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管道安全监察规程

2024-10-20

压力管道安全监察规程(共9篇)

压力管道安全监察规程 篇1

质量计划或检验计划是指用于特定系列产品或合同项目,对质量管理体系运转以及资源作出规定的文件。内容包括检验内容、检验时机、检验比例、主要依据、参考的程序文件、记录 (表号) 、检验各方的质控类别等,对产品生产准备到产品最终验收的质量活动均进行了规定。质量计划的编制应明确质量计划所涉及的质量活动,并对检验各方的权限进行分配。编制一般由技术负责人或检验负责人主持,相关部门参与制订,编制应充分考虑文件的可操作性。当产品结构简单、品种单一或形成系列产品时,可用一个质量计划包容,不必针对每个产品制定质量计划。若现行产品技术状态发生显著变化时,应重新编制或修订质量计划。

2 质量计划与工艺流转卡的差异

国际上通用做法是采用质量计划或检验计划来控制产品工序。而国内通行做法是通过产品流转卡来控制生产工序。目前,产品流转卡通常有二种形式:工艺型流转卡和记录型流转卡,其中工艺流转卡与ITP在形式上有一定的相似。

质量计划与工艺型流转卡规定的检验内容均按工序的顺序进行排列、均对检验项目划分了质控类别。部分工厂认为可以将这类产品流转卡视作质量计划。但笔者认为两者有很多不同,以下是对两者不同之处的比较分析。

1)编制时机不同:质量计划在合同签订后或者在合同签订前,根据产品特性进行编制,而产品流转卡一般在图纸批准后才开始编制。新产品图纸批准后,由于工艺流转卡的编制还需一定周期,会影响正常的制作和交货。质量计划的发布比产品流转卡一般要早1-2个月,不会影响正常的投料、生产。2)编制及批准部门以及质控类别划分的区别:工艺流转卡的编制一般由工艺部门制订,由工艺员负责编写,经工艺责任人批准就可正式形成文件。其中检验点的设置及质控类别的划分均由工艺部门确定,一般不听取其他部门的意见。而质量计划一般由多个相关部门参与制订,并经技术负责人或检验责任人批准,检验点的设置还需业主、监检人员等各方确认,可以避免后期的争议,其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比流转卡强。3)控制范围区别:ITP对产品生产准备阶段开始到产品出厂放行的每个质量活动均进行了规定,而工艺流转卡一般只对下料以后的质量活动进行规定(不包括发货阶段)。可见,ITP工序控制范围较流转卡广。4)检验参考标准、参考文件:质量计划在检验内容后会注明参考标准和参考文件(包括工艺文件),如用户有特殊要求也可以另外注明。由于不同标准的规定值会有差别,质量计划通过注明参考标准、文件,可以避免检验各方在检验过程中对标准引用的争议。产品流转卡一般会将合格的规定值直接写进检验要求中,不注明合格规定值的出处———所执行的标准及文件。5)工艺控制及质量控制方式的区别:质量计划控制产品制作的方式是,质量计划批准后复印多份分发到各部门的相关人员手中,制作图纸、工艺文件及原始记录等也同时发放至车间办公室、检验部门等,生产与检验同时持有质量计划,大家能及时了解产品工艺流程及检验要求。相关人员可根据质量计划的规定和要求熟悉图纸等文件为制作做准备。6)记录方式:某一工序完成、检验工作实施后填写相应的记录。质量计划方式是在ITP上明确使用何种记录表式来记录某次质量活动。填写后的检验记录由总检汇总后并在检验计划相应栏目上填写“已实施”或填写各个检验人员、检验代表的姓名及日期。所有质量活动结束后,记录完整的质量计划就可作为产品出厂资料交给用户。以一台容器为例进行分析,若采用质量计划控制,产品的生产、检验过程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记录:材料按排料图下料并在相应排料图上进行记录或者在材料标记记录图上记录落料及标记移植情况;冷作检验可填写冷作检验记录;焊接工作则通过施焊记录来记录,产品焊接试板的制备也能在施焊记录中体现;理化试验也有相应的试验记录;最终耐压试验在耐压控制流程前,监检员确认耐压试验前的工序均已结束并检验合格,可在质量计划相应位置签上同意试验。7)对标准件预先生产的控制:标准件进行批量生产,一方面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另一方面便于质量控制。在产品中尽可能使用标准件,是很多企业提高竞争力的手段。

工艺部门编写流转卡时,必须有明确对应的产品,而预制标准件,一般没有对应的产品,工艺部门无法为无对应产品的标准件编写工艺流转卡,工厂只按制作图进行加工,无相应工艺文件支撑,无相应记录可填。无工艺流转卡就进行生产,一直被视作质量失控的行为。

质量计划在使用预先生产的标准件时,只需提供标准件通用工艺和生产、检验记录,允许标准件生产日期早于图纸批准日期。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工艺型流转卡完全不能等同于质量计划,目前规范过渡期间或可以将工艺型流转卡代替质量计划当作出厂资料提供给客户,但今后还需按规范要求提供真正的ITP。

3 质量计划与记录型流转卡

浅谈压力管道设计中的安全隐患 篇2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焊接管道在现代化社会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与此同时,设计技术也受到业内人士的重视与关注,成为整个工程领域中人们研究和探索的焦点话题。本文就压力管道的概念进行分析,总结了其在设计中常见的各种安全隐患,并提出了相关的预防和解决措施,以供相关人士探讨。

【关键词】压力管道;设计;安全阀

随着近年来的社会发展,压力管道随着《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的颁布与落实得到了优化,其安全性和设计质量也得到大幅度的提升。经过几年的实践经验总结得出,压力管道在目前的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与重视,其造成的危害与损失极为重大,不仅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甚至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损失。因此,在目前的压力管道设计工作中应当给予高度重视,针对传统管道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加以总结和研究,并使得其中各环节都能够满足社会需要,从而保证其应用效益。

1.压力管道概述

截至目前,压力管道已经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重视,其安全问题也受到各方面的关注与重视。尤其是在目前的市政工程中,压力管道应用的不断广泛使得整个工程安全性和质量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与重视,这也是目前社会发展中最受人们关注和重视的一个环节。

1.1压力管道概念

压力管道主要你指的是管道内部或者外部能够承受一定的压力而不影响管道内部物质运输的一种管道结构,这种管道在目前社会张应用较为广泛,其中主要是运输一些容易引发燃烧、爆炸或者中毒的介质。在目前的设计工作中,由于这种管道自身存在着极大的特殊性,因此在工作中需要针对其中各环节进行深入、系统、完善的研究和归纳,从而保障管道使用的正常性,为社会发展提供安全、可靠的能源基础。由于管道内部运输的物质都存在着一定的压力值,且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出现燃烧、爆炸或者腐蚀现象,因此在管道的选择中应当选用一些稳定性能好、耐久性高、抗腐蚀性强的管道作为运输介质。同时在目前的社会发展中,这种管道的应用极为广泛,其在应用中若是出现管理不善、极易造成周围人员的伤亡情况,故此,在压力管道的设计中应当适时进行检查、管理,从而保障管道工程质量要求。

