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感悟《阿莲》读后感(共7篇)
生命的感悟《阿莲》读后感 篇1
在读《阿莲》之前,我从来没有对一本小说的阅读等待那么久。从去年开始,我就知道汤素兰老师在创作一部新的小说,虽然不知道汤老师这次会写什么内容,但我一直充满了期待。
我在读《阿莲》之前,读过汤老师的7本成长小说,写的都是当代孩子的成长故事,大多是当代孩子开心、欢乐的成长故事。那些开心快乐的成长故事读过好几年了,我都忘得差不多了,只有《珍珠》这本书让我记忆最深刻,因为这本书里描写了一个叫珍珠的女孩在父母生了弟弟之后,担心父母不再爱自己,小说里弥漫着一种淡淡的伤感味道,让我一直对珍珠这个女孩有一种心疼的感觉。我们大人都希望孩子能幸福快乐地成长,可是我知道,每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都充满了痛苦的经历,每一个人的成长都是不容易的。因此我对描写孩子在成长中痛苦挣扎和蜕变的故事记忆更深。
今年5月4日,我看了《阿莲》的简介,也第一次看到了《阿莲》这本书,几个事先读过书的读者都说这本书很好看。我没有拿到书,但一直充满了期待。我先看了汤老师写的后记,知道了她创作这本书的过程,又看了曹文轩老师写的序言,看到曹文轩对这部小说的评价非常高:“我们可以将《阿莲》看成是一部成功的成长小说。,中国的儿童文学拥有一部《阿莲》,是非常幸运的。”
在没读《阿莲》之前,我还看到了一篇评论和一篇读后感,评论是从专业研究的角度来谈的,读后感是从个人阅读体验来谈的。我个人更喜欢看读后感。但我在没有读《阿莲》之前,这些评论和读后感对我来说,都是没有感觉的,最多只是激发我阅读作品的愿望。
在端午节假期第一天,我终于拿到了《阿莲》的图书,还是汤老师的亲笔签名书,准备利用端午回家的时间阅读。
端午节前一天,清早搭车回乡下娘家,我在路上就开始看了十几页,看到阿莲的成长环境和我家乡的环境差不多,也就多了很多亲切感。小说中说到的F、冲这些地名,我是非常熟悉的。中午与父母吃了饭之后,我坐在小时候坐过的书桌前继续看了一百多页,看到阿莲被妈妈用皮尺责打,我泪点低,也是泪如泉涌。其实这些情节也让我想起了小时候被父母亲责打过的一些童年往事吧。虽然我现在不再记恨被父母责打过,但小时候的记忆深刻,我心里肯定也恨过他们。只是自己做了母亲之后,已经理解了父母亲当时的处境和心情,也就不再记恨了。
小时候,我也像《阿莲》一样,要做很多家务和农活:洗衣、做饭、扫地、砍柴、寻猪草、剁猪草,甚至扯秧、插田、杀禾、扮禾,有时候,我因为偷懒或者偷偷读连环画或小说等课外书去了,耽误了做事,也是经常被父母责骂或责打的。现在,父母老了,反而对我特别纵容,回娘家,不让我做任何事情,我只是不好意思才帮忙做点择菜、烧火的事情,吃饱喝足之后就是到处乱逛扯谈。
当然,我小时候也像阿莲一样,喜欢读书,因此我现在四十多岁了,依然安静地坐在自己的房间里读书,父母亲也没有打扰我。我小时候,也像阿莲一样,喜欢上学读书,成绩也不错。我比阿莲幸运的是,我家没有满脑子封建思想的爷爷,父母全力支持我去读书。可是我5岁想去上一年级的时候,也没有上成,母亲说是年纪太小,学校不让报名。第二年我哥哥又骨折,父母亲忙着给哥哥治病,我又耽误了一年,到7岁才上一年级,一路读到大学。现在虽然没有读出什么名堂,但读书的兴趣依然不减。
晚上,吃过晚饭后,我把一本《阿莲》带给了同样喜欢读书的一个少时同伴去看。她高中毕业后就当了乡村教师,已经在家乡小学任教二十多年了。她也想着给所在小学的学生们看一些好书,我现在每次回家都会带一些书回来。这本《阿莲》也是我特意带给同学看的,她自己看了,还可以给学生们看,能让更多的乡村孩子看到书,从此爱上读书,也是为家乡孩子做一点小事吧!
《阿莲》的故事写的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事情,那个时候的偏僻乡村,消息闭塞,经济条件差,很多人家都吃不饱饭,读书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可是,很多孩子还是爱读书,爱学习,并通过读书学习走向了更远的地方,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现在的乡村,物质条件比四十多年前好了很多,各家各户电视、冰箱、洗衣机等各种电器设备齐全,但是书籍依然很少很少,爱读书的孩子也越来越少。虽然现在乡村的孩子们可以通过电视、手机等获得外面世界的很多信息,但是读书依然是孩子们接受新知识、新思想和文学熏陶的最好形式。
我一直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爱上读书。可现在很多家长虽然支持孩子上学读书,但并不支持孩子读课外书,也很少给孩子买课外书。上学虽然可以读书,但是只是读一本语文教材是远远不够的。现在的小学生虽然不缺吃,不缺穿,但是缺少可以阅读的优秀课外书籍。最近几年,我也通过自己的一点努力,给家乡的孩子带一些优秀的书籍回来,希望家乡的孩子能爱上读书,通过读书明白事理,改变自己的人生。
晚上十点以后,我继续读《阿莲》,到12点就读完了。我很久没有这样一口气读完一本小说了,读完以后,有一种若有所得又怅然若失的感觉。我关了灯,躺在床上,想了很多。当然想起了童年时的很多事情,虽然我的童年生活经历和阿莲不同,但很多生活细节和阿莲童年时是一样的。我彷佛看到一个扎着羊角小辫的童年的自己就躺在我身边,我能感受到童年时自己的寂寞和孤独,也能感受到我那个时候像阿莲一样盼望着长大、盼望着看到山外世界的心情。现在,我在城市里生活了二十多年后,却想回到乡下来过安静悠然的生活。
虽然我之前看到的评论和读后感都从各自理解的角度谈了自己对这部小说的看法和感受。我却为阿莲在艰难的环境下坚持读书而感到开心,我相信阿莲是一个能通过顽强努力读书而改变自己命运的女孩子。虽然《阿莲》这部小说只写到了阿莲中考前的故事,这只是阿莲通过读书学习走向山村以外世界的第一步,她将来还有更长的道路要走,但是我相信阿莲一定能通过读书明白人世间的很多道理,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
每一个人看一本书,都会看到属于自己的东西,也会从内心里获得一种属于自己的感受,我看《阿莲》,看到的是一个女孩子倔强努力进取的个性,也看到了自己的童年,因此有更多感同身受的感悟。我相信,每一个读到这本书的读者,都会读到属于自己内心的感受,得到属于自己的感悟!
