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生命的另一种风景

2024-07-26

感悟生命的另一种风景(共13篇)

感悟生命的另一种风景 篇1

生命的另一种存在散文

“死是很容易的,活着却很艰难”,这是阿姨临终时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我知道,她是说给她自己,也是对首长有着太多的牵挂与不舍。

那天广州的天气同平时没有什么两样,也许象阿姨这样的普通人是不在天上星座的,所以她的死惊动不了天人。也就没有书中所描写的狂风暴雨,就连淅淅沥沥的小雨都没有下,天亦无晴亦无雨。

殡仪馆里,这里一小撮人,那边又扎着几小堆。失去亲人的悲痛也全挂在家人们的脸上,这一刻,大家的表情是出了奇的统一,一笔真的再难画出第二张不同表情的脸来。殡仪馆的工作人员对每一位死者的家属交待着相关事宜,追悼会尽可能在规定的时间内结束,花圈也是这家租了那家租。我们动用了一些关系,阿姨的追悼会在早上八点半准时举行,这样就能烧上第一炉了。

追悼会现场,阿姨的黑框遗像静静地挂在墙上。死亡是神秘的,活着的人无法体验,人哭着来到这个世界,离开了,却是默默无言。走的是那样的干净,一切的复杂也都在死的那一刻变得最简单不过了。由于我同阿姨那种不是母女胜似母女的感情原因,我也一直守在殡仪馆,直到看到那个小匣子被工作人员递到阿姨儿子的手上。我们也就遵从阿姨的遗愿,由殡仪馆托管,暂不下葬。一切办妥,我们一行走出了殡仪馆,这时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殡仪馆,一个最好的感悟之地,在这里你可以感悟生活,感悟生死,也会瞬间让你参透许多曾经参不透的事情。淡泊名利,散淡地生活。在这个星球上,我们渺如微尘,世界不会因为少了你我而沧海变成桑田,太多的生命符号每天被无情地注销,生与死,你和我,不过是昨天与今天。

这边经历着生离死别,首长却还躺在广州总医院的病床上,外面发生的一切,他一概不知,他时常双目紧合,看上去无悲也无喜。也许他是在静静地回忆着人生历程中的每一个细节,从年幼时当保长的父亲被打死到母亲改嫁,从离家当兵到成为一名将军,短短几十年,浓缩了他人生太多的悲与欣。

当我把一个用海黄做的拉环放在首长手上时,他的第一句话就是问阿姨好不好,那种关切与迫切的眼神,让我不忍对视。首长用手攥紧了那个拉环,眼角流下了一行清泪。我知道由于首长脑部损伤,一半身子行动不便,阿姨就差人用海南黄花梨做成这个拉环,让首长每天用手拉一拉圆环,以便练习抓握,免得肌肉萎缩。平日里都是阿姨拿给首长,如今物是人非,一切又怎能逃过将军的眼睛。他和阿姨之间,有一种无形的线在牵系着,那种心灵上的感应没有几十年的相濡以沫怎能体会的到。他曾说过,他们彼此是对方的影子,一个人消失了,影子也就消失了,他们谁对谁都有一份责任,那就是好好活着。

阿姨一度也在践行着承诺,她与病魔抗争了一年多,抗得是那样的辛苦,又是那样的顽强。她扛过阳历新年,又扛过了农历新年,扛过了清明,却再也无力与谷雨争先后了。她也因失信于首长而走的是那样的不甘。

没有了阿姨的`照顾,一个躺在病床上的老人挣扎着活下去又是多么的艰难,他是踏在死亡线上。失去了生命中最珍贵的,他也就在生与死的交界艰难地活着。从那天起,首长再没提及阿姨,我们也不去碰这个禁区,谁都知道,这是首长心中永远的痛。

想当初,阿姨的病还是在给她小孙子过生日的时候发现的,那天我应邀飞去广州。看到阿姨的第一眼就觉得她瘦了很多,就建议她做个全面体检。几天后结果出来,医生告知阿姨患上了肠癌,已是晚期,而且位置长的也不对,没有办法彻底清除,也只能保守治疗。我们不敢告诉阿姨,怕她承受不起,就悄悄地告诉了首长,没想到首长一听是晚期且无法手术时,一头栽在了地板上不省人事。送到医院,确诊脑出血压迫到了神经,暂时无法行走。在医院治疗了一段时间,就回到家里静养。阿姨由于病情加重而肚胀如鼓,首长又躺在床上动弹不得,无奈我只好让阿姨的儿子请了个保母来照顾两位老人。阿姨还拖着病身子,时不时帮首长翻身子,说躺久了容易长褥疮。

两位老人常躺在床上,思绪也在漫游着,他们讲身前身后的事,也讲那些执手相握的日子。对于死这个永恒的话题,他们也不回避。阿姨也对首长承诺,不会丢下他一人不管,一旦走了,她会孤独,他也会艰难。她也在努力与病魔做着一种顽强的抗争。可她说有些力不从心了,已经到了筋疲力尽的时候。临近春节,阿姨和首长双双入院,阿姨病危,首长因缺少阿姨的照顾而患上感冒引发了肺部严重感染。由于级别不同,他们分别住进了不同的病楼。咫尺天涯,却也成了永别。

我去看望首长,他也还算清醒,只是不停地问我阿姨的病情,我也只能报喜不报忧。而这边的阿姨,却是那样的坚强,身上插着管子,血水顺着管子流到瓶中,她默默地承受着,一声一吭,在鬼门关外徘徊着。她知道,有份牵挂就在不远处。就这样,阿姨努力地活着,直到清明过后,她已感知到了生命的尽头。她拉着我的手,说她死了以后,骨灰暂不下葬,因为她答应过首长,她不能弃他于不顾,她还要呆在这个世上,照顾不了首长却能看着他。有一天首长不在了,他们要共用一个匣子,共用一个墓地。并让我转告首长,她没有食言,她一直都在。最后又把海南的房子托付给我,我也一直认真地做着。房中保持原来的样子,卫生也常去打扫,每当做这些的时候,我似乎在等待远游归来的亲人。

