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的知识点梳理(精选6篇)
五年级数学的知识点梳理 篇1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简易方程》知识点
1、方程的意义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2、方程和等式的关系
3、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区别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4、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1)弄清题意,找出未知数,并用表示。
(2)找出应用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
(3)解方程。
(4)检验,写出答案。
5、数量关系式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
因数=积另一个因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计划
一、把知识分块,进行分类整理复习。
五年级数学一共七个单元,但是重点知识分为三块,一是计算类:小数乘除法和解简易方程;二是图形面积类: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以及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三是问题解决:小数乘除法的解决问题以及用方程解决问题。把知识分类也能让学生明了本册学习的重点内容,在练习时能对症下药,即题目到底是考查了哪一个知识点,这样学生面对一些陌生的题目时也不会手足无措。
二、多训练计算。
本学期的计算占的比重相当大,于是让每个学生都掌握计算法则,会计算每种类型的题目。最近一个月我每天会让学生做六道计算题。虽然让学生练习了,但是我做的并不好,检查不到位,只是让小组长把这个家庭作业落实,学生纠错率不高。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我准备在课代表以及小组长的配合下,每天不定时抽查学生的家庭作业,并掌握每个学生的计算能力,程度的在基础计算上让学困生得分。
三、把每班学生按不同程度分类。
优等生、中等程度的学生、学困生。在复习时有所侧重,优等生在掌握基础题的同时,多做一些拔高的习题;中等生能够把基础知识、概念、计算做的非常扎实,拔高题并不做要求;学困生是个大难题,他们基础差,学习习惯不好,甚至有厌学情绪,多让他们在学习中体验成功乐趣是重点,让他们有学习的欲望,基本的小数乘除法、简单的方程,一定要重复训练,对他们进行模式训练,记忆为主。
“一帮一计划“也有所改动,原来优等生带学困生,但是实施过程中发现,有些学生在给学困生讲题时,极其不耐烦,总是听到有人抱怨认为很简单的题目也不会做,影响很不好,于是我大胆决定,让优等生帮助中等生,中等生带学困生,这样差距小一些,实施起来也比较容易些,而且发挥中等生的作用,一方面避免了有些中等生听不懂装懂,理解知识不透彻的坏习惯,另一方面通过帮助别人他也能体验成功,对自身提高很有帮助。
最后,复习一定不要只顾做试卷而脱离课本,且不说期末考试的题目都是书上例题的变形,更重要的是课本上的习题都是基于课程标准的,不会超纲,有代表性,对于学生理解定义、概念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总之,期末复习一定要有计划性,根据本班学生制定一个具有时效性的计划,能对症下药,这样的复习应该会有比较显著的效果!
五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一)掌握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使用中括号,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
(二)通过对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总结、归纳,提高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三)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计算正确率以及约等号的正确使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口算
12+0.12= 7.2-0.2= 3.5÷0.35=
2.95+0.05= 5-0.6= 2.8÷0.14=
8÷12.5= 1.2+2.8-3.99= 4×1.72=
3.74+6.26= 4.5×6= 0.25×4÷0.2=
2÷4= 20×0.2= 20.75-9.5=
3.5×8×0.125=
2.提问
(1)我们学过哪几种运算?
(2)我们把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统称为什么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
(3)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什么?
二、学习新课
1.学习例1:3.7-2.5+4.6= 3.6×6÷0.9=
(1)思考:以上两题中分别含有什么运算?运算顺序怎样?
(2)学生试算后订正。
3.7-2.5+4.6
=1.2+4.6
=5.8
3.6×6+0.9
=21.6÷0.9
=24
(3)小结运算顺序
①教师讲解: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乘法、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
②以上两题中分别含有几级运算?运算顺序怎样?(①题中只含有第一级运算,按从左往右依次计算;②题中只含有第二级运算,也按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③谁能用简明的语言概括以上两题的运算顺序?(一个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2.学习例2:35.6-5×1.73= 6.75+2.52÷1.2=
(1)观察以上两题中含有几级运算?应先做哪步运算,后做哪步运算?
(2)学生计算后订正。
(3)小结。
以上两题都是含有两级运算的算式,应先做哪级运算,后做哪级运算?
讨论得出:一个算式里,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做第二级运算,后做第一级运算。
(4)练习:先说出运算顺序,再算出得数。
①P37“做一做”;②3.6÷1.2+0.5×5。
思考:①上题如果要先算1.2+0.5应怎么办?(加小括号。)
②如果要先算(1.2+0.5)×5应怎么办?(加中括号。)
教师介绍:小括号“( )”是公元17世纪由荷兰人吉拉特首先使用。中括号“[ ]”是公元17世纪首次出现在英国的互里士的著作中。
小括号和中括号的作用是什么呢?(改变算式中的运算顺序。)
3.试做例3:3.6÷(1.2+0.5)×5= 3.69÷[(1.2+0.5)×5]=
(1)两题运算顺序是怎样的?(一个算式里,如果有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2)学生试做
3.6÷(1.2+0.5)×5
=3.6÷1.7×5
3.6÷[(1.2+0.5)×5]
=3.6÷[1.7×5]
=3.6÷8.5
计算中出现3.6÷1.7和3.6÷8.5除不尽时,教师讲解
在四则混合运算过程中,遇到除法的商的小数位数较多或出现循环小数时,一般保留两位小数,再进行计算。
要想保留两位小数,只需除到第几位?(一般只需除到第三位小数,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两位小数。)
学生继续计算后,订正
3.6÷(1.2+0.5)×5
=3.6÷1.7×5
≈2.12×5
=10.6
3.6÷[(1.2+0.5)×5]
=3.6÷[1.7×5]
=3.6÷8.5
≈0.42
提问:为什么①题中第二步要用约等于号“≈”,而第三步却要用等号“=”。(因为在第二步计算时,3.6÷1.7除不尽,在第二步计算时,要取它的商的近似值2.12,所以在第二步要用“≈”连接;而第三步用2.12乘以5,得到的积10.6是准确的结果,应该用等号连接。)