1.2压力管道设计定位

在目前的压力管道的安装与施工中,管道设计是极为关键的环节,同时在工作中管道的定位基础关键,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过程,其定位是否合理、科学直接关系到整个个工程项目质量和作用的发挥。同时在目前的工作中,我们通常都需要从管道设计入手,结合周围情况,来系统、全面、综合的进行分析和归纳,使得其中各项问题都能够得到提前预防和解决。

2.管道设计中常见的问题

在压力管道设计中,应当根据管道以及仪表流程图作为主要基础来进行系统规划,使得整个设计工作能够符合相关规范、标准以及规定要求,同时在工作中对于设计细节还需要深思熟虑的进行思考,否则极容易造成管道设计的不科学,进而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在目前的管道设计中,问题较多,其中最为常见的设计问题主要包含有以下几个方面:

2.1排放管线的设计

常温的空气和惰性气体可以就地排放,但管线在室内时最好引到室外排放;蒸汽和其他易燃、易爆、有毒的气体应根据气量大小及气体密度等情况确定向火炬排放,或向高空排放。排放管向大气排放时,要注意其排出口不能朝向平台,梯子,电缆等。水的排放可就近引入地漏或排水沟,其他液体介质的排放则必须引至规定的排放系统。尤其对于B类流体必须引入密闭的排放系统。对于易燃、易爆气体管道上的阻火器,应靠近放空口布置。室外容器排气管上的阻火器距设备接口至少需500mm,室内容器的排气管必须接出屋顶,阻火器放在屋面上或靠近屋面,便于固定及检修,阻火器与排放口之间的距离应该满足阻火器的最大试验安全间隙。

2.2安全阀的设计

安全阀是防止没备或管道等受压元件因火灾,操作故障或停水,停电造成压力超过其设计压力而发生爆炸事故。当设备内压力达到预定值时,安全阀泄压装置动作,泄放压力介质。故安全阀的设计位置应尽量靠近被保护的设备或管道,必须保证被保护设备的管口到安全阀人口之间管道的压力降不超过该阀定压值的3%,否则安全阔人口处的压力不能正确反应被保护设备内的压力,而影响安全阀的正常工作,形成安全隐患。安全阀进口管道设切断阀时,用铅封开,阀杆要水平安装,以防止阀杆和阀板连接的销钉腐蚀或松动,阀板下滑,关闭切断阀。关闭了切断阀,就相当于取消了安全阀的保护作用,也造成安全隐患。安全阀在泄压时会产生剧大的反作用力,因此安全阀的出M管必须设计固定架或导向架,以防止反力将设备管口损坏,造成经济损失及安全事故。

2.3管道的静电接地

输送易燃、易爆液体或气体的管道,物料沿管道的流动以及从管道进出容器的过程都会产生静电。一定量静电电荷的积聚会产生静电故障(生产系统因静电发生故障,导致生产率下降,产品质量不良,以至失效、破坏等)及静电灾害(由于静电放电导致的火灾、爆炸、静电电击以及由此而造成的二次事故等)。尤其对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化工装置,保证静电安全,预防静电故障、静电灾害,是维护正常生产秩序的条件。

3.预防措施

除了上面我们介绍的方法外,净化室内空气的方法还有很多。

3.1吸附和室内空气净化器比较适

合家庭在污染水平没有超过国家规定标准的时候,为r保护健康而长时间的采用。因为膜分离法和光催化氧化法需要使蜊的一定花的金属(青铜或铝)制造,也可防止静电的产生。对不可能避免静电的地方,需设计压力管道的静电接地点,接地总电阻一般不血超过10欧姆,通常静电接地点选择在以下2个地方:首先、接人泵过滤器,缓冲器等设备处是静电量的变化所在,也是接地方便处。其次、输送易燃、易爆介质的大型管道在其始端、末段以及各个分叉处均接地。

3.2管廊上的管线一般每80-100米间隔处的管架处做静电接地

非导体管段的金属件必须接地,尤其是中间的金属接头一定要接地,以防造成静电积聚,产生静电放电。法兰之间的接触电阻不应大于0.03欧姆,法兰螺栓在正常扭紧后即可满足此项要求。当有特的设备,所以仅能是在室内空气污染超标,严熏影响居民的舟体健康的时候所采取的迅速降低室内空气污染水平的办法,而不适合长期采用。

4.结束语

上述提及的内容是我们在管道设计工作中会经常遇到的一螳小环节,如在设计工作中没有对这些小环节给予足够重视,结果往往会酿成大的事故!由于石油化工装置的特殊性,在压力管道的设计中还会有许多涉及到人身安全和人身防护的其它方面,我们只有在设计工作中严格遵守相关标准、规范,对同安全环节有关的细节提高认识,认真处理,才能设计出安全、规范的化工管路。

【参考文献】

[1]化工艺设计手册.化学下业出版社,2003.

[2]蔡而辅.石油化工管线没汁.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压力管道安全监察规程 篇3

总则 1.1 目的

为了保障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程。1.2 移动式压力容器

移动式压力容器是指由罐体(注1-1)或者大容积钢质无缝气瓶(以下简称气瓶,注1-2)与走行装置或者框架采用永久性连接组成的运输装备,包括铁路罐车、汽车罐车、长管拖车、罐式集装箱和管束式集装箱等。

注1-1:罐体是指铁路罐车、汽车罐车、罐式集装箱中用于充装介质的压力容器,其设计制造按照本规则的有关规定进行。

注1-2:气瓶是指长管拖车、管束式集装箱中用于充装介质的压力容器。其设计制造按照《气瓶安全监察规程》的有关规定进行。1.3 适用范围

1.3.1 适用范围的一般规定

本规程适用于同时具备下列条件的移动式压力容器:

(1)具有充装与卸载(以下简称装卸)介质功能,并且参与铁路、公路或者水路运输(注1-3);

(2)罐体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1MPa,气瓶公称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2MPa(注1-4);

(3)罐体容积大于或者等于450L,气瓶容器容积大于或者等于1000L(注1-5);(4)充装介质为气体(注1-6)以及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其标准沸点(注1-7)的液体(注1-8)。

注1-3:具有装卸介质功能,仅在装置或者场区内移动使用,不参与铁路、公路或者水路运输的压力容器按照固定式压力容器管理。

注1-4:工作压力,是指移动式压力容器在正常工作情况下,罐体顶部可能达到的最高压力;公称工作压力,是指在基准温度(20℃)下,气瓶内压缩气体达到完全均匀状态时的限定压力。本规程所指压力除注明外均为表压力。

