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暑期查漏补缺计划

2024-12-23

英语暑期查漏补缺计划(共6篇)

英语暑期查漏补缺计划 篇1

暑期英语查漏补缺计划(供参考)

1.7A,7B 课本后面的单词一共16个单元,每天重新背诵加默写一个单元,有困难的同学可以试着每天重新背诵加默写半个单元。

力争做到:看到中文,随即反应出英文;看到英文能够及时对应出中文。能够利用暑假补好这项任务,对于进入初二的英语学习大有帮助。单词是英语的基本单位,少了这些作为坚实的“后盾”,想提高英语成绩难上加难。很多家长和孩子容易忽略这一环节,拼命买资料来练习,搞题海战术。殊不知,单词关不过,做再多习题等度白搭,没有单词概念,就写不出来正确的短语或者句子,做题效率也会大打折扣。2.每天早晨8:00-9:00读一个小时英语。

不用刻意买其他书来读(暑假作业推荐的读物除外)。初一上下两册的英语书是朗读的最佳选择。因为书上的内容都已经学过,学生脑海里都有个大概的印象,此时进行反复朗读对于他们而言是有意义的朗读。当然先从朗读单词开始,再过渡到课文。一个单元一个单元进行清理,每个单元单词读完背完了,再开始大声朗读本单元的课文。所有阅读的前提要建立在正确的发音基础之上,所以必须在听磁带或者音频的前提下进行反复朗读。特别提醒:朗读这项工作要每天坚持,风雨无阻,不能心血来潮今天读一小时,明天偷懒不读了,想起来再读读,如果是这样,就不如从一开始就不要做这项任务。相信:坚持一个暑假之后,孩子的所谓的语感一定会增强。

3.每天晚上睡觉之前,把当天背过的单词等内容再复习一遍。睡前之前就不需要再摄入新的内容,只需要巩固复习即可。

人的记忆规律就是这样,很容易遗忘。客服遗忘最好的办法就是复习。复习隔的时间一定不能长。当天晚上复习一遍之后,第二天早晨在开始新的朗读内容之前把前一天的内容重来一轮巩固,直到没有任何问题之后再开始新的内容,否则不要开始新的内容。以此类推,到第三天,再把前两天的内容朗读巩固之后,开始新内容的摄入,到第n天之后,把前(n-1)天的内容温故之后,再摄入当天的内容。

4. 除了早上的朗读和晚上的复习,白天可以适当做一些专项练习,类似于我在期末考试

之前放在群里面的专项训练,尽量不要做综合卷子。群里面的那份练习是我们自己整理的,大家可以自己在书店找相关的练习,本人暂时不做任何推荐。

5.每天做一篇完型和三篇阅读理解,控制在半个小时内完成。每天做完之后把当中自己不认识的单词抄录在专门准备的词汇摘抄本上,查字典,把基本的释义记录下来,纳入每天早晨一小时的朗读计划之中。这些词汇恰恰是增加专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词汇量的最佳选择。坚持一个暑假,孩子的词汇量肯定有所上升,对于提高英语成绩也大有裨益。

以上所列计划,主要是针对基础薄弱的孩子。这些计划如若没有了“坚持”作为后盾,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英语学习本没有捷径可走,但是我们可以帮孩子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当然,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我们应该而且必须把它纳入到具体可行的学习计划中并加以坚持。暑假时间较长,我们老师不能时刻监督着孩子。这时,需要家长在家辛勤付出,做好监督工作,真正把这份计划落到实处,不能让其沦为空谈。对于基础较扎实的学生,可以让他们接触新概念等读物,至于是否报班,各位家长自行决定。基础没有打牢之前,学习一些孩子接受能力范围之外的东西也许并没有太大意义。这些也只是我做学生时一些英语学习的体会,只是放在这里供参考,我不强求各位家长一定要让孩子遵照这份计划来做,见仁见智!

