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梳理复习课

2024-10-24

知识点梳理复习课(共11篇)

知识点梳理复习课 篇1

语文知识点梳理复习

一、基础知识积累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骨骼(gé) 奕(yì) 笨拙(zhuō) 惬意(qiè) 滑稽(jī) 苑(yuàn) 嫣然(yān) 掬(jū)

2.形近字

┏辩(biàn)辩解 ┏娇(jiāo)娇气 ┏捧(pěng)捧场

┣辨(biàn)辨别 ┗骄(jiāo)骄傲 ┗棒(bàng)木棒

┣辫(biàn)辫子

┗瓣(bàn)花瓣

3.多音字

┏(jǐng)颈项 ┏(xíng)行走

颈┫ 行┫

┗(gěng)脖颈儿 ┗(háng)银行

4.词语解释

【嫣 然】美好的样子。

【笑容可掬】笑容露出来,好像可以用手捧住,形容笑得明显。

【手舞足蹈】双手舞动,两只脚也跳了起来,形容高兴到了极点。

【骨 骼】人或动物体内或体表坚硬的组织。

【新陈代谢】生物体经常不断地从外界取得生活必需的物质,并使这些物体变成生物体本身的物质,同时将体内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这个过程就叫作新陈代谢。

【神采奕奕】精神饱满的样子。

【笨 拙】不聪明;不灵巧。

【不一而足】不是一种,而是很多。

【笑的辩证法】指对“笑”要作全面、具体、多角度的分析。

【比比皆是】到处都是 。

【适可而止】到了适当的程度就停止(指做事不过分)。

【惬 意】称心如意。

【滑 稽】言语、动作引人发笑。

【 苑 】(书)荟萃之处。

【融 洽】彼此感情很好,没有抵触。

5.文学常识真空

(1)《笑》是一篇__________文,作者__________,原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方)人,现代著名的______________作家。

(2)笑的本质,是______________愉快。

(3)笑,你是嘴边一朵______________,在领上______________里开放。

(4)本文从_________入手,首先阐述了“笑”对_________所起的作用,接着,作者将“笑”的“功能”扩大到__________,最后,作者以__________般的语言对___________,并表达了“__________”的美好愿望。

【参考答案】

(1)说明 高士其 高仕(金其), 福州 科普

(2)精神

(3)花 花苑

(4)生理功能 促进人的身体健康 社会生活的多方面 散文诗 “笑”给予热烈讴歌

让全人类都有笑意、笑容和笑声

二、课文学习

1.作者简介

【明确】高士其(1905~1988)

中国作家。原名高仕(金其)。福建福州人。生于1911月1日,卒于1988年12月9日。19考入北京清华留美预备学校,1925年毕业后赴美留学。1928年于芝加哥大学医学研究院攻读医学博士学位期间,因实验时受甲型脑炎病毒感染,留下后遗症,1939年导致全身瘫痪。他于1931年开始发表科学文艺作品。1935年出版与人合著的科学小品集《我们的抗敌英雄》。1949年从香港到北京后,主要从事科学文艺创作。1949~1965年间,创作了大量的科学小品、科学论文和诗歌。他的科学小品,善于把深奥的科学道理通俗易懂地表达出来,题材广泛,趣味浓郁,知识丰富。他的科学诗歌擅长用形象的比喻说明抽象的科学道理。作品有《揭穿小人国的秘密》、《我们的土壤妈妈》、《细菌世界探险记》、《生命的起源》、《太阳的工作》、《时间伯伯》、《高士其科学小品甲集》、《土壤世界》、《科学诗》、《你们知道我是谁》、《高士其科普创作选集》、《高士其谈科普创作》等。高士其作品的一个鲜明的特色,就是富有战斗性。他是为了战斗而写作。他的作品,像一把锋利的匕首,刺向反动派。

2.题目解说

【明确】本文最初发表在于1981年4月15日的《光明日报》。此时,“文化大geming”已结束4年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人们生活正在得到改善,笼罩在人们心头的阴影正逐渐散去,笑容又回到人们脸上。重新焕发了写作热情的作者,尽管年已76岁,残疾的身体多病虚弱,却以欢快激昂的笔调写下了这篇充满笑意的科普短文。

3.谈谈对课文第9段的理解?

【明确】 本段从笑的声音和笑的本质上加以分类。“笑的声音有大有小;有远有近;有高有低;有粗有细;有快有慢”,这是笑的现象;接着又说明了笑的本质:“有真有假,有聪明的,有笨拙的;有柔和的……”通过笑声来看人,这是笑的辩正法。

4.作者在文章结尾发出“让全人类都有笑意、笑容和笑声”的美好祝愿。阅读课文,简要说说“笑”能给人们的身心和社会生活代理哪些益处?

【明确】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笑”能促进人体健康,因为人在笑时,能使身体有如下反映:扩张胸肌,产生胃液,促进血液循环,时人的精神饱满。在社会生活中也是必不可少的,文中从笑的哲学、笑的本质、笑的现象、笑的内容和笑的形式作了深入分析,证明在医学、心理学、教育学及艺术和文学上,都离不开“笑”,“笑”的作用是十分广泛的,它是人们正常生活中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人们心情愉快的一个表现,也是社会生活和谐化的一个标志。

5.结构分析

(1)划分本文层次,并概括大意。

本文共个29自然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8): 首先从生理功能入手,阐述了“笑”对促进人的身体健康所起的作用。

第二部分(9-22):作者将“笑”的“功能”扩大到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

第三部分(23-29):作者用散文诗般的语言给予“笑”以热烈的讴歌 ,并表达“让全人类都有笑意、笑容和笑声”的美好愿望,这正是作者奋斗一生的最高目标。

(2)结构图

┏生理功能 → 笑促进人体健康 ┓ 心

┃ ┃ 情

笑 ┫社会功能 → 从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等方面说“笑”的功能 ┣ 愉

┃ ┃ 快

┗热烈讴歌:→ 让全人类都有笑意、笑容和笑声 (美好愿望)┛

三、深入探究

1. 写作特点分析

【明确】

(1)全文多用短句,构成排比,文字浅显易懂。

如:第5.6.7.8段,这四段,都是由短句组成,用“笑在胸腔……”、“笑在肚子……”、“笑在心脏……”、“笑在全身……”,构成一组排比段,这些排比段,增强了文章的气势,时笑的功能更为突出显著。文章虽为科普短文,但极少使用专业术语,文字浅显易懂,这也是本文深受广大人民喜爱的原因之一。

(2)拟人和比喻的使用,使文章更富有感染力。

尤其在文章最后一段。在前面对笑的功能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在这里作者要对笑进行讴歌,而比喻和拟人修辞方法的使用,使文字显得更亲切生动,富有感染力。

(3)结构严谨,条理清晰,中心突出。

本文从生理功能入手,从生理学、心理学等方面分析阐述了笑的功能与作用,并对“笑”进行了热烈的讴歌,表达了“让全人类都有笑意、笑容和笑声”的美好愿望。

2.请体会文章最后一部分中的比喻和拟人修辞的作用?