就这样阿姨走了,走时身边只有我和护工,是零晨三点五十八分走的,她走的是那样的不甘。

那几天,我们一直在为阿姨的事忙碌着,也无睱顾及到首长,他就由护工照顾着。我们几个人每晚轮流着为阿姨守灵。我已无泪可流,心被一种牵念扯的生生地疼。一连几个晚上,阿姨的小孙子大哭不止,说看到奶奶在房间里看着他笑。别人建议放一把剪刀在孩子床头。我不便多话,“剪刀”两个字听起来是那样的刺耳,因为我坚信,阿姨没有离开,她就在不远处。她说过她不会食言,她会守着首长。一把剪刀,真的是要剪断这仅存的一点牵挂吗?都说喝了孟婆汤再过了奈河桥就可以彻底放下前尘往事,了无挂碍。可我知道,阿姨哪里都不愿去,也不会去。

打那以后,首长再没有离开医院,他的身体也每况日下,脑部已出现了积水,也只能靠插管流食来维持生命。他已不再讲话,每天手握着那个拉环躺在床上,发散的目光直直地望着天花板。那么多穿着军装的人去看他,看着他们在首长病床前行军礼的那一刻,泪水又不争气地从我眼中流下,首长曾经的辉煌一去不再复返了。生离死别已让他对世上的留恋所剩无几,但有一点我坚信,首长目光触及的地方,那里必定有阿姨的身影。他们完全沉浸在两个人的世界里,每时每刻进行着无声的交流。外面的纷扰,他们不管不顾。

又近元旦,我们又会飞去广州,我还会象平时一样,静静地守着首长,不惊不喧。因为我知道,阿姨必定也在,他们那种爱啊,已超越了一切,正如那从窗外射进来的阳光一样,死者与生者共享。

感悟生命的另一种风景 篇2

很小的时候, 我依偎在奶奶的怀里, 仰望着星空, 让她给我讲故事。奶奶是个盲人, 就轻轻抚摸着我, 将她所知道的故事一一讲出来:可怜夸父追逐太阳累死了;后羿射掉九个太阳的“神箭”一定还藏在某个角落;盘古的巨斧怎么那么厉害, 一下子劈开天和地?第一次听说眼泪让城墙倒塌……我听得津津有味, 小脑袋思考着一些不着边际的问题。时间久了, 奶奶也讲不出更多更好的故事了, 我就和几个小伙伴商量, 每隔几天到村子里一位腿有残疾的大婶家听故事。这位大婶可是远近少有的“名嘴”, 人也挺和乐, 讲的故事很有“玄机”。现在想来, 《三个和尚的故事》《掩耳盗铃》《狸猫换太子》当时虽不太明白, 但印象十分深刻。

我的小学时代是在农村度过的。那时, 《西游记》的电视剧播放得如火如荼。每天放学后, 坐在稀有的黑白电视机前等候观看是一件莫大的乐事。第二天到学校还要进行一番“舌战群儒”, 看谁讲得最好, 因此耽误了作业而受到责罚的事时有发生。脑子里也时常痴想着那些神奇的法力, 渴望自己也能“腾云驾雾”、一个跟斗“十万八千里”。后来, 在语文书上读到了《齐天大圣》, 在老师的引导下发觉电视剧里的情节都是作家的安排, 文章比电视剧更精彩!而且《西游记》是中国的文化瑰宝, 这就更激起了我阅读的欲望。终于在一位老师那里借到了我读得懂的白话版本《西游记》, 从此读得一发不可收拾。只要有空就会钻进书里的世界, 那种感觉可能就叫牵肠挂肚。《金刚葫芦娃》的连环画也一度让我废寝忘食。因为书的主人不是我, 我就“抽空”打时间差来读, 趁他们吃饭、休息玩乐的时候抓紧了看, 虽然有点“胆战心惊”, 但是阅读的快乐充盈全身, 并不觉得痛苦。作家们超凡的想象力让我如梦如幻, 心生向往。故事中人物身上的正义感, 坚韧勇敢的高贵品质在我们幼小的心灵悄悄扎根、萌芽。

进入初中, 读书的条件稍

有好转, 可以阅读的书更多了。课本上的好文章、好诗歌带我徜徉于文学的殿堂。同学、老师和那时并不丰富的学校图书室都是我借阅的对象。记得有一篇文章《这不是一颗流星》, 讲的是一个孩子与外婆感情甚笃, 外婆为了救他, 烫伤了自己的双手, 天气一冷就生冻疮, 这个孩子答应为外婆买一双熊皮手套保护外婆的双手。这个念头一直在他心中, 以致他在观看动物杂技表演时希望那只熊死掉, 全场哗然。这篇文章采用倒叙手法, 很吸引人, 有一句“眼泪洒在记忆的门里”至今记忆犹新。这时我已养成做笔记的习惯:记优美的词语, 记描写的精彩段落。不久的一次写人记事作文, 我尝试着“创作”:开头采用倒叙, 描写抓住人物特点, 情节注意铺垫和照应, 抒情议论句从别人好的语段里借鉴……居然取得了成功!老师将这篇作文大加表扬, 在她所教的两个班当范文朗读。有了这次“显身手”的成功, 我阅读的兴趣更浓了。积累的东西不觉间多了, 觉得记忆力和理解力得到增强, 空荡的脑瓜日益充盈起来。后来进入师范学校学习, 自学的时间多了, 学校图书馆丰富得多的图书让我既眼馋又有莫名的满足。古今中外的名著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我, 让我对阅读有着用不完的劲!我跟着“快乐王子”一起悲天悯人, 跟随“羊脂球”见证时人的自私与刻薄;我跨上骏马与王昌龄、岑参、高适去边关驻守, 背上行囊和杜甫颠沛流离!曹禺先生的《雷雨》让人感到“山雨欲来风满楼”, 鲁迅先生冷峻的目光让我学会思考、审视, 他与时代一起跳动的脉搏让我产生“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热血沸腾!

