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内部控制

2024-06-27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共12篇)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 篇1

据国家工商总局统计我国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 (GDP) 总量的60%, 纳税占国家税收总额的50%, 完成了65%的发明专利和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发展, 缓解就业压力、优化经济结构等方面明显发挥重要作用。同时, 中小企业普遍存在因为缺乏严格合理的内部控制而导致财务、生产、管理混乱的现象, 从而导致中小企业普遍丧失更高的利润空间和更好的发展机会。然而我国目前的内部控制规范和相关指引, 主要是针对上市公司和大型企业。中小企业受经营资金, 企业规模等现实因素限制难以在经营过程中严格遵从相关内部控制规范, 从而导致经营管理混乱, 抵抗风险能力不强。

一、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目标和方向

促进企业实现战略发展目标是企业内部控制的最高目标, 也是内部控制的终极目标。此最高目标适用于上市公司和大型企业, 也适用于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内部控制其他四个目标, 经营效率和经营效果目标;经营管理合法合规目标;资产安全完整目标和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目标, 都是为发展战略目标服务的。在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过程中此四个目标可以浓缩为兴利除弊。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多数所有权和控制权集中, 企业的投资者本事就是企业经营者, 集权控制现象普遍, 所以中小企业在设计内部控制时不能照搬大型企业的方法和措施, 应适应其本身特点, 按照特定方向进行设计:

1.适度的灵活性。充分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 根据本企业的经营规模, 具体业务流程制定适应本企业的控制制度。

2.考虑成本效益。在制定控制制度时需要衡量付出的成本和产生的收益, 以及避免的损失。同时需要从企业发展的远期经济效益考虑。只有按照此方向,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设计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3.关注重要性和实效性。对于关系企业成败的重要事项严格控制, 对于相对次要的事项, 依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能力选择简单控制或者不控制。同时随着企业经营状况的变化, 适时调整内部控制制度, 以对可能存在的缺陷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4.相互牵制。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特点, 不可能向大企业那样完全实行不相容职务分离, 但仍应尽力避免一人独自完成一项业务的全部过程。可以采用相互复核, 不定期抽查或专人审核方法, 对财产的安全进行控制, 避免舞弊。

二、我国中小企业目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我国中小企业目前由于受到经营规模, 短期成本效益, 以及所有权结构和经营机制等因素的限制, 存在不足之处, 制约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现实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方面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1.风险控制意识不足。我国中小企业的经营者在经营过程中对风险认识不足, 没有将风险控制作为经营过程中的重要职能对待, 风险控制被淡化。风险识别往往是在扩大经营业绩之后才进行, 这就导致缺乏风险预警, 从而引发无法执行风险控制, 最终导致虽然经营业绩扩大但是由于风险损失没有达到经营目标。

2.从业人员素质不高。我国中小企业由于资金限制, 加之发展前景不确定以及特定管理体制, 很难招聘到优秀人才。即使招聘到优秀人才, 在企业发展的艰难阶段由于短期成本效益的考虑, 也很难有足够的薪酬留住优秀人才。同时由于我国中小企业资源有限, 也不会为提升所雇佣员工素质进行相当的投入。这就导致没有高素质的员工参与企业的经营, 无法进行相关内部控制制度设计, 也没有保证内部控制制度执行的人力资源。

3.职能设置不合理。我国中小企业由于权力高度集中, 控制标准随意性很大“人治”色彩浓厚, 缺乏“法治精神”, 企业长远发展埋下隐患。同时由于资金限制, 人员配备不足, 不相容职位不能有效分离。并且缺乏对未分离不相容职位的有效监管。这就增加了相关人员工作出现差错甚至舞弊的风险, 不利于企业的经营和发展。

4.内部控制制度不足。我国中小企业目前的现实经营中, 多数没有内部控制制度, 或者一些中小企业也设计了内部控制制度, 但是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却没有按照制度执行, 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其一, 由于我国中小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高度集中, 所以很容易产生以领导意志进行经营工作的情况, 这就产生不需要内部控制制度或者即使有内部控制制度也不遵照执行的情况。其二, 设计的内部控制制度照搬大企业相关制度, 对于我国中小企业缺乏可执行性。或者存在的内部控制制度是以前制定的, 目前企业的经营环境和经营状况已经发生变化, 但是内部控制制度没有进行适时调整。

5.信息沟通不畅。由于我国中小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高度集中的特点, 多数中小企业没有意识到信息沟通对于企业经营和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企业的领导者不擅长或者不愿意建立开放的信息沟通渠道, 这样就造成企业经营的相关信息不能及时充分传递, 增大信息沟通的难度。同时由于中小企业资金限制和过分关注短期成本效益, 使企业对于管理信息系统投入不足, 这就导致管理信息整合不足, 也影响了企业经营信息充分沟通。信息沟通不畅导致企业经营效率降低, 增加经营失误的可能性, 增加了企业经营的风险。

6.缺乏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由于我国中小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高度集中的特点, 多数中小企业经营者主要关注企业生存, 没有精力或者认为没有必要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 通过倡导团结协作, 爱岗敬业, 诚实守信产生很强的企业凝聚力, 从内涵方面促进企业的发展。

三、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对策建议

国外全面的内部控制方法, 花费巨大, 我国中小企业不能承担这样的实施成本, 并且国外全面的内部控制方法会大幅降低我国中小企业的运营效率。我国中小企业所处行业不同, 在企业经营的发展阶段不同, 每个中小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的风险不同, 所以企业要针对各自特点, 选择适合的企业内部控制模式、方法和机制。考虑我国中小企业现在的特点, 我们大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提高内部控制。

1.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公司治理结构属于企业的顶层设计。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可以有效缓解各方面利益关系冲突, 增强企业抵抗风险的能力。通过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明确我国中小企业不同层级人员在企业经营、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的不同职责。进而避免甚至消除企业内部人员对企业的控制行为, 从制度和程序上避免内部人员的越轨行为, 在加强内部控制的同时提高了风险管理, 为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管理提供最基本的法理保障。

2.增强风险管理意识, 加强控制高风险领域。市场经济环境下, 风险客观存在, 收益与风险并存, 没有风险就没有收益, 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风险更多。我国中小企业的经营者首先需要树立正确的风险意识, 以正确的态度面对风险, 并对相关风险进行分析评级。对于高风险领域实施严格的内部控制, 对于低风险领域相对放松控制标准, 突出成本效益原则。

3.完善相应的组织结构, 弥补分工不足局限。中小企业在设置部门结构时, 要从实际出发, 根据自身经营特点科学划分部门职能。尽可能做到责权明确和不相容职务分离。对于由于中小企业自身资金有限无法避免的分工不充分, 可以采用临时随机安排弥补措施, 如:临时安排盘点, 抽查银行余额调节表, 对实物资产进行观察等, 进而降低工作差错和舞弊的发生。

4.制定合理的人员管理制度。制定合理的人员管理制度, 明确各岗位职责, 让员工在工作中有规范可依, 使管理者对员工的评价有标准可依, 管理者和员工共同遵守相关制度, 避免因权责不清给企业或个人带来损失。

5.加强信息沟通建设。畅通的信息沟通能够让管理者充分及时的了解运营状况和企业中发生的各种情况, 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全面、及时和准确的依据, 同时可以及时协调相关部门和人员并获得反馈, 进而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和内部控制的执行效率。我国中小企业加强信息沟通建设一方面可以根据自身经营规模和资金规模加大信息化建设的硬件投入;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条件, 设计并执行适合企业经营特点的信息沟通渠道和方式更为重要, 比如:建立定期例会和重大事项及时报告制度, 采用固定模板汇报日常经营例行事项等。

6.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我国中小企业急需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培育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集体荣誉感, 更新内部控制观念, 使控制观念贯彻企业。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提高企业的凝聚力, 对于企业发展有着长期、持续推动作用。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 保持员工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与企业的价值取向趋同, 可以减少因员工的行为影响甚至损害企业的利益, 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总而言之, 我国中小企业需要发挥自身的优势, 同时结合自身特点构建适合自身发展的内部控制制度。使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成为自身发展的内在优势, 为企业的发展壮大奠定良好管理基础。

参考文献

[1]何丽芬.对中小企业诶不控制框架构建的思考[J].会计之友, 2008, (05上) .

[2]宁明丽, 王金荣.我国中小企业关于企业内部控制的缺陷及改善[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2, (9) .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 篇2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研究....................................................................1 【摘要】................................................................................1 【关键词】:中小企业,内部控制,解决方案.............................1 【正

文】................................................................................2

一、引 言..................................................................................2

二、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概述....................................................2

(一)中小企业的含义及经营特点.............................................2

(二)内部控制的含义及作用....................................................3

(三)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特点................................................3

三、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4

(一)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存在的问题..................................4

(二)缺乏必要的风险评估手段................................................5

(三)内部审计监督职能的局限性.............................................5

四、解决的对策.........................................................................6

(一)客观的解决方式..............................................................6

(二)主观的解决方式..............................................................6

(三)具体解决的方法..............................................................7

五、总

结................................................................................9 【参考文献】............................................................................9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研究

金超

【摘 要】

中小型企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润滑剂,它推动着社会主义的进步。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内部控制问题也将越来越受到重视。强化中小型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对建立结构合理、内容完整、方法科学的内部控制标准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中小型企业内部控制的分析,结合中小型企业特征及其对内部控制的影响,提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所存在的问题,并阐述加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中小企业,内部控制,解决方案

【正 文】

一、引 言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运行和有效性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现已成为在21世纪这个风起云涌的经济浪潮中不可懈怠的问题,本文主要就内部控制与中小企业如何相互结合进行论述,解决部分有关于内部控制有效性以及实施的问题。笔者对部分中小企业的观察中发现其内部控制的混乱最根本是由于企业管理层追求的利益但又不关注可持续性的长久利益所致。所以解决上述问题,实质上就是解决如何改变管理层对利益追求方式的模式,再辅以各种规章制度的结合。

二、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概述

(一)中小企业的含义及经营特点

中小型企业或中小企业,是指在经营规模上较小的企业,雇用人数与营业额皆不大,此类企业通常是由单一个人或少数人提供资金组成,因此在经营上多半是业主直接管理而较少受外界干涉。

通过调查资料得知,中小企业的经营具有以下特点:

1.生产规模中等或微小,因而投资较省,建设周期短,收效较快。2.对市场变化的适应性强;机制灵活,能发挥“小而专”,“小而活”的优势 3.经营范围的广泛性,行业齐全,点多面广;成本较高,提高经济效益的任务艰巨

4.中小企业是成长最快的科技创新力量。

5.抵御经营风险的能力差;资金薄弱,筹资能力差。

中小企业的这种经营特点是决定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控制缺陷的重要因素。因为企业经营在某种意义上关乎着企业的文化,而的企业文化一般

对企业的走向起着决定性作用。

(二)内部控制的含义及作用

单从内部控制上来说,内部控制,是指一个单位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可靠,确保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保证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续与措施的总称。从整体上内部控制可分为控制环境、会计系统、控制程序三个方面。按时间顺序又可分为事前防范、事中控制和事后监督。如何将这两个方面六个点有机地结合起来是内部控制的关键,也是内部控制是否有效实施有效的依据所在。

下面不得不说的是内部控制的作用,也就是,为什么企业要执行内部控制,我们可以从三个个方面来看这件事情,首先我们要明白,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而内部控制可以提高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性和可靠性,这样企业的决策层就可以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中有效地管理企业,从而保证企业既定方针的贯彻执行,这是进攻。其次是防守,内部控制可以有效地保证企业财产的安全完整,通俗地说,把洞都堵了,利益怎么还能往外流?引申开来,是为了使生产和管理活动顺利进行。最后关于与审计方面的联系,在审计学中我们知道,良好的内部控制可以为审计工作提供良好的基础,节约审计成本。

(三)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特点

内部控制是由企业治理层、管理层及其员工共同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是规范企业内部管理、实现企业价值的保证。然而,在实际工作中,许多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很不完善,各种问题非常突出,严重影响了中小企业的经济效益,削弱了竞争能力,进而阻碍了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主要有两大特点:

一是企业各项事务的内部控制主要取决于企业主的态度。中小型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往往都掌握在企业主手里没有分离,中小企业的内部结构

的建立还有待时日。尽管部分中小企业在形式上建立了董事会、监事会,但是,真正的法人治理结构并没有到位,谈不上授权与监督,更谈不上内部控制。企业主的经营理念和重视程度成为了影响企业内部控制的决定性因素。

二是中小型企业往往难以建立完备的内部控制体系。由于中小型企业规模较小,人员较少,企业结构较单一,常常为个人企业或家族式经营,管理水平较低,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一般只能建立基本的内部控制制度,这种基本的制度在内部控制上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漏洞。常常为个人企业或家族式经营,管理水平较低,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中小企业由于难以获取充分的资源以实现恰当的职责分离,导致一个员工可能同时兼任好几个岗位,往往,这些岗位是不相容的!

