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协议

2024-12-16

污水处理协议(共8篇)

污水处理协议 篇1

污水处理协议

南京红山水处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方)

(以下简称乙方)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华人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以及省、市有关环境保护条例、办法,努力将环境保护工作落到实处,完成节能减排工作任务,经甲、乙双方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一、甲方同意接纳乙方预处理后达到三级排放标准的污水约吨/年。(三级排放标准见附件),但根据乙方要求,需增加废污水排放浓度,甲方同意接纳乙方排放污水水质浓度COD约2000ml/l,水量每季度约20立方米左右,乙方如需增加污水排放总量时,必须提前向甲方办理手续。

二、甲方确保污水处理管网及污水处理设备的正常运行,污水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通过长江管网排入长江。

三、甲方有权会合有关部门对乙方进行不定期的污水采样,不定期的检查上水、循环水、污水排放系统、雨水系统的运转状况,确保各系统运转正常。甲方污水处理系统如发生故障同乙方沟通,乙方必须采取相关措施,暂停向甲方送水,直至甲方恢复处理系统。

四、运输方式:由甲方用槽车或桶装运送污水到甲方进行处理。

五、乙方应在收到甲方废水处理发票后一周内付清处理费,污水处理单价为600元/立方米。(污水处理费=污水处理单价*处理量)

六、乙方如发生污水超标,应立即将超标污水排入污水应急事故

池,不得将超标污水直接送甲方,如因将超标污水送甲方所造成的一切后果,均由乙方承担。

七、本协议经甲乙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未尽事宜双方再行协商。

八、本协议一式四份,甲、乙双方各执二份。

甲方盖章

代表签字

日期乙方盖章代表签字日期

污水处理协议 篇2

配电网作为输电环节和用电环节的转换枢纽, 在整个电网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我们的配电网管理系统是以自动化配电设备为基础, 应用计算机、自动控制、电子以及通信等技术对配电网进行在线和离线的智能化监控与管理, 使配电网运行更加安全、可靠、高效和优质。配电网自动化终端完成配电网的各种远方监测和控制, 用于采集、监测和控制配电网的各种实时、准实时信息。根据监控对象不同分为馈线终端 (FTU) 、配电变压器终端 (TTU) 、开闭所终端 (DTU) 。

馈线自动化 (FA) 指馈电线路的故障检测、定位、故障隔离及正常线路的恢复供电, 包括架空、电缆线路的馈线自动化和开闭所的故障处理, 主要通过配电网智能终端来实现。

1 传统馈线处理的方式

传统的馈线处理方式主要包括配电网主站集中式管理、配电管理子站区域性管理以及当地重合闸。以下简要说明: (1) 配电网主站集中式管理。系统由安装在馈线开关处的终端装置DTU/FTU、配网通信子站、配网通信网及主站4部分组成。故障发生后, 主站根据DTU/FTU上送的信息进行故障定位, 隔离故障点并恢复非故障区段的供电。整个故障处理过程包含子站收集终端数据、子站转发数据至主站, 主站启动故障定位-故障隔离, 进行过负荷校验, 计算网损, 确定最佳恢复供电方案, 此种方式由于通信环节较多, 所以用时较长。 (2) 管理型子站区域性管理。配网管理型子站具有对所辖区域的故障管理功能, 当所辖区域发生故障时, 不依赖主站, 依据所辖区域的配电线路拓扑, 就地完成故障线路的隔离。整个故障处理的自动化动作主要是子站故障定位时间约1 s、子站执行故障隔离时间约2~6 s、主站收到子站执行隔离成功报文, 启动故障恢复流程, 共用时4~5 s。 (3) 当地重合闸。终端装置与重合断路器配合, 组成具有控制和保护功能的自动开关设备, 能够完成故障 (包括短路故障和小电流接地故障) 的检测与保护, 与FTU柱上开关终端装置配合, 按照预定的顺序自动进行开断和重合操作, 排除瞬时故障、隔离永久故障点, 最大限度地减少故障停电时间和停电范围。随着用户对配电网供电可靠性要求的提高, 配网自动化系统需要在供电线路故障及时处理、非故障区域快速恢复供电方面作出努力。

2 GOOSE协议的引入

国际电工委员会 (IEC) 制定的《IEC61850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标准》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得到了广泛应用, 随着其技术的逐渐成熟和广泛应用, 其技术和方法逐渐推广至变电站自动化以外的其他领域。我们将其引入到馈线自动化技术领域中。

GOOSE协议作为IEC61850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出发点是功能的分布式实现, 它以高速地P2P (Peer-to-Peer) 通信为基础, 替代了传统智能电子设备 (IED) 之间硬接线的通信方式, 为逻辑节点之间的通信提供了快速且高效可靠的方法。任一IED与其他IED通过以太网相联, 可以为订阅方接收数据, 也可以为发布方向其他IED提供数据。

GOOSE是一种实时应用, 主要传送间隔闭锁信号和实时跳闸信号。根据IEC61850标准的规定, GOOSE信号的通信延迟应小于4 ms。IEC61850实现GOOSE实时性采取的手段包括:IEC61850标准针对变电站所有功能定义了比较详尽的逻辑节点和数据对象, 并提供了完整的描述数据对象模型的方法和面向对象的服务。这些抽象的通信服务、通信对象及参数通过特殊通信服务映射 (SCSM) 可映射到底层应用程序, 其映射一般遵循MMS+TCP/IP+ISO/IEC8802.3模式, 而GOOSE模型的报文传输映射实现比较特殊:应用层专门定义了协议数据单元PDU (Protocol Data Unit) , 经过表示层编码后, 不经TCP/IP协议, 直接映射到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 即传输层和网络层均空。这种映射方式的目的是避免通信堆栈造成传输延迟, 从而保证报文传输、处理的快速性。基于GOOSE协议的实时性特征, 将它推广应用到馈线自动化领域, 从而达到快速馈线处理的目的。

3 GOOSE协议建模及快速FA功能的实现

3.1 智能配电网终端硬件构成

设备采用COLDFIRE硬件开发平台, 硬件平台主要由系统电源模块、MMI板、主控板、GPRS模块及无线微功耗模块等组成。主板预留了这些模块的接口, 同时主板直接完成三遥功能, 无需其他的完成独立功能的遥测、遥控、遥信等功能插件。图1为其部分硬件结构图。

3.2 故障检测逻辑

要实现智能终端的馈线故障自动化处理, 首先需要设备能够通过实时监测配电线路, 检测线路所处故障状态。线路故障可分为以下几种状态: (1) 正常态:检出正常的电压和电流。 (2) 失压/失流态:检出失压或失流。 (3) 涌流态:当装置在失压/失流态检出到过流, 则判断为励磁涌流, 延时确认后判为过流故障。是否屏蔽励磁涌流可通过控制字设定。 (4) 过流态:检出过流故障。 (5) 故障跳闸态:变电站出口或开关本体故障后跳闸。 (6) 重合闭锁态:变电站出口或开关本体一次重合闸失败后闭锁。

当装置检测到相应的信息故障后, 会相应地发出跳、合闸指令或者作出相应的动作指令或是向其上一级上报信息。图2为故障检测逻辑状态转换图。

3.3 Vx Works系统GOOSE协议栈的实现

为保证快速FA处理的实时性, 采用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Vx Works实现系统应用功能支撑。VxWorks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航天等实时性要求强的领域, 支持多任务、中断、任务抢占式调度等机制, 具备强大的网络功能。响应速度快、实时性强、可靠性高, 适合电力系统的应用。可以保证实时任务的快速响应, 以满足继电保护可靠性和快速性的要求。为达到在Vxworks系统上应用GOOSE报文来传递开关消息的要求, 需要在VxWorks系统平台上对GOOSE协议进行建模。GOOSE协议栈图如图3所示。

图3指明了GOOSE的通信协议栈:应用层制定的协议数据单元PDU, 经过表示层编码后, 不再经过TCP/IP标准协议的编码, 直接映射到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

GOOSE为了保证通信的实时性, 采用了数据链路层直接传输报文。VxWorks网络协议栈 (图4) 基于开放系统互连 (OSI) 模型, 但在数据链路层上增加了一个多路转换接口 (MUX) , 以屏蔽不同网卡设备的差异性, 协议统一调用发送函数进行数据发送, 而此发送函数再调用具体网卡设备的发送函数。应用程序默认通过套接字和TCP/IP协议栈访问MUX, GOOSE应用不通过成熟的TCP/IP协议栈, 而是直接由应用层访问MUX, 实现从数据链路层将GOOSE协议数据传输给应用层程序。因而在MUX层绑定网络协议类型处理函数时需要对GOOSE协议进行绑定。

MUX本身并不处理报文, 只是对报文进行转发, 即向上为各高层协议提供统一的数据接口、屏蔽底层的具体实现;向下与数据链路层上的多个增强型网络驱动 (END) 连接, 目的是使底层驱动与高层协议保持独立。

由于快速报文服务直接由应用层访问MUX, 故MUX上设计了一个快速通信接口 (FCI) 。在此FCI为应用提供了6个访问MUX的接口函数, 同时为MUX提供回调函数中进行数据拷贝和简单分析后以信号量的方式通知应用。

3.4 基于GOOSE技术对等通信机制的快速FA方案

基于GOOSE技术的对等通信机制的FA模式是利用GOOSE广播报文方式在终端装置之间建立对等通信, 进行高速数据交换, 从而快速实现区域FA处理。且为了实现过程层GOOSE报文对优先级的需求, 要求终端通信交换机支持IEEE802.1P和IEEE802.Q协议, 服务质量 (QoS) (优先级) 、虚拟局域网 (VLAN) 的支持功能是其必要条件, 平均失效间隔时间 (MTBF) 也是其选择的重要指标。

架空线FA示意图如图5所示。假设馈线开关K1/K2/K3/K4为4个相邻的馈线开关设备, 其对应的终端装置FTU1/FTU2/FTU3/FTU4启动基于GOOSE技术的对等通信机制的FA模式。终端装置FTU采用光纤以太网对等通信, 相互实时数据交换, 实现配电环网快速自愈。当环网发生故障时, 各相邻FTU通过光纤以太网快速相互交换信息, 在300 ms内自动切除故障区段, 非故障区段供电恢复时间小于2 s。

假设变电站保护均为0 s速断保护, 配置有ts=500 ms的一次重合闸, K1、K2、K3、K4均为线路上负荷开关。

当相间故障发生后, 此时CB1速断跳闸, 线路失电, FTU检测到故障的终端会主动与其左右相邻的终端装置进行对等通信, 询问故障信息状态, 当通信主动方终端收到前侧 (电源侧) 相邻终端的故障上报信息, 而未收到后侧相邻终端故障上报信息时, 其认为故障点在其后侧, 启动隔离处理过程。

举例来说, 常规状态下K1、K2、K3为闭合状态, K4为分状态。假设故障发生在K2与K3之间, 当终端装置FTU2主动与其相邻开关上的终端装置进行对等通讯时, 召唤FTU1和FTU3的故障信息, 由于FTU1、FTU2检测到故障而FTU3没有检测到故障, FTU2判断故障点在其后侧, FTU2跳开自身开关, 同时FTU2向FTU3发送跳闸信息, FTU3接收到信息后跳开, 完成故障定位、隔离。故障点成功隔离之后FTU2向FTU4发送合闸信息, K4与K3之间由CB2恢复供电, CB1在N秒后进行一次重合闸, 此时故障点已经隔离成功, CB1重合成功, CB1与K1和K1与K2之间由CB1供电, 至此故障恢复完成。

