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的数学日记

2024-09-28

五年级的数学日记(精选8篇)

五年级的数学日记 篇1

五年级数学日记:奇妙的倒数

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拿到新课本,我好开心啊,我翻动着,无意间,一个内容吸引了我,心想:倒数是倒着的数吗?我怀着好奇心,翻动着书页,终于,我翻到了那一页。我一看书,书上与我说的一样。书上还说到求一个数的倒数就是把这个数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

噢!原来是这样: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噢!那么4/5就是5/4的倒数。不行,我得验证一下:

4/5×5/4= 1

7/7×7/7= 1

1/0×0=„„

“不,1/0与0不行,因为分母是0无意义”。我突然又想到小数有没有倒数呢,带分数呢?0有没有倒数呢?学习了倒数有什么用呢?等等的问题。没想到这小小的一课竟有这么多的知识。看来这一课蛮重要的!

五年级的数学日记 篇2

现实中由于课堂教学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学生自我反思能力得不到充分的培养, 课堂上只有部分学生表达自己想法, 而一部分学生只能当听众。数学日记则是一个让这些“听众”自由表达的途径, 反思学习的过程。“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 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因此, 我们应把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作为自己的教育目标, 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学生学习活动过程受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元认知水平等因素的影响, 其中, 学生元认知水平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弗莱维尔认为:元认知是对思维活动的自我体验、自我观察、自我监控和自我调节。

既然元认知能力这么重要, 就要了解五年级学生的元认知水平, 元认知包括三方面内容: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监控。笔者简单调查了五年级两个班级 (112人) 三方面的情况:

1. 五年级学生元认知知识较欠缺。

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兴趣、思维特点、能力限度等知识较缺乏, 如:“上课, 当我注意力不集中时, 我能采取有效的方法来控制自己的注意力。”只有30人选择总是能控制自己的注意力, 占27.3%。

2. 五年级学生元认知体验较差。

元认知体验是个体对自己认知状态的监测性判断以及相应的情感体验。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难度把握不准、学习信心缺乏, 解题思路模糊等。比如, “我对自己数学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或出现的问题总是不很清楚。”, 选择“从来不这样”的学生只有11人, 占调查总人数9.82%。

3. 五年级学生元认知监控能力较低。

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反思, 属于元认知的范畴, 是一种元认知监控的能力。体现在学生认知活动过程中, 能不断地评价其认知过程的质量, 找出认知偏差, 选用恰当的策略, 以保证有效地学习。调查统计发现学生在这方面表现较差。例如, “对曾做过的题目, 老师也讲解过的, 下次再遇到同类题目时, 我还会出错。”有28人选择“总是这样”或“经常这样”, 占调查总人数的25.3%。

基于五年级学生元认知水平现状调查, 结合元认知能力对学生学习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笔者提出通过数学日记的形式来提高学生的元认知水平。

二、数学日记如何提高元认知水平

1. 在自我反思中积累元认知知识。

数学日记能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通过培养学习兴趣, 提高学习能力等方式促进学生元认知水平的提高。

(1) 在数学日记中反思学习内容, 学生不仅反思学习中的收获, 同时学生对自己学习能力更加了解。

如日记《我去解轴对称、旋转、平移问题》片段:

我们教了图形变换的知识, 图形变换的内容有:轴对称、旋转、平移。这些图形在我们生活中都可以看见, 你别看它简单, 当你没学会, 你肯定也不知道是什么图形, 我发现原来这些图形是多么奇妙啊!轴对称图形至少有一条对称轴, 两边图形完全一样。旋转图形就不一样了, 旋转起来的东西就很像一朵花, 它是绕着一个图形旋转的。

同学们, 你们做题目的时候一定要细心啊!这些看起来单调的图形, 在你的手下将会变成一个个美丽的图画, 出乎你的意料之外。 (五 (5) 班李瑞)

这位学生反思了自己学习的内容, 各个知识要点思考到位。他的语言也很风趣。学生在反思已学知识重点以及知识本质特征的过程中提高了元认知水平。

(2) 反思学习的情感态度, 让学习与快乐结合起来, 学习兴趣更浓厚了,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日记《学习的快乐》片段:

学习了第一单元, 我发现了许多图形通过轴对称、旋转、平移等方法可以形成各种美丽的图案。就比如说三角形可以通过旋转变换成一个风车。所以在第一单元里, 我们学习得好快乐, 因为我们可以利用轴对称、旋转、平移等方法设计一些美丽的图案。我体会到数学是一种很奇妙的东西, 它很深奥, 但又有一种吸引力, 让我们总想再次继续研究下去, 想知道数学的奥秘。 (五 (5) 班何阳光)

这位学生在日记中描述图形变换创造美丽的图案, 感受到美, 感受到数学奇妙, 内心是多么快乐。笔者的评语是:你学习的快乐已经传递到老师这里, 谢谢你, 希望你的学习总在愉快中度过。相信学生学习态度会更加积极。

2. 在鼓励中丰富元认知体验。

通过数学日记的交流, 让每一位学生都自由发表自己在学习生活中一些体验。相互交流各自内心的感受, 然后及时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 从而丰富学生的元认知体验。

如《一次质量检测的感受》片段:

上个星期, 第一单元考过了。虽然不知道成绩怎么样, 但我也知道我考的不好, 如:第三题的三角形和正方形重合是多少度?这道题需要用量角器来量, 可是我没有, 而且我也不会量, 怎么办呢?又不能抄, 也不能问老师;倒数第二题也很难, 关于这道题目, 我还问过我的同桌苏忠发, 他只简单地说了一句自己想, 这怎么办呢?我只好坐以待毙, 无所事事。等到下课之后, 老师过来教我, 老师细心地教我让我不由得脸红, 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教我这道题, 是很丢人的事呀!可我有什么办法, 只好悉听尊便了。

该生很诚实, 描述自己当时做题过程中真实的体验和想法。通过数学日记, 笔者了解了学生的心理世界, 对于这样学生, 如果没有数学日记是很少有机会去深入了解他的。而通过日记, 笔者就可以及时肯定他, 鼓励他, 给予的评语是:你及时反思做题感受, 真实表露自己的内心世界, 你很勇敢, 努力吧, 你会进步更大的。这样学生将更加勇敢的面对学习的困难。

3. 在交流评价中提高元认知监控能力。

(1) 通过学生的数学日记, 可以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 反思自己在学习中的困惑, 思考解决问题的策略。学生从评语中了解老师对自己的评价, 进一步肯定自己或改进自己的学习行为。

如日记《第一二单元学习后的感受》片段:

在学习旋转的时候, 我不知道该怎么移, 所以常常出错。当老师向我解释这个怎么写时, 我明白了用尺子的点和零刻度线对齐, 然后看下面的那条线是多少度就知道了。我明白了在图形变换中, 最需要用的就是量角器, 画图形的位置要画对, 不然还是会错的, 所以要十分小心。因数与倍数我总是搞混, 还好在书上有:2和6是12的因数, 12是2的倍数, 也是6的倍数。这句话使我明白了因数和倍数的差别。 (五 (4) 吴盈玲)

这位学生在日记中反思自己学习的困惑, 以及自己如何解决问题的过程, 笔者是这样评价的:学习有困惑是正常, 智慧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 关键是有问题后, 如何积极去分析它, 解决它, 你的方法值得其他同学学习, 你看你在课堂上心中带着问题, 仔细聆听老师的讲解, 积极思考, 你明白了旋转怎么画, 不仅如此, 你还善于自学, 运用书上提示, 积极思考弄懂了因数与倍数的关系, 这些都是好的学习方法。通过这样的交流, 学生更自信了, 学习也更积极了。

(2) 让学生反思学习方法和策略, 能提高元认知监控能力。

如《数学重在尝试》片段:

在学习第一个单元时, 经常会出现许多错误, 大多是旋转题目的角度量不准确;在“时钟”类的题目中数字旋转的角度和顺时针、逆时针分不清楚, 经过几次做题之后, 我找到了几种方法:在写“时钟”类题目时, 可以试着摆量角器时换个角度, 或是有90度、60度旋转类的可以直接用三角板来试试。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可以在图上画出时针转动的方向, 做完之后再擦掉, 我用了这些方法, 做题的效率也高了。 (五 (5) 班张洁)

该生思考了自己遇到旋转问题时候, 通过几种方法进行尝试, 如巧用量角器, 90度、60度旋转类的可以直接用三角板来试试, 旋转方向做上标记, 提高了解题的准确率和效率。这就是学习方法与策略一种探索。

