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共6篇)
《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 篇1
劳 动 部
劳部发〔1996〕140号
关于颁发《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劳动人事)厅(局),国务院有关部委、直属机构,解放军总后勤部:
压力管道是生产、生活中广泛使用的可能引起燃爆或中毒等危险性较大的特种设备。为了搞好压力管道的安全管理与安全监察工作,确保安全运行,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现颁布《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请认真贯彻执行。执行中的问题,请及时告我部职业安全卫生与锅炉压力容器监察局。
一九九六年四月二十三日
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保障压力管道安全运行,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指压力管道是在生产、生活中使用的可能引起燃爆或中毒等危险性较大的特种设备。
压力管道按其用途划分为工业管理、公用管道和长输管道。
第三条 本规定适用于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管道及其附属设施:
(一)输送GB5044《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中规定的毒性程度为极度危害介质的管道;
(二)输送GB50160《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及GBJ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规定的火灾危险性为甲、乙类介质的管道;
(三)最高工作压力大于等于0.1MPa(表压,下同),输送介质为气(汽)体、液化气体的管道;
(四)最高工作压力大于等于0.1MPa,输送质介为可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的或最高工作温度高于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的管道;
(五)前四项规定的管道的附属设施及安全保护装置等。
第四条 本规定不适用于下述管道:
(一)设备本体所属管道;
(二)军事装备、交通工具上和核装置中的管道;
(三)输送无毒、不可燃、无腐蚀性气体,其管道公称直径小于150mm,且其最高工作压力小于1.6MPa的管道;
(四)入户(居民楼、庭院)前的最后一道阀门之后的生活用燃气管道及热力点(不含热力点)之后的热力管道。
第五条 压力管道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验和修理改造单位必须执行本规定。
压力管道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验和修理改造单位的主管部门应负责所属企业的压力管道安全管理工作。
第六条 劳动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负责全国压力管道安全监察工作。
县级以上劳动行政部门主管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的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压力管道安全监察工作。第二章 安全管理
第七条 有关主管部门应履行以下职责:
(一)贯彻执行有关安全法律、法规和压力管道的技术规程、标准,建立、健全本部门各项压力管道安全管理制度;
(二)按有关规定组织审定本部门新建、改建、扩建压力管道工程项目设计,督促检查施工质量,并组织竣工验收;
(三)制定本部门压力管道安全管理的计划和长期规划,组织并帮助有关单位对压力管道重大事故隐患进行检查、安全评估和整改,消除隐患,保障安全;
(四)按有关规定及时报告压力管道事故,并参加或组织事故调查和处理;
(五)负责组织本部门压力管道安全检查、评比和考核工作,表彰先进,总结和交流压力管道安全工作经验;
(六)组织研究并推广压力管道先进的安全科学技术及安全生产管理方法;
(七)开展压力管道安全宣传教育工作,负责组织对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
(八)按有关规定应负责的其它压力管道安全管理工作。
第八条 压力管道使用单位负责本单位的压力管道安全管理工作,并应履行以下职责:
(一)贯彻执行有关安全法律、法规和压力管道的技术规程、标准,建立、健全本单位的压力管道安全管理制度;
(二)应有专职或兼职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压力管道安全管理工作;
(三)压力管道及其安全设施必须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
新建、改建、扩建的压力管道及其安全设施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时,有权拒绝验收;
(四)建立技术档案,并到企业所在地的地(市)级或其委托的县级劳动行政部门登记;
(五)对压力管道操作人员和压力管道检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
(六)制定压力管道定期检验计划,安排附属仪器仪表、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的定期校验和检修工作;
(七)对事故隐患应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重大事故隐患应以书面形式报告省级以上(含省级,下同)主管部门和省级以上劳动行政部门;
(八)对输送可燃、易爆或有毒介质的压力管道应建立巡线检查制度,制定应急措施和救援方案,根据需要建立抢险队伍,并定期演练;
(九)按有关规定及时如实向主管部门和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压力管道事故,并协助做好事故调查和善后处理工作,认真总结经验教训,防止事故的发生;
(十)按有关规定应负责的其它压力管道安全管理工作。
第九条 压力管道管理人员、检查人员和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有关安全法律、法规、技术规程、标准和企业的安全生产制度。第三章 安全监察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十条 压力管道的设计单位应取得省级以上有关主管部门颁发的设计资格证,并报省级以上劳动行政部门备案。
压力管道设计单位应对所设计的压力管道安全技术性能负责。
第十一条 压力管道用管子、管件、阀门、法兰、补偿器、安全保护装置等产品制造单位(以下简称制造单位)应向省级以上劳动行政部门或省级劳动行政部门授权的地(市)级劳动行政部门申报安全注册。
安全注册的审核工作由劳动部会同同级有关主管部门认可的评审机构进行。
制造单位应对其产品安全质量负责。产品投产前应进行型式试验。
劳动部负责型式试验单位的资格审查与批准,并颁发型式试验单位资格证书。
第十二条 压力管道安装单位必须持有劳动行政部门颁发的压力管道安装许可证。
压力管道安装单位资格认可的评审工作,由劳动行政部门会同有关主管部门认可的评审机构进行。
压力管道安装许可证由劳动部统一印制,并分别由劳动部和省级劳动行政部门颁发。
压力管道安装单位应对其所安装施工的压力管道工程安全质量负责。
第十三条 新建、扩建、改建的压力管道应由有资格的检验单位对其安装质量进行监督检验;在用压力管道应由有资格的检验单位进行定期检验。
检验单位的资格审查按本规定第二十五、二十八条的规定进行。
第十四条 压力管道修理改造单位应具备一定的条件,对压力管道进行重大改造时,其技术和管理要求应与新建压力管道的要求一致。
第十五条 从事压力管道焊接的焊工和无损检测的检测人员,必须按有关规定取得劳动行政部门颁发的特种作业人员资格证书。
第十六条 劳动行政部门应按本规定对压力管道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验、修理改造单位进行安全监察,并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确定现场安全监察的重点和方式。对危害程度高的压力管道应加强预防性的安全监察。
第十七条 劳动行政部门应按有关规定对事故进行统计、报告和处理。
第二节 工业管道的安全监察
第十八条 工业管道按其危害程度进行分级,根据分级实施安全监察。
第十九条 使用单位自行设计工业管道须经其省级主管部门同意,并到省级劳动行政部门备案。
第二十条 使用单位自行安装工业管道须经其省级主管部门批准,并到省级劳动行政部门备案。
第三节 公用管道的安全监察
第二十一条 公用管道的建设必须符合城市规划、消防和安全的要求,在选线的审查时,应征得当地劳动行政部门的同意。
第二十二条 公用管道工程的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应有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派出的安全监察员参加。
第二十三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公用管道上修筑建筑物、构筑物和堆放物品。
在城市燃气和热力管道附近进行施工时,施工单位须征得有关管理和使用单位同意,并经过双方商定,采取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后方可施工。所在地劳动行政部门对此进行监督检查。
第四节 长输管道的安全监察
第二十四条 长输管道安全监察工作由劳动部负责。
从事长输管道安全监察工作的人员由劳动部培训、考核、发证,其工作对劳动部负责。
第二十五条 长输管道的检验单位应具备相应的条件,其资格审查由劳动部会同同级有关主管部门共同进行,检验资格证书由劳动部颁发。
第二十六条 新建、扩建、改建的长输管道安装实施工前,建设单位应向劳动部备案。工程竣工验收应有劳动部派出的安全监察员参加。第四章 检验单位
第二十七条 从事工业管道和公用管道检验的单位应具备一定的条件,并按本规定要求取得相应的检验资格。
第二十八条 省级以上有关部门所属的工业管道和公用管道检验单位的资格,由劳动部会同同级有关主管部门进行审查。
省级以上有关部门和企业所属的工业管道和公用管道检验单位的资格,由省级劳动行政部门负责审查。
检验资格证书由劳动部统一印制,并分别由劳动部和省级劳动行政部门颁发。
第二十九条 压力管道检验员必须经省级以上劳动行政部门组织考核,并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
第三十条 检验单位和检验员必须在检验单位资格证书和检验员资格证书允许的范围内从事检验工作。
检验单位应对其所出具的检验结果的正确性负责。
第三十一条 承担压力管道安装监督检验和进出口检验的检验单位,应具有公正的第三方地位。
从事监督检验工作的检验单位及其人员,不得从事压力管道的设计、制造、安装、修理改造工作及有关的经销活动。
第三十二条 检验单位和检验员应保守被检验单位的商业秘密。
第三十三条 检验单位和检验人员应接受劳动行政部门的监督检查和业务指导。
第三十四条 从事压力管道检验的检验单位按有关收费办法收取检验费。第五章 罚则
第三十五条 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可处以罚款:
(一)未申办备案手续的压力管道设计单位设计压力管道的;
(二)未申办安全注册手续的制造单位制造压力管道用管子、管件、阀门、法兰、补偿器和安全保护装置的;
(三)未申办压力管道安装许可证的安装单位安装压力管道的;
(四)新建、扩建、改建压力管道未经监督检验和竣工验收合格而擅自投入运行的;
(五)未办理压力管道登记的使用单位使用压力管道的;
(六)未取得压力管道检验资格的单位从事压力管道检验工作的;
(七)使用单位未按有关规定对压力管道进行定期检验的。
第三十六条 属于下列情况之一的压力管道检验员、无损检测人员和焊工,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可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可暂扣或吊销有关人员的资格证书:
(一)无证上岗的;
(二)超出资格证书允许范围从事压力管道检验、焊接或无损探伤工作的。
第三十七条 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整改,并可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可暂扣或吊销其资格证书。给使用单位或其它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应承担相应的经济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由于压力管道设计、制造、安装单位的原因致使压力管道出现安全质量问题导致事故的;
(二)由于压力管道检验单位漏检、错检、误判的原因发生事故的;
(三)因使用单位管理不善致使压力管道发生事故的。
第三十八条 以上各项罚款数额按有关规定执行。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九条 本规定用语:
(一)工业管道系指企业、事业单位所属的用于输送工艺介质的工艺管道、公用工程管道及其他辅助管道。
(二)公用管道系指城市或乡镇范围内的用于公用事业或民用的燃气管道和热力管道。
(三)长输管道系指产地、储存库、使用单位间的用于输送商品介质的管道。
第四十条 国外引进装置中压力管道的设计和验收可按协议规定的规范或标准执行,其中重要的安全技术指标不得低于我国有关规定。
第四十一条 用于压力管道的管子、管件、阀门、法兰、补偿器、附属仪器仪表和安全保护装置的进出口监督管理办法,由劳动部另行制定。
第四十二条 入户(居民楼、庭院)前的最后一道阀门之后的生活用燃气管道的安全管理与监察另行规定。
第四十三条 本规定自一九九六年七月一日起施行。
《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 篇2
能源、化工等领域的发展使得压力管道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其在现实应用的过程中, 需要在高温、高压等风险状况下展开工作, 如果其出现破损就会造成十分严重的安全事故, 使我国的相关行业遭受重大损失, 人们的生命安全也受到较为严重的威胁。因此, 针对其进行安全评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安全评定对压力管道的现实意义
当前, 我国的工业化进程不断向前推进, 使得能源等行业急速发展, 压力管道的应用随之增加。其本身担负运输职责, 而运输原料本身属于高危原料, 具有易燃、易爆等特点, 所以, 一旦管道存在缺陷, 便会造成泄漏或者爆炸等事故, 在遭受重大经济损失的同时, 也会对人们的人身安全造成负面影响[1]。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之下, 其会发生损坏, 导致重大事故的发生, 事实证明, 其在进行应用的过程中如果输送的原料使其工作压力超过自身承受的限定范围便会出现弯曲。这种情况如果不能够被及时发现, 在长时间的负面影响之下, 其可能出现的损害状况将会更加明显。
不仅如此, 如果其处于长时间高负荷的工作压力之下, 便会使其自身抗压性能遭受破坏。如此, 其便会在应用的过程中难以避免地受到高压风险, 长此以往, 其便会在内部压力的作用下出现损毁。其传输功能缺失会造成企业自身损失, 也会对其他人的生活造成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
针对上述情况进行分析可知, 必须采取手段对其应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控制, 确保其可靠性能够符合现实状况。在此过程中, 必须针对影响管道安全因素的各种现实状况信息进行搜集, 将与其有关的材料以及管道失效原理等情况进行把握, 使得各种风险因素得到控制。
2 断裂力学工程安全评定
2.1 线弹性断裂力学评定
此种方法是由美国权威能源机构按照相关标准对其进行确认。其在进行现实应用的过程中, 使用线弹力断裂力学的方式针对压力管道可能出现的现实情况进行必要的分析[2]。其在现实评定当中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主要的评定对象是管道的材质以及应力情况, 将与其有关的各种信息数据进行搜集, 然后进行综合分析。其中, 在对最大轴向应变进行评定时, 主要以曲线的形式对其裂痕出现的长度以及深度的最大值进行判定[3]。同时, 对于直径与壁厚的比例也采取此种形式对其进行确定。此方法在应用时具有较强的理论针对性, 必须建立在与其有关的力学体系之中, 这就使得其现实应用受到较为明显的限制。之所以会出现此种现象是因为一般情况下的压力管道材料本身的韧性较佳, 使得此方法在现实应用的过程中难以对某些影响因素进行必要的反映。
2.2 弹塑性断裂力学评定
此种方法本身可以细分为较多内容, 使得其具体应用情况需要进行较为细致的分析。其中的J积分方法便可以针对上述情况当中的韧性材料问题进行较为科学的应对[4]。此方法在进行应用的过程中, 通过对管道在高压情况下承受的撕扯力与管道自身产生与其对抗的抗力进行对比, 便可以对撕裂的塑性稳定失衡的结果进行判定[5]。实际上, 在现实情况下, 位移等现实情况使得学术界针对本方法的研究出现不同角度, 在结合现实应用的基础上, 对其进行具体划分, 对于能够对其产生影响的各种更加具体的现实因素进行考量, 最终得出针对性较强的结果。
3 压力管道失效评定准则
在对管道缺陷进行安全评定之前, 需要对其极限荷载进行必要的管控。针对其失效因素进行分析之后可以发现, 其本身的壁厚数值相对较小, 使得在对其进行焊接时出现缺陷的几率较大提升。针对其缺陷出现的现实情况进行研究可知, 缺陷在外观方面呈现出环形状态, 其能够覆盖的区域相对较小。此种情况能够导致的安全隐患并不会在短时间内转化为现实事故。但是, 这并不说明其存在的安全隐患可以被忽视, 针对此种情况进行长期调查可以发现, 如果此种情形存在较长时间仍然无法得到解决, 便会造成管道本在继续承受工作压力的情况下出现安全隐患。可以将上述内容作为缺陷评定准则的基础, 根据其具体内容可以将其划分为净截面屈服以及最大应力两种准则。针对此两种方式展开现实研究可知, 净截面屈服原则的应用最为广泛, 其针对焊接问题导致的缺陷进行详细描述。其认为焊接过程当中如果产生弯矩, 就会造成其界面过度屈服, 进行出现失效的状况。虽然其内容能够对管道缺陷的研究起到较佳的现实辅助作用, 但是其并不完善, 使得其在对某些方面进行反映的过程中与现实状况之间存在较大偏差。这一点得到了学术界的重视, 相关的专家学者针对其展开较为明确的研究, 针对其出现的错误进行改进, 使得其能够在现实应用中获得更佳效果。
4 压力管道缺陷安全评定发展展望
当前, 技术以及理论的发展使得其缺陷评定工作必须具备工程化特点。针对其进行具体研究可知, 为了实现评定结果的便利性, 必须在计算方法方面进行必要的简化, 如此才能够使计算结果符合现实情况。针对当前评定的现状进行研究可知, 在计算方面不可避免的出现一些问题使得评定工作难以在规范的限度之内。如此的情况使得上述目的的实现较为紧迫, 因此, 各个方面必须努力使其完成向工程化的转换。
当前, 社会的发展使得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当中得到广泛应用, 在管道安全评定的过程中也需要计算机等技术的辅助。美国的权威机构已经针对其开发出相关的评定软件, 利用J积分方法展开现实评价, 针对其进行应用可以较为精确的计算出管道撕裂的极限承载力;德国也在此方面进行研究, 设计出ELBA系统, 可以使用其对纵向裂纹等情况进行判定。我国国内也针对此方面的智能化展开研究, 相关的研究机构将神经网络理论引入其中, 取得较多成果。事实证明, 在未来的发展进程中, 与此方面有关的现实研究将会更加深入, 使得其缺陷评定的智能化水平更高, 对我国将其进行运用的各个领域作出更大贡献。
5 结束语
能源等领域的运输需要在压力管道的辅助之下完成。这些行业的运输都存在较高的安全风险, 一旦出现问题造成的负面影响较大, 因此必须针对现实情况进行必要考量, 对其进行安全评定, 针对各种影响其安全的因素进行必要的判定, 使得其能够在较为安全的环境下发挥现实功能。
参考文献
[1]王一宁, 吴胜平, 周云.含体积缺陷压力管道安全评定的方法[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10, 15 (5) :115-116.
