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事业的发展史

2024-10-05

航天事业的发展史(共8篇)

航天事业的发展史 篇1

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3秒,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承载着亿万中国人航天梦想的天宫一号成功发射。至此,中国航天 的发展掀开了新的一页----太空空间站的时代呼之欲出。

当今天的中国人自豪地宣称:‘‘中国已经成为航天大国’’,我们 不能忘记,当年的航天人克服了怎样的重重困难,从一无所有到无 所不有,创造了今天的辉煌成就。

对于这一段令所有中国人无法忘怀的历史,我们高二6班的张 戴炜·王怡轩·曹洋·韩思成·赵卓然·梁枫·侯金圻和夏铭乾组成 了课题研究小组,并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本课题共分为----历史回 顾·重要人物及贡献·中国航天现状及重要组成·中外对比·当前 不足及未来发展方向 5个板块,以下就是我们的研究结果。

·历史回顾·

1956年10月8日,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制机构——国防 部第五研究院成立,钱学森任院长。从此,一幅波澜壮阔的中国航 天发展史拉开了帷幕,包括钱学森·王礼恒·邓稼先等人在内的一 大批科学家前仆后继地投入到航天事业的发展中…

1964年7月19日,中国第一枚内载小白鼠的生物火箭在安 徽广德发射成功,中国空间科学探测迈出了第一步。

1968年4月1日,中国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成立,开始选训 宇航员和进行载人航天医学工程研究。

1970年4月24日,随着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在 酒泉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1975年11月26日,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3天后顺利 返回,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

1988年9月7日,长征4号运载火箭在太原成功发射了风云 1号A气象卫星。

1990年4月7日,“长征3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美国研制的 “亚洲1号”卫星,中国在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中占有了一席之 地。

1990年7月16日,“长征”2号捆绑式火箭首次在西昌发射成 功,为发射载人航天器打下了基础。

1992年,中国载人飞船正式列入国家计划进行研制,这项工 程后来被定名为“神舟”号飞船载人航天工程。

1999年11月20日,中国成功发射第一艘宇宙飞船--“神舟” 试验飞船,飞船返回舱于次日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成功着陆。

2001年1月10日,中国成功发射“神舟”2号试验飞船,按照 预定计划在太空完成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任务后,于1月16日在内 蒙古中部地区准确返回。

2002年3月25日,中国成功发射“神舟”3号试验飞船,环 绕地球飞行了108圈后,于4月1日准确降落在内蒙古中部地区。

2002年12月30日,中国成功发射“神舟”4号飞船。

2003年10月15日,航天英雄杨利伟乘坐神舟5号飞船胜利 完成了我国首次载人飞行,实现了中华民族“飞天”的千年梦想。

2005年10月12~17日,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圆满完成神舟六号飞行任务,中国载人航天实现了2人5天、航天员直接参与空间科学实验活动的新跨越,中国成为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嫦娥一号于2007年10月24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嫦娥一号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月球探测器的国家。

嫦娥二号卫星是嫦娥一号的姐妹星,它于2010年10月1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获得了圆满成功。

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发射升空。它是中国第三个载人航天飞船。使中国突破和掌握出舱活动相关技术。

天宫一号(英文名称:Tiangong-1)是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于2011年9月29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它的发射标志着中国迈入中国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第二阶段。按照计划,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飞船将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依次与天宫一号完成无人或有人交会对接任务,并建立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

神舟八号无人飞船于2011年11月1日顺利发射升空。升空后2天,“神八”与此前发射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了空间交会对接。组合体运行12天后,神舟八号飞船脱离天宫一号并再次与之进

行交会对接试验,这标志着我国已经成功突破了空间交会对接及组合体运行等一系列关键技术。

·重要人物及贡献·

钱学森:钱学森在应用力学的空气动力学方面和固体力学方面都做过开拓性的工作;与冯·卡门合作进行的可压缩边界层的研究,揭示了这一领域的一些温度变化情况,创立了“卡门—钱近似”方程。

王礼恒: 他长期从事导弹动力研究和航天工程管理。领导和组织完成了多项重大航天工程的立项与实施,积极推进航天工程管理创新,为我国航天事业的持续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2项。

邓稼先:是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其研究成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所以邓稼先被称为“中国原子弹之父”。

庄逢甘:空气动力学家,长期从事空气动力学研究工作。它组织领导了我国主要的空气动力学实验基地建设,建成了从低速到高超音速的成套设备,并组建了一支空气动力研究的骨干队伍。他是这一领域的主要开拓者之一,为发展我国航天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梁思礼:我国著名火箭控制系统专家,导弹控制系统研制领域的创始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他是

中国航天可靠性工程学的开创者和学科带头人之一,航天CAD的倡导者和奠基人,为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崔国良:对我国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使我国成为拥有当今最先进推进剂的国家之一。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中国航天现状及重要组成·

中国航天事业自1956年创建以来,经历了艰苦创业、配套发展、改革振兴和走向世界等几个重要时期,迄今已达到了相当规模和水平:形成了完整配套的研究、设计、生产和试验体系;建立了能发射各类卫星和载人飞船的航天器发射中心和由国内各地面站、远程跟踪测量船组成的测控网;建立了多种卫星应用系统,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建立了具有一定水平的空间科学研究系统,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培育了一支素质好、技术水平高的航天科技队伍。

中国航天事业是在基础工业比较薄弱、科技水平相对落后和特殊的国情、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展起来的。中国独立自主地进行航天活动,以较少的投入,在较短的时间里,走出了一条适合本国国情和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中国在卫星回收、一箭多星、低温燃料火箭技术、捆绑火箭技术以及静止轨道卫星发射与测控等许多重要技术领域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在遥感卫星研制及其 5

应用、通信卫星研制及其应用、载人飞船试验以及空间微重力实验等方面均取得重大成果。

·中外对比·

一是航天器的质量,四十年前美苏的水平是百吨级,美国「土星 五型」火箭能把一百三十九吨载荷送上地球卫星低轨道;苏俄「能源 号」为一百零五吨,欧盟的「阿丽亚娜五号」火箭的投送能力是几十 吨级;中国的「长征2F」火箭能投送的「神六」太空舱约八吨重,正在研制的大推力火箭可达二十五吨水平。可见中国火箭的燃料、发 动机及整体水准还须努力除了硬件还有软件差距更大。不管有人无人 航天器,都要同地面指挥站保持讯息传递。嫦娥工程的测控范围达四 十万公里,而中国与欧洲空间局合作的「探测二号」TC2跟踪距离 不过十万公里。美国在1977年发射的「旅行者一号」探测器至今已 飞离地球一百五十亿公里,等于地球到太阳距离的一百倍,即使是无 线电波的速度,「旅行者一号」发回的讯号也要经过十三、四个钟头才 能传回地球。依靠航天器上只有几瓦功率的定向发射,电子讯号微弱 到一般电子手表电池的二百亿分之一,美国人对此仍然能够接收并分 析数据,这还是三十年前的科技水平。

此外,天体物理和天体轨道计算的理论及控制水平也是航天应 用的重要因素。「嫦娥一号」飞向三十八万公里外直径三千多公里的 月球,同美国2005年用「深度撞击器」击中一亿三千万公里外的六

公里大小的「坦普尔一号彗星」,二者之间的难度差了四个数量级。这正是中国政府求真务实的体现,也是要解放军「慎战」的原因之一。

·当前不足及未来发展方向·

专家认为,随着我国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规划的实施和发 展,我国载人航天将沿着空间实验室、空间站、载人登月和火星探测 的方向发展,并将遇到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这为航天医 学工程学的研究与发展带来了新任务和新挑战。

面对我国繁重的后续载人航天任务,如何使人才快速成长是必 须解决的问题,在课程设置上需要进行根本性的调整。面对后续任 务的艰巨性、挑战性,以及基础、技术储备的不足,应拓宽渠道、扩大资源投入,加强航天特因环境对人生理、心理和工作能力的影 响及其防护问题,长期飞行或居留中的医学维护与健康保障问题等 重要基础科学问题的研究,推进航天医学工程学的建设与发展。

我国在未来航天事业的发展目标是:1.运载火箭进入空间能力和可靠性水平明显提高;2.建立长期稳定运行的卫星对地观测体系、协调配套的全国卫星遥感应用体系;3.建立较完善的卫星通信广播系统,卫星通信广播产业规模和效益显著提高;4.分步建立满足应用需求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初步形成卫星导航定位应用产业;5.初步实现应用卫星和卫星应用由试验应用型向业务服务型转变;6.实现航天 7

员出舱活动及航天器交会对接;7.实现绕月探测;8.空间科学研究取得重要原创性成果.我国在未来航天事业的主要任务是:

1.研制新一代无毒、无污染、高性能、低成本和大推力的运载火箭,最终实现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达到25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达到14吨;全面完成120吨级推力的液氧/煤油发动机和50吨级推力的氢氧发动机的研制工作;提高现有“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可靠性和发射适应性。

2.启动并实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工程;研制、发射新型极轨和静止轨道气象卫星、海洋卫星、地球资源卫星、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开展立体测图卫星等新型遥感卫星关键技术研究。初步形成全天候、全天时、多谱段、不同分辨率、稳定运行的对地观测体系,实现对陆地、大气、海洋的立体观测和动态监测。

3.统筹发展卫星遥感地面系统和业务应用系统;整合并完善现有遥感卫星地面系统,建立和完善国家级的遥感卫星数据中心,建设和完善遥感卫星辐射校正场等定量化应用的支撑设施,初步实现社会公益服务领域的遥感数据共享;建立卫星环境应用机构和卫星减灾应用机构,形成若干重要业务应用系统;在卫星遥感主要应用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4.研制并发射长寿命、高可靠、大容量的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和电视直播卫星;发展卫星直播、宽带多媒体、卫星应急通信、公益性通信广播等技术。继续发展和完善卫星通信广播的普遍服务功能,增

加卫星通信领域的增值服务业务。积极推进卫星通信广播的商业化进程,扩大通信广播卫星及应用的产业规模。

5.完善“北斗”导航试验卫星系统,启动并实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计划。发展卫星导航、定位与授时的自主应用技术和产品,建立规范的、与卫星导航定位相关的位置服务支撑系统、大众化应用系列终端,扩展应用领域和市场。

6.研制并发射新技术试验卫星,加强新技术、新材料、新器件、新设备的空间飞行验证,提高自主研发水平,提高产品质量与可靠性。

7.研制并发射“育种”卫星,推进空间技术与农业育种技术的结合,扩大空间技术在农业科研领域的应用。

8.研制空间望远镜、新型返回式科学卫星等卫星;开展空间天文、空间物理、微重力科学和空间生命科学的基础研究,取得重要原创性成果;加强对空间环境与空间碎片的监测能力,初步建立空间环境监测预警体系。

9.载人航天实现航天员出舱活动,进行航天器交会对接试验;开展具有一定应用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长期在轨自主飞行的空间实验室的研制,开展载人航天工程的后续工作。

10.实现绕月探测,突破月球探测基本技术,研制和发射中国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主要进行月球科学探测和月球资源的探测研究;开展月球探测工程的后期工作。

11.提高航天发射场综合试验能力和效益,进一步优化航天发射场布局,提高航天发射场设施、设备的可靠性和自动化水平。

12.进一步提高航天测控网的技术水平和能力,扩大测控覆盖率,具备初步满足深空探测需求的测控能力。

十二五时期,中国正在研制新一代运载火箭,运载能力和技术瞄准世界先进水平。其最大的特点是大,大是火箭发动机能力、推力、生产工艺、发射场能力等等的综合体现。同时,中国发展新一代运载火箭坚持“无毒,低成本,高可靠,适应性强,安全性好”的原则.同时,中国也在开展太空碎片回收工作,竭尽全力保持太空环境稳定。这将有助于中国成为世界航天强国。

以上就是我们本次研究的全部内容。在本次研究中,我们查阅了 大量的资料,从科技馆等地观看了大量的模型展览,并听取了专业人 员详细的介绍,比较系统地了解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作为一 名华夏子孙,我们为中国航天取得的成就深感自豪,并相信在当代航 天人和未来新生代的不懈努力下,我们的航天事业定会走向越来越好 的明天。而中国航天人不怕困难,勇于开拓,不断创新,追求完美的 精神更值得我们学习,并运用到我们生活学习中各个方面,用航天人 的精神开拓属于我们自己的未来。

2012年2月4日

航天事业的发展史 篇2

作为国际一流航天大型联合体企业集团,至少几个重要特征:一是具有一流的顶尖国际化空间技术;二是具有一流的航天技术应用于发展的国际化水平;三是具有一流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作为资源流支撑。“三个一流”标准的衡量中,其加强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是构筑国际一流大型联合体企业集团发展的前提。

1 航天高素质人才队伍紧缺结构状况与需求趋势预测

1.1 航天高素质人才队伍紧缺结构状况

为了对航天高素质人才队伍岗位紧缺状况分析研究,按照标准典型方法对某大型联合体企业集团的年度统计进行随机抽样,被调查的39个样本主要分布在集团所属的本部、事业和企业单位。被抽种单位的员工有2740人,占集团公司员工人数的13.7%。并把343个专业岗位归并成:复合型高素质人才队伍、语言高素质人才队伍、经济与经济管理、科技与技专管理等四大类别,其现状结构评估如(表1)。

从调查汇总39个单位中的343个专业岗位的结果看,其中很紧缺的紧缺两项共有1409/1732个岗位,占总数的23.5%和29.2%;而基本平衡岗位2724个,只有占总数的47.3%。由此可见,紧缺以上的岗位以接近50%,而且,有相当多的一部分是近年来新发展的专业岗位,这对加强和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和航天事业发展的需求更加显得极为重要。

1.2 航天高素质人才队伍需求趋势预测

据调研预测,结合高素质人才队伍的发展态势和面临的知识经济、高新技术发展的严峻挑战,运用高素质人才队伍资源需求预测技术中的管理经验判断法,对航天高素质人才队伍需求趋势与特征综合分析如下。

(1)复合型高素质人才队伍类。随着航天导弹、飞船、卫星、火箭四大领域以及多型号研制批产的发展需要,到2020年后,总设计师、总指挥的顶尖复合型高素质人才队伍相当紧缺,其需求将扩大5~10倍;主任设计师级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队伍需求将扩大6倍;高级技师以上高素质人才队伍的需求将扩大7倍。

(2)高新技术高素质人才队伍。航天目前各领域的各类高新技术高素质人才队伍,尤其是信息技术类高素质人才队伍非常紧缺,其需求大且十分紧迫。据预测,到2020年对计算机技术垒高素质人才队伍需求量达到4220人,对通讯电子、新能源技术、运输网络技术、新兴技术应用类的高素质人才队伍的需求量达到4817人。

(3)各类综合性高级经营管理高素质人才队伍和高级专业高素质人才队伍类。目前航天系统总会计师、总工程师、总经济师、高级会计师与高级市场营销高素质人才队伍仍相当紧缺,这5个综合性高级高素表1高素质人才队伍紧缺结构状况汇总表质人才队伍岗位仅有584人,到2020年后需求补充量高达2214人,增长幅度巨大。

(4)各类涉外专业高素质人才队伍类。未来的中国企业都将成为独立面向国际市场、参加国际竞争的市场行为主体。据调查统计,航天未来10年对各涉外专业技术高素质人才队伍的需求将呈急速上升态势。急需补充涉外商务、财务、经济等各类国际性领军人才队伍2109名。航天高级经济、高级宇航科技高素质人才队伍,预测到2020年紧缺岗位达2500个,增长幅度超过四~五倍以上。

要实现航天新一轮发展战略目标,就必须立足航天实现基础,加快科技进步实现航天科研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国际一流大型联合体企业集团需要一流高素质人才队伍的知识支撑和智力保证。因此,确保航天新一轮发展目标的实现,首先着重研究加强和建设航天高素质人才队伍的主要对策。

2 加强和建设航天高素质人才队伍的主要对策

2.1 加大高素质人才队伍培训力度

(1)建立教育培训特区,加快国际接轨进程。在中国航天系统率先建立“培训特区”,实行特殊的开放政策和优惠政策,扩大开发培训自主权,引进外资,引进外国的开发培训资源,既有利于加快其国际接轨的进程,又有利于国外培训资源的中国化。

(2)加快高素质人才队伍培训的市场化进程。高素质人才队伍培训中心的确立要引进招标、投标机制,建立强化以市场为标尺的优胜劣汰机制,打破条块隶属界限、所有制界限,制定鼓励支持优质培训中心兼并重组劣质培训机构的政策。

(3)调整培训投资政策,实行多元化投资。随着航天高素质人才队伍培训产业属性的确认和市场机制的建立,其筹资行为要逐步面向市场,实行国家、企业、甚至包括个人的多元化投资模式,联合办学,使之成为企业化的市场行为。

