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容器操作岗位职责

2024-07-01

压力容器操作岗位职责(共7篇)

压力容器操作岗位职责 篇1

压力容器操作人员职责

1、坚守岗位,不得擅自离岗、脱岗,不做与岗位无关的其他事情。

2、认真执行容器工艺操作规程和岗位操作规程。

3、精心操作,防止超温、超压、超负荷运行。

4、时刻注意安全生产,检查安全附件的齐全、灵敏、可靠,发现不正常现象及时处理。

5、按时定点、定线巡回检查。

6、认真监视仪器仪表,如实填写运行记录。

7、认真做好所操作压力容器的维护保养工作,保持容器处于完好状态。

8、认真做好所操作压力容器的维护保养工作,保持容器处于完好状况。

9、努力学习操作技术和安全知识,不断提高操作水平。

压力容器安全操作规程

为了保证压力容器的合理使用,防止因盲目操作而发生事故,应严格遵守以下制度:

1、压力容器操作人员须持有质监部门发放的相应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方可上岗,非持证人员不得操作压力容器。

2、实行安全操作持牌制度,在一些关键的操作装置上挂牌,牌上要有明显的标记或文字说明装置的操作程序与状态,包括阀门的开关方向及其它注意事项。

3、压力容器运行前应检查压力容器的安全附件(包括压力表、安全阀、温度计、液位计等)是否处在完好状态,经确认完好后,方可开机。

4、压力容器操作人员必须按压力容器使用的工艺条件进行操作,防止过载。

5、压力容器运行过程中,应时常检查温度、压力、液位等是否在安全操作规定范围内,并严格按工艺条件控制,运行过程中,操作人员不得擅自离开岗位。

6、在压力容器使用过程中,还应注意检查压力容器连接部位有无泄漏,渗漏现象,以及与其相连的管道有无震动、磨损,如产生上述现象,须及时修理并上报。

7、压力容器每次使用后,应做好运行记录,包括设备运行时间、运行状态,如有检修,则应做好检修记录,包括检修原因、部位、日期等。

8、压力容器须定期由安全检测部门检验,安全阀每年效验一次,压力表每半年效验一次,并将效验记录存档。

压力容器管理人员的职责

1、在管理机构负责人的领导和业务指导下,具体负责企业压力容器使用管理工作。

2、工作中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上级有关部门关于设备管理和压力容器安全的规定,加强法制观念,自觉按章办事。

3、负责编制压力容器选购计划,参加验收检查,安装质量验收及试车等工作。

4、参与编制本企业压力容器使用管理规章制度,协助工艺生产部门制定生产操作规程。

5、做好压力容器使用的注册登记、建卡、建档及技术资料整理、归档和有关统计报表统计上报工作。

6、编制压力容器的检验、维修、保养等计划,并具体落实实施,检查或参与安全附件的效验工作。

7、及时做好压力容器使用登记变更工作。

8、协助本部门负责人做好压力容器使用管理定期检查工作,并认真填写检查记录。

9、参加压力容器事故的调查、分析并配合安技部门及时做好设备事故的统计上报工作。

10、协助有关部门编制压力容器操作人员的培训考核计划,并积极参与实施。

11、完成其他有关设备管理工作中本部门负责人交办的任务。制冷系统操作规程

一、开机前的准备工作

1、查看操作记录,了解上一班设备的运行状况。

2、检查制冷机

(1)检查制冷机运转部位有无障碍物。

(2)检查制冷机油面是否达到规定要求。应保持视镜的1/2-2/3位置。若经检修或停机时间较长,则应向轴封和油过滤器处加油。

(3)盘车2-3圈,应很轻松。

(4)检查仪表盘能量调节阀是否在(空载)位置。检查系统中各有关阀门是否按工艺要求开启或关闭。

(5)检查油三通阀是否在(运转)位置;转动过滤器手柄2-3圈。

3、检查贮氨器液面情况,不得超过80%,不能低于15%。

二、开机

1、向制冷机缸盖和曲轴箱冷却水管供水。

2、开启蒸发冷循环水泵和风机。

3、启动制冷机,待制冷机由启动状态进入正常运转,油压建立后,搬动能量调节阀,同时缓慢开启吸气阀,观察吸气压力表,缓慢打开吸气阀直至全部打开。

4、观察油压表压力,油压应比吸气压力高0.15-0.3MPA。

5、开启高压调节站供液阀门,向氨液分离器供液,注意观察氨液分离器液位。

三、正常运行

1、制冷机:随时观察(1)吸气压力,排气压力,油压;(2)吸气温度,排气温度,油温;(3)电机电压,电流是否正常;

(4)阀片及制冷机声音是否正常,缸盖水套温度是否正常。

(5)曲轴箱油面是否正常。油温在25-50℃之间为宜。在运转过程中如发生回液时,应立刻把能量调节阀手柄搬到0位在关闭吸气阀门和供液阀门。让机器空转用摩擦热使曲轴箱内温度和吸气压力逐渐升高,当压力达到0.2MPA左右时,把能量调节阀手柄搬到1/4位置,当吸气压力降到0MPA,再把能量调节阀手柄搬到0,这样反复多次,一直把油中氨安全抽净为止。

2、氨液分离器:观察液位,保证氨液位置不要超高。

3、贮氨器:观察其液位和压力是否正常,定期每15天放油一次。

4、油分离器:用手探摸其各部位温度是否正常,洗涤液位是否正常。定期每15天放油一次。

5、蒸发冷:(1)观察水盘水位;补水浮球畅通可靠。(2)检查清除喷水嘴异物。

(3)水盘每15天进行换水一次,并清除水盘污垢,冲洗水泵滤网。

6、蒸发器:观察放油管结霜情况,每15天放油一次。

7、根据盐水温度要求,开启制冷机台数,并定时查看盐水温度;定期测定盐水比重是否符合要求,检查盐水池内盐水水量。

四、停机

1、关闭供液总阀。

2、调节能量调节阀,手柄搬到0位,气缸全部卸载后。关闭吸气阀门,关闭电源。

3、关闭蒸发冷风机和水泵。冬季做好防冻。

4、做好停机记录,并清扫设备和做好环境卫生。

制冷操作工岗位责任制

一、操作人员应该熟悉制冷系统中所有设备的性能,严格执行各有关操作规程。

二、操作人员必须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要有高度的组织纪律性,听指挥,坚守工作岗位,保证整个制冷系统安全运行。

三、操作人员要做到“四要”:要确保安全运转,要保证库房温度,要尽量降低冷凝压力,要充分发挥制冷效率。“四勤”:勤看仪表。勤查机器温度,勤听机器有无杂音,勤了解入货情况(即蒸发器热负荷大小)。“四及时”:及时放油,及时放空气,及时冲霜,及时清除冷凝器水垢。

四、机房内不准打闹、大声喧哗和随便敲击,不准有明火。保持机器、设备及环境卫生。

五、值班室不准离岗、睡岗。非工作人员不经批准不得进入机房。

六、节约水、电、油、氨,管理好工具、用具,作好各种记录。

七、不迟到、不早退、不旷工,有事请假。发生事故及时处理,及时汇报,不得隐瞒。

压力容器操作岗位职责 篇2

(一) 审查执行锅炉安全法规的情况

锅炉是否已取得《锅炉使用登记证》;锅炉操作人员是否已经培训、考试合格, 取得相应类别的《特种设备做人员证》;锅炉定期检验中发现的问题是否已得到处理, 取得了定期检验合格报告。锅炉操作规程、岗位责任制等安全运行规章制度是否已建立, 如考核是否已被操作人员熟知。