生命的感悟《阿莲》读后感 篇2
一天早上去接班,交班的护士说:“你所管的床夜里收了一位重病人,男,85岁,肺心病,呼吸困难、心衰、全身水肿、吸氧并持续心电监护”。我们一起到病人床头交接班,当时只关心病人,没有顾及别的,没有注意到旁边的病床上有位老太太,还是接班后做晨护时发现,问她说是陪护,照顾病人的。我笑问:“大娘,您多大年龄了?”回答说87岁!我随即说“您回家吧,这用不着您,您在这家属还要照顾您呢。”老大娘说:“俺要伺候俺家老头的,我不走。”我笑笑去看别的病人。
老人住院的第三天,病情依然没有明显的好转,正赶上一年一度的医院质量管理年检查,病房管理按规定一个病人只能留一个陪护,不能有自带的东西,由于我们是基层医院,根据实际情况,特别是危重病人,日常工作中允许留2名陪护。当我们整理病房再一次要老太太离开时,老太太哭着不走。她说:“闺女,行行好吧!别要我走,我想再看看老头子,他不知道能活几天,以后我想看就看不见了。”说着话两行清泪从她那混浊的眼里淌下,用乞求的眼光看着我们……然后用深情的泪眼看着老大爷说:“我们生活一辈子了,他该死了,我想陪他,中不中啊老头子?”我看到老大爷虽然不能够用语言表达,微闭的眼角有泪溢出……其实老太太自己已不能下床活动了,怎么能照顾病人?但那一刻我们被深深感动,感动她那最朴实的话,却透着人间挚爱,透着世上最美的真情……就这样我们为老太太准备了一张特殊的“病床”,紧挨着老大爷的,铺了一套新的被褥……
老大爷住院第4天的下午,病情恶化,虽然我们尽了最大努力,还是没有把老人蹒跚的脚步留住……但老人走的很安详,他的右手一直在老太太的手心里握着,老太太被家人搀扶着坐在病床边的椅子上,她用她那粗糙的另一只手抚摸着老大爷的脸说:“老头子,别走恁快,等等我,你自己没有人陪,冷了没有人给你找衣服,饿了没有人给你做饭……”一滴滴的泪落到那永远也唤不醒的人身上,我的泪也顺着面颊无声滑落……
由于职业的特殊性,见过太多的生离死别,面对一次次病人家属的嚎哭神经已经麻木,但是却被老太太最随意的话,最真挚的情感动。下班后心情还是很沉重,觉得我们医生护士很无能,面对一个生命的离开却无能为力……还记得那天下班时夕阳特别的红,温馨的撒向大地,不知道是为这位老人无憾的一生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还是在诉说他们永恒的真情……
生命没有回头路,人生不售返程票,生命很美但很短,也很脆弱,而且不可能重新来过,让我们好好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用心呵护爱自己的和自己所爱的,别等到想珍惜没有机会珍惜的时候……
《感悟生命》读后感 篇3
文章中写了这样一只蜗牛:它给大家树破了一个遥大的目的,先上泰山,再南下江南。它以为只有建立弘远的纲标,干伏事才会干劲十脚。于是,该它盘算没这漫漫征途至多须要60时,再想想本人,只能活一地罢了,于是哀愤致逝世。这不仅仅是一个啼话他还留给我们更多的念考:怎么才干在欠久的己生中留下更多的脚印?
实在,在事实生涯中就有良多人像这只蜗牛一样,先给自彼定下一个巨大的目标,替只有树坐了远大的目标,这样作讫事来会干劲十足。殊不知,当从人经功尽力,经由拼搏后,假如察觉目标老是居高临下,会给人一种遥相呼应之感,重大发生自大心理。更有甚者,其生命也成了就义品。故事中那只蜗牛,不也因而夭折了吗?远大的目标未成了他口中不可摇动的歉碑,潜在的左左它,仅有一天的生命也果此没能留下半点痕迹。岂非咱们不应当从中得到什么启发吗?是呀,在应昔社会一个个想当大款,想当“绅士”的`幻想不可磨灭,可他们想到本身的情形吗?世界哪容得下那么多的“名淌”?到头去还不是竹篮击水——一场空。
有些人为名害能够不惜所有代价,甚至锒铛进狱,而自己的毕生也将在监狱中渡过,这是一件如许恐怖的事。有谁蒙的死个别的安静。为什么尔们不能兢兢业业一点呢?那样取得的胜利才会有意思。从这篇文章中我清楚一个情理:在我们短暂的人生中,要想名现诸多理想,只有好高鹜远,幻想切折理论,目标不要过高过远,只有这样,能力在自己短暂的人生言程中,写下光辉的 篇章留下深深的足迹!