工作以后, 阅读仍是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文专业的提高学习让我濡养在文化的沃土里, 对教学工作更加自信从容。魏书生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漫谈》、苏静老师的《凭什么让学生爱上你》、万玮老师的《班主任兵法》、《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常放在我的案头、床边, 使我对教育教学有了更多更好的经验和更深刻的认识。《读者文摘》《特别关注》等优秀的杂志成了我工作之余休闲“悦读”的首选。它们让我和当代优秀的作家们“神交”, 也是它们用独特的视角荡涤出我纯净的心灵面对纷繁芜杂的生活, 体验生活的乐趣。

生命的另一种舞蹈 篇3

无私奉献创办社区组织

都说十年辛苦不寻常。翻开杨式俊退休十年来走过的路程,重读这句话,我们会获得更深层更透彻的理解和感悟。

1993年4月,对杨式俊来说,是他生命年轮中不能忘记的一个季节。

那时,杨式俊目睹了自己所居住的三、四居委片区法制宣传、社区文明建设等工作存在的许多不尽如人意的现实后,心急如焚。他想尽自己的力量,为片区做点实事。于是,有了成立关索镇三、四居委片区老、关协会的想法,但要成立这样的组织,一无编制,二无专款,三无权力,四无办公地点,五无人员等等,摆在面前的是数也数不清的问题和困难。

杨式俊找到了退休干部王建业、武建、杨馨、周宗贤、徐应达、陈国祥等,老同志们一致赞成,表示愿加入杨式俊组织成立的协会。在创建过程中,杨式俊曾遭遇过打击和嘲讽,也有的老同志认为离退休就是休闲,何必多管闲事,谢绝参与;有的老同志认为协会一是辛苦,二是没有报酬,不愿参加,还有的亲属对他让出自己90平方米的房屋用作办公室,无私捐出1300元作为协会启动资金的行为冷言热讽。面对诸多责难,杨式俊没有灰心,没有气馁。如今,关索镇三、四居委片区老、关协会会员已发展到245人,可以说,这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组织,正是杨式俊辛勤浇灌和耕耘的结果。

发挥余热关心下一代

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中,杨式俊确定了两大工作主线,一是积极跟学校、家长配合,定期或不定期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聘请专人进行专题讲座,并通过开展“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乖娃娃”等评奖活动和向灾区人民及儿童献爱心捐款活动等,让广大青少年教育。10多年来,杨式俊组织开展了爱国主义教育百余次,受教育人达上万人次,经他组织的爱心捐款达上万元。

二是积极开展对失足青少年的帮教工作,以真心、诚心和爱心去帮助、感化他们,唤起他们对生活的希望与热情。10多年来,在杨式俊的亲自带领下,协会共帮教98名失足青少年1812人次。如青年徐某,因参与斗殴而先后被公安机关三次拘留,为了使其不在歧途上滑远,在其被拘留期间,杨式俊自己掏钱买物品前去探望。第一次杨式俊遭到了徐某的讽刺,说他纯粹是虚情假意;第二次再去时,杨式俊又被徐某嘲讽说无聊,甚至骂他不知趣。面对徐某迎面泼来的冷水,杨式俊表现出了极大的宽容和理解。如今已走正路并且致富的徐某,每每回首自己的人生经历时,都会流露出对杨式俊的感激之情。

主动请缨建设美丽家园

2001年5月,受协会的启发,县委、县政府大力开展“县镇共建文明关岭创建活动”,杨式俊为此兴奋不已。因为县委、县政府的这一决定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对他工作的肯定;另外,他可以抓住这一契机,为更大范围的群众奉献、服务。于是,杨式俊和一些老同志主动请缨,要求承担“卫生监督员”的义务。

从那时起,不论是寒风萧瑟的早晨,还是烈日炎炎的中午,抑或是细雨纷飞的黄昏,关岭县城的大街小巷,都活跃着一群戴着“红袖套”的老同志,在积极为“创建文明关岭”作贡献。

在杨式俊的影响下,关索镇三、四居委片区共涌现出文明楼院6幢,文明农户8户,文明居民和工商户39户,获省、市表彰的先进单位9个(次),先进个人26人等,成了省、市、县精神文明建设的先进典型。

人生的另一种财富 篇4

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都看到某种忧患。

每日自励

任何的限制,都是从自己的内心开始的。

每日短文 人生的另一种财富

我从小是在贫穷中长大的,当我还不懂得什么叫贫穷的时候,我首先懂得了耻辱。

我的父母是属于那种勤劳朴实却死板木讷的人。他们有一身的力气,但我们的时代已不是一个靠力气就能过上好日子的时代了。别人谈笑之间挣来的钱,是我父母辛劳一生也望尘莫及的。聊可安慰的是,他们拼命干一天所挣的钱,我们一家三口能吃饱穿暖。作为独生女,我也能得到父母最大的爱。尽管这爱的表现方式不是肯德基,不是麦当劳,不是苹果牌牛仔服,不是我叫不出名字来的各种名牌文具。但我在父母的庇护下也有了一个平静和谐的童年。

父亲对我的爱最直接,也最简单。父亲是蹬三轮车的,于是他每天蹬车送我上学。他弯起宽厚的后背努力蹬着车,有时还和我开个玩笑,“你看爸爸能到几迈了?”特别是在雨天雪天里,我干干净净暖暖和和地来到学校。而到了放学的时分,父亲又早早地等在校门口,令不知道底细的同学羡慕不已,他们说你爸妈真疼你,天天雇车送你上下学。同学的话一下子提醒了我,如果让他们知道送我上学的不是家里雇的,而是我的亲生父亲,他们又该做何议论呢?我一下子被一种可能到来的强烈的耻辱感击垮了,我做了一生中最让我忏悔的事,我默认了同学的误解。

父亲不知道我的心理,他不但蹬车送我上学,还时常到校门口我下车之后,再撵上来嘱咐几句让我注意的话。有一次,这情景被一个同学看见了,她疑惑地问,那蹬三轮的怎么和你那么亲啊。我害怕了,从此说什么也不让父亲送到校门口,远远地,在一个胡同里,我就让父亲停下来,然后四顾无人,提前悄悄地下了车。

父亲一开始没明白,依然坚持送我到校门口,可忽然有一天他似乎明白了点什么,于是再也不坚持了。我们父女心照不宣地达成了默契。放学时来接我的父亲,再也不像以前那样在校门口翘首企望了,他躲在那个胡同,等着我的到来。有一天下大雨,我跑到父亲那儿的时候,全身已经淋得透透湿了。浑身也同样湿透的父亲,却紧紧地抱起我,我看见他眼中的泪水和着雨水顺着他的脸流了下来。

到我上了中学,我不顾父母亲强烈的反对,坚决不让父亲送我上学了。

父亲也试图去做过别的事,可他太老实,做事总是吃亏。一遇到必须竞争的事,比如占个摊位啦等等,他总是大败而归;后来人们生活条件好了,坐出租车的人多了,坐三轮车的人少了,我们家的生活就每况愈下。