(二) 锅炉内部检查

新装或榆修后的锅炉, 在关闭人孔、手孔之前, 要认真地检查锅筒、集箱、管子内有无工具等物件遗留在里面。检查完毕后, 应随即关闭所有人孔和手孔盖时须注意将盖垫放正后再上紧。

(三) 锅炉外部及辅机

检查炉墙、烟风道有无缺损裂纹, 密封是否良好。烟道闸门应完好、操作灵活, 置开启位置。有旁通烟道的省煤器, 应开启旁通烟道档板, 关闭通省煤的档板。炉排下的出风门应开关灵活并处开开启位置。对燃油锅炉还应检查炉膛内有无积油, 如有, 则必须清除干净。

(四) 点火与升压

一般锅炉上水后即可点火升压。点火方法因燃烧方式和燃烧设备而异。点火前, 开动引风机给锅炉通风5~10min, 没有风机的可自然通风5~10min, 以清除炉膛及烟道中的可燃物质。气、油炉、煤粉炉点燃时, 应先送风, 之后投入点燃火炬, 最后送入燃料。一次点火未成功需重新点燃火炬时。一定要在点火前给炉膛烟道重新通风, 待充分清除可燃物之后再进行点火操作。对于自然循环锅炉来说, 起升压过程与日常的压力锅升压相似, 即锅内压力是由烧火加热产生的, 升压过程与受热过程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五) 暖管与并汽

暖管:用蒸汽慢慢加热管道、阀门、法兰等部件, 使其温度缓慢上升, 避免向冷态或较低温度的管道突然供人蒸汽, 以防止热应力过大而损坏管道、阀门等部件;同时将管道中的冷凝水驱出, 防止在供汽时发生水击。并汽:并汽也叫并炉、并列。即新投入运行锅炉向共片I的蒸汽母管供汽。并汽前应减弱燃烧, 打开蒸汽管道上的所有疏水阀。充分疏水以防水击;冲洗水位表, 并水位维持在正常水位线以下;使锅炉的蒸汽压力稍低于蒸汽母管内汽压, 缓慢打开主汽阀及隔绝阀, 使新启动锅炉与蒸汽母管连通。

(六) 正常运行操作

锅炉投入正常运行后, 就要是对锅炉气压、水位和燃烧情况进行监视和调整, 以保证锅炉正常供汽和安全运行。其主要操作和注意事项事项是:燃烧调整。在锅炉运行过程中, 应根据其负荷变化情况及时调整燃烧式况, 以取得较高的热效率。锅内燃烧好坏, 可以从炉内火焰、排渣和烟囱的烟气来判断。以层燃炉为例, 若火焰呈金黄色, 炉渣呈白色不夹有黑色的小煤粒, 烟气呈浅灰色, 则说明炉内燃烧式况好。反之, 如火焰暗红, 炉渣发黑带有煤块煤粒, 烟囱冒黑烟, 则表明炉内燃烧不好。如果火焰呈刺眼的魄, 烟囱里排白烟, 那说明空气过量系数太大, 应减少送风置。总之司炉工在值班时要做到勤看火、勤调整。

(七) 停炉的维护与保养

1) 正常停炉。正常停炉指锅炉的有计划检修停炉。停炉时, 要防止锅炉急剧冷却, 当锅炉压力降至大气压时, 开启放空阀或提升安全阀, 以免锅筒内造成负压。停炉后应在蒸汽、给水、排污等管路中装置挡板, 保证与其他运行中的锅炉可靠隔离。炉放水后。应及时清除受热面侧的污垢, 清除各受热面烟气侧上的积灰和烟垢。根据停炉时间的长短确定保养方法。2) 紧急停炉。紧急停炉是当锅炉发生事故时, 为了防止事故的进一步扩大而采取的应急措施。紧急停炉时, 应按顺序操作, 停止燃料供应。减少引风, 但不允许向炉膛内浇水;将锅炉与蒸汽母管隔断, 开启放空阀;当汽压很高时, 可手动提起安全阀放汽或开启过热器疏水阀, 使汽压降低。因缺水事故而紧急停炉时, 严禁向锅炉给水, 并不得开启放空阀或提升安全阀排汽, 以防止锅炉受到突然的温度或压力的变化而扩大事故。如无缺水现象, 可采取进水和排污交替的降压措施。

二、压力容器的检验与安全操作

(一) 内外部检验

内外部榆验是指在用压力容器停机时的检验。内外部检验应由检验单位有资格的检验员进行。压力容器投用后首次内外部检验周期一般为3年。内外部检验周期的确定取决于压力容器的安全状况等级。当压力容器安全状况等级为1、2级时, 每6年至少进行一次内外部检验;当压力容器安全状况等级为3级时, 每3年至少进行一次内外部检验。

(二) 外部榆查

外部检验是指在用压力容器运行中的定期在线检查, 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外部检查可以由检验单位有资格的检验员进行, 也可由经安全监察机构认可的使用单位压力容器专业人员进行。

(三) 压力容器的安全操作

第一, 做好定期检验压力容器要定期检验主要有两个原因。1) 制成的压力容器可能存在产品检验中发现不了的小缺陷, 这些小缺陷在使用过程中会逐步发展成为安全隐患, 定期检验就是要及早地发现和消除这些隐患。2) 压力容器内的介质往往对器壁有强烈腐蚀性, 定期检验可以及早发现这些腐蚀现象和应力腐蚀现象, 采取补救措施, 保证容器安全可靠运行。定期检验要严格按《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进行, 其检验项目不得随意减少, 对检验出有严重缺陷的容器耍按“安全状况等级评定”使用原则, 判明报废、除压使用、或进行返修, 并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规程》规定条款办理批准手续。

第二, 平稳操作。平稳操作主要是指缓慢地进行加载和卸载以及运行期间保持载荷的相对稳定。压力容器开始加压时, 速度不宜过快, 尤其要防止压力的突然升高, 因为过高的加载速度会降低材料的断裂韧性, 可能使存在微小缺陷的容器在压力的冲击下发生脆断。高温容器或工作温度在零度以下的容器, 加热或冷却也应缓慢进行, 以减小壳体的温度梯度。运行中更应该避免容器温度的突然变化, 以免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运行中压力频繁地或大幅度地波动, 对容器的抗疲劳破坏是极不利的, 因此应尽量避免压力波动, 保持操作压力的稳定。

第三, 容器的维护保养。容器在运行过程中保持完好的防腐层, 经常检查防腐层有无自行脱落或装料和安装内部附件时被刮落或撞坏;控制介质含水量, 经常排放容器中的冷凝水, 消除产生腐蚀的因素;消灭容器的“跑、冒、滴、漏”等。容器停用期间的维护。容器长期或临时停用时应将介质排除干净, 对容器有腐蚀性介质要经过排放、置换、清洗等技术处理。处理后应保持容器的干燥和洁净, 减轻大气对停用容器的腐蚀。另外也可采用外表面涂刷油漆的方法, 防止大气腐蚀。

参考文献

[1]吴慧.做好锅炉安全运行及维护保养的重要性-硅谷2008.