[2]李俊菀, 陈志良, 淡勇.压力容器缺陷评定研究进展[J].化工设备与管道, 2010, 13 (4) :156-157.
[3]卢黎明, 郭潮群, 吴鹏伟, 等.基于失效评定图的含缺陷压力管道安全评定方法评述[J].压力容器, 2010, 15 (4) :112-113.
[4]王亚新, 谢禹钧.基于GB/T19624-2004对含缺陷压力管道的安全评定[J].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10, 13 (2) :174-175.
《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 篇3
二O一O年五月十五日
几年来压力管道安全监察工作,在国家质检总局领导下,辽宁压力管道安全监察战线的同志们扎实工作、严格把关、落实责任、不断创新。为做好压力管道安全运行作出了辛勤的努力,预防和减少了压力管道安全监察事故发生,较好地进行了压力管道安全监察工作。我省压力管道安全监察工作有了点的体会,与各省领导和同志们进行交流。
一、圆满完成压力管道元件专项整治工作
截止去年12月底,我省压力管道元件专项整治累计出动检查人(次)156次,组织检查压力管道元件制造单位109家,全面开展了压力管道元件制造监督检验工作,其中13家通过了国家质检总局许可证转换工作。发现问题96条个,完成隐患整改23家,下发监察指令书91份,查处无证制造压力管道元件4家,实施行政处罚15.4万元,全省压力管道元件专项整治工作取得实效。具体做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领导重视,严密组织
2008年,我省按照国家质检总局《关于开展压力管道元件和起重机械专项整治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将压力管道元件整治做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重点。对此高度重视,重点部署,力求抓出成效,在07年开展压力管道专项整治工作的基础上,开展了新一轮全省压力管道元件制造单位专项整治活动。省局首 1 先下发了《压力管道元件制造专项治理方案》,提出完成时间和具体工作要求;其次成立压力管道元件制造检查领导小组组,由主管局长任组长,全处同志参加检查;具体负责同志不定期进行检查指导,针对压力管道专项整治开展中的好经验和存在的有关问题进行研究,积极推广经验,帮助各市解决整治中存在的问题。于年底分别成立3个检查组对14个市,突出重点进行督促检查。为加大整治工作力度,我局在转发国家质检总局《关于对无锡德新钢管有限公司违法制造压力管道元件处理情况的通报》中,再次提出了6条压力管道元件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意见。
在省局统一部署下,各市局结合本市特点,卓有成效地开展了压力管道元件专项整治工作。抚顺市局对全市18家元件制造单位进行了制造监检,立案查处1家压力管道元件非法制造单位。辽阳市局对全市29家压力管道元件制造单位实施整顿治理,一是落实证后监管;二是整治尚未接受监检的元件制造单位;三是对不作为压力管道使用的元件制造企业落实书面承诺声明。锦州市局对3起压力管道安装未经监督检验案件进行处罚。
(二)加强督查,认真总结
为圆满完成国家质检总局的总体部署,认真做好专项整治的验收工作。在压力管道元件制造单位完成自行核查后,我们组织了有关人员对各市分别进行的验收,深入制造单位调查摸底,查找问题,从资源条件、质保体系运转、产品质量以及许可证管理等几个方面进行全面排查。在检查中,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企业生产能力,管理水平和技术条件参差不齐;部分取证企业已 不具备许可条件;部分企业存在骗取受理,制造多台样机而不取证现象;鉴定评审和检验机构存在工作把关不严问题等。
针对上述问题,召开会议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及时整改,及时总结。着重做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继续加强对压力管道安全监察工作的宣传,营造压力管道安全监察工作的良好氛围,规范压力管道元件制造行为。二是提高许可受理工作质量,避免企业虚假申报。三是落实检验机构依法检验责任,纠正不正之风,提高检验机构技术把关能力。四是省局分别组织各市安全监察机构和评审机构召开评审和监督工作座谈会,通报评审和监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落实整改措施,提高评审和监督工作质量。五是部署市局加大现场监察工作力度,督促企业自觉提高守法意识。六是根据我省压力管道制造业的发展与现状,探索新的监管工作模式,构建全省压力管道安全监察长效机制,目前以上各项措施都得到了进一步落实。
二、认真做好压力管道设计监察
辽宁压力管道设计单位经省发证有23家,还有国家局发证单位有6家,共29家。压力管道设计是压力管道安装检验使用的基础工作,关系压力管道整体质量的好坏。我省压力管道设计安全监察工作总体看运行较好,能够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的要求,使用单位能够自觉抵制无证设计单位从事相应的设计工作。
我们主要做法是:首先从受理设计单位开始,对申请单位提 出要求,质量手册应符合压力管道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其次在评审时应提供完整的设计方案和有效图纸,图纸中应有符合国家质检总局要求的设计方案和符合要求的单线图;第三对安装告知严格控制,重点实施安装告知后的现场监督,对图纸上设计许可印章审查,如发现无设计许可印章的设计文件,要求企业重新寻找有资格的单位重新设计。此项要求也基本得到企业的认可,同时也调动了压力管道设计单位的积极性。
三、压力管道制造安装使用的监督检验工作
压力管道制造安装使用单位实施监督检验,是保障压力管道系统安全的几个重要环节,采取有效措施是必要的。
一是压力管道制造监督检验工作。我们重点开展了压力管道元件取证单位的证后监督抽查,在检查中,发现相关产品不作为压力管道元件制造的单位,要求其相关产品做出书面声明“不作为压力管道元件使用”;对发生过产品质量事故和举报的单位作为抽查重点;对不符合制造许可条件、超范围制造、贴牌、压力管道元件制造单位尚未接受监督检验产品出厂,而使用在承压设备的单位,要依法进行处罚,取缔非法制造活动。
二是压力管道安装监督检验工作。历史上由于种种原因,国家大型石化企业压力管道安装检验工作一直没理顺,有的甚至长期不进行安装监督检验。经我们努力工作,在相关市局的努力下,逐步理顺了关系,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现在辽宁省境内中石油、中石化公司、大型发电公司基本上能够主动接受当地市检验机构 的安装监督检验,密切配合检验工作,为检验机构提供临时办公地点及有关器具。目前,压力管道安装检验工作基本正常进行。
三是落实使用单位在用压力管道检验的责任。按照《在用工业管道定期检验规程》的要求,基本落实了在用工业压力管道检验使用单位的责任。为了做好压力管道使用单位的监督,有的市要求使用单位每年年初提出全面检验计划,将压力管道的定期检验计划上报,市局以文件下发各有关使用单位,明确各压力管道使用单位的检验计划。检验机构的检验人员按照检验计划督促使用单位落实检验计划,由监察人员不定期监督实施情况。
为做好压力管道制造安装使用的监督检验工作,我们对压力管道安全管理操作人员和在线检验、全面检验四种人员进行培训考核工作,这在历史上也是第一次。我省先后共举办压力管道在线检验人员培训班八期,安全管理操作人员培训班六期,检验机构的检验人员培训班五期,共培训考核合格的压力管道安全管理操作人员和检验人员589人,并全部颁发了检验员资格证书。
四、压力管道登记发证有突破
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压力管道使用登记管理规则》要求,我们认真开展了压力管道登记发证工作,经过几年的努力工作。我们的体会是:领导重视压力管道登记发证工作是非常重要,所以,我局领导多次在全省特种设备会议上,特别强调做好登记发证工作的重要性,处领导在全省工作会议上也多次提出要求,我们经常召开专题会议研究交流登记发证工作,解决有关登记发证方面的问题,确保压力管道登记发证工作正常进行。为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多次深入企业现场办公,我们到企业专题研究压力管道登记、发证等情况。确实解决了一些具体问题,本着重要问题优先解决的原则,将GC1级管道登记发证工作首先使用在辽宁省特种设备动态监管系统的应用中。针对大型石化公司人多,人员不宜长期离岗的状况,现场举办多期压力管道安全管理操作人员和在线检验培训班。
全省压力管道登记发证工作,在原有注册工作的基础上,预计用一年的时间能够完成大型企业登记、发证。现在全省共发放压力管道使用证1039个。全省逐步实现了对出具合格检验报告的压力管道,实行登记、发证工作。
虽然我们工作上取得一些成绩,但与兄弟省比,我们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是:一压力管道制造监督检验力度不足。二是压力管道GB2级热力安装工程未告知、未监检的工程依然存在。三是证后监督工作不够细。今后,在国家局领导下我们要在以上几个方面下大力气,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压力管道安全监察工作。
五、下步主要工作安排
继续加大压力管道安全监察力度,逐步形成政府依法监督、企业全面负责、技术机构把关、社会支持与监督的压力管道安全监察工作格局。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探索。
(一)构建压力管道动态监管体系
完善压力管道安全监察网络建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压力管道安全监察工作信息化。开展宣传、培训与使用,力争年底完成传统监察工作模式向全面信息化模式的过渡。做好数据的清洗、录入和导入工作,年底进行严格验收。提升压力管道安全监察有效性,全面开展压力管道登记注册、发证。
(二)开展压力管道安全监察专项整治活动
加强压力管道安全监察,开展使用单位专项整治工作,狠抓压力管道安全监察工作薄弱环节,强化压力管道安装告知后和安装现场监督监检工作,保证检验工作质量,加强使用单位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考核工作,提高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加强使用企业证后监督工作,落实对获证企业监督抽查工作任务,加大执法工作力度,严厉打击非法使用、制造、安装和改造压力管道等违法行为,加大调查处理与行政处罚工作力度。
(三)全面开展压力管道检验工作。规范在线检验、安装监检和全面检验行为,要研究管道检验具体有效的方法,制定可行的检验方案,做好不开挖管道检验方法的实施,确保检验计划的落实。
(四)贯彻实施《压力管道使用登记管理规则》,实施使用单位注册登记与发证工作
组织宣贯《压力管道使用登记管理规则》,按《规则》的要求,强化开展我省压力管道使用单位行政许可工作。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压力管道要求,在压力管道普查和元件专项整治的基础上,落实压力管道安全监察工作责任,依法开展安装监督、工业和公用管道定期检验及注册登记与发证工作。
(五)加强鉴定评审机构监督,确保评审工作质量 加强对鉴定评审工作监督抽查。认真实施《特种设备行政许 可鉴定评审管理与监督规则》,加大评审工作监督抽查力度,规范评审行为,采取跟踪审查等方法进行监督,提高鉴定评审工作质量。
《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 篇4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市场监督管理部门):
为贯彻落实政府职能转变简政放权要求,进一步完善压力管道气瓶安全监察工作,结合新修订的《特种设备目录》(以下简称《目录》)和《气瓶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R0006-2014,以下简称《瓶规》),现就压力管道气瓶安全监察有关问题的意见通知如下:
一、关于压力管道安全监察工作有关问题
(一)关于新《目录》中压力管道介质范围。
