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晴的诗歌

2024-09-11

心晴的诗歌(共12篇)

心晴的诗歌 篇1

心晴的诗歌

(一)

这一天,才刚刚开始

阳光,音乐,笑脸都是新的

就连门外的风也刚刚苏醒

在红叶铺好的浪漫里

我愿意,停下脚步

等等身后的幸福

(二)

那首诗的意象,不知是受了谁的蛊

停在脑海,不出去也不进来

让我在秋日的蓝天下

一个人感慨

欲忘不能,欲说还休

(三)

古琴乐刚刚响起的.时候

思绪也随着清晰了

我要借着音乐的灵性

在稿纸上细细勾勒

青春的颜色

(四)

就那样躺在地板上,素面朝天

让长长的发记住它的味道

也让这一片净土沾染我的热情

希望多年以后的故地重游

仍能准确的找到,那朵花的芬芳

(五)

你在高楼,我自相守

多少个日夜

都借着小小的窗

期待你微笑的面容

不知,下下个的黎明

你能否如约而至

出现在我思念的视线

(六)

让清简的时光

凝静成婉约的诗行

和记忆一起装进行囊

然后,带着满满的期待

去寻找一座古老的茶楼

成为朝阳下第一位客人

心晴的诗歌 篇2

但是在语文教学实践中, 我们深深的感到, 没有哪一种文体比诗歌的教学效果更令人失望的了, 虽能诵读, 但欣赏水平不见提高, 学生甚至对诗歌的学习产生畏难心理。究其原因, 不过有二:一是诗歌语言难以准确理解;二是诗歌意象过于朦胧迷离。难怪古人早就发出“文之难, 而诗尤难”的感叹了。因此, 只有实现对诗歌障碍的跨越, 才能真正实现学生的欣赏水平的不断提高。

一、知人论世, 跨越时代的障碍

诗歌作为文学作品里的一种, 其思想内容必定要打上时代的烙印, 任何时代的文字语言都承载着丰富的时代文化信息, 诗歌语言也不例外。学生之所以不能准确理解诗歌语言, 首先是因为这种语言所承载的一定时期的文化信息与他们所处的时代相距已很遥远。所以, 他们首先要遇到来自文化层面的障碍。如唐诗语言就多层面多角度地反映那个时代的禅宗文化、隐逸文化、庙堂文化、科举文化等。如果学生对这些文化十分陌生, 就无法较为准确地理解唐诗的语言。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谢公宿处今尚在”“仙之人兮列如麻”, 如果不讲以道家为代表的隐逸文化对李白的影响, 学生就无法理解这些语言的深层内涵。再如分析白居易《琵琶行》“坐中泣下谁最多, 江州司马青衫湿”二句, 如果不了解唐代官制, 就不知道白居易为何着青衫, 不了解积极入世的儒家思想对白居易的影响, 就不明白他见到沦落到江州的长安歌女何以产生“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深沉感叹。

此外, 诗歌作品常常是作者经历、思想感情的外现, 时代不同, 造就了不同风格的诗人, 所谓“文如其人”, 其实, 诗也如其人, 绝大多数的诗人, 都是在借诗抒情或借诗寄意的, 创作往往“感于哀乐, 缘事而发”“知其人, 方能解其言”。因此, 在了解了诗作的时代背景后, 还应了解诗人的人生经历及思想感情。如“诗仙”李白是盛唐文化孕育出来的天才诗人, 其非凡的自负和自信, 狂傲的独立人格, 豪放洒脱的气度和自由创作的浪漫情怀, 充分体现了盛唐士人的时代性和精神风貌。盛唐诗歌的气来、情来、神来, 在李白的乐府歌行 (如《将进酒》《梦游太姥吟留别》等) 和绝句 (如《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等) 中, 发挥得淋漓尽致。又如中兴四大诗人之一陆游, 出生第二年就适逢靖康之乱, 可以说他是在烽火连天的时代里成长起来的, 山河破碎的动荡时势使他具有完全不同于李白、王维等人的创作环境, 因此他的诗作中的抗敌复国主题就尤为突出, 爱国情怀终生不渝, 直到临终前仍在绝笔诗《示儿》中谆谆嘱咐儿孙: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勿忘告乃翁!再如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女词人———李清照, 年轻时与赵明诚结为伉俪, 情趣相投, 感情甚笃, 共立下“穷避方绝域, 尽天下古文奇字”之志, 1127年北宋灭亡不久, 赵明诚因病而故, 词人孤独一人, 生活悲苦, 再加之自己与丈夫所好之金石书画等有散失殆尽, 她愁肠百结。后来她因战乱只身辗转流徙于杭州、越州、金华一代, 晚年十分凄苦, 从而创作宋词名作《声声慢》, 词中所言愁绪千丝万缕, 若是不了解其所处时代及其身世则定然不能洞悉词中真意。

在进行古诗词赏析教学前, 带领学生通过书本、网络等收集作者人生经历及其作品的创作背景, 跨越时代差异所带来的障碍, 丰富学生对于诗词作者、历史背景、社会现象等的认识了解, 成为自身知识的积累, 为赏读作品打开第一扇门。

二、驰骋想象, 跨越意象、意境的障碍

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 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 而是言在此意在彼, 写景则借景抒情, 咏物则托物言志。客观的景物即“象”与主观的情致即“意”完美结合, 就是“意象”。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 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 比如竹、兰、菊、梅、柳、蝉、荷、月、笛、笙、箫等。

诗歌的意境借助一个个意象来传达,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这样说道:“……其文章之妙, 亦一言以蔽之曰:有意境而已, 何以谓之有意境?曰:写情则沁人心脾, 写景则在人耳目, 述事则如出气口是也。古诗词之佳者, 无不如是。”由此可知, 意境是由主观的“意”与客观的“境”有机的结合而成的, “意”就是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境”就是诗中描绘的具体景物和生活画面, 两者结合, 相辅相成, 虚实相生。它既包含鲜明生动的形象, 又包括了形象中蕴涵的发人深思的思想和令人激动的感情。“意”和“境”高度融合在一起, 就自然形成了一种可以引发读者想象和联想, 使人恍若身临其境的艺术境界。赏析诗歌的过程, 也就是进入这一艺术境界的过程。换句话说, 只有进入了诗的意境, 才算是真正读懂了一首诗。例如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一句诗, 六种意向罗列起来, 作者将凄清冷静的深秋景象与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紧密结合在一起, “意”与“境”浑然一体, 令人回味无穷。

陆机在《文赋》中描述诗歌的想象时说:“精骛八极, 心游万仞”, “观古今于须臾, 抚四海于一瞬”。诗歌的创作离不开想象和联想, 同样若想拜会作者, 实现跨越时空的交谈, 鉴赏诗歌也离不开想象和联想, 诗歌的集中凝练性需要借助想象拓展, 诗歌的隔断跳跃性需要借助想象补充。意象和意境是解读诗歌必不可少的钥匙, 诗歌教学必须引导学生通过丰富的意象展开丰富的想象、联想来感受领略诗歌给我们描绘的情景交融而又空灵深远的艺术境界和氛围。

三、研读语法, 跨越语言的障碍

语言是诗的外壳, 由于诗的语言含蓄、跳跃、意象朦胧, 古诗语法又比一般文言语法更自由、更灵活, 也更难把握, 因而读诗的最大障碍就是语言的“隔”。试看下面的例句:﹙1﹚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2﹚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3﹚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4﹚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5﹚清新庾开府, 俊逸鲍参军。渭北春天树, 江东日暮云。