三、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存在的问题

1.内部控制环境亟待改善

中小企业以追逐利益为根本的目标,可能会放弃诚信原则去追求眼前的利益。管理层对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常常忽视,或将内部控制理解为内部会计控制。另外,因为成本的原因,并且中小企业吸引优秀人才困难,对员工培训往往会被忽视,因此普遍的,员工对工作岗位的胜任能力不高。内部环境影响企业经营目标的制定,是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和保障。许多中小企业缺乏良好的内部环境,使内部控制无法取得应有成效。

2.企业财务会计制度不健全

中小企业财务会计制度一般不是很完善。有的企业建账不规范或不依法建账,会计处理随意性大,会计核算常有违规操作,信息失真比较严重。有些中小企业原始凭证的取得和填制不合法,甚至设两套账或多套账,有些企业甚至为了逃税而提供虚假财务信息。

3.内部控制措施不到位

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管理人员较少,一些职责无人承担,并且一些不相容的职责却由同一人或同一部门承担。中小企业由于权限高度集中,一切重大决策均由老板决定。实物资产的控制管理也是中小企业产生问题较多的方面,有的企业存货管理混乱,出入库记录不全;有的企业会计凭证账簿不能及时整理归档,甚至发生交易记录丢失。

(二)缺乏必要的风险评估手段

中小企业没有科学系统的风险评估体系,无事前防范措施,风险意识普遍薄弱,出现问题时才临时考虑对策,容易凭领导者的主观意识做出判断。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并壮大,就必须估计可能发生的各类风险,以确保企业持续、健康发展。风险评估是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中的薄弱环节,给企业的稳定发展带来很大隐患。

(三)内部审计监督职能的局限性

由于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相对薄弱,其内部审计的监督和保证作用就显得非常重要。但是,管理层的主观意识出现偏差以及出于成本效益的考虑,现阶段,一些中小企业处于对成本的考虑,一般不设立内部审计部门,或不单独设立内部审计部门,即使设立了也会隶属于财务部等,缺失必要的独立性,而且内部审计部门容易受到领导的直接干预,严重弱化了内部审计部门的监督职能,也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内部控制。甚者,会使得内部控制名存实亡,是企业内部控制趋于紊乱。上文已经叙述了关于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但是中小企业的固有特点制约着其内部控制的发展,因为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一些目光短浅的领导者一般只在乎眼前的蝇头小利,而企业内部控制的完善势必会增加企业的成本,成本的增加势必会减弱企业的竞争性,所以,在放弃内部控制完善的同时,隐约的增加的事企业的竞争力,增加企业资金的流入与累计,从而为二次投资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是不完善的内部控制却严重制约着企业的发展,这点可从可也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中可以看出。所以这造就了中小企业与内部控制完善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是一个客观但又主

观的问题,下文将主要讲述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以及上文所述的不和谐之处。

四、解决的对策

从总体来说解决的对策可分为内部解决方法和外部解决方法,但两者不外乎要解决的问题时对人员素质的提高以及对人员道德行为的制约。

(一)客观的解决方式

认识从实际出发,不掺杂个人的主观意识。1.外部建立和完善客观、独立的法律、法规。

现阶段我国的发展离不开中小企业,中小企业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最主要的力量,有带动内需,提高就业率等作用,所以如何更好地发展中小企业,是一个关键的政治问题,同时也是宏观的战略问题。要提高中小企业的存活率和竞争力,就必须有有良好的内部控制,而建立对内部控制良好、完整的法律、法规,有利于中小企业对内部控制的实施和关注,有利于中小企业的发展。有利于制约企业人员的行为。2.统一的教育与中小企业组织之间的制约。

可由政府部门或其他非营利组织,提供对中小企业的技术支持,或统一的人员再教育等。以一种非法律但又存在半强制性的教育制约。何为半强制性?就是指企业可以不进行这种活动,但是要让企业的管理者、所有者从本质上认为如果不执行或进行这样的活动,企业将会降低竞争力度或会使得企业盈利力度降低。这是配合宣传的一种直接的非强制性方式。

(二)主观的解决方式

以观察为“主”,参与到被观察事物当中。此时,被观察事物的性质和规律随观察者的意愿不同而不同。1.提高企业所有者对内部控制的认识

以一种教育和宣传的方式,针对个人,进行因人而异的教育、宣传。根据不同行业的特点,结合不同企业的发展阶段,使企业的所有者从主观意识上认为,内部控制的完善是必要的、必须的。是提高企业盈利能力的一种方法。从源头上灌输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这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一种方式。

2.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

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不止有利于内部控制的完善,还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凝聚力。是一种重要的管理手段,也是一种价值观。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使员工个人主观地认为内部控制是必要的必须的。从而使得个人的素质道德得到了制约。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应该从两方面入手(1)中小企业的管理层和治理层必须得加强学习,树立现代的企业管理的思想观、价值观,更新内部控制观念,为员工树立良好的榜样。(2)企业内部的文化必须一贯执行,只有一贯执行之后才能保持良好的传承,才能使员工信仰这文化。从而形成凝聚力。

(三)具体解决的方法

1.完善企业的岗位制度,使关键的岗位有专业的人才。

中小企业由于人数较少,规模较小,所以不可能在所有的岗位都有与之相适应的人才,这就决定了在关键岗位才有专业人才的特殊性。做好人员培训工作,使在非关键岗位上的非专业人才也有良好的素质,使得内部控制得以进行。

2.职务分离制度,使得不相容的职务分离。

不相容职务分离的核心是“内部牵制”,它要求每项经济业务都要经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门或人员的处理,使得单个人或部门的工作必须与其他人或部门的工作相一致或相联系,并受其监督和制约。一般情况下,单位的经济业务活动通常可以划分为授权、签发、核准、执行和记录五个步骤。如果上述每一步都有相对独立的人员或部门分别

实施或执行,就能够保证不相容职务的分离,从而便于内部控制作用的发挥。

3.领导做好带头作用。

规章制度的建立不是用来看的,而是用来执行的,只有在源头上领导起带头作用,才能很好地约束下属,这样才可使企业规章制度按预期的计划执行。

4.完善财务会计制度。

企业主,领导不得插手企业的财务会计制度。应选用素质较高,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的专业人员处理企业财务问题。并且,企业财务人员必须与时俱进,用科学的发展观,选用最科学,最合适的企业会计制度。更好地避免发生舞弊、违法、违规行为。

5.加强管理意识。

从点到面,从关键人员到普通员工,一步步,逐渐改善企业的管理意识,建立严格的现金和银行存款管理制度,现金的收支必须要遵守相关的现金管理规定,企业的每一笔账都要及时入账,并考虑其真实性、合规性。建立完善、有效的应收帐款管理制度和销售制度。应收帐款应与销售记录定期核对,销售记录应与仓库的记录核对,一环扣一环。还必须建立严格的验收、保管制度,即存货的收入、退货、损耗、盘盈、盘亏都应有完整的记录。定期分析各个财务报表,从总体上管理企业的各项状况。

6.建立内部审计部门和加强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

首先,中小企业必须充分认识到内部审计在生产和经营环境中的重要作用,其次,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从而认清摆正内部审计的地位,接着建立内部控制检查和评价体系,这样才能使得内部审计职能发挥出其自有的无法被替代的功能。

五、总 结

企业靠的是以人为本的人际关系和人性化管理,在人际上确立诚信、爱心、热心。人才匹配运用,奖罚、报酬、福利等制度应合情合理,激发各层员工的积极性,促使在工作中有压力、动力、纪律。管理和控制需要的是逻辑、自然、环环紧扣,管理要行得通要科学,控制好比是门是锁,管理和控制是压力,企业才有动力。

综上所说,中小企业各有各特点,应当在其固有的特点之上,结合实际,建立其独特完善的内部控制。内部控制与企业治理结构相互作用将促进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为我国的经济飞腾做出贡献。【参考文献】

[01]百度:《百度百科》,互联网。

[02 ]李凤鸣:《内部控制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对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分析 篇3

【关键词】中小企业;内部控制

一、我国中小企业的现状

1.企业内部人员问题

(1)人员分配

中小企业因为其规模远远小于大型国有企业,所以在人员分配这一方面并没有进行很好的调节控制,这就导致了企业内部人员分布不合理:一些部门的工作人员明显超出规定的人数,而一些部门的工作位置却空着没有人。这样不正确的人员分配在企业的运行中会对企业的利益造成损害,比如在需要一些特定部门的人员进行工作时因为找不到相应的人员导致企业不得不拖延工期,向外界求助。这种做法不仅加大了企业在资金成本上的投入,还在客户面前留下了不好的印象,使客户对企业的信心大打折扣,对企业的信誉与形象造成不良影响,更有可能会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不利于企业今后的发展。

(2)企业人员素质

这个问题一直是社会的焦点话题,企业员工的素质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企业的形象。如果员工在工作中玩忽职守,滥用自己工作岗位中的权力为自己谋取利益,不仅损害企业的利润,还有可能因为不能及时的供给客户他们想要的产品造成企业信誉下降,名声受损,影响企业以后的发展。中小企业的发展优势就是因为其规模小,容易管理。但也就是因为其规模小,容易管理所以不可以出现任何重大的资金问题,否则企业在重大的资金缺口面前面临的只有倒闭这一条路了。

2.企业内部管理问题

中小企业在管理方面还是沿用了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僵硬死板不懂得变通。这样的管理模式不仅对企业的发展起不到一点的支持作用,还有可能阻碍企业的发展,使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过早的被淘汰。僵硬的传统管理模式早已适应不了当今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它无法发挥员工们自身的优势,无法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中小企业的规模本来就不是很大,它的运作主要是依靠灵活多变的销售策略,而这些销售策略的提出是由企业中的各部门的人员共同想出来的。如果按照原来老旧的传统管理模式是无法提出任何有新意的销售策略,当然也不会为企业创造大量的财富。这样的企业是无法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的。

3.企业内部监管问题

监管制度在任何一个企业都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对企业进行有效的监督与管理,才可以让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中小企业在监管这一方面做的不是很好。中小企业的规模不是很大,为了节省成本在监管这一方面的投入要少很多。但是在企业中,一旦监管力度下降,那么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也随之降低,企业的生产效率下降,所得到的利润也大大减少,不利于企业的长久发展。