按此方式进行的故障定位, 我们的时间指标可控制在:故障判断过程<35 ms (终端启动时间) ;故障定位及隔离处理过程<200 ms (含开关动作时间100 ms) 。故障切除后, 能保证CB1一次重合闸的成功。

4 配电网自动化发展方向

未来配电网技术的发展, 除了应保证供电质量, 迅速确定故障点, 及时处理故障, 恢复线路送电和降低网损外, 还应不断提高用户的用电实时在线评判。

由于配电网采集和监控的信息要比调度能量管理系统大得多, 而且由于设备或原始设计的缺陷, 通过配电远方终端单元采集的实时数据量和控制量一般不到全部配网数据总量的10%。所以, 应该依靠故障投诉管理、负荷管理、电量计费和用电营业管理等子系统收集的信息进一步弥补实时信息的不足, 即加强与其他系统的数据共享, 包括实时的、历史的参数和相关数据。

参考文献

[1]王文松.馈线自动化实现模式综述[J].西藏科技, 2011 (3)

案例解读就业协议的处理 篇3

案情简介

上海东方有限公司(工商注册在上海)为东方股份有限公司(工商注册在广东佛山)的全资子公司,两者是两个独立法人。2009年5月,东方股份有限公司、小张及其就读的交通大学共同签订毕业研究生就业协议,约定:东方股份有限公司同意录用小张;小张愿意到东方股份有限公司就业;交通大学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负责将小张列入就业建议计划并予派遣。任何一方不得违约,否则承担违约责任。东方股份有限公司指派小张至上海东方有限公司工作。

2009年7月,小张与上海东方有限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合同期限自2009年9月至2012年9月。2010年11月,小张提出辞职,向上海东方有限公司交纳了20,260元,由东方股份有限公司盖章出具了收据。此后,小张申请劳动仲裁,要求上海东方有限公司返还违约金,仲裁委员会裁决对小张的请求不予支持。

经过一审、二审,最后小张的请求得到了中院的支持。(以上名称皆化名)

案例分析

其实本案的争议焦点还是集中在大学生毕业就业协议的法律性质,这个法律性质的甄别也最终决定了为什么小张的诉讼请求得到了支持。

一、就业协议书和劳动合同法律性质的区别

小张首先签订的是大学生毕业就业协议,该文件是国家教育部统一印制的,其全称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该协议第一段开始处,就载明其主旨为“维护国家就业计划的严肃性,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三方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在此时,小张签订就业协议时仍然是一名在校的大学应届毕业生(即将毕业的硕士),并不能成为劳动合同法意义上的劳动者适格主体,该就业协议只能被视为一般的民事协议,受民法通则和合同法调整。

而小张此后与上海东方有限公司签订的则是典型的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签订的、反映双方劳动权利义务关系的书面合同。劳动合同法开篇出处就规定了,其主要法律原则是“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可以看出,两者在立法的起点处,就存在很大区别,就业协议是中立的,只是明确企业学校和毕业生三者的权利义务,并不会倾向于保护毕业生一方,而劳动合同不是中立的,它是倾斜的,倾向于保护劳动者的。小张分别签订两份法律文件的原因是,小张在分别签订两份契约时的身份不同。在签订毕业生就业协议时,小张不需缴纳社会保险。当小张在东方股份有限公司工作期间又与上海东方有限公司签订劳动合同时,其已是一名加入国家社会保险体系的劳动者。

二、违约金规定的区别

在上文中我们分析了,毕业生就业协议受合同法调整,而《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第一款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这说明,民法通则允许当事人在合同中自由约定违约金,没有做出限制性规定。而《劳动合同法》中对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签订的劳动合同中是否能够约定违约金做出了明确规定,没有给用人单位较多的自由。《劳动合同法》在第二十五条劳动合同中违约金的约定有明确的规定,即“除本法第二十二条和第二十三条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即违约金只适用于两种情形,其他任何情况下用人单位都不可以和劳动者在订立违约金的法律条款,否则即使制定了也是无效条款:第一种是违反培训协议约定的;第二种是违反保守商业秘密和知识产权的,主要体现在竞业限制方面的约定。

三、本案的法律分析。

本案中有个明显的时间点,即小张受到东方股份指派到上海东方有限公司工作并与该公司正式签订了劳动合同。在最后小张离职的时候,有个细节也很重要,即违约金的收据是由东方股份开具的,即是东方股份有限公司收取小张的违约金的,故本案实际上是处理小张与东方股份有限公司之间的违约金纠纷。

既然小张与东方股份有限公司之间的纠纷,是基于毕业生就业协议而产生的。根据前面我们的分析,毕业就业协议是一般的民事协议而非劳动合同,所以本案的审理应当适用《合同法》而非《劳动法》。

在本案实际审理过程中,劳动仲裁委员会将本案认定为劳动合同纠纷为案由立案并依照《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对本案进行处理,是错误的。正确地做法,劳动仲裁委员会应裁定不予受理。

因此,其实小张与东方股份毕业生就业协议因小张与上海东方有限公司建立的正式劳动关系而早已全部履行完毕了,小张也不再可能有违约的可能性,故东方股份有限公司以就业协议中的约定要求不返还违约金的诉请不能得到支持。

法条链接

《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减少。

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

《劳动合同法》 第二十二条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

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服务期的,不影响按照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提高劳动者在服务期期间的劳动报酬。

第二十三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

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污水处理协议 篇4

本协议示范文本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建设部《关于加快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进程的意见》(建城[XX]272号)、《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26号)和《关于加强市政公用事业监管的意见》(建城[XX]154号)编制。

本协议示范文本主要用于污水处理特许经营项目,如bot(建设-运营-移交),tot(转让经营权)等形式。其它形式如股权转让等可参照本示范文本。

本协议示范文本作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等实施污水处理特许经营过程中签订特许经营协议的示范性文件。鉴于项目的具体情况各有不同,各地在参照使用本协议示范文本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对本示范文本的相应条款加以细化和补充。

本协议的所有附件应由项目执行机构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

目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术语定义

第1条 术语定义

1.1 术语定义

1.2 其它

第三章 特许经营权

第2条 特许经营权

2.1 特许经营权

2.2 特许经营期

第3条 声明和条件

3.1 甲方的声明

3.2 乙方的声明

3.3 履约保函(bot形式适用)

3.4 融资完成3.5 甲方的权利和义务

3.6 乙方的权利和义务

第四章 项目建设(bot形式适用)

第4条 土地使用

4.l 土地使用权

4.2 对使用土地的限制

第5条 设计

5.1 设计要求

5.2 审阅设计标准和技术规范

5.3 施工图设计

5.4 甲方的责任

第6条 建设

6.1 乙方的主要义务

6.2 甲方的主要义务

6.3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6.4 项目进度计划

6.5 进度报告

6.6 甲方的监督和检查

6.7 不可免除

6.8 交付图纸和技术资料

6.9 对考古、地质及历史物品的保护

第7条 竣工

7.1 项目设施竣工验收

7.2 环保验收

7.3 开始商业运营

第五章 项目的运营与维护

第8条 运营与维护

8.1 运营和维护的基本原则

8.2 污水处理范围

8.3 甲方的主要责任

8.4 乙方的主要责任

8.5 维护保函

8.6 运行与维护手册

8.7 水样的采集和储存

8.8 水量的计量

8.9 暂停服务

8.10 环境保护

8.11 未履行维护的处理

8.12 甲方进入污水处理项目设施现场

第9条 污水处理服务费

9.1 污水处理服务费

9.2 污水处理服务费单价调整

9.3 污水处理服务费的支付

9.4 污水进水水质超标

9.5 更改出水排放标准

9.6 出水不符合排放标准的违约金

9.7 处理水量不足违约金

第六章 项目设施的移交(bot、tot形式适用)

第10条 特许经营期期满时污水处理项目设施的移交

10.1 移交委员会

10.2 移交范围

10.3 最后恢复性大修和性能测试

10.4 备品备件

10.5 保证期

10.6 承包商保证的转让

10.7 移交效力

10.8 维护保函的解除

10.9 风险转移

第七章 双方的一般权利和义务

第11条 甲方和乙方共同的一般权利和义务

11.1 不可抗力

11.2 保密

11.3 合作义务,预先警告义务

第12条 甲方的一般义务

12.1 不干预

12.2 不当兑取保证金

第13条 乙方的一般义务

13.1 股权转让的限制

13.2 遵守适用法律

13.3 劳动安全标准

13.4 项目文件的协调

13.5 税金、关税及收费

13.6 对承包商和其雇员及代理人的责任

13.7 知识产权的赔偿处理

第14条 保险

第八章 违约赔偿

第15条 违约赔偿

15.1 赔偿

15.2 减轻损失的措施

15.3 部分由于受损害方造成的损失

15.4 对间接损失不负责任

第九章 终止、变更和转让

第16条 终止

16.1 甲方的终止

16.2 乙方的终止

16.3 终止意向通知和终止通知

16.4 终止的一般后果

16.5 终止后的补偿

16.6 终止后的移交

第17条 变更和转让

17.1 甲方的变更

17.2 乙方的转让

第十章 解释和争议的解决

第18条 解释规则

18.1 修改

18.2 可分割性

第19条 争议的解决

19.1 双方友好协商解决

19.2 仲裁

19.3 争议解决期间的履行

19.4 继续有效

第十一章 其它

第20条 其他条款

20.1 通知

20.2 附件目录

20.3 不弃权

20.4 合同文字

20.5 生效日期

第一章 总则

为加强城市污水处理行业管理,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的要求实施城市污水处理特许经营,维护污水处理企业的合法权益,根据__________________(根据项目具体情况,简单介绍本协议签署的目的、原则和法律依据),经中华人民共和国(以下简称“中国”)______________省(自治区)_______市(县)人民政府授权,本协议由_______市(县)_______(部门)(被授权人)(下称“甲方”),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被授权代表:_______,职务:_______;与______________(下称“乙方”),注册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注册号:______________,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职务:_________,国籍:_______。于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日在中国______________省(自治区)______________市(县)签署。

鉴于:

(1)______________人民政府决定以特许经营的方式实施_______污水处理项目(以下简称“项目”)。该项目已于______年____月_______ 日获得_______省_______(市、县)人民政府或有关部门的批准(批文见附件9);

(2)______________(甲方)于_______年_______月至_______ 年_______ 月对_______项目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公共利益优先的原则,经过______________,确定由______________(乙方)承担本项目。

双方在此达成如下条款:

第二章 术语定义

第1条 术语定义

1.1 术语定义

在本协议中,下述术语具有下列含义:(以术语的拼音字母排序)

“项目”或“污水处理项目”

指_____污水处理项目,处理能力为每日___立方米,地址为_______。

“本协议”

指甲方与乙方之间签订的本特许经营协议,包括附件1至附件16,以及日后可能签订的任何本特许经营协议之补充修改协议和附件,上述每一文件均被视为并入本协议。

“污水处理单价”

指处理每立方米污水的价格。

“运营年”

指运营期内任一公历期间,但第一个运营年的开始应自开始商业运营日开始,最后一个运营年的结束应在特许经营期的最后一日结束。

“运营月”