如果不了解古诗中活用、倒装、省略 (不完全句) 等语法现象, 就很难准确理解以上诗句中的意思。如对“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的理解, 对“端居耻圣明”中“耻”的理解, 就必须掌握活用现象, 即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 为了表达的需要, 让一个词临时具备别的语法功能。在﹙3﹚﹙4﹚两句中, 显然又用了倒装的修辞手法, 即在不改变意思的情况下, 调整了语言的表达顺序。“欲穷千里目”的正常语序应该是“欲目穷千里”;“竹喧归浣女”应为“竹喧浣女归”, “莲动下渔舟”应为“莲动渔舟下”。不明乎此, 这些诗句就很难索解了。在教学中发现, 语法障碍中困难最大的是古诗中的省略现象。本来, 在散文中也有省略, 如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中》的“然力足以至矣, 于人为可讥, 而在己为有悔”就是一个省略句, 但这是个别情况。在古诗中, 不完全句是经常出现的。例﹙5﹚就是一个典型的省略句。若依散文的语言看, 这四句是不完整的, 但诗人的意思已完全表达出来了:李白的诗, 清新得就像庾信的诗一样, 俊逸得像鲍照的诗一样。当时杜甫在渭北, 李白在江东。杜甫看到了暮云春树, 触景生情, 就引发起对甜蜜友谊的回忆来。古诗往往以最精炼的语言, 在短短的几十个字中驰骋文思, 表现出尺幅千里的画面, 所以许多结构非压缩不可。

此外, 古诗中的修辞手法, 一般而言, 像比喻、夸张、拟人、设问、反问、排比、对偶、通感等都很常见, 学生容易领会, 然而有些虽不常见但理解起来有点困难的修辞手法就往往成为学生理解的障碍, 如互文。这是古汉语中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 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为了避免词语的简单重复, 行文时交替使用同义语, 如屈原《涉江》中“忠不必用, 贤不必以”;二是出于字数的约束, 格律的限制或表达艺术的需要, 必须用简洁的文字, 含蓄而凝练的语句来表达丰富的内容, 于是把两个事物在上下文只出现一个字而省略另一个, 所谓两物各具一边而省文, 以收到言简意赅的效果。如:迢迢牵牛星, 皎皎河汉女。上句省略了“皎皎”, 下句省去了“迢迢”, 二者互补见义。两句合起来的意思是:“遥远而明亮的牵牛星和织女星啊!”并非牵牛星只遥远而不明亮, 织女星只明亮而不遥远。这类互文, 只有掌握了它的结构方式, 才能完整地理解它要表达的意思。

在实际教学中, 可以首先把诗歌语言转化为散文语言, 并引导学生再现诗歌的形象画面, 在此基础上把握诗歌的整体内容和情感表达后, 再通过必要的语法研读、举例分析, 努力让学生逐一突破诗歌语言上的多重障碍, 感受诗歌语言的自由、灵活, 其妙处就不言而喻了。

四、吟诵赏析, 创造审美的心灵感应

语文既是培养语言能力的学科, 又是培养情感的学科, 语文教育要培养人的素质和情感, 这和诗歌的陶冶精神是一致的。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滋润学生心田的正是诗中的真、诗中的善、诗中的美。中国当代诗人韩东说过这样一句话:“诗歌的美感完全是由个人的生命灌输给它的, 又是由另一具体生命感受的。”每一首值得传诵的诗歌, 它都浸透了诗人的血性与灵性, 我们鉴赏诗歌就必须从诗作者这一创作主体层面进行剖析, 然后用客体——读者的心灵去解读, 这两个层面缺一不可。课堂教学过程应该凭借诗情的激发, 让学生享受诗一般审美创造的心灵感应。反复吟诵诗文, 能以声音增强原作的力量, 加深对诗歌情韵、意境以及深刻意蕴的领会, 诱发通感, 产生共鸣。

诗歌的语言是有节奏韵律的语言, 读起来朗朗上口, 听起来和谐悦耳。明代诗人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好的诗:“诵之行云流水, 听之金声玉振。”意思是说, 诗朗诵起来像行云流水一样流畅;听起来有如金声玉振, 发出十分美妙的声音, 铿锵悦耳。读出诗歌的韵律美, 首先要读出节奏, 读出语气;其次要读出韵律。在教学诗歌时, 不妨鼓励学生使用多种方法进行诵读, 可以自由诵读或是以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 还可以让学生小组互读, 在班级大声朗读, 更可以开展诗歌诵读比赛。形式多样的诵读不仅充分调动起学生诵读的热情读懂原诗, 反复吟诵还能使学生欣赏到其他同学在朗读中读出的语言美、节奏美、音韵美, 使朗读者进入诗境, 品味其中的意蕴美, 深刻领会诗中所蕴含的哲理, 从而产生对客观事物肯定或否定的审美态度或审美评价。这样既能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又能感受到诗人流露出的那种感情, 激起自己对人生的思考, 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诗歌的学习如果缺少了朗读, 就如同一部优美的舞剧缺少了音乐。人们常说:“只可意会, 不可言传。”这不可言传的入微之处往往可以凭借各种朗读方式让学生去体会。因为诗歌具有极丰富的情感, 通过朗读学生能初步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当我们深切理解到诗的内容, 并被诗人的感情所激动时, 就能带着真情实感去朗读, 这就有助于再现诗中的形象, 使学生受到感染与熏陶。所有语体中, 诗歌语言是最讲究韵律节奏的。诗歌语言具有的结构美、音韵美、意蕴美, 没有其他的语体能够匹敌。音律的抑扬顿挫, 结构的匀称错落, 意蕴的含蓄隽永, 诗歌的语言映入眼帘, 一幅图画就悄然印入脑海。

朱光潜在《谈读诗与趣味》中说:“诗是培养趣味的最好的媒介。能欣赏诗歌的人们不但对于其他种类文学可有真确的了解, 而且也绝不会觉得人生是干枯的。”诗歌教学是美的教学, 它引领着学生走进美的领地, 领略诗歌语言美, 明悟诗歌语言生发的意象美和意境美。跨越诗歌的障碍, 以诗歌的美陶冶学生心灵, 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

参考文献

[1]何其芳.关于写诗和读诗[M].北京:作家出版社, 1956.

[2]宗白华.美从何处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5.

[3]隋慧娟.唐诗宋词导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冬日心晴作文 篇3

南方的冬日不像北方那样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如果说北方的冬是刚烈香醇的`烧酒,那么,南方的冬就是温和香甜的米酒。

当月静思

南方海边的冬夜多有温暖明朗的时候。

独处一室又无所事事的晚上,便喜欢走到平台,当月静立。任思绪,翱翔天宇:听时光,滴落枝头,慢慢地体味那份静谧和谐的美丽。

心情不好时,便把对人事的抱怨,对世俗的反感,特别是对上帝不公的怒恨诉诸于明月。一点一点,一丝一丝,把自己的情感都溶进那浩瀚缥缈的夜空。寒风袭过,也吹走了漂浮在心头的那朵浓云,吹见了月儿娇美的脸容。

转身回屋,于是,窗前明月光。

清晨恋歌

早晨起来,发现阳光悄悄的从窗帘间溜进来,跑到我的床头,跳到我的脸上,唤我起床。

窗外,小鸟在唱歌,一如夏日般清脆,虽然有些许寂寞。

懒懒地躺在床上,看着新的一天的阳光,听着新的一天的歌声,我终于下定决心起床——拉起窗帘,打开窗户,把阳光和歌声一起迎进来,让它们温暖我冬日的心房。

午茶心香

午后,搬来一把椅子,端上一杯热茶,往院子里一坐,就可以放开心,抛开一切烦恼,去享受阳光大把大把的恩赐。

院子里,光秃秃的树干上栖息着几只麻雀,唧唧喳喳的歌颂着这令人惬意的阳光;连平日里最缠人的狗,也暖洋洋的伏在一旁,斜着头,分享我的愉悦。这时候,除了鸟鸣,四周毫无杂音,人和物都沉醉在这美好的午后。

吮着热腾腾的茶,暖日正熔金。

我闭上了眼。茶杯上的空气正在缓缓上升,散发着生命本质的香。

《心晴暑期三下乡心得》 篇4

实践单位:茂名市茂南开发区长久坡小学

这个暑假,借着学校本次暑期社会实践的机会,作为一名学院青年志愿者,我组织一支支教队伍在茂南开发区长久坡小学开展以“感恩在身边,希望在农村”为主题的三下乡活动。作为一名队长,我身上更多的是压力与责任,从整个队伍的组建活动准备与开展,活动后期工作,我都亲历亲为。我们本次的暑期社会实践队伍被授予校级重点实践团队,同时也被学校推荐申报省级重点实践团队,本次三下乡受到广东共青团报道一次,茂名晚报报道两次。通过这次社会实践,让我更深地体会“我志愿,我快乐”志愿服务精神,希望在未来,我能够发动更多的人参与到志愿服务中。

