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记者

2024-06-27

机器人记者(精选4篇)

机器人记者 篇1

编者按:人工智能时代,“机器人记者”的出现,让转型路上的传媒业再次感受到了悸动。

在美国,机器人创作新闻已初露锋芒,业内人士甚至认为,未来“机器人记者”不但可以写文章、做报道,还能对事实进行评论。更有专家预测,不远的未来,机器人还能够与人进行自由聊天和邮件通信,甚至可以演讲并回答人类的提问。

《纽约时报》报道,某软件公司开发的“机器人记者”很可能在2016年获得普利策新闻奖。

“机器人记者”真有这么大的威力吗?它的出现,是要抢走传统记者的饭碗,还是让传媒业来一场深刻的变革?

本期,有来自美国的最鲜活的《“机器人记者”抢饭碗来了》,有来自业界学界对《“机器人记者”的未来》的探讨,有来自传媒教育一线的《“机器人记者”对新闻人才培养的冲击》,也有《“机器人记者”在发酵》这样的综述报道和《“机器人记者”将刺激传媒产业优化》的预测分析。

“机器人记者”的出现,是时代的产物,谁也挡不住。我们能做的,就是敞开胸怀,热情拥抱它。

机器人写手,记者的敌人还是朋友 篇2

准确地说,这三分钟里所占最久的是他从床上蹦起来,把电脑打开。事实上,当电脑打开时,稿子已经写好了。施温克要做的只是点击“发送”,这让他所在的《洛杉矶时报》成为报道3月17日南加州附近大地震最早的媒体。

是的,写出这条稿子的机器人才是让所有落后的记者羡慕嫉妒恨的对象。但它显然让尝到甜头的媒体欲罢不能。今年7月月初,美联社宣布今后将采用一种软件产品来撰写企业财报消息。这在媒体界引起了轩然大波,《广州日报》在报道这则消息的时候,直接在标题上发出了警告,认为这是机器人要来抢饭碗了。

这显然也是为美联社开发这款机器人的“自动化洞察”(Automatic Insights)公司最大的忧虑所在。在回答壹读记者有关开发过程中最难部分的问题时,该公司市场营销副总监亚当·史密斯(Adam Smith)直接引用了美联社和一位新闻传播学教授的说法,大意就是,机器人不是记者的敌人,而是帮手。

如果对企业财报消息的写作流程有些了解,你会发现这话说得并非没有道理。

在没有机器人之前,标准的财报消息协作流程,是企业定期向股东发布盈利报告,编辑们阅读企业财报后摘出关键数据,并放入千篇一律的消息模板,一篇简讯就完成了。只不过,并非所有的企业财报都值得读者关注,而且这类文章大多单调且缺乏技术含量。这就是为什么美联社会选择在这个报道领域应用自动化写作。

将机器人引入流程之后,每当有企业公布财报时,机器人会在第一时间抓取所有的数据。通过一系列预先编码,写作软件可以在瞬间内把一份40页厚的报告过滤为若干关键信息,总结出数字间的关联以及发展趋势。在还没有“动笔”之前,机器人就已经根据程序员编好的算法来确定主题、语气、风格、故事的延展以及合适的词库。它还能写出各种体裁的文章,并放到网页、手机终端、邮件,甚至社交媒体上。

机器人当然无法跟人类智慧相媲美,但是它完成这项工作的时间可能刚刚够一个记者把企业财报下载下来,更别提阅读材料、分析数据耗费的时间了。据估计,美联社用的这款软件能在一个季度内“写”出4400多篇财报新闻,如果仅凭人力的话,“产量”不到它的十分之一。

只不过,美联社的值班编辑仍然需要润色机器人写出来的消息,但随着语料库的拓展以及算法的不断改进,将来这个软件将实现完全的自动化写作。

用机器人写新闻,其实就是用叙事的方式来解读大数据,亚当·史密斯告诉壹读记者,所谓机器人,其实是一款名为“语言大师”(Wordsmith)的软件平台。在海量的信息中,机器人可以迅速找出数据的规律、关联性和重要节点,然后再用浅显的语言把它们描述出来。这跟人类的思维过程差不多。

其实,这并不是美联社第一次使用这家公司的产品。去年,“自动化洞察”的机器人就已经开始为美联社提供每周橄榄球比赛的自动化报道了。而这家公司的机器人在体育新闻界的资历还可以追溯得更早。