二、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对策

1.人员选用

中小企业毕竟不是大型企业,在创造经济效益上当然不可能使用大型企业的做法:投入大量资金,进行长期规划。所以它们只能在人员上进行战略调整,激发企业人员的创造力与能动性,最大程度上发挥他们的优势与长处,确保制定的企业的营销方法可以为企业带来利润,以此来带动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为了企业可以长久稳定的发展,在中小企业进行人员选用时,需要对人员进行严格的删选,确定最终所选取的人员符合企业的发展状况,保证他们可以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利益;同时还要注意在企业内部需要适当听取员工的意见与建议,营造一个舒适的工作空间,为创造更多的企业效益打下基础。

2.监管制度的加强

只有在企业内部进行强有力的监管,企业的员工才能真正做到遵守企业道德,从而进行有序的企业生产。在对监管制度进行制定时,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对监管条例进行相应的调整,不可以照搬其他企业的监管条例。为了取得更好的监管效果,在实行监管的同时还可以施行奖惩制度,有奖有罚更能激发出企业员工的工作热情。但要注意把握这其中的度,差距不可以太大,否则会打压员工们的工作积极性。

3.资金成本的控制

中小企业的资金成本控制是一个需要十分注意的方面。因为这些企业的规模不算大,在企业运作上投入的资金就需要谨慎的计算使用,防止资金投入失败,企业利润大大受损。因此,在企业进行一个项目的建设时,需要由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对这个项目的资金投入使用进行一个详细的计算,最大程度上降低资金的风险投入,减少资金的浪费。

三、结语

如何使得中小企业在我国的市场中占据有利地位而不是被激烈的市场竞争淘汰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在当今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对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除了以上所说的几点还需要注意与时代接轨,根据实际情况实时调整企业发展方向,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继中,李爱花.企业内控:借鉴、探索与推进——深圳市会计学会“实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学术沙龙”综述[J]. 会计研究,2011(02)

[2] 杨雄胜.内部控制范畴定义探索[J]. 会计研究,2011(08)

浅析中小企业内部控制 篇4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 中小企业的发展备受关注。中小企业如何立足于社会发展的大洪流之中, 既发挥自身特有的力量, 又助推大型企业的发展, 这一问题值得深思。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在企业自身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不仅是保障企业经济资源的安全, 亦是协调企业的经济行为并控制企业的经济活动, 从而使企业内部各部分相互联系、相互牵制, 形成规范而系统的控制方法, 使之成为严密且完整的体系。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全部过程, 涉及到企业经营活动过程中的各个方面。

二、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现状

1. 管理层的内部控制意识薄弱

目前, 我国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在控制环境方面比较薄弱, 具体体现在企业管理层内部控制意识淡薄, 由此导致企业治理结构的不完整和人力资源政策的不完善。大多数中小企业的文化建设不够健全, 没有发挥企业文化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应该具有的作用。企业管理者在企业文化的建设上并没有起到主导作用, 对企业文化强调的力度不够, 企业文化的作用就会被埋没。

2. 中小企业缺乏对风险的重视

风险评估是提高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关键。大部分中小企业对风险的重视程度不高, 无法及时对风险进行评估, 甚至有的企业并没有对风险进行识别、分析以及制定风险应对策略。这样以来, 企业在面临风险时, 无法准确而又快速的制定应对措施, 导致企业的运营出现问题。

3. 员工素质不高

大部分中小企业的管理层和核心岗位人员都是家族成员, 其中某些员工并不具备岗位所要求的资格。比如, 会计人员的素质普遍较低, 并不具备专业素养。在企业的控制活动中, 会计控制活动的作用日益突出。只有会计人员的素质得到提高, 才能保证会计人员在日常的工作中认真监督企业的经济业务。

4. 内部控制信息系统更新不及时

科技的发展推动了会计的信息化, 会计信息化已然变成现代企业处理财务问题的一种趋势。但如今的我国中小企业在信息系统的更新上面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这会为企业带来财务危机, 从而影响企业内部控制的发展。

5. 内部审计制度不够健全

我国多数中小企业的内部审计制度不够健全, 难以做到定期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估。企业将无法及时发现内部控制的重大缺陷, 以至于难以明确内部控制的缺陷并为此制定合理的处理措施, 这将会严重影响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三、完善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议和措施

1. 完善企业治理结构, 提供有效的内部控制环境

企业应建立完整而有效的治理结构, 并且完善人力资源政策以确保企业的稳定发展。在完善企业治理结构的同时, 企业也应重点加强企业的文化建设, 以优秀的企业文化为导向, 指引企业的健康发展。完善的企业治理结构, 为企业内部控制提供了有效的内部控制环境, 加强了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2. 加强风险评估, 构建风险防范体系

在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中, 风险无处不在。尤其是中小企业, 抗风险能力较弱, 如果没有足够的风险意识, 就无法对风险进行识别、分析, 也就不能在风险来临时及时应对。因此, 企业应该加强风险评估, 构建风险防范体系, 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3. 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加强内部控制意识

在企业的内部控制活动中, 会计人员的作用极为重要。会计人员需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 并根据企业乃至社会的发展逐渐提高自身的素质以适应其发展。企业在招聘会计人员时应该重视应聘人员的专业素养, 对会计及相关人员进行定期培训, 加强会计人员内部控制的意识, 使其在工作中认真监督和审核每一个程序、层层把关, 完善企业的财务授权审批制度, 定期进行财产清查, 防止企业舞弊现象的发生。

4. 促进企业内部控制信息化, 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的效率

在步入21世纪的今天, 我国已然进入信息时代。那么企业的内部控制面对如此信息化的环境, 应该拥有一套根据企业自身情况制定的内部管理信息系统并及时更新。在这个管理信息系统中, 应该包括企业的每项业务的数据、经营情况和财务数据。企业内部控制的信息化有利于促进企业内部控制信息与沟通, 有效地保证了信息尤其是会计信息的质量, 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的效率。

5. 健全企业内部审计制度, 不断优化企业内部控制

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会促进企业内部控制的不断完善, 推动企业的发展, 是企业发展的强大助力。企业应该健全内部审计制度, 定期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估, 发现内部控制的缺陷、承认缺陷并改正缺陷。在不违背不相容职责相分离的原则下, 成立独立的内部审计小组, 定期实施内部监督, 不断优化企业内部控制。

四、总结

中小企业在面临发展机遇的同时, 不仅要积极把握机遇谋求发展, 更应有一定的风险意识。总之, 企业管理者应通过对企业内部控制的不断优化逐渐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增强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促进企业又快又好的发展。

摘要:在中小企业发展势头正劲的今天, 如何使其健康良性地发展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企业内部控制与企业发展息息相关, 有效的内部控制有利于企业的发展。本文着重分析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并对如何提高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邓艳.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5 (10) :116~117.

[2]付艳萍.新会计准则下现代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 2014 (9) :161~162.

谈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篇5

我国中小企业的数量众多,有其独特的特点,其中企业主的态度直接决定了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受重视程度,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主要是确保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以及资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要体现真实性和完整性必须进行内部控制制度。

一、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

中小型企业由于其产出规模小、人员较少且一般身兼数职、资本和技术构成较低、资金薄弱等因素,使得其管理缺乏内部控制的观念,或者是将内部控制制度视为一纸空谈,从而使内部控制成为中小企业管理工作的盲点。这无疑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减少了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保障。当今中小型企业在内部控制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大致归纳如下:

(一)对内部控制认识不足,岗位设置缺乏牵制性

人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也是重要的内部控制因素。中小型企业经营活动单一,经营规模小,人员配置不可能像大型企业那样做到专业对口、各司其职。往往一人身兼两职甚至身兼数职,造成岗位设置缺乏牵制性。譬如有的中小企业库存材料的采购人、保管人甚至领用人都是同一人。而一些根本不具备从业资格,靠人情关系混进会计队伍的人员,呆在中小企业的会计岗位上,这些人只凭长官意志办事,法律、准则、制度懂得不多,但却没有不敢造的报表,没有不敢花的钱,任人唯亲使得内部控制难以正常开展。

人员素质、职业道德水平参差不齐,对内部控制认识不足在所难免。而长期以来无论是正规的会计学历教育还是会计继续教育,关于内部控制的内容都很浅显而不系统,财务人员对内部控制知识也十分缺乏。有些会计人员缺乏从事会计工作应具备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有些会计人员虽然具有一定的业务水平,但由于忽视对新的业务知识及新颁布的会计法规的学习,出现账务处理违反新会计法规制度对核算的要求。例如有的中小企业会计档案无专人管理,出纳可以轻易取得以前会计资料。这些无疑给会计基础工作的内部控制顺利开展造成了极大的隐患。

(二)所有权与经营权高度统一的管理模式使得中小企业管理缺乏内部约束性 中小企业中相当一部分属于个体、私营性质,企业的投资者同时就是经营者,企业领导集权现象严重。有的独断专行,有的自己花钱,自己签字,自己报销。有些领导认为有了内部控制制度办起事没以前那么方便了,花起钱没有以前那么顺手了,内部控制制度成了给自己设立的障碍物、绊脚石,自然就只做起了内部控制的表面文章。一些企业之所以内部管理混乱,就是因为一些领导破坏如职责分离、授权批准等内部控制制度。企业管理者的自身问题,从而使得内部控制没有被摆在企业重要的议事安排上。

(三)从内部控制目标上看,在会计信息、资产和经营活动三方面的控制缺乏有效性

1.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普遍存在。财政部曾组织各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对159户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进行了抽查。抽查结果表明:不少被抽查企业的会计报表未能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会计信息不同程度地存在失真情况,有的问题还相当严重。很大一部分企业及其领导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故意歪曲财务报表信息。会计信息失真、做假账已经成为全国性的普遍问题。中小型企业账目不清、信息失真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以达到偷逃税金为目的。中小型企业因其规模小、业务量少、交易金额较小等特点,不易引起各检查机关的足够重视。有些企业领导无视国家法律的严肃性,忽视财务制度、1

财经纪律的强制性,怀着侥幸心理指使会计做假账、报虚数,有的收入甚至不入账,私设小金库,最终以到达偷逃税款的目的。二是以达到粉饰业绩为目的。有些国有中小企业,为了年终向主管机关顺利交差、完成上级下达的经济指标,报喜不报忧,只好在账目上做手脚。设置账外账、弄虚作假,造成虚盈实亏的假象,蒙混过关。三是企业财务基础薄弱,致使会计信息失真。有的中小企业特别是私营企业的会计根本没有会计资格证书,不具备起码的会计基础知识,难免账务处理不出现错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2.资产安全完整系数低。中小型企业因内部控制制度未被引起足够重视,在资产管理上暴露出很多弊病:(1)对现金管理不严,造成资金闲置或不足。有的中小企业认为现金越多越好,造成现金闲置;有些企业的资金使用缺少计划安排,过量购置不动产,无法应付经营急需的资金,陷入财务困境。(2)应收账款周转缓慢,造成资金收回困难。原因是没有建立严格的赊销政策,缺乏有力的催收措施,应收账款不能兑现或形成呆帐。(3)存货控制薄弱,造成资金呆滞。许多中小企业月末存货占用资金往往超过其营业额的两倍以上,造成资金呆滞,周转失灵。(4)重钱不重物,资产流失浪费严重。不少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对原材料、半成品、固定资产等的管理不到位,出了问题无人追究,资产浪费严重。

3.经营活动缺乏有效性和合法、合规性。企业绩效低下与内部控制质量不高密切相关。中小型企业和大型企业相比虽有经营灵活多变的优势,但在实力、资金及知名度上都无法与之抗衡,因此大多难逃亏损的厄运。而在贯彻国家法规制度方面,中小型企业较大型企业而言在进行经营活动时,更加缺乏合法、合规性。例如对现金的控制只考虑现金收支的量,不考虑现金收支的质,即现金收支活动没有完全在合法状态下进行;对存货的控制只考虑生产对存货的合理需要,不考虑存货在合法状态下流转。