快开端盖式压力容器检验及操作 篇3

摘要:大多数快开端盖式是凸齿咬合式压力容器属于中、低压容器,工作压力一般在0.8~2MPa之间,工作温度在100~200℃左右,医院和实验室的消毒锅、高压氧舱,建材工业中硅酸盐制品的蒸压釜,木材制品的木材干馏罐、枕木防腐罐,化工工业中橡胶制品的硫化罐,食品工业中罐头制品的灭菌罐、食品高压杀菌釜,纺织工业中的染色机、蒸煮罐。

关键词:快开端盖式 压力容器 蒸压釜 全面检验 缺陷

1 快开端盖结构的特殊性

1.1 我国至今还没有设计规范标准

1.2 承受着交变载荷——疲劳破坏

1.3 设置安全联锁装置——《容规》第49条规定 ①当快开门达到预定关闭部位方能升压运行的联锁控制功能;②当压力容器的内部压力完全释放,安全联锁装置脱开后,方能打开快开门的联锁联动功能;③具有与上述动作同步的报警功能。

2 以蒸压釜的全面检验做一个事例

蒸压釜用于制造灰砂砖等硅酸盐建筑制品,其内径从ф1600至ф3200mm,长度从10至30m不等。釜体是卧式圆筒形。釜体和釜盖通过约40对咬合齿联接,每对咬合齿接触面为75m×55m。(如图所示)要求40对咬合齿完全对齐才能正常运行。生产过程属间歇操作,每隔数小时完成一次工艺过程:装料—升压升温—保压保温—降压降温—出料。为便于物料快速装卸,在釜的一端或两端装设快开门盖。蒸压釜的工作压力一般≤0.8MPa,但由于容积大(一般超过40m3),因而生事故造成的危害也较大。早期制造的蒸压釜存在的问题包括:釜盖法兰与封头,釜端法兰与筒体采用角焊连接;釜端法兰采用含碳量高的铸钢材料;釜齿采用钢板拼焊结构;无安全联锁装置。

2.1 重点检验部位 结构检查:釜齿结构;釜盖法兰与封头,釜端法兰与筒体的连接形式;焊缝检查:釜盖法兰与封头、釜端法兰与筒体、筒体与筒体的连接焊缝;壁厚检查:筒体的壁厚,封头的壁厚。

2.2 主要缺陷 结构:釜齿采用钢板拼焊、釜盖法兰与封头采用角焊连接,釜端法兰与筒体采用角焊连接;焊缝:釜盖法兰与封头连接焊缝的表面裂纹,釜端法兰与筒体连接焊缝的表面裂纹;壁厚:筒体壁厚是否满足强度要求,尤其是筒体下半部位因腐蚀和磨损减薄造成强度削弱。

2.3 主要检查手段 以宏观检查(用肉眼或10倍放大镜),表面探伤(MT、PT),测厚等为主,辅以必要的RT、UT检查。原始资料齐全,材质清楚的釜,可按原设计计算公式进行强度校核;对原始资料不全或没有,材料不清的釜,根据设备使用条件,可按《钢制石油化工压力容器设计规定》(85年)或《钢制压力容器》中相应厚度的A3钢或Q235钢的最低许用应力进行强度校核。

2.4 外部检查 检查釜外壁保温层有否脱落,有否蒸汽泄漏痕迹,基础有否不均匀下沉,釜体有无弯曲变形。检查釜齿的结构(整体锻、铸或钢板拼焊);检查釜盖法兰与封头,釜端法兰与筒体的连接型式。重点是结构是否合理。釜盖法兰与封头、釜端法兰与筒体连接的常见结构,供检验评定参考。

2.5 内、外表面缺陷检查 对釜盖法兰与封头,釜端法兰与筒体连接的环缝及其两侧100mm范围进行宏观及表面探伤检查。重点检查裂纹缺陷。对检查发现裂纹的,应核查法兰材质,分析裂纹原因。对位于釜内下半部的焊缝及其两侧100mm范围进行宏观或表面探伤检查。重点是检查裂纹,腐蚀,磨损变形等缺陷。对釜体内表面进行宏观检查,重点是检查裂纹、腐蚀、鼓包变形等缺陷。

2.6 壁厚测定 用超声波测厚仪对组成筒体的每张钢板的两端定点测厚,不少于两点,对发现腐蚀、磨损等缺陷部位应仔细测定壁厚。

2.7 支座部位检查 检查活动支座有否卡住,支座与腹板间隙是否过大。

2.8 安全附件检查 检查压力表,安全阀规格,型号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按期校验;对安全联锁装置检查是否准确可靠。

2.9 材质检查 釜盖釜端法兰与筒体连接的环缝发现裂纹的,应查清材质;蒸压釜的使用条件对筒身材质无特殊要求,因此在材质不清的情况下,可按A3钢对待进行强度校核。但若要进行焊接返修,则需查清材质,以便制定正确的返修方案,防止出现新的焊接缺陷。时时注意防止焊接变形。

2.10 水压试验 如进行更换筒节、釜盖或釜端法兰、挖补焊缝、以及其它可能影响釜体强度的修理,移装应作水压试验。

2.11 评定 釜齿采用钢板拼焊且难于保证安全使用的,安全状况等级应定五级,予以判废。釜端法兰与筒体,釜盖法兰与封头的连接焊缝有裂纹且无法修复的,安全状况等级应定为五级,予以判废。筒体壁厚不能满足强度要求且无修复价值的,安全状况等级应定为五级,予以判废。如铸钢法兰的齿部或密封平面因铸造缺陷(空洞、疏松)而无法保证强度要求和密封性能,且无法修复的,安全状况等级应定为五级,予以判废。

3 联锁装置使用及操作

3.1 釜门安全联锁装置使用 YTK—Ⅲ零压控制柜专为蒸压釜配合,检测釜内零压,确保釜内有压时闭锁釜门及釜门没有关到位时的警示提醒,防止误操作而进汽引起故障。保证用户安全生产。在开机前首先要检查电源情况,检查接线端子上的各信号线是否良好,在全部检查完毕确认无误的情况下,可合上空气开关,此时“电源指示”和“釜内无压”指示灯亮、“锁紧指示”指示灯闪烁。操作人员将釜门关闭,摇动手摇减速器手柄,以旋转釜门到位。然后旋转安全手柄至水平位置,这时行程开关SQ1、SQ2动作,电柜上,严锁紧指示”指示灯由闪烁变为常亮、电铃响提示5秒钟、闭锁电磁铁动作,锁紧釜门。同时,进汽阀开始打开,“进汽阀开”指示灯闪烁,阀门到位后,“进汽阀开”指示灯常亮,“进汽阀关”指示灯灭。操作工在观察到这些声光提示后可以操作手动截止阀进汽进行制品蒸养,任何一种提示异常均需检查出原因方可进汽,釜内起压后,压力只要达到或超过0.003Mpa,压力控制器立即将信号传送到控制柜,控制柜上“釜内无压”指示灯灭,“有压指示”指示灯亮。蒸养过程中升压到保压到排汽全过程中电柜上的指示灯始终保持不变。在此过程中,即使操作人员由于误操作按压“开门操作”按钮,手摇减速箱电器锁定装置仍旧锁定不变。排气结束后,当釜内压力低于0.003Mpa时,压力控制器动作,进汽阀开始关闭,“进汽阀开”指示灯灭,“进汽阀关”指示灯闪烁,阀门到位后,“进汽阀关”指示灯常亮,此时,操作工可以把安全手柄拉到垂直位置,手柄上的行程开关动作,电柜上“锁紧指示”灯由常亮变为闪烁,延时1分钟后,既可按电柜上的“开门操作”按钮,对减速箱内的锁进电磁铁解锁,此时电铃响提示,然后,摇动手摇减速器手柄打开阀门操作。

3.2 操作人员须进行技术培训,遵守操作规程 快开门盖装置的失稳多是由不合适的操作和维护不当两个原因结合而产生的。操作人员必须进行训练,取得特种设备资格操作证才可以上岗作业,使其充分认识事故的危险性和作用在釜盖上的巨大的力,应了解门盖的操作控制和连锁装置的功能以及安全装置失灵的潜在危险。根据制造厂提供的使用说明书,建立安全、正确的操作规程,并应正确操作,防止设备在装料时损坏门盖凸齿及垫圈,凸齿表面和垫圈要清洁,不准有任何夹杂脏物。操作人员遇有紧固不妥或配合不好时,应检查出缺陷部位并进行改正,不得强力使用门盖和锁紧装置就位,在停止时应使设备泄压至零,在未肯定压力已消失前不要企图去打开门盖,操作人员要精心工作。

参考文献:

[1]辅导检验师的课程.2005.4.

