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评课记录

2024-11-06

机器人评课记录(精选10篇)

机器人评课记录 篇1

观评课记录

李志伟:张老师通过让学生尝食物引入,集中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关注到食物的使用方法:生吃和熟吃,更有利于指向我们的核心概念:健康饮食。学生也能提到:吸收、消化、卫生等这几个方面比较生吃和熟吃的好处。

建议: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用词科学,如:哪些食物要生吃?改为:哪些食物适宜生吃?

徐凯:通过上面健康饮食的几个方面的考虑,教师直接过度:生的马铃薯和熟的马铃薯有什么不同?这样衔接使学生观察的对象有个中心,与之前的知识有联系化,能让学生系统化的思考。在学生没有针对性的回答后,教师在最后还是追问:我们认为马铃薯熟吃有哪些好处?并接着问:你有什么依据?这样强调了学生实证意识,使学生的推理和现象相联系,让思维参与的更好。这一环节中的记录表处理的也较好。教师提示学生:记录表是横着填好还是竖着填好?让学生关注到竖着填,能进行比较观察。教师的这一提问很巧妙地将说和做联系起来。在学生探究完成后,教师出示的资料,可以及时的补充学生的研究成果,更有利于为核心概念服务。

建议:生成问题把握有待提高,如在汇报时,学生提到生马铃薯少写斑点,熟马铃薯多些斑点,这些根本不是生熟马铃薯的不同特点,教师应该在学生汇报后给予明确,并提醒学生将这些不正确的观察现象从记录表中删除。

王士芳: 观察比较生熟鸡肉:这一环节的观察难度提高了,由之前的静态观察到动态观察,学生的思维在发展。教师给每组学生提供了两块猪肉,充分的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建议:在使用镊子时,教师没有引导好。比如说:学生只提到用镊子在猪肉熟后撕撕看,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认识到:过程的变化用什么方法让我们观察的更好?可以在煮的过程中用镊子戳下。这样学生的动态观察会更有效。

在学生汇报过程中,最好让学生先根据记录表汇报完,教师再对其中的有些疑问进行追问,不应该中途打断学生的汇报。

李振坤:张老师在教学中出现的最大问题是:没有纠正学生错误的前概念。很多学生认为猪肉煮熟了吃会更有营养。这是错误的科学概念。猪肉煮熟了后营养不会增加,只会流失,不过有利于我们的吸收。

建议:在说明水果生吃保护了营养不流失后,及时的追问:那猪肉的营养在煮熟后会不会流失呢?学生就会认真的思考结合教师的引导解释,学生就能更明确健康饮食中吸收的作用了。

评课记录 篇2

课题 :一次函数的应用(1)时间:2017.11.1 地点:校办公室

参加人员:数学组全体成员 内容:

原晓娟:从教学目标制定来看,符合学生年龄实际和认知规律,课堂上学生参与积极性高,课堂就气氛活跃。

惠北平:教学思路清晰,课堂结构严谨,面向全体学生。不足之处:教师要做好引领的作用,相信学生,当学生对教师所提问题不能及时准确回答时,教师应进行适当的启发与引导,而不是急于直接给学生答案。

彭刚红: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主要是引导作用,从而使通过合作探究,掌握所学,并且能实时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

听评课记录 篇3

2010年11月20日,我们学校承办了我县第一届“风彩杯”的复赛工作,有幸聆听了兄弟学校老师的精彩授课。尤其是韩亚亚老师的地理课《中国的民族》,给我了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一节课目标合理,内容充实,形式活泼,尤其是老师课堂的教学语言和教学手段非常新颖活泼。下面,我就具体来谈谈对这一节课的一些人看法。

首先,韩老师使用了“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以一首《爱我中华》引入课题,形式新颖活泼,又切中课题,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效果很好。接着是出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并学生齐读目标,明确了本节课学习的方向。教学目标合理,科学,有效,以学生的能力和水平来看,是完全可以达到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此教学目标,有助于促进学生进一步提高对地理课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地理素质,全面认识我国当前的民族现状和民族政策,对于促进民族团结和谐与共同进步,维护多民族共存共荣,维护国家统一,意义深远。然后,教师以问题的形式给学生们指出自学方法,使学生自学有法,科学成长。接着便是安静的学生自我学习。十分钟过后,学生们对本节课主要内容基本上都有一定程度的认识,教师借助相关题目,检测学生的自学效果,形成及时反馈,了解学情,并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解决中高难度的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交流互助的能力。老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及时而富有激励性的点评并总结梳理成歌,反复诵读记忆,寓教于乐,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下一步达到更高的教学目标埋下伏笔。最后,又利用多媒体:视频、图片等展示各民族的风俗民情,同时,师生交流互动,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接下来,由学生对本课进行总结,老师以歌谣进行概括,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教学设计中的学生本位思想。最后,是当堂训练,检测巩固所学知识,完美完成本节的所有教学目标。整个教学过程,教师语言精干,板书简洁,给人以非常清爽的感觉,教学方法多样而得当,课堂调控和引导自然有效,体现出教师过硬的教学能力,这些都是十分值得我学习的。

