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小学数学教研组工作总结(精选12篇)
春小学数学教研组工作总结 篇1
小学数学教研工作总结(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
时光流逝,一个紧张、充实、有序、奋进的学期结束了,回顾本学期我校的数学教研工作,在校领导的关怀和指导下,全体数学教师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为重点,优化课堂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了全面、和谐的发展。现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以教学为中心力求常规和创新有机结合
本组教师,思想态度端正、对工作兢兢业业,平时能积极学习、深钻教材。这学期,我组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强化管理,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并力求常规与创新有机结合,每位教师都有严谨、扎实、高效的良好教风,并努力培养学生勤奋、求真、善问的良好学风的形成。努力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教师能认真备好每一堂课,能认真探究教材的深度和广度、注重教法与学法的指导,及时研究教学的重点、难点,精心设计课堂的教学过程,并依据自己的教学感受做好教学反思。教法切磋,学情分析,教师们互学互促,扎扎实实做好常规工作,做好教学的每一件事,切实抓好期中质量检测。查漏补缺,培优补差,立足课堂。
二.积极参加和开展教研活动
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扎实有效地开展教学工作。强化教学常规管理,认真挖掘教材的深度和广度,结合自己的教学特点认真备课。教师要做到上课要实,作业要精,教法要活,手段要新,辅导要细,质量要高。以课堂教学研究为重点,立足校本,克服当前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形式化,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了改革课堂结构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和课堂教学效益,我们坚持开展听、评、说课活动。且把这个活动做为一个重要的教研活动。听课后认真评课,及时反馈,如教学内容安排否恰当。难点是否突破,教法是否得当,教学手段的使用,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是否符合当前教育的要求,老师的教学基本功等方面进行中肯,全面的评论、探讨。本学期,我组老师积极参加校级、镇级、县级组织的教研活动,年轻教师得到了成长,老教师得到了一次新思想的洗礼。从理论学习到实践研讨,从备课到听课、评课,使教师教学理论向纵深方向发展。
三、抓好课堂教学,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益
注重日常课的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在整个学期的教学工作中,数学组老师把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都落实到实处,扎实进行教学常规管理。本学期我校数学教师每次的公开课教学,执教老师反复钻研,老师们认真做好听课活动并及时进行教研活动从评课中取长补短。教师们开始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学得扎实、学得有效、更学得轻松。同时,老师在随堂课的教学中,转变观念,培养学生学习数学良好的习惯和学习兴趣的激发,做到不同学生学不同数学,写规范字。而教师在研究课的教学中更注重学生的主体,强调学用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发展学生智力与能力。我校数学教师在教研组的共同探讨之下,根据教材的特点,认真布置和批改作业。以减轻学生的负担为准绳,认真取舍,精选适量的作业,以课本为主,因人而异,不搞题海战术。老师们认真批改作业。在本学期检查的每次教学检查中,发现老师们能及时作业批改并认真做好反馈。
四、做好培优辅差工作。
加强对学习困难学生的质量跟踪和个别辅导,使困难学生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关心学习优秀生的提优工作。通过训练使学生的视野开阔,知识丰富,解题技巧提高,思维得到拓展了,人变得更加聪明,综合学习能力得到发展。
我校是一个地处比较特殊的地方,大多数学生的父母都外出打工,而且高年级有很大一部分是各村小撤并到我校来的,因此,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还是存在一定差距,给老师的教学和管理也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虽然困难重重,但是每位教师还是尽职尽责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老师们在教学中既注重学生的整体发展,又注重学生的个体发展,因材施教,使不同的学生的不同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在老师们的努力下,学生们的德、智、体等各方面都有了较大的变化,这与老师们的忘我付出是分不开的。
五、存在的不足
在全体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发现了不足:
1.教师的教学观念虽然转变了,但教学实践能力提高不快,参加教研的积极性不高。
2.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发挥不到位。
3.各种因素的干扰使教研组活动落实不到位。4.运用理论指导实践不够。
六、今后努力的方向
1.教师必需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和研究,不断更新先进的教育理念,更加适应新课程的需要。
2.继续开展教学教研活动,使本组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进一步提高。
4.提高学生口算能力和计算能力,做好培优补差的工作,提高课堂质量。
5.鼓励教师多多地阅读教育刊物,多写写教学反思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我们全体数学教师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力争把工作做得更好!
2018年7月
春小学数学教研组工作总结 篇2
一农村小学数学开展教研工作的现实意义
对我国农村小学开展数学教研工作具有现实意义,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在我国农村小学开展数学研究工作可以从很大程度上帮助教师提升专业能力和专业知识, 为农村小学数学教师们提供一条教学活动的重要途径和阵地。其次, 在学校内开展小学数学研究工作, 可以从根本上保证学校整体的教学质量能得到显著提高。最后, 对农村小学开展数学研究工作能帮助学校实现长远发展。
二农村小学教研工作的现状
现如今, 我国农村小学在开展教研工作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 最典型的有以下几种:
1. 观念相对落后, 对教研组认识不够
学校工作本身就非常繁杂, 校领导也将大部分精力和时间花在学校安全以及教学常规管理等方面, 并没有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研的工作中来, 再加上由于受到农村各种资源的限制和约束, 使数学研究工作在校内很难被开展。某些农村小学的校领导对数学研究工作这方面的事情并不太重视, 使其被严重忽略。因此, 教研工作往往不能按时、有效地在校内有序开展, 所以, 很难切实、有效地提升农村小学整体的教学质量。
2. 数学研究组长的精力有限
对于一个数学研究小组而言, 其自身的工作能力、业务水平以及研究成果的好坏完全取决于该教研组组长的自身素质以及能力。对于农村小学数学教研组的组长来讲, 学校通常会选择一些资历较老、业务基础相对过硬的教师来担任, 其自身的工作经验主要是依靠自身学习再加上不定期的培训等方式获得, 在开展工作经验上主要是通过自身的探索和积累。自身属于数学业务骨干的教师们除了要担任毕业班级的日常教学工作以外, 还有课外的其他教学任务, 工作任务极其繁重。除此之外, 再加上很多农村小学师资力量非常匮乏, 很多经验较多、资历较老的教师们会承担多项教学任务, 使数学研究工作的展开受到了严重制约。
3. 学校内部教研氛围不佳, 教师结构搭配不合理
现如今, 我国大部分农村小学的教师在年龄和学历比例分配上严重不合理, 使得整体的小学教师结构搭配显得非常不合理。对于农村小学而言, 并没有教研的意识, 从而导致教研氛围不佳, 即便有教研工作的展开, 也只是走走过场, 学校内部教师们制定的教学方案、教研记录等各种资料也都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 根本不符合实际工作, 更无法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这种形式死板、缺乏学术交流、缺乏思想交流的研讨会很容易让农村教师们感到厌烦, 因为这种研讨会既浪费时间, 又得不到有效地研究成果, 并不利于学校整体的教学工作。
4. 研究的方式单一、落后, 且内容空洞
