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总结报告

2025-02-14|版权声明|我要投稿

二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总结报告(共7篇)

二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总结报告 篇1

(三)班《品德与生活》教学总结

今年下学期,本人承担了二年级三班思想品德课的教育教学工作,现对一学期来的教学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9人,同学们团结互助,好学勤奋,有强烈的进取心和求知欲,热爱班级体。但是还存在着所有独生子女共同的特点—自私,无论做什么事,都为自己着想,还需要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加以正确引导。帮助其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使其受益终生。学生们聪明活泼,积极进取,通过已有学习生活的锻炼,他们已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加强,各个班的成绩相差不大。整体上看由于大都是独生子女,表现出娇惯,好吃懒做、任性、主动性差,自私的特点。这些行为习惯是今后教育的主要方面。另外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道理,不能有效的落实到行动上,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实践。

二、经验

1、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在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较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班级管理和思想教育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教育效果明显。

2、教学的实际效果比较好,学生的养成教育进一步加强,主要是学习习惯、纪律习惯、卫生习惯、文明礼貌,环境卫生的教育,都不同程度的得到提高。教学取得了较好的实际效果。

3、教学中把思品与生活课的教学同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是非评价标准,懂得何谓善、恶、美、丑,提高他们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自觉性和安全意识,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

4、在课堂上,关注言行不良表现的学生,及时调动班级和教师的力量帮助他们认识错误,认识错误造成的严重后果,从而校正自己的言行。平时注重培养他们养成俭朴,文明礼貌,尊老爱幼,遵纪守法,保护环境的道德行为习惯,个性心理方面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总之,通过一学期的品德课教学,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三、存在的问题

1、有些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不起来。

说道理,同学都能明白,但是真正到生活中,甚至关系到自己的利益的时候,往往言行不一。

2、学生和教师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淡化,过于敷衍了事。

3、有些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仍然是个难题

学生的影响来自于多方面,家庭、社会、学校。学校教育固然重要,其他方面不容忽视。有些家庭教育受家长思想品质、价值观、世界观的影响,往往与学校的教育背道而行,因此,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仍然有一定的难度。

4、上课形式单调、说教意味浓厚,枯燥乏味,实际效果存在欠缺。

5、学生不能把学到的道理和实际行动有效的结合起来。这一点是做的最欠缺的一部分,需要结合实际进行教育,切实使学到的知识落实到行动上。作到理论联系实际。

6、不能有效的运用电教手段

7、应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课上教育与课下教育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四、今后努力方向

1、加强自身的修养

教育学生,首先要身正为范。随着时代的发展,世界观和价值观也、社会公德也在不断变化。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更好的教育学生。

2、紧密结合班级管理和学生的实际,进一步加强养成教育,这是思想品德教学的关键所在。

3、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教师不同与其他的行业,我们教育的是一群有着独立思想的活生生的人,因此,光说教是远远不够的,更多的需要教师与学生心与心的沟通,情与情的交流。采用多渠道的沟通,势在必行。

4、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运用好电教手段,活跃课堂教学的气氛,必要时使学生有效的接触大自然,接触生活,接触社会,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5、作好与家长的沟通

6、注意学生的一言一行,及时纠正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出现。做到防患于未然。

7、加强备课的力度,上好每一节课。讲求上课的形式,活跃课堂氛围,使学生能真正的上好每堂课,学到扎实的知识。

二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总结报告 篇2

一、教学方法

1.研读大纲, 明确目标。《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小学低年级儿童生活为基础, 根据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 针对儿童身心发展特点而设置的一门活动型综合课程。它意在教育和引导学生适应学校生活, 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的习惯, 使他们能够充满乐趣地去认识生活、探究生活、创造生活, 逐渐热爱生活, 学会做人。新课程标准在充分研究学生心理特点, 结合当前社会实际的基础上, 对各学段的教学内容和要求都做了纲领性阐述, 有些甚至非常详尽。每位教师在正式授课之前都应细致解读新课程标准, 不能只限于每段每句的理解, 其中每个词语的运用都有其合理存在的深意, 作为教师要认真揣摩。诸如学期教学的总体目标和任务, 每单元目标和每课目标的设定, 全册书内容安排的结构和顺序, 教学教法的建议等等。教师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之下确定自己的教学思路, 制定一学期的教学目标和计划。

2.钻研教材, 把握内容。教材和教参是教师进行《品德与生活》教学的依据和参考。教材主要分课前说明和教学内容。课前说明具有课程标准的指导性质和作用, 有利于制定教学计划, 保证科学合理地开展教学。教学内容分成几个单元, 每单元涉及三到四课内容, 各单元相对独立而又相互联系, 构成了全面而又系统的整体局面。教师应该具体了解, 做到心中有数。如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第一单元都是与学校有关的内容, 分为 《我是小学生》《学校里的一天》《老师, 您好》《美丽的校园》四课, 包括学生对自己身份的确认, 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对教师的尊重, 对学校概念的建立和理解等。教师首先从总体上把握住本单元的教学目的, 即要让学生认识自己及周围的人、事和环境, 还要清楚几个内容安排顺序及用意, 再考虑以什么样的教学方式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3.分析学生, 确定教法。教学的准备工作分为三部分: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学生是上课的主体, 又处于人格塑造的启蒙阶段, 备学生成为教师极其重要的一项工作。教师既要分析学生的共同心理特点, 又要看到学生之间的差异, 在这个前提下再考虑采取怎样的教法比较适宜。如果只是在课前翻翻教材, 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 随意教学, 那效果可想而知, 而这种教学态度也是极不负责任的, 是对学生的一种伤害。教师在一年级学生入学前就应该全面了解和掌握他们的情况, 针对性地循序渐进地教授《品德与生活》。

二、教学内容

1.弥补性教学。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 《品德与生活》教材中必然会存在许许多多还不认识的字词。那么教师如何完成教学任务, 实现教学目标呢?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把课本内容设计为具体行为, 弥补基础知识欠缺的不足。可以是游戏, 也可以组织活动, 更可以以编排小戏剧的形式来完成学习。教材中可能还会有一些相对一年级学生的认知属于抽象性的词句, 那教师一定要作具体解释。解释性的语言一定要站在学生的角度, 根据他们的认知水平来组织。如果语言浅显易懂, 教师有时只需一句话即可点透。只要有耐心和爱心, 坚持下去, 会发现学生不再懵懂无知, 开始有意识地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生活和学习, 认知和实践得到培养。

