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上册计划

2024-07-27

三年级科学上册计划(共8篇)

三年级科学上册计划 篇1

学期备课

本册教材遵循《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内容的选编上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顺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基础性的、浅显的科学活动作为学生探究活动的主题,同时注重对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的整合。以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构建单元,做到了“生活经验”引领下的内容综合化。为让学生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发展自己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做计划如下:

一、科学课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要对学生主动探究科学知识的能力进行专门的训练,发展学生们的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和能力,在本学期中我要从抓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入手,在小制作、小种植、小实验、小调查、小操作等方面入手,结合科学课的新课程标准,合理的运用电教媒体,创造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把科学课的新课程标准落实到科学教学中去,使科学教学进入到一个走进新课程改革的新时期。

二、本册教材的知识系统和结构

本册书25课。从知识方面可以分为六个方面:

1、科学在我们身边:(1---3)课,以学生玩玩具的生活经验为线索展开,拓展到了解身边熟悉的、常见的事物,教材中设计了丰富多彩的学生感兴趣的探究活动,通过亲历活动,使学生“走近科学“,初步感悟到身边处处有科学,生活离不开科学的道理。

2、我们怎么知道:(4---9)课,以“学生对身边事物已有的观察、认识”为引领,进一步认识身边的物体,解释观察到的现象,探索其中的奥秘,初步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步骤,为学生亲历科学提供一把入门的钥匙。

3、太阳与时间:(10„13)课

4、水的科学:(14---18)课,以‘‘学生对水已有的认知”为线索,通过让学生了解自然界中水资源的分布、欣赏自然界水体的美丽、了解水的三态、认识水中物体的沉浮、进行水的多少的比较、认识水的压力等各种探究活动,层层展开,逐步推进,使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手段和方法,了解、认识水的特点。

5、天气与我们的生活:(19--22)课,以“学生对天气的亲身体验“为线索,进行观察、记录、整理、制作等探究活动,增强学生观察身边科学现象的意识,培养学生乐于探究身边常见科学现象的情感,意识到探究科学可以从身边的科学现象入手。

6、研究与实践:以“学生对玩具的认知’’为线索,引领学生尝试自主运用已经掌握的科学探究方法和已有知识,解决生活中形象、直观的具体问题,包括较为简单的器具的拆卸与组装,简单工作原理的探究。初步培养学生“模仿与制作’’、“拆分与组合’’的动手能力,及认真细致、善于思考、善于动手实践的科学态度,使学生意识到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密切联系。进一步了解天气与生活的关系。通过了解科学家科学研究大过程,激励学生刻苦学习,不断探索。

三、本册教材的教学目的、重点、难点

目的:从科学课特点出发,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线索切入到基础性的、规范的科学探究活动之中。教材主要围绕“走近科学”、“亲历科学"、“自主探究”三个专题选择内容,遵循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既注重知识的传授,更注意探究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独立操作中观察、思考,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有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和能力。

重点:《我们怎么知道》、《天气与我们的生活》、《水的科学》、《太阳与时间》四个单元。

难点:使学生以自主体验为手段,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及科学知识各有侧重,且由易到难,逐渐上升。

四、主要教学措施与教改思路

⒈措施∶从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过程入手,以实验为主,社会实践为副,力争让学生从亲自动手实验,把课程提出的一些日常生活现象运用电教媒体进行再现,精心设计问题情境让学生以实验方式加以验证,并对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思考,写出观察报告。同时注重学生的探究性学习的精神培养,及过程的培养。

2、教改思路:改变评价学生的方法,把学科评价内容分为综合能力评价和基础知识评价两种,每种各占50分。注重学生平时的制作能力、观察能力与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做一做,看一看,想一想中去探究学习科学知识知识,并在作科学的过程中学科学。

五、教学资源

发挥学校实验室的作用,充分利用试验用品和设备,让学生形象直观的了解实验现象,解开科学奥秘。结合班级的多媒体设备,播放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录像、纪录片、影片等,并让学生走出课堂,进行社会调查、参观实践,搜集有关资料,丰富教材内容。

六、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周第1课第十一周第13、14课

第二周第2、3课第十二周 第15、16课

第三周第4、5课第十三周 第17、18课

第四周第6、7课第十四周 第19课

第五周第8课第十五周 第21、20课

第六周第9课第十六周 第22课、天气与生活的关

第七周第11、、10课第十七周 系 拆装玩具

第八周第12课第十八周科学探索的故事

第九周机动

第十周复习

三年级科学上册计划 篇2

去年,北京科技促进会曾向东城、西城、朝阳和顺义四个区的中小学发放了2000份问卷,调查学生们的科学素养和科技教育现状。结果显示:中小学生整体科学素质偏低,郊区学生和城区学生差距较大,而普通校与名校的差距也很明显。为填补这项空白,北京市科协委托北京科技教育促进会将这项工作列为重点课题,计划用三年时间制定出“首都中小学生科学素质标准”。据了解,该标准共有四套,分别按1至3年级学生、4至6年级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分段,同时,还要出台相匹配的测评工具。标准出台后,有关部门将开展相关课程与教材研发、科技教师培训、教具学具开发和科普活动创新等支撑体系的研究与开发。

课题组拟邀请中科院、中国科普研究所、中央教科所和北师大等权威机构的知名科普专家、科学素质研究专家、教育专家、心理专家及评价研究专家等组成课题专家委员会,此外,还将吸引市、区(县)优秀教研员和学科带头人参与课题研究。预计今年底,高中生科学素质评价标准及测评工具可制订完成。

三年级科学上册计划 篇3

本课是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找拱形》。这一课是在前面一课研究了拱形的特点之后,进一步发展学生对拱形的认识。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1、认识圆顶形和球形等具有拱形相似特点的弧形结构。2、认识生活用品中的拱形。3、认识生物体中的拱形。本课就紧紧围绕这三个活动,扩展学生对拱形的认识,提高学生过程与方法的能力。

◆ 说学生:

六年级的学生,经过三年半的科学学习,其科学探究的意识已经较为清晰,探究过程已基本掌握,探究方法更为实用灵活,这已经为其在方法论上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同时,在前面几课的学习过程中,拱形承重的特点已基本掌握。学生具备一定的迁移能力,这是其认知上的储备,为今天的探究成功奠定了知识上的基础。六年级学生,在实验室学习常规的不断熏陶和影响下,已经具备了很好的实验操作规范和品行,能充分调动小组每一个成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团队的力量,为本课的学习做好了行为上的储备。

◆ 说目标:

正是对于上述教材的理解和学生实际的分析,特制定以下几个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圆顶形、球形等有和拱形相似的特点,所以承受很大的压力。

过程与方法:(1)、用已有知识对常见弧形结构承受力的特点作解释。

(2)、发展观察、联想和逻辑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懂得只有足够的证据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得出科学结论需要严密的逻辑推理。

(2)、感受科学技术对我们的影响

◆ 说重、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圆顶形、球形以及各种弧形结构的受力特点。

2、教学难点:能用已有的知识对弧形结构的物体作合理的解释。

◆说用具:

1、分组准备:(1)完整的和对半剖开的乒乓球,完整的和剪开的塑料饮料瓶。

(2)若干根相同的硬纸条。每组一个圆环(主要在实验时能更好地起到抵住拱足的作用。)

2、教师准备:拱形、圆顶形和球形的实物、课件等。

◆ 说教法、学法:

根据这课的特点,结合学生的知识层面,让学生轻松地把握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确定了以下教学方法:

1、“引导——探索”法。

刘默耕先生的“引导——探索”教学方法,有利于布鲁纳的“发现法”,也不同于兰本达的“探究——研讨”教学法。“引导——探索”教学法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是学着像科学家那样自己去探索大自然秘密的探索者。

2、分组讨论法

分组讨论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参与意识,使他们乐于交流,并能发表自己的不同意见。

根据新教材教学理念,重视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只作启发式的点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分组讨论,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增强自身的科学素养。

◆说理念:

《小学教育学》告诉我们:直观形象的事物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为学生所接受,本课教学中我通过直观生动的语言,图片,实物,课件等,把静态的课本教材转变成动态的教学内容。让学生经历一次从“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研讨方法——实验证明——分析现象——获得结论”的完整的探究过程。组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大胆讨论,积极交流,探索研究,使他们在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演绎科学概念构建的完整思维过程,从而有效构建科学概念,体验科学学习的乐趣。

◆ 说设计: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先教后学”,主要依靠老师在课堂上大量的教,甚至是满堂的灌,来使学生获取知识,但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状态,学习的积极性没有得到调动,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体现。因而课堂学习效率不高,提高教学效率成为一件很难的事。