生命重于泰山观后感个人感悟 篇4
一是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
这是安全工作方针,也是我们长期工作的经验总结,必须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要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上升到讲政治、促发展、保效益的高度,深刻认识到抓安全就是抓发展,抓安全就是保护生产力的道理。,我在苏丹项目9711队工作,当时由于一名司机没有按照操作规程指挥车辆倒车,他站在车辆的正后方指挥车辆,也没在意后面就是集装箱,前面开车的司机由于第一次没有刹住车辆有些慌乱,第二次将油门当成刹车,车辆直接向后窜出将指挥人员撞到了集装箱上,造成指挥车辆员工左臂粉碎性骨折,并致使该员工休假4个月。公司发生此类赔偿伤残补贴的事故,极大影响了项目生产和员工的工作情绪。我们要正确处理好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的关系,在正常生产组织过程中必须遵守安全生产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健全安全生产操作规章制度,确保安全生产。
二是要加大事故隐患的查治工作,防范各类事故的发生。
安全生产预防工作必须要经常化,要坚持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做好安全事故的隐患排查工作,鼓励员工查找、发现事故隐患,要认真落实安全生产检查工作,安全检查是落实职责、规范管理行为、发现事故隐患、促进隐患整改,经过制度化、规范化和专业化的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消除生产现场存在的各类事故隐患,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三是要加强安全宣传培训教育。
加强安全教育,保证员工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人员,不得上岗作业。培训教育是提高职工安全素质,杜绝“三违”的有效途径。以安全教育为基础,从安全生产方针、安全法律法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安全防范技能和意识等方面入手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全面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有效减少或杜绝事故的发生。
四是防疫工作也是安全工作的一部分。
现阶段刚果项目人员集中在中心库DIOSSIO营地施行封闭化管理、网格化管控,每天进行营地病毒消杀工作,控制车辆和人员外出,对进入封闭管理区的车辆在缓冲区进行全面病毒消杀,目的就是保障员工不受新冠病毒感染。如果疫情控制不到位,造成感染,所有员工就必须到指定医院接受排查,感染者需医疗救治,既引起员工恐慌无心工作,还浪费大量资金救治病人,何谈生产和效益?安全工作要防患于未然。
“安全就是效益”,这种观点应根植于我们每个人心中。首先武装好自我,熟知各项操作规程和安全制度,认真学习有关安全的法律法规;其次养成良好的安全操作习惯,杜绝习惯性违章,敢于同身边的甚至是上级的不安全行为较真儿;第三是勤于检查,及时发现整改事故隐患。
物探一线岗位安全隐患多,习惯性违章行为较多,如果只在形式上讲安全,应付检查,那么即使投入再大,付出再多,安全管理水平也不能得到本质提升,只有每位员工在每天的工作中相互监督、相互提醒、相互检查,查找漏洞和薄弱环节,杜绝事故隐患,从小事做起,才能筑起安全大堤。无危则安,无损则全。安全就是人们在生活和生产过程中,生命得到保证,身体免于伤害,财产免于损失。
在路上——感悟流动的生命 篇5
(一) 感觉与思考
艺术同历史、哲学、神学被列入人文学科。美术课具有人文性质, 且人文性质是美术教育中的基本性质, 其评价标准往往具有多维性和多级性。故艺术家也被理所应当地列入人文学者之行列, 他们对于自己身处其中的社会价值特别敏感, 通常能够经过亲身的经历和带有悟性的思考, 从而生发出一系列创作主题。但历史家、哲学家、神学家则是对社会价值进行反思, 并非直接揭示。就使命而言, 艺术家的使命是揭示价值, 而其他人文学者则负责研究价值, 所以在其他人文学科中, “概念”比“感觉”更重要。可以说艺术家是感觉先行, 其它人文学者却是思考先行。[1]
画家之所以要写论文, 是将上文所提及的“感觉”, 上升为一种“思考”。
我也曾听说过:“艺术家还是无知一些的好。”无知, 体现在对一些事物的概念认知, 我们在这里可以将其狭义地理解为“知识的欠缺”。从我们开始接受学前教育, 到小学升初高中, 甚至到大学, 乃至研究生, 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接受“知识”的灌输, 以便我们形成自己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支撑的个人认知体系, 也就是我们自己的“小宇宙”。“小宇宙”的形成, 不仅需要知识积累, 更离不开自身亲身实践和环境对本人的塑造。
(二) 艺术家的使命