[2]压力容器事故案例.劳动部锅炉压力容器杂志社.1990.3.

[3]YTK—Ⅲ零压控制柜说明.

压力容器及压力管道安全操作规程 篇4

1.保证新购置的压力容器具有办证所必须的归档资料。

2.确保压力容器的修理、改造、安装时,承担单位的资格应符合相关规定。3.压力容器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安全监察机构进行安全技术和岗位操作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才能持证上岗。

4.熟悉本岗位压力容器的技术特性、系统结构、工艺流程、工艺指标、可能发生的事故和应采取的措施。做到“四懂三会 ”,即懂原理、懂性能、懂结构、懂用途;会使用、会维修、会排除故障。

5.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严禁超温、超压运行。

6.压力容器发生下列异常现象之一时,操作员应立即采取急停,查明原因,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并及时向生产主管、生产经理和EHS相关人员报告: a)压力容器工作压力、介质温度或壁温超出允许用值;采取措施仍不能得到有效控制。

b)压力容器的主要受压元件发生裂缝、变形、泄漏等缺陷。c)安全附件失效。

d)接管、紧固件损坏,难以保证安全运行。e)发生火灾直接威胁到压力容器安全运行。f)过量充装。

g)压力容器的压力失去控制,采取措施仍不能得到有效控制。h)压力容器与压力管道发生严重振动,危及安全运行。

7.正常开机前机组及容器需检查主电源是否正常,是否均在可送电或可联动,安全附件、装置是否符合要求,机组容器管道接头、阀门有否泄漏。检查机组控制中心内各数据是否有报警或预警显示,如有报警必须在故障修复后才能按复位键。

8.机组及容器开启后检查微电脑控制中心的显示检查冷凝器系统进出口温度和压力,压缩机排气温度。检查蒸发器或冷凝器传热管是否有脏堵或结垢的迹象。工作中应严格控制工艺条件,观察监测仪表或装置,附件,严防容器超温、超压运行,做好机组运行记录。

9.机组及容器工作中,应定时、定点进行巡回检查(每4小时至少一次)。对安全阀、压力表、测温仪表、紧急切断装置及其它安全装置应保持齐全、灵敏、可靠。相关巡检,定检、调试的记录应齐全,并做好归档工作。

二、压力容器专职(或兼职)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度

1.工作中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上级有关部门关于设备管理和压力容器安全的规定,加强法制观念,自觉按章办事。

2.负责编制压力容器选购计划,参加验收检查,安装质量验收及试车等工作。3.参与编制本企业压力容器使用管理规章制度,协助工艺生产部门制定生产操作规程。

4.做好压力容器使用的注册登记、建卡、建档及技术资料整理、归档和有关统计报表统计上报工作。

5.编制压力容器的检验、维修、保养等计划,并具体落实实施,检查或参与安全附件的校验工作。

6.及时做好压力容器使用登记变更工作。

7.做好压力容器使用管理定期检查工作,并认真填写检查记录。

8.参加压力容器事故的调查、分析并配合EHS人员及时做好设备事故的统计上报工作。

三、压力容器操作工岗位责任制度

根据本公司压力容器使用的实际情况,操作工岗位职责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根据国家相应法律规定,必须持证上岗。

2.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精心操作,确保压力容器的安全运行。

3.认真做好压力容器、辅机及安全附件的维护保养工作,以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转。4.认真及时填写压力容器日常运行记录表,字迹端正清晰,内容真实。5.对任何有害压力容器安全运行的违章指挥,应拒绝执行。并及时报告上级领导或锅炉安全监察机构。

6.努力学习业务技术知识,不断提高操作技术水平。

7.发现压力容器有异常现象危及安全时,应采取紧急停机措施并及时报告有关负责人。

四、压力容器设备维护保养制度

压力容器维护保养的周期、内容和要求如下:(具体操作方法请先阅读其使用说明书)

1.压力容器的定期检验分为外部检验,内外检查和耐压试验三种。

2.内外检验:安全状况等级为1、2级,每六年至少一次;安全等级为3级,每三年至少一次。

3.耐压试验:每六年至少进行一次耐压试验。

4.安全阀必须每年校验一次;新购进的安全阀应经校验后才能使用。5.压力表至少每半年校验一次;新购进的压力表应经校验后才能使用。经检验后的压力表应有合格证铅封;必须是经计量部门批准的单位和人员进行检验。6.低压容器的压力表精度不低于2.5级,中压以上容器不低于1.5级。7.压力表盘直径不得小于100毫米,表盘刻度极限值应为容器最高工作压力的1.5-3倍,最好2倍。装设位置应便于操作人员观察,且避免受高温高,冻结级震动的影响。

五、压力容器巡回检查制度

压力容器操作工每班完成正常操作外还应完成以下巡回检查内容: 1.压力容器的压力、温度是否正常? 2.空压机是否正常?

3.冷干机工作状况以及风机运转是否正常? 4.排风机运转是否正常?

5.排污和管道有无渗漏等异常情况? 6.各类仪表及自控装置是否正常?

7.压力容器本体受压部件有无渗漏、变形等异常情况? 8.吸干机是否按要求开机,工作是否正常? 9.各过滤器和油水分离器排水阀是否正常工作? 10.室外储气罐的压力及排水阀是否正常?

11.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不能单独完成的或者不能立即完成的工作应寻求帮助或报告值班主管或请示生产经理,并记录详细情况备案。

六、压力容器工作场所清洁卫生制度

1.压力容器设备、环境应做到清洁、明亮,工具、备品备件应做到摆放整齐。2.压力容器设备、内外环境卫生区的责任区域,做到每班定时清扫整理。3.废水、废油及其它固废按规定处理。

七、压力容器故障及常见事故应急处理措施 1.超压的应急处理方法与步骤:

(1)压力容器操作人员根据具体操作方案,操作相应阀门及排放装置,将压力降到允许范围内;

(2)立即通知设备管理部门查明原因,消除隐患;

(3)超压情况可能会影响相关设备安全使用,应立即继续降压、直至停车;(4)检查超压所涉及的受压元件、安全附件是否正常;(5)修理或更换受损部件;

(6)详细记录超压情况,受损部件的修理、更换情况。2.超温的应急处理方法与步骤

(1)压力容器操作人员根据具体操作方案,立即操作相应阀门,喷淋装置将温度降到允许范围内;(2)立即通知设备管理部门查明原因,消除隐患;

(3)超温情况可能会影响相关设备安全使用,应立即继续降温、降压、直至停车;

(4)检查超温所涉及的受压元件、安全附件的外观、变形等安全状况;(5)修理或更换受损部件;

(6)详细记录超温情况,受损部件的修理、更换情况。3.异常声响的应急处理方法与步骤

(1)压力容器操作人员立即观察设备压力、温度等运行参数是否正常;(2)立即通知设备管理部门查明原因;(3)原因不明应立即降压、直至停车;

(4)检查异常响声所涉及的受压元件、安全附件的外观、变形等安全状况;(5)修理或更换受损部件;

(6)详细记录超温情况,受损部件的修理、更换情况。4.异常变形的应急处理方法与步骤

(1)压力容器操作人员根据具体应急预案,操作相应阀门,立即降压停车;(2)通知设备管理部门查明原因;(3)对变形部位进行检查;(4)修理或更换变形受损部件;