2.2 加快引进各类高素质人才队伍

(1)加快制度改革,积极推进高素质人才队伍“柔性流动”机制。

国际化高素质人才队伍流动的主要方式是“柔性流动”,借鉴国外有关经验,建议上海市要按照柔性流动的特征,抓住两个关键环节。

一是完善居住管理制度。根据高素质人才队伍柔性流动不改变国籍、不入户口的特点,建立全新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柔性流动机制。完善居住证管理制度,凡是在上海生活、工作半年以上的,应发上海市居住证,纳入上海常住居民统计范围。

二是强化享受市民待遇。对于取得上海市居住证的国内外柔性流动高素质人才队伍,其家属就业、子女就读,视为上海市市民予以同样解决;本人因事业发展、购买住房等需要发生贷款的,因享受市民的标准。

(2)采取定向引进,进一步吸引海外留学人员。引进国外高层次优秀高素质人才队伍,是加快航天高素质人才队伍开发步伐的有效途径,为此,要在三个方面做出努力。

(1)重点引进高层次的留学人员。高层次主要指:一是在世界著名跨国公司、金融机构、国际组织担任高级职务的专业技术人员,二是持有国际水平或填补国内空白的高新技术成果的人员,三是在世界一流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并在国外著名大学或科研机构担任教授或领衔研究的人员。

(2)注意吸引最佳年龄段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强调“精英高素质人才队伍的精英阶段”的理念,重点向引进那些正处于创造力旺盛期的优秀青年高素质人才队伍(25~45岁),以降低培训成本,缩短上岗领衔的时间,搭建具有充分施展才华的舞台,成为优秀青年高素质人才队伍集聚的高地。

(3)注重提高高素质人才队伍引进的效率。一要实行带项目、带岗位、带薪酬的定向引进方式,不宜户口、编制的引进为目标,二要综合运用智力引进、专利技术引进等柔性流动方式,提高高素质人才队伍引进的效率。

3 加强高素质人才队伍资源整合,注重抓好三个结合

(1)钢与柔相结合。对管理高素质人才队伍的资源流管理部门,必须建立健全一套完整的具有法律效应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的法规性操作程序,要体现强有力钢性管理,承担管理和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的重任。同时,强化充分体现出人性化管理依法合理柔性化管理机制,利吸引和聚集各类高素质人才,积极投身于航天事业。

(2)奖与惩相结合。加强适应航天事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要有一套激励动力的机制。对有突出贡献的人才要加大奖励力度,增强人才的责任性感、光荣感和使命感。对不尊重高素质人才、不爱惜高素质人才,致使高素质人才队伍流失者则要进行必要的处罚,严重的要及时调整,营造人人尊重、个个爱护、处处珍惜高素质人才队伍的良好氛围。

我国航天事业的辉煌发展 篇3

一、国际航天探索与中国航天发展

(一)国际航天探索

1、航天探索始自二战后期

1944年美国政府邀请著名的空气动力学专家冯·卡曼博士为首的科学家小组进行未来50年航空领域的研究规划。次年这个科学家小组就编撰出了一部名为《走向新的地平线》9卷本巨著,在这份发展规划中首次提出了航天技术应用的一些设想。

在纳粹德国覆亡之际,美苏两国不约而同地想到了抢夺火箭专家、技术资料和设备。这场“分遗产”活动中美国收获最大,抢走了包括冯·布劳恩在内的大批德国火箭技术专家和可以组装成100枚火箭的零部件,稍后抵达的英国则拿到了数枚火箭成品与半成品。苏联到达盟国协定中属苏联占领区后发现,大部分的零件与火箭资料已经被美、英两国取走,对此十分不满,抗议未果,只好将工厂内剩下的生产线以及附近与生产和研发火箭有关的德国家庭全数运往国内。

1946年美国用缴获的德国V-2火箭发射了一个果蝇上天,虽微不足道但这是人类太空探索史上第一次将生物送上太空。在美国获得德国航天科学家冯·布劳恩之际,苏联将屡遭毒打的杰出飞机设计师科罗廖夫从政治犯行列解放出来,并将之前抢到的德国专家与资料迅速汇集到科罗廖夫旗下,1957年10月4日苏联使用由洲际导弹改进的“卫星号”运载火箭率先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太空,将人类航天的幻想变为了现实。这颗卫星被赋予了太多个第一的含义,标志着人类的活动区域从此由陆地、海洋和大气层迈向了太空。同时标志着美苏的太空争霸也由此展开。

科罗廖夫的成功让冯·布劳恩坐卧不宁。美国的科技自信与国家威望都受到严重打击,更重要的是这颗人造卫星背后是苏联拥有射程可达7000公里的导弹能力,美国本土不再安全了。冯·布劳恩嘴上不服输,但直到第二年才费尽波折地将一颗卫星送上天。而苏联则在发射第一颗卫星之后仅仅一个月,又于1957年11月3日将一条名“莱卡”的生物狗送入预定轨道,不仅让美国的果蝇无地自容,而且真正证明了生命在太空也能存活。在此后的几年内苏联始终走在美国前面。

2、美苏争霸太空

1960年8月18日美国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名为“发现者”13号的照相侦察卫星送入太空。这颗卫星的成功发射并顺利回收标志着卫星在军事上的应用拉开了序幕。

1961年4月12日苏联用“东方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世界上第一艘载人飞船“东方1号”,尤里·加加林乘坐飞船升空飞行了1小时48分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进入太空的航天员。

从1961年开始美国重点瞄准登月工程,在经历了几年无人探月的探索之后于1969年7月20日使用“阿波罗11号”飞船的登月舱降落在月球上,阿姆斯特郞和奥尔德林登上了月球,阿姆斯特郞说出了一句广为流传的名言:“这对一个人来说,只不过是小小的一步,可是对人类来讲,却是巨大的一步。”

从1961年到1972年12月第6次登月成功结束,阿波罗计划历时11年,从事了一系列载人登月飞行任务,总共有12名航天员登上月球。

1972年3月2日美国发射“先驱者10号”探测器,经过14年的漫长太空旅行,于1986年越过太阳系边缘,实现了飞向太阳系外宇宙空间的目标。

1971年4月19日苏联发射了第一个“礼炮号”空间站。1981年4月12日美国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试飞成功,实现了航天运输系统由地球表面到近地轨道间的部分往返重复使用。1986年2月20号前苏联发射“和平号”空间站,在轨运行15年后于2001年3月23日坠毁。

(二)中国航天探索的产生与发展

1956年春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主持制定了国家“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草案)”,根据这个规划开始了包括组建中国第1个火箭研究设计机构在内的一系列筹备工作。

60年代中期中国启动“651工程”,即设计、生产并发射我国第1颗人造地球卫星,以实现毛泽东主席早在1958年就发出的“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号召。作为“651工程”的重要配套项目,我国第1种现代运载火箭的总体方案是在中远程地地导弹的基础上加上固体推进剂的第3级,这就是“长征-1”号运载火箭。

1970年4月我国使用“长征-1”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将我国第1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送上太空。1975年11月26日“长征-2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中国的第一颗返回式人造卫星,并于1975年11月29日按预定计划返回,标志着中国掌握了卫星的再入和回收技术。1981年9月20日用“风暴-1号”运载火箭将三颗科学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实现一箭多星技术的国家。

1984年4月8日“长征-3号”运载火箭首次发射试验通信卫星成功,标志着中国掌握了液氢/液氧低温推进技术和具有向地球静止轨道发射卫星的能力。1988年9月7日“长征-4号”将“风云-1号”气象卫星送入太阳同步轨道。1990年4月7日“长征-3号”成功发射“亚洲-1号”通信卫星,从而使中国的运载火箭进入了国际航天商业发射市场。1999年11月20日“神舟-1号”载人试验飞船发射和回收的成功,标志着中国已拥有进行载入航天技术的能力。

二、中国航天探索取得飞速发展

(一)各种应用卫星发展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的空间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具备了返回式卫星、气象卫星、资源卫星、通信卫星等各种应用卫星的研制和发射能力。特别是1975年中国成功地发射并回收了第一颗返回式卫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继美国和前苏联之后第三个掌握了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这为中国开展载人航天技术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与世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共用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测速、授时服务,并兼具短报文通信能力,是重要的空间信息基础设施。

第一步是2000年我国发射了两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建成了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

第二步是从2004年起启动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首次开始批量研制生产卫星和运载火箭,密集组网发射,到2012年年底已形成区域覆盖能力,正式向亚太大部分地区提供运行服务。

第三步是于2020年前建成独立自主、开放兼容、技术先进、稳定可靠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届时要完成约30颗北斗导航卫星的发射和组网任务。

(三)探月工程计划

中国月球探测分为三个阶段,即无人月球探测、载人登月探测和人类在月球短暂驻留的月球基地建设,目前正按计划分步实施。

另外,“十三五”期间我国将全面实施深地探测、深海探测、深空对地观测战略,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四)载人航天发展