2011年,美国网络杂志《Slate》在一个关于人工智能专题中,介绍到了自动化写作技术。早在当时,“自动化洞察”的机器人就已经开始采写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和美国大学体育总会篮球赛的报道了。除了基础的赛事数据播报之外,机器人还会根据自己所代表的当地球迷决定文章的基调和语气,如果当地的队伍输球了,它会选择比较遗憾的表达方式来照顾读者心理。

事实上,“自动化洞察”的前身原本就是一家从事体育运动比赛数据统计的服务商。从2007年起,这家公司从体育数据的挖掘上发现了商机,开始逐步把已有技术整合成了“语言大师”。

在《Slate》杂志看来,自动化写作技术最先出现在这个领域,和赛事播报文本的高度格式化不无关系。毕竟,机器人最擅长的事情就是复制。

这也是撰写体育报道的机器人从体育报道“转行”财经领域后,显得毫无违和感的原因。“语言大师”本身的灵活性使它能够迅速地适应不同领域的工作,媒体们需要做的,只不过是给它编好配套的语料库罢了,亚当如是说。

实际上,除了体育和财经领域,自动化写作业务已经扩展到个人健康、消费、网站分析等领域。比如《财富》500强企业的内部销售报告就用它来做综述类报道。

其实对于媒体自身来说,机器人写作是个经济实惠的选择。使用自动化写作,“生产”一篇简单报道的边际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跟专业记者的薪酬相比,这能节省一笔不小的开支。

尝到甜头的美联社对写作自动化的兴趣远不止一款实用产品那么简单。他们认为自动化技术将来会在更广泛的领域得到应用,其中当然包括媒体报道。因此,美联社与其他战略伙伴一起参与了“自动化洞察”最新一轮的融资。虽然亚当说不能透露美联社的投资金额,但这一轮他们一共融到了550万美金,除美联社外,投资方中还不乏三星集团这样的科技巨头。

2013年,“自动化洞察”的消息产量已经达到了3亿条—几乎一秒就可以写出9.5条消息。他们今年的目标是要把这个产量翻三番。这种庞大的产能对于依靠人力的记者们来说是不可想象的。

那记者们的饭碗怎么办?

美联社显然认为这不是问题。美联社的发言人称不担心机器人喧宾夺主,因为大数据并非万能。机器可以告诉我们“谁”、“什么时候”、“在哪里”、“发生了什么”,但是“只有记者能发现事件背后的原因”,而对事件的深刻见解、发表针锋相对的评论、提供妙语连珠的描述,这些也是目前机器无法实现的。

事实上,对于苹果、谷歌这些对行业有着举足轻重影响的企业的财报,美联社还是会派专门的记者来采写消息。此时,机器人就变成了24小时待命的助手,帮记者搜集所需的全部信息。

记者们可以放心地把常规的财报消息交给机器人,去挖掘有价值的线索、写出更高质量的报道。这帮助他们从简单数据和基本常识中抽身,从这个角度而言,机器人把记者们从产业链的最底端解放了出来。

机器人还会根据自己所代表的当地球迷决定文章的基调和语气,如果当地的队伍输球了,它会选择比较遗憾的表达方式来照顾读者心理。

"机器人记者"的未来 篇3

陈国权:《中国记者》杂志值班主编

黄楚新: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传媒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韩立新: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副院长

王一凡:新华社技术局工程师

张晓明:江苏城市频道王牌新闻栏目《零距离》总制片人

一问:您认为“机器人记者”会不会抢了传统记者的饭碗?

陈国权:把一件新奇的技术与人们的饭碗联系起来,总是那么引人关注。还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就有文章报道汽车工业机器人大行其道,让产业工人丢了饭碗,以此揭露资本主义的罪恶。时至今日,机器人抢了人们饭碗的事情依然没有大规模地出现,即使机器人干了大部分的活,但工人们却换成了操纵机器人的工种。

机器人记者也是如此,机器人记者永远不会夺走新闻工作者的工作。

首先,机器人更适合于写一些材料固定,写作模式固定的新闻报道。比如,财报数据、体育比赛、球员数据、金融等,这些报道种类撰写工作模式化,单调枯燥,但要求准确和速度。美联社的经验是:机器人写这种报道,速度快,错误率更低。这样,就将记者从简单劳动中解放出来,便于集中精力撰写更有深度、更有意义的文章。从这个角度来看,机器人写某些类型的稿件,能一定程度上提高媒体竞争力。

其次,新闻报道虽讲究客观,但实际上,每一篇报道都渗透着记者的主观色彩,但这也正是新闻报道的风格与特色,机器人无法做到风格与特色。目前,机器人还没有写出类似深度调查和个人专访之类的稿子。它不适合于写大部分种类的新闻报道。