本次三下乡活动最开始的部分就是寻找到一个合适的学校去开展支教活动,由于在这方面没有经验,一开始我们主要是通过网络寻找化州的一些偏远城镇的小学,但是网络上很多电话号码都是过期的,有些打通了,但是校长似乎对这类活动比较敏感,都是非常担心安全,没有给予我们支持。最后我们通过一次由学校一群爱心分子组织的六一节的爱心活动,寻找到一个很合适的学校,在与学校校长沟通中,校长非常支持我们的暑期活动,我们在活动当天就达成共识,在此学校开展暑期支教活动,让学生们拥有一个快乐暑期。长久坡小学位于茂南开发区,学生大都为留守儿童,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希望社会对这类学生充分的支持与鼓励。

在寻找到学校后,我们接下来最重要的任务就是针对这个学校选择适合长久坡的支教方案,由于留守儿童长期缺乏父母的关怀,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他们也是非常自由。鉴于此,我们觉得开展以“感恩在身边,希望在农村”的主题,本次活动主要是根据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在支教过程中对留守儿童进行感恩教育,让他们在支教过程中培养感恩,关爱身边的人的性格,弥补长期缺乏父母教育对他们的不足,在支教过程我们还对长久坡的村的空巢老人进行慰问,关怀,让他们体会感恩在身边的关爱。本次“感恩在身边,希望在农村”三下乡活动分为两个活动模块,一是以“大手牵小手,感恩教育行”为主题的感恩教育教学活1

动,二是“关爱身边的空巢老人”为主题感恩关怀活动。经过团队成员的讨论,我们最终确定以“感恩在身边,希望在农村”作为我们本次三下乡活动的主题,在长久坡小学发展暑期三下乡支教活动。

在确定支教方案后,我们开始我们的活动前期资料准备,在本次活动中我们努力争取到了来自一个义工团体的物资支持,他们为我们送来了一批弟子规,一些书籍和学习用具。同时我们得到了学校另一只实践队伍的支持,成为“无涯流动图书馆”实施地点,为该小学的孩子们送去一个书架以及700本图书,充分地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在这也十分感激奋斗在志愿道路上的无私的志愿者团队。结合我们学院的特点,我们在活动中开展以感恩手抄报,吹画,剪纸,绘画与我们专业相关联的一些课程,充分利用我们自身的优势,更好服务于本次活动。本次支教对象主要是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的学生,我们针对不同年级的特点安排不同的支教老师开展相对应的课程。在活动前期,我们主要通过图书馆,网络寻找适合我们的教学资料,同时整合我们的资源,整理出本次支教的备课资料。

在前期准备工作,使我更加明白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在教书育人方面要做好,确定很不容易,不仅在教学备课上要狠下工夫,同时思考如何改进课堂教学,使小学生能够更好融入学习氛围中;同时要考虑农村地区的教学条件,尤其是在长久坡小学,简陋的教室中没有风扇,电灯,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学习,我们确实要多花工夫。同时感受到现代的填鸭式的教学教育确实不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因此在支教中我们注重对于他们这方面的教育,开展记忆力方法培训,趣味英语学习等素质教育课程,使他们在支教可以感受到三下乡对他们的乐趣。

终于到了这一天,我们来到了长久坡小学,对三下乡环境,我们有做心理准备,因此到了学校也没有感到失落感。没有睡觉的地方,我们就把教室当成宿舍,没有洗澡的地方,我们就自己动手改造,没有煤气,我们就用学会用柴火煮饭。虽然条件是比较差,但是我们团队成员之间还是互相关照,具有很高的团队意识。让我学会如何更好地融入团队,关心团队成员,通过团队协作抵抗艰难困苦。作为队长,如何更好熟悉这里的环境,即时关心团队成员动态,这也是我刚来学校应该做的事情。第一天往往是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我吃到了用柴火煮的饭,由于经费问题,每一餐吃的肉极少,但是越是这样,才越令我们记忆犹新,使我感受到在学校生活确实是相当的幸福,我们应该满足于现在的生活,不应该在物资有过多追求。

教学往往是我们最难忘的,过去梦想着有一天能够站在七尺教堂,而现在我的梦想终于可以实现了,我站在了志愿服务的教堂,我在为祖国下一代播种。我用生动活泼的教学鼓舞他们学习进取,我在课堂上激情解说,与学生们做思想交流,我仿佛可以感受到来自他们内心渴望知识,渴望探寻外面的世界,而我也在尽我的能力去教育他们。我主要教的是感恩主题教育,还有疯狂英语课程。当我给他们观看感恩父母的视频后,很多孩子都在细心的思考,当我让他们说说他们父母的时候很多人非常踊跃地发言,或许那些内心还是非常渴望得到更多父母的爱,他们还是非常尊敬父母的。其实农村孩子反应能力不比城市里的差,在课堂中我可以看出他们在这些具有较强的思考反应能力,他们所缺乏是后天的开发,这也是现代农村教育所应该思考的问题。孩子们渴望外面的世界,他们希望老师给他们将外面的故事,其实他们也很想出去,看看父母的环境,看看外面的世界。

在三下乡的这段日子,我学会如何去买菜,怎么和商贩去讨价还价,这些东西可能在大学生活,以及之前的生活是难以学到,但是就是三下乡的生活让我感受确实自己的父母要养家糊口真的不容易,就从简单的买菜煮饭开始都是不容易的。经费的紧缺让我们对每一分钱的消费非常在意,小到柴米油盐,达到一斤猪肉,算好每一笔账,确实很难。或许这也就是生活,在我们还没开始走出社会,我很荣幸能够体会到这种生活,这样的经历让我对现在应该更加满足,不要轻易地埋怨周围环境,即时你无法改变,你也应该好好的适应,因为生活就是如此。

除了教学,支教日常生活之外,最令我难忘的是在对学生进行家访的过程。一开始我们的学生有点少,可能是宣传不够的原因,我们让那些学生带我去那些其他没来的学生家中,我一一说服他们的父母,让他们来上我们的课,我走遍了那边几个村子,走了几个小时的路,其实我都很累了,但是正是因为内心那份责任使我们没有停下,继续向前,不放过每家每户,充分做好我们的宣传,在村中也留下了很好的口碑。很多的家长也希望我们以后可以经常来,因为这样的机会确实十分难得,有了家长们的支持,我也更加肯定了自己的目标,爱心奉献,感恩就在身边。

三下乡的时间是短暂的,但是那样的日子不仅仅深深地影响我自己,也让那些学生们对我们有着很多不舍。最后的一天,我们进行了文艺汇演还有手工作品展,也为学生每个人发了奖状,其实那也是代表着三下乡的结束,我们回到各自教室后,我还记得他们和难忘的拍照留念,留下我们的联系方式,叫我们下次一定还要再回去。带着不舍,我们还是离开学校,但是我还是真心希望有更多的机

诗歌的起源的诗歌 篇5

一、

运河两岸,清水涟涟,伸手可掬;十里江河,花红柳绿

婉如一条玉带贯穿华夏

运河上,舳舻千里,帆樯林立

诗人们徜徉河心,或赋诗、下棋、举杯邀月

或注视、俯瞰、思索、嘱托

我不敢从诗歌的河流逆流而上

运河是水波流成的诗

河里流淌着庶民的忧伤

诗歌蒙蔽了一生

他们追求诗意的生活

却一辈子象蜗牛,背负着重重的壳

我拉低衣帽,远远地观望

诗歌在运河的尽头孤单地矗立

那里曾经是祭祀的土地

多少人从这里出征,再也没有回来

千年的灵气聚集

水草丰美

二、

――“断竹,续竹,飞土,逐宍”

不穿越,注定无法读懂

我这样探索:

上古时期,人类群居洞野,饥食鸟兽,渴饮雾露

一边钻研生疏的文字、一边钻石取火

夜凉入骨,头盖骨抵着头盖骨取暖

动物与人类难得的公平,他们只是在起跑线上输了一小步

隔阂从此生成。兽类无休止地攻击猿人和新人

没有道路。还有尾巴的人根本不是兽之对手

木讷的人逃去漠北

山坡上,只留河姆渡遗址、散落的文字

和完成进化、滔滔不绝的尸体

许多人,抛弃文字,活下来了

许多人,为了文字,丢了性命

或者,很多著名的诗篇

很多长篇巨作

都作了冤魂

只有这八个字

成为绝唱

三、

不识字,成了奴隶。识字的,成了达官贵人

文字将生存下来的.人类分为三六九等

诗歌是个大家族

各朝各代,总有诗人入仕进爵

皇宫没有诗的人,好象就缺点啥

诗歌跟着文字搬进城。坐在马车上

他不是贵族,只是文字附上了身

酒乃村姑,顶礼膜拜地登门

久之,成了门客

诗人爱上酒,到哪都带上她

诗人最是恬不知耻

有讨诗的,诗人二话不说

摆上茶几,总要和酒云雨一番

“飞流直下三千尺”,一泡尿去了骚味也是诗

有人一生只作一首诗,谓之一夜成名

不是因为诗作上乘

而是秦淮河上,与酒行欢,命挂在床上

人们记住他的诗,是为了

记住他的人、他的事

――我这样推想,君勿怪之

四、

从古到今,诗这样产生:

或者伶仃大醉,或者暴雨倾盆

或者久病成疾,或者灵魂被绑在树桩上

凝神、闭目。一个念头闪现

断续的几个字、几个词

接着用筷子串起来,象羊肉串。成句、成篇

刀划拉成几节,把虫子捉了,用尺子量对仗了

断章成诗

诗是从地沟、茅屋、渡口、角斗场过来

一身平民的装束,甚至夹杂腥臭

只是到了目的地

被人拔下麻布衣服,穿上锦袍

成了贵族

五、

诗歌与我无怨无仇

我认识他,他不认识我

二千年后的一个夜晚

我却生上了诗歌的气

我一个人喝了满满两壶水

我把诗歌从我的身体驱逐出去

――我再也不想看见他

我和诗歌的争执很早

我说:你再是平民,也不能让顺口溜混进你的家族?

我的斥责一浪高过一浪:人们提起顺口溜,翻译之此为白话、通俗,并大言不惭地提及白居易、渊明先生

可是,你翻开古籍,居易、渊源之作能叫顺口溜吗?居易若再生,非一巴掌煽灭你

罪过!罪过!真是:辱没诗文

诗歌涨红着脸,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我知道,他也有难处

木已成舟

千年的欺世盜名

并非一日之功

六、

诗歌,生下来本不是今天的模样

他是寻常人最初的交流方式,是普通的对白、行酒令

或是捕获野兽的暗语

或是一口川江号子

后世。文人们心疼诗歌的贫寒

给他描上眉、扎上辫

将大小伙折腾成今天怪异的款式

象练了葵花宝典,千岁的老爷们

成了一个扭扭捏捏的姑娘

一般人看不懂,瘟疫般避而远之

一些人看懂了,象吃了苍蝇似的重病不起

神志不清了,嘴里还念叨:

诗文!

我无法探寻诗歌的起源

我不知道诗歌的家乡在哪、根在哪

我问诗歌,他也说不清楚

没有族谱,没有墓碑

他是孙悟空,来自天界

却中了如来神掌

七、

宽阔的运河文静,没有波澜

他从古代走来,历经坎坷

我不能中伤诗

我宁愿毁了自己,也要你快乐

断去我的脚,我依然爬向你

堵上我的嘴,我的眼睛看着你

剜去我的心,我的灵魂踏遍万水千山找寻你

运河上的诗啊

我已将一生托负你!

运河上烟雾朦胧

你看不清,我也看不清

探索诗的起源

用古典诗歌的眼光教古典诗歌 篇6

既然是古典诗歌,在教学中我们就应该从古典诗歌的角度去解读文本、引导学生。古典文论中,王弼在《周易略例·明象》中指出:“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下面我从言、象、意三个方面阐述我的想法。

一、言

言者,即指诗歌的物质载体。在古典诗歌中,就是以其严谨的格律表现出的和谐的音韵感。对诗歌音韵美的感受主要是通过朗读的方式来实现。《毛诗序》曰:“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这段话告诉我们,诗是凭着自己的言语存在来说话的,所以对文采斐然、意象斑斓、韵律和谐的诗歌作品,一定要求学生朗读成颂,让学生贴在诗的面颊上感受它的意境。而在学生没有充分朗读,缺乏必要感知情况下急急进入诗歌鉴赏,是一种破坏的行为。

如何诵读呢?诵读不是简单的“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的问题。诵读是保护诗作为一种完形的方式,要“设身处地,感同身受”地诵读;要“因声解义、因声传情、因声求气”地诵读;要“在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地诵读;“眼与耳谋、耳与口谋、口与心谋、心与神谋”地诵读。

那么,作为老师,我们该做什么呢?

1. 要广泛浏览资料,读出诗的精气神来,进而体验诵读中的种种甘苦滋味。

例如教学王崧舟的《长相思》。

上片,词境壮观辽阔而兼及凄怨苍凉。“山一程,水一程,”要读得低沉切实、绵亘起伏。“山一程”慢慢地扬读,“水一程”慢慢地抑读,两句之间不能换气,营造一种“行行复行行”的回环复沓之韵,诵读的时候保持一种慢速的平直调,由听觉而产生一种渐行渐远、关山万重的视像,进而体味天涯行役的枯寂和苍凉。

这一朗诵读法的确定不是百度了几篇教案而得之,而是作者花费了大量的心血,查大家对《长相思》的鉴赏,查《全清史》了解纳兰性德的生平,查纳兰性德的《纳兰词》去寻找纳兰性德的生命痕迹……在掌握的大量资料的基础上,最终确定的读法。

2. 诵读指导。

在教师自己理解的基础上,应掌握诗歌的诵读技巧。要求读出语气、节奏,读出抑扬顿挫,读出感情的层次变化。读古典诗歌一定要放声朗读,不宜低声轻读。响亮而又富有表情的诵读不仅可以判断读音是否正确、停顿是否得当,还有助于体会句子的语气,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因此,要理解诗句的深层含义,首先要将其置于节奏的正确诵读中。

二、象

象,是融入诗人思想情感的特定产物,也是情感的外在形态,它是由客观外在的具体形态与作者内在情感合为一体的特定艺术形象。

在古典诗歌教学过程中,我想我们应该注意两个问题,直观的象和象外之象。

1. 直观的象

象,只存于直观、直感和直觉中,对诗的意解只能接受诗的语言暗示,用情绪去揣摩诗意,要让学生去意会,而非“解释”。意会这种思维方式,具有很强的直觉内省,体验的情感色彩,用维柯的话说叫“诗性逻辑”,用卡西卡的话说叫“隐喻思维”。“意会”是种比言传更求真、更内源、更真实的生命方式。这种意会不光基于直感和直觉,还基于联想和想象。

那么如何抓意会呢?因为语言文字是抽象的符号,而这些语言符号对于孩子们来说,不仅仅是符号,将符号转化成语言后,它会在孩子们脑中形成一种象。所以要想抓意会,就要将语言文字放大,做细,还原成一定的象,去引导学生联想、想象,看到文字背后不曾言说的画面。

例如《长相思》中“故园无此声”一句。老师是这样引导学生的:“故园无此声”,那么故园有什么呢?让我们用想象的眼睛细细观察纳兰的故园。也许那是个风和日丽的早晨,在郊外,在青青的原野上,纳兰和孩子们一起牵着风筝欢快地跑着。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纷纷展开想象,看到了纳兰故园的温馨。

又如《饮酒》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句。老师是这样引导的:高洁的诗人衣着粗布长衫,闲适地踱着步子,走在弯曲的小路上,在小路的一侧是小灌木或竹枝编的篱笆,其脚下是开得正盛却并不茂密的菊花,散发出淡淡的幽香,在诗人前方不远处的就是白云萦绕、悠然隐约的南山了!