注1-5:容积,是指移动式压力容器单个罐体或者单个瓶式容器的几何容积,按照设计图样标注的尺寸计算(不考虑制造公差)并且圆整,一般需要扣除永久连接在容器内部的内件的体积。

注1-6:气体,是指在50℃时,蒸气压力大于0.3MPa(绝压)的物质或者20℃时在0.1013MPa(绝压)标准压力下完全是气态的物质。按照运输时介质物理状态的不同,气体可以分为压缩气体、高(低)压液化气体、冷冻液化气体等。其中:

(1)压缩气体,是指在-50℃下加压时完全是气态的气体,包括临界温度低于或者等于-50℃的气体;

(2)高(低)压液化气体,是指在温度高于-50℃下加压时部分是液态的气体,包括临界温度在-50℃和65℃之间的高压液化气体和临界温度高于65℃的低压液化气体(以下通称为液化气体);

(3)冷冻液化气体,是指在运输过程中由于温度低而部分呈液态的气体(临界温度一般低于或者等于-50℃)。

注1-7:移动式压力容器罐体内介质为最高工作温度低于其标准沸点的液体时,如果气相空间的容积与工作压力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2.5 MPa·L时,也属于本规程的适用范围。

注1-8:液体,是指在50℃时蒸气压小于或者等于0.3MPa(绝压),或者在20℃和0.1013MPa(绝压)压力下不完全是气态.或者在0.1013MPa(绝压)标准压力下熔点或者起始熔点等于或者低于20℃的物质。1.3.2 适用范围的特殊规定

(1)本规程适用范围内的铁路罐车,还应当满足附件A的规定;(2)本规程适用范围内的汽车罐车(注1-9),还应当满足附件B的规定;(3)本规程适用范围内的罐式集装箱,还应当满足附件C的规定;

(4)本规程适用范围内的移动式压力容器上的真空绝热罐体,还应当满足附件D的规定;

(5)本规程适用范围内的长管拖车(注1-10)和管束式集装箱,还应当满足附件E的规定。

注1-9:本规程所指汽车罐车除注明外,是汽车罐车(单车)和汽车罐车(半挂车)的总称。

注1-10:本规程所指长管拖车除注明外,是长管拖车(单车)和长管拖车(半挂车)的总称。

1.4 不适用范围

本规程不适用于下列的移动式压力容器:(1)罐体或者气瓶为非金属材料制造的;

(2)正常运输使用过程中罐体工作压力小于0.1MPa(包括在装卸介质过程中需要瞬时承受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1MPa)的。1.5 移动式压力容器范围的界定

本规程适用的移动式压力容器,除罐体或者气瓶、管路、安全附件、装卸附件外,其范围还包括走行装置或者等。1.5.1 罐体或者气瓶

罐体或者气瓶界定在下述范围内:

(1)罐体与管路焊接连接的第一道环向接头的坡口面。罐体或者气瓶与管路、安全附件螺纹连接的第一个螺纹接头端面、法兰连接的第一个法兰密封面;(2)罐体或者气瓶开孔部分的端盖、端塞及其紧固件;(3)罐体与非受压元件的连接焊缝。

罐体中的主要受压元件包括筒体、封头以及公称直径大于或者等于50mm的接管、凸缘、法兰、法兰盖板等。1.5.2 管路

移动式压力容器的管路包括所有与罐体或者气瓶相连接的管子与管件。1.5.3 安全附件

移动式压力容器的安全附件包括安全泄放装置、紧急切断装置、压力测量装置、液位测量装置、温度测量装置、阻火器、导静电装置等。1.5.4 装卸附件

移动式压力容器的装卸附件包括装卸阀门、装卸软管和快速装卸接头(以下简称快装接头)等。

1.6 与技术标准、管理制度的关系

(1)本规程规定了移动式压力容器的基本安全要求,有关移动式压力容器的技术标准、管理制度等,不得低于本规程的要求;

(2)如果移动式压力容器产品没有或者不能被相应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覆盖时,相关单位应当制定企业标准;该企业标准的安全技术要求应当通过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委托的有关技术组织或者技术机构的技术评审。1.7 不符合本规程规定时的特殊处理规定

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以及有特殊使用要求的移动式压力容器,不符合本规程要求时,相关单位应当将有关的设计、研究、试验等依据、数据、结果及其检验检测报告等技术资料报国家质检总局,由国家质检总局委托有关的技术组织或者技术机构进行技术评审。技术评审的结果经过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后,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移动式压力容器方可进行试制、试用。1.8 引用标准

本规程的主要引用标准(以下简称引用标准,注1-11)如下:(l)GB 150《钢制压力容器》;(2)GB/T 10478《液化气体铁道罐车》;(3)GB/T 19905《液化气体运输车》;

(4)JB 4732《钢制压力容器--分析设计标淮》;(5)JB/T 4781《液化气体罐式集装箱》;

(6)JB/T 4782《液体危险货物罐式集装箱》(注1-12);

(7)JB/T 4783《低温液体汽车罐车》;(8)JB/T 4784《低温液体罐式集装箱》。

注1-11:引用标准中,凡是注明年号的,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者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程;凡是不注明年号的,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程。

注1-12:JB/T 4782《液体危险货物罐式集装箱》标准,仅引用其中满足本规程适用范围内的液体危险货物罐式集装箱的相关规定。1.9 监督管理

(1)移动式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改造、维修、使用、充装、检验检测和监督管理等,应当严格执行本规程的规定,同时还应当遵守国务院有关部门的其他相应规定;(2)移动式压力容器设计、制造、改造、维修、使用、充装单位和和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以下简称检验机构)等,应当按照特种设备信息管理的有关规定,及时将所要求的数据输入特种设备信息化管理系统;

(3)国家质检总局和各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在职责范围内负责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工作,监督本规程的执行。2 罐体材料 2.1 基本要求

(1)罐体的选材应当考虑材料的力学性能、化学性能、物理性能和工艺性能,同时还应当考虑材料与充装介质的相容性;

(2)罐体的质量、规格与标志,应当符合相应材料的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规定,其使用方面的要求应当符合引用标准的规定;

(3)压力容器专用钢板(带)的制造单位应当取得相应的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4)材料制造单位应当在材料的明显部位作出清晰、牢固的钢印标志或者采用其他方法的标志;实施制造许可的压力容器专用材料,其材料质量证明书和材料上的标志内容还应当包括制造许可标志和许可证编号;

(5)材料制造单位应当向材料使用单位提供材料质量证明书,材料质量证明书的内容应当齐全、清晰,并且盖有材料制造单位的质量检验章;

