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定县教育局电教馆2010年工作总结 2011工作计划

2024-09-08

平定县教育局电教馆2010年工作总结 2011工作计划(通用7篇)

平定县教育局电教馆2010年工作总结 2011工作计划 篇1

平定县教育局电教馆2010年工作总结

一年来,在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市电教馆的全面指导下,县电教馆紧紧围绕“稳固基础,强化应用,扎实推进,开拓创新”的发展思路,在资源应用和网络教研上做文章,进一步拓展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把远教资源的应用纳入全县督导考核范围,克服了校安工程带来的影响,顺利地完成了上级安排的各项任务。现将一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纳入全省统考范围。2010年山西省教育厅首次把信息技术学科纳入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从6月13日至16日历时四天,共有1911名考生在平定一中、平定二中两个考点完成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在山西省教育厅、山西省电教馆的组织下,三月、四月分两批进行了考点审核验收,四月、五月共进行了两次测试、一次模拟考试,六月完成了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在这个过程中,平定一中、平定二中高度重视,进行了大量考前准备的工作,市电教馆组织了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师有关考试操作方法的培训,在各次测试中均深入一线进行检查调研,对测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认真整理与反馈;市、县电教馆都专门召开了考务会议,对考试组织工作的方方面面进行了缜密的安排;各高中校在人力物力上加大投入,在信息技术学科硬件环境建设,教学时间合理安排,学生严密组织上进行了大量行之有效的工作,为信息技术学科建设以及考试的顺利进行,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考试过程中,由山西省电教馆韩健梁副馆长带队的省督导检查组、阳泉市教育局冯素清副局长带领的市巡视组深入平定一中、平定二中视察考试过程,考察各考点的考务组织情况,还在平定二中考点举行小型座谈会,了解学生参加考试的情况,了解基层考务组织人员、一线教师对整个考试的组织程序、试题的难易程度和呈现方式等方面的建议和要求。首次进行的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对这门学科的建设,以及新时代学生素质的提高,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二、积极参与省、市电教馆组织的各项培训和竞赛活动。

由省、市、县电教馆每年举办的“中小学电脑制作评比活动”是检验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开展情况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鼓励学生开展创新能力,促

进学生信息技术应用的重要活动。为进一步提高我县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水平,根据市电教馆培训要求,3月5日,县电教馆选派了在历届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活动中积极参与的15所学校的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参加了“阳泉市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辅导教师培训班。之后,县电教馆利用视频会议系统对全县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就中小学生电脑制作创意、作品点评、艺术设计、报送要求等进行了详细的培训,收到了良好的培训效果。在2010年中小学生电脑制作评选中,巨城联校、冠山联校、冶西联校、实验小学、平定三中领导重视,组织充分,报送作品多,集中体现了电脑制作活动在学生中得到充分开展。本次评选共收到作品82件,其中有47件作品在阳泉市获奖,冠山联校西马堰小学的张晏、锁簧联校谷头小学的段霄雷获阳泉市中小学生电脑制作一等奖,李云云、吴华平、岳世江、张燕燕获优秀指导教师奖,县电教馆获优秀组织奖。

“2010年教育信息化课堂教学应用竞赛活动”是市电教馆今年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应用中的重要举措,自活动启动以来,各校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建立了教育教学改革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体系,成立了课堂评价领导小组。全县初中11个学科的75名教师和小学语文、数学2大学科的48名教师分片进行了示范教学活动,402名教师现场观摩,集中体现了理念新、手段多、学的活、课件精、效果好的共同特点,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在人人过关阶段,学校教师共同参与,互帮互评,深入挖掘信息技术在各学科中的应用途径,讲一节评一节,使人人有收益,个个有提高,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通过层层选拨,随机抽取,来自全县的54名教师代表学校参加了“平定县2010年教育信息化课堂教学应用竞赛活动”,共评出一等奖7人,二等奖11人,三等奖14人,有7名教师推荐参加“阳泉市2010年教育信息化课堂教学应用竞赛活动”。

在省电教馆组织的第二届“明日之星”网络作文大赛中和“中国移动校讯通杯”山西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教育创新论文大赛中,我县部分校教师和学生认真参与,通过网络投稿的方式,城关中学杨鹤丽的作文《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祖国》、锁簧联校梨林头小学赵晓敏的作文《感恩父母》分获“明日之星”网络作文大赛初中、小学组一等奖,另外有4名学生获优秀奖。张庄联校张庄小学张艳艳老师撰写的《充分运用电化教育媒体 优化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获“中国移动校讯通杯”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教育创新论文大赛优秀奖,有6名教师撰写的论文分获省二、三等奖。

三、编写了平定县基础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报告

按照省市电教馆的要求,按时编写了平定县基础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报告。报告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十年信息化发展状况,从十年来不断变化的各种数据、本地区的政策决策和行政推动、信息化建设为基础教育带来的变化以及存在的问题、策略与建议等方面,全面记录了我县从2000年到2010年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历程,回顾了平定的教育信息化装备建设从无到有,课堂教学手段从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多元化发展,再到网络化的教育教学管理,逐步走出了一条探索实践,具有平定特色的信息化发展之路。第二部分为专题巡礼,通过平定教育信息网的建立,电子政务的开通,校园网站和资源库的建设,视频会议和网络教研的开展,校园安全网络监控工程的实施等大量的信息化建设,反映了我县依托网络优势,促进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成功经验。第三部分为大事记,通过对有影响的重大决策、事件、人物的记载等,记录了教育信息化十年来发展的关键点和主要决策。平定县基础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报告,紧紧围绕“教育信息化”这一主题,以发展为线索,用事实、数据说话,较为准确的概述了我县十年来信息化建设发展的道路和取得的成就。截止目前,全县有国家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1所,省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1所,市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15所。有17人被评为省级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能手,45人被评为市级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能手,107人在省、市中小学电脑制作中获奖,38篇论文刊登在国家、省级刊物上,先后被省教育厅授予“信息技术教育实验县”、“电化教育先进集体”、“山西省电化教育先进单位”、“山西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教学应用先进县”等荣誉。

四、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及远教资源应用督导检查

本学年,按照年初的工作计划,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及远教资源应用纳入全县督导检查范围。4至5月份,由县督导室牵头,教育局各科室主任组成的检查组对全县2009—2010学教育工作进行全面督导评估。通过听汇报、召开座谈会、实地考察、个案访谈、随堂听课、档案研究、随机暗访等方式,具体了解相关信息化建设和远教资源应用的落实情况。我县远教工程结束以后,各校把远教资源应用纳入学校对教师的考核中,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进一步深入课堂,教师应用资源进行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逐步提高,课堂教学模式正在得到一定的变化。但也存在设备不足、机制不全、经费不够、应用不多、考评不力、整合不优等问题,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较为突出,中心小学强于普通小学,城镇学校强于农村学校、年轻教师强于老年教师。究其原因,一是学校校长对资源应用的认识不高,缺乏信息技术必需的知识和技能,工作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没有起到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二是各联校没有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教育局建立的信息化平台在教学管理和应用中不能很好的贯彻落实。三是教师信息技术素养参差不齐,很多教师多半停留在会开机、能下载的层面,对电脑出现小故障束手无策,把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当做教学负担。四是信息化硬件设施不完善,教师的电子化备课和教学应用缺乏硬件支持。五是档案建设不完善,大部分学校记载不全,存在应付检查的现象。

五、信息技术教育装备水平稳步提高,教育信息化及网络教研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水平不断提高。

1、教育技术装备水平稳步提高。本学年,义务教育学校信息化建设投资200余万元,初级中学校园网、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校园监控得到恢复,平定三中、南上庄小学、坡底小学、河滩小学、程家小学、黄土岭小学、岔口小学、理家庄小学、赵家庄小学实现高标准班班通,其中,南上庄小学、黄统岭小学、理家庄小学由村里投资48万元建成了班班通、计算机机房和校园监控系统,平定三中、东关中学、冠山、岔口、娘子关、冶西等联校采取逐年配备、资源整合的方式,率先在中心校、大校实现班班通,教育信息化装备及应用走在了全县的前例。截止目前,全县有98所学校配备计算机网络教室,全县计算机总台数为4421台。其中,小学2187台,初中1374台,高中740台,职业中学120台。建有423个多媒体教室,17所学校实现班班通,17所学校安装了校园安全电子监控系统,电子政务和视频会议系统覆盖了全县农村中心小学以上的所有学校和管理机构。