由于农村小学的经费受到制约以及其他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很多非常优秀的小学数学教师并不能获得外出培训的机会, 对于较新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并不了解, 也不能将其快速地运用到实际教学过程中。开展教研工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能够在校内开展互听、互评的活动, 让教师们之间相互交流教学经验, 共同学习, 可是在实际情况中, 教研工作缺少整体活力, 教师们也只注重教学, 忽略了研究工作, 从很大程度上严重阻碍了农村小学的创新以及发展, 教研工作更是举步维艰。
三搞好教研工作的措施
1. 使教研工作更注重实际, 对学校的考核管理进行强化
学校的行政领导要对教研工作引起足够重视, 针对学校内部数学教研工作中现存的问题要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 从根本上起到展开教研工作的目的。农村小学的校长应当亲自或派专人深入教学一线, 抽出时间在各个班级中听课、评课, 对教师的授课方式以及教学内容等各方面进行评价和指导, 切实监督教师们的教学工作。与此同时, 要加强对教师的综合评价以及管理, 使更多的教师参与到研究工作中, 提升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对于有杰出贡献的教师学校应给予充分的奖励, 使农村小学数学的教研工作尽快开展起来。
2. 充分调动教师的热情, 使其能参与到数学教研中
对于农村小学数学研究工作而言, 教师是组织者, 同时也是主要参与者, 参与教研活动的教师自身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到教研工作的顺利展开以及研究质量的好坏。某些农村小学数学教师认为自己对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影响并不大, 对于较新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法也不太重视, 在参与研究工作上表现得并不积极。身为农村小学数学教师而言, 应该从根本上改变这些陈旧的思想观念。所以, 数学教师们首先要摆正心态、端正思想, 积极参与到每一个教研活动中, 不断学习新的教学手段以及方法, 提高自身素质, 并将所学的知识以及方法尽快用于实践教学。
3. 确保学校能有足够的资金投入
在农村小学开展教研工作的重要前提是要有足够的教研经费。学校内部应为优秀的数学教师提供专项研究经费, 确保教师们能定期外出培训, 不断学习外界的教学新理念以及新方法, 并将这些所学的知识在短时间内用于自己的课堂教学中, 课后与其他教师相互交流、相互沟通, 从根本上保证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4. 学校要制定出完善的措施确保教研工作得以顺利展开
现如今, 很多农村学校都使用的是绩效工资, 而在教研工作中也应把教师的参与表现纳入到绩效考核范围中, 要在制度上督促教师积极参与和教研任务有关的活动, 并担当起自己的义务和责任, 这样可以更好地保证学校数学研究工作的展开。
四结束语
我国一直把农村教育问题看成是一项重点工程, 在农村小学中开展教研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所以, 应从上到下建立一套完善的措施和制度, 帮助农村小学教研活动的全力开展, 使这种教研工作能更好地服务于农村小学数学教学。
参考文献
[1]陈旭燕.农村小学数学教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语数外学习 (初中版中旬) , 2013 (3) :191~195
[2]林云.浅谈农村小学如何有效开展数学教研工作[J].时代教育 (教育教学) , 2012 (8) :178~182
[3]施华强.当前农村小学体育教研工作的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 (1) :132~134
[4]石保卫.浅谈农村小学教研工作管理[J].黄石教育学院学报, 2000 (1) :161~162
[5]王永晔、宋新.农村小学数学教研活动现状及对策思考[J].学生之友 (小学版) , 2011 (9) :144~146
小学数学校本教研工作创新初探 篇3
关键词:教研模式;创新内容;日常教学;交流学习
小学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有效的小学教育是其他教育的保证。在小学教学过程中,数学是一门比较重要的学科,在教学中占据很大的比例,而且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思维更加敏捷,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各项能力。因为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所以就需要对小学数学进行校本教研,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以及创新,从根本上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以及整体教学水平。下面本文就针对小学数学的校本教研问题进行概括与分析。
一、改革小学数学的教研模式
传统的教研方式都是分散式的,有时只是形式上的教研,并没有集中教师进行合理的教研工作。在进行教研工作时要改变这样的教研方式,要设立数学教研组,注重对教研组教师的合理调控和指导,并要对数学备课进行合理的管理和规范。在对“分数的加减法”进行校本教研的过程中,就要让所有进行数学授课的老师参与到教研当中,教研组的组长根据具体的情况通过教研对教师进行合理的指导,让他们更加有效地对这一内容进行教学。如,有的老师在对分数加减法时直接授课,在讲授的过程中教给学生通分的问题,这样的教学方法并不合理,在这种情况下,教研组长如果发现教师有这样的问题,就要对其进行一定的指导,让他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先教会学生如何进行通分,再进一步讲授加减法的知识内容,这样不仅有利于教研模式的改革,对提高教学效率也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创新小学数学的教研内容
在以前的教研活动中大多数都是以“走过场”的方式进行,其中并没有太多实质性的内容,要进行有效的教研,达到教研目的就要对教研的内容进行丰富以及创新。在进行教研之前首先要确定研究的课题,要组织所有的数学教师一起进行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要对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把所有教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都进行探讨。如,对“负数”教学这一课题进行教研的过程中,有的老师可能无法让学生理解这一知识点,这样就可以由教师对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学生无法很快有效理解的知识点进行研究,通过对这些教学难点的分析,加深教师对这一授课内容的认识,让教师可以更加有效地对这一教学内容进行讲授。
三、以日常教学为切入点
进行校本教研的基础资料就是老师日常授课和教学的内容,所以,在进行教研的过程中要以日常的教学作为切入点,从日常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出发,对问题进行详细的剖析,解决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和困惑,进而建立完善的教学体系,完备教学的内容和过程。如,在对“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这一问题进行授课的过程中,很多老师对教学过程和方法的观点不太统一,有的老师认为授课主要通过让学生进行计算和比较来进行;有的老师则认为应该是在计算、概括和应用的学习过程掌握知识。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以这一日常教学中的问题为教研的切入点展开教研活动,让参加教研的教师进行探讨,找出最适合“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这一问题的授课过程和方法,进行有效的教研活动。
四、以交流学习为途径
在进行校本教研的过程中进行交流学习也是非常重要的,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把自己的教学方法与其他老师的教学方法进行比较和分析,取其精华来与自己的教学方法相融合,把自己教学过程中不恰当的部分进行合理的替换和改正,从交流中得到教学经验,进而进行有效的教学,由此可见,交流在校本教研过程中起着积极的作用。如,在对“应用题”进行教研的过程中,老师就可以通过交流学习的方式进行教研。有一部分老师认为在解决应用题时,应该运用常规的解题方法进行,不运用“单位1”或者是设置未知数的方法;而有的老师认为,在对这一内容进行授课时设置未知数的方法可以更加有效地达到教学的目的。这时就可以让这些老师进行交流,把自己的观点说出来,通过授课过程中对问题的总结来阐述自己的观点,通过相互学习和借鉴来设计出最好的授课方案。所以说,交流学习是校本教研工作中一项重要的举措,对教研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总而言之,在实施小学教育的过程中进行校本研究可以有效地提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从根本上认识和解决授课过程中的一些问题。通过改革数学教研模式、创新数学教研内容等措施有效地达到教研的目的和教学的效果,有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马文博.小学数学的校本教研问题[J].新西部(下旬):理论版,2011(3).
[2]姚晖.数学教研组教研活动实效性研究[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0).