二、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在中小企业中,管理人员的素质无法满足现代化企业管理的需要。其突出表现是: 一些不具备从业资格,靠人情关系进入会计人员队伍的人员只凭领导意志办事,法律、准则、制度懂得不多。

(二)公司治理体制和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考核奖惩机制不够健全

在我国中小企业创建和发展阶段,企业本身管理能力不强、企业治理体制不够完善。企业的投资者同时就是经营者,容易出现企业领导集权,忽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许多民营中小企业高层管理者对企业治理的完善与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认识不足。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股权不明晰,所有权过于集中或内部人控制,缺乏有效的制衡关系;忽视制度化管理,没有足够的激励机制;缺乏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机制等等。考核奖惩机制不够健全、有效。一项经营计划或者财务计划有可能是好的,但是没有人检查、考核或者没有认真考核、检查,只是搞形式、走过场。

(三)制度执行力度不够

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活动最大的一个薄弱环节就是制度执行力度不够。无论制度多么先进、多么完备,在没有有效控制、考核的情况下,都很难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而且内部控制的过程必须施以恰当的监督,并在必要时对其加以修正。由于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存在问题,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监督力很弱,管理控制的方法不够先进,内部审计机构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等等,从而使得内部控制制度普遍不能得到有效地执行。

三、加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方法

(一)提高企业全体员工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优化控制环境

企业内部控制不仅仅涉及会计,它贯穿于整个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全过程,包括采购、生产经营、销售、财务管理、研究开发、人力资源等各个方面。因此企业的控制环境是由企业全体职工造就的,包括企业的领导、会计人员和所有员工。

1.提高中小型企业领导的管理素质

企业内部控制环境主要是企业的管理者所造就。内部控制是否有效,与企业领导是否重视、是否带头执行有很大的关系。提高企业领导管理水平和管理思想,使他们认识到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中小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得以正常发挥应有作用的关键。

要使企业领导明白,正是这种让他们自己感到办起事、花起钱不再那么顺手的制度体系,使得企业财务和经营决策人在行使权力时多了一份制约、多了一份提醒、多了一道程序,才使企业资产多了一份安全、企业经营决策多了一份谨慎,从而使企业经营少了一份风险,企业目标的实现多了一份保障。

2.大力提高财会人员的业务技能和内部控制知识水平

作为企业会计控制的主体,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和内控知识的高低尤为重要。针对目前中小型企业财会人员存在专业技术水平普遍偏低、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所披露会计信息不能真实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等状况,应从加强性会计资格认证制度管理上抓起,促进中小企业会计人员学习会计知识和会计法规,提高业务水平。而内部控制知识应作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必学内容,列入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和各级职称考试之中,从而使内部控制制度逐步深入到中小型企业会计人员的心中。

3.加强全体员工道德修养和内部控制制度教育

企业内部控制应当建立在共同的伦理道德规范的基础上,只有当企业中的每一个员工目标明确,观念趋同,内部控制才能更有实效。企业应定期对职工进行内控知识的教育,使每一个员工都有企业再小都应在内部控制制度的约束下开展经营活动的观念;使每一个企业员工都要有内部控制制度的概念和意识,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都要受到内部控制制度的牵制和约束。

(二)在中小型企业中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明确控制目标

1.结合实际,注意构建内控制度的成本收益问题

任何控制都要会发生一定的费用,同时,任何控制由于纠正了组织活动中存在的偏差,都会带来一定的收益。从经济角度分析,只有当内控带来的收益大于它所发生的费用成本时,才是值得的。中小企业因规模大小不同,在控制系统上所能承担的费用也不一样。它们不同于大型企业需要构建一个庞大复杂的控制系统,而是只需要一个简单的控制系统就可以较好地发挥控制作用。因此,应在实践中逐步探寻一个内控效果与内控成本的合理结构比例。

2.着重解决企业内不相容职务分离的问题

不相容职务指集中于一人办理时发生差错的可能性就会增加的两项或几项职务。不相容职务分离指对不相容职务分别由不同部门或人员来办理。如前所述,中小企业因其规模和人员数目的特殊性,无法做到专职专人负责,所以加强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增加岗位设置的牵制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例如:明确出纳人员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企业财务专用章与法人代表私章由不同人员管理,财务专用章与银行支票应由会计、出纳人员分别保管;明确记账人员与经济业务事项和会计事项的审批人员、经办人员、财物保管人员的职责权限,使之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在一般情况下处理每项经济业务全过程或者在全过程的某几个重要环节都规定要两个或者两个以上部门、两个或两个以上工作人员分工负责,起到互相制约的作用。

3.强化对内部控制制度实施情况的检查与考核,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为了保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并使之不断地得到完善,企业必须定期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与考核,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得到有效遵循,执行中有何成绩,出现了什么问题,为什么某项内部控制制度不能执行或不完全执行,估计可能产生或已经造成什么后果。对于严格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的,给予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对于违规违章的,坚决给予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并与职务升降挂钩。只有做到压力与动力相结合,才能最终达到内部控制的目的。

4.利用外部监督、中介组织的监督,完善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体系

财政、税务、审计等部门要合理分工,建立岗位责任制,加强对企业内部控制的了解、检查与监督,并注意加强彼此间的信息交流,定期互通情报,形成有效的监督合力,加大执法力度,督促中小企业严格执行内部控制制度。中小企业可以通过会计师事务所作为中介组织在执业中对其内部控制进行的符合性测试而产生的工作结果,了解自己内部控制中的不足,借此机会获得改进内部控制的机会。

(三)从内部控制的目标出发,加强对会计信息资产经营活动三方面的控制力度改善控制技术。

1.“不做假账”是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根本途径

针对愈演愈烈的全国范围内做假账成风、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朱镕基2004年4月16日在考察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时指出: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制定“游戏规则”并按“游戏规则”办事,需培养大批高素质的会计人才。“不做假账”是每个会计人员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在加强会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内部控制知识教育的同时,也要加强广大会计人员的思想道德教育。会计道德自律是靠理念、传统和教育的力量来维系的。要是使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能够得以落实,还必须依靠会计道德自律的力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落实好坏与否,重要的还取决于会计道德自律水准的高低。从此意义上说,逐步提高整个会计队伍的道德水准是实现“不做假账”、会计信息真实有效目标的根本保证,也是执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保证。

2.建立健全的资产安全完整维护体系

针对中小型企业在资产管理方面所暴露的几点弊病,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控制手段。

(1)努力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资金作为企业营运的基础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把握资金的来龙去脉,对资金进行合理的分配与运用,对资金的调拨进行严密的权限控制,从而减少资金的流失。中小企业特别要注意对库存现金的控制:核定库存现金限额、不得坐支现金、做到日清日结、严防白条抵库。(2)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加强应收账款管理是解决现今中小企业陷入的流动资金紧缺困境的重要措施,是提高资金运用率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企业应对赊销客户的信用进行等级评定,定期核定应收账款,制定相应的应收账款催收制度,即根据应收账款的账龄做账龄分析,并根据合同等建立一系列的与工资奖金挂钩的催款措施,尽快缩短收回账款的时间,防止发生坏账。对已经取得确凿证据后确认的死账、呆账,进行妥善安稳的会计处理。(3)加强对存货的管理。尽可能压缩过时的存货物资,避免大量存货积压在库、资金呆滞,并以科学的方法来确保存货资金的最佳结构。(4)灭绝重钱不重物的错误思想,加强对各类财产物资的管理。建立健全财产物资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在物资采购、领用、销售及样品管理上建立规范的操作程序,堵住漏洞,维护安全。物资保管员应定期与会计对账以保证账、卡、物相符,以便对出现的差错进行及时正确的处理。对财产的管理与记录必须遵循不相容职务分离原则,以形成有力的内部牵制,决不能把资产管理、记录、检查核对交由一个人来做。定期检查盘点财产,督促管理人员和记录人员保持警戒而不至于疏忽。

3.加强企业经营活动的合规、合法、有效性控制

加强合规、合法性控制即是确保企业应遵循国家有关财经法律、法规的要求,保证每一项经济业务活动都能够在合规、合法的状态下开展。加强企业经营活动的有效性控

4制即是在合规、合法的前提下,确保企业的经营决策、计划能达到预定的目标,能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发展动力,逐步摆脱年年亏损的困境。

中小型企业作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生力军,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和不可预料的发展潜力。内部控制制度作为企业发展和进步的生命线,是确保企业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经济浪潮中立稳脚跟的镇海神针。希望更多的中小型企业能够意识到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可或缺性,不断建立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使广大中小型企业在内部控制的保护下健康、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

1.蒋菊香.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及对策.管理问题,2008

2.方芳.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分析.经济视角,2008

3.杨月婷.浅谈加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工业审计与会计,2008

4.黄万清.论企业内部控制.学生大网站,2003

5.陶功浩.人本管理: 现代企业管理新取向.长沙:财经窗,2003

浅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 篇6

关键词:中小企业;国民经济;内部控制

一、内部控制的内涵

所谓企业内部控制是一个单位为了保护其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其经营活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内部规章要求,提高经营管理效率,防止舞弊,控制风险等目的,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制度和方法。包括五个方面的要素:(一)内部环境。内部环境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一般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社会责任等。(二)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企业及时识别、系统分析经营活动中与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三)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是企业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用相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四)信息与沟通。信息与沟通是企业及时、准确地收集、传递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确保信息在企业内部、企业与外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五)内部监督。内部监督是企业对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包括日常监督检查和专项检查,以此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针对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及时加以改进。

二、我国目前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常见的问题

(一)认识不足,没有内部控制制度。这种情况在民营中小型企业和“内部人控制”较严重的企业大量存在。在我国,大多数民营企业家依靠自己对市场的判断能力和个人的冒险精神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对内部控制缺乏了解,内部控制意识淡薄,以传统经验代替规范化管理手段和措施,不少中小企业管理者认为企业效益是靠市场做出来的,而不是由内部管理管出来的,在他们看来市场才是最重要的。所以,这些企业往往不制定内部控制制度,老板一人说了算,忽视了内部控制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作用。

(二)内控环境不完善,内控制度不健全

在我们国家,家族式的经营方式是我们中小型企业的最大的经营特点。多数中小型企业的投资者也充当着管理者的身份,这样的企业在创建的时候一般都是靠家族或家族成员共同经营打拼而来的,一次它的经营权和所有权基本上都是在家族成员中。在另外的一个方面,他们处于一部分原因的考虑,基本上会选择自己的人来管理一些重要的部门或岗位。所有权和经营权的不分,这样的经营方式弊端是非常多的,它会造成企业内部审批不严格、治理也相对较混乱、贪污受贿的现象就非常容易产生了。

如今,虽然有很多的企业也存在着内部控制,但他们的控制制度很不完善,存在着明显的缺点。不是涉及到了所有人员和部门,也没有渗透到许多方面和领域的操作环节,参与内部控制管理的人员也就局限于企业财务人员,将内部控制等同于会计系统控制。

(三)行为主体素质较低

中小企业所有者的“任人唯亲”,这样的结果是导致企业的员工的素质都不高,有的会计人员“半路出家”,业务不熟悉,他们的财会人员的业务、培训与思想教育都跟不上,更有甚者没有从业资格证的人也能混进队伍里面,业务素质不精通,两平时的会计业务都做不好,还谈什么内部控制制度的运用。

(四)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中小企业为了加强企业的监督和管理,我们国家已经形成了一套企业外部的监督体系,它包括社会监督体系和政府监管体系。但是,这样宏观的监督体系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不能达到真正监督的效果。他们的内部审计已经弱化,而它又是企业内部控制的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内部审计。在目前,还有很多中小型的企业还没有开设内部审计这个机构,就算有这个机构的企业,它的职能已经弱化到很小的一个程度,不能真正意义上的达到它职能的效果。