2.形象化教学。学生思维的形象性决定了教学形式要形象生动, 教材中每一课每一节几乎都配有卡通图画和照片, 这些图画是辅助文字教学的极佳材料, 教师一定要善于利用它们, 使它们的价值和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教师还要注意讲解与肢体语言的结合, 用丰富的表情和手势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让语言本身的作用使内容变得形象可感。如教学《快乐的冬天》时, 采取这样的描述:“一场小雪下过之后, 地面变得湿漉漉的, 像洒水车给大地妈妈洗了澡;山上的树木更显青翠, 像盛装的新娘展现她美丽秀气的容颜, 有的还披着薄薄的白纱, 害羞的样子更显得妩媚动人;太阳温和地照着雪后的万物, 如母亲抚摸着, 令人暖洋洋的;远处海面上朦胧着一层雾气, 多像神仙居住的地方啊……”同学们听了这样的讲述, 显得很陶醉很享受, 静静地闭着眼睛想象着这神奇的冬日美景。再有, 现代化教学手段日益发达, 幻灯片、多媒体等各种设备都已经运用到教学领域, 教师可以把这些先进教学仪器的用途发挥到极致, 使学生在影像视觉环境中轻松获得知识。这样不仅可以降低学生学习知识的难度, 而且还可增强学习《品德与生活》的兴趣, 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课堂, 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3.鼓励性教学。学习是一种天性, 如果学生在正式步入学校后, 教师采取的教育方法不当, 会打消学生学习的热情, 严重的可导致厌学。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那么《品德与生活》学科作为思想启蒙的计划与目标都会化为泡影。教师要随时关注学生的举止言谈, 善于发现和捕捉学生的闪光点, 大张旗鼓地予以肯定和表扬, 赞美性的语言带给学生的是更强大的学习动力, 他们会想方设法把自己更多闪光点积极表现出来, 以博得教师和同学的赞许, 有的学生甚至由此产生新的闪光点或改缺点为优点。

二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总结报告 篇3

1.引导学生认识危险的地方和游戏,明白“不到这些地方玩耍、不参与这些活动”是保护自己的重要内容。

2.使学生知道哪些是勇敢的行为、哪些是蛮干的做法,养成较强的判断是非的能力。

3.使学生能尝试动手、动脑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远离危险。

活动准备:布置学生调查生活中的危险陷阱。

活动重点难点:学生能尝试动手和动脑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远离危险。

活动过程:

1.情景设置,激趣导入

师:上课之前,我请大家听一首歌曲《新年好》。听了这首歌你有什么感受?

孩子们谈过新年的感受。

师:过新年的确很快乐,快乐的同时还要注意安全,今天我跟大家一起聊一聊“远离危险”这一话题。

板书课题:远离危险

2.分组探究,合作交流

(1)“燃放烟花爆竹”引出“危险陷阱”

师:过新年你最喜欢干什么?孩子们纷纷表示喜欢做的事。

师:有的同学喜欢放烟花爆竹,你是怎样放鞭炮的?谁能给大家讲讲?

生畅谈。(在铁桶里放,拆开放,在玻璃瓶里放,孩子们一个个神采飞扬,说放鞭炮的兴奋。)

师:大家放鞭炮的形式多种多样,五花八门,但是有没有危险事情发生?

孩子们形容见到的惨状。

师:每年我国都发生大量的因燃放鞭炮产生的安全事故。而且这些事故,主要是发生在青少年当中,尤其让人痛心的是,很多青少年还因伤致残,这造成的残疾,往往是断手、失明、毁容,事故一旦发生,一个孩子的美好人生就会化为苦难人生,为了让身边的悲剧不再发生,我们要提醒那些燃放烟花爆竹的注意什么呢?

孩子们说放烟花爆竹时的注意事项:用砖头等物体将烟花筒夹住,悬挂在室外固定物体,不能向人群中扔放……

(2)生活中的危险

首先,交流准备。

师:不仅是放烟花爆竹有危险事情发生,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哪些活动存在着危险陷阱,课前已经让同学们做了调查,请大家拿出安全爱心卡,先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你找到的危险陷阱。为了让咱们小组合作的更加有效,汇报的更加精彩,老师给大家提几点建议:

温馨提示:

(1)组长安排好组员的汇报顺序,做好汇报准备。

(2)划掉与本组同学重复的,把不同的汇集到小组长的调查表上。

(3)汇报时以小组长为主,同小组可以补充,其他同学请认真倾听。

其次,小组合作。

附:安全爱心卡:

哪些活动存在着危险的陷阱,给大家说说:

我发现了()不安全,

因为(),

我建议()。

3.精讲点拨,引导内化

(1)交流准备

师:我看到同学们讨论的很热烈!那咱们就来比一比,看看哪个小组汇报的最精彩!他们在汇报时,其他同学应该怎么做?

生:认真倾听。

师:对!学会倾听不仅是一种尊重,更是一种智慧!等他们说完了,咱们再进行补充。

(2)全班展示

师:刚才这几个小组合作的非常棒。不仅组长汇报精彩,组员还做了适当补充,咱们把掌声送给他们。

同时,我还要奖给这个小组一颗星,因为在别人汇报时,他们一直在认真地倾听,非常会学习!

(3)引导内化

师:我听到这几个同学说到一些危险地方不能去,容易发生危险,我也观察到这几个地方不能去玩耍,请看屏幕?你知道为什么吗?

生:不能在施工的地方做游戏,容易被高出坠落的物体砸伤,绊倒摔伤。

生:不能在高压线下面、有车辆来往的地方、人多拥挤的地方放风筝,会发生危险事情。应该在空旷的地方放风筝,风筝才会飞得高。

师:生活中的危险形形色色,还有谁发现了其它方面的危险?你身边有类似的事情发生吗?除了危险地方不能去,我还听到同学们说危险游戏不能做,还有哪些危险活动不能做。

师:我也拍了几张同学们活动的图片,同学们再看看这几位小朋友做法会有什么后果发生?

课件出示教科书的几幅图片。

师:看到这些图片你想说什么?

生:跟同学亲密要有一定限度,耳朵被人大喊了一声,这样做是很危险的,平常放鞭炮我们都要捂着耳朵,就是怕伤着耳朵,把耳膜给震破了,这种危险的玩笑还是少开。

生:由于为单脚独立,不易保持身体平衡,在运动过程中,极可能造成游戏参与者身体倒地,甚至受伤。

生:玩弹弓不安全,弹弓迎面打来,那太危险了。

(4)真实再现—危险故事。

师:听了这个故事你想说什么?

生:危险的事情不能做。小飞右眼失明,小飞一家人多么难过,没有了以前的幸福快乐,只有远离危险,我们才能健康快乐成长。

4.情感升华,总结拓展

师:本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师:咱们班的同学们可真了不起!不但能发现危险,还能想出办法远离危险。只要我们平时注意安全,就一定能远离这些危险,健康快乐成长。

下课后,我们可以把刚才的卡片送给自己最想送的人,让他们也能远离危险,快乐生活。今天也做了一张爱心卡想送给你们,同学们让我们拍起手来,就在这首安全拍手歌中结束我们的课吧。(安全拍手歌)