母亲四处打短工。母亲有一个原则,她挣的钱绝不花到过日子里,她要给我攒着,她从我小时候起就坚信,我能考上大学,她一心一意地提前十几年就开始给我攒学费。

我是我们家惟一能拿得出手的骄傲。从我上学开始,我们家真正的节日,不是新年,不是春节,不是任何一个人的生日,而是每一次学校公布考试成绩的日子。那一天母亲眉飞色舞,父亲扬眉吐气,我们家会吃上一顿红烧肉。所以在我的印象里,红烧肉永远是最好吃的东西,最解馋的东西。没想到的是大学里的一次红烧肉,却给我留下了终生难以抹去的耻辱的记忆。

到我上大学的时候,母亲面对学费的数额目瞪口呆,她拿出她一生的积蓄,也仅够我一个学期的费用,而且,还不包括我的生活费。我只好向学校提出了特困补助的申请。直到这时我才明白,小时候我的有关耻辱的感觉,比较起此时来,简直就像是毛毛雨了。

善良的另一种方式美文 篇5

我们愿用生活中偶然擦亮的思想“火花”。来点亮你人生智慧的“长明灯”:也愿你阅读后产生共鸣的心灵“火花”,闪耀成温暖人间的`“燎原之火”……

母亲在小城生活多年,耳濡目染,穿衣打扮早跟从前不同,加上她原本气质不错,走在大街上,也是个时髦的城市老妈了。

让我奇怪的是,每次回老家,母亲一定要摘下耳环,穿上洗得发白的休闲装,连鞋子和背包等细节也不放过,统统要换成最普通的。

我忍不住笑她:“人家都是衣锦还乡。您这是干什么啊?”母亲叹一口气说:“我那些老姐妹们都在乡下种田……”

母亲用心良苦,只是为了尽量降低自己。难得的相聚。她不想和她们拉开距离。

邻居家老太太年轻时守寡,含辛茹苦把儿子抚养成人。本指望可以安享晚年,哪知儿媳看她不顺眼,表面上和老太太一团和气,背地里却指桑骂槐。老太太常常独自垂泪。

母亲在家里常念叨老太太不容易。每每在做饭时。多煮出两个鸡蛋来,在门口看见老太太。悄悄塞到她手里。闲聊时知道老太太喜欢吃老豆角做的蒸菜,母亲不声不响地蒸好了,请老太太来吃,每次母亲都会说:“甭跟别人说,悄悄地吃……”

老太太叹息着对母亲说:“连自家的孩子都嫌弃我这把老骨头了,你对我这么好。图个啥呀?”母亲并不多说什么。每次看老太太吃好了,她就高兴。

最近,小区旁边又搬来了一户人家,女儿正上高中。儿子从小患脑瘫,双双下岗的夫妻俩,租了两间旧房子,靠卖菜维持生计,日子过得非常拮据。

母亲不但尽量买这夫妻俩的菜,还整理了家里的一些衣服。打算送给他们。又不知道是否合适。最终,母亲转身回去,把那些衣服用塑料袋装好,趁天黑时,悄悄放到了他们家门前。

晚上卖菜回来,丈夫先发现了那个塑料袋,妻子看了看,拿回屋里去了。第二天,我那件只穿过一次,因为缩水有点短的连衣裙,穿在了他们家女儿的身上,颜色和款式都很合适。

“外婆,您这是做好事不留名啊!”姐姐的女儿说。

“这样才好,没有心理负担。”母亲拎起篮子又去买菜了。

人生的另一种财富 阅读答案 篇6

人生的另一种财富

①我是在贫穷和耻辱中长大的。父亲是一位蹬三轮车的,他每天蹬车送我上学。这令我的同学羡慕不已,他们说你爸妈真疼你,天天雇车送你上学。同学的话提醒了我,如果他们知道送我上学的不是家里雇的,而是我的父亲,他们又该如何议论呢?我一下子被一种耻辱感击垮了。从此,我再也不让父亲送到校门口,在离校门口很远的地方就偷偷下了车。

②我的母亲四处打工,为我攒钱。她坚信,我能考上大学。从我上学开始,每次学校公布成绩的日子就成了我们约定的节日。那天我们会吃上一顿红烧肉,以示庆祝。在我的印象里,红烧肉是最好吃的东西。没想到大学里的一次红烧肉,却给我留下了难以抹去的耻辱记忆。

③到我上大学的时候,母亲被巨大的学费数额吓呆了,她拿出了全部的积蓄,也仅够我一个学期的费用。我只好向学校提出了特困助学申请。

④上学没几天,全班都知道了我是特困生,因为我被安排住在便宜而破旧的老楼里。与众不同的我成了他们着重注意的人。他们用好奇和怜悯的眼光看我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上学一年多,前后左右的惊异的目光,让我如万箭穿心。我经常找一个角落,狼吞虎咽地噎进去一个没有菜的馒头。我用读书来消解难熬的孤独。书是不挑人的,它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个打开它的人们。但有一个奢侈的行为我却一直不肯放弃,就是每月一次和中学几个好朋友的网上聊天,它给了我孤独的生活极大的安慰。有一次我在网吧遇上了一个同班同学,他当时惊诧极了。再有就是我在大学里过第一个生日时,我奢侈地买了一份红烧肉……

⑤后来就到了让我终生难忘的那个耻辱的日子。那是一次团活动,大家讨论帮助特困学生的事。有同学当时就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们说,特困生应该得到我们的帮助,可我们班有的特困生还上网吧,吃红烧肉……我无地自容。我这才发现了贫穷不在于它本身,更大程度上是对人的精神折磨。我无法忍受这种被打入另类的感觉。

⑥当帮助变成了一种施舍,我宁愿不要。我在忍受现实还是退学之间犹豫了很久。我想起了父亲的后背,我想起了母亲在我接到的录取通知书时四处奔走相告的情景,我想起了当时自己的决心……我忽然感到,我无权选择放弃。贫穷本身不是罪过,因贫穷而放弃了自己生存的尊严,这才是罪过。

⑦第二天是写作课,老师的作业是感受你生活中的爱。许多同学充满激情地念起了自己的作文,他们感激父母为他们带来的幸福,为他们创造的条件……老师不做一声,直到最后,才失望地问:“还有没有同学要说?”我举起了手,讲了父亲的后背,冬天落在上面的雪和夏天流着的汗;我讲了母亲为我攒钱的情景。我讲了小时候吃苹果,父母把苹果细细地削掉了皮,一口一口地喂我吃,而削下的苹果皮,他们却谦让着,谁也不吃,最后,母亲又用它给我煮了苹果水。我说我很庆幸,贫穷只让我们生活更艰难些,但它却不能剥夺我们爱的权利,我感谢父母的爱。我为小时候对父亲的伤害而忏悔……