春小学数学教研组工作总结 篇4
一、指导思想:
继续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以教育政策、法律法规为依据,依法执教。转变教学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主性。使我校数学教学、教研质量更上一层楼。
二、教师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数学教研组1-6年级有7个教学班,由7位数学教师组成;全组只有一名代课教师,其余六位教师都是正式编制的。但我组教师大都不是专业的数学教师,所以在数学理论和数学教育教学技术方面还是很欠缺。针对这一师情和学校教务处的教学安排,我组在本学期制定以下目标任务和教研、教学措施:
三、目标任务:
1、继续发展上期数学教学成果,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使各年级数学成绩都有所提高。
2、在数学学科教研教改中,我组本学期准备完成“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使我组教师成为一支思想素质、业务素质过硬的数学教师队伍,充分发挥现代教学设备,采用先进教学技术,以促进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3、狠抓创新教育,加强数学课堂改革力度,积极开展教学竞赛活动,提高现代教学水平,切实优化数学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4、根据学校工作要求,合理安排时间,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教改课改活动,全组教师努力学习,适时运用于教学工作中。
5、以数学组为单位,开展业务学习活动,在全组形成教研之风、互学之风、创新教育之风,共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四、主要措施:
1、教研组长配合学校领导承担对数学教学的指导和管理,以抓“课堂常规”为突破口,严格按教学计划完成教学任务。
2、积极开展听课、评课活动,本期每位教师互相听课,评课不少于10节。
3、组织本组教师学习教研、教改理论,提高全组教师的专业知识。
4、各数学教师认真拟定教学计划和辅导计划。及时备课和批改作业。在教学中,耐心辅导学困生,开展“一帮一”的活动。要特别重视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和良好习惯培养,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不歧视、压制、挖苦学生。
5、为了提高我组数学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本学期将组织教师共同探讨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
6、本学期我组还将举行四、五、六年级的口算能力比赛。并评选出各年级前1、2、3名。
具体按排如下:
二月份
1、制定学科教学计划;
2、召开教研组工作会议。
三月份
1、教学常规检查;
2、第一次集体备课;
3、数学课改模式的探索。
四月份
1、继续探索数学课改模式。
2、第二次集体备课;
3、五六年级口算能力比赛。
五月份
1、继续探索数学课改模式。
2、对期中测试质量及时总结。
六月份
1、教学常规检查;
2、基本完成新课的教学;
3、搞好期末复习。
七月份
搞好期末考试工作。
2011年春数学教研组工作总结 篇5
2011.7.6 紧张而忙碌的一学期即将过去,一学期来,在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全组教师坚持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积极参加和开展教研活动,完善和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在继续推进有效教学模式,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也为提高我校的数学教学质量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回顾一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教师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理论水平。
1、本学期,鼓励组内老师根据本班学生学习特点自主设计有针对性的作业,做到精心挑选,精心批改,积极为推进素质教育创设宽松的环境与条件。
2、在学习理论、总结经验基础上,组织教师进一步开展教改反思,撰写教育教学论文。鼓励组内老师参加各级各类论文大赛及发表论文。
3、这一学期还结合我校的实际特点,把教师的理论学习与教师集体备课相结合起来,也与教学的教学工作相联系。
二、改进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并力求常规与创新的有机结合,促进教师严谨、扎实、高效、科学的良好教风及学生严肃、勤奋、求真、善问的良好学风的形成。开学初,每位数学教师都根据学校和教导处的安排,制定好这一学期的教学计划,并按计划认真开展好教学工作。教师在备课时,能认真钻研教材,力求体现新课标精神,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提倡结构化教案、个性化设计,精心备课,针对学生实际,面向全体学生,兼顾差生。针对我校学生数学特点,我们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联系生活学生数学,充分利用直观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励学生思维,始终坚持课堂教学“五认真”。结合当前课改,全体教师认真地不断探索、自主实践摸索着进行课改的尝试。全体数学教师努力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兴趣,教给了学生知识和技能。教学工作中,每位教师都能狠抓教学质量,重视后进生的转差工作,利用课余时间对后进生进行个别辅导,效果比较明显。学校的老师能发扬奉献精神,常常利用课余时间,无补偿地给学生补缺补漏。在课堂教学中坚持做到培优补差,使学生学得有趣,学得实在,确有所得,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出效益。学生学习成绩有了较大的提高。
三、积极参加和开展教研教改活动。
本学期我们每位数学教师都是课堂教学的实践者,课堂教学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数学的学习,把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充分得到了发展。每位教师都以新课程思想来展开自己的教学工作。
这一学期,我们数学组全体教师根据教导处的安排,都积极的参加了学校的教研课的活动,通过集体听课评课进一步提高了教师的数学教学的整体水平。每人每学期都上好了一堂高质量的教研课,积极开展备课组内相互听课、备课组与备课组之间的交叉听课、以教研组为单位的中心组听课等活动,共同研究真实的数学课堂,课后进行了自评与他评,在互动的过程中提升了教师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能力,逐步改变教师内在的一些观念。在常规管理制度上,数学组和教导处都进行了每月常规检查(包括教师的备课、反思、学生的作业。)对检查情况进行了分析,所有的教师都做得很好,对本组的教师的教学能力都有了提高。组内教师在校内听课都达到了学校规定的不少于8节的听课。
2018春数学教研活动总结 篇6
本年级通过扎实的教研活动,圆满地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教研工作。下面我们回顾一下我们的活动过程和总结一下我们的研究成果。
一、抓常规工作的落实,每位教师心中有教研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一学期我们根据学校的教研主题,认真学习其精神,制定符合我校实际情况的教研计划,并通过教研日历的形式将计划细分,做到人人了解工作计划,个个知道自己常规工作。
课堂是老师的立身之地,是教学的主战场,是切实提高教学效果的最有效的途径。踏实有效地做好“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学常规工作,是每一位数学教师的份内之事,我们要求每一位老师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扎实做好“教学五环节”,尤其注重备课、上课、反思三环节。
1、以本为本,深入钻研教材。
每一节课要精心备课,确定每一课时的教学目标,重、难、疑点,精心地构思教学的五个环节。把培养学生的能力作为主要目的,选择有效情境导入新课,让孩子上课伊始就走进数学,做到“一石激起千层浪”。
2、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的能力