5.结束语

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学总结 篇4

一、加强理论学习”,“p”:{“h”:21.06,“w”:168.1,“x”:176.97,“y”:495.344,“z”:17},“ps”:null,“t”:“word”,“r”:[9]},{“c”:“”,“p”:{“h”:21.06,“w”:21.06,“x”:344.955,“y”:495.344,“z”:18},“ps”:null,“t”:“word”,“r”:[10]},{“c”:“为课前备课与课堂教学指明方向。”,“p”:{“h”:21.06,“w”:314.952,“x”:366.015,“y”:495.344,“z”:19},“ps”:null,“s”:{“letter-spacing”:“-0.067”},“t”:“word”,“r”:[4]},{“c”:“ ”,“p”:{“h”:21.06,“w”:20.969,“x”:681.09,“y”:495.344,“z”:20},“ps”:null,“t”:“word”,“r”:[11]},{“c”:“抓好教学,”,“p”:{“h”:21.06,“w”:105.12,“x”:176.97,“y”:542.144,“z”:21},“ps”:null,“s”:{“letter-spacing”:“-0.044”},“t”:“word”,“r”:[4]},{“c”:“理论学习是关键,”,“p”:{“h”:21.06,“w”:168.164,“x”:272.73,“y”:542.144,“z”:22},“ps”:null,“t”:“word”,“r”:[12]},{“c”:“我认真学习”,“p”:{“h”:21.06,“w”:105.11,“x”:431.355,“y”:542.144,“z”:23},“ps”:null,“s”:{“letter-spacing”:“-0.047”},“t”:“word”,“r”:[4]},{“c”:“《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p”:{“h”:21.06,“w”:231.091,“x”:526.925,“y”:542.144,“z”:24},“ps”:null,“t”:“word”,“r”:[13]},{“c”:“学习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教学理念。”,“p”:{“h”:21.06,“w”:336.279,“x”:135.036,“y”:588.944,“z”:25},“ps”:null,“t”:“word”,“r”:[12]},{“c”:“我深知备课不但要备学生,”,“p”:{“h”:21.06,“w”:252.255,“x”:467.534,“y”:588.944,“z”:26},“ps”:null,“s”:{“letter-spacing”:“-0.042”},“t”:“word”,“r”:[4]},{“c”:“更要”,“p”:{“h”:21.06,“w”:41.939,“x”:716.189,“y”:588.944,“z”:27},“ps”:null,“s”:{“letter-spacing”:“-0.179”},“t”:“word”,“r”:[4]},{“c”:“备教材、备教法,并能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学习经验出发,根据教材”,“p”:{“h”:21.06,“w”:623.264,“x”:135.036,“y”:635.744,“z”:28},“ps”:null,“s”:{“letter-spacing”:“-0.294”},“t”:“word”,“r”:[4]},{“c”:“内容设计不同类型的课。”,“p”:{“h”:21.06,“w”:231.159,“x”:135.036,“y”:682.574,“z”:29},“ps”:null,“s”:{“letter-spacing”:“-0.05”},“t”:“word”,“r”:[4]},{“c”:“认真预设教学,”,“p”:{“h”:21.06,“w”:147.09,“x”:362.594,“y”:682.574,“z”:30},“ps”:null,“t”:“word”,“r”:[9]},{“c”:“为上好每一堂课做好充分的”,“p”:{“h”:21.06,“w”:252.151,“x”:506.085,“y”:682.574,“z”:31},“ps”:null,“s”:{“letter-spacing”:“-0.051”},“t”:“word”,“r”:[4]},{“c”:“准备。在结合新课程理念实施教学的实践中,我已逐步提高了对“标”,“p”:{“h”:21.06,“w”:623.022,“x”:135.036,“y”:729.374,“z”:32},“ps”:null,“s”:{“letter-spacing”:“-0.302”},“t”:“word”,“r”:[4]},{“c”:“准”和教材的领悟能力,学会真正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p”:{“h”:21.06,“w”:623.351,“x”:135.036,“y”:776.174,“z”:33},“ps”:null,“s”:{“letter-spacing”:“-0.291”},“t”:“word”,“r”:[4]},{“c”:“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p”:{“h”:21.06,“w”:386.514,“x”:135.036,“y”:822.974,“z”:34},“ps”:null,“s”:{“letter-spacing”:“0.437”},“t”:“word”,“r”:[4]},{“c”:“”,“p”:{“h”:21.06,“w”:21.059,“x”:522.284,“y”:822.974,“z”:35},“ps”:null,“t”:“word”,“r”:[10]},{“c”:“更懂得了如何创造性地”,“p”:{“h”:21.06,“w”:214.39,“x”:543.885,“y”:822.974,“z”:36},“ps”:null,“s”:{“letter-spacing”:“0.421”},“t”:“word”,“r”:[4]},{“c”:“使用教材。”,“p”:{“h”:21.06,“w”:105.654,“x”:135.036,“y”:869.774,“z”:37},“ps”:null,“s”:{“letter-spacing”:“0.088”},“t”:“word”,“r”:[4]},{“c”:“《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p”:{“h”:21.06,“w”:528.171,“x”:230.25,“y”:869.774,“z”:38},“ps”:null,“s”:{“letter-spacing”:“0.069”},“t”:“word”,“r”:[4]},{“c”:“良好、乐于探究、”,“p”:{“h”:21.06,“w”:165.763,“x”:135.036,“y”:916.574,“z”:39},“ps”:null,“s”:{“letter-spacing”:“-0.388”},“t”:“word”,“r”:[4]},{“c”:“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本课程”,“p”:{“h”:21.06,“w”:459.655,“x”:298.272,“y”:916.574,“z”:40},“ps”:null,“s”:{“letter-spacing”:“-0.174”},“t”:“word”,“r”:[4]},{“c”:“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p”:{“h”:21.06,“w”:483.188,“x”:135.036,“y”:963.419,“z”:41},“ps”:null,“t”:“word”,“r”:[9]},{“c”:“强调寓教育于活”,“p”:{“h”:21.06,“w”:147.04,“x”:611.025,“y”:963.419,“z”:42},“ps”:null,“t”:“word”,“r”:[7]},{“c”:“动之中。”,“p”:{“h”:21.06,“w”:84.239,“x”:135.036,“y”:1010.219,“z”:43},“ps”:null,“t”:“word”,“r”:[4]},{“c”:“我十分注重对教材情境创设的创造性改编,”,“p”:{“h”:21.06,“w”:399.13,“x”:215.674,“y”:1010.219,“z”:44},“ps”:null,“t”:“word”,“r”:[13]},{“c”:“对课堂教学练习”,“p”:{“h”:21.06,“w”:147.04,“x”:611.204,“y”:1010.219,“z”:45},“ps”:null,“t”:“word”,“r”:[7]},{“c”:“的重组和创新,”,“p”:{“h”:21.059,“w”:147.233,“x”:135.036,“y”:1057.019,“z”:46},“ps”:null,“s”:{“letter-spacing”:“-0.031”},“t”:“word”,“r”:[4]},{“c”:“使得课堂教学更富有趣味性、”,“p”:{“h”:21.059,“w”:273.021,“x”:278.67,“y”:1057.019,“z”:47},“ps”:null,“t”:“word”,“r”:[7]},{“c”:“生活性和生命意义力争”,“p”:{“h”:21.059,“w”:210.031,“x”:548.09,“y”:1057.019,“z”:48},“ps”:null,“t”:“word”,“r”:[7]},{“c”:“课堂”,“p”:{“h”:21.059,“w”:42.12,“x”:135.036,“y”:1103.813,“z”:49},“ps”:null,“t”:“word”,“r”:[4]},{“c”:“40”,“p”:{“h”:21.059,“w”:20.97,“x”:182.37,“y”:1103.813,“z”:50},“ps”:null,“t”:“word”,“r”:[11]},{“c”:“分钟的教学质量。”,“p”:{“h”:21.059,“w”:168.1,“x”:208.649,“y”:1103.813,“z”:51},“ps”:null,“t”:“word”,“r”:[9]},{“c”:“ ”,“p”:{“h”:21.059,“w”:20.97,“x”:376.635,“y”:1103.813,“z”:52},“ps”:{“_enter”:1},“s”:{“letter-spacing”:“-0.089”},“t”:“word”,“r”:[8]}],“page”:{“ph”:1262.879,“pw”:892.979,“iw”:0,“ih”:0,“v”:6,“t”:“4”,“pptlike”:false,“cx”:135.036,“cy”:119.325,“cw”:633.387,“ch”:1005.547}})_2({“outline”:null,“outlineMiss”:null,“font”:{“3001dccc7f1922791688e8350010002”:“宋体”,“3001dccc7f1922791688e8350020002”:“宋体”},“style”:[{“t”:“style”,“c”:[1,2,3,4,5,6,7,8,9,10,11,12,0],“s”:{“color”:“#000000”,“font-size”:“21.06”}},{“t”:“style”,“c”:[3,4,5,6,7,8,9,10,11,12,1],“s”:{“font-family”:“3001dccc7f1922791688e8350010002”}},{“t”:“style”,“c”:[2],“s”:{“font-family”:“MingLiU_HKSCS”}},{“t”:“style”,“c”:[3],“s”:{“letter-spacing”:“-0.179”}},{“t”:“style”,“c”:[4],“s”:{“letter-spacing”:“-0.071”}},{“t”:“style”,“c”:[5],“s”:{“letter-spacing”:“-0.058”}},{“t”:“style”,“c”:[6],“s”:{“letter-spacing”:“-0.075”}},{“t”:“style”,“c”:[7],“s”:{“letter-spacing”:“-0.026”}},{“t”:“style”,“c”:[8],“s”:{“letter-spacing”:“-0.05”}},{“t”:“style”,“c”:[9],“s”:{“letter-spacing”:“-0.063”}},{“t”:“style”,“c”:[10],“s”:{“letter-spacing”:“-0.307”}},{“t”:“style”,“c”:[11],“s”:{“letter-spacing”:“-0.029”}},{“t”:“style”,“c”:[12],“s”:{“letter-spacing”:“-0.037”}}],“body”:[{“c”:“