⑧教室里响起一片抽泣的声音。

⑨下课时老师对我说,我非常感谢你,你比我更清楚地告诉了大家,什么是爱的真谛和尊严的意义。

⑩从这时起,我走出了耻辱,我用一种正常而不是自卑的心态与同学们相处了。我不再为只有一个馒头的午饭而难为情了,我能坦然地穿着陈旧的衣服走在青春靓丽时尚流行的校园里。在那一个假期到来的时候,我给父母写了一封信……

15.阅读全文,回答“人生的另一种财富”是什么?(3分)

16.请写出文中你最欣赏的一句话,并谈谈理由。(4分)

句子:

理由:

17.文章第④段加点词“噎”用得好,好在哪里?(3分)

18.下面两题任选一题。(4分)

(1)阅读第④段,请简要回答“我”为什么要上网吧聊天?

(2)仔细阅读文章的最后一段,假如你是文中的“我”,会在给父母的信中写些什么内容?(只写内容要点)

答案:15.耻辱是人生的另一种财富。或贫穷是人生的另一种财富。或贫穷和耻辱是人生的另一种财富。

16.例:贫穷本身不是罪过,因贫穷而放弃了自己生存的尊严,这才是罪过。

理由: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我们没有理由选择放弃,无视和放弃生命是一种罪过;父母和家庭的贫穷是由多种原因造成 的,它不是自己的罪过,假如自己选择放弃生存,那是对家庭和社会的不负责任,即是一种罪过,再说父母和家庭是不能选择的,但、生活是可以改变的,选择了放弃就等于放弃了改变的机会。

17.“噎”字形象地写出了“我”吃没菜的馒头,怕同学看见,饿了“狼吞虎咽”却又难以咽下时的难受样子。

18.(1)因为网上聊天给了“我”大学孤独的生活极大的安慰。

(2)①告诉到家时间;②让父亲蹬三轮车来接;③告诉父母自己在学校的情况;④向父母道歉;⑤表明自己对未来生活的

户外的另一片风景 篇7

和孩子一起成长

从宝宝们都蹒跚学步开始,这些妈妈就会定期组织一些活动,而每次活动固定的有三四个家庭,有的时候甚至有五六个。“自从组成了这个妈妈圈,我才明白,原来孩子也需要一个朋友圈,需要一个他们自己的小世界。这个世界是爸爸、妈妈、老师无法替代的。父母与孩子的交流和同龄人之间的交流是不能比的。”

她们这个圈子会经常组织孩子们的户外活动。在孩子们一起活动的时候,妈妈们也可以在一起聊天交流,比一个人带孩子轻松多了。随着孩子的慢慢长大,妈妈们也在成长。“第一次当妈妈,没有什么经验,我可以在这个圈子里学到很多以前不懂的育儿方法。”妈妈们聚会的时候,看着孩子在一边玩耍,她们就会把平时看的杂志上的好文章或一些其他妈妈圈的经验拿出来相互分享。

孩子自己的社交圈

在玩的过程中,孩子们有时也会为一些事情起争执,妈妈们觉得不是重要的事情就让孩子们自己处理去吧,因为将来在这个世界上,妈妈不可能帮他们解决他们所遇到的所有问题,很多的事情要从小锻炼,让他们学会解决的办法。“在不威胁安全的情况下,就让孩子们自己去撒开了玩。在我们小时候,接受的都是比较传统的教育,乖一些,不许打架。而在孩子们户外玩耍的时候,哪怕有时他们打起来了,我们也不会太在意。这是他们在用自己的方式来处理问题,是他们那个小小的世界里的规矩。

去野外玩的时候,只要孩子们在自己的视线范围之内,妈妈就让他们自己去玩。有时候,孩子们还会过来向我们汇报一下:“妈妈我们在那边玩呢!每次出门活动的时候,我们都会告诉孩子什么地方是危险的,不能去。而大一些的孩子也会提醒其他的小朋友,就像小时候班里的小班长一样。”

孩子给妈妈的惊喜

孩子很小的时候,她们就经常组织去公园里玩;等这些小不点大了一些,就会相约带孩子们一起去野外,去周边的一些景点玩。别看孩子很小,却也常常用行动给妈妈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记得有一次我们一起组织去蟹岛玩,虽然孩子们以前也去过海边,但是从来没有和小朋友一起这样玩耍过。他们都显得特别兴奋,孩子本身就特别喜欢水,喜欢沙子,他们几个人一起用沙子造了一个超级大的城堡,还挖了一个大的水渠。孩子们在劳动与合作中能体会到一种以前从来没有过的乐趣。我们一群妈妈们就在旁边鼓励他们。到最后,我们都没有想到他们能建造一个10多米长的城堡,那天太阳那么晒,而且城堡在建设中也有可能倒掉,中间我们都想放弃了,但是孩子们却一直在坚持,他们在这样的合作中可有成就感了。”

在这样一个圈子里,孩子们并没有固定的头领,他们已经形成了一个约定俗成的规矩,觉得谁说的有道理就听谁的指挥。“头儿的位置还是空着的。”叮叮妈妈笑着说。

热爱大自然、勇敢挑战自我

孩子们也很喜欢爬山。小小的宝宝们,平常也许都要在妈妈的怀抱里撒娇,可是他们在一起爬山时却异常的兴奋。孩子们像一只只刚出笼子的小鸟,你追我赶着冲在最前面,妈妈们有些吃力地紧跟其后。在爬山的时候,孩子们一会儿看看身边飞过的蝴蝶,一会儿看看初生的嫩绿的叶子,辨别老叶与新叶的不同。如果有的孩子走不动了,其他的孩子就会鼓励他。“妈妈,我要抱。”“你看其他的小朋友都自己走,好棒啊。我们的宝宝也要加油。”在这种气氛中,孩子们竟能自己爬到山顶。

“我的孩子属于比较柔和型的,有的时候和孩子去爬山,在山腰上我会和他说:妈妈拿东西快拿不动了,你能不能帮帮妈妈,妈妈就靠你了。儿子就像一个小男子汉一样来帮助我,特别有责任感,尽管我知道他自己也很累了。”