另外,不足之处也有几点,一、师生互动时间还是有点少,不能形成有效的课堂交流。

《泉水》评课记录 篇4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指导下学生自觉主动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内因,教师是外因,教师的作用是致力于启发和引导,让学生能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自求得之。今天看了宿琴老师的课,她的课堂完全做到了这一点,双主体地位体现得相当到位。

其次,这堂课给人感觉思路特别清晰,每个环节的设计都恰到好处,体现了新课程的要求,从中不难看出老师在备课过程中所付出的大量精力。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兴趣的培养则是能力培养的基础,宿琴老师开课前利用多媒体播放了一首“泉水”的诗歌,相信这一举动将学生整堂课的学习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

再次,新课程理念倡导的是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宿琴老师的课就体现了自主学习、合作的特点。课堂上充分利用小组合作的机会,以好带差,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课堂气氛相当活跃,而且课堂训练形式也灵活多样,比如“小小火车我来开”、男女声合读、抢读、混合读等等,学生们一个个跃跃欲试,兴趣相当浓厚。

音乐评课记录 篇5

主持人:

地点:

记录人: 参与教师:

研修内容及活动记录:

学习新课程标准对音乐评价形式展开讨论。

根据《普通高中新课程音乐教学与评价指导》,音乐教学评价是利用所有可行的评价技术,对音乐教学所预期的一切效果给予价值上的判断。它是以音乐教育的价值观为标准,以达到音乐教学的最好评价效果。

一、对传统音乐教学评价的反思

评价的管理功能,其实质是为挑选和培养音乐天才儿童、特长学生服务。

1、评价内容过多倚重学科知识。

2、评价主体以教师为主。

3、评价结果强调终结性评价结论。

4、评价指标单一,忽视了个体之 间的差异性与独特性。

5、评价方法单调,更多地注重“量化”,忽略“质性”评价。

6、评价实施过程显得封闭、静态、缺乏灵活性与动态性。

二、音乐新课程中的评价改革 新的音乐教学评价注重评价的促进、激励与改进作用,重视 “发展性评价”形成性评价" 和 “自我评价”,使音乐教学评价更好地促进学生音乐文化素质的提 高和审美能力的发展,激励音乐教师不断 改进教学方法、提高音乐教学质量,完善 学校音乐教学管理,推动音乐课程的建设与发展。

三、音乐教学评价过程与方法

音乐教学评价过程是在音乐教学评,价理念的指导下,根据一定的目标和标准,对教学评价的对象的价值进行衡量判断的过程。一般应具有三个环节:即准备环节、实施环节和结果处理环节。

项目评价:

个人自评(歌唱或奏水平和学习态度)。

同学评价(歌唱或演奏是否、自愿、自然、自信及给人的美感程度)。

教师评价(歌唱是否自然、完整,能否通过歌唱或演奏表达歌曲、乐曲或自己的情感)。

望洞庭 听课记录 评课 篇6

环节

一、认识——自主阅读,整体把握

(一)谈话导入,目标导学(了解学情,已有的能力和需要提升的能力是什么?)这节课,咱们就通过《望洞庭》这首诗来学习想画面读古诗的方法,这节课我们要完成两个任务。(出示学习目标,生读)

①读古诗,运用想象画面的方法,感受古诗描写的景色,体会诗人的感情。②把想象到的画面写下来。(1)

读懂诗意

(2 整体构图(认知)

(3)细化景物?(实践)(4)诵读感悟

(二)交流汇报,懂诗意(3)“白银盘、青螺”

“白银盘”是什么样子的?“青螺”又是什么样子的? 这两个词在这里指什么?