(6)移动式压力容器制造单位从非材料制造单位取得压力容器用材料时,应当取得材料制造单位提供的材料质量证明书原件或者加盖材料供应单位检验公章和经办人章的复印件;(7)移动式压力容器制造单位应当对所取得的压力容器用材料及材料质量证明书的真实性和一致性负责。2.2 熔炼方法

罐体压力容器受压元件用钢,应当是镇静钢。对标准抗拉强度下限值大于或者等于540MPa的低合金钢钢板和奥氏体—铁素体不锈钢钢板,以及用于设计温度低于-20℃的低温钢板和低温钢锻件,还应当采用炉外精炼工艺。2.3 化学成分(熔炼分析)2.3.1 用于焊接的碳素钢和低合金钢

碳素钢和低合金钢钢材,碳(C)≤0.25%、磷(P)≤0.035%、硫(S)≤0.035%。2.3.2 压力容器专用钢中碳素钢和低合金钢

压力容器专用钢中的碳素钢和低合金钢钢材(钢板、钢管和钢锻件),其磷、硫含量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1)碳素钢和低合金钢钢材基本要求,磷(P)≤0.030%、硫(S)≤0.020%;

(2)标准抗拉强度下限值大于或者等于540MPa的钢材,磷(P)≤0.025%、硫(S)≤0.015%;(3)用于设计温度低于-20℃并且标准抗拉强度下限值小于540MPa的钢材,磷(P)≤0.025%、硫(S)≤0.012%;

(4)用于设计温度低于-20℃并且标准抗拉强度下限值大于或者等于540MPa的钢材,磷(P)≤0.020%、硫(S)≤O.010%。2.4 力学性能

2.4.1 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比值

用于焊接结构受压元件的碳素钢或者低合金钢钢材,常温下的标准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下限标准值之比(ReL/Rm)不大于0.85。

2.4.2 冲击功

厚度不小于6mm的钢板、直径和厚度可以制备宽度为5mm小尺寸冲击试样的钢管、任何尺寸的钢锻件,按照设计要求的冲击试验温度下的V型缺口试样冲击功(KV2)指标应当符合表2-1(略)的规定。2.4.3 断后伸长率

(1)受压元件用钢板、钢管和钢锻件的断后伸长率(A)应当符合引用标准以及相应钢材标准的规定;

(2)焊接结构用碳素钢、低合金高强度钢和低合金低温钢钢板,其断后伸长率(A)指标应当符合表2-2(略)的规定;

(3)采用不同尺寸试样的断后伸长率指标,应当按照GB/T 17600.1《钢的伸长率换算 第1部分:碳素钢和低合金钢》和GB/T 17600.2《钢的伸长率换算 第1部分:奥氏体钢》进行换算,换算后的指标应当符合本条规定。2.5 钢板超声检测 2.5.1 检测要求

用于制造罐体的碳素钢和低合金钢钢板,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逐张进行超声检测:(1)厚度大于或者等于20mm的;

(2)厚度大于或者等于12mm,并且充装介质毒性程度为极度、高度危害的;(3)引用标准中要求逐张进行超声检测的。2.5.2 检测标准和合格等级

钢板超声检测应当按照JB/T 4730《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的规定进行,其合格等级不低于II级。2.6 复合钢板

移动式压力容器用复合钢板应当按照相应标准的规定选用,并且符合以下要求:(1)复合钢板复合界面的结合剪切强度,不锈钢—钢复合板不小于210MPa;

(2)复合钢板基层材料的使用状态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

(3)碳素钢和低合金钢基层材料按照基层材料标准的规定进行冲击试验,冲击功合格指标符合基层材料标准或者订货合同的规定。2.7 钢锻件

罐体用钢锻件应当符合本规程,以及NB/T 47008《承压设备用碳素钢和合金钢锻件》、NB/T 47009《低温承压设备用低合金钢锻件》或者NB/T 47010《承压设备用不锈钢和耐热钢锻件》的规定。钢锻件级别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1)与罐体内介质接触并且公称直径大于或者等于50mm的钢锻件,不得低于III级;(2)除本条前项的其余锻件,不得低于II级。2.8 铝和铝合金

罐体用铝和铝合金应当按照相应标准的规定选用,并且还应当符合以下要求:(1)用于制造罐体的铝和铝合金,如果有特殊要求,需要在设计图样或者相应的技术文件中注明;

(2)铝和铝合金用于移动式压力容器受压元件时,其设计压力不大于16MPa;含镁量大于或者等于3%的铝合金(如5083、5086),其设计温度范围为-269℃至65℃;其他牌号的铝和铝合金,其设计温度范围为-269℃至200℃。2.9 保温及保冷材料

罐体用保温或者保冷材料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1)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对设备和管路无腐蚀作用,当遭受火灾时不会大量逸散有毒气体;

(2)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和阻火功能;

(3)保温或者保冷层用于减少安全泄放装置排放量时,在650℃以下能够保持完好有效,其外包装层不得采用熔点低于700℃的材料。2.10 境外牌号材料的使用

2.10.1 境外材料制造单位制造的材料

(1)境外牌号材料应当是境外移动式压力容器现行标准规范允许使用并且境外已经有使用实例的材料,其使用范围应当符合境外相应产品标准的规定,如引用标准列有相近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的牌号时,其使用范围还应当符合引用标准的规定;

(2)境外牌号材料的技术要求不得低于境内相近牌号材料的技术要求(如磷、硫含量,冲击试样的取样部位、取样方向和冲击功指标,断后伸长率等);(3)材料质量证明书应当符合本规程2.1的相关规定;

(4)移动式压力容器制造单位应当对进厂材料与材料质量证明书进行审核,并且对材料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进行验证性复验,符合本规程及其相应材料标准的要求后才能投料使用;

(5)用于焊接结构移动式压力容器受压元件的材料,移动式压力容器制造单位在首次使用前,应当掌握材料的焊接性能并且进行焊接工艺评定;

(6)标准抗拉强度下限值大于或者等于540MPa的钢材,以及用于设计温度低于-40℃移动式压力容器的低合金钢,材料制造单位还应当按照本规程1.7的规定通过技术评审,方可允许使用。

2.10.2 境内材料制造单位制造的境外牌号钢板(带)境内材料制造单位制造的境外牌号钢板(带),应当符合本规程2.10.1的要求。对本规程2.10.1(6)以外的钢板(带),还应当按照本规程1.7的规定通过技术评审,方可允许使用,评审内容包括材料制造单位的相关条件和钢板(带)的试制技术文件(包括供货技术条件)等。2.10.3 境外牌号材料的选用