近几年来,我试行了一套符合小学科学课堂的“五自”教学模式,来实施“先学后教”,并做了课题研究。现在我就《找拱形》这课是如何实施“五自”教学模式的,谈谈我的设计。

(一)激趣设疑,自主学习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们课堂教学也是这样。新课导入,能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促进知识迁移,对教学效果有直接影响。

因此,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欣赏课件中的圆弧形、圆顶形等建筑物和周围熟悉的物品(如安全帽等)的图片。让学生在观察中自主发现它们的共同点:都有类似拱形的结构。在此,我引导学生回顾拱形结构承重的特点,并让学生找找身边的拱形结构。同时板书课题来揭示新课的学习。

这个导入,我用知识铺垫,以旧引新,设置悬念,学生则回忆知识,引起期待,思考质疑,提出“它们与拱形有相似的特点吗?”这个问题展开自主探究活动。

(二)合作讨论,自主探究

学生自主地提出问题之后,接下来是讨论研究方法。在这个环节上,让学生明确,科学探究中方法的多样性和选择性。虽然,探究方法有很多,但是有的方法还受现场材料的限制,针对材料的特点和實验效果,选用更合理的方法和材料进行实验,是学生有效实验能力的培养,更是学生探究品质的一种培养。仔细分析我们发现,让学生选择一种他们认为合理的方法去实验,能锻炼学生的选择能力,也同时蕴含问题。让学生经历这样的过程,对于其探究的质量无疑是一种考验。

讨论之后,我们最终选用了前几课中用过的材料:硬纸条。我在这时向学生出示这样的“探究活动记录表”。

探究活动记录表

许多同样的拱条可以组合成一个圆顶形。测试不同数量的拱条组合在一起时能承受垫圈的数量。

实验方法

预测能承受的垫圈数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平均能承受的垫圈数

一个拱形

二个拱形

三个拱形

更多拱形的组合

我们的发现:

先让学生作出假设:随着拱形数量的增多,承受的垫圈数有什么变化?

让学生预测这样的问题。一是源于科学探究过程的一般要求,让学生经历一次完成的探究过程。二是从中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以了解学生的前概念水平,为学生后续的重难点解决做好认知上的铺垫。三是,与上节课《拱形的力量》的场景再现,以求建立起心理和思维的对接,有利于学生探究思维的构建。

(三)归纳提炼,自觉巩固

有了方案,又做好了预测,接下来就是让学生自己去尝试一下。在尝试的过程中,有的小组会成功,有的小组则不会成功,这就有方法上或材料把握上的问题,是对前面小组确定实验方法、材料数量使用的反思。从某种角度上将,需要部分小组不成功,只有这样,才能吃一堑长一智,在今后的探究中,方案规划和考虑的更加周密。个人认为,实践中构建思维和构建思维之后再实践,在学生的思维培养中同等重要。关键在于,在什么样的环境和什么样的需要。

合作探究之后,自觉地去整理数据,分析现象,汇报交流,最终获得这样的结论:拱形越多的组合,承重力越大。就这样学生在自主探索活动中,解决了教学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

(四)反馈矫正,自行提高

有了前面的理论作支撑,引导学生继续探索:半个乒乓球有多大的承重力?以及对塑料瓶形状的分析,那就轻而易举了。学生通过摸一摸,捏一捏,压一压,放上重物试一试等方法,当堂检测了“圆顶形有拱形承载压力大地特点,而且不产生向外推的力”的事实。接着就顺理成章地学习“球形”的受力特点。

紧接着,让学生认识生物体结构中的拱形。通过对图片的观察分析,让学生说一说这些形状对它们自身有什么意义。更有意思的是有的学生想到:眼皮、鼻子是拱形的,指甲是拱形的,屁股是拱形的,鸟类等动物的蛋也是拱形的,甚至有孩子会说“我们在妈妈的肚子里也是由球形的子宫保护着”。

知识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此环节的设计,还能提高学生联系生活,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教育就应该让儿童结合自然环境、社会生活来学习科学,通过观察、试验、综合及运用,在掌握科学概念原理的同时,获得对社会、自然的真切了解,增加对科学学习的兴趣,积累社会生活经验。

(五)课后延伸,自由发展

前面的“认识生物体中的拱形”,学生兴致非常高,不由自主地滔滔不绝地交流着、讨论着。但是一节课的时间有限,因此,我就顺势设计了这样的课堂延伸“在我们的身边还有哪些物品、建筑物、生物体上有拱形结构?请课后继续收集资料,下节课在一块分享。”

作为探究的延伸,学生绝对有这样的兴致去进行探究。这就是,将学生的兴趣培养和素养提升,串成一个整体,一个过程,努力营造课堂教学与课外延伸的有机结合。

◆ 说特色:

本节课,让学生经历里一次较为完整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尤其是对实验有效性的探索,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跨出了坚实的一步,学生思维构建为主体的探究活动在本课中得到很好的体现。尊重学生的思考,尊重学生的生成,尊重学生的选择,是本课一个显著的特点,如何做到既尊重又不放羊,主要体现在有目标、有针对性的帮助,帮助学生分析问题和提供策略支持。

我力求从上课到下课都在真正地全面放手——让学生真正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让学生自我总结,自我提升,自我发展。在这种充分期待与信任之中,学生就能够取得较大的进步。但为了确保学生的学习效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同时做到“自主而不自流,放手而不放任,互动而不浮动”,也就是我们教师要切实做个问题的发现者、指导者、引领者。

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篇4

《标准》明确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这标志着,小学科学课程在培养目标、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方面都将发生重大的变化。

二、教学要求

本册的教学内容主要由“植物”“动物”“我们周围的材料”和“水和空气”这四个单元组成。

1、“植物”这个单元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研究大树和树叶的活动;鼓励学生亲近自然,关注自然,利用课外时间在校内外进行一些观察植物和搜集树叶的活动;让学生在对大树和美丽的树叶的观察研究活动中产生情感体验,对学生进行“爱护草木,保护环境”的教育。组织和指导学生在有结构的观察活动中,获取关于叶的颜色、形状、大小、构成、叶脉、叶柄等多方面的知识。

2、“动物”单元引导和推动学生开展寻访调查小动物的活动;鼓励学生亲近和关注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在课外或校外进行一些观察研究小动物的活动;并以活动经历和体验的形式进行爱护小动物,珍惜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组织和指导学生在有结构的观察活动中,获得关于动物的观察特征、分类特征、动物的多样性、动物的运动、动物和食物、动物和环境、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的丰富的直接认识。鼓励学生在此基础上,联系来自其他渠道的信息,发展自己的认识。

3、“我们周围的材料”单元能有顺序、有目的、仔细地观察。能用文字、图画、表格等多种形式记录和呈现观察结果。对生活中的常见物品从材料角度进行分类。总结木头、纸、金属和塑料等材料的物理性质。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篇5

时间过得飞快,我们的教学工作又迈入新的阶段,这也意味着,又要准备开始写教学计划了。那么教学计划要怎么写才能突出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范文(精选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1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矗!

二、教材分析:

三年级上册科学课,是小学生科学学习的起始学期。充分考虑三上学生的年龄特点,本册教材在内容选择上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本册教材共分为七个单元《走进科学》《身边的动植物》《土壤》《奇妙的水》《空气》《各种各样的材料》《我们学习了观察》

1、《走进科学》本单元用一个主体活动“校园寻宝”来架构全单元的教学,以“宝贝”(学生依“寻宝清单”找到的自然物)作为研究的对象,按“寻找”、“观察”、“整理”的顺序,依次设计出《校园寻宝》、《观察“宝贝”》、《整理“百宝箱”》三课,试图让学生在科学史的引领下,初步学习观察、分类、简单制作等方法,体验探究过程中的愉悦,激发起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与热情。

2、《身边的动植物》本单元学习的是生命科学部分的内容,要让学生认识不同种类、不同环境中的动植物。本单元以认识常见动植物的典型特征为线索,引导学生观察植物和动物,在学习分类、归类,同时渗透关爱生命、敢于质疑的情感态度教育。

3、《土壤》本单元正是以“土壤里有什么?”、“土壤里为什么能长出庄稼?”为出发点,引导学生通过一系列的科学探究活动,了解土壤的构成,了解土壤对于人类的作用,感悟到保护土壤的重要意义,并主动参与到保护土壤的行动中来。从探究能力的训练上看,本单元与三上其他单元一样,以观察、分类、比较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为重点,兼顾其他探究能力的培养。