是啊,看似一句简单的比喻,却让我们体会到了诗人的用词之妙。

(三)整体感知

1.看来大家都读懂了这首诗,谁能连起来说说这首诗的意思?自己先组织一下语言 环节

二、实践——重点突破,语意兼得

(四)激发想象

这是一首非常有名的,深受后人喜爱的写景诗,一直流传到现在。你知道为什么吗? 一是因为这首诗的作者非常有名;二是因为作者笔下的洞庭湖分外美丽,使人产生无尽的遐想。

(五)整体构图

1.这就需要我们把自己当作诗人,一起走入秋天的夜晚,来到洞庭湖畔,像刘禹锡一样,去看、去听、去感受、去思考,这就叫想象。(板书:想象)

2.想象就是在头脑中画画。你要画一幅洞庭美景图,想一想首先要怎么办?要画什么?

(六)细化景物

1.知道画面的主要景物了,这样的一幅画就行了吗?不行怎么办?结合你画画的经验来说说。

2.是啊,我们要把这些景物画细致,这些景物究竟是什么样子的?我们都没有见过,我们可以根据这首诗去想象。3.湖光、秋月、山水是什么样子?你能够从哪些字里面得到提示?再来细细地默读这首诗,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4.结合你的发现谈一谈,在小组内说说。(小组交流)5.全班交流,谁来说说你的发现?

(学生说到一个景物,抓住这个景物进行发散,激发学生的想象)环节

三、总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

(七)语言积累,迁移写话

评课: 刘老师在教学《望洞庭》一课时,循序渐进、层层推促,巧妙突破“读诗歌想画面”这一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经历想象的过程,教给学生想象的方法,学会通过“读诗歌想画面”,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2.引导具有层次性,主要体现让学生经历认识到实践的过程。诗歌是想象的载体。什么是想象,如何想象,想到什么程度,刘老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古诗内容,读懂古诗,为想象扫清障碍。然后像画家画画一样,使学生敢于大胆的想象,知道想象并不难。先找主要景物,勾勒出大体轮廓,再依托诗句想象景物的样子,化难为易,基于作者的描述建立合理的想象(湖光

秋月

山水),在脑海里勾勒出一幅完整的湖光秋月山水图。经历建构图画的过程。不断让画面丰富生动起来,学生感受古诗的意境,达到读好古诗的目的。取得的效果。从学生的学习过程来看,通过老师循序渐进的指导,明确了想象的方法和步骤,学生渐渐学会了这种方法。(1.想象的思路被打开,拓宽,发散自己的想象,既依托诗句,又补充丰富诗句。2.学生需要酝酿的时间。有独学有共学,才是真正地学习。结论不重要,我们不能期望一节课的时间学生的想象就如行云流水般流畅、自由、开阔。我们需要引导学生经历想象的过程,学会想象的方法是最重要的。

评课议课记录 篇7

学生没有达到预定的参与目标,出现了太多与平常行为不符的意外。

1、班里的学生虽然起点较低,但属于天不怕,地不怕的班级群体,本节课敢说者甚少,与平日课堂大相径庭。

2、学生没有参与探究而直奔主题后,在引导学生读书时,以读规律、讲规律来看学生的理解水平时,总有一种水过地皮湿,再润不浸的感觉。

3、总结方法时一反平时你一句我一句的交流状态,一直重复而无争辩。

学生的意外导致了教师的意外:

1、在引导学生探究时,学生却说出了规律之后,明知理解肤浅,当堂却不知从何入手,更好地让学生体验规律。导致对规律把握不好。

2、由分母是1的真分数直接到结论后,把预设时推广到一般规律的环节掉了,致使本节课在思维上不太严密。学生的思维更没有真正地融于规律的理解中去。 其实太多的意外,其原因根源在于自己想关注课堂的生成却无机智的应变能力,在学生直奔主题时没有创造机会让学生去参与到对知识的验证中,从而错失学生参与的良机。

二、交流:

曹理智:上课为了让学生参与,你采取了提问,本节课你提问学生的目的在于把握学生的思维参与状况,可你发觉了没有,你提问涉及到几人?其中,崔林峰一节课就回答了五、六次。而有的学生却一次也没叫到。

商国辉:这一点倒是平时不太注意的。应该是每个同学都有机会回答,一个人平时回答多这一点没有考虑到。因为平时这个班非常活跃,会不会都想说、敢说,并且一时组织滞后将会不自觉的超时争辨。看来,在日常的教学中以后还得关注学生回答参与率这一点。

史红桃:开课让学生说分子是1的真分数后,接着让学生把这些分数化成小数,光学生把这些分数化成小数用了5分钟,这一节课中让学生把分数化成小数目的是干什么的?用5分钟是否合适?