【明确】在文章最后一部分中作者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使文字显得更亲切生动,富有感染力。一般地说,比喻的作用有二:一是对事物的特征进行描绘或渲染,使事物生动、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一但是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的道理加以说明,帮助人深入理解。有些说明道理的比喻也有使语言形象化的作用。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是可以使所写内容更形象生动,正确地运用拟人,可以使读者不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该事物的强烈的感情,从而引起共鸣。这一点也正好体现了高士其作品的特色。

3.什么是科学小品?

【明确】科学小品,即文艺性说明文,但它与文艺作品不同,它运用文艺手法的目的是为了传播切实可靠的知识,而不是塑造形象,因此也称之为生动说明文。

科学小品是科普创作中的轻骑兵。它方便 、灵活,适应面广,既可 “小题大做”,也可 “大题小做”;它可在各学科之间纵横驰骋,甚至将自然科学、现实生活、社会科学联为一体。它融说理、抒情于一体、一身而兼有杂文的犀利、论文的深刻、散文的情致、随笔的轻松、诗的醇郁。所以一篇好的科学小品,在较小的篇幅里有很大的容量,有立体感和纵深感,令人 “俯而读,仰而思”“执卷流连,若难遽别”。

4.学习本课后,你有什么收获,请谈一谈。

【明确】本文是高士其先生写的一篇关于“笑”的科学小品文,写了“笑”的各方面的功能。当时,作者的遭遇是坎坷的,而且年事已高,身体残疾多病,但他给我们带来的是欢笑和对生活的热爱,让我们不仅知道了“笑”的有关科学知识,以及“笑”给人们身心和社会生活带来的种种好处,还了感受到了作者的闪光的精神:面对挫折不自卑,永远做一个乐观的人,微笑面对生活的挑战、人生的挫折。

四、课内阅读

笑,也是一种运动,不断地变化发展。笑的声音有大有小;有远有近;有高有低;有粗有细;有速有慢;有真有假;有聪明的,有笨拙的;有柔和的,有粗暴的;有爽朗的,有娇嫩的;有现实的,有浪漫的;有冷笑,有热情的。笑,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这是笑的辩证法。

笑有笑的.哲学。

笑的本质,是精神愉快。

笑的现象,是让笑容、笑声伴随着你的生活。

笑的形式,多种多样,千姿百态,无时不有,无处不有。

笑的内容,丰富多采,包括人的一生。

笑话、笑料的题材,比比皆是,可以汇编成专集。

笑有笑的医学。笑能治病。神经衰弱的人,要多笑。

笑可以消除肌肉过分紧张的状况,防止疼痛。

笑也有一个限度,适可而止,有高血压和患有心肌梗塞毛病的病人,不宜大笑。

笑有笑的心理学。各行各业的人,对于笑都有他们自己的看法,都有他们的心理特点。售货员对顾客一笑,这笑是有礼貌的笑,使顾客感到温暖。笑有笑的政治学。做政治思想工作的人,非有笑容不可,不能板着面孔。

笑有笑的教育学。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是孔子勉励他的门生要勤奋学习。读书是一件快乐的事。我们在学校里,常常听到读书声,夹着笑声。

笑有笑的艺术。演员的笑,笑得那样惬意,那样开心,所以,人们在看喜剧、滑稽戏和马戏等表演时,剧场里总笑声满座。笑有笑的文学,相声就是笑的文学。

笑有笑的诗歌。在春节期间,<人民日报》发表了有笑的诗。其内容是: “当你撕下、1981年的第一张日历,你笑了,笑了,笑得这样甜蜜,是坚信:青春的树越长越葱茏?是祝愿,生命的花愈开愈艳丽?呵!在祖国新年建设的宏图中,你的笑一定是浓浓的春色一笔……”

1. 请从第一段中找出两组反义词,写在下面。

(1)____ (2)____

2.“笑的,多种多样,千姿百态”,请你举例说明“笑的形式”。

3.选文是如何说明“笑能治病”的?

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出自《论语》,说明读书是一件快乐的事。《论语》中还有一句话,说到与远方朋友相见,也是一件快乐的事,你能把原文写出来吗?

5.选文语言有什么特点?请举例说明?

【参考答案】

1.(1)大、小 (2)远、近(3)高、低 (4)粗、细 (5)快、慢 等等。

2. 如微笑、狂笑、莞尔一笑、媚笑、皮笑肉不笑等。

3.“神经衰弱的人,要多笑”,“笑可以消除肌肉过分紧张的状况,防止疼痛”。

4.“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5.文浅显、生动。例如在说明笑能治病时,并没有扳着在孔,使用专业术语具体说明笑的功效,而是变化句式,采用通俗的语言,轻轻松松地列举笑在这方面的作用。

知识点梳理复习课 篇2

1. 目标导学, 确定方向

具体操作 展示学习目标, 并同学生一起解读目标。

设计意图 (1) 为学生的学习指明方向。

(2) 让每一个学生明确自己的复习重点, 以便自己复习和小组合作时更有针对性。

2. 知识梳理, 形成系统

具体操作 教师和学生一起梳理本单元的知识体系, 并理顺本单元的知识和前、后单元的联系, 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系统。

设计意图 让学生自主梳理本单元的知识, 同时也检查自己对本单元基础知识掌握的情况。

3. 应用生活, 能力提高

具体操作 (1) 为了让每一个同学都能得到发展, 本环节按梯度设计四部分题目:双基巩固、变式训练、实际应用、拓展提高。

(2) 拓展提高部分的题目是为了培养尖子生, 提高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完成题目的形式, 共同攻克难关, 学会合作。

设计意图 (1)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 每一层次的学生都能体会到奋斗的快乐和成功的愉悦。

(2) 充分发挥学优生的传、帮、带作用。最大限度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 通过教师精心准备的各层次的习题, 可以最大限度提高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形成学以致用的意识。

二、复习策略

复习课的目标是要让学生进一步熟悉所学单元的知识点, 形成知识体系。掌握单元的基本题型及其解法.重要的是能够挖掘出每一题型后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从而最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述目标的达成是通过学生自主整理、主动练习形成的。所以课堂上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1. 抓准起点——这个起点是指复习的起点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曾说:“影响学习的最主要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 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了解学生、激活学生已有知识的沉淀, 便于形成学习平台, 抓准基点展开梳理, 从而有助于面向全体、查漏补缺。那么这个点如何抓呢?