五年级数学的知识点梳理 篇2
1、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2、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3、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一个分数的分母是几它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 一个分数的分子是几就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4、分数与除法的关系除法中的被除数相当于分数中的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母除号相当于分数线。由于除数不能为0所以分数中分母不能为0。表示为 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
5、分数分为真分数和假分数两种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
1。大于1的假分数可以写成由一个整数和一个真分数组成的数这样的数又叫做带分数带分数大于1。
6、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
7、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它们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公因数叫做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当两个数成倍数关系时,较小的数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8、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9、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可逐次约分或一次约分
10、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它们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公倍数叫做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11、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大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数大
12、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
13、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五年级数学的知识点梳理 篇3
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
一、基础部分
(一)生字
1、易读错
哟——yō,目的地——dì
踮起脚尖——diǎn
暂时——zàn 某——mǒu
奔向那里——bèn 沉甸甸——读作一声
全班之冠——guàn 分外—作fèn 禁不住——jīn
2、(多音字)《水浒传》《济公传》——zhuàn
绿林好汉——绿 读作lù 一百单八将——将 读作jiàng
恰似、如饥似渴——sì 似的——似 shì
美差——chāi
差不多—chà
2、易写错
饿、惧、檐、酸、撑、豫、零、某
方法:笔画较多的字,教师可板书师范,同时用红笔标出易错笔画,进行强调。同时记忆时也可引导学生采用形声字或熟字加偏旁的方法。
3、形近字
惧()
诵()
编()
娱()具()
涌()
偏()
蜈()
(二)难理解的词语
窃——原意是指偷盗,但在本文中是指作者只读书不买书。
贪婪——指贪得无厌,没有满足的时候。知趣——知道好歹,不惹人讨厌。饥肠辘辘——饿的肚子直叫。
白日梦——比喻不能实现的胡思乱想。
贯通——全部透彻地理解和领悟,达到精通。
绿林好汉——聚集山林反抗封建统治阶级的人们。一百单八将——文中指梁山上的一百零八个好汉。滚瓜烂熟——形容朗读、背诵得熟练流利。偏科——指单独着重某一科,不能全面发展。
毫不犹豫——一点也不迟疑,坚决果断。文中指在常人难以作出选择的问题上,自己会坚决地选择一本书,表达了对书喜爱的程度,鲜明地亮出了自己的观点。
囫囵吞枣——比喻读书不做细致地分析,笼统地接受。
不求甚解——意思是读书只要略知大意就可以了,不必追求透彻。
别出心裁——意思是与众不同。
鲜味——即新鲜的味道。
流光溢彩——流动的光影,满溢的色彩。形容色彩明丽。
一阕—— 一首。阙,量词。
眼羡——看得到而得不到,令人羡慕。饱览——尽情地看。
津津有味——指吃得很有味道或谈得很有兴趣。如痴如醉——形容神态失常,失去自制。文中指作者读书读到入迷的程度。
浮想联翩——浮想:飘浮不定的想象;联翩:鸟飞的样子,比喻连续不断。指许许多多的想象不断涌现出来。
悲欢离合——泛指生活中经历的各种境遇和由此产生的各种心情。
牵肠挂肚——形容十分惦念,放心不下。
如饥似渴——形容要求很迫切,好像饿了急着要吃饭,渴了急着要喝水一样。
不言而喻——喻:了解,明白。不用说话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
黯然神伤——心情不愉快,无精打采的样子。
大显身手——显:表露,表现;身手:指本领。充分显示出本领和才能。
心安理得:得:适合。自以为做的事情合乎道理,心里很坦然。
一、基础知识:
1、易写错的字: 慈祥(详)、境(竟)遇、欺(期)凌、衰(哀)老、低(底)头折节、风欺(期)雪压
2、易读错的字词:
京口瓜洲一水间jiān.钟山之隔数重chóng山
那畔pàn行 聒guō碎.秉bǐng性.朦méng胧
婀ē娜nuó多姿 波光粼lín粼
干涸hé.点缀zhuì
螃páng 蟹xiè
唱和hè
潺chán潺流水
分fèn外
抹mā净
低dī头折节
3、易混淆的形近字:
祥——详
衰——哀
欺——期
低——抵
陵—凌—绫
洛——络
逾—瑜—喻—榆 魂——魄
腮——鳃
谓——猬
侨——娇——矫
4、应掌握的词语意思:
不甚在意:不太在意。
玷污:弄脏。
大抵:大多;大都。
眷恋:怀念,留恋。隆冬:冬季最冷的时候;深冬。
折节:屈服。潺潺:指流水的声音。
婀娜:形容姿态轻柔美好。
粼粼:形容水很清澈的样子。
干涸:本文指小溪枯竭。
点缀:衬托、装饰,使更好看。本文指小溪使家乡的风景更好看。
守望相助:为防备外来的侵害,相邻各处协同守卫瞭望,遇警互相通报支援。
5、日积月累:
(1)课后日积月累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的意思是:在空旷的天宇之下,我思乡的心情更加迫切了。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这句诗中的游子指的是李白。所谓“浮云游子意”,人们拿浮云比游子,是说他们的行踪都是飘浮不定的。这句诗的意思是:浮云整日地飘来飘去,远去的朋友已好久没有相见了。可以看出诗人心中充满思念和惆怅。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意思是:他乡的树已经落叶了,夜里,在寒冷的灯光下,也是飘泊他乡的孤独的人啊。
“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意思是:如果明月有情的话,它应该认识我啊,因为每年我们都能在他乡相见。
“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意思是:家乡只在我的梦里,什么时候才能回去呢?你看那
春天的江面上来来往往的人,有几个是回去的呢?
“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意思是:记不清江南的梅花开了有多少次了,离开家乡的我已是双鬓斑白了。(2)本单元佳句
①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训罢,便用保险刀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看见慈祥的外祖父大发脾气,我心里又害怕又奇怪:一枝画梅,有什么稀罕的呢?