指运营期内任一个公历月期间,但第一个运营月的开始应在开始商业运营日开始,最后一个运营月的结束应在特许经营期的最后一日结束。

“运营日”

指运营期内每日从00:00时开始至同日24:00时结束的二十四小时期间。

“移交日”

指特许经营期结束后的第一个工作日,或经双方书面同意的移交项目设施的其它日期。

“政府部门”

指(a)中国国务院及其下属的部、委、局、署、行,中国的任何立法、司法或军事当局,或具有中央政府行政管理功能的其它行政实体;

(b)本项目所在区域的任何地方立法、行政、司法部门。

“最终竣工日”

指根据第7.1条款颁发或视为颁发最终完工通知之日

1.2 其它

在本协议中:

(a)“元”指“人民币元”,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

(b)除本协议上下文另有规定外,“一方”或“各方”应为本协议的一方或各方;本协议、或融资文件的各方均包括其它各自的继任者和获准的受让人;

(c)所指的日、星期、月、和年均指公历的日、星期、月、和年;

(d)除上下文另有规定,“包括”一词在任何时候应被视为与“但不限于”连用;

(e)所指的合同是指有关的合同和合同附件,并且在任何情况下均指对该合同不时所作的补充或修改;

(f)所指的“维护”应始终解释为包括修理和更新,除非上下文另有规定。

第三章 特许经营权

第2条 特许经营权

2.1 特许经营权

甲方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授予乙方的、在特许经营期内独家的权利,以使乙方进行_______(融资、建设、运营和维护)项目设施并取得污水处理服务费。

乙方的特许经营权在整个特许经营期内始终持续有效。

在特许经营期内,非经甲方同意,并仅限于本项目的融资担保所需,乙方不得擅自就本特许经营权及相关权益向任何第三方进行转让、出租、质押或其它任何处置。

2.2 特许经营期

除非依据本协议进行延长或第16条而终止,特许经营期应为_______年,自本协议生效之日起计算。

第3条 声明和条件

3.1 甲方的声明

甲方在此向乙方声明,在生效日期:

(1)甲方已获_______市人民政府授权管理本项目,有权签署本协议,并可以履行其在本协议项下的各项义务;

(2)甲方已经获得本协议附件9列出的应在生效日期前获得的所有批准;

(3)如果甲方在此所作的声明被证实在作出时存在实质方面的不属实,并且该等不属实声明严重影响本协议项下的污水处理项目的顺利进行,乙方有权终止本协议。

3.2 乙方的声明

乙方在此向甲方声明,在生效日期:

(1)乙方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正式成立的合法机构,具有签署和履行本协议、其它项目合同和融资文件的法人资格和权利;

(2)乙方已经获得本协议附件9列出的应在生效日期前获得的所有批准;

(3)乙方应确保在特许经营期内的任何时候,在项目中的投资股本金数额高于或等于届时项目投资额的百分之三十(30%);

(4)如果乙方在此所作的声明被证实在作出时存在实质方面的不属实,并且该等不属实声明严重影响本协议项下的污水处理项目的顺利进行,甲方有权终止本协议。

3.3 履约保函(bot形式适用)

(1)生效日期后_______个工作日内,乙方应向甲方提交按照附件10的格式出具的履约保函。履约保函的金额为人民币_______万元。以保证乙方履行本协议项下有关设计和建设的义务。

(2)履约保函的有效期为自生效日期起至最终竣工日后的一年届满之日,或乙方按第8.5条的规定提交维护保函的日期。上述较迟的一个日期到期时,甲方应解除履约保函,同时甲方在收到履约保函后_______个工作日内,应解除投标保函。

3.4 融资完成乙方应确保于生效日期后_______个工作日内实现融资完成,在融资完成后_______个工作日内向甲方书面确认融资完成,并交付所有签署的融资文件的复印件,以及甲方可能合理要求的表明融资完成已实现的其它证明文件。

3.5 甲方的权利和义务

(1)授予乙方特许经营权。

(2)根据本协议的规定按时向乙方支付污水处理服务费。

(3)在特许经营期内,协助乙方办理有关政府部门要求的各种与本项目有关的批准和保持批准有效。

(4)对乙方污水处理特许经营过程实施监管,包括产品和服务质量,项目经营状况和安全防范措施,以及协助相关部门核算和监控企业成本等。

(5)甲方本着尊重社会公众的知情权,鼓励公众参与监督的原则,有权及时将产品和服务质量检查、监测、评估结果和整改情况以适当的方式向社会公布。并受理公众对乙方的投诉,并进行核实处理。

(6)遇紧急情况,在可能严重影响公众利益的情况下,可依法对乙方进行临时接管。

3.6 乙方的权利和义务

(1)乙方在特许经营期内享有特许经营权;

(2)根据本协议的规定,乙方应在特许经营期内自行承担费用、责任和风险,负责进行项目的_______(融资、建设,以及项目设施的运营与维护);

(3)按照本协议规定的方式取得污水处理服务费。

(4)接受政府部门的行业监管。服从社会公共利益,履行对社会公益性事业所应尽的义务和服务。

第四章 项目建设(bot形式适用)

第4条 土地使用

4.1 土地使用权

甲方应在本协议生效后,以_______(视项目具体情况而定)形式向乙方提供污水处理项目用地的土地使用权(以下简称“土地使用权”),并确保乙方在特许经营期内独占性地使用土地。

4.2 对使用土地的限制

无甲方事先书面同意,乙方不得将第4.1条污水处理项目土地用于项目之外的其它任何目的。

第5条 设计

5.1 设计要求

乙方应按附件4规定的技术规范和要求以及适用法律法规进行本项目设施的初步设计工作,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及审批程序,自行承担或选择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本项目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并承担相应费用。

乙方应对由于乙方原因造成的本项目设计中的任何缺陷负责,甲方未对设计文件提出异议不应被视为对本协议项下其权利的放弃,或以任何方式解除乙方在本协议项下的义务,唯有第5.4条规定的情况除外。

5.2 审阅设计标准和技术规范

乙方已审阅过附件4规定的设计标准和技术规范。对设计文件中的任何错误、不一致、不明确或遗漏应在下一阶段工作中提出并给予纠正,否则造成的后果和一切费用应由乙方承担。

5.3 施工图设计

乙方应根据批准的初步设计和附件4中列明的设计标准和技术规范进行施工图设计,并提供给甲方及具有审查资质的专门机构进行建设前审查。如果在施工图设计中需要对初步设计进行重大变更则应提出变更理由。有内容变更的施工图设计,必需经甲方批准方可以据此施工。如申报后日内甲方未书面拒绝,视为甲方同意该施工图的内容变更。

5.4 甲方的责任

只有在下列情况下,甲方应对设计中的错误负责:

(a)乙方认为甲方批复中部分内容错误,并书面通知甲方,在通知发出后_______日内甲方没有对该错误进行纠正;

(b)甲方在收到乙方有关错误的通知后,书面答复乙方按照原设计行事。

第6条 建设

6.1 乙方的主要义务

乙方应依照所有适用法律法规和建设程序以及本协议的要求,负责本项目设施的建设工程,并承担建设工程中应承担的费用和风险,包括:

(a)在本协议规定的开工日期或之前,开始工程建设,在本协议规定的竣工日期或之前竣工;

(b)进行施工前准备,及时提供所有必要的施工设施;

(c)根据适用法律法规和基本建设程序、批准的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所有适用的施工标准和规范及本协议的其它要求,自行承担或选择有相应资质的承包商进行项目施工建设。在施工工程中安装的所有设备必须是全新的,使用的所有材料必须经检验是合格的;

(d)按照适用法律法规选择有相应资质的监理公司进行项目建设施工的全过程监理,并承担相应费用;

(e)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乙方在签署、取得或完成各种合同、审批等文件后,应于_______个工作日内将相应的有关项目建设的文件之复印件报甲方备案;

(f)在工程建设完成后,按照本协议第6.8条的规定交付有关竣工图纸和技术资料。

6.2 甲方的主要义务

(a)在建设期内协助乙方办理有关政府部门所要求的批准和保持批准有效;

(b)给予属于甲方批准权限内的批准并保持批准有效。

6.3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在工程建设开始之前,乙方应根据附件6制定和执行工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计划,并在工程建设进度月报表中同时反映工程质量监控情况。

6.4 项目进度计划

6.4.1 项目计划

双方应根据附件6规定的进度计划履行其在本协议项下的建设义务。

如果出现下列情况,附件6规定的进度计划日期的最后期限将延长或修改。

(a)第11.1条所述的不可抗力事件;

(b)由于第6.9条所述的发现文物使工程建设的实施延误;

(c)由于甲方的违约而造成乙方的延误;

(d)由于乙方的违约而造成甲方的延误。

6.4.2 进度日期的延长

当第11.1条不可抗力事件发生后,一方应在实际发生延误的_______个工作日之内,向另一方提出书面的延期要求,并说明该延期是已采取所有合理的措施后所无法回避的延期。

收到延期要求的一方应积极同提出要求的一方就延期事项进行协商,并达成书面意见。如提出书面要求的一方在_______个工作日之内没有收到另一方对延期表示异议的书面意见,将被视为另一方对延期的要求已表示同意。

6.4.3 由于甲方的原因导致开始商业运营日的延误

如果由于甲方的违约造成开始商业运营日的任何延误,乙方应:

(a)提出附件6规定的进度计划日期作适当延长;

(b)有权获得延误的经济补偿,使乙方基本上恢复到该延误没有发生时相同的经济状况。其中经济补偿的金额为每日支付______元(注:与6.4.4条件等同);

(c)有权获得延长特许经营期,相应延长的特许经营期应不少于被延误的商业运营期。

6.4.4 乙方导致的竣工延误

如果因乙方的原因导致开始商业运营日的延误,则乙方应就发生的任何延误向甲方支付违约金。每延误一日,乙方应向甲方支付违约金额____元。甲方可以从履约保函中兑取,直至履约保函全部兑取完。如果履约保函累计被兑取完毕或者违约金金额累计达到履约保函金额,甲方有权立即发出终止意向通知书。

6.5 进度报告

乙方每月应向甲方提交工程建设进度月报,该月报应反映已完成的和在建的建设工程进度和质量、预计完成工程的时间,如果进度和质量发生问题,应提出挽回的措施和计划。

6.6 甲方的监督和检查

6.6.1 对建设工程的检查

甲方有权在不影响工程施工的前提下,检查乙方进度和项目的质量控制检验方法及结果,以确认工程建设符合本协议规定的进度和质量要求。乙方应派代表陪同检查,提供检查工作的必要条件,若检查工作中涉及专有资料的保密问题,应按11.2条保密条款执行。

6.6.2 不符合质量和安全要求

如果工程建设不符合本协议的质量或安全要求,甲方可以就此向乙方提出警告。如果乙方在甲方通知后的合理时间内不能或拒绝修正缺陷,甲方有权停止施工,责成乙方进行整改,直到安全得到保证、缺陷得到修补、质量得到控制方可恢复施工。停工造成的损失由乙方承担。

6.7 不可免除

不论甲方是否监督、检查建设工程的任何部分,都不应视为放弃其在本协议下的任何权利,也不能免除乙方在本协议下的任何义务。

6.8 交付图纸和技术资料

在竣工日之后_______个月内,乙方应向甲方提交下列资料:

(a)_______份项目设施的全套施工和竣工图纸、竣工验收记录;

(b)_______份所有设备技术资料和图纸的复印件(包括设备平面图、说明书、使用和维护手册、质量保证书、安装记录、测试记录、质量监督和验收记录);

(c)_______份,甲方合理要求的与项目有关的其它技术文件或资料。

6.9 对考古、地质及历史物品的保护

如果乙方在污水处理项目设施建设运营和维护过程中,发现考古文物、化石、古墓遗址、及具有考古学、地质学和历史意义的任何物品,乙方应及时通知甲方,并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如果上述发现导致建设工程的延误,应按第6.4.2条执行,或双方按照第6.4.3条款中(b)条款进行协商延长特许经营期或予以经济补偿。

第7条 竣工

7.1 项目设施竣工验收

乙方应至少提前_______个工作日向甲方发出竣工验收的书面通知。

甲方在接到通知后的_______日内派代表参加由乙方组织有关方面联合进行的竣工验收。如果甲方在收到通知后未参加竣工验收,则竣工验收可在甲方缺席的情况下按预定的时间进行,并将验收结果及时通报甲方。

如果竣工验收部分或全部不合格,甲方应在_______个工作日内书面通知乙方并陈述不合格理由。乙方应采取所有必要的改正措施补救不合格情况,并应至少提前_______个工作日向甲方发出书面通知,再次组织竣工验收。乙方应对因不合格而导致的费用增加和工期延误承担全部责任。

如果甲方在再次竣工验收结束后_______个工作日内未发出有关不合格的书面通知,并且验收结果已得到有关部门的认可,则视为项目设施竣工。

7.2 环保验收

乙方应在开始商业运营日之前,在合理日期内上报环保部门进行环保验收。

7.3 开始商业运营

(a)乙方通过环保部门或甲、乙双方认可的具有认证资格的第三方监测机构检测,且项目连续_______日出水水质满足污水处理出水质量标准,并接到环保部门发出的正式通过验收的通知后,应立即书面通知甲方,申请正式开始商业运营。

(b)甲方应自接到开始商业运营申请之日起_______个工作日内通知乙方是否同意开始商业运营,如不同意须同时陈述理由。如果不同意原因是由甲方造成的,甲方应在_______日内解决。如_______日内仍未能解决,甲方应及时通知乙方,乙方收到通知第_______日视为开始商业运营日。如甲方未于上述期限内发出同意或不同意的通知,视为同意乙方开始商业运营。乙方应将最终的开始商业运营日通知甲方。

(c)自开始商业运营日或视为开始商业运营日起,甲方有义务向乙方提供污水进水,并按照第9条规定支付污水处理服务费。

第五章 项目的运营与维护

第8条 运营与维护

8.1 运营和维护的基本原则

在整个运营期内,乙方应根据本协议的规定,自行承担费用(包括税费)和风险,管理、运营和维护污水处理设施。乙方应确保在整个运营期内,始终根据下列规定运营并维护污水处理项目设施:

(a)国家和地方现行的企业运行的有关法律法规,污水处理的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本项目有关批准文件的要求;

(b)附件6规定的质量保证、质量控制和安全生产的要求;

(c)运行维护手册以及污水处理项目内设备制造商提供的说明手册和指导。

乙方应确保污水处理项目设施始终处于良好营运状态并能够安全稳定地处理污水和污泥,使其达到排放标准,大气污染物和噪声满足环保要求。

8.2 污水处理范围

在特许经营期内,乙方应只对甲方收集的污水提供处理。未经甲方事先书面同意,不得接受任何第三方的污水进行处理。(污水处理项目自身产生的污水除外)。

8.3 甲方的主要责任

甲方应确保在整个特许经营期内,收集和输送污水至污水处理项目交付点,如期达到本协议规定的基本水量和进水水质,即每一个运营月内平均日污水量为_______m3和控制污水进水水质在附件1进水水质标准以内。

在整个特许运营期内,应督促乙方认真执行国家行业标准《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维护及其安全技术规程》、行业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的相关规定以及本协议规定的出水质量标准。

8.4 乙方的主要责任

从开始商业运营日起,乙方应连续接受和处理污水(除本协议另有规定外),将从接收点排入的进水经处理达到出水质量标准后,排放至交付点。

如果进水水量超过本协议规定的污水处理项目设计处理能力,乙方应及时通知甲方,同时提出拟采取的对超量污水进行处理的措施。通知发出_______个工作日内甲方没有表示意见,则被视为同意乙方的措施建议。

乙方应按适用法律法规和合理的商业标准以及谨慎运行惯例认真而有效地处理其业务与事务,按附件15向甲方提交反映其经营情况的财务报表,并保证其真实性。

乙方应建立健全水质检测和检验制度,按照国家或行业规定的检测项目、检测频次和有关标准、方法定期检测污水处理厂进水和出水等项目,做好各项检测分析资料和水质报表的汇总、归档。

乙方应对污水处理设施的状况及性能建立定期检修保养制度,对各项设施的图纸资料进行收集、归类和整理,完善公用设施信息化管理系统,保持水处理设施处于良好使用状态,并在甲方的要求下将设施运行情况报告给甲方。

乙方在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应充分考虑环境影响,维护生态环境。

乙方应建立完善安全生产制度和意外事故的应急机制,制定应急预案报甲方备案,并按要求定期进行应急预案演练;乙方应保障生产和服务的稳定和安全,防止事故发生。如出现重大意外事故,乙方应及时通报甲方,并尽最大人力、物力进行抢救,尽快恢复生产与服务;在事故影响期间,乙方应采取各种应急措施进行补救,尽量减少事故对公众的影响。

8.5 维护保函

8.5.1 维护保函的出具

在正式开始商业运营日之前,乙方应向甲方出具一份维护保函,其格式为甲方可接受的见索即付的银行保函,保函的金额为人民币_______万元。维护保函应至少每两年更新一次,作为其履行本协议项下污水处理项目设施维护义务及保证期义务的保证。分期提供保函时,下一期的保函必须在上一期保函结束前一个月提供,以确保保函的继续有效。最后一次保函有效期要持续到特许经营期结束后12个月。

8.5.2 恢复维护保函的数额

如果甲方在特许经营期内兑取维护保函项下的款项,乙方应确保在甲方兑取款项后的_______个月内将维护保函的金额恢复到人民币_______ 万元,并向甲方提供维护保函已恢复的证据。

8.5.3 维护的责任

甲方行使兑取维护保函项下款项的权利不损害甲方在本协议项下的其它权利,且不应解除乙方不履行维护污水处理项目设施的义务。

8.6 运行与维护手册

在开始商业运营之前,乙方应编制运行与维护手册。该手册应包括生产运行、日常维护、设备检修内容、程序和频率等,并在开始商业运营日之前报送甲方备查。

8.7 水样的采集和储存

(a)水样的采集和储存应满足附件4的相应要求;

(b)用于检测水质的进水水样和出水水样应分别在污水进水采样点和污水出水采样点采集;

甲方有权指定代表或委派监督员在任何时候对乙方的检测程序、仪器、设备和结果进行现场检查和检测。

甲方核实或抽查的结果与乙方自检结果不一致时,应以双方认可的有资质的第三方检测结果为准。聘请第三方检测的细则由甲乙双方另行约定。

8.8 水量的计量

8.8.1 乙方应按附件4明示的位置安装计量检测装置,计量污水处理厂的进水量及出水量。在开始商业运营日或双方约定的时间,双方应将所有安装的流量计设定一个基础读数,以确定每一流量计的原始值。出水流量由乙方在每月_______日抄表,以确定出水水量。水量以立方米计算。甲方有权随时核查流量计读数及乙方的抄表记录。如果甲乙双方就水量记录结果存在分歧,任何一方有权提请有资质的第三方进行检验确定。

8.8.2 乙方应使用符合要求的流量计连续测量、计算和记录在进水计量点提取的进水量和在出水计量点提取的出水量。包括瞬时流量和时、日、月、年的累计流量。

8.9 暂停服务

发生计划内暂停服务,乙方应于每年_______月_______日提交下一维护计划,其重大维护和更新内容上报甲方。甲方应在预计的计划内暂停服务开始之前给与书面答复或批准,乙方应尽最大努力使计划内暂停服务的影响降低到最小以使设施的处理能力在计划内暂停服务期间维持不少于_______%的设计处理能力。每一运营年计划内暂停服务不得多于_______天。计划内暂停服务期间甲方不承担基本水量义务。

若发生计划外暂停服务,乙方应立即通知甲方,解释其原因并尽最大努力在24小时内恢复正常服务。若因乙方原因计划外暂停服务超过_______小时,乙方应按9.7条款支付水量不足违约金。

8.10 环境保护

乙方应始终遵守有关公共卫生和安全的适用法律法规及本协议的规定。

乙方不应因项目设施的建设、运营和维护而造成污水处理厂场地和排水干管(如果有)土地(包括土壤、地下水或地表水及空气)或周围环境的污染。

乙方在项目设施的建设、运营和维护期间应采取一切合理措施来避免或尽量减少对项目设施周围建筑物和居民区的干扰。

但乙方对于以下任何一种情形不承担责任:(1)生效日期前已经存在的或潜在的;或者(2)因第三方的作为或不作为引起的;或者(3)甲方导致的环境污染及安全隐患。

8.11 未履行维护的处理

如果乙方违反其第8.4条项下污水处理项目设施维护的义务,甲方可就该违约向乙方发出通知,限期完成纠正性维护。乙方在接到上述通知后应对污水处理项目设施进行必要的纠正性维护。如乙方未在限期内进行纠正性维护,甲方有权依据附件11兑取维护保函项下款项对项目设施进行纠正性维护。

8.12 甲方进入污水处理项目设施现场

甲方及其代表应有权在任何时候进入污水处理项目设施,按照相关规定对污水处理项目设施的运营和维护进行监察,但甲方不得干涉、延误或干扰乙方履行其在本协议项下的义务。甲方有权要求乙方提交与生产、经营有关的报表、报告和资料,但应予保密,不得向任何第三人泄漏(政府相关管理机构行使行政职权的除外)。

第9条 污水处理服务费

9.1 污水处理服务费

在运营期内,甲方每月按污水处理项目当月处理后出水水量向乙方支付污水处理服务费。污水处理服务费包括以下两部分:

(a)甲方提供进入污水处理厂的污水量低于或等于基本水量时,乙方全部处理,污水处理服务费按污水处理单价_______元/立方米计费;污水处理服务费=污水处理单价×基本水量;

(b)甲方提供进入污水处理厂的污水量超过基本水量,且在项目设计处理能力范围之内时,乙方全部处理,除按(a)条规定计算污水处理服务费之外,超额部分的污水处理服务费=污水处理单价×超出基本水量的处理水量×_______%。

9.2 污水处理服务费单价调整

每年_______月乙方可根据能源、原材料、人员工资的变动以及由于政策法规的变更影响等因素,计算下一年的污水处理成本,若有必要可以向甲方提供污水处理服务费单价计算依据(人工费、药剂费、电价、物价指数等)和申请调整污水处理服务费单价的要求,甲方应履行必要的审核、审批程序并在_______个月内给予答复。