商国辉:让学生把分数化成小数的目的是体会除尽与除不尽,为化成有限小数与无限小数埋下伏笔。用5分钟从导入的角度去思考,时间还是有点长的。

刘新超:此时如采用分组做就能迎刃而解了。或者把计算器拿来也能快速地计算出来,这样节省不必要的时间,可以把有限的时间花费在探究规律的真正的思维上。

于会:本节课学生的参与率从课堂回答还是能看出反馈情况的,如采用手势,一个人回答,其它人胸前手势判断,能看出所有人的思维情况而不受他人的影响,当然,这样,会使氛围在静悄悄中进行,而显不出那种活跃的氛围。从参与的角度来看,是学生高参与可行的方法。 刘新超:当你引导学生探究规律时,问题一提出,多数学生都没举手,只有几个人举手,结果,他非常流利地说了出来,接着,你问其他同学,你们是不是也知道?怎么知道的?学生回答说,是从课本上看的。接着你又问,为什么分母的质因数只有2和5时,才能化成有限小数?学生又答了,接着,你让学生读规律、讲规律,而一改你所预设的探究。这一点我觉得学生的思维没有参与到规律之中,这一点你当时是怎样想的?目的是干什么?

商国辉:这是本节课所有意外的根源,学生为了上这节课,已经预习了,对规律会不会都已经知道了。这时我想,对于已知谜底的规律再让学生去探求,学生又有多大的兴趣呢?可我班学生在学习中“浅尝辄止”的现象严重,再加上本身基础较差,有相当一部分人从众现象严重,怎么办呢?当时,我想了一下,就从读书入手吧。(因为我平时比较注重指导学生读书,这样,不管我是否有事外出,学生遇到问题时,可通过读书来解决。)让学生通过读书,参与到规律的理解之中。便让学生先读了规律,为了检验学生对规律的理解,我让学生看黑板上的数字,并补充,这一行为主要是让学生理解规律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他的质因数”而设计的,这一点可能没有经过探究,没有经过分析与比较,是不会有太深的感觉的,那么通过体悟规律,来补充完事黑板上的数字情况,可以看出学生的理解程度的。因此,我让学生根据这句规律所反应的情况对黑板上的例题做以补充,如8只有质因数2。20只有质因数2和5,当时学生补充了125分之一,是只有质因数5,可以看出学生对这句话理解了,所以我又补充了特例,引起学生对“最简分数”的理解与注意。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再读规律,并标出学生自认为的重点词语,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读来理解规律。但由于学生没有亲历探究,读中悟得不深,所以在总结判断的方法时,用时较多。

史红桃:你让学生总结怎样判断能否化成有限小数的规律的方法时,学生用了好几分钟时间也没总结上来,这一点的设计是想让学生达到什么目的?

商国辉:让学生总结判断的方法,是为了让学生更明确地清楚判断时的步骤,也为这一班整体基础较差,组长能给组员讲提供一些帮助。 史红桃:这节课学生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商国辉:从最后的作业情况来看,很多人仍用除法来做,学生做题慢是这班的实际情况,从表面现象来看,规律对学生没有发挥作用。学生这一节并没有收获多少。学生的收获,还得从课堂问卷和学生作业来分析。从参与的情况来看,学生没有积极参与,从课堂的氛围可以看出。但是什么原因造成本节课的思维没有参与到规律之中呢?

史红桃:学生的参与关键是动机,在激发动机时没有情感的参与。没有激起探究的欲望,如果在第一阶段后,问学生感觉分几类后,再写几个数,师生比赛,看谁能能快速判断这些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呢?在比赛中激发欲望。我想会好一些。(全体教师的一片掌声) 改进设

想:

在第一阶段,感觉分几类后,再写几个数,问你能快速判断这些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呢?然后和学生比赛,激发欲望。

课堂上必须冷静,不可太慌。如再遇到学生直奔主题时,采取如下方案:

1、可将作业提前,从作业入手看学生掌握程度,如多数掌握较好,则从出题训练入手,让学生参与对规律的深层理解;如学生多数掌握的不太好,从不理解处引导学生说出为什么这样做,这时不能过早地提问好的学生,而应让学生先交流后针对重点问题深入探究,从而让学生思维真正地动起来。