三、怎样的数学日记会更有效

那么, 数学日记要写什么?怎么写?更能提高学生的元认知水平呢?笔者在任教的五年级两个班级尝试了让学生写数学日记, 发现学生很想写, 也很乐意写。

1. 数学日记内容。

(1) 通过记数学日记, 记录学生对所学知识及学习过程的回忆, 学生反思学到了什么、怎样学的、学得怎么样。

(2) 在数学日记中学生学会用自己的方式 (列表、网络等) 归纳整理知识。

2. 写数学日记的策略。

数学日记是一种新的数学学习方式, 所以记数学日记需要教师的引导。 (1) 引导学生读范文, 看别人写什么, 怎么写; (2) 交流碰到的数学问题、学习的收获与困惑等; (3) 给学生提供一些写作要求:如题目, 这一节或一单元知识的收获或困难, (特别是一些重点内容、我理解最好的地方、学习的困难、学习中一些艰难的体验、攻克难关的快乐感受等) 。

教师要考虑到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 不同学生要求也要不同。例如, 后进学生可以一两个星期写一次, 同时注意多写收获, 树立学习的信心, 老师在评语中应多鼓励他。要定期进行全班交流, 评出优秀数学日记, 张贴于教室荣誉栏, 并发表到博客上, 让大家互相学习。

3. 形式多样的数学日记。

(1) 观察反思型。在教学中发现, 数学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不仅具有较多的学习策略方面的知识, 并善于监控学习过程, 而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往往处于被动状态, 这与学生元认知发展水平的高低有关。在教学中, 让学生写“反思”型日记, 学会反思, 有利于学生对自己的认知加工过程的自我察觉、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 从而提高元认知水平。

(2) 情感交流型。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过:“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 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学生通过记数学日记, 有利于师生沟通,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数学日记中很多学生写了“遨游数学王国”、“学习的快乐”等, 而教师的评语及时传达了鼓励和信任, 这样的情感交流拉近了师生的距离, 学生学习起来劲头也更足了。

(3) 课前预习型。课前预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 还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例如, 学生在预习《体积与体积单位》后写的日记:

通过预习, 我得到了许多收获。如:我明白了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物体的体积。还明白了体积单位有哪些, 如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 立方米等, 还了解了他们的简写。这次预习我还有一些不懂的地方:我不知道怎样计算物体的体积, 不过我希望能靠自己的力量将它弄明白, 但是依靠我现在知识还是杯水车薪。不过, 我一定要解开这个谜。 (五 (5) 林跃)

通过预习帮助学生对新知识有了提前认识, 使学生主动学习, 拓宽认识。从该生日记可以看出该生预习中的收获与困难, 了解学生的认知状况, 为教学提供参考, 还能从日记中感受到学生强烈的探索与求知欲望, 数学日记真实记录了学生为学习新知识作的思考。

(4) 交流谈话型。批改完《一次质量检测的感受》之后, 在第二天上数学课之前就找那位学生谈话, 并肯定了他的真诚与勇敢, 指出:在学习面前是不需要害羞的, 更要大胆问同学, 问老师。经过这样真诚的交流, 融洽了师生之间的感情, 使该生学习数学更有信心, 胆子也大了。

(5) 错误纠正型。在教学完《因数与倍数》之后, 在数学日记中, 还有很多学生搞错了, 出现了“7×8=56, 那么56是倍数, 7和8是因数”之类的错误。通过指出错误, 厘清倍数应该是谁的倍数, 因数是谁的因数。帮助没有掌握的学生及时弄明白。

(6) 鼓励表扬型。在优秀的数学日记后面, 笔者会写上一句“微笑送给你”、“爱思考就有收获”、“学习上的进步就像吃了蜂蜜一样甜!你要好好体会哦”、“你的画图方法很棒哦”等, 然后在后面画一个笑脸以示对学生的鼓励;还要在全班面前读优秀的日记, 增加学生的自信与学习数学的兴趣。

总之, 学生要写好数学日记, 要用数学思维去思考我们的学习与生活, 教师应该先引导学生学会思考, 学会如何梳理知识, 重视学生的反思能力培养;注重课堂知识整理与回顾、形成知识网络;再逐步让学生写一些数学预习日记、数学知识运用日记、数学拓展日记、数学实践日记, 让学生在各种数学日记中学会反思, 提高反思质量, 从而能提高元认知水平。

参考文献

[1]熊川武.反思性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2]曹才翰, 章建跃.数学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五年级的数学日记 篇3