新《目录》的压力管道定义中“公称直径小于150mm,且其最高工作压力小于1.6MPa(表压)的输送无毒、不可燃、无腐蚀性气体的管道”所指的无毒、不可燃、无腐蚀性气体,不包括液化气体、蒸汽和氧气。
(二)关于新《目录》中压力管道元件类别和品种。列入新《目录》的压力管道元件公称直径均应大于等于50mm。
1.新《目录》中的“球墨铸铁管”不包括该品种以外的其他铸铁管; 2.新《目录》中增加“复合管”品种,具体包括金属与金属复合、金属与非金属复合、非金属与非金属复合三类;
3.新《目录》中“金属阀门”品种中典型产品包括:调压阀、调节阀、闸阀、球阀、蝶阀、截止阀、止回阀、疏水阀、隔膜阀、节流阀、旋塞阀、柱塞阀、低温阀、减压阀(自力式)、眼镜阀(冶金工业用阀)、孔板阀(冶金工业用阀)、排污阀、减温阀、减压阀等;
4.新《目录》中“旋转补偿器”品种不包括原《目录》中的“特种型式金属膨胀节”;
5.新《目录》中不包括原《目录》中的“铸造管件”“汇管”“过滤器”“特种型式金属膨胀节”“金属波纹管”“紧固件”“阻火器”品种以及“压力管道支撑件”“压力管道材料”。
(三)关于压力管道元件制造许可。
《压力管道元件制造许可规则》(TSG D2001-2006)许可项目及级别表中所列的铸铁管、有色金属及有色金属合金制管件、铸造管件、管接头、金属软管、弹簧支吊架、紧固件、汇管、汇流排、过滤器、阻火器、其他元件组合装置(除污器、混合器、缓冲器、凝气(水)缸、绝缘接头)、低温绝热管、直埋夹套管、阀门铸件、锻制法兰的锻坯、锻制管件的锻坯、阀体锻件的锻坯、压力管道制管专用钢板、聚乙烯管材原料、聚乙烯复合管材原料、聚乙烯管件原料、聚乙烯复合管件原料等未纳入新《目录》范围,制造上述压力管道元件不再需要取得特种设备制造许可。
新《目录》将紧急切断阀划入安全附件种类,由总局负责实施制造许可,不再划分级别,但应限定其产品参数范围,其许可条件暂按《压力管道元件制造许可规则》(TSG D2001-2006)中阀门的许可条件要求执行。
新《目录》范围内的压力管道元件制造许可级别品种见附件1。
(四)关于压力管道元件制造监督检验。
按照《质检总局办公厅关于暂缓实施<压力管道元件制造监督检验规则>的通知》(质检办特函〔2013〕583号)要求,《压力管道元件制造监督检验规则》(TSG D7001-2013)暂缓实施。但埋弧焊钢管与聚乙烯管应按《压力管道元件制造监督检验规则(埋弧焊钢管与聚乙烯管)》(TSG D7001-2005)的规定继续实施制造过程监督检验。
(五)关于压力管道元件型式试验。
压力管道元件制造企业换证时,原则上应重新进行型式试验。如果换证企业已按现行安全技术规范、标准规定完成了相关产品的型式试验,并且相关产品的参数、结构、工艺没有发生变化,按照安全技术规范规定需要监督检验,已经实施了制造过程监督检验的,换证时可免做型式试验。
(六)关于压力管道安装。
持有压力管道安装许可证的单位在安装压力管道的同时可以安装与其连接的压力容器或整装锅炉,并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安装监检机构一并实施安装监督检验。
锅炉与用热设备之间的连接管道总长小于等于1000米时,该锅炉及其相连接的管道可由持有锅炉安装许可证的单位一并进行安装,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安装监检机构一并实施安装监督检验,并可随锅炉一并办理使用登记。管道总长超过1000米时,与锅炉连接的管道必须由持有压力管道安装许可证的单位进行安装,并单独办理压力管道使用登记。
(七)关于压力管道元件组合装置。
新《目录》中“元件组合装置”品种是指将管子、阀门、管件、法兰等压力管道元件组焊在一起具备某种功能的装置。目前只对井口装置、采油树、节流压井管汇和燃气调压装置、减温减压装置颁发制造许可。
持有D级压力容器制造许可或燃气调压装置制造许可的单位可以组装撬装天然气加注装置中的压力管道。装置中的压力容器应当由持相应级别的压力容器制造单位制造。撬装天然气加注装置中包含压力容器且压力管道总长度小于等于10米的,可随压力容器一并办理使用登记;不包含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总长度超过10米的,应单独办理压力管道使用登记。
(八)关于压力管道使用登记。
长输(油气)管道和公用管道使用登记已列入行政许可改革范围,总局和各地质监部门暂停办理长输(油气)管道、公用管道的使用登记。工业管道仍须按《压力管道使用登记管理规则》(TSG D5001-2009)的规定办理使用登记。
(九)关于压力管道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
按照《特种设备安全法》的规定,对压力管道安装过程应当实施监督检验,对在用压力管道应当实施定期检验。经质检总局核准具有相应压力管道检验资质的检验机构,均可接受安装单位或使用单位的约请,对压力管道安装过程实施监督检验或对在用压力管道实施定期检验,出具检验报告并对检验结论负责。
具有压力管道定期检验资质的检验机构,均可承担其检验压力管道的合于使用评价工作,并对评价结论负责;具有RBI 检验资质的检验机构,可以承担压力管道基于风险的检验(RBI)。检验机构进行长输(油气)管道、公用管道定期检验时,可根据需要,按照《压力管道定期检验规则—长输(油气)管道》(TSG D7003-2010)、《压力管道定期检验规则—公用管道》(TSG D7004-2010)、《埋地钢质管道风险评估方法》(GB/T 27512-2011)等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的要求,对长输(油气)管道、公用管道开展风险评估和基于风险的检验(RBI)。
对使用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压力管道的违法行为,各级质监部门应当依法实施行政处罚。
(十)关于压力管道设计审批人员。
压力管道设计鉴定评审机构按照《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许可规则》(TSG R1001-2008)规定组织开展压力管道设计审批人员的考核发证工作时,相关考核计划和考核结果不再需要报送质检总局公布。
(十一)取消制造、安装单位注册资金要求。
按照注册资本登记制度的改革要求,取消许可条件中对压力管道元件制造单位、压力管道安装单位注册资金的要求。
二、关于气瓶安全监察工作有关问题
(一)关于气瓶及气瓶阀门制造许可。根据新《目录》对气瓶品种分类的调整,按照减化许可数量、扩大许可覆盖范围的原则,依据《瓶规》附件A对气瓶制造许可级别品种进行相应调整。新《目录》范围内的气瓶许可级别品种划分见附件2,气瓶阀门制造许可项目划分见附件3,同时取消气瓶附件制造许可条件中有关注册资金的要求。
手提式干粉灭火器、手提式水基型灭火器按照《关于部分消防产品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公告》(2014年第12号)规定管理,制造其焊接结构的筒体不需要取得气瓶制造许可。制造其他消防灭火用气瓶仍需取得气瓶制造许可。
(二)关于焊接绝热气瓶的制造与检验。1.外封头盛装介质符号标志要求。
为吸取事故教训,防范焊接绝热气瓶的错装错用事故,焊接绝热气瓶制造企业应按照《瓶规》1.14.1.3的规定,在盛装液氧、液化天然气、氧化亚氮介质的焊接绝热气瓶外胆上封头便于观察的部位,压制明显凸起的“O2”“LNG”“N2O”等介质符号。大容积气瓶的字体高度不应低于60mm,中容积气瓶的字体高度不应低于40mm。对库存的无法压制介质符号的成品封头,企业应采用其它有效方法在封头便于观察的部位刻印永久介质符号,库存封头应于2015年12月底前使用完毕。2016年1月1日起,焊接绝热气瓶制造企业必须采用符合《瓶规》规定的封头产品。2.产品标签要求。
焊接绝热气瓶瓶体上应根据充装介质粘贴相应的产品标签,标签样式由全国气瓶标准化技术机构负责明确。
3.定期检验要求。
焊接绝热气瓶的定期检验国家标准未颁布前,检验机构可依据地方标准或企业标准进行焊接绝热气瓶定期检验,具体可按照《瓶规》1.5条规定执行。
(三)关于气瓶阀出气口连接形式及螺纹旋向。
对于直接作为介质充、放接口的气瓶阀门出气口,其连接形式及尺寸应符合《瓶规》和相关标准的要求,并采用有利于防止气体错装、错用的结构形式。用螺纹连接的可燃气体气瓶的阀门出气口螺纹应为左旋,用于助燃和不可燃气体气瓶的阀门出气口螺纹应为右旋。
车用气瓶阀门出气口连接形式和尺寸可不按照上述要求执行。同时装设气相和液相阀门的液化石油气钢瓶阀门出气口,应采用不同的结构形式,液相阀门的出气口宜采用快装结构,气相阀门的出气口应为左旋螺纹结构。
(四)关于气瓶焊缝。焊接瓶体的纵、环焊缝以及瓶阀阀座与瓶体连接的承压焊缝,应按照《瓶规》4.4规定采用自动焊;采用全焊透或者双面焊的阀座(或塞座)角焊缝,以及焊接绝热气瓶上的接管与瓶体连接的焊缝可采用其它焊接方式。
(五)关于气瓶无损检测。
《瓶规》4.4规定“钢质无缝气瓶的无损检测应当采用在线超声自动检测(相应标准另有规定的除外),检测范围应当覆盖全部可检部位„„”,其中“全部可检部位”是指相应标准规定的检测范围。
(六)关于气瓶水压试验。
按照《瓶规》4.9条规定,无缝气瓶(小容积气瓶除外)应当采用外测法进行水压试验。目前采用内测法进行水压试验的无缝气瓶制造企业应积极整改,落实配备外测法实验装置,GB5099-1994《钢质无缝气瓶》修订以前,仍可以继续采用内测法进行水压试验。但新申请取证的无缝气瓶制造企业,必须符合《瓶规》4.9条的要求。
(七)关于气瓶标志。气瓶的钢印标记(包括铭牌标记、标签标记等),应按照《瓶规》附件B规定的内容和排列格式执行。如果确有困难的,可对排列格式做适当调整,但内容、项目应当符合《瓶规》要求。
气瓶制造企业应按照《瓶规》规定对现有气瓶标志及时调整。2016年1月1日起,气瓶制造企业应当使用符合《瓶规》规定的气瓶标志。
(八)关于气瓶产品合格证。
产品合格证应当注明气瓶和所安装的气瓶阀门的制造单位名称和制造许可证编号,呼吸器用气瓶、消防灭火用气瓶以及出厂时未安装阀门的气瓶除外。
(九)关于液化石油气钢瓶的安全评定。
按照GB5842-2006《液化石油气钢瓶》标准制造的气瓶,制造单位承诺的设计使用年限为8年,达到设计使用年限的液化石油气钢瓶,可以在通过安全评定合格后,继续使用最长不超过一个定期检验周期。安全评定由具有液化石油气瓶检验资质的检验机构按照GB8334《液化石油气钢瓶定期检验与评定》国家标准进行。检验机构应对评定结论负责,同时应出具安全评定报告并在瓶体上喷涂字高为60至80mm 的“安全评定合格”字样。气瓶需要更换气瓶阀门时,检验机构应选用具有气瓶阀门制造许可证的企业制造的气瓶阀,并在检验报告或安全评定报告上注明气瓶阀的制造单位名称和制造许可证编号。
在GB5842-2006《液化石油气钢瓶》标准实施前制造的液化石油气钢瓶,依据钢印标记的出厂日期,使用年限达到15年的应当予以报废,并且采取可靠措施消除使用功能。
(十)关于对报废气瓶消除使用功能。
当地质监部门应确定负责对报废气瓶进行消除使用功能处理的检验机构或专业单位并对其实施监督检查。当地质监部门暂未确定单位的,由实施气瓶定期检验的机构按照《瓶规》7.2条规定进行消除使用功能处理。气瓶产权单位应依法履行气瓶报废义务,将报废气瓶委托给当地质监部门确定的单位进行消除使用功能处理。
(十一)关于车用气瓶充装记录。
车用气瓶充装单位已采用信息化手段对气瓶充装进行控制和记录,且信息系统能够自动记录并保存《车用气瓶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R0009-2009)第三十一条规定的充装记录相关内容,充装单位可不再进行人工书面记录和粘贴充装标签。
(十二)关于批量检验产品质量证明书和监督检验证书。鼓励气瓶制造企业将气瓶批量质量证明书和监检证书上网公示(应与气瓶瓶号钢印或在气瓶上装设的识别条码对应),并在产品外包装及合格证上印制识别二维码,为用户提供利用手机上网查询真伪功能。经气瓶用户(买方)同意,实施上述措施的气瓶制造企业可以不再向用户提供纸制批量检验产品质量证明书和监督检验证书。
附件:1.压力管道元件制造许可品种级别
2.气瓶制造许可品种级别 3.气瓶阀门制造品种分项
《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 篇5
安全评价是安全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称危险性评价或风险评价。它是以实现系统安全为目的, 按照系统科学的方法, 对系统中的危险因素进行预先的识别、分析和评价, 确认系统存在的危险性, 并根据其形成事故的风险大小, 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以达到系统安全的全过程。
安全评定的管道缺陷是平面缺陷 (未熔合、未焊透) 。对于平面缺陷, 根据国家标准《在用含缺陷压力容器安全评定》 (GB/T 19624-2004) 中的规定, 采用U因子法和失效评定图法两种方法进行评定。