然而对于绘画作者而言, 我们是否应当从一个无知的个人的创作状态升华成为一个情系劳苦大众的、具有人文主义关怀的艺术文人?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也许正因为这种社会赋予艺术家“提出问题”的使命, 使得文艺工作者们必须要接受良好的基础教育, 不仅关注个人经验的小情怀, 更应将艺术家的使命置于头等地位。那么, 究竟什么才是艺术家的使命呢?医生的使命是救死扶伤, 战士的使命是保护国家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白纸的使命是让人尽情书写、将情怀想法肆意抒发, 大地和河流的使命是孕育生命, 使人类的长河绵延不绝地流淌。艺术家的使命, 就是不断地思考、创新, 挖掘自己和自身所处的世界, 趋近于人类各个领域共同指向的接近终端的真理。当然这是我们倾尽毕生心血去追求的, 也许并不可能达到的点。我们在成长为一个名符其实的艺术家的过程中, 都是从迷惘、困惑乃至绝望中摸爬滚打过来,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对于一个艺术家而言, 坚持忠实于自己的本心, 是极其重要的使命。
(三) 艺术家的无知
无知, 是对周遭世界的不了解和对自身的不了解。坦而言之, 很多从事艺术工作的人对艺术大师尚处在“知之甚少”的阶段, 他们对艺术大师所处的年代, 经历, 思想活动或是创作动机不甚了然。只是凭借自己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感觉”, 这使得他们多少有些卑微的自信。我们可以从大师们的画面中感受到莫能明说的能量, 吸收自己需要的养分, 充实自己。即便是对艺术史的无知, 也不曾影响他们的艺术创作, 对于他们的艺术生涯而言, 反而也许是件好事。如若把“感觉”和“思考”归纳为两种认知事物的能力, 那么, 这类艺术工作者的“感觉能力”胜过“概念能力” (即感觉主宰概念) , 大多数从事艺术工作的人都是“感觉主宰概念”。我们也可以将个人经验中的“感觉主宰概念”解释为“感性胜过理性”。艺术创作本身就是一种主动接受历炼和自身感受领悟的过程。
艺术哲学家和艺术美学家经常面临两个问题:一是对艺术作品的分析、评价; (对作品本身的研究) 二是理清批评的前提和原理。[1] (对哲学领域的研究) 而作为从事艺术创作的个人来说, 自我对作品本身的分析也应当从一个简单的“感觉”升到具有概念支撑的“思考”。我曾经以为, 艺术家是可以不懂美学与哲学的, 但他们依然可以画得很好, 深入人心。就好比飞翔的鸟儿不必了解空气动力学原理而仍能翱翔天际。它们的“无知”便是艺术家应该尽量把握住的“纯粹”。
经过这几多年的实践经验不难发现, 纯靠感觉从事绘画创作的我们而言, 的确处于无尽的混沌之中。不懂艺术市场, 不懂艺术行情, 不了解艺术大师, 甚至不懂艺术史的来龙去脉, 不了解的东西实在太多, 对艺术活动中的规律又知之甚少。一直以来, 他们只关注于自己生活, 对于他们来说, 这就足够了。
(四) 自知的必要性
我曾在桂林目睹过阿妈用尽一年时光一针一线做得的绣片, 她们认真虔诚却不自知, 且由于生活所迫, 其价值只能由收购者来定夺, 从而转卖获利。艺术市场的收藏者大多也并非出于真心喜好, 而抱有投机心态, 他们甚至不懂欣赏, 只渴望将来大赚一笔。艺术家就是这样被剥削压榨着。在艺术家不知其自身价值而成为某些艺术商人的剥削对象时, 我恍然觉得, 我们在保持着飞翔的同时, 十分有必要了解我们自身的价值。当然我所说的“自知”, 不止于对自己所创造的价值的认知, 更应当体现在对自我意识形态中哲学依据的大致了然。艺术家必须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哲学思考, 并将其注入到生活和创作中, 这才是有助于我们继续攀登高峰, 突破创作瓶颈的关键。
二、在路上
(一) 让生命自然地流动
1. 不必太过重视知识储备, 重在感受。
知识积累, 是一种储备。我们时常在为我们即将遭遇的一切, 做着各种准备, 却总是在没有做足充分准备的过程中, 一切便悄然而至了。知识就像远行之前做的攻略, 虽然需要, 却不至于被置于决定性地位, 彷佛在旅途中, 我们不能随时随地参看攻略, 那样只会迟疑自己脚下的路。在路上, 找准一个大致方向, 要跟着感觉一直向前走, 直到某个关键的岔路口, 再翻看地图以便确认最终目标。行前, 有的人甚至因为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 没有勇气上路。要知道, 没完没了的准备只能使你力不从心, 不到出发那天, 是永远不会停歇的, 生命的旅程, 恐怕大都如此, 来不及准备, 就已经在路上了。所以不要再准备了!直接出发吧!毕竟, 我们的生命太有限了。
2. 面对变数要懂得随遇而安
世事有变数, 遗憾在所难免。在路上的人, 要懂得随遇而安, 让生命自然地流动。我们不可能把所有准备工作做到天衣无缝的完美, 亦不可能预测即将来临的灾难, 如果人的一生从一开始就知道该怎么去走, 我们的准备工作细致周全到可以避免一切不测的发生, 那人生还有什么挑战和乐趣呢?更无从体会战胜困难和超越自我的欣喜若狂了。可惜我们无法在前生做今世的功课, 也来不及在人生的末尾做总结或来世的畅想。我们更无从知晓生命的截止日期, 无法做周密的计划安排, 唯有在流动百变的生活中, 随遇而安。
(二) 随所住处恒安乐
《随所住处恒安乐》——《坛经》
东方人造罪, 念佛求生西方;
西方人造罪, 念佛求生何国?