英语暑期查漏补缺计划 篇2

关键词:初高职英语,衔接教育

1. 现实问题

笔者所在的学校属于五年制高职院校, 前三年预科段采用的是牛津高中英语教材, 在英语教学中发现:高职学生英语入学成绩低、基础弱, 很多学生的词汇量相当匮乏, 仅能识记几百个词汇, 远没有达至《高职高专英语大纲》规定的学生入学词汇量1600词的要求, 相当多的学生在发音和语法等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 由此成为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拦路虎。另一方面学生延续习惯了初中阶段围绕老师安排单一的学习方法, 缺乏根据各自特点适应自己的主动学习。少数学生甚至对高职英语的进一步学习畏难而退, 丧失信心。

面对现实问题, 作为高职英语教师, 在实际教学中, 探索初高职英语衔接教学方法, 为学生排忧解难, 扫除学习障碍, 责无旁贷。

2. 原因分析

2.1 学生主观上受心理、环境因素的影响。

五一学生 (预科段一年级生) 经过初三的紧张学习和各种压力的长期煎熬以后, 进入五一后心理发生了不同改变, 成绩好的学生由于没有今后再升学的压力, 学习上紧迫感松弛了;成绩差的学生更是畏惧英语学习, 提不起学习兴趣, 得过且过。

2.2 客观上受知识面和教学法的影响。

初中英语只要求学生掌握1500-1600个单词, 200-300个习惯用语和固定搭配, 仅了解常用语言形式的基本结构和基本语法知识;高职英语教材要求词汇量至少3500个单词, 听说读写知识综合性强, 语法知识更加复杂。初中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重视句型教学, 教师指导多, 学生依赖性强, 以机械记忆与训练为主;高职教学则侧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要求学生勤于思考, 善于归纳总结、自主学习。

3. 衔接方法

3.1 学生学习心理衔接

教师应对新生的整体情况进行分类分析、个别指导, 要求成绩好的学生不能有“歇一歇”的放松思想, 学习似逆水行舟, 不进则退。特别对英语学习上有心理障碍的学生, 帮助他们查找原因, 教会他们学好英语的方法, 重拾学好英语的信心, 迎头赶上。教师应德才兼备, 既要有爱心, 关爱学生, 增进师生感情, 让学生认同老师, 激发其学习热情和兴趣;又要业务能力强, 有上课的真本事, 充分发挥传统教学手段和多媒体现代化教学互为补充的特色, 加强情景创设, 活化教材, 将语言材料与生动的交际环境联系起来, 真实体验享受英语学习乐趣, 使学生愿听想学, 积极参与。

3.2 学生学习方法衔接

同一教师授课, 学生成绩差异大, 关键在于学生学习的习惯和方法。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 认真做好课前预习, 带着问题上课, 教师适时指导, 点拨疑难, 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 从通俗易懂内容入门, 定期组织学生开展阅读心得体会交流, 教师适时点评, 让学生在交流中领略到阅读成就感, 从而逐步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让学生适应自主“学”, 教师“教”为辅的高职学习方法。

3.3 查漏补缺衔接

初中是注重字句讲解基础知识, 高中则是主张篇章理解能力提高。在教学方式转变下, 如果初中阶段词汇基础不扎实, 将在英语学习上产生一定压力。所以, 教师对之前所学的英语知识进行复习和查缺补漏很有必要, 是巩固基础知识的关键, 也是五一衔接阶段的主要教学内容。由于大多数五一新生的英语基础知识较差, 所以采用暂缓上新课的方法, 集中一段时间扎扎实实梳理补充初中所学的基础知识。根据不同类型进行查漏补缺, 重点复习语法、单词、词组。通过针对性的查漏补缺复习, 以旧带新, 帮助学生尽快了解高中阶段的学习特点。尽可能使所有新生在同一起跑线上教授新课, 提高学习英语的整体效果。

在查漏补缺中应着重做好以下两类知识的补充教育:

3.3.1 复习音标及拼读规则。

掌握好发音和读音规则, 使学生能够根据读音拼写出符合读音规则的单词, 改变单词拼写以机械记忆为主的状况。指导学生结合句子、课文、造句、练习等多种手段进行单词记忆, 扩大词汇量, 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3.2 补充最基础的语法知识。