读《教育的另一种可能》有感 篇8

马恒彪

用了整整一个寒假的时间读完了《教育的另一种可能》一书。书读得久不是因为少读,断读、忘读,而是因为这本书跟我平时阅读的书籍有不一样的感觉,初读时,感觉这本书着实难读,难懂,更谈不上理解了。究其原因,我想,这可能是跟个人粗浅的知识水平有关,或者是自己原有的对“教育”的真正实质含义上的认识与理解不够深入,在平时的教育中还是原先的“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但,以上的观点在我读完《教育的另一种可能》后已经有了截然不同的感受,而这种感受是那样的深刻,那样的有内涵。下面就谈谈我对《教育的另一种可能》这本书的几点粗浅的见解

一、教育就是要把孩子心灵深处的生命力引导出来

不管在中国大陆还是在香港或者在日本及欧美等发达国家,在教育上总是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人说我们大陆的学生高分低能,只会考试,没有创新能力。

教育一直是被人诟病的一个行业,因为大家对教育的理解实在是太多太多,有时很难分得请到底谁对谁错。目前我们还是逃脱不掉“上大学找工作、上好大这找好工作”的框框。因为我们的大学看的就是分数,所以我们的学生自从上学以后就只能围着分数转,围着如果提高分数转。由此以来,使本来自信的孩子随着年级段起来越高,孩子的自信却越来越差,我们忘记了“自信对一个孩子的成长有多么重要”.失去自信的孩子都不知道自己的特长是什么,不知道自己可以干什么,他们忘记了自己是怎么样的一个人;我们的学习越来越教条化,把母语学习也单纯是为了考试,忘记了学习母语的目的是什么;我们忘记了“不要在孩子不感兴趣,还没有能力理解的时候,让他做任何不感兴趣的事情”,而是不管孩子愿不愿意,大家都是统一步伐、统一学习;我们忘记了“任何一个人的成功道路,对大多数人可能都是不合适的”.……但是我们还是不遗余力地、忘乎所以地干着这些事。

二、教育的另一种可能是家长的改变、教师的改变、是教育的评价制度改变。

家长的改变才能使教育改变。现在,干啥都要培训、考证,就是当家长不用,生完孩子就上岗。但是这些“无证上岗”的家长却使我们的教育受到了“阻碍”.“对于孩子,我们从来都是‘舍不得’的,舍不得他们跌倒,舍不得他们受伤,舍不得他们失败,事事为孩子强出头。‘每一步,我们都功利地计算周详。’在‘金钟罩’下,我们圈养出了一个个没痂没疤的孩子。”这些“没痂没疤”的孩子如何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呢?但是我们的“家长总是以自己的有限,来理解和指导一个有着无限可能的孩子。”“教育并不是单纯的规范和监督,其实,”放纵“也是一种教育,是一种形式消极、意义却积极的教育。在这种”纵容“下,孩子可能损坏一些东西,可能制造一些混乱,甚至可能受点小伤,却正是走在受教育的轨道上。”

教师的改变才能使教育改变。“老师应该是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而不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教育的真正目的是认知自我、认识世界。而孩子真正需要做到的,其实是”学习知识,掌握方法,了解世界;知道自己是谁,能做什么,并发挥自己最大的潜力“.”“一个好老师一定要启发学生,激发他的潜力。如果半年里能有一个学生被他启发了,对学科产生兴趣,那他就成功了。”

教育的另一种可能读后感 篇9

对于那些想让孩子出国学习的家长说,认真读一读“破解美国高考”、“不知身在何处”和“斯坦福鸭子拨动中国式焦虑”三篇,便可以避免误将俄亥俄大学认成俄亥俄州立大学。敢于创新的教师可以从“带领孩子走向知识”和“120平方米的教育实验田“两篇中得到许多有益的感悟。

书中引用了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副校长副雪松曾经说过的话:“有这么一群人,工资不高,自由度不大,每天高强度地工作,承受着自社会、家长的巨大压力,但仍然心怀教育理想,在有限的空间里争取做到最好。这群人,就是我们公立学校的老师。”这一段话道出了许多老师的心声。

本书责任编辑新教育研究院院长,原创教育的董事长吴法先生提出的口号是“以出版推动教育进步”。我想他所说的教育既指学校教育,也指家庭教育。我读完全本《教育的另一种可能》之后感受到,《教育的另一种可能》是每一位教师必读的书,也是每一位家长必读的书。如果所有家中和所有教师能够读到这本书,家长将会少许多烦恼,学校将会少许多问题学生。

《幸福的另一种含义》的读书笔记 篇10

迄今为止,除了撰写《哈利波特》系列的J·K·罗琳外,比较系统阅读过其相关作品的国外作者,大抵就只有马克·李维(Marc Levy)了吧。

最先知晓他,是从他的那本《伊斯坦布尔假期》开始,那时自己年少,尚未燃起环游世界的“野心”,但彼时已经对世界上,诸多拥有异样美感名字的城市印象深刻,例如,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雷克雅未克、布宜诺斯艾利斯、伊斯坦布尔,等等。因此,当时读马克·李维的《伊斯坦布尔假期》,其实也是怀揣着一种想要领略异域风情的心思吧。

然而,正而八经地读完他的这本书,却是在。人的拖延,有时真的相当讨厌,当然,没能成功克服这种拖延习惯的自己,也并不值得赞扬吧。

而后,隔年读完了他在国内读书市场上相当火爆的著作——《偷影子的人》。彼时,对于马克·李维的印象,大抵概括下来,就是“他是一个非常善于讲故事的人。”

而今,读完第三部由他所著的小说——《幸福的另一种含义》,却又对他有了一些新的认知。

其实起初,我个人对于马克·李维的感官并不是非常强烈,也从未想过要系统阅读他的所有著作。何况市面上的图书很多,可供选择得,就更多了。而一个人的空闲时间是有限的,尤其是在这样一个各色娱乐相当丰富的年代,比起读书而言,我想更多的人可能会选择影视剧、游戏、短视频,等等五花八门的娱乐方式来消磨时间。

而最终,自己会选择购买并阅读他的这本《幸福的另一种含义》,大概纯粹只是因为这个书名吧。

最近一两年来,自己过得不好,谈不上不顺,只是觉得生活中充满了“负能量”,仅仅用“丧”这个字或许已经无法涵盖全部。那种感受,大抵有些像是患上了“精神分裂症”,明明独自一人时悲伤难过,以泪洗面,但在工作和生活中,在他人面前时,却又要表现得朝气蓬勃,充满活力。