4、《奇妙的水》本单元教材从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出发,引导学生观察和研究我们所熟悉的“水”,观察水的形状、测量水的体积、了解物体在水中的沉涪探究“流动的水”的力量、研究物体在水中的溶解现象、了解水在自然界的存在及其形式,等等,让儿童从多方面了解水的性质,加深对水的认识。儿童对水的认识越深刻,就觉得水越奇妙,会从心底里觉得水的珍贵,自觉产生珍惜每一滴水、保护水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5、《空气》本单元编排了“周围的空气”、“流动的空气”、“压缩空气”、“空气中的灰尘”4课,按“找空气→观察、研究空气→保护空气”的顺序,组织教学。“空气中的灰尘”研究主要让学生知道空气是不纯净的,里面含有尘埃和其他杂质,空气污染越严重的地方,空气中所含的杂质越多,教育儿童要保护环境,保持空气的洁净。

6、《各种各样的材料》本单元教材力图通过对几种生活常见物品制作材料的分析,使学生初步了解不同的物品是由不同的材料制作的,我们身边的物品各种各样,组成它们的材料也是形形色色,种类繁多。在此基础之上,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材料可以分为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在对不同材料的研究中,使学生认识到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

7、《我们学习了观察》本单元共设计了“我学习了观察”、“科学自己做,我也能成功”两课,在第一课中,以西瓜等为载体,牵引学生,对如何做好观察进行了较全面的总结,使学生对观察有较全面和更新的认识。这是“回顾”。接下来在“科学自己做,我也能成功”中则是在总结的基础上“再实践”,走的是“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路线。学生在这一课里将灵活运用多种方法观察研究岩石。

三、教学措施:

1、首先加强教师自身的科学教学基本功的训练是最主要的。平时要充分利用空闲时间,认真学习科学课程标准、科学教材,认真钻研科学教法学法,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科学教师。

2、结合所教班级、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尽可能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

3、充分利用好学校的科学实验室,尽可能的去科学实验室上课,做到“精讲多练”,多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到收获。

4、注重学生课外的拓展研究,不应只停留在课堂教学内,要将学生带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将科学课的学习从课堂延伸扩展到活动课程,扩展到家庭和社会。

四、教学安排:(每周3课时)

第一周《校园寻宝》《观察“宝贝”》

第二周《整理“百宝箱”》

第三周《身边的植物》

第四周《常见的动物》

第五周《本地的土壤》

第六周《土壤的种类》

第七周《土壤的保护》

第八周《认识水》《流动的水》

第九周《溶解》《浮与沉》

第十周《地球上的水》

第十一周《周围的空气》

第十二周《流动的空气》压缩空气》

第十三周《空气中的灰尘》

第十四周《形形色色的材料》

第十五周《我们的衣服》

第十六周《纸》《材料的应用》

第十七周《我学习了观察》

第十八周《科学自己做,我也能成功》

第十九周复习

第二十周期末考查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2

一、课标要求

1、科学探究: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科学观察的理解。对学生进行科学探究能力方面的培养。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兴趣,建立学习科学课的信心。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观察活动中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积极地把学生学习科学的确场所引向生活和大自然。

3、科学知识:获取大树、叶子的一些知识。对蜗牛、蝗虫、等小动物有所认识、构建起有关动物、生物、事物的初步认识。初步了解基人身体的各部分及功能。认识水的基本物理性质、懂得液体的含义。认识纸的性质与用途、对一些纸质材料进行简单的研究。认识几种大米。知道淀粉遇到碘酒会变蓝这一检测方法。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共有四个班级,学生120余名,学生普遍的特点是比较活泼,思维较活跃,好奇心较强。女生普遍比男生遵守课堂纪律,但男生普遍比女生爱动手,爱发言。通过教师观察,该班级的学生对科学课的知识掌握程度差异较大,部分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不强。本学期,需要在科学课堂常规养成,科学学习兴趣,动手实验操作等方面加强教学,获得进步。

三、教材分析

教材的内容安排在生命科学方面有所侧重。全册是以学生有系统的观察活动为主线展开的,尽管各个单元的学习内容、观察对象不同,但在活动的设计上充分考虑了观察能力有步骤、有计划地发展。教材综合性地考虑了科学探究方面诸多能力的培养。为了发展学生的科学判断能力,教材还充分体现了对观察记录和报告撰写的重视。全册教材自始自终都强调了学生的亲身经历和体验。教材在活动设计中,还有意识地安排了多项环境保护的内容,力图从多方面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

四、方法措施

1、首先加强教师自身的科学教学基本功的训练是最主要的。平时要充分利用空闲时间,认真学习科学教学大纲,科学教材,认真钻研科学教法学法,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科学教师。

2、结合所教班级、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尽可能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采取一切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和兴趣。

3、充分利用好学校的科学实验室,尽可能的去科学实验室上课,做到“精讲多练”,多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到收获。

4、注重学生课外的拓展研究,不应只停留在课堂教学内,要将学生带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将科学课的学习从课堂延伸扩展到活动课程,扩展到家庭和社会。

五、本册教材的教学目的、重点、难点:

教学目的:

1、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相信、注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4、学生在独立操作中观察、思考,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有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和能力。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和谐发展。

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和谐发展。

重点:

《动物和我们》、《水的科学》、《我们周围的空气》四个单元。

难点:

使学生以自主体验为手段,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及科学知识各有侧重,且由易到难,逐渐上升。

六、各周次教学进度安排:

1、我看到了什么,开学注册

2、校园的树木,完成练习

3、大树和小草、水生植物

4、植物的叶、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

5、国庆节放假一周6、植物有哪些相同的特点

7、寻访小动物

8、蜗牛

9、完成相应的练习

10、期中考试

11、金鱼

12、动物有哪些相同特点

13、我们周围的材料、哪种材料硬

14、比较韧性、它们吸水吗

15、材料在水中的沉浮、砖瓦和陶瓷

16、給身边的材料分类、水

17、水和食用油的比较、谁流得更快一些

18、比较水的多少、我们周围的空气

19、空气占据空间吗、空气有重量吗

20、期末考试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3

一、指导思想:

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性活动。

二、教材分析:

《科学》三年级上册是科学教材的起始册,选择的教学内容是以学生“寻访、观察活动”为主线展开的。第一单元是对学生科学意识的培养,启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并在以后各单元中安排了“植物”、“动物”、“我们自己”、“水”、“纸”、“米饭喝淀粉”等六个单元的内容。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生命,自己去发现自然现象和物质,并对物质现象进行观察,认识物质成分、作用、与我们生活的关系,认识常见的材料,了解简单物质的基本构成,学会简单的科学测量、思维方式。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学习了一些浅显的科学知识技能,掌握了最基本的实验操作,观察事物的能力要有较大程度的提高和培养。

三、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愿意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3、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旳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旳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旳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旳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旳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旳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旳情感。

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旳保护,关心现代科技旳发展。

四、本册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思维方法。

2、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

3、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五、本册教学难点:

1、本册课本开篇之初,便设计了很多的对比分析、对比实验、对比研究,对于初涉科学的小学生此项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

2、结合小学生的认知能力认知习惯,如何引导学生展开主题研究,进行饶有兴趣的研究,是本学期的又一难点。

六、学生情况分析:

作为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讲,本册课本是科学课的起始册,学科认识尚没有形成,更无从谈起科学兴趣可科学的思维方式、方法,故此对学生的知识教育应居其次,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科学兴趣的培养和简单实用的科学思维方式的灌输。要培养学生课堂上的科学的思考习惯,逐步养成预见、测量、分析、探究、记录数据等一系列的科学习惯,以及小组探究的活动方式。

七、基本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8、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八、课时分配:

第一单元:植物,共4课时

第二单元:动物,共5课时

第三单元:我们自己,共3课时

第四单元:水,共3课时

第五单元:纸,共4课时

第六单元:米饭和淀粉,共2课时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4

一、对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认识和分析

《标准》明确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这标志着,小学科学课程在培养目标、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方面都将发生重大的变化。

教材具有以下特点:

1、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力图从教材设计的角度提高科学课程的教学效益,使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获得更大的发展。

2、体现整体效益的结构,构建了以活动为基础的整体框架,将内容间有独特联系的典型活动,组成一个教学单元,使它们在教学目标方面形成一个有序列、有结构的整体,从而使学生认识的发展、探究能力的形成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成为逐渐发展的过程,并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3、强调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入手,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实际。教材注意从小学生的现有经验出发,尽可能地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喜欢科学课,建立起学习科学课的信息。