三、解决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的对策

(一)提高对内部控制的认识

强化管理者的内控意识及高层的控制职能。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建立,对企业经营效率的影响应有明确的认识,应走出误区,更新观念,强化管理。恰当地运用内部控制,有利于企业改善经营活动,提高工作效率及经济效益。内部控制有无,是企业经营成败的一个关键。

(二)完善内部环境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特点设计组织结构,以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企业设置组织结构,应按照相互牵制、相互协调的原则,实行不相容职务的分离,使得组织机构的设置和职责分工体现相互控制、制约的要求,要改变领导人的任用制度,把组织考核推荐和引入市场机制、公开向社会招聘结合起来,建立以市场选择为主,以提高企业管理者的素质。

健全各项内控制度,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来精准的定位,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中小企业尤其要重视采购与付款、货币资金、销售与收款、成本与费用的控制制度。

(三) 提高人员素质

要树立正确的观念,以人为本。制定实际的经营目标,制定正确的核算机制,要依靠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新来开展工作。强调必须要以为为本,内部控制必须要挖掘出员工的潜能,充分发挥员工的个人作用和集体作用,提高个人的素质和工作素质从而达到提高综合素质的效果,充分发挥管理者和员工们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后来达到内部控制的最佳效果。

(四)加强监督机制 强化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制度,是企业内部经营活动和管理制度合不合理、有效与否来评价,在一定的意义上来说可以把这种控制称作为控制中的控制,也就是再控制。由于考虑到了管理部门的成本,中小型企业一般是不会设置专门的审计部门的,不过也会有相应的审计人员,他们直接被最高领导管理,对最高管理负责,保持着一种相对比较独立的状态。企业也通过审计部门制度对财务的各项活动和管理层进行管理和评价,从而来确保企业能够健康长久的发展。

四、结论

总的来所,即便我国大部分的中小型企业他们的内部控制制度并不乐观,管理意识也淡薄,财务信息也是公开化,但是企业中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此类问题的出现时我国工业发展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阶段和想象。但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入发展,企业制度也在不断的建立和完善。相信在中小型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一定会有很大程度上的改善。(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宁监狱)

参考资料:

[1]肖华,《现代企业经济管理对策研究》,商业时代,2007第8期。

[2]史晓川,河南科技,河南省人民医院财务处,2009第4期。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探讨 篇7

(一) 企业内部机构设置不合理

大部分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资金少、人员少等因素, 内部机构的设置不尽合理, 稍微大的企业划分的部门要多, 较小型企业设置的部门相对较少, 并且由于人员不足和专业人才的缺乏, 很多企业往往“一才多用”, 比如会计兼职出纳, 甚至还做审计工作;采购人员又是销售人员等, 这样一来, 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实施起来就相对困难, 岗位之间也缺乏牵制性和有效监督。中小型企业机构设置的不合理同时还导致部门之间“家长式”管理模式更加严重, 因为企业本身的所有权和经营权没有分离, 使权力更加集中在管理层手里, 而下属部门无法发挥作用, 最终导致人才流失。

(二) 企业内部管理层、执行层人员缺乏职业素质

一些企业的管理层还没有意识到内部控制的真正作用, 对内部控制缺乏合理的理解, 有些人甚至盲目地认为加强内部控制就是加强人员管理, 没有一个合理的制度和方法。据有关调查, 我国约占40%的管理人员缺乏风险规避意识, 比如在供应管理、客户管理等方面。在某种程度上, 由于管理层的凌驾控制, 再加上执行人员缺乏专业培训教育, 从而增加了公司内部经营风险, 最终影响到企业的盈利与发展。

(三) 企业内部之间、内部与外部之间缺乏信息沟通交流

很多企业部门之间缺乏主动沟通交流, 导致对其他业务活动生疏, 影响企业运营的流畅性, 这种封闭式的模式会致使某些环节出现管理风险。此外, 管理层和下属执行人员沟通较少, 有些管理人员与下属串通舞弊, 无视内部控制制度。这种以利益为先的做法使得内部控制失去作用。

企业内部与外部投资者、债权人间缺乏沟通, 影响企业扩大资金规模, 降低企业的信任度。企业内部与客户、供应商缺乏交流, 致使企业缺乏对市场的了解, 对公司的采购数量、质量都会有不良影响, 并且没有真正地做到对客户负责, 销售产品时对客户的承诺实施不到位等。企业本身与其子公司间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 放松了对子公司的业务控制, 对子公司的重大交易事项、重大投资项目管理松懈, 未对其进行定时有效的内部审计等, 这些都是企业缺乏信息交流导致的后果。

(四) 企业对内部审计、监督工作落实不到位

很多中小企业, 特别是规模较小的企业, 内部根本没设置审计机构, 这些权力都分散在各个管理层手中, 却没有真正的落实到位。有些企业设置了内部审计机构, 但是由于审计机构设置不健全, 组织不科学、不合理, 或者是审计人员不具备专业知识和经验, 再加上职责分工不清等因素, 导致内部审计缺乏真实性和独立性。在审计和监督过程中对弄虚作假、徇私舞弊、明知故犯的行为没有及时给予纠正, 对管理层、执行层的这些行为没有更好地完善审计制度加以监督。在公司的审计机构中还存在未经授权审批就开展各项活动, 因为得不到上级支持而失效的现象, 审计人员未对重大审计问题提出质疑, 未进行深入调查, 使得业务风险变大, 影响企业的经营活动, 降低了经营质量。

(五) 企业缺乏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意识

目前很多中小型企业为追求企业利润忽视了对企业文化的建设, 促使企业内部矛盾日趋恶化, 加大了员工的抵触和反抗心理。例如, 在管理层与执行层之间出现行贿, 采购人员从供货商那里获得一定的优惠却未真实汇报, 销售人员故意抬高价格销售给顾客从中取得差价等这些不和谐的现象都不利于企业文化的建设。由于管理层没有做好带头作用, 没有合理的实施计划, 致使企业内部人员缺乏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没有良好的管理理念, 企业缺乏凝聚力, 在某些程度上, 影响到企业的经营业务, 成为企业获取更高利润的绊脚石。

二、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发展的建议

(一) 合理设置企业的组织机构

企业应根据自身的规模大小、资金多少、人员多少等情况合理规划组织机构, 将权力分散到各个部门, 制定严格的职工考核制度, 加强部门人员的责任考核, 让部门将各自的经济业务落实到位, 定时向上级管理人员汇报工作。在经济业务活动中, 组织机构都应经过授权, 如采购员的采购计划要经过采购经理的批准, 销售员的销售计划要经过销售经理的批准等, 做到相互控制。由于企业的人数不多, 应该重视对人员分工与合作, 避免人才流失, 同时各个部门要做好岗位监督, 这样才能为企业创造更高的企业价值。

(二) 着力提高企业内部管理层、执行层的职业素质

首先要明确为什么要实行内部控制, 其次管理层要知道怎样实施内部控制, 关键控制点在哪些方面, 由谁来实施, 最后要达到的效果等, 对员工要实行奖惩制度和严格的考核, 公平对待每位员工, 激励政策与惩戒方法要结合。管理层要对每位员工的业绩、上下班时间、出勤率、请假情况进行考核, 定时进行职工专业技能培训, 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 也有利于开展内部控制, 有利于每个部门对业绩完成情况进行监督控制。

(三) 加强企业内部、外部之间的信息沟通与交流

企业内部各个部门间应该有一个和谐的氛围, 打破封闭式的生产经营活动, 有利于沟通交流和业务活动的流畅性。对管理层要实行考核制度, 规避管理层和执行层之间串通舞弊, 促进管理层和执行层之间的信息沟通。上级人员多与下级人员沟通, 不仅有利于管理人员对业务活动的了解, 减少内部控制矛盾, 还能深入关心下属人员。

企业与投资者、债权人之间要有经常往来联系, 彼此了解, 使对方了解公司的运营情况, 为资金的长期运转打下基础。企业的采购部门、营销部门要时常做市场调查, 及时反馈市场的采购、销售情况, 为企业的采购和营销计划做准备。企业对待往来多的供应商可以实行优待政策, 为企业长期的合作打下基础。企业对待顾客要守信用, 要有责任心, 不仅在销售时要做到让顾客满意, 在售后也要实现对顾客的承诺, 做到让顾客放心。对企业的子公司, 更不能放松内控管理, 公司可以组织专员不定时对其进行内部监督, 审查其重大交易事项是否符合正常营运范围、是否经过审批, 管理人员是否按照内部控制的要求对其进行控制监督, 管理人员是否各司其职、是否存在利益关系, 公司的财务报表是否与其经营活动相符, 是否存在错报、漏报等现象。做好母子公司间的信息沟通, 可以促进企业内部控制的良好开展, 为企业长久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四) 落实企业内部审计、监督工作

为了更好地规避公司经营和管理风险, 使企业内部审计监督工作发挥作用, 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性质、规模和治理结构设置公司内部审计机构。对于已经设置了审计机构的企业, 应配备一定数量有执业资格、有经验的审计人员, 并且分清职责权限, 按照内控的要求对公司内部的一切经营活动和在职人员实行内部审计监督。同时还要定时对审计人员进行专业知识与业务技能培训, 加强职业素质培训, 提高审计质量。在审计监督过程中, 发现有弄虚作假、徇私舞弊、违反制度的行为, 要马上制止, 并且按照错误大小给予相应处罚;对于业绩突出职工要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 这样有利于加强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有利于内部控制独立性、有效性的发展。在审计时对发现的问题要经过上级的授权审批, 并且得到上级领导的支持, 然后针对在审计监督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深入调查, 收集审计证据, 抓住需要控制的关键点, 减少经营活动风险, 提高经济效益。

(五) 抓好企业文化建设, 树立良好形象

企业在追求利润的同时要做好企业的文化建设, 有利于塑造企业良好的形象。在各项经营管理活动中严厉打击收礼、弄虚作假、私设小金库等追求个人利益的不正当现象, 将职工日常工作表现按照绩效考核标准进行考核, 对不利于企业文化建设的腐败现象坚决打击;若职工表现良好, 能给企业文化建设营造好风气, 便给予相应的奖励。管理层多参与职工的活动, 有利于企业内部的团结, 多以平易近人的态度与大家融合在一起, 这不仅能有效地控制个人主义、小团体主义, 还能为企业塑造良好的声誉。此外, 企业的文化建设要不断创新, 创新观念、组织机构、经营战略、技术改革等, 只有在创新中才能谋求更大的发展, 让企业变得更强。企业文化是被全体员工认同的企业价值观, 企业文化应以观念创新为先导、以战略创新为方向、以组织创新为保障、以技术创新为手段、以市场创新为目标, 伴随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企业文化只有在不断创新中发展, 才能得到员工的普遍认同、主动参与, 才能进一步促进企业的良性、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闫泽, 冉志刚, 刘雅坤.企业文化理念培养高职人才的新探索[J].2013, (9) .

