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反思(通用12篇)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反思 篇1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反思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反思1
作为同课异构的研讨课,就要求所有授课教师按照自己的理解对同一节课的授课内容进行构思,在规定的时间所有教师参加教师共上一节课,之后大家一起对此进行研讨。既然同课异构,就要求大家在同的基础上,百花齐放,上出不同。而既然作为研讨,就要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而不是优劣等级的评比。因此,当接到授课任务时,我就在思考如何上出一节深刻而高效的语文课。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作为一首文学史上千古流传的名作,似乎每个人都耳熟能详。尤其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名句,更是广为传颂。但如何让一首雪地送别诗上出深刻来,成了上课前一直困扰我的一个难题。首先,授课内容不能偏离中心。事实上,题目——开始就点明了诗歌的两个方面——雪景和离情。前半部分主要写的是沙塞雪景,后半部分主要是边关离情。其次,构思要突出深刻和巧妙。在描绘雪景的过程中,主要突出一个“奇”字。“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写出了边塞风的精神,即遒劲有力,突出了边塞风光的奇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出了雪的惊艳绮丽,突出了沙塞雪景的奇丽,而接下来四句则主要通过衬托来表现出雪天的奇寒。后半部分则主要写两个场景:即中军饯行和暮雪送别。中军置酒,叙的是昔日旧情,饮的是离愁别绪;琵琶声声,拨动的是万千离情,羌笛悠悠,更平添了几多凄凉。暮雪纷飞,雪满天山,朋友已渐行渐远,而作者依然伫立远眺。此时天寒地冻,白雪皑皑,行处空留,而友人已远去。祝君多珍重,愿君永平安。几多牵挂,几多担心,几多惆怅,几多愁绪,只有旷野之上作者矗立的身影。一个句号戛然而至,看似结束,实则远未结束。迟迟不返,一定为客人担心,以景传情,言虽尽而意未绝。将句号换为省略号,则为我们留下了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
深刻高效的语文课堂就这样构思着,但遗憾的是,因为过分关注课程内容,而忽视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备学生不足。所以没有达到原本应该达到的效果。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反思2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唐代诗人岑参写的一首边塞诗,属于文言文学习内容。而文言文教学流程方式机械、刻板,缺少创意、探索与研究,也缺少师生的互动,令许多学生深感“头疼”。因此,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呼声中,怎样让文言文真正走入学生心灵深处,成为初中文言文教学中亟待解决而又异常棘手的问题。为此,我借《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课的教学,做了一些大胆的探索与尝试,我以引领者的身份融入课堂,放开学生的“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在检查预习、正音正字的基础上,让学生结合课下注解及教师所给出的补充注释,自主疏通文意、复述课文内容,通过质疑、生生互动的方法先过阅读理解关。然后,小组合作讨论赏析内容,这一环节的设置旨在帮助学生更全面而深入地体会作者在塞外冰雪的大背景下来写送别的那种气魄与豪迈。最后将探究的结果展示出来,大家共同评价,并结合作者的情感来诵读,将“读”与“赏”结合起来,通过利用听觉效果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美读能力,利用师生互动品读课文这一环节引领学生再过品读、美读关。这一环节让整个课堂沸腾了起来,学生们纷纷对照文句与课下注释开始了热烈地抢答,争着去展示、板书自己的成果,去诵读。课堂氛围十分浓厚,像一个磁场,点燃了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火花,形成燎原之势,将所有的教师和学生卷入其中,教学效果也得到了大大提高。最后,师与生的共同诵读结束了全课。
回想起来,本堂课后,在字词检测中,过半的学生答得不够准确或不规范,这说明理解文意并不等于掌握字词。在学生答对后,应将那些重点词的用法与含义再强调一下,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印象。
身为初中语文教师,教学步伐不停止,教学方法与技巧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也不会停止,教师们的探索与尝试也同样不会停步!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特殊部分,身为语文教育工作者的一员,我们一定要积极探索,大胆尝试,更好地教给学生汲取祖国语言文化这份珍贵遗产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在新课程的语文教学改革实践中我们只有不断地深入学习,冷静地思考,不断的反思才能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真正的走进新课程。也许,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真应该放放手,让学生自己走。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反思3
在师大学习这一个月来,我认真了听了许多名师、专家的的讲座,不论是从教学理论还是教学实践都给了我一定的启示,为自己今后的教学道路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回想自己在运城实验中学所教的观摩课——《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感触良多。
一、要想上好课必须赢得学生的信任。
和学生接触是在学校的安排下,在听学校老师的课时才和学生有了一面之交。在课堂上领略孩子们自信的风采我的内心深处,不由为孩子们的优秀竖起了大拇指。
几天后自己也站在了这个讲台上,再次和学生见面是上课前的十几分钟。我趁下课融入到了孩子们中间与孩子们交流起来,指出上课时孩子们精彩的表现:幽默的语言、超强的语言表达能力、缜密的思考、齐心协作的团队精神……孩子们马上重新审视了一位到教室听课教师的我,也由此和我起来,我趁热打铁给孩子出了谜语,孩子们在猜得过程中不由得和我亲密了起来。上课铃声响了,孩子们心情激动,翘首企盼着新的老师,新的课程的开始。精彩的导语的涉入、精美图片的出示,我从孩子们的表情中看出了他们热切期待着在课堂上要展示自己的风采。
二、有怎样的舞台,学生就会给你怎样的惊喜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内容涉及“咏雪”、“送别”两个方面,和学生以往学习的唐诗相比,篇幅长了,内容理解上也有一定的难度。鉴于此,课文学习落在分析诗歌“奇景”、“奇情”两个点上,使诗歌学习避免了支离破碎的图解,简单的理性分析。而作为诗歌教学中最为重要的诵读这个环节,在常规教学中,往往采取的是播放录音,让学生在听读一遍以后进行朗读。由于受时空限制,学生的朗读很难按要求得到提高。于是我利用视频,诗中的场景加上恰如其分的飞雪配乐及名师抑扬顿挫的朗读声,一下子把学生带入了诗境中。学生根据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个人的喜好选择示范朗读进行聆听和仿读,同时选择自己喜爱的乐曲为自己的朗读配乐,大大提高了学生朗读的兴趣。
小组的竞赛读,不同组的恰当的点评,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同时也让学生展示了自己的风采,增强了学习自信心。
我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展示的机会,搭建了一个展示的舞台,他们便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惊喜。作为教师一定要坚定一个信念:相信学生。
三、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有法
在读懂意思,了解诗意与品味意境的环节中,我利用小组合作让我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先了解诗意,然后把整首诗分成两大节:咏雪、送别,让学生按“我喜欢-------句,因为---------”的格式来说出。孩子们积极踊跃的说了自己的理解,在老师的点拨下重点诗句进一步加深理解,并以此环节归纳出学习古诗的方法,来让学生学以致用用此法进行下一环节:送别的学习。学生学有法,有所得。
积累名句一环节设计比较成功,让学生不仅积累了本诗中的咏雪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和送别名句“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还可以积累诗中其它自己喜欢的诗句,比如诗中红白映衬的句子“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表现天气奇寒的句子“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等等,还适时引导学生回忆其它咏雪诗和送别诗,比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等。