(5)详细记录超压情况,受损部件的修理、更换情况。5.泄露的应急处理方法与步骤

(1)压力容器操作人员根据具体应急预案,操作相应阀门,立即降压停车;(2)通知应急人员救援队伍、设备管理部门;

(3)撤离现场无关人员,如有人员受伤应立即通报120急救电话,救助伤员;(4)切断受影响电源,做好消防和防毒准备,防止泄漏的易燃易暴介质爆炸;(5)封闭泄漏现场、将泄漏设备与周围相连系统断开;(6)堵塞泄漏部位,将设备内介质倒入备用容器;(7)通知当地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检验机构;(8)查明泄漏原因,修理、更换受损部件;

(9)详细记录泄漏情况,受损部件的修理、更换情况;

(10)应注意泄漏物质对环境的影响,妥善处理或者排放,重大泄漏应及时向公众公布,必要时作好疏散工作。6.异常震动的应急处理方法与步骤

(1)压力容器操作人员根据具体应急预案,确认振动源,并予以消除;(2)有可能造成设备损伤的,应停车检测。

八、压力容器的事故处理

1.对事故隐患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重大事故隐患应以书面形式报告生产经理和EHS专员。

2.发生特大事故、重大事故和严重事故后必须立即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和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3.事故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a)事故发生单位名称、联系人、联系电话; b)事故发生地点、时间(年、月、日、时、分); c)事故设备名称; d)事故类别以及事故概况; e)人员伤亡、经济损失。

4.必须实事求是地向事故调查组提供有设备及事故的情况,如实回答事故调查组的询问,并对所提供情况的真实性负责。

5.按有关规定及时如实向上级报告事故,并协助做好事故调查和善后处理工作。6.事故发生部门应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做到事故发生原因不查清楚不放过、有关人员没有接受教育不放过、没有采取措施不放过、以防止事故的再次发生。

九、压力容器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设备技术档案是正确使用压力容器的主要依据。它可以使压力容器管理和操作人员全面掌握压力容器历史的和当前的安全技术状况,了解压力容器运行规律,防止压力容器事故的发生,每台压力容器均应按有关规定建立档案。

压力容器的技术档案应包括容器的原始技术资料、安全装置技术资料和容器检修使用情况记录资料和使用登记资料等。

(一)、压力容器的原始技术资料

容器设计资料:设计总图;主要受压零部件图;设计或使用说明书等; 容器制造安装资料:产品制造竣工图纸;产品合格证和质量证明书;产品监督检验证书;安装验收资料。

(二)、安全装置技术资料

1.安全装置技术说明书 2.安全装置检验或更换记录资料

(三)、容器使用情况记录资料

1.容器运行情况记录

2.容器检验和修理记录,压力容器定期检验报告。

(四)、压力容器使用登记资料

1.压力容器注册登记表 2.压力容器使用证

十、压力管道安全操作规程

1.压力管道在使用前做好一切准备工作,落实各项安全措施。

2.凡操作压力管道的人员必须熟知所操作压力管道的性能和有关安全知识。非本岗人员严禁操作。值班人员应严格按照规定认真做好运行记录和交接班记录,交接班应将设备及运行的安全情况进行交底。交接班时要检查管道是否完好。3.压力管道本体上的安全附件应齐全,并且是灵敏可靠,计量仪表应经检验合格在有效期内。

4.压力管道在运行过程中,要时刻观察运行状态,随时做好运行记录。注意压力、温度是否在允许范围内,是否存在介质泄漏现象,设备的本体是否有肉眼可见的变形等,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采取措施并报告(压力表、安全阀等要定期手动排放一次,并做出记录)。常规检查项目如下: 4.1各项工艺指标参数、运行情况和系统平稳情况; 4.2管道接头、阀门及管件密封情况; 4.3保温层、防腐层是否完好; 4.4管道振动情况;

4.5管道支吊架的紧固、腐蚀和支撑以及基础完好情况; 4.6.管道之间以及管道与相邻构件的连接情况; 4.7阀门等操作机构是否灵敏、有效;

4.8安全阀、压力表、爆破片等安全保护装置的运行、完好情况; 4.9静电接地、抗腐蚀阴阳极保护装置完好情况; 4.10其它缺陷或异常等。

5.在每次停气又重新供气时,应检查管道及连接的分气缸、阀门等是否完好。送气时,供气阀门应逐渐开大到正常,压力不得超过规定压力。

6.停空压机前应先停吸干机:短时间停气,只需按停机器即可;长时间停气,需在按停吸干机后,将吸干机进出阀门关闭,开启旁通,并开启泄压阀将罐体压力释放至零。之后再进行空压机停机操作。

7.检修管道时应关闭水气阀门,泄压降温后再作业。作业中人员要避开阀门、管口等,防止烫伤等伤害。

参考文件 :

TSG R0004-2009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办法》 《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规定》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浙江省安全生产条例》

《浙江省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条例》

记录表单:

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篇5

目 录

第一节 贮槽安全操作规程…………………………………第2页 第二节 槽车卸载操作规程…………………………………第5页 第三节 槽车充装前检查规程………………………………第6页 第四节 槽车充装过程操作规程……………………………第7页 第五节 槽车充装后复检操作规程…………………………第8页 第六节 槽车罐内介质分析和余压检验操作规程…………第9页 第七节 洗眼器操作规程……………………………………第10页 第八节 槽车装卸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第11页 第九节 化验岗位操作规程…………………………………第13页 第十节 维修岗位操作规程…………………………………第14页 第十一节 装卸用管耐压试验操作规程………………………第16页

第一节 贮槽安全操作规程

1.液氧、液氮贮槽安全操作

1.1 使用前准备

1.1.1清除各管口、接头可能存在的水份等污物,所有与低温液体接触的零部件均需清洁干燥。

1.1.2逐一检查各专用阀门的灵活性和可靠性及各阀门是否处于正确的开关位置。1.1.3检查控制仪表的规格、性能、准确性及灵活性。

1.1.4检查各紧固件、管道及其它零件的质量,确保管道畅通。1.1.5吹除置换 ①用干燥洁净的氮气对贮槽内筒及其管道系统进行吹除置换,以置换内部空气及水份。

②若吹除气体比重比空气大,则应从内筒底部充入、顶部排出;若吹除气体比重比空气轻则相反。

③测定吹除出气口水份露点,使露点不高于-50℃为合格。1.1.6预冷

①打开顶部放空阀V1736,关闭其它低温截止阀。

②以极小的流量缓缓向内筒充入液氧或液氮,使低温液体自然挥发来预冷内筒。③测定顶部放空口出气温度,观察内筒各测点温度及外筒底部测温点温度变化情况。④当内筒上部温度在-80℃左右、下部温度在-150℃左右外壳底部温度不低于5℃,顶部蒸发出气温度接近-20℃左右且气流量突然下跌或减小,表明贮槽开始结液。保持结液两小时,截断液氧或液氮来源,关闭所有阀门。1.2低温液体灌充

1.2.1与空分塔配套使用时的充液操作 ①贮槽顶部进液阀和回塔气阀、底部排液阀V1722分别与塔和低温泵管路系统接通,并保持密封。

②开液面计平衡阀V1727,液面计下阀V1726,待液面计内外腔达到压力平衡时,开 液面计上阀V1728,而后关闭液面计平衡阀。

③打开放空阀V1736(O2气体由用户回收),关闭其它阀门,然后缓缓打开液体管路上的阀门(由系统带),液体从顶部进入槽内,同时观察压力表液位计,液面不得超过最高液位(7860mm),否则应及时关闭液阀。