9.3 污水处理服务费的支付

乙方应在每个运营月结束后_______个工作日内按照计算的污水处理服务费金额向甲方开具账单或付款通知,并同时向甲方提供当月运营报告,包括处理水量、水质检测情况、设施运行状态等情况。甲方在收到账单_______日内支付无争议的污水处理服务费金额。如甲方对账单有争议,应在收到付款通知后_______日内通知乙方,甲乙双方就争议部分进行协商,也可提请有资质的第三方进行确定。如双方对检验结果均无异议,则甲方应依照第三方结果支付污水处理服务费。如甲乙双方未能协商解决,应依照第19条解决。

本协议项下任何逾期未付款项,应从到期应付之日起至收款方收到款项之日止按违约利率计息。

本协议项下的任何支付一律以人民币支付。

9.4 污水进水水质超标

如果污水进水水质超过本协议规定的标准致使乙方不能履行其在第8.4 条项下的义务,乙方应立即通知甲方,按下列方法处理:

如果由于甲方责任造成进水水质超标,甲方应向乙方给予适当补偿。

(a)如果污水处理项目有能力处理,则甲方应补偿因增加处理负荷所造成的成本增加部分;

(b)如果污水处理项目没有能力处理,并持续_______天,由甲乙双方共同协商处理办法,制订改造方案,经甲方同意后实施,改造费用应由甲方承担。在新的改造方案完成前,按本协议附件2的规定调整出水指标,并豁免由此造成乙方的出水水质超标的责任。

9.5 更改出水排放标准

因执行甲方要求改变的污水处理出水水质标准,造成运行成本的增加或资本性支出,乙方有权获得相应的补偿。

9.6 出水不符合排放标准的违约金

乙方出水不符合排放标准应按附件16向甲方支付违约金。但由于甲方原因造成出水水质不能达标时除外。

9.7 处理水量不足违约金

除非甲方的违约或不可抗力,乙方在设计处理能力之内未能对全部污水进行处理时,按未处理水量_______元/立方米交纳违约金。

第六章 项目设施的移交(bot、tot形式适用)

第10条 特许经营期期满时污水处理项目设施的移交

10.1 移交委员会

特许经营期结束_______个月前,由甲方和乙方各自派员组成移交委员会,具体负责和办理移交工作,甲乙双方代表人数应当相同。移交委员会主任委员由政府指派有关部门担任,组织必要的会议会谈并商定设施移交的详尽程序,确定移交仪式,最后将移交信息在省级报上刊登,向社会公告。

10.2 移交范围

在特许经营期结束当日即移交日,乙方应向甲方无偿移交:

(a)乙方对污水处理项目设施的所有权利和利益,包括:

(i)污水处理项目设施的建筑物和构筑物;

(ii)与污水处理项目设施使用相关的所有机械和设备;

(iii)第 10.4条要求的所有零备件和配件、化学药品以及其它动产;

(iv)运营和维护项目设施所要求的所有技术和技术诀窍、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包括以许可方式取得的);

(b)在用的各类管理章程和运营手册包括专有技术、生产档案、技术档案、文秘档案、图书资料、设计图纸、文件和其它资料,以使污水处理项目能平稳地正常地继续运营;

(c)土地使用权及与污水处理项目场地有关的其它权利;

这些资产在向甲方移交时应不存在任何留置权、债权、抵押、担保物权或任何种类的其它请求权。污水处理项目场地在移交日应不存在任何环境问题和环境遗留问题。

甲乙双方在办理移交工作的同时,应明确特许经营期结束后妥善安置原项目公司雇员的办法。

10.3 最后恢复性大修和性能测试

10.3.1 最后恢复性大修

(a)在移交日之前不早于_______个月,乙方应按照移交委员会商定的最后恢复性大修计划对污水处理项目设施进行大修,此大修必须于移交日_______个月之前完成。

(b)通过最后恢复性大修,乙方应确保污水处理厂关键设备的整体完好率达到_______%、其它设备的整体完好率达到_______%、污水处理厂厂内构筑物不存在重大破损。

(c)如果乙方不能根据上述要求进行最后恢复性大修或达到大修标准,甲方应有权兑取相应维护保函金额自行进行大修。在此情况下,应向乙方提供所发生的支出的详细记录。

10.3.2 性能测试

在移交日之前,移交委员会应进行污水处理项目设施的性能测试。乙方有责任使测试所得各项性能参数都能符合附件4技术规范的要求。如果所测参数仍有差距,甲方有权从维护保函中支取相应费用以修正上述缺陷。如果保函金额不足使用的,甲方承担费用以后有权向乙方追偿。

10.4 备品备件

10.4.1 在移交日,乙方应向甲方无偿移交按附件4技术规范要求的在_______个月期间污水处理项目设施正常运行需要的消耗性备件和事故抢修的零备件,并提交备件的详细清单。

10.4.2 乙方应向甲方提交生产、销售污水处理项目设施所需全部备品备件的厂商名单。

10.5 保证期

乙方应在移交日后 12 个月的保证期内,承担全厂设备和设施质量缺陷的保修责任(因接受移交的单位使用不当造成的损坏除外),乙方在收到该通知后,应尽快自费进行保修。

在紧急情况下,或乙方没有及时保修,甲方有权兑取维护保函的相应金额进行保修,但应将支出的情况告诉乙方。

10.6 承包商保证的转让

在移交时,乙方有义务将所有承包商、制造商和供应商提供的尚未期满的担保及保证在可转让的范围内分别无偿转让给甲方,并促成供应商以过去同样的优惠价格供应设备,在移交时,甲方有权选择是否接受合同延续和承担由此发生的一切责任。

10.7 移交效力

除10.5条规定以外,乙方在本协议项下的权利和义务随移交的完成而终止,甲方应接管污水处理项目的运营及享有污水处理项目的一切权利和义务。

10.8 维护保函的解除

甲方应在移交日起12个月后的_______个工作日内解除所有或届时未兑取完的维护保函的余额。

10.9 风险转移

甲方承担移交日后污水处理项目的全部或部分损失或损坏的风险,除非损失或损坏是由乙方的过错或违约所致。

第七章 双方的一般权利和义务

第11条 甲方和乙方共同的一般权利和义务

11.1 不可抗力

11.1.1 不可抗力

不可抗力是指在签订本协议时不能合理预见的、不能克服和不能避免的事件或情形。以满足上述条件为前提,不可抗力包括但不限于:

(1)雷电、地震、火山爆发、滑坡、水灾、暴雨、海啸、台风、龙卷风或旱灾;

(2)流行病、瘟疫爆发;

(3)战争行为、入侵、武装冲突或外敌行为、封锁或军事力量的使用,**或恐怖行为;

(4)全国性、地区性、城市性或行业性罢工;

(5)由于不能归因于甲乙方的原因引起的污水处理工程供电中断。

11.1.2 积极补救不可抗力的义务

(a)尽快向对方通告事件或情况的发生,对事件或情况的预计持续时间和其在本协议项下履行义务的可能影响作出估计;

(b)作出一切合理努力以继续履行其在本协议项下的义务;

(c)尽快采取行动纠正或补救造成免于履行义务的事件或情况;

(d)作出一切合理努力以减轻或限制对对方造成的损害;

(e)将其根据上述(b)(c)和(d)段采取的行动或行动计划定期通告对方,并在导致它免于履行义务的事件或情况不再存在时立即通知对方。

11.1.3 不可抗力的处理程序

不可抗力事件发生后,双方应本着诚信平等的原则,立即就此等不可抗力事件进行协商,(a)如果双方在_______日内达成一致意见,继续履行在本协议项下的义务,则甲方应按照附件12的规定向乙方进行补偿。

(b)如果双方不能够在上述_______日期限内达成一致意见,则任何一方可送达终止通知。

11.1.4 费用

发生不可抗力事件时,任一方必须各自承担由于不可抗力事件造成的支出和费用。乙方因不可抗力造成的损失,应由保险获得补偿,甲方可依不可抗力造成的时间损失给予延期并相应延长特许经营期。

11.1.5 不可抗力造成的终止

如果任何不可抗力事件阻止一方履行其义务的时间自该不可抗力发生日起连续超过_______个工作日,双方应协商继续履行本协议的条件和重新履行本协议的时间。如果自不可抗力发生后_______个工作日之内双方不能就继续履行的条件和时间达成一致意见,并且该不可抗力事件如果不能一致解决将会对项目的顺利进行造成实质性影响时,任何一方均可以按16.3条款书面通知另一方终止本协议。

11.2 保密

任何一方或其雇员、承包商、顾问或代理人获得的所有资料和文件(不论是财务、技术或其它方面,但不包括与项目进展有关的非敏感信息),如果尚未公布即应保密,未经另一方事先书面同意,在特许经营期期满之后的_______年期间不得向第三方透露或公开,但是法律要求的信息除外。本承诺在本协议终止后仍然有效。

11.3 合作义务,预先警告义务

双方应相互合作以达到本协议的目的,并应善意地行使和履行各自在本协议项下的权利和义务。在此前提下,双方同意:

(a)除本协议另有规定外,当一方要求取得另一方的同意时,被要求方应在10天或其它合理所需的时间内给予同意或批准,而不可以无理拒绝或迟延给予该等同意或批准;及

(b)如果任何一方获悉的任何事件或情形属于:

(1)经该方合理预计将对任何一方履行其本协议项下的义务或实施项目的能力造成重大不利影响的事件或情形;及

(2)合理预计另一方不可能获悉该事件或情形;

则该方应尽快将该事件或情形通知另一方。

第12条 甲方的一般义务

12.1 不干预

甲方不得干预污水处理项目内部管理事务,除非本协议条款的执行受到影响。

12.2 不当兑取保证金

如果甲方兑取了乙方提交的投标保函、履约保函和维护保函中的款项,之后乙方通过仲裁或其它方式确定甲方无权兑取,甲方应退还兑取的金额,并应补偿乙方因此发生的所有费用和支出,以及支付自兑取之日至退还之日的利息,该利息按当时银行短期贷款利率执行。

第13条 乙方的一般义务

13.1 股权转让的限制

附件7是乙方原始股东的名单及各自在注册资本中所占的份额。乙方应在公司章程中作出规定,确保在协议生效日之后_______年内,未经甲方批准任何股东都不得将股权进行转让。在协议生效_______年后,在符合下列_______情况下,甲方应批准乙方进行股权转让。