方法一, 设计开放题来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平面图形的面积设计一个综合性的开放题:如门需要重新粉刷, 需要用到哪些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使这些知识散点组串起来, 从而有利于老师了解学生的基础, 复习时有的放矢。

方法二, 通过交流谈话来了解。可让学生先说说看到某某单元, 学到了哪些知识?哪些方面需要进一步的提高?你可以用什么方法复习?这样相对以往教学中教师喋喋不休、大量的注人, 课堂更多地关注了质的体现。

2. 突出过程——这里的过程指的是知识梳理的过程。

“看一遍不如讲一遍, 讲一遍不如做一遍”。传统复习课中总是由老师越疽代疱梳理知识, 学生仅仅做了听客和陪衬。新型复习课则让学生亲身经历梳理、自主建构知识网络, 给予他们充分展示自己个性、独立思考的空间, 人人参与学习过程, 情感、态度、学习能力才能得到培养和发展。这种自主整理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需要长期的坚持和积累, 互相交流和比较。也正是在学生的自主梳理的过程中学生们学会了整理的方法, 提高了自主整理的能力。如“乘法简便运算”的复习, 老师先让学生自己整理简便运算的定律和性质, 再引导学生在小组进行合作交流和全班的合作交流, 通过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活动, 进一步明晰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最后引导学生自己出合适的习题独立解答并相互提醒应该注意的问题。

3. 注重评价——这里的评价指的是学生自我评价和评价他人

新课程标准提出“在评价学生学习时, 应让学生开展自评和互评, 而不仅仅局限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我们应努力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发展的舞台, 不但把提问的权利还给学生, 把展示的空间让给学生, 更要把评价的机会交给学生。这样在自我评价和评价他人的过程中中学会自我肯定、自我反思, 欣赏他人。在相互的质疑评价中, 就能暴露学生的不同思考和存在的不同问题, 引发辨析、矫正, 从而完善知识网络。

4. 强调应用——这里的应用是指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知识点梳理复习课 篇3

一、主动参与燃激情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趣味的学习内容孩子不感兴趣。为了避免这一现象,我们在课的开始设计上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从孩子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燃起孩子参与的热情。

如,六年级复习“量的计量”这一章節时,我问学生:喜欢打篮球吗?男生们笑着咧着嘴大声说“喜欢”,“那你最敬佩哪位篮球明星?”大多孩子回答“姚明”,我趁势追问:“想了解姚明的个人资料吗?在孩子的回应声中我出示里“姚明的个人资料”让学生自我阅读后,我问:“从姚明的个人资料中你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把这些计量单位分类吗?你还知道哪些计量单位?请以小组为单位,把学过的计量单位分类整理出来。”通过创设一定的情景,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复习整理中去。

二、自主梳理结网络

复习课必须针对知识的重点、学习的难点、学生的弱点,引导学生复习已学的知识并建构起知识网络,从而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这是复习课的一个重要目标。这种能力和意识是在经历自主梳理、主动建构的过程中获得的。

记得,在复习“数的认识”一课时,通过课前“复习指南”的预习,与生交流在自主复习中有哪些收获,遇到了哪些困难?采用了一些什么方法?交流汇集出一些知识点,引导学生针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梳理。同时出示整理要求:(1)梳理的要求是全面、简洁、有条理,整理的方法要得当;(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整理,组员分工明确,求助热线是老师或课本。在老师信任的目光里,学生积极投入到自主梳理、合作探究的活动中。在交流反馈中,惊喜地发现,孩子们的潜力与智慧是无穷的,各小组用各自独特的方式梳理出“数的认识”的主要内容:有苹果树、表格法、网络图式、集合图式,分解图式……在多种方法的交流与汇报中,自主学习的意识被唤醒。然后,趁机小结整理复习过程中所用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在教学“整理与复习”时,我觉得教师应是风,一缕春风;学生是水,一池春水。风吹水起,要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激越的浪花,翻卷成一幅幅壮丽的美景,对所学知识进行反思、梳理。在学生展示自己学习收获的同时,发展学生自我反思的意识,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梳理的整理复习课堂。

(作者单位 江西省德兴市李宅中心小学)

高三生物复习必考知识点梳理精选 篇4

(1)基因的“剪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简称限制酶)

①分布:主要存在于原核生物中。

②特性:一种限制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在特定的切点上切割DNA分子。

③切割结果:产生两个带有黏牲末端或平末端的DNA片段。

④作用:基因工程中重要的切割工具,通常能将外来的DNA切断,对自己的DNA无损害。

(2)基因的“针线”——DNA连接酶

①催化对象:两个具有相同末端的DNA片段。

②催化位置:脱氧核糖与磷酸之间的切口。

③催化结果:形成重组DNA。

知识点梳理复习课 篇5

之传统文化考点梳理

l

节气

l

节日、习俗

l

对联

l

书法

l

敬、谦词

l

附录

一、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

二、节日,习俗

注:清明节由寒食、上巳两个节日合并而来。阴历四月五日。

其他节日:

l

冬至“冬至大如年”

习俗:祭天祭祖,宰羊,吃饺子,吃馄钝,吃冬至面团,冬至长线面。

l

腊八节

古代十二月祭祀“众神”叫腊

习俗:和腊八粥,传说释迦牟尼在这一天得道成佛。

l

小年

腊月二十三

习俗:扫尘、祭灶

²

道家“三元”:

道家有天、地、水三官的说法,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三官的诞生日分别是农历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和十月十五,这三天也就是“上元节”“中元节”和“下元节”,即所谓的“三元”。

概述:正月十五日汉族称上元佳节,乃庆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日汉族称中元节,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汉族称下元节,祭祀祖先。

1、上元节——正月十五:

即元宵节。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2、中元节——七月十五:

中元节,定於农历七月十五日,俗称七月半。

传说该日地府放出全部鬼魂,民间普遍进行祭祀鬼魂的活动。

凡有新丧的人家,例要上新坟,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所以,它整个儿是以祀鬼为中心的节日,系中国民间最大的鬼节。

3、下元节---十月十五

节日活动:祭祀祖先,庆水官诞。

节日意义:祈福禳灾拔苦谢罪。

三、对联

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联、对子、桃符、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等,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

对联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同,结构相同,是中文语言的独特的艺术形式。一般不需要押韵(律诗中的对偶句才需要押韵)。

分类:

春节时挂的对联叫春联,办丧事的对联叫做挽联,办喜事的对联叫庆联。

四、书法

²

中国书法的五种主要书体:篆隶草楷行。楷体(包含魏碑、正楷),行书体(包含行楷、行草),草书体(包含章草、小草、大草、标准草书),隶书体(包括古隶、今隶),篆书体(包含大篆、小篆)。