②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③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终年潺潺地环绕引导村庄。溪的两边,种着几棵垂柳,那长长的柔软的柳枝,随风飘动着。婀娜的舞姿,是那么美,那么自然。有两三枝特别长的,垂在水面上,画着粼粼的波纹。当水鸟站在它的腰上歌唱时,流水也唱和着,发出悦耳的声音。
6、课文背景资料(1)《泊船瓜洲》: ①王安石(1021-1086),北宋杰出的政治家,临川
(现江西抚州市)人。宋仁宗时考中进士,后来两次做过宰相。王安石执政后,积极推行新法,限制大官僚、大地主、大商人和高利贷者的利益,以增加国家收入,加强国防力量,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由于遭到大官僚、大地主的坚决反对,新法最后归于失败,王安石也被迫辞职,于1086年死于南京。他是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诗和散文都很著名。他的诗风格雄健,语言精炼,常用散文句法入诗。
②写作背景: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作者从江宁(今南京市)家中出发,乘船由长江水路进京(今河南开封市)任职。船过京口时,与好友宝觉和尚会面,留宿了一夜。然后横渡长江,停船在瓜洲。隔江相望,朋友就在对岸,禁不住生出一股依依惜别之情。而位于江宁的家,因为隔着几重山也已经看不到了,这更涌起了对它的无限眷恋。正是初春时节,春风吹拂,放眼江南到处是一片绿色。虽然此次赴京,是因为得到了朝廷的重用,自己也很高兴。但还是希望能早日摆脱政事,重新回到宁静闲适的家园。
语文五年级第三单元知识盘点
一、基础知识:
1、易写错的字
肺部、高矮、藕断丝连、废水、嫌疑、上颚、退化、噪音、盗窃、垂直、即使、急促、哺乳
2、易读错的字 鱼(鳍)(qí)(榉)实(jú)橡栗(lì)尘(埃)(āi)湿(漉)漉(lù)
(哺)育(bǔ)
(触)动(chù)追(逐)(zhú)
(潜)水(qián)
苔(藓)(xiān)
3、多音字
粘贴(zhān)
看守(kān)夹丝(jiá)处理(chǔ)调动(diào)划破(huá)削弱(xūe)单调(diào)
朝晖(zhāo)调节气候中(tiáo)较短(jiào)
4、不易理解的词语:
(1)哺乳动物:指高等的脊椎动物,基本特点是靠母体的乳腺分泌乳汁哺育出生幼体。哺乳动物大都是胎生的。
(2)企图:图谋打算。
(3)“藕断丝连”原是比喻表面上好像已经断了,实际上仍有牵连
(4)嫌疑:被怀疑有某种行为的可能性。本课是指被怀疑有盗窃博物馆里的展品的可能性。
(5)警报:用电台、汽笛、喇叭等发出的将有危险到来的通知或信号。
(6)问世:指作品、产品等与世人见面,本课是指
吸热玻璃早就生产出来和用户见面了。(7)噪音:嘈杂、刺耳的声音。(8)“安然无恙”是形容平安,没有受到一点儿伤害。(9)分贝:计量声音强度大小的单位,在大、中城市的繁华街道上都有这种计量装置;科学家说,声音超过54分贝就称为噪音,对人体有害。说明的方法:
A、列数字:作者先列举具体数字来说明鲸的体重,用重量说明鲸大。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用这些具体数字说明鲸大。B、举例子:然后又以我国发现的一头鲸为例,从它的体重、身长、舌头及口腔的宽大等四方面具体生动地说明鲸的确非常大。
C、作比较:然而,这头鲸虽然有4万公斤重,可还不是最大的,已知的最大的鲸有16万公斤重。通过这样比较,更进一步说明鲸是体态庞大的海洋动物。D、总结:
这段话通过运用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的方法,叙述更加准确、清楚,使人对鲸是个庞然大物深信不疑。
2、鲸的鼻孔长在脑袋顶上,呼气的时候浮出海面,从鼻孔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等肺里吸足了气,再潜入水中。
这一段落的知识重点: 说明方法: A、打比方
这里作者用了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将鲸呼气时喷出来的气比喻成“花园里的喷泉”。
B、这样写的好处:这种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使说明的事物形象具体,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日积月累
这首诗描写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风的不同特点,诗句的意思浅显易懂。教学时应先让学生自读这首诗,将其读通顺后再试着说说诗句的意思。最后指导学生练习朗读,并熟读成诵。
课外书屋
1、围绕本单元内容推荐著名科普读物《森林报》、《笔记大自然》、《比安基动物小说》、《森林报》、《自然珍藏图鉴丛书》、《恒星与行星》、《昆虫记》、《笨狼旅行记》及其他一些科普名著。
2、情感价值目标:教师应着力激发学生阅读科普读物的兴趣,通过组织读书交流会、评选“我最喜欢的科普读物”等活动,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还可以在班里建立一个科普读物图书角,让学生把自己的科普读物带到学校来,与其他同学共享。
第四单元词语盘点、日积月累 词语盘点:
易错字写一写。如:捕捞 辉映 剧烈 沮丧 告诫
分辨 争辩 小心翼翼 等
日积月累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是一句汉族谚语,意思是说,只要肯下决心去做,世界上没有什么办不好的事情,困难总是可以克服的。意思相近的谚语还有:“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路在人走,事在人为”“不怕无能,只怕无恒”“有志者,事竟成”等。
“欲要看究竟,处处细留心。”欲,想。究竟,结果,原委。留心,注意。这句话的意思是:想要把事情(问题)搞清楚、弄明白,那就要处处注意观察。这句话点明了平时养成注意观察的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虚心万事能成,自满十事九空。”虚心,不自以为是,能够接受别人的意见。自满,满足于自己已有的成绩。这句话的意思是:虚心能帮助你把许许多多的事办成功;而自以为是,骄傲自满,那十件事可能会有九件办不成,也就是说事情办成的可能性就很小了。这句话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虚心学习的重要。
“滴水能把石穿透,万事功到自然成。”滴水,一滴一滴往下落的水。功,功夫和力气。自然,理所当然。这句话说的是:滴水可以穿石,只要有恒心,不怕花时间和力气,坚持下去,事情就一定能成功。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锋,锋利。磨砺,摩擦使其锐利,比喻磨练。苦寒,极端寒冷,严寒。这句话的意思是:宝剑的锋利,需要经过反复磨砺,梅花的清香是经历了严冬的考验才释放出来的。人要成材,事要成功,都得付出代价,经历考验。和这句谚语相似的还有:“不经一番彻骨寒,哪来梅花扑鼻香”等。
同学们应该在背诵默写的基础上会联系实际灵活运用。如:大书法家王羲之七岁时就跟书法家卫夫人习字。他每次练完字都要到水池里洗毛笔,坚持练了两三年,结果水池变成了墨池,他写字的技巧也日渐娴熟,但他还是坚持不懈地练字,最后终于成了颇负盛名的大书法家。这个事例说明什么?用一句谚语来说就是“滴水能把石穿透,万事功到自然成”,也可用“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第四单元讲读课文复习(《钓鱼的启示》、《落花生》)
第五单元是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分为“有
趣的汉字”和“我爱你,汉字”两部分,同学们一定要熟读课文。
以下资料可以阅读:
猜字谜主要有三种方法:组合法、象形法和意会法。组合法是根据谜面的暗示,把字的笔画或部件作加减,凑成一个字。比如,“一口咬掉牛尾巴”。“口”把“牛”的尾巴咬掉了,就成了“告”。象形法是把汉字的笔画比拟成事物,猜这种字谜需要观察力和想象力。比如,“河边一蜻蜓,天上双雁飞”,猜两个字。蜻蜓是细细长长的,两个翅膀一个头,像个“干”字,加上河的边上三点水,是“汗”。双雁像“从”,天的上面是一横,合起来成了“丛”。意会法要求猜谜的人根据谜面的意思去联想。比如,“客满”猜一个字。客满就是人太多,谜底就是“侈”。猜谜的时候,常常要把这几种方法结合起来运用。
歇后语是由近似谜面和谜底两部分组成的形象而俏皮的口头用语。这两部分之间有间歇,说的时候往往只说前一部分,把后一部分(真意所在)隐去,让听的人去猜测,所以叫歇后语。歇后语可以分为喻意性和谐音性两类。教材中出现的是谐音性歇后语。它们的特点是借助同音或音近的联系,产生俏皮风趣的表达效果。如,“孔夫子搬家”我们会想到他有很多书,而“书”跟“输”同音,所以隐含“净
是输”的意思。用这个歇后语来形容比赛或战斗老是失败,幽默诙谐。古诗中有时也运用谐音达到一语双关的表达效果。《“枇杷”与“琵琶”》则告诉我们汉语同音字多,不能随意乱用,否则会闹笑话。甲骨文是商周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也叫“契文”“卜辞”“龟甲文字”“殷墟文字”。甲骨文最早在河南安阳小屯村的殷墟出土,1899年才被学者发现,1928年后多次发掘,先后出土达十余万片。这些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大都是商王朝占卜吉凶时,刻的卜辞和有关的记事文字。是殷代到纣亡273年间的遗物,日前成为研究商周社会的重要历史资料。已发现的甲骨文单字有4 500个左右,可认识的约1 700字。文字中有大批的形声字,尽管多数字的笔画和部位还没有定型,但从可识的文字可以看出,甲骨文是相当进步、且十分完备的古文字体系。近年来在陕西等地,也发现一些西周时代的甲骨文。
第六单元知识梳理
一、基础知识
1、易错字 爆(右下易写成水)颤容易写错 墟(右下为“业”)誊(上边是两横)谨(右下三横)慎(真里面三横)
2、易错读音
混(hùn)乱 “混”易读错为hún
瓦砾(lì)“砾”易读错为lè 颤(chàn)抖“颤”易读错为zhàn
歧(qí)途“歧”易读错
(2)好词积累
混乱
安顿
昔日
废墟
坚定
挖掘
绝望
叹息
悲痛
颤抖
拥抱
糟糕
确实
自豪
誊写
敬仰
严厉
灵感
源泉
歧途
谨慎
把握
极端
龟裂
腼腆
打蔫
艰涩
拖沓
欢声笑语
破烂不堪
满怀信心
一如既往
失魂落魄
震耳欲聋
大吃一惊
喋喋不休
雪上加霜
来日方长
忐忑不安
聊胜于无
失魂落魄
按图索骥
忐忑不安(3)好句积累
17课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拦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
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见瓦砾堆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
18课 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双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 …
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 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个大人了。
二、阅读
(一)重点句子的理解 17课 《地震中的父与子》
1、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①这是提领全文的关键句。
②说父亲了不起,是因为,其他孩子的父母“哭喊过后,便绝望地离开了。”而这位父亲一直不停地挖掘。人们劝阻他,“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他便埋头接着挖。”“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为了儿子,决不放弃,实现对儿子的承诺。多么坚忍不拔、决不放弃的父亲!多么恪守诺言、有责任感的父亲!
③说儿子了不起,是因为在长达38个小时的漆黑的瓦砾堆下,没有水,没有食物,只有恐惧与危险。然而7岁的阿曼达却能在这种情况下,告诉同学不要害怕,坚持生的希望;当得到父亲的救援时,他首先想到的是“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同死神搏斗,最终生还,巨大的精神力量来自对父亲真诚诺言的信赖;奇迹的出现来自伟大的父爱。
2、“不论发生了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 ①为什么文中3次出现类似的话?因为他是父亲对儿子的承诺,是儿子在绝境中满怀信心的力量源泉,也是父亲坚持到底决不放弃的原因。
②反复出现,多处呼应,通过父亲的责任感充分表现了崇高的父爱,通过儿子对父亲诺言的深信不疑说明了对父亲多么信赖 18《慈母情深》
“我想我没有权利用那钱再买任何别的东西,无论为我自己还是为母亲。”
这句话是说,母亲挣钱那么不易,家境那么困难,但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书,使我满足了读书的强
烈愿望。我如果用那钱买别的东西,实在对不起母亲,对不起母亲浓浓的爱子真情。第六单元课文复习17 地震中的父与子
课文讲述的是有一年发生在美国的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危险,抱着坚定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同学的故事,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
课文先写大地震的混乱中,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急切地冲向儿子的学校,尽管学校已成废墟,他还是坚定地向儿子教室的方位走去。接着写他不顾别人的劝阻,坚持寻找自己的儿子阿曼达。最后写经过38个小时不停的挖掘,他的儿子和另外13个同学终于获救。描写具体,情感真挚,是这篇课文的主要特点。
这篇课文,一是让学生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受到父子情深的感染;二是引导学生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阅读能力。
要抓住课文中有特色的语言,在阅读中学习表达。如“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为什么不直接写挖了36小
时?父亲为了救儿子,整整挖了38小时,突出了挖的时间之长,之艰难。这段话不是直接写38小时,而是从8小时写起,这样写,表现出艰难的过程,更能体现父亲执著的信念和父救子所克服的巨大困难。
词句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和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因此,以下句子要注意理解。
①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这是提领全文的关键句。抓住“了不起的父与子”品读全文,及其他重点句,如,“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等等,就会迎刃而解。
“了不起的父与子”要从“父”与“子”两个方面来理解。
说父亲了不起,是因为,其他孩子的父母“哭喊过后,便绝望地离开了。”而这位父亲一直不停地
挖掘。人们劝阻他,“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他便埋头接着挖。”“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为了儿子,决不放弃,实现对儿子的承诺。多么坚忍不拔、决不放弃的父亲!多么恪守诺言、有责任感的父亲!