凡愚不了自性, 不识身中净土, 愿东愿西;
悟人, 在处一般。所以佛言随所住处恒安乐。 (1)
1. 在哪里并不重要, 关键在于心境。
“只要我想, 我就在我所向往的任何一个地方, 因为这颗心, 是我的。”只要是在路上, 无所谓在哪里, 感悟是随时随地的事情, 没有必要将自己置身于某一特定境地才能静心, 不要趋之若鹜地去那些被前人挖掘得体无完肤的地方, 不用拘泥于举世瞩目的风景, 要追随本心游走, 哪儿有风景往哪儿走, 哪儿有故事往哪儿走。走到哪里, 都是在听从自己内心的召唤。一些事物的价值, 再多人认为好, 认为价格不菲, 甚至认为奢华尊贵的旷世珍宝, 只要你不认为必要, 就可以不要;而且, 最好不要。要了, 就不是你了, 平添烦恼。无论何时何地, 都要使沉浮尽可能地趋于沉静, 以此看到一个近乎完整的、近乎纯粹的自己。
2. 懂得辗转和留白
生活需要流动, 需要精彩纷呈的填充, 然而却也需要空白的间隙。在路上走得长了, 自然见多识广, 然而飘荡的时间久了, 难免身心疲惫, 缺乏归属感。在路上走得久一点的人会发现, 这世上的风景本没什么太大差别;平原、山地、丘陵, 一笑而过, 来不及蹉跎。一路上风光无限, 通过走走停停, 经过咀嚼与吞咽, 更要有消化和吸收养分的过程。不然只是走马观花, 领略不到“在路上”的真谛和乐趣。我们需要花里胡哨的生活体验, 更需要放松心情调整心态的空白页;我们要懂得享受一个人出行, 不那么紧迫地好像急着要去哪儿, 随意停留, 随心所欲, 一切打破常规的行动都值得期待和尝试。
“在路上”的时候, 我们可以假设一个具象的结果, 或是一个确切的目的地。但是不要奢望太快地实现它或是找到它。可以朝着自认为是目的地的大致方向悠哉地游荡, 也可以明明看见目标, 却故意挑另一个方向走, 这样才有可能收获别样的精彩。历经的时间越少, 在路上的时间越短, 能够亲身体悟到的东西也越有限。人的悟性跟其经历人生的时间长短不一定相关。有时候, 多走些弯路, 未尝不是件好事。
3. 学会做减法和集中精力
年轻的我们, 精力充沛, 有大把的时间可以挥霍, 有广阔的空间可以发挥, 路是越走越窄, 却也越走越长, 越走越坚定, 在路上我们可以变换不同的步伐以调整身心状态。好比年轻的时候有很多路可以走, 但每条都是浅尝辄止, 走着走着, 投入的体力多了, 余下的心思便也消耗殆尽了, 这时我们就要集中精力和体力只走一条路, 这样才有可能到达彼岸。年轻时好比手里攥着各种信用卡逛奢牌店, 随意透支, 任意刷卡, 可以大手大脚地肆意消费, 但透支额度有限, 只能用各种卡拼凑着用, 互相补偿。年纪逐渐大了, 唯有集中一张白金信用卡积累信誉度, 刷卡和还现的次数多了, 额度便随信誉的积累与日俱增, 才能更有底气地一掷千金, 且掷地有声。
(三) 领略瞬间的永恒
著名摄影大师布列松说:“世间的每一个瞬间都有其决定性的意义。” (2)
“经历”是人生中十分重要的一课, 更是一种修行, 是无法自己一个人独立完成的, 必须有旁人或旁物的介入, 构成一种事件, 这种事件必须符合时间、空间及人物的叠合, 彷佛摄影艺术作品, 要在短时间内, 将事件的意义以及美感同时呈现, 造就瞬间的永恒。这就需要摄影者的心灵与这一事件高度契合, 并不是靠数量的积累, 就能成就一个艺术大师。同理, 经历这回事儿, 也不是靠时间的叠加和目的地的罗列, 就能累积出一个凯鲁亚克或是鲁滨逊。对瞬间和永恒的把握, 使得人们活出不一样的人生。有些人的一年, 都只是过着同样的一天;有些人的一天, 全然可以当成一年来活。
经历一个瞬间, 即是经历一种永恒, 经历所谓的“特别”。有些事情, 必须是特别的人, 在特别的地点, 做了特别的事情, 才有其特别的含义。不是谁都可以替代的, 不是在哪里都能拥有的, 不是人人都可以享受的。跟谁一起喝过的酒, 谁曾经抽过的烟, 谁没看完的一本书, 都是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点。点与点连成线, 线平移得到面, 面又平移成空间, 空间与时间叠合成特定的时空。那就是“特别”。
那些早晚都要流失的美丽, 必须在特定的时刻得到尽情的绽放, 才能日久弥新。有的人, 就是愿意经历漫漫无尽长夜的等待, 只为赏昙花一现。好像除夕的烟花, 失去的拥有, 瞬间的永恒……
(四) 别人在走的路, 你同样可以走出自己别样的风景
在路上的人, 需要有一种勇气, 就是敢于离开一马平川的大道, 另辟蹊径;在路上, 有很多同行者, 人人都是抱着“经历一下也无妨”的心态, 考大学、考研、考博、出国留学、找工作……最终目的不一样, 但是同路人很多。他们有的成功了, 谦虚说是运气加实力;失败了, 也可以安慰自己说:无妨, 倒也是个经历。然而有这样一种说法:简单的“经历”, 在我们这个时代, 是远远不够的。有时候拼的是“特别的”经历, 不能千篇一律, 要必须区别于他人才行, 有独到的经历, 才能突显自己的与众不同。所以在路上的人另有一种坚持, 就是敢于在大家都在走的路上, 坚持继续走下去。很多从事的艺术工作的人, 生怕与别人一样, 标新立异, 以此区别于他人, 一旦碰到跟自己相同的艺术形式, 就立马调转码头避之不及。一样怎么了?一样的表现形式, 其内涵有可能相差十万八千里;一样的话, 不一样地说。只要出于本心, 别人都在做的, 为什么自己就要停呢?别人都是陆地生物, 你为了区别于他人, 就能长腮变成两栖动物么?别人都在吃饭, 喝水, 呼吸, 你为了跳脱俗人之外, 就该死么?既然大家都在活着, 就要看看谁活得最贴近本心, 活出真我, 活出自己所追求的极致。平凡、精彩、真切、自在……
