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红色足迹方案

2024-05-09

寻红色足迹方案(精选5篇)

寻红色足迹方案 篇1

踏寻红色红色足迹 献礼建党九十周年

为了促进农村文化建设,改善农村社会风气,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深入贯彻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大力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满足广大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我院组织了此次“踏寻红色红色足迹 献礼建党九十周年”的赴上饶横峰的“三下乡”活动。

在此次行程中我们相继进行了、参观革命遗址,重走红军路、文化下乡,红色文化普及和调研红色电影展播、唱响红歌,弘扬激情、航空知识普及,走进横峰中学等一系列活动来让更多的民众和学生感受到红色历史带来的光荣使命感。

参观了葛源镇红军第五分校旧址纪念馆和闽浙赣苏维埃政府旧址。我们详细的参观了1982年建成的陈列馆,里面有很多革命时期牺牲英烈留下的珍贵文物。在陈列馆的门口,有一尊无名烈士塑像,我们在塑像前重温入党誓词。

随后我们又去了位于枫林村的中共闽浙赣省委、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旧址和闽浙赣省军区司令部旧址。

下午我们走访了邱金辉烈士的遗属,邱立和老先生和他的夫人,丘老拿出了珍藏多年的文物,给我们一一介绍它们的故事。告辞的时候,两位老人家坚持要送我们出门,老人家的和蔼可亲着实让人感动。

晚上,我们在横峰县纺机场灯光球场,为当地的居民放红色电影,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

第二天上午我们在横峰中学给高二学生举行航空知识讲座、讲学习经验。下午,走访一民间红色收藏爱好者,给我们展示了许多历史照片、文献。晚上我们开展“红色文化的普及情况”和“红色文化对当地民风的影响”调查问卷。

“永远跟党走,青春献祖国”,这是我们的口号。在每项活动的策划中,我们都集思广益,努力为“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踏寻红色历史足迹 篇2

“红色夏令营”,踏访井冈山,找寻革命踪迹

井冈山位于江西省西南部,地处湘赣两省交界的罗霄山脉中段,是江西省西南的门户,同时也是革命的摇篮和根据地。

1927年10月,毛泽东、朱德、陈毅、彭德怀、滕代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中国工农红军来到宁冈井冈山,创建以宁冈县为中心的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从此鲜为人知的井冈山被载入史册。

这里有很多的革命人文景观,保存完好的革命旧居旧址有几十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包括北山烈士陵园、井冈山革命博物馆、茨坪旧居、黄洋界、八角楼、龙江书院等。井冈山山高林密,沟壑纵横,层峦迭峰,地势险峻。在这里,我们能体验到雄、险、秀、幽、奇的地理特色,同时也会身临其境的感受井冈山革命的艰辛。

同学们,这个暑假我们一起来井冈山。学唱一首红军歌曲,上一堂革命历史课,看一场红色实景演出,穿一身红军服,吃一顿红军餐,走一段红军路,祭扫一次红军墓,宣一次誓,重温井冈山激情燃烧的峥嵘岁月。

携手西安,踏寻红色历史足迹

同学们,知道我们的祖先是谁么?知道他们从哪里来?在哪里生活?死后又葬在了哪里?这个暑假,跟着我们一起去西安。到轩辕黄帝陵上一堂实景的历史课,立刻会解答你所有的疑惑。

在红色巡游中,踏寻伟人毛泽东在西安指导革命取得各项胜利的伟大足迹,近距离解读谢觉哉、董必武、雷经天、王子宜等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更要感受凤凰山、王家坪、杨家岭、枣园等地对中国革命的长远影响。同时,不要忘了到南泥湾,看看如今的特色。

1940年5月,朱德从前线回延安后,面临敌人要“困死、饿死八路军”的边区封锁和严重的经济困难,去了一趟城东南近百里外的荒山野岭。因为土地太肥沃,这里的野蒿居然长到一人多高。朱德带人勘察土壤、水质、森林资源,向毛泽东汇报了开垦南泥湾以增产粮食并建议调三五九旅屯垦的打算。后来便有了开垦南泥湾的故事和脍炙人口的歌曲。如今的南泥湾早已成为红色旅游的一个诱人的景点。

红色大本营,体验西柏坡

“新中国从这里走来”,西柏坡给了平山人乃至石家庄人、河北人许多自豪。如今,它已经成为石家庄、乃至河北省的一张响亮名片。

在绵延千里的太行山中,平山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西柏坡位于滹沱河北岸、平山县中部,正处于华北平原和太行山交汇处,滩地肥美,稻麦两熟。1948年,党中央东行千里来到西柏坡。从此,西柏坡以其独特的贡献,被载入中国革命史册,竖起一座不朽的历史丰碑。

2010年,河北省提出了建设“大西柏坡”战略目标,以红色旅游的龙头,打造集教育、休闲、旅游、度假、健身五位一体的大产业,使西柏坡进入全国一流红色旅游基地水平,形成石家庄乃至河北的“龙头”景区。

寻红色足迹方案 篇3

一、伟人之路、成功之路

1、安源的历史性机会:红色大观园,伟人农家乐!伟人足迹的大观园。将中国主要红色景区的标志性建筑及景物搬到安源来,形成震撼性景观工程。分几期进行:第一期就是伟人之路、成功之路,可以集中展现七个红色景点;第二期就是城郊和五陂两个生态旅游区,将毛泽东和邓小平在革命年代居住过的农家房原型复制,搬到安源来。讲述伟人生在农家、长在农家、立在农家、成在农家的历史内涵,解答伟人与农家不可分割的关系。先后两期工程造价极低,但新闻效应却是全国性的、爆炸性的!