最后,在这样的传媒竞争日趋激烈,传统媒体危机重重的时代,如果滥用机器人来写稿,媒体上充斥着模块化的陈词滥调;那么,媒体将很快失去竞争力。比如,对于一些重要的苹果、谷歌等受市场高度关注企业的财报新闻,美联社仍会让记者亲自撰写。

要让机器人去做最适合它们的工作,写能写的稿子,而不是跟风趋之若鹜,指望它什么都干。从记者的角度来看,也根本没有必要担心它会砸掉我们的饭碗。

黄楚新:我认为不会。

目前,美联社等美国一些媒体单位开始运用机器人记者写稿。该项目于2014年6月开始运行时,每一份软件自动生成的稿件都经过记者润色,记录错误并发送给自动化洞察力公司进行必要的调整。美联社和自动化洞察力公司均表示,没有员工因这一自动化服务而失业。

我认为,机器人写的毕竟还是模式化的,至少在哲学思考和情感表达上它们是无法模拟的。“语言大师”还只能处理结构化的定量数据,即那些储存于格式完好的电子表格或数据库中的数据。“机器人记者”来了,记者是否就要失业?我认为,“机器人记者”是在解放记者,让他们集中精力撰写有深度的报道。因此,真正的记者是不会失业的。

王一凡:个人浅见 : 也会也不 会。“会”是因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完善,具有人类部分功能的机器必然能更多的替代人,就如同工业机器人在制造业中的普及。采编过程中形式化、规律化的工作,可以有“机器人记者”来完成。“不会”是因为:人工智能的技术进步只能是无限接近于人类的智慧和情感,但就目前能达到的技术极限还远远无法完全模拟人类的思维,这使得“机器人记者”的应用不可能完全替代人的作用。机器人或许在速记、语言翻译等领域可以替代人,但在采集内容的选取加工和签审、对于情感的感知方面仍然无法替代。

张晓明:目前,“机器人记者”的使用领域主要是财经新闻,体育新闻等。实际上“机器人记者”就是一种软件,能自动抓取一些信息(采访),按既定的程序编辑出文稿。“机器人”会抢走一部分做类似工作的记者编辑的饭碗,不过,这样影响并不大。绝大多数的新闻稿件并不能按既定程式编写,需要人的大脑来“妙笔生花”,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二问:您认为“机器人记者”能否成为未来的“神笔马良”?

黄楚新:我认为,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机器人记者”的写作能力会越来越强。“语言大师”相当于一个私人数据管家,它对大量或许不经意间就漏过的数据进行筛选分析,最后生成通常针对个体的定制报告。

在美国,在梦幻橄榄球赛季(Fantasy Football),“机器人记者”每天都为数百万的雅虎用户定制当日赛况总结。此外,还替各公司将令人头昏脑涨的数据表格转化成简明易读的报告单。或许在未来,人们甚至可以拥有自己专属的“机器人记者”,每日呈上为个人特别定制的健康报告和财务情况汇报。

就时间和人工智能的水平而言,目前包括“机器人记者”在内的人工智能都处于人们可控的情况之下,主要是为人类服务,提高生产力和工作效率,但是,并不否认有一种可能,未来“机器人记者”可能失控。例如,具有更高智能的机器人可以自我设计以改进自身,使得它们比现实社会的所有人都更聪明。

人们应该重视人工智能安全,确保这类研究对人类有益。人工智能技术如同其他科学技术一样,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可能存在危险性。因此,有必要研究如何在从人工智能获益的同时避免潜在的危险。

王一凡:“机器人记者”或许就是互联网时代和人工智能时代的“神笔马良”。当大数据与物联网技术发展日趋成熟,“机器人记者”或许是争抢新闻时效的奇兵,同时隐藏在“机器人记者”背后,基于大规模计算能力的数据整理、分析和研判,也会让“机器人记者”如虎添翼。

从应用层面上讲,记者作为信息的采集源,机器人记者可以是各类型的机器设备,例如街道上监控器,它能第一时间将交通上的突发新闻事件快速报道出来。

凡事也都有两面,“机器人记者”也会面临诸多问题,1. 机器人记者与传统记者的分工;2. 机器人记者的管控与审核问题;3.机器人记者的道德判断;4. 机器人记者对国家安全、人类隐私的新挑战等等。

张晓明:我看好“ 机器人记 者”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进步,相关软件研发的进步,“机器人记者”将做更多的工作,“采写”更多的内容,其稿件质量也会进一步提升。我认为将来,“机器人记者”将是新闻媒体的重要装备,可以更快更方便地发现、采编一定领域的新闻,还可以与人类合作,成为记者的帮手,“合作”采写更迅捷、更有深度的报道。

三问:机器人写新闻是时代的产物,如何让“机器人记者”成为我们的好搭档?未来,“机器人记者”应该享有人类的哪些权利?怎样的技术让机器人能够取人类的长补人类的短?