设计单位若选用境外牌号的材料,应当在设计文件中充分说明其必要性和经济性。2.11 新材料的使用

2.11.1 未列入引用标准的材料

罐体主要受压元件采用未列入本规程引用标准的材料,试制前材料的研制单位应当进行系统的试验研究工作,并且按照本规程1.7的规定通过技术评审,方可允许使用。2.11.2 已列入引用标准的材料

对已列入GB 150或者JB 4732的标准抗拉强度下限值大于或者等于540MPa的钢材,以及用于设计温度低于-40℃移动式压力容器的低合金钢,如果材料制造单位没有该材料制造或者压力容器应用业绩,则应当进行系统的试验研究工作,并且按照本规程1.7的规定通过技术评审,方可允许使用。2.12 材料投用和标志移植

(1)移动式压力容器制造单位应当采用对材料供货单位进行考察、评审、追踪等方式,确保所使用的移动式压力容器材料符合本规程的要求,并且在材料进厂时审核材料质量证明书和材料标志;

(2)对于采购的罐体用Ⅳ级锻件,以及不能确定材料质量证明书的真实性或者对材料的性能和化学成分有怀疑的主要受压元件材料,移动式压力容器制造单位应当进行复验,符合本规程及相应材料标准的要求后方可投料使用;

(3)用于制造移动式压力容器受压元件的材料在分割前应当进行标志移植。2.13 焊接材料

(1)用于制造罐体受压元件的焊接材料,应当保证焊缝金属的力学性能高于或者等于母材标准规定的下限值;当设计需要时,其他性能也不得低于母材的相应要求;

(2)焊接材料应当满足相应焊材标准和引用标准的要求,并且附有产品质量证明书和清晰、牢固的标志;

(3)移动式压力容器制造单位应当建立并且严格执行焊接材料验收、复验、保管、烘干、发放和回收制度。2.14 材料代用

压力管道安全监察规程 篇4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R7002-2006

小型制冷装置中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

Periodical Inspection Regulation for Pressure Vessels of Small Refrigeration System

(征求意见稿)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

2006年 月 日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R7002-2006

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1)第二章 全面检验前的准备工作………………………………………………………(1)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全面检验项目 ………………………………………………………… 安全状况等级评定和全面检验周期 ………………………………… 附 则………………………………………………………………………… 2)3)4)(((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R7002-2006 小型制冷装置中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

(征求意见稿)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本规则是在《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的框架下,对在用小型制冷装置中压力容器的定期检验提出的具体要求。

第二条 本规则适用于以氨为制冷剂,贮氨器总容积不大于5立方米的小型制冷装置中压力容器的定期检验。小型制冷装置中压力容器主要包括冷凝器、贮氨器、低压循环贮氨器、氨液分离器、中间冷却器、集油器、油分离器等。

第三条 小型制冷装置中压力容器的定期检验包括年度检查、全面检验和耐压试验。其中年度检查按照《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中的规定执行;全面检验按照本规则执行;符合《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第七条

(一)、(二)项规定的压力容器,应该进行耐压试验,耐压试验应当满足《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第四章的要求。

第二章 全面检验前的准备工作

第四条 检验人员应该审查以下资料:

(一)设计单位资格、设计、安装、使用说明书,主要受压元件设计图样,强度计算书等;

(二)制造厂家资格、产品合格证书、质量证明书、监督检验证书等;

(三)安装资料、安装日期,竣工验收文件、安装监督检验证书等;

(四)有关维修或者改造的文件,重大改造维修方案,告知文件,竣工资料,改造、维修监督检验证书等;

(五)使用登记证;

(六)设备的运行记录;

(七)氨液成分检查记录;

(八)运行周期内的年度检查报告和历次全面检验报告;

(九)安全附件校验记录;

(十)使用单位安全操作规程、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应急预案。

第五条 检验人员应该根据资料审查结果和现场的实际情况确定检验项目,制订检验方案,对于同一类型的压力容器,也可以制定通用检验方案。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R7002-2006

第十一条 检验人员应该选择有代表性的部位进行壁厚测定,应当保证足够的测厚点数。

第十二条 高压侧压力容器应该进行外表面无损检测抽查,对应力集中部位、变形部位、有怀疑的焊接接头、补焊区、工卡具焊迹、电弧损伤处和易产生裂纹部位应该重点检查。

第十三条 有以下情况之一的低压侧压力容器,应该进行声发射检测或者外表面无损检测抽查:

(一)使用年限超过20年;

(二)氨液成分分析不符合JB/T4750《制冷装置用压力容器》要求。

(三)宏观检查有异常情况,检验人员认为有必要。

第十四条 有以下情况之一的,应该采用超声波检测方法进行埋藏缺陷检测,必要时进行开罐检查:

(一)宏观检查或表面无损检测发现有缺陷的压力容器,认为需要进行焊缝埋藏缺陷检查;

(二)氨液成分分析不符合JB/T4750《制冷装置用压力容器》要求的高压侧压力容器;

(三)按GB/T18182《金属压力容器声发射检测及结果评价方法》,需要对声发射源进行复验;

(四)检验人员认为有必要。

第十五条 主要受压元件材质不明的,必须查明材质。第十六条 有以下情况之一的,应该进行强度校核:

(一)均匀腐蚀深度超过腐蚀裕量;

(二)检验人员对强度有怀疑。

第十七条 安全附件按照《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进行检查、校验。

第四章 安全状况等级评定和全面检验周期

第十八条 根据检验结果,按照《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的规定进行安全状况等级评定。

需要维修改造的压力容器,按照维修改造后的复检结果进行安全状况等级评定。安全附件不合格的压力容器不允许投入使用。第十九条 压力容器的全面检验周期为:

压力管道材料检验规程 篇5

4.1 材料检验员使用的各种量具(千分尺、卡尺、合尺、卷尺等)应经过校验且在有效期内。

4.2 材料检验员目测材料实物上的标识,在材料上的明显部位应有清晰、牢固的钢印标识或其他标识,至少包括材料制造标准代号、材料牌号及规格、炉(批)号、材料生产单位名称及检验印鉴标识。实物品种、规格、批号、状态等应与材料质量证明书一致,否则拒检,反馈给采购员和材料责任工程师及时处理。

4.3 钢板厚度的测量应在距离边部不小于40mm处测量;有色板材厚度的测量应在距顶角不小于100mm距离边部不小于10mm处测量。板材应逐张检验表面质量和尺寸。

4.4 合格材料由材料检验员填写“原材料入库检验登记表”(样表6-6),按KFB422-2005《材料标识及移植管理制度》3.1条的规定编写材质编号,在登记表、质量证明书上作出材质编号标记,质量证明书归档,并监督仓库保管员将材质编号移植于材料上,逐张/件用钢印或其它方法进行标识移植,按KFB421-2005《材料验收入库管理制度》办理入库审批手续。由保管员负责将合格材料分类存放于合格区内。对不合格的材料由材料责任工程师配合材料采 购员反馈给供料单位协商处理。焊接材料的检验