学生跟着老师的引导进行想象。如此一来,抽象的文字符号,跟学生的生活体验结合在一起,在孩子们的想象中变成了一个一个具体可感的象。

2. 象外之象

要引导学生领会好象,还要求我们语文教师,要增强自己的文化底蕴,能够知人论世,能用文化的视野、历史的视野去解读文本,挖掘诗歌中隐藏的文化意象。

例如,陶渊明诗歌里的飞鸟意象,是自由自在的飞鸟还巢的意象表现。“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可以看出这是一只或许曾受羁绊,而现在自由往返于自然的鸟儿。《归去来兮辞》云“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更是给了这个“自由”意象以明晰的确证。因为这几句诗所想要表达的是陶渊明归田后游迹于山水,寄情于自然的情趣。诗人这时已退出了官场,归田于彭泽,他自由了,此时的他正手持荷杖,四处漫游,以松懈身心,他时而抬头远望,云彩似有意而无心地从山那头飘出,时而又伫立神思,小鸟们飞累了正要结伴返巢。正凝神间,这些夕阳中徘徊飞来的鸟儿,仿佛已成了诗人自己的化身,陶渊明正是从大自然这一派自由适性的景象中关照自己悠游自在的归田意趣。

再如“春风”一词。“春风”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意象,有着它自己的潜台词。“春风”在很多时候指的是“皇恩浩荡”。“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有春风的吹拂,有春风的温暖,有春风的呵护,杨贵妃才会如此美丽,如此倾国。这里的“春风”实际上指的是“皇帝的宠爱”。孟郊“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他为什么高兴?为什么得意?人逢喜事精神爽!金榜题名,谁给提的名?皇帝。这里的“春风”也是写“皇恩浩荡”。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找我还”,这里是王安石第二次受重用,进京主持变法,又一次受到重用。这里的“春风”也指“皇恩浩荡”。

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提到“一切景语皆情语,一切情语皆景语”,每一个意象后,都有它所承载的情语。所以作为老师,我们要增强底蕴,读懂这象外之象的潜台词。

三、意

意即意境,是诗人所创作的作品中,通过特定的艺术形象组成的生活图景,与作者所要表达出来的思想情感相融合而产生的艺术境界,以及与之所触发的无限丰富的艺术联想和幻想的总和与积累。这是学习一首诗歌的最终目的,也是鉴赏诗歌的最高追求与目标。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意境的品味呢?古典文论认为“象生意”,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组合意象,走入意境。一首诗歌,主要是依靠意象构成诗歌丰富的意蕴的。在意境的教学中,对单一意象的品悟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诗意,但是要深入把握诗歌的意蕴,真正走入诗歌中的意境,则要通过对意象群的整体品悟。因为由单一意象组合起来的意象群,不是纯粹简单的叠加,它在组合之后就会产生新的意义,从而对帮助学生走入意境,感受诗歌中意境美起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学习王维的诗歌《鹿柴》时,诗歌中出现了空山、人、深林以及青苔这些物象,如果对其单独进行品味,也就只能理解其表面的意思。如果引导学生把这些单一物象联系起来,进行联想和想象,把诗中的物象还原成一幅生动的图画,就能让学生走入意境,感受诗人以动衬静创造出来的幽静空寂的美好意境。

现代诗歌春天的诗歌 篇7

我在冬夜里呐喊

你在哪里,为何你还不出现

难道你愿意让我在飞雪里

任尽严寒和磨难

我以为,你会在长江的源头等我

梦飞去栖,早已是白茫茫一片

我以为你会在,流水的深处

一涉足的冰冷刺骨

一点没有你的温暖,你的烂漫

以为你会在树林拦住春风

当伫立枝头,一痴望

瞬间流逝的半白,胜过梅骨傲寒

春天啊

为何总离我那么遥远

我只是在夏季里陶醉过绿波

你就为我深深留下遗憾

我不过是在秋季

未抵抗过红叶的诱惑

你就急急的让冬季把我和你

隔如千里之缘

望不穿的冬水流

将一切对春天的诉求

都任时光,不停地冬剪

剪成千丝万缕的回忆

剪成回忆,一段又一段

春天

我在等你

千般惆怅万般幽怨

踏破铁鞋无觅处

你是否也在,灯火下的阑珊

夜曲拨动着撩人的心玹

一波一波的愁绪

将一幅幅春的繁华舒展

也把涟漪般的伤痕如絮萧萧

如葬花般的离怜

你就想霓虹一样虫惑着我

心晴的诗歌 篇8

所谓传统诗歌的古典美, 就是指一种朦胧而含蓄的美、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美, 这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特征, 是一种受古典文化传统影响的隐约的美。

一、现代诗歌中蕴涵着传统诗歌的“典象”所带来的古典美

诗歌语言具有综合性的特点, 怎样在有限的文字中包含极丰富的含义, 用典便是一条捷径。传统诗歌中的“典象”指的是经过几千年的文化传承, 在诗歌中有某些物象被赋予了特定的含义, 它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一般的用典;一类是化典故为意象的用典。两类用典融会贯通, 化典为象或化象为典。“典象”用得成功会使现代诗歌更富有生命力和感染力。

洛夫的《边界望乡》:“病了病了/病得像山坡上那丛凋残的杜鹃/只剩下唯一的一朵/蹲在那块”禁止越界“的告示牌后面/咯血”。怎样来理解这只正在咯血的“杜鹃”呢?很明显这里是由杜鹃花想到了杜鹃鸟, 而“杜鹃”因其叫声凄厉而多含凄婉哀怨之意, 它来自于“望帝啼鹃”的成语故事, 也来自于李白《蜀道难》中“又闻子规啼月夜, 愁空山”, 李商隐《锦瑟》“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作者借中国历史文化之桥再跳到望帝化作的那只鸣声凄厉、能令旅客思归的杜鹃鸟, 三个象的幻化, 三次飞跃, 象象叠合, 象趣幽深。所以说在这“杜鹃”就是已经被典化了的意象, 一说起“杜鹃”就包含哀怨悲苦之情, 已经成为了千百年来的传统文化基奠。我们就更能深刻地理解作者乡愁之沉重、之悲苦。

二、现代诗歌中由传统诗歌的“意象定位”所带来的古典美

意象定位, 它指的是中国传统诗歌在数千年的演变中留下了一批具有意象定位的词语, 它们有约定俗成的审美语感, 并渗透于诗人和读者共同建构的诗歌审美意识内, 这一类词语具有意象定位的作用。意象定位化了的词语, 是长期文化心理特别是审美文化心理在它们身上积淀的结果。

痖弦《秋歌———给暖暖》, 在这首诗歌中作者就用了许多带有古典韵味的定位意象:“落叶、狄花、砧声、辽敻、雁子”等都是能见物起兴, 均为古典诗词积淀甚久的意象, 正如:屈原《九歌·湘夫人》“袅袅兮秋风, 洞庭波兮木叶下”、汉朝刘彻《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 草木黄落兮雁南归”、曹丕《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 草木摇落露为霜”、陶渊明《酬刘柴桑》“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等等。显示秋天的荒芜, 伤感的情绪, 充盈着浓厚的传统文化气息, 古典意蕴随风而来。

最明显的“狄花”, 如白居易《琵琶行》“枫叶狄花秋瑟瑟”, 狄花的轻盈漫舞、随处飘扬不正是秋风萧瑟的真实写照吗?又如:“砧声”, 在秋暮的江边传来的“砧声”,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玉户帘中卷不去, 捣衣砧上拂还来”, 因为历代名诗的借用和名诗中所寓的游子漂泊之哀, 使这个词有了明显的意象定位。

这些意象在诗中的呈现, 使这首诗如架构起一座通向古典的桥梁, 源源传输过来的是古典意境难以言说的美。这种意境美真可谓“玲珑透彻, 不可凑泊, 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像, 言有尽而意无穷。” (严羽:《沧浪诗话》) , 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提高了教师的古典诗歌的修养, 又使学生们在学习现代诗歌的过程中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是多么的博大精深, 激发起他们学习诗歌的兴趣和写诗的爱好。