1 平面缺陷的评定方法
平面评定是对所列出的管道缺陷进行评定, 现采用两种评定方法:
a) 失效评定图法:该评定方法步骤如图1所示:
b) U因子评定法:该方法是根据国家标准《在用含缺陷压力容器安全评定》 (GB/T 19624-2004) 中的附录G中规定, 对使用工况下无脆化倾向的20#钢或奥氏体不锈钢管道及壁厚≤13mm的16Mn管道的未焊透缺陷允许采用附录H, 由于本次计算的管道为20#钢和不锈钢TP304 (奥氏体不锈钢) 材料, 故可以采用附录H对管道的缺陷进行安全评定[1]。该方法的评定过程按下列步骤进行:
1) 缺陷部位管道尺寸的确定;
2) 缺陷的规则化;
3) 材料性能数据的确定;
4) U因子评定法;
5) 安全性评价。
2 平面缺陷管道的安全评价
某根管道的设计参数为:工作压力为1.4MPa, 设计压力为2MPa, 设计温度为80℃, 实际工作温度为50℃, 管道公称直径为40mm, 实测最小厚3.6mm, 管道输送介质为AV, 材料为不锈钢TP304 (即0Cr18Ni9) , 不考虑环境以及介质对材料影响, 即视为理想新材料, 查得材料性能数据为:弹性模量为204GPa, 泊松比为0.285, 屈服强度σs为206MPa, 抗拉强度σb为520MPa。该管道存在一未熔合缺陷和一未焊透缺陷, 缺陷特征尺寸为:未熔合长度90mm, 高度2.0mm, 未焊透长度90mm, 高度1.5mm。
比较未熔合和未焊透缺陷特征尺寸, 可知未熔合缺陷明显比未焊透缺陷危险, 所以先评定未熔合缺陷, 如果未熔合缺陷评定结果是安全的, 则未焊透缺陷也安全。
未熔合缺陷的安全评定:
a) 缺陷的表征:缺陷的原始尺寸见缺陷示意图2 (a) 所示, 根据检测情况, 缺陷相关尺寸参数按以下情况考虑:
图中:b=3.6mm, l=90mm, h=2.0mm。
缺陷的表征尺寸如图2 (b) 所示:
其表征的结果。考虑失效后果严重, 缺陷表征尺寸均乘以分安全系数1.1, 并作为计算用的表征裂纹尺寸:
a=2.2mm, c=99mm。
b) 应力计算
undefined
分解得到的一次薄膜应力Pm=11.11MPa, 一次弯曲应力Pb=0。
考虑焊接残余应力, 二次薄膜应力Qm=0.3σundefined, σundefined取管道材料的σs, 故Qm为61.8MPa, Qb为0。
考虑失效后果严重性, 各类应力均乘以分安全系数, 一次应力的分安全系数为1.5, 二次应力的分安全系数为1.0, 并作为评定计算的应力:
Pm=16.67MPa;
Pb=0MPa;
Qm=61.8MPa;
Qb=0MPa。
c) Kundefined和Kundefined的计算
Kundefined和Kundefined的计算式如下:
undefined (1)
undefined (2)
式中:fm依据标准的附录D计算分别为3.321。故:
Kundefined=145.51N/mm3/2
Kundefined=539.43N/mm3/2
d) Lr的计算
Lr的计算式如下:
undefined (3)
鼓胀效应计算式:
undefined (4)
根据式 (3) 和式 (4) 计算, 结果如下:
Mg=15.21
Lr=0.24
e) Kr的计算
Kr计算式如下:
Kr=G (Kundefined+Kundefined) /KP+ρ (5)
不考虑裂纹群影响, 裂纹干涉效应因子G为1, 查得材料性能数据手册得不锈钢TP304 (即0Cr18Ni9) 的平面应变断裂韧度KIC取平均值66MPa·mm1/2。对于断裂后果严重, 断裂韧度的分安全系数取为1.2, 故KP=55MPa·mm1/2=1739.3N/mm3/2。上述计算的Lr=0.38<0.8, 故根据标准取ρ=Ψ1, Ψ1可由标准中图5-14根据undefined查得[1]。
ρ=0.025
Kr=0.42
f) 安全性评定:平面缺陷的常规评定采用通用失效评定图的方法进行。失效评定曲线 (FAC) 的方程为:
Kr= (1-0.14Lundefined) (0.3+0.7e-0.65L6r) (6)
将计算得到的Lr=0.24和Kr=0.42所构成的评定点 (Lr, Kr) 绘制在常规评定通用失效评定图, 如图3所示。
从图3可知, 该缺陷在安全区域内, 所以该缺陷是安全的。
由于未熔合缺陷评定后是安全的, 故不需要对未焊透缺陷进行评定也能确定是安全的。
3 结论
根据上述管道的计算结果, 可知管道的缺陷是安全的。通过安全评价的工业管道可以为企业节约很大的成本以及为企业连续生产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安全评价也可以为企业领导的安全决策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为今后工作更好的开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篇6
第1条 为了保证压力容顺的安人运行,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根据《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程。
第2条 本规程适用范围如下:
1、本规程适用于同具备下列条件的压力容器:
(1)最高工作压力(Pw)(注1)大于等于0.1Mpa(不含液体静压力,下同);(2)内直径(非圆形截面指其最大尺寸)大于等于0.15m,且容积(V)(注2)大于等于0.25m3;(3)盛装介质为气体液化气体或最高工作温度高于等于标准沸点液体。(注3)
2、本规程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适用于下列压力容器;
(1)与移动压缩机一本的非独立的容积小于等于0.15m3的储罐锅炉房内的分气缸;(2)容积小于0.25m3的高压容器;(3)深冷装置中非独立的压力容器、直燃型吸收式制冷装置中的压力容器、空分设备中的冷箱;
(4)螺旋板换热器;
(5)水力自动补气气压给水(无塔上水)装置中的气压罐,消防装置中的气体或气压给水(泡汗沫)压力罐;
(6)水处理设备中的离子交换或过滤用压力容器、热水锅炉用膨胀水箱;
(7)电力行业专用的全封闭式组合电器(电容压力容器);
(8)橡胶行业使用的轮胎硫化机及承压橡胶模具。
3、本规程适用于上述压力容器所用的安全阀、爆破片装置、紧急切断装置、安全联锁装置、压力表、液面计、测温仪表等安全附件。
4、本规程适用的压力容器除本体外还应包括:
(1)压力容器与外部管道或装置焊接连接的第一首环向焊缝的焊接坡口、螺纹连接的第一个螺纹接头、法兰连接的第一个法兰密封面、专用连接件或管件连接的第一个密封面;
(2)压力容器开孔部分的承压盖及其紧固件;
(3)非受压元件与压力容器本体连接的焊接接头。
第3条 本规程不适用于下列压力容器:
1、超高压容器。
2、各类气瓶。
3、非金属材料制造的压力容器。
4、核压力容器、船舶和铁路机车上的附属压力容器、国防或军事装备爱莫能助和的压力容器、真空下工作的压力容器(不含夹套压力 容器)、各项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适用范围内的直接受火焰加热的设备(如烟道式余热锅炉等)。
5、正常运行最高工作压力小于0。1Mpa的压力容器(包括在进料或料过程中需要瞬时承受压力大于等到于0。1Mpa的压力容器,不包括消毒、冷却等工艺过程中需要短时承受压力大于等于0。1Mpa的压力容器)。
6、机器上非独立的承压部件(包括压缩机、发是机、泵、柴油机的气缸或承压壳体等,不包括造纸、纺织机械的烘缸、压缩机的辅助压力容器)。
7、无壳体的套管换热器、波纹板换热器、空冷式换热器、冷却排管。
第4条 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组焊)、安装、使用、检验、修理和改造,均应严格执行本规程的规定。各级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以下简称安全监察机构)负责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工作,监督本规程的执行。
第5条 本规程是压力容器质量监督和安全监察的基本要求,有关压力容器的技术标准、部门规章、企事业单位规定等,如果与本规程的规定相抵触时,应以本规程为准。
第6条 本规程第2条适用范围内的压力容器划分为三类(压力容器的压力等级、品种、介质毒性程度和易燃介质的划分见附件一):
1、下列情况之一的,为第三类压力容器:(1)高压容器;
(2)中压容器(仅限毒性程度为极度和高度危害介质);
(3)中压储存容器(仅限易燃或毒性程度为中度危害介质,且PV乘积大于10Mpa.m3);
(4)中压反应容器(仅限易燃或毒性程度为中度危害介质,且PV乘各大于等于0.5Mpa.m3);
(5)低压容器(公限毒性程度为极度和高度危害介质,且PV乘积大于等于0.2Mpam3);
(6)高压、中压管壳式余热锅炉;(注4)
(7)中压搪玻璃压力容器;
(8)使用强度级别较高(指相应标准中搞拉强度规定值下限大于等于540Mpa)的材料制造的压力容器;
(9)移动式压力容器,包括铁路罐车(介质为液化气体、低温液体)、罐式汽车[液化气体运输(半挂)车、低温液体运输(半挂)车、水久气体运输(半挂)车]和罐式集装箱(介质为液化气体、低温液体)等;
(10)球形储罐(容积大于等于50m3);
(11)低温液体储存容顺(容积大于5m3)。
2、下列情况之一的,为第二类压力容器(本条第1款规定的除外):
(1)中压容器;
(2)低压容器(公限毒性程度为极度和高度危害介质);
(3)低压反应容器和低压储存容器(公限易燃介质或毒性程度为中度危害介质);
(4)低压管壳式余热锅炉;
(5)低压搪玻璃压力
(6)压力容器。
3、低压容器为第一类压力容器(本条第1款、第2款规定的除外)。
第7条 设计、制造压力容器,其技术要求和使用条件不符合本规程规定定时,应在学习借鉴和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将所做试验的依据、条件、数据、结果和第三方的检测报告及其他有关的技术资料报省级安全监察机构审核、国家安全监察机构批准,方可进行试制、试用。通过一定周期的试用验证,进行型式试验或技术鉴定,报国家安全监察机构备案。
第8条 压力容器产品设计、制造(含组焊,下同)应符合相应国家标准、待业标准或企业标准的要求。直接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应先将其转化为企业标准,并应符合本规程第7条的规定。无相应标准的,不得进行压力容器产品的设计和制造。
第9条 进口压力容器的国外制造企业必须取得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发的安全质量许可证书。进口压力容顺应按《进出口锅炉压力容器安全性能监督管理办法》进行安全性能的监督检验,并按照本规程要求进行使用登记和定期检验。进口压力容器或国内生产企业(含外商投资企业)引进国外技术、标准制造,在国内使用的压力容器,其技术要求和使用条件不符合本规程规定时,参照本规程第7条办理。
注1:
① 承受内压的压力容器,其最高工作压力是指在正常使用过程中,顶部可能出现的最高压力;
② 承受外压的压力容器,其最高工作压力是指压力容器在正常作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最高压力差值;对夹套容器指夹套顶部可能出现的最高压力差值。
注2:P代表设计压力,PW代表最高工作压力,V代表容积。容积是指压力容器的几何容积,即由设计图样标注的尺寸计算(不考虑制造公差)并贺整,且不扣除内件体积的容积。多腔压力容器(如换热器的管程和壳程、余热锅炉的汽包和换热室、夹套容器等)按照类虽高的压力腔作为该容器的类别并按该类别进行使用管理。但应按照每个压力腔进行类别划定时,设计压力取本压力,容积取本压力腔的几何容积。
注3:容器内主要介质为最高工作温度低于标准沸点的液体时,如气相空间(非瞬时)大于等于0.025m3,且最高工作压力大于等于0.1Mpa时,也属于规程的适用范围.。
注4:包括用途属于压力容器并主要按压力容器标准、规范进行设计和制造的直接受火焰加热的压力容器。
第二章 材 料
第10条 压力容器用材料的质量及规格,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待业标准的规定。压力容器材料的生产经国家安全监察机构认可批准。材料生产单位应按相应标准的规定向用户提供质量证明书(原件),并在材料上的明显示部位作也清晰、牢固的钢印标志或其他标志或其他标志,至少包括材料制造标准代号、材料牌号及规格、炉(批)号、国家安全监察机构认可标志、材料生产单位名称及检验印鉴标志或其他标志。材料质量证明书的内容必须齐全、清晰,并加盖材料生产单位质量检验章。