5.1 审查焊接材料的质量证明书,主要项目:规格、型号或牌号、批号、化学成分、机械性能等应齐全,数据合格。

5.2 检查焊条的外包装,应标出:焊条的规格、标准号、型号或牌号、批号、净重;制造厂名或商标;检验标记,并与质量证明书相符,内包装应封口。焊条夹持端的药皮上应印有清晰的型号或牌号的标记;焊芯的直径、长度、药皮的偏心度及缺陷、引弧端的倒角等应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

5.3 焊丝的标识与质量证明书一致,焊丝的直径和盘条的尺寸、表面质量等应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直径应按垂直方向各测一次,测量结果均在允许范围内为合格。

5.4 检查焊剂的包装,应标出:焊剂的名称、型号和标准号、批号、净重、生产日期;制造厂名或商标并与质量证明书相符。

5.5 接材料需复验时,由检验员开出“材料复验取样通知单”(样表6-6)和“委托试验单”并保管员取样。焊丝应在盘条的两端进行取样,焊条和焊剂的取样按相应标准的规定进行。试验报告根据相应标准进行评定。

5.6 合格焊接材料由材料检验员填写“原材料入库检验登记表”(样表6-4),按《材料标识及移植管理制度》3.2条的规定编写材质编号,在登记表、质量证明书上作出材质编号标记,质量证明书归档,并监督仓库保管员将材质编号移植于焊接材料的外包装上,逐件用标签或其它方法进行标识移植,按《材料验收入库管理制度》办理入库审批手续。之后由保管员负责将合格焊接材料分类存放于合格区内。对不合格的焊接材料由材料责任工程师配合焊接材料采购员反馈给供料单位协商处理。外购锻件的检验

6.1 质量证明书或合格证的项目和内容数据应齐全、合格。

6.2 压力管道零件采用外购锻件,锻件的材料牌号和供货状态应符合产品图 样的要求,形状和尺寸符合锻件毛坯图的要求,或锻至尽可能接近零件的形状和尺寸,外观质量和缺陷应符合相应标准的技术要求。

6.3 锻件的标识:应有厂名或厂标、材料牌号、(图号)炉批号及热处理的标记,并与质量证明书一致

6.4 合格锻件由材料检验员填写“外购外协件检验登记表”,按《材料标识及

移植管理制度》3.1条的规定编写材质编号,在登记表、质量证明书上作出材质编号标记,质量证明书归档,并监督仓库保管员将材质编号移植于锻件上,逐件用标签或其它方法进行标识移植,按《材料验收入库管理制度》办理入库审批手续。之后由保管员负责将合格锻件分类存放于合格区内。对不合格的锻件由材料责任工程师配合锻件采购员反馈给供料单位协商处理。7 管材、棒材、型材、线材等的检验

7.1 管材、棒材、型材、线材等的质量证明书或合格证的项目和内容数据应齐全、合格。

7.2 管材、棒材、型材、线材等:如标准有规定应按规定位置测量,一般应在距端部不小于500mm处测量。管材、棒材直径应按垂直方向各测一次,测量结果均在允许范围内为合格。

7.3 合格材料由材料检验员填写“原材料入库检验登记表”,按《材料标识及移植管理制度》3.1条的规定编写材质编号,在登记表、质量证明书上作出材质编号标记,质量证明书归档,并监督仓库保管员将材质编号移植于材料上,逐张/件用钢印或其它方法进行标识移植,按《材料验收入库管理制度》办理入库审批手续。之后由保管员负责将合格材料分类存放于合格区内。对不合格的材料由材料责任工程师配合材料采购员反馈给供料单位协商处理。8 补项及复验:按照法规、标准以及设计文件要求补项或复验的项目,均应及时补项检验或复验。

8.1 材料质量证明书缺项的应补所缺项的试验。

8.2 复验:

a)设计图样要求复验的;

b)用户要求复验的;

c)不能确定材料真实性或对材料的性能和化学成分有怀疑的;

d)钢材质量证明书注明复印件无效或不等效的。

b)对压力管道经常使用且已有信誉保证的外协锻件,如质量证明书(原件)项目齐全,可只进行硬度复验,复验结果出现异常时,则应进行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复验;

c)我公司锻制且供本公司使用的锻件,可免做复验。

8.2.4 取得国家安全监察机构产品安全质量认证并有免做复验标志的材料,可免做复验。

8.3 材料的复验结果由材料责任工程师审核。引用的相关文件

KFB***-2008 《材料验收入库管理制度》

KFB***-2008 《材料标识及移植管理制度》

压力管道安全监察规程 篇6

关键词:压力管道,缺陷,安全评定

0 前言

安全评价是以实现工程、系统安全为目的, 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对工程、系统中存在的危险, 有害因素进行辨识与分析, 判断工程、系统发生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 从而为制定防范措施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本次安全评定的管道缺陷是其具有体积的缺陷 (气孔、夹渣) 。对于体积缺陷, 根据GB/T19624-2004在用含缺陷压力容器安全评定中的附录H的评定方法, 适用于在内压和弯矩的组合载荷作用下, 含气孔和夹渣等体积缺陷的钢制在役压力管道直管段的安全评定方法。

a) 该方法的评定程序如下:

1) 缺陷部位管道尺寸的确定;2) 缺陷的规则化;3) 材料性能数据的确定;4) 无缺陷管道在纯内压或纯弯矩下的塑性极限载荷的确定;5) 免于评定的判别;6) 典型工况载荷组合确定与缺陷处弯矩的计算;7) 含缺陷管道在纯内压和纯弯矩下的塑性极限载荷的确定;8) 安全性评定。

b) 体积型缺陷免于评定的标准:

1) 气孔免于评定的判别。如果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则该气孔可免于评定。一是气孔率≤6%;二是单个气孔的长径比<0.5T, 并且<9mm。

2) 夹渣免于评定的判别。如果夹渣的自身高度或宽度≤0.4T, 则该夹渣可免于评定。

1 夹渣

某管道的设计参数为:工作压力为0.39MPa, 设计压力为0.6MPa, 设计温度为70℃, 实际工作温度为50℃, 管道公称直径为50mm, 实测最小厚2.6mm, 管道输送介质为FG, 材料为不锈钢TP304 (即0Cr18Ni9) , 不考虑环境以及介质对材料影响, 即视为理想新材料, 查得材料性能数据为:弹性模量为204GPa, 泊松比为0.285, 屈服强度σs为206MPa, 抗拉强度σb为520MPa。该管道存在一未熔合缺陷和一未焊透缺陷以及夹渣, 缺陷特征尺寸为:未熔合长度104mm, 高度0.9mm, 未焊透长度整圈, 高度1.0mm, 夹渣长2mm, 宽1.0mm, 高0.5mm。