三、现代诗歌中继承传统诗歌的体式和化用一些古文、成语、古典诗歌的诗句而呈现的古典美, 使古典意境与现代情愫契合

著名诗人艾略特曾指出:“诗人, 任何艺术的艺术家, 谁也不能单独地具有他完全的意义。他的重要性以及我们对他的鉴赏就是鉴赏他和以往诗人以及艺术家的关系。”而现代诗人们喜欢在现代自由体新诗歌中直接嵌入古典诗歌的诗句和语言, 使古典语词与现代话语相融合, 达到有机统一, 水乳交融。

说到对传统诗歌的喜爱, 大家都应该会想到伟大的领袖毛主席, 他也是位大诗人, 耳熟能详的《沁园春·长沙》《沁园春·雪》都是继承了传统的词牌格式, 散发着古典的气息。特别是他的《贺新郎》, “挥手”句就化用了李白《送友人》“挥手从兹去, 萧萧斑马鸣。”宋朝张孝祥《水调歌头·金山观月》“挥手从此去, 翳风更骖鸾。”赋予挥手这个动作深沉的涵义, 有种时空交错、古今相通之感。“眼角眉梢都似恨”“恨”古往今来千百种情感。唐朝杜甫《春望》有“恨别鸟惊心”, 且有诗题《恨别》之作。李白《忆旧游寄谯君元参军》“问余别恨知多少?落花春暮争纷纷。”对即将别离的爱妻, 那种离愁别恨, 真可谓感天动地。而前四句也不正是古典的“长亭送别图”吗?

“重比翼”即比翼双飞, 《尔雅·释地》南方有比翼鸟焉, 不比不飞。”三国阮籍《咏怀诗》“愿为比翼鸟, 比翼供翱翔”。毛泽东为这离别添了多少的含韵, 不仅使诗歌富有古典韵味, 而且在诗句之外, 更是一幅幅富有古典情韵的画卷。

中国古典诗歌经历了两千多年的演变与发展, 形成了一笔宝贵的历史文化财富。并且现代诗歌与传统诗歌有着很深的亲缘关系, 我们必须重新审视中国诗歌的古典与现在, 肯定中国古典汉语和诗词不能动摇的艺术地位。让我们怀着对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崇敬之情, 在品读现代诗歌的过程中感受古典与现代交织而散发的独具之美吧!

参考文献

[1]流沙河.《十二象》.

[2]艾略特, 卞之琳译.《传统与个人才能》.

与诗歌有关的随笔:诗歌的边界 篇9

一个诗人把诗歌的题材纳入诗歌历史谱系进行研究是必要的,我们说一首诗歌有边界,是说一个诗人有边界意识。我们常常把一首诗歌说成小诗歌或者大诗歌,就在于一首诗歌有没有边界感。什么意思呢?有了边界,诗人在处理情感内容和修辞路径的时候,就会有所选择,包括句式,语调的掂量,各种诗歌元素的平衡。当一个诗人对诗歌的边界有了充分的认识以后,一首诗歌的完成会比较从容,而不是我们读到的表达慌慌张张,甚至产生混乱。也会避免表达的过剩,即使有意的越界,但并不妨碍诗歌的完整性和饱满度。边界意识的强调,是为了“去边界”的自觉,抵达巴特式的“中性”和“写作的零度”,成为语言事实之中可能的雄辩。

考察诗歌的写作现场,诗歌边界意识首先是生活给的,你的视野有多宽,眼界决定境界。其次是认知给的,边界在我们无知中已经成为某种高标,在茫茫大海成为礁石上的灯塔。现实是我们只能够在这个向度上无限地接近边界,边界甚至可以说是关于诗歌的虚构和诗人自我设定的理想乌托邦。历史-边界构成的诗歌写作乌托邦,不断地加入到思想观念、生存状态和趣味的美学革命中,成为诗人个体写作打破惯性牢笼的力量。边界,从众声合唱走向个人私语,召唤暗藏的灵感和生命的激情。边界,使个人美学的突围成为可能,因为,边界彰显“限制”,边界所编织的语言神话正是在边界中被解构,使语言的重构朝向未来的可能。边界的美学突围,是把现实人生转化为精神结构,凸显文本内在的生机。现代主义铺天盖地的意识形态、经济贸易、工业城市在语调上的趋同,诗歌在形式上的危机日益严重,诗歌在认识论、本体论和方法论上的边界意识已经成为诗歌创造自己身份的重要途径,边界意味着艺术的醒觉状态,意味着诗人的重生。

边界,意味着诗歌在处理诗人与世界的关系时的合法,边界意味着诗人与世界,诗人与语言事物之间的某种默契,是诗人与天、地、人、神和自己划定的契约,这样,我们的写作是不是赴某种宿命的约定,诗歌是约定,赴天地人神之约。边界是我们对外界事物的敬畏,边界使诗人练就一个强大的内心去赴命运之约。纵观历史上一切伟大的诗人,无一不是在边界上激励鞭策自己,打破幻觉,走向苦役一般的语言推陈出新之路。在公共话语强大磁性的写作语言、心理气氛之中,把细节的力量、想象的力量融入感受的边界,感受的边界决定诗歌的边界,在感受中直觉深渊一般、迷一般和我们内心呼应同时召唤当下现实的创造力,一定是边界的真相所在。

20xx/3/7

你的诗歌給爱军兄弟诗歌 篇10

——你可知道

你的诗歌是无声的双手推开我的心房

你的泪水是晶莹的露珠打湿我的眼眶

犹如今夜的冬雨不曾停息恣意地飘扬

我多么想站在你此刻孤单而立的身旁

——我想知道

究竟是怎样的青春才会无怨悔地绽放

让你时至今日还在默默怀想念念不忘

究竟要怎样的灵魂才能那么荡气回肠

让你总是眺望远方透过那扇冰冷的窗

——我仿佛听到

你不愿屈服的.嘶吼还在天地之间回响

任风雨敲打着你的身躯和热血的胸膛

你还抱着那把Guitar在那儿纯净地歌唱

当泪水滑落你说想回梦里浮现的故乡

——我深深知道

你的诗歌就是你的故事婉转并且悠长

深深地刻着你生命的记一幕幕一场场

你的诗歌就是你的故事热烈而又哀伤

浓浓地凝着你这驿动的心啊让我向往

能否让我陪你再次穿过那堵高高的墙

能否让我陪你走过那排干净明亮的房

请让我为你找到那张浸透你泪水的床

心晴的诗歌 篇11

有感于此, 我对现代诗歌的教学方法进行了一些探索, 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一、让诗歌插上声音的翅膀

在语文教学中, 要防止思维僵化。试想, 如果我们教出来的学生在写作文时就像一位特级教师说的:“写青松, 必须联想先烈;写石子, 必须联想默默无闻的普通人;写太阳、春雨, 必须联想到党的温暖、党的培养、党的政策;写长城, 必须联想解放军;写蜡烛, 必须联想孜孜不倦的教师。”那是多么可悲啊。同样, 一首诗, 如果我们教出来的学生都只会跟着录音整齐地读, 那是又多么可怕的事。这种教育也是失败的。我认为, 诗歌“读占鳌头”, 教师应勇于给诗歌插上声音的翅膀, 尊重学生对诗歌与众不同的理解, 并把这种与众不同的解读用与众不同的声音表达出来。学生既可高声朗读, 又可低声吟诵。摇头晃脑、自得其乐是一种境界, 手舞足蹈、自编自唱也是一种表达。

我教《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是用“朗读创新大比拼”的形式进行的。我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用不同的形式来朗读这首诗。十三四岁的孩子, 正是好胜心极强的时候, 为了在朗读比赛中比个高低, 他们很积极地进行了准备。结果, 有的小组把它读成一种深沉的内心独白。有的小组采用了问答的形式来读, 一人问:“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怎么办) ?”一人答:“不要悲伤, 不要心急……”有学生质疑:“这本来就是一首诗, 怎么能分开来读呢?”这组的同学说:“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对一种人生逆境的思考。先是有疑问, 然后思考得到答案。”还有的小组用小品的形式来表现, 先有一学生表现自己遭遇了不幸, 然后另一学生上场来用这首诗来安慰他。全班鼓掌。这组的同学说:“普希金和我们一样也会遇到不幸的, 这首诗是他用来安慰自己的。所以我们用它来安慰别人。”姑且不管学生对诗歌的背景是否了解, 但这种能把它拓开去的行为就值得充分肯定。这一课, 学生就在他们自己的朗读创造中学习了这首诗, 气氛非常好。只有这样, 我们的现代诗歌的朗读教学才能从大一统的集体朗读的牢笼中解脱出来, 培养出新世纪需要的各自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才。