压力容器制造单位从非材料生产单位获得压力容器用材料时,应同时取得材料质量证明书原件或加盖供材单位检验公章和经办人章的有效复印件。压力容器制造单位应对所获得的压力容器用材料及材料质量证明书的真实性与一致性负责。
第11条 压力容器选材除应考虑力学性能和弯曲性能外,还应考虑与介质的相容性。压力容器专用钢材的磷含量(熔炼分析,下同)不应大于0.030%,硫含量不应大于0.020%。如选用碳素钢沸腾钢板和碳素钢镇静钢板制造压力容器(搪玻璃压力容器除外),应符合GB150《钢制压力容器》的规定。碳素钢沸腾钢板和Q235A钢板不得用于制造直接受火焰加热的压力容量。
第12条 用于焊接结构压力容器主要受压元件的碳素钢和低合金钢,其含碳量不应大于0.25%。在特殊条件下,如选用含碳量超过0.25%的钢材,应限定碳当量不大于0.45%,由制造单位征得用户同意,并经制造单位压力容器技术总负责人批准,提供材料搞裂性试验报告和焊接工艺评定报告,按照本规程第7条规定办理批准手续。
第13条 钢制压力容器用材料(钢板、锻件、钢管、螺柱等)的力学性能、弯曲性能和冲击试验要求,应符合GB150的有关规定。
第14条 用于制造压力容器壳体的碳素钢和低合金钢钢板,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逐张进行超声检测:
1、盛装介质毒性程度为极度、高度危害的压力容器。
2、盛半夜介质为液化石油气且硫化氢含量大于100mg/l.的压力容器。
3、最高工作压力大于等于10Mpa的压力容器。
4、GB150第2章和附录C、GB151《管壳式换热器》、GB12337《钢制球形储罐》及其他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中规定应逐张进行超声检测的钢板。
5、移动式压力容器。
钢板的超声检测应按JB4730《压力容器无损检测》的规定进行。用于本条第1、第2、第5款所述容器的钢板的合格等级应不低于Ⅱ级;用于本条第3款所述容器的钢板的合格等级应不低于Ⅲ级,用于本条第4款所述容器的钢模式板,合格等级应符合GB150、GB151或GB12337的规定。
移动式压力容器罐体应每批抽2张钢板进行夏比(V形缺口)低温冲击试验,试验温度为零下20℃或按图样规定,试件取样方向为横向。低温冲击功指标应符合GB150附录C的规定。
第15条 压力容器用铸铁的要求如下:
1、必须在相应的国家标准范围内选用,并应在产品质量证明书注明铸造选用的材料牌号。
2、设计压力和设计温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灰铸铁制压力容器的设计压力不得大于0.8Mpa,设计温度为0~250℃;
(2)可锻铸铁和球墨铸铁制压力容器的设计压力不得大于1.6Mpa,设计温度为零下10~350℃
3、不得用于盛装毒性程度为极度、高度或中度危害介质,以及设计压力大于等于0。5Mpa的易燃介质压力容器的受压元件,也不得用于管壳式余热锅炉的受压元件和移动式压力 容器的受压元件。
第16条 压力容器受压元件用铸钢材料应在相应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中选用,并应在产品质量证明书中注明铸造选用的材料牌号。压力容器筒体、封前沿不宜选用铸钢材料(压力容器制造单位已有使用经验并经省级或国家安全监察机构批准的除外)。
第17条 对压力容器用有色金属(指铝、钛、铜、镍及其合金)的要求如下:
1、用于制造压力容器的有色金属,应在相应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范围内选用,对有色金属有特殊要求时,应在设计图样或相应的技术条件上注明。
2、制造单位必须建立严格的保管制度,并设专门场所存放。
3、有色金属制压力容器用材料的冲击试验要求,应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
4、有色金属制压力容器焊接接头的坡口应采用机械方法加工,其表面不得有裂纹、分层和夹渣等缺陷。
第18条 铝和铝合金用于压力容器受压元件应符合下列要求:
1、设计压力不应大于8Mpa,设计温度范围为零下269~200℃
2、设计温度大于65℃时,一般不选用含镁量大于等于3%的铝合金。
第19条 钢及铜合金用于压力容器受压元件时,一般应为退火状态。
第20条 钛材(指工业纯钛、钛合金及其复合材料,下同)制造压力容器受压元件,应符合下列要求:
1、设计温度:工业纯钛不应高于230℃钛合金不应高于300℃,钛复合板不应高于350℃。
2、用于制造压力容器壳体的钛材应在退火状态下使用。
3、钛材压力容器封头成形应采用热成形或冷成形后热校形。对成形的钛钢复合板封头,应做超声检测。
4、钛材压力容器一般不要求进行热处理,对在应力腐蚀环境中使用的钛容器或使用中厚板制造的钛容器,焊后或热加工后应进行消除应力退火。钛钢复合板爆炸复合后,应做消除应力退火处理。
5、钛材压力容器的下列焊缝应进行渗透检测:
(1)接管、法兰、补强圈与壳体或封头连接的角焊缝;
(2)换热器管板与管子连接的焊缝;
(3)钛钢复合板的复层焊缝及镶条盖板与复合板复层的搭接焊缝。
第21条 镍材(指镍和镍基合金及其复合材料,下同)制造压力容器受压元件,应符合下列要求:
1、设计温度:退火状态的纯镍材料不应高于650℃镍铜合金不应高于480℃,镍-铬-铁合金不应高于650℃,镍-铁-铬合金不应高于900℃。
2、用于制造压力容器主要受压元件的镍材应在退火状态下使用,换热器用线性镍管应在消除应力退火状态下使用。
3、镍材压力容器封头采用热成形时应严桥控制加热温度。对成形的镍钢复合板封,应做超声检测。
4、镍村材热成形的加热温度及加热度及加热炉气氛应严格控制,防止硫脆污染。推荐的热加工温度范围是:
(1)工业纯镍(N6-2.5-1,5)为280~350℃;
(2)蒙乃尔(NCU28-2.5-1.5)为350~500℃;
(3)Inconel(NS312)为470~550℃;
(4)Hastelloy(NS334)为930~1200℃。
5、镍材压力容器的下列焊缝应进行磁粉或渗透检测:
(1)接管、法兰、补强圈与壳体或封头连接的角焊缝;
(2)换热器管板与管子连接的焊缝;
(3)镍钢复合板的复层焊接接头。
第22条 压力容器受压元件采用国外材料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选用国外压力容器规范允许作用且国外已有使用实例的材料,其使用范围应符合材料生产国相应规范和标准的规定,并有该材料的质量证明书。
2、制造单位首次使用前,应进行焊接工艺评定和焊工考试,并对化学成分、力学性能进行复验,满足作用要求后,才能投料制造。
3、技术要求一般不得低于国内相应材料的技术指标。
4、国内首次使用且标准中抗拉强度规定值下限大于等于540Mpa的材料,应按本规程第7条规定办理批准手续。国内材料生产单位生产国外牌号的材料时,应完全按照该牌号的国外标准规定的冶炼方法进行生产,力学性能和弯曲性能试验的试样型式、尺寸、加工要求、试验方法等验收要求出应执行国外标准,批量生产前应通过产品鉴定并经国家安全监察机构批准,可按本条规定的国外钢材对待。
第23条 压力容器主要受压元件采用新研制的材料(包括国内外没有应用实例的进口材料)或未列入GB150等标准的材料试制压力容器,材料的研制生产单位应将试验证资料和第三方的检测报告提交全国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进行技术评审并获得该委员会出具的准许试用的证明文件(应注明使用条件),并按本规程第7条规定办理批准手续。
第24条 压力容器制造单位应通过对材料进行复验或对材料供货单位进行考察、评审、追踪等方法,确保所用的压力容器材料符合相应标准,在投用前应检查有效的材料质量证明文件,并核对本规程第10条规定的材料上的有效标志。材料标志与质量证明书应完全一致,否则不得使用。
用于制造受压元件的材料在切割(或加工)前应进行标记移植。第25条 压力容器的筒体、封头(端盖)、人孔盖、人孔法兰、人孔接管、膨胀节、开孔补强圈、设备法兰;球罐的球壳板;换热器的管板和换热管;M36以上的设备主螺栓及公称直径大于等于250mm的接管和管法兰均作为主要受压元件,对其用材的复验要求如下:
1、用于制造第三类压力容器的钢板必须复验。复验内容至少包括:逐张检查钢板表面质量和材料标志;按炉复验钢板的化学成分;按批复验钢板的力学性能、冷弯性能;当钢厂未提供钢板超声检测保证书时,应按本规程第14条的要求进行超声检测复验。
2、用于制造第一、第二类压力容器的钢板,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复验:
(1)设计图样要求复验的;
(2)用户要求复验的;
(3)制造单位不能确定材料真实性或对材料的性能和化学成分有怀疑的;
(4)钢材质量证明书注明复印件无效或不等效的。
3、用于制造第三类压力容器的锻件复验要求如下:
(1)应按压力容器锻件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规定的项目进行复验;
(2)对制造单位经常使用且已有信誉保证的外协锻件,如质量证明书(原件)项目齐全,可只进行硬度和化学成分复验,复验结果出现异常时,则应进行力学性能复验;
(3)压力容器制造单位锻制且供本单位使用的锻件,可免做复验。
4、取得国家安全监察机构产品安全质量认证并有免除复验标志的材料,可免做复验。
第26条 用于制造压力容器受压元件的焊接材料,应按相应标准制造、检验和选用。焊接材料必须有质量证明书和清晰、牢固的标志。
压力容器制造单位应建立并严格执行焊接材料验收、复验、保管、烘干、发放和回收制度。
第27条 压力容器制造或现场组焊单位对主要受压元件的材料代用,原则上应事先取得设计单位出具的设计更改批准文件,对改动部位应在竣工图上做详细记载。对制造单位有使用经验且代用材料性能优于被代用材料时(仅限16MnR、20R、Q235系列钢板,16Mn、10﹟、20#锻件或钢管的相互代用),如制造单位有相应责任,同时须向原设计单位备案。原设计单位有异议时,应及时向制造单位反馈意见。
第三章 设计
第28条 压力容器的设计单位资格、设计类别和品种范围的划分应符合《压力容器设计单位资格管理与监督规则》的规定。设计单位应对设计质量负责。压力容器设计单位不准在外单位设计的图样上加盖压力容器设计资格印章(经压力容器设计单位批准机构指定的图样除外)。
第29条 压力容器的设计总图(蓝图)上,必须加盖压力容器设计资格印章(复印章无效)。设计资格印章失效的图样和已加盖竣工图章的图样不得用于制造压力容器。
设计总图上应有设计、校核、审核(定)人员的签字。对于第三类中压反应容器和储存容器、高压容器和移动压力容器,应有压力容器设计技术负责人的批准签字。
第30条 压力容器的设计总图上,至少应注明下列内容:
1、压力容器名称、类别。
2、设计条件[包括温度、压力、介质(组分)、腐蚀裕量、焊缝系数、自然基础条件等],对储存液化石油气的储罐应增加装量系数;对有应力腐蚀倾向的材料应注明腐蚀介质的限定含量;对有时效性的材料应考虑工作介质的相容性,还应注明压力容器使用年限。
3、主要受压元件材料牌号及材料要求。
4、主要特性参数(如压力容器窖、换热器换热面积与程数等)。
5、制造要求。
6、热处理要求。
7、防腐蚀处理要求。
8、无损检测要求。
9、耐压试验和气密性试验要求。
10、安全附件的规格和订购特殊要求。
11、压力容器铬牌的位置。
12、包装、运输、现场组焊和安装要求。
13、下列情况下的特殊要求:
(1)夹套压力容器应分别注明壳体和夹套的试验压力、允许的内外差值,以及试验步骤和试验的要求;
(2)装有触媒的反应容器和装有充填物的大型压力容器,应注明使用过程中定期检验的技术要求;
(3)由于结构原因不能进行内部检验的,应注明计算厚度、使用中定期检验和耐压试验和气密性试验的,应注明计算厚度和制造及使用的特殊要求;
(4)对不能进行耐压试验和气密性试验的,应注明计算厚度和制及使用的特殊要求,并应与使用单位协商提出推荐的使用年限和保证安全的措施;
(5)对有耐热衬里的反应容器,应注明防止受压元件超温的技术措施;
(6)为防止介质造成的腐蚀(应力腐蚀),应注明对介质纯净度的要求;
(7)亚铵法造纸蒸球应注明防腐技术要求;
(8)有色金属制压力容器制造、检验的特殊要求。
第31条 压力容器的设计压力不得低于最高工作压力,装有安全泄放装置的压力容器,其设计压力不得低于安全阀的开启压力或爆破片的爆破压力。
第32条 设计压力容器时,应有足够的腐蚀裕量。腐蚀裕量应根据预期的压力容器使用寿命和介质对材料的腐蚀速率确定,还应考虑介质流动时对压力容器或受压元件的冲蚀量和磨损量。在进行结构设计时,还应考虑局部腐蚀的影响,以满足压力容器安全运行要求。
为防止压力容器超寿命运行引发安全问题,设计单位一般应在设计图样上注明压力容器设计使用寿命。
第33条 压力容器的设计文件,包括设计图样、技术条件、强度计算书,必要时还应包括设计或安装、使用说明书。
1、压力容器的设计单位,应向压力容器的使用单位或压力容器制造单位提供设计说明书、设计图样和技术条件。
