统的哲学概念和美学思想,使得贴切自然的本质。总之,回溯古象不是笔墨、构图形色等程序化的复制,应是一种当代语境下重塑的新古典,比其他类型的风格更有质的沉淀和蓬勃生命力,有积极意义与探讨价值。

时代要求中国当代水墨具有较强的冲击力,而回溯古象是传承,也是发展。时代的“精神”呼吁传统的经典,这是当代桂林山水画乃至绘画的持续状态使然。所以,我们回溯往昔而求索贴近本我的深层内涵、思想基点,并与时俱进去开拓持续发展之路。

注释

1[1](美)巫鸿.梅枚,肖铁,施杰等译.《时空中的美术》[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15 P

2[2]、[4]分别转引自郎承文.《中国画百事通》[M].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517、196 P

桂林山水(节选) 篇8

当然,这是太陽的作用。太阳这时还在山那面、云里边。由于重重山峰的曲折反映,层层云雾的回环照耀,阳光在远近的山峰、高低的云层上,涂上了浓淡不等的光彩。这时,桂林的山最是丰富多彩了:近处的蓝得透明;远一点的灰得发黑;再过去,便挨次地由深灰、浅灰,而至于只剩下一抹淡淡的青色的影子。但是,还不止于此。有时候,在这层次分明、重叠掩映的峰峦里,忽然现出一座树木葱茏、岩石陡峻的山峰来。接着,便可以看到,漓江在远处慢慢地泛着微光,一闪一闪地亮起来了。太阳把漓江染成了一条透明的青丝罗带,轻轻地抛落在桂林周围的山峰中间。

这时,你可以出去了。无论走到什么地方,有时是转过一幢房子,忽然,一座高倚天表的山峰矗立在你面前;有时是坐在树下,透过茂密的枝叶,又看到它清秀的影子;或者在公园的亭子里,你刚探出身,一片翠幕般的青峰,就张挂在亭子的飞檐上。如果站在湖边,它那粼粼波动的倒影,常常能引起你好一阵的遐思。

这样,桂林山水总是无时无处不在你的身边,不在你的眼里,不在你的心里,不在你的感受和思维中留下它的影响。

但是,如果住在阳朔,那感觉不知会是怎样的。就去过一次的印象说,只好用“仙境”二字来形容。那山比起桂林来,要密得多,青得多,幽得多,也静得多了。一座座的山峰,从地面上直拔了起来,陡升上去,却又互相接连、互相掩映、互相衬托着,由于阳光的照射、云彩的流动、雾霭的聚散和升降,不断变换着深浅浓淡的颜色。而且,阳朔的山不像桂林的那样裸露着岩石,而是长满了茂密的丛林,把它遮盖得像穿上了绿色天鹅绒的裙子。这还不算,最妙的是在春天,清明前后,在那翠绿的丛林中,漫山遍野开满了血红的杜鹃,就像在绿色天鹅绒的裙子上绣满了鲜艳的花朵。这使得人在一片幽静的气氛中,能生发出一种热烈的情感。

到阳朔去,最好是坐了木船在漓江里走。单是那江里的倒影,就别有一番境界。那水里的山,比岸上的山更为清晰;而且因为水的流动,山也仿佛流动起来。山的姿态,也随着船的位置不断变化。漓江的水,是出奇得清的,恐怕没有一条河流的水能有这样清。清到不管多么深,都可以看到底,看到河底的卵石,石上的花纹,沙的闪光,沙上小虫爬过的爪痕。河底的水草,十分茂密,长长的、像蒲草一样的叶子,闪着碧绿的光,顺着水的方向向前流动。

从桂林到阳朔,有人比喻为一幅天然的画卷。但比起画卷来,那山光水色的变化,在清晨,在中午,在黄昏,却是各有面目,变化万千,要生动得多的。尤其是在春雨迷蒙的早晨,江面上浮动着一层轻纱般的白蒙蒙的雨丝,远近的山峰完全被云和雨遮住了。这时,只有细细的雨声打着船篷、打着江面、打着岸边的草和树。于是,一种令人感觉不到的轻微的声响,把整个漓江衬托得静极了。这时,忽然一声欸乃,一只小小的渔舟,从岸边溪流里驶入江来。顺着溪流望去,在细雨之中,一片烟霞般的桃花,沿小溪两岸一直伸向峡谷深处,然后被一片看不清的或者是山,或者是云,或者是雾,遮断了。

这时,我想起了可染同志的《杏花春雨江南》……

但是,接着,“画山”在望了。陡峭的石壁,直立在岸边,由于千百万年风雨的剥蚀,岩石轮廓分明地现出许多层次,就像是无数山峰重叠起来压在一起。这些轮廓的线条,层次的明暗,色彩的变化,使人们把它想象成为九匹骏马,所以画山又称“画山九马图”。九匹骏马,矗立在漓江岸边的石壁上,或立或卧,或仰或俯,或奔腾跳跃,或临江慢饮,看上去确是极为生动的。但是,可染同志的那幅《桂林画山侧影》,同时在我记忆里复活起来,而且是更为生动地在我面前出现了。

画的篇幅不大,而且是全不着色的白描。整个画面,几乎全被兀立的山岩占满了,只在画面下部不到五分之一的位置,有一排树木葱茏的村舍,村前田塍上,有一个牵牛的人走来。但这些都不是画的主体,也不引起观者的特别注意。而一下子就吸引了观者的,正是那满纸兀立的山岩。山岩像挨次腾起的海上惊涛,一浪高过一浪,层层叠竖,前呼后拥,陡直地升高上去,升高上去,直到顶部接近天空的地方,才分出画山九峰的峰峦来。而山岩石壁,直如斧劈刀斩一样,峻峭、粗涩的石灰岩质,仿佛伸手就能触到。于是整个画山,现出一种雄奇峻拔、咄咄逼人的气势。这时,在我面前,画山仿佛脱离开周围的山而凸现出来、活动起来,变成了一个有生命、有血肉、有思想和情感的物体。自然存在的山和艺术创作的山,竟分不出界限,融为一体。

但是,这只是刹那间的事。等到画山过去,印象消逝,在我记忆里,便只剩下一种雄奇的意境、奋发的情思了……

坐在船头,我木然地沉思着,并且像是有所领悟地想到:人的劳动,人的精神的创造,是这样神奇!它像是在人和自然之间,搭起了一座神话中的桥梁;又像是一把神话中的金钥匙,打开了神仙洞府的门。人们通过这桥梁,走进这洞门,才看清了自然的底蕴,自然的灵魂。

(选自《名家经典山水游记》,向弓主编,四川文艺出版社1995年)

[读有所思]

“河底的水草,十分茂密,长长的、像蒲草一样的叶子,闪着碧绿的光,顺着水的方向向前流动。”从表现手法来看,这一句有什么作用?(蒋光红/设计)

上一篇:初中数学教师的述职报告下一篇:电路基础复习题带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