说儿子了不起,是因为在长达38个小时的漆黑的瓦砾堆下,没有水,没有食物,只有恐惧与危险。然而7岁的阿曼达却能在这种情况下,告诉同学不要害怕,坚持生的希望;当得到父亲的救援时,他首先想到的是“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同死神搏斗,最终生还,巨大的精神力量来自对父亲真诚诺言的信赖;奇迹的出现来自伟大的父爱。
②“不论发生了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
为什么文中3次出现类似的话?因为他是父亲对儿子的承诺,是儿子在绝境中满怀信心的力量源泉,也是父亲坚持到底决不放弃的原因。反复出现,多处呼应,通过父亲的责任感充分表现了崇高的父爱,通过儿子对父亲诺言的深信不疑说明了对父亲多么信赖。
了不起的父与子,共同创造了神话般的奇迹。
对词语的理解。
昔日:指往日,从前。
废墟:城市或村庄遭受破坏或灾害后变成的荒凉地方。
疾步:快步行走。
绝望:毫无希望。
瓦砾:破碎的砖头瓦片。
开辟:开发、开垦,把荒地开垦成可以种植的土地。本课是打开的意思。
第七组“勿忘国耻”单元知识点梳理
一、基础知识
1、易写错的字:
玲珑(拢)
剔透(踢)
侵入(浸)
销毁(消)
灰烬(尽)
掩护(俺)
坠落(堕)
众星拱月(供)
斩钉截铁(崭)
2、易读错的字:
估量(liáng)众星拱月(gǒng)剔透(tī)蓬莱(lái)瑶台(yáo)
统统(tǒnɡ)
侵入(qīn)日寇(kòu)葛振林(ɡě)棋盘陀(tuó)嗖(sōu)刹那(chà)骨髓(suǐ)
眺望(tiào)
脊梁(jǐ)
3、形近字辨析:
玲(玲珑)—铃(铃声)
剔(挑剔)—踢(踢球)瑶(瑶族)—谣(歌谣)侵(侵略)—浸(浸泡)
瑰(瑰丽)—魂(灵魂)斩(斩断)—折(曲折)绷(绷带)—棚(大棚)吼(吼叫)—孔(孔隙)
4、难理解的词语:
不可估量:“估量”是推算、计算的意思。“不可估量”是说圆明园的毁灭损失巨大,无法计算。
众星拱月:圆明园的主园有圆明园、万春园、长春园。除三园外,还有许多小园。“拱”,环绕。“众星拱月”,无数星星环绕着月亮,比喻许多东西围绕着一个中心。“许多小园……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描绘出了圆明园的总体格局。
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异常华丽,光彩夺目。玲珑剔透:“玲珑”,精致灵巧;“剔透”,剔除多余的部分,使透空明晰。“玲珑剔透”,形容器物小巧玲珑,精致奇妙。
西洋景观:“西洋”,泛指欧、美各国。在长春园内,有一个景点叫“西洋楼”。这是一座西式宫殿建筑,石柱的柱头柱身皆仿罗马式,庭院中的松柏灌木模拟欧洲几何图案修剪,围墙和道路铺装以及石雕陈设等也都是西洋式。文中“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一句所说的“西洋景观”指的就是“西洋楼”。这座西式宫殿建筑,占地面积达100多亩。
全神贯注:贯注,精神、精力集中。全部精力集
中在一点,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悬崖:高而陡的山崖。
居高临下:处在高处,俯视下面。形容处于有利的地位。
屹立: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常用来比喻坚定不可动摇。
昂首挺胸:仰着头挺着胸无所畏惧的样子。
5、日积月累:
(1)会写的词语:
估量
损失
殿堂
宏伟
侵入
销毁
瑰宝
灰烬
进犯
转移
掩护
任务
崎岖
尸体
坠落
雹子
仇恨
眺望
豪迈
举世闻名
众星拱月
玲珑剔透
亭台楼阁
诗情画意
天南海北
奇珍异宝
满腔怒火
斩钉截铁(2)会读的词语:
停泊
港口
真挚
崇高
敬意
统治
准许
礼堂
浓厚
叩问
旗帜
旗杆
脊梁
刹那
硝烟
骨髓
伤痕
痛苦
礼炮
扎根
悬崖绝壁(3)佳句积累: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
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圆明园的毁灭》
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圆明园的毁灭》
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地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圆明园的毁灭》
为了不让敌人发现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狼牙山五壮士》
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一阵叽哩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狼牙山五壮士》(4)成语积累:
同仇敌忾
临危不惧
勇往直前
前仆后继
力挽狂澜
中流砥柱
大义凛然
豪情壮志
不屈不挠
披荆斩棘
奋发图强
励精图治
众志成城
舍生取义
任重道远
再接再厉 知识点梳理:
一、基础知识:
1、易写错的字: 诞生(挺)、瞻仰(詹)、爆发(暴)、悬崖(涯)飘拂(佛)、电钮(扭)、汇集(会)
2、易读错的字词:
磅礴(páng bó)
拟(nǐ)定
地域(yù)
奔赴(bēn fù)
踌躇(chóu chú)
黯(àn)然
石碾(niǎn)
簸箕(bō jī)
笤帚(tiáo zhou)
夜以继(jì)日
舀yǎo水
沏qī茶
殉xùn职
3、易混淆的形近字:
丸—九
崖—涯
珉——泯
宾—殡
泽—择 协—胁
奏—揍—凑—秦
钮—扭—纽
拂——佛——弗
嗓——搡——槡
4、应掌握的词语意思:
等闲:平平常常
逶迤:弯弯曲曲连绵不断的样子。
磅礴:气势雄伟,这里指山势高大、险峻。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
尽开颜:全都喜笑颜开。
走泥丸:小泥球在脚下滚过去。
典礼:郑重举行的意识。
擎:举。
肃立:恭敬、庄严地立着。
瞻仰:恭敬地看。
干涸:本文指小溪枯竭。
二、各课重点: 精读课文 《七律·长征》(能够背诵默写)
写作背景:本课是毛泽东在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时写下的一首诗,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作者简介:毛泽东(1893-1976)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 年12 月26 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
。1976 年9 月9 日在北京逝世。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1、主要内容:
全诗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
2、中心思想:
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以及英勇豪迈的气概。
3、重点句的理解:
①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万水千山:这里的“千”、“万”都是泛指,形容山无数,水无数,隐含着困难多、艰险多。
等闲:平平常常的意思。
句意:红军不怕远征的艰难险阻,把历经千山万水的艰难困苦看作是平平常常的事。
“红军不怕远征难”总领全文,高度概括出红军在长征中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②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五岭:指五座山岭,即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这五座山岭在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四省边境。细浪:小浪花。
乌蒙:指乌蒙山,在云南、贵州两省之间。1935年4月,红军长征经过此地。
句意:五岭山脉那样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那样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可在红军看来,不过像在脚下滚过的泥丸。
“逶迤”和“磅礴”是夸张的手法,写出了山势雄险;“细浪”和“泥丸”是比喻的手法,写出了它们在红军眼里的渺小,这样写更显出红军的伟大。③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金沙:指金沙江,是长江上游的一段。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大渡:指大渡河。
铁索:指大渡河上的泸定桥。红军过桥时只剩下十三根铁索。
句意:金沙江两岸悬崖峭壁,湍急的流水拍击着两岸高耸的山崖,给人以温暖的感受(暗示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欢快心情);
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只剩下十几根铁索,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暗示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