二、班级情况分析

今年我任教三年级,共有4个班。“科学”是学生都很喜欢的一门学科,学生的兴趣浓厚,有着强烈的参与意识和探究意识。

三年级学生是比较活跃的,思维发散性强,有着良好的纪律性,能很好的参与课堂学习,理解能力较强。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教学时必须利用学生对学科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科学探究的新领域。同时,由于科学学科的特点,在让学生探究实验的同时,应加强纪律教育,避免出现“课堂热热闹闹,课下无所收获”的现象。

三年级学生的年龄偏小,因此在组织实验和外出观察的时候,安全教育是头等大事,要坚决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这就必须从一开始严格实验纪律,规范操作程序,既保证实验效果,又防止意外的发生。

三、教学要求

本册的教学内容主要由“植物”“动物”“我们周围的材料”和“水和空气”这四个单元组成。

1、“植物”这个单元立足于引领学生认识生活周围不同植物进行观察比较,通过比较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的不同特征,通过观察植物的生长和变化,对植物的共同特征形成初步的认识。组织学生亲自种植植物,在学生种植活动的过程中,引领学生关注植物的特征,植物间的不同和共同点。

2、“动物”单元以指导学生认识动物,让学生亲历饲养和观察蜗牛、蚯蚓、蚂蚁和金鱼,认识它们的生存需要,对动物的共同特征形成初步的认识,并在“植物”单元的基础上共同形成“生物”的初步概念。

3、“我们周围的材料”将让学生经历物质世界的探究之旅。学生们将比较木头、金属、塑料、纸、砖、陶瓷等常见材料在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沉浮等方面的异同,认识到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不同的特性决定了他们不同的用途。

4、“水和空气”单元,将是一段充满挑战的旅程。学生们要想办法来解决、用证据来证明在探究水和空气过程中产生的许多问题,最终,学生们将在事实的基础上,认识到水和空气在重量、体积、形状、占据空间、流动等方面的许多特性,并且对固体、液体、气体物质等概念有初步理解。

5、通过本册的学习,将重点发展学生想办法解决一些简单科学问题的能力。进行持续、细致、有联系的两两对比观察的能力。多次重复,进行简单对比实验的能力。综合运用观察和实验所得证据,经过思维加工并尝试进行解释的能力。在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力方面,希望学生能认识到,将观察和实验结果用于科学讨论和解释,更具有说服力。探究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因此有必要重复实验。运用工具会帮助我们更精确地获得事实。

四、具体措施

1、钻研课程标准、教材,发挥教师的能动性,提高课程目标意识和识别知识课程潜能的智慧,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

2、注意学生的学习过程,将教学建立在学生的兴趣、需要和原有经验的基础上,追求学生对科学知识和科学本身深层次的理解,善于把各种目标综合地看成一个整体。

3、培养学生动眼、动脑、动手、动口的“四动”能力。同时选择学生乐于探究的事物作为教学内容,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使用学生易于理解的表达方式,营造学生喜欢的课堂氛围,采用图文并茂且富有动感的电化教育手段,多方面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教学效益。

4、注重教学整体水平的提高。辅导后进生立足于课堂,并为他们多提供实验的机会,促使他们去动脑、去学习、去练习,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到自己在进步,增强学习的信心。

5、拓宽学生知识面,尽量满足学生的要求,利用时间补充一些课外知识,充实学生的课堂学习。增加学生亲历活动,使学生多种感官协同活动,真正地动手动脑学科学。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5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整体设计有三个核心概念:生命体的基本特征(动、植物)。物体和材料的特性(材料)。地球物质的特性。科学探究是一个综合的过程,年级高低,探究的水平有高低。本册教材侧重的技能:观察、描述、记录、简单实验、测量、维恩图比较、分类、交流和表达等。

《植物》单元解读:这是学生学习科学课的第一个单元,也是引领学生走进小学科学教学大门的单元,这对以后的学习产生深刻的影响。选择植物作为开篇,是因为学生对动植物具有天然的好奇心,这将为孩子的主动学习提供重要的心理基础。

《动物》单元解读:本单元是在植物单元的基础上进行的探究活动。学生们在观察大树、观察各种植物的时候,已经留意到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并且被一些动物的活动所吸引。关于动物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已经提出。科学教学内容也从植物发展为对动物的观察研究。

《材料》单元解读:本单元学生将开始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它为三年级学生提供了研究周围常见物体和材料特性的机会。在对材料展开的研究中,学生们将进一步发展运用感官进行观察的能力,从对物体一个特征的注意转换成几个特征的同时注意。学习运用简单测量的方法比较材料间的相同和不同,学习根据物理性质给物品分类,并提高对材料特性的描述水平。

《水和空气》单元解读:本单元是本套教材引入“实验”这一科学探究方法的开始。收集资料,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在这一单元中首次明确提出来的,是学生正式学习这些方法的开始。本单元的有些活动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如往瓶中打入和抽出空气的实验、空气重量的测量、往足球中充气、观察注射器上的刻度及收集资料等。

作为起始册,教材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兴趣,帮助他们体验科学课程的学习特点,引导他们尝试性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学习一些清晰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三、学生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

我所带的三年级1班,学生数为83人,其中男生比例较大。学生普遍的特点是比较活泼,思维较活跃,好奇心较强,但却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

学生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也较弱。家长和某些教师偏重于语数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

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四、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

1、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相信、注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4、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和谐发展。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难点:

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

六、教学措施:

1、首先加强教师自身的科学教学基本功的训练是最主要的。平时要充分利用空闲时间,认真学习科学课程标准、科学教材,认真钻研科学教法学法,并且利用网络平台汲取最新的前沿理念,积极参加教研教改研讨活动,成为一名优秀的科学教师。

2、结合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尽可能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采取一切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和兴趣。

3、由于学校的科学实验室正在修建中,实验活动等只能在教室进行,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精讲多练”,多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到收获。

4、注重学生课外的拓展研究,不应只停留在课堂教学内,要将学生带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将科学课的学习从课堂延伸扩展到活动课程,扩展到家庭和社会。

5、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手段学习科学,吸收班级精英参加“勉县实验小学师生科学课研讨”qq群,定期召开科学交流研讨活动,从而扩展到班级科学交流研讨活动,组织各种科学兴趣活动小组,积极参与各级各类科学只是竞赛活动,争取优异成绩,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6

一、教学指导思想

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尽量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各种科学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逐步学会综合思考问题、以探究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方法,为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三年级上册的教学重点是:有系统地开展观察活动,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科学观察的理解。

二、教材分析

本册内容由“植物”、“动物”、“我们周围的材料”和“水和空气”四个单元组成。将带领三年级刚开始科学学习的同学们,展开四段不同但有联系的科学学习旅程。

在“植物”单元中,学生们将对生活在周围的不同植物进行观察比较,通过比较陆生植物(大树、小草)和水生植物(金鱼藻、水葫芦)的不同特征,通过观察植物的生长和变化,对植物的共同特征形成初步认识。

在“动物”单元中,学生们将通过饲养和观察蜗牛、蚯蚓、蚂蚁和金鱼,认识它们的生存需要,对动物的共同特征形成初步认识,并在“植物”单元的基础上共同形成“生物”的概念。

如果说“植物”和“动物”展开的是一段生命世界的学习旅程,那么“我们周围的材料”将让学生经历物质世界的探究之旅。学生们将比较木头、金属、塑料、纸、砖瓦、陶器、瓷器等常见材料在硬度、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沉浮等方面的异同,认识到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不同特性决定了它们不同的用途。

“水和空气”单元,是一段充满挑战的旅程。学生们要想办法来解决、用证据来证明在探究水和空气过程中产生的许多问题,最终,学生们将在事实的基础上,认识到水和空气在重量、体积、形状、占据空间、流动等方面的许多特性,并且对固体、液体、气体、物质等概念有初步的理解。

三、学生情况分析

刚刚步入三年级的学生,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生活,三年级的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激发和呵护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是至关重要的。同时,由于受年龄和其他条件的限制,学生的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也较弱。家长和学校某些老师偏重于语数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这更需要我们科学教师倾注更多的精力。

四、教学目标及措施

本学期的课程设计了大量的探究性活动,学生对每一个科学概念的发展都是建立在已有认识、探究所获得的事实和逻辑思维加工的基础上。同时希望学生在具体概念的基础上能有一定程度的抽象概括,获得概念性理解。

在科学探究方面,培养学生基本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发展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力是同样重要的。通过本学期的学习,将重点发展学生想办法解决一些简单科学问题的能力。进行持续、细致、有联系的两两对比观察能力。多次重复,进行简单对比实验的能力。综合运用观察和实验所得证据,经过思维加工并尝试进行解释的能力。在对科学的理解力方面,希望学生能认识到,将观察和实验结果用于科学讨论和解释,更具说服力。探究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因此有必要重复实验。运用工具会帮助我们更精确地获得事实。

