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泽衡国学浅见

2024-05-19

林泽衡国学浅见(共1篇)

林泽衡国学浅见 篇1

国学我之浅见

林泽衡

现在谈论国学的人很多,但人们对“国学”这个概念的理解,分歧很大。有的人提倡国学,想用国学来提升国民的道德水平;也有的人讨厌“国学”这个词,以为国学一向误国误民,是中国落后的根源。不管怎么样,总还是要先弄清“国学”这个概念,才是我们决定取舍的先决条件。

一般的说法,都承认国学是上个世纪初出现的名词,此前是无所谓国学的,因为在西学输入中国之前,大家从事的都是国学,也就没有区分的必要了。国学是相对于西学而言的。西学东渐,势力越来越大,与之相对的,面目与风格与西学判然有别的,就是中国旧有的学术,人们称之为“国学”。章太炎二十年代讲“国学概论”,应该算是比较早的了。我们看章太炎那时讲国学,他讲经史,讲诸子,强调通小学,明地理,辨古书的真伪,基本上就是中国的旧学。他有一本《国学讲演录》,分为小学、经学、史学、诸子、文学五章。胡适说国学就是国故学,而国故学包括一切过去的历史文化。“历史是多方面的„„过去种种,上自思想学术之大,下至一个字、一只山歌之细,都是历史,都属于国学研究的范围”。胡适的说法比较宽,他的整理国故,面也极广,他主张扩大研究的范围,国故包括国粹,也包括国渣,都要研究。文学要研究戏曲小说。他还主张系统整理国故,包括做索引、结帐式整理、专史式整理(做中国文化史)。甚至强调比较研究,中西比较,“向来学者误认国学的‘国’字是国界的表示,所以不承认比较的研究的功用”。王国维也讲国学,但他似乎不承认国学与西学有什么质的区别:“学之义不明于天下久矣。今之言学者,有新旧之争,有中西之争,有有用之学与无用之学之争。余正告天下曰:学无新旧也,无中西也,无 有用无用也。凡立此名者,均不学之徒;即学而未尝知学者也。”在他那里,学术本身是不分国界的:“世界学问,不出科学、史学、文学。故中国之学,西国类皆有之;西国之学,我国亦类皆有之。所异者,广狭疏密耳。”“中国今日,实无学之患,而非中学、西学偏重之患。”“余谓中西二学,盛则俱盛,衰则俱衰,风气既开,互相推助。且居今日之世,讲今日之学,未有西学不兴而中学能兴者,亦未有中学不兴而西学能兴者。特余所谓中学,非世之君子所谓中学;所谓西学,非今日学校所授之西学而已。”王国维虽是前清遗老,却颇具世界眼光,他是国学大师,却并不把国学与西学对立起来。钱穆也是公认的国学大师,他写过一本《国学概论》,这本书意在“使学者得识二千年来本国学术思想界流转变迁之大势”,分为孔子与六经、先秦诸子、两汉今古文经学、魏晋清谈、宋明理学、清代考证学等数章,基本上是一部中国学术史,他有意识地要与章太炎那种“以经史子集编论国学”的做法区别开来。他还认为“国学”一词的出现,是一个特定历史时代的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在将来可能不再成立。刘教授在讲课的过程中也曾说过,“國學”的存在自有其特定的時空畛閾:這裡的“國”,特指民族國家意義上的中國;這裡的“學”,特指面對外來文明入侵和社會轉型陣痛的雙重挑戰從而不得不自我更新的中國傳統文化。

解放以后,扫盲,使工农大众接受教育,是一种巨大的历史进步。但与此同时,在文、史教育上却降低了标准,表现在课本中古典的分量太少,即使在大学文科中,也不提倡学生读古书,所以事实上全社会的国学水准在下降。这样的教育维持了三十年以上,这就形成了所谓的断裂,出现了断层。现在的大学教授,就算是老教授,也是五六十年代接受的大学教育,正是国学成分最少时期的教育,他们的普遍的国学素养可想而知(当然不排除有少量素养高的)。教授如此,当然学生就更不用说了。所以现在即使 要振兴国学,恐怕也不会很快就见效果,中断的时间太长了。要振兴,需要积累,慢慢会好一些,大见效果,还须假以时日。要出高水平人才,前提恐怕是整个社会的国学水平的提高,水涨才能船高,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任何事物的出现,总有它的原因,但原因往往不是单纯的一种,常常是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我想国学热的出现,可能也是这样。我在网上搜集到许多说法。例如有人说国学热“原因就是中国的经济状况比较好,正处于一个继续上升的阶段。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一贯以来就很浓厚的大国情怀以及民族主义又开始热起来了”。也有人说,“当物质生活渐次丰盈之际,对精神家园的追寻渴望势必会重新抬头”。还有人说,“在中国经济发展较快、国际地位有所提高的今天,本土传统文化话语的复兴,可以说是理所必然,势所必至”。说法虽然不同,但都归结到国力强盛后出现的精神追求。这种说法不能说没有一定的道理,但恐怕还不是主因。依我之见,考察国学热的原因,主要还得从两个方面着眼。一是我们这个社会出了些问题,信仰的,道德的,精神归属的,价值取向的,制度层面的,规则层面的,秩序的,等等,有识之士都在寻求救治的良方。西化既然行不通,于是转而求之于古代,竟然发现传统的东西里有颇多可取之处,于是大家就提倡,你说我也说,不仅坐而论道,而且起而行之,于是就出现了国学热。另一个原因呢,就是政治压力的减轻,环境宽松,不再讲阶级斗争了,不再简单地用阶级分析的方法看待文化遗产了,对待传统文化,这些年来是越来越宽容,也许是改革开放使人变得大度,也许是终于看清楚了,这些过去看起来是封建糟粕的东西,其危险性远比全盘西化要小得多,不仅不危险,对于建设新的文明,有的还挺有用呢!于是学者的研究取向,自然也就呈多元化的趋势。应该承认,有关古代文史类的学术研究的环境,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好。国学作为传统学术,积淀深厚,源远流长,本身是有顽强生命力的,国学的衰落,本来就与政治上的挤压有关,如今压力减轻,自然会发生反弹。因此当前的国学热,实际上是国学仍然有生命力的表现。一方面是学者们看到国学也许是一个救世的良方,一方面是国学在宽松的环境下自身的发展,这就使人看起来国学好像很热了。但是国学是救世的良方吗?