二、读透教材,严抓教学,力争课堂的有序、有趣、有效。”,“p”:{“h”:21.06,“w”:545.937,“x”:176.97,“y”:120.899,“z”:0},“ps”:null,“s”:{“letter-spacing”:“-0.064”},“t”:“word”,“r”:[1]},{“c”:“ ”,“p”:{“h”:21.06,“w”:20.969,“x”:723.03,“y”:120.899,“z”:1},“ps”:null,“s”:{“font-family”:“3001dccc7f1922791688e8350020002”,“letter-spacing”:“-0.09”},“t”:“word”,“r”:[0]},{“c”:“本册品德与生活的教材设计中,”,“p”:{“h”:21.06,“w”:294.165,“x”:176.97,“y”:167.699,“z”:2},“ps”:null,“s”:{“letter-spacing”:“-0.051”},“t”:“word”,“r”:[1]},{“c”:“其教学目标是要教育学生爱亲敬”,“p”:{“h”:21.06,“w”:293.892,“x”:464.114,“y”:167.699,“z”:3},“ps”:null,“s”:{“letter-spacing”:“-0.072”},“t”:“word”,“r”:[1]},{“c”:“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自”,“p”:{“h”:21.06,“w”:622.954,“x”:135.036,“y”:214.499,“z”:4},“ps”:null,“s”:{“letter-spacing”:“-0.305”},“t”:“word”,“r”:[1]},{“c”:“信、诚实、求上进。初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p”:{“h”:21.06,“w”:560.161,“x”:135.036,“y”:261.299,“z”:5},“ps”:null,“s”:{“letter-spacing”:“-0.325”},“t”:“word”,“r”:[1]},{“c”:“”,“p”:{“h”:21.06,“w”:21.059,“x”:695.31,“y”:261.299,“z”:6},“ps”:null,“t”:“word”,“r”:[2]},{“c”:“教育”,“p”:{“h”:21.06,“w”:41.939,“x”:716.37,“y”:261.299,“z”:7},“ps”:null,“t”:“word”,“r”:[3]},{“c”:“学生遵守纪律,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保护环境、爱惜资源,使学生”,“p”:{“h”:21.06,“w”:623.264,“x”:135.036,“y”:308.099,“z”:8},“ps”:null,“s”:{“letter-spacing”:“-0.294”},“t”:“word”,“r”:[1]},{“c”:“初步了解了一些生活中最常见的自然、”,“p”:{“h”:21.06,“w”:356.882,“x”:135.036,“y”:354.899,“z”:9},“ps”:null,“t”:“word”,“r”:[4]},{“c”:“社会常识。”,“p”:{“h”:21.06,“w”:105.427,“x”:488.317,“y”:354.899,“z”:10},“ps”:null,“s”:{“letter-spacing”:“0.031”},“t”:“word”,“r”:[1]},{“c”:“握了一些自己生活”,“p”:{“h”:21.06,“w”:167.911,“x”:590.145,“y”:354.899,“z”:11},“ps”:null,“s”:{“letter-spacing”:“-0.081”},“t”:“word”,“r”:[1]},{“c”:“中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劳动技能。”,“p”:{“h”:21.06,“w”:294.081,“x”:135.036,“y”:401.744,“z”:12},“ps”:null,“t”:“word”,“r”:[5]},{“c”:“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我注意把握”,“p”:{“h”:21.06,“w”:335.822,“x”:422.104,“y”:401.744,“z”:13},“ps”:null,“t”:“word”,“r”:[6]},{“c”:“儿童的实际情况,”,“p”:{“h”:21.06,“w”:168.293,“x”:135.036,“y”:448.544,“z”:14},“ps”:null,“t”:“word”,“r”:[7]},{“c”:“根据课程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和教案,”,“p”:{“h”:21.06,“w”:441.254,“x”:299.594,“y”:448.544,“z”:15},“ps”:null,“t”:“word”,“r”:[8]},{“c”:“帮”,“p”:{“h”:21.06,“w”:21.059,“x”:737.069,“y”:448.544,“z”:16},“ps”:null,“t”:“word”,“r”:[1]},{“c”:“助儿童展开活动。”,“p”:{“h”:21.06,“w”:168.29,“x”:135.036,“y”:495.344,“z”:17},“ps”:null,“s”:{“letter-spacing”:“-0.027”},“t”:“word”,“r”:[1]},{“c”:“儿童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p”:{“h”:21.06,“w”:294.081,“x”:294.333,“y”:495.344,“z”:18},“ps”:null,“t”:“word”,“r”:[5]},{“c”:“知识和能力的发展、”,“p”:{“h”:21.06,“w”:188.971,“x”:579.423,“y”:495.344,“z”:19},“ps”:null,“t”:“word”,“r”:[4]},{“c”:“经验的积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p”:{“h”:21.06,“w”:294.081,“x”:135.036,“y”:542.144,“z”:20},“ps”:null,“t”:“word”,“r”:[5]},{“c”:“因此,”,“p”:{“h”:21.06,“w”:63.258,“x”:425.516,“y”:542.144,“z”:21},“ps”:null,“s”:{“letter-spacing”:“0.039”},“t”:“word”,“r”:[1]},{“c”:“教学活动中我注意活动之间的”,“p”:{“h”:21.06,“w”:273.021,“x”:485.025,“y”:542.144,“z”:22},“ps”:null,“t”:“word”,“r”:[9]},{“c”:“连续性,帮助儿童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从儿童”,“p”:{“h”:21.06,“w”:622.892,“x”:135.036,“y”:588.944,“z”:23},“ps”:null,“t”:“word”,“r”:[10]},{“c”:“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p”:{“h”:21.06,“w”:378.068,“x”:135.036,“y”:635.744,“z”:24},“ps”:null,“s”:{“letter-spacing”:“-0.059”},“t”:“word”,“r”:[1]},{“c”:“开展儿童喜欢的活动”,“p”:{“h”:21.06,“w”:188.971,“x”:506.085,“y”:635.744,“z”:25},“ps”:null,“t”:“word”,“r”:[4]},{“c”:“”,“p”:{“h”:21.06,“w”:21.059,“x”:695.129,“y”:635.744,“z”:26},“ps”:null,“t”:“word”,“r”:[2]},{“c”:“使他”,“p”:{“h”:21.06,“w”:41.939,“x”:716.189,“y”:635.744,“z”:27},“ps”:null,“t”:“word”,“r”:[3]},{“c”:“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p”:{“h”:21.06,“w”:357.159,“x”:135.036,“y”:682.574,“z”:28},“ps”:null,“s”:{“letter-spacing”:“-0.053”},“t”:“word”,“r”:[1]},{“c”:“情感得到熏陶,”,“p”:{“h”:21.06,“w”:147.239,“x”:483.225,“y”:682.574,“z”:29},“ps”:null,“t”:“word”,“r”:[11]},{“c”:“品德得到发展,”,“p”:{“h”:21.06,“w”:146.924,“x”:621.645,“y”:682.574,“z”:30},“ps”:null,“s”:{“letter-spacing”:“-0.082”},“t”:“word”,“r”:[1]},{“c”:“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p”:{“h”:21.06,“w”:252.219,“x”:135.036,“y”:729.374,“z”:31},“ps”:null,“s”:{“letter-spacing”:“-0.045”},“t”:“word”,“r”:[1]},{“c”:“我注重创造性地使用教材,”,“p”:{“h”:21.06,“w”:252.211,“x”:383.653,“y”:729.374,“z”:32},“ps”:null,“s”:{“letter-spacing”:“-0.046”},“t”:“word”,“r”:[1]},{“c”:“联系当地和儿”,“p”:{“h”:21.06,“w”:126.17,“x”:632.085,“y”:729.374,“z”:33},“ps”:null,“t”:“word”,“r”:[12]},{“c”:“童的实际,及时的把社会中新的相信、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p”:{“h”:21.06,“w”:622.892,“x”:135.036,“y”:776.174,“z”:34},“ps”:null,“t”:“word”,“r”:[10]},{“c”:“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p”:{“h”:21.06,“w”:399.128,“x”:135.036,“y”:822.974,“z”:35},“ps”:null,“s”:{“letter-spacing”:“-0.056”},“t”:“word”,“r”:[1]},{“c”:“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p”:{“h”:21.06,“w”:230.901,“x”:527.145,“y”:822.974,“z”:36},“ps”:null,“t”:“word”,“r”:[6]},{“c”:“性、实效性和生动性,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新课程的改革与实验,”,“p”:{“h”:21.06,“w”:633.894,“x”:135.036,“y”:869.774,“z”:37},“ps”:null,“s”:{“letter-spacing”:“0.072”},“t”:“word”,“r”:[1]},{“c”:“赋予了品德与生活课堂更加生动而美丽的生命色彩。”,“p”:{“h”:21.06,“w”:483.188,“x”:135.036,“y”:916.574,“z”:38},“ps”:null,“s”:{“letter-spacing”:“-0.054”},“t”:“word”,“r”:[1]},{“c”:“然而要演绎这美”,“p”:{“h”:21.06,“w”:147.04,“x”:611.025,“y”:916.574,“z”:39},“ps”:null,“t”:“word”,“r”:[9]},{“c”:“丽的课堂教学对教师就提出了更高、”,“p”:{“h”:21.06,“w”:336.201,“x”:135.036,“y”:963.419,“z”:40},“ps”:null,“t”:“word”,“r”:[8]},{“c”:“更细的要求。”,“p”:{“h”:21.06,“w”:126.17,“x”:467.468,“y”:963.419,“z”:41},“ps”:null,“t”:“word”,“r”:[12]},{“c”:“作为教师”,“p”:{“h”:21.06,“w”:84.05,“x”:590.037,“y”:963.419,“z”:42},“ps”:null,“t”:“word”,“r”:[9]},{“c”:“”,“p”:{“h”:21.06,“w”:21.059,“x”:674.25,“y”:963.419,“z”:43},“ps”:null,“t”:“word”,“r”:[2]},{“c”:“我首先”,“p”:{“h”:21.06,“w”:62.99,“x”:695.31,“y”:963.419,“z”:44},“ps”:null,“s”:{“letter-spacing”:“-0.094”},“t”:“word”,“r”:[1]},{“c”:“是对自己有信心,”,“p”:{“h”:21.06,“w”:168.293,“x”:135.036,“y”:1010.219,“z”:45},“ps”:null,“t”:“word”,“r”:[7]},{“c”:“对学生有信心,”,“p”:{“h”:21.06,“w”:147.24,“x”:299.594,“y”:1010.219,“z”:46},“ps”:null,“t”:“word”,“r”:[11]},{“c”:“始终牢记自己是一名学生学习活动”,“p”:{“h”:21.06,“w”:314.952,“x”:443.234,“y”:1010.219,“z”:47},“ps”:null,“s”:{“letter-spacing”:“-0.067”},“t”:“word”,“r”:[1]},{“c”:“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以尊重学生、热爱学生的态度投入到实”,“p”:{“h”:21.059,“w”:622.964,“x”:135.036,“y”:1057.019,“z”:48},“ps”:null,“s”:{“letter-spacing”:“-0.304”},“t”:“word”,“r”:[1]},{“c”:“际教学当中,远离权威性的教学思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深感教”,“p”:{“h”:21.059,“w”:623.084,“x”:135.036,“y”:1103.813,“z”:49},“ps”:{“_enter”:1},“s”:{“letter-spacing”:“-0.3”},“t”:“word”,“r”:[1]}],“page”:{“ph”:1262.879,“pw”:892.979,“iw”:0,“ih”:0,“v”:6,“t”:“4”,“pptlike”:false,“cx”:135.036,“cy”:120.899,“cw”:633.894,“ch”:1003.973}})_3({“outline”:null,“outlineMiss”:null,“font”:{“3001dccc7f1922791688e8350010003”:“宋体”,“3001dccc7f1922791688e8350020003”:“宋体”},“style”:[{“t”:“style”,“c”:[2,3,7,8,9,10,0],“s”:{“font-family”:“3001dccc7f1922791688e8350010003”}},{“t”:“style”,“c”:[0,2,3,4,5,6,7,8,9,10,1],“s”:{“color”:“#000000”,“font-size”:“21.06”}},{“t”:“style”,“c”:[2],“s”:{“letter-spacing”:“-0.302”}},{“t”:“style”,“c”:[3],“s”:{“letter-spacing”:“-0.059”}},{“t”:“style”,“c”:[5,4],“s”:{“font-family”:“3001dccc7f1922791688e8350020003”}},{“t”:“style”,“c”:[5],“s”:{“letter-spacing”:“-0.09”}},{“t”:“style”,“c”:[6],“s”:{“font-family”:“MingLiU_HKSCS”}},{“t”:“style”,“c”:[7],“s”:{“letter-spacing”:“-0.303”}},{“t”:“style”,“c”:[8],“s”:{“letter-spacing”:“-0.062”}},{“t”:“style”,“c”:[9],“s”:{“letter-spacing”:“-0.063”}},{“t”:“style”,“c”:[10],“s”:{“letter-spacing”:“-0.071”}}],“body”:[{“c”:“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帮、导、带的重要作用,努力确保学生学习的”,“p”:{“h”:21.06,“w”:623.02,“x”:135.036,“y”:120.899,“z”:0},“ps”:null,“t”:“word”,“r”:[2]},{“c”:“主体地位,”,“p”:{“h”:21.06,“w”:105.294,“x”:135.036,“y”:167.699,“z”:1},“ps”:null,“t”:“word”,“r”:[0]},{“c”:“促使教学最终实现它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学习、”,“p”:{“h”:21.06,“w”:483.053,“x”:236.549,“y”:167.699,“z”:2},“ps”:null,“s”:{“letter-spacing”:“-0.06”},“t”:“word”,“r”:[0]},{“c”:“学有”,“p”:{“h”:21.06,“w”:41.93,“x”:716.001,“y”:167.699,“z”:3},“ps”:null,“s”:{“letter-spacing”:“-0.189”},“t”:“word”,“r”:[0]},{“c”:“成效的目的,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p”:{“h”:21.06,“w”:420.066,“x”:135.036,“y”:214.499,“z”:4},“ps”:null,“t”:“word”,“r”:[3]},{“c”:“ ”,“p”:{“h”:21.06,“w”:20.969,“x”:555.045,“y”:214.499,“z”:5},“ps”:{“_enter”:1},“t”:“word”,“r”:[5]},{“c”:“