四、在不足中慢慢改进,成长
对重点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赏析,我播放了一组现代版的边防军营雪景图片,学生理解起来就更直观了。由于时间关系,送别部分的赏析稍微有点仓促。通过
通过教这节课,不仅让学生学到了知识,也让我在教学上有了许多的收获,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努力做一个成功的引导者,带领学生一起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一起去探求未知的天地。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反思4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内容涉及“咏雪”、“送别”两个方面,和学生以往学习的唐诗相比,篇幅长了,内容理解上也有一定的难度。鉴于此,课文学习落在分析诗歌“奇景”、“奇情”两个点上,使诗歌学习避免了支离破碎的图解,简单的理性分析。而作为诗歌教学中最为重要的诵读这个环节,在常规教学中,往往采取的是播放录音,让学生在听读一遍以后进行朗读。
由于受时空限制,学生的朗读很难按要求得到提高。网络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这个状况,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多个个性化的示范朗读,而学生也可根据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个人的喜好选择示范朗读进行聆听和仿读,同时选择自己喜爱的乐曲为自己的朗读配乐,这就大大提高了学生朗读的兴趣。
因为学生是戴着耳机聆听、模仿朗读,避免了相互间的干扰他们在聆听、模仿朗读时也可以不断重复播放,一个地方多次的反复,可以听得更加仔细与真切,因此模仿朗读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学生的朗读水平在课堂上可以有效地得到提高,朗读教学也落在了实处。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反思5
近几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占课堂的主导地位。本节课在赏析语言环节,我先给学生示范第一、二句,接下来的十六句正好平均分配给班中八个小组,每组两句。小组内的六个人相互合作探讨,形成文字,最后推举一人全班展示,每一小组展示时,其他小组的同学可以评价并且记笔记。学生参与的意识很强,每个同学都积极思考、认真讨论,充分发挥了学习的主动性。接下来就让学生仔细揣摩诗歌创设的意境,发挥联想、想象,用散文化语言描绘诗中一幅幅奇异美丽的画面,体会所传达出的深厚情义。
这节课上下来,自我感觉还算良好,但仔细想来,还是留下了诸多遗憾。
最大的遗憾是朗读未能贯穿始终。
赏析完接下来的所有环节中,读得太少了,这是一个缺憾。如果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声情并茂地进行诵读、背读,相信会加深对文本情感的理解。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反思6
市教学能手的比赛已经过去很长时间了,可我的心到现在仍然不能平复。我不是想着是否能够过关,而是为着那课,那节本该非常出色的课,那节自己曾抱有很大希望的课,却被我弄得一塌糊涂。多少天来,我脑海中一直在想,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在这节课上,我究竟迷失了什么?
一、迷失了方向。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是什么?新课标明确指出:“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里面的几个关键词就是:“情感”、“自信”、“习惯”、“方法”。认真反思,课堂上我是否注重了这几点?没有!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边塞诗中的奇文,也是送别诗中的名篇。里面有着奇美的西北边塞风光,蕴含着作者复杂的思想情感。虽然把重点定为:“朗读诗篇,品味诗歌语言的精妙。”但是明显的忽略了对怎样品味诗歌进行方法的指导。即便一开始自己通过举例,试图向学生展示一种方法,但现在看来,却流于了形势,学生并没有从中领悟到方法。
“简简单单教语文,轻轻松松学语文,实实在在促发展。”是刘老师在市语文研讨会上说的话,也是我一直所追求的语文课堂。可事实上这节课教得并不简单,学生也学得并不轻松。究其原因,是我对这节课的定位太高了,换句话说,是太想让这节课出彩了,以至于过深过细的挖掘教材。小到一个字词的深刻含义,深到作者鲜为人知的复杂的内心世界。殊不知这只是一节语文课,面对的是一班初一的学生。他们能从中学到一、两点知识已经不错。如此的安排课堂,不把学生弄晕那才是真正的怪了呢。
下课后,有位老师这样对我说:“赵老师,你的课讲得太细了,你挖掘的太深了,我从中学到了许多东西。”这句夸奖的话,我当时听着就感到别扭,现在回味起来,更加不是滋味了。连老师都感觉深刻的内容,我们的那帮可怜的学生又是怎样忍受的.呀?
二、迷失了自己,更迷失了学生。做为一名老师,上课应该有三思:上课前思考我要干什么?上课时思考我在干什么?上课后思考我干了些什么?
对照这三点,我再次反思:上课前,我干了些什么呢?《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我熟悉的一篇诗歌,在学校试讲的时候,学生活动积极,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明显。可以说是一堂较为理想的课例。再讲此课,只要稍作调整即可。可前一天的晚上,我却对着《唐诗宋词赏析》口念笔记,唯恐有所遗漏,直至凌晨一点。以致课堂上准备用的讲义,被我涂抹的黑黑压压,上课时自觉不自觉的就受到它的牵制;造成自己的精神状态极差,就连上课都迷迷糊糊,平时的机智灵活丧失殆尽。而真正该考虑的:学生的基础怎样?会出现哪些意外的情况?教学过程与预设有出入怎么办?等等,根本没有去考虑。就连最基本的课件,都没有细心查看,以致误删一块都不知道。那天晚上怎么了,我都做了些什么呀?我自己都想不通;上课时,我又在做什么呢?明知道是上午第四节,学生已经疲乏,积极性很难提高,就应该设想一定的办法。当感觉学生的能力与自己的预料有差距时,就应该及时的降低难度,调整策略。而我却仍然按部就班,全然忽视了学生的感受,犯了教条主义错误。
课已经上过了,一节精心准备的课没有上出效果来,最先检讨的应该是教师本人。应该思考自己在哪方面出了问题:教学内容是否符合教学目标,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能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遇到意外情况,是否及时发现了新的“生长点”?埋怨学生素质差,责怪学生不配合,都是在推卸自己的责任。学生没有领略到沿途风光的优美,没有感受到旅途的快乐,是我这个导游没有很好的尽到自己的责任。
三、迷失了教育机智。一个优秀的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机智的教师。他能够轻松自如的驾驭课堂,恰当的处理课堂上各种情况;他心里始终装着学生,始终会想着自己该做什么,在做什么。应该说,我的这节课整体设计还是不错的,它环节简练、重点突出,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倡导了以学为主、以学定教的教育思想。只要课堂上老师能恰当的引导、正确的调动,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可就是在引导和调动上,我偏偏缺少了一种机智,学生没有调动起来,“学”只是停留在表面,不能深入到文本。老师“教”的内容过多,课堂气氛死气沉沉。现在想想,这种局面其实是可以避免的。
在学习品读诗歌的方法时,应该让学生先进行品读,说出自己所发现的“奇”。然后,老师再进行总结,得出方法。我却一股脑儿说出了自己的见解,虽然也得出了方法,如“想象”、“品关键词”等,但并没有对学生产生大的触动。另外有一细节处理的也不恰当,在老师示范品读时,只是说:我先来品读第一句,没有读出“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很多同学把这样的句子当成两句,使后面的品读只说一半,情况变得被动。
在学生品读诗歌时,引导和点拨不到位。如学生说出了一处“奇寒”或“奇美”等的句子,就应该接着引导学生思考还有没有这样的句子,并顺着学生的回答做适当的点评。除学生理解错误外,不应做过多或过深的挖掘。这样就避免了学生品读的盲目性,节约出宝贵的时间,也会减少课堂上一再冷场的局面。
没有及时捕捉教学时机。每个学生都有他自身的闪光点,对于相关的问题他们会有不同的见解和看法。我们不但要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表达的欲望。还要善于捕捉时机,从他们的言谈举止中找到教学的触发点。在我问道:“环境如此苦寒,离别如此难舍,全诗是否有哀伤之感?”时,一位同学就大声说道:“他有点哀伤,但是他不悲观。”我很清楚的听到了,我也相信他一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但我没有让他站起来陈述自己的观点。以致在沉默了一段时间后,还是我自己进行了“深刻”的解说。不能不说这是一次败笔。
一个聪明的老师,一定会真正懂得学生,表现出朋友的善意,赢得他们珍贵的心;一个明智的老师,一定会制定真正适合学生的目标,通过他们的努力,能轻松的完成这个目标;一个成功的老师,一定会让学生明白老师的良苦用心,在对老师心存感激的同时,自觉的修正自己,不断进步。在这方面,我确实有些欠缺。
古人曾说:“吾日三省吾身”,思之则活,思活则深,思深则透,思透则新,思新则进!