对该管道的体积缺陷进行评定:根据夹渣的免于评定的判别:如果夹渣自身高度≤0.4T则可免于评定。经过计算可知, 该段管道夹渣的宽和高均<0.5T, 所以不需要对该夹渣进行评定也可知是安全的。

2 气孔

某管道的设计参数为:工作压力为0.1MPa, 设计压力为0.2MPa, 设计温度为100℃, 实际工作温度为70.6℃, 管道公称直径为40mm, 实测最小厚度2.5mm, 管道输送介质为MN, 材料为不锈钢TP304 (即0Cr18Ni9) , 不考虑环境以及介质对材料影响, 即视为理想新材料, 查得材料性能数据为:弹性模量为204GPa, 泊松比为0.285, 屈服强度σs为206MPa, 抗拉强度σb为520MPa。该管道存在一未知气孔, 缺陷特征尺寸为:气孔d1.5mm。

对该管道的体积缺陷进行评定:根据气孔的免于评定的判别: 如果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则该气孔可免于评定。气孔率≤6%;单个气孔的长径比<0.5T, 并且<9mm。

经过计算可知, 该段管道气孔的长径<0.5T, 且气孔率≤6%, 所以不需要对该气孔进行评定也可知是安全的。

3 结论

根据上述管道的计算结果, 可知管道的缺陷是安全的。通过安全评价的工业管道可以为企业节约很大的成本以及为企业连续生产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安全评价也可以为企业领导的安全决策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为今后工作更好的开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管道工安全操作规程 篇7

一、管工日常工作操作规程

1、二人工作时,不准对面打锺。一人工作时,不准进入下水井或地沟,在处理故障时,必须关好有关阀门,不准带水、带汽工作。

2、管工必须熟悉自己的工作范围的供热管网,热管路系统工作时,不可关错、送错、停错。

3、在开水门或汽门时,应侧身工作,缓慢开启以防压力大冲击管路。

4、夜间或在地沟内操作时,要有足的铁照明设备和通汽洞口。行灯照明必须有防护罩,使用电压不得超过36V。在金属容器内工作,行灯照电压不得超过12V。

5、进入施工现场需头戴安全帽,脚穿绝缘靴(鞋)。

6、使用工具前应首先检查有无坏损情况,坏损工具不能使用,严格按工具性能使用。

7、现场机械设备必须加装安全防护装置,才能启动使用。

二、停水、停汽应遵循下列规定

1、必须经领导批准,以便妥善安排生产及生活设施。

2、停水、停汽应实行挂牌和谁停谁送制。

3、停水、停汽要做好防冻、疏水措施。

三、新安装或大修后管道投入使用后应做到

1、按规定做好保温、防腐工作。

2、按规定做好压力试验。

3、做好管路的清理和冲洗工作。

4、与其它管道平行、交叉应符合建筑规范细则的要求。

5、穿超公路或地下障碍要有设计图纸。

四、日常维修应遵循下列规则

1、结冻前做一次管线检查。

2、雨季前做一次防汛检查。

3、采暖期对管网进行定期巡查。

4、日常维修实行分片负责,落实责任人。

5、地沟及地沟口保持卫生清洁,维修完毕后不留垃圾,文明生产。

压力管道安全监察规程 篇8

(一)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的安全管理制度

1、各级管理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包括企业有关负责人(工程师和车间主任)应对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安全管理负全责。专职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的管理人员,负责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的运行技术安全管理工作。

2、交接班制度。明确交接班时间,交班内容,交接人员双方签字等。

3、操作人员的岗位责任制。

4、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定期检验制度。

5、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安全操作规程。必须上墙。

6、维护保养、清洁卫生制度。

7、制定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事故应急预案。并能有效运转。

8、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事故报告制度。

9、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安全运行记录。每个工作日结束由专职管理人员检查后签字。

10、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的各类人员(检验人员、焊接人员、操作人员、维修人员等)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制度。

11、检查记录。保证记录完善。包括:定期检验、定期自行检验、日常使用状况、日常维护保养、运行故障和事故等记录。

12、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的登记建档和统计上报制度。

(二)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的使用与管理

1、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使用单位的技术员必须对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的安全技术管理负责。应指定具有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负责安全技术管理工作。

2、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

①贯彻执行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安全使用技术规程。

②编制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③参加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安装的验收及试压。

④检查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的运行、维修和安全附件校验情况。

⑤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的检验、维修、改造和报废等技术审查。

⑥编制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定期检验计划,并负责组织实施。

⑦向主管部门报送当年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变动情况的统计报表、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定期检验实施情况,存在问题。

⑧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事故的调查分析和报告。

⑨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的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管理。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⑩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使用登记及技术资料的管理。

3、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的技术档案。

①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使用登记证。

②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检验合格报告。

③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设计技术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文件以及安装技术资料。

④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制造、安装技术文件及有关资料。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审批文件。

⑤检查、检验记录、以及有关验收的技术文件和资料。

⑥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维修。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的维修方案,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审批文件,实际维修情况记录,负责维修单位资质证明以及有关技术文件和资料。

⑦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改造方案、图样、材料质量证明书、施工单位资质证明、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审批文件、施工质量检验及技术文件和资料。

⑧压力容器的有关事故记录资料和处理报告。

4、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的定期检验。

①外部检查:安全监察人员在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运行中的定期检查,每年不少一次。

②内外部检验:专业检验人员在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停用时检验。分为:安全状况等级1—3级的,至少每六年一次;安全状况等级为3—4级的,至少每三年一次。

③型式试验: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停用时所进行的超过工作压的气压试验或液压试验,其周期为每十年一次。

(三)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的安全附件

1、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是根据生产工艺需要而设计的。它只能在允许的压力和温度等条件下使用。如果超过允许条件,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就可能产生爆裂。

2、常用安全附件:安全阀、压力表、测温仪表、爆破片、液面计。

3、安全附件应实行定期检验制度,压力表、安全阀每年至少校验一次。

(四)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事故处理的要求

1、发生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事故,操作人员一定要保持镇静,不要惊慌失措。判断事故原因和处理事故时要“稳、准、快”。出现事故要保护现场,并及时报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

2、查找事故原因时应积极配合事故调查部门,提供有关技术资料,不得盲目处理。在事故未妥善处理之前,安全负责人和操作人员不得擅自离岗。

压力管道安全监察规程 篇9

关键词:压力管道,安全评估,荷载

对于压力管道的定性, 国务院2009年5月1日颁发实施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国务院令第549号) 中, 将压力管道进一步明确为“利用一定的压力, 用于输送气体或者液体的管状设备, 其范围规定为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1 MPa (表压) 的气体、液化气体、蒸汽介质或者可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介质, 且公称直径大于25 mm的管道”[1]。