三、以教研为平台,力争自身教研水平的再提高。”,“p”:{“h”:21.06,“w”:462.066,“x”:176.97,“y”:261.299,“z”:6},“ps”:null,“t”:“word”,“r”:[3]},{“c”:“ ”,“p”:{“h”:21.06,“w”:20.97,“x”:638.925,“y”:261.299,“z”:7},“ps”:{“_enter”:1},“s”:{“letter-spacing”:“-0.089”},“t”:“word”,“r”:[4]},{“c”:“教研工作必须是实实在在、”,“p”:{“h”:21.06,“w”:252.151,“x”:176.97,“y”:308.099,“z”:8},“ps”:null,“s”:{“letter-spacing”:“-0.051”},“t”:“word”,“r”:[0]},{“c”:“脚踏实地的。”,“p”:{“h”:21.06,“w”:125.98,“x”:425.52,“y”:308.099,“z”:9},“ps”:null,“s”:{“letter-spacing”:“-0.075”},“t”:“word”,“r”:[0]},{“c”:“于是”,“p”:{“h”:21.06,“w”:42.12,“x”:547.899,“y”:308.099,“z”:10},“ps”:null,“t”:“word”,“r”:[0]},{“c”:“”,“p”:{“h”:21.06,“w”:21.059,“x”:590.145,“y”:308.099,“z”:11},“ps”:null,“t”:“word”,“r”:[6]},{“c”:“在每次的教学研”,“p”:{“h”:21.06,“w”:147.23,“x”:611.025,“y”:308.099,“z”:12},“ps”:null,“s”:{“letter-spacing”:“-0.031”},“t”:“word”,“r”:[0]},{“c”:“讨活动中都认真作好充分准备,主动讨论,积极思考,大胆发表自己”,“p”:{“h”:21.06,“w”:623.039,“x”:135.036,“y”:354.899,“z”:13},“ps”:null,“t”:“word”,“r”:[2]},{“c”:“的观点,同时在同伴学习中,学习他们的方法,学习别人的优点,克”,“p”:{“h”:21.06,“w”:623.454,“x”:135.036,“y”:401.744,“z”:14},“ps”:null,“s”:{“letter-spacing”:“-0.287”},“t”:“word”,“r”:[0]},{“c”:“服自己的不足,以改进工作。在教学之后,我都十分注重将感悟特深”,“p”:{“h”:21.06,“w”:623.01,“x”:135.036,“y”:448.544,“z”:15},“ps”:null,“t”:“word”,“r”:[7]},{“c”:“的教学成功和失败体验、经验、教训进行发思、总结,这对于今后促”,“p”:{“h”:21.06,“w”:623.273,“x”:135.036,“y”:495.344,“z”:16},“ps”:null,“s”:{“letter-spacing”:“-0.293”},“t”:“word”,“r”:[0]},{“c”:“进自己的教学工作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我将一如既往,坚持不懈。”,“p”:{“h”:21.06,“w”:608.999,“x”:135.036,“y”:542.144,“z”:17},“ps”:null,“t”:“word”,“r”:[8]},{“c”:“ ”,“p”:{“h”:21.06,“w”:20.969,“x”:744.09,“y”:542.144,“z”:18},“ps”:{“_enter”:1},“t”:“word”,“r”:[5]},{“c”:“