1、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

早在1992年中国就确立了以建立空间站为目标的航天计划。这一计划分三步,第一步是载人飞船阶段,目标是能够把宇航员送到太空,正常运行若干天,并成功返回。

第二步是空间实验室阶段。在这个阶段要解决组装、交互对接、补给以及循环利用等四大技术。这些技术关系到空间站的组装、宇航员在空间站的生存等关键问题。天宫一号就是中国在第二步计划中为了解决交互对接问题而发射的一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二号将完成再生式循环系统、有效载荷和应用系统的实验以及其他一些科研项目。

经过空间实验室阶段,我国最终要建设的是一个基本型空间站。

2、神舟系列飞船

神舟无人飞船:1999年11月20日中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飞船在酒泉起飞,21小时后在内蒙古中部回收场成功着陆,圆满完成“处女之行”。从1999年到2003年,我国先后成功地发射了四艘无人飞船,突破了载人飞船再入升力控制、应急救生、软着陆、GNC故障诊断、舱段间分离、防热等13项关键技术。

神舟五号飞船:2003年10月15日9时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9时9分50秒“神舟”五号准确进入预定轨道。2003年10月16日6时28分返回,这是中国首次进行载人航天飞行。航天员杨利伟成为中国首位进入太空人。

神舟六号:2005年10月12日09时00分2005年10月17日4时32分将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送入太空。

神舟七号:2008年9月25日我国第三艘载人飞船神舟七号成功发射,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顺利升空。27日翟志刚身着我国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在身着俄罗斯“海鹰”舱外航天服的刘伯明的辅助下进行了19分35秒的出舱活动。中国随之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空间出舱活动技术的国家。

神舟八号: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10秒升空,2011年11月17日19时32分返回,搭载模拟人,为正式定型型号。

神舟九号:神舟九号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24秒升空,2012年6月29日10时03分返回,航天员为景海鹏、刘旺、刘洋(女)。这也是载人航天飞船首次在夏季发射。

神舟十号: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将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女)送入太空。

3、天宫建设(即太空站建设)

天宫一号:2011年9月29日“天宫一号”发射成功,中国有了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和空间实验室,它由实验舱和资源舱构成。天宫一号实际上是空间实验室的实验版,采用两舱构型,分别为实验舱和资源舱。之后又成功发射了发射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神九、神十分别是两艘有人的神舟飞船,与天宫一号顺利完成了有人及无人自动对接试验。它的发射标志着中国迈入中国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第二阶段。

天宫二号:2016年9月15日22时04分12秒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是继天宫一号后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二个空间实验室,用于进一步验证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及进行一系列空间试验。天宫二号主要开展地球观测和空间地球系统科学、空间应用新技术、空间技术和航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和试验。今年载人航天任务中,航天员将完成长达30天的在轨驻留,这个时间长度对于技术和人员来说,都具有较大的挑战,在国际上也是公认的门槛。

中国计划2020年中国将建成自己的太空家园,独立自主的中国空间站届时可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空间站。

(五)中国掌握一箭20星技术

2015年9月20日7时01分中国新型运载火箭长征六号在太原点火发射并取得成功,标志着中国长征系列家族再添新成员。长征6号一次性将20颗卫星送入距离地球524公里轨道,创亚洲之最。

2008年04月28日印度成功发射一枚自行研制的运载火箭,印度一箭十星的成功发射创造了当时世界航天史的新纪录。2013年11月19日美国轨道科学公司的“弥诺陶洛斯”火箭从东海岸外的瓦勒普斯岛美国航天局基地点火升空,创纪录地同时把29颗卫星送入地球轨道。两天后俄罗斯打破了该记录,11月21日俄罗斯用一枚“第聂伯”运载火箭顺利发射32颗卫星,成为迄今为止一箭多星的数量记录保持者。

此次长征六号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20颗微小卫星送入太空,对于完善我国运载火箭型谱,提升进入空间能力且加强国防建设都具有重大意义。

(六)我国航天发展存在差距

根据中国以往发展“两弹一星”的战略规划经验,中国太空事业将以15年为一个周期。目前中国正处在太空事业发展的承上启下、继往开来新周期的开端。

虽然中国航天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但与美俄相比还是存在一定差距的。

三、中国航天发展目的与经验

(一)中国航天探索的目的在于服务人类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发展航天技术(包括军事航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打破超级大国对航天技术的垄断,服务于国家现代化建设并造福全人类。这就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太空战略。在这一战略指导下,几十年来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顺应世界科技进步的大趋势,紧密结合国情,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以近地轨道的利用为主,以应用卫星和卫星应用为主,以军民结合为主,以自主创新为主;科学实验、应用卫星与载人航天保持相对平衡;重点突出,规模适度,经济上承受得起;近期计划与长远规划相结合,前后衔接,可持续发展。

而对中国这样的国家来说,它的军事力量,包括外空军事力量,从来都是服从于其有限的国际战略目标,在可以预见的近期、中期和远期中国不需要大规模发展自己的太空军事力量来支持自己的军事战略,中国目前在太空军事领域的发展始终走的是“压力一反应”这样传统的中国军事发展战略。也就是说只要其它国家太空军事化的发展没有给中国的国家安全造成重大的损害,中国不会主动地进行大规模的太空军事化努力,相反中国宁愿看到太空非军事化的现状一直保持下去。

所以中国在太空军事化问题上的立场与在这之前对待其它的大规模杀伤武器的态度一样:首先是在道义上反对,努力争取能通过国际合作来消除危险,在和平努力无法奏效且对手已经发展起相应的武器系统危险开始存在的时,毅然投入力量发展自己的相应武器系统以保证自己的国家安全。

事实上目前缔结一项全球性防止外空军事化条约最大的障碍仍是美国;美国反对缔结一项此类条约的立场主要是目前外空军事化问题并不十分紧迫,一项全面防止外空军事化的条约并不是当务之急。与美国在控制包括核武器和生化武器等一系列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上的立场一样,美国的反对态度反映了目前美国在太空力量对比中仍占有压倒性的优势,而且美国并不准备主动放弃这种太空军事优势,所以只要其它国家还没有在太空军事力量建设上取得重大的进展且威慑美国,我们无法看到美国会冷静地考虑太空非军事化的问题。

中国在外空军事化方面的努力始终没有得到美国的正面回应,正如多年来中国在核武器问题上所持的公正态度一直未得到美国的回应一样,中国在外空问题上的选择最终是加快发展自己的太空军事系统,以期与美国的太空军事力量达成某种平衡来保护自己的国家利益。而不是通过一项新的外空全面非军事化的条约来保护自己的可能性在短期内很难实现,这一趋势已经从近期内由于美国的拒绝且国际社会无法达成一项新的太空非军事条约,而中国也加快了自己太空力量建设步伐等种种迹象中得到印证。

(二)中国航天事业成功经验

一是高层建瓴的战略规划:中国航天事业的成功首先在于中国的历代领导人对中国航天事业战略远见,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做出的战略发展规划,早在1958年毛泽东主席就指出:我们要搞自己的人造地球卫星!在当时中国的国民经济基础非常薄弱、吃饭穿衣问题还没有解决,而科学技术储备严重不足、人才匮乏的情况下,能够下这样大的决心,是何等的战略远见!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曾指出:没有两弹一星,就没有中国的大国地位。在以后的中国历代领导集体都从战略的高度统揽全局,始终坚定不移地支持发展中国的航天事业。

二是中国知识分子的牺牲、奋斗和深厚的创造力:中国的航天事业直接显示出在特定条件下,中国知识分子的科学、爱国和奉献精神所能够创造出的惊天事业。在上世纪50年代初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际,数百名出类拔萃的中国知识分子从海外回到了祖国,其中一些人直接投入了“两弹一星”项目,成为中华民族在那个时期的脊梁人物,在中国早期的太空事业就有从美国冲破重重困难毅然回到祖国的钱学森,他在中国的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前期发展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从而成为所有真心爱国的海外中国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

与此同时一大批优秀的国内的知识分子也从四面八方聚集到中国当时战略性的导弹和航天系统,他们在当年一度连基本的生存条件都无法满足的情况下,不为名利,以爱国牺牲和奉献的精神,完成了中国太空事业艰难的起步,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感人的一页。

三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全国大协作的发展道路:中国航天的成功在这一点上与其它真正成功的中国的现代化事业一样,显示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可贵。由于太空事业的头等战略和军事意义,中国的太空事业从一开头就是在美国和其它太空国家的技术封锁中开始发展的,不存在大量引进和外购的可能。