刚进高职时, 很多学生都无法搞清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足语, 对句子结构的概念甚为模。因此, 教师应对学生进行英语简单句五种基本句型的复习巩固, 然后循序渐进补充定语、状语和补足语等方面的知识, 为今后的阅读训练做好铺垫准备。

4. 教学方向

4.1 精心备课做到有的放矢

因为衔接教育持续时间不宜过长, 否则会影响高中新课程进度, 但如何在有限时间内将初中时学过的一些要点和学生们一起梳理一遍, 就要在每节课的准备上下功夫, 争取把每节课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4.2 上课严要求确保质量

在高职生活刚一开始就走上正轨, 对学生课堂严要求是重要的也是相对容易做到的。“两笔一本”的做法值得借鉴:听课过程中每位学生准备两支笔一红一黑, 笔记摆在手边, 课堂上要注意用黑笔将老师所讲内容记录在笔记本上, 容易犯错的地方用红笔特别地标出。

4.3 设计练习抓重点

教师设计反馈练习要有针对性。有些练习可以省去不做, 也有练习需要补充进来, 强化某方面能力, 要求学生完成作业态度也要积极认真, 不能想当然地马虎应付。

4.4 综合检查显效果

衔接教育阶段结束, 一次组织严密, 过程规范的综合检测是必要的。通过检测教师就可掌握全班学生的学习情况, 督促学生对所学内容再次复习巩固。对考试成绩进行进一步分析, 将学习困难学生作为衔接教学的重要帮扶对象。五一阶段是学生英语学习的重要转折点, 教师应充分利用学习环境的改变这一契机, 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 消除他们的思想顾虑, 让他们认识到, 只要对初中英语做好扎实的查漏补缺工作, 就完全可以学好高职英语, 帮助他们重新树立克服困难的勇气与信心。

4.5 抓好口语训练

对于口语训练, 老师首先要尽可能多地使用英语知识教学, 营造良好的英语氛围, 同时应着重培养学生敢于开口说话的能力。开始时主要是鼓励多说, 不要怕说错, 不要受过多的语法束缚, 发现问题, 老师同学一起帮助纠正。充分利用英语朗读、对话、复述、做口头报告等形式锻炼其口语能力。课后, 要求学生生活中尽可能地用英语对话, 特别住校的同寝室的学生更是可以充分利用机会, 进行口语锻炼, 不断提高口语水平。

4.6 侧重阅读能力培养

教师要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水平和兴趣的英语读物, 重在教会学生学习方法, 使学生能掌握浏览 (找大意) 、扫读 (快速找出具体信息) 、利用上下文猜测词义, 推断及整体理解的阅读技能, 并能根据不同题材、体裁文章采用不同的阅读策略, 如记叙文主要了解事情的经过, 描写着力于寻找事物特征;议论文重点捕捉作者观点等。通过大量阅读, 让学生接触大量词汇, 以增强语感, 扩大词汇量, 达到运用语言的能力。

牛津英语project板块是属于语言的“输出”, 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 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地通过探究式学习, 参与课堂活动。但因为该板块对学生英语语言素质的要求比较高.要求他们有一定的英语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 才能够较轻松地运用英语来完成任务。

笔者在上模块三第一单元producing a TV show时, 通过阅读对鲨鱼、鸽子的短文, 让学生了解有关鲨鱼和鸽子的知识, 概括段落和文章的大意.培养阅读时如何利用略读、查读等阅读技巧和识别关键词、确定主题句、预测等阅读微技, 形成阅读策略。

阅读的同时笔者通过让学生观看记录短片不仅对鲨鱼、鸽子从感性、理性上有了更多的了解, 同时还锻炼了英语听力, 对他们下一步制作本组的介绍某一动物的TV show也有很大的帮助。

project板块的教学任务有时难以完成, 这个单元要求学生制作电视短片展示动物, 学生做起来无从下手, 所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我改成让学生制作关于动物的课件, 交流汇报, 创造性地完成课题。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就应给予明确的指导和充分的帮助, 使学生在课后查找资料的时更有针对性。