可实际上,他人并不会真的在意你的感受,这种戴着面具和镣铐跳舞,却无人欣赏的场面,总让自己觉得,自己真TM像个傻X啊。

往往越是身处于此种境况时,人越会容易思考和怀疑人生,比如说:我是谁?活着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幸福究竟是什么?怎么样才能快乐?等等。

而我,也不外如是。

且通常,这种自我反思和发问,都是没有结果的。更何况,每个人的人生经历不一样,三观不一样,对待事物的.态度和感官也不一样,就更难以得到一个可以通用的结论。

这不禁让人想到了,前些年央视新闻采访中的一个片段,记者在马路上采访一位大爷,问他说:“你幸福吗?”大爷的回答,让很多人忍不住捧腹大笑,他回答说:“我不姓福,我姓曾。”

所以你看,其实一个人对于人生的思考和定义,对于幸福的感受和理解,往往还同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获得的满足程度有关联。

不少人默认的一种规定俗称的结论,大抵就是,物质生活不够丰盛,且精神需求较少的人,通常会过得更加幸福快乐。而物质生活相当丰富,精神需求更多的人,反而过得不够快乐。

当然这只是一种默认的说法,并不适用于所有人。就像我,物质生活不够丰盛,精神需求却极多,用开玩笑的语调来说的话,这简直就是一场灾难了。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想要知道作为一个法国作家,他对于幸福有着一种怎样的认知和定义,于是便有了这场阅读。

起初以为这是一段形同《伊斯坦布尔假期》的小说,因为米利和乔这两个人物,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调香师阿丽斯和她那脾气古怪的邻居戴德利。

但故事读到一半时,却觉得它更像是一部公路风格的小说,因为几乎所有的情节展开,都同那辆奥兹莫比尔敞篷老爷车,还有那一段段横贯美国的公路相关联。从一座城市抵达另一座城市,从一个州横跨到另一个州,越过山川河流,只为了追逐那一个不太明确的未来,这样的阿加莎,不得不说,充满了一种别样的魅力。

这是同《伊斯坦布尔假期》中的阿丽斯完全不同的魅力,如果说阿丽斯的伊斯坦布尔之旅,更像是一段追寻过往和爱情的探寻之旅,那么这部作品中阿加莎的横跨美国之旅,更像是去赴一场岁月洗尽之后的约定,有些茫然,但却坚定不移且充满力量。

而且书中讲述到了不少关于美国早年的历史,让比较熟悉历史的读者,更有一种深刻的代入感,觉得这是一场曾证实发生过的故事,而我们不过是在见证着它的再一次讲述。

作品中阿加莎,以及她曾经的伙伴们为了独立和平权所做的斗争,能够让人领略到曾经美国的黑人解放运动以及女权运动的些许片段,也正是因为曾经有着那么多人前赴后继的努力,才有了后来更好的美国。而这些虚拟人物于历史中的穿梭和展现,无疑也代表着身为作者的些许观念和立场。一位作者,是很难完全在他的著作中保持中立的,且马克·李维的这种偏向,更让人感觉到他这个“幕后推手”,即鲜活又生动。

或许,即便身处于不同的文化和成长环境中,人们对于幸福和快乐的追求也是殊途同归的吧。

虽然马克·李维没有在作品中明说,但不管是原谅了汤姆·布雷德利,并愿意和他相伴终老的阿加莎(或者该说是汉娜),还是终于认清自己对于友人所持有怎样情感和心绪的米利和乔,都无疑是在无声述说着“幸福的另一种含义”——那就是,能够认清自己和自己的内心,并能够勇敢追求心中所爱。

也许其他读者会有着不同的解读,但我觉得该是如此吧。

这种唯爱至上的理念,无疑充满着一种法国式的浪漫气息。而中国式的爱情和浪漫,则要显得含蓄得多。

幸福可以是稳定无波澜的工作和生活,可以是体面的生活,不那么深爱却也不那么讨厌的情人,还可以是彼此相恋相守的田园牧歌式生活,更可以是无所顾忌的对于所爱之人和未来精彩生活的热切追求。

幸福,它有着无数种定义,马克·李维说了它的另一种含义,那你呢?

有没有属于你自己的含义?

老实说,其实从马克·李维这里,我依然没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可我却并不讨厌他给出的这种解答。

这本书读到一大半的时候,因为实在忍受不了工作上的繁琐冗杂,承受不了家庭中的沉默不语,还有自己日渐深沉的抑郁癫狂。所以独自一人跑出国去潜水度假,放空自己,什么都不想,只是纯粹旅行着,看看当地人的生活。再回来时,之前的那种心绪不宁已经平静了很多,至少,不再影响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而回来后,才读完了这本书剩下的一小半。起初拿起这本书,是想从马克·李维这里找一个答案,而今我知道,自己同书中的米利一样,或许只是少了些时间,少了些机缘吧。而距离自己想要的那个正解,中间所隔,也不过只是些岁月变迁和时间沉淀吧。

莫名想到了扉页背面上,保尔·艾吕雅说的那句话,我觉得拿来作为这篇文字的结束挺好。

“世间并无任何偶然,所有相遇早已注定。”

感悟生命的另一种风景 篇11

美国著名的教育学家内尔・诺丁斯于1992年出版的《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一书在购书网上竟然出现了缺货登记的信息,虽然在仅有的一条读者留言中写道:“适合研究教育的人仔细品读,有些晦涩。”但是读过《卷每周一读》中推荐的这本书中的引言的人一定知道缺货的原因,这位伟大的女教育家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和一个母亲真心的体验向我们阐述了关心教育模式的重要性以及关心所体现的人类道德的美好境界。我想这本书确实值得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研读,也值得每一位母亲细心品味。

诺丁斯认为,教育最好围绕关心来组织:关心自己、关心身边最亲近的人、关心与自己有各种关系的人,关心与自己没有关系的人、关心动物、植物和自然环境、关心人类制造出来的物品、以及关心知识和学问。在这段概括全书主要观点的话中,我们可以发现:原来关心的顺序应该是从人到环境,最后到知识学问的。这和我们中国的千年古训“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替、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人、有余力、则学文。”不是不谋而合的吗?