正是在这种特殊的战略环境下,中国的太空事业完全地把握在了中国人自己的手中,从而使本行业的发展脚踏实地,不受外界的竞争和干扰,低成本、高质量地在国内自己的科学技术和工业基础上成长。与此同时国内相关行业的大力合作也是中国太空事业进展迅速的成功因素,航天事业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在充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前提下,国内各行业在本领域进行了充分的合作,从而使航天事业成为全国大协作的结晶。

四是集中优势力量、重点突破、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管理方法:由于很长一段时间国内的资源限制,中国用于航天事业的投资始终极其不足,与此同时由于基础工业和技术储备的限制,中国不具备在航天所有领域齐头并进,全面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实力。

在这种前提下中国的航天事业采用了集中优势力量、重点突破、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先进管理方法,相继实现了一系列关键性重点突破,从而带动了全局。然后在不同的时期上继续选择新的重点突破方向,继续扩大航天事对中国的国家战略力量和现代化全局事业的影响和带动作用。

中国的航天部门,是目前中国屈指可数的几个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有最重大战略意义的行业之一。中国航天事业的建设者们,以他们的奉献、创新和辉煌的成就,告诉我们什么才是真正的成功和中国知识分子的风采。中国的航天事业是中国国内各行业中投入和产出比率最高的行业之一,而且对中国的国家利益具有头等的战略重要性,难能可贵的是中国的航天部门多年来始终保持着中国革命的精神:以大局为重、艰苦奋斗、发愤图强、最终成为世界上独树一帜的一支重要航天力量。

21世纪,世界航天大国的太空战略将依然是根据本国安全战略和军事战略的需要,以一切可资利用的手段争夺制天权。习近平实现中国梦的目标,也和中国航天项目的新形势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就是要实现太空领先的目标。对于中国来说太空领先不仅仅是完成军事科技任务,同时也是地缘政治中的一部分,可以向世界证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能力在最为复杂的竞争领域赢得竞赛,从而显示自己的生命力。

中国航天事业的历程 篇4

从几代航天人的实践经验中概括总结出来的中国航天精神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攀登”。“东方红一号”的研发

1970年4月24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起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

艰苦条件:躲进包装箱观察实验

为了播放《东方红》乐曲,卫星装配了4根天线,每根长达3米,发射的时候要合并起来,到了太空再伸展开。

上世纪60年代,科研条件十分简陋,甚至连块宽敞、合适的实验场地都难找。“当时中科院力学所有个仓库,地方挺大的,我们就决定在那儿做地面实验。”戚发轫坦言,当时做实验还是有比较高的危险性的,“天线一甩起来,万一断了会抡出去伤人。”怎么办呢?仓库里有许多质地粗糙的包装箱,戚发轫和同事们就躲进箱子里,“从箱盖的缝隙中观察实验,更年轻的同事甚至骑到房梁上。”就这样,实验在没有条件、创造条件的情况下全部都完成了。

 中国航天事业的现状(体现精神)

[从东方红一号到现在的天宫二号]

“神舟十一号是一个标志,也是一个新的开始。”“德国之声”援引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张育林的话称,它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探索试验的任务即将完成,随着下一步空间站的建成,我国载人航天将进入常态化运行阶段。“到时候,飞船发射不像现在隔几年发一次,而是一年发几次,航天员将定期往返(太空)。” 英国《卫报》引用欧洲空间局科学计划办公室主任法瓦塔的话称,中国每年在太空计划上的投入仅相当于美国的1/7。尽管如此,中国的发射规模直追美俄。美国2013年进行了19次成功的太空发射,而中国是14次。显然,中国注定会变得更加强大。

实际上,有航天专家对《环球时报》记者透露,2016年,中国航天发射数量将首次突破20次。目前这是只有美国和俄罗斯这样的航天强国才有可能完成的任务。这名专家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建于1958年,是我国目前唯一载人航天发射场,自建成以来共发射了十艘神舟飞船、104颗卫星、一个目标飞行器和一个空间实验室。这些航天发射成就是在近60年的时间跨度内完成的,而中国今年一年的发射量就占到将近1/5,而且今年的发射包括长征七号新型运载火箭首发、世界首枚量子科学卫星的发射以及即将首次发射的大火箭长征五号等重要项目。不过,中国航天发射进入密集期是一个稳步前进后的客观效果,并不是为了与人竞争故意加快发射密度。中国航天工程,尤其在载人航天方面,每一步走得都很坚实。

俄罗斯卫星新闻网称,近年来,中国航天发射的可靠指数已经高于俄罗斯和美国。至今为止,中国已经成功地实行了自己的计划,整体上遵循着最初确立的时间表,而且没有发生过未遇见的突发事件。

 中国航天事业的前景(发扬精神)

航天事业的发展史 篇5

五十年来,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蓬勃发展,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飞船以及正在实施中的探月计划,中国航天人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为国防现代化建设、为祖国航天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使我国跻身为继俄罗斯、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三个航天大国。神州飞船的成功发射,正式揭开了中国在载人航天技术方面的探索历程。中国航天系统正在走向完整与严密,中国航天事业正在腾飞。地球空间探测双星反映我国在卫星和火箭技术、空间科学、国际合作和测探领域等四个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是我国首次2人多天的航天飞行,体现了中国航天事业五十年来取得辉煌成就,具有里程碑意义。

2006-13 中国航天事业创建五十周年

【商品名称】:中国航天事业创建五十周年

【全 套 数】:2版

【整 张 数】:16枚(连印)

【发行日期】:2006-6-8

【 规 格 】:50mm×30mm

【齿孔度数】:12×11.5度

【 面 值 】:1.6

【设 计 者】:王虎鸣

【 版 别 】:胶版

【印 刷 厂】:河南省邮电印刷厂

【图案面值】

(2-1)J 地球空间探测双星 80分

(2-2)J 神舟六号载人飞船 80分

邮票介绍:

中国航天事业自1956年创建以来,经历了艰苦创业、配套发展、改革振兴和走向世界等几个重要时期,迄今已达到了相当规模和水平:形成了完整配套的研究、设计、生产和试验体系;建立了能发射各类卫星和载人飞船的航天器发射中心和由国内各地面站、远程跟踪测量船组成的测控网;建立了多种卫星应用系统,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建立了具有一定水平的空间科学研究系统,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培育了一支素质好、技术水平高的航天科技队伍。

地球空间探测双星:反映我国在卫星和火箭技术、空间科学、国际合作和测控领域等四个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中国发展航天飞机的难点 篇6

跨大气层飞行器不仅可自由往返于大气层内外,而且还能重复使用,目前世界上已投入现役,并已完成多次在轨飞行的空天飞机只有美国的X-37B。图为X-37B在轨执行任务想象图。

空天飞机是使用范围更广的跨大气层飞行器

空天飞机是跨大气层飞行器中的一种,能够快速在地面、平流层、临近空间以及近地轨道之间穿梭,携带有效载荷执行空天任务。其起飞方式与普通飞机一样,能从机场跑道水平起飞,通过组合动力或者多级形式快速进入临近空间,并以12至25马赫的速度在30公里至100公里高度上进行高超音速飞行。跨大气层飞行器不仅可自由往返于大气层内外,而且还能重复使用。

跨大气层飞行器可在临近空间进行巡航机动

跨大气层飞行器的飞行空域非常广,至少可以抵达临近空间,也就是亚轨道,按照NASA的定义,飞行高度超过80公里的飞行员可称为宇航员,而飞行高度在80至100公里以上的飞行器则可被称为航天器。这个高度也是电离层所覆盖的区域,其空气密度非常低,传统的航空器最大飞行高度被限定在40公里左右,超出这个高度后空气动力效应基本不起作用,因此40公里至100公里的高度被认为是连接大气层和外太空的临近空间,这也是现阶段跨大气层飞行器进行巡航机动飞行的主要高度。

跨大气层飞行器要实现既能在大气层内飞行,又能在轨执行任务,必须采用组合循环发动机。图为跨大气层飞行器完成投送任务后,返回地面想象图。

跨大气层飞行器气动设计是一大难点

跨大气层飞行器可在30公里高度上,以至少8马赫的速度进行高超音速巡航。其必须具有适合进行长时间、高空高速飞行的气动外形,尤其还要兼具水平起降和大气层内的飞行能力。跨大气层飞行器也具有传统的航空飞行器特点。在大部分的飞行包线内,跨大气层飞行器可进行高超音速飞行。在飞行过程中会产生各种极端的气动现象,如高温扰动、薄激波以及熵边界层等,这些气动现象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跨大气层飞行器的飞行品质。其中特别是熵边界层是一种强漩涡区域,形成的漩涡干扰非常明显,对斜激波可产生较大的诱导速度和热力学梯度,会使高超音速飞行器的气动设计变得复杂。