事实证明学生非常有积极性去完成设计。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责任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通过英语口语呈现制作课件的形式也为以后更高要求的阅读和写作阶段埋下伏笔。真正体现了“learning through doing”的理念, 从而达到学生真正运用语言能力的目的。

5. 结语

总之, 如果形象地把初高职英语教育比作是两段钢轨的话, 那么教师就是连接钢轨的焊接师。如何把钢轨缝隙焊得平整光洁, 让学生的列车在钢轨上面安稳、快速行驶, 不断有效地探索衔接教育的方法就显得更为重要。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 [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英语暑期查漏补缺计划 篇3

关键词:查漏补缺;英语中考备考;听写订正;改错本

中考备考阶段的英语学习重在知识的梳理和查漏补缺。初中阶段所学的词汇、语法、表达方式等知识,需要在梳理的过程中得以巩固,并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形成体系并理清其中的关系,达到灵活运用的程度。对于知识梳理的重要性无需过多赘述,教师和学生都在按部就班地进行着。本文将论述查漏补缺在英语中考备考阶段的重要性,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

一、中考备考阶段查漏补缺的重要性

1.查漏补缺的过程本身就是梳理知识的过程

中考备考阶段英语教师会将知识进行系统梳理,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进行查漏补缺,就相当于第二次知识梳理,是复习过程中巩固和提高的过程。在第二次知识梳理的过程中,学生会形成自己的错题集,使知识体系得以完善和扩充。

2.查漏补缺是对学生个体有针对性的复习过程

中考备考阶段英语教师的知识梳理是面向学生整体的,学生在此过程中收获的是语法体系、重点难点、中考考点等必备知识,是共性的东西。但是每个学生有自己知识的薄弱环节,这就只能靠查漏补缺来完成。只有在系统的复习后,将自己知识的漏洞进行弥补,才能真正实现备考阶段的有效复习。

3.查漏补缺会使复习过程主动化

中考备考阶段英语教师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整合并梳理,这一过程中,学生是在相对被动地学习,尽管这种相对被动的学习是必要的,但是主动性效果会有一定程度的折扣。查漏补缺是学生寻找自己错误并改正的过程,这是一个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学习效果自然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二、中考备考阶段查漏补缺的实施策略

1.听写订正

平时听写时引导学生重视订正,让学生改变听写完就不再巩固不会单词的习惯。教师也可以在听写后让学生自己进行批改,然后给两三分钟让学生把听写错的知识进行练习和巩固。同时,在批改听写本的时候,重点关注学生是否有订正和巩固。并不定期抽查学生听写本上之前听写错的词汇,检查学生是否掌握。

2.改错本

要求学生必须整理改错本,并定期检查。整理改错本的方法如下:

(1)选择题。将选择题以填空题的形式整理,用红笔填出答案后,写出选择此答案的原因。

(2)阅读题。重点整理阅读中出现的影响阅读的词汇、短语或句子,并把词义或句意整理出来。

(3)完形填空。将完形填空中做错的题以填空的形式整理,并将备选选项中影响选择的词或短语整理出来。

(4)语法填空。将填错词所在的句子整理出来,并写好解释。

3.教师汇总错题形成试卷

教师平时将学生易错的题进行整理汇总,定期将这些错题打印成试卷让学生再次联系。这样既可以检验学生对易错点的订正和掌握情况,也可以再次引导学生重视错题整理,并加深印象。

4.学生汇总错题形成试卷

可以让英语成绩比较好的学生结成组卷小组,指导他们将易错题整理汇总成试卷。这样既可以加深他们对易错知识点的掌握,又可以引导这部分学生掌握中考出题方向。

让学生理解查漏补缺的重要性,并指导他们用正确的方式整理巩固,这样才能使中考备考的效果更好,使学生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长假我这样查漏补缺作文 篇4

十一长假并不是对所有人来说都无忧无虑的。如今我已是一名复旦大学的大二学生,但两年前的经验我还是想拿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面对如山的作业不灰心