对证据的重视,理性的思考,大胆的质疑,是科学态度的重要标志,也是本学期中发展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重要内容。同时,由于学生刚开始科学学习,需要加强和培养小组中友好合作的意识,积极参与班级讨论的习惯。

在本学期教学中将引导学生恰当运用概念图和图表来记录和表达所得到的信息。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7

一、秋学期教学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二、班级学情分析:

三(5)班共有学生50人。多数学生已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技巧,具备初步了理解、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尚缺少主动与同学交流的习惯。存在的问题也不少:

一是个别学生的计算还没有过关。

二是理解题意的能力不强。

三是学生的表达能力还有待于加强,课堂上讨论不起来。

四是课堂学习习惯方面,有一部分学生的习惯很差,表现为作业马虎、插嘴、课堂活动缺少主动性和对活动的专注。

五是一部分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同伴间缺乏合作与竞争。

三、本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第五册数学主要包括九个单元的学习内容和一个总复习单元,其中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的重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册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以及分数的初步认识。

在空间和图形方面,安排了四边形的认识。在量的计算方面,安排了长度单位千米、质量单位吨以及时间单位分、秒。

在统计方面,让学生初步学习可能性。此外,教材还安排了“数学广角”和两个数学实践活动。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多位数乘一位数。

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四边形。

五、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口算的分阶段要求初步拟订如下:

有余数的除法6%以内绝大多数达到每分钟做8题4%以内绝大多数达到每分钟做10题。

六、教学措施

1、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的数学概念。

2、加强导优辅差工作,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3、设计一些探索性操作活动,培养实验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4、结合课题,在课堂交流和培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做些调查、分析,进行一些尝试。

5、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认真做好课前准备,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及时进行课堂教学的总结反思。

6、注意将数学的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创设生活化课堂情境,将教学内容中的数学问题生活化。

7、注意课堂教学的开放性,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8、严格抓好学生的课堂学习习惯。

9、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重视培养问题意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如可以结合当时学生们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替换材料内容,以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师还应加强指导,让学生初步学会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相关信息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10、在处理教材时,注意教学目标的正确定位。不要随意拔高和降低难度。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8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引导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初步学会科学的探究过程和方法,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

1、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自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4、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

三、学生情况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三年级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学生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缺乏基本的科学探究能力。家长和某些教师偏重于语数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事物,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四、教材分析:

本册是科学教材的起始册。全册教材包括了“植物”、“动物”、“我们自己”、“水”、“纸”和“米饭和淀粉”6个单元,由40多个典型活动组成。作为起始册,教材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兴趣,帮助他们体验科学的学习特点,引导他们尝试性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学习一些基本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第一单元“植物”共6课时,具体包括:

我看到了什么(1课时)

我的大树(1课时)

各种各样的叶(2课时)

一片完整的叶(2课时)。

第二单元“动物”共6课时,具体包括:

寻访小动物(1课时)

蜗牛(2课时)

蜗牛和蝗虫(1课时)

蚂蚁(1课时)

我的观察研究(1课时)。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9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1、学生的年龄特征:

三年级学生年龄大都在9周岁左右,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活泼好动、对周围的一切充满好奇与渴望,想了解身边的各种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浓厚的探求知欲。

2、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状况

这一阶段的小学生总是瞪大好奇的眼睛观察周围的世界,使劲用脑子想但好像总也不明白,所以老是有“咦,怎么会这样?怎么会那样?”有时候家长或老师也会被问的难以解释。同时他们具有了一定的阅读和表达能力,这都为“科学”这一对他们来说新的学科的学习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但也有少数学生观察事物不全面、不仔细、不认真,满足于一知半解……

3、学生的学习策略和情感态度:

他们喜爱主动参与、善于观察,为学好本课程打下了基础。通过本学期的“科学”课的学习,培养学生都能热爱科学、学会观察、学会提出问题、学会简单的探究方法。

二、教师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年我担任镇沅直属小学三年级(1)、(2)、(3)我今年36岁,本科科学历,从事教学工作16年,小学一级教师,担任小学科学学科已9年。能胜任本学科的教育教学工作。

三:教材分析

1、课程标准对本册教材的地位描述:

本册教材本册教材注重学生对周围世界与生俱来的探究兴趣和需要,承担着科学启蒙任务,对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是他们了解科学,培养兴趣,对探究科学打好基础。

2、教材编排体系:

教材的编排对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为出发点,而不是从知识体会出发。将会对学生认识事物的特点和到难、循序渐进,有机地学会科学课程的各位目标,本册教材向小学生提供了开放的、有趣的活动的思维空间,探索学习内容丰富多彩。

3、本册教材共设计了五个单元:

第一单元是《我们都是科学家》,引导学生走进科学殿堂、了解科学。重难点是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帮助学生树立起“我们也能做科学探究”,我要成为科学家的信心。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尊重学生、呵护孩子的“好奇心”,引领他们走上科学之路,点燃他们爱科学之火。

第二单元《我们眼里的生命世界》重点是能针对问题,通过观察、试验等方法收集证据,经行比较分类。了解常见的动、植物的基本结构,分类方法。难点是让学生学会怎样观察,怎样收集证据、得出结论。

第三单元《生命之源—水》,认识水在动、植物、人类生活中的巨大作用。重难点是,从一系列的动手实践中去探究水的有关性质,体验实践过程的乐趣,从全新广阔的角度去认识水。

第四单元《它们是什么做的》通过学习与探究活动,使学生认识到物体是由各种各样的材料组成的。重难点是掌握材料探究的方法(收集证据、探究者之间的合作、交流),在学习和解决问题中注重证据。

第五单元《提出问题》,重点是让学生掌握科学探究活动的步骤,学会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把不能研究的问题转化为能够研究的问题。

四、本学期要达到的教学目标

(一)本学期应达到的总目标

通过本学期的学习,知道科学探究是为了解决与科学有关的问题而展开的一系列活动。知道生活中处处有科学,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与生活习惯,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二)基本目标

1、基本知识目标,认识科学,了解科学,想办法去寻求问题的答案,知道自然界中的物体分为有生命的和没有生命的,能针对问题进行观察、收集证据,能用清晰的语言陈述自己的观点,了解水的有关知识,会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多渠道、多种方法收集证据、做出合理的解释,知道物体是有不同的材料制成的。

2、基本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观察、交流等基础过程的技能,并运用语言或画图来描述所观察事物的特征,能利用简单的工具(放大镜)对物体进行较细致的观察,并会用文字、图画来表达,能利用身边的简单器材来做一些小的试验,能理解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试验。

3、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主动参与探究的过程,掌握探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

4、培养学生对科学课产生浓厚的兴趣,体验合作交流的乐趣,树立起我能成为科学家的坚定信念,感受并体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认识到科学发展的日新月异。

5、形成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中国的情感。

五、采取措施:

1、认真研究教材、钻研课程标准、深切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用好教材。

2、仔细阅读有关本教材的资料,学习课改新理念,落实好“三环节”教学模式,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做好笔记,多学习促进步。

3、尊重孩子、呵护孩子的好奇心,以身边发生的“小”事为切入点,让孩子真切感受到“科学”就在身边。

4、全方位多角度的给每位孩子进行科学评价,既关切学习成果,更注重学习的过程、学习的品质。

5、加强培优转差,获得总体丰收。

6、鼓励学生善于观察、大胆提出问题、勇于探究。培养主动参与合作的能力,采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10

本册教材遵循《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内容的选编上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顺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基础性的、浅显的科学活动作为学生探究活动的主题,同时注重对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的整合。以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构建单元,做到了“生活经验”引领下的内容综合化。为让学生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发展自己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做计划如下:

一、所教年级学生现状分析

本学期三年级学生五个班。这些学生是新课改后的学生,视野虽然比较开阔,但是,在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听课的技巧相对不如课改前的学生。课堂上看来很活跃、很热闹,但是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方面却非常缺乏,动手实验时,常常是在为了玩而玩,而不是有计划有目的的去玩,想出办法了再玩。

因此学生课堂上常常表现的是玩完后,一问三不知,因此针对这种情况,本学期的科学课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要对学生主动探究科学知识的能力进行专门的训练,发展学生们的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和能力,在本学期中我要从抓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入手,在小制作、小种植、小实验、小调查、小操作等方面入手。