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重在充实调动学生积极性,数学教学要求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学习应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在实际情境下进行教学,可以使学生利用原有知识和经验同化当前要学习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的新知识,不但便于保持,而且容易进入迁移创新的情境中去。
3、课后反思,受益无穷
每一节课后或者每一次听课之后,要有一个交流反思的时间。这有时比上一堂课带给教师的感受更多,我们教研组在这一点上做得很好,每一次活动之后,在校领导的带领下各位教师各抒己见,有争执,有交流并能及时反思,写好听课反思,我们更为关注课堂导入的方法是否恰到好处,是否抓住学生的心,这样可以更好提高自己。
4、共同合作,集思广益
一、新课标的备课量很大,所以集体的力量更重要,我们组以备课组为单位定时定期进行集体备课,重点研究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的策略。我们组3个人讨论教学中的一些导入问题,统一教学进度、教育目标、讨论最佳教学设计方案,反思教学得失。尽可能多地从网络上、书本上扩充信息,不断充实、完善各课资料,力争向四十分钟要更高的质量。
二、认真落实教研活动,确保教研圆满成功
1、理论学习是推动教师成长的有效手段
这一学期,我们进行《数学新课标》理论的再学习,重新领悟新课程标准的精髓,提升老师的理论水平。
2、这一学期我们进行专题教研活动,对老师在教学中导入环节出现的集中问题进行研讨,集思广益,高效解决,起到立竿见影的成效。
3、扎实开展公开课教学,为教研提供了最好的范本
春小学数学教研组工作总结 篇7
一、区域性农村小学数学教研文化的内涵
就小学数学教研文化内涵而言,它是指教师的课程观念和行为方式,即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系列知识技能、价值取向、思维方式以及行为规范的总和。区域性农村小学数学教研文化,其内涵的研究主要从特定范围的内容要素和形式表现两个层面展开的。其中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内容层面,它主要针对构成区域性农村教研文化自身的内部因素及其结构为对象而研究的。正如日本著名学者佐藤学这样认为:“教研文化是指教师的研修意识与活动准则、专业知识与技能,学科价值观与互动感悟等方面的综合体现,即数学教师们开展研修活动时所特有的范式性文化。”
然而,区域性农村小学数学教研文化的形式表现,主要研究是处于特定的小学领域文化群体教师之间的活动方式以及人际关系模式。换言之,随着新一轮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以及广州市小学数学《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有效推行。区域性农村小学数学教研文化的解构与重建,远比教给他们一些具体的教学策略、课程设计方法等知识与技能更为重要。现阶段,番禺区教育局正全面推进“研学后教”课堂教学改革,实验学校大部分属于农村小学,因此,我们必须关注区域性城乡学校的发展状况,尤其是农村小学的学科教研文化。只有这样,改革研究才能为区域性城乡教育教学的均衡发展保驾护航。
二、区域性农村小学数学教研文化的解构
教师职业的特点之一就是奉行教学的“专业个人主义”原则。“孤立地研修”是大多数学教师的潜意识习惯,尽可能地避免新课程实施中的关键性问题(困惑)主动地暴露出来。调研发现,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环境中相对封闭地工作,习惯于倾向在学科的屏障中保护自己,不太愿意接受外界先进经验的影响。教师之间普遍缺乏开放、信任且相互支持与沟通的平衡心态,为了避免自己受到指责和损害,往往倾向于在“内部真我”和“外在表现”之间建立一堵墙。显然,这种自我封闭教学思想,正是排斥着“联动教研”的理念。农村小学数学课程改革急需突破这种教研氛围的困境。
我们只有弄清区域性农村数学教研文化生成的机制及其过程,明确在不同区域下教研文化的特性,对建立与发展良好的教研氛围有着指导性作用。农村小学教研文化的重建,首先要改革教师封闭的、缺乏进取力的研修方式,打破当前那种“自我封闭、自甘平庸”的局面,诱发他们自觉地开展联动教研的内驱力。因此,我们借《小学数学区域性(校本)教研活动有效策划与组织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为契机,尝试对区域性农村小学数学教研文化孤立的成因,从“教师个体教学情境”与“科组教研结构的分化”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1. 农村小学数学教师个体教学情境
就区域性农村小学数学教师个体而言,笔者从教帅的传统思想和极端依附方式、教师自我角色的定位与期待两方面来简要解释。
(1)教师传统思想和极端依附方式
目前,我们广大数学教师工作任务日渐繁重,加上过往传统的学科研修方式的影响,若要与本校(或邻校)科组进行有效的教研活动,那就无疑成为他们抗拒与抵触的对象,而这种错误思想,正是阻碍小学数学教师彼此间相互学习和共同发展。其次,观念与体力固然也是阻碍着我们进行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因素,但我们不容忽略隐藏于背后的“极端依附式”做法,教师缺少学科的研修意识是主要因素。相对中心城区的教师而言,处于农村地区的数学教师认为,何必为课程改革而立即去改变自己,可继续采取“重走旧路”的应对方式,将自己视为课程改革的“旁观者”角色。再者,由于传统的工作环境与思维习惯,很容易形成保守思想,这种极端保守性会使他们抗拒外来的干预,甚至排斥多年来课程改革所获取的成功经验。
(2)教师自我角色的定位与期待
除教材和学生以外,教师也是影响课程改革实施效果的重要变量之一。区域性教师之间时刻保持密切的、协同联动的关系,这无疑会推动课程改革的有效实施。那么,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如何定位自身的教学角色,这将会直接影响课程改革的深入度,进而会影响与其他教师形成互动以共同为提升个人专业成长的程度。从目前调研获悉,区域性农村小学教师普遍抱着“自扫门前雪”的封闭式工作心态,往往表现为相互竞争并充斥排他性,以至于教师之间往往只有拉家常的闲话,却缺失了彼此间开展有效教学的讨论与交流的教研活动,一种实时性的“联动式教研”意识仍然未能真正建立。因此,若果教师缺乏专业研修的内驱力,那么教师间所形成的教研文化至多是局限于“拉家常式”的表面活动。
2. 农村小学科组教研结构的分化
从生态学的角度看,课堂是一个具有形成数学教师反应的特殊属性的环境。而在这个环境里所发生的事件是复杂的并具有瞬时性的特征。我们每天所面对如此复杂性与瞬时性并存的课堂,加上教师之间学科专业水平发展的差异性,造成了大部分教师用粗糙的方式去解决教学中实际问题。而这样日复一日的教学情境和习惯性,制约了学校内部或与邻校学科组教研活动实效性,即科组教研活动单一局限于校内,产生区域性学校之间教研活动的分化现象。
除了现实的课堂教学对教师之间的互动教研产生直接冲击外,学科组织结构也是造成教师对自身工作进行不断反思的影响因素。由于区域性农村的小学数学科组的规模普遍较小,专任教师学科专业素养普遍较弱,科组教研力量较为单薄,缺少学科骨干教师的专业引领,造成各校科组教研活动的内容与结构产生较大差异。如果他们将教研活动的范围只局限于学校内的话,那么数学教研文化的建设步伐必将停滞不前。在课程改革研究的迫切需求下,促使教师更容易处于孤立和进退两难的矛盾之中。
三、区域性农村小学数学教研文化重建的思路
小学教研文化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协同发展,是实现教学领域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的新趋势。教育部颁布的《教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就明确要求:开展的课程改革工作确保教师专业发展与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同步进行。在这种的背景下,如何促成两者的协同发展将成为数学课程改革研究的焦点之一。
1. 重建目的:提高农村小学生数学学习结果的实效性
任何教育改革,最根本的目的应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农村小学数学教研文化的重建亦然。但是,在实施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过程中,如果没有考虑其改革的实质需要的情况下,我们数学教研文化的重建必然被狭隘化、孤立化,甚至片面地认为改革与重建目标仅在于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和提升教师专业素养,而忽略了提高学生学习结果这一重要目标。诚然,教师的教因学生的学而存在,提升数学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力。我们要实现农村小学数学教研文化的重建,首先要将教师学科专业素养的提升与教研文化的重建这两个目标有机地整合起来,以“提升学生学习结果和学科素养”作为课程改革研究的最终目标。