④注意槽内压力的变化,调节流量,以保证不超过设计压力的90%。⑤检查内筒温度,当达到充入液体的温度后便可逐步加大充灌速度。

⑥时刻注意绝热层空间的压力。由于内筒温度下降使绝热层空间气封气温度下降,导致压力下降,故应保证有足够的气封气进行弥补。

⑦液体注满后,关闭系统的进液阀和贮槽的放空阀V1736。1.2.2单独使用时的充液操作

①将于V1725阀相连的快装接座与充液管路接好。

②开液面计平衡阀V1727,液面计下阀V1726,待液面计内外腔达到压力平衡时,开

液面计上阀V1728,而后关闭液面计平衡阀。

③打开放空阀V1736(O2气体由用户回收),然后缓缓打开底部排液阀V1725,同时观察压力表、液位计,液面不得超过最高液位(7860mm),否则应及时关闭进排液阀。充液完毕后,关闭除仪表外的所有阀门。1.3 液氧的贮存

液面计、压力表及其相应阀门、安全阀均处于工作状态,关闭其余所有阀门,使贮槽处于封存状态。贮槽内筒贮液体应自然蒸发而使压力不断升高,达到约10Kpa,调节V1731开启卸压;当压力接近12Kpa,人为开启放空阀V1736一卸压;当压力达到13Kpa时,安全阀V1734、V1735自动开启卸压;当压力达到15Kpa时,爆破片V1737爆破,以有效地保护内筒。1.4对外供液

1.4.1升压

本贮槽设置有一个增压器PBU1(系统带),以防贮槽对外供液或其它场合时内筒产生负压。增压阀V1720处于常开状态,增压调节阀V1719处于常闭状态,当贮槽对外供液或其它场合产生负压(小于0Pa)时,增压调节阀V1710自动开启,增压器开始工作,保持贮槽内筒为正压。

1.4.2与空分塔及系统配套使用时的供液操作

①将贮槽顶部进液阀和回塔气阀,底部排液阀V1722分别与塔和低温泵的管路系统接通,并保证密封。

②关闭除仪表外的其它阀门,使压力表、液面计始终处于工作状态。

③开底部排液阀V1722,液体从贮槽内排出。内贮液不准排空,至少保持550mm以上的液位。

1.4.3单独使用时的供液操作

①将输液软管接到贮槽与阀V1725相连的快装接座上,并保证密封。②使压力表、液面计时钟处于工作状态。

③关闭放空阀V1736,开进排液阀V1725,在贮槽内液位高差及内槽压力作用上,液体被压入排液管,经软管排出。

④排液完毕后,关闭阀门,拆卸软管。内贮液不准完全排空,至少保留550mm以上液位。

2.液氩贮槽操作

2.1操作前的准备工作

2.1.1操作者应充分了解本设备的工艺流程,使用维护方法及有关低温液体知识。2.1.2检查仪表是否灵敏,各种阀门是否处在正确的开启位置,管道是否畅通。2.1.3贮槽首次充液(包括检修后首次充液)之前,应对内筒及连接管道系统充干燥氮气,以工作压力气密性试验不漏。

2.1.4用温度为80℃-120℃的干燥无油氮气或空气对内筒进行加热、吹除,待出口温度达70℃时,加热吹除结束,关闭所有阀门。2.2充液

本贮槽的液体主要由分馏塔直接灌充

①贮槽接管分别与分馏塔、液体蒸发器或低温液体泵及泵气回路的管路系统连接。②打开压力表阀(Ⅳ4),空载时压力表指针应指零位 ③启动液面计

a)首先打开液面计平衡阀(Ⅳ2)然后打开液面计上阀(Ⅳ3),再打开液面计阀(Ⅳ1)

b)关闭液面计平衡阀(Ⅳ2),液面计开始工作,在开启(Ⅳ1)(Ⅳ2)(Ⅳ3)阀时应缓慢进行,以防止气流太急打坏液面计元件

④充液:打开放空阀(V5),测满阀(Ⅳ9),关闭其它阀门,然后缓缓打开系统司机阿盟和的进液阀门,液体从顶部喷淋而下,同时观察压力表、液位计,若有液体从测满阀(Ⅳ9)流出(即超出最高液位15900mm),应立即关闭进液阀门。2.3低温液体的贮存

液体的贮存分为常压贮存和带压贮存两种方式。

2.3.1常压贮存

常压贮存过程中,放空阀V5微开,让自然蒸发的气体由此排至大气,槽内压力不致于升高。

2.3.2带压贮存

带压贮存的过程中,V5阀关闭,由于自然蒸发的气体留在槽内,贮槽内压力将逐渐升高,因此操作者应注意监视贮槽的压力,严禁超过最高工作压力(0.2MPa)

长期贮存液氧时,在贮存期间(不论何种贮存方式)应定期对液氧中的碳氢化合物进行分析检查,以免引起意外事故,主要检查其乙炔浓度不得超过0.1ppm,否则应将槽内液体排放尽或补充液氧,使贮槽中乙炔含量小于0.1ppm。

2.4对外供液

打开排液阀(V6)供液给液体蒸发器,或打开底部进排液阀(V2),通过软管供给槽车。

2.5若槽车对外供液和充液同时进行,则要注意压力变化,及时调整各阀门开度。

第二节 槽车卸载操作规程

1.首先对进入的槽罐车辆进行检查、登记,对证照不全的车辆和无上岗证的人员拒绝入内,对车况不好,应配备的安全装置不全的不准入内。2.正确指挥液氧车辆倒入指定位置,并督促做好车辆定位措施,确保液氧连接管的正确安装。

3.检查液氧槽车排放、汽化增压等阀门开关正确,槽车内筒压力0.3~0.5Mpa,微开槽车排液阀检查。

4.连接软管及接口无泄漏后,根据贮槽内筒压力(<10Kpa)与中控室联系

确认后,缓慢开启贮槽进液阀。

5.严格控制增压进度,严禁在倒灌时排放槽车内气体。

6.当液氧槽车内无液位指示后,(槽车余压不得低于0.05 Mpa)及时关闭贮槽进液阀,严禁将槽车内气体倒入贮槽。监护好液氧连接软管的拆卸,以及液氧槽车离开。

7.整个倒灌过程必须由专人负责操作、监护。严格标准穿戴好无油脂污染的手套、衣服等防护用品,当有液氧泄漏时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8.如附近发生火灾等异常情况时,必须立即汇报,并关闭液氧贮槽进液阀,疏散现场车辆和人员。

第三节 槽车充装前检查规程

1.装卸前检查

装卸前,槽车停放在充装前检查区,对槽车逐辆进行检查,未经检查合格的槽车不得进入装卸区域进行装卸作业。装卸前检查按照以下要求进行:(1)随车规定携带的文件和资料是否齐全有效,并且装卸的介质是否与核准的充装介质一致;

(2)首次或者检修后投入使用并且对有置换要求的,是否有置换合格报告或者证明文件;;

(4)随车作业人员是否持证上岗,资格证书是否有效;

(5)槽车压力容器铭牌与各种标志、标识(包括颜色标志、环形色带、警示性标志、充装介质标识等)是否符合相关规定,充装的介质与罐体涂装标志是否一致;

(6)槽车压力容器是否在定期检验有效期内,安全附件是否齐全、工作状态是否正常,并且在校验有效期内;

(7)核查槽车压力、温度、充装量(或者剩余量)是否符合要求;(8)罐体各密封面的密封状态是否完好无泄漏;

(9)随车防护用具、专用检修工具和备品、备件是否配备齐全、完好;(10)核查槽车作业现场是否已经采取防止明火和防静电措施;