2、用户需要时,压力容器设计或制造单位还应向压力容器的使用单位提供安装、使用说明书。
3、对移动式压力容器、高压容器、第三类中压反应容器和储存容器,设计单位应向使用单位提供强度计算书。
4、按JB4732设计时,设计单位应向使用单位提供应力分析报告。强度计算书的内容,至少应包括:设计条件、所有规范和标准、材料、腐蚀裕量、计算厚度、名义厚度、计算应力等。
装设安全阀、爆破片装置的压力容器,设计单位应向使用单位提供压力容器安全泄放量、安全阀排量和爆破片泄放面积的计算书。无法计算时,应征求使用单位意见,协商选用安全泄放装置。
在工艺参数、所材料、制造技术、热处理、检验等方面有特殊要求的,应在合同中注明。
第34条 盛装液化气体的固定式压力容器的设计压力规定如下:
1、固定式液化气体压力容器设计压力应不低于表3-1的规定。
(表略)
2、固定式液化石油气储罐的设计压力应按不低于50℃时混合液化石油气组分的实际饱和蒸汽压来确定,设计单位应在图样上注明限定的组分和对应的压力。若无实际组分数据或不做组分分析,其设计压力则应不低于表3-2规定的压力。
(表略)
第35条 设计储存容器,当壳体的金属温度受大气环境气温条件所影响时,其最低设计温度可按该地区气象资料,取历年来月平均最低气温的最低值。月平均最低气温是指当月各天的最低气温值相加后除以当月的天数。
月平均最低气温的最低值,是气象局实测的10年逐月平均最低气温资料中的最小值。
全国月平均最低气温低于等于零下20℃和零下10℃的地区见附件二。
第36条 盛装液化气体的压力容器设计储存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介质为液化气体(含液化石油气)的固定式压力容器设计储存量,应按照下式计算:
W=фVρt 式中W--储存量,t;
ф--装量系数,一般取0.9,对容器容积经实际测定者,可取大于0.9,但不得大于0.95;
V--压力容器的容积,m3;
ρt--设计温度下的饱和液体密度,t/m3。
2、介质为液化气体的移动式压力容器罐体允许最大充装量应按照下式计算:
W=фvV W式中p--压力容器的设计压力(对在用压力容器一般为最高工作压力,或压力容器铭牌上规定的最大允许工作压力,Mpa; pr--耐压试验压力,MPa;
η--耐压试验压力系数,按表4-2选用;
[σ]--试验温度下材料的许用应力,MPa;
[σ]t--设计温度下材料的许用应力,MPa。
第95条 耐压试验时,压力容器壳体的环向薄膜应力值应符合下列要求:
1、液压试验时,不得超过试验温度下材料屈服点的90%与圆筒的焊接接头系数的乘积。
2、气压试验时,不得超过试验温度下材料屈服点的80%与圆筒的焊接接头系数的乘积。
校核耐压试验压力时,所取的壁厚应扣除壁厚附加量,对液压试验所取的压力还应计入液柱静压力。对壳程压力低于管程压力的列管式热交换器,可不扣除腐蚀裕量。
第96条 耐压试验前,压力容器各连接部位的紧固螺栓,必须装配齐全,紧固妥当。试验用压力表应符合第七章的有关规定,至少采用两个量程相同且经校验的压力表,并应安装在被试验容器顶部便于观察的位置。
第97条 耐压试验场地应有可靠的安全防护设施,并应经单位技术负责人和安全部门检查认可、耐压试验过程中,不得进行与试验无关的工作,无关人员不得在试验现场停留。
第98条 压力容器液压试验的要求如下:
1、凡在试验时,不会导致发生危险的液体,在低于其沸点的温度下,都可用作液压试验介质。一般应采用水。当采用可燃性液体进行液压试验时,试验温度必须低于可燃性液体的闪点,试验场地附近不得有火源,且应配备适用的消防器材。
2、以水为介质进行液压试验,其所用的水必须是洁净的。奥氏体不锈钢压力容器用水进行液压试验时,应严格控制水中的氯离子含量不超过25mg/L。试验合格后,应立即将水渍去除干净。
3、压力容器中应充满液体、滞留在压力容器内的气体必须排净。压力容器外表面应保持干燥,当压力容器壁温与液体温度接近时,才能缓慢升压至设计压力;确认无泄漏后继续升压到规定的试验压力,保压30分钟,然后,降到规定试验压力的80%,保压足够时间进行检查。检查期间压力应保持不变,不得采用连续加压来维持试验压力不变。压力容器液压试验过程中不得带压紧固螺栓或向受压元件施加外力。
4、碳素钢、16MnR和正火15MnVR制压力容器在液压试验时,液体温度不得低于5℃;其他低合金钢制压力容器,液体温度不得低于15℃。如果由于板厚等因素造成材料无延性转变温度升高,则需相应提高液体温度其他材料制压力容器液压试验温度按设计图样规定。铁素体钢制低温压力容器在液压试验时,液体温度应高于壳体材料和焊接接头两者夏比冲击试验的规定温度的高值再加20℃。
5、换热压力容器液压试验程序按GB151规定执行。
6、新制造的压力容器液压试验完毕后应用压缩空气将其内部吹干。
第99条 液压试验后的压力容器,符合下列条件为合格:
1、无渗漏。
2、无可见的变形。
3、试验过程中无异常的响声。
4、对抗拉强度规定值下限大于等于540Mpa的材料,表面经无损检测抽查未发现裂纹。
第100条 压力容器气压试验的要求如下:
1、由于结构或支承原因,不能向压力容器内充灌液体,以及运行条件不允许残留试验液体的压力容器,可按设计图样规定彩气压试验。
2、试验所用气体应为干燥洁净的空气,氮气或其他惰性气体。
3、碳素钢和低合金钢制压力容器的试验用气体温度不得低于15℃。其他材料制压力容器,其试验用气体温度应符合设计图样规定。
4、气压试验时,试验单位的安全部门应进行现场监督。
5、应先缓慢升压至规定试验压力的10%,保压5~10分钟,并对所有焊缝和连接部位进行初次检查。如无泄漏可继续升压到规定试验压力的50%。如无异常现象,其后按规定试验压力的10%逐级升压,直到试验压力,保压30分钟。然后降到规定试验压力的87%,保压足够时间进行检查,检查期间压力应保持不变。不得采用连续加压来维持试验压力不变。气压试验过程中严禁带压紧固螺栓。
6、气压试验过程中,压力容器元异常响声,经肥皂液或其他检漏液检查无漏气,无可见的变形即为合格。
第101条 压力容器气密性试验压力为压力容器的设计压力。
第102条 压力容器气密性试验的要求如下:
1、介质毒性程度为极度、高度危害或设计上不允许有微量泄漏的压力容器,必须进行气密性试验。
2、气密性试验应在液压试验合格后进行。对设计图样要求做气压试验的压力容器,是否需再做气密性试验,应在设计图样上规定。
3、碳素钢和低合金钢制压力容器,其试验用气体的温度应不低于5℃,其他材料制压力容器按设计图样规定。
4、气密性试验所用气体,应符合本规程第100条第2款的规定。
5、压力容器进行气密性试验时,一般应将安全附件装配齐全。如需投用前在现场装配安全附件,应在压力容器质量证明书的气密性试验报告中注明装配安全附件后需再次进行现场气密性试验。
6、经检查元泄漏,保压不少于30分钟即为合格。
第103条 有色金属制压力容器的耐压试验和气密性试验,应符合相应标准规定或设计图样的要求。
八、胀接
第104条 制造单位应根据图样技术要求和度胀结果,制定胀接工艺规程。胀接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胀接工艺规程进行胀接操作。换热器的换热管与管板的胀接可选用柔性胀接方法,如液压胀、橡胶胀、液袋式液胀。有使用经验时也可选用机械胀接方法,选用机械胀接应控制胀管率以保证胀紧度。胀接管端不应有起皮、皱纹、裂纹、切口和偏斜等缺陷。在胀接过程中应随时检查胀口的胀接质量,及时发现和消除缺陷。胀接全部完毕后,必须进行耐压试验,检查胀口的严密性。
第105条 胀接的基本要求:
1、柔性胀接的要求:
柔性胀接分为贴胀和强度胀接。
贴胀时管板孔内表面可不开槽。
强度胀接笑容可掬孔内应开矩形槽,开槽宽度为(1.1~1.3)(d为换热管平均直径,t为换热管壁厚),开槽深度为0。5mm。胀接前,应通过计算胀接压力进行度胀,度胀的度样不少于5个,测试胀接接头的拉脱力q,贴胀应达到1MPA,强度胀接应达到4MPA。胀接时可通过适当增加胀接压力使其达到规定的拉脱强度。
2、机械胀接的要求:
在进行正式胀接前,应进行度胀。度胀时,应对度样进行比较性检查,检查胀口部分是否有裂纹,胀接过渡部分是否有突变,嗽叭口根部与管壁的结合状态是否良好等,然后检查管板孔与管子外壁的接触表面的印痕和啮合状况。根据度胀结果,实际确定合理的胀管率。
九 锻钢、铸铁、不锈钢以及有色金属制压力容器的要求
第106条 无纵向焊缝希钢制压力容器的要求如下:
1、设计单位应制定专门技术条件,明确对选材、设计、制造(机加工、焊接、热处理等),检验、返修等的具体规定。
2、锻件用材料的伸长率不得小于12%,且不低于锻件材料标准规定值。
3、筒 体内表面必须进行精细加工。同一横截面上的最大和最小内直径差,不得超过该截面平均内直径的1.0%。内表面粗糙度不应低于12。5m。
4、质量检验的要求,应参照JB4726~4728《压力容器用钢锻件》执行。
5、锻件焊接前,应评价可焊性。
第107条 铸铁制压力容器的要求如下:
1、制造铸铁压力容器的单位,应按本规程第7条规定的程序,事先获得国家安全检查机构的批准。并应具有相应的生产水平和生产经验,其装备条件应能满足铸铁压力容器的加工要求。
2、铸铁受压元件加工后的表面不得有裂纹;如有缩孔、砂眼、气孔、缩松等铸造缺陷,不应超过有关标准或技术条件的规定。在突出的边缘和凹角部位,应具有足够的圆角半径,避免表面形状和交接处壁厚的突变。3、铸铁压力容器的抗拉强度和硬度要求,必须满足设计图样的规定。
4、表面缺陷可以用加装螺塞的方法进行修补,但塞前深度不得大于截面厚度的40%,塞头直径(螺纹外径)不得大于塞头深度,且不大于8MM。
5、首次试制的产品,应进行液压破坏试验,以验证设计的合理性,若试验不合格,则不得转入指生产。试验应有完整的方案和可靠的安全措施,试验结果应报省级安全监察机构备案。
第108条 不锈钢和有色金属制压力容器及其受压元件的制造,必须有专用的制造车间或专用的工装和场地,不得与黑色金属制品或其他产品混杂生产。工作场所要保持清洁、干燥,严格控制灰尘。加式成形设备和焊接设备,应能满足有锈钢、有色金属的需要。必须严格控制表面机械损伤和飞溅物。有抗腐蚀要求的奥氏体不锈钢及其复合钢板制造的压力容器表面应进行表面酸洗、钝化处理。有防腐要求的奥氏体不锈钢零部件按图样要求进行热处理后,做酸洗、钝化处理。
第109条 铝及铝合金制压力容器的其他要求如下:
1、母材和焊接接头的腐蚀试验,应符合专门的技术条件和设计要求。
2、接触腐蚀介质的表面,不应有机构损伤和飞溅物。
3、卧式压力容器的各支座与压力容器应保持充分接触。
4、焊接接头的坡口面应采用机械方法加工,表面应光洁平整,在焊接前应做专门清洗。
第110条 钛及钛合金制压力容器的其他要求如下:
1、焊接接头的坡口面必须采用机械方法加。
2、焊接材料必须进行除氢和严格的清洁处理。
3、承担焊接接头组对的操作为员,必须戴洁净的手套,不得角摸坡口及其两侧附近区域。严禁用铁器敲打钛板表面及坡口。
4、焊件组对清洗完成后应立即进行焊接。
5、焊接用氩气和氦气的统一计划不应低于99。99%,露点不应高于零下50℃。
6、钛材焊接前,应对坡口及两侧25MM范围区域内进行严格的机械清理和脱脂处理。在焊接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坡口污染。
7、应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在焊接时造成钢与钛互熔。当图样有要求时,应做铁污染试验。
8、在焊接过程中,每焊完一道,都必须进行焊层表面颜色检查,焊缝及热影响区的表面颜色应呈银白色或金共黄色。对表面颜色不合格的,应全部除去,然后重焊。表面颜色检查应参照有关标准的规定。
9、必须采用惰性气体双面保护电弧焊接或等离子焊接。钛材管子与管板的连接宜采用强度焊或胀后焊接。
10、焊后的焊缝表面不准有咬边、气孔、弧坑和裂纹等缺陷。
第111条 铜及铜合金制压力容器的其他要求如下:
1、焊接接头的坡口面及其两侧附近区域,应进行认真清理,露出金属光泽,并应及时施焊。
2、若采用氢一氧焰或氧一乙炔焰焊接,应满足以下要求:
(1)采用退火状态铜材;
(2)采用瓶装乙炔气,并应控制乙炔气的纯度:
(3)根据材料和焊接工艺,焊前应预热到规定的温度范围;
(4)多层焊接时,在焊接过程中,应连续完成,不宜中断;
(5)在焊条或被焊接头上,应涂有适当的焊剂;
(6)铜基材料应采用中性到微氧化性火焰,铜镍合金应采用中性到微还原性火焰;
(7)焊接环境温度一般不应低于0℃,否则应进行预热;
(8)纯铜不应采用氢一氧焰焊接,可采用气体保护焊或等离子焊接。
第112条 镍及镍合金制压力容器的要求如下:
1、材料的切割应采用剪切、机械加工或合适的热切割方法(如等离子切割)。热切割之后,在使用或焊接前应用打磨、切削或其他机械方法将切割边缘的污染区去除。
2、镍材焊接时,应对坡口及两侧25MM范围内区域进行严格的机械清理,彻底清除油污和一切含硫杂质,用清洗剂进行清洗后及时施焊。中间焊道表面的氧化物应用砂轮打磨清除,直至露出金属光泽。
3、焊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焊接线能量和层间温度。层间温度一般不应高于150℃。