课程改革最终落实靠的是教师,如果教师缺少参与有效教研活动的意识,缺乏实施新课程研究的执行力,再华丽的改革方案,都只能是“束之高阁”罢了。当前,随着“研学后教”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研究,我们就必须实现其改革目标内涵的拓展,将课堂教学改革研究、教研文化重建、教师自身素养提升和学生学习结果提升等几个层次的目标有效地整合起来,将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结果的实效性,作为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研究的立足点。
2. 重建思路:开展区域性联动教研平台建设的研究
区域性农村小学数学教研文化需要重建,专业研修活动是发展的基础。只有广大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得到普遍提升,这才能更好地适应教育的均衡发展。特别是农村地区,单单靠一个学校的科组教研力量,是比较难实现的,这大大制约着数学教研文化重建的速度。区域性联动教研平台的建设就是着眼于区域性教师个体(集体)专业发展,通过搭建若干校组成的新型联动教研平台,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联动教研的开放性和所萌发出来的生命力。然而,我们要从根本上提升农村教师学科专业素养,仅仅增加专业知识和提高教学执行力,是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的,关键在于要构建起区域性联动教研平台的研究目标。
(1)建立协同教研组织气氛,形成区域性数学团队共识
协同联动的小学数学教研文化必须立足于一个可信赖的、相互支持的和谐环境中。只有在相互信任和支持的环境里,他们才能形成积极的竞争激励心态并自愿提高与发展,从而实现“两个队伍”素养的提升。此外,随着番禺区域教育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学科资源库的广泛利用与二次开发,学科论坛的活跃交流等),致使区域性学校学科知识的“围墙”越来越模糊了,拉近了区域性农村小学数学教师的距离,有效增强了教师间的互动成长,加快了教研文化的重建速度。基于“研学后教”课堂教学改革的影响下,我们广大农村教师更应以开放、分享和彼此支持的态度走出课堂,跨越校间束缚,与局域范围内的同行共同探讨现阶段课改中所遇到的问题与困惑,从而达成课程改革可持续发展的区域性团队的共识。
实践证明,在不同区域的若干参与学校(学科组)里,只有充分挖掘各参与校内部的师资和课程资源优势,让他们的教学教研优势不再属于“私有财产”,并主动以为大家所“公有”而共用。同时,还要建构起联动式学科“大组教研的意识,树立起区域性(校本)有效教研活动策划与组织的活动机制,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协同作战,教学资源共研共享,从而实现区域性农村数学教学的均衡发展。譬如,在开展“异级同类课校本教研”研修活动中,以构建区域性校本教研“三.三模式”(即:三级研课和三次展示),学科组通过精心策划和科学组织,实施集体备课,并约定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异级同类课公开教学,供“大科组”研讨交流,从而促进团队专业成长,提高教学质量。又如在“微格教研,网络互动”活动中,把教学流程定格,既利于自我反馈,也利于若干校的集体研讨,完全不受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实实在在地推动了区域性农村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高各参与校的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2)构筑教师联动教研平台,塑造区域性协同发展氛围
小学数学教研文化的协同联动是指以彼此平等为基础,通过组织专业对话和知识协商,以达成教师教学共识,并获取教师共同成长的发展过程,从而形成一个学习型的组织或发展的共同体。通过研究,区域性小学数学教研协同联动的方式是多样化的。例如:成立若干学校科组开展以“同课异构”、“异级同类”、“练习题组研发”和“课型研究”等主题教研活动,实行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模式(即“选定课题,同课异构;互动研讨,形成预案;课堂实证,优化提炼;成果定案,资源共享”)。这种教研模式,不仅是一种交流形式上的变化,而是充分发挥了教师自主精神,把教师作为研究的主导者,在实际中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如,在开展《小学数学区域性联动教研平台建设的行动研究》课题研究时,就是以其作为区域性农村小学教研文化重建的突破口,以“研学后教”专项案例研究为载体,加大级组(科组)研课力度,逐步建立具有地方特点的联动教研平台。这样的研究,既关注了区域性农村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又加速了区域性联动教研平台的建设步伐,更利于小学数学新型教研文化的重建。
(3)探索教师协同成长模式,促进区域性教学均衡发展
小学数学教师的工作繁忙,教研活动经常是“孤军作战”的。如果我们能将彼此观摩对方教学、学习对方教学的长处和交流课程教学研究经验,作为提升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话,则对促进区域性农村小学数学教研活动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所以,我们要将发展的眼光放得远些,放到一个区域(地域)范围上去,构建局域性学科”捆邦型”科组教研文化建设模式,以区域性校际的联动形式来实现小学数学教研文化的重建。这样,有利于将“游击式”数学教研活动得到进一步规范化,实现教研形式多元化,从而达到区域性教研文化的协同发展。
例如,基于市桥城区城乡学校教研水平的差异性,有针对性地建立“城乡科组手拉手”教研网络,以“学科氛围”带动“教师成长”,完善活动过程的评价机制,发挥区域性协同联动教研评价的效能。启动区域性农村若干校之间联动教研的实施方案,划分片区以“教研会餐”式开展教研活动,以“立专题成系列”活动模式,围绕着“小学数学课型专题”、“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素养专题(教学设计、课堂实施、说课、观议课、反思答辩和专业技能展示等)”确立研修主题。同时,还邀请区学科教研员(特约教研员)、城区名校骨干教师进行实时点评和专题报告会,引领农村小学数学科组的建设,实现区域性教育教学的均衡发展。
综上所述,我们只有关注区域性农村小学数学教研文化的重建,才能实现从“孤立作战”走向“协同重建”的建设目标,城乡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才能得以均衡。经过广大农村小学数学教师的艰苦努力,小学数学教研文化的重建研究与区域性联动教研平台的建设,不但有效地推进了小学数学《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的研究,而且课程改革在“实践推进”和“理论创新”两个层面上都取得了阶段性可喜的成果。然而,从研究中让我们发现两者是相互影响的“一体两面”,它不等于“护航”关系,也不等于“对接”依存,而是一次自我超越。
摘要:小学教研文化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协同发展,是实现教学领域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的新趋势。试看我区22农村小学实施数学课程改革的状况,广大的数学教师正积极寻求和努力构建区域性新型教研活动平台,以此促进教研文化的解构与重建,激发课程改革活力的新局面。实践告之,区域性小学数学教研文化会随着教研平台建设的深入而不断改进和发展。同时,构建区域性教研平台也会借助教研文化的重建而进行着深刻的”自我反省”,以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与优化创新。本文章尝试以农村地区小学构建区域性新型教研平台为载体,谈谈对学科教研文化解构与重建研究过程中点滴体会。
关键词:小学教研文化,解构与重建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大辞典》(上册)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2]钟启泉.《课程与教师》.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5.
[3]王建军.教师参与课程发展:理念、效果与局限.[J]课程·教材·教法2000(5).
[4]张红洋、吴俊明.《教师文化的解构与重建》山西: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7.