²

书体特点:篆书风格古朴,笔画繁复;隶书蚕头雁尾,一波三折;草书结构简省,纵任狂放;楷书笔画平直,规矩端正;行书书体快捷,潇洒飘逸。

²

楷书四大家(颜柳欧赵)、书圣王羲之(八上附录)、草圣张旭(八下附录)。七下附录:颜体书法。

1、篆书

代表人物:李斯

特点:曲线圆写,笔画统一匀称,结体严谨,遒劲庄重,兼而有之。

2、隶书

“秦隶”结体浑圆,相近于篆文,多用方笔,又称之为“古隶”。

特点:变圆曲为方直,结体宽扁,逆笔突进,波磔(zhé)呈露,此种字体,因演变于汉,故称为“汉隶”。

3、草书

代表人物“张旭、怀素”

“狂草”一反面是由于所书时的疾速与诡奇,一方面是张旭、怀素所表现出来的癫狂态度而得。

特点:诡奇疾速,恣意纵横、用笔之活、变化之能,于意境更多所启发。

4、行书

代表人物:王羲之

行书的优点:张怀《书议》说:“行书非草非真,在乎季孟之间:兼真者谓之真行,带草者谓之草行。”

《兰亭序》王羲之:宋代书法大家米芾称其为“中国行书第一帖”。

5、楷书

代表人物:颜真卿

特点:刚劲峻拔,笔画方润整齐,结体开朗爽健,端庄典雅。

五、敬、谦词

附录:一、先秦诸子百家

二、花中四君子

三、礼仪

四、茶文化

五、中国戏曲

六、中国器物文化

七、生肖八、四大历史名城

九、建筑

十、造字法

十一、汉字演变过程

名著复习《西游记》知识梳理4 篇6

编写:

郑志芹

审核

七年级期末语文复习学教案(4)

名著

(二):《西游记》(知识梳理)

一.填空

1.《西游记》,长篇 章回体神话 小说,是 古典神话小说 中成就最高、最受喜爱的小说,但这部作品并非全无依傍,它有着历史真实的影子,即唐贞观年间 玄奘远出西域取经 的事件。有《大唐西域记》和《大唐慈恩寺法师传》,对此事有详细的记载。唐僧取经 的故事、经民间文艺演出,成为以后小说的素材来源。

2.《西游记》的作者是 吴承恩,字 汝中,号 射阳山人,明 代人。

3.《西游记》的作者运用了__浪漫主义__手法描绘了一个奇妙的神话世界,花果山水帘洞洞口的对联是“ 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

4.全书共分三大部分:第1至7回,写孙悟空出世至 大闹天宫,表现的是孙悟空对自由的无限追求和斗争最终失败的悲剧,体现出了人性的自由本质与现实生活的约束的矛盾处境。是全书的精华部分;8—12回写 唐僧 的来历、魏征斩蛇、唐太宗入冥府,交待取经的缘起;第13回—100回总写唐僧师徒历经 八十一 难,去西天大雷音寺取经,蕴含着人必须经历艰难才能最终获得幸福成功 的人生真谛。

5.《西游记》中所写天下所分的四大洲分别是: 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南赡部洲、北俱芦洲 6.孙悟空的第一个师傅是 菩提祖师,它的兵器原是大禹治水的 定海神针,又唤 如意金箍棒,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祖压在 五行山下。后皈依佛门,唐僧为他取名 孙行者,为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后被封为 斗战胜佛。

7.猪八戒又叫 猪悟能,原为管理天河水兵的 天蓬元帅,获罪下凡,误投猪胎,曾占 福陵山云栈洞 为妖,后经菩萨点化,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 净坛使者。

8.沙僧也叫 沙悟净,原为天宫中的 卷帘大将,被贬下界,在 流沙河 为妖,后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 金身罗汉。

9.白龙马原是 西海龙王 之三太子小白龙,因违逆父命被囚鹰愁涧,后化作白马驮负唐僧取经,被封为 八部天龙广力菩萨。后在化龙池中得复原身,盘绕在大雷音寺的 擎天华表柱 上。

10.“东胜神州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海中有一名山,山上有一仙石,受日月精华,遂有灵通之意。内遇仙胎,一日迸裂,„„”这段名著出自四大名著之一的《 西游记 》,本书中你最喜欢的一具情节是: 大闹天宫。

11.《西游记》中孙悟空从菩提祖师处学到 七十二变、筋斗云 等神通,又从龙宫索取 如意金箍棒作为兵器,因大闹天宫被 如来佛祖 压在五行山下,受苦五百年,后受 观世音菩萨 规劝皈依佛门,给唐僧做了大徒弟,取名 孙行者。

12.在护送唐僧去西天取经途中,机智灵活、疾恶如仇的是 孙悟空 ;憨态可掬、好耍小聪明的是 猪八戒,法名是 猪悟能 ;忠诚老实、勤勤恳恳的是 沙僧。

14.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具有反抗精神的故事情节是: 大闹天宫。

15.请写出《西游记》中你印象最深的一个回目的题目:第 27 回 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⒗有人对《西游记》道:“阳光灿烂猪八戒,百变猴头孙悟空,憨厚老成沙和尚,阿弥陀佛是唐僧。漫漫西天取经路,除妖斗魔显真功。若问是谁普此画,淮安才子吴承恩。”

二.列举简述。

1.唐僧分别在哪些地方收了徒弟和马?分别给他们取了什么名?观音所赐的名分别是什么?(五行山救悟空、高老庄收悟能、鹰愁涧收白龙马、流沙河收沙悟净)

2.列举师徒四人取经路上经历的磨难,举四个即可。

开发区国际学校初中部复习教学案

编写:

郑志芹

审核

①黑松林遇黄袍老怪;②黄风岭遭黄毛貂鼠精暗算;③牛魔王之子红孩儿抢走唐僧;④平顶山莲花洞太上老君炼丹童变成妖精

3.列举师徒四人所遇的妖怪,四个即可。白骨精 黄风怪 蝎子精红孩儿

4.《西游记》中的人物刻画得各有特点,请各写出一个以沙僧和猪八戒为核心展开的故事情节。大闹流沙河;高老庄娶亲

5.唐僧师徒四人中,你最喜欢和最不喜欢的人物是谁?说说理由。

参考示例:我喜欢孙悟空。因为他明辨是非,嫉恶如仇,是正义、智慧、勇敢的化身(人物性格)。今天,能有孙悟空这样的人来执法,社会就会多一些公正(联系社会生活)。

8.列举唐僧师徒西行路过的国名(四个即可)。乌鸡国、车迟国、女儿国、玉华洲、天竺国

9.小说除塑造唐僧师徒四个形象外,还写到许多神仙,请列举几个。

如来佛祖、观音菩萨、菩提祖师、太白金星、镇元大仙 10.悟空、八戒、沙僧使用的兵器分别是:如意金箍棒、钉耙、禅杖

11.《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开始取经时意志并不是很坚定,请问他曾经几次返回花果山?都是哪几次?