结合科学课的新课程标准,合理的运用电教媒体,创造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把科学课的新课程标准落实到科学教学中去,使科学教学进入到一个走进新课程改革的新时期。

二、本册教材的知识系统和结构

本册书25课。从知识方面可以分为六个方面:

1、科学在我们身边:(1—5)课,以学生玩玩具的生活经验为线索展开,拓展到了解身边熟悉的、常见的事物,教材中设计了丰富多彩的学生感兴趣的探究活动,通过亲历活动,使学生“走近科学“,初步感悟到身边处处有科学,生活离不开科学的道理。

2、我们怎么知道:(6—9)课,以“学生对身边事物已有的观察、认识”为引领,进一步认识身边的物体,解释观察到的现象,探索其中的奥秘,初步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步骤,为学生亲历科学提供一把入门的钥匙。

3、天气与我们的生活:(10—14)课,以“学生对天气的亲身体验”为线索,进行观察、记录、整理、制作等探究活动,增强学生观察身边科学现象的意识,培养学生乐于探究身边常见科学现象的情感,意识到探究科学可以从身边的科学现象入手。

4、水的科学:(15—19)课,以‘‘学生对水已有的认知“为线索,通过让学生了解自然界中水资源的分布、欣赏自然界水体的美丽、了解水的三态、认识水中物体的沉浮、进行水的多少的比较、认识水的压力等各种探究活动,层层展开,逐步推进,使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手段和方法,了解、认识水的特点。

5、我们周围的空气:(20—22)了解空气在哪里,空气的成分,我们需要清新的空气。

6、(23、24)课,以“学生对玩具的认知”为线索,引领学生尝试自主运用已经掌握的科学探究方法和已有知识,解决生活中形象、直观的具体问题,包括较为简单的器具的拆卸与组装,简单工作原理的探究,中期的植物种养,植物外部特征与生长情况的观察,以及生活中其它与儿童成长密切相关的问题的初步调查、了解等,初步培养学生“模仿与制作”、“拆分与组合”的动手能力,及认真细致、善于思考、善于动手实践的科学态度,使学生意识到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密切联系。

三、本册教材的教学目的、重点、难点

目的:从科学课特点出发,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线索切入到基础性的、规范的科学探究活动之中。教材主要围绕“走近科学”、“亲历科学"、“自主探究”三个专题选择内容,遵循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既注重知识的传授,更注意探究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独立操作中观察、思考,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有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和能力。

重点:《我们怎么知道》、《天气与我们的生活》、《水的科学》、《我们周围的空气》四个单元。

难点:使学生以自主体验为手段,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及科学知识各有侧重,且由易到难,逐渐上升。

四、主要教学措施与教改思路

1、措施∶从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过程入手,以实验为主,社会实践为副,力争让学生从亲自动手实验,把课程提出的一些日常生活现象运用电教媒体进行再现,精心设计问题情境让学生以实验方式加以验证,并对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思考,写出观察报告。同时注重学生的探究性学习的精神培养,及过程的培养。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1 篇6

一、教材分析:

教材的内容安排在生命科学方面有所侧重。在科学知识方面,1~4单元主要涉及了《标准》的内容标准中生命科学和物质科学的部分。在科学探究方面,考虑倒三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还不可能从事较为独立、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出于科学探究始于细致观察的特点,教材将着重点放在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科学观察的理解之上。全册是以学生有系统的观察活动为主线展开的,尽管各个单元的学习内容、观察对象不同,但在活动的设计上充分考虑了观察能力有步骤、有计划地发展。教材综合性地考虑了科学探究方面诸多能力的培养。为了发展学生的科学判断能力,教材还充分体现了对观察记录和报告撰写的重视。全册教材自始自终都强调了学生的亲身经历和体验。教材在活动设计中,还有意识地安排了多项环境保护的内容,力图从多方面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

二、对所教学生的分析:

三年级班共有学生120多名,男女学生人数相当。学生普遍的特点是比较活泼,思维较活跃,好奇心较强。女生普遍比男生遵守课堂纪律,但男生普遍比女生爱动手,爱发言。通过教师观察,该班级的学生对科学课的知识掌握程度差异较大,部分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不强。本学期,需要在科学课堂常规养成,科学学习兴趣,动手实验操作等方面加强教学,获得进步。

三、教学目标:

1、引导和推动学生开展寻访调查小动物的活动;鼓励学生亲近和关注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在课外或校外进行一些观察研究小动物的活动;并以活动经历和体验的形式进行爱护小动物、珍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

2、组织和指导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历一些基本的观察活动过程:经历对小动物进行简单的观察和描述的过程;

经历初步的按一定顺序观察及动态观察、细节和痕迹观察的过程; 经历简单的比较观察的过程;

经历初步的小动物身体大小的比较和测量过程;经历初步的在观察活动过程中提出问题,发现更多观察内容的过程;

经历解决观察活动中的问题,尝试不断改进观察方法的过程。

3、组织和指导学生在有结构的观察活动中,获得关于动物的观察特征、分类特征、动物的多样性、动物的运动、动物和食物、动物和环境、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的丰富的直接认识。鼓励学生在此基础上,联系来自其他渠道的信息,发展自己的认识。

4、能有顺序、有目的、仔细地观察。运用看、摸、听等多种方法进行观察,综合运用感官感知事物。

5、能用文字、图画、表格等多种形式记录和呈现观察结果。和同学交流,相互评价观察结果。

6、人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身高、体重、胸围、身体各部分的比例等,都在发生变化,脑、心、肺等器官的功能都在增强。

7、在观察、研究的各种活动中,学生能够逐渐做到注重事实、留心观察、尊重他人的意见,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同时通过对水的观察,保持和发展学生乐于探究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

8、进一步认识水的基本物理性质,懂得液体的含义,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液体,能够用多种方法区分各种溶液并比较溶液的多少。

9、学习细致地观察。在用碘酒检验食物是否含有淀粉时,学习运用预测;在观察淀粉糊加入碘酒后发生的变化时,尝试探究变化发生的原因。

10、在讨论中,逐渐养成既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又能认真听别人的意见的习惯。

四、教学措施:

1、首先加强教师自身的科学教学基本功的训练是最主要的。平时要充分利用空闲时间,认真学习科学课程标准,科学教材,认真钻研科学教法学法,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科学教师。

2、结合所教班级、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尽可能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采取一切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和兴趣。

3、充分利用好学校的科学实验室,尽可能的去实验室上课,做到“精讲多练”,多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到收获。

4、注重学生课外的拓展研究,不应只停留在课堂教学内,要将学生带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将科学课的学习从课堂延伸扩展到活动课程,扩展到家庭和社会。

五、课时安排

第一周第1课第二周第2、3课第三周第4、5课第四周第6、7课

第五周第8、9课

第六周第10、11课第七周第12、、13课

第八周第14课第九周机动第十周复习第十一周期中考试第十二周第15、16课

第十三周第17课

第十四周第18课

第十五周机动

第十六周 第19、20课

第十七周第21、22课

第十八周复习

三年级科学上册计划 篇7

鄂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识字 (三) 》, 以我国传统节日为内容, 编排了与民间风俗相关的短语, 配上了精美的图画, 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 要求学生学会和会认的生字就包含在短语中, 让学生在特定的情景中趣味盎然地识字。

教学目标

1.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5 个生字, 会认6 个生字。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短语。

3. 通过学习本课, 初步了解我国的一些民俗活动和一些基本的传统节日知识, 从而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

课堂实录

一、由“龙”导入, 激发识字兴趣

1. (出示龙图案的剪纸)

师:龙是中国人想象中的一种神奇动物, 中国人都非常喜欢它。

2. (CAI课件滚动播放图片)

师:你们看, 这是故宫的九龙壁, 数一数上面有几条龙啊?

生:一条、二条、三条……

师:上面可是盘着九条巨龙呢! 你们看瓷盘上是不是有龙啊? 瓷碗、衣服上也有呢! 瞧! 这是龙舟。 过节的时候, 大家舞的是龙灯。 在我们生活中到处都能找到龙的影子。

3.多种形式认读“龙”字

(CAI出示“龙”字)

师:谁来读?

生1:龙

师:边音读得准!

生2:龙

师:后鼻音读得好!