由于跨大气层飞行器与普通的航空器不同,飞行高度和速度存在巨大的变化,隔热结构和机身材料上需要特别讲究,高超音速的飞行过程中气动加热是十分明显的,头锥和机翼前缘温度可达到1400摄氏度以上,其耐热材料需要具备较高的导热率,碳复合材料所使用的比例还会更高。组合循环动力是首选方案

跨大气层飞行器在动力组成上也颇为讲究,目前世界上任何一种单一类型的发动机都难以胜任,因此组合循环动力是首选方案。涡轮基组合循环动力与火箭发动机组合可以覆盖0至100公里以上的高度,在0至6马赫的速度段使用涡轮基组合循环,在6至25马赫飞行速度时使用超燃动力,在100公里左右的高度上通过火箭双模态冲压动力进行衔接,这是跨大气层飞行器的理想动力。

跨大气层飞行器会依靠大型载机发射起飞

基于两级入轨模式的跨大气层飞行器可以依靠大型载机平台实现从传统的机场起飞,自身则使用火箭动力。目前在研的跨大气层飞行器可能会采用这种起飞模式,即由载机携带在一定的高度上释放发射,该方案应用于航天运输系统的时间并不长,可以大幅简化对助推级的性能要求,还能满足空天飞机从传统机场起飞的要求。此外给予跨大气层飞行器一定的势能和动能,减少后者的推进剂携带量。如果从更深层考虑,此类跨大气层飞行器的尾喷管不需顾及海平面至准真空环境的变化,有利于提高发动机的比冲,可在其飞行包线内的任意一个高度和速度上进行发射。

X-34所采用的翼身组合气动、热防护系统、自动着陆等都是验证跨大气层飞行器的关键技术,并均进行过相关试验,很有发展潜力,可惜该计划于2001年被取消。图为X-34在轨飞行想象图。

X-15开启跨大气层飞行器研究

跨大气层飞行器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60年代,由B-52载机携带释放的X-15验证机飞行高度达到了108公里,飞行速度超过了6.7马赫,其机身表面覆盖的为合金涂料可抗1200摄氏度的高温。X-15的早期飞行方案使用两台XLR-11火箭发动机,后改为使用XLR-99火箭发动机,并在机翼下方增加了两个液态氧燃料罐,可以增加60秒的飞行时间。还有一种由B-52载机携带的跨大气层飞行器为X-24,其使用了升力体结构,此类气动没有典型的主翼结构,采用了钝头的锥形体,使用升力体气动不仅能承受住再入时的气动加热,也可以像航空器那样在大气层内进行滑翔。

X-30空天飞机方案过于科幻被取消

当然目前所谓的跨大气层飞行器并不能真正实现覆盖海平面至近地轨道的高度,但是历史上却有类似的方案存在,美国在1986年提出的X-30国家空天飞机计划被认为是一个标杆性的设计,单级入轨、水平起降,如果说空天飞机和航天飞机有何不同,那么在发射方式上就是一个最大的不同,空天飞机可以水平起飞,航天飞机则需要通过火箭进入轨道,航天飞机作为美国第一代两级入轨的可重复使用运载器,当然使用了可重复使用技术,但还远没有达到100次以上的可重复使用目标。

X-34可验证跨大气层飞行器的关键技术

轨道科学公司在1995年研制的X-34则是另一种符合当前技术现状的跨大气层飞行器,其目的是建立单级入轨完全可重复使用运载器的技术规范,X-34计划中所使用到的翼身组合气动、热防护系统、自动着陆等都是验证跨大气层飞行器的关键技术,在1999年至2000年之间,X-34进行了自动着陆系统、风洞测试、载机携带等论证,对机身结构、复合材料低温存储箱、热防护系统等关键子系统进行了测试。X-34的发射方案也具有极强的借鉴意义,其由L1011载机在1.1万米高度上释放,投放速度在0.7马赫,只到安全距离确认后解锁X-34上的舵面,发动机点火后开始加速爬升,全程最大飞行速度可以达到8马赫,最后自动着陆。然而,X-34计划于2001年被取消,2架原型机一直存储于NASA 德莱顿飞行研究中心。2010年11月曾流传出NASA计划重启X-34计划的消息,但后来一直未见下文。

这些项目为人们呈现出跨大气层飞行器的基本情况,比如载机携带、升力体结构、飞行高度在临近空间、飞行速度在6至8马赫以上,执行完任务后可返回机场自动着陆。这些技术要求可建立在现有的航空航天技术上,不像X-30国家空天飞机计划那样显得过于科幻。

争夺制天权将成为未来战争中的主要焦点,而以空天飞机为代表的跨大气层飞行器将成为主力。图为苏联使用空天飞机进行太空战设想图。

跨大气层飞行器还能用于太空反导

跨大气层飞行器的作战特点是反应速度快,从普通机场起飞后迅速进入临近空间进行高超音速飞行,具备快速介入和脱离战区的能力,能大幅提升未来战争中空袭的突然性。在作战用途上除进行全球打击外,还可以作为天基激光反导平台,摧毁敌方弹道导弹或航天器,甚至还能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军用物资的快速补给或兵力投送。跨大气层飞行器的飞行速度至少在8马赫以上,目前世界上的主流防空导弹很难达到这个速度,加之临近空间大气稀薄,许多航空器无法在这一高度上活动,因此跨大气层飞行器不仅能在敌方的防空导弹打击范围之外活动,还可以给敌方巨大的心理压力。

空天飞机将在争夺制天权作战中担任主力

未来作战的模式将随着跨大气层飞行器的加入而改变,需要涉及到航空和航天两个高度、两种空间作战,特别是制天权的争夺将成为未来战争中的主要焦点。对于装备先进轨道平台武器系统或大气层内超远程攻击武器的一方可获得非常大的主动权,从大气层内的作战飞机到轨道上的卫星都可作为潜在攻击目标。即便是载机平台携带的空射型跨大气层飞行器,其机动性也较强,从轨道返回后可在横纵两个方向上进行大范围的活动,对敌纵深目标进行秘密侦察。

航天企业军民融合发展途径研究 篇7

一、国外航天企业军民融合发展的借鉴与启示

国外军民融合发展较成功的航天企业主要有美国ATK公司、法国斯奈克马固体推进公司和火炸药公司, 德国拜仁化工公司。其主要以市场为导向, 具有较强管控能力, 建立了适应自身技术创新研发体系、资源配置方式及业务拓展模式, 军民融合发展较为成熟。此外, 美国私营航天企业Space X公司作为后起之秀, 凭借高性价比的航天运载系统产品, 打破了长期由政府主导的航天活动局面, 取得了美国航天发射市场重要份额, 创造出新的航天发展途径。综上得到以下启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需要合理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的有效支撑, 要立足于核心技术, 不断提升系统集成及产业链延伸能力;当前国内固体动力单位在这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 侧重于单个产品技术转移应用的开发, 总体竞争力不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需要推行军民基础资源开放、共享的配置模式, 发挥集团内部的协同效应;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需要在开放融合的文化体系下, 高效合理使用人力资源。

二、航天企业军民深度融合发展途径的研究

1. 发展途径框架

通过借鉴国外航天企业成功经验, 总结我国航天企业军民融合发展历程及当前发展问题, 我们认为, 航天企业军民深度融合发展途径应从体制机制完善、产业发展选择及企业文化支撑等方面加以考虑, 即体制建设方面, 要强化军民资源顶层统筹能力, 实施军民差异化管控, 搭建军民技术二次转化应用平台;机制运行方面, 要强化市场竞争机制牵引, 通过激励与约束机制促进利益趋同, 激发军民融合发展动力;产业发展路径方面, 要立足核心技术, 强化系统集成能力, 提升价值创造力, 以优势项目带动领域拓展和产业化发展;企业文化建设方面, 要融合航天精神和市场意识, 形成开放融合的发展理念。

2. 案例分析

以国内某航天企业为例, 进一步阐述航天企业军民融合发展框架在体制建设、机制运行、企业文化等方面的具体操作。

(1) 体制建设

顶层统筹军民资源。结合国家关于指导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发展的方针政策, 从院级层面设立专职军民融合协调部门, 加强顶层设计, 以“有限相关多元”为原则, 系统策划军民融合发展的总体方向和发展思路, 完善发展规划, 合理设定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 做好产业发展分工布局等工作。