四、以鼓励性评价为主,讲究评价方式多样化。”,“p”:{“h”:21.06,“w”:441.006,“x”:176.97,“y”:588.944,“z”:19},“ps”:null,“t”:“word”,“r”:[8]},{“c”:“ ”,“p”:{“h”:21.06,“w”:20.969,“x”:618.045,“y”:588.944,“z”:20},“ps”:{“_enter”:1},“t”:“word”,“r”:[5]},{“c”:“评价应求“全””,“p”:{“h”:21.06,“w”:147.925,“x”:176.97,“y”:635.744,“z”:21},“ps”:null,“s”:{“letter-spacing”:“0.084”},“t”:“word”,“r”:[0]},{“c”:“,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生活动和”,“p”:{“h”:21.06,“w”:443.439,“x”:314.534,“y”:635.744,“z”:22},“ps”:null,“s”:{“letter-spacing”:“0.058”},“t”:“word”,“r”:[0]},{“c”:“实践过程等进行全面而有针对性和合理性的评价。”,“p”:{“h”:21.06,“w”:461.993,“x”:135.036,“y”:682.574,“z”:23},“ps”:null,“t”:“word”,“r”:[9]},{“c”:“其次是评价渠道多”,“p”:{“h”:21.06,“w”:167.911,“x”:590.016,“y”:682.574,“z”:24},“ps”:null,“s”:{“letter-spacing”:“-0.081”},“t”:“word”,“r”:[0]},{“c”:“样化,采用教师评、学生小组互评、自评、家长评等多种评价方式”,“p”:{“h”:21.06,“w”:602.236,“x”:135.036,“y”:729.374,“z”:25},“ps”:null,“t”:“word”,“r”:[7]},{“c”:“”,“p”:{“h”:21.06,“w”:21.059,“x”:737.43,“y”:729.374,“z”:26},“ps”:null,“t”:“word”,“r”:[6]},{“c”:“并且评价讲究及时、”,“p”:{“h”:21.06,“w”:188.971,“x”:135.036,“y”:776.174,“z”:27},“ps”:null,“t”:“word”,“r”:[10]},{“c”:“适度,”,“p”:{“h”:21.06,“w”:63.248,“x”:320.406,“y”:776.174,“z”:28},“ps”:null,“s”:{“letter-spacing”:“0.034”},“t”:“word”,“r”:[0]},{“c”:“这样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很多情况下都能得”,“p”:{“h”:21.06,“w”:377.942,“x”:380.055,“y”:776.174,“z”:29},“ps”:null,“s”:{“letter-spacing”:“-0.066”},“t”:“word”,“r”:[0]},{“c”:“到老师的鼓励和学习引导,”,“p”:{“h”:21.06,“w”:252.219,“x”:135.036,“y”:822.974,“z”:30},“ps”:null,“s”:{“letter-spacing”:“-0.045”},“t”:“word”,“r”:[0]},{“c”:“充分地发挥评价的功能,”,“p”:{“h”:21.06,“w”:231.149,“x”:383.655,“y”:822.974,“z”:31},“ps”:null,“s”:{“letter-spacing”:“-0.05”},“t”:“word”,“r”:[0]},{“c”:“让每一个学生都”,“p”:{“h”:21.06,“w”:147.04,“x”:611.204,“y”:822.974,“z”:32},“ps”:null,“t”:“word”,“r”:[9]},{“c”:“能受到老师及时的表扬、激励。在本学期的教学中,我通过品德与生”,“p”:{“h”:21.06,“w”:623.029,“x”:135.036,“y”:869.774,“z”:33},“ps”:null,“t”:“word”,“r”:[2]},{“c”:“活课与班级学生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p”:{“h”:21.06,“w”:378.068,“x”:135.036,“y”:916.574,“z”:34},“ps”:null,“t”:“word”,“r”:[3]},{“c”:“学生大部分保持良好的品德”,“p”:{“h”:21.06,“w”:251.961,“x”:506.085,“y”:916.574,“z”:35},“ps”:null,“s”:{“letter-spacing”:“-0.068”},“t”:“word”,“r”:[0]},{“c”:“ ”,“p”:{“h”:21.06,“w”:10.529,“x”:758.129,“y”:916.574,“z”:36},“ps”:null,“t”:“word”,“r”:[4]},{“c”:“与生活学习兴趣,并养成了良好的品德与生活习惯。”,“p”:{“h”:21.06,“w”:483.12,“x”:135.036,“y”:963.419,“z”:37},“ps”:null,“s”:{“letter-spacing”:“-0.057”},“t”:“word”,“r”:[0]},{“c”:“ ”,“p”:{“h”:21.06,“w”:20.969,“x”:618.045,“y”:963.419,“z”:38},“ps”:{“_enter”:1},“t”:“word”,“r”:[5]},{“c”:“