4、焊后的焊缝表面不准有咬边、气孔、弧坑和裂纹等缺陷。焊缝及热影响区的表面颜色应呈银白色或黄色。
5、热成形或热处理前,应彻底清除工件上的油污、油漆及润滑剂等一切含硫或含铅的污染物。加热炉的气氛中应严格控制含硫量。加热用煤气或天然气的含硫量应小于0.57g/m3,燃料油的含硫量应小于0.5%,不得用焦炭或煤加热。
第五章 安装、使用管理与修理改造
第113条 从事压力容器安装的单位必须是已取得相应的制造资格的单位或者是经安装单位所在夺的省级安全监察机构批准的安装单位。从事压力容器安装监理的监理工程师应具备压力容器专业知识,并通过国家安全监察机构认可的培训和考核,持证上岗。
第114条 下列压力容器在安装前,安装单位或使用单位应向压力容器使用登记所在地的安全监察机构申报压力容器名称、数量、制造单位、使用单位、安装单位及安装地点办理报装手续:
1、第三类压力容器。
2、容积大于等于10m3的压力容器。
3、蒸球。
4、成套生产装置中同时安装的各类压力容器。
5、液化石油气储容器。
6、医用氧舱。
第115条 压力容器使用单位购买压力容器或进行压力容器工程招标时,应选择具有相应制造资格的压力容器设计、制造(或组焊)单位。使用单位技术负责人(主管厂长、经理或总工程师),应对压力容器的安全管理负责,并指定具有压力容器专业知识,熟悉国家相关法规标准的工程技术人员负责压力容器的安全管理工作。
第116条 使用压力容器单位的安全管理工作主要包括:
1、贯彻执行本规程和有关的压力容器安全技术规范规章。
2、制定压力容器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3、参加压力容器订购、设备进厂、安装验收及试车。
4、检查压力容器的运行、维修和安全附件校验情况。
5、压力容器的检验、修理、改造和报废等技术审查。
6、编制压力容器的定期检验计划,并负责组织实施。
7、主管部门和当地安全监察机构报送当年压力容器数量和变动情况的统计报表,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计划的实施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处理情况等。
8、压力容器事故的抢救、报告、协助调查和善后处理。
9、检验、焊接和操作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管理。
10、压力容器使用登记及技术资料的管理。
第117条 压力容器的使用单位,必须建立压力容器技术档案并由管理部门统一保管。
技术档案的内容应包括:
1、压力容器档案卡(见附件四)。
2、第33条规定的压力容器设计文件。
3、第63条规定的压力容器制造、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
4、检验、检测记录,以及有关检验的技术文件和资料。
5、修理方案,实际修理情况记录,以及有关技术文件和资料。
6、压力容器技术改造的方案、图样、材料质量证明书、施工质量检验技术文件和资料。
7、安全附件校验、修理和更换记录。
8、有关事故的记录资料和处理报告。
第118条 压力容器的使用单位,在压力容器投入使用前,应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规则》的要求,到安全监察机构或授权的部门逐台办理使用登记手续。第119条 压力容器的使用单位,应在工艺操作规程和岗位操作规程中,明确提出压力容器安全操作要求,其内容至少应包括:
1、压力容器的操作工艺指标(含最高工作压力、最高或最低工作温度)。
2、压力容器的岗位操作法(含开、停车的操作程序和注意事项)。
3、压力容器运行中应重点检查的项目和部位,运行中可能出现的异常现象和防止措施,以及紧急情况的处置手热能千程序。
第120条 压力容器操作人员应持证上岗。压力容器使用单位应对压力容器操作人员定期进行专业培训与安全教育,培训考核工作由地、市级安全监察机构或授权的使用单位负责。
第121条压力容器发生下列异常现象之一时,操作人员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并按规定的报告程序,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1、压力容器工作压力、介质温度或壁温超过规定值,采取措施工仍不能得到有效控制。
2、压力容器的主要受压元件发生裂缝、鼓包、变形、泄漏等危及安全的现象。
3、安全附件失效。
4、接管、紧固件损坏,难以保证安全运行。
5、发生火灾等直接威胁到压力容器安全运行。
6、过量充装。
7、压力容器液位超过规定,采取措施仍不能得到有效控制。
8、压力容器与管道发生严重振动,危及安全运行。
9、其他异常情况。
第122条 压力容器内部有压力时,不得进行任何修理。对于特殊的生产工艺过程,需要带温带压紧固螺栓时;或出现紧急泄漏需进行带压堵漏时,使用单位必须按设计规定制定有效的操作要求和防护措施,作为人员应经专业培训并持证操作,并经使用单位技术负责人批准。在实际操作时,使用单位安全部门应派人进行现场监督。
第123条 以水为介质产生蒸汽的压力容器,必须做好水质管理和监测,没有可靠的水处理措施,不应投入运行。
第124条 从事压力容器修理和技术改造的单位必须是已取得相应的制造资格的单位或进是以省级安全监察机构审查批准的单位。压力容器的生大的修理或改造方案应经原设讲单位或具备相应资格的设计单位同意并报施工所在地的地、市级安全监察机构审查备案。修理或改造单位应向使用单位提供修理或改造后的图样、施工质量证明文件等技术资料。
压力容器的重大具备理是指主要受压元件的矫形、挖补,和符合本规程第三者条规定的以接接头焊缝的焊补。压力容器的重大改造提指改变主要受压元件的结构或改变压力容器运行参数、盛装介质或用途等。
压力容器经修理或改造后,必须保证其结构和强度满足安全使用要求。
第125条 压力容器检验、修理人员在进入压力容器内部进行工作前,使用单位必须按《在用压力容器检验规程》的要求,做好准备和清理工作。达不到要求时,严禁人员进入。
第126条 采用焊接方法对压力容器进行修理或改造时,一般应采用挖补或更换,不应采用帖补或补焊方法,且应符合以下要求:
1、压力容器的挖补、更换筒节及焊后热处理等技术要求,应参照相应制造技术规范,制订施工方案及适合使用的技术要求。焊接工艺应经焊接技术负责人批准。
2、缺陷清除后,一般均应进行表面无损检测,确认缺陷已完全消除。完成焊接工作后,应再做无损检测,确认修补部位符合质量要求。
3、母材焊补的修补部位,必须磨平。焊接缺陷清除后的修补长度应满足要求。
4、有热处理要求的,应在焊补后重新进行热处理。
5、主要受压元件焊补浓度大于1/2壁厚的压力穷人 器,还应进行耐压试验。
第127条 改变移动式压力容器的使用条件(介质、温度、压力、用途)时,由使用单位提出申请,经省级或国家安全监察机构同意后,由具有资格的制造单位更换安全附件,重新涂漆和标志;经具有资格的检验单位进行内、外部检验并出具检验报告后,由使用单位重新办理使用证。
第128条 移动式压力容器的装卸单位应向省级安全监察机构办理充装安全注册,经批准后,方可从事充装作业。第六章 定 期 检 验
第129条 压力容器寂期检验单位及检验人员应取得省级或国家监察机构的资格认可和经资格鉴寂考核合格并接受当地安全监察机构监督,严格按照批准与授权的检验范围从事检验工作。检验单位及检验人员应对压力容器定期检验的结果负责。
第130条 压力容器的使用单位及其主管部门,必须及时安排压力容器的定期检验工作,并将压力容器检验计划报当地安全监察机构及检验单位。安全监察机构负责监督检查,检验单位就负责完成检验任务。
第131条 在用压力空器,按照《在用压力容器检验规程》《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规则》的规定,进行定期检验、评定安全状况和办理注册 登记。
第132条 压力容器的定期检验分为:
1、外部检查:是指在用压力容器运行中的定期在线检查,每年到少一次。外部检查可由检验单位有资格的压力容器检验员进行,也可由经安全监察机构认可的使用单位压力容器专业人员进行。
2、内外部检验:是指在用压力容器停机时的检验。内外部检验应由检验单位有资格的压力容器检验员进行。其检验周期分为:
(1)安全状况等级为1、2级的,每六年至少一次;
(2)安全、等级为3级的,每3年至少一次。
3、耐压试验:是指压力容器停机检验时,所进行的超过最高工作压力的液压试验或气压试验。以固定式压力容器,每两次内外部检验期间内,到少进行一次耐压试验,对移动式压力容器,每6年至少进行一次耐压试验。
外部检查和内外部检验内容及安全状况等级的规定,按《在用压力容器检验规程》执行。
第133条 投用首次内外部检验周期一般为3年。以后的内外部检验周期,由检验单位要根据前次内外部检验情况与使用单位协商确定后报当地安全监察机构备案。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压力容器,风外部检验周期应适当缩短:
1、介质对压力容器材料的腐蚀情况不明或介质对材料的腐蚀速率大于0.25mm/年,以及设计者所确定的腐蚀数据与实际不符的。
2、材料表面质量差或内部有缺陷、材料焊接性能不好、制造时曾多次返修的。
3、使用条件恶劣或介质中硫化氢及硫元素含量较高的(一般指大于100mg /L时)。
4、使用已超过20年,经技术鉴定后或由检验员确认按正常检验周期不能保证安全使用的。
5、停止使用时间超过两年的。
6、经缺陷安全评定合格后继续使用的。
7、经常改变使用介质的(如印染机)。
8、搪玻璃设备。
9、球形储罐(使用σb≥540Mpa材料制造的,投用一年后应开罐检验)。
10、介质为液化石油气且有氢鼓包应力腐蚀倾向的,每年或根据需要进行内外部检验。
11、采用“亚铵法”造纸工艺,且无防腐措施的蒸球每年至少一次或根据实际情况需要缩短内外部检验周期。
第134条 安全状况等级为1、2级的压力容器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内外部检验周期可以适当处长:
1、非金属衬里层完好的,其检验周期可处长,但不超过9年。
2、介质对材料腐蚀速率低于.1mm/年(实测数据)、有可靠的耐腐蚀金属衬里(复合钢板)或热喷涂金属(铝粉或不锈钢粉)涂层的压力容器,通过一至二次内外部检验确认腐蚀轻微或衬里完好的,检验周期可处长,但不超过12年。
3、装有触媒的压容器以及装有充填物的大型压力容器,其检验周期根据设计图样和实际使用情况由使用单位、设计单位和检验单位协商确定,报当地安全监察机构备案。
第135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压力容器,风外部检验合格后应进行耐压试验:
1、用焊接方法修理改造,更换主要受压元件的。
2、改变使用条件,且超过原设计参数并经强度校核合格的。
3、需要更换衬里的(重新更换衬里前)。
4、停止使用两年后重新复用的。
5、使用单位从外单位拆来新安装的或本单位内部移装的。
6、使用单位对压力容器的安全有怀疑的。
第136条 在用压力容器的耐压(气密性)试验除应符合本规程第四章中耐压试验的有关规定餐具,还应满足下列要求:
1、在液压试验完毕后,其试验用液体的处置,以及对内表面的专门技术处理,应在使用单位的管理制度中予以规定。
2、盛装易燃介质的在用压力容器,在气压或气密性试验前,必须进行彻底的蒸汽清洗和转换并取样分析合格,否则严禁用空气作为试验介质。
第137条 低温液体(绝热)压力容器定期检验项目至少应包括:
1、用户使用情况调查:
(1)运行记录(包括使用频率和工况、有无异常情况发生等);
(2)日蒸发率变化情况,外壳体有无结霜、昌直等情况发生。
2、外部检验及外壳体结构检查和腐蚀情况检验。
3、压力表、安全阀、液面计、内胆爆破片装置的检验与校验。
4、管路系统和阀门的检验。
5、必要时,利用合适的介质进行内胆气压试验。
第138条 设计图样无法进行内外部检验或耐压试验的压力容器,由使用单位提出申请,地、市级安全监察机构审查同意后报省级安全监察机构备案。因情况特殊不能按期进行内外部检验或耐压试验的压力容器,由使用单位提出申请并经使用单位技术负责人批准,征得原设计单位和检验单位同意,报迫不及待单位上级主管部六审批响彻云霄发放《压力容器使用证》的安全监察机构备案后,方可推迟或免除。对无法进行内外部检验和耐压试验或耐压试验或不能按期进行内外部检验和耐压试验压力容器,均应制定可靠的监护和抢险措施,如因监护措施不落实出现问题,就由使用单位负责。
第139条 大型关键性在用压力容器,经定期检验,发现大量难于修复的超标缺陷。使用单位因生产急需,确需通过缺陷安全评定来判定能否监控使用到下一检验周期或设备更新时,应按如下程序和要求办理:
1、压力容器使用单位向国家安全监察机构提出书面申请,事先应经使用单位主管部门和所在地的省级安全监察机构同意。申请时应说明原因,同时应递交该设备的检验报告。