两年前的十一我自然是在堆积如山的作业前度过的,几百句名言警句背诵,数十张数学、英语、物理卷子,面对那么多的作业,我也曾感到无助过,但我最后还是调整好了心态挺了过来。我认为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对于毕业班整个一年的学习十分重要。中高考的压力很容易使我们变得焦躁不安,别人都在欢度长假而我们却比上课还苦,但只要细细想一想,所有人不都是这样走过来的吗?况且,周围有一帮兄弟正与我们同甘共苦,我们理应感到温暖,有动力才对。

分析自身不足有的放矢

在拥有一个良好健康的心态之后,我们就要开始好好地对自身目前的状态进行分析,毕竟毕业班的学习已有一个月了,是否还有什么不适应的地方?自己在哪些地方进步了?还有哪些不足有待提高?结合我自身来说,我的两门理科―――数学和物理很强,而我的语文和英语相对较弱,我很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在九月份的高三学习中我已把学习重心放到了文科上,取得了一些小小的进步,同样我的理科也没有任何的.退步。当然在十一做这项自我分析工作既是对九月份的一个小结也是对后面学习的一个计划,类似的反思与自我分析在以后的备考过程中要经常进行,任何一种涅盘都需要一段跌宕起伏的过程,而只有不断地明晰目标,才能有的放矢地查漏补缺,完成最后的重生。

一门心思攻“弱项”

说到补缺,其中自然也有一定的技术含量,要充分考虑各学科间的机会成本。具体来说,要把主攻目标放在自己的弱项上,对于自己的强项不必再苦心钻研了。与其相信强项会更强,不如把同样的精力放在自己的弱项上会使自己上升得更快。因此,十一期间,毕业班学生最好针对自己的情况对自己的弱项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整治,任何一个木桶的盛水量取决于其最短的一块木板,这就是著名的木桶原理,木桶原理人人都懂,但关键是如何把自己最短的那块木板加长,方法和毅力同样重要。

英语暑期查漏补缺计划 篇5

我们在进入到最后30天的复习时最重要的其实是要保证良好的心态,运用合理的复习方法,在最后的30天里以提高分数为目的进行知识点的查漏补缺和试题难点 的钻研。

我们在进入到最后30天的复习时最重要的其实是要保证良好的心态,运用合理的复习方法,在最后的30天里以提高分数为目的进行知识点的查漏补缺和试题难点的钻研。而考研数学在短时间内更是不容易提分的一个学科,复习已经进入到了最后的阶段,这个时候正好是考生心理波动比较大的时间,对于长时间的复习倦怠感 已经过去,考研报名也已经尘埃落定了,觉得自己之前复习的很好的考生容易过于乐观心浮气躁,而感觉复习的不好无法应对考试的考生则会悲观从而更加的影响最 后的考试。在最后的冲刺复习阶段我们容易犯的错误有很多,今天数学老师就数学知识点和复习方法来向大家介绍一些冲刺复习应该注意的东西,让我们稳定心 神迎接最后的考研考试。

数学的知识点比较容易分区,所以很多同学都会习惯将数学进行分区复习法,这个在早起刚开始复习的时候我们是提倡 的,但是后期的冲刺复习不应该从头再开始复习一遍,这样只会将大部分时间浪费在你已经会了的知识点上。很多同学对于高数的复习比较得心应手,所以往往是将 高数背的滚瓜烂熟后再进行其他两门的复习。还有很多同学会在这个期间慌不择路的看很多辅导书来提高考英语水平,但是却文不对题的无法得到高分。这些都是因 为没有动笔去自己做题自己进行计算,数学是一门需要动手动脑的学科,如果你觉得你先前已经将真题做过一遍现在需要的是挖掘难题的话那你注定无法在考研考试 中取得更高的成绩。

考研复习的进度甚至顺序每个人都不一样,这个时期千万心思要放在做题上,不要和他人比进度,不要因为人为的关系引起 自己的.恐慌和不必要的紧张,按照自己的进度和速度进行复习,无论何时都要记住扎实基础基础的重中之重,考研考试的出题范围永远都是围绕着基础进行的,只有 基础扎实才能在这个基础上培养高分的能力。