分男、女生读, 齐读“龙”字。

4.了解“龙”字演变过程。

师:古人把传说中龙的形象用文字记录下来,

(CAI点击出示甲骨文的“龙”字)

师:上面像高高昂起的头, 下面长长的身子。

(CAI点击出示金文的“龙”字)

师:金文里面的“龙”张大了嘴巴, 露出锋利的牙齿。

(CAI点击出示篆书的“龙”字)

师:这个龙字可以看到锋利的爪子和鳞片, 很威武。

(CAI点击出示楷书的“龙”字)

师:为了简便慢慢变成现在的“龙”字。 我们一起读。

生齐读

5.学写“龙”

师:看老师来写“龙”字。 平平一横画龙头, 细长一撇画龙身, 竖弯钩加撇画龙爪, 最后画龙来点睛。 我们再来读读这个字。

生齐读, 描写“龙”字。

6.师:龙代表了我们中华民族, 我们每个人都是龙的传人。 现在我们很多中国人的名字中还有龙。 刚才我们看到的, 过节的时候, 人们把船做成龙的样子、舞的龙灯, 特别有节日气氛! 我们国家许多传统节日都很有意思。 作为龙的传人, 你们知道我们国家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生1:我知道端午节。

师:真了不起! 你们还知道哪些传统节日?

生2:我知道中秋节。

生3:我知道清明节。

(教师相机板书对应节日名称在黑板左侧)

7、师:大家说得真好, 今天我们就去读读识字三, 了解我国几个主要的传统节日。 (板书:识字三)

二、游戏激趣, 认读节日名称

1.师:刚才同学们说了很多传统节日, 那我们去看看2013 年蛇年的日历, 在日历上找找这些传统节日!

(CAI出示2013 年挂历封面)

师:同学们, 看这是2013 年2 月, 上面大的数字是公历。 下面小的数字是我们中国人自己创立的农历, 传统节日都写在农历里。 下面, 我们来找找有哪些传统节日。

2.认读“元宵”

3.认读“清明”

师:大家看看农历, 你还找到什么传统节日?

生:清明节。

师:4 月4 日清明节。 请你读。

生1读

师:两个后鼻音读得准。

生2读

师:词语连读得好!

小组读、齐读

4.认读“端午”

5.认读“中秋”

6.“重阳”

7.认读“除夕”

8.游戏巩固认读节日名称

三、合作学习, 了解节日习俗

1. 师:人们怎样庆祝这些节日呢?老师在每个小组都放了一张节日卡片, 请小组长拿出卡片, 说一说这个传统节日你和亲人是怎么过的呢?

生在小组内交流, 教师巡视指导, 参与学生交流。

2.全班交流节日习俗

(1) 了解元宵习俗

师:你们这个小组交流的是什么节日?

生:我们小组交流的是元宵。

师:来带着大家一起读。

小组代表领读“元宵”

师:你们知道元宵怎么过的吗?

生1:元宵节我们一家人一起包汤圆, 吃汤圆。

生2:元宵节爸爸妈妈会带我去看灯展。

师:元宵节, 我们不仅可以吃到汤圆, 还有机会可以看到灯展。

(CAI出示灯的图片, 加音乐《金蛇狂舞》)

师:你们看, 古人们是每年正月十五都会去看灯的。 元宵灯会开始啦, 一家人、邀上亲朋好友一起去逛热闹的灯市。快看!街市两边挂满了大大小小、五颜六色、各式各样的灯。 你们看到了什么样子的灯?

生1:我看到了圆形的灯

(出示字卡“灯”) 师:你来读。

生1读“灯”

师:后鼻音读得好! 你们猜猜还会有什么灯?

生2:像星星一样的灯。

师:这么特别的灯呀!你来读。

生2读“灯”

师:字音读得准。你猜呢?

生3:像花一样的灯。

师:一定很漂亮!请你读

生3读

师:这么多不同形状, 不同颜色的灯, 大家可喜欢看了。 (出示词卡:“元宵观灯”)

生1读“元宵观灯”

师:词儿连读得好!

生2读“元宵观灯”

师:这么多漂亮的灯, 我们看都看不过来了! (范读) “元宵观灯”。

生3 读

师:元宵节去看灯、观灯可真有意思啊!

小组读、齐读。

(CAI出示灯笼) 师:你们看, 这盏宫灯还上有一条灯谜? (出示词语“灯谜”) 这个谜语就是挂在灯下面的, 所以叫“灯谜”。

生1 读

师:二声读得好。

生2读、齐读

师:下面我们也来玩一下一项古人在元宵节做的有趣活动———猜灯谜。

(师出示词语“猜灯谜”)

生读

师:词语连读真棒!

齐读

师:下面我们就要来猜啰, 老师来念谜语, 你们仔细听———“丁丁手中拿蜡烛。 猜一个字。 ”

生自由:“灯”字。

师:猜得多好啊! 蜡烛有火, 名字里有丁, 火丁合起来就是灯。 你可真会“猜灯谜”!

生齐读词语“猜灯谜”

师:正因为灯中的烛火, 让灯变得那么明亮、那么漂亮。 你们看, “灯”字就有个火字旁。 我们一起读这个字。

生齐读“灯”

(CAI出示田字格“灯”) 师:大家仔细观察这个字, 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生:灯是左右结构, 写得时候左窄右宽。

师:真会观察! 先看老师来写这个字。 (范写“灯”字) 火旁起笔要抬高, “火”做偏旁捺变点。 右边丁字横稍低, 竖钩挺直才漂亮。

师:元宵节我们可以看灯, 猜灯谜, 这一天可热闹啦!

齐读词语“元宵观灯”

(2) 了解清明习俗

(CAI播放小鸟声音)

师:沙沙沙, 春雨到。 春雨叫醒了鸟儿, 鸟儿叫醒了沉睡的大地。 花儿开了, 草儿绿了, 阳春三月迎——清明。 清明节会做什么呢? 哪个小组来说说?

生1:清明节我会和爸爸妈妈去扫墓。

生2:我们一家人会到郊外去踏青游玩。

师:是呀! 迎着纷飞的小雨, 踏着刚刚长出的青草, 我们来到郊外踏青、欣赏春天的美景。

(出示词卡“清明远足”)

生1读“清明远足”

师:清明人们还会去扫墓, 怀念去世的亲人。

生2 读“清明远足”

师:摆上一壶酒

生3读“清明远足”

师:献上一束花

生4 读

师:寄托对亲人的思念。

小组读

师:“清明时节雨纷纷”

生:“路上行人欲断魂”

师:我们一起读。

齐读词语

(3) 了解端午习俗

师:五月初五还记得是什么节日吗?

生自由答:端午节。

师:听, 锣鼓声敲起来啦! 龙舟划起来了! (CAI播放赛龙舟视屏) 大家在赛龙舟庆祝端午节呢!

(出示“赛龙舟”词卡)

生1读

师:“赛”的四声读得好, 平舌读得好!

生2读

师:词儿连读得好!

师:你们看, 把舟做成龙的样子, 大家你追我赶, 在比赛呢! 我们也来帮忙加加油吧! 男生读

男生角色扮演读:“赛龙舟呦! 嘿哟! ”

女生角色扮演读:“赛龙舟呦! 嘿哟! ”

师:端午节有一项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参与的活动, 是什么?

生:吃粽子。

师:对呀!吃粽子。粽叶包裹糯米做成香喷喷的粽子。 你来读。

生1 读

师:“粽”平舌音读得好!

生2读

师:词语连读得好! 一起读!

齐读“粽”

师:吃着粽子, 我们会想起楚国的诗人屈原。 (CAI屈原图)

生3 读

师:端午吃粽子, 赛龙舟, 都是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齐读

(4) 了解中秋习俗

(CAI出现月亮, 同时响起情境音乐) 师:“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我们走进了秋天, 也迎来了“中秋”。 你们是怎么庆祝啊? 你们小组来说说吧!

小组代表发言:中秋节, 我们一家人会去江滩欣赏月亮, 回家还会去吃月饼。

师:让我们一起走进中秋月夜。 月到中秋分外明, 一家人一起吃着月饼, 欣赏着月亮。 那圆圆的月亮像什么?

生1:圆圆的月亮像圆盘。

师:你觉得像什么?

生2:我觉得月亮像一个大月饼。

师:看到这么美的月亮, 真让人觉得心里舒畅啊! 你会想到什么?

生3: 我会想到妈妈跟我讲过的《嫦娥奔月》的故事。

师: 还可以想到这么美的传说呢!吃着月饼, 嘴里甜甜的;欣赏着月亮, 心里美美的。

(CAI出示词语“中秋赏月”)

生1读

师:“赏”字读得准。

生2读

师:中秋欣赏美丽的月亮, 这是多么美的一件事啊!