为什么我们的学生还在为取得一个完美的成绩而奋战题海?为什么我们的家长为了孩子能考得高分而费劲心力?为什么成绩不不优的学生要背负丧失自信的重创?为什么考不上大学的孩子会成为父母的奇耻大辱?成绩、分数,学生的命根、家长的自尊、教师的宝典、人才的标准……在这些墨守成规的社会准则和风潮中,中国的学生就像内尔教授说的一样在遭受着近乎残忍的学术训练。

很难想象美国这个自由民主的国家也存在这样的现状和尴尬,也许是因为世界强国不能忍受做世界第二,美国的孩子也有相当一部分列入了“我们不在乎你”的行列,所以,当美国的少女怀孕率、青少年自杀率、犯罪率急剧上升的时候,教育家开始探寻教育的问题出在哪里? 《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一书就从学校、家庭、社会三个维度阐述了应该怎样培养孩子们学会关心。而这对于中国的教育来说也如久旱逢甘霖。

关心自己是人类生存的首要条件,没有热爱生命的情感,没有关心自己的能力,最终将带给亲人和社会沉重的灾难和深深的遗憾。

为了母亲对自己选择职业的强硬态度而自杀的青年大学生,为了家庭贫困而自杀的女研究生……近年来,多少这样年轻鲜活的生命陨落了,在无比伟大而尊贵的生命面前,这些孩子草率的选择了放弃,全然不考虑亲人会多么悲痛,社会有多么哀叹。我想死去的人儿不关心自己,亲人和社会也没有关心她们的内心需求,在人类灵魂如此需要关心的时代,关心却离我们日渐遥远,所以悲剧层出不穷。

热爱生命是人类最最基本的需求,教育必须唤醒这种需求。关心自己同样是提高生命质量的根本,教育必须传授这些技能。

感悟生命的另一种风景 篇12

其中令我感受最深的一篇文章是《心是一颗会开花的树》。这篇文章主要写的是:一个女孩和她的弟弟曾一起度过快乐的童年,可就在参加工作后不久,弟弟便在一个工地上出了工伤。弟弟受伤后,起初情绪很低落,只好用音乐来疗伤。后来女孩和她的弟弟故地重游,见到洋槐树时弟弟主动要求照相。这个时候,弟弟的心结已经打开,他知道挫折只会让人变得更坚强,更有力量。读了这篇文章,我明白了:人这一生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挫折与考验。生活中的风风雨雨,我们都应当勇敢地去面对,凭借心中的信念,一定能抵达幸福的彼岸。就像文中的结尾说的那样:心是一颗会开花的树,那枝叶是信念,那树干是平和,那深入地底下的根须,就是默默的承受。人这一生,有这么一棵树,不管经历怎样的风雨,依然能凭借一缕馨香,从容抵达幸福的彼岸。

记得那是我刚开始学小提琴的时候,我拉得并不怎么好,也没有其他人学得快。因此我开始灰心丧气,认为自己不懂音乐,也永远不会学好小提琴。因此我开始上课不认真听讲,回到家里也不好好练琴,只是敷衍了事,而且拒绝和妈妈谈论任何关于小提琴的事。妈妈察觉到了我的变化,问我是怎么回事,我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妈妈。我对妈妈说:我再也不想学小提琴了。妈妈说:孩子,不要灰心丧气,生活中遇到的挫折,我们都应当勇敢地去面对,只要你坚定不移的朝着目标去努力,就一定会战胜挫折的!现在,你只是遇到这么一点小小的挫折,难道就战胜不了它吗?学得慢怕什么,只要勤于练习,就一定不会比他们差!”我想了想,妈妈说的对,我只要勤于练习,就不会比他们差。于是,从那以后,我每天都坚持练琴,我的琴艺有了很大的长进,渐渐地,我发现自己比他们任何一个人拉得都好,就连老师也时常表扬我。我高兴极了。我真正的理解了妈妈所说的话。

感悟生命的另一种风景 篇13

在过去的十几年里,不光是中国,在美国的学校中,所有的学生都被灌输标准的课程,然后接受标准化的考试。虽然很多教育家都对这种模式提出了反对,但是该机制仍然控制着我们的学校。改革者们试图突破这种受考试所左右的课程设置,代之以一个更加关注学生综合发展的教育。但是,改革尝试往往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抵制。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培养有能力、关爱人也值得人爱的人。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关心”必须主导学校课程。孩子们应该学会如何关心作为物质和精神结合体的自我,如何关心身边的和远在他乡的人,如何关心动物、植物和地球,如何关心人类创造的物质世界,以及如何关心各种学科知识。

《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倡导的就是一种“关心”教育,作者在引言中指出了关心和被关心是人类基于动物本能的一种需要,但是在现今这种社会,关心和被关心仿佛成了一种奢侈品,人们之间变成越来越冷漠,人们渴望多一点关心,呼唤一种充满关心的新型人际关系。

但是这种以“关心”为基石的社会模式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那就需要我们从孩童时代就要进行关怀的这种教育,可以这么说,少年时代的教育决定了社会的走向。我们培育怎样的人,怎么培育这样的人,这是社会的问题,更是教育的问题。显然,我们目前的教育目标并不是培养会关心的人,而是近乎残忍的学术训练。我并非主张不要学术,我们需要重新分清孰重孰轻。所有孩子都应该学会关心他人,也都应该学会关心其他生命或事物。

围绕关心来组织教育,这是诺丁斯教育思想的中心主张,也应该成为我们教育改革包括教育研究的出发点。诺丁斯的教育思想则超越了对教育概念的狭隘理解,认为“关心是一切成功教育的基石”,提出从关心的角度来组织教育,把学会关心提升为学校教育的最为重要的使命。

然而,学会关心并非轻而易举,不恰当的关心会适得其反。现在学生们最大的抱怨就是:“没有人关心我们!”他们感觉自己游离于学校功课之外,与教师们也格格不入。世界在他们眼里充满困难和敌意。他们如浮萍一样四处飘荡。家长、教师如何正确地将关心传递给孩子,决定着关心关系能否确实地建立起来。正如诺丁斯所言:

“如果关心以不被学生们接受的方式出现,那么它也不可能被学生们认识到。如果父母体罚孩子,还认为那是为孩子好的话,孩子可能会怀疑其他一切关心他的努力。这种情况给教师的工作带来更大的困难。教师需要更认真地倾听和理解孩子。身为教师的一个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学会接受关心。如果一个孩子在进入小学时还没学会如何接受关心,那么这个孩子的人生将处于危险之中。他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包括学术上的。除非他学会对他人的关心进行恰当反应,否则,他不可能健康地长大,更不可能学会关心别人。”

上一篇:企业质量工作推进的思路下一篇:课时1-数轴_教学设计_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