写完了这篇文章,挤压在自己心口的那块闷气也多少有些疏散。虽说教学永远是一门有缺憾的艺术,可我怎么也找不到什么理由来为自己开脱。“飞瀑之下,必有深潭”,不管怎么样,我毕竟走过了,它将永远留在我的记忆深处,它将坚定我前进的步伐。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反思7
这是重点分析的第二课时,在上一课时中结合标题,对这首长歌体诗歌进行了内容的化解,并引导学生划分层次,在反复朗读中逐渐明白此诗歌重点讲述了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写景、抒情。
在上一课时中,注重进行的是写景片段分析,在朗读中很多学生能够找出诗中写景诗句,并结合课下注释,基本能够梳理文意。在写景片段的分析中,学生能够逐渐明白了塞外雪景和边地奇寒,并能够找到相应的诗句予以应证。
在本课时中,主要侧重于抒情的片段的分析,尤其是文中围绕送别一事而展开的记叙,更是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分析,在朗读的基础上,发觉了送别地点的变迁,明白了由中军—辕门—轮台东门位置的变动,在我的引导下学生自己明白这便是对朋友的不舍和依依惜别。当然,文中这些位置的变动,学生们还是不能够具体结合时间点来讲述,即送别一事的过程中的时间变迁,学生不能够较明白的弄清楚,即无法知晓饯别、临别、送别的区别。
在诗歌学习中,我深刻明白品读的意义,通过对文本的透彻细致品析和玩味,让学生从字里行间探究文本外的涵义和情感,不仅发觉诗歌本身所呈现出来的艺术形式和信息,更能够品析出诗歌文本的内涵和深层价值,以此达到提高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目的。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反思 篇2
何为意境? 简言之, 意境就是文学作品中的景物描写和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丰富的想象有机结合起来, 达到的一种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达到主观 (意) 与客观 (境) 的审美统一, 现以唐代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以下简称为《白雪歌》为例, 进行赏析阅读。
《白雪歌》是一首边塞诗 , 也是一首送别诗。从诗题就可以看出, 这是一首咏叹边塞奇异的雪景, 表现送友惜别深情的歌行体诗作。诗歌前十句咏白雪, 后八句述别情。
“北风卷地白草折 , 胡天八月即飞雪”, 八月飞雪 , 风卷草折, 声声入耳, 历历在目。内地还是秋高气爽, 边地已是鹅毛飘飘, 劲风颲颲, 南来诗人的惊异之情不言而喻。
“忽如一夜春风来 , 千树万树梨花开”两句 , 诗人因地制宜, 随物赋形, 信手撷取了边塞常见的冬雪压枝之意象, 发挥奇特的想象, 以大写意手法, 将朔方冬雪比作南国春花, 比喻新颖贴切。这冬雪压枝的奇景恰似梨花盛开的自然景观, 描摹出了塞外风光的壮美俊丽特色, 给予人无限新奇之感。使塞外严寒透露出融融春意, 几乎使人忘记奇寒而内心感到喜悦与温暖, 真可谓“不是春光, 胜似春光”, 颇富浪漫色彩。这是盛唐人积极乐观、昂扬向上精神的集中体现, 是盛唐之音的充分透射。正因为这样, 诗人才会以大胆的想象、新奇的比喻将严寒的大雪描绘成春天遍野的梨花, 萧瑟的冬日才会幻化成一片温馨的春光, 审美对象 (满树雪花) 的壮美俊丽与审美主体 (诗人自己) 积极乐观、昂扬向上的精神高度融合, 形成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这毕竟是异域送客东归, 对在内地很少见到这样的雪景, 又对遍野梨花习以为常的关中诗人来说, 不能不勾起他对往昔生活的忆念和对故乡生活的眷顾, 咏颂雪景中寄托着诗人送客东归而引起的对家乡故土和家中亲人的思念, 这是自然而然的事。“诗奇体峻, 意亦造奇”。殷璠的评价可谓一言中的。
“散入珠帘湿罗幕 , 狐裘不暖锦衾薄”, “散”、“ 湿”从细处着笔, 体物入微, 场景也由帐外移到了帐内, 风吹雪落, 冷寒潜袭。“将军角弓不得控, 都护铁衣冷难着”, 在“战士军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 (高适《燕歌行》) 的高度不平等之下, 将军、都护身穿狐裘, 夜拥锦衾尚且冷得“角弓不得控”, “铁衣冷难着”, 那翘首盼望征袍的广大士兵, 他们身受的酷寒自然不言而喻。这从侧面写出边塞雪野的酷寒, 但这还不止表现自然威力的美和伟大, 它的真正价值在于反衬人们在与自然力进行艰苦卓绝的抗争中, 最终征服和掌握其所表现出的伟大力量, 在卫国战争中所向无敌的英雄气概, 从而反映出盛唐时代中华民族的雄大魄力。
“瀚海阑干百丈冰 , 愁云惨淡万里凝”, 赏阅雪景的美好心境很快就变成了对难以抗拒的自然力的着意刻画 : 浩瀚的沙漠浓云密布, 冰天雪地。放眼望去根本分辨不清哪是天哪是地, 大有“黑云压城城欲摧”之势, 给人一种苍凉厚重的感觉。夸张的笔墨, 互文的手法, “愁”、“惨”又语带双关, 既点明了送别的环境, 又使我们体味到了离愁别绪。“天犹如此, 人何以堪”?