一、数学日记——生活与数学的纽带

数学是生活中的一分子,离开了生活,数学将是一潭“死水”。没有生活的数学,将是没有魅力的数学。数学日记将生活与数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让小学学生撰写数学日记,可以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可以激发学生用“数学眼光”看生活的兴趣。在教学中,我让学生用他们自己的语言记录生活中发现的数学问题,或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如图形、数字等把生活中的有关数学问题记录下来。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我从学生的日记中看出了他们学会用明亮的眼睛去寻找、发现身边的数学知识,看出了他们对数学的理解与热爱,这种理解和热爱同时表现在他们更喜欢上数学课了。这是刚入学不久,一位一年级学生写的一篇数学日记: 今天吃饭前,奶奶叫我们拿筷子。我拿了4支,弟弟拿了6支,我们一共拿了10支筷子。请你猜一猜,我们家有几个人?虽然日记看起来比较简单幼稚,但学生喜爱数学的情感已流露其中。通过写数学日记,学生感受到数学并不抽象和乏味,而是现实、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可见,数学日记使学生更广泛地接触了现实生活,更细致地观察了现实生活。数学日记也拓展了学生的数学眼界,培养了他们运用数学的意识,增强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数学日记——学习轨迹的映射

新课程标准要求知识的练习巩固形式要多样化,要摒弃传统的机械、简单的重复训练,反对“题海战术”。数学日记是一种很好的课外练习形式,是一种“活练习”。它让学生主动地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識与现实中的具体数学问题联系起来,自觉地对知识进行巩固复习。

如学习了“数位”知识之后,有一位学生在日记中这样写道:今天下午,上数学课的时候,教师用计数器教我们认识了数位,分别是个位、十位、百位这三个。这三个数位可趣了,个位上的一表示一个一,如果你要的数字是5,就在个位上拨5个珠子;如果你在十位上拨5个,那就是50了,因为十位上的一表示一个十,百位上的一表示一个百。我要的数字是356,我应在个位上拨6,十位上拨5,百位上拨3。我觉得数位对我们学数学有很大的帮助。同样是1,如果位置变了,数量可就差远了。数位真奇妙!

可以这样说,这样的数学日记实际上就是一道道的数学练习题,但比起课本上的练习题更有巩固复习的作用,因为它把课堂上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是一种“活练习”,是课堂教学的合理补充。

三、数学日记——知识创新的记载

数学日记如同一面镜子,不只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更重要的是它相对客观地再现了教与学的互动过程。因此教师要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去实践,去探索,去发现一些课本上没有的、课堂上没有的新知识,发现一些自己还不甚明白或无法解决的数学问题,体会到探究的乐趣。写数学日记,将有助于学生去发现新知识,探索新问题。如有学生在日记中写道:今天,妈妈带我去玄武湖公园玩。公园里有一棵大树, 一阵大风吹来了,把大树上的一片叶子吹了下来,我捡起这片 叶子,仔细瞧了瞧,然后想起了数学课上的估一估量一量知 识,就马上想试试,我首先估计这片叶子长约34cm,然后找来 尺子量一量,是39cm,原来这片树叶这么长啊!不过我估得还挺接近呢!亲爱的小朋友们你们说呢?不过我还要考考你们哟: 我猜的数和我量的数一共是多少cm呀?快告诉我吧!

可见,数学日记为学生创造了一个个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数学学习环境,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延伸,让学生在课堂之外、在自主探索之中获得了新知。

四、数学日记——应用能力的提高

新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学习实践能力的发展,指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目的是为了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中的问题。”要求数学要能与现实生活为基础,组织学生开展探索性的数学活动,学生从中获得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数学日记正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为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运用数学的环境。如学了“连减”的知识后,一学生写道:生活中的数学——买文具。星期天,妈妈给我100元钱,要我去买学习用具,我高高兴兴的拿着钱来到超市,就买了一个橡皮2元,书包32元、文具盒5元、彩笔12元、一大捆铅笔10元钱,收银员要我算一算一共要多少元钱?我想起在学校的数学课上学过的连减计算方法,列式:100元—2元—32元—5元—12元—10元=61元,收银员夸我是个爱学习的好孩子,我开心的笑了。