2、教育信息化应用及网络教研得到进一步深化。本学年,各校在不断完善校园网站和校本资源库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应用潜力,多渠道开发网络教研平台,网教研渠道和教研水平得到较大的提升。巨城联校在联校网站上率先开辟校园论坛,设置了教育教学管理、教师教研交流、教育资源讨论、休闲娱乐体验等四大块,内容涉及教研教学、特色创建、校本开发等方方面面的工作。巨城联校还利用这一平台开展5+1研训,以联校或中心开展有针对性的教研主题大讨论,教师各抒己见,为学校教育教学建言献策。截止目前,论坛中已发表主题320多篇,跟帖600多篇。同时,以周晓芸老师的网络作文教学、王召武老师在习网上创设的在线作业平台、凤凰垴小学的“三人行”网络学校为代表的网络化应用,超越时空限制,在老师、学生和家长中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找到了同行之间、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园地,分享了优质资源,收获了无以言表的乐趣。5月20日上午,县教育局郝局长亲自深入巨城联校水峪小学,就“网络环境下的作文教学”进行了听课、调研,并强调“网络环境下的作文教学”是一种新的作文教学模式,需要关心、研究、推广。以博客为交流平台的网络教研模式正在全县逐渐兴起。冠山、巨城、岔口等联校立足于网络博客这一交流平台,建立了联校网络教研博客,各校也都建立了学校工作博客,所有教师开设了个人的博客,博客内容既有理论品赏,有实践感悟,有资料积累,也有研讨交流。教师们将自己日常的生活感悟、教学心得、教案设计、教育随笔、研讨平台、研修资料等上传发表,为教师个人资源的积淀提供了空间,为教师教育反思能力的提高搭建平台,为教师写作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实践机会,多侧面地展现、整理或反思自我,增进了相互沟通,拉近了心灵距离。岔口联校为了搞好网络教研,联校成立了网络教研领导组,校长亲自抓网络教研工作。各学校制定了《网络教研活动考核评价细则》,将学校和教师开展网络教研纳入评估考核内容。同时,利用教育局视频会议系统,以学校为主体,促进网络教研和校本教研的结合,将学校纳入研究共同体,全方位推进校本教研的发展,特别是区域内、校际之间的均衡成为网络教研的一个重要着眼点。每周三下午开展视频教研讲座,以开展“小课题”研究、教研专题讲座、教学案例研讨、名师课堂赏析、教师网络说课大赛等形式,使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和教学研究融为一体。网络教研作为一种全新的教研模式,是创新教研方式、提高教师信息素养、促进教师之间交流和学习的有效途径,对于我县来说依然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有待我们去开发、挖掘和实践,针对网络教研存在的问题,需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研究可行性办法,让网络教研更好的发挥作用,让教师的专业素质确实得到提高。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强化凝聚力,提高执行力,加大投入力度,加强队伍管理,逐步形成健全合理的信息化发展长效机制,努力推进城乡教育资源共享,使我县的教育信息化建设迈进向更高的标准。

2010年12月13日

平定电教馆2011年工作计划

一、结合全县撤点并校规划,合理调整学校投入,进一步加大学校信息化硬件设施建设,努力实现全县农村初级中学、部分小学班班通和教师备课电子化。

二、进一步挖掘和提高网络教研渠道和教研水平,全力推行平定县教研平台的建设和利用,实现教师办公网络化和校本资源建设的规范化。

三、在全县范围内评选一批信息化建设和资源应用特色校,努力推进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各校的信息化建设和资源应用。

四、继续加强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开展和考核,搞好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的考试管理工作。

五、继续贯彻《关于进一步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加强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教学应用工作的通知》要求,开展专项督导评估,评估结果纳入一年一度对校长、学校的考评中,并作为对学校教育目标考核和奖励先进单位的重要依据。

六、进一步加强校园网站和校本资源库的建设和管理,使校园网站和校本资源库正真成为宣传学校、互通信息,增强交流,扩大合作,网络教研,资源共享的网络平台。

平定县教育局电教馆2010年工作总结 2011工作计划 篇2

2010年亮点:召开了全国文件 (档案) 管理中心工作座谈会;开展了“城市记忆·项目建档”活动;开展了婚姻档案网络一站式服务;利用QQ、飞信等软件开展档案指导远程服务;现行文件报送工作列入目标考核, 实现与政府门户网站“中国·哈尔滨”的链接;市委市政府追加投资180万元用于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着手电子文件 (档案) 备份中心建设, 制定了《哈尔滨市电子文件中心建设方案》;制定了《哈尔滨市档案局关于在市政府机构改革中加强档案管理工作的通知》、《哈尔滨市档案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基准制度》、《哈尔滨市婚姻档案数据录入格式》、《哈尔滨市行政村档案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开展了“远学刘义权, 近学身边人”活动。

2011年思路:一是以“五个围绕”为牵动, 实施主动服务新战略。紧紧围绕市级重点项目建档工作, 集中力量加强分类指导;紧紧围绕“招商引资项目落实年”建设, 加强招商引资项目档案工作;紧紧围绕“政风建设年”活动, 对政风建设年工作中确定的重点跟踪大项目开展档案全程服务;紧紧围绕贯彻落实《企业档案工作规范》, 全面加强企业档案工作;紧紧围绕服务“三农”, 强化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 进行示范县试点。二是以“两个需求”为内容, 不断强化档案资源建设。准确把握人民群众对档案的需求, 深入分析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对档案的需求, 围绕重点、难点和关键点, 把人民群众需要利用的档案、对经济社会发展有用的档案都纳入档案资源建设体系。三是以“三个环节”为重心, 努力提升档案价值。依法治档, 在立法、执法、普法宣传三个环节上齐抓共管。四是以“三级建设”为方向, 分步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加快市档案馆档案数字化、资源共享化进程;加快基层单位数字档案室建设, 确保进馆单位电子档案数据与市档案馆数据库无障碍对接;完善信息化体系建设, 加速区县馆藏档案资源数字化进程。五是以“四防”为重点, 建立人防、物防、技防和联防一体化的档案安全体系, 确保档案实体和信息的安全。六是以“三项要求”为目标, 全面提高档案干部素质。在开展“做主人、敢担当, 谋发展、惠民生”学习讨论活动的效果上求“实”;在开展“政风建设年”工作中求“硬”;在档案工作队伍建设上求“强”。

齐齐哈尔

2010年亮点:切实加强了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 村级档案规范化管理验收率达到100%;档案网站建设稳步发展, 齐齐哈尔档案信息网点击率已达7.6万次;查处档案违法案件3起;为7056名丢失档案的职工补建了档案;开展了向刘义权同志学习活动。

2011年思路:一是加强全市综合档案馆、机关、企事业单位档案信息化建设, 开展县区档案网站建设及数据库建设;开展综合档案馆测评;做好档案保护与抢救工作, 落实地方政府匹配额度。二是提高创新能力, 基本形成档案工作服务创新体系, 将创新服务纳入全市档案行政执法责任制目标当中。三是在巩固乡镇村档案工作、农业科技档案三级网络、农村劳动力转移档案工作已有成果的基础上, 紧紧围绕基层党的建设、民主管理、文化生活、土地和劳动力资源管理、小城镇建设、农村经济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等任务, 做好相应的档案工作, 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加大企业档案工作指导力度, 引导和促进国有企业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企业档案管理模式, 推动国有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进程, 实现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建档率90%以上的目标;继续完善现行文件利用工作, 增强档案工作社会服务功能;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档案工作为基础, 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档案为重点, 进一步加强民生档案工作。四是加强档案干部素质建设, 打造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牡丹江

2010年亮点:开展了学生成长档案试点工作;开展了民营企业协作组活动;继续贯彻执行国家档案局8号令, 开展了乡村两级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报审工作;与市林业局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档案工作的通知》和《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 推动林权制度改革档案工作规范开展;县区档案信息化工作进展顺利;弘扬兰台精神, 开展了“远学刘义权近学身边人”的思想教育活动。