黄楚新:我认为可 以将“机 器人记者”应用于一些特别领域,特别是在金融、体育和销售规划等数据繁多的领域,这种新的软件平台就会应用先进的度量标准,去确认模式、趋势和反常数据。然后,它们会迅速产生解释性文本,成为代替人类的“机器人记者”。

美联社每季度利用自动化洞察力公司的Wordsmith平台撰写3000多篇金融报道。他们在苹果公司公布最新创纪录收益几分钟之后,就发表了一篇报道。《洛杉矶时报》利用这种算法分析地质数据。它是第一篇有关南加利福尼亚州去年发生的4.7级地震的新闻报道的“作者”。

以苹果公司为例介绍说,自动化编写的苹果公司财报新闻可以让记者解脱出来,进行更有深度、更具细节的报道,把公司业绩与高管的表态结合在一起。记者会从繁重而枯燥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写出更有深度的文章和干更有创意的工作。

机器人记者是否可以享有著作权?这是一个目前很有争议的问题,也许也应该人性化一些,给“机器人记者”以版权。

韩立新:“机器人记者”,应该称之为“机器人编辑”,虽然能够生成文本,但如果用来公开发表,相应的法律责任还需要由操作这个机器的人来承担。因为“机器人编辑”只是人类的搭档和助手,是人类更便捷处理信息能力的延长,就像作为写作工具的书写的笔、敲字的键盘一样,其产生的法律责任仍由对其进行传播的媒体来承担。真正的问题是,当这种机器作为私人工具的时候,当一个人用这种工具生产出“新闻产品”发表在自己的网页、博客等社会化媒体上的时候,作为阅读者,我们是把它当成公民新闻呢?还是当成一种文字游戏?

王一凡:充分发挥机器人记者的长处,同时接受人类的有效管控。让“机器人记者”在它擅长的领域发挥作用,把传统记者从繁琐低调的日常采集工作中解放出来,将是未来的方向与趋势。但同时,应该谨慎提防唯技术论、唯手段论,不能让机器人记者变质成机器人间谍与机器人杀手。

张晓明:人类研发的“机器人记者”,必然是人类的帮手、助手。“机器人记者”的采访权利,取决于它所在媒体能享有的权利,它只是将记者的采访过程智能化,其采访调取所有资料享有的权利,取决于其所在媒体的程序设计和授权。

机器人记者 篇4

“互联网+”近几年加速袭击着各个行业, 对于数据处理要求的逐渐提高和信息的更替加快, 随之而来的便是“机器人记者”的出现。目前, 机器人记者实际上就是直接利用程序化来撰写新闻报道, 通过采集各种大量题材与数据, 建立庞大的数据库, 并利用模型与数据相关性, 由智能化机器人自动生成报道或者文章。目前主要应用于数据型的财经类和体育类新闻报道, 在其他非数据新闻中还处于试水阶段。

二、机器人记者目前发展情况

互联网时代的崛起, 给新闻传播业界以及学术界带来巨大挑战, 传统的理论知识以及实践结构已经无法满足大数据背景下的新闻报道与传播研究。国内最早关于机器人记者的报道出现在2002年, 当时的机器人记者局限于进入战区拍摄、 录像等简单工作。经过十多年科技的更新换代, 信息量与数据量的暴增, 机器人记者现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其创作的文章——“智能稿件”已不再是之前简单的语句整理, 而已经成为更加人性化语言的报道。

近两年在学术界, 机器人记者也受到了专家学者的热捧。 笔者在“中国知网”以关键词“机器人记者”进行全文搜索, 将学科限定为“新闻与传播”, 可得到1586条结果, 2014年有173篇, 2015年284篇, 相关文献的数量飙升, 呈现井喷态势, 截至2016年已有39篇, 随着“机器人记者”在2015年的再次火热, 其在新闻传媒领域的热度也直线飙升。