二、让诗歌插上想象的翅膀

诗歌是什么?有学者说:“诗是心灵瞬间的颤动, 诗是激情火山的喷发诗歌是无声的音乐, 诗歌是无形的图画。”这说明诗歌和其他文体有着明显的区别。它缺乏条理性, 具有的跳跃、空白、多重底蕴等特点。如果教师漠视这些特点, 用理性分析的手术刀将其肢解为生字词、背景、结构、中心思想和艺术特色等几大块, 那结果必然是“言者谆谆, 听者渺渺”, 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我认为, 由于诗歌本身具有跳跃、空白、多重底蕴等特点,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和联想填补诗歌的空白, 对诗歌进行创造性的解读, 对有情节的诗歌也可以用“遥想……当年……”等小品形式来演绎, 还可以结合现代教育的优势, 鼓励学生通过想象把诗歌制作成Flash电子作品, 等等。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手段, 其目的都是要激发学生学诗的热情, 通过学生大胆的想象, 从文字符号的背后, 去触摸到诗歌的灵魂, 观赏诗人内心的灵光, 与作者的情感达到共鸣。

我在教余光中的《乡愁》的时候, 就采用了通过想象填补空白, 对诗歌进行创造性的解读的教法。在学生多次朗读后, 我把学生分成四组, 分别对诗歌的四小节展开大胆的想象, 要求他们把想象的画面口头上表达出来。有的学生想象:“一个小孩踮起脚把信投入邮箱里, 在远方, 一位母亲在深情地凝望。”“一个红衣的新娘站在码头, 她在向远去的轮船挥手。”“一座巨大的坟墓树立着, 一位男子跪在坟前, 泪流满面。”“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坐在海边, 海风吹动他的头发, 他正沉重地望着远方。”多丰富的想象力。只要给他们一个思维活动的空间, 就会碰撞出许多创新的思想火花, 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三、让诗歌插上创作的翅膀

要想在教学中成功地引导学生创作诗歌, 教师必须摒弃应试心理, 同时鼓励学生克服畏难情绪, 大胆进行尝试。要让学生明白, 写诗并不是他们想象的那么困难, 生活中的快乐、成功、美好等固然可以成诗, 痛苦、失败、丑陋等也不例外;自然界的花、鸟、鱼、虫等固然是诗歌的常见内容, 风、雨、雪、晴等也是不少见。教师还可以带头写诗, 以激起学生的创作热情。

我在执教《星星变奏曲》的时候, 特地设计了朗读自己的诗作的教学环节。有位女生模仿“如果……如果……”的句式, 写了这样一首诗:“如果海洋的每个角落都布满了石头/谁还需要滑板, 谁还会/在海边徘徊/寻找冲浪的刺激//如果海洋的每个角落都布满了石头/谁还需要小舟, 谁还会/在码头遥望/寻找前进的喜悦。”她解释说, “海洋”就是要闯荡的天地, “石头”象征了困难, 而“滑板”“小舟”是一种努力。在我的鼓励下, 另一位男生诗兴大发, 写下了一首企盼友谊的诗:“如果蓝天下的每一寸土地都萌发了友情/谁还需要眼泪, 谁还会/以短暂的生命为本钱/流着泪寂寞地寻找知己/谁不愿意一生/沉浸在友谊的海洋里, 仿佛一条快乐的鱼儿/谁不愿意每个时刻都是一首深情的歌/每个歌词都夹带着甜蜜/如果蓝天下的每一寸土地都萌发了友情/谁还需要眼泪, 谁还会/独自撑着破陋的小舟, 在茫茫人海中刻舟求剑/谁愿意/一天又一天/总在夕阳下孤独地漫步/谁愿意/看着人生的光阴白白流走/仿佛一支无情的箭/留下的只有无尽的悲哀/……”虽说这些诗的韵味和内涵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欠缺, 但对诗歌形式的模仿还是很好的。我给予了表扬。因为我已经看到了他们诗歌创作的翅膀。

综上所述, 我们应关注现代诗歌, 关注现代诗歌的教学, 让现代诗歌长出翅膀, 载着美好的诗情停留在学生多彩的青春里。

摘要:现代诗歌教学现状不容乐观。要教好诗歌, 教师应根据诗歌的文体特征和具体的教材进行精心设计, 用“放飞”的理念去教学。本文从诗歌的朗读、解读及创作三方面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现代诗歌,教学方法,“读占鳌头”,想象,创作

参考文献

[1]初中语文课程标准.

[2]叶圣陶.授与和启发.叶圣陶集, Vol.14.

[3]新诗教学忧思录.

古代诗歌和现代诗歌的区别 篇12

我国的汉语诗歌从历史、时间上,可分为古典诗歌和现代诗歌。什么是古典诗歌?所谓古典诗歌一般是指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前产生的各种诗歌体裁形式,它是以文言文为载体,以语言节奏的和谐性再现生活、抒情言志的艺术。古典诗歌,包括清代及清代以前的诗词,它从形式上包括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

四言诗是四个字一句,五言诗是五个字一句,七言诗是七个字一句。唐代以后,四言诗很少见了,通常只有五言诗、七言诗两类。五言诗和七言诗又可分为古诗和律诗两大类。五言古诗简称“ 五古”,七言古体诗简称七古,三、五、七言兼用者,一般也算七古。五言律诗简称五律,限定八句四十字。七言律诗简称七律,限定八句五十六字。超过八句的叫长律,又叫排律。长律一般都是五言诗。只有四句的叫绝句,五绝共二十个字,七绝共二十八个字。绝句又可分为律绝和古绝两种。律绝要受平仄格律的限制,古绝不受平仄格律的限制。古绝一般只限於五绝。

古典诗歌又可分为古典风体诗歌和古典格律诗歌两类。什么是古典格律诗歌?古典格律诗歌是以文言文为载体,以语言节奏的最高和谐性再现生活,抒情言志的语言艺术。古典格律诗歌包括律绝、律诗和排律、词、曲。古典格律诗歌格律严谨,在字数、句数、平仄、对仗、用韵等方面都有明确的要求。

什么是古典风体诗歌?古典风体诗歌是以文言文为载体,以语言节奏的一般和谐性再现生活,抒情言志的语言艺术。古典风体诗歌包括诗经体诗歌、楚辞体诗歌、乐府体诗歌和古体诗。古典风体诗歌格律比较自由,不拘对仗、平仄,押韵较宽,篇幅长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体和杂言体。三五七言兼用者,一般也算七言。

什么是现代诗歌?现代诗歌是指“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诗歌。它是适应时代的要求﹐以接近群众的白话文反映现实生活﹐表现科学民主的革命内容﹐以打破旧体诗 格律形式束缚为主要标志。现代诗歌的特点是:

1.形式比较自由。

2.内容比较开放。

3.意象重于修辞。

4.形象性更为鲜明。

5.必须分行排列。

现代诗歌又可分为现代格律诗歌和现代风体诗歌。什么是现代凤体诗歌?现代风体诗歌是以白话文为载体,以语言节奏的一般和谐性再现生活,抒情言志的语言艺术。例如,我国当代诗人于进水的《姐姐》。于进水,字潇涵,号潇涵轩主。1970年生,山东荣成人。1987年开始诗歌创作与研究。他是当代的诗人、诗歌理论家、诗歌旗手。出版了主题诗集《姐姐》、诗歌专著《论律体新诗》、《诗帜》等。

《姐姐》是一部主题诗集。整部诗集,有两大创新:一是体裁的创新,根据诗歌的发展规律,打造全新的现代诗歌体裁——“律体新诗”。二是修辞格式的创新,首次运用了大对仗、大排比的修辞手法,强化语势,升华诗歌的情感之美。“律体新诗”又有二大特点:一是以意传神,主题鲜明,昂扬向上,并采用跌宕起伏、一唱三叹的节奏,反复烘托意境,深化意象。二是以律立体,韵贯首尾,以韵律的回环往复,塑造诗歌的声韵之美。