桂林山水评课记录 篇8

《桂林山水》以生动形象的笔触描绘了桂林山水的秀丽风光,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写景佳作。开篇引用名句“桂林山水甲天下”作为文章的总起句,然后围绕这一名句,分别从水和山两个方面作具体描绘,最后以“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诗句收尾,概括全文,又与“甲天下”遥相呼应。全文脉络清晰,起承转合,自然流畅,给人以美感。吴老师凭借扎实的基本功,用她深情并茂的语言和恰如其分的引导,沉着冷静地将课堂演绎得比较精彩,亮点主要表现在:

一、能较好地把握教材的特点,抓住总分总的结构,排比句的比较,体会汉字的魅力。

二、把握第二学段的特点,词语教学颇具特色。

第一、对“无瑕”的教学,不是简单孤立的,而是通过与“无暇”这个容易混淆的同音词进行比较,发现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发现并找出形声字的形旁表意的特点。其实,通过这个词的教学,学生受益不止是掌握了两个词,而是掌握了一类词,因为他掌握了一种学词方法。

第二、对“危峰兀立”一词的教学颇具智慧:一是让学生质疑解疑,这样就变成学生学习的一种需要,也较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二是让学生教育学生,当学生解疑之后,老师询问她怎么知道这么多,孩子回答预习时上网查资料的,老师肯定了课前预习的重要性;三是教是为了不教,老师在学生解疑之后并没有一代而过,而是引导抓“兀”和“危”这两个关键字来把握词语的意思。

三、顺势而导,以读促悟。在学习了第二自然段“漓江的水”以后,让学生试背,效果较好。通过学生的读来体会水的静、清、绿和山的奇、秀、险,体会桂林“甲天下”的美,从而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四、注重语言文字的应用,指导学生关注排比句,并指导仿写。另外还让学生有空多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并用自己的笔把美景记录下来,丰富学生语文生活。

值得商榷的地方:

1、学生的读书只有个别读和齐读,形式比较单调。可以采用学生想像读、同学合作读、师生合作读等形式来读,效果会更好。

三年级评课记录 篇9

公开课《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听课感受

煎茶镇黄岛希望小学 曾洪非常有幸聆听了XXX老师执教的《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虽然只是短短的20分钟的片断课,却给了我不少的感受。

第一,《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是苏教版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的内容,是学生学习了整数加减法、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学习的。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会正确地计算小数加减法。教学难点在于让理解“把小数点对齐”就是“把相同数位对齐”的算理。接下来,我来谈谈陆老师是如何利用20分钟的实践突破重难点的。从整体上来说,老师采用分层次教学,将重难点分解,老师重点引导学生探究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尝试找到小学减法的计算方法。那么,对于小数加法计算方法这块儿,老师首先让学生自己去尝试用摆竖式的方式去探究,然后,老师采用对比的方法,通过一连串的问题,让学生去体会整数加减法与小数加减法的联系,从而学生理解“把小数点对齐”就是“把相同数位对齐”的算理。

第二,陆老师的课堂十分重视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的氛围很民主,学生能够自主地想、说、写。而教师,也能很好地把握这个度,非常重视课堂上的生成资源,能够通过生成资源很巧妙地引导学生说出老师希望强调的内容。

《等腰三角形》评课记录 篇10

本周三下午第三节,我们全体数学组成员及教研处王主任共同学习了由数学教研组长沈建超老师执教的《等腰三角形》一课。听后,颇受启发及教育。

首先,我觉得沈老师很用心的在准备这节课,讲这节课。因为是上学期小组汇报课讲过的“熟课”,不仅学生学过,而且老师们都听过。如果没有新意,很容易使学生及听课老师产生感官疲劳。但沈老师匠心独具的是,在课堂导入的环节,巧妙地安排了一场“爱因斯坦的智商”智力游戏,使学生“惊喜”的发现,自己居然和爱因斯坦的智商同样高,自信心无比高涨,后又借机对学生进行具备了爱因斯坦的智商,还要有勤奋学习不说空话的态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

其次,课堂教学中,沈老师始终面带微笑,语速不急不缓,使学生如沐春风,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了整堂课教学。另外,在课堂练习的环节,设计了积分制的回答方式,调动了学生认真思考及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效果甚好。

整堂课的设计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注重学生动手操作,合作探究。既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勇于探索的能力。

美中稍显不足的是,课件有些简单,背景色调有点刺眼,可以做些改进。课堂习题学生已在上次听课时做过,对答案很熟悉,新鲜感稍差。可在习题设计上做些改动,变换方式和数据,效果会更好的。

上一篇:当面试处于下风时,如何展现自己下一篇:幼儿园中班优秀主题教案《春天来了》及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