一“暖”一“寒”,既写出了天气情况,又写出了心理感受。作者以两种感觉互相对比,既表达了红军渡过金沙江后的喜悦,又表现了夺取泸定桥的惊心动魄,足见红军的神勇无比。
④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岷山:在四川、甘肃交界的地方。海拔4000米左右,终年积雪。
句意:更使红军欣喜的是翻过了千里皑皑白雪的岷山,人人心情开朗,个个笑逐颜开。
“开颜”,写出了红军翻过雪山后一片欢腾的喜悦之态,同时预示了长征的最后胜利。
《开国大典》(第七自然段要求默写)
1、主要内容:
本文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
2、中心思想:
本文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无比激动、喜悦、自豪的心情,展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们特别是毛泽东的领袖风采。
五年级数学的知识点梳理 篇4
一、重点词汇。
eat breakfast吃早餐 have···class 上···课 play sports 进行体育运动 exercise 活动,运动。
do morning exercises早锻炼 eat dinner吃晚饭 clean my room 打扫我的房间 go for a walk 散步 go shopping 去购物 take学习,上(课)dancing 舞蹈 take a dancing class 上舞蹈课 a.m上午 p.m.下午 usually 通常地 一、其他日常活动。
get up起床 eat lunch吃午饭 go to bed 上床睡觉 wash my face洗脸 wash my clothes 洗我的衣服 watch TV看电视 play ping-pong打乒乓球 play the pipa弹琵琶go swimming 去游泳 go running去跑步 do homework 做作业 do kung fu练武术 play football踢足球 play basketball打篮球 二、频度副词。
always总是,一直(100%)usually通常(80%)often 经常(60%)sometimes(30%)有时 三、疑问词。
when什么时候 why 为什么 四、重点句型。
1、询问别人什么时候做某事的句型及回答。
句型结构:问:When do you+动词短语原形+其他?(你/你们什么时候做某事?)答:I/we(+频度副词)+动词短语原形+at+具体时间(我/我们通常在几点做某事。)例:问:When do you go to bed?(你什么时候上床睡觉?)答:I go to bed at 9:00p.m(我晚上9点上床睡觉。)注意:当主语是第三人称单数(he,she,it,单个人名或单数名词)时,助动词do要变成does,句型结构是:when does+主语(第三人称单数)+动词短语原形+其他? 2、询问别人周末做什么的句型及回答。
句型结构:问:What do you do on the weekend?(你周末做什么?)答:I(+频度副词)+动词(短语)+其他。
例:问:What do you do on the weekend?(你周末做什么?)答:I usually read books.(我通常看书。)注意:当主语是第三人称单数(he,she,it,单个人名或单数名词)时,助动词do要变成does,句型结构是:what does+主语(第三人称单数)+do+on the weekend? 第二单元:
一、重点词汇 spring 春天 summer 夏天 autumn秋天 winter 冬天 season季节 picnic 野餐 go on a picnic 去野餐 pick摘 pick apples摘苹果 snowman雪人make a snowman 堆雪人 go swimming去游泳 which 哪一个 best最 because 因为 vacation 假期 一、其他 1、形容天气的形容词 rainy多雨的 windy 多风的 sunny晴朗的 cold 寒冷的 warm 暖和的cool凉爽的 hot 炎热的 cloudy 多云的 snowy下雪的 foggy有雾的 2、由go构成的活动短语 go swimming去游泳 go shopping去购物 go boating去划船 go skating去滑冰 go hiking去远足 go fishing去钓鱼 三、重点句型 1、询问别人天气怎么样的句型及回答。
句型结构:问:What’s the weather like+时间+地点?(···天气怎么样?)答:It’s+表示天气的形容词 例:问: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winter in Beijing?(北京冬天的天气怎么样)It’s cold and windy(有风而且寒冷。)2、询问别人最喜欢的季节句型及回答。
句型结构:问: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你最喜欢的季节是哪一个?)答:I like+季节+best或直接说季节名称。
同义句还有:What’s your favourite season? 3、询问别人喜欢某个季节的原因的句型及回答。
句型结构:问:Why do you like+季节名称?或直接用“Why”来提问。
答:一般要用“because”引导的句子来说明理由,可以从天气、相关的活动等方面来说。
例:问:Why do you like spring?(你为什么喜欢春天?)答:Because I can fly kites.(因为我能放风筝。)问:Why do you like summer?(你为什么喜欢夏天?)答:Because I can go swimming everyday.(因为我每天都能去游泳。)问:Why do you like autumn?(你为什么喜欢秋天?)答:Because the weather is cool.(因为天气凉爽。)问:Why do you like winter?(你为什么喜欢冬天?)答:Because I can make a snowman.(因为我能堆雪人。)第三单元:
一、重点词汇 January一月 February二月 March三月 April四月 May五月 June六月 July七月 August 八月 September 九月October十月 November 十一月December十二月 注意:1、月份的首字母一定要大写。
2、May没有缩写形式,September的缩写形式是“Sept”,其他月份单词的缩写形式都是有单词的前三个字母加“·”构成。
3、月份的缩写形式不用在句子中,只能单独使用。
4、表示“在几月”时,要在月份单词前面加介词in。
二、常用节假日名称。
New Year’s Day元旦 Tree Planting Day 植树节 Easter 复活节April Fool’s Day愚人节 May Day 劳动节 Mother’s Day 母亲节Children’s Day 儿童节 Father’s Day父亲节Teacher’s Day教师节 National Day国庆节 Mid-Autumn Day 中秋节Thanksgiving Day 感恩节 Christmas圣诞节 summer vacation暑假 winter vacation寒假 三、活动名称 sports meet 运动会 Easter party 复活节聚会 school trip 学校旅行 Chinese test 语文测试 singing contest歌咏比赛 birthday party生日聚会 四、介词in、on、at的用法。
1、in的用法。
in后面+上午/下午/晚上/月份/季节/年份。如:in the morning, in April, in winter, in 2015.2、on的用法。
on的后面+具体的某一天。如:on Monday, on April 3rd, on Friday morning.3、at的用法。
at后面+具体的时间点或与其他词构成固定搭配。如:at six o’clock, at 12:30,at noon。
五、重点句型。
1、问答某个活动或节日在几月份的句型及回答。
句型结构:问:When is+活动或节日名称? 答:It’s in+月份。
例:问:when is Christmas?(圣诞节在什么时候?)It’s in December.(在十二月。)2、询问别人将要做什么的句型及回答。
句型结构:问:What will you do+其他? 答:I will····=I’ll··· 例:问:what will you do for your mum on Mother’s Day?(母亲节你将为你妈妈做什么?)答:I’ll give her some flowers.(我将送给她一些花。)3、表达“我们将要···”的句型。
We’ll···=We will 后面+动词原形,这是一个一般将来时的句子,表示将来某个时间要发生的动作或事情。
例:We’ll have a school trip.(我们将有一次学校旅行。)We’ll have a singing contest.(我们将有一次歌咏比赛。)We’ll take a dancing class.(我们将要上一节舞蹈课。)第四单元:
一、重点词汇 first(1st)第一 second(2nd)第二third(3rd)第三fourth(4th)第四 fifth(5th)第五 sixth(6th)第六 seventh(7th)第七 eighth(8th)第八 ninth(9th)第九tenth(10th)第十 eleventh(11th)第十一 twelfth(12th)第十二 thirteenth(13th)第十三fourteenth(14th)第十四fifteenth(15th)第十五 sixteenth(16th)第十六seventeenth(17th)第十七eighteenth(18th)第十八nineteenth(19th)第十九 twentieth(20th)第二十twentieth-first(21th)第二十一twentieth-second(22nd)第二是二twentieth-third(23rd)第二十三 thirtieth(30th)第三十 special特殊的 fool傻瓜 二、用序数词表示具体的日期 在英语中,“几月几日”可以先说“月”,再说“日”,其中“日”要用序数词,书写时序数词前可以有“the”,也可以没有。但读日期时,the必须读出来。如果要表示某年某月某日,通常按照“月、日、年”的顺序。
例如:March 3rd 读法是:March the third 翻译是:3月3日。June 1st,2014 读法是:June the first,two thousand and fourteen 翻译是:2014年6月1日。
三、基数词变序数词的口诀记忆 基变序有规律,结尾加上th;
一二三特殊记,结尾各是t,d,d;
八减t九去e,f来把ve替;
y改为ie,结尾仍有th;
若是遇到几十几,只变个位就可以。
四、重点句型 1、询问别人具体日期的句型及回答。
句型结构:问:When is+节日/活动?(···是哪天?)答:It’s on+月份+序数词。·(··月···日)例:When is Children’s Day?(儿童节是哪天?)答:It’s on June 1st.(6月1日)2、询问生日的句型及回答 句型结构:问:When is +某人的+birthday?(···生日是哪天?)答:It’s on+具体的日期。
例:
问:When is your grandma’s birthday?(你奶奶的生日是哪天?)答:
Her birthday is on June 16th.(她的生日是6月16日。)问:When is Miss White’s birthday?(怀特小姐的生日是哪天?)答:It’s on July 1st.(7月1日。)第五单元:
一、重点词汇 mine我的 your 你的,(你们的)his 他的 hers 她的 theirs 他们的,她们的 ours 我们的 climbing(正在)攀爬 eating(正在)吃 playing(正在)玩 jumping(正在)跳 drinking(正在)喝 sleeping(正在)睡觉 一、掌握的短语 climb tree 爬树 play football 踢足球 look at 看 a beautiful painting 一幅美丽的画 in the kitchen在厨房 play with each other一起玩耍drink water 喝水 listen to music 听音乐 read books读书 二、名词性物主代词和形容词性物主代词 表示所有关系的代词叫做物主代词,即表示事物主人的代词。它包括名词性物主代词和形容词性物主代词。
第一人称 第二人称 第三人称 形容词性物主代词 my 我的 our 我们的 your 你的,你们的 his/her/its 他的/她的/它的 their 她们的,他们的,它们的 名词性物主代词 mine 我的 ours 我们的 yours 你的,你们的 his/hers/its 他的/她的/它的 theirs 她们的,他们的,它们的 注意:1、形容词性物主代词相当于一个形容词,不能单独使用,后面需要跟名词,常用来修饰、限定后面的名词。如:This is my book(这是我的书)、That is his bag(那是他的书包)2、名词性物主代词需独立使用,后面不能跟名词,它相当于“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名词”。如:It’s mine.(它是我的)四、动词ing形式的变化规则 变化规则 例词 一般动词直接在词尾加-ing read→reading(读)talk→talking(交谈)sing→singing(唱歌)study→ studying(学习)以不发音的e结尾的动词,先去e再加-ing write→writing(写)skate→skating(滑冰)ride→ riding(骑)drive→driving(驾驶)以重读闭音节结尾且末尾只有一个辅音字母的动词,双写这个辅音字母后,再加-ing sit→sitting(坐)cut→cutting(切,割)run→running(跑)stop→stopping(停)get→getting(得到)少数几个以ie结尾的动词,变ie为y,再加-ing lie→lying(躺,撒谎)die→dying(死)tie→tying(系,捆绑)口诀记忆:动词-ing很好记,一般情况直接加。
词尾若有哑音e,去e再加-ing。
“一辅重闭”作尾巴,双写后加-ing。
还有一点要注意,ie变y再加-ing。
五、重点句型 1、询问物品的归属 句型结构:问 :Whose(+物品)+are there/those?(这些/那些是谁的?)答:There are+名词性物主代词。(它们是···的。)或:There are+形容词性物主代词+物品。(它们是···的···)。例:问:Whose pens are these?(这些钢笔是谁的?)答:
They are mine.(它们是我的)。
2、如要询问单个物品的归属的句型结构是:问:Whose(+物品)+is it/this/that?(它/这/那是谁的?)答:It’s+名词性物主代词。(它是···的。)或:It’s+形容词性物主代词+物品。(它是····的···)。
例:问:Whose dog is it?(它是谁的狗?)答:It’s hers.(它是她的。)3、确认多个物品的归属 句型结构:问:Are these+名词性物主代词?(这些是···的吗?)答:Yes,they are/No,they aren’t(是的,它们是/不,它们不是)。
例:The Chinese book is mine.(这本语文书是我的。)问:Are these all yours?(这些书都是你的吗?)答:No,they aren’t.(不,它们不是)4、描述正在做某事的句型 句型结构:主语+be动词+动词ing形式+其他。
提示 示例 主语是第一人称单数I时,be动词用am.I am watching TV.(我正在看电视)主语是第二人称单数you时,be动词用are You are reading a book.(你正在读书)主语是第三人称单数he/she/it单个人时,be动词用is He is playing football.(他正在踢足球)主语是各人称复数we/you/they多个人时,be动词用are They are having lunch(他们正在吃晚饭)5、问答正在做什么的句型 句型结构:问:What+be动词+主语+doing?(···正在做什么?)答:主语+be动词+动词ing形式+其他。(···正在···)例:问:What is he doing?(他正在做什么?)答:He is sleeping.(他正在睡觉。)问:What are you doing?(你正在做什么?)答:I am learning English.(我正在学习英语。)5、确认是否正在做某事的句型 句型结构:Be动词+主语+动词-ing形式+其他? 例:问:Are you listening to music?(你正在听音乐吗?)答:Yes, I am(是的)问:Is he singing?(他正在唱歌吗?)答:Yes,he is.(是的)问:Are the children playing games?(孩子们正在做游戏吗?)答:Yes,they are.(是的)第六单元:
五年级数学的知识点梳理 篇5
一、多音字
冲chōng(气冲冲)chòng(冲着)
蒙méng(启蒙)mēng(蒙骗)měng(蒙古)
难nàn(遇难)nán(困难)
落là(丢三落四)luò(降落)
二、近义词
劳累~辛劳 装饰~装扮
怒气冲冲~怒发冲冠
发誓~立誓 催促~督促 酬谢~感谢
叮嘱~嘱咐 报答~报恩
富丽堂皇~金碧辉煌
勤勤恳恳~任劳任怨 爱惜~怜惜
察访~考察
紧急~急迫
惩罚~处罚 日久天长~天长地久
三、反义词
镇定→慌张 相信→怀疑 怒气冲冲→眉开眼笑
悲痛→高兴 焦急→冷静 牺牲→保全
亲密→疏远 干净→肮脏
紧急→迟缓 惩罚→奖励
眉开眼笑→愁眉苦脸 美中不足→锦上添花
四、词语归类
1.AABB式词语:晃晃荡荡 花花绿绿 亲亲密密 勤勤恳恳 干干净净
红红火火 甜甜蜜蜜 大大方方 朝朝暮暮 日日夜夜 家家户户
2.AABC式词语:恋恋不舍
翩翩起舞 碌碌无为 窃窃私语 面面俱到 源源不绝 亭亭玉立
3.ABCC式词语:怒气冲冲
余音袅袅 长夜漫漫 温情脉脉 人心惶惶 气喘吁吁 忠心耿耿
4.表示天气的词语
乌云密布 狂风怒号 倾盆大雨 风和日丽 斜风细雨
电闪雷鸣 万里无云
五、佳句积累
1.精彩句
他们走在路上,忽然乌云密布,狂风怒号,接着就是倾盆大雨。半夜里,听见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大山崩塌了,地下涌出洪水,把他们住的村子淹没了。
这句话是环境描写。第一句写出了天气变化的猛烈;第二句写出了村子被洪水淹没时的惨烈,也照应了前面鸟所说的“这里的大山要崩塌,大地要被洪水淹没”。
2.心理描写
他想,牛那么勤勤恳恳地干活,不好好照看它,怎么对得起它呢?