(11)装卸液氧槽车的连接接头是否洁净没有被油脂污染;(12)罐体与走行装置或框架的连接是否完好、可靠。2.禁止作业要求

凡遇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槽车不得进行装卸作业:(1)遇到雷雨、风沙等恶劣天气情况的;

(2)附近有明火、充装单位内设备和管道出现异常工况等危险情况的;(3)槽车或者其安全附件、承压附件等有异常的;

(4)槽车充装证明资料不齐全、检验检查不合格、内部残留介质不详以及存在其他危险情况的;(5)其他可疑情况的。

第四节 槽车充装过程操作规程

槽车检查合格后,进入充装区进行充装,装卸作业过程的工作质量和安全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1)充装人员必须持证上岗,装卸过程按规定的装卸工艺规程进行操作,装卸单位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巡回检查;

(2)按照指定位置停车,罐车的发动机必须熄火、切断车辆总电源,车辆有发生滑动的可能加装防滑块;

(3)装卸冷冻液化氧前,槽车的导静电装置与装卸台接地线进行连接;(4)装卸接口的盲法兰或者等效装置必须在其内部压力卸尽后方可卸除;(5)使用充装单位专用的装卸用管进行充装,不得使用随车携带的装卸用管进行充装;

(6)装卸用管与移动式压力容器的连接符合充装工艺规程的要求,连接必须安全可靠;

(7)对于装卸不允许与空气混合的介质进行管道吹扫或者置换;

(8)装卸作业过程中,操作人员均必须处在规定的工作岗位上, 配置紧急切断装置的,操作人员必须位于紧急切断装置的远控系统位置;配置装卸安全连锁报警保护装置的,该装置处于完好的工作状态。

(9)装卸时的压力、温度和流速符合与所装运介质相关的技术规范及其相应标准的要求,超过规定指标时必须迅速采取有效措施;

(10)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量(或者充装压力)不得超过核准的最大允许充装量(或者最高允许工作压力),严禁超装、错装。

第五节 槽车充装后复检规程

装卸后的槽车应当按照以下要求进行检查,并且进行记录;

1.槽车与装卸作业相关的操作阀门是否置于闭止状态,装卸连接口安装的盲法兰等装置是否符合要求;

2.槽车压力、温度、充装量(或者剩余量)是否符合要求; 3.槽车罐体所有密封面、阀门、接管等是否泄漏; 4.槽车罐体所有安全附件是否完好;

5.槽车其罐体外壁是否存在结露、结霜现象;

6.槽车与装卸台的所有连接件是否分离,静电接线装置拆除;

7.充装完成后,至公司地磅处复核充装量(或者充装压力),如有超装、错装必须立即处理,否则严禁驶离充装单位。

8.槽车装卸作业结束后,有复检人员认真填写充装记录;并且将充装有关的信息及时写入移动式压力容器的使用登记证;

第六节 槽车罐内介质分析和余压检验操作规程

1.充装槽车前应确认槽车中原有介质与将充装介质是否相符,禁止错装; 2.槽罐车空车原则上罐内压力不得低于0.05Mpa;3.槽车罐内无余压时要对其罐内残留介质进行分析检验,以确保充装介质质量符合要求;

4.贮槽车与装卸台之间用装卸软管连接好,软管接口密封良好无泄漏; 5.微开贮槽输液阀,打开贮槽紧急切断阀,打开槽车下部进液阀,充入少量

液体后关闭贮槽输液阀;

6.打开槽车增压阀,增至0.2-0.3Mpa时,打开槽车排放阀进行液体排放; 7.操作人员应穿戴好防护用品,站在液体排放口的上风侧监控好排放过程; 8.待罐内液体排尽,关闭排放阀采取保压,罐内压力不超0.5 Mpa; 9.打开贮槽紧急切断阀前分析阀,让罐内余气送至自动分析仪采样分析,如不合格,则关闭分析阀,再打开贮槽输液阀,打开贮槽放空阀,进行置换,如此反复,直至气体分析合格为止。

第七节 洗眼器操作规程

1.本洗眼器型号X-IIP型,为防冻型带接水漏斗型洗眼器。2.检查接水漏斗处在离开喷淋头位置。3.眼部清洗操作:

使用者站立在复位控制踏板上,开启或关闭洗眼盆盖即可控制洗眼阀门的启闭。

洗眼阀门打开后,眼部靠近水流进行冲洗。4.喷淋:

使用者站立在复位控制踏板上,拉下或推上喷淋拉手即可控制喷淋阀门的启闭。

5.复位控制踏板控制洗眼器进水总阀。使用者站立在复位控制踏板上,自动打开进水口,关闭排水口;当使用者离开复位控制踏板,则自动打开排水口,关闭进水口,积水排空,防止冻管。

第八节 槽车装卸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1.装卸人员必须持证上岗,规范穿戴好劳护用品,装卸液氧时不得穿戴被油脂污染的劳护用品。

2.液体槽车按规定办好相关手续,停在指定的充装前检查区,熄火且采取防

滑措施。

3.按液体槽车装卸的检查验证要求,对液体槽车及相关证件验证合格,做好记录并签字。

4.检查合格后,槽车进入充装区,用本单位专用快速接头和不锈钢金属软管将贮槽与液体槽车正确连接好。装卸液氧的槽车连接接头洁净无油脂,槽车的导静电装置与装卸台接地线进行连接。

5.缓慢打开槽车进液阀,使进液阀处在全开状态,(充装时同时打开液满阀)。开启液体贮槽出液阀,进行低温液体的装卸。

6.装卸低温液体时,加强现场监护,巡回检查,跟踪好槽车液位、压力的变化,检查输液接头、连接管等有无泄漏现象,并及时处理正常。7.当槽车内液体装卸完成时,关闭贮槽出液阀、槽车液满阀、进液阀。8.用专用工具缓慢卸下连接金属软管。

9.充装人员进行装卸后复检,填写检查记录并签字。

9.槽车至地磅处复核充装量(剩余量),称重人员签字。槽车充满率不得大于95%,槽车如有超装、错装必须立即处理,否则严禁驶离本单位。10.复核合格后由充装人员认真填写装卸记录,并且将充装有关的信息及时写入移动式压力容器的使用登记证。

11.槽车应及时离开充装场地,如果充装工作中断时间过长如过夜等,应解脱输液连接管。12异常现象及处置措施:

12.1当设备上阀门、仪表、管道连接处被冻结时,严禁用铁锤敲打或明火加热,宜用温水融化解冻。

12.2当槽车、管路系统有微小泄漏时,应及时处理;严重泄漏时应做好个人防护,防止冻伤,并将槽车开至安全排放区逐渐排放,严格监护,人、车应处在上风,排氧时必须关闭发动机,液氧波及区域内严禁明火。12.3槽车罐体外壁出现结露、结霜的或罐体压力异常升高,必须停止充装,并将槽车开至安全排放区逐渐排放。

12.4贮槽压力异常升高时必须减缓倒灌压力、倒灌流速或停止液体的倒灌

作业。

12.5贮槽附近发生火灾时,槽车停止充装并驶现场。环境温度对贮槽有影响的用冷却水对贮槽罐体进行降温处理。

第九节 化验员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1.上班检查分析仪器中的分析剂.硅胶.电流.仪表指示线路,以及仪器是否符合投运条件。

2.分析仪投入运行,必须按先开气,后通电;先停电,后关气的方法进行操作。

3.做好日常维护,定期用标准气校验,确认分析仪的精确度及完好程度,保持器具整洁,巡回检查,每小时将分析数据报中控室操作人员填入记录。4.及时更换变色硅胶,加足分析剂,并准时配好备用分析剂。