正是在这阴云密布、寒入肌骨的氛围中响起了音乐声, 诗歌自然由咏雪转向送别。“中军置酒饮归客, 胡琴琵琶与羌笛”, 中军置办酒宴, 饯别归客, 自然少不了音乐。“胡琴”、“琵琶”与“羌笛”三种乐器并举, 而不谈音乐本身, 借代手法告诉读者, 入目的全是胡器, 入耳的尽是胡音,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于离别之外另有一番滋味, “越鸟巢南, 狐死首丘”, 更何况诗人是一个家中还有老母妻儿的活生生的人。描写音乐堪称武侠小说中的“重、拙、大”之至高境界。
“纷纷暮雪下辕门 , 风掣红旗冻不翻”, 送客至辕门 , 时已黄昏, 看到的除了矗立在军营中那面醒目的大红旗外, 就全是飘飘扬扬的大雪和白茫茫的一片雪漠, 给人一种清冷死寂的感觉。唯一能给人带来一丝亮色、一点暖意的, 就是那冰天雪地中的一面红旗, 但它却在吹折白草的劲风中硬硬地垂落着丝毫也不能翻动。可想而知, 旗帜上的冰凌是何等厚重, 塞外的天气是何等酷寒。雪中之红更构成凄美的情调。朋友却要在这样的冰雪天地中连夜赶路, “长路关山何时尽”, 朋友能平安到家吗? 绵绵情思正如那茫茫白雪一样, 言有尽而意无穷。但诗人毕竟是豪放不羁、意气勃发的盛唐人的杰出代表, 他以盛唐人特有的豪壮气概, 在冰天雪地的离愁别绪中寄激情和热烈于玉砌世界一点红中, 在凄冷境界中加入了一点暖意, 使送别的愁苦中蕴含一丝喜悦, 真可谓妙手回春。
“轮台东门送君去 , 去时雪满天山路”, 尽管依依难舍 , 但“送君千里 , 终需一别”, 然而大雪封山 , 朋友旅途会顺利吗 ? 惜别中暗含着对朋友的隐忧和关照之情, 不言情而情深义重。
“峰回路转不见君 , 雪上空留马行处”, 在辽阔的背景中峰回路转, 朋友已消失在视线之外, 而诗人仍然呆呆地凝望着面前留下的一串串马蹄印, 若有所思, 若有所失。他在想些什么呢? 有可能是为朋友“长路关山何时尽”而担忧, 也有可能是为自己“路漫漫其修远兮”的漂泊无定、归期未卜而感慨, 也许是为送别友人后“相见时难别亦难”而惆怅, 也许是念叨着家中“母老家贫子幼”的艰辛, 还有可能是怨恨“春风不度玉门关”的瘠苦。悠悠情思正如那一头乱发一样, “剪不断, 理还乱”这句与李太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有异曲同工之妙, 言有尽而意无穷, 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总之, 此诗咏雪中送别, 感怀中咏雪, 把塞外的雪景描绘得壮美俊丽, 同时抒发了因送友进京而产生的无限愁情, 苍茫边塞雪野雄浑的背景又使诗作不失旷达和豪迈。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
[2]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
[3]盛唐边塞诗选.西北师大胡大浚主编.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设计 篇3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唐代著名诗人岑参的代表作,写于他第二次出塞阶段。诗人以敏锐观察力和浪漫奔放的笔调,描绘了祖国西北边塞的壮丽景色、军营送别的热烈场面,表现了诗人的爱国热情以及战友之间的真挚友谊。作为初中阶段为数不多的边塞诗,《白雪歌》值得我们细读。
1、丰富的内容
诗歌开篇,作者即通过北风猛、飘雪早、结冰厚、愁云多等景象表现了天气的酷寒,又大笔描绘了壮丽的雪景,表现了奇特的异域风光;在寒冷的天气下,“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细节描写折射出戍边生活的艰苦;“胡琴琵琶与羌笛”,那繁弦急管的场面,又让我们感受到军营中别样的欢乐;“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遥望朋友的背影,在山回路转中渐行渐远,只留下深深浅浅的马蹄印……言有尽而意无穷,诗人心绪惹人遐思。
可以说,作者既大笔勾连了壮阔的雪景,又细笔描绘了酷寒的军营生活;既渲染了热烈的宴饮,又刻画了依依的惜别,诗歌内容异常丰富。
2、丰厚的结构
我们可以用两种方法来分析这首诗的结构:
一是从内容的角度,将诗歌分为两个部分,即咏雪和送别。前十句绘雪景,后八句抒别情。所写的雪景,为送别作了很好的铺垫,营造了氛围。
二是从空间转化的角度,我们不难发现作者的视角在不断地变化。具体表现在:外——内——外——内——外,这五次镜头的转化,由远及近,又由近及远;由地面写到空中,又由空中写到地面,立体地表现了边塞的奇景和诗人复杂的感情。
3、丰盈的情感
岑参所处时代,正值大唐盛世,国家的强盛自然给人一种昂扬向上的力量。诗人有理想、有追求,热爱生活,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因此,在这首诗里,我们既感受到诗人送别友人那淡淡的惆怅,更能感受到他将绵长的思乡情与戍边卫国的苦乐观统一起来,体现出一种积极向上、昂扬奋发的精神,这就是“大唐气象”。因此:
虽然天气奇寒,但诗人的心是热的,所以他眼里的雪景奇美;虽然戍边奇苦,但将士们的信念异常坚定,所以他们的宴饮奇欢;虽然道路奇曲,但那凝望的眼睛折射出的情义奇深;也正因为如此,在这样的背景下的送别,才哀而不伤,多了几分雄浑的色彩。
4、丰美的手法
美在用词凝练。例如“胡天八月即飞雪”,“飞”,有气势,写活了大雪纷纷扬扬、白茫茫一片的壮美景象。
美在比喻新奇。在作者的想象中,那晶莹剔透的雪花变成了暗香盈袖的梨花,塞外茫茫的大雪与芬芳灿烂的江南春色产生了美妙的连接。这样新奇的比喻,穿越了时空,使人几乎忘记了奇寒,从内心生发出一种温暖,与作者一道沉浸在审美的愉悦中。
美在愁乐烘托。“百丈冰”、“万里凝”用了夸张的手法,突出了天气寒冷之至。环境是严酷的,但是,战地自有战地的欢乐。在主帅的帐营中摆开筵席,开怀畅饮,且歌且舞。“胡琴”“琵琶”“羌笛”这些乐器出现在送行的酒宴上,为此次的饯别增添了异域风情,渲染了欢腾的气氛,为诗歌增添了豪壮的色彩。
美在色彩映衬。“风掣红旗冻不翻”,冻结在空中的鲜艳旗帜,在白雪中显得十分绚丽。这旗帜在寒风中毫不动摇、威武不屈的形象,正是将士的象征。一白一红,相互映衬,画面生动,色彩鲜明。
美在留白艺术。诗歌的结尾没有直接抒情,而是通过无声的画面来表现。那渐行渐远的背影,那凝望背影的眼神,无不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给人留下无限的遐想。
二.教学过程
(一)诵读导入
1.师: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背几首古诗。老师起头,同学们接着背。
“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从军行》)
“黄河远上白云间……”(王之涣《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王翰《凉州词》)
2.师:这三首诗都是边塞诗、七言绝句。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也是一首边塞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其中的“歌”就是这首诗的体裁,叫做“歌行体”。
边塞诗是唐代诗歌的重要题材,以边塞军旅生活为主要内容,描写奇异的塞外风光、反映戍边的艰辛,抒发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豪情,基调昂扬,体裁兼善。
(设计意图:经典名作的教学需要充分的铺垫,让学生有一定的感知以后,再进入文本的学习。因此上课伊始,教师带领学生背诵边塞诗,介绍相关的知识,目的就是为下面的学习活动预热,埋下伏笔。)
(二)学习活动一:美读
1.美在准确
师:请同学们注意下列词语的读音(PPT 出示)
即飞雪(jí) 散入珠帘(sàn) 锦衾(qīn)薄(bó) 冷难着(zhuó) 掣(chè)
2.美在急缓
师:对于一首七言古诗,我们常常采用2/2/3的节奏来朗读。在这首诗中,有些句子我们可以采用4/3的节奏来读。比如前4句,描写的景象比较突然,让人惊叹,我们就可以这样读(师范读):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但是,结尾四句,镜头越拉越远,路也悠悠,情也悠悠,我们就可以读得舒缓一些、甚至一字一顿,余味悠长(师范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3.美在抑扬
师:我们再来尝试一下。前四句,我们把“折”、“雪”、“来”、“开”读得明亮一些,昂扬一些(即升调)。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比较一下: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幕”、“薄”、“控”、“着”读得短促一些,压抑一些(即降调)。
(设计意图:诗歌教学离不开朗读。在这个教学环节,教师给学生以一定的方法指导,带领学生感受诗歌的节奏美、抑扬美、轻重美,进而初步体会诗歌的层次美、情感美。在诵读中,将学生带到文本,引入意境,进入初步的赏析中去。)
(三)学习活动二:畅想
1.师:下面我们把视线转向注释,各读各的。看看有没有不理解的?