我们再来说说冲刺阶段如何做真题,冲刺阶段的复习中应该多以自我测试自我纠错为重点,即使是 做过的真题,也可以用来进行自我测试。自我监考,按照考试的时间进行测试,中间务必要方式任何人事物的打扰,也不要一旦遇到不会做的题就放弃测试,要以真 正考试的心态来进行到底,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在最后判卷阶段找出自己复习的不足,亡羊补牢为之不晚,我们这个期间就是要模拟“亡羊”的过程,将自己的 知识点再次的晚上和休整。

真题要做哪些,模拟题要做哪些?这些问题其实很好解决,如果有时间,所有的真题都可以做,按照时间顺序,先搞 定近期的真题,如果还有时间想要得到提高的话,再做时间稍远点的真题。虽然每年的考研出题时都会避免出现和以前一样的题目,但是考试试卷的题型却都大同小 异,我们做真题的目的并不是将题目都背下来,而是要做到真正的会做,明白其原理。在考研试题中,有很多和之前真题差不多甚至只改了几个数字的题目会出现, 这个时候做了真题并会做真题的人就可以轻松的将分数拿下来。

英语暑期查漏补缺计划 篇6

例题1:在某100ml的混合液中,硝酸和硫酸的物质量浓度分别是0.4mol/L,0.1mol/L,向该混合液中加入1.92g铜粉,加热,待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铜离子物质量浓度是(mol/L):

A 0.15

B 0.225

C 0.35

D 0.45 容易错选答案为A

错误原因:根据反应:3Cu + 8HNO3 = 3Cu(NO3)2 + 2NO + 4H2O,题目中给出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0.04mol,因此,参与反应的铜的物质的量为0.015mol,因此答案为A。解题时忽略溶液中仍然存在H+,在该条件下,生成的Cu(NO3)2中的硝酸根离子要和铜继续反应。

正确解答:根据3Cu + 8H+ +2NO3-==3Cu2+ +2NO +4H2O

0.03 0.06 0.04

X

X=3*0.6/8=0.0225mol

因此,铜离子浓度为0.225MOL/L

例题2:为了测定某铜银合金成分,将30g合金完全溶于80ml13.5mol/L的浓硝酸中,待反应完全后,收集到6.72L气体(标况),并测得溶液中H离子浓度是1mol/L.假设反应后溶液体积仍为80ml,求合金中银的质量分数.错解:假设银的质量分数为X,则:

Ag

+

2HNO3

=

AgNO3

+

NO2

+ H2O 30X /108 60X/108

30X/108 Cu

+

4HNO3

= Cu(NO3)2 +2NO2

+2H2O 30(1-X)/64

120(1-X)/64

60(1-X)/64 根据气体体积关系有: 30X/108 + 60(1-X)/64=0.3,解得X 或根据HNO3量的关系有:60X/108 +120(1-X)/64=0.08*(13.5-1),解得X 错误原因:没有考虑到硝酸浓度的变化。

正确解答:假设铜、银的物质的量依次为X、Y,则有 64X+108Y=30(固体质量关系)2X+Y+0.3=0.08*(13.5-1)(硝酸中N的守恒),从而得到X=0.1mol,即银的质量为23.6g 质量分数为78.7% 例题3:标准状况下,往100mL 0.2mol/L的FeBr2溶液中通入一定体积的Cl2,充分反应后,溶液中有50%的Br-被氧化。则通入的氯气的体积是多少?

错解:由于2Br-+ Cl2=Br2 + 2Cl-,根据题意,有50%的Br-被氧化,即有0.02mol被氧化,因此通入的氯气的体积为0.224L 错解原因:忽略离子还原性强弱。

正确解答为:由于Fe2+还原性比Br-强,因此Cl2先氧化Fe2+,再氧化Br-;因此溶液中发生的反应应该是:Fe2+先被完全氧化,然后Br-再被氧化50%。消耗的氯气的体积为0.448L。

例题4:将PH=8和PH=10的两种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后溶液中的[H+]最接近于()mol/L