2011年思路:一是夯实基础工作, 加强档案馆建设, 逐步打造具有“五位一体”功能的公共型档案馆;在做好档案接收进馆工作的同时, 继续开展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 广泛征集重大活动 (事件) 档案、名人档案和地方资料, 进一步丰富馆藏资源;拓宽民生档案接收范围, 整合馆藏民生档案资源, 编制民生档案专题目录, 建设面向民生的多元化馆藏体系;加快档案馆信息化建设, 加强市档案馆多媒体档案数据库建设, 继续开展照片档案扫描工作, 继续加强各县 (市) 、区档案局 (馆) “三网一库”建设;进一步完善牡丹江档案信息网站, 逐步实现馆藏档案 (资料) 在线查询。二是加强业务建设, 规范机关档案工作;推动经济科技档案工作向纵深发展;开展更具广度和深度的档案宣传, 加强档案业务人员培训, 扩大档案宣教工作成果;加大档案行政执法工作力度, 重点解决提高各单位领导对档案工作的重视程度、档案管理体制设置以及档案工作保障条件等问题;提高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规范化水平, 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县活动;在社区全面建档的基础上, 提高社区档案管理规范化、现代化水平。三是以修志编鉴为中心, 全面规范地方志工作。四是加强队伍建设, 打造一支奋发有为的干部队伍。

佳木斯

2010年亮点:开展了国有转制企业、规模以上民营企业、重大建设项目登记工作, 形成了登记名册;开展了全市经济科技领域档案评先工作;开展了机关档案管理升级工作;加强重点档案抢救信息的反馈工作, 开展了重点档案抢救经费使用情况调研;完成了佳木斯市档案信息网站改版工作;以内强素质、外塑形象为重点, 开展了“学时代楷模刘义权在本职岗位做贡献”活动。

2011年思路:一是围绕中心, 服务大局, 认真抓好三项工作。认真抓好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 在继续做好村级建档、村档乡管、新农合档案、林权制度改革档案等工作的基础上, 抓好新农村档案示范县建设和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工作;认真抓好民生档案工作, 加大对民生档案的监管力度, 把凡是人民群众需要利用的档案都纳入指导范围和接收范围, 重点抓好社保、医保、社会救济、城市动迁、职工档案补办认定等方面的档案工作;认真抓好经济科技领域档案工作, 继续巩固企业档案工作、工程项目档案工作, 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知识产权、污染源普查和生产安全事故档案的监督指导。二是围绕发展, 夯实基础, 强化档案资源体系建设、档案信息化建设、档案法制建设和档案安全体系建设, 并进一步加快重点档案抢救步伐, 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全部完成现有重点档案抢救任务。三是围绕目标, 攻坚克难, 实施四项措施。更新观念抓创新, 树立在档案安全管理中求服务质量、在服务中不断提高档案资源利用率和社会效益的思想, 并采取有效方法推进工作目标的落实, 尽快实现由档案实体管理向档案数字化管理的转变;以人为本抓队伍, 加快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纪律严的高素质档案干部队伍;争先创优多作为, 争取各级领导对档案工作的重视和社会各界对档案工作的支持;强化目标抓落实, 通过落实组织、落实责任、落实制度, 保障各项工作目标顺利实现。

大庆

2010年亮点:新馆建设稳步推进, 即将竣工, 并争取了650万元购置新馆设备及搬迁经费;庆南、庆北新城档案工作步入正轨;开展了将乡镇档案纳入县级档案馆接收范围的试点工作;制定了《大庆市重大活动文件材料归档责任书》, 明确了相关部门的归档责任;大庆市档案信息网站改版, 增设了栏目, 完善了功能;县区数字档案馆建设工作全面启动;开展了向刘义权同志学习和创先争优活动。

2011年思路:一是做好新馆后续建设和搬迁筹备工作。二是做好新农村建设和街道、社区档案工作, 加大小城镇、城中村、村变社区档案工作的指导力度, 将涉及林权制度改革、土地承包、宅基地划分、合作医疗、农民培训、劳动力转移和地域风土乡人情等档案纳入监管范围。三是做好新城、园区和企事业单位档案指导工作。重点完善庆南、庆北新城档案机制建设, 在实现经济园区、开发区管委会档案规范化管理的基础上, 着力做好园区内企业档案工作的规范化指导;以执法检查与重点指导相结合的办法, 加大对事业单位档案工作的监管力度。四是加大档案资源整合力度, 完善档案馆藏体系;重点加强对民生档案的监管, 接收公证档案等涉民档案进馆;指导县区逐步取消部门档案室, 有条件的县实现乡镇档案室接收村级档案, 县档案馆接收乡镇档案, 确保档案集中、安全保管和利用。五是推进档案数字化进程。在完成馆藏文书档案永久卷全文扫描的基础上, 开展对馆藏长期档案及馆藏资料的全文扫描工作, 建立健全档案原文数据库、音像数据库、资料数据库和现行文件数据库;推进县区数字档案馆建设进程。六是推进档案法制建设。实施档案行政执法责任制, 并把档案行政执法融入档案宣传、业务指导、工作调研的全过程, 开展档案行政执法监督工作, 加大档案行政执法力度。七是着力加强队伍建设, 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素质高、纪律严的档案队伍。

鸡西

2010年亮点:开展了农村特色档案建档工作;建立档案工作年检制度, 下发了《关于建立档案工作年检制度的通知》;与市工商联、市工业信息化产业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通知》, 制作了“鸡西市民营企业档案工作无偿服务指南”卡, 与《民营企业档案工作指南》一并下发给民营企业;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见的通知》;开展了向刘义权同志学习活动, 举办了以“学时代楷模刘义权在本职岗位做贡献”为主题的档案工作图片展。

2011年思路:一是加强档案资源体系建设, 进一步丰富馆藏, 改善馆藏结构, 实现档案征集系统化、档案馆藏数字化、档案资源整合化、档案接收规范化。二是加强档案服务利用体系建设, 发挥档案为经济社会服务的功能。通过继续推进机关档案管理的标准化建设、档案监管向二级单位延伸、抓好乡村两级档案室标准化建设、强化区县档案部门基础工作、加强经济科技档案工作, 实现档案管理标准化;树立服务意识, 改进服务方式, 创新服务手段, 实现档案服务优质化;以“六区档案巡礼”和“档案与民生”为主题, 开展档案工作专题宣传, 实现档案宣传专题化。三是加强档案安全体系建设, 确保档案的安全、完整。加强档案库房安全建设, 达到“八防”要求;加快老化档案抢救工作进度。

双鸭山

2010年亮点:继续开展了再就业档案的建档工作;开展了全市民营企业基本情况调查, 确立民营企业档案工作指导对象1 819户;开展了民营企业档案工作协作组活动;下发了《关于做好电子文件归档工作的通知》, 明确了电子文件归档范围和方式;市档案局档案利用大厅改建工作结束;开展了向刘义权同志学习活动。

2011年思路:一是进一步创新服务模式。紧密围绕“五区一城”发展战略, 突出抓好新工作领域、新经济组织建档工作;充分发挥馆藏档案价值, 办好各类专题展览;在做好常规利用服务的基础上, 定期开展档案馆开放日活动和预约查档服务。二是进一步加强档案法制建设。针对新情况、新问题、新任务, 完善档案管理制度体系;加强行政执法检查力度, 形成依法管理档案事业的良好环境;加强档案法制宣传, 力争把档案法的学习宣传工作列入全市的五年普法规划, 营造依法治档的良好氛围。三是进一步加强档案资源建设。加大社保档案、新农村建设档案、就业档案等民生档案的收集力度, 并将涉及国计民生的专门档案纳入国家档案资源管理体系;加大对散存于民间的珍贵档案的征集力度, 采取集群式征集方法, 提高征集效果;开展视频档案收集工作。四是加强档案馆舍建设, 强化档案馆“五位一体”的服务功能。五是进一步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积极搭建电子文件管理平台, 加强电子文件 (档案) 备份中心建设;稳步推进馆藏档案数字化工作;实现市、县、区档案信息远程在线查询服务, 县、区档案部门门户网站和局域网全部建成;市、县、区档案馆要100%完成案卷级目录数据库建设, 文件级达到60%以上。