[5]陶青.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合流:反思、批判与重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
春小学数学教研组工作总结 篇8
[关键词]农村;小学数学;教研活动;有效开展
近几年,由于农村小学教研受到诸多方面的限制,学生的学习状态也受到了影响。在农村,基本上很难形成较为专业的数学教研队伍。在教研活动进行的过程中,也存在大大小小的问题。这样的情况对农村小学数学教学非常的不利。本文,笔者结合农村小学数学教研活动的主要问题,简要探讨如何有效开展农村小学数学教研活动。
一、农村小学数学教研活动开展的重要意义
在农村小学开展小学数学教研活动对农村小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开展小学教研活动,可以帮助农村教师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提升教学的专业水平。当老师的水平提高之后,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如果学校能够组织好小学数学的教研活动,可以促进学校的整体教育水平的发展。开展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影响小学数学教研活动的高效开展。
二、农村小学数学教研活动开展中的问题
1.教学研究的方式比较单一
农村小学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很难找到接受培训的机会。因此,老师们很难接触到较为先进的教学经验,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在开展教研活动的时候,农村小学数学老师基本都在学校内部展开教研。由于教师的知识具有局限性,单一的教研方式导致教师的教学水平很难提高。
2.学校不重视教研活动
学校是一个包含各种工作的组织。本来学校的事情就比较多,领导很难抽出更多的精力来开展教学研究工作。再加上农村小学具备的资源比较少,很难在教学的时候高效的开展教学研究工作。由于学校对教学研究工作的不重视,导致很难在教学研究中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3.教研组注重形式忽略时效
在许多的农村小学数学教研活动中,教研活动基本上知识在形式上开展一下,根本就不注重教研活动带来的时效性。其大部分的教研記录都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而制作的。这样的情况会大大的影响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翻看教研笔录,研究小学数学教学问题的寥寥无几。这样趋于形式的教研活动会严重制约着教研活动开展的效率。
4.数学教学研究组人员素质偏低
在农村的小学里面,由于教师资源匮乏,经常会出现许多代课老师出现。他们有些甚至没有从业资格证,讲解的内容也时常出现差错。他们在教研的过程中根本就不知道说什么,教研参与性比较差。还有一类老师,因为在教学的过程中身兼数职,根本就无暇参与到教研活动中,以致教研活动无法高效的开展。
5.有效开展农村小学数学教研活动的策略
为了提高农村小学数学教研活动开展的效率,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提高教学研究的高效性。
6.结合实际考察,强化教研活动的管理
教师教学研究要结合实际进行。学校领导要加大对教学研究的考察力度,避免停留于形式上的教学研究发生。在教研小组中抽出专门的人员来对本小组的老师授课进行研究,找出老师上课中的问题,分析老师教学的方式。在开展教学研究的时候,这个人可以将收集到的信息加以总结,将好的教学方法进行传播。针对教学中问题,进行分析之后,引导老师改正。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提高老师教学的积极性,而且可以提高老师的教学效率。
三、调动老师积极性,引导其进入教学研究中来
由于在农村小学教学研究中,有许多的老师根本就不能够了解教学研究的意义。在学校开展教学研究的过程中也只作为看客,不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样的情况会大大的阻碍教学研究的进行。因此,在教研活动中,教研组长要引导这些老师树立正确的教研观念,引导他们参与到教学研究活动中来。在教学研究中引导他们学习新的教学方法,并不断地运用于教学实践中。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农村小学老师积极地参与到教学研究中来,促进教学研究的高效进行。
1.教师总结反思,强化自身教学素养
教师不断的总结反思是教师成长的重要的方法。由于农村小学师资比较紧张,有的数学老师还要兼职其它学科的教学,会使得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一直处于备课、上课、改作业的循环之中,他们很少拿出时间来总结反思。这样的情况对教师的发展是非常的不利的。老师在教研活动中,要不断地总结、反思,以丰富教学经验,给与其它老师以借鉴。在不断地总结反思中,老师的素质会逐渐提高。
2.针对数学老师进行专业培训
针对农村小学资源匮乏的基本情况,笔者认为可以自从学校的资金中拨出一部分用于教育教学培训。学校可以请各地的优秀教师来讲学,针对不同的老师给以专业的改进意见。此外,还可以为学校的老师报专业的进修班,让老师能够在进修班中交流经验。在开展教学研究的时候,老师就能够将培训、进修中得来的经验在教研小组中探讨,以活跃教学研究的氛围。
3.强化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
老师之间的交流可以帮助老师吸取其它老师的教学经验,不断地查漏补缺。学校可以组织数学老师进行集体备课活动。在备课的过程中遇到问题,老师们可以共同探讨,找到会更好的教学方案。在老师交流的过程中找到自身的缺点进行改正,发现其他老师的可取点,加以吸收。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使教学研究从形式教研走向实际教研。
四、结语
总行所述,农村小学教育是在教育阶段需要注重注意的问题。在农村小学教学教育中开展数学教研活动对学生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加高效的开展农村小学数学教研活动,要结合农村小学教学活动开展的现状分析,通过结合实际考察,强化教研活动的管理,调动老师积极性,引导其进入教学研究中来,教师总结反思,强化自身教学素养,针对数学老师进行专业培训,强化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等方法,不断地强化教学,以促进农村小学数学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周江萍.积极探索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与教研活动相结合的一点做法.《大观周刊》, 2011(46).
[2]谢丙善.农村小学如何有效开展数学教研活动.《学园:学者的精神家园》, 2013(36).
春小学数学教研组工作总结 篇9
2007年度是佳木斯大学的“课堂教学年”,本学期数学教材教法教研室在认真学习大学及学院下发的教学文件的基础上,制定了教研室活动计划,并在院、系的领导下,教研室根据计划积极开展教研室活动。现就本学期教研室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严格执行了大学及学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本教研室工作计划,坚定不移地贯彻上级教育教研精神,发挥教研在教学中的先导作用,积极为我校教学质量提高作出贡献,初步确立本教研室特色,根据教学需要不断进行教学改革,教研格局因而也初步形成。同时注重了教研形式和质量,注重了实效,做到了活动事先有筹划,有准备,活动中有考勤记录,有活动记录。
二、本学期,我教研室二位教师共承担了数学教育概论、竞赛数学教程、数学史、自然科学史等四门课程,共计180学时,其中二门是面向全大学开的素质教育课,授课教师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认真组织教学材料不仅使学生学到一定知识,同时也使学生素质得到提高。