锦衾:锦缎做的被子。(强调“裘”和“衾”都是形声字,上下结构,下面都是“衣”字。)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强调此句互文见义)
2.师:大家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两句诗,说一说你脑海中浮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
(鼓励学生调动五官,深入体会,让描述更丰富一些。)
示例:
读了“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这句诗,我仿佛看到天色渐渐暗了下来,雪还在“簌簌”下着,帐篷外,已是一片白茫茫的世界,只见那冻结在空中的鲜艳旗帜,在白雪中显得十分绚丽,好像戍边的战士坚守着岗位一样。
(设计意图:在这个教学环节有两个活动:疏义——正面理解诗歌的字词句意;描述画面——侧面解读诗歌的内容。尤其是后者,引导学生调动感官充分想象,打开学生的思维,并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学习活动三:细品
1.师:这首诗中有两个千古名句,大家猜猜是哪两句?
明确:“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2.师生共同赏析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的留白之妙
(教师讲析)
诗是抒情的,但这里没有直接的抒情,诗人的匠心是用无声的画面来提示不可直观的感情。通过马蹄的印痕,传达了诗人心绪中微妙的、难以察觉的波澜,给人留下无限的遐想。这种创作手法我们称之为“留白”。
留白,雅称“余玉”,是一种美妙的文学艺术,可以营造出很强的空间感,赋予广袤深远的意境,给人留下更多的想象余地,使抒情更加含蓄深沉。
这种手法在古诗中,是比较常见的,如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所以,我们欣赏诗词,看是其一,想象和感受“所看”背后的意境,方可体味其中的韵味。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比喻之妙
师:这是一个新奇的比喻,诗人以“春风”使梨花盛开,比拟“北风”使雪花飞舞,描绘了一幅壮丽的雪景图,给人以美的享受。那么,这个比喻究竟妙在何处呢?
妙在时空的突破——雪花是冬天的景象,梨花是春天的景物,两者在时间上距离较远;同时,塞外的雪景和江南的春景在空间上也有距离,这样连接取得了“陌生化”的效果。
妙在心灵的发现——一般的梨花,是陆续开放的,有一个过程,而诗中的梨花,则是突然的“忽如一夜春风来”,让人眼前一亮。这是一种惊异的发现,是心灵和感官为之一新的感觉。
妙在浪漫的色彩——梨花盛开的景象,花团锦簇,压枝欲低,与雪压冬林的景象极为神似。“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美意境,不仅给人以视觉的美感,而且似有清香扑鼻,颇具浪漫色彩。
妙在春意盎然的意境——创设了梨花满树、春意盎然的意境,以春暖显奇寒,几乎使人忘记奇寒而内心感到喜悦与温暖。
妙在昂扬乐观的精神——严酷的自然环境中透出了诗人高昂的乐观主义精神,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能表现出这种化苦为乐、积极向上的乐观情怀,才能写出这样的千古名句。
(设计意图:品析,是诗歌教学的着力之处。本环节引导学生重点品味了两个千古名句,并通过一定的背景介绍,感受诗人昂扬的精神和丰富的情感,使学生对诗歌有更深入的理解。最后在朗读中结束,留下回味的空间。)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反思 篇4
下面我分两点谈一下我对这堂课的反思:
1、适时联读能深化对文本的理解
最后一联“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因为它表现的`充满惆怅的情感而让一位学生喜欢上了而在开始品读不久便被提了出来,这个在预设中本是置于最后的想予以情感的深化的,但很快又有第二个学生抓住这句,这时觉得不能不进行深入品析了,于是,就顺势引导对“空”字进行品析,这“空”字在这里很见精神。字为“空”,感情却是满溢的,就像齐白石虾画的留白艺术,除了对友人的不舍之外,还有满腔的乡思,无限惆怅。在这里,我又引导学生联读,也就是结合学过不久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之“空”来加深品味。当时教学《酬》诗时,我让学生自由朗读,然后提出不理解的字词句,这看似空泛、不着边际的问题,引来了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怀旧空吟闻笛赋”的“空”如何理解?“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这一联所抒之情无限怅惘,无限感慨,而“空”字更添这无限之感,其味咀嚼不尽,领会这“空”字神韵,也便把握了这一联,进而把握作者写作此诗的情感。不过当时并没让对“空”字进行具体解释,但此番进行联读时,发现当时提问的学生,对这个“空”字在各自诗句中相应的解释都把握的很到位,两个地方的“空”字,字面意思是不一样的,但情感却是相通的。充分的品析之后,这两句的朗读指导也就水到渠成了,学生读得很有韵味。
2、要不拘预设,动态生成
“品奇”这个主问题的设置比较开放,虽然预设归结为三点,天气奇寒,雪景奇丽,感情奇深,但在预设的时候我也并没想到就引导学生按部就班地逐点下来,而是任其随意品读。但实际的课堂下来,我又觉得,当学生讲出其中一个方面的时候,还是就这方面引导都讲了,再引导另一方面为好,这样可以让学生有一个更清晰的感知。
在赏读结束后的归结时,一些点还强化提一下的,比如岑诗特点“奇”的具体化:丰富的想象,新奇的比喻,合理的夸张。这几点,在赏析的过程中,学生其实都提到过,这时只需我稍加明晰化便可以让学生做到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结合起来。再比如诗歌非常突出的情景交融的特点,在品析“愁云惨淡万里凝”的时候,学生曾提到移情于景,我只用由此生发,再联系其他句子稍作引导相信学生也能强烈地感受到这点。
还有就是诵读,不够。诗歌教学,诵读肯定是很重要的,其实不独是诗歌,很多语文课,诵读都是重要的。但是我也发现,很多的评课者在对一堂课进行评价的时候,我们经常性听到的一句话就是,朗读不够,你语文课,怎么可以不朗读呢?但是评价归评价,实际的课堂,我们总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分析,这样那样的任务要完成而缩减朗读。但我仍希望,经过赏读之后,在透彻理解诗意后,能出现精彩的朗读。本堂课最后的诵读,是我预设中的高潮部分,但又觉学生的情感没被完全调动,及至朗读力度、气势不够,也或者是我的设计有欠缺,本来是想男女生呼应式朗读能带来一种音韵节奏上的美感,却在客观上造成朗读主体力量的减弱。
想象中有理想的课堂模式,但却无法将之具象化。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实录 篇5
学生浏览熟悉网页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古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之前让大家通过网页中的“课前预习”部分进行预习,大家都完成了吗?
生:完成了——
师:很好,在预习的基础上进行课文学习,我们就可以对这首诗有比较全面的认识,有更深刻的理解。首先我们来看看课题,有没有同学能从中发现这首诗有哪些特点?