主要有两次:一是唐僧刚收孙悟空为徒弟时,唐僧埋怨悟空残害生灵,悟空看不惯,逃回花果山,在观音菩萨的帮助下,又重新返回唐僧身边,菩萨赠唐僧紧箍咒;二是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唐僧埋怨悟空乱杀无辜,一气之下,返回花果山,后唐僧宝象国遇难,猪八戒用激将法将其请出

13.《西游记》中,成为唐僧师徒取经路上最大的障碍是哪一家族的刁难?这些刁难分别是什么?

牛魔王家族,火云洞主红孩儿三昧真火的考验,牛魔王之妻芭蕉扇刁难。

14.《西游记》中,唐僧师徒西天取经一共经历了多少难?其中大徒弟孙悟空的筋斗云一翻是多少里?他会多少般变化?

八十一难,十万八千里,七十二变

16.《西游记》中的唐僧是如来佛的第二个徒弟谁投胎转世的?做了状元谁的儿子?因父亲遇难,自幼出家,法名是什么? 金蝉子,陈光蕊,玄奘

17.《西游记》中,师徒一行经过千难万险,终于终得正果,请问: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分别被如来佛封为什么称号?

唐僧—旃檀功德佛;孙悟空—斗战胜佛;猪八戒—净坛使者;沙僧—金身罗汉;白龙马—八部天龙广力菩萨

三.主题拓展

⒈ 谈谈你对这部小说所反映的主题的理解?

讽刺批判社会现实的黑暗,歌颂悟空的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不为强权,乐观顽强的精神,同时也告诉人们必须经历艰难才能最终获得幸福成功

⒋ 分别简述沙僧、猪八戒的性格特点?

沙僧:忠厚诚恳,任劳任怨,正直无私,一心一意保唐僧西行,谨守佛门戒律八戒:性情憨直,奸懒谗滑,常怀退缩之心,善奉承诌媚

⒌ 简述孙悟空学艺和名字的由来?

美猴王为求长生不死,在海上漂泊八九年后,到灵台万寸山斜月三星洞拜菩提祖师为师学艺,赐孙悟空,学得七十二般变化和十万八千里筋斗云

⒍ 小说中的玉皇大帝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作者塑造这一形象的目的何在?

昏庸无能,不辨忠愚。对封建统治者的嘲讽蔑视,对黑暗社会的尖锐讽刺、嘲笑和批判。⒏某校初一(2)班同学在阅读《西游记》时,对唐僧这个人物有两种不同看法,为此语文老师组织了一场辩论。假如你是反方,针对正方辩词该怎么说? 2 开发区国际学校初中部复习教学案

编写:

郑志芹

审核

正方:我方认为,唐僧能历尽千辛万苦去西天取经。他意志坚定,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从来没有动摇取经的决心;他心地善良,有仁爱之心,即使误放妖魔,也不愿伤及无辜;他不求名,不贪财,是一个可亲可敬的人。

反方:我方认为,唐僧的仁爱之心是虚伪的,在惩罚为他一路降妖除魔的孙悟空时,毫不手软;他一意孤行,在西天取经的路上,人妖不辨,经常被妖魔鬼怪所迷惑。是一个毫无原则、是非不分、固执己见的人。(3分,答案不惟一,反驳有针对性,扣住“固执己见”、“人妖不辨”,言之有理即可)9.某校初一(6)班同学在阅读《西游记》时,对猪八戒这个人物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为此语文老师组织了一场辩论。假如你是正方,针对反方辩词该怎么说?

反方:我方认为,猪八戒好吃懒做,见识短浅,在取经的路上,意志不坚定,遇到困难就嚷嚷着要散伙。而且还经常搬弄是非、耍小聪明、说谎,又爱占小便宜,贪恋女色。是一个贪生怕死、自私自利的人。

正方:我方认为,猪八戒能吃苦耐劳,对师傅忠心耿耿。在与妖魔的斗争中,他总是挥舞钉耙,勇猛战斗,是孙悟空的得力助手。他知错能改,乐于助人,是一个忠勇善良、淳朴憨厚的人。(2分,理由要符合人物特点,表意清楚即可。)

10.“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鲁迅语)《西游记》刻画的众多神魔精魅都具有人的情感。请参照示例,另举一例,具体说明这一特点。

示例:铁扇公主因为与孙悟空有仇,不但不愿借扇,还想加害悟空,可以看出她的重亲情,同时也显示出她胸襟狭隘。

石猴为众猴觅得水帘洞,被众猴拥戴为“千岁大王”,可以看出众猴的讲信义。

(1)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表现了孙悟空刚烈、直率的品行),真假美猴王(表现了孙悟空忠心和为真理而战)

知识点梳理复习课 篇7

师:同学们, 在小学阶段, 我们学过哪些量的计量?[板书:长度、面积、体积 (容积) 、质量、时间]

师:课前, 老师布置大家先整理这部分内容, 现在老师想请你把整理的情况向大家汇报一下, 可以吗?

学生汇报, 要求按一定的次序说。

师补充:“升”和“毫升”一般是用来计量液体体积的。

师:你能发现长度、面积和体积相邻计量单位之间的进率各有什么特点吗?为什么有这样的特点呢?

生:我发现长度单位相邻之间的进率是10, 面积单位相邻之间的进率是100, 体积 (容积) 单位相邻之间的进率是1000。

生:我想补充说明, 这种进率, 长度单位除了“千米”到“米”, 面积单位除了“平方千米”和“公顷”这样大的土地面积单位。

……

师指着板书, 继续问: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那么, 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 (容积) 单位这三种量, 谁是最基础的呢?为什么?

生:我觉得, 长度单位是最基础的。因为长度单位如果是1厘米, 面积单位1平方厘米就是由这样的四条1厘米长度围成的。

生:我也觉得是长度单位。因为长度单位组成了面积单位, 面积单位再组成了体积单位。

生:我想借老师的正方体用一下。 (师递上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教具, 学生一边比画一边继续说) 大家看, 边长1分米组成平面后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 也就是1×1=1平方分米, 再组成体积单位就是1×1×1=1立方分米。

生:我发现长度单位相邻之间的进率是10, 面积单位相邻之间的进率是10×10=100, 体积单位进率也是同样的道理, 就是10×10×10=1000。

……

师:大家的发言很精彩! (课件出示下图, 讲解沟通联系)

师继续质量单位、时间单位的复习, 形成板书:

时间单位: (由于比较特殊, 整理成表格)

……

(估计学生想不到人民币, 教师补充)

师:我们学过的计量单位中还有一个, 我出个谜语大家来猜猜:“它不是万能的, 但没有它是万万不能的。”它是什么呀?