五、数学日记——反思成长的镜子

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全面了解学生,教师的指导才能有的放矢,教学效果才能达到最优化。通过写数学日记,唤起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回忆,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形成知识网络;老师能够及时发现同学思维过程中的闪光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数学日记就像是一面镜子,它让教师看到学生的学习情况,更让教师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从而不断地改变自我,提高自身素质。教师可以从学生写的数学日记中了解到学生理解问题的方式,看到学生的解题思路、推理过程、数学方法的掌握情况以及还存在的问题,这不但有利于教师及时掌握各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加以帮助,更有利于提高教师自己对学生数学学习心理过程的分析、把握能力以及教学调控能力。

五年级数学日记 篇4

我跟妈妈比谁起得早。今天早上,我早早地起了床,满怀欢喜地穿上新衣服,在房间里收拾房间。正当我自满自己是第一个起来的时候,忽然听到了唰唰地声音。走到阳台时,我忽然发现妈妈在洗衣服,而且饭也做好了。心想:唉,第一名保不住了。我走到妈妈面前问道:“妈妈你几点起来的呀!”妈妈说:“你是几点起的?”我满怀自豪地说道:“6点35分!”妈妈笑道说:“我保证你是前2400秒起床的。”我听了不由自主地演算道:“1分钟=60秒,2400除以60=40分,6点35分-40分=5点50分钟。哦!原来妈妈在5点55分醒得。唉,反正还能当第二名,爸爸比我起的晚。谁想,妈妈说爸爸起的更早!啊!唉,我只能当第三了。妈妈说:“爸爸在4点钟起来的,他去常州了。到6点才到常州呢!爸爸到常州的路程是公里,而爸爸是两个小时才到常州的。你能算出来爸爸每小时多少公里吗?我说到:“可以啊!2000除以2=1000公里。原来爸爸每小时行1000公里。”妈妈说道:“真聪明,那我的第一就让给你吧!”“yes!太好了!我是第一名。我大声欢呼道。”

其实,要学好数学很简单,只要你在生活中留心观察,你就可以学好数学了。

五年级数学日记 篇5

于是,我神秘地对他说:“小明,我们来玩一个游戏,你肯定输。”

小明听了,不服气地说:“什么?我可是围棋四段高手,数学成绩也是全校前五名,怎么可能输给你这个曾经的‘手下败将’?”

我使用激将法,说:“你总把过去下围棋的胜绩搬出来,我看你是不敢和我比。”

“哼。比就比,谁怕谁?”小明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我取了15个白色棋子放在桌上,说:“这个游戏的名字叫:拿棋子。首先我们来猜拳一次,谁获胜了,谁就先拿棋子。猜拳胜利的人,每次都先拿棋子,接着另一个人拿。然后,两人交替拿棋子。每人每次至少拿1个,最多拿4个,最先拿到最后一个棋子的人就获胜。”

猜拳开始了,“三、二、一。拳头对剪刀,我先来。”小明自以为赢得先机,他迫不及待地拿了4个棋子,我不动声色地拿了1个。

接下来,我们玩了好几个回合,小明有时候一次拿1个,有时候一次拿3个,可不管他变什么花样,都没有拿到最后一个棋子,急得满头大汗。

“哈哈,我就说嘛,你肯定输。”我得意地说。

“哎,看来这个游戏比我想象的要难很多。”小明叹了口气说。

我们连玩了3局,我大获全胜。小明急忙问我有什么奥秘。我慢条斯理地说:“奥秘嘛,其实很简单:可以把5个棋子平均分成3份,每份5个。如果你一次拿4个,我就拿1个;你拿3个,我就拿2个,只要保证每轮两人拿的总数是5个,这样我就一定能拿到最后一个棋子啦。”小明这才恍然大悟。

五年级数学日记 篇6

这个星期六,我迅速作完作业,观察了一下姥姥做家务的情况:煮饭15分钟,红烧鲤鱼15分钟,红烧土豆10分钟,韭菜炒鸡蛋5分钟,拖地30分钟,洗碗15分钟,烧水15分钟,洗衣服30分钟,共需要2小时15分钟。有什么办法既可以节约时间,又能完成家务呢?我思索了一下“有了”,我脑中闪过一个念头“就用学过的知识合理安排时间。我根据信息排出了计划。

“耶”我高兴地欢呼起来,原来要两个多小时,现在只需要1小时15分了!我高兴的把表格给姥姥看,姥姥看了看,伸出了大拇指说“书没有白读嘛!”