二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总结报告 篇5

**小学:***

回顾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我深深地感到辛勤付出后换取成功的快乐。教学中,我结合二年级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以及实际学情,扎扎实实抓教学,认认真真做工作。在工作中只有不断反思、总结才能有助于今后的教学工作的提高,为此,我对本学期的品德与生活的教学工作进行总结如下:

一、加强理论学习,为课前备课与课堂教学指明方向。抓好教学,理论学习是关键,我认真学习《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学习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教学理念,通过学习,我更懂得了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本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我十分注重对教材情境创设的创造性改编,对课堂教学练习的重组和创新,使得课堂教学更富有趣味性、生活性和生命意义,力争课堂35分钟的教学质量。

二、读透教材,严抓教学,力争课堂有序、有趣、有效。第三册的品德与生活,教学目标是初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教育学生遵守纪律,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保护环-1-

境,爱惜资源;使学生初步了解生活中最常见的自然、社会常识;掌握生活中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劳动技能。教学中,我注意把握儿童的实际情况,根据课程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和教案,帮助儿童展开活动。儿童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发展、经验的积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此,教学活动中我注意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帮助儿童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从儿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开展儿童喜欢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我注重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当地和儿童的实际,及时的把社会中新的现象、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三、以教研为平台,注重教学创新。

在每次的教学研讨活动中都认真作好充分准备,主动讨论,积极思考,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同时在同伴学习中,学习他们的方法,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以改进工作,在教学之后,我都十分注重将感悟特深的教学成功和失败体验、经验、教训进行反思、总结,这对于促进自己的教学工作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四、以鼓励性评价为主,讲究评价方式多样化。

评价应求“全”,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生活动和

实践过程等,进行全面而有针对性和合理性的评价。其次是评价渠道多样化,采用教师评、学生小组互评、自评、家长评等多种评价方式,并且评价讲究及时、适度,这样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很多情况下都能得到老师的鼓励和学习引导,充分地发挥评价的功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受到老师及时的表扬、激励,在本学期的教学中,我通过品德与生活课与班级学生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大部分保持良好的品德与生活学习兴趣,并养成了良好的品德与生活习惯。

五、今后努力的方向:

第一、加强业提升。教师的专业即是教师之本,我将在具体的教研活动中,在教案编写、课堂教学、课后反思等方面加强钻研,不断提升自己的教研能力、教学水平,并通过听课加强互相学习,通过撰写反思、教学论文等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让品德与生活教学更有趣、有效,更富创新思想,更能促进学生的成长。

第二、继续加强品德与生活学科教学创新。新理念下的教师要有“个人学习促成长”的思想,只有学习型的教师才能把教学研究工好,才能有所创新和突破,因此,今后我还要继续学习如《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之类的指导性书籍,进一步理论联系教材及教学工作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总结(张) 篇6

第二学期

二年级思品与生活教学工作总结

2013年07月

2012学二年级下学期思品与生活教学工作总结

本人承担了二年级思想品德课的教育教学工作,我深深地感到辛勤付出之后换取成功的那种快乐。教学中,我结合二年级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以及实际学情,扎扎实实抓教学,认认真真做工作。在工作中只有不断反思、总结才能有助于今后的教学工作的提高,为此,我对本学期的品德与生活的教学工作进行总结如下:

品德与生活教学要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追求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开放性的思品与生活教学就是从多方位多角度改变传统的思品教学的某些弊端,使思品与生活教学充满思辩色彩,充满生机活力。它以大思品为理念,以开放的氛围为前提,以开放的课堂为核心,以开放的实践为基本渠道,以主体参与贯穿始终,以提高思品与生活教学实效为根本,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为终极目标。传统的思品教学是“封闭”的,“静态”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缺少儿童畅想、畅言,更谈不上思潮涌动,缺少主体参与,即使有一时的热情又能持续多久呢?