(a)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

13.2 遵守适用法律

乙方履行本协议项下的义务时应始终遵守适用法律的规定。

13.3 劳动安全标准

乙方应遵守现行的劳动保护法规,尊重职工的权利和严格执行安全法规及有关标准。

13.4 项目文件的协调

乙方应确保融资文件、股东之间的任何合同、乙方章程、本协议项下的保险单以及由乙方签订的与本项目有关的任何其它合同都能符合本协议的规定和都能够履行本协议。

13.5 税金、关税及收费

乙方应按照适用法律缴纳所有税金、关税及行政性收费。

13.6 对承包商和其雇员及代理人的责任

乙方雇用任何承包商和其雇员及其代理人,不应解除乙方在本协议项下的任何义务。承包商和其雇员及其代理人为本协议目的的所有作为或不作为视同乙方的作为或不作为。

13.7 知识产权的赔偿处理

乙方应对本项目在建设、运营和管理工作中可能发生的侵犯知识产权而引起的诉讼负责应诉和赔偿。

第14条 保险

14.1 特许经营期内,乙方必须按照附件8的规定自费购买保险。

14.2 如果乙方不购买或维持本协议所要求的保险,则甲方有权购买该保险,并且有权根据本协议从履约保函或维护保函款中兑取需支付的保险费金额。

第八章 违约赔偿

第15条 违约赔偿

15.1 赔偿

任一方应有权获得因违约方违约而使该方遭受的任何损失、支出和费用的赔偿,该项赔偿由违约方支付。

15.2 减轻损失的措施

由于另一方违约而遭受损失的一方应采取合理行动减轻损失。如果一方未能采取此类措施,违约方可以请求从赔偿金额中扣除应能够减轻或减少的损失金额。

受损害的一方应有权从另一方获得为减轻损失而采取行动所发生的合理费用。

15.3 部分由于受损害方造成的损失

如果造成损失的部分原因是由于受损害方的作为或不作为造成的,赔偿的数额应扣除这些因素应承担的损失。

15.4 对间接损失不负责任

除非本协议另有规定,各方均不应对由于或根据本协议产生的或与其相关的任何索赔为对方的任何间接、特殊、利润损失或附带损失或惩罚性损害赔偿负责。

第九章 终止、变更和转让

第16条 终止

16.1 甲方的终止

下述每一条款所述事件,如果不是由于甲方的违约或由于不可抗力所致,如果有允许的纠正期限而乙方在该期限内未能纠正,即构成乙方违约事件,甲方有权立即发出终止意向通知,并兑取履约保函或维护保函中的保证金:

(a)乙方未按时实现融资完成;

(b)乙方擅自转让、出租特许经营权;

(c)乙方擅自将所经营的财产进行处置或者抵押;

(d)乙方因管理不善,发生特别重大质量、生产安全事故;

(e)乙方擅自停业、歇业,严重影响到社会公共利益和安全;

(f)根据中国法律乙方进行清算或资不抵债;

(g)乙方在第3.2条中的任何声明被证明在做出时即有严重错误,使乙方履行本协议的能力受到严重的不利影响;

(h)乙方未履行本协议项下的其它义务,构成对本协议的实质性违约,并且在收到甲方说明其违约并要求补救的书面通知个工作日内仍未能补救该实质性违约。

16.2 乙方的终止

下述每一条款所述事件,如果不是由于乙方的违约或由于不可抗力所致,如果有允许的纠正期限而在该期限内未能纠正,即构成甲方违约事件,乙方有权立即发出终止意向通知:

(a)甲方在第3.1条中的任何声明被证明在做出时即有严重错误,使甲方履行本协议的能力受到严重的不利影响;

(b)甲方未能按照本协议的约定履行向乙方支付污水处理服务费的义务;

(c)甲方未履行其在本协议项下的任何其它义务构成对本协议的实质性违约,并且在收到乙方说明其违约并要求补救的书面通知后的个工作日内未能补救该实质性违约。

16.3 终止意向通知和终止通知

16.3.1 终止意向通知

按照第16.1或16.2条发出的任何终止意向通知应表述违约事件的详细情况并给出必要的协商期。

在终止意向通知发出之后,双方应在协商期内为避免本协议终止采取措施,如果双方就将要采取的措施达成一致意见,并且在相应的协商期内纠正了违约事件,终止意向通知应立即自动失效。

16.3.2 终止通知

在协商期届满之时,除非:

(i)双方另外达成一致;或

(ii)导致发出终止意向通知的违约事件得到纠正,发出终止意向通知的一方有权发出终止通知。

16.4 终止的一般后果

如果本协议提前终止,则自任何一方发出终止通知起,至双方商定的提前终止日止,双方应继续履行本协议下的权利和义务。

本协议终止后,双方在本协议项下不再有进一步的义务,但根据第16.6条可能到期应付的任何款项,以及本协议到期或终止之前发生的而在本协议到期或终止之日尚未支付的付款义务除外。本协议的终止不影响本协议中争议解决条款和任何在本协议终止后仍然有效的其它条款。

16.5 终止后的补偿

16.5.1 乙方违约事件导致的终止

在生效日期后,如果甲方因乙方违约事件而终止本协议,则甲方应有权收回乙方对该项目的相关权益。甲方在向乙方支付附件12补偿表所列的补偿金额后,乙方对该项目的相关权益将转归甲方所有。

补偿金额的确定应从特许年限、已运营年限、乙方在项目中的总投入、乙方的过错程度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和设定。

16.5.2 甲方违约事件导致的终止

在生效日期后,如果乙方因甲方违约事件根据第16.2条终止本协议,则乙方有权要求甲方收回该项目的相关权益。甲方在向乙方支付附件12补偿表中的补偿金额后,乙方在该项目中的相关权益将转归甲方所有。

补偿金额的确定应由甲乙双方从特许年限、乙方已运营年限、乙方在项目中的总投资、乙方已获取的收益、该项目的预期收益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16.5.3 第11.1款项下不可抗力事件和/或法律变更导致的终止

如果因第11.1款所述的不可抗力事件导致任何一方依据第16条终止本协议,甲方应向乙方支付附件12补偿表中所列的补偿金额。甲方支付该项目的补偿金额后,乙方将该项目中的相关权益转让给甲方。

补偿金额的确定应由甲乙双方从特许年限、乙方已运营年限、乙方在项目中的总投资、乙方已获取的收益、该项目的预期收益以及各方对此等事件承担的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16.6 终止后的移交

16.6.1 乙方根据16.6.2条款向甲方移交参照第10.2条规定的污水处理项目所有设施的权利和权益。

16.6.2 乙方应于提前终止日立即向甲方移交污水处理项目的占有权和运行权。甲方和乙方应于_______日内按照16.5条款确定终止补偿金额。甲方应在确定终止补偿金额后_______天内将终止补偿金全部支付。乙方在收到最后一笔终止补偿金当日,将项目设施的所有权和所有权益全部移交给甲方。

第17条 变更和转让

17.1 甲方的变更

由于政府机构改革造成甲方的变更,但新的甲方应:

(a)具有承担原甲方对项目的所有权利、义务和责任的能力,并重新得到政府的授权,以及:

(b)接受并完全承担原甲方在本协议项下义务的履行。

17.2 乙方的转让

17.2.1 资产或合同的转让

未经甲方事先书面同意,乙方不得出让、转让、抵押、质押本项目的资产,也不得在上述资产、权利和利益上设置任何留置权或担保权益或者以其它方式处置这些资产、权利或利益。

第十章 解释和争议的解决

第18条 解释规则

18.1 修改

本协议任何修改、补充或变更只有以书面形式并由双方授权代表签字,并加盖公章方可生效并具约束力。

18.2 可分割性

如果本协议任何条款不合法、无效或不能执行,或者被任何有管辖权的仲裁庭或法院宣布为不合法、无效或不能执行,则

(a)其它条款仍然有效和可执行;

(b)双方应对不合法、无效或不能执行的条款进行修改,使之合法、有效并可执行,并且这些修改应尽可能平衡双方之间的利益。

第19条 争议的解决

19.1 双方友好协商解决

若双方对本协议条款的解释(包括关于其存在、有效或终止的任何问题)产生任何争议、分歧或索赔,则应尽力通过友好协商解决该争议、分歧或索赔。若在_______个工作日内该争议未能得到解决,则应适用第19.2条的规定。

19.2 仲裁

本协议引起的或与本协议有关的所有争议,由甲乙双方选择仲裁或诉讼方式解决。选择仲裁方式解决争议的,应提交给______________仲裁委员会,按其届时有效的仲裁规则进行仲裁,仲裁裁决是终局的,对双方均有约束力。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职务: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

公司名称(乙方)________

[印章]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职务:__________________

废液处理委托协议 篇5

甲方:

乙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有关规定,甲乙双方本着“平等自愿、互助互惠”的原则,就甲方产生的废液处理事宜达成如下协议:

一、委托内容。甲方全权委托乙方对甲方在线监测运行维护中环保设备产生的废液实施

规范贮存和最终安全处理。

二、协议双方责任。

甲方责任:

1、负责将环保设备产生的废液收集、暂存废弃溶剂桶中。

2、等到一定量时送往乙方,并写明送往时间、容量、送往人员等。

3、甲方承担在收集、送往过程中发生违法行为的全部责任。

乙方责任:

1、按照国家环境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规定对废液进行安全处理。

2、在接收废液时写明接收时间和接收人。

3、乙方承担在废液处理过程中发生违法行为的全部责任。

三、本协议有效期三年,自协议双方签字后生效,并按规定收取废液

处理费用。

四、未尽事宜,经协议双方协商同意后另制定补充条款。补充条款经协议双方签字后纳入本协议范围。

五、本协议一式二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乙方:

单位代表(签字):单位代表(签字):

危机处理协议 篇6

--------------〔参考范本〕

甲方〔厂家〕:

乙方〔用户〕:

住址:

身份证号码:

______年____

月____

日在___________发生可能是乙方在使用______________引起的_________事故。事情发生后,甲方及时派人到现场处理,并与乙方进行友好沟通,现在根据双方平等协商,就此次事件达成如下民事和解协议。

一、甲方在此此事故中一次性给予乙方__________________的损失补偿〔损失清单附后〕,至此甲方对乙方的所有法律义务履行完毕。

二、乙方必须交还购货发票及乙方在事故中损坏的产品给甲方。

三、本协议作为双方对本次纠纷事故的终结性处理,乙方不得再以任何理由、行为或其他直接或间接形式就该事故向甲方提出包括赔偿、补偿在内的任何要求,并放弃一切法律实体和程序上的权利。

四、乙方保证不向包括其他经销商、消费者、任何媒体、行政机构在内的第三者出具、透露有关甲方产品质量及与此次事故有关的书面材料和口头意见。

五、乙方不得有任何诋毁或有损任何一方商誉和形象的言行。

六、乙方违反本协议内容应承当相应的法律责任,这些责任包括但不限于违约方给对方造成的一切物质和商誉损失,而不管是直接或间接的。

甲方将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向乙方追究刑事和民事责任。

七、本协议经双方授权代表签字后生效。

八、就履行本协议发生争议无法协商解决的,双方应向甲方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请裁决。

九、本协议一式三份,甲方持两份,乙方持一份。

甲方:

授权代表签字:

乙方〔盖章或手印〕:

污水处理协议 篇7

下一代网络(NGN)正逐步向全IP网络演进,在核心网使用支持IP的网络实体的同时,接入网络也逐步实现基于I P的技术。不同网络之间面临着互联互通的问题。当不同的终端从不同的网络上请求接入到核心网中、并使用运营商提供的各项业务时,网络需要严格的认证、授权、计费机制,这些是通过A A A技术来实现的。新一代的AAA技术已从基于Radius协议演化至基于Diameter协议[1]。

Diameter协议支持移动IP、网络接入服务器(NAS)请求和移动代理的认证、授权和计费工作,协议的实现和Radius协议非常类似,但Diameter协议规定了详细的错误处理、failover机制,数据传输采用TCP协议,支持分布式计费,克服了Radius的许多缺点,Diameter是最适合下一代网络通信系统的A A A协议。