[2] .宫相荣, 刘艳华.企业内部会计控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7.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研究 篇8

1.1企业内部控制意识薄弱

多数中小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文化修养较低、思想观念不太先进, 导致其对经营管理比较轻视, 只是一味地将目光放在生产部门, 认为生产部门才是企业最重要的地方, 企业的利润都是由生产部门所创造的。他们通常只重视短期利益, 很少考虑长远利益, 导致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偏差很大。管理者认为内部控制是不实用的, 不能直接给公司带来经济效益, 企业经营者只是一味追求经济利益, 而忽视内部控制的重要作用。高层领导不愿意采用内部控制, 认为这使他的权威和决策会受到干扰, 造成公司秩序的混乱, 则使内部控制的实施更加困难或无法实施。

1.2企业会计控制制度不健全

1.2.1会计人员素质低且分工不明确

虽然有一定的规则和条例, 但是会计人员互相牵制的工作还不完善, 并不能真正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中小企业财务人员素质较低, 会计账目混乱, 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不规范, 监督系统只是一个摆设。个人产权和企业财产界限不明确。会计制度设置过于简单, 财务人员培养不到位。员工发展机会受限, 福利、工资待遇都不高, 这使得优秀的员工很快会被挖走, 很难留住人才。公司在机构设置上不能做到各司其职, 在人员配置上也做不到专业对口, 甚至也经常会有人身兼数职的现象。这就容易出现会计信息误差, 影响企业的财务报表。

1.2.2会计建账不规范且核算违规操作

中小企业大部分经常以票代账, 即使设账, 但账目混乱。请兼职会计报税成本、利润自己算。人为操纵利润, 会计信息极不真实。中小企业所采用的财务人员普遍都有知识缺乏、知识结构老化等问题, 只会采用流水账的方式记账, 一些很多实用的会计记账方法, 比如会计电算化、复试记账等, 都无法施行。而且, 大多数中小企业对岗位的职责说明是混乱不清, 导致职工在工作中相互推诿, 出了事情后无法找到相应的责任人, 不仅会降低工作效率, 也会使企业制度造成混乱, 致使内部控制制度无法执行。

1.3内部监督机制缺失

内部监督制度是一种能高效的制约企业经济经营活动的自律制度, 对于财务信息的真实准确、企业财产和资源的安全完整起到保证作用。并能有效的促进经济效益的发展, 对企业的经营风险进行防范。因此内部监督机制是至关重要的, 将内部控制系统正常运行是需要内部监督机制来保证的。我国多数中小企业的内部监督机制并不完整, 部分中小企业的内部监督机制比较被动, 其主要表现是:有的没有设置内部监督机构, 是处于真空状态的监督机制;一些内部监督机构缺乏独立性, 不能够对财务信息和组织机构的绩效做出正确判断。

1.4风险体系管理体系不完善

风险评估是提高效率和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关键。企业建立识别机制, 及时的对风险进行分析, 要了解他们所面临的风险, 并及时管理。企业的管理者在管理公司时, 没有意识到潜在风险的存在, 不能及时辨别到潜在的风险, 中小企业资金不雄厚, 对风险的抵抗能力差。企业内外的诸多因素影响着生产经营, 造成企业的获利能力有不确定性。我国还不完善、不健全的法律制度给处于成长期的中小企业带来风险, 很难提供详细标准的对中小企业有约束力的法律法规保护。受不良的社会信用环境影响, 中小企业的诚实守信观念浅薄, 道德风险在中小企业中真实存在。

2完善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议

2.1强化企业内部控制意识

在企业经营效率方面, 中小企业管理者要正确地意识到内部控制对其的深远影响。并要获得足够的重视, 不断更新观念, 加深管理职责的概念, 运用与时俱进的管理方法经营企业。企业的内部控制要渗透到企业各个职能机构, 涉及到企业的各项业务, 调动各部门所有人员建立一个全面的, 科学的, 完整的内部控制体系。要想将一套缜密完整的内部控制制度顺利的落实实施下去, 企业管理者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没有企业管理者的重视, 不管是再好的控制体系也只是形式上的体系, 对企业的发展毫无作用。为了使内部控制制度在企业中发挥到极致, 管理者也要自觉接受内部控制制度的限制, 发扬榜样精神, 这样员工也能重视并实施内部控制。

2.2加强会计控制制度的建设

对《会计法》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时, 要确保检查会计系统控制在中小企业中的施行程度, 坚持脚踏实地, 着重检查会计基础工作。对企业经济业务文件要进行记录, 并要对相关凭证进行连续编号, 避免业务记录重复或漏记, 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对舞弊行为进行防范。揭露非法的行为活动, 让会计法律法规得到贯彻实施。要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其会计报表等相关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通过检查, 发现问题, 找出差距, 发现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 要有效地、全面地、及时地反馈。

中小企业应根据其规模、业务量等具体情况为会计制度的实施、会计系统控制的执行创造条件。要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水平, 根据培训需求增强培训力度, 使其懂得会计系统控制的重要性, 以及懂得如何落实会计系统控制制度。把培训结果进行总结和反馈, 为下一步的培训积累经验, 慢慢地, 使培训规范化, 制度化, 促使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素质得到提升。而会计机构负责人也要起到带头作用, 以身作则地维护会计控制系统的建设。

2.3加强监督机制建设

内部监督是在企业内部建立能自我完善、健康发展的独立机制, 具有积极性、综合性、广泛性与独立性等特点。它能够从企业整体利益出发,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内部监督部门要在企业日常的经营管理活动中发现也许会面临的风险与一些影响内部控制的弊端, 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 并向企业管理层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建设性的意见, 使得企业的经营管理得到改善, 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一定要让内部监督真正的发挥其咨询评价的职能, 内部监督才能更好地帮助企业管理层做出明智的决策, 使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为了保证内部监督的客观性, 充分发挥内部监督的职能, 必须提高内部监督的独立性。内部监督部门不能隶属于其他别的部门管理, 必须独树一帜成为一个完全独立的部门。这样就可以让内部监督部门在公司中占有一个较高的地位, 从而保证其内部监督的权威性, 以便于能够更好地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监督, 并针对企业可能面临的风险提出自己的建议, 不必受到其他管理的部门干扰。

监督人员应具备内部控制相关联的各方面的知识、技能和经验, 不能为了寻求一己私利或自我保护而操纵结果。所以, 就要配备思想素质、职业道德、业务技能均合格的人员展开内部监督工作。内部监督机构在帮助管理部门监督其他控制政策的施行时, 还对各种财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及资产运用的效率进行考核, 为改进内部控制制度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要搜集更广泛的数据, 为做出更加具体、详细的监督计划和实施计划而准备。

建立健全的内部监督制度, 是为了保证内部控制有效的进行。内部监督制度的建立, 可以有效促进规范化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 并且促使中小企业严格施行内部控制制度。内部监督的直接目的是检验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效果, 其最终结果是服务于内部控制目标, 所以要求内部监督制度能够查找出内部控制的缺陷。是否能找到控制缺陷, 这直接影响内部监督工作的效果和效率。要确保内部监督信息有通畅的传递报告渠道, 给内部监督部门跟踪异常并提出处罚建议的权力, 建立内部控制缺陷修正, 完善的机制, 充分发挥内部监督的有效性。

2.4建立风险评估系统

企业的生存环境和内部风险因素是内部控制研究的重点, 企业必须加强对风险的防范和管理。中小企业应以生产, 销售, 财务和其他相关的业务目标相联系, 建立有效识别风险的机制。在风险事项发生前, 发现引发风险的因素;减少增加风险因素的条件;预见危害或者危险;重视风险暴露, 这些是风险识别的过程。只有能够有效地进行风险识别, 才能高效地防范风险。

成立风险管理委员会, 负责定期检查企业运营状况、对外部环境和经济运营过程的变化做出评价, 分析其自身的优势和劣势, 优点和缺点。特别值得注意的是, 企业应根据环境的变化, 更新、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加强在环境改变时的事务管理。由于是小规模的企业, 所以抗风险能力弱, 因此在其内部控制制度中, 对紧急或重大的风险进行评估和预测是非常重要的。中小企业应当结合自身的行业特点和企业运作状况, 针对可能的突发事件编列内部控制规定, 同时设置专门的高层人员负责进行风险辨认和评估。

2.5完善控制政策与程序

加强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控制, 提高工作人员的思想素质和工作能力, 提供员工长期发展的战略。做好绩效考评工作, 可以促使中小企业的管理者进行有效决策, 引导和规范员工行为, 促进实现企业的发展战略和提高经营效率效果。中小企业应制定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评价指标,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选择合理的评价标准, 为员工的薪酬和晋升, 做出有质量标准的评价。随着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 要做好人力资源规划, 评估现在的人力资源状况, 预测未来人力资源的需求量, 做好招聘人员的准备。

2.6改进信息沟通渠道

企业赖以生存的因素之一是信息资源, 企业制定的决策和日常的运作都需要各种各样的信息。从上到下、从下至上都要将有效的信息沟通贯穿在整个企业中, 所有的工作人员可以从管理层得到明确的信息, 认识到认真对待内部控制的重要以及自身的控制职责。他们必须理解每个角色的内部控制体系, 以及个人的行为和其他人的工作之间的关系。

对信息系统也要进行内部控制。在信息系统开发阶段, 中小企业要更加注重战略规划、开发建设和运行围护方面的控制。在实施具体业务处理时, 对于输入、处理和输出要严格控制, 优化管理流程, 防范经营风险。操作员在录入经济业务资料时, 要认真仔细, 避免非故意差错的发生。

2.7注重企业文化建设

从中小企业的实际出发, 建立企业的文化, 追求经营之道, 培育企业精神, 对企业形象进行良好的塑造, 企业的内外环境要得到优化。企业的核心价值观要得到表明, 将核心品牌重点打造, 要反映所有员工都认同的目标、品质和对于价值的追求。企业文化形成以后, 将产生一个有形的力量, 企业成员的思维与行为在潜移默化中受其影响。因此, 企业必须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主要的方法有:以企业文化的指导下, 对各项规章制度进行建立和执行, 企业文化融入到企业各项工作, 使职工感受到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中小企业应让员工感到自己与企业的紧密联系, 让员工有归属感, 员工主动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家, 把企业与员工塑造成一个命运共同体。总之, 培育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中小企业要注重培育与时俱进又符合企业自身实际的企业精神。

摘要:中小企业在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近年来, 中小企业在发展中面临各种困难和风险。中小企业要持续发展, 必须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文章通过对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现状的分析, 发现存在一系列问题, 并据此提出了对策建议, 希望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企业管理,内部控制,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李阿勇.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 (北京) , 2008.

[2]赵文秀, 胡淑娟.对加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看法[J].财会月刊, 2008.

中小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体系 篇9

财务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了实现财务目标,确保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提高经营效益和效率,在内部实施的自我评价、约束、控制、规划、调整等措施。财务内部控制是企业内部控制的核心,是规范企业财务管理行为的基本准则,是规避财务风险的重要保障,贯穿于整个经营管理过程,是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

中小企业在资源有限和规模不大的情况下,建立科学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对实现可持续发展十分必要。实施财务内部控制,可保障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有效地监督和制约财产物资在各个环节的安全完整,提高经营者的管理意识和成本意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企业的经营发展目标。

然而,从实际情况看,有些中小企业忽视了财务管理的核心地位,未建立可行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影响了企业的发展,甚至有些企业因为财务问题而陷入困境,甚至破产倒闭。

中小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经营活动单一、产出规模小、受传统体制和宏观经济影响较大等特点,许多企业单纯追求产品销量和市场份额,或忽视建立财务内部控制体系,或该体系缺乏力度、操作性不强。突出问题是:

1. 管理者的财务内部控制观念薄弱

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大多集所有权和经营权于一身,职责不明确,越权行事,造成财务管理混乱,财务监控不严。有些管理者的管理理念落后,缺乏现代财务管理意识,对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和实施重视不足,无章可循或有章不循的现象较为突出。有的企业即使建立了财务内部控制体系,也仅限于一些书面文件,没有可操作性。

2. 资金内部控制漏洞大,融资渠道单一

大多数中小企业的原始资本来源于业主、合伙人或家族。随着企业不断发展,银行贷款成为企业外援融资的首选。但是因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不完善,自身实力较弱,经营不稳定,没有可靠的担保体系和融资服务体系,往往很难满足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条件,融资难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