齐读

师:月儿圆, 人团圆。 欣赏着圆月, 也会思念没能在中秋团圆的亲人。“海上生明月”———

生:“天涯共此时”。

齐读“中秋赏月”

师:“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

齐读“中秋赏月”

(5) 了解重阳习俗

师:转眼间重阳节到了, 秋高气爽, 这一天, 人们会出门登山游玩。

(CAI出示词语“重阳登高”)

生1读词

师:“登”后鼻音读得准!“九月九是重阳, 秋日晴山风清。 ”你来读。

生2 读词

师:“登高望远秋色美。 ”请你读。

生3读词

师:“我们登高赏风景, 古人登高避天灾。 ”你们小组读。

小组读词语“重阳登高”、齐读

师:“敬老尊老好传统, 老少一起乐融融。 ”所以现在重阳节还有一个名称, 知道是什么啊?

生:老人节。

师:对呀! 自古尊老敬老就是我们国家的传统。 除了重阳登高我们还可以说:重阳———

生:敬老。

师:我们再一起读这个词。

齐读“重阳登高”

(6) 了解除夕习俗

(CAI播放鞭炮声)

师:听鞭炮声响起来啦!“爆竹声中一岁除”, 下雪啦! 一年快结束了, 我们迎来了除夕。 第六小组说说, 你们怎么过除夕的?

生1:除夕我会和哥哥姐姐一起放烟花。

生2:除夕我们一家人会在一起吃团年饭, 桌上还会摆一条鱼, 爷爷说这条鱼不能吃, 要留到新的一年, 这就是年年有余。

生3:除夕我会帮妈妈贴“福”字, 妈妈说“福”字要倒着贴, 这样“福”就会到我家。

师:说得多好啊! 除夕我们做了这么多有意思的事。 放鞭炮、贴“福”字、吃团年饭, 多热闹啊! 一家人团圆了呢!

(CAI出示情境图, 词卡“除夕团圆”) 师:谁来读?

生读

师:词语连读得好!

齐读

师:除夕你会和哪些人一起吃团年饭呢?

生1:爷爷、奶奶、爸爸、妈妈, 还有姑姑, 姑父。

师:你来读读这个词。

生1读“除夕团圆”

师:你们一家祖孙三代人在一起吃团年饭, 多开心啊!

小组读

师:平时在外地工作的家人, 也一定会赶过来和大家聚在一起吃团年饭呢!

齐读

师:除夕所有的家人都围在圆圆的桌子旁, 团聚在一起。 我们一起读!

齐读词语

(CAI出示“团圆”) 师:团圆两个字都有方框儿。

(CAI圆桌变成两个方框与“团”“圆”字重合) 师:方框就像就像圆圆的饭桌, 家人都围坐在一起吃着香喷喷的团年饭。

齐读“团圆”

师:方框儿虽然方正但却代表着圆满。

(学写“团圆”)

师:仔细观察, 你发现这两个字是什么结构?

生:“团圆”是全包围结构。

师:全包围结构的字书写时注意———

生:先里头后封口。

师:我们来写一写这两个字。 先看我来写“团”字。 (范写) 方框儿在外面, 左低右略高。 框内字要居中, 大小适宜才漂亮。 仔细观察圆字, 里面笔画较多, 口字要写扁。 同学们照着例字描一个写一个。 注意两个全包围结构的字, “团”字笔画少, “圆”字笔画多, 把两个字写漂亮。

生练写“团圆”

(出示词卡“除夕团圆”)

师:我们一起读。

齐读词语

(CAI播放返乡视频)

师:如果说中秋节不能和家人一起赏月、 重阳节不能和家人一起登山, 但是到了一年的最后一天———除夕, 不管路有多远, 远在他乡的人们、也一定会想方设法赶回家, 和家人团圆。

(CAI出示词语“除夕团圆”)

男生读, 女生读, 齐读

3. (CAI出示六组节日习俗的词语)

师:每个节日, 我们都期盼与家人一起度过, 包含着对家人浓浓的爱。

(1) 师生合作, 师节日名称, 生节日习俗

(2) 同桌练读

(3) 男、女生配合读6 个短语, 男生读节日名称、女生读节日习俗

(4) 齐读

4.拓展延伸:了解传统民俗活动

师:在这些传统节日中我们还有其他的庆祝方式, 我们去看一看。

(CAI出示耍狮子、舞龙灯、踩高跷、唱大戏的动画)

师:耍狮子! 舞龙灯! 踩高跷! 人们站在细细的竹竿上跳舞呢! 唱大戏。

四、听唱儿歌, 回顾节日名称

师:这些传统节日的庆祝方式多种多样, 让我们跟着可爱的小男孩, 一起回顾一下我们刚才学的这些传统节日吧!

(CAI出示儿歌视频, 教师带着学生拍手读节日名称)

三年级科学上册计划 篇8

表演《草原上》。

【教材分析】

这首歌曲为四四拍、羽调式,歌曲的音乐语言十分简练,基本素材只有一个包含两个乐句的8小节乐段。歌曲的第2~3小节运用了七度大跳,抒发了牧民舒畅愉快的心情,刻画了他们爽朗豪放的性格,倾吐了牧民对家乡无比的热爱和赞美的情感。

【教学目标】

1.学会演唱歌曲《草原上》,通过听、唱、舞、奏等大量的音乐实践活动,初步感受内蒙古地区的民族风格。

2.能认真学习四分音符、二分音符、全音符,掌握好一字四拍处的拖音,并能唱准“3、5、6”三音的音高。

3.能即興编舞、编配伴奏,培养良好的创造力和协作能力。

【教学重点】

学会演唱《草原上》。

【教学难点】

一字四拍处的拖音。

【教学准备】

多媒体、钢琴、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教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能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做律动)。

2.竖笛小练习。(结合学唱歌曲,演奏so、la、mi三音进行练习)

二、新课学习

1.音乐导入,进入情境

今天老师带着大家到一个少数民族地区看一看、走一走。请大家看后说出这是我国的哪个少数民族?你是怎么知道的?

(1)播放课件《草原风光》(背景音乐《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感受蒙古音乐的风格特征。

(2)师生展开关于蒙古族风情的讨论。

(3)师小结:大家说得非常好。蒙古族人民自古以来,以能歌善舞著称。骑马、射箭、摔跤是他们的拿手好戏。今天我们要来当一回蒙古人,唱蒙古歌,跳蒙古舞。

2.播放歌曲《草原上》。

(1)聆听歌曲,说说歌曲唱出了草原的哪些特点。

(2)用听唱法学习歌曲,轻声地跟着录音范唱学习歌曲。

(3)听辨音的长短: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在唱这首曲子的时候,在同一个小节里有的歌词唱得短一些,有的要唱得长一些?哪些字唱的是长音?

一起跟着琴声练习长音,尤其是一字四拍的拖音,教师范唱,提醒学生一定要唱够拍数,声音要稳。

讲解四分音符、二分音符、全音符。

(4)集体跟伴奏演唱,说说怎样才能唱出草原辽阔的感觉。

(5)再次演唱,用响亮的声音唱好长音,唱出草原的辽阔和草原人的豪迈。

三、表现与创造

1.为乐曲伴奏

(出示:碰铃、三角铁、双响筒、手铃)

(1)现在这里有些打击乐器,你认为用哪种乐器可以表现出长音?哪种乐器表现短音?

(2)如果用碰铃和三角铁为乐曲伴奏,在哪儿开始比较合适?为什么?

学生用三角铁和碰铃在长音处敲击,为乐曲伴奏。

(3)如果用双响筒和手铃呢?

学生自己创编。

(4)用四种乐器为乐曲伴奏。

2.激发兴趣,创编舞蹈

加上伴奏的乐曲真好听,你们看草原上的小朋友被你们的歌声吸引了,都跳起了优美的舞蹈。

(1)师点击多媒体,播放蒙古舞蹈。

(2)师示范蒙古舞基本动作,学生跟着学。

(3)请学生用刚学习的动作为歌曲《草原上》编排舞蹈,分小组进行。

(4)集体在歌曲的音乐中载歌载舞。

四、拓展:体验民俗

蒙古族地区每年七、八月间都举行隆重的那达慕大会。现在就让我们去看一看,随豪放的蒙古人疯狂一下吧。

1.播放课件《那达慕大会》(背景音乐:《草原上》)

2.出示四幅画面(摔跤、射箭、骑马、挤马奶)。师选择不同的画面,全体学生做出相应的表演。

今天,我们来到美丽的大草原做客,学会了蒙古族歌曲和舞蹈,并且在此基础上敢于大胆创编,你们表现得都很棒,老师真为你们骄傲。现在就让我们带着对草原的热爱,再次唱响《草原上》。

上一篇:关于昆虫的作文下一篇:说明义务