寻先辈足迹扬长征精神心得体会 篇4

在仁怀市茅台镇,大家参观了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茅台渡口”和红军长征茅台渡口陈列馆,在陈列馆党员干部认真聆听讲解员讲解,1935年3月16日至18日,中央红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袭占了茅台镇,在这里宣传讲演,张贴标语,打富济贫,开仓分盐,搭起三座浮桥胜利渡河。大家一起追忆那段峥嵘岁月,切身感悟长征精神的伟大、红军的伟大。

赤水河畔,青堂瓦舍,小镇名为土城。在习水县土城镇大家来到了青杠坡战斗遗址,为青杠坡红军烈士纪念碑敬献了花圈,全体党员干部深切缅怀革命先烈,为烈士行三鞠躬。随后,大家随着讲解员的讲解一起回忆了那段战斗历史,并认真聆听了7名解说员朗诵的《我们想念您呀!青杠坡战斗英雄》,学习前辈精神,在这一刻,所有人都庄严肃穆,凝望青杠坡红军烈士纪念碑。最后,在红军烈士纪念碑前,全体党员干部面对党旗,重温入党誓词,再一次深刻地表达对党忠诚,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的决心和愿望。

四渡赤水是毛泽东同志军事生涯的“得意之笔”。进入四渡赤水纪念馆前,在乐队现场伴奏中,全体党员干部齐声合唱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四渡赤水出奇兵》。在四渡赤水纪念馆,党员干部一边仔细听讲解,一边认真参观馆内丰富的图片、文字、实物资料,通过雕塑、油画、文物、图片和声光电相结合的多种展示,对红军当年生活、战斗历程以及四渡赤水战役的全过程有了进一步了解,领略了中国共产党人曾经的艰辛与睿智,以及红军长征精神的钢铁般意志。

寻红色足迹方案 篇5

敬爱的党组织:

五四刚过,我们入党积极分子第四小组成员,怀着对党的崇高敬意,前往武昌都府堤20号,瞻仰了”**五大会址纪念馆”。进入正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坛青青的草地,左侧是“五大会址”,右侧是“陈潭秋故居”,而中间是“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历程展馆”,当时就觉得这样的布局很有深意,两边是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勤俭节约,一心为公;而中间却是自党成立以来,自我放任,意志不坚,侵蚀人民利益,有辱党的纯洁与神圣的腐败分子,形成鲜明的对比。让我们感受到党的先驱们的可亲可敬,党的败类的可耻可憎!

进入展厅,“党与腐败水火不容”八个鲜红的大字格外醒目,给我以视觉和心灵的巨大冲击和震撼。往里走,是建党初期一批优秀的中华儿女的事迹展示。陈列厅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三个展厅,在展厅里我们看到一件件革命先辈用过的实物,他们生活的简朴,条件的简陋使人感受到了那段血雨腥风,艰辛无比的岁月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的高风亮节和廉洁自律,在他们那种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不骄不躁的生活作风的感召下,涌现出了无数优秀的中华儿女,即使抛头颅,洒热血也再所不惜,他们是一代中国的脊梁,是一代民族的骄傲!

同时展馆用实物资料、生动的文字和图片,反映了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以及改革开放以来反腐败斗争的艰难历程。大家感到,党的历届领导人都十分重视反腐败工作,党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把反腐败工作作为关系党和国家命运,关系党和民族前途的大事来抓。从十二大“整顿党风,严肃党纪”,十三大“治理整顿,保障改革”,十四大“调整部署,创新体制”,十五大“标本兼治,齐抓共管”,到十三届四中全会、六中全会上***提出的“全党同志一定要从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充分认识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性,把党风党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从许多实物资料看来,党的领袖们不仅亲自抓反腐倡廉工作,还用高风亮节为全党树立了勤政为民的光辉榜样。从一开始简单的控告箱,到今天反腐倡廉机制的形成,都充分体现了党,铁一般的纪律以及党坚决与腐败水火不容的决心!

可总有那么极少部分党的“蛀虫”在偷偷地侵蚀着党的纯洁与神圣,他们或许当初真的抱着对中国共产党的忠诚与信仰,为着人民与国家的利益而积极奔走,也曾立下汗马功劳;他们或许本来入党动机就不纯正,以伪装混入党组织,侵吞国家集体财产,生活作风腐化,经不起党组织的历练与考验,最终一步步的走向堕落,诸如刘青山,张子善,胡长清,成克杰,陈良宇等一批党曾经的功臣和高官,在人民群众雪亮的眼睛下,都纷纷落马,在党和人民面前成了千古罪人。万事严中取。身为党的干部,人民的公仆,他们其实更应该对自己严格要求,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时时刻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努力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炫于五色之祸,在各种诱惑面前永保不败。

今日走进中国共产党成长发展的历史时空,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党探求革命真理与道路的艰辛与曲折,是党的一批批忠诚儿女,怀揣着“唯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壮志豪情,背负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历史责任感,不顾自身安危,不畏条件艰苦,在最危难的时候挺身而出,勇敢地将党的事业推向了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如今的和平年代,我们要如何去更好地践行党的伟大目标和宗旨,就成为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和为之奋斗的方向。在党的九十华诞之际,祖国繁荣发展,百业俱兴,蒸蒸日上,人民安居乐业;可同时,各种危机挑战也在不断地考验和磨练着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应该以崭新的面貌和姿态、昂扬的斗志去迎接新时期的挑战,在水平和觉悟还有所欠缺的情况下,立足现实,认真学习党的理论,积极参与实践,竭尽全力提升和完善自我。抚今追昔,让我不禁产生了无限的遐想。昔人已逝,风范犹存,哲人其萎,光照千秋。先贤遗风,垂之后世,他们的精魂将永远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为着振兴中华的理想,为着民族复兴的大业而

努力奋斗!

汇报人:

上一篇:做劳动作文600字下一篇:2022年谷雨节气怎么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