伊春

2010年亮点:全市档案馆库条件有了进一步改善, 各级政府全年共投入专项资金1 500余万元;全市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建档率达到95%, 组建了5个协作组, 吸纳成员单位62户;召开了全市国有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现场经验交流会;对全市21个县 (市) 区 (局) 已公开现行文件查阅中心工作进行检查、指导, 提高了基层单位已公开现行文件查阅中心的管理水平;开展了向刘义权同志学习活动。

2011年思路:一是提高五个方面的服务水平。提高对民生领域档案工作的服务水平, 围绕民生需求, 调整建档范围, 重点抓好社保、医保、社会救济、城市动迁、职工档案补办认定等方面的档案工作;提高对林权制度改革档案工作的服务水平, 进一步加大对林权制度改革档案工作的监管力度;提高对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的服务水平, 在继续抓好村级建档、村档乡管、新农合档案等工作的基础上, 开展新农村档案示范县建设和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工作;提高对经济科技领域档案工作的服务水平, 继续做好民营企业档案工作、国有企业档案工作和科技事业单位档案工作, 加强对重大建设项目、重点工程档案、知识产权档案、污染源普查档案、生产安全事故档案的监督指导;提高对旅游档案工作的服务水平, 进一步加大对旅游档案工作的检查指导力度。二是加强六项档案业务建设。加强档案馆功能建设, 以丰富馆藏、提高档案安全保障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为重点, 开展“五位一体”公共档案馆建设;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 重点做好网站建设、电子文件网上接收和提供利用、档案数字化等工作;加强档案法制和宣传建设, 完善档案行政执法责任制目标制定和评议考核机制, 进一步宣传档案工作, 扩大档案工作的社会影响;加强档案干部队伍建设;加强档案安全体系建设, 开展档案安全监督工作, 提高档案安全防范能力;开展电子文件 (档案) 备份中心建设, 分步骤建设本级电子文件 (档案) 备份中心或开展异地备份。

七台河

2010年亮点:进一步组织开展了民营企业档案工作协作组工作, 并面向全市民营企业发放了“七台河市民营企业档案管理无偿服务指南”卡;继续贯彻执行国家档案局8号令, 开展了乡村两级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报审工作;与市林业局联合对三区一县的林权制度改革档案工作进行了执法检查;开展了向刘义权同志学习和“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

2011年思路:一是依法管理档案事业。加强对三区一县、各基层单位档案工作的检查和指导, 做到执法与指导相结合, 实现档案行政执法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二是着力加强民生档案工作。完善民生档案管理制度体系, 逐步将所有与民生有关的档案纳入建档范围和进馆范围;加强对涉民部门档案工作的监督指导, 重点抓好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社会保险档案、就业人员档案、失业人员档案等工作。三是加强档案资源建设, 做好服务利用工作。加大档案接收和征集力度, 丰富馆藏内容, 改善馆藏结构;认真做好提供利用工作, 为社会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档案信息服务。四是加强档案队伍建设, 进一步提高档案干部的整体素质。

鹤岗

2010年亮点:修改完善了《鹤岗市档案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制度》、《鹤岗市档案行政执法程序》等7项档案规章制度;强化档案收集工作, 下发了《鹤岗市档案局 (馆) 收集档案资料实施细则》、《鹤岗市档案馆接收单位名册》;推进了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和经济科技领域档案工作;开展了向刘义权同志学习活动。

2011年思路:一是进一步加强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在继续抓好村级建档、村档乡管、新农合档案、林权制度改革档案等工作的基础上, 抓好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县建设, 并积极探索农村档案信息共享的模式和途径。二是进一步加强以服务为重点的民生档案工作。加大对民生档案的监管力度, 重点抓好社保、医保、社会救济、城市动迁、职工档案补办认定等方面的档案工作, 并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民生档案管理利用办法和制度, 充分发挥档案在服务民生上不可替代的作用。三是进一步加强经济科技领域档案工作。继续加大对民营企业档案工作、国有企业和科技事业单位档案工作、重大建设项目档案工作的监督指导力度。四是进一步加强档案馆功能建设。全市各级档案部门要以丰富馆藏、提高档案安全保障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为重点, 努力把各级国家档案馆建成“五位一体”的公共档案馆。五是进一步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重点推进各级档案馆数字化建设, 启动数字档案馆建设, 加强各级档案部门网站建设。六是进一步加强档案安全体系建设。完善档案安全基础设施, 提高档案安全防范能力, 加快重点档案抢救步伐。七是进一步加强档案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继续坚持依法行政, 进一步明确档案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和贯彻实施档案行政执法责任制, 推进档案行政执法走向制度化和规范化。八是进一步加强档案干部队伍建设。推动“学时代楷模刘义权在本职岗位做贡献”活动深入开展, 造就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纪律严的高素质档案干部队伍。

黑河

2010年亮点:市县两级政府把档案事业经费纳入了同级财政预算, 全市全年投入档案事业专项经费63.8万元;孙吴县档案馆馆库建设纳入了2010年度中央扶持县级档案馆建设规划, 争取补助资金101万元;组建了民营企业档案工作协作组, 并向民营企业发放了业务指导服务卡片;《黑河市重大事项档案管理暂行规定》列入了2010年黑河市政府规范性文件制发规划并下发执行;深入开展了向刘义权同志学习活动, 并在黑河档案信息网上开辟了活动专栏。

2011年思路:一是做好档案事业评估和档案馆测评工作。二是加快数字化档案馆建设步伐。各综合档案馆要全部完成档案目录数据库建设任务, 同时加快档案全文数据库和多媒体数据库建设步伐, 建立电子文件 (档案) 备份中心或异地备份库, 确保电子文件安全;完成五大连池市档案信息网站建设工作。三是加大档案法制建设力度。加大档案行政执法检查力度, 强化对县 (市) 区档案法制工作的层级监督, 把民生领域、新农村建设和重点建设项目档案工作作为执法检查重点。四是继续强化档案资源建设。切实做好档案接收进馆工作, 加大档案征集力度, 不断丰富馆藏内容, 改善馆藏结构。五是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加大对新农村建设档案的监督指导和服务培训力度, 每个乡 (镇) 都要建立一个村级档案工作示范点。六是不断拓展新经济领域档案工作。继续加大民营企业档案工作指导服务的力度, 通过培养树立典型、上门指导服务、利用协作组互相促进等方式, 加快民营企业建档步伐;认真贯彻《黑河市重大事项档案管理暂行办法》, 积极做好重点建设项目、园区建设、招商引资、旅游和自然保护区、林权改革等领域档案工作。七是积极完善民生领域档案建设。按照建立“两个体系”的要求, 对涉及社会保障、就业再就业、教育、医疗、诚信、物权、知情权和公共服务获得权等领域的民生档案强化监督指导和管理服务, 对涉及民生领域的档案要提前接收进馆, 优先进行数字化。八是继续做好档案宣传、培训、科研和学会工作。九是全力抓好档案馆舍建设。争取独立建设综合性的黑河市档案馆, 完成孙吴县档案馆建设工作。十是做好档案保护和抢救工作, 积极争取国家、省重点档案保护和抢救补助资金, 抓好资金的使用和地方财政资金匹配工作。

绥化

2010年亮点:开展了《乡村两级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的修订工作;与市林业局联合下发了《关于贯彻落实〈黑龙江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档案管理办法〉的通知》, 林权制度改革档案工作全面铺开;加大了全市597个第二批新农村建设单位档案工作的监管力度;建立了县 (市) 区档案部门民营企业服务热线, 在全市范围发放了民营企业档案服务联系卡片和《民营企业档案工作指南》;绥化市档案信息网站点击量突破12万次, 开展了《绥化市撤地建市十周年图片展》网上展览;开展了向刘义权同志学习活动。