许多中小企业对货币资金的管理缺乏全局性计划安排,忽略了对资金的日常管理。在现金较充足时,因缺乏好的项目储备和投资方向,造成资金闲置和浪费。而有些企业恰恰相反,使用资金没有计划性,当企业需要资金时,营运资金变成了不动产,无法应对经营急需,陷入财务困难。为抵御大企业的压力,有些中小企业采取赊销方式作为营销策略,致使应收账款周转缓慢,资金回收困难或形成坏账,从而造成资金周转不灵,陷入财务困境。

3.财务会计人员素质偏低,财务机构设置不合理

大多数中小企业的财会人员未经过专门系统的培训,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差,造成账目不清、会计信息失真,严重影响了管理层的决策。有些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任用财务人员,任人唯亲;私设小金库、设账外账、逃税漏税等现象时有发生;财务机构层次少,财会人员的责、权、利不明确,导致管理混乱。

4.监督机制不健全

中小企业内部普遍缺乏规范的监督机制和科学的评价体系;社会监督和政府监督等外部监督体系,对中小企业的监督力度薄弱,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另外,因目前法律尚未明确规定中小企业的年度财务报表必须经注册会计师审计,客观上使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放松了监督,而企业也无法找出自身的漏洞、弊端和失控环节,使外部监督失去了应有的意义。有些中小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缺乏独立性,在审计过程中经常受到上级领导的干预,监管审查流于形式,财务内部控制形同虚设。

中小企业建立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措施

1.提高管理者的财务内部控制观念,营造财务内部控制氛围

中小企业管理者的观念,对建立和完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管理者应善于接受先进的管理理念,具有创新精神,勇于突破传统的“家族式”管理的局限,促使企业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深化财务管理改革。

企业应做好财务内部控制的宣传工作,营造一种财务内部控制的氛围,引导全体员工在实施财务内部控制体系中,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保障体系顺利实施。

2.建立财务预算控制体系,加强资金管理

财务预算是财务管理的核心,它统驭着财务内部控制的目标。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合理安排资本结构,使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得到有效配置,是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要着力点。企业应强化财务预算制度,采用以预算为核心的资金管理模式,规范预算的编制、审定、下达和执行,强化预算约束。成立预算管理委员会,根据企业的发展目标和战略规划,制定相应的预算指标体系,严格控制资金运用,保障预算有效执行,并进行预算业绩考评。

具体说,企业的财务预算和资金运用,应从筹资、投资和资金运用三个方面进行掌控。

(1)企业应根据筹资目标和规划,制定年度财务预算方案、筹资方案。应严格按照预算方案使用资金,对资金的调拨应设置权限,防止资金挪用等情况发生。

(2)管理者应根据企业发展现状和行业发展需求,科学地确定投资项目,拟定投资方案,充分预测资金支付和收回的时间,并根据预算来安排企业的投资、生产,防止企业陷入收支失衡、资金拮据的困局。

(3)企业应加强资金运用全过程的管理,将财务部门作为资金管理中心,使财务内部控制体系能够统筹协调内部各部门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资金的需求,切实做好资金在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的平衡,实现资金运作的良性循环。加强对应收账款管理,采取有效的催款措施,提高应收账款的效率。同时,企业还应特别加强对流动资金的控制,在资金运用上要维持一定的付现能力,保障日常资金周转灵活。

3. 建立完善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

中小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从内部控制的构成入手,建立财务内部控制体系,设置合理的财务部门和岗位,使财务管理有章可循。

(1)建立统一完善的会计内部控制体系。

加强对凭证和账簿的控制,保障凭证的合法性、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保障所有账簿内容完整,并按规定使用并妥善保管。同时,对影响企业经营的重要经济业务,进行重点监控。

(2)制定财务审批制度。

企业内部的各级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必须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并承担相关责任。明确审批人员的权限、批准程序、责任,并制定相关控制措施。

(3)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

企业应建立一套具有一定约束力的财务人员招聘管理体系,坚持任人唯贤的观念,引进并培养具有较高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的人才,负责财会工作。针对财务人员素质偏低的现状,采取后续教育、岗位培训、绩效考核等办法,提高财务人员的整体素质。此外,财务人员也要熟悉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作用和流程,提高操作技能,以使各项财务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4)加强对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控制,通过明确操作内容和权限,强化对财务核算的监督,减少和消除人为的财务风险。

中小企业可利用规模小,财务内部控制执行环节少、效率高等有利条件,以更低的成本应用ERP(企业资源计划)或其他财务管理软件,使其高效、安全地服务于财务工作。

4. 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和评价体系

企业在实施财务内部控制体系过程中,应加强内部检查和外部监督,并建立有效的评价体系。

(1)内部检查。

在企业内部建立财务审计制度,对所有相关的财务事项进行审计和稽核。监督和评价应具有独立性和客观性,避免出现被管理者操纵的现象。定期对财务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价,确保财务内部控制的贯彻实施。对严格执行财务内部控制的财务人员,应给予适当的奖励,对违反者给予处罚。

(2)外部监督。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现状研究 篇10

中小企业虽然单个规模小, 但数量庞大, 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经济支柱, 在我国的市场经济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其主要表现在中小企业对GDP拉动、促进科技进步、增加就业、扩大出口等方面。对一个经济体而言, 中小企业通过吸收就业而充当国民经济的“稳定器”;对一个社会而言, 中小企业是发挥人们创造性、实现企业家精神的舞台。

企业内部控制在衡量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准方面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从中小企业多年的发展历程来看, 我们不难得出“得控则强, 失控则弱, 无控则乱”的结论。但是, 目前内部控制并未得到良好的企业经营效益, 反而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一大瓶颈。所以本文对中小企业的内控制度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旨在让中小企业符合社会法律规范和社会制度规范, 从而使小企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二、我国中小企业现状分析

(一) 、宏观环境——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

自从90年代起, 我国便加大力度推行对企业内部的控制。1986年财政部颁发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第一次提出了企业内部控制;1996年财政部颁发了《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和审计风险》, 在准则中, 不仅对企业内部控制作出明确定义, 还要求注册会计师审查企业的内部控制, 把“合规目标、报告目标、经营目标、控制环境、会计系统和控制程序”作为内部控制的具体要素和目标体系。在1999年颁布的《会计法》, 第一次在法律中体现了内部会计控制的要求。新《会计法》二十七条规定: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但是这些规范仅注重于原则性的法律规范, 实际操作性并不明显。

(二) 在微观环境下我国中小企业内部目前存在的现状

1. 缺乏内部控制—人的控制意识薄弱

目前, 我国民营的中小企业和“内部人控制”较为严重的企业大量存在着。大多数的民营企业家依靠自己对于市场的判断能力以及个人的大胆创新创业, 缺乏会计与审计知识的他们只认为, 只有市场才是最重要的, 可以带个他们巨大利润。大多数管理者对自我控制持有排斥心理, 这就造成了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不完善, 从而也影响了控制在企业员工中的顺利执行。这种现象导致了企业常常忽略内部控制的建立与执行, 导致了中小企业在缺乏内部控制的自由管制下运营, 从而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以及浑水摸鱼的现象。

2. 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对内部控制制度认识的片面性

近年来, 各中小企业逐渐意识到内部控制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环节, 并相继开始在内部控制方面着手建立相关制度。然而不少企业的管理人员对于内控制度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误区, 他们简单的将内部控制确认为内部会计控制, 因此所制定出的内部控制制度往往是针对于内部会计的控制上, 而且参与的也仅仅是财务人员。这使得该制度的精华未能深入到企业的各项业务之中, 导致中小企业在各环节中部门之间相互脱节、缺乏协调性, 甚至发生错误, 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3. 内控制制度没有真正落实—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制度

目前, 即使是很多中小企业为加强内部监管制定了一系列的内控制度, 但是仍然有一部分小企业的内部控制仅仅停留在规章制度的形式上, 真正按照制度落实到管理中的却少之又少。虽然, 我国为了能够进一步加强监督, 已经形成一系列的企业外部监督体系, 这其中就包括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但在实际中, 如此庞大的监督体系并未对中小企业的监督起到实效性的作用。一些企业的内部岗位职责不明确, 分工不合理, 业务的经办人员, 财会人员甚至是领导干部利用监督的漏洞, 大量非法受贿, 私吞公款, 利用发票非法占有企业资金, 以及逃税漏税。这些现象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对会计信息使用者造成了误导。

4. 内部审计职能弱化—主体参与者缺乏管理能力以及内控素质较低

作为一个过程的企业内部控制, 在这过程中, 企业针对内部控制制度, 监控该过程中能否执行、执行效果怎么样是有所需要的, 而内部审计则是实施内部控制监控的一个很好的方式, 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很多小企业并没有将该部门设置在其中。另一方面, 即使是那些具有该部门的企业, 我们也看到, 企业管理层的建议意见更胜一筹, 侧面弱化了内部审计工作和其职能的展现, 并没有使其真正的效用得到充分的利用。

不能正确的评价财务会计信息以及管理部门的绩效。其主要表现如下:

(1) 没有规范的制度化, 内部审计工作流于形式 (2) 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对于内控管理方面缺乏经验 (3) 对于审计和稽核范围出现以偏概全, 以点带面的现象, 缺乏完整性与全面性 (4) 内部控制评价并没有作为内部控制监控的有效手段在我国更好的发展起来

三、结束语

茫茫商海, 中小企业铺天盖地, 同时也发挥出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小企业作为我国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举足轻重。然而在不断的发展中, 中小企业却出现了一系列的经营问题, 严重阻碍了其正常的发展。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内部控制体系的薄弱, 当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 其产物内部控制制度便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因此, 本文就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 旨在让中小企业都可以蓬勃发展。

摘要: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新的管理模式也不断的涌现, 信息交流的过程也在发生着根本的变革。在市场经济下, 企业要想在瞬息万变的竞争环境中生存和发展, 就要在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同时协调内部资源的有效利用, 建立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然而为经济高速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中小企业却面临着极为薄弱的内部控制体系, 阻碍了中小企业的成长壮大。因此, 本文将针对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现状进行分析探讨, 为中小企业健康发展作出指导性意义。

关键词: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现状研究

参考文献

[1] .尹杞月, 中小企业融资难研究—基于投融资双方稳定合作关系的角度博士学论文

[2] .王宁, 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研究——基于系统思考的角度

[3] .和丽芬,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

[4] .肖琴我国小企业内部控制框架体系研究硕士论文

国有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探索 篇11

关键词:国有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对策

1 加强国有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意义

按照《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中小企业划分为中型、小型、微型三种类型,具体标准根据行业不同而有所区分。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40000万元以下的工业企业为中小微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3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国有中小企业与其他数量巨大的中小企业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吸纳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国有中小企业是对国有大型企业的有益补充,对于完善社会经济生态、促进社会稳定有着积极影响。在当前中小企业越来越强调业务细分市场、企业竞争优势的条件下,企业内部管理提升对于提升企业竞争力发挥着重要作用,内部控制是中小企业管理提升的重要手段。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明确提出,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内部控制存在于企业经营的全流程,良好的内部控制可以有力促进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能够促进企业持续良性经营。

由于体系、规模、管理方式等的限制,国有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工作暴露出一些问题,影响了企业的发展速度和效率,部分问题甚至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生存。因此,加强对国有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存在问题的分析,开展对内部控制建设方式的研究和探索,显得尤为重要。

2 国有中小型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存在的问题

国有中小企业由于治理结构、规模、管理基础、人才等因素,在企业内部控制的体系建立和运行存在较多问题,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的持续发展。总体上看,国有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1 企业决策不规范

国有中小企业的主要管理人员权力集中,由于考核要求,多数企业主要领导集中于调动资源完成经济指标,往往在决策中重视以往经验和领导人员直觉,难以对决策事项进行系统的分析,造成决策不规范的现象,管理的随意性较大;部分中小企业存在授权不明确的现象,企业内部超越权限的事情较多,超越权限的事情没有得到制止和处罚,从而导致内部控制约束被突破。