五年级的数学日记 篇7

一、以学生为中心

小学阶段,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不强,课堂学习对教师的引导比较依赖,教师需要注意掌握课堂节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但是这样也会导致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 学生自主思考和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维能力的培养. 进入五年级, 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思维能力和知识储备,开始尝试独立思考,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不再适用于数学教学,教师需要顺应学生心智发展的客观规律,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学生的学习行为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充分发挥出来,让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退居引导者的位置,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之下通过自主学习探索来主动掌握知识. 这样的教学方式下, 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求知欲都将被充分激发出来,从而获得更高的教学效率.

例如,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与正方体”一课中,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首先为学生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长方体与正方体形状的物体,如长方体橡皮、文具盒、尺子、 讲桌和正方体魔方、粉笔盒等,让同学们说出这两类物体形状上的差别,学生进行自由讨论,经过讨论分析,学生就会发现,正方体的所有边长都是相等的,而长方体并不是. 之后教师就可以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正方体和长方体不同的情况下继续下一部分内容的教学,通过鼓励学生自主思考来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

二、生活化教学

小学五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了相当的认知水平,但是仍然是一群孩子,贪玩好动、好奇心强,容易被外界事物吸引,如果数学课堂教学过于枯燥, 学生就会自己寻找有趣的事情, 导致学生的注意力从课堂教学中转移到其他事情上,致使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下降. 虽然学生们的天性会导致学生出现不专心、学习积极性不高的问题,但是教师如果能够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教学,则能够将其转变为优势. 教师可以采取生活化的教学方式, 选择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题材作为教学素材,渐渐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学生会被生活气息强烈、有趣味性、有启发性的教学情景所吸引,而不会因为枯燥的数字和死板的图形失去兴趣和耐心.

例如,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这一课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如:“家里有一块蛋糕,我和爸爸平分,那么每人分得几块蛋糕? ”学生们会回答:“我和爸爸一人一半,每个人都分得半块蛋糕. ”接着教师可以进一步提问:“我和爸爸刚刚要分蛋糕,妈妈回来了,发现我们俩在吃蛋糕,妈妈也要吃,三个人分一块蛋糕, 每个人又分到多少呢? ”学生就会用算术计算,但是1是不能被3整除的,在四则运算中1 ÷ 3是除不开的. 但是生活常识告诉学生们,一块蛋糕是可以三个人吃的,那么每个人到底吃了多少蛋糕呢? 学生此时就会意识到,这是四则运算不能解决的问题,就会对分数产生兴趣,通过这样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提高教学效率.

三、给予学生恰当的评价与鼓励

小学阶段, 学生对于教师仍然保持着深厚的崇拜心理, 甚至有学生将教师视作自身的偶像,如果教师能够充分利用这一点,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给予一定的鼓励和肯定,学生将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身的主体地位,同时树立起继续学习的信心和自豪感.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教师作为学生们的偶像, 如果能够对学生的课堂表现给出恰当的评价和鼓励,能够让学生了解教师对自己学习情况的满意程度,从而自觉努力,找寻自身有待提升的地方.

例如“正方体与长方体”这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向学生提问:“生活中有哪些长方体呢? ”学生们会回答:“文具盒、桌子、格尺、饭盒. ”教师可以对学生给予适当的肯定: “对,你们答得很好! ”“不错呢,非常有想象力! ”但是向学生提问:“生活中有哪些正方体呢? ”学生会回答:“魔方、粉笔盒.”除此之外就很难找到其他正方体形状的物体,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适当的鼓励:“除了这两样呢? 还有没有别的? ” “回答得很好, 但是可以再想想.” 学生在得到鼓励和暗示之后,就知道生活中还有很多其他正方体物品,从而进入更深刻的思考. 教学中通过这样恰当温和的评价和鼓励, 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带来的满足感和自豪感.

结语

教学是一个双向的交流过程, 而不是教师的独角戏,尤其是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小学生认知水平有限,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提高小学五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认为提高小学五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效率,需要教师正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给学生适当的鼓励与评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五年级,数学课

参考文献

[1]刘文芳.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数学问题导向式教学策略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5.

[2]赵娜.小学五年级学生数感发展状况的调查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5.

[3]金阿忠.提高小学五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J].文理导航(中旬),2012(06).