在新闻业界, 各种传统媒体, 特别是各大纸媒在新媒体的逼迫之下正处于转型期。“机器人记者的出现, 其快速高效的优势, 大大节省了时间耗时, 提高新闻时效性, 给传统媒体带来了一定发展契机。例如, 证券新闻与地震新闻。当然, 这些仅仅是浅层次报道和应用。在最新的实验和实践应用中, 机器人记者已经能完成部分深度报道, 追踪报道和事件述评等难度较大的文章。

三、当前机器人记者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 报道态度不能均衡, 偏向一方, 不会褒贬, 无主观能动性。目前, 机器人记者还属于在人为设定程序之下, 根据相应操作而完成一系列“生成工作”。这就导致机器人记者对目前社会中发生的具有隐讳性的事件, 无法做出报道, 如对比赛失利方的鼓励新闻、敏感新闻事件等等。另外, 机器人记者对信息的整理、推理、分析和评论等方面, 机器人记者无法做到均衡。

第二, 过于依赖数据源, 无独立采访收集能力。大数据环境下, 机器人记者过分依赖数据背景下的信息采集、人为程序设定的内容生产。自身无法独立进行热点事件采访。

第三, 智能化的高速飞跃与滞后的监管存在巨大矛盾。 2015年“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储存”这些新词汇喷发式出现在各个行业之中。大数据背景之下的互联网正在形成一个个属于自己的生态系统, 而这种生态系统便是各种硬件智能化的普及, 如阿里云和腾讯云。然而, 当前监管智能化物件扩展的文件和政策几乎处于零发展状态。智能化带来的信息数据安全问题, 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担忧, 在虚拟的互联网内, 消费者资料几乎处于赤裸裸曝光在网络之中来供不法分子购买使用。机器人记者的普及应用, 其对用户数据安全的保护也面临着巨大的考验。

第四, 机器人记者与人类记者共存之间的矛盾。“机器人记者”的出现, 对传统媒体是一种挑战。一时间, 类似于“记者的饭碗会被机器抢走吗?”“机器人记者来了, 记者会失业吗?”等问题出现在业界思考之中。这就要求编辑和记者的传统思维也必须发生转化, 必须在与机器人记者共处之时, 强化自身优势, 发挥深化研究与深化报道的特长。不能满足于写简单的新闻通稿, 而要尽可能多地掌握新知识和新技能。在整个新闻稿件的调查与审核中, 机器人也无法取代人类记者, 两者需要融合发展。

四、机器人记者的未来

机器人记者的兴起是科技发展的产物, 也是信息时代信息暴增的必然需求, 这也为新闻行业的发展带来新的需求与挑战。

第一, 更加人性化, 掌握一定情感表达。在最新的智能化硬件中, 百度的“度秘”、苹果的“Siri”、微软的“小冰”都在探索人类情感的交互, 且已取得很大成绩, 基本都能实现与人的多轮互动对话。相信不久的将来, 智能机器人也将更加人性化, 编写出的稿件也将更加生动形象。

第二, 更加普及与安全。在硬件的逐渐成熟下, 机器人记者的应用层面将更为广泛, 在大数据对数据的保护加强的同时, 机器人记者也将更加注意保护写作时的用户隐私问题。

五、结语

在技术支撑下的大数据时代, 互联网数据信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和累积, 这就造成一个跨界融合的大潮到来。 机器人记者也是其融合的产物, 它更应该快速融入互联网跨界之中, 克服自身弊端, 根据互联网跨界融合的对象, 制定针对对象的特定程序, 编写发布行业信息。简言之, 这样的“互联网+” 环境下的跨界融合为“机器人记者”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可能, 业内专业人士也需进一步提高自身优势, 实现与机器人记者的优势完美融合, 这样, 机器人记者发展将会越来越好。

摘要:如今, “互联网+”与大数据已经延伸至各个领域, 社会交际、人类思维和商业模式等各个方面正在发生巨大改变。大数据时代带来的变革在新闻行业也初露端倪, 特别是机器人记者的出现, 对于传统新闻从业者来说, 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本文主要通过文献分析法, 对大数据背景下的机器人记者的现状进行浅要分析。

关键词:互联网+”,机器人记者,大数据,新闻

参考文献

[1]王丽斯.“互联网+”新环境下的“机器人记者”[J].技术与应用视听, 2015 (05) :187-188.

[2]冉明仙, 刘然然, 邓利武.机器人写作背景下新闻记者的生存空间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 2015 (10) :11-12+18.

[3]黄可.机器人记者:本质、模式与意义[J].中国记者, 2015 (05) :64-65.

[4]张灿灿.编辑记者和新闻机器人的“战争”[J].青年记者, 2015 (11) :95.

上一篇: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下一篇:《红与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