由于今年是我校的“课堂教学年”,所以教学质量排在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教研室响应大学号召开展了集体备课活动,由于所授课程不同,因此选择了数学教育概论及竞赛数学教程中的部分内容,针对课程中的内容选择、重点、难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问题进行研讨,集体备课时各抒己见,这些活动大大提高了教研室老师的理论和实践水平。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两位教师还指导04级毕业论文26人。在制定本学期教研室工作计划时安排了教研室内部互相听课和讨论,后根据大学和学院的要求,不仅对全系教师进行听课,还听名师讲课三次,学院教授、副教授讲课四次,这学期的听课大大的开阔了教师的眼界、提高了教学水平。
三、为了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合格人才,在本学期末根据大学及学院要求我们通过集体讨论并参照系领导的建议对我们教研室课程设置进行了适当的调整:除原有课程外,我们拟增加数学教学技能及中、高考考点分析等课程,同时对本教研室开设课程的具体时间,学时分配等相关问题进行适当的调整,旨在提高学生就业机率与缩短其从教适应期。
我们在院、系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各教研室的大力支持下,圆满的完成了本学期的工作任务。今后我们仍将继续努力为学校教学研究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数学教材教法教研室
春学期小学英语教研组工作计划 篇10
思想
打造实验小学品牌英语课,为了深化“新课标”在英语课堂的进一步实施,本学期英语组将继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究。
学以致用是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说流利英文”,给每位孩子展示自己才华的空间,本学期英语组将继续开展低年级讲故事大赛活动及第一届高年级讲故事大赛。
工作
重点
1、继续探讨小组合作学习在英语课堂的实施。
2、每位教师上好一节微型说课。努力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3、做好国际评估英语学科的评估工作。
4、做好第二届实验小学“supper baby”的比赛工作。
5、开办第一届三至五年级学生讲故事大赛。
6、备战六年级毕业考试、二月份
1、做好开学前的准备工作
2、制定每位教师教研组活动主讲话题(小组合作学习)
3、布置学生成长记录手册的内容。
4、建立英语组每位教师的教育教学档案。
5、检查教师教案
三月份
1、配合京师达学校,做好剑桥英语的开班工作。
2、组织学生参加英语国际评估赛
3、三至五年级讲故事大赛初赛。(分两个赛场进行)
4、专家讲座(深入探讨小组合作学习在英语课堂上的实施)
5、英语组长推门课。
四月份
1、六年级单词大赛。
2、六年级英语课文朗诵大赛。
3、检查教师教案
4、抽查三至六年级学生作业。
五月份
1、英语教研组长推门课。重点检查本学期教学重点实施情况。
2、三至六年级英语教学质量抽测
3、抽测总结会
4、低年级故事大赛初赛。
六月份
1、低年级英语故事大赛决赛。
2、三至五年级讲故事大赛决赛。(分两个赛场进行)
3、本月工作重点为六年级毕业班毕业考试辅导及考试工作。力争让每位毕业班的学生以自己最优异的成绩毕业。
七月份
1、检查期末复习课教案
2、教研组长听复习课推门课
3、检查教师听课笔记
春小学数学教研组工作总结 篇11
一、关注实际问题,将教师卷入校本教研
学校的教研活动主要是针对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所遇到的疑惑,产生的心理困境和迷惑,这些都是教师在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并无法回避的实际问题。结合这点,将校本教研的研究课题重点放在教师在工作实践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方面。例如,“实践和综合”课题,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会一带而过,甚至是完全省略。让教师结合自己教学中所遇到困惑提出问题,然后才筛选出比较集中的问题进行探讨。因为这样的研究问题来源于教师实际的教学工作,和工作实际紧密相连,校本教研具有实际意义,使教师积极地参与到校本教研中。
二、依托课题,开展卷入式研讨
课例研究是以“课例”为依托,围绕着课堂优化而展开,能够将多种教研类型整合,体现教研一体化的核心理念。为了促进教师不断地改进自己惯有的思维和教学模式,提高专业能力,加强彼此之间的协作,经验共享,共同发展,可尝试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1.全员参与,互帮互助
每次的教研开始之前,先通知每个参与者研究的课例,让所有教师在活动之前都有所准备。在教学观摩的过程中对自己的问题进行思考,以获得解决问题的启发。最终对教师的问题进行汇总选择,挑选受到普遍重视的问题进行全体的讨论,每位参与者分享自己的经验、想法。例如,以“邮票中的数学问题”一课为课例,课例准备的过程是参与的教师共同完成的,集体合作,精心准备;课堂反应良好,不再是教师单独的表演,满足了学生差异性的要求。教研活动不再只是关注活动结果,而更加重视活动全员的准备过程。
2.全程参与,落实到每个环节
在固定的时间进行校本教研,可以先观摩两节专题课,然后对刚才的专题课深入的探讨。例如,“‘数与代数领域的应用研究”,从课题研究的选择到课题的背景,到课题开展的设计,教师都参与了课题研究的全过程,分工协作,不再和以往旁观旁听一样,对于课题背后一系列的工作了如指掌。在课题的共同协作过程中,教师能够坦诚地面对自己的缺点,在课题完成的总结会上可以毫无芥蒂地接受他人的意见,而其他教师也能在参与中发现自身的不足,从而畅所欲言。
在这种高效的讨论中每个教师都能从思辨中获得独自一人学习的时候学习不到的东西,从其他人分享的经验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对自己在校本教研中的价值进行重新的定位。
三、有效发挥卷入式校本教研的作用
卷入式校本教研主要是为了促进教师之间教学经验和教学理念的交流,把零碎散落的教师个体心得和经验进行总结形成可以集体共享的专业的教学系统知识资源。每次的教研活动,都会安排一些骨干教师或者学科带头人参加,进行点评和分析,专业人员参与校本教研是促进研究向纵深发展的重要部分。对于教师们对课程理念的领会,对教学意图的理解和教学策略的感悟都有着极大的帮助。
校本教研中会有很多新颖的观点涌现,为了保证对于教研成果的有效利用,最好对每次的课例进行录像,并做好文字记录,以方便回顾,还可以将资源上传互联网,给更多教育工作者共享,形成校本教研的资源库。利用这些丰富的真实教研材料进行反思,践行于教学,寻找出行之有效的教研成果。使学校真正地成为知识传播和升华的场所。
四、反思和完善
卷入式校本教研不仅仅只是一个提供多方参与的共同学习的活动,还需要坚持对后续行为进行反思和跟进的持续机制。教师的教学研讨活动主要的成效反映在两个方面:其一,对教研活动认识上的进步,其二,教研活动的行为方式上的改进。把教学研究共识转化为教学建议,把教研成果运用到教学中,这才是教研的目的所在。教研活动不是随着一次活动的开展结束而结束的,还需要教研组的教师不断地反思和跟进,将教研成果进行实践,对实践进行观察分析,以检验教研结果。在实践的过程中,进行反思,寻找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的解决答案,同时形成了自己独立的教学现象和问题的思考,提高教师在教学工作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传统的校本教研中一直存在着研究的问题空泛、缺乏主体意识和团队意识等问题。卷入式校本教研模式,能够让校本教研如同磁场一般吸引教师积极参与,让教师为了自身的发展提高有主动参加校本教研的要求。关注教学实际问题,让教师主动参与教研;选取课题,开展卷入式研讨,不断发展,才能让校本教研工作真正对教师教学、进修起到促进的作用。
春小学数学教研组工作总结 篇12
一、缘起:试题“变脸”, 暴露学生的算理弱项
绍兴市上虞区历来重视学科质量。在严格执行有关规定的基础上, 坚持开展学科教学质量抽测。2012年12月, 区教研室面向全区小学组织了三年级数学质量抽测。其中, 有这样一道试题:
在有余数的除法里, 为什么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把你的想法写在下面。