2011年思路:一是坚持依法治档, 强化全市档案工作的监督管理。加强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工作;加强档案法制宣传工作, 加强档案行政执法工作, 规范档案行政执法行为, 加大对违反档案法律法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加强档案执法队伍建设, 提高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和依法行政能力。二是进一步加强对全市档案事业的科学管理, 促进基层档案工作的全面进步。抓好机关档案工作, 促进机关档案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继续抓好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 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档案工作示范县工作;积极抓好产业建设项目档案工作;全面抓好民生档案工作, 加强民生档案资源体系和利用体系建设;加强民营企业档案工作和重大建设项目档案工作;开展全市中小学档案规范化管理工作。三是进一步加强档案馆业务建设, 全面提升国家综合档案馆的公共服务功能。努力做好档案接收征集工作, 进一步促进馆藏资源总量增加、质量提高、结构优化;充分整合档案信息资源, 做好政府信息查阅场所建设、已公开现行文件利用工作, 发挥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 办好展览;启动数字档案馆建设工程, 带动县级档案馆的信息化建设。四是以档案馆舍建设为依托, 进一步加强档案安全体系建设。重点抓好望奎县档案馆新馆建设;加强档案安全基础设施建设, 确保档案实体和信息安全;继续抓好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工作。五是进一步加强档案干部队伍建设, 为档案事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大兴安岭

2010年亮点:开通了大兴安岭地区档案局门户网站及塔河县、漠河县、呼玛县档案局网页;以地委名义下发了《关于做好电子文件归档管理工作实施意见》、《关于在党政机构改革中加强档案管理工作的通知》;涉农地区建立了乡、镇、村档案工作指导名册, 乡村建档工作全部完成, 规范化达到了90%以上;制作了民营企业档案管理无偿服务联系卡并已发放到民营企业;开展了政府出资企业和改制企业登记工作;开展了向刘义权同志学习和争先创优党员服务活动。

平定县教育局电教馆2010年工作总结 2011工作计划 篇3

一、2010年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

(一)统筹城乡就业工作取得较好进展,就业形势保持稳定。2010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9483人,完成自治区下达全年任务的108.2%;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4284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22.4%;全市安排零就业家庭388人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3%,低于4%的年度控制目标;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增92686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17.3%;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60245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15.9%。

(二)社会保险制度建設日趋完善,各项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至2010年12月底,全市参加企业基本养老保险117715人,完成自治区下达全年任务的102.4%,征缴养老保险基金61414万元,完成自治区下达全年任务的127.95%;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21688人,当年征缴养老保险基金10995.92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80.32%。田阳县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已在全县10个乡(镇)全面铺开,农民参保积极性高涨,目前全县参保人数144095人,参保率81.74%。右江区、田东县第二批新农保试点工作已经启动。全市参加失业保险、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分别为116595人、440573人、93402人、92434人,分别完成自治区下达全年任务的100.51 %、107.5%、103.8%、102.7%;全市征缴失业保险基金、医疗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生育保险基金分别为4006.6万元、22965.6万元、1376万元、1126.2万元,分别完成自治区下达全年任务的190.79%、127.6%、154.6%、126.5%。

(三)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新成绩。制定了百色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铝工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申报进展顺利;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全市专业技能人员参加继续教育达3000人次;积极开展专业技术人员职称改革工作,全年通过初级职称1740人,中级职称1450人,高级职称234人。加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保证职业技能鉴定质量,共开展 156场职业技能鉴定,13826人取得职业资格等级证书,其中新增技师121人,成为全区首个提前完成新技师培养鉴定任务的地级市。全市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四)引进智力工作取得新成效。以铝工业基地建设为突破口,又一自治区级人才小高地——广西铝冶炼人才小高地在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分公司挂牌成立;完成“番茄加工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及“番茄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两个引进国外智力项目。“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及其团队创建的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东盟分中心在广西百色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正式挂牌成立;引进以“壮乡河谷”为代表的农产品产销企业110多家。

(五)人事管理工作扎实推进。净化考试环境,认真抓好广西考试录用公务员另行组织6581人参加公共科目笔试考录工作;完成全市机关调任、选调和置换、试用期满的新录用公务员及军转干部等置换人员184人的登记审核批复工作;组织3869人参加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办理217个单位945人参公审核手续;各种职称考试进展顺利;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扩大聘用制度推行范围,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工作稳步推进。

(六)认真做好军转干部安置和解困工作。完成军转干部安置25名,其中自治区调剂1名,计划分配安置12名,自主择业安置12名,随迁随调家属2人;发放企业军转干部生活困难补助金207.8万元;加强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管理服务工作,广大企业军转干部总体思想稳定。

(七)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在建筑、水电行业建立并推行工资保证金制度,基本解决企业拖欠工资问题。全市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帐户金额累计达723万元,切实保障农民工利益。全市各类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为97.8%。受理劳动争议案件233件,已结案232件,结案率99.5%;受理劳动举报案件413件,结案398件,结案率96.4%。通过劳动监察执法,督促用人单位补缴历年欠缴的养老保险费2348.3万元,补签劳动合同1.58万人,追发劳动者工资待遇2655.98万元,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八)为民办实事工程提前完成任务。市人民政府确定的“为民办十件实事”中,由市人社局承办的“解决关闭破产企业和困难企业退休人员医保问题,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0%以上”工作已于2010年6月底全部提前超额完成。至2010年6月底,全市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21428人,参保率90.7%,全市17家关闭破产国有企业的1452名退休人员和367家困难企业的11495名退休人员,共12947人登记参加医疗保险。至2010年12月底,全市参加医疗保险人数已达440573人。

(九)政务公开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自觉接受政府行政审批电子监管监控,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审批进入系统项目35项,受理33869件,办结33869件,评议率100%,满意率100%,无投诉件。

二、主要工作经验和体会

(一)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机构改革为契机,紧紧围绕“人才优先、民生为本”这一主线,认真履行部门职责,努力推进职能融合,全面提升服务效能,确保了新局组建平稳过渡,各项工作有效衔接顺利推进。

(二)坚持任务观念,狠抓落实。市人社局党组勇于创新,大胆提出“到2010年10月底,提前完成全年工作目标任务”的目标。签订目标责任状,明确各县(区)工作任务,实行目标责任管理。坚持市局领导联系县(区)制度,坚持“一线工作方法”,定期听取工作汇报和召开工作运行分析会,采取超常措施、超常办法、超常力度解决困难和问题。到2010年10月底,全市各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任务全部提前超额完成全年任务目标。

(三)坚持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各级人社部门紧扣工作重点,统筹兼顾,强化措施,分类施策,逐一攻破难点。在就业再就业方面,加大就业促进政策落实力度,大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有针对性地开展旱区劳动力、整村推进村屯劳动力、大石山区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在社会保险方面,全力做好扩面征缴工作,加快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的养老保险制度。认真抓好田阳县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2010年12月又启动右江区、田东县的新农保工作。狠抓社保基金和就业资金管理,确保基金和资金安全运行。在劳动关系方面,积极开展创建“全市和谐劳动关系工业园区”、“劳动关系和谐单位”活动,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出台了农民工工资保障金收支办法,在建筑领域试行不欠工资和工程款承诺制度等。

(四)坚持带好队伍,优化服务。各级人社部门扎实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机关建设和开展创先争优转变作风、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强化干部职工队伍纪律教育和组织管理,努力提高干部职工队伍素质。深入开展“工作落实年”、“优质服务窗口”创建活动,不断改进机关作风,优化服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

(五)坚持舆论引导,接受监督。多形式、多渠道大力宣传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政策法规和上级工作动态,大力宣传本部门工作成效和先进典型,做到各媒体有字有声有影,积极营造推动工作的良好氛围。依法行政,政务公开,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的监督,促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六)坚持培育典型,创出特色。2010年“人才小高地”、“创建和谐工业园区”、“创业之星”等工作取得新突破,创出百色特色,工作成绩得到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的充分肯定。

三、全力做好2011年工作,努力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

做好2011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对于“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11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把充分就業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全力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继续贯彻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稳定和扩大就业。统筹做好“4050”下岗失业人员、零就业家庭人员、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城镇失业人员、水库移民、被征地农民和边境村屯富余农村劳动力、残疾人员、享受低保人员等重点群体的就业援助工作。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重点抓好城镇劳动力的就业前培训、再就业培训、创业培训以及农村新生劳动力、外出务工人员、被征地农民、水库移民的技能培训和就业工作。用好用足就业资金,充分发挥资金对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创业就业工作的促进作用。加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和培训机构建设。推进边境村屯农村富余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和转移就业工程,加强边境乡镇劳动保障服务机构建设。