……

[深度反思]

复习课, 作为小学数学课的一种基本类型, 它不同于新授课的探索发现, 也有别于练习课的巩固运用, 它承载着“回顾与整理、沟通与生长”的独特功能,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处于承前启后的重要一环。然而, 我们不得不承认, 大多数常态下的复习课, 依然在上演着昨天的故事:原有知识的简单重复, 基本方法技能的反复操练, 即便是梳理知识、系统建构知识网络, 也是教师言之谆谆、一厢情愿, 学生听之藐藐、无动于衷。那么, 在课程改革深入实施的背景下, 小学数学复习课如何体现新的理念, 适应新的要求?如何提高小学数学复习课的实效性?上述《量的计量》这一片段给了我们不少启发。

1.知识整理是“简单再现”还是“沟通联系”?

一线教师在上毕业班复习课时往往把基本概念、定律、性质、法则、公式等停留在简单再现的层面, 即知识回忆阶段。实际上, 当我们进入总复习阶段时, 正好是把它们进行沟通的大好时机, 一定要通过启发性的问题, 引导学生沟通知识间的联系, 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把过去零散、不同时段学习的知识从纵横两个方面沟通起来, 使之结构化、系统化。这种更加关注于“沟通联系、内化建构”的复习定位, 能深化学生对知识内在关系的理解, 从而促进原有认知结构的优化。

2.知识建构是“强硬灌输”还是“唤醒生长”?

要想做到知识的有意义建构, 不应是教师强硬灌输, 而应在学生主体意识充分唤醒状态下的积极主动的建构。在学生自主整理、汇报各种计量单位之后, 教师引导观察:“长度、面积和体积相邻计量单位之间的进率各有什么特点?”继而提问:“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 (容积) 单位这三种量, 谁是最基础的呢?为什么?”这样有价值的问题启发, 较好地揭示了知识内在的规律, 挖掘了数学知识之间的密切联系, 更好地将知识进行疏理, 促进了认知模块的建构, 让知识“生长”起来, 更有利于学生进行有意义的识记与内化, 让复习的效果更上一个台阶。

知识点梳理复习课 篇8

1.知识体系的概念

知识体系是指学习者把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知识,通过一定方式联系起来,构成一个学科知识体系。

2.构建知识体系的必要性

(1)知识发展的需要

目前高中生物必修模块主要注重的是对生命系统的物质和结构基础、发展变化规律以及生命系统中各成分间的相互作用的学习,贯穿于其中的知识主线是“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而选修模块更是以“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为基础从微观方面展开,纵观所有知识,脉络清晰,主线明了,但是美中不足的是知识点较分散,不易把握,而构建知识体系能把学生的认知水平提高一个层次,从原来仅仅注重单点知识学习转变到注重知识内在联系的体系学习,易于比较、归纳和综合,从被动学习转变到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

(2)解答习题的需要

高中生物习题考查的趋势已经不再是只从一个角度单独考查某一知识点,而是系统地考查,注重从复杂的知识网络中进行归纳综合,提炼出最佳答案。如2009年江苏生物高考第14题从卵子和精子的形态特点与功能入手,对细胞器(线粒体的功能)、物质跨膜运输等方面综合考查,2008江苏生物高考第21题考查的知识点包括生物膜系统和细胞器等等。这就要求我們平常在复习的时候注重对前后所学的知识进行联系、归纳和整合,连接成体系。

二、生物复习课中构建知识体系的策略探究

1.生物复习课中知识体系的呈现方法

(1)线索框架图式

框架图式的典型特点就是概括性强,知识内在联系紧密,易于构建,具体构建方法是找点—连线—建网。要求对于本模块知识掌握得十分熟练,具体如下:

①找点

即找出与主题相关的知识点,特别注意防止遗漏,知识点可以根据范围大小,分为一级知识点和二级知识点:如构建细胞模块专题知识体系时,细胞的分子组成,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工程就是一级知识点,而组成细胞的元素、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细胞膜、细胞器、细胞核、植物组织培养、植物体细胞杂交等就是二级知识点。

②连线

连线就是把所找出来的知识点根据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连起来,又有主线和支线之分,所谓主线就是连接一级知识点的线,数目一般较少,而支线则是连接二级知识点之间的线,数目众多:如细胞模块部分,主线即为细胞的分子组成—细胞的结构和功

能—细胞工程,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中的二级知识点可以连接为细胞膜—细胞器—细胞核。

(2)中心辐射式

中心辐射式的要点是找准一个关键的切入点,即专题的中心点,以此向外辐射延伸,然后可以二级知识点为中心继续向下延伸,如基因工程部分知识体系可以整理如下:

(3)括号概括式

括号概括式的典型特点就是操作简单、概括性强、清晰明了,主题思路和中心辐射式类似,也是先找准中心,然后向外层层延伸。

2.生物复习课中知识体系的构建方法

(1)根据知识发展特点和分层结构构建知识体系

高中生物教材中的知识安排是层层递进的,是按照知识发展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结构而安排的,即可从大的角度帮助学生把握生物各个学习阶段的基本线索和主要内容,要求学生明确考试大纲对此部分知识的考试内容,即框架明示的主干知识点,立足于教材,并弄清楚这些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解决概念和基本理论,而贯穿于其中的基本线索就是各个阶段学习的主干知识点。然后以基本线索为中心向外延伸,就成了基本框架。

(2)根据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构建知识点

知识不是单独存在的,高中生物学中各模块知识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所以整理知识体系也可以根据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展

开,这就要求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对前后知识的衔接、过渡多加注意,并带领学生从深层次挖掘知识间的逻辑关系。

三、构建知识体系过程中的反思

在平常的学习中构建知识体系可谓困难重重,首先是学生的时间有限,学生的课程太紧,自习时间太少,缺乏归纳整合的时间;其次是学生的能力有限,目前学生整理知识体系注重的仅仅是美观,而忽略了最关键的是知识的内涵,不能全面地系统地把握住基础知识;再次是教师的重视程度不够,注重的仅仅是知识的讲授,而忽略了方法的介绍,知识讲解不成体系。