实行军民差异化管理。军品任务承担主体一般以厂所等保军单位为主, 管控注重于航天系统工程管理方法的完善、技术创新和完成航天重大工程任务的能力提升。民品运营主体以专业公司为主, 通过股权调整, 将各专业公司股权向院级实体公司集中, 形成以产权为纽带集团化管理, 有效划分与界定与下属公司间的权责, 使公司法人治理得到较大限度发挥;管控实质由行政级别管理转向出资管理, 发挥董事会作用, 缩短管理决策链条, 提高面向市场快速反应的投资决策、市场营销、资本经营能力水平。

搭建军民技术二次转化应用平台。以专业工程应用中心为载体, 重点建立技术输送和利益共享两个渠道, 搭建军民技术二次转化应用平台, 使总体单位和军民结合专业研究所的研发中心的核心技术能够与航天技术应用产业专业公司有效结合, 达到技术的二次转化和利益共享。

(2) 机制运行

完善市场机制。建立并完善决策效率高、执行力强、监督有效、责权利明确的, 以资产为纽带的航天技术应用产业母子企业集团是军民融合体制创新的目标。核心是以绩效管理与预算管理为手段的战略管控, 强化集团在目标考核导向、重大事项控制、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完善激励与约束机制。项目决策孵化阶段, 军民结合厂所和航天技术应用产业专业公司的领导层共同承担技术在资源转移和资金投入的决策风险, 以“谁决策、谁负责、谁受益”为原则, 通过责任令或承诺书等目标约束, 实行荣誉激励、虚拟股权激励;技术转化成果应用阶段, 隶属于军民结合厂所的工程应用中心承担着技术转化应用的风险, 以技术研发进度为约束, 通过技术人员教育培训机会、学术荣誉和项目奖金、技术团队植入、成果约定未来的受益比例回报等方式激励。产业化阶段, 专业公司承担市场经营风险, 以成果的市场价值实现为约束, 对生产和销售人员, 按劳动分配与业绩挂钩的原则, 实行薪酬奖金和职业发展等方面奖励。

(3) 企业文化建设

将军民融合理念融入企业文化建设, 构建具有广泛认同、开放融合的文化体系。一要利用军品任务的有利条件, 居安思危、未雨绸缪, 培养科技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勇于承担风险、充满激情的创新精神和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合作精神, 促进持续创新、军民技术转换的动力机制形成。二要积极引导和支持企业转变经营观念, 提倡走专业化、市场化、小核心、大协作的发展理念, 适应军民融合趋势。三要引入市场竞争意识、成本控制、市场敏锐性、注重效益等理念, 使军品研发制造在满足要求的前提下与市场接轨。四要将航天严慎细实的作风向民用产业输送, 确保产品质量可靠、安全, 满足用户需求。

三、政策建议

为进一步推动航天企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建议:一是加快军民资源统筹管理组织的落实, 在军民技术转化、产业发展分工布局、能力建设方面强化顶层设计与规划。二是实施差异化管理是适应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需要;三是技术创新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是航天企业军民融合的关键;四是不断探索航天企业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新方式。

参考文献

中国航天事业的成就与展望 篇8

60年来,在几代中央领导集体的英明决策和亲切关怀下,在各部门、各行业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一代代航天人依靠发愤图强、自主创新,取得了以“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三大里程碑为代表的一系列辉煌成就。今天,航天活動在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仅使中国迈入世界航天大国行列,而且也令中国在世界高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航天事业奠基:

导弹发展“三步走”

1956年10月8日,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正式宣布成立,这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的开端。

当时,聂荣臻元帅和钱学森同志从全国各地调集人才,其中的二三十位专家多是从欧美学成归国的留学生,包括任新民、梁守槃、庄逢甘、屠守锷等,之后又有陆元久、梁思礼等人加入。同时,还有哈军工、北大、清华、北航等各大院校的毕业生。

1958年,我从苏联茹科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飞机发动机专业毕业回国,空军在24名毕业生中挑选出16名送去研制导弹,我就在其中。我去时,导弹的“架子”刚搭建起来,“guidedmissile”被翻译为“导弹”,也是由钱学森确定的。

1958年,苏联提供给我们一枚小型导弹——“P-2”火箭,射程达到200多千米。我们以此为样本,开始仿制。1959年,中苏友好关系破裂,苏联撤回专家,一些关键设备只供货一半就停止供应,有些未到的资料也不给了。在这种困难情况下,我们的科技人员继续加班加点,一步步完成了图纸描红、原理研究、仿制消化、吸收反设计、改进创新等一系列工作。半年后,即1960年11月5日,中国第一枚仿制的近程地地导弹——“东风一号”成功发射上天。

仿制成功后,我国开始自行设计导弹。直到1964年6月29号,“东风二号”导弹飞行试验获得成功,射程增加到800多千米,这对于中国导弹事业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我国科技人员不仅掌握了导弹研制的关键技术,系统地摸索总结出了导弹研制的科学规律,提出了强化总体设计的概念,并且认识到,必须在可行性论证和地面试验的基础上,以可靠性为出发点进行方案论证。

然而,随着1966年文革的开始,航天工作受到影响,但是在导弹研制这项工作上,团队成员仍然坚持做好本职工作。导弹是一项整体工作,在长时间的团体合作中,大家养成了相互配合的习惯,这就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政治上,大家可能观点各异,但是在导弹研制工作上却步调一致。

“东风三号”发射取得成功,标志着我国完全有能力自主研制导弹,射程进一步增加到2400多千米。之后,我国开始陆续研制“东风四号”、“东风五号”等导弹。

我国的导弹发展之路经历了从仿制到改进的过程,如改进射程,调整发动机的升力等。同时,在改进过程中锻炼队伍,增强信心,掌握技术。研制队伍由一群知名老专家和青年学生组成,并且具备了大型工程所需要的两个非常重要的条件,第一,熟练掌握技术,如控制系统如何控制等;第二,导弹从设计、研发到生产,形成人才梯队。对此,聂荣臻元帅就说过:“出成果、出人才,不要单独给我敲敲打打,我看的重点是队伍建设。”

在导弹事业的发展过程中,中国注重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起初,苏联对我们有所帮助,但中央强调最终还得自己做。那时,苏联对我们承诺:“导弹我们都有了,你们放心,你们用的时候,给你们就行了。”然而,在这个问题上,中央领导人始终强调独立自主发展导弹事业。

从学习、模仿,到改进,再到独立自主研制,我国的导弹事业经历了“三步走”的发展道路,也为以后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以此为基础,中国科学家从60年代中期开始探索航天运载火箭的发展,终于用“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将“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到近地轨道,成为世界上第五个采用自制火箭成功发射本国卫星的国家。几十年来,运载火箭技术取得的巨大成就,推动了中国卫星技术、载人航天技术和月球探测技术的发展。

“东方红一号”:

迈出进入太空第一步

1957年,苏联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后,国际震惊,这是人类第一次把地球上的星体发射到太空并运行,中国对此也非常关注。当年,以钱学森、赵九章为首的科学家就提出开始研制卫星的建议。但中央考虑到发射卫星一定要有发射能力,否则卫星无法上天。根据当时的经济状况,中国还不具备研制卫星的条件,因而决定先做基础性研制工作。

1965年,科学院再次建议开展卫星研制工作,终于获得批复:以科学院为主,开始中国卫星研制。于是,科学院开展了一项名为“651”的工程。

然而,一年多后,文革开始,科研工作受到国内形势的影响。从整个国际形势来看,苏联和美国已经先后发射了第一颗卫星,日本、法国也在研制,中国必须抓紧时间研制和发射第一颗卫星。随后,国家成立了航天五院和总体部,以中科院原来的研制人员为主,并从导弹研制队伍中抽调一部分人,把全国的力量集中起来研制卫星。

从“651项目”开始,团队已经设计出了方案,但是有人主张卫星上天后要做很多探测工作,如空间的电子情况、大气情况,这样需要很多探测仪器,由于卫星上天的难度很大,如果再附加探测项目,将会难上加难。

在当时,研究第一颗卫星上天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首要目的是具备研制卫星和基础建设的能力,掌握发展航天的基本技术,把研制队伍建设起来,从而为航天事业的发展起步打下了基础。

在明确目标后,团队简化了原有方案,明确了主要任务——“上天”,把原来卫星要进行空间物理探测的任务拿掉,集中力量实现让卫星“上得去,抓得住,听得到,看得见”。

nlc202309090828

终于,1970年4月24日,中国用“长征一号”火箭把“东方红一号”卫星送上了太空。卫星安全可靠、准确入轨,一曲《东方红》乐曲,震惊了全世界。“东方红一号”卫星重量为173千克,比此前四个国家发射的卫星重量加在一起还重,说明我们的运载能力很强。在运行期间,卫星上各种仪器性能稳定,且实际工作时间远超设计要求,完全实现了预定目标。