生1:是在描写雪天场景的。
师:哦,也就是“咏雪”,对吧?
生2:我从“送”“归”两个字看出这是一首送别诗。
师:好,你真敏锐。从题目中我们不难发现,《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一首融合了“咏雪”、“送别”两个主题的边塞诗。
从初一至今,大家学过不少“咏雪”或“送别”的诗,能否举例说说你所学过的“咏雪”、“送别”诗中都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生1:高适的《别董大》,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祝福。
生2:柳宗元的《江雪》,他把自己比喻为渔翁,表现出一种独立寒江的傲慢。
师:傲慢这个词用得不够好,我想把它换成清高自诩是不是更贴切些呢?
生3:李白的《赠汪伦》,从“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看出李白与汪伦之间深挚的友情。
师:两人的感情真比桃花潭水更加宽广、深厚啊!
还有同学举例的吗?我想问问大家有没有读过《沁园春•雪》?其中“江山如此多娇”“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些诗句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生:歌颂祖国大好河山。
师:…… 很好!
从刚才同学们的举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歌传达出的诗人不同的思想情感。今天我们学习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希望大家能用心走进诗歌的字里行间,体会作者是如何歌咏白雪,如何抒写朋友间的送别的。
二、内容理解
学生大声自由朗读课文
师:同学们的读书声渐渐小了,看来大家都已经读完了课文,现在就让我们带着饱满的热情走进课文吧。
岑参作为唐代最突出的边塞诗人,他的突出特点就是“好奇”,杜甫曾说“岑参兄弟皆好奇”(打出幻灯),他用好奇的眼睛来观察这个世界,他用好奇的心灵来感悟这个世界,并把它们化作涓涓文字流淌在笔端,这样,我们透过他绮丽的文字就可以读到边塞那奇异的风光和异域的情调了。请大家打开书再读课文,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把文中有关奇情奇景的描写找出来,并用短语“ 奇 ”加以概括。我想提请大家注意,这里的“奇”既有奇特又有特别的意思。例如某某人奇高,前面是名词,表明对象,后面用形容词补充说明。现在就请大家抓紧时间开始,看看哪位同学找得多,找得快,概括得准确、恰当。
学生思考讨论,圈点勾画,教师巡视并参与学生讨论。
师:刚才大家的讨论非常热烈,现在我们就进行交流,希望大家能畅所欲言,展现自己的才华。
生1:从“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中,我看出了雪的威力奇大。
师:怎么卡出来的,请解释一下。
生1:雪把红旗冻得动不了了,所以说雪的威力奇大。
师:的确如此,按常理,红旗是随风飘扬的,可这里红旗却凝结不动,可见雪的威力之大。她很细心,概括得好,发现得妙。
生2:从“胡天八月即飞雪”看出胡天奇冷。
师:八月是什么季节?
生:夏季。
师:在许多地方,八月还是烈日炎炎,可胡天已是雪花纷飞了,可见其天气的寒冷,八月飞雪,的确很奇特。
生3:从“瀚海阑千百丈冰”看出瀚海奇阔。
师:是啊,不单是阔,还是一派冰封千里的浩瀚景象呢。
生4:从“千树万树梨花开”看出梨花其繁。
师:梨花?
生:是雪花!
师:写雪花的什么?作者把雪花比喻成梨花是一番怎样的风貌?
生:有百草丰茂的感觉。
师:百草丰茂往往在什么季节?
生:春天。
师:用花团锦簇的梨花来比喻压枝欲低的梨花,写出了雪花的什么特点?想想该怎么概括?
生4:雪花奇美。
师:笑,你很聪明,反映得很快嘛。
生5:作者想象奇丰富。
师:何以见得?
生6:把雪花想象成梨花。
师:是啊!作者把雪花想象成梨花,就使阴冷的天空突然增加了亮色,寒冷的天气突然变得温暖,盎然的春天瞬间绽放枝头。想象何其丰富、神气。
生7:胡天奇冷。
师:解释一下。
生7:从“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可以看出。
师:这一句是互文见义。大家知道什么是“互文”吗?就是一个句子拆分为两个,翻译时把它还原成一个句子。这里的将军、都户应放在一起来翻译。即“将军都户角弓不得控,铁衣冷难着”。这一句的确写出了边塞天气的严冷。过去是“一生能掰五雕弧”的将士,现在是“角弓不得控”,过去是“金甲夜不脱”,现在是“铁衣冷难着”,可见天气冷到了如此地步。
生8:“愁云惨淡万里凝”看出愁云奇多。
师:“凝”怎么理解?
生:凝结,凝重
师:可见云很厚重。那云与雪有什么关系?
生:雪压得云很低。
师:雪凝结得又厚又密,云便更显得凝重了。这里,我们可以用一个短语来形容这个景象——“彤云奇密”。
师:以上诗句不着一个雪字,却处处能见到雪的身影,感受到雪的威力。这就是作者讴歌的飞雪的`精神,这就是作者对雪的赞美。同学们对“奇”的分析多集中在前面的内容,有没有人从后面的四句读出什么?
生1:从“去时雪满天山路”可见雪奇多。
师:胡天上下一白,都笼罩在茫茫的白雪中,雪真的又多又密。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古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教学设计及反思
2.古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方案
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教学方案
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设计案例
5.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反思
6.《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设计分享
7.古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教学反思范文
8.《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参考教案
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教案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此诗。
2、品味语言,体味诗歌情味。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1、背诵此诗。
2、品味语言,体味诗歌情味。
【教学方法】
情境感染法、诵读品味法、合作交流法、层次背诵法等。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欣赏雪景(大屏显示),学生谈谈感受。导出岑参的咏雪之作,简介作者有关知识(大屏显示)。
二、朗读感知
1、听配乐朗诵。
要求:学生听准字音,根据自己情况在书上标注。
2、学生自读诗,读准字音与节奏。(有问题可向他人求教,合作解决。)
3、强调字音(大屏显示),学生齐读。
4、学生集体朗诵全诗,检查掌握情况。
5、思考:本诗写了哪两方面内容?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明确:咏雪,表达了诗人对边塞雪景的`赞叹之情;送别,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离别的依依不舍和惆怅之情。(大屏显示:咏雪
送别)
三、品味欣赏
1、分别指名(推荐)学生朗诵“咏雪”和“送别”两部分内容,要求读出感情。(诵读──自评──他评──再读)
2、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字词或诗句,说说好在哪里。
引导学生着重体会以下几处: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C、风掣红旗冻不翻。
3、听录音跟读,进一步体会感情和语言妙处。
四、背诵积累
1、背诵名句。
2、把握层次,竞背全诗。(大屏显示全诗层次图)
3、(可放课下)搜集积累有关“咏雪”和“送别”的诗文,继续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能力。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设计 篇7
1、“归”......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什么叫“饮归客”?
什么叫“归客”?
点拨......
“客”从何来?“归”往何方?
这个归处,于诗人意味着什么?
(长安的方向,对于客来说是一种归,
那么对于诗人呢,是否也是心之所归)
不归之人,对于归客会有怎样的托付?
(点点滴滴,从上下文找到依据;
比如“愁、惨”的“凝”而不散;
比如“八月飞雪”的生机的短暂;
比如“不得控”、“冷难着”的呆不住;
比如文末几句话。似乎都意味着什么)
2、“送”......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什么叫作“送君去”?(送你离开,千里之外)
为何称“君”?这是种怎样的关系?