(五) 在路上
在路上, 我们要学会“用心去看”, 而不只是“用相机去拍。”一场旅行下来, 你可能收集了大量图片, 在电脑中回放时发现全无身临其境的感受。于是开始疑惑, 走这些路, 赏这些风景, 经这些事, 究竟为着什么?我们的心智, 并没有因见多识广而成熟许多, 我们穿着新鞋仍在走着过去的老路。我们也许并没有像想象中那样, 通过旅行明白一个事理, 解决一些问题, 或是认清一个人, 乃至我们自己。那么, 为什么却偏偏还要坚持在路上?我想其根本原因该是多半出于人类对世事的好奇, 因为想要了解, 所以在路上。在路上, 不能随波逐流, 跟随别人的脚步前行, 那样迟早会迷失了自己的方向。在路上, 要追随自己的本心, 不要顾忌太多, 跟着感觉前行, 时常回望我们最初的梦想。
参考文献
感悟生命 篇6
记忆最深的是1974年8月在安徽繁昌段长江大堤上, 因路险雾浓, 一辆货车与我乘坐的公共汽车相撞, 客车受重创, 货车滚到江堤下, 造成两死三伤的重大事故。1991年从二炮部队团长岗位转业到地方工作后, 生活相对安定了, 可谁能料到在十年时间里又遭遇了四次车祸呢。1994年春节前夕, 我随市领导去上海慰问兴化在外从事建筑施工的队伍。车行至苏州通安乡路段时, 因避让两辆瞬间碰撞的车辆, 我们乘坐的轿车冲出312国道眼见要栽入大河, 幸被一棵胳膊粗的小树卡在左后轮上拽住了轿车, 使一车人免于灾难。最险的一次, 是我与人事局的几位朋友去扬州, 车行至江都油田路段时刹车突然失灵, 轿车如脱缰的野马多次要扑向大运河的怀抱。所幸轿车最终撞向公路左侧的大树, 数人受重伤, 车毁人未亡。想想6次生死劫难的车祸, 伤亡16人之多, 本人除右髌骨纵形骨折, 总体上来说是有惊无险。朋友们说我“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伴随着岁月的流逝, 踩着时间的节拍, 我在不经意间已走过了58个春秋。天有不测风云, 人有旦夕祸福。人的生命之脆弱, 就象风中的蜡烛, 随时可以熄灭。人能活多久, 世上没有哪个人能够掌控。遭遇了6次车祸, 每次都能化险为夷, 也许是老天爷对我的厚爱。而今年7月初在市某医院的一次肠镜检查, 使我顿觉人生之路, 既是一条好长好远好幸福的路, 又是一条好短好近好痛苦的路。肠镜检查后, 医生告知我乙状结肠部分区域上皮呈管状腺瘤样增生, 直肠里可见多发约0.1~0.2cm白色扁平息肉样增生。从几位医生的神态和拐弯抹角的言谈中, 使我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已在鬼门关前走了几遭的我, 自认为心态良好, 可“癌前病变”这四个字不得不让你心惊胆寒。每晚睡觉时, 辗转难眠。省悟生死轮回, 静思厚重又悲凉的人生, 年轻的时光从斑白的两鬓里回来, 在枕边游来荡去。多少爱、恨、得、失、恩、怨、情、愁, 如一片片经霜的枫叶, 似千万只玉蝶翩翩起舞于秋天的野外, 迎接料峭的寒冬。那种面临死亡的阴影总是在脑海里盘旋, 挥之不去。
是啊, 车祸毕竟是外部因素, 往往事发突然, 生死一瞬间的事, 容不得你去思前想后。而肠道里假如真的是“癌”, 则是从内部给予生命致命的一击。以往每次履险, 我都曾鼓励自己笑对人生, 珍惜自己的生命, 尊重他人的生命, 力求多做些让人记得住的、有意义的事情, 让短暂的人生过得精彩些。可这一次, 我口常含笑心却怀忧。偶读《人生无常, 当下最真》一书, 有这样一段话给我留下极深印象:“生与死不足为惜, 逃避生死或害怕死亡, 不能免却生死, 也不能超脱生死。好好的活下去, 好好把握人生和珍惜现在所拥有的, 就是赋予生命最大的意义。”是啊!人吃五谷杂粮, 哪有不生病的。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 人生下来就注定要受苦的。既然老天给了我们生命, 就应该让它自然选择。与其痛苦无奈, 倒不如坦然面对, 与病魔作斗争, 让活在世上的每一天都充满阳光!朋友们劝我去上海大医院检查一下。为此, 7月20日下午我离兴赴上海中山医院诊治。当晚遵医嘱将两包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配制成溶液口服, 腹泻一夜。次日晨做电子肠镜检查, 全身麻醉, 一梦醒来诊治已结束。亲诊的消化道科主任陈世耀博士告诉我, 结肠镜检查至盲肠, 盲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直肠粘膜均无充血水肿, 也未见肿块及息肉。在距肛缘25cm处有0.2~0.3cm的息肉样隆起, 咬除2处, 电疑1处, 余检查未见异常。7月26日, 病理诊断为“粘膜慢性炎”。当危及生命的警报解除, 连日来笼罩在心头的阴霾顿时一扫而空。历经又一次有惊无险的生命旅途, 我有一种绝处逢生的感觉。
生命的感悟《阿莲》读后感 篇7
教育性, 除了其专业内容所决定以外, 更主要的是其思想意义和认识价值。它总是站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一边, 以弘扬科学和民主为己任。
知识性, 则不仅仅表现为传道授业, 教书育人为基调, 它更突出的是说文道理, 谈今论古, 天南地北, 海阔天空, 显得很“杂”。但其“杂”又并非杂乱无章, 而是杂而不乱, 总是为一个中心服务。这样, 在所谓“杂”的形式下就给人许多知识, 给人很多趣味, 教人俱多智慧。