“东方红一号”卫星的成功是中国航天的第一个里程碑,它使我国较全面地完成了卫星研制工程的建设,包括卫星系统、运载火箭系统、地面测控系统、发射场、应用系统的建立,从而揭开了我国航天活动的序幕,宣告了中国已经进入航天时代。

从上世纪60年代一直到80年代,中国航天事业处于发展起步和初期阶段,“两弹一星”对国家经济和国防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而卫星的研制工作则主要完成了“上天”的第一步,之后研制的系列返回式卫星,为实现“回来”的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

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卫星研发开始为经济建设、国防建设服务。到90年代,气象卫星、遥感卫星成功研制,还有应用卫星、海洋卫星等,都对经济建设起到积极作用。卫星产业不仅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也为此后开展载人航天、深空探测等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北斗”:

中国的卫星導航系统

在信息社会,卫星的特点是获取信息进行传递,但不是笼统的传递,而是提供具体和详细的信息,将地面的互联网和空间的信息结合起来。信息获取或传递都要依靠载体,所以卫星系统变得越来越重要。

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开始着力研究全球定位系统(GPS),然而,依照当时我国的实力,无法进行此类卫星的研发,因为它需要几十颗卫星来实现导航的精确度。进入新世纪后,随着中国经济能力、研发队伍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研发开始进入实施阶段。

2000年,首先建成“北斗”导航试验系统,使我国成为继美、俄之后的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结合中国当时的国情,“北斗一号”首先成功研制,并且从起初的两颗星,增加到四颗,其目的是验证我们是否掌握了这方面的技术,并检测地面能否定位、跟踪;能否管理好整个系统。

进入新世纪以后,中国依照自己的发展路线,把“北斗”导航系统的建立列为大力发展的航天项目。因为全球导航需要30多个卫星组网,其建立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财力和物力。

中国的“北斗”计划遵循了“两步走”的发展路线,第一步是目前正在天上用的“北斗二号”一期工程,2012年12月已完全组网完成,包括在轨工作的共14颗卫星,并加强了地面增强系统,增加了各方应用。目前,这个区域性卫星在我国周边地区用得很好。并且,原来的GPS用户也想加入“北斗”。现在,中国正在做“北斗”二期工程,在2015年5颗试验卫星已发射成功之后,“北斗”二期工程计划在2020年完成。

“北斗”导航系统从使用价值来讲,如果与其他卫星配合一起工作,其效果会更好地体现。目前,“北斗”对国家安全已经发挥了积极作用。例如,在军事领域,导弹在飞行过程中可以用“北斗”控制精确导航,落点的精度比以前提高很多。又如,我国的全部出海船只用“北斗”导航。此外,“北斗”导航对经济建设和日常生活也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如交通管理、校车导航、老人定位等。

参照2020年的国际水平,我们目前正在努力改进“北斗”,现阶段已取得信号能覆盖国土周围的成果。等到2020年,36颗星全部发射成功后,信号将覆盖全球。

“北斗”导航系统是中国航天事业的一项重大工程。“北斗”的发展历程同样也验证了我国航天事业是根据实际需要一步一步发展起来的。

从载人航天到“嫦娥”奔月:

中国航天迎来发展“黄金期”

随着中国整体国力的稳步增强,中国的航天计划也明确地把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第二代全球卫星导航定位工程、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工程、新一代运载火箭等科技重大专项列入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并作出了实施一系列国防重点装备工程的重大决策,为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中国的航天事业迎来了大发展的黄金时期。

2003年10月5日,我国自行研制的长征二号F火箭搭乘了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的“神舟五号”飞船送上太空,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自主地将航天员送入太空的国家。

“神舟五号”载人飞行的成功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标志着中国在载人航天技术上取得了伟大的成就,突破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关键技术,取得了许多重大成果,同时带动了我国基础学科研究的深入,推动了信息技术和工业技术的发展,加速了科技成果向产业化的转变,促进了我国高技术产业群的形成,特别是锻炼和培养了一支高素质科技人才队伍,形成了一套符合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要求的科学管理理论和方法,并积累了对大型工程建设进行现代化管理的宝贵经验。

我国实施载人航天工程以来,广大航天工作者在“两弹一星”精神的激励和鼓舞下,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培养和发扬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成为中国航天文化的宝贵财富。

“神舟六号”、“神舟七号”载人飞行相继取得圆满成功后,提高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话语权。其后,“神舟八号”顺利实现了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的无人交会对接;而作为“921”载人航天计划的重要成果,“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神舟十号”实现了载人交会对接,為中国航天史掀开了重要一页。随着“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升空,并先后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和“天舟一号”货运飞船进行交会对接,将实现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目标,为最终实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的战略,2022年建成空间站奠定坚实的基础。

当载人航天工程成功实施后,以欧阳自远院士为代表的中国科学家纷纷研究月球探测问题。中国科学家很早就关心月球探测,一直都呼吁中国应该开展深空探测活动,因为关系到宇宙起源和演变,和人类的未来。

nlc202309090828

2004年,美国制定了雄心勃勃的太空新计划,要将航天员重新送上月球,在那里建立永久基地,利用月球基地将航天员送往遥远的火星。这吹响了人类重返月球的号角,再次激发了月球探测的热潮,欧洲、俄罗斯、日本、印度等也都制定了載人月球探测计划。

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世界公认我们有能力开展深空探测活动,我们除了拥有月球资源平等开发的权利,还应该在月球探索与和平开发利用上作出应有的贡献。

2004年,中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即“嫦娥工程”。2007年10月24日,“长征三号甲”火箭把“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送上太空,脱离地球轨道飞向月球,绕月飞行一年后撞击月球,圆满完成了任务。

“嫦娥一号”发射成功体现了中国强大的综合国力以及相关的尖端科技,表明了中国在有效地掌握与和平利用太空巨大资源的决心,对于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凝聚民心、增强国家竞争力具有重要影响。

“嫦娥一号”奔月的成功,还意味着中国在外太空开发和探测上占有一席之地。随着探月工程计划的顺利实施,必将带动信息、材料、能源、微机电等其他新技术的提高,促进中国航天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和中国基础科学的全面发展。

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顺利发射,它已经圆满并超额完成既定任务。2013年12月2日,“嫦娥三号”成功发射,成功实现月球软着落和月面巡视勘察、月表形貌与地质构造调查等科学探测。下一步,“嫦娥五号”的主要科学目标将包括对着陆区的现场调查和分析,以及月球样品返回地球以后的分析与研究。

将来,中国会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未来月球探测计划和包括火星探测在内的其他星球探测计划,继续谱写中国航天的辉煌。

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

不懈追求的航天梦

中国航天正按照规划的宏图,迈着坚实的脚步,不断地向前发展。

在稳步实施重大专项工程方面,载人航天工程已成功发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考核空间站需要的再生生保技术和空间补加技术,并将先后发射载人飞船和货运飞船。此后还将建成长期有人在轨管理的空间站,并开展大规模的空间科学研究和应用。

探月工程在开展着陆点区形貌探测和地质背景勘察的基础上,将对载人登月的全过程进行模拟,以提高未来載人登月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与此同时,中国将加速推进深空探测和空间科学发展,适时推出火星环绕巡视探测、小行星伴飞附着、深空太阳天文台、太阳极区探测、火星取样返回等工程方案,为加速推进深空探测和空间科学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在区域卫星导航系统的基础上,到2020年左右全面建成高精度无源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可向全球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导航与授时服务。

同时,我们将持续完善应用卫星体系,研制发射风云四号光学探测气象卫星、海洋雷达观测卫星、陆地资源观测等卫星,继续完善通信、气象、海洋、资源等卫星系列,建设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空间基础设施。

在卫星应用方面,中国将发展“东方红5号”大型通信卫星平台、先进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激光通信、激光大气探测雷达、高分辨率红外成像等系统和载荷技术。开展脉冲星自主导航、量子信息以及新型空间推进等技术探索和空间应用研究。为满足日益增长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断丰富技术储备。同时推进航天高新技术向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化。

航天事业是我国的战略性高科技产业和国家的战略安全基石,发展航天事业,是党和国家为推动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增强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而作出的一项强国兴邦的战略决策。

习近平同志指出,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经过几代航天人的接续奋斗,我国航天事业创造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为代表的辉煌成就,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积淀了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

作为中国航天事业60年发展的亲历者和见证人,我相信,下一个甲子,只要坚持科学发展、务实发展、协调发展,中国航天的触角就能够伸向更加遥远的太空。

上一篇:水葫芦开花200字作文下一篇:善良的鳄鱼先生四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