2、Diameter协议

2.1 Diameter协议概述

传统的基于Radius和TACACS协议的AAA技术主要针对PPP服务和终端服务而设计。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无线接入技术、DSL接入技术、移动IP技术、以太网技术等新的接入技术不断出现,网络接入服务器(N A S)的复杂度越来越高。因此,网络对A A A技术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原有的Radius和TACACS协议在故障恢复、安全传输、代理支持等方面已经逐渐暴露出许多缺点,不能充分满足这些需求。I E T F开发了新一代A A A协议——Diameter协议族,可以满足网络在认证、授权、计费等方面的新要求。在下一代网络中,大量承载业务、多媒体通信业务、扩展信息和常规业务都需要进行认证、授权、计费,因此,在部署AAA技术时,NGN采用了Diameter协议[1]。

2.2 Diameter协议的构成

Diameter协议族包含Diameter基础协议和Diameter扩展应用协议。Diameter基础协议为移动IP、网络接入服务等应用提供最基本的服务,其功能是用于传输消息、错误通知以及能力协商,它定义了所有Diameter设备都必须支持的消息格式、传输机制、差错报告、计费与安全服务。

Diameter扩展应用协议在Diameter基础协议之上定义新的命令和数据单元,基于Diameter基础协议,向某一应用提供AAA服务。如图1中Diameter协议结构框架图所示,目前,Diameter扩展应用协议主要有移动IP应用协议(MIPV4)、网络访问服务应用协议(NASREQ)、信用控制应用协议(Credit-Control)、扩展认证应用协议(EAP)、SIP应用协议等。所有这些应用协议都应在基本协议上实现。

2.3 Diameter消息格式

Diameter基础协议中定义了其消息格式,消息的头部包括20个字节。头4个字节包括8 bits版本信息和24 bits的消息长度。后4个字节包括8 bits的消息标志位、24 bits的命令代码。Diameter消息的头部后面为属性值对(Attribute Value Pair,AVP)。Diameter协议采用AVP形式来传输数据,一条消息可以包含多个AVP。

A V P中包含了认证、授权、计费、消息的路由和安全等信息。AVP的作用分为两部分:一是被Diameter协议自身所用;二是传递与Diameter特定应用相关联的数据。AVP的格式如图2所示。头4个字节是AVP代码,后面4个字节包括8 bits的AVP标志和24bits的AVP长度;AVP标志用来通知接收端如何处理这个属性。AVP传递的数据Data,其数据类型包括字符串、32比特整数、64比特整数、32比特浮点数、64比特浮点数以及AVP组[4,5]5]。

3、Diameter协议的错误处理模式

Diameter协议定义了两种不同类型的错误,协议错误和应用错误。协议错误一般发生在基础协议层;应用错误一般是在Diameter应用的特定功能产生问题时所触发的。

3.1 协议错误

D i a m e t e r协议使用返回代码A V P(Result-Code AVP)来报告协议错误。此时,Diameter消息头(Message Header)中的消息标志位中E位必须置1。当Diameter目的端接收到的请求消息产生协议错误时,该D i a m e t e r节点在回应消息中将Result-Code AVP设置成相应的协议错误值。在响应消息发回至消息源的过程中,路由过程中所有的代理服务器和转发服务器都将收到并处理此条消息。

3.2 应用错误

当发生应用错误时,Diameter实体报告该错误,此时要将Diameter消息头中的消息标志位的R位置0,并将Result-Code A V P设置成相应的值。

3.3 返回代码

针对Diameter请求消息,Diameter协议使用返回代码AVP(Result-Code AVP)来报告相应的处理结果。在IETF应用的定义中,所有Diameter应答消息中都应该包括一个返回代码AVP。此类AVP的命令代码是268,它表明了一条请求消息的返回结果是成功还是错误。返回代码数据字段包含由IANA管理的32位地址空间,它使用预先定义的错误值来对应的请求消息处理结果,如果出错,是何种错误[5]。错误值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x x x(报告)、2 x x x(成功)、3 x x x(协议错误)、4 x x x(瞬时失败)、5 x x x(永久失败)。如果返回代码A V P中出现其他数字开头的错误值(如:6 0 0 2),则该值被视为永久失败(permanent failure)。

下面是Diameter返回代码AVP中几类常见错误值的定义和作用。

3.3.1 报告(Informational)

此类消息的作用是,通知消息请求者该请求不能被满足,需要请求者采取措施来保证此请求是无错误的。此类中最常用的返回代码AVP如下:

DIAMETER_MULTI_ROUND_AUTH1001:Diameter服务器向接入设备返回此消息,通知接入设备,其所使用的认证机制需要多道回路(round trip),为确保接入被许可,还需继续发送请求至Diameter服务器。

3.3.2 成功(Success)

此类消息用来通知Diameter会话端,其发送的请求被成功的响应。返回代码A V P如下:

DIAMETER_SUCCESS 2001:请求被成功的响应。

D I A M E T E R_L I M I T E D_S U C C E S S2002:请求被成功的响应,返回消息,但应用程序需要额外的处理以便向用户提供更多服务。

3.3.3 协议错误

协议错误集(Protocol Error category)中的错误应该在每一跳中进行处理,Diameter代理会试图修改这些错误。应答消息返回协议错误时,消息中的消息标志位E位必须置1。

DIAMETER_COMMAND_UNSUPPORTED3001:如果Diameter接收端无法识别或是支持请求消息中包含的命令代码,Diameter接收端将会返回该错误值。

DIAMETER_UNABLE_TO_DELIVER3002:因为在域中没有主机能够支持请求的应用,或者发送目的主机A V P(Destination-Host AVP)时没有发送相关的目的域AVP(Destination-Realm AVP)而导致Diameter协议不能将消息传递到目的地时,返回该错误值。

DIAMETER_REALM_NOT_SERVED3003:请求消息试图到达一个不能被识别的域。

DIAMETER_INVALID_AVP_BITS3009:Diameter节点接收到一个请求,其A V P包含的标识位不能被识别,或者与A V P的定义不一致。

3.3.4 瞬时失败(Transient Failures)

瞬时失败集(transient failures category)中的错误用以通知会话端,接收到的请求在当前时间段内不能被满足,但是该请求可能在另一时间段被满足。

DIAMETER_AUTHENTICATION_REJECTED4001:用户使用无效密码,导致用户的认证过程失败。用户可提供一个新密码进行再一次的尝试。

DIAMETEROUT_OF_SPACE4002:Diameter节点接收计费请求,但因暂时缺少空间而不能对其进行存储。

3.3.5 永久失败(Permanent Failures)

永久失败集(Permanent Failures category)中的错误用以通知会话端请求失败,且请求不能进行重试。

DIAMETER_AVP_UNSUPPORTED5001:Diameter节点接收一条消息,其中某些A V P不能被识别或被支持。返回的Diameter消息必须由失败AVP(FailedAVP AVP)说明是哪些AVP导致失败。

DIAMETER_AUTHORIZATION_REJECTED5003:用户不能被授权,如用户请求的服务不被允许时,则发生此类错误。

除了返回代码A V P之外,还有其他一些AVP在Diameter错误处理的机制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错误消息A V P(Error-Message AVP,命令代码281)、错误报告主机AVP(Error-ReportingHost AVP,命令代码294)、失败AVP AVP(Failed-AVP AVP,代码279)、试验结果AVP(Experimental-Result A V P,代码2 9 7)。

4、Diameter安全性研究

Radius协议采用C/S工作模式,传输层协议采用U D P。与R a d i u s相比,Diameter支持能力协商和对等实体的发现和配置,传输层协议采用TCP、SCTP,在网络安全接入方面拥有高于Radius协议的安全机制。Diameter基础协议使用IPSec或TLS来保障消息的安全可靠性。在没有不可靠的第三方代理时,此种安全机制是可被接受的。其他情况下,Diameter基础协议需要端到端的安全机制[2]。

4.1 Diameter的安全保障

Diameter服务器必须同时支持IPSec和TLS。Diameter客户端,如NAS和移动代理等只需支持IPSec,对于TLS则不做要求。Diameter应用在连接的两端都必须使用基于IPSec或者TLS的传输层安全机制。此外,Diameter还可以使用更高等级的安全保障,以及定义在C M S中的Diameter应用,它提供属性值对(AVPs)等级的认证。

如果Diameter连接未使用IPSec,C E R/C E A交换则必须包含I n b a n dSecuriy-ID AVP,此AVP应当携带TLS的值。在使用TLS时,当连接双方都处于开放状态时,TLS握手开始。如果TLS握手成功,则所有后续消息都将通过TLS发送。如果TLS握手失败,连接双方转入关闭状态[3]。

4.2 IPSec协议在Diameter中的应用

4.2.1 IPSec协议的特点

数字证书等网络加密和认证技术运行在网络协议的高层,面向具体的应用业务;而IPSec协议在TCP/IP协议的IP层上执行加密和认证,并对数据包进行安全处理,提供数据源验证、无连接数据完整性、数据机密性、抗重播和有限业务机密性等安全服务。各种应用程序可以享用IP层提供的安全服务和密钥管理,而不必自行设计和实现安全机制,减少了密钥协商的工作量,也降低了产生安全漏洞的可能性。

IPSec协议是一个安全协议族,可分为两部分:IPSec核心协议与IPSec支持元素。其中I P S e c核心协议包含认证头(Authentication Header)和封装安全负载(Encapsulating Security Payload)。IPsec支持元素包含加密算法、安全关联(Security Association)、密钥交换协议I K E。

4.2.2 认证头AH

认证头A H为I P数据包提供认证服务,其功能主要有数据来源验证、数据完整性验证和防报文重播等[6]。

4.2.3 封装安全负载ESP

封装安全负载ESP是插入原IP数据包内的一个协议头,ESP除了具有AH协议的功能外,还可以提供对IP报文的加密功能。AH和ESP通过数据完整性检查,可以判定数据包在传输过程中是否被修改。通过验证机制,终端系统或网络设备可对用户或者应用进行验证、并过滤通信流,验证机制还可防止地址欺骗攻击和重播攻击。

ESP与AH不同之处在于,ESP采用加密机制对数据包进行保护,而A H的功能主要是认证,不涉及加密。A H和E S P验证的范围不同,AH对整个IP数据包进行验证。而ESP则不验证外部IP头,对ESP消息尾部也只验证一部分。ESP的加密范围仅限于负载数据和部分ESP尾。对于发送的数据包,ESP采用的方式是先加密、后验证;对于接收的数据包,则是先验证、后解密。

4.2.4 安全关联SA

安全关联SA(Security Association),其功能是决定IPSec使用AH还是ESP。SA是两个通讯实体经协商建立起来的一种协定,保护数据包安全的IPSec协议、转码方式、密钥及密钥的有效存在时间等。SA由安全参数索引(SPI)、目的IP地址和安全协议标识符三元组唯一确定,用于实现安全策略。SA通过使用AH和ESP以实现规定的安全服务。SA是成对出现的,分别用于接收数据包和发送数据包的处理。

4.2.5 密钥交换协议IKE

密钥交换协议IKE,用来实现网络自动的密钥交换。Diameter协议必须支持点对点认证的IKE协议,要求在构造应用的阶段,同时支持其主模式(main Mode)和过激模式(Aggressive Mode)。采用基于共享密钥的认证方式时,应采用I K E过激模式,而不是主模式;若采用数字签名技术作为认证机制,则两种模式都可以采用。Diameter应用必须使用预共享密钥来支持认证。对于基于数字证书的认证,允许使用数字签名。当使用数字签名来获得认证时,IKE协商端应该使用IKE认证请求负载来指定与本地策略一致的可靠的认证授权。IKE认证过程中,在接受使用PKI认证之前,IKE协商端应该运用相关的证书撤回检查。