5.每周六分析液氧贮槽,主冷、液空中的乙炔含量,并将数据填入空分记录。6.平常做好槽车纯度得抽检工作,数据准确并填好槽车充装介质成分检测报告单;

7.加强工具保管,当班收回,严格交接班手续及工具借用制度。

第十节 维修钳工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1.所有工具必须齐全、完好、可靠才能开始工作。禁止使用有裂纹、带毛刺、手柄松动等不符安全要求的工具。

2.必须熟悉了解所辖区域设备机械工作原理、内部结构、润滑保养等要求,每天对设备进行巡检、点检,掌握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解决。3.经常检查吊夹具、链条或钢丝绳等起吊工具完好状况,并监督好装卸操作人员正确使用起吊工具,严禁野蛮操作和设备带病运行。

4.设备点检、维修、抢修时,应主动与操作工呼应,以防误操作伤人,设备检修必须切断电源,并与电工联系,严格执行警告牌制度。

5.设备上的电气线路和器件,及电动工具发生故障,应交电工修理,不得自行拆卸,不准自行敷设线路和安装临时电源。

6.工作中必须注意周围人员及自身的安全防护,正确使用工具,防止因挥动工具、工具脱落、工件或铁屑飞溅造成伤害,使用电动工具必须戴好绝缘手套,两人以上一起工作要注意协调配合。

7.登高作业必须先办理审批手续,应检查梯子、脚手架是否坚固牢靠,工具必须放在工具袋里,不得随意散放,安全带必须系扎紧固,并在牢固的结构件上系牢;不能使用安全带时,必须铺好2m2以上安全板。8.采用梯子登高要有防滑措施,人字梯中部要有结实的牵绳拉住,必要时设人监扩,高空作业平台不得置在带电母线下。

9.工作中不得用手抚摸工件转轴,不得用手直接在齿轮的轮齿上盘动,不得将手指伸向吻合错动面或有危险的地方;拆装带有弹簧或压力的机件时,一定要有防止零件蹦出的措施。修理传动设备时,应将皮带卸下。10.严禁用沾有油污的手去动用割刀及触摸氧气瓶、乙炔气瓶,使用割具焊具时,必须遵守焊割工安全操作规程。

11.清洗零件时,严禁明火作业,不准用汽油清洗零件、擦洗设备或地面,废油必须倒入指定容器内,定期回收,不准倒入下水道。

12.拆装或吊运大型设备部件、多人操作时,必须有一人指挥,同行车工、挂钩工要密切配合协调,不许有大型零部件吊、悬空中或放置在可能滚滑的位置上,中间休息应将未安装就位的大型零件用垫块支稳。13.在油库、煤气区等危险区域动用明火作业,必须办理好审批手续,且必须有两人以上方可操作,并携带好煤气报警器等防护工具。

14.检修后试车前,必须将各防护、保险装置安装牢固,并检查设备内外是否有遗留物;安全防护装置未安全好的设备,不准试车,不准移交生产。15.工作场所保持清洁,油液、污水不得流在地上;工作完毕或因故离开工作现场,必须将设备和工具的电、气、水、油源断开。工作完毕,必须清理工作场所,工具和零件必须整齐摆放在指定位置。

16.维修钳工在进行机械设备的维修时,必须熟悉各机械设备的结构、工作

原理方能进行修理。

17.各类在运设备的维护和修理时,必须同主控室及操作人员取得联系,在操作人员的监护下进行。

18.不得在所有有氧的设备、容器、管道上搭线,在进行与氧气接触的设备、容器、管道等维修时,所有工量具都必须进行严格脱脂。

第十一节 装卸用管耐压试验操作规程

1.槽车装卸用管每半年进行一次耐压(水压)试验,试验由检验资格的检验站负责操作。

2.试验水温不得低于5度;

3.被检验的装卸用管标好记号,一头用盲板封住,一头用法兰连接好水压试验机上。

4.确认连接紧固,密封良好,无泄漏可能。

5.启动水压机缓慢升压,待压力升到管子的公称压力1.5倍时,停止水压机;

6.保持此状态30分钟以上,查看管子有无泄漏、变形、不均匀膨胀; 7.打开水压机卸压阀,卸去管中压力,拆卸盲板,卸下管子,试压试验结束;

压力容器操作岗位职责 篇6

2、进入充装站槽车必须进行余压检测,必要时进行内部介质分析(非工厂专用槽车,压力异常高或低的车)

3、检测工具

3.1、含氧仪现场检测:从槽车内部取样并送至货主工厂化验分析室进行分析。

4、介质分析和余压检测人员规程: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好符合公司的劳动防护用品。进站充装人员必须先消除人体静电;

5、槽车余压检测规程

5.1、槽车压力检测利用槽车上的压力表进行检查,并与装卸口管道上的压力表对比;

5.2、检查槽车压力,槽车压力应与槽罐温度对应的介质的饱和蒸汽压基本一致。

6、槽车内介质分析规程

6.1、工厂货主自备或常年为其服务的车辆不需品质分析。

压力容器操作岗位职责 篇7

2009年6月在巡视过程中,发现某500kV变电站500kV HGIS设备5台断路器(型号均为500-SFMT-63F)机构压力值较高,最高的已经达到45MPa,远远高于产品的额定压力33.5MPa。

根据产品试验报告其安全阀的动作压力为38±2.5MPa,即安全阀在压力值高于40.5MPa时应可靠动作,而现场5台机构(型号均为OM)的操作压力值均高于40.5MPa。

1 压力值偏高原因分析

1.1 压力开关检查

当液压压力开关本身损坏或者电机启、停接点的整定值异常时,机构油压有可能会超过额定值。现场对断路器机构手动泄压,其电机打压的启、停值符合产品要求,即压力值为32MPa时电机启动打压,34MPa时电机打压停止,说明液压压力异常不是由机构压力开关和电机启、停接点的整定值引起。

1.2 压力表校验

通过校验,压力表正常,排除了压力值读数存在误差的可能。

1.3 温度影响

在巡视的当天,室外温度接近40℃,之前连续几天也是高温天气,昼夜温差较小,热量容易不断累积,造成N2不断膨胀。

由上述分析可知,本次压力异常偏高是由室外温度持续偏高引起,热量的不断累积导致液压机构的压缩N2在高温下进一步膨胀,而该类型机构密封性较好,高低压间的内渗很小,高压油无法泄压,最终导致机构的压力值进一步升高。

2 安全阀未动作原因分析

在如此高的压力下,安全阀未动作。断路器安全阀的设计理念是在油压控制回路出现故障时,油泵不停打压运转,所引起的油压异常上升时,为保护设备而设置的装置。

根据设计要求,该类型断路器机构的安全阀安装在油泵的高压出口处,如图1所示,未安装在高压油区,导致其安全阀只有在油泵启动时才受到压力,油泵停止时由于逆止阀的作用,安全阀上受不到高压油区的压力,所以安全阀的动作条件为油泵持续打压,且机构操作压力值高于40.5MPa。

综上分析,500-SFMT-63F型断路器机构由于设计问题,安全阀的动作条件比较苛刻,正常运行时机构操作压力值虽然高于其动作要求值,但油泵未启动,安全阀没有承受压力,所以未能动作。

3 处理方法

考虑到过高的压力容易造成各密封件损坏,当油压指示值超过最高使用压力41.OMPa时,为减轻操作时机构的负担,将5台500-SFMT-63F型断路器手动泄压至额定压力。

4 结束语

上一篇:创可贴小学六年级作文下一篇:酒店员工大会发言稿 Microsoft Word 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