[正确解答](1)根据离子反应电核守恒思想,可以推断反应前的离子所带电核总数为-1(因为反应后离子所带电核总数为-1)。又因为I-与H+离子所带电核总数为之和为0,因此RO3n-所带电核数为-1,因此n=1。于是可以推断RO3n-中R的化合价为+5;(2)由于R-只带一个单位负电核,说明R原子只能得到一个电子。因此R最外层电子数为7。

例题9:某元素R硝酸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该元素相同价态的硫酸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n,则该元素的可能化合价是()

A、(m-n)/14

B、(n-m)/14

C、(2m-n)/28

D、(n-2m)/28 [错误解答]假设该元素化合价为k,则硝酸盐化学式为R(NO3)k,硫酸盐化学式为R2(SO4)k。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该元素的硝酸盐、硫酸盐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R+62k、2R+96k,结合题目给出的两种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依次为m、n,可推知k值为(2m-n)/28,答案为C。

[错误原因]没有考虑该元素化合价为偶数的情况。当K为偶数时,硫酸盐的化学式应该是R(SO4)k/2。

[正确解答]假设该元素化合价为k,若k为奇数,则硝酸盐化学式为R(NO3)k,硫酸盐的化学式为R2(SO4)k。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该元素的硝酸盐、硫酸盐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R+62k、2R+96k,结合题目给出的两种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依次为m、n,可推知k值为(2m-n)/28,答案为C;当k为偶数时,则硝酸盐的化学式为R(NO3)k,硫酸盐的化学式为R(SO4)k/2。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该元素的硝酸盐、硫酸盐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R+62k、R+48k,结合题目给出的两种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依次为m、n,可推知k值为(m-n)/14,答案为A。

例题10:在反应X+2Y=R+2M中,已知R和M的摩尔质量之比为22:9,当1.6g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gR,则在此反应中Y和M的质量之比为()

A、16:9

B、23:9

C、32:9

D、46:9 [错误解答]m(M)=4.4g*9/22=1.8g

m(Y)=4.4+1.8-1.6=4.6g。所以m(Y)/m(M)=4.6g/1.8g=23/9,选B [错解原因]错误地把R与M的摩尔质量之比当作质量之比计算。

[正确解答]因为M与R摩尔质量之比为22:9,则在反应中R和M的质量之比为22:18,于是算出当生成4.4gR的同时就会产生3.6g M,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得出消耗1.6gX时,消耗Y为(4.4+3.6-1.6)g,即6.4g。因此两者的质量之比为6.4g:3.6g,即16:9。答案为A。

例题11:下列关于锶(Sr,核电核数为38)的单质(密度为2.50g/cm3),一定错误的是()

A、颗粒状的单质锶投入水中,剧烈反应,生成大量的气体并引起气体燃烧和轻微爆炸 B、颗粒状的单质锶与稀硫酸反应,反应现象不如钠和水反应那么剧烈 C、锶在纯氧中点燃可燃烧,燃烧生产的产物投入水中可以放出气体 D、锶在纯净氮气中可以燃烧,燃烧产物投入水中可以放出气体

[错误解答]B。综合考虑金属活动顺序和同主族元素金属活动递变性关系,可以推知Sr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根据主族元素递变关系有:Sr>Ca;根据金属活动性关系有:Ca>Na)。因此可以把钠、钾与水、与酸反应的知识迁移过来解题。由于与水反应的实质为与H+的反应,而锶比钙活泼、酸中的H+比水中的大,因此锶与酸反应必然钠比与水反应更为剧烈。故B错误。

[错误原因]忽略Sr的硫酸盐的性质(SrSO4不溶与水)

[正确解答]A。根据同主族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递变规律可以推知,硫酸锶的溶解性应该很小(介于硫酸钙微溶和硫酸钡不溶之间),由于硫酸锶的难溶,因此硫酸与锶反应生成的产物覆盖在锶的表面,阻碍两者反应的进行,减缓了反应速率。因此B的叙述是正确的。而选项A,锶投入水中,反应当然会剧烈进行,但是由于锶的密度比水大,沉于水中,因此不

上一篇:三1法制宣传晨会小结下一篇:寒假工的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