怎样送“君”?再读诗歌最后两句。
(酒送、乐送、诗送、目送、雪送,都是人送)
用自己的话,描述最后分别的情景。
这是一次“目送”......
雪满天山路,彼此不能分辨,背影也渐渐依稀模糊;
但我尚能看见。可是,当你走远、山路回转的时候,
我却再也看不到你的身影了……
上路上、雪地里,留下一行深深浅浅的印迹。
“空”留马行处......
什么叫“空”?(不止“只”那么简单)
“空”字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空闹闹)
点拨......
吊诡的一段文字,一些词语两次出现:
君君......去去......雪雪......山山......路路
(反复读;连词成话;体会情思)
小结:
对友的不舍,对家的惦念,对于朝廷的殷切期待,
以及身居边塞的孤寂之感,都让诗的内涵超越了送别本身。
3、“白雪”......
八月的飞雪是什么,
仅仅是自然风光么?
(再读全诗感受)
小结:
是边塞的风光,
是送别的背景,
更是始终相伴的复杂心绪。
这些心绪......
在营帐里润湿,
在乐音里温热,
在铠衣下冷却,
在天空中凝结,
在荒漠里纵横,
在烈风中狂舞,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设计范文 篇8
长春汽车产业开发区第十三小学
庄颖
春夏秋冬
[板块导学]: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春夏秋冬这一版块五首古诗中的一首。这组课文选择的古诗都是写景抒情诗,把春夏秋冬四季之景与诗人的情感融于一体。
本板块在呈现方式上是以单元主题组织教学内容的,使之成为一个互相联系的有机体。那么,备课、钻研教材的时候,一定要胸中有全局。要注意把握同组教材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内容,注意内容之间的关系。学习这一版块要让学生学会诵读,在诵读中感悟诗情,体会诗意。在学习本板块重点培养学生朗读方面的能力,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地使用教材,随时挖掘和利用身边的语文课程资源,丰富语文教学的内容与形式,拓宽语文教学的渠道。
10-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教材分析]:
1.文本解读: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作者是岑参(715—770),南阳(今河南南阳)人。他是唐代“边塞诗派”的著名诗人。他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岑参曾两度出塞,在新疆前后呆了六年,对军旅生活和边地风光有着切身的体会。岑参早年的诗以风华绮丽见长。由于后来历参戎幕,往来边陲,风格为之大变。其诗洋溢着积极乐观的思想。
“白雪歌”即“白雪之歌”,“送武判官归京”点明本诗是雪中送别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岑参的代表作之一,他用歌行体写出了西北风雪的奇寒,抒发了雪中送客的深挚友情。
诗起首四句写野外雪景。“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写边塞风狂雪早。“卷”“折”从正面、侧面描写狂风怒号,遍地肃杀的景象。“即”写作惊奇之情。“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此为千古传诵的咏雪佳句。以梨花喻雪十分新奇,读之眼前立刻浮现一幅春风送暖,梨花盛开的美景。同学们读到这首诗的时候,眼前一定会浮现出自己能感触到的画面或场景,一定会与岑参一路同行„„ 2.教学价值:
本课教材作为这一板块的第四课,除让学生识字、有感情读文、背诵,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感受作者独特的情感和乐观的生活态度。诗人送别朋友归京,本是让人难以割舍的离愁别绪,但作者知道:“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今日一别,明年开春定会重逢。既是这样,为什么不能好好地为即将到来的春天高歌呢!诗人岑参苦景乐写,别开生面,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乐观的生活态度,无怪后人对这两句诗偏爱不已。
学习古诗,重在吟诵。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借助背景图,观察插图中人物的表情,想象诗句的意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本课可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反复吟诵,读中想象,体会诗的韵律和意境。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
运用已有的识字经验自主识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2.过程和方法:学习古诗过程中随文识字。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作者独特的情感和乐观的生活态度。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
2、收集描写雪的其他古诗。
3、多媒体课件。
[教学思路]:
本课识字过程应采用随文识字的方式,10个生字在教学时音、形、义各有侧重,切不可平均使用力量,在读时解决音的难点,在读诗时分散识字,把生字从文中提出来,学生运用已有经验的识记,再放回诗中特有的语言环境中去理解,真正做到在语言环境中识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背诵古诗《 春晓》《夏日》《山行》。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描写冬之景的古诗。揭示课题,板书: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认读课题中的生字“送、官、归”,说说识记方法。“武、判”识读(能认识即可,在练读词语中多见面几次,就会识记。)3 .介绍作者:这首诗是唐朝诗人岑参写的,他的诗多描写边塞风光和军旅生活。
二、观察图画,范读课文。1 .出示插图。.范读课文,渲染情境。
三、自学课文(教师巡回并指导)1 .在语境中整体认读。
通读古诗,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圈画出不认识或觉得容易读错的字。同桌之间互相交流一下,全班再交流。(注意“折、即”的读音).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认读生字。(学生自主认读,多种方法识字。)
“折”是会意字,甲骨文的“折”字右边是斧子(斤),左边是断开的“木”,表示树木被大斧砍断的情形。本义是折断,引申为弯曲、曲折,进一步引申为屈服。
也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识字:古----月----胡;女----口-----如;木----对----树;利----木----梨 .了解古诗内容,有感情朗读。
(老师用优美的语言渲染情境,解释古诗。)北风卷动,地面的沙尘吹折了枯草,胡地到了八月就白雪纷飞了。雪花飞舞,就像一夜之间吹起了春风,千树万树的梨花盛开了一样。
教师用自己的感情朗读来感染学生,感动学生,为学生提供可资借鉴和模仿的“声音形象”。
情境一:“白雪皑皑,北风呼啸,如果你看到了这样的一幅场景,你有什么感受?如果让你读出文章的前两句,你该怎么读呢?”
情境一:“好朋友要远行,但不久的将来你们还会重逢,此时你心情是沉重的还是忧中有喜?古诗的后两句就带有这样的感情,你该怎么表现呢?”