形象性, 要求随笔不仅可以借助现成的形象, 而且必须尽力勾勒出自己的典型形象以阐述事理。优秀的随笔不是抽象的理论说教, 而是将真理寓于形象之中, 或讲一个故事, 或引用一段历史, 或描绘一些生动的社会现象, 或打一个发人深省的比喻, 用形象思维的方法来突出自己所说的对象, 使读者能从感情上唤起丰富的联想, 并潜移默化地从中获得明确的结论。
此外, 形象性还要求随笔作者直抒胸臆, 表现自己的个性和品质, 爱憎分明的感情, 从而让读者受到强烈的感染, 进而激发读者的情感。
随笔的表述方式是多样化的, 主要有随感、针砭、赞扬和论辩等。随感旨在对教育教学中的各种问题给读者以强调、提醒、告诫、呼吁或提示, 以表达作者的一种观点、愿景、建议或预见, 从而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学工作的健康开展。针砭, 作为一种批评或贬责, 要求切中时弊, 对某种带有普遍性和倾向性的缺点错误, 不良作风给以及时揭露和批判, 并对症下药, 指明方向。赞扬, 以正面表彰先进人物、新事新风、新鲜经验, 倡导处于萌芽状态的新思想新精神, 从而由小见大, 有力地推动教育学改革。论辩, 指的是拚正是非, 论述事理, 着重从理论上、思想上、认识上给人以新的启示。
进行随笔的创作, 关键在于把握好如下几个方面:
一要抓准问题。所谓“准”是指所提出问题, 确实是教育教学中带有普遍性的实际问题。
二要找准突破口。所谓突破口, 也就是角度。这种突破口最好是由小见大具有典型性的正反教育教学现象, 或具有萌芽性的新鲜事物, 或古今相承能生发出新意的历史典故, 或行业相通能转化成金的他山之石。
三要追求精炼。“文以意为主”, 精练的文章, 首先是主题精练。主题精练, 即指主题有独到新意, 旨远意深, 又指主题的单纯集中。意在笔先, 作者应先对所要论述的问题的各个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思考, 坚持舍弃“不必命之题, 不屑言之理”,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炼意”。当主题确定后, 还必须对论据进行梳理、剪裁。刘勰说:“裁则芜秽不生”, 强调了剪裁的重要。此外, 还要锤炼词语, 推敲字句, 讲求语言的精练和文采。精练和文采并不矛盾, 精练不是苟简, 而是精彩和练达。人们把随笔视成说理性散文, 就足以说明追求语言的艺术性在随笔写作中的重要意义。例如笔者在清华大学学习之时撰写的另一篇随笔性散文, 当属此类文章中的精品之作。
四要巧构波澜。俗话说:文似看山不喜平, 有了千回百折, 峰回路转, 才能藏奇储险, 引人入胜。因此, 写随笔必须注意章法, 力求尺水兴波, 连绵起伏, 千万不可搞直筒子结构, 一引典故, 二发议论, 三提号召;或者一树靶子, 二加批判, 三定调子。教育随笔要力求全文一波三叠, 一唱三叹, 让你一时“好向源头通曲水”, 一时又“再向天外看奇峰”。
笔者曾有感于初等数学研究者的不被人理解, 甚至遭人非难的社会现象, 写下了一篇《为孤独高傲的“初等数学研究”者高歌》的随笔文章, 作为例文附上。
为孤独高傲的“初等数学研究”者高歌
时下, 泡酒吧, 坐音乐厅, 打高尔夫成为了一种时尚。然而,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那些活动虽然高雅, 但都是贵族的享受。当然也有大众化的娱乐, 比如玩麻将, 打扑克, 下围棋……, 人们也可以乐在其中。多人玩味的几人游戏难免会经常发生“三缺一”的尴尬, 于是有一个小小的群体, 玩起了清贫者可以负载、孤傲者可以独享的游戏———玩数学。
对数学教师和数学爱好者而言, 它既是游戏, 也是生活, 生活与游戏融为一体, “游戏人生”不再是人生的亵渎, 而是升华, 这也是数学爱好者独有的“艳福”。
初等数学研究者理当属于拥有享用“艳福”的使者。他们灵感的突发, 拓展了教学中的数学问题;他们高超的技艺挖掘了许多形形色色的不等式;他们宽阔的视野延伸了多面体的凹凸性。他们乐于探究的精神, 创新了初等数学研究的新成果, 创建了折线理论。他们的成果虽然不能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相提并论, 但他们也从来没有想到居庙堂之高, 与大师平分秋色、附庸风雅。
他们沉浸在数学的王国里, 做喜欢做的事。他们不像一个乐于玩扑克的人一样, 津津乐道于某一盘牌赢得痛快, 或耿耿于怀某一局牌输得惨烈, 从来也没有想去申报牌类运动的几级桂冠。他们企盼的是得代数之趣, 铸几何之魂。然而, 正是这一批得“闲云野鹤之趣, 魏晋雅士之情”的初等数学研究者们重提古老题材, 重探千年课题, 使一些古老的遗产得以保留使几千年来的数学文化得以继承。
初等数学的研究者们就像艺术的玩家一样, 钟情于一幅画, 一方印, 却在不经意中保住了一份历史, 弘扬了一种文化。正是他们对数学的痴情, 才使得被时代所覆盖的数学文化遗产得以继承和发展, 是他们将“山穷水尽疑无路”的经典数学问题, 淡出教材, 精心研究, 换来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佳境。他们不愧是数学文化遗产的保护神, 他们是传播数学文明的使者。