这句话是对牛郎的心理描写,写出了牛郎对老牛的关心之情。
六、阅读
推荐篇目:李明伟《沉香劈山救母》
五年级数学的知识点梳理 篇6
小学数学三年级第一学期第四单元知识点梳理
小学数学三年级第一学期第四单元知识点梳理
一、整十数、整百数的除法
1.熟练在掌握整十数、整百数的除法计算。
2.知道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被除数、除数、商。
3.一道除法算式能用不同的方式表示:
例:18÷3
(1)18除以3除以的前面是被除数、除以的后面是除数
(2)3除18除的前面是除数,除的后面是被除数
(3)18被3除
辨别:30除一个数,商和余数都是2,求这个数?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求被除数)
30除以一个数,商和余数都是2,求这个数?
(求除数)
4.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因此一道乘法算式能写两道除法算式
例:90×7=630630÷7=90630÷9=70
反之,乘法并不是除法的逆运算。
二、两位数或三位数被一位数除p34-42
1.横式p34、39:
两位数分拆方法:
1、我们把被除数分拆成能够被除数除尽的最大整十数。
2、把剩下的整十数与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被除数去除。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因此,分拆时一般先看除数,除数是2被除数一般可分出20、40、60、80
除数是3被除数一般可分出30、60、90
除数是4被除数一般可分出40、80
当无法分出整十数时,可按乘法口决表进行分拆,便于口算。
三位数分拆方法:先分整百的,再分整十的,最后分单个的;整百的不够分,和整十的合起来再分,整十的不够分,和单个的合起来继续分。分的时候还要考虑是否方便口算。
(注意:与两位数乘一位数横式不同的地方在于没有列出加法算式)
2.竖式:
方法:(1)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
(2)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小时,就看前两位,除到哪一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位,商就写在哪一位上。
(3)当十位或个位不够商1时,要用0来占位。(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
(4)余数要比除数小
(注意部分步骤可以省略)
例:p37p41例3
步骤:一商、二乘、三减、四比、五落
验算方法:通过被除数=除数×商+余数来验证被除数与原题中的是否一致。验算时用竖式。
分析:第一题:商中间为0
第二题:被除数末尾是0,前面能被除尽,0应写在8的下方。
第三题:1,被除数末尾0除以任何一个数=0,个位商0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2,被除数末尾0前面能被除尽,0应写在4的下方。
第四题:少了落的步骤。
P41/例3/3807÷2被除数中间为0,被除数最高位能被除尽,中间的0不需要落下。
3.估商是几位数:
主要看被除数的最高位和除数的关系:
如果被除数最高位>除数或者=除数,被除数是几位数,商就是几位数
如果被除数最高位<除数,被除数是几位数,商就比它小一位数
例:735÷□,要使商是两位数,除数可以填();要使商是三位数,除数可以填()。
4.被除数、除数、商、余数之间关系
(1)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例:◎÷□=9……5,□里最小填();
在一道有余数的除法里,除数是8,商是25,那么被除数最大是()。
(2)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除数=(被除数-余数)÷商
商=(被除数-余数)÷除数
例:28÷□=□……3,□=()
5.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
例:3□2÷6,要使商的末尾是0,□里可以填()。
分析:商的末尾是0,被除数个位上的数比除数小,不够商1
因此,除到被除数的十位必须除尽,没有余数。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想:3□÷6没有余数
例:□21÷4,当□里填()时,商末尾有0。
分析:商的末尾是0,被除数个位上的数比除数小,不够商1
因此,除到被除数的十位必须除尽,没有余数
想:□2÷4没有余数分两种情况:最高位比除数小时:□填1、3
最高位比除数大时:□填:5、7、9
例:6□4÷3,要使商的中间是0,□里可以填()。
分析:商中间是0,则被除数的十位上的数比除数小,不够商1
因此,除到被除数的百位必须除尽,6÷3=2
例:□21÷4,当□里填()时,商中间有0。
分析:商中间是0,则被除数的十位上的数比除数小,不够商1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因此,除到被除数的百位必须除尽
想:□÷4没有余数□可以填4或8
5.p43除法的估算
例:138÷6商在20到30之间
步骤;1,根据除数找小于被除数却能被除数除尽的最大数
因此138估成120120÷6=20
2,另一个商比估算出的第一个商大十
因此20+10=30
(也可以根据除数找大于被除数却能被除数除尽的最小数
180÷6=30)
常见错误:例525÷5=105估算:商在104到114之间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分析:根据精确计算的结果写出的估算答数
改正:商在100到110之间。
6.除法的应用p44
做题时需要注意问题,一般情况下,余数要占一份的就加1,如讲到坐船、坐车的题目。余数不够一份的,就去尾。如讲到做裤子、扎花等问题。
辨析:8个篮球装一箱,767个篮球至少可以装几箱?
分析:767÷8=95箱……7个
题中的“至少”说明余数也需要占一份7个也需要一个箱子装,因此需要加1,共有96箱。
8个篮球装一箱,767个篮球最多可以装几箱?
分析:题中的“最多”说明余数不需要占一份。7个没有装满一箱,因此最多可以装95箱。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7.单价、数量、总价p45、46
(1)能从题目中分析出单价、数量及总价
(2)能够根据问题,灵活应用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数量=单价
总价÷单价=数量
(3)拓展:能用小数表示元、角分
例:3元:3.00元小数点左边为元,小数点右边第一位为角
第二位为分
1元5角:1.50元10元5分:10.05元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五年级数学的知识点梳理】推荐阅读:
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梳理12-18
小学数学三年级第一学期第四单元知识点梳理10-01
五年级的语文学习知识点梳理10-08
五年级数学知识总结11-28
五年级数学重要知识点07-30
新版五年级数学知识点11-29
五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01-19
沪教版五年级数学知识10-02
五年级下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整理11-25
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新人教版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