(二)贯彻实施《社会保险法》,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养老保险扩面工作。依法加强社会保险基金征缴和基金稽核,确保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按时足额支付,实行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自治区级统筹。努力研究解决弱势群体、灵活就业人员和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问题,着力解决 “老工伤”人员问题。开展失业动态监测和失业预警工作;做好社会保险经办管理工作,加快信息管理网络系统建设。2011年扩面的重点在未参保的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以及企事业单位聘用的人员;完善失业保险市级统筹制度,实施医疗、生育、工伤保险基金市级统筹;完善医疗费用即时结算工作,继续推进异地医疗费用即时结算试点。全力推进田阳县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统筹抓好第二批新农保试点右江区、田东县的工作。

(三)深化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形成合理有序的工资收入分配格局。继续完善公务员工资制度,完善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稳妥实施绩效工资工作。切实加强对企业工资分配的指导和监管,促进职工工资合理增长。建立健全企业负责人收入分配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研究建立有效预防和解决企业拖欠工资问题的长效机制,加强工资支付保障制度建设。抓紧推进公共医疗卫生和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绩效工资改革进程。

(四)进一步完善公务员制度,推进公务员队伍建设。健全公务员选用机制,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做好公务员管理机构组建工作。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全面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

(五)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军转安置工作。大力推进县(区)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继续推进第二批医疗卫生综合改革工作,做好岗位设置方案核准,指导乡镇卫生院做好竞聘上岗和签订聘用合同。扎实做好2011年军转干部安置工作,完成年度军转干部安置任务。

(六)履行政府人才综合管理部门职能,统筹推进人才队伍建设。以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劳动力资源职业技能培训,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加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大力推进人才开发与交流合作。

(七)加大引进国(境)外智力工作力度,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大力引进海外高层次专家和人才,提高出国(境)培训质量和效益,创新引智工作体制机制。加大引进海外高层次专家和人才工作力度,申报2011年农业、医疗等三个引进外国专家到百色解决技术难点项目。

(八)健全制度,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和推进人才小高地建设。举办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就业专场招聘会,搭建毕业生就业平台。进一步完善网上人才市场,建立健全各类人才和毕业生信息数据库,推动毕业生充分就业。继续抓好人才小高地的建设和管理,充分利用“三支一扶”和大学生实践基地计划工程,积极引进铝产业发展人才。

2011年电教馆工作总结 篇4

(电化教育馆)

一年来,在地区教育局(体育局)的坚强领导下,在自治区电化教育馆的精心指导下,我馆围绕局党委总体工作思路,结合全区电化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改进工作方法,认真落实“两基”国检宣传工作,突出资源有效应用,加强两支队伍建设(电教员队伍建设、应用骨干教师建设)、抓好三项工作(硬件建设、电教蹲点、比赛活动),扎实开展考试、指导、培训、竞赛、服务等各项工作。

一、主要工作

(一)完成了地区“两基”国检宣传工作

“两基”国检是全地本的重点工作之一,也是地区教育局(体育局)重点工作之一。根据统一安排,我馆主要负责“两基”国检的宣传工作。在地区“两基”迎国检宣传工作小组的领导下,我馆充分发挥教育系统的宣传主体作用,按照“电视上有画面、广播里有声音、报纸上有文字、网络上有信息、画册上有图片、手机上有短信、公共场所有标语、公路沿线有牌墙”的工作要求,制定了《昌都地区“两基”迎国检宣传工作方案》和《昌都地区“两基”迎国检宣传工作安排表》,印刷了《“两基”迎国检基本知识问答》(藏汉双语混排)10000份,筛选了有地方特色的宣传标语(藏汉双语)50条,将《“两基”迎国检基本知识问答》录制成音频光盘(藏汉双语),制作了宣传展板16个,制作了一期昌都地区“两基”国检宣传电视短片,在昌都报上制作了一期“两基”国检专刊,在西藏日报上制作了一期“两基”国检专刊,组织了两次宣传协调会,组织了一次大型集中宣传活动,在全地区积极开展的“两基”国检宣传,完成了“两基”国检宣传任务。

(二)扎实有序开展各项工作

1、加强政治学习,高度重视维稳工作。我馆坚持集中学习与个人学习相结合,利用每周五的学习时间学习有关法律法规、会议和文件精神,努力提高全馆人员政治素质。坚持把维护稳定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认真贯彻落实地区教育局(体育局)维护稳定的有关指示,统一思想,坚定立场,认真进行值班和联防,积极主动完成局机关的维稳工作。

2、召开电教会议,传达各级会议精神。5月我馆组织召开了全地区2010年电化教育工作会议,传达了中央和自治区电化教育馆馆长会议精神,全面总结了2010年电化教育工作,安排部署了2011年工作,与地区职校、各县教育局、局直属各学校分别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并对2010获奖的集体和个人进行了表彰。

3、完善规章制度,加强馆内组织管理。一是在1月~2月对馆内所有档案重新进行整理分类,建立了纸质目录及电子目录表,进一步规范了馆内档案管理;二是修改细化了2011年年终电化教育考评细则,根据各县电教发展水平不同、各局直学校电教层次不同的情况分别制定了不同的考评细则,分开进行考评,使得电教考评更加公平、公正;三是制定了《昌都教育网网民留言办理工作实施方案》和《昌都教育网内容更新奖励办法》,并督促各职能科室及时回复“问吧”栏目下的网民提问,进一步推动昌都教育网站建设;四是进一步完善了全地电教员档案资料的统计、归档工作,并建立了全地区电教员的电子档案;五是下发《关于加强昌都地区教育系统网络舆情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加强了对全地教育系统网络舆情的监管。

3、狠抓措施落实,促进资源有效应用。本我馆继续坚持“走进课堂,面向学生,用于教学,重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原则,促进远程教育资源有效应用。一是完整接收整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并向各级各类学校推广;二是从六月份开始,每周对局直学校电教资源使用

情况进行一次不定时突击检查,促进各学校加强利用;三是完成了2011年地区级电化教育课题申报工作,目前已全部结题。

4、重视舆论作用,广泛宣传教育工作。今年,我馆抓住全地“两基”国检重大机遇,通过电视、短信、网络、报纸等媒介广泛宣传教育工作。一是对昌都教育网版面进行了调整,增添“两基”国检内容,增加藏文标题,及时更新教育新闻;二是组织各县教育局、局直各学校制作“两基”国检宣传片,并协调地区电视台对宣传片进行播放;三是创办了《藏东信息化教育》,及时上报下传各县、局直各校电化教育工作动态,目前已报送31期;四是本累计向地区电视台报送新闻80条(次);五是配合德艺卫科,拍摄制作《昌都地区中小学生安全教育专题片》,该片初稿已于11月底完成,拟上报行署审定;六是制定了《昌都地区教育宣传报道奖励办法》,对宣传昌都教育的人员给予一定奖励。

5、重视队伍建设,促进整体水平提高。一是在五月份开展了昌都地区县(校)级电教人员培训,并将培训内容制作成视频挂到昌都教育网上,供大家下载观看;二是邀请鸿合及亿林新科等公司的讲师进行了三次电子白板应用培训,分别对类乌齐县中小学教师、局直各学校教师和昌都县部分电教员进行了培训;三是组织了150名校长参加中国移动中小学校长远程培训;四是组织了50名骨干人员参加“国培计划(2011)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管理人员”远程培训;五是组织了359余名中小学教师参加2011年国培远程培训;六是完成统计并上报了全区“十二五”期间《中小学校长远程培训需求》及《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需求》调查问卷;七是通过走出去,参加了在林芝、拉萨、西安、南京等地举办的电化教育培训会,进一步提高我馆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

6、举办各类活动,扩大电化教育影响。一是组织完成了第十二届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的作品收集上报工作;二是组织参加《全国第十五