教师范读,个别读,男女生交替读,小组领读„„ 4.诵读积累,要求当堂熟读背诵。
四、指导写字
可采取五步指导法:
第一步:看,一看字形,二看范字。第二步:描。第三步:写。第四步:评。第五步:改。
“送”字中的“关”的最后一笔是点,“如”在虚宫格呈现的形状为左梯形。“女”要写得伸展,“口”要写得小些。“梨”的下半部分“木”字的横要写得长一些,托住“利”。“树”中间的“又”写得小一点,捺要变点。
五、课后练习。
六、扩展。(积累边塞诗)出赛[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凉州词(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凉州词【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七、板书设计: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 岑参
雪景 奇寒 奇美 高歌 乐 观
[相关资料]:
1、岑参原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2、图片
3、生字小字谜 :
Sòng 送
关上走之车,它把礼来赠。
Guān 官
宝盖之下两口生,看着像弓不是弓;
左边一竖连两口,古时坐在衙门中。guī 归
一竖一长撇,山字横着写;
莫到山倒了,人回它迎接。
zhé 折
接一半,断一半,连接起来还是断。
hú 胡
月夜怀古。
rú 如
女子开口,符合要求。
shù 树
(1)又到村中。
(2)这边说有权,那边说当然。
lí 梨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反思 篇9
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抓取边塞奇特的景象去感悟诗歌语言美、意境美;通过对诗句多层次的品读来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反复朗读,理解诗歌的内容;通过研读品析,体会诗人情感,激发个体感悟。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发挥想象,培养学生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情趣。
【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经过中学三个学期的学习,已经能够借助工具书,结合课文诸事弄懂诗歌大意了,而且也比较熟练的掌握了自我探究、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绝大部分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诗人情感的领会应该可以通过反复朗读、拓展探究的方式顺利完成。课堂上发挥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研究性学习,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支持下不仅能清晰准确地呈现教学内容,更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以使学生获得更为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重点难点】
教学重难点:在品读中把握关键字句,体会诗人深沉的送友之情。
【教学过程】
【导入】
复习导入
自古以来,离别一直是诗人们吟咏的主题,我们学过哪些送别诗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唐代诗人岑参,走入他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起去感受这位边塞诗人的离愁别绪。
【讲授】
知人论世,了解作者及作品
“白雪歌”即“白雪之歌”,“送武判官归京”点明本诗是(雪中)送别诗。判官,官名,节度使一类官员的僚属。这首诗是岑参第二次到西北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时写的。武某可能是其前任。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一首七言古体诗。诗题中的“歌”表明这首诗的体裁是古诗中的“歌行”体(如杜甫《兵车行》、《丽人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岑参中年两度出塞,因为这一特殊的生活经历,使他很擅长写边塞诗。他的诗以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苦的乐观精神为基本特征。他的诗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宏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形式丰富多样,尤其擅长于写七言歌行。
其诗与高适(《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无人不识君。”)齐名,并称“高岑”。
【活动】
反复诵读,赏析全诗
【教学总结】
在教授本课时,我依然是以读作为课堂的主线,通过反复的诵读,培养学生的感受文本的能力;通过反复诵读,引导学生领悟诗歌意境,理解作者思想内涵。课上的每一个环节中,学生都乐于说出自己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我再点拨下重点诗句进一步加深理解,以让学生对这些重要的名句加以积累整理。语文的课堂上琅琅的书声固然重要,但是个人还是觉得必要时也要有静静的思考、静静的想象,所以课上我也留了些时间让孩子们安静的想。想诗歌的意境,想象诗中描绘的一幅幅奇异美丽的画面,体会诗中所传达出的深厚情义,学生把想象的这些在组内交流,形成一段完整的话并写下来。这样课堂上有动有静,各种能力都能得到培养。
★ 识字教学设计
★ 识字写字教学设计
★ 体育公开课教学设计
★ 雨后公开课教学设计
★ 《孔雀东南飞》公开课教学设计
★ 醉翁亭记公开课教学设计
★ 公开课《老王》教学设计
★ 《师说》公开课教学设计
★ 《社戏》公开课教学设计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 篇10
一、导入
??有人说,朋友是冬日里温暖的火炉;是疲惫时可以倚靠的肩膀;是一口可以给你甘甜的深井……有了朋友,我们心灵的天空更高远;有了朋友,我们人生路上的步伐更坚定;有了朋友,我们生命中的某些时刻显得更刻骨铭心。不是吗?我们与朋友分别的那一瞬至今仍历历在目。今天我们就来和身在西北边塞的岑参一道送送他的朋友,重温那难忘的一幕。
??二、初读感知
??1.正字音。
??折 散 裘 衾 角 着 羌 掣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朗读 篇11
②珠帘:以珠子穿缀成的挂帘。罗幕:丝织帐幕。这句说雪花飞进珠帘,沾湿罗幕。
③锦衾(jīn)薄:盖了华美的织锦被子还觉得薄。形容天气很冷。
④角弓:饰有兽角的弓。控:拉开。这句说因为太冷,将军都拉不开弓了。
⑤着:穿上。
⑥瀚海:大沙漠。这句说大沙漠里到处都结着很厚的冰。
⑦胡琴等都是当时西域地区兄弟民族的乐器。这句说在饮酒时奏起了乐曲。
⑧辕门:军营的大门,临时用车辕架成,故称。
⑨冻不翻:旗被风往一个方向吹,给人以冻住之感。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篇12
赏析:
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岑参边塞诗的代表作,作于他第二次出塞阶段。此时,他很受安西节度使封常青的器重,他的大多数边塞诗成于这一时期。岑参在这首诗中,以诗人的敏锐观察力和浪漫奔放的笔调,描绘了祖国西北边塞的壮丽景色,以及边塞军营送别归京使臣的热烈场面,表现了诗人和边防将士的爱国热情,以及他们对战友的真挚感情。
全诗以一天雪景的变化为线索,记叙送别归京使臣的过程,文思开阔,结构缜密。共分三个部分。
前八句为第一部分,描写早晨起来看到的奇丽雪景和感受到的突如其来的奇寒。友人即将登上归京之途,挂在枝头的积雪,在诗人的眼中变成一夜盛开的梨花,和美丽的春天一起到来。前面四句主要写景色的奇丽。“即”、“忽如”等词形象、准确地表现了早晨起来突然看到雪景时的神情。经过一夜,大地银装素裹,焕然一新。接着四句写雪后严寒。视线从帐外逐渐转入帐内。风停了,雪不大,因此飞雪仿佛在悠闲地飘散着,进入珠帘,打湿了军帐。诗人选取居住、睡眠、穿衣、拉弓等日常活动来表现寒冷,如同选取早晨观雪表现奇异一样是很恰当的。虽然天气寒冷,但将士却毫无怨言。而且“不得控”,天气寒冷也会训练,还在拉弓练兵。表面写寒冷,实际是用冷来反衬将士内心的热,更表现出将士们乐观的战斗情绪。
中间四句为第二部分,描绘白天雪景的雄伟壮阔和饯别宴会的盛况。“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用浪漫夸张的手法,描绘雪中天地的整体形象,反衬下文的欢乐场面,体现将士们歌舞的积极意义。“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笔墨不多,却表现了送别的热烈与隆重。在主帅的中军摆开筵席,倾其所有地搬来各种乐器,且歌且舞,开怀畅饮,这宴会一直持续到暮色来临。第一部分内在的热情,在这里迸发倾泄出来,达到了欢乐的顶点。
最后六句为第三部分,写傍晚送别友人踏上归途。“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归客在暮色中迎着纷飞的大雪步出帐幕,冻结在空中的鲜艳旗帜,在白雪中显得绚丽。旗帜在寒风中毫不动摇、威武不屈的形象是将士的象征。这两句一动一静,一白一红,相互映衬,画面生动,色彩鲜明。“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虽然雪越下越大,送行的人千叮万嘱,不肯回去。“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用平淡质朴的语言表现了将士们对战友的真挚感情,字字传神,含蓄隽永。这一部分描写了对友人惜别之情,也表现了边塞将士的豪迈精神。
这首诗,以奇丽多变的雪景,纵横矫健的笔力,开阖自如的结构,抑扬顿挫的韵律,准确、鲜明、生动地制造出奇中有丽、丽中奇的美好意境,不仅写得声色宜,张弛有致,而且刚柔相同,急缓相济,是一乎不可多得的边塞佳作。全诗不断变换着白雪画面,化景为情,慷慨悲壮,浑然雄劲。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和因友人返京而产生的惆怅之情。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反思】推荐阅读: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教案06-17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课堂教学实录08-13
原文《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0-12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解析07-04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原文鉴赏07-24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注释及赏析05-24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阅读答案09-22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课文译文11-23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原文及翻译赏析11-16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阅读训练及答案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