一、本学期的思品与生活教学总结如下:

1、广阔的教学阵地。开放教学要打破教学场地的限制,除了在教室教学外,还可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到教室以外的场所去进行教学活动。

2、互动的动态式讨论。

“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因此,在教学时要善于调动和

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课标》)动态式讨论正是体现了这一教学理念,它真正让学生成为主体,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整个教学过程都是学生主动活动和自主探索。学生们主体积极参与,萌发了高度的热情。

开放的动态式讨论、小组合作形式,使学生的主体得到了充分发挥,学生得到了“全身心”的投入上,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兴趣和注意力,特别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在有了更为真切的情感体验,有利于道德认识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同时也培养了合作意识,增强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3、多样化的情境式表演。

我们可以结合有关教学内容,采用讲故事、听歌曲、情感朗诵、角色游戏、小品表演、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的“情境表演”。教学中分别让学生角色扮演,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内容。

当学生有了一定的道德认识,这时更应该给他们创设一定的情境。情境表演对于学生来说比较真实、亲切,能使学生充分参与、积极表现,融入课堂教学,比较自然地主动发展,从而深化道德认识,内化道德情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设计开放式实践活动

《课标》中提出“教师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

社会延伸。”优化思品课堂教学,就是要有意识地挖掘教材中的社会因素,由课堂延伸到课外,依托教材,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将校园、家庭、社会等一切有利于学生明理、导行的场景都当作课堂,“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切实提高思品教育的实效。

1、与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

我们的作业设计要冲破封闭的圈子,向课外延伸,跟生活接轨,结合相关的教学内容,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变得生动、活泼、有趣。

2、与少先队活动紧密结合。

学生的天性是乐于自己探索,好游戏、活动,课堂上的说教再生动也缺乏形象性、参与性,而少先队活动可融思想性、趣味性、艺术性、知识性、参与性于一炉。因此,作为教师,要不失时机地把思品教学与班队活动结合起来,从班队活动中深化思品教育。

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节思品与生活课就能解决的问题,为配合好思品教学,应有一定的强化规范训练,结合思品教学制定每周每月的规范目标,使课堂上的热情延伸到课外。经常不断地进行课后导行、巩固,才能使学生把热情倾注到所接受教育的内容上,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教学中,教师对每一位学生都应倾注爱心,既要容纳学生对的,又要包容学生错的,这样可诱发学生的积极性。根据思品课的学习评价,即“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各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性评价,具体包括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方法、学习结果。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整体素质为目的。实施思想品德教育课开放化,将引起教学结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的变

化。

总之,只有真正改变过去从教材到课堂封闭、单一的思品教学模式,从多方位、多角度、多渠道加强思品教育,才能真正提高思品教育效益,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浅谈小学低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 篇7

关键词:低年级    品德与生活  主动探究    关注      了解       发展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8.131

一、 关注每一个学生,精心设计各项教学活动

《品德与生活》教材的编写形象直观,教学内容都是和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息息相关的,所以,要做好《品德与生活》的教学工作,教师就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使课堂教学活动尽量多地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在课前准备过程中要充分考虑选择活动的依据,找准教学活动开展的切入点。我们的教学资源来自学生的生活,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在学习中积累更多的生活经验,提升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如在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态度时,我把教材内容进行了一定的改变,运用多媒体播放了一段有关“小马虎”的动画资料。我通过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观察发现一年级的学生经常会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一些不细心、不认真的不良现象,尤其是很多学生在学习上很粗心。于是,我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了“传递悄悄话”“争做小教师”等游戏,将学生的生活与对学生的品德教育真正结合起来。这样,课堂教学中进行的活动都是非常真实的、自然的、所有学生都非常熟悉的,也是学生学会生活所必需的,采用这样的教学活动更具针对性,真正实现了教学的高效实效性。

二、 了解每一个学生,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教师组织好课堂教学活动的前提是了解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只有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尊重不同层次学生存在的差异性才能更好地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每个学生的智力和认知水平不同,家庭条件、生活环境以及生活经历都存在着很大不同,由此导致他们形成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气质性格和不同的特长。教师要深入了解和研究自己的学生,掌握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理论,熟悉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的特点,依据学生的这些规律和特点来开展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以促进全体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新课程改革反复强调提倡教师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我也会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小组讨论活动,提高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和主动探究新知的意识。当然,在刚开始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我们也走了一些弯路:由于没有制定小组合作讨论的规则,常常会出现教师提出讨论主题之后,有些学生为了抢答,胡乱喊叫;有些学生为了提出独特的见解,只顾着想自己的答案,而忽略了倾听别人的看法;还有的学生为了表现自己,高声打断别人的发言,没有基本的礼貌可言……我曾经一度对小组讨论的可行性产生怀疑。可是,后来我还是会思考,既然新课程改革提倡这样的教学模式,它就一定有其独特的优势。我教的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阶段,他们有着强烈的表现欲望,但是自制能力相对较差,出现场面混乱的情况也属正常。同时,小学生又特别信任自己的教师,并且乐于模仿教师。于是,我设计了一个“角色互换”的活动。一上课,我就坐到了学生中间,然后告诉学生:今天我们要以小組合作讨论的方式来进行学习,但是这一次我要当学生,所以我想请同学们来当教师,大家先来看看我们小组是怎样讨论学习的,然后大家再来说说看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随后,结合当堂课的教学内容,我和就近的小组一起开始进行话题的讨论,其他学生都非常好奇,觉得非常新鲜,于是,他们开始认真地观察我们的举止和倾听发言。当我们讨论完成之后,很多“教师”都纷纷举起了手,他们发现的事情可多了:你们小组讨论之前,先规定好了大家发言的先后顺序;一个同学发言的时候,其他学生都必须认真听;一个学生讲完了自己的想法之后,其他学生才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有的同学说得好的时候,其他同学都在夸奖他;有的学生接受了其他学生的帮助之后会主动有礼貌地说谢谢……别看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可是他们观察得非常认真,在你一言我一语中把小组讨论的要点都挖掘了出来。这个时候,我及时肯定和表扬学生的这些发现:“同学们,你们观察得真仔细,希望同学在以后小组讨论的过程中,你们也可以像这个组的同学一样,甚至比我们更优秀,好不好?”在以后的教学中,我总是会抓住适当的机会进行强化,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 发展每一个学生,让教学活动走出课堂

《品德与生活》课程来源于学生的生活,教学效果又可以真实地体现在生活当中。要检验我们的教学效果,教师就要真正地关心学生,深入了解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是否懂礼貌,是否能够通过学习真正地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起积极主动的探索意识。我们的思想品德教育不只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还可以延伸到学生的生活当中去,通过课堂内外的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要加强跟家长的沟通,由学校活动延伸到家庭、社区和学生其他生活空间,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教学服务。

总之,《品德与生活》课程为学生的成长建立了一个非常好的教育空间,我们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联系学生日常生活实际,在实践活动中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为每一个学生学会做人打下良好的素质基础。

参考文献:

[1]俞彦才.《品德与生活》活动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祖国:建设版,2014(6).

[2]蒋后强.融入生活开放课堂——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有效性策略初探[J].福建教育研究:基础教育,2013(3).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上一篇:黄冈之旅优秀作文500字下一篇:《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诗歌赏析

付费复制
期刊天下网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7.98元/篇

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联系客服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复制权限
确定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