中考课内文言文核心知识点梳理 篇9

(一)课文字词详解

沧州南一寺①临②河干(gān),③山门④圮(pǐ)⑤于河,二石兽⑥并沉⑦焉。

①临:靠近。②河干:河岸。③山门:佛寺的外门。④圮:倒塌。⑤于:到。⑥并:一起。⑦焉:相当于“于之”,在那里。

①阅十②余③岁,僧④募金重修,⑤求二石兽于水中,⑥竟不可得,⑦以为顺流⑧下矣。

①阅:经过,经历。②余:多。③岁:年。④募金:募集资金。⑤求:寻找。⑥竟:终了,最后。⑦以为:认为。⑧下:动词,流到下游。

①棹(zhào)数小舟,②曳(yè)铁钯(pá),寻十余里无③迹。

①棹:划(船)。②曳:拖。③迹:踪迹。

一①讲学家②设帐寺中,闻之笑曰:“③尔辈不能④究⑤物理。⑥是非木杮(fèi),

①讲学家:讲学的人。②设帐:设馆教书。③尔辈:你们这些人。④究:研究、探求。⑤物理:事物的道理、规律。⑥是非:这不是。

①岂能②为③暴涨④携之⑤去?乃⑥石性坚重,沙性松浮,⑦湮(yān)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①岂:怎么,哪里。②为:被。③暴涨:暴涨的大水。④携:带。⑤去:离开。⑥石性坚重: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⑦湮:埋没。

沿河求之,不亦①颠乎?”众②服③为④确论。

①颠:精神失常,后来写作“癫”。②服:信服。③为:认为。④确论:正确的言论。

一老①河兵闻之,又笑曰:“②凡河中失石,当求之③于上流。④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

①河兵:巡河、护河的士兵。②凡:表示范围,所有的。③于:到。④盖:表示议论的句首语气词。

水不能冲石,其①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②啮(niè)沙为③坎穴。渐④激渐深,至石之半,

①反激之力:河水撞击石头返回的冲击力。②啮:咬,这里是侵蚀、冲刷的意思。③坎穴:坑洞。④激:冲。

石必①倒掷坎穴中。②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③已,④遂⑤反⑥溯流逆上矣。

①倒掷:倾倒掉入。②如是:像这样。③已:停止。④遂:于是。⑤反:反而。⑥溯流:逆流。

求之下流,①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②如其言,③果得于数里外。

①固:本来。②如:按照。③果:果然。

①然则天下之事,②但知③其一,不知④其二者多矣,可⑤据理⑥臆(yì)断⑦欤(yú)?

①然则:既然这样,那么。②但:只。③其一:表面现象。④其二:根本道理。⑤据理:根据某个道理。⑥臆断:主观地判断。⑦欤:吗。

(二)重点句子翻译

1.尔辈不能究物理。

你们这些人不能探求事物的道理。

2.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暴涨的大水带走呢?

3.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石兽)埋没在沙层上,越沉越深罢了。

4.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顺着河流(即下游)寻找石兽,不是很疯狂吗?

5.众服为确论。

大家很信服,认为是正确的言论。

6.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一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冲击(石前的)沙子,形成坑洞。

7.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到河的下游寻找石兽,本来就疯狂;在原地深处寻找它,不是更疯狂吗?

8.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知识点梳理复习课 篇10

1、为什么学生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的作用呢? 是老师教我们做人的道理,传授给我们知识,把我们从懵懂引向成熟,使我们从无知变得学有所长,领着我们看到了天有多高,地有多广,梦想可以有多大!

2、了解老师的特别之处(即个性特点)可以通过平时观察、个人采访、开座谈会以及平时的接触等。我们的老师都很特别,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个性。

3、学生怎样赞美或称颂老师呢? 老师是“辛勤的园丁”;“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人类文明的传播者”“是学生的良师益友”等。

4、了解熟悉老师,才能与老师和谐相处。思考题:(1)学生为什么害怕(恐惧)老师呢? 是对老师的陌生,不了解、理解老师,不熟悉老师,不会与老师和谐相处等。

(2)如何消除对老师的害怕心理(恐惧心理)呢?走进老师,熟悉老师,了解老师,多与老师沟通交流,成为老师的朋友等。

(3)学习生活中,为什么大部分不敢主动与老师交往呢?学生把老师看成是权威,绝对的管理者,自己是服从者,导致

学生害怕、恐惧老师,不敢与老师交往等。

(4)学生心目中的理想师生关系是什么呢?民主平等,人格平等,互相尊重,互相学习,教学相长,老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成为学生的朋友等。

(5)请你写出一句搞好师生关系的宣传语:走进老师,增进了解,促进和谐,换位思考,主动沟通交流等。

(6)我们应如何看待老师的表演与批评呢?老师的表扬是对我们的肯定,是鼓励,希望我们再接再厉,继续进步。老师 对我们的批评是让我们体验挫折,体验失败。我们要理解老师,做到不埋怨老师,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5、老师也是普通人也会有错误。

(1)学习生活中,老师出了错,我们可以用哪些方式方法给老师提个醒呢? ①举手,等老师走过来询问时,告诉老师;②写纸条,等老师讲完后,轻轻递给老师;③下课后,到老师办公室告诉老师等。

(2)被老师冤枉、误解了,我们该怎么办? 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不埋怨,可以向老师做出解释,理解老师的做法,努力去化解和老师的矛盾,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3)学习生活中,如果老师对学生的批评教育,做出了违反师德和违法的行为(或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我们该怎么办?

正确的做法是:据理力争向老师解释说明,体罚或变相体罚,侮辱学生人格尊严的行为是错误的,学会用宪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维护自己的受教育权。

6、老师对我们成长的意义?答:是老师,把我们从懵懂引向成熟,使我们从无知变得学友所长;是老师,领着我们看到了天有高,地有多广,梦想可以有多大!

7、如何与老师友好相处?答:走进老师的内心世界,增进对老师的了解和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尊重老师的劳动,接受老师的指导,对老师礼貌热情,关心体贴。

8、如何恰当地指出老师的错误?(老师犯错时我们该怎么做)

答:当老师出错的时候,我们应巧妙地提醒老师,指出老师的错误时,要把握时机,分清场合;语言平和,注意分寸;坦诚相待,多一点宽容,言有分寸;可以借助书信等方式提醒等,以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

9、如何看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答:①老师的表扬是一种肯定,是一种鼓励,同时也是期待,希望我们再接再厉。②对待老师的批评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当老师批评正确的时候,我们要认真改正,当老师批评不正确的时候,我们要换位思考,理解尊重老师,主动和老师交流沟通,消除误解。

10、如何对待老师的冤枉?

答:首先应该反思自己平时的表现,然后在尊重老师的前提下,私下和老师沟通解释清楚,消除误会。

11.怎样克服对老师的惧怕心理?

我们应该走进老师,多和老师交流,主动沟通、真诚理解、充分信任老师。了解、熟悉老师,才能与老师和谐相处。

12.当我们的身心受到老师的侵害时应该怎么做?当老师有违背师德甚至违法行为的时候,应该敢于与老师交涉,当老师有严重体罚行为时,要敢于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3、应该怎样对待老师?