2、在用压力容器缺陷安全评定采用国家安全评定彩国家安全监察机构逐项批准的方式。压力容器使用单位应与经国家安全监察机构批准的具有相应检验资格的评定签订在用压力容器缺陷安全评定合同。
3、承担在用压力容器缺陷安全评定的单位,必须根据缺陷的性质、缺陷产生的原因,以及缺陷的发展预测给出明确的评定结论,说明对安全使用的影响。包括:使用条件、监控使用措施和使用期限,使用期限不应超过一个检验周期。
4、承担在用压力容器缺陷安全评定的单位必须对缺陷的检验结果、缺陷评定结论和压力容器继续使用的安全性能负责并承担相应的责任。评定的报告和结论,须经评定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查和法人代表批准,主送在用压力容器的使用单位,同时报送使用单位的主管部门和国家及省、市安全监察机构。
5、使用单位持评定报告和结论提出监控使用措施和限定使用条件,按规定到所在地安全监察机构办理监控使用手续。
第七章 安全附件
第140条 压力容器用的安全阀、爆破片装置、紧急切断装置、压力表、液面计、测温仪表、快开门式压力容器的安全联锁装置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制造爆破片装置的单位必须持有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发的制造许可证。制造安全阀、紧急切断装置、液面计、快开门式压力容器的安全联锁装置的单位应经省级以上(含省级)安全监察机构批准。
第141条 本规程适用范围内的在用压力容器,应根据设计要求装设安全泄放装置(安全阀划爆破片装置)。压力源来自压力容器外部,且得到可靠控制时,安全泄放装置可以不直接安装在压力容器上。
第142条 安全阀不能可靠工作时,应装设爆破片装置,或采用爆破片装置与安全阀装置组合的结构。采用组合结构时,应符合GB150附录B的有关规定。凡串联在组合结构中的爆破片在动作时不允许产生碎片。
第143条 安全附件的设计、制造,应符合相应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规定。
第144条 对易燃介质或毒性程度为极度、高度或中度危害介质的压力容器,应在安全阀或爆破片的排出口装设导管,将排放介质引至安全地点,并进行妥善处理,不得直接排入大气。第145条 安全阀、爆破片的排放能力,必须大于或等于压力容器的安全泄放量。排放能力和安全泄放量的计算,见附件五。对于充装处于饱和状态或过热状态的气液混合介质的压力容器,设计爆破片装置应计算泄放口径,确保不产生空间爆炸。
第146条 固定式压力容器上只安装一个安全阀时,安全阀的开启压力Pz不应大于压力容器的设计压力P,且安全阀的密封试验压力Pt应大于压力容器的最高工作压力Pw,即:
Pz≤P Pt>Pw 固定式压力容器上安装多个安全阀时,其中一个安全阀的开启压力不应大于压力容器的设计压力,其余安全阀的开启压力可适当提高,但不得超过设计压力的1.05倍。
第147条 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阀的开启压力应为罐体设计压力的1.05~1.10倍,安全阀的额定排放压力不得高于罐体设计压力的1.2倍,回座压力不应低于开启压力的0.8倍。
第148条 因定式压力容器上装有爆破片装置时,爆破片的设计爆破压力PB不得大于压力容器的设计压力,且爆破片的最小设计爆破压力不应小于压力容器最高工作压力PW的1.05倍,即:
PB≤P PBmin≥1.05Pw 第149条 设计压力容器时,如采用最大允许工作压力作为选用安全阀、爆破片的依据,就在设计图样上和压力容器铭牌上注明。
第150条 安全阀出厂必须随带产品质量证明书,并在产品上装设牢固的金属铭牌。
第151条 杠杆式安全阀应有防止重锤自由移动的装置和限制杠杆越出的导架;弹簧式安全阀应有防止随便拧动调整螺钉的铅封装置;静重式安全产阀应有防止重片飞脱的装置。
第152条 安全阀安装的要求如下:
1、安全阀应垂直安装,并应装设在压力容器液面以上气相空间部分,或装设在与压力容器气相空间相连的管道上。
2、压力容器与安全阀之间的连接管和平共处管件的通孔,其截面积不得小于安全阀的进口截面积,其接管应尽量短而直。
3、压力容器一个连接口上装设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安全阀时,则该连接口入口的面积,应至少等于这些安全阀的进口截面积总和。
4、安全阀与压力容器之间一般不宜装设截止阀门。为实现安全阀的在线校验,可在安全阀与压力容器之间装设爆破片装置。对于盛装毒性程度为极度、高度、中度危害介质,易燃介质,腐蚀、粘性介质或贵重介质的压力容器,为便于安全阀的清洗与更换,经合用单位主管压力容器安全的技术负责人批准,并制定可靠的防范措施,方可在安全阀(爆破片装置)与压力容器之间装设截止阀门。压力容器正常运行期间截止阀必须保证全开(加铅封或锁定),截止阀的结构和通径应不妨碍安全阀的安全泄放。
5、安全阀装设位置,应便于检查和维修。
第153条 新安全阀在安装之前,应根据使用情况进行调试后,才准安装使用。
第154条 安全附件应实行定期检验制度。安全附件的定期检验按照《在用压力容器检验规程》的规定进行。《在用压力容器检验规程》未作规定的,由检验单位提出检验方案,报省级安全监察机构批准。
安全阀一般每年至少应校验一次,拆卸进行校验有困难时应采用现场校验(在线校验)。
爆破片装置应进行定期更换,对超过最大设计爆破压力而未爆破的爆破片应立即更换;在苛刻条件下使用的爆破片装置应每年更换;一般爆破片装置应在2-3年内更换(制造单位明确可延长使用寿命的除外)。
压力表和测温仪表应按使用单位规定的期限进行校验。
第155条 安全阀的校验单位应具有与校验工作相适应的校验技术人员、校验装置、仪器和场地,并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校验人员应具有安全阀的基本知识,熟悉并能执行安全阀校验方面的有关规程、标准并持证上岗,校验工作应有详细记录。校验合格后,校验单位应出具校验报告书并对校验合格的安全阀加装铅封。
第156条 在用压力容器安全阀现场校验(在线校验)和压力调整时,使用单位主管压力容器安全的技术人员和具有相应资格的检验人员应到场确认。调校合格的安全阀应加铅封。调整及校验装置用压力表的精度应不低于1级。在校验和调整时,应有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
第157条 安全阀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停止使用并更换:
1、安全阀的阀芯和阀座密封不严且无法修复。
2、安全阀的阀芯与阀座粘死或弹簧严重腐蚀、生锈。
3、安全阀选型错误。
第158条 压力容器最高工作压力低于源压力时,在通向压力容器进口的管道上必须装设减压阀。如因介质条件减压阀无法保证可靠工作时,可用调节阀代替减压阀,在减压阀或调节阀的低压侧,必须装安全阀和压力表。
第159条 爆破片装置应符合GB 567《爆破片与爆破片装置》的要求。
第160条 压力表选用的要求如下:
1、选用的压力表,必须与压力容器内的介质相适应。
2、低压容器使用的压力表精度不应低于2.5级;中压及高压容器使用的压力表精度不应低于1.5级
3、压力表盘刻度限值应为最高工作压力的1.5~3.0倍。表盘直径不应小于100mm。
第161条 压力表的校验和维护应符合国家计量部门的有关规定。压力表安装前应进行检验,在刻度盘上应划出指示最高工作压力的红线,注明下次校验的日期。压力表校验后应加铅封。
第162条 压力表的安装要求如下:
1、装设位置应便于操作人员观察和清洗,且应避免受到辐射热、冻结或震动的不利影响。
2、压力表与压力容器之间,应装设三通旋塞或针形阀,三通旋塞或针形阀上应有开启标记和锁紧装置;压力表与压力容器之间,不得连接其他用途的任何配件或接管。
3、用于水蒸气介质的压力表,在压力表与压力容器之间应装有存水弯管。
4、用于具有腐蚀性或高粘度介质的压力表,在压力表与压力容器之间应装设能隔离介质的缓冲装置。
第163条 压力表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停止使用并更换:
1、有限止钉的压力表,在无压力时,指针不能回到限止钉处;无限止钉的压力表,在无压力时,指针距零位的数值超过压力表的允许误差。
2、表盘封面玻璃破裂或表盘刻度模糊不清。
3、封印损坏或超过校验有效期限。
4、表内弹簧管泄漏或压力表指针松动。
5、指针断裂或外壳腐蚀严重。
6、其他影响压力表准确指示的缺陷。
第164条 压力容器用液面计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并符合下列要求:
1、应根据压力容器介质、最高工作压力和温度正确选用。
2、在安装使用前,低、中压容器用液面计,进行1.5倍液面计公称压力的液压试验;高压容器的液面计,应进行1.25倍液面计公称压力的液压试验。
3、盛装0℃以下介质的压力容器,应选用防霜液面计。
4、寒冷地区室外使用的液面计,应选用夹套型或保温型结构的液面计。
5、用于易燃、毒性程度为极高、高度危害介质的液化气体压力容器上,应有防止泄漏的保护装置。
6、要求液面平稳的,不应采用浮子(标)式液面计。
7、移动式压力容器不得使用玻璃板式液面计。
第165条 液面计应安装在便于观察的位置,如液面计的安装位置不便于观察则应增加其他辅助设施。大型压力容器还应有集中控制的设施和警报装置。液面计上最高和最低安全液位应做出明显的标志。
第166条 压力容器运行操作人员,应加强对液面计的维护管理,保持完好和清晰。使用单位应对液面计实行定期检修制度,可根据运行实际情况,规定检修周期,但不应超过压力容器内外部检验周期。
第167条 液面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停止使用并更换:
1、超过检修周期。
2、玻璃板(管)有裂纹、破碎。
3、阀件固死。
4、出现假液位。
5、液面计指示模糊不清。
第168条 需要控制壁温的压力容器上,必须装设测试壁温的测温仪表(或温度计),严防超温。测温仪表应定期进行校验。
第169条 快开门式压力容器安装联锁装置必须满足第49条的功能要求,应经试用和技术鉴定,方可推广使用。
第八章 附 则
第170条 压力容器发生事故时,发生事故的单位必须安《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事故处理规定》报告和处理。
第171条 本规程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局负责解释。
第172条 本规程自2000年1月1日起执行。
附件一
压力容器的压力等级、品种、介质毒性
程度和易燃介质的划分
一、按压力容器的设计压力(P)分为低压、中压、高压、超高压四个压力等级,具体划分如下:
(一)低压(代号L)0.1MPa≤P<1.6MPa;(二)中压(代号M)1.6MPa≤P<10MPa;
(三)高压(代号H)10MPa≤P<100MPa;
(四)超高压(代号U)P≥100 MPa。
二、按压力容器在生产工艺过程中的作用原理分为:
1、反应压力容器主要是用于完成介质的物理、化学反应的(代号R),如反应器、反应釜等;
2、换热压力容器主要是用于完成介质的热量交换的(代号E),如管壳式余热锅炉、热交换器、蒸发器、加热器、消毒锅等。
3、分离压力容器主要是用于完成介质的流体压力平衡缓冲和气体净化分离的(代号S)、如分离器、过滤器、缓冲器、干燥塔、分汽缸、除氧器等;
4、储存压力容器主要是用于储存、盛装气体、液体、液化气体等介质的(代号C,其中球罐代号B),如各种型式的储罐。
在一种压力容器中,如同时具备两个以上的工艺作用原理时,应按工艺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来划分品种。
三、介质毒性程度的分级和易燃介质的划分如下:
(一)压力容器中化学介质毒性程度和易燃介质的划分参照HG20660《压力容器中化学介质毒性危害和爆炸危险程度分类》的规定。无规定时,按下述原则确定毒性程度:
1、极度危害(1级)最高容许浓度<0.1 mg/m3;
2、高度危害(2级)最高容许浓度0.1~<1.0mg/m3;
3、中度危害(3级)最高容许浓度1.0~<10mg/m3;
4、轻度危害(4级)最高容许浓度≥10mg/m3。
【《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推荐阅读:
压力管道安全监察规程10-20
冶金工业压力管道管理若干规定08-02
压力容器与管道07-08
企业压力管道安全管理论文10-19
泵站压力管道06-26
在用压力管道08-11
制冷压力管道09-07
压力管道申请说明10-23
压力管道检验方法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