4.3 TLS协议在Diameter中的应用

TLS(Transport Layer SecurityProtocol)安全传输层协议,其主要作用是在两个通信应用之间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T L S协议对立于应用协议,高层协议可以透明的分布于T L S协议之上,由其决定如何启动TLS握手协议以及如何解释交换的认证证书。

4.3.1 TLS协议概述

T L S包含两个层次:T L S记录协议(Record Protocol)和TLS握手协议(Handshake Protocol)。TLS记录协议的层次较低,位于诸如TCP这样的可靠传输层协议之上,由TLS记录协议所提供的连接安全有两个基本特性:一是连接私有。数据加密采取对称加密,如D E S、R C 4。对称加密为每个连接产生唯一的密钥,且密钥基于另外一个协议(如TLS握手协议)协商。记录协议在使用时可以不加密。二是连接可靠。使用加密M A C对消息传输进行消息完整性检查,并将安全哈希功能用于M A C计算(如S H A、M D 5等)。T L S记录协议用于封装各种不同的高层协议[6]。作为T L S记录协议所封装的一种协议,TLS握手协议允许服务器和客户端在应用协议发送或接收数据第一个字节之前进行相互认证、协商加密算法以及加密密钥。

4.3.2 TLS协议的应用

发起连接请求的Diameter节点作为TLS客户端,接收连接请求的Diameter节点作为TLS服务器。使用TLS作为安全保障机制的Diameter节点之间必须进行相互认证,将对方作为TLS会话的一部分。为了确保双方认证无误,作为TLS服务器的Diameter节点必须向充当TLS客户端的Diameter节点请求一个数字证书,而后者必须向该请求提供相应的证书。

Diameter节点之间必须使用下列加密机制进行通信。

TLS_RSA_WITH_RC4_128_MD5

TLS_RSA_WITH_RC4_128_SHA

TLS_RSA_WITH_3DES_EDE_CBC_SHA

Diameter节点之间还可以通过下面的密码对(cipher suites)进行通信。

TLS_RSA_WITH_AES_128_CBC_SHA

4.3.3 TLS与IPSec的比较

与TLS相比,IPSec在配置认证授权时缺乏灵活性。因为IKE阶段1禁止使用端口标识,使用IPSec不能够为每一个应用单独的配置一个唯一的可信任的认证授权。举例来说,Diameter所使用的可信任的根证书授权中心,也可以用来保护SNMP。这种限制有时十分不便。TLS支持应用层上的认证策略,所以TLS可以用来保护管理域间的Diameter连接。在使用共享密钥作为安全机制时,I P S e c最适合在域内部(intra-domain)使用。

当I P S e c使用共享密钥认证来保护Diameter通信时,Diameter通信端会配置独有的共享密钥。Diameter通信端以IP地址或者FQDN为标识。因此,Diameter通信双方需要提前识别对方的身份。在端对端的连接中,推荐Diameter通信双方利用同一种安全机制。使用不一致的安全机制会导致安全机制的冗余甚至错误的、潜在的安全攻击。

4.4 端对端通信方式下的安全机制

Diameter是一种点对点的通信协议,它使用IPSec和TLS来保证传输数据的完整性和机密性。但是由于在通信时,两个对等实体之间可能会经过多个代理。而代理

是可以修改Diameter消息内容的,因此IPSec和TLS只能保证跳到跳(hop-byhop)的安全,无法保证数据从端到端(endby-end)传输的安全性。如:一个NAS通过Diameter代理向归属服务器发送消息。如果Diameter代理敌意的篡改foo avp,那么就会造成安全隐患。因此,在对等实体采用跳到跳的方式进行通信时,只采用TLS或是IPSec安全机制是不够的。

Diameter协议族中的密码消息原语协议(Cryptographic Message Syntax,CMS)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7]。CMS定义了如何通过Diameter代理来建立两个对等实体之间的安全关联DSA(Diameter Security Association)。CMS主要使用加密和数字签名两种技术。加密技术提供数据的机密性,只有授权的接收者才能解密并浏览数据。数字签名技术提供身份认证和数据完整性,以确保信息在传输过程中不会被恶意篡改,防止攻击者修改或冒名发送请求或响应。CMS在身份认证过程中使用X.509证书格式定义的证书,同时支持在线证书状态协议(Online Certificate status protocol,OCSP),通过OCSP可以方便的对证书有效性进行复查。当攻击者使用撤销的证书进行“证书欺骗”攻击时,通过O C S P就可以实时检查证书的有效性,从而抵御该攻击[6,7]。

为了确保数据的机密性,参与安全关联(Diameter Security Association,DSA)建立的两个对等实体在身份认证和交换公钥后,通过非对称密钥加密AVP,所有的保密数据通过特定的加密算法加密后再封装到AVP中。在密钥有效期内,通过非对称密钥来定期的更换内容密钥,从而保证了在特定时间段内数据不会泄漏。数据监听者就算得到双方的公钥,也无法对数据进行解密,从而抵御了“监听”攻击。

5、总结

讨论了Diameter协议的基本特点和组成,描述了在消息出现错误时,Diameter协议的错误处理机制。为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机密性,Diameter协议采用TLS和IPSec作为数据的安全保障。但在点对点通信时,因为两个对等实体之间可能会经过多个代理。而代理是可以修改Diameter消息内容的,因此IPSec和TLS只能保证跳到跳(hop-by-hop)的安全,无法保证数据从端到端(end-by-end)传输的安全性。这就需要通过C M S来提供点对点通信的安全性。

摘要:作为新一代的AAA技术的基础,Diameter协议在故障恢复、安全传输、数据加密、代理支持、能力协商等方面都有着显著的优势。在对Diameter协议进行介绍的基础上,探讨了其错误处理机制,对Diameter在下一代网络中应用的安全性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Diameter协议,安全关联,IPSec,TLS

参考文献

[1] 蔡康. 下一代网络业务及运营 [M].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31-45.

[2] 蔡磊,陈越,王娜. Diameter协议和Radius协议的比较[J]. 微计算机信息.2006,22(5-3):55-57

[3] 曾翔,扬世平.基于IPSec的VPN技术及其安全性的分析[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04,(10):24—29

[4] 武静. Diameter协议及应用[J]. 电信网技术.2004,3:41-45

[5] P. Calhoun, J. Loughney, E. Guttman, G.Zorn,and J. Arkko. Diameter Base Protocol. RFC3588, IETF Network Working Group, September2003.

[6] T.Dierks, E. Rescorla. The Transport Layer Security (TLS) Protocol Version 1.1,IETF RFC4346, April 2006.

赌气写下“分居协议” 篇8

现年52岁的黄秋生,是江苏省泰州市供电公司的一名职工。1979年底,黄秋生与长自己一岁的陈玉娇举行了结婚仪式,次年9月29日生下儿子。

1981年,黄秋生兄弟就遗产房进行分家,黄秋生分得街上三间房屋。此后,陈玉娇与黄秋生将该房拆除并在原地新建了主平房及辅助用房。1994年8月,黄秋生取得了所有权证。

婚后前几年,黄秋生与陈玉娇恩恩爱爱,可是后来,陈玉娇发现丈夫与其他女人有染,双方便产生了矛盾。2004年2月11日,陈玉娇经上海长海医院诊断为阵发性心动过速、系统性红斑狼疮。患病中陈玉娇多么渴望丈夫能陪伴在自己的身边,可是,让她失望的是,丈夫常常夜不歸宿,夫妻关系急剧恶化。

2004年5月13日,黄秋生再次深夜才归,陈玉娇便和黄秋生发生争吵。争吵中,黄秋生一气之下,写下了一份“分居协议”摔给了陈玉娇。“分居协议”表明:双方自愿分居,家中一切均归陈玉娇一人所有。陈玉娇拿起“分居协议”,对黄秋生说:“这可是你自己写的,到时你不要后悔。”

这毕竟是夫妻二人争吵时的气话,谁也没有当真,陈玉娇将“分居协议”往抽屉里一锁,后来也就把这事忘记了。

陈玉娇虽有心改善夫妻关系,可两年来的努力还是付诸东流,她决定结束自己不幸的婚姻。因身体原因,陈玉娇已失去工作。这时,她突然想起了两年前黄秋生写的“分居协议”,便找了出来。2006年4月24日,陈玉娇来到泰州市高港区人民法院,起诉要求离婚,并要求按“分居协议”处理夫妻共同财产。

对于陈玉娇起诉要求离婚,黄秋生表示了同意,但对要求自己按“分居协议”处理共同财产,感到很冤。

◇丈夫为自己的冲动行为买单◇

高港法院经审理后认为,陈玉娇起诉要求离婚,黄秋生书面表示同意,应予准许。对财产的分割,黄秋生在“分居协议”中已有承诺,该“分居协议”应视为对夫妻财产所有权的约定。结合黄秋生在分居协议中的承诺、陈玉娇的身体状况,产权证上登记的主平房及辅助用房、院落均归陈玉娇所有。黄秋生辩称陈玉娇在2005年前将银行存款全部取出,并将40多万元存款转移到其姐的名下而要求分割此财产,对此黄秋生未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且在分居协议中也表明放弃家中一切,因此对黄秋生的该主张不予采纳。

2006年7月12日,高港法院做出一审判决,判决准予陈玉娇与黄秋生离婚;房产证上登记的主平房、辅助用房、院落均归陈玉娇所有。

一审宣判后,黄秋生不服,向泰州中院提起上诉。在上诉中,黄秋生提出:本人从未承诺放弃房屋所有权。2004年5月13日,本人单方写了“分居协议”,该协议陈玉娇并没有签字,事后双方也未实际分居,而是共同生活,并共同于同年8月至10月间对房屋进行了装修。“分居协议”不是离婚协议,不能作为离婚判决的依据。

泰州中院经审理后认为,黄秋生在与陈玉娇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分居协议”的形式确定房产证上登记的主平房及辅助用房、院落均归陈玉娇所有,原审据此判决现有财产均归陈玉娇所有符合法律规定。“分居协议”上虽没有陈玉娇的签名,但黄秋生在其中对财产的归属做出明确的意思表示,陈玉娇持有“分居协议”并予以接受,应当说双方的意思表示一致。

2006年11月18日,泰州中院做出了“驳回上诉,维持原判”的终审判决。

法官说法:

我国《婚姻法》第十九条规定: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约束力。因此,夫妻双方以协议方式对共同财产处理进行约定,只要该约定不违背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不违背法律的规定,就会受到法律的支持。

本案中,黄秋生写下的“分居协议”,是其对夫妻共同财产处理的意思表示,这种意思表示虽说是黄秋生因一时冲动所为,但他是在没有受到暴力、胁迫的情况下做出的,应认定是黄秋生真实意思的表示。虽然,此时还只是黄秋生的单方意思表示,对陈玉娇没有约束力,陈玉娇可以予以拒绝,也可以予以接受。但是,陈玉娇一旦接受、认可了该意思表示,黄秋生的单方意思表示就转化为双方共同一致的意思表示,对双方均具有约束力。所以,法院认定:“分居协议”合法有效,并依据该协议对夫妻财产进行分割。

(责编/邢荣勤)

上一篇:热爱家乡征文下一篇:管理学案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