知识点梳理复习课 篇11

一、知识梳理,信息提取再获关注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阅读首先是获取信息,有些信息特点突出,会自然而然地在读者脑中留下印象;有些信息是因读者关注点差异,体会有所不同,才会留下不同印象。课标提出“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在阅读过程中,要给学生设定“需要”,引导其搜集信息。有些信息是文本要告知读者的,有些信息是为进一步感知感悟文本而要把握的,有些信息是学习语文学科必须具备的……在复习时应通过梳理这些知识信息,以竞答的形式让学生把握,使其在今后的文本阅读中学会关注。

1.梳理阅读文本要把握的信息。

课文涉及的内容有人、事、物、理,不同的内容需要把握的信息有所区别。如第十册第一单元围绕“走进西部”,介绍了西部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和西部建设者,能体现这些事物特点的重点句段,在复习时有必要再赛读一番。如教师可以提出:“老舍笔下的草原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哪些句段,你能背一背、读一读吗?”“背一背最能突出白杨特点的句段。”“青藏铁路是一条怎样的铁路?”有些信息分散在文章各处,不能简单地找出,需要进一步分析、整合、加工。如“蒙古族人民的民俗风情体现在哪些方面?”这需要浏览课文,抓住迎客、待客、送客环节,关注穿戴、食物、文化等要点进行综述。“建设者在修建青藏铁路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文中提到了“复杂冻土层、恶劣天气、极度缺氧”三个困难,但未用到“困难”等提示词,极易被学生忽视,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关注阅读信息,捕捉敏感字眼。复习时,提取信息不是局限于提问题、找答案,而是通过复习时罗列的一个个例子,得到方法的回顾与潜移默化的巩固。

2.梳理阅读文本所涉及的文学常识。

本册教材涉及的名著、名家较多,还出现了新接触的文体,复习时有必要进行梳理,加深印象,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如①本学期,我们学习的剧本是《____________》、相声作品是《____________》。②《猴王出世》《景阳冈》《“凤辣子”初见林黛玉》分别选自我国古典名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选自名著《三国演义》的课文是《____________》。③林海音是台湾著名作家,课文《____________》是小说《城南旧事》的序言。④《草原》一文的作者是____________,我们以前还学过他写的文章《____________》。

二、文本梳理,整体感知再获方法

课标就第二学段阅读提出“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的要求,进入第三学段对主要内容的把握应更加娴熟。除了整体把握,本册教材还将感知文本中描述的场景作为训练重点。复习中应精选例子,引导学生复习梳理已经学到的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尤其注意以下两点:

1.抓阅读印象,促进较快感知。

阅读文本留下的信息包含着读者对文中景物、人物、事情等的突出印象,将这些重点印象用短语简单概括,再把这些短语联成通顺的句子,这样也就把握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引导学生回顾《桥》一文,“读了《桥》这篇文章,哪些人物、情景给你较深印象?”请了几个学生回答,大致都说“老汉”“指挥村民过桥”“揪出小伙子”“老汉和儿子都牺牲了”。学生再用这些短语概述主要内容就显得更加容易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阅读选读课文《一件运动衫》《丰碑》或尚未接触过的文本,进行尝试训练,使方法得以巩固。

2.文图互换,捕捉事件场景。

纵观第十册教材,感知文本具体内容,呈现事件情景和图像场景的阅读训练有不少。复习时,有必要进行归类训练。《冬阳·童年·骆驼队》一文,先让学生找出课文描写的场景和画面,和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然后提出:“将《冬阳·童年·骆驼队》一文设想为一部微电影,再让你当导演,剪辑一些童年林海音的精彩、有趣的镜头,你会如何选点抓拍呢?”经过讨论,使得“看骆驼咀嚼”“和爸爸谈骆驼脖子上的铃铛”“想为骆驼剪肚子底下的毛”三个画面给学生留下最深刻的印象。《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文,可提出:“跟随季羡林先生走在德国街头,或进入德国人家,你会用相机拍下哪些画面?这些相片有什么奇特之处?”引导学生细读文本,将文字还原于图像,以此来感知事件情景和画面场景。《祖父的园子》一文,课文中哪些情景,让“我”不能忘怀?……这样的复习引导会让学生再次细读文本,想象画面,捕捉镜头,寻找奇特,并掌握相应的读书方法。

三、人物梳理,评价能力再获提升

课标指出:“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复习时进行针对性梳理,特定的阅读能力提升便会有效实现。第十册教材涉及人物的篇章较多,文章的阅读提示或文后练习纳入了许多关于评价人物的训练。第一次是在《童年的发现》,“你觉得费奥多罗夫是个怎样的孩子?先概括地说说你对他的印象,再具体地说说理由。”而后对晏子、老汉、武松、严监生等人物评价的习题也陆续出现。复习时让这些人物“相聚”,引导学生在热闹的聚会中回忆辨认——“本学期认识的人物,你喜欢谁,不喜欢谁?”学生再次与文本内容建立联系,回忆人物事件,罗列人物品质特点,陈述评价依据。在系列的人物评价中,学生不难获得评价方法与评价能力。当然,教师尚需在学生交流中点拨。评价人物,有的用典型事例足以说明主人公的特点及读者的喜恶;有的评价,还需从主人公的行为细节入手。此外,也让学生在脑中建立起“事例与人物特点的关系”——事例典型,特点才突出;让学生悟到“细节与人物特点的关系”——刻画细节,人物才鲜活。

四、写法梳理,表达方式再获领悟

利用教材,引导学生领悟表达特点的例子众多,有准确的用词、生动的句子、精妙的文章结构、恰当的叙述语气、传神的细节描写……梳理本册教材,复习时这些表达方法有必要再提。

1.人物描写方法。

第七组课文围绕“作家笔下的人”这一专题,选用不同的方法刻画人物,有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肖像描写、细节描写、对比描写等。复习时可以列表的形式让学生自主整理,自主体会写法之妙,然后再做交流补充,使得上述所提的方法都能再次呈现,刻下印象。

2.借物喻人与象征手法。

复习时,可借用两篇课文做初步的比较:《白杨》一文借物喻人,托物言志,借白杨歌颂边疆建设者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用“白杨”这一物来比喻人——“边疆建设者”,依托白杨,抒发志向。《金色的鱼钩》采用象征手法,鱼钩象征着老班长崇高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鱼钩是一种精神的象征,但不能说“把老班长比作鱼钩”。

另外,还要结合第五组课文,引导领悟事情发展顺序;结合第八组部分段落,领悟先概述后分述的叙述顺序;结合《再见了,亲人》体会叙事与抒情的融合;结合《桥》体会短句的渲染作用,体会结尾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高殿中心小学)

上一篇:工程技术员个人总结下一篇:立足岗位求实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