国学不是传统文化的总和,它只是传统学术,是中国的固有学术,传统文化包含的东西多得很,国学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所以国学承载不了传统文化的全部职能。今天我们研究国学,提倡国学,是因为以前国学被忽略了,以前国学受到了不应该有的打压和轻视,是因为国民的国学素养大幅度地降低了。我们提倡国学,并不是要用国学去对抗其他民族的优秀的文化和学术。说得更明白些,不是拿“国学”来和“西学”抗衡。现在最不可取的,就是借提倡国学,来抵制西方先进的思想,我们应该中西兼顾,各取其长。国学里确实有很多好的东西,但也有糟粕,也有完全不宜于在今天提倡的东西,例如政治上的专制思想。我们绝不能用国学来抗拒西方思想中好的东西,像民主、平等、自由等等。也不能借口提倡国学,否定西方某些合理的制度。我看现在提倡国学的人,很多都是着眼于道德上,试图用传统道德纠正世风。这用意是很好的,也应该是一条正路,但也要警惕,传统道德也有糟粕。不管精华也好,糟粕也好,总得先研究,才能加以区别,才能去粗取精,所以加强国学的研究是绝对必要的。另外,研究国学,提倡国学,确实能够提升人们的民族自信,确实能够增强自豪感,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这是不能否认的。只是我们应该有很清醒的认识。我们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妄自尊大。一般民众是一回事,作为学者特别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说自己什么都不是,什么都没有,也不能把国 学说过了头。这里关键是实事求是,一定要有真知。脱离了真知,就容易出现误判。目前,把中国古人的某些概念、命题、说法、论断讲得玄而又玄,好像国学能够应对现代社会里的种种矛盾和危机,这种情况时有发生,我们应该警惕。

国学很重要,很值得花大力气研究,但是不是要在全社会提倡,让国学在现阶段来一个大普及、大发展?依我之见,不应该这样做,事实上也不可能这样做。做这种被称为“国学”的学问,是少数学者的事情,而不是大众的事情。现在提倡国学的人,用意各不相同,所指也不一样。不少人一提国学,就是主张读经,让小孩子读经。这个主张其实不大现实。读什么经?读《周易》?读《尚书》?读《仪礼》、《周礼》?那东西怎么读呀?其实他们心目中的读经,不过是指四书,或者主要是指《论语》、《孟子》。所以笼统地提读经并不可取。依我看,就是《论》、《孟》,小孩子也不必全读的,可以挑着读。我更看重的是大学里文科的学生,对这些人,才更需要加强国学教育,提高国学素养,打好国学功底。请注意,这里说的是“国学素养”、“国学功底”。人们常说某个人有国学功底,或者没有国学功底,却很少说什么“历史学功底”、“哲学功底”、“政治学功底”,因为国学在很多时候确实表现为一种修养,一种能力。据我的观察,现在的大学生,当然也包括研究生,很缺乏这种修养,这种能力。所以我特别赞成在大学里提倡研习国学。但是话又说回来了,大学生为什么缺乏国学修养呢?根子还在中小学教育。就是说,在我们的国民教育中太缺乏有关国学的内容了。所以我想应该在我们的中小学教育中大量增加国学的内容,让孩子们从小就亲近国学,亲近传统文化。

国学是我们中国的旧有学术,它有确定的范围,确定的研究对象。对于今人来说,它不仅是一门传统学术,也常常表现为一种修养,一种能力。它体现的是我们民族的传统,一种足以令我们自豪的传统。它是世界学术百花中的一花。只是这朵花现在有些弱,需要呵护培植。我们作为中国的人文学者,有义务亲近它,给它浇水施肥,使它更为茁壮鲜艳,同时,我们也从它那里得到营养,欣赏它的美丽,享受它给我们带来的惠泽。但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国学只是一种学术,而且更多的时候表现为一种学术的功底,提倡国学,研究国学,也许有助于改变人的性情,也许有助于培育人的道德,但不能指望用国学来治国平天下。

上一篇: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文娱部工作计划下一篇:给笔友的信作文200字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