同时, 国务院73号令《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第二条规定:“本条例所称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 因此, 对于压力管道的设计、安装与管理已引起了各级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2]。

随着《公路安全保护条例》 (2011年7月1日起施行) 的颁布, 要求“跨越、穿越公路修建桥梁、渡槽或者架设、埋设管道、电缆等设施”;需由建设单位向公路管理机构提交安全评估报告。

为此, 对于压力管道定向钻下穿干线公路施工方案的安全评估, 尤其是管道荷载强度的研究, 成为压力管道穿越安全研究重要内容之一。

1 压力管道下穿安全评估的主要内容

对压力管道下穿干线公路施工方法的安全评估, 前期需对基础资料进行收集, 本着公正、客观、科学的立场上, 按照“安全、经济”的原则, 对压力管道定向钻穿越干线公路施工方案进行安全性评价, 评估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管道埋设位置、出入土角度、埋深、线形、管道的拖拉等是否满足规范;

2) 工程地质概况进行检查;

3) 管道穿越干线公路荷载强度验算;

4) 施工方案、安全措施、应急预案和运营期安保措施是否满足要求。

以上1) , 2) , 4) 可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进行符合性检查, 本次针对管道穿越干线公路荷载强度验算进行详细说明, 具体如下。

2 荷载强度验算

本次以某工程为例, 项目技术标准如下:

A干线公路均为双向四车道, 有中分带, 穿越管道与A干线公路交叉角度为71°, 出入土点均在A干线公路建筑控制区范围以外。

定向钻穿越A干线公路路段管道口径为300, 设计压力为4.0 MPa, 压力管道分级属于GB1, 管材选择全线采用L290螺旋焊缝钢管, 规格型号为D323.9×7.9 mm, 管道防腐采用三PE加强级防腐辅以牺牲阳极阴极保护。管线中的热煨弯管采用无缝钢管制作, 三级地区, 设计温度为-20℃~60℃。管道采用沿自然地面走势以沟埋敷设方式埋设和采用定向穿越的方法埋设。

针对以下技术标准, 依据GB 50423-2007油气输送管道穿越工程设计规范, 核算压力管道定向钻穿越管段的强度应分别计算钢管道的轴向应力, 环向应力和弯曲应力, 根据荷载组合计算出的各单向应力之和均应小于或等于相应的钢管的许用应力。具体强度验算方式如下。

2.1 钢管许用应力的计算[3]

1) 内压产生的环向应力。

其中, σh为管段钢管的环向应力, MPa;p为管道设计压力, MPa;ds为管道内径, mm;δ为钢管壁厚, mm。

2) 轴向应力。

其中, σa为管段钢管的轴向应力, MPa。

3) 弯曲应力。

其中, σb为管段钢管的弯曲应力, MPa;ES为钢管弹性模量, 取2.0×105;R为设计曲率半径, mm。

2.2 无套管荷载计算[3]

无套管穿越管段结构计算, 应根据实际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荷载组合, 具体荷载计算如下。

1) 土压力产生的管道应力:

其中, σHe为土压力产生的管道环向应力, k Pa;KHe为土压力产生的管道环向应力的刚度系数;Be为土压力埋深影响系数;Ee为土压力挖掘系数;D为穿越管道外直径;γ为土壤的容重, k N/m3, 本项目取19.4 k N/m3。

其中, 土压力产生的管道环向应力的刚度系数KHe, 根据土壤反作用模量E&apos;和管道的壁厚与外直径的比值δ/D按图1确定。采用钻孔施工方法E&apos;应按表1取值。

土压力埋深影响系数Be, 根据土壤分类和管线埋深与管控直径的比值H/Bd确定, 取Bd=D+50 mm, 具体见图2。

土压力挖掘系数Ee, 根据钻孔直径与管道直径比值Bd/D确定, 如图3所示。

根据上述对相关参数的确定, 本工程D=323.9 mm, δ=7.9 mm。计算得:σHe=KHeBeEeDγ=20 359 k Pa。

2) 公路车辆荷载产生的管道循环应力。

公路车辆荷载产生的管道循环应力主要包括车辆荷载产生的管道环向循环应力和车辆荷载产生的管道轴向循环应力。

a.车辆荷载产生的管道环向循环应力。

b.车辆荷载产生的管道轴向循环应力。

其中, σHh为车辆荷载产生的管道环向循环应力, k Pa;σLh为车辆荷载产生的管道轴向循环应力, k Pa;KHh为公路车辆荷载产生的管道环向循环应力的刚度系数;GHh为公路环向循环应力的几何因素;R为公路路面类型系数, 本项目取R=1;L为公路车辆车轴类型系数, 本项目取L=0.65;Fi为冲击系数;ω为车轮均布荷载标准值, 取双轴ω=583 k Pa;KLh为公路车辆荷载产生的管道轴向循环应力的刚度系数;GLh为公路轴向循环应力的几何因素。

公路车辆荷载产生的管道环向循环应力的刚度系数KHh, 如图4所示。

公路环向循环应力的几何因素GHh, 如图5所示。

冲击系数Fi, 见图6。由6图可知, 管道埋深在6.5 m以下, 冲击系数Fi趋于1。

公路车辆荷载产生的管道轴向循环应力的刚度系数KLh, 如图7所示。

公路轴向循环应力的几何因素GLh, 见图8。

通过上述的计算分析, 可以算出:车辆荷载产生的管道环向循环应力σHh=KHhGHhRLFiω=4 509.5 k Pa和车辆荷载产生的管道轴向循环应力σLh=KLhGLhRLFiω=4 244.24 k Pa。

表2为环向、纵向焊缝耐疲劳极限值。

MPa

本次选取的钢材等级为L290, 由表2可知, 最小抗拉强度为415 MPa, 本项目的应力之和:

经上述计算, 定向钻穿越A干线公路的荷载强度计算满足要求。

3 结语

压力管道作为危险性较大的特种设备, 在定向钻下穿干线公路施工前, 需按照公路管理相关法规的规定, 完善相应的安全评估报告的编制工作, 对与压力管道的特殊性, 在安全评估报告应从公路本身安全出发, 对管道的荷载强度进行验算, 确保管道穿越公路的安全, 同时在管道施工完成后的运营过程中, 应做好管道的定期巡查和日常保养工作。

参考文献

[1]国务院第549号令,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S].

[2]张有义.高速公路压力管道施工常见事故的处理见解[J].山西交通科技, 2006 (4) :42-43.

上一篇:八年级下册生物下一篇:为你而歌十三部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