五年级的数学日记 篇8

关键词:五年级;数学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1-0110

如何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激活枯燥的数学课堂,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呢?兴趣是学生可持续学习的一个支点,同时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突破点。一个师生关系和谐、赏识、宽容、富有人格魅力的教师必然会对学生学习兴趣的保持产生不凡的影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形成良好课堂气氛的基础;宽容,能为学生创造温馨和谐的学习环境;赏识,更能为学生兴趣之火的燃烧添加无尽的燃剂。在课堂交往中,学生对教师的人格态度、专业水平、教学方法,甚至对某一问题的看法,都会自觉不自觉地进行评价,作出“信任”或“不信任”的判断,和“亲近”或“不亲近”的情感反应;甚至于把对教师的好恶迁移到教师所授课程上来。对教师没有好感,也就不想学他教的课。在新课程改革的理论指导下,我们一直在实践中思考、探索,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自己肤浅的体会。

一、转换教师角色

师者,所以传道、解惑者也。在现代教育中,教师究竟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随着“应试教育”逐步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多年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而形成的一套传统、滞后的教育教学模式显然已不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特别是作为一位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师,笔者认为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要进行创新,教师必须改变已经形成的老一套以知识为核心的观念和行为,改变那种把注意力集中在课堂知识教学目标上,而忽视能力、态度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切实改掉过去一味的教师“讲”一味学生的“听”注入式的教学方式;真正体现教学形式多样化,让学生自己探讨、讨论、实际操作、合作学习、交流体会、互相帮助,使得教学气氛和谐,学生能活泼地、愉快地进行学习,真正实现把数学的课堂还给学生,切实让学生多“想一想”,让学生多“看一看”,让学生多“做一做”,让学生多“说一说”。

二、注重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实践活动是儿童发展成长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学生形成实践能力的载体。在教学过程中,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摆、弄直观材料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自己去发现规律、概括特征、掌握方法,在体验中领悟数学、学会想象、学会创造,让学生摆脱数学的枯燥乏味,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兴趣。《多边形的面积》一课中的“割不法”,以后我们遇到平行四边形的地、平行四边形的零件等等平行四边形的东西,都像这样数方格的方法来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方不方便?那么我们就要找到一种方便、又有规律的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这是一个平行四边形,请同学们把自己准备的平行四边形沿着所作的高剪下来,自己拼一下,看可以拼成我们以前学过的什么图形?然后指名到前边演示。教师示范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的过程。刚才发现同学们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时,就把从平行四边形左边剪下的直角三角形直接放在剩下的梯形的右边,拼成长方形。在变换图形的位置时,怎样按照一定的规律做呢?现在看教师在黑板上演示。1. 先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下左边的直角三角形。2. 左手按住剩下的梯形的右部,右手拿着剪下的直角三角形沿着底边慢慢向右移动。3. 移动一段后,左手改按梯形的左部。右手再拿着直角三角形继续沿着底边慢慢向右移动,到两个斜边重合为止。请同学们把自己剪下来的直角三角形放回原处,再沿着平行四边形的底边向右慢慢移动直到两个斜边重合。(教师巡视指导。)观察(黑板上在剪拼成的长方形左面放一个原来的平行四边形,便于比较。)4. 这个由平行四边形转化成的长方形的面积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比较,有没有变化?为什么?5. 这个长方形的长与平行四边形的底有什么样的关系?6. 这个长方形的宽与平行四边形的高有什么样的关系?

教师归纳整理:任意一个平行四边形都可以转化成一个长方形,它的面积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它的长、宽分别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底、高相等。引导学生总结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怎么求?(指名回答后,在长方形右面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么求?(指名回答后,在平行四边形右面板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教学用字母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板书:S=ah,告知S和h的读音。

说明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写成a·h,也可以省略不写,所以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可以写成S=a·h,或者S=ah,整节课,学生注意力集中,兴趣盎然,表现活跃积极,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让数学课堂生动起来

新课程改革对教学手段的应用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充分让计算机等现代化教学工具走进教学,肯定会给课堂带来无限生机。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时代的需要。多媒体集声音、文字、图像和视频于一体,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大大弥补了自制教具的局限。

四、猜测是不可缺少的环节

科学家牛顿有句名言:“没有大胆的猜想,就不可能有伟大的发明和发现。”将猜想引入数学教学之中,将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活跃思维、培养创新意识、促进能力的提高。因此,笔者又不失时机地给学生设计灵活、开放性的练习,让他们用猜想的结论去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已有的知识得到巩固、深化和发展,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让学生沉浸于猜想的成功之中。

总之,以上几种教学方法能很好地激发了小学五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发挥其主体地位,使学生从“乐学”到“要学”,从“要学”到“会学”,最终达到会创新。

上一篇:蛙跳作文600字下一篇:保卫人员工作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