2.2 缺乏系统的控制体系

国有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管理比较薄弱的现象,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制度设计上缺乏系统性、整体性,内控制度之间不能起到制衡和监督的作用,企业制度和控制措施建立基于外部监管和上级组织要求。存在着在出现问题事后再建立制度和控制措施的现象,缺乏对企业制度的系统思考和制度体系建立计划。

2.3 内部控制执行不到位

内部控制制度在设计时,强调不同岗位之间的牵制和制约,中小企业由于企业人数少,往往存在抹不开情面,内部控制在执行时存在打折扣的现象;部分情况是由于企业人员较少,往往在部门设置和岗位设置上综合程度较高,一个部门乃至一个员工承担多种类型的工作,难以按照不相容职责的要求,进行严格的区分,岗位之间缺乏有效的监督;同时,国有企业还存在部分制度是应上级要求建立,与企业的契合度不高,实用性不强,从而导致难以执行。

2.4 未形成企业内部控制文化

企业管理者主要精力用于完成经济指标,难以顾及内部控制的提升和改进,内部控制的学习、宣传少,而大部分中小企业对于人才的吸引力不足,导致难以有懂得管理、内部控制的人才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提升和改进,对内部控制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企业整体的内部控制意识薄弱,内部控制文化意识不强。

3 国有中小型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原因分析

分析国有中小型企业内部控制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企业法人治理、缺乏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监督机制不健全和企业人才能力满足要求等原因造成。

3.1 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

按照国有企业管理要求,国有中小企业应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法人治理结构,但由于企业规模小,治理结构普遍存在不完善的现象。董监事成员由上级主管单位(部门)的相关人员构成,难有精力顾及企业的管理;内部的董监事人员本身为企业管理人员,容易出现企业的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都集中在企业主要领导,董监事的监督作用难以发挥的现象。

3.2 缺乏针对小企业的内部控制规范体系

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制定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主要面向上市公司和大型企业提出内部控制体系的要求。国有中小型企业由于企业规模小、业务比较单一、人员有限,难以按照基本规范和配套指引的要求,建立全面的内部控制体系。针对中小企业,没有具体的、操作性强的制度和文件,导致中小企业难以找到建立内部控制的参照。

3.3 监督机制不健全

国有中小企业的监督主要来自于外部监督和内部监督。外部监督包括国有企业主管单位(部门)监督、社会监督等,但外部监督对于国有中小企业而言,仅能起到最基础的监督,难以达到促进企业竞争力提升的效果;内部监督主要包括内部审计、监察部门等开展的监督,由于企业规模、人员的因素影响,中小企业的内部监督职能多数与综合管理部门职能合并,不能有效、独立地开展监督,独立设立的部门也往往存在着人员能力、素质难以满足要求的现状,不能够有效及时地对企业内部控制活动进行评估和提出改进措施。

3.4 企业专业人员难以满足要求

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的吸引力较弱,企业总体人员能力、素质与大型企业相比有一定差距。这样的差距也导致由于专业胜任能力不足,企业内部管理人员在对内部控制体系进行设计时,难以达到先进的管理水平;企业员工在执行内部控制措施时,难以通过个人的主动作为弥补内控措施不足的缺陷,主动作为的作用发挥不够。

4 加强国有中小型企业内控的措施

我国的经济发展需要大量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从中小企业自身的角度看,不断扩大规模是发展的趋势。但是,也要看到,国有中小企业与国有大型企业相比,发展的环境、竞争优势都不明显,中小企业既要抓住发展机会,还必须苦练内功,通过良好的内部控制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4.1 结合实际确立内部控制管理模式

由于目前国家和相关部门发布的内部控制相关制度和操作指引主要针对大中型企业,国有中小企业没有现成的内控管理套路可循,需要结合国家相关要求和自身发展目标,探索符合自身的内部控制模式,以是否有利于企业目标的实现为依据。确定模式后,根据企业的资源特点和业务发展阶段,分步实施,达到既管用又好用的目的。

4.2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制度是企业管理的基础,一套结合企业实际、严密的内控制度是对于企业管理提升有着不可替代的基础。国有中小企业在内部控制制度建立中,一是要结合企业自身发展实际,分析目前企业的主要业务,围绕业务发生的经济活动需要哪些控制制度,逐步进行建立;二是要采取一定的切入点,如利用财务管理制度等作为切入点,延伸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三是要充分考虑国有企业主管单位(部门)的要求,通过制度引导企业规范发展。

4.3 加强对员工的内部控制培训

内部控制措施最终要由企业各级人员进行落实,只有企业员工理解并接受内部控制的各项要求,才能自觉地履行内部控制的各项措施。企业应通过各种培训、内部会议等形式,加强对员工培训,使员工明确内部控制的目的是为了规范管理、提升企业竞争力,与企业的业务拓展息息相关,使其提升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的自觉性。

4.4 加强国有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监管

国有中小企业的主管单位(部门)要注重加强对其内部控制的指导,从总体思路上为企业提供分析和指导,引导其分布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体系,从企业发展中面临的最突出的内部控制要求部分抓起,既要考虑企业的现有能力,又要避免由于内控缺失引发的失控风险;要完善国有中小企业内部监督,通过内部审计、专项审计及时发现企业存在的风险和内控缺陷,同时要通过专项监督抓好企业在重大事项上的集体决策审批制度;同时,还要逐步建立中小企业自身的监督力量,保证企业的日常运营。

4.5 做好企业内部控制文化的建设

文化对于国有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建设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正向的、积极的内控文化将对内控建设发挥重要的助力作用。企业的主要领导作为企业文化的引领者和创造者,首先需要树立起强烈的内部控制意识,通过会议、文件、宣讲等多种方式,强调企业的规范运作需要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成功和失败的案例要在企业内部进行宣传,强化员工的意识的提升,同时,鼓励员工对工作中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提出改进措施,对有益的改进措施进行奖励,形成企业内部良好的内部控制文化氛围,取得全员对内部控制重要性的认同。

5 结语

内部控制管理对于企业提升效率、改进自身能力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关系着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及经营的可持续性,建立有效的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体系不但能够有力地促进企业发展中面临管理问题的解决,同时也能为企业竞争力提升发挥重要作用,对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财政部,等.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与配套指引[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

[2]刘玉明.浅析如何完善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01.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优化研究 篇12

一、中小企业的特点

2011年6月18日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联合引发了《 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相比于大企业,中小企业的生产规模中等或微小,因而投资较省,建设周期短,收效较快;对市场变化的适应性强,机制灵活,能发挥“小而专”,“小而活”的优势;经营范围广泛,行业齐全,点多面广;成本较高,提高经济效益的任务艰巨;抵御经营风险的能力差,资金薄弱。

二、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

( 一) 控制环境令人担忧

大部分的中小企业属个体私营,领导认为自己创办的企业,当然是自己说了算,内部控制制度反而约束了自己。基于中小企业的经营者渴望获取最大利润的目的,能够少缴税不交税在领导的心目中更为重要,这样就从源头排斥内部控制的约束。致使有些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甚至缺乏书面形式,没有针对经营环节的约束措施,或是在实际工作中根本没有执行内部控制。

( 二) 缺少风险评估

据调查,中小企业存在着经营者文化水平不高的现状,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考虑欠缺,没有大的宏伟抱负想要做得更大更强,大多安于现状。正因为普遍存在的这种思想,致使企业暗藏危机,经营者对于未来可能发生的风险不去预估,风险评估机制未能得到普遍的认可和应用。由于风险管理中存在的瑕疵,突发的小事件发生就能使得企业濒临崩溃。

( 三) 信息与沟通不畅

信息系统是由计算机硬件、网络和通讯设备、计算机软件、信息资源、信息用户和规章制度组成的以处理信息流为目的的人机一体化系统。其主要任务是最大限度的利用现代计算机及网络通讯技术加强企业的信息管理,通过对企业拥有的人力、物力、财力、设备、技术等资源的调查了解,建立正确的数据,加工处理并编制成各种信息资料及时提供给管理人员,以便进行正确的决策,不断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部门之间、员工与部门之间因为沟通职责不明确,沟通问题未得到高度重视,相互隔阂,效果不佳。而且,在中小企业中,员工与老板相处的时间非常有限,在有限的时间内,由于老板对大小事务一手掌控,能够真正地相互沟通就变得很难,这样在上传下达过程中就出现了问题。

( 四) 控制活动执行不力

控制活动是企业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用相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大多数的中小企业人员有限,一人担任多岗的状况十分普遍。例如,销售人员在领料、销售环节中,既管账又经销,缺少财务审核人员。中小企业还出现了印章和票据都由一人掌控的情况,既填制票据,又加盖印章,违反财务规章制度操作,之后发生的财务活动就变得无据可依、毫无实际意义,而且财务管理容易出现问题,查出真实情况难上加难。

( 五) 监督力度不足

内部监督是企业对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现内部控制缺陷,应当及时加以改进。执行内部监督很好的一个方式是内部审计。我国中小企业的内部审计开展较慢,要么根本没有建立内部审计制度,要么根本没有组建内部审计团队,直接由财务人员兼任内部审计,流于形式,要么即使内部审计部门存在,但实际分配给内部审计职员的职责范围也相当有限,碍于企业家的压力,在执行中进展困难。

三、完善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议

( 一) 改善控制环境

领导者要勤于思考,学习国内外各成功企业的管理经验。重视家族成员与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人员混淆的严重后果,任人唯亲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不相容职务明确分离,有利于岗位的制衡;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凝聚人心,促进企业和谐气氛的建设,利于员工创新创效。

企业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要大力提高,他们知识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内部控制管理的顺利与否。针对中小企业财会人员学历水平和专业职称偏低、会计基础工作不够扎实的弱项,开展会计人员专业继续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迫在眉睫,通过学习夯实财会人员人的道德底线。业务培训也很有必要,通过学习法律法规,达到遵纪守法、廉洁奉公的目的。

( 二) 强化企业的风险意识

风险评估就是量化测评某一事件或事物带来的影响或损失的可能程度。风险承受度是企业能够承担的风险限度,包括整体风险承受能力和业务层面的可接受风险水平。企业应当结合风险承受度,制定风险应对策略。

首先是要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比如加强库存现金的管理,每日盘点,月月对账,降低漏洞发生率;避免大量过时的物资积压,确保存货的最佳结构。其次是对应收账款加强管理。很多中小企业都会出现忙忙碌碌了一年,到了最后却是一纸坏账,得不偿失。针对这样的情况,信用评价体系的建立就显得尤为重要。在经营的同时,要与信用水平差的经销商拒绝往来,多与信用水平高的客户往来,杜绝死账坏账的发生率;另一方面,对于拖欠时间久的应收账款,应及时落实催收工作,缩短催收时间,提高资金周转率。

( 三) 加强控制活动

企业应当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各规章制度,规范治理结构的权限,通过职责的科学分工,建立科学的制衡机制,成立监事会对董事会实施内部监督。针对普遍存在的不相容岗位混淆的问题,一定要制定授权审批制度来进行控制,针对存货的管理应当建立财产保护制度,防止资产流失。另外,绩效考评制度、预算制度同等重要,有待及时建立。

( 四) 优化信息系统与沟通

上市公司早已将电子信息化应用于企业管理之中,中小企业应效仿其优点,引入新型的集成信息系统,消除信息孤岛,加强各部门之间、员工之间的沟通,有利于信息的上传下达。提高资金利用率,随时了解库存现状,方便计划采购,提高资金周转率。通过提升整个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可以有效地提高核心竞争力。

( 五) 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监督制度

上一篇:思品课学习下一篇:机器人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