纵观高考数学命题的发展, 如2002年全国高考文科数学试题“用三角形纸片剪拼三棱锥和三棱柱模型”;而后又有2003年全国高考理科数学试题“以计算机二进制为背景的组合数学”压轴题, 这些形式新颖的试题都超越课本, 超凡脱俗, 其背景来源无疑都是来自初等数学研究, 只有深谙其中奥秘的人们才有希望获得成功。怪不得经常有老师发出这样的感概:“要想在指导高考中有所成就和建树, 不仅要懂得从课本中找联系, 从竞赛试题中找借鉴, 从高等数学中找启示, 同时还应该从初等数学的研究中寻找智慧, 数学奥林匹克竞赛更是如此”。
初等数学研究, 本应是一个数学教师的基本素养, 却被一些人怠慢了。有人认为它是无用之物, 是故纸堆里的东西。甚至还有人在非难于它。对此, 一个真正的初等数学研究者, 大概是不会与之争辩的。他们信奉的是“走自已的路, 让别人去说吧”。他们之所以如此执着, 是因为他们还是教学研究的奠基者, 没有哪一项中小学数学教学研究成果不是建立在初等数学研究之上的。上个世纪80年代涌现的两位初等数学研究大师杨之、劳格先生, 他们博古通今, 综观现状, 揭示了初等数学的五大特征:初等、基础、综合、有较高的普通教育价值、与高等数学融通。
当今世界, 鱼龙混杂, 学术界亦是如此。有的人或嫖窃他人成果, 或伪造试验数据, 媒体常常会冒出这样不端的新闻。然而, 却很少有人在初等数学研究上造假, 这是因为用初等数学研究的成果很难交换到一些人所需要的荣誉和光环。这是初等数学研究的悲哀, 同时它也是初等数学研究之大幸。正因为如此, 才使初等数学研究始终保持着一份宁静, 坚守着一方净土。从而营造了“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奇文同品读, 疑义共诠释”的研究氛围。
2003年底, 我有幸在南京荣获了全国第六届苏步青数学教育奖, 更有幸的是我聆听了著名的美籍华人数学家项武义先生和中科院院士谷超豪先生的学术讲座, 这两位令我高山仰止的大师, 一位以圆锥截线的来龙去脉为中心课题, 简明扼要地叙述一段由古希腊几何学到牛顿天体力学引人入胜、发人深思的传奇故事。而另一位则从数学的特点谈基础教育中的数学教学。他们的演讲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从初等数学问题引入, 博古通今, 贯通中西, 通俗易懂。时儿将一个几何题、一个代数变换, 把听众带入了中学时代“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的美好记忆中, 并将初等数学研究的情结溢于言表。于是我当时就在想, 初等数学中如果没有值得我们珍视的东西, 没有未被发现的规律, 那么, 怎么会激发大师用初等数学研究的方式来惠及后生呢?
一提起数学, 有的人犹如“谈虎色变”。然而, 在大师的眼中, 初等数学可以归结为“数”“形”两条主线。“数”即函数, “形”即几何。他们认为数列是函数的特例, 方程是函数值为零的特款, 不等式是函数值大小的比较……。而对于三角函数, 大师们更是技高一筹, 他们认为“三角函数就是单位圆上点的坐标, 三角函数所有性质的根源, 都来自圆的对称性”。如此精辟的论断, 引领后学在数学的领域里不断的探索。这一切都证明了希尔伯特关于“任何一门学科, 只要它能提供丰富的问题, 它就有生命力”的见解。由此可见, 初等数学不但有生命力, 而且是有着顽强的生命力, 只要我们不断的探索, 就可以摘取初等数学皇冠上的一颗颗明珠。
二十世纪80年代起, 初等数学研究方兴未艾, 硕果累累。杨世明先生发现全息现象, 汪江松教授与黄家礼老师联手甄别几何明珠, 特级教师杨学枝将不等式的若干方向不断推进, 熊曾润教授和王方汉老师洞析星形折线, 沈文选教授和冷岗松教授则把初等数学作为一门课程引进了大学课堂。他们都是我国初等数学研究的领军人物, 是我所熟悉的雅士哲人, 正是因为他们那雅士般的闲趣和哲人般的智慧换来了今天初等数学研究的繁荣。
回眸上下几千年, 谁知数苑多少事。有谁会知道, 哥尼斯堡七桥问题会成为组合数学的经典, “1+1”会成为科学皇冠上的明珠;又有谁会知道, 幻方会由《易》演绎至今, 变得如此精妙绝伦, 博大精深。使她们流传下来的不是她们实用性, 而是她们的艺术性。如果我们的先贤都以“是否有用”作为标准来取舍的话, 那么, 这些美好的东西早就被历史所湮没。
初等数学自她们诞生的那一天起, 就与衣食住行无缘, 与功名利禄无涉。而吸引研究者的并不是这些身外之物, 而是数学问题的本身, 问题本身的魅力, 问题所指向的理性精神, 以及思考问题所产生的愉悦心情和探究问题所激发的生命活力。
“代数瑰宝, 几何明珠, 数苑奇芭”都是初等数学美好的别称。我们珍视初等数学, 即使在评价数学进展的《数学译林》中也开辟了一个属于初等数学研究的栏目“数学小品”, 将她称作“小品”, 大概表达了人们对她的一份珍爱。
【生命的感悟《阿莲》读后感】推荐阅读:
感悟生命读后感10-23
生命的感悟06-15
感悟生命的精彩08-19
生命的感悟散文08-31
感悟生命美好的句子07-31
关于生命的感悟的作文06-04
感悟生命科学的理性07-23
感悟生命无常的随笔:祈祷08-22
感悟生命的作文话题600字07-14
小升初作文优秀:感悟生命的价值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