届多媒体软件大赛》、《第二届“中国移动校讯通杯”全国中小学教师论文大赛》、《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应用成果评比与展示活动》、《全区中小学公开课电视展示活动及全区中小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创新论文评比活动》、《2011年全国中小学生作文大赛》、《2011年第二届全国中小学生电脑制作大赛》等活动,有部分参赛作品还获了奖;三是成功举办了我地第二届中小学生电脑运动会;

7、推进项目建设,提高电教整体水平。一是协助完成类乌齐县中学五套电子白板的安装、验收工作;二是完成了地区教育局(体育局)配发给昌都县一中一套电子白板的安装、验收工作;三是协助启动了全区配发给我地75间多媒体计算机教室的安装工作;四是安排人员到北京参加“中国教育之星”卫星宽带项目试点应用启动会,并完成试点学校(10所学校)申报的上报工作;五是完成了地区职校及局直各校16套电子白板的安装、验收工作;六是完成了对部分县10套电子白板的安装工作;七是对各县发放了班班设备XX套。

8、完成了对各县、局直各学校的电化教育考评工作。

9、积极配合,协调做好其它工作。一是对局机关网络、各科室办公电脑进行维护,确保局机关办公设备、网络的正常运行;二是完成了全地区教育系统《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专项检查报告》的撰写和上报工作;三是协助招生办、基教科完成了本各项考试任务;四是完成局机关软件正版化的检查、统计、上报工作;五是安排人员到各县进行国检蹲点工作;六是发放了天津市第六批援藏干部捐赠昌都无电学校的手电筒共22150只;七是负责局机关电子监控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工作;八是完成了对驻村工作组办公设备的配发工作。

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在2011年工作中,我馆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同时也存在各种问题,工作还需进一步努力。

1、部分县、校领导对远程教育工程认识不够,对远程教育在巩固“两基”成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中起到的良好作用持怀疑态度,工作消极怠慢。

2、全地的电化教育管理即设备、电教员队伍、资源应用的管理不规范,存在着设备没有人管、电教队伍涣散、资源应用零乱的问题,需进一步加强。

3、个别县和学校对电化教育的经费投入仍然不足,严重影响电化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一些县经费很支持,但还是“重硬件、轻应用”,在远程接收应用设备维护、更新上花得少,在举行培训、比赛、奖励等应用上花得少。

4、全地电教员队伍中普遍存在“人员少、任务重、待遇低”的问题,电教员队伍建设亟需加强。全地电教队伍薄弱,特别是乡镇学校的电教力量普遍不强,电教培训力度仍需加大。

5、资源的应用、本地化还处在初级阶段,本地资源库的建设迫在眉睫。

6、各县、校几年前配备的电化教育设备绝大部分已经老化,损坏的已经无法进行维修,硬件设备需要更新,各县、校也没有将经费投入到设备的维修、更新上来。

7、由于国检的影响,导致今年我馆一些工作没有能正常开展,如电教人员蹲点指导工作和电教现场会。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下一步我馆将继续以《昌都地区教育局关于加快现代远程教育的意见》为指导,紧紧围绕“实事求是办教育,真真切切惠民生”的办教理念,突出资源有效应用,在两支队伍建设上有新成就,在三项重点工作上有新突破。

在2012年,我馆将抓以下几个重点工作:

1、抓亮点、树典型,强化电教典型引路,对全地区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示范校加强管理和指导。

2、开展“送培下县”活动,加大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力度,加强电教技术队伍建设。

3、协同教科所加快本地资源建设进程,做好本地资源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

4、协同教科所举办电子白板教学应用案例研讨会暨比赛活动,加强电子白板应用教学的研究,探索电子白板教学新模式。

5、着手建设城域网,将城域网建设工程分期完成,即首先将地区职校、局直属各学校、各县教育局、各县中小学等通光纤的单位和学校纳入到教育城域网,再逐步实施教育城域网全覆盖。

2010年电教股工作总结 篇5

在贡山县教育局主管领导下,在全体同仁的共同帮助下,我县积极开展各项电教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为今年“两基”迎国检做好了全面工作,现将这一年来所做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全面做好小学自然科学实验室安装

历年来贡山县小学自然科学实验室一直是一片空白,今年在县民人政府的领导下加大了投入,9月份首先对沿江一线的茨开完小、普拉底九年一贯制学校、丙中洛红塔小学、捧当红塔小学进行了配备,总投入73314.8*4=293259.2元,完成了小学科学实验的二类配备;9月底在大唐公司的扶持下独龙江九年一贯制学校也开始配备小学科学实验室总投入50多万,至此完成了全县四乡一镇的小学科学实验的全面配备,为小学自然科学的教育教学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小学计算机室得到了全面普极

一直以来茨开完小、捧当完小、丙中洛红塔小学都没有计算机室,小学的信息技术课无法开展,今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投入二十九万多,顺利完成了购买及安装工作,由于是自行购买电脑,电脑的配置都非常高,为今后对全县教师电脑的培训已做好了全面铺垫。也就是说先做好了电脑培训的硬件建设。

三、全县8所中心学校监控设备的安装

学校安全一直是牵动千家万户的一项核心工程,为了孩子们的安全,2010年10月贡山县教育局,总投入5.64万元,在全县8所中心学校校门口都安装了监控设备,这些设备由校门口保安监控,从而极大限

度地监控了校园安全,保护了师生的生命安全。为了安装独龙江监控设备,我们不得不先不安装幼儿园,原因不是幼儿园不重要而是独龙江公路太难走了,我们担心设备出故障,先拉两套设备进独龙江等独龙江安装好了再安装幼儿园,现安装工作已全面完成。

四、远程教育设备全面调试

9月初开始我电教室就开始对全县8个中心校的远程设备进行了全面的调试工作,其中丙中洛中学由于遭雷击远程教育设备接收系统无一幸免,我从捧当红塔小学调了一台接收设备才把它调好。至此于10月份全县远程教育设备全部调试完成,全县8个中心校远教设备全部正常接收。

五、生源地助学贷款全面展开

生源地助学贷款已实行到第二年,今年由于学校扩招,贡山县考上大学的学生人数增加,申请助学贷款的学生数也相对增加,到目前为止贷款学生数已达35人是去年的两倍多。

六、实验设备登记

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离不开实验,而实验设备的登记则又是一项繁锁的任务,不仅要求学校的教师登记好每次所做的实验,而且要求学校做好实验器材的登记工作,现贡山县所有的学校都缺少教师,更是没有专职的实验教师,所以实验器材的登记就更难了,在这样的环境下,我电教室在主管副局长的带领下还是督促学校教务处,顺利完成了全县的实验登记及实验器材登记。

总之,在过去的这一年里,我工作认真负责,团结同事,主动积极下乡,尽 2

自己的能力想多为学校做点事,做点实事,多为贡山边远地区的老百姓办点实事,办点好事。并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更好的为人民服务。做科学发展观忠实的实践者。我县的电教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今后不断地学习,不断地钻研,使我县的电教工作更上一层楼。

贡山县教育局

张三豹

2011年电教组工作计划 篇6

一月份工作计划:

1.完成期末各班多媒体设备的检查工作,与上届组长进行部分财产的清理和交接。

2.放假前安全检查。

3.其他常规工作及配合好各处室、各年级的临时性工作。

二月份工作:

1. 开学的准备工作,开学前检查网络,做开会的各项电教准备;检查各班的多媒体设备;为开学典礼准备好音响、摄像等工作。

2. 组内新学期分工,听取个人意见,对这个学期工作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

3. 统计所有学校电脑,登记品牌型号以备管理。

4. 处理网络班机器及软控问题。

5.找信息中心解决网络IP地址不足的问题。

6.财产清理对账。

7.网站建设(栏目设计、信息收集)。

8.其他常规工作及配合好各处室、各年级的临时性工作。

三月份工作:

1.做好迎接审计局查账查设备的准备。

2.清理仓库和对账,出报废账单。

3.调查教师机,进行部分机器的更换工作。

4.为三八妇女节的活动提前做好准备。

5.解决网络班软控和显示器故障问题。

6.网站建设(图片处理,信息处理)。

7.构建FTP服务器,为每个老师分配帐号。

8.其他常规工作及配合好各处室、各年级的临时性工作。

四月份工作:

1.全校机器进行杀毒软件检查与安装。

2.构建服务器(图书馆、邮件、CMIS)。

3.其他常规工作及配合好各处室、各年级的临时性工作。

4.主控室交换机重新换线。

五月份工作:

1.协助德育处做好“红五月”的一系列活动的准备工作。

2.网站建设(为招生做好宣传)。

3.Ups电源的更换。

4.构建及调试新的邮件服务软件并普及全校教师机。

5.其他常规工作及配合好各处室、各年级的临时性工作。

六月份工作:

1.做好中考的相关准备工作。

2.中考前,检查初三各班电教设备。

3.其他常规工作及配合好各处室、各年级的临时性工作。

七月份工作:

1.完成期末初

一、初二多媒体设备的检查工作。

2.协助学校做好招生工作。

3.其他常规工作及配合好各处室、各年级的临时性工作。

备注:

平定县教育局电教馆2010年工作总结 2011工作计划 篇7

1 对象与方法

1.1 依据

《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要求,当放射工作人员的年受照剂量达到并超过5 mSv时,除应记录个人监测结果外,还应进一步进行调查[1]。

1.2 对象

我们把2010—2011年间单个监测周期(3个月)剂量超过1.25 mSv,推算年剂量超过5 mSv的放射工作人员作为调查对象。

1.3 方法

对于推算年剂量大于5 mSv而小于20 mSv的放射工作人员,采取电话询问的方式进行调查;对于推算年剂量大于20 mSv的放射工作人员,通告其单位相关负责人,对剂量异常情况进行调查核实。调查内容包括从事放射工作性质(种类)、计量计佩戴位置、有无使用防护用品、下班后计量计存放情况、是否受过故意照射、防护设施设备及使用情况等。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2010—2011年期间,全区共计125人次个人剂量异常。其中2010年参加个人剂量监测共2 170人次,测得51人次剂量异常,占总监测人次的2.35%;2011年参加个人剂量监测共2 997人次,测得74人次剂量异常,占总监测人次的2.47%。2年的异常发生率基本持平。

2.2 工种分布

从剂量异常的放射工作人员的工种分布来看,从事介入治疗的最多,占57.6%;其次是从事核医学和放射治疗工作的;从事放射诊断的最少,仅占2.4%。见表1。

2.3 剂量分布

从剂量分布范围来看,大部分异常剂量都在5 mSv以下,共92人,占73.6%。2010年剂量在10~20 mSv的2例均发生在放疗科(1例为放疗维修技师,另1例将剂量计遗留在加速器机房);2011年剂量在10~20 mSv的5例中3例为介入治疗医师,另2例为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计算机体层摄影术(PET/CT)工作人员。在剂量超过20 mSv的人员中,2010年有1例,在放疗科(剂量异常原因不明);2011年则有6例,4例为介入治疗医师,1例为PET/CT工作人员,还有1例放疗科技师受照剂量达到了534.205 mSv,经现场调查和临床观察最终确定为放射性责任事故。见表2。

2.4 剂量异常原因

经过调查发现,造成剂量异常主要有如下几个原因:①剂量计佩戴不规范。部分放射工作人员在做介入治疗时经常把剂量计佩戴在铅防护衣外,还有个别工作人员把剂量计长期放在工作服中,有时遗忘在机房。②确实因工作原因,受到高剂量照射。有的医院介入医师少,工作量大;还有的医院个人防护设备老化。③操作不规范导致高剂量照射。④故意照射。见表3。

由表3可以看出,在监测到剂量异常的125人次中,认为可靠受照的只有54人次,占43.2%。其中非实际受照剂量异常的原因主要为剂量计佩戴在防护衣外,特别表现在介入治疗和核医学科。在实际受照的54人次中,介入治疗和核医学科的比例最高,分别占到40.7%和38.9%。放疗科剂量异常者主要来自伽玛刀的摆位人员以及加速器的维修人员。见表4。

3 讨论

我区开展个人剂量监测已有20多年,目前纳入监测的人员和工种逐年增加,监督管理制度日趋完善,但通过对2010—2011年个人剂量监测异常结果的调查分析,暴露出区内放射防护工作仍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是,工作强度大,接触射线时间长。近年来我区医疗单位放射介入治疗和核医学发展迅速。有的医院具有介入手术资质的人才紧张,一个医师每个监测周期(3个月)要完成近百台介入手术;有的医院设备老化,需要较大的曝光量才能得到较满意的图像;有的医院每天进行PET/CT检查的受检者多达20余人,这些均导致医护人员接受的辐射量增加。此外,有些医院放射治疗设备超负荷运转,增加了机器的故障率,使维修人员受照剂量增加。还有,PET/CT应用的核素18 F穿透力强,一般的铅衣难以达到防护目的[2],特别是18 F-FDG的合成过程中剂量很大。在2010—2011年实际受照剂量异常的54人中,有2人次为放疗科的维修工程师,14人次为18 F-FDG合成人员。

二是,部分放射工作人员佩戴个人剂量计不规范。在2010—2011年剂量异常的125人中,有63人次把剂量计佩戴在铅防护衣外,特别是介入治疗的工作人员,近距离接触射线时间较长,他们都想知道自己究竟受照剂量有多大,因此自觉或不自觉得将剂量计挂在铅防护衣外面或边缘,认为这样做可以知道身体没有屏蔽部位的受照剂量。《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明确规定,对于工作中穿戴铅围裙的场合(如医院放射科),通常应藉佩戴在围裙里面躯干上的剂量计估算工作人员的实际有效剂量[1]。而铅防护衣对医用X射线的屏蔽效率一般在90%以上[3],因此对于上述放射介入治疗的操作人员,如果按要求正确佩戴剂量计,检测到的剂量会大大降低。

三是,个别工作人员在思想上不重视个人计量监测。部分工作人员存在认识误区,经过多年监测,个人剂量一直较低,就对检测结果产生怀疑,故意制造“虚假照射”;还有的工作人员将剂量计常放在工作服里,有时会遗忘在机房,导致剂量偏高;少数工作人员没有意识到个人剂量监测的重要性,时戴时不戴,还擅自佩戴其他人的剂量计,导致剂量异常,但查不到具体原因。

为了保证个人剂量监测结果的准确可靠,保护放射工作人员的安全,防止放射医疗事故的发生,在下阶段的工作中建议采取以下措施:①加强法规宣传,定期进行防护知识培训,提高放射工作人员对个人剂量监测重要性的认识,并正确使用和佩戴个人剂量计。②加强监督执法的力度,出现剂量异常及时通知个人及其单位,责其改善工作条件,改进防护措施;对故意照射者,除进行批评、教育外,严重者要进行处罚;对到期未交的剂量计要追溯原因,避免漏检。③逐步要求放射介入操作的工作人员在铅防护衣外另佩戴一个剂量计,以估算人体未被屏蔽部分的剂量。

在造成剂量异常的各种原因中,导致放射工作人员剂量异常的多数还是人为原因,所以只有在思想上真正重视个人剂量监测的重要性,放射工作人员才能加强自身的安全防护意识,一切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这样才能真实反映出每个放射工作人员所受照射的剂量水平,达到我们的监测目的。

摘要:目的 对2010—2011年南京军区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中数据异常的原因进行总结分析。方法 采用个人剂量计,对个人剂量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2011年期间,全区共计125人次个人剂量异常,其中从事介入治疗工作的占57.6%,从事放射诊断工作的仅占2.4%。大部分异常剂量在5 mSv以下,且56.8%的剂量异常并非实际受照。导致剂量异常的原因主要有剂量计佩戴不规范(50.4%)、工作量大、接触射线时间长(37.6%),以及操作不规范(4.8%)等。结论 加强防护知识培训,加大监督执法力度,提高个人防护意识,保证数据真实可靠,是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关键词:个人剂量,剂量异常,分析

参考文献

[1]GBZ128-2002.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S].

[2]刘建秦,杨龙,毛应华,等.南京军区PET/CT放射防护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辐射卫生,2009,18(1):45-46.

上一篇:德育之后进生的转变下一篇:盈余管理案例分析夏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