什么是现代格律诗歌?现代格律诗歌是以白话文为载体,以语言节奏的最高和谐性再现生活,抒情言志的语言艺术。现代格律诗歌的格律要求与古典格律诗歌的要求一样,定字、定句、定节、定平仄、定韵等。例如,于进水的《诗帜》。《诗帜》是中华诗歌复兴的旗帜和纲领。《诗帜》分为:《诗帜》的核心思想和伟大意义;诗歌的本质;诗歌的概念和分类;诗歌的风格、特点和作用;诗歌的格式;诗歌的结构章法;诗歌的鉴赏方法;诗歌韵表;诗歌分类表和诗歌各种体裁范例十个部分。《诗帜》规范了诗歌的含义、概括了诗歌的特征、明确了诗歌的分类,指明了现代汉语诗歌的发展方向。《诗帜》的诞生,是人民不满当今中国诗歌现状,要求恢复传统重建诗格的必然体现,是诗歌自身内在发展规律、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的必然产物,是中国诗歌走向复兴的一面旗帜。

雨巷诗人——戴望舒

雨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作者通过对狭窄阴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的描写,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怀,并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也有人把这些意象解读为反映当时黑暗的社会的缩影,或者是在革命中失败的人和朦胧的、时有时无的希望。

• 《雨巷》写于1927年夏天,血腥的“四·一二”大屠杀之后。诗人时年22岁。曾因投身革命而被捕的诗人,面对笼罩全国的白色恐怖,在痛苦中陷于彷徨迷惘。他隐居在江苏松江朋友家,孤独中嚼味着“在这个时代做中国人的苦恼”,“夜坐听风,昼眠她静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③一般的眼光,她飘过

像梦一般的,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

• • • •

①彳亍(chìchù):小步慢走的样子。②惆怅(chóuchànɡ):伤感,失意。③太息:出声叹息。④颓圮(tuípǐ):倒塌。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①着,冷漠,凄清,又惆怅②。

• • • • • •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

• • • • • •

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④。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 • • • • •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的,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④的篱墙,走尽这雨巷。听雨”,在阴霾中盼望飘起绚丽的彩虹。可生活贫乏,整天“窗头明月枕边书”,诗人只能在“旧时的脚印”、“青春的彩衣”和星光下的盘桓中寻求慰藉。个性的轻柔、忧郁和时代的重压,使《雨巷》成为现实黑暗和理想幻灭在诗人心中的投影,贮满了彷徨失望和感伤痛苦的情绪。

• 内容鉴赏:戴望舒的诗深蕴中国古典诗词中婉约、清丽诗风的韵致,但又受到法国象征诗歌派的影响,因而他的早期诗作总体上表现出一种孤独、抑郁和消沉的特点。• 这首诗写得既实又虚,朦胧恍惚。“我”似乎有着满腹的心事,无限的烦忧,但又不愿明说,或者是说不出来。“我”似乎在期待什么、追求什么,而期待和追求的目标又显得那样遥远而渺茫。“她”出现了,这或许是在幻觉中,或者是真的,但“她”的出现是那样地快,逝去也那样地快,一刹那间擦肩而过,消失在前方,“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我”只有自怨自艾,自悲自叹。诗中的“姑娘”,我们可以认为是实指,是诗人心中期待已久的美丽、高洁而忧郁的姑娘。但我们也可以把这位“姑娘”当做诗人心中朦胧的理想和追求,代表了诗人陷入人生苦闷时,对未来渺茫的憧憬。

• 诗的开头一节“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

• 姑娘。”写的是梅雨季节江南小巷中的一个场景。细雨蒙蒙中,“我”怀着一种落寞、惆怅的情绪和一丝微茫的希望,撑着油纸伞在悠长寂寞的小巷中踽踽独行,“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着愁怨的姑娘”。诗开头点明了诗的主旨是抒写诗人追寻的“希望”。被蒙蒙细雨笼罩的“雨巷”“悠长、悠长”,没有尽头,暗示希望的迷蒙渺茫。“独自”、“寂寥”暗示了诗人知音难觅,孤独彷徨。希望是什么?希望是那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那么,这“姑娘”是谁?诗人心目中的“姑娘”结着什么样的愁怨?这是写诗人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吗?这是写诗人对爱情的渴盼吗?也许都是,也许都不是。那么,就让我们循着诗人在雨巷行进的足迹,躲在一旁,悄悄地窥视吧。

• 第二节“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诗人反复地拿丁香来比喻姑娘。丁香,是我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我国古诗里有好些吟咏丁香的名句:“丁香空结雨中愁”,“丁香体柔弱,乱结枝欲坠”,“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等等。丁香开花在仲春时节,诗人们对着丁香往往伤春,说丁香是愁品。丁香花白色或紫色,颜色都不轻佻,常常赢得洁身自好的诗人的青睐。总之,丁香是美丽、高洁、愁怨三位一体的象征。诗人笔下的丁香一样的姑娘,容貌像丁香一样姣好美丽,品格像丁香一样高雅圣洁,心绪也像丁香一样忧愁惆怅。她愁什么?莫非是忧愁那负心的夫君,莫非是想望如意的郎君,也许是,也许都不是,她的愁就象她的容貌,就像她的心灵,高雅而圣洁,美丽而动人。

• 第三节“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这丁香一样的姑娘,在“我”的长久的期待中,终于姗姗走来了。她 “像我一样,像我一样”,读到这里,我们恍然有所领悟:原来这丁香姑娘就是“我”,“我”就是这丁香姑娘,我也有姑娘一样的美丽,也有姑娘一样的高洁,也有姑娘一样的忧愁。彼心即我心,姑娘就是“我”的心。姑娘是我的心上人?姑娘是我的追求和理想的化身?也许是,也许都不是。我们不必追问得那么具体,也不必回答得那么确切。因为诗毕竟是诗,正如前人所说:“诗有可解,不可解,不必解。”尤其是戴望舒早期的诗,大都不是直接对现实的摹写,而往往是一种隐蔽灵魂的宣泄。正如一位诗家所说:“一个人在梦里泄露自己的潜意识,在诗作里泄露隐蔽的灵魂,然而也只是像梦一般朦胧的。从这种情境,我们体味到诗……是在于表现自己与隐藏自己之间。”

• 第四节“她静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她飘过像梦一般地,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她默默地走近”,——看来“心有灵犀一点通”,两颗心灵已经接近、贴近,互相理解了,然而又终于从身边飘然而过,令“我”失望,她也“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两人的距离又重新拉开。这两位彷徨者都得了同一种抑郁病,不忍相离,又不得不相离,因而同病相怜;然而又正因为病症相同,不可能互相拯救,只得分手。他们就是这样既彷徨,又在彷徨中追求着,追求着……“她飘过/像梦一般的,/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我”与姑娘的相遇,是一段真实的人生际遇,是“我”思之深切而出现的一种幻境,还是这简直就是写的一场梦?

• 第五节“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地,我身旁飘过这女郎;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我”目送着丁香姑娘飘然远去,她走到了雨巷的尽头,“到了颓圮的篱墙”。“颓圮的篱墙”给人的心灵以巨大的震撼,丁香姑娘那么美,美好的事物理所当然应该生长在美好的环境、圣洁的土壤,但丁香姑娘却“到了颓圮的篱墙”,这巨大的反差,激起人们多少联想!那破落衰败的篱墙莫非竟是姑娘的归宿?莫非丁香姑娘处境艰险?莫非丁香姑娘命途多舛,遭受了沉重打击?这是感伤姑娘的不幸遭际,还是哀叹自己的生不逢时?

• 第六节 “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这一节从字面看写姑娘的消失,实际是写美的毁灭,希望的毁灭。在“颓圮的篱墙”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姑娘的一切都“消散”了,美被彻底地毁灭了!诗人追寻着的希望也彻底地毁灭了!这毁灭的希望,是诗人圣洁的爱情,还是诗人高尚的理想?

上一篇:夏日要清凉文案(110句)下一篇:书记员听打材料-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