此题的考查点是学生对“有余数除法”的算理的理解, 重在反映被测学生在熟练计算的表象下, 仅是“会做”还是“真懂”。调测显示, 此题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被测学生和任课教师的“纠结”。被测学生的“纠结”表现在举棋不定, 反复涂改, 不知该答什么, 部分学生则索性放弃。任课教师的“纠结”则表现在, 认为“有余数除法”一般只考“计算题”“解决问题”两种形式, 而从未考过阐述道理的“解答题”。显然, “纠结”的背后, 是算理教学的底气不足。经阅卷统计, 此题的正确率仅为25%。学生所答五花八门, 令人啼笑皆非, 如“余数必须比除数小”“如果余数比除数大就错了”“因为根本就没有余数比除数大的算式, 所以除数大”“余数就是我, 除数就是爸爸或妈妈, 不能比他们大”“因为老师是这样说的”等等。稍作审视便不难发现, 对于“有余数除法”的算理, 有的学生属“浅理解”, 有的学生是“零理解”, 还有的学生则为“负理解”。
调测结束后, 笔者陷入沉思:我们的数学教师, 究竟是怎样教学“有余数除法”的?是纯粹追求“会做”, 所以给予学生方法、组织学生勤练, 还是深度聚焦“真懂”, 所以丰富学生体验、重视学生思辨?毫无疑问, 不同的教学行为, 源于不同的价值取向。显然, 在以“促进学生持续发展”为宗旨的新课堂中, 帮助学生基于“真懂”进而“会做”, 是课堂教学的应有情怀。而调测表明, 教学现状显然与这一目标存在较大落差。于是, 我们决定“变本加厉”, 将指向数学理解、关注意义建构的命题变革持续推进, 以此来撼动教学现状、实现课堂转型。
二、跟进:教研“瘦身”, 直面课程的本质核心
实事求是地说, 绍兴市上虞区的小学数学教研活动一直比较扎实, 且形式丰富、力求新意。可自从上述调测结束后, 我们突然感觉到, 很多教研活动根本无法触及数学教学的“核心要地”, 虽然付出心力, 却是“隔靴搔痒”。既然如此, 与其轰轰烈烈, 不如真真切切, 让学科教研适度“瘦身”、凝聚视线, 向着学科本质深层进发。这样想着, 我们就开始有意识地关注同类研究、加强文献综述, 来开拓视野、丰富认识。由此, 浙江省内外一些地区的命题改革给了我们诸多启发, 尤其是嘉兴市小学数学学科的“过程性评价”研究成果更让我们豁然开朗。2014年3月,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举办了“中小学考试评价高级研修班”, 专家们多次强调命题对于教学的“倒逼”意义和“指向”作用, 坚定了我们“基于命题变革, 促进教研转型”的行动决心。
(一) 聚焦学习过程:促成“课标理念”的试题物化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已颁布近三年。这期间, 各地经常组织落实课标理念的学习活动。笔者认为, 只有让课标理念“潜入”试卷, 或许才能更深层地激发一线教师研读课标的内在需求。于是, 我们继续立足“阶段抽测”“期末调测”甚至“毕业监测”等评价契机, 依然朝向“既懂又会”的培养目标, 根据课标推崇的“四基”“四能”“十大核心词”等内容设计试题, 努力将课标要求转化为试题文本。
例如, 在“2014年 (上) 四年级数学质量抽测”“2014年 (上) 五年级数学期末质量调测”“2014年六年级数学毕业质量监测”中, 我们着眼“小数加减法则”“长方体体积公式”“梯形面积公式”等带有“种子性”的课程内容, 进行算理追究。相关试题如下:
1. (四年级数学质量抽测题) 计算小数加减法时, 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齐?把你的想法写在下面。
2. (五年级数学期末质量调测题) 下图是本卷第二大题“我会填”第7小题中的长方体。我们计算它的体积时, 都会这样做:6×4×5=120 (立方厘米) 。那么为什么“长×宽×高”就能算出长方体的体积呢?请以这个长方体为例, 通过写一写或画一画等方式, 表示出你的想法。
3. (六年级数学毕业质量监测题) 我们都知道, 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 (上底+下底) ×高÷2”, 为什么要“÷2”呢?请用写一写或画一画的方式, 把你的想法表达出来。
从测评结果看, 学生的正确率普遍较高。这从一个侧面说明, 数学教师的教学行为有所改善。
当然, 除了这种形式的主观解答题, 我们也尝试探索更为丰富的试题形式, 在不增加难度的同时, 力求体现对课标要求的客观测评。比如, 在“2014年 (上) 三年级数学期末质量调测”中, 设计了下面这道试题:
先填空, 再选择。
一辆小轿车最多可乘5人。一辆大客车最多可乘 ( ) 人。
一辆大客车最多可乘的人数是小轿车的9倍。
解决上面这个问题, 就是要求 ( ) 。
A.5个9是多少B.9个5是多少
C.9里面有几个5
此题难度不大, 涉及“四能”中的“分析问题能力”, 以及小学阶段非常重要的两种数学思想, 即“抽象思想”和“转化思想”。可谓“一题多得”。
每次测试结束后, 我们利用各种机会, 向全区教师诠释命题意图、说明评价状况, 并对后续教学提出改进建议, 真正体现了评价对于教学的引领意义。
(二) 关注课堂效能:发挥“教学后测”的积极作用
课例探讨, 是教研活动的主要形式。当前, 衡量一节课的好坏, 通常比较多地关注“数学味”“参与度”“互动力”“生成性”等过程性状态, 这是正确的。但与此同时, 我们也应兼顾“学生究竟学得怎样”的成果性状态。于是, 自2013年起, 绍兴市上虞区小学数学教研活动有了一条“潜规则”:凡是课堂观摩, 必有“教学后测”。而且, “教学后测”的结果将作为后续研讨的重要资源、教学改进的关键证据。
例如, 2014年4月, 全区组织“第七届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展示活动”, 多名学科带头人在活动现场同课异构《小数的意义》《分数的意义》。上完课后, 教研员组织参会教师经过现场讨论, 确定后测题目, 并由执教教师进班测试、统计结果, 以供研讨。其中, 《小数的意义》教学后测题如下所示 (题目系研讨现场手写) :
经梳理, 被测学生呈现了如下两种答案, 引起了与会教师的深入思考:
1.把这个图分成10份, 根据图片所示, 可以把第一条阴影部分分成两份, 就是0.2, 再加上第二条阴影部分0.1, 就是0.3了。
2.把一个长方形分成5份, 先取其中的1份就是0.1, 再加上1份中的半份就是0.05, 把0.1加上0.05等于0.15。
从第一位学生的回答看, 他已然理解了“小数的意义”, 知道从“10等份中的每份是0.1”“总共取了3份”两个层次, 来思考小数的逻辑构成。从第二位学生的回答看, 他所描述的“把长方形分成5份, 1份就是0.1”暴露了其学情真相。在与这位学生的当面交流中, 我们还了解到, 全课下来, 他一直以为“一个长方形不管分成10份、8份、5份……都没关系, 其中的1份都是0.1”。学生为何会产生这种误解?很有可能是因为教师过分强调了“每份是0.1, 几份就是零点几”, 而对“10等份”这一“0.1”构成的核心条件引导不够。而这一点, 必定能为与会教师再次执教《小数的意义》提示教学改进的方向。
(三) 重拾专业功底:营造“试题设计”的教研风尚
曾经, 命题作为必备的教学基本功, 被广大教师所重视。近年来, 随着教辅资料的日渐泛滥, 很多教师陷入了“拿来主义”的误区, 只管搬来教辅资料中的试题让学生练, 不分良莠, 全盘照收, 结果, 学生学业负担加重了, 学科质量却未见提升。基于这样的现状, 多年来, 我们坚持将命题能力纳入数学教师的素养范畴, 定期组织“命题竞赛”或“原创试题征集”, 并在教研活动中穿插“说题”板块, 交流命题思路, 分享命题心得。当然, 命题研究的最终目的, 并非提升考试成绩, 而是通过研究“怎么考”进而探讨“怎么教”, 促进教师对学科内容的本质把握。下面是我区某教师原创的一道《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单元评价题:
根据要求操作。 (10颗★)
(1) 学了面积计算方法后, 小明用“5×4=20 (平方厘米) ”计算一个图形的面积。你能把这个图形画出来吗? (3颗★)
(2) 接着, 小明在这个图形上去掉了一块, 把剩下部分用阴影表示了出来, 并继续用“2×2=4 (平方厘米) , 20-4=16 (平方厘米) ”来算阴影部分的面积。你知道小明画的图最终是什么样子的吗?请继续在上面的图中画一画。 (3颗★)
(3) 与原来那个图形相比, 阴影部分的面积 ( ) , 周长 ( ) 。 (4颗★)
A.变小了B.变大了C.没有变
这道试题既考查对面积公式意义的理解, 又考查“根据算式想象图示”的空间思维, 兼顾了基础性与发展性, 内涵丰富, 层次清晰, 重点突出, 不失为一道好题。
三、感悟:评价“先行”, 敞亮教学的理想彼岸
【春小学数学教研组工作总结】推荐阅读:
小学数学教研组工作06-01
春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07-05
小学数学组教研总结06-16
小学数学教研组长总结08-02
小学数学教研组工作总结与反思06-01
屯升小学数学教研组工作总结06-28
后坝小学数学教研组工作总结10-24
小学数学教研员总结07-28
小学数学秋季教研组工作计划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